第一篇:争创体育强区工作总结(新)
江宁区体育局创建体育强区工作总结
近年来,江宁区体育局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发展各项体育事业,先后获得“江苏省体育系统先进单位”、“江苏省万村体育健身工程工作先进单位”等各类荣誉。根据江苏省体育强县创建标准和评定办法,我区申报07年体育强县(区)。现将我区体育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体育组织机构健全、体育事业有序发展
内部组织机构完善。根据江宁区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的精神,我局组织机构设置为,局内设有3个科室,即办公室、训练竞赛科、群众体育科,下辖青少年业余体校和体育运动中心、体育娱乐发展中心以及斯博特青少年俱乐部等4个单位。
社会团体逐年增加。江宁区体育总会现包括老年人运动协会、棋类运动协会、空竹运动协会等12个社会团体,会员人数近4000多名,现还在不断增加。各单项协会常年开展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达50次以上,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文体中心正式成立。为确保全区农村体育工作有机构办事,有人员做事,有目标成事,2006年全区9个镇、街文化服务中心全部更名为文体服务中心,覆盖率为100%。各中心明确工作职责,并配备专业人员,现江宁农村基层体育事业正向一个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二、全民活动异彩纷呈,健身场地逐年增加
群体活动蓬勃开展。为丰富老百姓的日常体育活动内容,我 区每年都开展以健身长跑、全国百家湖冬泳节、全民健身月、9.29步行日活动等为代表的各类群众喜闻乐见、参与率高的健身活动30次以上。镇(街)、部门、园区相继开展各类综合型运动会和单项体育赛事,群众健身活动的热情空前高涨。现全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人数已达50%左右。
村村建有体育场地。江宁全区共有2个镇、7个街道、139个村(社区),镇(街)文体中心有阵地、有设施、有队伍、有活动。2006年,我区按省局要求建设万村体育健身工程,实现两年任务一年完成,139个村当年完成二类健身点建设,其中 40%以上的村按一类标准建成村级体育健身工程,提前完成任务,获“江苏省万村体育健身工程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07年,我区自加压力,将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范围再拓展,全区综合投入700万多,对去年村级二类工程提档升级,全部提升为一类标准,同时,全区219个社区全部按一类标准建设,今年年底前全面达标验收。
打造品牌全民活动。我区积极打造系列群众体育品牌、特色活动,以全民健身月、9.29世界步行日等活动为主线,镇、街运动会全面开展,做到点面结合、全区联动,将全民健身活动在全区各个镇、街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全区全年共举办群众性体育活动30余次,参加活动人次达3万人以上,全区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的体育人口约占总人口的50%以上。尤其是江宁的“全民健身月活动”一年比一年具有特色。现整个活动时间跨度大,活动从6月延续到10月;涉及范围广,为更好地让健身活动深 入到农村,各镇、街道都在各自所在地举行启动仪式,并举办各类利于老百姓参与的健身活动;活动更频繁,全民健身月活动期间,除举办区级乒乓球比赛、老年秧歌舞比赛、机关篮球比赛等各类活动外,各镇街专业体育活动队伍成为主角,带动了各农村体育健身队伍的扩大和活动的繁荣。此外,体育局还组织近20人的专业检测队伍到全区各镇、街对群众进行国民体质测试,开设健身健康知识讲座和运动课堂,把体育活动的最新信息直接传递到基层群众。
社会体育指导员逐年增加。江宁每年有近40人参加各类指导员培训,现全区各类指导员千余名,截止到06年底,江宁共有81.1万人,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12人以上。
三、创新模式健全网络,业余训练成绩显著
训练工作正常有序。我区青少年业余体校有13名教练员、150多名运动员,开设项目有田径、女子垒球、举重、击剑、羽毛球等。每个项目配有专业的教练员,各项训练都根据年初制定的训练计划有序开展。
