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流动岗位人员的聘任及管理办法
一、总则1.根据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用人制度改革的一系列精神,为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人才使用、培养和激励机制,健全、规范我所的人员聘任制度,特制定本办法。2.流动岗位人员是指非营利性科研机构额定编制中,30的用于聘用流动岗位研究人员。3.流动岗位研究人员的聘用要坚持“按需设岗、双向选择、择优聘用、按岗定酬”原则。4.流动岗位研究人员的招聘可采用推荐和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的方式。5.流动岗位人员不应突破核定编制数额(单位编制的30)。
二、流动岗位人员的基本条件6.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为我国科学事业现代化和地球科学事业发展献身的精神;7.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研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勇于创新和团结协作的精神;8.流动岗位的高级研究人员一般应是国内外在相关学科研究中成绩卓著的专家学者;中级研究人员一般应具有大学以上的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博士后研究人员;在读研究生也可作为流动岗位人员聘用。9.具有履行研究岗位职责的能力,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年龄一般应在60岁以下。
三、聘用程序10.聘用流动岗位研究人员首先由项目、课题组根据工作需要提出书面申请,并报所科技处、人事处审核。申请中应明确拟聘岗位、岗位职责要求、拟聘用期限、拟提供的工资待遇等条件。11.推荐聘用:主要指聘用本单位熟习的科技人员、在本单位从事研究工作的在职研究生(博士、硕士)及本单位其他未进入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的科技人员。聘人项目(课题)组,应按规定要求提供推荐人选的有关材料,如个人简历、工作业绩、成果、研究方向等。单位人事部门和科技部门根据本所学科结构、岗位设置情况、项目(课题)组需要程度等提出聘任建议,交所行政会议研究决定。12.公开招聘:主要指聘用本单位缺乏或不足的专门科技人才。单位人事部门根据拟招聘岗位和岗位条件要求通过不同形式和渠道进行公开招聘。公开招聘一般要经过发布信息、资格审查、公开答辩、考察了解、研究决定等步骤。
四、流动岗位人员的管理13.流动岗位研究人员必须与所签订书面聘用合同。合同应明确规定:(1)聘用合同期限;(2)聘用岗位及其职责要求;(3)工资及福利待遇;(4)岗位聘用合同变更和终止条件;(5)违反聘用合同的责任。聘用期限应与实际工作任务期限一致,一般不超过3年。14.流动人员的待遇(1)流动岗位人员(所定向招收的研究生除外)的人事关系实行人事代理;(2)流动岗位的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的任职标准参照所固定岗位的相应标准;(3)流动岗位人员的工资采用协议工资制度,研究员工资一般不超过3500元/月,副研究员一般不超过2800元/月,助理研究员一般不超过20xx元/月,其中50由所从非营利性科研机构事业费中列支,其余50由项目(课题)经费支付(其中,50计入绩效工资)。特殊流动岗位人员的待遇由所规定。(4)如项目(课题)需要,所招收的定向研究生可作为流动岗位人员受聘参与课题研究,博士生工资一般不超过1000元/月,硕士生一般不超过800元/月,其中50由中心从非营利性科研机构事业费中列支,其余50由项目(课题)经费支付(其中,50计入绩效工资)。(5)流动岗位人员的社会保险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在国家没有明确规定时,由双方协商并写入聘用合同;15.流动岗位研究人员应遵守院、所的规章制度,严格履行聘用合同的所有条款。16.流动岗位研究人员与固定人员一样,按照所非营利机构科研人员的考核标准参加年度考核,年度考核不合格者,可终止聘用合同。17.合同期满后,根据工作的需要和双向选择的原则,双方可续订聘任合同。18.连续两次作为流动岗位聘用,或作为流动岗位聘用三年以上的科技人员可申请转为所固定人员编制。经所按有关程序讨论同意后,由人事部门负责办理有关调入手续。
五、其它19.本办法适用于聘用进入所非营利科研机构的流动岗位研究人员。20.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篇:山东大学流动岗位特聘教师聘任管理办法
山东大学流动岗位特聘教师聘任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山东大学流动岗位特聘教师聘任管理办法》的通知
山大外字[2007]14号
各学院、教学部、校直属科研单位:
《山东大学流动岗位特聘教师聘任管理办法》业经学校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开拓创新,抓好落实。
二○○七年四月二日
山东大学流动岗位特聘教师聘任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学校骨干教师队伍和学术梯队建设,吸引境外更多的杰出学者来校从事讲学和科学研究,遴选、培养和造就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带动重点学科发展,提升其学术竞争力,学校决定设立特聘教师流动岗位,建立特聘教师流动岗位制度。
第二条 特聘教师实行聘任制。人选由院部推荐、专家评审、学校聘任,聘期内学校提供一定数额的经费支持。
第二章岗位设置与职责
第三条 根据学校学科发展的需要,在学校批准重点建设的学科设置特聘教师流动岗位。
(一)设置特聘教师岗位必须坚持以学科建设为中心,以梯队建设为重点,保证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重点学科、重大攻关项目、重点实验室等对人才的需求。
(二)特聘教师岗位原则上按二级学科设置。各院(部)设置特聘教师岗位数由学校根据学科建设需要和院(部)综合情况审定。
(三)学校一般每年设置100个流动特聘教师岗位。
第四条 特聘教师的岗位职责是:
(一)积极推动国际学术交流,努力创造条件,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及科研机构的合作。
