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交响乐队中小提琴演奏员的教育策略
谈交响乐队中小提琴演奏员的教育策略
精 品源自语 文科
交响乐团是大型的管弦乐队,规模建制较为庞大,一般有七十至一百人之多,且乐队成员数量可以根据演出曲目的不同而调整。交响乐队大体可分为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和打击乐组。其中弦乐组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以及低音大提琴;木管组包括短笛、长笛、双簧管、单簧管、英国管、大管等;铜管组包括圆号、小号、长号、大号等;打击乐组则有定音鼓、小军鼓、大鼓、三角铁、钹、锣、排钟等。这些为数众多,音色、形制各异的乐器组合在一起需要演奏员的默契配合与完美演奏。交响乐团演奏员的训练方法是每个团员在日常的练习中都应该考虑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交响乐队中小提琴演奏员的日常训练方法做一探讨。
小提琴在弦乐器组中体积最小,音域最高,表现力丰富。在演奏技术方面,小提琴在整个交响乐队中也最为灵活,适于演奏任何速度和形式的乐句,也包括带有和弦式进行的乐句。因此,小提琴在乐队中起着主导作用,可以称之为交响乐队的“心脏”。首席小提琴手是执行指挥家音乐表现的首选,带领着整个乐团进行演奏。首席的左侧是副首席,他的作用是协助并扩大首席的力量,是重要的替补人员。另外第一提琴声部长,也要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以此类推,每一个声部的前两排都是主要的演奏员,常常演出独奏的部分。观众在观看音乐会时,经常会看到第一谱台和第二部谱台的演奏员肢体演奏幅度相对较大,这样的作用是为了产生更大的影响力,让周围的演奏员受到感染,从而跟随情绪,共同演奏。
在日常的演奏训练中,演奏员需要有的放矢地选择多种训练方法来提高自身以及团体的音乐表现能力。笔者总结的训练方法如下:
一、个人技术训练
个人训练就是上台表演之前的单独练习。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但是练琴不能千篇一律,要掌握方式方法。就如医生给人看病,要对症下药,因人而异。
当小提琴演奏员遇到的演奏曲目是一个之前并不熟悉的乐曲,应该如何练习呢?首先,要对乐曲做音乐学方面的分析。通过查阅了解乐曲的作者、演奏风格、历史背景等资料,对乐曲的音乐风格及演奏技巧有一个大概的掌握,避免演奏中出现风格差异等常识性错误。其次在练习中要准确地全面读谱。此处的全面读谱不只是认识音符,还包括谱面标记的速度、力度、节奏、音色等表情记号,然后才能进行接下来的练习。
音色指声音的感觉特性,在表现特定情绪、描绘形象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大型音乐作品中,音色的变化更为频繁、丰富。因此演奏员演奏出的音色应该是经得起推敲的。例如,表现一段非常温暖的音色,需要演奏员左右手怎样的配合;表现一段非常强烈的音色,又要运用什么样的演奏技术等。这些都需要演奏员在日常的训练中做更为细致、专业的推敲,将音色的演绎和演奏技巧紧紧的联系起来,从而获得更好的音色。
比如管弦乐《梁祝》的主旋律是一段比较温暖、柔和的旋律。小提琴演奏员在日常练习中,要多注重练习左手,多运用揉弦以达到抒情的效果。但是如果演奏技法换成急促的揉弦,那么表现的将是另外一种音乐效果,会让欣赏者感受到寒冬腊月的寒冷。因此,演奏员在练习时,要特别注重需要表现的音乐效果以及音乐风格,再将技术技巧巧妙地结合在音乐中。也就是说,技术表现手法要以乐曲的音乐表现为基础,不能脱离音乐,只谈技术。
再如莫扎特的《A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开头的一个乐段,要表现的是相对轻巧的音乐效果,演奏技术的选用就与《梁祝》的处理完全不同。演奏时,右手的运用非常关键,比如连弓的演奏、断开小节的处理,这些演奏技巧的高低完全影响到音色的表现效果。
演奏者对音色的追求是永恒的,但不能千篇一律,每一个人所表现的音色特点都是不一样的,甚至每一把琴的声音特点也是不同的。演奏者作为独立的个体,要培养自己的演奏特色。要像了解身体的一部分那样充分了解自己的乐器,充分了解需要演奏的曲目所表达的情感,从而运用不同的演奏技法演奏按弦、颤音等,才能获得更加多样的音色效果。
二、乐队技术训练
1、乐队整体合作训练
相比较个人练习,团队的合作更加复杂多样。因为合作训练不单单是一个人的技巧处理、音色表现,更加注重的是团队合作,侧重于集体对于音乐作品的共同理解,共同塑造。因此培养演奏员的合作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乐队配合的默契程度直接决定一首乐曲演奏的成败,是评判乐队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作为一个演奏员如何使自己默契地与其他演奏员配合,融入乐队,演绎作品,成为交响乐队队员演奏成败的关键。
一个优秀的职业演奏员,在乐团演奏时,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要对音乐作品的整体诠释保持高度的敏感性。“看、听、跟”这三种能力的训练极为重要。我国着名指挥家李心草曾经说过:“一个乐手,他的耳朵用百分之三十来听自己的演奏,百分之七十去听其他乐手的演奏。”在演奏的同时,耳朵必须要同时听到周围演奏员的演奏。要判断自己的音准、音色与集体的是否统一。在看谱的同时,同样要观察指挥给出的任何一个动作、速度的变化以及音乐的走向。无论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忽略指挥的存在,除此以外,还要注意观察乐团首席,看他是采用何种韵律来带领整个乐团的,然后才能跟随整个乐团统一有序地演绎整首乐曲。所以,优秀的演奏员感官反映要非常敏锐,只有这样才可以达到整个乐团的演奏效果。长期艰苦的训练才能使乐队如同一个人在演奏一样,整齐有序、严丝合缝。
那么世界顶级的交响乐团是如何培养演奏员呢?例如维也纳爱乐乐团和柏林爱乐乐团,他们的训练方法是由年长的演奏员带领年龄稍小的学生从十几岁就开始进行培训。这种培训并不是带有演出性质的,而是侧重于对交响乐团基础的了解和技巧的训练。让他们懂得乐团演奏与个人独奏是完全不同的表现形式。经过这样一两年的培训之后进入第二阶段即带有针对性演出计划阶段的训练。同样还是由有经验的演奏员带领学生进行培训。第三阶段是这些学生可以和世界顶级的音乐大师、指挥家在一起合作演出。如祖宾梅塔、小泽征尔、捷杰耶夫等这些享誉世界的指挥家都会来到维也纳,与这些优秀的演奏员进行音乐会合作演出,为演奏员的培养提供实践的过程。这一点对于国内的演奏员培训也具有借鉴意义。
