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轧钢厂强化管理力降能源消耗
轧钢厂强化管理力降能源消耗
轧钢厂把降低吨钢能源消耗作为降本增效的重点,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推进能源消耗稳中有降。
首先,通过采取日统计、旬分析、月总结的办法,分析、查找原因,制定措施,严格控制能源指标,深入细化职工操作;其次,严控电、水、高炉煤气、压缩空气等用量,修订完善各工序能源消耗指标;第三,将成本指标进行细化分解,落实到班组和个人,形成人人降本、处处降本、事事降本的良好氛围。
坚持管理与技术创新,不断降低能源消耗
-武钢集团2006年节能工作总结
2006年武钢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速技术改造,增加品种,改进质量,降低消耗,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循环经济理念,坚持管理与技术创新,企业生产建设和能源节约协调发展,促进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6年,武钢集团公司(青山地区)共生产铁1100万吨,钢1100万吨,材999万吨,能源消耗总量为824.5万吨标准煤。能源消耗总量比去年同期增加3.25%,低于钢、铁、材增长速度。集团公司吨钢综合能耗为749.5kg标煤,比上年降低19.42kg标煤,全年节能21.36万吨标准煤。公司十五个主体工序中焦化、烧结、炼铁、一炼钢、型线、轧板、二热轧、棒材、一冷轧、取向硅钢等10个工序能耗下降。其中炼铁、炼钢、焦化、大型等工序能耗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炼铁、烧结、二热轧等工序能耗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回顾2006年节能工作,武钢的主要做法是:
一、开展体制和机制创新,积极探索能源节约的长效机制
1.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建立能源节约管理体系。武钢成立了由总经理、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创建节约型企业推进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从集团公司到子、分公司和生产厂、车间、班组的四级能源节约管理网络,分层次开展能源节约活动。
2.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和责任、奖惩体系。武钢制定和完善了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等管理制度。完善了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指标体系,并严格进行目标分解,使资源节约成为各单位和各级领导班子经营业绩的重要组成部分。8月份,武钢在与省政府签定“十一五”节能目标责任状后,将135万吨标准煤的节能总量分解到14个主要耗能单位,由公司总经理与这些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定“十一五”节能目标责任书,确保节能任务落实到实处。
3.倡导节约文化,营造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的氛围。武钢积极倡导节约文化,努力为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提供制度和文化支撑。以“创建节约型单位”为主题,组织开展“挖掘节约潜力”的合理化建议、节能攻关等主题活动。特别是上半年,针对钢材价格下跌和上游产品价格上涨的形势,武钢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了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滴油、一块布、一斤煤、一张纸的“六个一”竞赛活动,利用各种媒体集中宣传节约资源、加强管理的先进典型,积极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建设节约型企业,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的氛围,形成了良好的节约文化体系。
4.加强能源动态管理。继续坚持公司能源例会制度,及时解决能源工作中呈现的各种难题。并加大能源检查监督力度,公司每月开展合理用能、安全用能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坚决执行考核。