(二)结合本学科前沿领域的进展,讲授本科生或研究生课程,培养和指导研究生;指导本学科领域内的课程结构调整,课程内容改革和教材建设。
(三)参与组织教学科研活动和学术梯队建设,指导青年教师的成长,与我校教师共同开展学科前沿或跨学科的高水平研究,推进学科建设。
第五条 受聘者可以根据自身工作安排确定来校工作时间,可采取全时在校工作模式,也可以采取分阶段来校工作模式,但每次至少须完成一门完整的课程教学任务(不少于36学时),在校工作时间一般应为2-4周。
第三章任职条件
第六条 受聘流动岗位特聘教师应具备的条件是:
第八条 聘任流动岗位特聘教师的程序是:
(一)各单位于每学期初提出设岗申请和推荐人选;
(二)院(部)学术委员会严格按照规定条件对应聘人员进行评议、遴选,提出初选意见;
(三)学校设立专家评审委员会。专家评审委员会根据院部学术委员会推荐意见对候选人进行审定;
(四)学校与受聘者签订聘任合同,规定聘期及聘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九条 聘期结束,经双方同意,可以续聘。
第五章资助方式
第十条 学校对流动岗位特聘教师实行契约管理,具体资助方式为:
(一)特聘教师来校全时工作期间,学校给予每周4000元人民币用于支付生活费用和津贴,包干使用。
(二)学校为受聘的境外特聘教师提供往返经济舱国际机票。
第十一条 境外特聘教师的包干费用和国际旅费由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从学校专项基金中列支,不足部分由院部自筹解决。
第六章管理与考核
第十二条 特聘教师的管理以项目的方式进行,管理重心在院(部),各单位要指派专人负责联系并落实有关事宜。
第十三条 特聘教师试行聘期目标管理,学校定期对受聘的特聘教师按合同确定的职位职责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续聘的参考依据。
第十四条 对未能按合同履行岗位职责者,应中止计划。
第七章附则
(一)一般具有博士学位,在本学科领域内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在学术界有较高的知名度和重要影响,能够把握本学科发展方向并提出有创新性的构想。
(二)有正高职务或在国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获得副教授及其他相应职位,能够带领一支队伍做出具有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成果。
(三)取得过国内外同行公认的研究成果,并在本学科领域公认的权威刊物上发表过多篇有重要影响的论文;或拥有重大发明(专利),掌握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核心和关键技术。
第四章聘任
第七条 流动岗位特聘教师的聘任面向境外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十六条 本项目受理单位: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会同人事处、教务处和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第三篇:《商学院流动编岗位聘任管理办法》
南开大学商学院文件
院发字【2008】第1号
《商学院流动编岗位聘任管理办法》
各系、所、办、中心:
《商学院流动编岗位聘任管理办法》经2008年7月1日商学院第16次院长办公会审定通过,现下发。望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
商学院
二零零八年九月一日
商学院流动编岗位聘任管理办法
根据南开大学2008年聘用流动编的精神,从学院教学管理实际需要出发,为保证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运行,特修订2004年12月制定的“国际商学院关于流动编的管理办法”。现对学院流动编岗位聘任及管理做如下规定:
一、流动编岗位性质
流动编是学院根据教学、科研工作的特殊需要,在学院正式编制之外设立的短期聘任校外教师和校内退休教师从事特定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岗位。流动编岗位由学校审批所承担的教学任务酬费标准,由学院教学经费中支付。
二、流动编岗位类别
一类:聘请的国内外知名学者或在本学科领域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来校作“讲座教授”(相当于“校内特聘教授”以上人员)。
二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国家软科学重大项目,或应指导4名以上博士研究生(按三年学制年限统计)的已届退休年龄的学院科研教学骨干。
三类:讲授必修课或专业主干课程的校内外教授。
四类:因工作任务紧迫、人员短缺且一段时间内又难以补充的岗位聘用的在站博士后和高水平在学博士研究生。
三、流动编岗位主要任务
1.“讲座教授”按照学校审批聘任的职责要求落实工作任务。
2.聘任教授以完成正在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
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国家软科学重大项目。未按期结项的主持人不能聘任流动编岗位。
3.聘任教授以完成高质量博士学位论文的指导工作和尚未毕业的博士生指导工作。其中,高质量学位论文暂特指已被评为学校级优秀学位论文,正在准备参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论文。
4.聘任本学科在站博士后和高水平博士研究生承担本科生主干课程、聘任教授承担硕士研究生主干课程讲授任务。学院在岗教师或者通过复聘方式能够承担的任务,不另行聘任流动编岗位。
四、流动编岗位聘任条件
1.本院已届退休年龄的教授,身体健康,在岗期间教学效果良好,指导学生认真负责,科研工作投入。
2.博士后和博士研究生曾担任过相关教学工作或经试讲考核优良。
3.外聘教授应来自著名院校或研究机构,符合教学课程需要,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4.外聘教授年龄女性不超过50周岁,男性不超过55周岁。身体健康。
五、流动编岗位聘任程序
1.根据下一学期教学计划(所开课程必须由教务处、研究生院列入教学计划),由学院教学、科研管理部门提出聘用流动编岗位的需求人选,报主管副院长审核,提交院长办公会研究。
2.院长办公会通过后,由聘用部门根据岗位任务要求填写《南开大学流动编制岗位目标责任书》和《南开大学申请流动编人员审批表》,报学院办公室上报学校人事处审批。
3.由聘用部门下发教学科研任务单。
六、聘期及待遇
1.聘任期限
