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CT、X线、MRI制度
医院放射科工作制度 医院放射科工作制度
1、各项放射检查,须由临床医师详细填写申请单,急诊病人随到随检。临床各科特殊检查,应事先预约。
2、重要摄片,由医师和技术人员共同确定投照技术,特检摄片和重要摄片,待观察湿片合格后方嘱病员离开。
3、X线诊断要密切结合临床,放射科医师应积极主动配合临床进行放射检查,正确填写检查报告,严格查对,准确发出。
4、全部放射照片应由放射科登记、编号、归档、统一保管,如需借出,应办借出手续,以保证归还。
5、实行定期读片制,经常研究放射诊断与摄片技术,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6、严格遵守技术操作规程,做好防护工作,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要妥善安排休假。
7、注意用电安全,工作完毕应切断电源,严防差错事故。仪器设备应有专人负责保养,并定期检修。
8、妥善维护放射科器械,注意电离辐射,减少放射污染,节约成本,科务会制度
⒈为传达医院有关决议,解决科内存在某些问题,如年度计划,人员轮换,违章处理等,必须建立科务会制度,共同讨论科内有关问题,促进科内工作开展。
⒉科务会由科主任主持,副主任、技师长及其它有关人员参加,遇到特殊事件,科主任可邀请其它有关人员临时参加,并作好记录。
⒊科务会一般一月一次,特殊情况可临时召开。
⒋科务会应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一旦形成决议,必须按决议执行。
⒌科务会在讨论涉及全院某些方面问题时,必须上报医院院长或有关部门同意后方可执行。
交接班制度
⒈各检查室人员下班前应量完成本室工作,未完成的工作,需与接班人员交班后下班。
⒉医师中班负责完成留下的诊断工作及中午急诊工作,14时与接夜班医师交班后下班。
⒊CT中班医师和技术员,下班前应完成当班工作,遗留问题交班给中班人员。
4夜班医师接班后完成遗留工作及夜班急诊,统计当天工作量、差错及废片,整理好交班日志。
5值班人员需坚守岗位,特殊问题随时请示科主任处理。每日朝会制度
⒈每周1-6早晨8时为科内朝会时间。
⒉全科工作人员按时参加科内朝会。
⒊夜班值班医师于前日晚作好交班准备工作(包括填写工作日志及值班情况)。
⒋朝会时间全科人员应严肃认真参加,衣帽整洁,细心听取交班内容。
⒌交班人员应向全科人员报告前日工作统计,机器使用,科内安全,照片是否齐全以及其他有关事宜或注意情况。
⒍朝会期间,科主任或其它医师均可在此时提出有关问题,以利科内工作正常进行。政治学习制度
⒈科内每周政治学习不少于1小时,学习时作好记录(人员内容、讨论情况)。
⒉政治学习内容为:传达院周会内容,学习院宣传科布置学习文件及医德医风有关文章及报导等。
⒊定期或不定期参加院宣传科的各种考试,将各种考试成绩在科内存档。
⒋凡院有关政治学习的大会,每人必须按时参加,缺席者按缺勤处理。
⒌政治学习记录作为科内每人年终考评或晋升的参考资料之一。
业务学习及考核制度
⒈为培养人才,提高业务素质,科内必须建立业务学习及考核制度。
⒉业务学习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操作为主,另外举办专题讲座,以助知识更新。
⒊为加强科内新业务的开展,根据科内设备添置及新项目开展,特邀院外教授,专家来科讲学,指导实际操作,但必须书写申请报告上报院医务科,获准后方可进行。
⒋科内进行定期或不定期专业专题讲课,建立业务学习记录。
⒌为促进人才竞争,科内将根据新入科人员进行业务内容考核,并建立考核档案,以助晋升参考。
外出进修及短期考察学习制度
⒈为促进人才培养,科内专业知识更新,科内必须定期定员外出进修学习,或短期外出考察学习,因此,科内特制定本制度。
⒉每年度一般安排医师外出进修学习一年或半年,由科内填表,上报医教处审批,待接受单位同意后,并在院内办理有关手续后,方可外出进修。
⒊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原则上根据科内工作需要每年安排1次暂时外出考察学习(含参加学术讲座或/和学术会议)。
⒋科内建立外出进修,短期学习登记本,作好详细记录。
工作登记制度
⒈凡来科作拍片,特检的病人必须作好登记。
⒉每个病人在登记时,对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检查部位、收费等项作详细记录。
3每个病人必须一档一袋、在档案上填写姓名、日期、检查部位。
4凡特殊检查患者,必须预约通知检查日期,遇有特殊情况与科主任联系解决。
5登记窗口工作人员应热情接待患者,认真解答病人的咨询,非登记室人员不得入内,严禁在登记窗口闲谈、嬉笑。X线影片档案管理度
⒈X线片和录盘系医学资料之一,必须妥善保管,为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特别制定本条例。
2当时检查的X线片未经评片或/和未写报告的影片均办理借片手续。若遇有急诊者,由急诊值班医师来科阅片。
3院内各临床科医师对所主管病人的X线片若要阅片,必须到本科室办理借阅手续。
4科内胶片和录盘由档案室专人保管,其录盘必须编号,有序排放,且不办院外借阅手续。
特殊检查预约制度
⒈科内的胃肠钡餐检查,子宫造影,肾排泄性造影,凡需作术前准备的X线检查,均按预约日期进行。
⒉无论病房、门诊病人来我科作特殊检查前,均必须按我科预约通知单中的要求进行准备,若有不详之处,必须与我科联系,若未按预约要求准备,则特殊检查当日不能进行或改日预约。
⒊凡特殊检查申请单均由本院医师填写,先交费,再预约,按预约通知单进行准备。
⒋凡来科预约而未按时检查者,在检查前又未与本科联系者,作过期处理,另行预约。
⒌对来我科特殊检查病人,科内特检医师必须于检查前一日检查病人,询问病史,作好术前准备。
急诊处理制度
为保证临床各科室的需要,提高医疗质量,搞好优质服务,减少医疗差错,特制定以下急诊条例:
⒈急性脑外伤,四肢外伤及复合外伤者;
⒉急性脑血管病,各种不明原因昏迷患者;
⒊脑内压增高,疑颅内占位性病变,有生命危险者;
⒋急症小儿肠套叠,肠梗阻,肠穿孔等急腹症;
⒌各种失血患者和严重过敏性休克;
⒍对以上急症病人,如在本科室检查时出现病情变化,必须就地对症处理抢救,并迅速与临床科室医生联系。
7本科室应备有氧气瓶和各种急救药品器械,并由护理员负责随时清理补充,以利应急。
8本科急救药品一律不得外借。
X线诊断报告签阅制度
⒈X线诊断报告必须逐项填写,字迹清楚,用词恰当,语句通顺,标点符号正确,描写合理,诊断意见确切,板面整洁,签名正确无误。
⒉凡在科内的医师,实习医师书写之诊断报告均经本科高年或主治医师签名后发出。
⒊凡新来科的医师除急诊值班时的急诊报告发出外,其余的书写报告均须由上级医师签名。
⒋每日的诊断报告均由主治医师主持签发,凡疑难病例诊断报告,由值班医师书写后由科主任或/和上级医师签发。
⒌科主任或/和上级医师在签写下级医师的报告时,必须认真修改,签名恭正。
疑难病例片讨论制度
⒈每周星期五交班后,为科内疑难病例片讨论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有病例就讨论,无疑难病例则不举行讨论。
⒉疑难病例片一般在科内讨论,若遇有特殊病例,需要临床医师参加时,则邀请有关医师参加。
⒊每次疑难病例讨论时,必须事先由当日值夜班医师或/和特殊检查医师做好准备,负责有关材料加以整理,作好发言准备。
⒋讨论前指定专人作好记录。
⒌讨论时由科主任或/和主治医师以上人员主持,当听完医师的报告后,可指令其他医师发言,负责介绍及解答有关病情,诊断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分析意见和考虑的诊断结论意见。
X线影片评片制度
⒈为了不断提高本科技术人员的摄片质量和责任感,保证X线的诊断准确性和临床诊断可靠性,每天拍摄的照片采取民主评片制,以使本科技术人员在每日的实践中取长补短,以资达到共同提高。
⒉优劣照片评比标准
⑴甲类片:
①位置摆直正确
②无人为之异常阴影
③对比度适当
④黑化度满意理想
⑤良好的清晰度
⑥失真度在最小限度内,以上即为甲类片。
⑵乙类片
①位置正确
②无人为之异常阴影
③对比度,黑化度均不理想适当
④失真度增大