2、乐队小组片段训练 乐队小组片段练习,是指由乐团首席来为其他演奏员讲解某些乐章片段的演奏方法,与独奏练习完全不同。它是一个小团队器乐组合训练,更加突出的是单独的乐器组音色以及乐器组内部之间协调训练等方面的处理变化练习,在练习中,要运用很多与独奏、重奏完全不同的演奏法,它是专门针对于乐团演奏这一形式而进行的。
例如《贝多芬第二交响乐》弦乐部分片段,是由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组成的弦乐四重奏。这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乐章,其中乐器与声部问多样性的配合,尤其值得仔细分析。如第六小节第三拍的重音,在乐团演奏中,重音要从大提琴开始,并不是从第一提琴开始。小提琴的声音穿透力非常快,如若让小提琴的声音先穿透出来,这样会脱离其他乐团成员。第七小节处,有一串相对复杂的节奏型,也要注意特殊的演奏技法。第一提琴和第二提琴的音高,处于一个上下八度的关系。通常低音声部要拉的响一些,高音声部稍微弱一些,这样就需要第二提琴的声音多出来一些,第一提琴弱一些。但是在演奏技法上,两者需要统一,只是转变为由第二提琴引领。接着,出现一个渐强的节奏,演奏也应该从大提琴开始,大提琴演奏多少,其他声部就需要跟多少。如果小提琴声音音量过大,就会造成乐团整体音乐效果的不和谐。其后出现的Si、Do、Re、Mi四个音高,最后的一个Mi演奏两拍。当Mi拉过后,交由木管组演奏。所以在弦乐演奏完毕时,需要一个过渡阶段将声音传到木管组,而不能只拉到谱面标记的一拍半就结束。另外就是在演奏时尽量避免空弦的运用,尤其是在大型的管弦乐演奏中,如果十二把小提琴同时空弦,那么结尾处的音响会产生强大的延续效果,所以要尽量避免。
综上所述,交响乐队的演奏员在日常的训练中,可以选择个人训练、整体乐队合作训练、小组片段训练等多种不同的训练方法进行练习。针对在训练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演奏难点,只有选择恰当的训练方法,才能得以解决。同时,交响乐队演奏是一个合作性很强的表演项目,对于演奏员的协作精神、团队意识的培养也是同样不可忽略的。只有掌握了科学的练习方法和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才能为成为一名优秀的交响乐队演奏员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篇:小学社团中小提琴集体课教学案例
小学社团中小提琴集体课教学的实践案例
武穴市师范附属小学 干晓燕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加上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促使更多的家长重视起对孩子早期的素质教育,大多数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学会演奏一件乐器,其目的并非想让他们的孩子将来成为艺术家,主要是想让他们通过学习音乐丰富生活,陶冶情操,具备多种素养。小提琴被人们称之为“乐器中的皇后”。她音色优美,演奏灵活,携带方便,表现力十分丰富,和钢琴共同并列高雅乐器之首,深受人们的喜爱欢。近年来,学习小提琴的学生日益增多。
作为全国有名的少儿艺校——武穴市师范附属小学,它坚持以“班班有特色,人人有特长的”培养目标,开设了各种不同类别的训练班,我们也称“潜能开发班”,有陶艺、舞蹈、二胡、葫芦丝、小提琴、国画、围棋等。2014年10月,我有幸接手一个了一年级的小提琴集体课教学工作。这个班孩子共30人左右,每天固定时间上一节小提琴训练课。长期以来,小提琴教学一直是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方式,但在学校社团活动中,这种模式会受到师生的时间和教师的精力的条件限制而不被推行。通过几年来教学的摸索,我认为小学社团活动中,小提琴集体课教学是可行的,而且效果良好。下面将我在实践中的做法提出,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激发兴趣,营造乐学氛围
小提琴号称乐器之后,是交响乐队、弦乐组中的高音乐器,声音优美,表现力极为丰富。然而小提琴是一种非常难掌握的高雅乐器,其难度在于:
1、持琴。左手手形和右手运弓姿式的正确性。
2、音准的问题。
3、左右手的有机协调运动。
4、音乐的感受能力。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这些问题,培养孩子们学琴的兴趣,尽快打下扎实的基础,取得优异的成绩,老师无不绞尽脑汁。尤其小提琴这一专业,非同竹笛、葫芦丝以及其它门类乐器。一些简单易学的乐器,学上一年,甚至几个月就可以演奏一些简单乐曲,不存在音准问题,不存在非常难纠的姿式问题。但学小提琴则截然不同,左手的音准概念问题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它又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东西。在弦上,手指移高或移低一点,拉出来的作品则五音不全,真可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针对这一难题,我在课堂中做出了大胆尝试。在学生正式进入小提琴课程学习的前两个月,每次课前我都会演奏一两首简单的儿歌,听到熟悉的旋律,孩子们高兴地随着我的琴声,欢快地唱起了儿歌,一下子就激发了他们学习小提琴的欲望。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专注力也会有所不同,低段孩子对于长时间反复枯燥的基本功练习,会产生疲惫感或发生注意力转移的情况。这时,我会安排5分钟的休息时间,在这5分钟里我将乐理基础知识(如五线谱、各种音符)编成有趣的童话故事帮助孩子们学习。那么在下个休息的五5分钟里,我又会和孩子们玩一些有趣的音乐互动小游戏。在这样一种轻松的课堂环境中,孩子们会渐渐喜欢上音乐,喜欢上小提琴。所以,在小提琴集体课入门教学中,要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入手,因材施教,重于基础,循序渐进,充满爱心的教学,才能最终使孩子们变成驾驭自己和音乐的主人。
二、打好基础,掌握方法与技能