二、优化生产工艺,挖掘生产过程中的节能潜力。
钢铁企业生产工艺的更新对能源消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炼铁系统着力改善原燃料条件,烧结矿与焦碳质量稳步提高,原燃料条件的改善保证了高炉炉况顺行、稳定,炼铁工序贯彻精料方针,利用高风温、高富氧、高煤比等条件,强化冶炼,提高产量,降低焦比,2006年高炉入炉焦比达到325.2kg/t、综合焦比498.3kg/t,利用系数2.411,工序能耗下降了16.1kgce/t,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另一方面,充分重视挖掘生产过程中节能潜力。公司和各二级单位在安排生产及检修计划时,尽量考虑能源的合理利用,减少待机能耗。
焦化公司在2#干熄焦投产后,2座干熄焦产蒸汽约为140吨/小时,两台干熄焦同时正常生产,可以满足焦化公司除鼓风以外的所有生产用蒸汽。为减少蒸汽外购,降低工序能耗,焦化公司把2台干熄焦的生产和检修与全厂蒸汽平衡结合起来考虑,达到了较好效果。全厂蒸汽除煤气鼓风机外,基本上做到了不外购。
烧结厂开展降低固体燃耗攻关,同时制定大型电机开、停管理制度,减少大型抽风机的空转时间,使烧结固体燃耗下降了2.56%、电耗下降了1.81%、工序能耗下降了1.43%。
一炼钢通过优化工艺路线,开展部分钢种不进LF炉实验,缩短优质钢在LF炉、VD炉的生产时间,降低电耗和蒸汽消耗,取得明显节能效益,2006年在品种钢比例大幅提高情况下,工序能耗还下降了1.08kgce/t。
二炼钢厂针对作为品种钢的生产基地,品种逐年增加,特别是作为公司的效益工程硅钢的产量逐年增加,降低工序能耗困难的情况,除积极配合能源动力公司搞好煤气回收外,还采取很多小改小革措施降低氧气、氮气和煤气消耗,如针对混铁炉炉口及护板周围的残铁原用煤氧枪烧,消耗大量的煤气、氧气,现改为拆炉机作业;改变大罐热换透气砖工艺路线;提高一次拉碳命中率,避免反复点吹,减少钢水过氧次数,降低氧耗等等。
三炼钢重点抓好转炉煤气回收,要求当班OG操作工实时与燃气厂联系,根据转炉煤气回收柜柜位情况,柜位低时尽量多回收转炉煤气,柜位高时回收热值高的转炉煤气,尽最大可能地保证吨钢煤气回收热值;另一方面采取措施在“二吹二”、“三吹二”生产模式下,确保多炉转炉煤气能够同时回收。轧钢工序针对公司适应市场和整体经济效益的需要,品种钢、高附加值等高能耗钢种比例要达到甚至超过80%要求,节能降耗难度加大情况,重点开展降低加热炉燃料消耗技术攻关,各类炉窑做到经济运行,调整好空燃比,降低煤气消耗。
一热轧为了提高加热炉热风温度制定了逢修(炉)必清(灰)的原则保证1#~3#加热炉热风温度≥350℃,4#加热炉>400℃。为了缩短在炉时间,对所有钢种在炉时间下限进行清理。对除鳞泵的运行台数重新规范,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减少除鳞泵的运行台数。
轧板厂合理安排生产计划,集中生产相类似温度的钢种,避免加热温度的起伏频率频繁。在满足产品质量前提下,尽量减少加热炉和热处理炉的再处理量。
另外不断提高余热、余能利用率,减少了能源放散损失。2006年,武钢新投产了焦化2#干熄焦、7#高炉TRT,利用富余高炉煤气发电的2×220t/h锅炉(热能电站)等节能项目,同时公司加大了对TRT发电、干熄焦发电和热力锅炉发电的考核力度,将公司主要余热、余能设备纳入在线设备进行管理,公司主要余热、余能项目作业率大幅提高,能源回收量上升,2006年,武钢利用余压、余热发电量达到10.411亿kwh,比2005年同期增加了4.58亿kwh,其中干熄焦发电增加了0.43亿kwh;TRT发电量增加了0.74亿kwh,利用富余煤气锅炉发电增加了3.4亿kwh。2006年上半年,针对热能电站未投产前煤气富余情况,公司加强了对以燃烧煤气发电的“0七”电站、焦耐电站和冶炼电站的管理,对三个电站日常运行、维护、检修等作出了具体规定:规定一般情况下汽轮发电机的检修必须与高炉检修同步,在220t/h锅炉没有投产前,不安排汽轮发电机的大、中修。能源动力公司每月将锅炉、汽轮机等发电设备大、中、小修计划报生产技术部审查备案。同时要求能源动力公司每天在能源调度报表上将电站发电情况如实汇报,没有完成发电指标,必须说明原因。能源动力公司加强了对电站设备维护和管理,据统计,三个电站年运行时间达到了8000小时以上,在全国同类发电设备中处于领先水平。下半年热能电站投产后,能源动力公司积极配合设计施工单位,在很短的时间里,电站就达到了设计发电负荷,消耗了大量高炉煤气和焦炉煤气,为完成公司自发电量10.4亿kwh目标作出了突出贡献。
2006年,公司焦炉煤气放损下降了1.66%,高炉煤气放损下降了4.43%,氧气放损下降了0.65%,转炉煤气回收上升了6.25%,自发电量增加了78.55%,吨钢耗新水下降了29.23%,蒸汽配损下降了0.15%。2006年动力亏损比2005年下降了7.66kgce/t。
三、坚持开展节能技术创新,提升武钢节能水平。