创造优异比赛成绩。江宁体育成绩显著,截止到目前,江宁区体育代表团每年夺得市级以上奖牌1426枚,其中金牌596枚;向国家、省、市专业体校及大专院校输送各类体育人才204名,其中,10人达国家健将级运动员标准,73人达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
创新业余训练模式。江宁业余训练打破传统模式,采用体教结合的新方式,即学习、生活、训练、比赛为一体方式。06年,我局首先将区女垒球队与区高级中学联办,区女子垒球队队员的学习、住宿、训练全部在区高级中学,为此,我局与区高级中学共同投50万元在校区内建设一片垒球场,该场地的建成既能解决运动队平时训练问题,也便于今后承办国内、国际比赛。
创办体育传统学校。我区现有13所学校正式挂牌成为体育传统学校,其中1所为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各个学校积极开设业余训练课程,成为区体校坚强有力的后援。
四、举办全区各类活动、承办国际国内大型赛事
江宁区第五届运动会隆重举行。江宁区第五届运动会是历经六年后再次举办的全区最大规模的综合性运动会,全面展示了全区体育事业七年来的快速发展和辉煌成果,也是全区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全面协调发展的一次大阅兵。本届运动会前后历时7个月(5月至11月),共设学生部、成人部、老年人部、高校部、园区部五大组别,比赛项目包括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拔河、棋类、女子健美操、老年健身操、田径、游泳、武术、扑克、钓鱼等14个项目,参赛运动员达4573人次,裁判员719人次。截止日前,除田径项目在开、闭幕式期间举行外,其余13个项目全部结束,11月11日在江宁体育中心举行盛大开幕式,组织观众近3万人。
中小学生运动会灵活多样。为普及体育竞赛活动,我区每年都将举办4次以上全区中、小学生单项比赛,不仅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更加灵活多变,特别是中学生三人制篮球赛,对学生和家长的影响都较大,都强烈要求把此赛事办成全区品牌赛事。国际国内赛事不断。近年来,江宁积极承办国际、国内各类大型赛事,成绩显著。圆满承办十运赛事。2005年,全区动员、上下联动、建设场馆、精心筹备,将十运会2个项目办出特色、办出效应。为办好十运会,江宁区投资8.9亿元新建江宁体育中心,体育设施档次全国同级一流。十运会摔跤比赛期间,组织竞赛616场次,组织观众16场近4万人次;女足比赛期间,组织竞赛12场次,组织观众7场6万多人次。国际赛事接连不断。继十运会后,我区承办了四国篮球赛、俄罗斯舞蹈团交流活动、中美滑冰赛、亚足联等各类国际赛事和活动,全国冬泳节连续承办七届已成为南京市冬泳运动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今年9月18和19日,第二届四国篮球争霸赛又将在江宁隆重开赛。赛事水平和办赛能力都有不同程度提升。
五、完善体育阵地建设、提升体育经济效益
体育中心全面建成。江宁体育中心投资8.9亿元,占地面积31.13公顷,总建设面积9万平方米,其中包括3万人体育场1座,6000人体育馆1座,游泳综合训练馆1座。2006年,该中心荣获“南京市十佳体育场馆”称号。
城中市民体育公园建设稳步推进。城中市民体育公园是继江宁体育中心建设之后,又一项重要体育阵地建设。该项目总投资1.3亿元,总占地面积56.1亩,总建筑面积21615平方米,其中,地下工程4748平方米,整个项目包括体育公园和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包括标准足球场一片,足球场四周塑胶健身步道、全民健身带、篮球场2片、门球场2片及市民休闲广场等;全民健身 中心为整幢连体建筑,主楼共5层,总高度31.9米,一楼与地下衔接为体育设施配套用房,二楼为健身中心,三楼为健身中心及乒乓球馆,四楼为篮球馆、网球馆,五楼为办公用房;裙楼共二层,一楼为50米室内标准游泳馆,二楼为羽毛球馆。该工程正在紧张建设中,预计今年年底建成,明年投入使用。
人均体育经费逐年提升。2006年,全区人均体育经费达11.73元,2007年上升到13.82元。
六、体彩销售勇创新高、体育产业快速发展
江宁体育彩票发行势头良好,2006年完成体彩销售2987.19万元,截止目前,全区已完成销售3863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73.52%。据统计,江宁体育经费自给率2006年为73.82%,2007年为73.84%。
江宁各项体育事业全面发展,体育阵地不断增加、群众活动蓬勃开展、竞技体育异彩纷呈、体育产业稳中有升,顺利长足的进步,在2006年度全省区县综合考核中得分为82.75,在全省排15位,比2005年上升12位。今后,江宁体育还将会进一步提高各类事业的发展,抓住机遇、开拓创新,积极发挥江宁体育特色,将江宁打造成全省体育强区!