人们总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同样,在集体课程的启蒙阶段,走好第一步,教给他们正确的基本方法,这点是至关重要的。老师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千万不能操之过急,要像园艺师对待小树苗一样,精心培育,手把手地教会每一位学生。在基本姿势讲授课程中,我会做好示范让学生观察老师的姿势,并用边提问边讲解的方式让学生有意识的跟着老师做,如老师的琴是怎么夹的?鼻子对应着在琴的什么位置?下巴怎么放的?持弓时老师的手型像一个什么小动物?每个手指的位置怎么摆放的......每讲一个知识要点后请3到5名同学上台演示,那么则要求其他的同学根据老师刚才讲的要领,给同学提问题、挑毛病。在这种生生互动的环节中,错了同学会在其他同学或老师的帮助下纠正过来,挑毛病的同学在发现别人的问题时,也会注意到自己是否有这样的问题。这样一来,复杂的持琴、握弓、运弓学习过程一下子就简单化了。学生们也会在潜移默化的反复训练中,时刻注意自己的姿势是否正确,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很好地培养学生自己动脑思考、鉴别问题和自学的能力。
在学习音乐知识的过程中,我则利用孩子童趣童真的特点,将枯燥容易混淆的音乐知识编成生动有趣的小儿歌、口诀或顺口溜来帮助他们识记。如在学习五线谱知识时,我启发学生伸出手,配上口诀“张开你的手,便是五线谱,小指是一线,拇指是五线,四个指缝四个间,从下往上数,共有五线和四间”。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多看多唱,他们很快就能记住了五线谱。当学生进入乐曲学习阶段,我则提高要求,让孩子识谱和视唱同步进行,并一边弹琴一边指导他们练唱。我观察到孩子们很乐意接受这样的有伴奏的视唱训练,积极性都很高,对他们的视唱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当孩子们完成握弓持琴和空弦的练习阶段,就进入了启蒙基本功练习。每当他们进行一条弦的音阶练习,我都教他们演奏同一曲调的乐曲,这时候我就和孩子们一起进行合奏练习,有时也练习简单的重奏曲,这样可以会使他们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并对学琴产生浓厚兴趣,徜徉在音乐的海洋中。
三、巧借资源,提升音乐素养
关于音准问题,是小提琴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小提琴没有键,指板上没有品,对于大多数没有基础的学生,要求一按就准、百发百中,是不可能的。正确的手形只能基本上解决实现音准问题。还有在指板上贴上胶布,但这种方法始终是治标不治本的无奈之举。当孩子对音准和旋律没有概念的时候,如何让他们拉出动听的音乐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的办法在于提高学生音乐素养能力的训练,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借助多媒体电脑音乐软件和视频所记载下来的正确声音和动能,帮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音乐的节奏、节拍、速度、情感等,为他们的学习创造便利。现代音乐制谱软件,如,Encore、outwo等已经非常先进、也很普遍:统一的标准音高、多种速度和音色的选择,很简便的制谱法,易操作的系统。这都为我们的小提琴集体课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在视频教学方面,我们不仅可以播放名家演奏视频,还可以自己用手机录制好放慢放大的示范演奏,利用教室的电子白板资源,让学生进行观看学习,这样有效的学习方法,会使我们的教学效率事半功倍的。
四、开展活动,促进学生成长
组织观摩演出活动是集体课教学的又一个有效形式。集体课的学生比较多,因此,我定期在班上或学校组织不同形式(齐奏、重奏、合奏等),通过展示活动来促进孩子的成长,事实证明,舞台上的演出经验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演奏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合作精神。如我们平时的回课时间就可以拿来大做文章,我称它为“showtime”新课前我会随机点名抽查同学上台表演,再请底下的同学们自由评价。这样一来,看似平常的检查作业过程也会让他们大有收获,同学们都认真对待每次的练习任务。长期的上台表演,让他们积累了一些经验,也锻炼了心理素质,同学们还会在这个观看倾听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可谓是一举多得。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惑,如:
1、集体教学的管理问题。小提琴的学习需要学生有动作、要发出声音,由于学生人数的众多,怎样让学生能够整齐划一地听从老师的安排和指挥,而且互相之间不产生过大的干扰。
2、集体课因材施教的问题。每个人的悟性各有不同,在学习中,有些悟性较低的学生往往跟不上教学的进度,而对于音乐领悟能力强的学生在平均化的教学中,能力得不到很好的提高。而且一节课的时间也有限,过多的“一对一”“手把手”教学会大大影响整个教学计划和进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解决这些现实问题,还需要我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去摸索探究,相信通过努力,我会在小提琴集体教学的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第三篇:谈如何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谈如何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摘要:引导中小企业加入大企业的配套生产体系,促使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建立分工协调、共同发展的良好机制,一方面为中小企业指明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方向,使中小企业能够正确地进行产业定位,避免过度竞争和资源浪费,防止生态灾难以及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另一方面,财政、金融和税务等部门也可根据这些产业政策来决定各种扶持措施在不同行业和企业中的不同运用,以便使国家在实行总量管理的同时,也能较好地实现结构管理。
关键字:《中小企业促进法》;扶持政策;引导功能;融资;机遇;挑战
正文:
