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无公害水稻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无公害稻谷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大丰市其银农产品专业合作社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食品中稻谷生产的有关定义、生产技术以及收获、运输、贮藏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大丰市无公害稻谷的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4404.1 粮食种子 禾谷类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5790 稻瘟病测报调查规范 GB/T 15791 稻纹枯病测报调查规范 GB/T 15793 稻纵卷叶螟测报调查规范 GB/T 15794 稻飞虱测报调查规范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 5116—2002 无公害食品 水稻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安全间隔期
最后一次施药、施肥到作物收获时允许的间隔天数。3.2安全排水期
稻田施肥及施用农药后不宜排水的间隔天数。4 一般要求 4.1 产地环境
应符合NY 5116—2002的规定。4.2 品种选择
选用通过本地审定并在示范成功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1的规定。
4.3 肥料使用准则
4.3.1 肥料使用原则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
4.3.2 禁止使用未经国家或省级农业部门登记的化学和生物肥料。
4.3.3 禁止使用重金属含量超标的肥料(有机肥料及矿质肥料等),附录A列出了肥料中主要重金属含量的限量指示。
4.3.4 安全排水期7天。4.4 农药使用准则
4.4.1 农药使用应符合GB 4285、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附录B规定了无公害水稻生产中的禁用农药品种;附录C列出了无公害水稻生产中的常用农药品种及常用剂型、用量、安全间隔期等。
4.4.2 合理混用、轮换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或具有负交互抗性的药剂,克服和推迟病虫害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4.4.3 安全排水期5 d~7 d。4.5 有害生物控制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从稻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出发,综合应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和危害。栽培技术
无公害稻谷栽培应注重以下技术要点。5.1 选用抗性强水稻品种
选用抗虫、抗病性强的水稻品种(组合),并注意定期更换。本公司种植品种主要为淮稻5号。
5.2 合理稀植
本公司水稻种植采取移栽方式。种植密度一般肥沃田、前作蔬菜田,每亩插1.8-2万丛;泥砂土田、肥力中等田,每亩插2-2.2万丛;易跑水跑肥田,靠插不靠发,每亩插2.5-3万丛。一般要求亩最高茎蘖数为28-30万苗,每亩有效穗18-23万穗,成穗率70-80%。
5.3平衡施肥
5.3.1 有机、无机结合,氮、磷、钾配合施用
提倡测土配方施肥,一般有机肥占总施肥量的30%以上,氮∶磷∶钾(N∶P2O5∶K2O)一般为1∶0.5∶1。
5.3.2 施肥方法
施足基面肥,适施分蘖肥和穗肥。一般氮肥用50%~70%作基面肥,20%~30%作分蘖肥,10%~20%作穗肥;磷肥全部作基肥施用;钾肥基、蘖肥各占50%。也可采用一次性全层施肥,将专用复配肥料在平田时一次性施入耕作层土壤,但在砂壤田不宜采用。
水稻追肥,应做到“前期早追施,中稳不疯长,后健不早衰”,穗肥适当早施,一般不施粒肥。实行配方施肥,氮磷钾合理搭配,根
据土壤肥瘦,分蘖肥一般亩追施尿素8-10kg,加硫酸钾5-6kg。禁止使用硝态氮肥(如硝酸铵等)和以硝态氮肥作基肥生产的复(混)合肥作追肥。大力推广叶面喷施微肥、生物钾肥、有机液肥。