1.积极建设节能项目,为武钢增添节能后劲。2006年投产的重大节能项目有:2#干熄焦、7#高炉TRT、两台220t锅炉及2*50MW发电机、鼓风站直排水改循环工程等,另外还有30余项节能“短、平、快”项目投入运行。这批项目能为武钢形成35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2.为优化武钢能源利用结构,降低能源消耗,编制了武钢“十一五”节能规划,并开展“十一五”武钢煤气、蒸汽平衡研究工作。依据能源规划指导技术改造方向。如提出三热轧加热炉煤气热值降低、重轨加热炉采用高炉煤气双蓄热技术、转炉煤气掺入三热轧和薄板坯连铸连轧工程等建议得以采纳,转炉汽化汽过热用于真空项目即将实施。并按国家对千家企业要求,完成了公司能源审计工作。
3.走自主创新之路开发节能新技术。蓄热式燃烧技术具有节能效果显著的特点,武钢计划“十一五”期间将10多座轧钢加热炉全部改为蓄热式。由于国内目前蓄热式技术还不十分成熟,武钢决定自主开发该项技术。耗资300万元的试验装置已建成,07年有望形成一套完整的自有技术。另外公司依靠自身技术力量开展冷轧厂引进的氮氢罩式退火炉改造为全氢罩式炉技术开发工作也取得良好进展,第一批两台炉已投产。
虽然武钢集团2006年在发展循环经济、创建节约型企业的工作中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主要能耗指标与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2007年武钢要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创节约型企业的要求,要继续坚持技术进步,走自主创新之路,为武钢早日迈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国际现代化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打好基础。
轧钢厂以提高成材率指标为主线,以降低能源消耗和备件消耗为重点,不断优化轧钢工艺结构,挖掘设备潜能,以工序降本促进经济技术指标的有效提升。
第四节 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制度
1、各岗位工必须达到“三好”、“四会”。(三好:管好、用好、维护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小故障),否则考核20元/人。
2、维修人员应加强岗位练兵,必须做到四懂。(四懂:懂性能、懂原理、懂作用、懂构造),否则考核责任人20元/次。
3、各作业区操作台操作工和天车工上岗前,必须经过对关键设备和特殊专用设备的岗前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否则考核责任单位100元/人次。
4、设备的维护要达到“四项要求”:整齐、清洁、润滑、安全。
整齐:要求工具、工件、附件放置整齐,安全装置齐全、线路完整。否则考核责任单位100元/次。
清洁:设备内外清洁,各配合部位、传动件等无油垢,无碰伤、无划痕、各部位无漏油、水、气、电。否则考核责任单位50元/次。
润滑:按润滑制度要求润滑,润滑备件齐全,油路畅通,油品充足到位,未达到要求的考核责任单位100元/次。
5、各作业区的操作工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设备超温、压、超速、超负荷等违章作业,严禁拼设备。否则考核责任单位100元/次。如由此造成设备事故按设备事故管理制度处理。
6、各作业区对各自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要遵守“五项纪律”
7、各作业区不准随意取消设备安全设置:不准随意拆、卸、割、焊和改变设备结构,否则考核责任单位200元/次。
8、操作工人必须认真填写运行记录和交接班记录。检修工要认真填写巡检记录和检修记录,否则考核责任单位100元/次。
9、各作业区积极推行点检、定修制。点检人员要以日常点检为基础,逐渐实行专业点检和精密点检。逐渐完善点检制度。设备操作人员和维检人员对设备要进行岗位点检和巡检,及时修理、安全运行。否则考核责任单位200元/次。
10、设备清洁由各作业区自行负责。否则考核责任单位100元/次。
第二篇:强化政府管理 力创和谐交通
强化政府管理 力创和谐交通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酒后驾驶、交通拥堵、尾气污染等交通安全问题日渐凸显,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成为影响人们正常交通出行和社会和谐稳定的不利因素。城市高达50%的行人死亡率、斑马线成“死亡线”、甚至有无良知者交通事发后随口“没事,这是小事情”的冷血话语——一条生命的陨落是小事情?这实在让人心寒!交通安全是小事情吗?事关人民生命安全事关国家稳定和谐的交通安全怎能是小事情?