⑶丙类片
①位置偏斜
②失真增大
③对比度、黑化度、清晰度均不理想,细微组织结构模糊,自然光的曝面微小,但不影响诊断。
⑷废片
①位置不正
②失真度在最大范围内
③自然光曝面大片影响诊断
⒊差错及事故
⑴左右位置颠放
⑵片号摆错
⑶要求的部位投掉或投错
⑷自然光曝面引起不能诊断
⑸照片经投照丢失和干烤中照片严重粘连造成不能诊断。
⒋每星期1-6上午8-9时为投照组集体评片时间,由技师长或组长主持评片。
⒌跟班进修(未单独)实习人员在操作中,出现违反操作造成废片及差错事故,其责任由当天当班人员负责,并予记载,进修实习人员不追其责任。
⒍每月底由技师长将评片按每人进行统计甲、乙、丙、废片结果,上报科主任备案。
X线诊断报告追踪制度
⒈凡经X线诊断的住院病例,经手术或组织学检查证实者,均列为诊断追踪对象。⒉每月派专人追踪一次,时间定为每月上旬7-8号。
⒊追踪内容按病例追踪登记簿逐项填写,特殊情况应在备注中说明,以备复核。⒋目的:首要作为积累经验,提高诊断水平,其次作为质量考核依据,供上级检查参考。⒌每季度末将病例集中,由诊断组共同分析,借以找出经验教训,提高诊断质量。⒍年终将追踪的病例汇总,由专人保管,作医学资料存档。
心导管造影室制度
本室负责完成心脏导管,各类心血管造影检查及心血管介入治疗工作,并根据需要配合有关科室完成心内起搏器安置及心脏电生理检查等。
一、医、护、技各组工作人员主要职责
㈠医师组
⒈负责审核受检查者适应症是否恰当,有无禁忌症,决定检查和治疗日期,根据患者病情安排术者与助手。
⒉制定患者的检查或治疗方案,及时解决有关各种医疗技术问题,审核心导管及造影检查报告。
⒊全面负责抢救治疗工作,在安全第一前提下,努力完成诊断与治疗必需的各种操作与投照。
⒋特殊器械的购置,制度与补充。
㈡护理组
⒈接诊门诊病人,安排门诊患者的术前常规准备,接送当日受检患者。
⒉负责各类导管、穿刺针、导丝、高压及普通注射器与各类敷料的保管、清洗 与消毒,以及心电图机、电测压计、血氧分析仪、麻醉机、除颤器与吸引器的使用、维护与保管。
⒊术前准备各类手术器械及敷料,检查各种抢救药品是否齐全,急救器械性能是否完好及手术前后造影室内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⒋术中负责心电图监护,各部压力测量与记录及血氧分析,术后为患者做好伤口包扎及清洁整理工作。
⒌指导护理员、清洁员做好本室清洁卫生、外送外取及物品交换等工作。
㈢技术组
⒈负责操作、管理与维修各类心血管造影机器及有关设备,保证机器正常运转。
⒉与操作医师密切合作,做好投照工作,保证造影质量,及时完成胶片冲洗。
二、接诊常规
⒈各类心血造影及心导管检查申请单由有关各科医师逐项详细填写后送交本室,病历内应附有家属签字同意书。
⒉受检者术前应作常规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应作下列化验检查,结果属正常范围方可安排;
⑴申请右心导管检查者:查血常规、血小板、出、凝血时间、肝功能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⑵申请各类心血管造影者“1”项+尿常规、血尿素氮、凝血酶元时间及活动度,**查血清康氏反应。
⑶准备介入治疗者:“1+2”项加有关特殊检查项目。
⒊一般禁忌症
⑴各种急性感染(包括插管部位皮肤感染)。
⑵严重肝、肾功能损害。
⑶各种出血性疾患,孕妇及月经期。
⑷发热超过37.5℃(腋下),白血球总数高于15000/mm(15*109/L)者需治疗后复查,待正常后再安排。
⑸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者需经治疗病情控制后,根据临床需要,确系必要的检查或治疗手段,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可考虑安排。
⑹有碘过敏史或碘过敏试验阳性者,禁用碘造影剂,如果对离子型造影剂有一般毒、副反应时,可考虑选用非离子造影剂。
⑺重度肺动脉高压、重度紫绀及心脏高度增大者(心胸比率大于0.60),1岁以下婴儿患者均应住院后作检查。
⒋术前准备
⑴住院患者由病房负责做好术前常规准备,包括测量身高、体重、碘过敏试验、青霉素皮试及必要的备皮与输液。
⑵门诊患者由本室值班护士负责安排,在本室做上述术前准备。
⒌接送患者规则
⑴住院患者及留院观察者用平车接送。
⑵接患者时应查对患者姓名、住院号,查对病历记录碘过敏试验结果及其他应作的术前准备,带病历与患者同来。
⑶送回患者时,向病房值班人员交代术中有无特殊情况及术后注意事项,护送途中注意患者保暖及输液畅通。
无菌技术操作制度
⒈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操作者必须戴帽子、口罩、洗净并擦干双手,同时注意空气与环境清洁。
⒉取用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无菌钳,凡未经消毒的手或物品,不可触及或超越无菌区,保持约20cm距离,无菌物品取出后,不能再放回原处。
⒊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必须分别放置。无菌物应放在清洁干燥的固定地方,并定期检查无菌期,一般为一至二周,霉雨季节不超过一周。
⒋一切无菌物品不能在空气中暴露过久,疑有污染时,即不可使用,须重新无菌处理。
⒌一份无菌物品,只能提供一个病人使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⒍各室物品要专人保管,定期清洁及时补充,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⒎各室内每周用紫外线照射一小时。
⒏传染病人所接触过的一切物品,必须严格消毒,方可使用。CT室规章制度
一、CT机房管理
CT是高度精密的大型设备,必须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
⒈保持恒温(20℃±2℃),恒湿(40-60%),温、湿度及电源不符合要求时应立即停机,采取有效措施。
⒉保持良好的清洁度,定时清洁地面及机器。机房内不准堆放杂物,室内物品应放置整齐。
⒊医、技人员使用机器前要熟悉其使用方法,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其它人员未经许可不得操作机器,发现机器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维修人员,并做记录。
⒋维修人员要做到每日晨检查,每周小检修,每月大检修。
⒌工作人员应严守工作岗位,认真负责,认真填写工作日志。
⒍非CT室工作人员不能随意进入CT室,重症患者可由一名家属或医务人员陪同进入机房,以免发生意外,陪同人员应佩带铅围裙以避免不必要的射线曝射。
⒎CT室内应备齐急救药品和器械
二、CT室预约登记工作制度
⒈预约患者时审查申请单的填写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者应补填清楚。
⒉注意轻重缓急,急症和住院患者应提前安排,特别是急诊患者应尽可能立即检查。3询问有无过敏史,解释增强扫描的目的,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履行签字手续。
4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CT扫描有关事项,并耐心回答问询。
三、医、护、技各组工作人员主要职责
㈠医师组
⒈接诊医师应认真阅读申请单,了解临床资料和要求以决定:
⑴扫描部位和范围。
⑵扫描体位。
⑶扫描层厚和间隔。
⑷注射或口服造影剂方法和剂量,是否要放置阴道栓等。
⑸必要时要补问病史及了解其他资料,根据病情制定检查方案。
⒉与操作技术人员密切配合,圆满地完成当日扫描检查并指导扫描。
⒊及时完成急诊患者的扫描检查,并向临床医师报告结果。
⒋书写CT检查报告,必须由上级医师审核签名方可发出,有疑问者要复上机观察。
⒌有异常发现的病例要进行登记并定期随诊,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诊断水平。