5.3.3 安全间隔期 15天以上。5.4 合理灌溉 5.4.1 灌溉水质要求
应符合NY 5116—2002的规定。5.4.2 灌溉方法
水稻合理灌溉的原则是:浅水活苗,寸水活棵,薄水分蘖,蘖够晒田,深水孕穗,干湿壮籽,达到叶青脚秀,谷黄秆绿,穗大粒多的高产长相。插秧时,水不宜过深,防止漂秧。秧插完后适当将水灌到5cm深。移栽后35-40天进入分蘖高峰期,为了控制无效分蘖,减少养分消耗,应撤干田水晒田,沙壤土土层薄,不可晒开裂;耕层厚、土质肥沃田要重晒,晒至田泥开鸡爪裂为宜。孕穗期是需水关键阶段,灌水10cm,不可脱水。抽穗期至成熟期采取干湿交替,湿润灌溉,有利灌浆结实,籽粒饱满。有害生物控治技术 6.1 农业防治
6.1.1 选用抗性强的品种。品种定期轮换,保持品种抗性,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6.1.2 采用合理耕作制度、轮作换茬、种养(稻鸭、稻鱼、稻蟹等)结合、健身栽培等农艺措施,减少有害生物的发生。
6.2 生物防治
通过选择对天敌杀伤力小的中、低毒性代学农药,避开自然天敌对农药的敏感时期,创造适宜自然天敌繁殖的环境等措施,保持天敌;利用及释放天敌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
6.3 物理防治
采用黑光灯、震频式杀虫灯、色光板等物理装置诱杀鳞翅目、同翅目害虫。
6.4 药剂防治 6.4.1 主要病害的防治 6.4.1.1 稻瘟病
依据GB/T 15790的规定,当稻瘟病的中心病团出现时,每667 m2用三环唑20 g~25 g或稻瘟灵28 g~40 g喷雾防治。
6.4.1.2 稻纹枯病
依据GB/T 15791的规定,在水稻分蘖至孕穗期、抽穗期,当分蘖期丛发病率在15%~20%、孕穗期30%以上时,每667 m2用井岗霉素10 g~12.5 g加水50 kg喷雾1~2次,低于此指标可以不施农药。
6.4.1.3 白叶枯病
在白叶枯病常发区,于发病初期每667 m2用叶枯唑30 g~40 g加水50 kg喷雾防治;尤其在大风、暴雨、洪涝等灾害之后,水稻叶片受到损伤,应及时喷施上述药剂,防止病情暴发。6.4.1.4 恶苗病
采用抗二硫氰基甲烷或咪鲜胺溶液浸种。6.4.1.5 稻曲病
在孕穗中、后期每667 m2用井岗霉素10 g~12.5 g兑水50 kg 对穗部进行喷雾。6.4.2 主要虫害的防治 6.4.2.1 稻飞虱
依据GB/T 15794的规定,当百丛虫量达1 500头~2 000头,每667 m2用噻嗪酮7 g~10 g或吡虫啉1.5 g~2 g兑水50 kg,针对稻株中下部喷雾。
6.4.2.4 稻纵卷叶螟
依据GB/T 15793的规定,掌握在主害代1、2龄幼虫盛发期(稻叶初卷期)。当分蘖期百丛幼虫65头~85头、孕穗期40头~60头以上时,进行药剂防治,药剂杀虫双、杀虫单;此外,也可用毒死蜱32 g~40 g兑水50 kg喷雾稻株中、上部。
6.4.3 杂草防治 6.4.3.1 秧田杂草防治
于播种后0~10 d,每667 m2用杀草丹乳油100 g~125 g、禾草敌乳油96 g~140 g或丁草胺30 g或苄嘧磺隆1.5 g~2 g兑水30 kg喷雾。
6.4.3.2 移栽前杂草防治
可在移栽前2 d~10 d,每667 m2百草枯20 g~40 g兑水50 kg细喷雾,杀灭田间杂草。6.4.3.3 本田杂草防治
于移栽后5 d~10 d,每667 m2用禾草丹乳油100 g~125 g或吡嘧磺隆6.25 g或田草光(苄嘧磺隆与丁草胺复配剂)25 g~30 g拌化肥或细泥土30 kg撒施。收获、运输、贮藏及副产品处理要求 7.1 收获
实行无公害稻谷与普通稻谷分收、分晒。禁止在公路、沥青路面及粉尘污染严重的地方脱粒、晒谷。
7.2 运输
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有防雨设施。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有异味的物品混运。
7.3 贮藏
在避光、常温、干燥和有防潮设施的地方贮藏。贮藏设施应清洁、干燥、通风、无虫害和鼠害。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易发霉、发潮、有异味的物品混存。若进行仓库消毒、熏蒸处理,所用药剂应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卫生安全的规定。
7.4 副产品处理
无公害水稻生产的副产品包括秸秆、垄糠、米皮糠等应综合开发、合理利用;提倡秸秆还田、稻糠稻作;严禁焚烧、胡乱堆放、丢弃和污染环境。
本规程从2012年1月起开始执行。