中小企业一直是世界各国或地区经济活动中一支具有特殊地位的经济力量。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证明,中小企业同大企业一样,是国民经济分工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利于支撑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促进经济国际化和市场化,中小企业在出口创汇、繁荣市场、增加财政收入、提高技术创新、扩大就业面和维护社会安定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都比较重视中小企业的立法,许多国家制定了专门的中小企业法,以支持和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我国也在2002年通过了《中小企业促进法》,这是我国中小企业发
展中的一个突破,开启了我国中小企业的专门立法之门。在《中小企业促进法》颁布实施以后,有关部门和各省(区、市)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文件,内容涉及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创业扶持、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和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在我国,以《中小企业促进法》为基本法的中小企业立法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从目前的中小企业立法内容来看,主要注重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但是,中小企业发展中最重要和最具长远意义的问题是如何选择适用扶持政策的特定中小企业层。也就是说,国家对中小企业适用扶持政策从外部来说是要改善中小企业的外部环境,但从中小企业的自身发展来说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要促进哪些特定中小企业的发展?。。。一系列问题迎面而来,下面是我的一些拙见。
一,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中国企业重组面临三大机遇,当今全球三大趋势决定“企业重组战略”成为最佳战略选择。否则产业重复建设、企业重复建设使产业升级和企业转型脱节。
1、全球性产业梯度转移。制药、生物、投资、商业、IT等产业都进行全球产业重新布局,形成全球新一轮“产业梯度转移”潮流,欧美发展国家的企业。与上世纪不同的产业转移在于是高级产业转移,高级化包括上述科技含量高的产业外,还有从利用自然劳动力到技术劳动力和庞大资金,唯一不变的“市场驱动和利益驱动”。在本国实现创新化而急需控制产业链高端和技术所带来的高利润。
临进中国市场本地化营销——中国是最大市场,更加注重中国本地化品牌而不是漂海过洋的外来品牌。比如让可乐更符合中国消费者,餐饮也有更多的中国元素,通用汽车更加具有中国智慧和基因等等。所有中国市场最难的竞争,就是与“来自中国本地的全球品牌”进行品牌级竞争。
利用中国最广泛知识和技术人力资源而将研究开发中心向中国转移。与转移处于产品生命周期最后阶段的标准化产品不同——只需要中国原材料和体力劳动力——更加需要中国产业技术和智力劳动力,来转移处于成熟阶段的产品,需
要大量依据本地市场进行改造以更加贴近本地消费者需求,也大规模阻止本地区企业仿制快速占领市场和消费者。而产品生命周期最具有控制力的创新阶段的产品则全球集中生产全球供应。
2、中国区域产业不平衡加速领导企业的全国网络化布局。与原来中国区域产业缺陷——政策不均等、市场机会不均等、外部合作不均等——不同,现代主要是“产业配套体系”所形成“产业生态系统”的吸引力。而“知名度高、市场前景好、产品竞争力强、发展后劲足”的骨干企业,通过“独资、合资、联合、兼并、收购”等将自身优势从区域分布到全国。
未形成以核心产业区域品牌为中心上下游延伸和配套招引机制。尤其是在该产业品牌下的区域的文化内涵、技术保障、质量信息等没有形成产业集聚的扩散效应和连带效应。与反垄断法与市场竞争法规配套的地方性培育主导企业的政策与引导体系尚未形成,“小规模大多数”的制衡思维下地区产业管理思维使企业重组风险较大,使区域企业比彼此配合而是同质化严重,对新进入者引导不足。未能将“企业重组与产业宏观政策一致”,既不利于产业优化升级,也不利于企业成长,“以企业优化促进产业优化”的战略不清晰,产业在区域内内生体系尤其是知识与技术培育不足。甚至未能培育企业群网络体系,未能改善企业成长环境,以企业关联为基础链的产业链整合不足,导致分工合作在“各大空间”互动不足。
二,扶持政策的引导
从目前的中小企业立法内容来看,主要注重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但是,中小企业发展中最重要和最具长远意义的问题是如何选择适用扶持政策的特定中小企业层。也就是说,国家对中小企业适用扶持政策从外部来说是要改善中小企业的外部环境,但从中小企业的自身发展来说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要促进哪些特定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不应无限制地扩大适用范围,扶持措施必须与引导中小企业相结合。因此,在中小企业法的立法和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其引导功能。
发挥中小企业法的引导功能,就是要立足于本国的中小企业政策目标,选择扶持政策的适用对象,目的在于通过扶持政策的针对性实施,引导中小企业向特定领域和一定方向发展,关注通过改善外部生存环境实现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这应当是中小企业法的实施重点和目标。扶持中小企业的法律制度应当在引导中小企业的基础上制定,即中小企业扶持措施不应无限制地扩大适用范围,扶持对象应当是有选择、有条件的中小企业,而不是普遍和无条件的中小企业。我国中小企业历来有盲目投资、盲目建设和低水平重复的传统,在中小企业立法和实施中必须防止此倾向,通过有选择的扶持实现引导的目的。如果盲目扩大扶持范围,将所有落后与先进、符合产业政策和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各类中小企业一概纳入扶持范围,只会造成扶持资金、资源、人力等浪费。
因此,扶持政策的重要前提之一是政策实施对象的明确化。
三,融资