⒍如遇对造影剂有毒,副反应或过敏的患者,要全面负责抢救工作,并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及请有关科室共同抢救。
㈡技术组
⒈负责扫描打印洗胶片工作。
⒉扫描前向患者解释扫描方法,训练患者按指令摒气,使患者合作完成检查。
⒊注意摆位及掌握不同体位,层厚的扫描条件以便获得良好的图像,发现异常或不满意时应和扫描医师商议改变层厚,间距或体层。
⒋扫描结束后向患者说明取结果日期,按要求填写扫描记录单。
⒌增强扫描要注意观察患者,发现不良反应要及时作应急处理,立即报告医师,积极参加抢救工作。
⒍保证照片质量,发给病人的照片要符合诊断要求。
⒎遇有困难问题要请示技术组长或接诊医师。
㈢护士组
⒈负责注射器消毒,领取及保管药品,准备及检查,补充急救药品器械和氧气等。
⒉在扫描前为患者做碘过敏试验并作好登记。
⒊作增强扫描负责注射造影剂,向患者详细解释注射造影剂的反应,遇有造影剂反应时协助医师做好抢救工作。
磁共振机房管理制度
⒈扫描仪为高度精密设备,机房应保持适当的温度(16-22℃),湿度(40-60%)和良好的清洁度。应定时对机房、操作室及计算机室吸尘。
⒉非本室工作人员不得进入机房,包括操作室和磁体房。凡须进入操作室和磁体房的人员必须穿工作服,并换拖鞋才能入内。
⒊机器在操作人员使用MRI(磁共振成像)扫描仪及其附件设备时,应首先熟悉机器的使用方法,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发现问题应及时通知维修人员,不得擅自动机器。
⒋每日应认真填写工作日志,记录机器运转情况。机器出现故障时,应及时记录,并通知维修人员。
⒌要保持供给MRI扫描仪的电源稳定,配备专门配电室和稳压器,最好能使用不间断电源(UPS),如遇停电,应立即关机,以防计算机损坏。
⒍开机和关机应由专人负责,并应将机器动转情况记录在案,夏季如遇空调机不能保持机房温度时,应及时停机。
⒎每日在开机前应有专人负责检查记录液氦在机内的存贮量。如液氦量低达60%,应停止使用,并采取消磁措施,以防失超。
⒏扫描仪如发生失超,医技人员应迅速将病人撒离,打开一切风装置,并立即通知维修人员以防止失超的进一步发展。
⒐严格禁止携带金属物品进行磁场,以免伤人和损坏机器。如有较大金属物吸入磁场不能拔出时,不要试图自己拔除吸入物体,应立即通知维修人员。
⒑要保持机房内的整洁,每日工作结束时,应将磁带、记录本、凳椅放归原处,并做好第二天的准备工作。
会诊制度
⒈凡遇疑难病例,应及时申请会诊。
⒉科间会诊:医师提出,填写申请单,经科主任签字同意,上报医务科申请日期、地点完成。
⒊急诊会诊:值班医师需会诊者,需立即报告科主任或/和上级医师,经同意后被邀请的科内或科外人员,必须随请随到。
⒋院内会诊:凡院内各科邀请本科有关医师会诊,必须于会诊前一日将会诊单送到我科或有关工作人员,被邀请人员必须按时参加。
⒌院外会诊:本科一时不能确诊的疑难病例需要院外教授专家会诊者,必须与医务处联系,确定会诊时间、人员,经医务处同意后方可实施。
医疗差错登记制度
⒈为提高和保证放射诊断、投照质量,对每日的诊断报告,投照差错必须由科主任或/和技师长作详细登记。
⒉医疗差错范围:凡投照时,投照位置不佳,照片曝光及废片者均为投照差错,凡诊断报告缺项填写,X线号未填写或写错,左右部位错写,错字及诊断意见不确切均为差错。
⒊凡有差错者,均按日期,X-线号,差错原因及当事者一一登记。
⒋每月放射诊断追踪或/和临床手术反映病例失误者,亦由科主治医师以上人员与临床随访后登记。
⒌每月底将差错事故登记情况由科主任向全科报告,对其差错提出分析及处理意见,凡为医疗事故者则由医院医务科处理。
仪器保养制度
⒈科内一切设备(X线机,自动洗片机、激光相机)均由技师长(副技师长)具体负责。
⒉科内仪器分配到人,负责专门保养,并作好记录。
⒊各仪器保养人员遇有故障,必须立即报告技师长,由技师长与有关部门联系解决,若停机,必须向科主任报告。
⒋每台仪器设备必须在正常规定的电源条件下工作,在使用前,必须检查电源并须行试机工作。
⒌检查室工作人员必须爱护机器,保持机房和机器清洁,检查机器各种按钮,开关及螺丝是否稳定,发现异常者,必须立即检修。
⒍科内设备在不影响工作前提下,由技师长安排作定时维修。
物品保管制度
⒈科内办公物品,医用器材及教学片均由科专人负责,统一保存。
⒉每月领物单由专人填写,科主任审批后送院总务科,凡由医院总务科发放的办公物品一一登记,并建立领发登记本,每月进行一次清理。
⒊科内医用器材建立登记本,设立保存专柜,用后归位,若有损坏者,应说明情况,办理手续。
⒋科内教学片,教学幻灯片专人负责,建立登记本,设立专柜保存,凡科内教学需要者,应办理借还手续。
⒌科内公物人人都应爱惜,发扬主人翁的精神,为国家节省开支,提高经济效益。
统计制度
⒈科内每日工作量,收入由登记员进行统计。
⒉全科每日工作量(胸透、拍片、特检)由统计员进行统计填表后,科主任签字,上报医院。
⒊科内拍片的质量评定(甲、乙、丙、废片)由技师长或/和主管技师负责统计。
⒋科内病假,事假人数及天数由考勤员登记,月终由科统计员统计。
⒌科内每月工作量,诊断追踪,拍片质量、出勤率及总收入均作统计成表,逐月登记,以作科内工作动态分析和采取措施,促进科内工作正常进行。请假制度
⒈科内人员必须严格遵守院内请假的规定,违者按院部规定条例处理。
⒉科主任只有一天准假权限。
⒊科内人员在上班期间,若遇到特殊情况(急诊,直系亲属因病或/和其它特发事件)需离岗者,必须按院部有关规定条例办理请假手续。
⒋凡病假者,必须持院保健科病假证明方可生效,并由科主任签名后科内考勤员存档;凡事假超过一天者,必须由科主任签名后交院长审批,在人事处办理手续后,将回执交科主任过目,由考勤员存档。
⒌无论病假,事假,若超过原请假期限为旷工,按院部有关条例处理。
⒍若病假,事假未到期限提前上班者,需及时向科主任说明情况,注销请假日期。
体检制度
⒈放射科工作为对人体的损害工作之一,除加强日常防护工作外,每季度内,科内工作人员必须进行血象检查。
⒉凡市防疫站举行市放射人员全面体检时,科室在保证科内正常工作进行的情况下,要安排全科人员按时参加体检。
⒊无论每季度或/和市内体检时,发现有关职业损害或/和接近职业病标准限值时,必须采取措施(少接触、半脱离或住院治疗),防止职业病发生。
⒋若经市或/和省职业病诊断小组确定为职业病(放射损害)时,应按全国有关劳保条例进行安排和处理,享受有关职业病的一切福利和待遇。
⒌凡新来科工作人员必须作体格检查和血象检查并存入健康档案内,以作日后对比参考。
休假制度
⒈按国家规定,放射工作人员除法定各种假期(婚假、产假、探亲假、职工假、病假、事假)外,享受放射假3-4周。
⒉科内放射人员放射假由科内主任、技师长统一安排,在保证工作正常进行前提下,统筹安排。
⒊新分来工作人员必须满工作一年后安排放射假。
⒋当年放射假必须在当年内安排(除特殊情况外),但不得借用下年度放射假。
⒌放射假原则上作一次或两次安排完,但不得一天或二天休假,遇有特殊情况者,可借用放射假来冲病假、事假。
⒍放射假不作缺勤对待,享受一切福利待遇。
卫生制度
⒈科内办公室桌、凳必须保持整洁,物品归位有序。⒉科内禁止乱贴、乱丢、乱划及随地吐痰。⒊科内走廓,各检查室每日打扫清洁两次。⒋科内为净化环境,禁止吸烟。
⒌透视室内每日晨进行紫外线消毒半小时。
⒍科内病人使用的汤匙及调整钡杯,实行一人一次性使用制。⒎每逢重大节假日前,科内进行搬家式大扫除。
防护制度
⒈放射科安装X线机,必须按照国家规定设计出机房面积,控制室防护及墙壁、门窗防护方案,经防疫站审批后,方能施工安装,安装后,经防疫站测试合格颁发许可证后方能投入使用。
⒉操作人员曝光时,应在控制室内操作,如需要在机房内操作者,必须穿铅衣,必要时戴铅手套,防止射线损伤。
⒊曝光时,注意病人防护,尽量缩小视野特别应注意病人生殖腺等敏感部位的防护,尽量减少病人曝光量。
⒋注意周围人员的防护,曝光时一定要关好机房铅门,防止射线对其他人员的损伤。
⒌床边拍片时,工作人员必须穿铅衣,尽可能远离射线源并注意周围其他病人的防护。
⒍进入机房的其他人员,曝光时应离开机房,必须留在机房者,需穿铅衣,并尽可能远离射线源。
⒎工作人员每季度定期进行一次化验检查血象,低于正常者需暂停接触射线的工作,改换其他工作,待恢复正常后再恢复机器操作,如复查仍不正常者,按国家有关规定治疗,休息。
⒏体检资料由个人妥善保存,不正常项目及休息治疗情况,由科室统一登记保管。
⒐本科设防护监督员一名,不定期检查上述措施落实情况,定期向科主任汇报。
科主任职责