“讲座教授”在校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三个月。其他人员,根据教学科研需要按学期聘任,特殊需要可一次聘用一学年,累计不能超过二学年。
2.满工作量标准津贴
一类人员:10,000元/月
二类人员:3,000元/月
三类人员:2,000元/月
四类人员:400-1,000元/月
七、流动编岗位人员的考核
流动编人员按聘用期限单独考核。其中,一类人员由学校考核。其他类人员由相关管理部门按照聘任时填写的《南开大学流动编制岗位目标责任目书》所承担的任务,进行考核,并填写《南开大学流动编人员学期工作考核表》,报主管院领导审批后报学校人事处。
考核合格全额发放津贴,考核不合格根据情况减发津贴。聘任中期经考察发现不能按要求完成岗位聘任任务要求的,学院可中止聘用,津贴随其终止。
八、本管理办法自2008年9月1日起执行。2004年12月制定的“国际商学院关于流动编的管理办法”同期废止。本办法解释权在商学院院长办公会。
商学院
2008年9月1日
第四篇:员工岗位聘任管理办法
四川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遂宁分公司
员工岗位聘任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化通信产业遂宁分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中心人事制度改革,提高工作效率,保障遂宁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和受聘人员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单位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全员岗位聘任制,是指通过签订岗位聘任合同,确立中心和受聘人员的聘任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一种人事管理制度。
第三条 中心实行聘任制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用人标准,遵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与中心建立聘任关系的人员。
第二章 聘任合同的订立
第五条 聘任合同由中心与受聘人员签订。签订聘任合同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
第六条 聘任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聘任合同期限;
(二)工作内容和工作条件;
(三)工作报酬、保险和福利待遇;
(四)工作纪律;
(五)聘任合同终止、解除的条件;
(六)违反聘任合同的责任。
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当事人可以协商约定其他内容。
第七条 聘任合同签订期限为两年。
第八条 中心法定代表人的任用方式,按照组织管理权限确定。
第九条 中心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及部门负责人岗位聘任,由中心主任提名或由竞争上岗方式产生,报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岗位聘任由受聘人与中心法人代表人签订聘任合同。
第十条 中心应当按照本单位编制和岗位情况,公布拟聘任的管理岗位数和技术岗位数以及岗位职责、目标任务和聘任条件。第十一条 受聘人员须具备应聘岗位所需资格条件;
第十二条 未被聘任上岗的,待岗时间最长不超过一年;待岗期间,中心至少应当提供两次上岗机会。待岗超过一年的,根据有关规定解除劳动关系。
第三章 受聘人员的待遇
第十三条 受聘人员的工资,由人事、财政部门确定核发。中心可依照岗位责任大小和岗位目标任务考核情况,核定岗位津贴及奖
励,合理拉开档次,由中心核发。
第十四条 受聘人员在聘期内享受国家和省规定的各项福利待遇,解聘、辞聘后,原待遇取消。
第十五条 受聘人员在聘期内享有接受国家规定的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权利。
第四章 辞聘、续聘
第十六条 聘任合同依法签订后,合同双方必须全面履行合同,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合同。
因特殊情况致使原聘任合同无法履行的,经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内容,也可以解除聘任合同。
第十七条 受聘人员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中心可以解除聘任合同:
(一)在聘任期间被证明不符合聘任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工作纪律或中心规章制度,经批评教育仍不改正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中心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违反法律法规应予解聘的;
(五)受聘人员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岗位的;
(六)聘任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聘任合同达成协议的。第十八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受聘人员可以提出解除聘任合同,除本条第(二)项之外,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中心:(一)中心未按照国家规定或者聘任合同支付工作报酬或者提供工作条件的;
(二)按照国家规定考入高等学校,应征入伍,考入或者被调任到国家机关工作的。
第十九条 聘任合同期满或者签约双方约定的聘任终止条件出现,聘任合同即行终止。如续聘,按有关程序办理。
第五章 考核与管理
第二十条 中心应当加强对受聘人员的聘后管理,建立健全考核制度。
人员考核分为考核和聘期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解聘、奖惩、晋升、增资的依据。考核以履行岗位职责和完成工作任务情况为基本依据,同时从德、能、勤、绩等几个方面进行全面考核。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档次。聘期考核以履行聘任合同情况为基本依据,综合考核聘期内表现情况和履行合同情况,考核结果作为续聘的依据。