诸多现象表明我国目前交通安全形势严峻,治病先把脉,把准了脉才能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防止以病养痈。目前我国交通“病患”的脉主要体现在以下一方面:道路交通规划不合理,机动车道过低挤压非机动车道,致使人车混乱,交通不畅;缺乏常态化有效化的交通管理长效机制,“打游击”的查处方式无法有效杜绝酒后驾驶等违法行为,违法成本小,处罚力度轻,助长“拿钱消灾”不良社会风气;目前交通法律法规立法不完善,社会总体交通安全法律意识和交通文明意识淡薄,群众参与交通管理主动性不强;新能源汽车普及度不高,传统汽车价值取向,高能耗、高污染、低安全保护技术水平,汽车尾气污染严重,交通事故易发。
创建和谐交通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依据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问题要重抓主要矛盾,二创建和谐交通的关键则在于强化政府管理,加大交通管理执法力度,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法律意识。
其一,建立常态化有效化的交通长效机制。借鉴国外一些国家处罚方式,提高交通违法成本,一旦发现酒后驾驶、“代扣族”等违法行为,立刻取缔驾照,对交通管理人员中失职渎职的问题,给予严厉处分教育批评,坚持不定期突击查处,对多次违反交通行为的进行曝光并给予最严厉的处罚,以一儆百,扼杀那些准备违反交通并存有“侥幸”心理于摇篮中,让已经违反者不敢再违,不能再违。
其二,合理规划建设道路交通格局,促进交通行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的有机融合。组织人员多方听证,实地考察,认真调研,深入社区,走进群众,广泛了解民意,听取民智,合理规划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大力加强交通行业信息化建设,依靠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交通检测系统、交通控制系统及交通信息管理中心系统等信息技术手段,统计分析客流,应急指挥,协调平衡各线路之间的关系,切实保证交通安全、高校、均衡的运转。
其三,健全完善相关交通法律法规制度,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法律意识和交通文明意识。对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人进行批评教育,对于屡教不改等严重违法者实行行政拘留;交通管理部门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交警人员、志愿者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向群众宣传、普及交通安全知识,广泛开展例如征集“交通管理温馨语”等双向互动式教育宣传活动,激发群众参与交通管理的主动性,形成全民宣传交通法规全民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社会氛围。
其四,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生产、开发、研究的技术进步,推广鼓励市民向小排量汽车消费,从源头上减少尾气污染。由中央政府出资补贴,推进新能源汽车生产开发研究技术进步,启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颠覆传统汽车价值取向,利用税收优惠措施鼓励人们选择符合国家发展方向、节能减排的小型车引领人们向绿色汽车时代靠近。
交通健康安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但不是小事,而且是关系人民群众安定生活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事。破解城市交通拥堵困局,发展速度快、运量小、不堵车的轨道交通,政府责无旁贷,我们相信在党和政府的英明领导管理下,千万条绿色和谐的交通大道必将在前方等着我们!
第三篇:轧钢厂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方案 2
轧 钢 厂
2018年《特种设备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攻
坚行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公司印发的《特种设备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攻坚行动的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深入排查治理隐患,有效防范和遏制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确保我厂特种设备安全无事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贯彻落实《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河北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规定》等法律为主线,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结合我厂生产实际情况深入开展特种设备管理工作。
二、工作重点
1、检查重点:轧钢厂内所有压力容器,起重设备,压力管道。
2、检查内容:否建立了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得到有效落实,是否制定了特种设备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演练,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是否符合要求,在用特种设备是否办理了使用登记,是否按要求经定期检验合格,安全附件是否进行了定期校验和检定,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是否组织开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并作出记录、是否认真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整治等深