⒈全面负责本科教学、医疗、科研、培干、行政管理工作。⒉督促,检查本科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决定本科人员奖惩。⒊审定科内专业科研课题,组织本科新业务,新技术项目开展。⒋决定本科设备报废,更新,定期检查本科安全生产。⒌决定本科定期岗位轮换,负责科内人员考核和人才培养。⒍抓好各项改革,掌握各项资金分配。
⒎参加教学科研实践,安排或参加院内外会诊及科内疑难读片会。⒏不定期向院长,院有关部门及全科汇报工作,接受群众监督。
副主任职责
⒈在科主任的领导下负责分管有关工作。⒉完成科主任和院有关部门布置的具体任务。
⒊完成本身的教学、医疗、科研工作,参加院内外会诊,参加或主持科内读片会。⒋不定期向科主任及院长或有关部门请示汇报。
技师长职责
⒈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技术组教学,医疗科研等工作。
⒉协助科主任抓好技术组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操作规程,认真抓好差错,废片,防止事故发生。
⒊安排和主持技术组定期读片,定期参加诊断读片,了解诊断组对投照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本科技术水平。
⒋抓好科室财产管理,掌握各类用品,消毒和补充。
⒌组织技术组业务学习,执行技术组人才培养计划。
⒍参加医疗实践,带头完成医疗、教学、科研工作。
⒎完成科主任及医院有关部门下达的其他工作。
⒏不定期向科主任及技术组汇报工作。
技术组长职责
⒈在科主任及技师长领导下,负责技术组日常工作安排及技术组考勤工作。
⒉与总住院医师协调日常医技工作。
⒊完成本职医疗、教学、科研工作。
⒋不定期向技师长汇报工作。
⒌完成科主任及技师长下达的各项具体工作。
技师职责
⒈在科主任、技师长和上级医务人员指导下工作。
⒉负责投照和暗室技术工作,帮助和指导技士,技术员工作。
⒊爱护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则。
技士职责
⒈在上级技术人员和医师指导下,担负所分配的各项技术工作。
⒉爱护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则。
机修室工作人员职责
⒈机修组由科主任领导,设组长一名(由科主任任命)组长负责机修室日常工作管理及考勤。
⒉机修组负责科内机器保养和维修。
⒊负责保管各机器设备的有关资料,建立和管理机器设备使用,维修档案。
⒋负责申报及保管各机器设备的零、备件、维修材料、修理工具、购买物品经科主任审阅后,由机修组与医院有关科室联系,办理有关手续。
⒌订出各机器设备保养计划,按计划进行轮流保养。
⒍各机器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检修,小修当时完成,中修三日完成,并详细记录故障原因,抢修过程,主要材料消耗,修复后,需经使用人签字验收。
⒎凡需报废的机器设备,组长需详细书面报告,申请主任向院长及有关部门报告。
⒏凡对外修理需经医院有关部门及本科主任同意,个人不能接受外来机修任务。
卫生员职责
⒈热爱本职工作,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⒉在技师长领导下,负责包干区清洁卫生工作,定期打扫,保持科室整洁。
⒊负责及时送出各种检查通知和报告,送取消毒用品及协助领取物品。
⒋负责每天开水供应。
⒌协助财产管理人员保管部分财产(被单、毛巾、推床等)。
⒍完成科主任、技师长交给的其他各项具体任务。
登记员职责
⒈在科主任领导下进行工作。
⒉负责全科的门诊,住院病人X线检查的划价、登记、建卡、找旧袋、特检预约、诊断报告保存及送报告到病房等工作。
⒊负责回科病友的重照,加照和透视及询问病史的联系工作。
⒋热情接待病友,解释要耐心,回答要细心,文明用语,以礼待人。
⒌负责本科全天的收费统计,住院病人报费及工作量统计工作。
⒍做好建卡、登记工作,字迹要清楚,逐项填写、无错别字。
财物领取及保管员职责
⒈在科主任领导下进行工作。
⒉负责本科的固定资产登记及每月药品、器械、行政办公用品的保管工作。
⒊负责建立本科每月物品领取及领用的登记工作。
⒋每月负责本科的行政办公用品领取表,科内药品,器械领取及机器的报损表填写工作,报科主任签名后,上报院部或有关院直科室。
⒌负责本科的财产的清理及保管工作。
⒍每月到院部有关科室了解本科的器材的支出及有关科内开支情况。
透视医师岗位职责
⒈负责全院住院及门诊病人的透视工作,热情接待病人,解释细心。
⒉透视前应作机器预热及毫安千伏试调工作。
⒊仔细阅读病历,了解透视要求。
⒋透视结果用水笔书写,字迹要清楚,标点符号正确,语句通顺,诊断意见确切,签名恭整易认。
⒌急诊、病危及老年和残疾人要优先透视。
⒍检查中要观察病情,遇有怯弱及病危患者,不能接受检查者,应停止检查并与临床医师联系。
⒎透视中发现疑难问题,应及时请上级医师解决。
⒏坚守工作岗位,保持室内清洁,禁止吸烟。
门诊普放诊断报告医师岗位职责
⒈负责当日急诊、门诊和住院平诊的诊断报告书写工作。
⒉对有疑难病例的X线片必须请示上级医师或提请次日讨论。
⒊负责完成前日回科透视或加照病人的诊断报告。
⒋对当日不符合诊断要求X线片提出回科的重照、加照、透视或其他检查者,写出通知单。
⒌报告前要认真三查七对,仔细核对照片号与片袋号是否一致,错照、漏费和未登记者。
⒍特殊病例,要随时与临床联系,采集详细病史,作出正确诊断。
⒎报告书写字迹清楚,语句通顺,诊断意见严谨、确切。
医师岗位职责
⒈负责当班时间(11.30/Am-14.30/Pm)内的检查,X线诊断报告书写工作。
⒉在完成工作前提下,担任诊断报告书写工作。
⒊当班期内负责科内安全保卫工作。
⒋坚持工作岗位,保持室内清洁,严禁吸烟。
⒌遇有疑难病例或其它意外事件发生须及时请示二线值班医师和科主任及时解决。
⒍夜班未接班者,不能擅离工作岗位。
⒎严格交接班制度,对尚未完成的工作和需向下班说明的情况一定要详细交班。
夜班医师岗位职责
⒈负责当班时间(5:30/Pm-8:30Am)的急诊及X线诊断报告及CT急诊报告的书写工作。
⒉负责科内安全保卫工作,坚守工作岗位。
⒊负责白班尚未完成的X线诊断报告书写工作。
⒋遇有疑难病例,必须请示二线值班医师。
⒌负责完成次日疑难片讨论的病史采集。
⒍负责次日科内朝会交班工作。
胃肠特检医师岗位职责
⒈负责科内当日预约胃肠、特检病人和急诊特检病人的检查工作。
⒉完成当日照片整理和各项特检诊断报告,对急诊报告,要及时书写。
⒊负责当日疑难病例的病史采集和次日讨论的资料准备工作。
⒋检查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动态,遇有意外情况要及时通知上级医师和实施紧急处理。
⒌检查中和报告书写时,遇有疑难问题,要请示上级医师和采取会诊的方式解决。
⒍严格机器操作规程、负责机器擦拭清洁工作。
CT室医师岗位职责
⒈及时完成当日平诊、急诊CT的报告书写。
⒉认真阅读CT片并密切结合临床病史、分析扫描部位和范围是否准确,扫描体位是否规范,层厚和层间距是否符合要求等。
⒊实行CT医师坐台制,扫描时指导技师,随时变化扫描方式以满足诊断的需要。
⒋书写CT报告要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字迹清楚、语句要通顺、诊断意见严谨确切。
⒌疑难报告要经会诊和讨论后发出。
⒍CT增强要与护师和技师配合,决定扫描时间,药物剂量,扫描时要认真观察病情变化,出现过敏反应,要全面负责抢救工作,并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及请有关科室共同抢救。
⒎负责疑难片的次日讨论工作。
磁共振室医师岗位职责
⒈负责完成当日磁共振室报告书写工作。
⒉实行磁共振坐台医师制,指导磁共振序列的加扫、部位的变化,决定磁共振增强、药品的剂量、注射的时间等。
⒊诊断确定后的病例,要认真登记,以利随访。
⒋对疑难病例,要实行科内集体讨论,并认真组织资料,负责次日讨论工作。
⒌检查前和检查中要认真询问病史,观察病情变化,遇有意外情况,要及时疏散患者,实施抢救措施。
⒍配合护师和技师作好有关安全宣传。
投照室技师(士)岗位职责