南京市江宁区体育局 二00七年十一月二十日
第二篇:争创省体育强镇汇报材料
争创体育强镇构建和谐**
**镇位于**市西南部,东邻**市**镇,南接****,西连***,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四面交通发达,正在建造中的**公路直接与***公路连接,镇域面积55平方公里,下辖16个行政村,总人口2.2万多人。2009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
3.1亿元,同比增长7.4%;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44万元,同比增长8.2%。财政收入6100万元,人均纯收入7031元。**镇依山傍水,历史悠久,文体底蕴深厚,辖内有国家级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基地——**市风景区青少年体育活动营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宗祠; **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烧制工艺。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人民群众对体育文化事业的要求也在不断增长。为满足人民群众的体育文化需求,繁荣我镇体育文化事业,我镇就把争创**省体育强镇当做重点工程来抓,在2008年到2010年合计投入了200余万元用于体育文化事业,文体工作有了显著改善。
现将我镇开展创建省体育强镇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保障体育事业发展
**镇自开始创建省体育强镇以来,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创建省体育强镇的工作,多次召开体育文化专题班子会
议。
(一)成立工作小组,确保组织领导。为了争创**省体育强镇,**镇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副书记和科教文卫副镇长为副组长,党政办、社会事业办、工青妇、老年体协、教育、企业等部门的负责人为组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由镇体育指导站和镇文化站负责具体工作。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正常运行,保障了每创建工作环节的顺利完成!
(二)落实体育资金,提供经费保障。为了确保争创省体育强镇的经济有保障,镇财政办每年安排一定的经费,作为体育活动的专项经费。2008-2010年我镇用于体育活动的专项经费逐年大趋势的增加。对于村级体育设施采取镇里拨一点、村里负担一点、民间集资一点的原则,积极落实体育资金,保障全镇体育文化事业有序开展。
(三)纳入党政工作议程,保证争创工作顺利进行。**镇党委政府将体育文化工作纳入党政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确保争创工作顺利进行,主要做以下工作:
1、将体育文化事业发展列入“十一五”规划;
2、将体育文化事业经费纳入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列入政府工作计划和财政预算,确保体育文化事业经费与财政收入同步增长;
3、落实体育文化事业人员编制,专职专用;
4、把基层体育文化建设列为镇村两级干部工作考核,保证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加大投入,完善体育设施建设
一直以来,**镇党委、政府就很重视文体中心的硬件设施投入。
(一)完成镇文体活动中心的改建工作。2007-2008年共投入100余万元改建落成拥有5000多平方米的镇级多功能文体活动中心。如今,该活动中心的各类运动器具一应齐全,硬件设施已初具规模:内部配置有健身房、图书阅览室、排练室、乒乓球室、棋牌室等活动室,并开通有二级信息共享工程,实行文化、信息等资源共享;室外建有门球场、篮球场、排球场、健身园地和休闲绿地等室外活动场所。目前,文体中心的各类运动场所均对外开放,为**镇群众提供一个更为多样的体育场所。
(二)完成各行政村文体活动中心建设。**镇虽然地处山区,经济比较薄弱,但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重视下,到2009年底,全镇16个行政村,村村达到文化阵地建设标准,村村拥有文体活动中心。
截止目前,全镇拥有国家级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基地1个,篮球场51个(其中灯光篮球场10个,水泥篮球场41个)。门球场1个,乒乓球桌29个,室内健身房1个(跑步机10套、运动单车10套),健身路径20条,村村有老年活
动室、棋牌室。基本实现“那里都可以参加运动、那里都有运动人群”。
三、全民动员,营造创建工作氛围
创建省体育强镇是一项形象工程,也是一项全民工程,为提高全镇居民的参与意识,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创建省体育强镇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讨论、落实创建工作的计划和实施意见。