入开展自查自纠和隐患排查整治,对隐患和问题建立台帐,落实整改措施,并及时将隐患排查情况报告厂部。
三、阶段安排
1、安排部署阶段(7月30日至8月9日)特成立2018年特种设备管理领导小组: 组
长:李
清
副组长: 周智强
吴宏伟
成员: 吕秀杰、崔孝军、刘
铁、赵铁华、张连全、林玉坡、白金星
特种设备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任:吕秀杰。办公室设在设备科,负责我厂特种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
2、隐患排查整改阶段(8月10日至12月)
各单位结合自身特种设备,认真开展自查阶段。对天车使用前的检查,压力容器做出明确要求,对人员的使用培训及运行记录,维修记录的填写等内容进行规范。
总结验收阶段(2018年12月15日至12月25日)对此次活动的各项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加强隐患和问题整改后的现场复查,及时上报和反馈工作开展情况。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不断提升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水平。评先选优,对优秀单位给予相应奖励,对不达标单位给予严肃考核。
四、工作要求
1、各单位要结合当前形势和季节特点,细化方案,明
确重点,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把工作落到实处,每月检查不少于一次,查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
2、各单位广泛宣传教育,强化技术人员管理。做好应急救援的人员组织和物资保障工作。
轧钢厂
2018年7月30日
第四篇:强化管理(范文)
强化管理”。加强科室的组织管理,推行绩效考核,建立麻醉科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全面提高员工素质,既要业务精,又要做医、教、研工作的行家里手,建立一只战斗力强、凝聚力强的高效团队,共同推动学科发展。
“临床立科”。临床医疗是医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医疗安全是科室工作的根本。只有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医疗任务才能在医院和同行内确立科室地位。我们将继续完善和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和质量标准,严格各项操作常规,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安全隐患。我们要充分利用我们的优势,推行神经外科麻醉专业分组,逐渐形成我们的临床特色和理论体系。
“科研兴科”。科研工作是提高科室学术地位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科研方向必然是神经外科麻醉和脑保护。我们要利用优势,注重临床研究,同时加强基础研究,确立并推进神经外科麻醉在国内外同行中的地位。鼓励各级人员积极申请上级科研项目,发表更多的高水平专业文章,尤其是SCI文章。
“教学相长”。教学是培养学科后备人才、提高科室整体素质的重要环节。我们要特别加强专科医师的规范化培养和研究生的教学。我院是以神经外科为重点的综合性医院,要利用兄弟医院优势,联合培养合格的专科医师,避免亚专科培养过程中的偏废。要加强临床病例讨论和科内业务学习,利用北京各种资源和学习机会,增强科室学术氛围,全面提高科室整体素质。
“人才兴科”。科室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人才队伍的建设。我们要通过各种渠道有计划地培养人才,使科室内每一个人都有发挥潜力的用武之地,使每个人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体现自己的价值,最终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德才兼备的人才队伍。
“增进交流”。加强对外宣传,增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是学科发展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利用医院的网络平台和各种渠道加强对外宣传力度,利用我们现有的资源增进对外学术交流,选送德才兼备的青年医师到国外学习,为未来储备人才。今后我们要依托于天坛医院平台,继续利用、开发各种资源,推进天坛神经外科麻醉品牌建设。
天坛医院多年来培养了大批的高级医疗、科研人员与学术带头人。我们相信在院党委、院长的领导下,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与支持下,经过不懈努力,麻醉科将在临床、教学、科研水平和科室组织管理方面有更大的提高,为医院发展的再次腾飞贡献力量。
第五篇:强化管理
强化管理夯实培训突出应用
全面做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作
青堌集中心小学基本情况-----------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水平
就如何管理、应用好远程教育资源,我校多次召开包括中层领导、专业教师、骨干教师、学科教师 在内的研讨会,共同讨论、研究、确定开展远程教育工作的方法、途径。我们通过邀请专家、利用宣传片等方式在全体教师会上讲解、宣传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重大意义,使全体教师在认识上达成共识。为远程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必要的思想基础。
二、加大投入,铺设硬件基础
在远程教育工程硬件建设上,我校精心设计,舍得投入。我们添置了50台计算机、多媒体教室,在实现宽带上网的基础上我们又协调网通公司即将实现光纤接入互联网,届时将大大提高网速。此外,我们还自行设计制作了电视架、DVD架和光盘架,为教室加装了防盗窗和遮光窗帘,为了使设备安全运行,我们为有设备的教室专门加装了防护窗和防护卷帘门。精致的设计与合理的布局使设备与教室浑然一体,成为我校又一道靓丽的风景。另外,我们还购买了数字照相机,录象机和多功能一体机等等。如今,我们在远程教育上的总投入已达10万多元。这一切为三种模式的有效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三、强化管理,健全组织制度