⒈按时上下班、上班作简短的准备工作后开始检查病人,坚守工作岗位及工作时间,离开检查室者必须事先与有关人员说明,超过30分钟者需通过组长找人代班,代班人到岗后方能离开,代班1小时以上者,按时间扣除休息时间。
⒉对病人严肃认真,热情耐心,检查中随时注意病人情况,发现问题立即停止检查及时处理,急诊病人先检查。
⒊仔细看申请单,了解病情及检查要求,合理选择胶片大小及投照条件,查对号码姓名,检查完后详细填写各有关项目,特检需记载造影剂名称,用量反应及处理过程。
⒋严格遵守操作常规,爱护设备及室内设施,保持室内整洁,下班前切断电源关好门窗。
⒌负责管理机房内财产。
⒍工作中应团结互助,各室需密切配合,对进修人员严格要求,热情帮带。
⒎各工作室内一律不准吸烟,工作室及净化室不准吃东西。
暗室技士(师)岗位职责
⒈专人操作,其他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暗室。
⒉按时上下班,坚持工作岗位,工作时不得随意离开暗室,以保证暗适应。
⒊开始工作前,手洗片应测试药水温度;自动洗片应先运转机器,防止废片产生。
⒋储片箱内应保持足够的胶片备用,裁片必须符合规格。
⒌“未照”、“已照”和空暗盒应严格分开放置,盒外标明胶片规格,增感纸类型,及增感纸更换时间。
⒍洗片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应随时与有关人员联系。
⒎装卸胶片必须干燥操作,潮湿季节注意防潮,保护增感纸,下班后必须退片防止粘片。
⒏负责按配方配药水,换药水应登记时间。
⒐工作中保证质量,注意安全,注意通风、漏光,保持室内清洁。
⒑下班前注意胶片量的清理,以备足够量胶片供夜班使用。
磁共振室技师岗位职责
⒈每日开机前应检查液氦在机内的贮量,并认真记录,如液氦量低达60%,应停止使用。通知工程师及时补充液氦。
⒉机房应保持适当的温度(16-20℃)湿度(40-60%)和清洁度,应定时对机房,操作室及计算机吸尘。
⒊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发现问题应及时通知维修人员。
⒋每日应认真填写工作日志、记录机器扫描运转情况,机器出现故障时,应及时记录。
⒌严格安全操作,严禁金属物品进入磁体房,对患者进入机房时,要认真检查,以防金属物携带入磁场。
⒍扫描以常规序列进行,特殊情况由坐台诊断医师定扫描序列。
⒎扫描仪如发生失超,应迅速将患者撒离,打开一切风装置并立即通知维修人员以防止失超的进一步发展。
⒏保持机房内整洁,工作结束时,各种物品应归放原位,特别是各种线圈,一定要按要求放置。机器和操作台定期清洁保养。
⒐激光相机要定期保养、清洗,负责激光相机药液更换。
⒑停电来电后,无论何时,得到通知后,要迅速赶往机房复机。
CT室技师(士)岗位职责
⒈负责CT平急诊扫描工作。
⒉扫描前向患者解释扫描方法,训练患者按指令摒气,使患者合作完成检查。
⒊根据申请单的要求,认真选准患者体位、层厚的扫描条件,发现异常或不满意时应和诊断医师商量改变层厚间距或体层。
⒋检查中,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生危重变化时中止检查,实施抢救措施。
⒌增强扫描要注意观察患者,发现不良反应,要配合护师作出应急处理。⒍疑难问题请示技师长和技师组长。
⒎定时保养和清洗激光相机,负责药液的更换。
⒏机房要保持清洁卫生、操作台和CT机要定期清洁保养。
登记员岗位职责
⒈按行政班作息时间、按时到岗。⒉热情接待病人,解释耐心、细心。
⒊负责全科住院、门诊病人的检查划价、登记、预约、建卡、报费、转袋、查卡等工作。⒋负责全科X线诊断报告保存及发送工作。⒌负责科内电话传递及病人咨询有关工作。
⒍负责科内每日、每月收统计及工作登记统计工作。
签阅诊断报告医师岗位职责
⒈签阅报告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担任。
⒉凡实习、进修及低年资住院医师书写的诊断报告均需签阅及签字后发出。
⒊负责对所签阅报告的逐项填写,字迹、语句、标点及诊断意见进行审批、修改工作。⒋若遇有疑难病例,可嘱全科讨论后再签发。⒌修改字迹必须清楚,签名必须恭整易认。
第二篇:CT、MRI报告单书写规范
CT、MRI室
报告单书写规范 一份规范化的影像诊断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参考2001年河南省《医疗文书规范与管理》中C T、MRI检查报告单书写要求):
1.一般项目:逐项填写姓名、性别、年龄、检查号、门诊号、住院号、申请科室、报告日期等。
2.检查项目:扫描部位、扫描方式或序列(如CT横断扫描、冠状扫描,MRI所用序列)、增强扫描(造影方法、造影剂种类、浓度和剂量)等。
3.描写内容:在全面观察基础上,分清主次,按顺序描述异常所见。重点突出地描写平扫所见,叙述病变的部位、范围、大小、数目、形态、密度或各序列信号、边缘及其对周围结构的影响,与诊断有关的阴性结果应加以说明。
4.增强扫描:描述增强后正常结构及病变的变化情况,描述异常强化的时期、有无、程度、类型、持续时间等形态改变及动态变化。
5.复查照片:应和以前照片对比,描述病变变化,如病变扩大、缩小、增多、减少、好转、进展等,若对病变前后认识不一致时,应适当描述原因并予以更正。
6.诊断意见:以C T、MRI表现为依据,结合有关的临床资料及其他相关检查、综合分析、逻辑推理,客观地提出诊断意见。可分发下几种情况:
(1)肯定性诊断意见:具有典型的CT、MRI表现与临床表现时,提出正常或某种病等。(2)参考性诊断意见:病变肯定,但缺乏某种疾病的典型特征,可提出多种疾病的可能性或以某一疾病为主,提出动态观察建议或需结合其他方面材料定性,临床表现典型时,亦可符合于临床诊断。
(3)建议性诊断意见:病变肯定,且具备某种疾病特征,但临床表现不典型,应不排除该疾病诊断,建议随诊观察或进一步检查。
(4)可疑病变诊断意见:不能肯定的可疑病变,应说明原因,并提出进一步检查或隔期复查的意见。
7.报告医师签名:住院医师的报告单,经执业医师及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复核后双人签发,急诊除外。
注:① 字迹要清楚,用字要规范,文字简明通顺,描述客观,诊断意见明确。
② 报告单一式两份(打印或复写),一份报告单及胶片交病人或家属,并签名;另一份报告单及申请单由科室存档。
第三篇:腰椎CT和MRI教程
腰椎CT和MRI快速教程,保你10分钟内会阅片
朋友们可以进来学一下,挺不错的.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多发病,要确诊自己是否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好的方法是去医院拍一张腰部CT片或者MRI(磁共振片子)。不过一般医生都没有充裕的时间把片子报告详细解释给你听,患者常常只能拿着“语言简练”的CT或者磁共振报告单对自己的病情似懂非懂。不要着急~现在就来手把手教你,怎样自己也能看懂CT和MRI磁共振片子,做到自己心中有数。学习本看片教程不需要以前有医学知识背景,只要学完本教程的几个简单的步骤,十分钟后你自己也可以看懂“高深”的CT/MRI片子啦(^o^)
第一课,我们先学一点儿预备知识。
腰椎间盘由三部分组成,中间是髓核,髓核外边包围着纤维环,上下是软骨板。关于腰椎间盘构成的详细知识,请参见腰椎知识堂中的相关文章,这里主要讲一下和MRI/CT片中与腰椎间盘疾病有关的几个关键解剖结构。看看腰椎间盘片子的轴面视图示意图,这几个关键结构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腱鞘囊、又叫做
硬膜囊(Thecal Sac)·发出神经根(Exiting Spinal Nerve Roots)(L5)·过往神经根(Traversing Spinal Nerve Roots)(S1)我们仔细观察这个图,关键的“罪魁祸首”要看: ·髓核 ·后纵韧带 ·后纤维环 ·小关节 这几个结构中的任何一个出现问题都都可以导致腰痛以及下肢疼痛(坐骨神经痛)。要看清到底哪里受压,被什么压迫着,正确的方法是看其MRI/CT的轴状面图(从上往下看)。而从矢状面图(从侧面看)上只能大概地看出是否存在压迫、膨出或突出。随着对下面内容的学习,你可能感到CT和MRI图像并不象这个示意图中所画的那样清晰分辨出各个部分,看真实的CT/MRI片子,有时不得不发挥点“想象空间” ^_^ <第一课完>