(一)通过全镇动员大会,号召全民关注。2010年6月10日,**镇召开了创建省体育强镇动员大会,16个行政村的主职干部、文体中心负责人,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和全体机关干部参加会议。会上创强领导小组组长亲自宣传发动工作,强调创强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全体干部都要认识到位,精力到位,措施到位。创强工作要有清楚的工作思路、坚强的工作措施、科学的工作方法。
(二)通过积极宣传,号召全民参与。全民参与重在宣传,我镇充分利用镇广播电视、新闻媒体、横幅标语、宣传图画等多种载体进行广泛宣传,积极倡导全民动员,人人动手,个个参与,提升全镇群众的参与意识和热情,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
四、精心组织,丰富群众文体活动
(一)组织培养体育骨干,带动群众参与。要丰富群众文体活动,就必须要有更多的群众参与活动,要有更多的群
众参与活动,就必须要有体育骨干带头。2008年开始,**镇就采用了“村企文化互动,共建和谐**”的新措施。通过让**市华发家私厂与丽坞底村腰鼓队结对,**市伊美特服饰有限公司与临江村篮球队结对等8家镇级企业与8个镇级文体骨干队伍结对的方式,进一步提高这些镇级文体骨干的文体水平,还解决了这些文体骨干的经费困难。除此,我镇还积极组织镇体育骨干参加省市级的各类培训,同时还多次邀请市级体育专家对镇级队伍进行腰鼓、健身操、太极拳(械)、竹板舞等培训。
截止目前,全镇拥有1级体育指导员1名,二级体育指导员8名,三级体育指导员22名。镇级体育队伍有老年气排球队、篮球队、腰鼓队、象棋队、乒乓球队等6支体育队伍。村级、企事业队伍达到30几支,总人数达到400余人,是我镇开展群众体育的骨干力量。
(二)组织多样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生活。2008年,镇组织了“村企文化互动,共建和谐**”、秋满**环湖游、“迎奥运、健步走”、健身腰鼓赛、诸南四镇篮球赛;2009年组织了全民健身活动、庆元旦乒乓球赛、迎新春篮球赛、象棋赛、太极拳赛;2010年举办了镇太极拳比赛、庆元旦象棋赛、老年人跳绳赛,在9月份还将举行**镇第一届全民运动会和举办市龙舟比赛。这一系列丰富多样的体育比赛的举行,有力的推动了全镇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也为开展大型群
众文化体育活动积累得了不少的经验。
五、加快发展、构建和谐**
浓厚的体育活动氛围,良好的体育场地设施,有力的推进了**镇的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也吸引了大批的体育爱好者参与其中。据不完全统计,全镇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达到50%以上,老年人更是超过了60%。每日清晨和傍晚,在**镇的各个行政村的体育公园或者广场上,随处可见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体育健身已成为**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她已经不仅仅是强身健体的手段,还成为**人增进亲情友情的沟通桥梁,更是构建和谐**的一部分!
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在上级领导关心支持和全镇人民共同努力下,**镇全民体育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体育事业的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我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大步迈进。但我镇的体育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创新机制,不断深化,克难攻坚,努力使我镇成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省体育强镇。
**镇人民政府
第三篇:争创省体育强镇汇报材料
发展体育事业构建和谐东源
东源位于青田县东北面,距县城19.5公里。全镇总面积86平方公里,共辖13个行政村,总人口19863人。2010年我镇实现工业产值7.8亿元,工业项目总投资6500多万元,是青田县重要的阀门工业重镇。同时,也是著名“七君子”之一,我国首任粮食部部长章乃器先生的故乡。
近年来,随着东源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人民群众对体育文化事业的要求也在不断增长。为满足人民群众的体育文化需求,繁荣我镇体育文化事业,我镇就把争创浙江省体育强镇当做重点工程来抓,先后投入500余万元用于体育文化事业,文体工作有了显著改善。主要做法介绍如下:
一、领导重视,保障体育事业发展
自开始创建省体育强镇以来,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创建省体育强镇的工作,多次召开体育文化专题班子会议。
(一)成立工作小组,确保组织领导。为了争创省体育强镇,我镇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科教文卫副镇长为副组长,党政办、社会事业办、老年体协、教育、企业等部门的负责人为组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由镇文体指导站负责具体工作。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正常运行,保障了每创建工作环节的顺利完成!