多年来,中小企业融资难已成为制约地方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为社会各界所关注,尽管国家相继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缓解企业资金矛盾收到了一定成效,中小企业目前获得的信贷资金不断增加,但与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资金的实际需求相比,资金缺口仍较大,中小企业对贷款支持的满意程度仍还比较低。融资难的问题依然困扰着千千万万中小企业,部分企业采取了内部集资、拖欠货款、易货交易等方式来缓解生产经营资金紧张的局面。
1、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缺陷:
(1)、企业综合素质差素制约了其融资渠道。一是中小企业规模小,且分散,企业经营组织形式多样,同时产品品种及销售渠道变动大,货款回笼不稳定,使贷款者或投资者顾虑重重;二是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低,与《贷款通则》所要求的贷款条件差距较大。部分企业缺乏足够的经财务审计部门承认的财务报表和连续良好的经营业绩,致使银行不能有效地依据财务数据进行贷款决策。三是同类企业数量多,缺乏行业竞争优势,使其在市场经济中竞争力不够,缺少对资金的吸引力。四是企业经营状况不佳,信贷投入环境差。特别是近几年产业结构调整给中小企业带来短期阵痛,企业效益持续下滑,亏损严重,许多企业已处于关停或半关停状态,造成营运资金难以正常运转,大量贷款本金不能按期收回,客观上影响了别人的投资信心。
(2)、企业治理结构不规范。由于我国正在经历由计划到市场的转变,许多中小企业在设立时就存在先天的缺陷。近年来虽然中小企业都已经历了企业改制,但大量企业的改制流于形式,其结果自然是产权不清和国有股一股独大。这样的企业在进行股权资本融资时,经常是陷入内部人为纷争,而使得外部的股权资本不敢进入或无法引入。
(3)、中小企业存在过高的经营风险。国内外研究表明,中小企业具有较高的失败率。由于中小企业具有较高的失败率,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必然是高风险的,这不符合银行稳健经营的原则,安全性、流动性、赢利性是银行贷款的基本要求,而中小企业存在过高的经营风险,使得银行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存在天然的困难。用行政命令的办法强迫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将进一步加大银行的经营风险,是得不偿失的。
2、我国中小企业扩大融资渠道的现实选择
据有关资料表明,市场经济国家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来自企业自身的利润和折旧约占60%,来自银行贷款的不过10-20%,其余则是从证券市场及民间渠道获得的。而居民个人资产中,例如美国约80%是实物资产,20%才是金融资产。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形成了高负债经营的特点,这与国外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别。从近期看,需要采取包括扩大贷款抵押率在内的一系列有效措施,以缓解目前普遍存在的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一)继续推进中小企业改革,培育中小企业自我积累能力。就整体而言,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仍在改革过程之中。不难设想,一个缺乏内部积累能力(内源融资)的企业,只想依靠外部融资来获得发展是不可思议的事。而产权是否明晰,是企业形成自我积累能力,成为市场真正主体的关键。因此,要继续推进中小企业改革,并以涉及产权改革的形式为主,真正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竞争需要的、具有自我积累能力的企业制度。
(二)鼓励个人创业,将银行储蓄转化为投资。鼓励个人创业是分流社会资金的重要方式,也是中小企业制度创新的重要途径。在我国,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对个人投资的压抑,至今居民真正在实业方面的投资还不多。因此应考虑进一步利用民间信用以及创造新的社会信用等形式,积极打通民间资金和实业资本之间的渠道。例如对个人提供不动产抵押贷款,以增加个人的生产性金融负债;可考虑发展规范性的民间股份制金融机构,允许其从事信托业务,并从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上融得短期资金和长期资金以用于不同期限的投资。
四,特殊时期,特殊对待
当今世界瞬息万变,众多企业面临着随时而来的挑战,中小企业更是在心惊
胆战中如履薄冰。因而更应为中小企业制定面对特殊情况的对策,以能够随机应变。
面对类似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波及全球的金融风暴以及在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应重拳出击,力求突破:
1、坚定信心,紧咬紧牙关,认清形势,知难而上。必须更加清醒地认清形势,随着国家的一系列政策相继出台,引导和鼓励全县中小企业在困境中坚定必胜信念,众志成城,共同渡过经济危机这一难关。
2、深入调研,真诚服务,扑下身子,真抓实干。在走出机关,走进企业中深入开展认真的调研工作,力求在深入了解国内外市场的基础上寻找机遇,抢抓机遇,用好机遇。要在加大对企业的帮扶力度上下功夫,要在帮助企业解决产供销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求突破,努力促企业满负荷生产,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3、拓宽渠道,完善体系,要在开展金融创新中,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信贷渠道,建立并不断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发展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立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加快中小企业信用库建设,加大失信惩处力度。通过包装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项目吸引资金;发展完善资本市场,推进企业上市融资;要在设立基金和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中,努力为中小企业创业和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不断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发展租赁和典当融资。