第二课,找到我们要看的那一个椎间盘。
如果没有腰椎的定位图,对“外行人”来说几乎无法分清腰部的5个椎间盘的不同。定位图就象路线图一样告诉我们腰椎每个扫描层的具体扫描部位,所以即使对于很有经验的医师定位图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张定位图从矢状面观标出了腰部脊柱的20个MRI切片层。每个数字代表一个通过该平面所拍的MRI图像。这张片子中的图像层只涵盖了L3, L4, 及L5三节。例如,层11(标为红色的第10层上的一层)正好穿
过L4椎间盘。如果你L4椎间盘有问题,就看此层图像。图层18信息也非常有用,它对应着L3椎间盘。对于椎间盘很薄的病人,层的厚度应最好更薄一点(6mm),以便保证其正好穿过变薄的椎间盘。所以,如果你现在再去看自己的磁共振或者腰椎CT片子,就已经学会了怎样通过“定位图”找到它。在许多MRI片上,每个大的图像都附上一个小的定位图,这就使我们很容易知道正在看的哪个椎间盘。<第二课完>
第三课,学会看腰椎MRI/CT片子轴状面观。
图
(一)及图
(二)是L5椎间盘的轴状面观。此病人虽有中等程度的腰椎间盘退变(在片子上看到黑色的椎间盘)和小的非压迫性4mm的中央型椎间盘突出,但他却有一个很大的“中央管”,可以很好地表现轴向核磁共振解剖。椎间盘的髓核在这两个图像中看不到,一是因为椎间盘脱水太严重,不能将纤维环及髓核区分开,另外这些图像为T1加权象(更高分辨率),所以不能将含水多的髓核与较干燥的纤维环区分开。但在一个正常的,非退化性椎间盘T2加权像上,很容易看清髓核区及纤椎环区T2加权图像(见图三)。“后部神经结构”包括过往神经根(Traversing Nerve Roots)、硬膜囊(Thecal Sac)及发出神经根(Exiting Nerve Roots)。发出神经根位于椎间孔(看图中IVF粉红色区)内,在此图像中看不到。如果你发挥点想象力,你可以在图中找到一个象“米老鼠”样的图像,硬膜囊是米老鼠的头,两个过往神经根是米老鼠的耳朵。再重复以下,虽然此椎间盘有4mm的突出,但此病人的过往神经根S1和突出物之间没有接触。大部分情况下,椎间盘突出物或疤痕组织将遮挡住其中的一个过往神经根(米老鼠耳朵),这通常是神经根受压的象征。
图
(三)是另一个健康的45岁男性的L4椎间盘的轴状面观。现在我们可以区分开髓核区及周围的纤椎环区。注意,在此平面将看不到“米老鼠”。另外请注意靠近L5神经根的椎间盘后缘的凹度,这是正常健康椎间盘的象征。L4发出神经根更靠侧方一点。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如果有大的椎间盘突出或椎管狭窄,发出神经根L4及过往神经根L5将同时受压。在此图中,可清楚地看到悬挂在硬膜囊内的细小的神经根(L5神经根及S1神经根),它们以不完全有绪地状态排列着。注意,神经孔是很开阔的(浅黄色区),表明没有因邻近椎间关节问题形成在的椎管狭窄。T2加权象对于察看退化性椎间盘病是最好的,因为T2像将富含水份的结构表现为亮白色,含水少的区域表现为黑色。<第三课完> 第四课,学会看腰椎CT/MRI矢状面图。
图
(四)是脊柱腰区的侧视图,或称矢状面图像。请注意此影像是介于T2和T1之间,被称作质子密度像,对于判断椎间盘突出是否穿破后纵韧带(PLL)是最好的图像。象T1像一样,它用的是高磁性,所以细微部分表现得出奇地好。先看其基本结构:位于椎体之间的椎间盘应是白色的(含水多)。注意黑颜色(脱水的)的L5椎间盘(L5与骶骨之间的椎间盘),这代表了中度到重度的退化性椎间盘病。后纵韧带(PLL小蓝箭头)在图像中表现为沿着每个椎体及椎间盘后缘垂直向下的黑线。有意思的是,尽管此病人有一个9mm的椎间盘突出(HNP),骨质有一定的翘起,在椎间盘平面以上可见髓核物,但后纵韧带仍然包容着突出的髓核物而没有游离出。这种情况在学术上被称作一个大的包容性椎间盘突出。硬膜囊(红星)表现为“超白色”结构,填充在椎体后方的中央椎管内。此囊袋内有可自由浮动的由运动神经纤椎及感觉神经纤维共同组成的脊神经根(马尾)。黄韧带(绿星)位于每个椎骨之间,增强脊柱的稳定性。此结构可变大或增厚,助长年长者易患的中央型椎管狭窄的形成。<第四课完>
第五课,找到腰椎间盘的突出区:硬膜外腔前区
现在让我们用一些CT轴状面图来学习前硬膜外腔的不同区域,腰椎间盘突出就发生在此部位。如果你曾经读过核磁共振报告,有些术语听起来可能很熟悉,因为这些区域常被放射科医师用来描述椎间盘突出的具体位置。蓝色区域:这里是“中央区”,紧靠椎间盘后方并环抱硬膜囊前方。因为后纵韧带在此区最厚,椎间盘突出在此区通常不是轻微偏左就是偏右。粉色区域:这里是“旁中央区”或称侧隐窝,位于中央区紧外侧。因为此区的后纵韧带不象中央区那样厚,故常在此区出现椎间盘突出。事实上,这是椎间盘突出发生的头号位置。常常看到过往神经根在此区被突出的椎间盘接触到、被移位和被压迫。(请记住,发生在侧隐窝的L5椎间盘突出压迫的是过往神经根S1,而不是位于椎间孔的发出神经根L5)绿色区域:这里是“椎间孔内区”,也叫作“关节下区”,位于椎间孔内。椎间盘突出到此区或更外方是很少见的。事实上只有5% 到10%的椎间盘突出发生在此区或更外侧。当盘突出确实发生在此区时,对病人来说通常是必较麻烦的。这是因为具有超精细神经结构的“背根节”(DRG)位于此区。对于背根节的任何压迫将导致严重的坐骨神经痛及神经元损伤。黄色区域:这里是“椎间孔外区”,位于椎间孔紧外侧。同样是椎间盘突出罕见的发生区,但如果发生,则对于病人及医生都感棘手。此区的椎间盘突出还可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导致下肢反射性交感神经萎缩症(RSD)样症状。<第五课完>
第六课,观察轴状面CT脊髓造影。
现在让我们看一些CT脊髓造影。图
(六)的是来自紧靠L5椎间盘上,椎体下的一层(记住不管是CT还是MRI都是穿过脊柱不同平面的薄切片)。因为此层是椎间盘水平面上的一层,故只能看到后部神经结构而不能看到椎间盘本身。注意,亮白色的环状突起(未标明),表示了椎体的外轮廓(图片上部)。马尾(硬膜囊)完全被“白色”的造影剂(做脊髓造影时注入)充填使得硬膜囊及硬膜鞘都显示为亮白色。因为造影剂只填充到背根节以下的根鞘,L5 的背根节不能很好显示。我在每侧背根节的中央划了一条黑线。还请注意椎间关节(倾斜的黑色裂开),它就象骶骨上关节突与L5下关节突之间的一个三明治。
图
(七)的CT片是来自左侧图层的下面,将椎间盘的后部表现得相当地好。我们能可明白地看到后部椎间盘既有膨出又有突向左侧过往神经根S1的突出,所以遮挡(淹没)了S1神经根(颜色不象右侧S1那样白)。现在环状突起后部画了一条线(白色细的笑脸线)来说明病变椎间盘是怎样向外膨出的。任何时侯,只要在椎体后部环状突起外看到有椎间盘组织,就可认为此椎间盘有膨出。膨出的椎间盘通常不会超过2到3毫米,在形状上是同心性的或非焦性的。图中的椎间盘膨出是一个向外的袋状及偏心性的形状,部分已经到了左侧“侧隐窝”。这个向外的袋状物就是椎间盘损伤后的膨出物,使得左侧S1神经根可能因为在此水平面受压不能正常充入造影剂而消失(淹没)。你可能注意到在受影响的左侧S1神经根下方有一个白色的,象地对空导弹的发射束。这是在做脊髓造影后造影剂“意外”渗漏到了硬膜外腔而形成的,而不是故意产生的一个半硬膜外造影效果。
同一张L5椎间盘影像,但没有标注。在没有辅助线及标注的情况下,自已试着看一下。看到突出了没有?我想你现在一定看到了!这是一个基部比凸起端大的大基型突出。有一点要记住:CT脊髓造影查找的是“填充缺陷”,它不是评价人体椎间盘的最佳影像。核磁共振在显示椎间盘细节方面要比其好得多。在CT脊髓造影片上(左侧),如果椎间盘突出很大,它将使神经根变黑,或消失。这是因为施加在神经根上的压迫使得造影剂不能充填到神经,所以看不到亮白色的神经根。这就意味着存在问题!第七课,来看一个9mm腰椎间盘突出的MRI看片的实例。
图(9)展示的是一个大的9mm的突出(红星)的T1轴状面及矢状面图。突出物已经完全将右侧过往神经根S1(图像左侧)遮盖掉(看不到),并将其挤压到椎板(小绿箭头)。在轴状面及矢状面图(蓝箭
头与红五星之间)可观察到硬膜囊有来自这个大的突出的中重度压迫。此患者是一个24岁的年轻人,他已经避免了手术,表现良好。注意看他的椎管要比图10和11中年轻人的椎管小得多,大的椎管要远比小椎管能容忍腰椎间盘突出症。<第七课完>
第八课,考试了~看看我们现在都会了什么!