第二篇:铁岭市无公害农产品豇豆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铁岭市无公害农产品豇豆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豇豆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和栽培管理措施。本标准适用于辽宁省铁岭市露地无公害豇豆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NY 5010-2002 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GB4285—89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l8406.1-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 NY 5078 无公害食品 豇豆 3 产地环境
无公害豇豆生产的产地环境应符合GBl8407.1-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的规定。4 栽培技术措施 4.1 栽培茬次 4.1.1 春季栽培
4月末或5月初直播于露地。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上市。4.1.2 夏秋季栽培
6月至7月初直播,8——9月上市。4.2 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优质、高产、商品性好、符合目标市场消费习惯的品种。4.3 播种前的准备 4.3.1 地块选择
应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地下水位较低,土层深厚疏松、肥沃,三年以上未种植过豆科作物的地块。4.3.2 整地施基肥 根据土壤肥力和目标产量确定施肥总量。磷肥全部作基肥,钾肥三分之二做基肥,氮肥三分之一做基肥。基肥以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为主,一般肥力地块每亩2000公斤农家肥加30公斤过磷酸钙和50公斤草木灰,三分之二撒施,三分之一沟施,深翻25 ——30 厘米,然后起60厘米宽的垄。4.4 播种 4.4.1 种子处理
播种前应选择有光泽、籽粒饱满、无病斑、无虫伤、无霉变的种子,并进行1——2天的晾晒,严禁曝晒。用0.3%的福尔马林浸泡种子2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晾干后播种;也可以用0.08——0.1%的钼酸铵溶液浸种1小时,用清水冲洗晾干后播种。还可以用种子质量0.5%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防治枯萎病和炭疽病。
4.4.2 播种适期的确定
早春10厘米土温稳定通过10℃为春提早豇豆适宜播种期。在铁岭地区露地种植豇豆的适宜播期很长,从4月末到6月末可以随时播种。4.4.3 播种密度
一般为60厘米行距,每6行空1行,穴距33——35厘米,每穴2——3株;秋茬可适当密植,穴距30——33厘米。4.4.4 播种方法
露地豇豆宜采用干籽直播。若浸种,出苗前易烂种,若催芽,出苗前易干芽。如春旱在播种前应灌水造墒或在播种时浇底水,以利种子吸水顺利出苗。豇豆播种时切忌不要浇“明水”。
播种时开沟或开穴深3厘米,按穴距点籽,每穴点籽3——4粒,覆土后适当镇压,使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以利种子吸水发芽。出苗后根据品种特性每穴留苗2——3株。4.5 田间管理
4.5.1 间苗、补苗及中耕
豇豆在基生叶展开时要及时查田间苗、补苗,每穴留苗2——3株,间去多余的苗,如缺苗要进行补种或补栽。
不覆地膜的苗期要中耕2——3次,以利地温回升,改善土壤通透性,为豇豆根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行间和穴间中耕可深些,近根部要浅些,以免伤根。中耕同时结合进行培垄。4.5.2 搭架引蔓
当植株5——6片叶时就要及时插架,一般插成人字架或人字花架,人工引蔓上架,使植株均匀分布在架杆上。引蔓宜在晴天中午或下午进行,雨后或早晨,茎蔓脆嫩易断。4.5.3 水肥管理