4、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切实加强对失地农民的创业培训和就业培训工作,就地转移农民,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按照合理布局、确保重点、适度开发,统筹规划的总要求。真正使引进的项目能留得住,扎得牢,在根深叶茂中,开繁花结硕果。
结语
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证明,中小企业同大企业一样,是国民经济分工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利于支撑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促进经济国际化和市场化,中小企业在出口创汇、繁荣市场、增加财政收入、提高技术创新、扩大就业面和维护社会安定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希望我的小小论述能够给我们的中小企业发展有些许的促进。
参考文献
①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评论:注重发挥中小企业法的引导功能
②时代商报中小企业融资仍然面临困难2010-11-26
③北京商报探寻当前中小企业融资的最佳选择
④John Naisbitt在《全球吊诡》
⑤[英]亚当·斯密《国富论》[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⑥[美]乔纳森B.怀特《拯救亚当·斯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⑦李义平《经济学百年: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出发的选择和评介》[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政府采购法》
第四篇:也谈后进生的教育策略
也谈后进生的教育策略
现在,不少教师都注重对优生的培养与教育,有的教师在完成教学计划的基础上,为了增长学生的见识,提高学生的成绩,还专门补充某些内容,让他们吃得更饱,为优生提供了优厚的条件。不过,教师在安排面向少数优生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课堂中还有许多后进生,特别是留守学生越来越多的今天。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想全面发展学生,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必须注重后进生的教育与培养。一位教育家曾说过,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这正是现今教育工作者最难做到的。要关爱后进生,就需要教师给他们更多的爱,更多的关心与帮助。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必须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的家庭环境,了解他们的特长喜好,这样才能找到科学的教育方法,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本文就此谈一点肤浅的看法。
一、根据实际实施情感教育
后进生一般具有爱慕虚荣,逞能,爱与人争论高低的特点,但他们由于学习差、品行不良,往往被人瞧不起,因而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要消除这种自卑感,形成积极向上、乐观的良好情绪,教师一定要对他们实施情感教育。及时了解掌握他们的学习态度、行为动机等,主动与他们交心谈心,进行情感交流,注重正面引导。
实施情感教育,要体现“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的原则。爱体现在关心、理解上,体现在学生平时的生活上,体现在教学的每一
个环节上。如在生活上,教师课余时间应经常与他们一起参加活动,了解他们的内心所需,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特长,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等。特别是留守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祖辈管理孩子,一般十分溺爱,缺少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孩子“小皇帝”、“小公主”的心理严重。作为教师,要经常开通亲情电话,让他们与自己的父母交谈,教师则认真倾听,在不知不觉中了解、掌握留守学生的心理特点,再思考实施情感教育的方法。在学习上,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等,但在书写、作业格式、作业字迹统一等方面则要求严格,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抓住后进生的闪光点进行教育
后进生成绩差,大多由于自信心不足,上课时思想不集中,学习兴趣不浓,认为学习是一种苦差事,不管自己怎么努力也赶不上别人。特别是那些留守学生,自己在家被溺爱惯了,更缺自控力。如果教师放任自流,他们将越来越“差”。只要教师平时留意他们的言行举止,会发现他们身上有许多闪光点。教师要抓住这些闪光点不放,多进行肯定与鼓励,他们会逐步转变观念,慢慢向中等生甚至优生靠拢。如当他们回答问题正确或基本正确时,全班提出表扬;为集体争得荣誉时给予鼓励;作业中有些许进步,教师下评语时多些激励的话语;帮助小同学时(绝大多数都好抱打不平,但对小朋友都比较关爱)给予充分肯定等。这表扬、这鼓励、这话语、这肯定,可能会成为他们人生的转折点,成为他们今后走向成功的奠基石。
三、抓住后进生的兴趣进行引导