请运用前面学到的知识,回答下面五个问题:
1、说出图
(十)MRI轴状面图中各个数字所代表的结构名称。
2、用正确的区域划分,说出腰椎间盘突出的位置。
3、哪个神经根被椎间盘的突出物代替了?
4、此MRI图像是什么类型的?提示:T1、T2、或质子密度?
5、椎间盘突出物接触到了哪两个组织结构? 先动头脑想一想,不要马上就看下面的答案噢~~ 公布答案:
1、按照数字顺序,图
(十)中的标注分别是:(1)L5椎间盘(2)9mm椎间盘突出.(3)左侧S1神经根.(4)硬膜囊.(5)硬膜外腔.(6)右侧椎板(7)棘 突(8)左侧椎间关节
2、是一个9mm大的位于右侧侧隐窝的非包容性右侧旁的中央型椎间盘突出。
3、右侧S1神经根。
4、T1加权像
5、右侧S1神经根和硬膜
第四篇:CT及MRI室年终总结述职报告
CT/MRI科2015工作总结和2016年工作计划
2015年已经过去,回顾这一年来我们这个团队在院班子领导下,在医院各科室的支持帮助下,我科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以学规章制度,说规范话,行规范事的服务活动为指导。全科同志齐心协力,在工作上积极主动,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围绕科室工作性质,围绕医院中心工作,求真务实,踏实苦干,较好地完成了本科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将我科年工作进行汇报:
(一)认真学习各项规章制度,确保CT/MRI设备正常使用,确保医疗安全
CT/MRI是我院最大的、最昂贵的医疗设备,CT/MRI不能正常运行,我们就将是无用之人,医疗安全不能保证,挣的钱没有赔的多。以上这两点,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是保证以上两点的必要。工作中我们严格按照要求做到设备环境达标,不断完善标准化的操作规程,全体人员严格按照标准化操作,并设备专人负责管理、定期维护、保养,保证设备正常使用,使CT/MRI设备正常使用率为100% 医疗安全的这根弦,我们时时都绷得紧紧的。扫描、诊断我们都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执行。诊断不明确的,我们把图像传到网站上,同全国影像界的同行开展了远程影像会诊提高诊断率,并已经形成制度。在不能确诊的,我们介绍患者到上级医院。我们的原则,我们能诊断的我们一定认真诊断,我们不能明确诊断的,觉不能耽误患者的病情,找准市场定位,把医疗危险减少到最小。
二)科学管理、努力创新、提高医疗技术
2015年,我科室不断派医生到上级医院短期培训,我们在人员少,工作任务重的情况下,没有叫苦、叫累,而更加积极主动认真的对待每一项工作。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与国内知名专家及专业人员的远程会诊,病例的讨论和交流,提高我们科室诊断率,我们科室利用现有设备积极开展新技术,为临床提供更多的影像依据,如微创的定位扫描技术、三维立体重建等,利用医学影像工作站实现数字化管理,更好的实现病例的复查、统计、病例随访跟踪,科学管理,同患者之间建立医患关系联系卡、服务电话联系及电话咨询。我们科室在保证图像质量和诊断的基础上,减少作业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使发片时间明显加快,急诊30分钟内发片,平诊2小时内发片,减少患者的就医时间。科室全体员工积极参加院内外的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坚持每天早读片的制度,着重讨论疑难片的诊断,不断提高全科人员的诊断水平。
率先在本县开展了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技术,本开展胸、腹部多期扫描296例;图像后处理:147例。1.5T光纤MRI引入使腹部MRI动态扫描得以实现,本开展45例;颅脑动脉血管成像(MRA)627例;颈部动脉血管成像(MRA)13例;颅脑静脉血管成像(MRV)9例;肝、胰胆管水成像(MREP)32例;泌尿系水成像(MRU)7例;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学规范制度、说规范话、行规范事,努力提高群众满意度,提升服务质量
根据说规范话,行规范事的服务活动内容的要求,我们积极组织学习,在接待患者方面,称呼病人文明用语方面、服务态度上,方便病人上,咨询解答方面上按照要求进行重点学习。通过学习,思想上更加明确,行动上更加规范。同时根据我们工作特点迅速的落实,一切从患者的利益出发,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病人检查前准备充分,检查中认真仔细,诊断结果后耐心解答,从患者走进我们科室,到检查完成,让患者充分体验到人民医院规范化的理管和服务,让每一位来我科检查的患者及家属满意,为此满意度调查每月均在95分以上。
(四)以优质的服务和精湛的技术吸引患者,赢得市场,提高经济效益
我们非常重视服务质量、服务态度的提高,坚持以优质的服务来吸引病人,赢得效益,赢得发展。自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我科:1):业务收入15264772元比2014年增长1001700元,增长率达7%。;
2):百元收入耗材比:今年为8.1,去年为11.1; 3):工作量:CT接诊人次42318人次比2014年增长1163人次,增长率达3.8%;MRI接诊6105人次比2014年增长389人次,增长率达7.4%。CT/MRI接诊人次48423人次比2014年增长1552人次, 增长率达5.7%;承担体检任务300余人。创建科以来新高。
(五)CT/MRI科存在的不足 2015年以来,通过全科同志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科室各项工作任务,我们疲于完成当天的工作,缺乏与临床各科的全面沟通,仍有不能满足临床各科要求,使临床各科医生仍有不满情绪;服务态度与服务质量仍有待于提高;医患关系仍有不协调音符;医疗质量有待提高,与上级医院相比,医疗水平亟待提高等;工作标准和工作质量与领导的要求还有差距,思路还需要更加阔宽。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加大学习力度,以学规章制度,说规范话,行规范事的服务活动内容为指导,提高工作质量,团结一致,扎实工作,高标准完成本科的工作任务,努力实现创新的管理手段,创新的服务体系,形成勇于创新,奋勇争先的发展势头,努力实现我科又好又快的发展。
(六)2016年工作计划
在院长的指导下,科主任及科室其他同志共同研究制定的改革方案如下:
积极与临床各科及其它单位医务人员的沟通,大力宣传本科能开展及将要开展的检查项目,尤其是我们的先进设备和精湛的技术。
强化执行早晨集体读片制度,疑难片综合会诊制度及科室内部业务学习制度。
科室内成立科室质量管理组:主任为组长,副主任为副组长。制定工作职责。全面监督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设立劳动纪律登记本,登记每天迟到、离岗等情况,由主任登记,主任不在时由指定人登记。奖惩由科主任落实,质管组监督。
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各项制度;科室准备组织人员轮流外出学习;大力推广已开展的各项CT导向下介入治疗技术;挖掘16层CT及1.5T光纤MRI的各项后处理技术。
我坚信我们这个技术精湛,作风顽强的团队:2016年在院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定能再创佳绩!