没有统一的组织与管理,就难以形成长期有效的机制,就难以形成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师资水平的良好局面。我校高度重视管理工作和制度建设,我们的做法是:
1、成立组织机构。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主管副校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负责远程教育具体工作的老师及各教研组组长为组员的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此外,还专门成立了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办公室、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培训机构、学校现代远程教育教研机构,学校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支持小组等机构。各组织机构内的成员根据各自职责,均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使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我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现代远程教育设备验收制度、现代远程教育设备保管制度、多媒体教室管理与使用制度、计算机网络教室管理与使用制度、卫星播放室管理与使用制度、光盘播放室使用制度、光盘使用制度、设备维护保养等制度。另外,在制度中我们明确了使用时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如有违规操作,我们会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我校的岳学权老师在一次使用光盘的过程中,由于没有按期归还受到了批评,这看似小事,但实非小事。因为,健全的制度保证了远程教育工作长期有效有序的开展。
3、建立合理的奖励机制。为使远程教育工作不断向前推进,我们对管理、应用中涌现出的典型教师,具有创新思路的教师予以奖励。在学校总体量化考核中我们给远程教育工作专门附分15分。我们根据教师的工作业绩、授课质量、帮扶情况给予加分,激励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冲刺,以带动全校远程教育资源的管理与应用。例如:在今年6月份于我校召开的阜新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
育应用现场观摩研讨会上,李丽华教师的光盘教学课《估算》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因此,在期末成绩考核中考核小组给他加了分。
四、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做好常规工作
远程教育设备到校之后,我们立刻组织人员落实专用教室,落实教室备品,落实防盗防火等安全措施,做到了设备安全到校,安全运行。在设备到校后我们专门成立了安全防盗小组,加派了值班值宿人员,确保了设备的安全。在设备安装过程中,我们组织专人对安装的全过程进行全程跟随,一方面对安装单位是个督促,一方面对自己也是个学习提高的机会。这使得远较设备的安装既顺利又科学合理。
在设备运行的过程中,我们加强对设备运行的监控和管理,实行定期检查维护制度,每个教室都有专人管理。学校现代远程教育领导小组定期对三种模式的工作进行检查、监督,一旦出现问题,马上分析原因,予以解决,不断将各项工作向前推进。2006年4月,在例行检查中,我们发现网络教室的稳压电源工作不正常,电压浮动较大。于是我们及时同县项目办取得了联系,又与沈阳的方正公司联系,对稳压器进行了更换,避免了更大事故的发生。对于卫星资源的接收,我们设置专人负责,做到了不漏掉一期卫星资源,不漏掉一套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同时我们对接收到的卫星资源进行了及时的刻录,现已积累刻录光盘近百张。由于刻录的光盘量非常大,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于是,我们就利用EXCEL电子表格创造性地创建了电脑光盘目录。教师使用时,只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轻松地查询到所要使用的光盘。
五、夯实培训,突出应用,走教科研一体化道路
决定三种模式在教学中应用方式的根本要素不是各类媒体素材,而是教师的专业能力。我校高度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并能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进三种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夯实培训,为全面应用奠定基础。
我校在培训方面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有针对管理者的培训,有针对技术人员的培训,有面向全体教师的培训,也有针对应用中弱势老师的“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培训。例如,两个村小和我校有几位年龄偏大的教师对设备使用不熟悉,对光盘教学的模式与方法也不甚理解,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让培训人员和这方面的骨干教师对他们进行单独指导,手把手的教他们如何使用设备,给他们演示光盘教学的实例,帮他们制作课件,对他们的实际教学进行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截止目前,有关学校现代远程教育方面的各类培训已达20余次。
(二)突出应用,为促进教学增加动力