(二)落实体育资金,提供经费保障。为了确保争创省体育强镇的经济有保障,镇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经费,作为体育活动的专项经费。2008-2010年我镇用于体育活动的专项经费逐年大趋势的增加。对于村级体育设施采取镇里财政投入为主,村里负担部分的原则,积极落实体育资金,保障全镇体育文化事业有序开展。
(三)纳入党政工作议程,保证争创工作顺利进行。镇党委政府将体育文化工作纳入党政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确保争创工作顺利进行,主要工作:
1、将体育文化事业发展列入“十一五”规划;
2、将体育文化事业经费纳入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列入政府工作计划和财政预算,确保体育文化事业经费与财政收入同步增长;
3、落实体育文化事业人员编制,专职专用;
4、把基层体育文化建设列为镇村两级干部工作考核,保证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加大投入,完善体育设施建设
一直以来,我镇党委、政府就很重视文体健身场所的硬件设施投入。
(一)完成镇文体活动中心的建设工作。2009年我镇共投入447余万元,新建了占地2900㎡融群众健身、娱乐、休闲于一体的镇体育文化中心,室内拥有一座标准篮球场、100多平方米的棋牌室和多功能厅,室外放置适合不同年龄层的健身器材。同时投入400多万元在镇区防洪堤新建了1000㎡的群众健身场所,合理分布着羽毛球场、门球场、旱冰场等,周边绿化草坪环绕,环境优美、舒适。此外,全镇各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配备也迈上了新台阶,全镇29家规上企业纷纷建起篮球场、乒乓球室、健身房等设施。
(二)完善各行政村文体活动中心建设。我镇虽然地处山区,但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重视下,到2010年底,全镇13个行政村,村村达到文化阵地建设标准,村村拥有文体活动场所。
截止目前,全镇13个行政村拥有22个健身点,总面积超过20000㎡,远远超过了人均1平方米的标准。全镇拥有健身广场4处,篮球场13个,健身活动室3处,乒乓球室12处,共安放健身路径23套。基本实现“哪里都可以参加运动、哪里都有运动人群”。
三、全民动员,营造创建工作氛围
创建省体育强镇是一项形象工程,也是一项全民工程,为提高全镇居民的参与意识,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创建省体育强镇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讨论、落实创建工作的计划和实施意见。
(一)通过全镇动员大会,号召全民关注。2010年6月,我镇召开了创建省体育强镇动员大会,13个行政村的两
委干部、镇文体负责人,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和全体机关干部参加会议。会上创强领导小组组长主持宣传发动工作,强调创强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全体干部都要认识到位,精力到位,措施到位。创强工作要有清楚的工作思路、坚强的工作措施、科学的工作方法。
(二)通过积极宣传,号召全民参与。创建工作中,加快体育设施建设是重点,健全农民体育组织、落实体育事业经费是保证,广泛开展农民体育活动、切实抓好宣传营造创建氛围是关键。镇党委、政府组织召开“创强”工作动员大会,宣传“创强”工作积极意义,并充分利用宣传栏、横幅、标语等形式进行宣传,共张贴标语56条,发放宣传资料3000份。同时部署各行政村及镇属单位多作宣传,认真开展健身知识的讲座,指导群众科学健身,提高体育运动水平。
四、精心组织,丰富群众文体活动
(一)组织培养体育骨干,带动群众参与。要丰富群众文体活动,就必须要有更多的群众参与活动,要有更多的群众参与活动,就必须要有体育骨干带头。2009年开始,我镇就采用了“村企文化互动,共建和谐家园”的新措施。通过让镇、村、企三家体育队伍结对的方式,进一步提高这些镇级文体骨干的文体水平,还解决了这些文体骨干的经费困难。除此,我镇还积极组织镇体育队伍参加县、市各类培训和比赛,进一步提高了队伍的水平和能力。
目前,我镇已有腰鼓舞、医疗保健操、功夫扇、门球等4个特色体育项目,拥有乒乓球队、篮球队、腰鼓队、舞蹈队等共10多支体育运动队,拥有队员近500人。同时,我镇成立了门球、篮球、健身气功、气排球、老年体育等5个制度健全、组织有序的民间体育协会。通过政府的正确引导,全镇上下呈现出“全民运动,快乐健身”的良好氛围。
(二)组织多样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生活。
为进一步丰富群众文体活动,镇党委、政府坚持每三年举办一次全民运动会。每年由镇文体指导站牵头,群众自发组织开展的各类文体活动在5次以上,内容涵盖蓝球、象棋、乒乓球、门球、老年气排球等项目。每年还举行“三八”节“国庆”节趣味运动会、“六一”小学生运动会、“九九”老人节运动会,以及春节农民运动等活动。
2007年和2009年,我镇成功承办了两届县老年人运动会,项目涵盖健身球、门球、跳棋、气排球等。活动增进了与兄弟乡镇的文体交流,大大增强群众体质。2009年,东源镇组队参加全县首届农民运动会,并取得团体总分冠军的好成绩。运动员在比赛中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参赛风格,对推进全镇体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五、加快发展、构建和谐东源