后进生一般由于学习成绩差留级多导致学生年龄偏大(现在学籍规范后这种现象少一些),但他们身体健壮,爱好劳动,并在这些方面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只要教师抓住这些不放,开展适合他们需求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们看到自己在个人、班级、学校甚至社会中的作用。如开展班级体育竞赛、学生卫生劳动竞赛、住宿学生内务整理大赛等,让其长处得到充分的展示,激发他们的情趣,培养他们的能力。只要他们的兴趣被激发,看到他们的长处,他们的品行会逐渐转变,成绩会慢慢提高的。
总之,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转变“唯优”的观念,注重对后进生的培养与和教育。一旦后进生转化成功,将是教育工作者最大的成功。注:发表在《来凤教研》2010年第二期
第五篇:谈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策略
校本培训讲座材料
——— 谈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策略中卫五小陈彩霞
在人生旅途中,家是驿站,是港湾,它供我们休息,给我们温暖。对于尚未成年的孩子,家更是安全的代名词,是快乐之源,是健康人格发展之端。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观念的不断变化,家庭关系不再是固若金汤,单亲家庭作为一个特殊的家庭结构出现于社会之中,而近十年由于离婚率的增加,单亲家庭的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
各方面的统计和研究都表明,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心理状况、身体状况、人际关系、情感态度等各方面出现问题的比例都明显高于正常家庭的学生。因此,如何帮助单亲学生快乐健康的成长,已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共同面临与研究的课题。
在近30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遇到了形形色色的单亲学生,本人从情感教育、建立自尊、心理疏导、青春期教育等方面,对单亲学生作了以下教育尝试。
一、用无私的爱开启心灵的窗
“每个人都曾得到过关爱,有老师的关爱,有同学的关爱,亲人的关爱和父母的关爱。但我认为,父母的关爱更加重要,因为父母的关爱是无私的,是伟大的。我的父母离婚了,多年以来一直很少得到他们的关爱。因为我一直跟着我的爷爷和奶奶,他们也给了我许多关爱。现在,我和爸爸生活在一起,因为很长时间没在一起了,我们之间的话很少,一个星期也说不了一两句话。我这几天学了不少关于父爱的课文,也读了一些关于父爱的文章。我很羡慕那些课文里的父亲,多么爱自己的儿女,而我的父亲却没有像别的父亲一样关爱我,因此,我和他的话就更少了„„”这是一个初二学生Daming的一篇作文的开头。由此可见,无论是家庭婚姻的转变,还是其他变故,单亲家庭的子女都缺少完整家庭的爱,特别是尚未成年的孩子心灵的创伤能影响到他的一生。缺少父爱或母爱的孩子,他们的生活、学习、身心区别于正常家庭的孩子。
面对这样一个渴求关爱的孩子,教师该怎么做。父爱母爱我替代不了,就给他师爱吧。和他谈心,聊天,拉家常,探讨问题,给L多一些工作做,让L的学习,生活充实。对她的每一个进步都给与表扬鼓励。师爱拉进了我们之间的距离。Daming的脸上也多了笑容。与此同时我又请到L的父亲,和他进行了长谈,把
孩子的作文让他看了,有把孩子要说的话做了转达,诚恳的对他父亲说:“什么关爱都抵不过父母的爱,因为那是无人能代替的”。
渐渐地我发现Daming开朗多了,话也多了,与同学能交往相处了。看到她的变化,让我感悟,教育并不是能打开实现所有理想之门的‘万能钥匙’,也不是‘芝麻,开门吧’之类的秘诀,但它的确是一种促进更和谐、更可靠的人类发展的一种主要手段。要激发单亲学生的情感,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惰性和自卑,就要求教师真诚地去体贴他们,关爱他们。这样,师生之间才更容易架起感情的桥梁,产生情感的共鸣,才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舒展,出现教与学的和谐与协调。教师以和风细雨般的爱滋润学生,能一定程度淡化学生心灵上的阴影,引起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增强学生对生活的信心和渴望,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之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学习意志同步发展。
二、建立自尊心,树立自信心
教育专家韩凤珍说过:“所有难教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每个学生都有自尊心,往往单亲学生的自尊心更强,也更容易受到伤害。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教师努力保护好单亲学生的自尊心,是他们消除心理阴影、培养健康人格十分关键的环节。
我教过一位单亲学生Z,个性很强,学习基础非常差,刚入初一就不交作业,老师批评他,他一幅满不在乎的表情,我从侧面问了一下他的同学,同学说,他小学就不交作业,不仅老师拿他没办法,校长也拿他没办法,没人管得了他。经了解,他的父母在他还没出生时就离婚了,他的这种表现证明他的自尊心已经受到伤害,如何帮助他重新建立自尊?有一天早读,我在全班小结作业的上交情况,Z照样摆出一幅满不在乎的表情,结果我却表扬了他:“Z虽然不交作业,但却从来不抄作业,我很欣赏他这种不弄虚作假的行为。” Z当场有些傻了,但是,自此以后,他每天都交作业,并且喜爱上了数学和物理,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在班里成了理科的尖子生。
因此,教师必须做教育的有心人,在学生学习、生活、活动中捕捉教育契机,精心呵护学生的自尊心,艺术地、友善地、朋友般地指出他们的缺点和错误,从而正确指导学生逐步建立自尊心,树立自信心。
三、注重心理疏导,维护心理健康
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父母的离异、家庭的变故,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更大,有的甚至表现为抑郁的前兆,他们性格孤僻,心境忧郁,好走极端,过分成熟,他