1、将应用日常化、正规化,我校在制定学校总课程表的基础上,为各专用教室认真、细致的编排了课程表,同时将总课表细化下发到各班级,这样既保证了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应用的日常化,也保证了教师、学生使用的均衡化。经过我们一年多的努力,教师们对远程教育三种模式的应用已基本走如正常化的轨道。甚至出现了争着用,抢着用的良好局面。尤其是对于网络教室和多媒体教室,由于数量有限,而我们的老师有对此热情极高,因此而爆发“战争”的事情也时而出现。比如去年下半年,七年级数学教师高艳辉和八年级物理教师丁祥涛就因为使用多媒体教室而发生了争执。这件事说明的是我们老师对远教资源的认可,对远教工作的认可。当然,现在由于我们对各专用教室的课表进行了精心的编排,类似的冲突就再也不会发生了。
2、抓典型,引路子。任何学校教师的素质都是参差不齐的,个人的理
解能力也不尽相同。如何提高利用的质量,如何带动全体教师的有效应用?我校在全员培训的基础上,重点抓一批工作热情高、接受能力强、有一定教育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让他们起带头、帮扶作用,加快学校信息化教学的进程。例如:马野老师利用模式二上的《望庐山瀑布》一课,得到了市县听课教师的一直好评,李立华老师的光盘教学课《估算》以及韩冰老师的多媒体教学课《和同为一家》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他们的教学设计也被登载在阜新教育信息网上。
3、定期开展活动。为了使远程教育资源更好的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我们每学期都要举办一次大型的教学活动。让老师们在交流、学习中使自身的素质得以不断提高。2006上半年他校就涌现出了几位有专长、肯于钻研的典型教师。他们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的教学课、教学设计被推荐为省级优质课和优秀教学设计。本学期开学初我们就结合彰武县教师进修学校开展的“百节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课评比”活动开展了我校的初评活动,教师们的积极性非常高,学生们的反映非常好,目前此项活动正在进行中。
(三)加大研训,为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在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为此,我们学校在总体教研的基础上,又将教研活动细化到各学科教研组。他们定期开展活动,总结经验,使资源应用在实践反馈中,在教研活动中得以进步和提升,呈现出良性循环的大好局面。例如,何艳华老师在为展示光盘资源的时机范难时,教研组成员就坐下来共同商讨、研究,使问题得以解决,何老师也圆满的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为了使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更加相得益彰,我们目前已经上报了省级科研课题《利用网络资源,提高中小学教师教学水平》。
六、开展活动,拓展远程教育资源
1、定期开展大练兵活动。为了使三种模式更好的服务于日常的教学活动,我们开展了“三个一”活动,即:上一节远程教育教学公开课,精心设计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写一篇远程教育方面的论文或心得体会。让大家在交流、学习中使自身的素质得以不断提高。在活动中就涌现出了几位有专长、肯于专研的典型教师。他们的教学设计、教学课被推荐为省级优秀教学设计和优质课。
2、增加、开发远程教育资源。随着光盘教学应用,卫星资源、网络资源应用的逐步深入,老师们开始对各类资源的种类和类型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对这一问题,我们采取了三种做法:一是根据教师的教学需要购买部分光盘;二是我们利用学校有摄像机的便利条件,把教师需要的素材摄录下来,制作成光盘,这样的光盘更实用,更受师生的欢迎。三是利用捕获、格式转换等软件把从卫星接收系统和网上下载来的flash动画、各类视频资料、PPT演示文档资料等教学素材转换成视频或图片格式的文件,并刻成DVD、VCD光盘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教师与学生普遍感觉良好。到目前为止,我校除农远项目下拨光盘外,DVD、VCD光盘的总存量已超过200G。
3、为农民服务,为农村党员服务。我校的现代远程教育设备不仅为学校教育教学、师资培训服务,而且也为当地的农民、党员服务,为社会注意新农村建设服务,只要他们有需求,学校就尽权力为他们服务,包括人员技术等各个方面的。
七、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打算
不足:
1、虽然我们已经在远程教育方面做了较大的投入,但作为一所农村学校,资金的短缺使得我们无法对远程教育工作投入更多的支出,这对远程教育工
作的发展速度产生影响。比如,我们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热情非常之高,但我们仅有的两个多媒体教室满足不了教师的需要。
2、远程教育资源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上,我们在实践中还缺少灵活多样的方式,目前的工作还比较粗浅,有待于今后继续探索。
今后的打算:
1、进一步研究远程教育资源与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加大教研力度,走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道路。
2、继续分层次、分批次进行教师业务能力的培训,让有专长、教育教学突出的教师走出去,带回来。在自身能力提高的同时,带动广大教师,促进学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
由于我校从事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时间比较短,我们还缺乏经验,工作还需不断改进,有些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但这些不会成为我们继续进步的阻碍,反而会成为一种动力。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做好现代远程教育三种模式的工作。用鼠标点击希望,用智慧创造辉煌。我们相信现代远程教育必将花满枝头,硕果累累,明天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