浓厚的体育活动氛围,良好的体育场地设施,有力的推进了我镇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也吸引了大批的体育爱好者
参与其中。为进一步了解我镇群众的体育锻炼状况,指导广大群众掌握科学锻炼的形式、方法和手段,提高全民强身健身意识,2010年我们对全镇体育人口进行了初步的调查摸底,据统计:全镇中小学生人数2282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2282人,参与比例为100%;全镇19863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为8685人,占全镇总人口数的43.7%;镇区居民人数为6726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为4576人,参与比例为68%。在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抽测中,抽测合格率达85%以上。每日清晨和傍晚,在我镇各个行政村的健身场所和广场上,随处可见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体育健身已成为东源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已经不仅仅是强身健体的手段,还成为了东源人增进亲情友情的沟通桥梁,更是构建和谐东源的一部分!
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在上级领导关心支持和全镇人民共同努力下,我镇全民体育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体育事业的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我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大步迈进。但我镇的体育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创新机制,不断深化,克难攻坚,努力使我镇成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省体育强镇。
东源镇人民政府
第四篇:争创省级体育强镇 发展农村体育事业
争创省级体育强镇 发展农村体育事业
——三门县亭旁镇创建省级体育强镇工作总结
亭旁镇是浙江省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诞生地,位于三门县中西部,镇域总面积143平方公里,全镇辖106个行政村,总人口5.8万。2010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93亿元,财政总收入13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00元。近几年,国家重点项目甬台温铁路三门客站,投资4个亿的佃石水库相继建成使用,投资7亿元的74省道复线穿境而过,区位优势不断凸显。我镇被誉为“浙江省红旗第一飘”、浙江省教育强镇、浙江省小康型老年体育乡镇。
近几年,我镇体育工作在上级有关职能部门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全体干部和广大群众共同努力,坚持全面贯彻《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开展创建省体育强镇为契机,以建设体育设施,繁荣农村体育为中心,以增强人民体质为基本任务。全镇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体育组织网络不断完善加强,竞技体育水平稳步提高,场地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体育社会化进程逐步推进,体育事业得到了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一、领导重视,组织得力
镇党委、政府决定在2011创建省体育强镇,并作为党委、政府重要工作来抓。近几年来,镇党委、政府把体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写入历届党代会和人代会工作报告中,每年党政联席会议多次进行专题研究,从人、财、物等各方面给予支持。而且我镇还专门召开镇党委班子会议做专题研究,及时制定《亭旁镇创建体育强镇的实施方案》,成立由镇长任组长、副书记任副组长、宣传委员具体抓落实,各办公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亭旁镇创建省体育强镇领导小组,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创强工作实施方案。同时,我镇还把体育工作列入干部目标考核管理内容,与干部岗位责任制考核挂钩。体育工作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底有评比和总结,通过正常性的检查,积极地推动了全镇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创强”作为一项全民工程。我镇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和远教平台、网络等各种有效手段,层层发动,广泛宣传,积极倡导全民健身全民参与,提高全镇人民的参与意识,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我镇开辟专题、专栏,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和《浙江省全民健身条例》,大力加强以全民健身为主题的各类文体活动宣传。在“全民健身月”活动中,我镇都专门制作宣传牌、刊出宣传栏、挂横幅标语。我们刊出宣传栏、悬挂横幅标语。每个健身苑(点)、体育辅导站、文体俱乐部等场所都为群众提供体育健身有关的报刊、杂志。积极开展体育骨干培训,我镇每年都积极组织力量参加省、市、县体育部门组织的体育培训班,今年年初参加了在杭州举行的全省体育强县、强镇争创工作培训班,还参加了国民体质监测社会指导员培训班。镇里每年定期举办2期体育骨干培训班,到目前全镇各行政村共配有社会三级以上体育指导员70名。