们既自卑,又很自尊。而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内心敏感,脆弱,常常以不恭的举动,不敬的言词来掩饰自己的内心,这是大多数中学生身上的一个鲜明的心理特点,发生在他们身上的种种逆反心理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常见的社会心理。而他们的许多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同学们因他们不好相处而远离,而他们却又因不能融入这个集体而苦恼。于是,他们中的许多人便选择了逃避的应对策略-----封闭自我。而这些,作为老师,如果不及时发现,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我曾经教过一个女孩L,父母在她小学时离异,童年的她经常在父母的吵骂声中恐慌的度过,她本人又因为没有考上重点初中感觉非常自卑,从表面上看,她很安静,认真听课,完成老师布置的每一项作业,学习非常刻苦,学习是班里的中上等,是老师和同学们心目中的“乖乖女”,但是,如果老师细心,会发现L上课时眼睛从来不正视老师,老师和她交谈,她也不注视老师,课下,如果再仔细观察,其他同学都谈笑风生,而她从来没有主动和别人交谈,即使说到大家哈哈大笑的事,她也是很勉强的笑,对男生从来都是目不斜视,敬而远之,再看她的周记或作文,感觉她的心理非常丰富,文笔很好,但从文章中看不到什么不开心的事。可以说,L把自己的心隐藏、封闭得很深。这个时候,如果老师冒昧的去和她谈心,很可能会让她很尴尬,更躲避老师,因此我联系了她的母亲,了解到她的心结:“她一直为不可能再拥有一个完整的家而耿耿于怀,即使现在离异的父母对她再好,她也不快乐。”他母亲还说,孩子经常情绪不稳定。
我决定利用对她进行个别学习辅导的机会,与她交谈,谈话也要讲究火候,不能太快切入主题,因为她太敏感,很容易一下子把自己封闭得更严,也不要太绕,她会觉得你不安全,我从聊天中,很自然谈到她的母亲、父亲,说他们都非常爱她,但是他们都有自己选择生活的权利,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渐渐的,她一点点向我敞开心扉,我从她的交谈中,发现她已经有抑郁的倾向,太危险了。每一次谈话后,与她的家长交流,她的情绪会好一些,但是,心理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会有反复,她需要教师长期的关注,及时与家长沟通,提出一些建议,这样才能使孩子摆脱抑郁的阴影。
因此,作为教育者,不仅要坐到学生的身边,更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我们有必要也应该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强化心理引导的技巧,把学生引向心理健康之路,既有正常的智力,完善的人格,和谐的人际关系,能积极适应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真正成为“乐观、自信、自律、合作、责任、自立”的社会人。因为:“健康的心理是所有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为此,教育者必须具备引导帮助学生心灵成长的能力。
四、注重单亲学生青春期教育
青少年进入青春期,生理、心理发生急剧变化,成人感和独立意识增强,性成熟、性觉醒,逐渐拥有成人的体魄、力量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但由于单亲子女的特殊心理因素,造成对父母家庭的依赖与向往新生活开辟新天地的矛盾,及多方面的情感需要与单亲不完整家庭的矛盾,从而增强了单亲子女青春期的动荡与危险性。
一部分单亲的孩子由于缺乏家庭的爱,会过早的尝试男女的爱情,这时作为老师不要粗暴加以干涉,而是要善于引导学生正确处理问题,另一方面还要谨防学生走入另一个极端。L就是我遇到的一个很特殊的例子L是一个不善言谈清秀而文静的女孩,从看到她的第一面至今,没见她开心过,脸上写满忧和烦,整日不说一句话。上课经常走神。几次走进她,她都极不愿意的表情,拒人于千里之外。有一次,老师让作对话表演。讲评时,表扬了和她一起搭档的男生,没想到,她的反应那么大,“他有什么了不起,男人都不是好东西。”于是,我利用一次吃午饭时间,和她套起了“近乎”,这回他到挺坦率:“老师,我不想和他们在一起。”“为什么?”“他们总是爱议论男生。说这个男生好看,那个长得帅„„哪个男生喜欢某某女生„„反正我觉得好恶心,我怕和他们在一起也变坏了。”她的言行引起了我深深的思索------进入青春期以,随着生理上的日益发育成熟、性意识的萌发,男女学生都会产生对异性的好感和爱慕,有一种与有好感的异性相互接近,了解,交往并结为朋友的需要,这是非常正常的心理,为什么她对异性这么反感呢?带着这个困惑我走访了她的亲朋,终于了解到:她来自离异家庭,父亲为人粗暴,每日饮酒,对她的教育,多是打骂,她要负责家里的所有家务,尤其是冬天里洗的衣服又大又重,她很是吃力;有时父亲带回家阿姨,就要她到外面,不管天多冷,晚上再回来。因此,在这种家庭氛围里,她很少有安全感,父亲的暴虐对她幼小的心灵伤害很大,以至于这个阴影对她的身心造成了消极影响,波及到她和人的接触和交往。她的脆弱,敏感,甚至有些偏执主要来自家庭的不和谐,她戴上了有色的眼镜看待周围的任何事,她的问题症结在心理,而对正常父亲的渴望,更加重了她的心理负担。
所以,在学生处于青春期关键时期,单亲家长和学校老师都要重视疏导教育,用青春期科学常识指导他们正确对待生理、心理变化和日益复杂的人际关系,教育他们慎交友、交好友,使他们在多彩的生活中获得多方面的体验与启迪,以健康
愉悦的心情度过青春期。
父母离异对单亲子女不能不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是单亲子女只要锐意进取,变“不利”为“有利”,同样能够成为自己心灵的主宰者,为社会做出贡献。同时,更需要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对单亲学生成长的关注和重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既要尽早了解及时指导,也要长期关注长期追踪,及时解开单亲学生心中千千结,培养其独立、开朗、坚韧、自信、自尊、自我接纳和成功意识,成为单亲学生的鼓励者和引导者,才能使“单亲之花”也娇艳。
我们不是尼采,当然不会认为自己是太阳,可我们却能在学生的心田中播洒阳光或投下阴影,一切都是不经意间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