第二十一条 中心技术岗位实行评、聘分开办法。必须坚持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的原则,切实加强对聘任工作的管理,严格区分任职资格与聘任职务的界限。任职资格不与工资和待遇挂沟。
第六章 监督
第二十二条 综合办公室负责检查、督促人力资源管理中心岗位聘任制的组织实施。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综合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及聘任管理办法
集团公司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及聘任管理
暂
行
办
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集团公司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及聘任工作,建立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竞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结合集团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专业技术职务设置及聘任必须在各单位(部门)管技人员编制定员范围内进行。
第二章 岗位设置原则及范围
第三条 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原则:
(一)因事设岗、按需设岗、精简高效、结构优化的原则;
(二)岗职相符的原则,即按照专业技术职务设置范围和岗位职责要求设置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岗位。
第四条 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的范围:
(一)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设在从事安全、生产、工程技术工作的专业技术岗位;
(二)政工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设在从事党员干部、职工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专业技术岗位;
(三)经济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设在从事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经济工作的专业技术岗位;
(四)会计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设在从事财务、审计工作的专业技术岗位;
(五)统计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设在从事计划、统计工作的专业技术岗位;
(六)审计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设在从事审计工作的专业技术岗位;
(七)档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设在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技术岗位;
(八)小学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设在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专业技术岗位;
(九)其余专业技术职务要根据岗职相符的原则,设置在相应的专业技术岗位。
第五条 集团公司机关部门专业技术职务设置范围:
(一)董事会秘书处(法律顾问室)设经济、法律专业技术职务;
(二)综合办公室设政工、经济、档案专业技术职务;
(三)财务资产部设会计、经济专业技术职务;
(四)经营管理部设经济、工程专业技术职务;
(五)规划发展部设经济、工程、统计专业技术职务;
(六)党群工作部设政工、经济、新闻专业技术职务;
(七)人力资源部设经济、成人教育专业技术职务;
(八)审计部设审计、会计、经济、工程专业技术职务;
(九)安全监察部设工程专业技术职务;
(十)工会设政工、会计、经济专业技术职务;
(十一)技术研发中心设工程专业技术职务。
第三章 聘任对象及管理办法
第六条 聘任对象范围:集团公司在册在岗具备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
第七条 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原则;
(二)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重群众公认原则。第八条 各单位要严格按照集团公司批准的本单位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及岗位定编方案,制定本单位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方案,报集团公司党群工作部审批。
第九条 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不占各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职数,其专业技术职务由集团公司聘任。
第十条 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期限为3年。各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科学制定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动态考核与淘汰办法,以专业技术人员绩效考核结果为依据,按照本单位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情况,实行竞争上岗、择优聘任,原则上高、中、初级聘任比例1:4:5。专业技术职务的低聘(含不聘)率应控制在管技人员总数的3%左右,原则上高、中、初级均应有低聘指标。