三、增加投入,保障充分
我镇将体育经费列入镇财政预算,保证人均体育活动经费2元以上,并逐年增加。2009年实际体育支出经费15万元;2009年实际体育支出经费18万元;2010年实际体育支出经费22万元;今年6月举办了亭旁镇首届全民运动会,支出经费约20万元。此外,2011年是创强年,在往年的基础上,按实际需要进行核拨,并确保创强的各项经费落实到位。在镇政府预算经费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打紧开支,压缩其他办公经费,挤出经费专项用于健身活动经费,为搞好活动提供经费保障;通过与企业衔接,拉赞助经费,拓展经费来源;积极向县体育局、财政局等有关部门申请体育器材设施、活动经费等项目落实。
四、健全组织,建设队伍
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体育工作,党政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发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由分管社会事务的宣传委员分管体育工作,制定了《分管体育工作领导工作职责》。建立健全了镇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创建省体育强镇领导小组、全民健身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分管体育工作的宣传委员为副组长,各片分管领导为成员。出台了《亭旁镇创建省级体育强镇实施方案》,建立了体育指导站,配备了站长和专职体育干事,各村成立了体育指导站,配备了健身指导员,初步形成了领导小组——指导站——村指导员三位一体的工作网络。同时,还注重体育制度建设,近年来,我乡共制订《镇体育指导站制度》、《镇体育指导站工作职责》、《镇体育档案人员工作职责》、《镇老年体协工作职责》、《镇体育档案归档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同时我们非常重视体育队伍建设,目前我镇共有邵上村、芹溪村、石头岙村、杨家村等十八个村成立了农村业余体育俱乐部,体育俱乐部配有台球室、乒乓球室、篮球场、棋类室、文体广场、全套健身活动器材等设施。全镇共成立了村级篮球队、排舞队、乒乓球队、腰鼓队、舞狮队、太极拳队等文体队伍共四十多支。每个活动场所都有专人负责,并聘请专业人士给予指导,每周安排固定时间进行训练,积极组织开展各类竞赛和参加重大节庆的展示活动。极大程度地提高并带动了其他群众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增强了技能水平和竞技能力,提高了村民的身体素质。
五、积极推进体育设施建设
1、镇村体育健身设施得到了巩固和加强。全镇新增篮球架65付,健身路径80套。高标准建成下叶村社区服务中心广场以及室内活动场地,为居民休闲健身提供了一流的设施和条件。
2、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管护得到加强。加强对镇、村体育设施的检查,建立了全民健身器材报修、维护平台,督促做好体育设施的维护,从而确保了镇、村二级全民健身器材的基本完好。
3、学校体育场地建设得到提升。投入60多万元,对亭旁中学、中心小学的操场进行了改造,新建的操场均已投入使用。镇中小学都有标准田径场、篮球场,学校的场地设施坚持对社会开放,广受到群众的欢迎。
六、积极普及开展群体活动
1、加强体育骨干建设,做好各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全镇70名(其中:二级25名,三级 45名)社会体育指导员以及一批体育健身骨干,经常活跃在各类体育活动中,开展科学健身宣传、指导,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不断普及。举办太极拳、健身气功、排舞等培训班3期,培训人数175名,参加各级各类演出展示活动6次。邀请专家举办健康讲座6次受教育570多人次,全社会体育健身意识普遍增强。
2、加强对镇体质测试站人员培训,组织开展国民体质测试工作,高标准完成省、市下达的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任务。
3、积极组织开展适合各个年龄层次的体育健身活动,使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口不断增多。如亭旁镇组队参加“欢乐海洋”海洋趣味体育大赛,得奖九项,其中青蟹爬行、草福编制获第一名;组织开展亭旁镇首届全民运动会,共有32个代表队300余名运动员参加6个项目的角逐,声势浩大,群众运动氛围浓厚;亭旁镇老年体育运动会;亭旁镇中心广场每晚举办规模庞大,参与人员众多的排舞训练;下叶村、邵上村等村篮球参加三门县全县村级篮球赛;前楼等村参加三门县村级乒乓球比赛;石头岙村组织“五〃四”青年篮球友谊赛,象棋比赛,趣味运动会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系列体育活动。为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体育健身活动,镇里动员和协助村、企开展乒乓球、象棋、篮球、拔河、健步走等比赛活动。与此同时,一批乒乓球、棋牌、健身舞等体育特色家庭也不断涌现。