一)、业务收入:1526万元,增长率7%。二)、百元收入耗材比8.1。
三)、总工作量48423人次,增长率为5.7%。四)、全年满意度调查均在95%以上; 全年零投诉;
五)医疗安全的这根弦,我们时时都绷得紧紧的。扫描、诊断我们都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执行。全年无医疗差错事故发生。
业务创新:开展了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技术:本开展胸、腹部多期扫描296例;图像后处理:147例。1.5T光纤MRI引入使腹部MRI动态扫描得以实现,本开展45例;颅脑动脉血管成像(MRA)627例;颈部动脉血管成像(MRA)13例;肾动脉血管成像(MRA)123例;颅脑静脉血管成像(MRV)9例;肝、胰胆管水成像(MREP)32例;泌尿系水成像(MRU)7例。
六)我科同志均积极投入到“服务家乡,宣传医院”活动中去,如亲自下乡宣传或印发转单等形式;按时参加周五业务管理例会、部门会议及医院其它会议。
七)工作亮点:
1、业务收入1526多万元,增长率7%;
2、总工作量48423人次,增长率为5.7%;
3、全年满意度调查均在95%以上;4)业务创新所开展的业务等。不足之处:1、缺乏与临床各科的全面沟通;
2、服务态度与服务质量仍有待于提高;
3、医患关系仍有不协调音符;
4、医疗质量亟待提高等;
5、科内开展业务的宣传力度不够。
八)科室业务管理 科室内成立科室质量管理小组:主任为组长,副主任为副组长。定期在科室内进行业务学习;派医生到上级医院短期培训;实行疑难病例讨论制度等。
九)节约、节能 CT/MRI是我院最大的、最昂贵的医疗设备,CT/MRI能正常运行, 能为医院节约大量开支,比如:运行二年的超导MRI设备液氦仍有95.50%等。
第五篇:XX医院 放射科 DR CT MRI 放疗室规范制度范文
DR室技术操作规范
一.开机
1检查制冷设备状态,确保扫描室温度符合要求。
2打开设备电源时注意仪器状态,系统自检信息,发现异常时记录相关信息,及时关闭总电源,并报告维修人员。
3开机后,按要求进行校证和预热。二.操作准备
1检查主机的功能状态,磁盘预热(必要时清理)。
2检查相关连入设备(图象处理工作站)的性能,状态。
3环境条件
温度:15摄氏度-24摄氏度
相对湿度:30%-60%(非冷凝状态下)三.诊断操作
1按次序从调取或手工输入并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准备开始检查。
2接诊病人,嘱患者除去影响照射部位成像质量的体外衣(异)物。
3关闭检查室的防护门,调准射线中心线,照射野,以提高摄像质量,减少患者接受额外的辐射。
4曝光时注意仪器的工作状态,发现异常时应立即停止检查,记录相关信息,及时关闭总电源,并报告维修人员。
5摄影结束,及时向PACS传送影像资料,打印胶片。四.关机
结束所有病人的检查后将机器复位至最初状态,并关闭设备电源。
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制度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对辐射装置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本院的安全和防护管理制度。
2主动,积极配合相关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对提出的问题及时处理和解决。
3本院成立射线装置事故应急领导小组,设立专,兼职管理人员。每年由相关部门对使用的射线装置进行一次检测。
4对直接从事使用活动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和防护知识教育培训,并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上岗。
5严格按照国家关于个人剂量监测和健康管理的规定,对直接从事使用活动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个人剂量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6对本院的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状况进行评估,发现安全隐患的,应当立即进行整改。
7射线装置的生产调整和使用场所,具有防治误操作,防止工作人员和公众受到意外照射的安全措施。
8设置明显的涉嫌装置标示和中文警示说明,张贴电力辐射警示标志。
9加强对射线装置的维护,管理,使用场所采取有效的防火,防盗等安全防护措施。
10使用射线装置进行诊疗时,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及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并事先告知患者和受检者辐射对健康的潜在影响。
11当发生丢失等事故时,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并采取措施控制事故。
磁共振(MRI)患者须知
各位病员同志: 你好!磁共振检查因其高磁场及成像方式的特殊性,检查时间长且禁忌症较多,需要患者充分配合。现拟订如下条例,请患者及家属仔细阅读后,严格遵守。
1)确保体内没有装有心脏起搏器、助听器、体内动脉夹、义眼、义肢及其他体内金属植入物。
2)确保没有金属物外伤史,如子弹、铁钉及金属碎片等。3)必须除去身上携带的任何金属物品,包括项链、耳环、指环、发夹、文胸、拉链、假牙、眼镜、硬币、钥匙。
4)头部检查者不能涂睫毛膏、口红等含铅化妆品。5)早期妊娠者禁止此项检查。
6)幼儿、烦琐不安与幽闭恐惧症者应予镇静,使检查得以顺利完成。
7)病情过重必须吸氧,带有冰帽;烦躁不安、高位截瘫不易搬动患者建议等病情稳定后再做本项检查,如确需立即检查,则必须由管床及负责临床医师陪同。
8)未孕妇女带环者行腹部检查时,建议取环后做本项检查。以上条例请自觉遵守。
MRI 室检查注意事项
一、病人严禁携带金属物质进入实验室,故意隐瞒者后果自负。
二、未经本室工作人员许可严禁病人家属进入检查室。
三、严禁病人轮椅、推床等进入检查室。
四、检查完毕病人自行离去。不得进入检查室喧哗,不得随意借片。
五、正常发报告时间为检查后第二天上午(节假日除外)。不得随意干扰医生诊断程序。
六、紧急情况下,由临床医生来本室借片。借片后发报告时间为还片后。
MRI机操作规程
一、负责使用设备的医技人员应熟练其规格及性能,正确掌握其使用方法。
二、由放射科主任技师和高级工程师根据该设备原始资料以及安装中为电源线路所增配的电器设备,拟订完整的《操作规程》,并将其公布于控制室内的醒目处。每班操作者均应熟练《操作规程》的条例,并严格遵守。
三、整个检查期间应由诊断、技术人员同期负责机器操作,按《操作规程》所指示的次序进行开机。操作中应密切注意每道程序中应显示的指示,以及确认各个工作部件运转状态是否正常。
四、操作者应根据负责诊疗医师的技术要求,正确选择各扫描参数和扫描视角,以保证病变最佳显像。
五、当天检测机器工作环境:如温度、湿度、空调状况和冷水机系统。
六、在整个开机过程中,操作者除坚守岗位外,还应严密观察控制台各仪表的运转动态,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请维修人员检修,并登记在案。
七、每例病者检查完毕后,应将整个检查的开始与结束时间及选用的技术指标填于检查记录中,患者资料及时备份。
八、机器使用完毕后,应按《操作规程》的工作步骤进行停机,最后切断电源。
MRI室岗位职责
一、在科主任领导下,MRI机房内所有设备和各项设施应由专人负责。在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共同做好维护、保养和检修工作,定期校正各种参数,保证MRI机器正常运转。
二、MRI室工作人员应相对稳定,定期轮转。
三、MRI诊断医师扫描前应审阅申请单,了解病情,提出扫描计划。MRI扫描人员应按既定常规程序操作,在常规以外的各种检查和序列应和诊断医生共同探讨。扫描结束后准确填写记录参数并签名。诊断医生必须及时阅片、打印,按时发送检查结果。
四、严格掌握MRI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患者在进入扫描室前应除去一切金属物品。医师应向患者解释检查过程,消除其恐惧心理,争取良好合作。
五、机房温度保持在16-22℃,相对湿度在40%-60%。每天检查超导MRI机液氦存储量,低于设备要求应立即停止使用。每天检查冷水机运行状况,并作详细记录。每天填写工作日志和机器运转情况。
放射科受检者须知
一、X线检查是有一定辐射损伤的检查,此项检查均由临床医师根据病情需要提出;
二、我院使用的所有X线设施均通过国家有关部门检测合格,在检查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所使用的X线剂量在安全允许范围内;
三、我们备有一些射线防护用品,接受X线检查时,应遵照放射医师的指导对非照部位进行屏蔽防护;
四、X线摄影室入口处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红灯亮时表示正在进行检查,此时不能进入检查室;
五、育龄妇女和婴幼儿要慎重选择X线检查。育龄妇女在检查前应说明是否怀孕及妊期,以选择是否做该项检查,并给与恰当的防护;受孕后八至十五周的孕妇不能进行下腹部X线检查(紧急情况除外)。婴幼儿及少年儿童不宜行X线检查(紧急或特殊情况除外);
六、检查时其他人员不应留在摄影室内,若病情需要有陪护人员时,陪护人员应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禁止育龄妇女在X机房内陪同或等候检查;
七、心脏起搏器安置、手术植入金属固定器、体内有其它金属异物者不能核磁共振检查,八、过敏体质、肾功能不全者不能进行增强检查。
CT机操作规程
一、了解机器的性能、规格、特点和各部件的使用及注意事项,熟悉机器的使用限度及其使用规格表。
二、严格遵守操作规则,正确熟练操作,以保证机器使用安全。
三、在使用前,闭合外电源总开关。
四、按通机器电源,调整电源电压,使电源电压表指针达到规定的指示范围,外界电压不可超过额定电压的±10%,频率波动范围不可超过±1Hz。
五、当天检测机器工作环境,如温度、湿度、空调状况和冷水机系统。
六、仔细阅读申请单内容,认真核对患者姓名、年龄、性别,了解患者病史,明确扫描部位和检查目的。
七、扫描前,去掉一切影响扫描产生伪影的物质。
八、工作结束,根据关机前步骤操作,前后切断机器电源和外电源,将机器恢复到原始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