第十一条 专业技术职务聘期内实行考核。各单位要根据岗位需要,及时进行补缺聘任。补缺聘任工作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对补缺聘任人员应进行绩效考核,在符合聘任条件的情况下,经审批后执行。第十二条 对引进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实践锻炼1年期满,经考核合格聘任管技岗位,实行评审制度的各类专业可认定并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大专毕业生,为员级职务;大学本科毕业生,为助理级职务;硕士学位获得者,为助理级职务;博士学位获得者,为中级职务。已实行考试制度的各类专业(经济、会计、统计、档案、审计等),不再进行初次专业技术资格认定,必须通过考试取得专业技术资格后,方可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
第十三条 对通过考试取得了初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在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时,大专及以下学历毕业的应先从员级聘起。可聘任助理级职务具体规定:大专毕业担任员级职务2年以上、中专毕业担任员级职务4年以上,不具备上述学历担任员级职务5年以上。
第十四条 上工人岗的大中专毕业生,不再进行初次资格认定,在聘任到管技岗位的同时予以认定相应初级专业技术资格(已实行考试制度的除外),并根据考核结果决定其聘任情况。
第十五条 因工作需要转入其他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经考核符合聘任条件者,可暂按其现有专业技术资格进行聘任,且在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时,必须符合相应专业技术资格的评审条件。
第十六条 取得执业资格人员,如岗职相符、专业对口,经考核符合聘任条件,可根据省人事厅有关文件规定按相应专业聘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
第十七条 对已取得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聘任管技岗位后,根据其考核结果从初级职务开始聘任,任满一个聘期后,经考核,符合聘任条件者方可聘任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
第十八条 从管技岗位解聘的专业技术人员重新聘任到管技岗位后,其专业技术职务应先聘任较低的专业技术职务,任满一个聘期后,再根据其考核结果决定聘任情况。
第十九条
同时担任不同职务的专业技术人员,按主要岗位性质聘任专业技术职务。
第二十条 外单位调入集团公司所属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由各单位提出其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意见,经审批后执行。
第二十一条 调入集团公司机关的专业技术人员,由所在部门根据岗位设置、空岗情况及其工作表现,提出其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意见,经审批后执行。
第二十二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实行高职低聘或不聘:
(一)专业技术人员考核中,考核结果为不称职者或连续2年考核结果为基本称职者;
(二)考核结果处于末位者;
(三)因岗位职数限制或专业不对口等原因未能聘任到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者。
第二十三条 低职高聘必须根据本单位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情况,且在完成规定的低聘率的前提下进行。低职高聘只能高聘一个档次。低职高聘的比例应控制在本单位管技人员总数的3%以下。
第二十四条 低职高聘适用范围:只在具有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或无专业技术资格、现从事生产技术或经营管理工作的科级(不含副总师)及以下管技人员中进行。第二十五条 低职高聘人员的条件:
(一)低职高聘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和较高的业务工作能力,业绩突出,为群众公认,且在现职岗位上工作时间满5年、绩效考核结果为优秀;
(二)低职高聘人员除符合上述条件
(一)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在科学技术工作中,获得集团公司二等以上科学技术奖,或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且为主要完成人;
2、发明专利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专利发明人(须经有关专家论证,并提供相关证明)。
3、集团公司级以上的重大建设项目、科研攻关项目的主要完成者;
4、引进、转化、推广应用国内外高新技术、先进技术以及技术革新改造、管理创新成果,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者(须经有关专家论证,并提供相关证明);
5、在本职岗位上获得省级以上荣誉称号,或者为省级以上先进集体的负责人;
6、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能够不断创新管理理念,积极探索和实践提高管理水平的新方法、新途径,并取得突出成绩,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须经有关专家论证,并提供相关证明)。
第二十六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解聘:
(一)经组织考核不称职者;
(二)无正当理由,不服从组织调配者;
(三)玩忽职守,造成重大事故或经济损失者;
(四)擅自离开工作岗位累计超出15天者。
第四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各单位可根据本办法,结合单位实际,制定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及聘任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
第二十八条 对未进行考核及未落实考核结果的单位,集团公司党群工作部将不予审批聘任方案。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集团公司党群工作部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