4、学校体育教育水平不断提高,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全面开展,拳击、篮球、田径等学校传统体育项目成绩不断提高。其中,亭旁中学拳击队每年在省、市各级比赛中获得各种奖项,也为高校输送了众多优秀体育特长生。
总之,我镇的群众体育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绩,得益于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重视,得益于县体育部门的精心指导,得益于全乡上下干部群众的努力。对照浙江省体育强镇的标准,我镇自评分为119分。今后,我镇将以这次创建活动为契机,总结经验,加强领导,抓住机遇,鼓足干劲,扎实工作,努力开创体育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为建设和谐亭旁添光献彩。
三门县亭旁镇人民政府 2011年10月20日
第五篇:2013年质量强区工作总结
2013年质量强区工作总结
2013年,我办事处的质量兴区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质监局和相关部门的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立足以质取胜、品牌带动、技术创新、标准引领、人才推动、法制保障,强化质量管理,坚持政府引导、部门协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走质量效益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发展道路,促进全办事处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通过全面推进质量兴办事处战略活动,实现了全民质量意识普遍增强,产品质量明显提,工程质量稳步提升,服务质量明显改进。现将我办事处质量兴区工作总结如下:
一、切实加强领导。办事处成立了以办事处主任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党政办、财政所、工商所、农业站、林业站、畜牧站、派出所、国土所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质量兴区工作的领导,制定了质量兴区活动中长期规划和工作计划,将质量兴区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建立了质量兴区责任制。建设了质量监管网络,各村配备有兼职质量安全联络员,适时召开质量工作联席会议,研究分析质量发展形势,安排部署质量工作任务,今年已召开了2次联席会议。
二、全办事处质量意识不断争强。我办事处认真贯彻落实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质量兴区的战略部署,及时将经济发展的重心调整到“量”、“质”并举的轨道上来,牢固树立“以质取胜”的观念,通过发挥职能优势,加强部门联动,建立工作机制,实现了全县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利用“质量月”、“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载体,广泛宣传《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计量法》、《食品卫生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使全民质量意识、品牌意识不断增强,形成了“人人关心质量、人人重视质量”的社会氛围。
三、产品品牌战略不断推进。我办事处始终坚持不懈地把培育发展名牌产品作为提企业档次,提升知名度和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结合地方产业实际,实施了地方企业创名牌工作,培育发展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大成钙业、恒通茶机厂、机械行业(五一机械厂)、蜜之源品牌等一批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四、质量基础工作不断加强。随着我办事处质量工作的深入开展,质量基础工作得到不断加强,一批一批的名牌企业产业的质量更上新台阶。
五、区域监管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按照“从源头抓质量”的工作要求,全面落实区域监管责任制,建立起了办事处、村二级监管网络。依法对监管区域内企业产品质量、计量、标准化、特种设备等内容实施监督检查,打假工作不断深入,在县有关单位的统一领导下,先后开展了食品、农资、建材、饮用纯净水、化妆品等专项治理活动。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健全应急处理机制,提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已连续多年未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
衢江区横路办事处2013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