根据豇豆长相和天气情况,一般在开花座荚前以中耕保墒为主,进行适当蹲苗。土壤过于干旱,或植株长势较弱,可在开花前或插架前浇一次小水,并追施提苗肥,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第一花序坐荚后开始追肥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结荚期5——7天浇一水(覆盖地膜的浇水间隔期可适当延长)。高温季节,采用勤浇轻浇,早晚浇水,热雨后浇清水降低地温,雨季注意防涝。每隔1——2次水,追施一次速效氮肥和钾肥。同时,还应针对性地喷施微量元素肥料,根据需要可用0.2%磷酸二氢钾加0.1%硼砂和0.1%钼酸铵溶液,或2%过磷酸钙浸出液加0.3%硫酸钾溶液喷施防早衰。在生产中不应使用未经无害化处理和重金属元素含量超标的城市垃圾、污泥和有机肥。4.5.4 植株调整
及时整枝抹芽摘心可以节约养分,改善群体通风透光性能,调节秧荚平衡。主蔓第一花序以下的侧芽要及早彻底抹去,以保证主蔓粗壮。主蔓第一花序以上各节位的侧枝都应留2——3叶摘心,促进侧枝形成第一花序。主蔓满架后及时摘心,促进下部侧枝开花结荚。4.5.5 采收
花后12——15天是嫩荚采收适期,采收要及时,初荚期和后期一般2——3天采收一次,盛荚期应每天采收。NY 5078标准采收上市。4.5.6 清理田园
及时将豇豆田间的残枝、病叶、老化叶和杂草清理干净,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保持田间清洁。4.6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猝倒病、立枯病、锈病、菌核病、枯萎病、炭疽病、白粉病、蚜虫、豆荚螟、茶黄螨、红蜘蛛、潜叶蝇、白粉虱、烟粉虱。4.6.1 农业防治 4.6.1.1 选用抗病品种
针对当地主要病虫控制对象,选用高抗多抗的品种。4.6.1.2 创造适宜的生育环境条件
深沟高垄栽培,地膜覆盖,适当控制浇水,注意排出田间积水,清洁田园,做到有利于植株生长发育,避免侵染性病害发生。4.6.1.3 耕作改制
尽量实行轮作制度。如与非豆类作物三年以上轮作。有条件的地区应实行水旱轮作,如水稻与蔬菜轮作。4.6.1.4 科学施肥
测土平衡施肥,增施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少施化肥,防止土壤盐渍化。4.6.2 物理防治 4.6.2.1 诱杀与驱避
垄间悬挂黄板诱杀蚜虫、白粉虱、潜叶蝇等害虫,每亩悬挂30块——40块黄板(25cm×40cm),露地栽培铺银灰地膜或悬挂银灰膜条驱避蚜虫。4.6.2.2 杀虫灯诱杀害虫
利用频振杀虫灯、黑光灯、高压汞灯、双波灯诱杀害虫。4.6.3 生物防治
4.6.3.1 积极保护利用天敌,防治病虫害。4.6.3.2 生物药剂
用1%农抗武夷菌素150倍——200倍液喷雾防治灰霉病、白粉病,用100万单位新植霉素粉剂3000——4000倍喷雾防治细菌性疫病,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00——5000倍液喷雾防治红蜘蛛、潜叶蝇等害虫。4.6.4 化学防治 4.6.4.1 锈病
于发病初期,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安全间隔期20天,或50%多·硫悬浮剂300倍液等喷雾防治,视病情10——15天喷施1次,可兼治白粉病。4.6.4.2 细菌性疫病 于发病初期,用链霉素100万单位兑一壶(喷雾器)水或用30%琥胶肥酸铜悬浮剂500倍液喷雾防治。4.6.4.3 炭疽病
于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安全间隔期20天,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安全间隔期15天。4.6.4.4 地下害虫
用8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1000倍灌根;用麦麸5份或秕谷5份煮至三成熟晾至半干,加80%敌百虫0.15份对水30份拌匀,撒于畦内,每亩用毒饵2.5公斤,安全间隔期15天。
4.6.4.8 白粉虱、蚜虫
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4.6.4.9 豆野螟和夜蛾类幼虫
用溴虫腈3.35——5.0克有效成分/亩或茚虫威3克有效成分/亩。
使用药剂防治应符合GB 4285、GB/T 8321(所有部分)的要求。注意轮换用药,合理混用。严格控制农药安全间隔期。
铁岭市农业科学院 冷丽芬
二○○八年六月十六日
第三篇:无公害生猪标准化养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无公害生猪标准化养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一、环境与工艺
猪场生产区应建在管理区的上风或侧风处,污水粪便处理设施和病死猪处理区应建在生产区的下风或侧风处,场区净道 与污道要分开,要实施“单元式”或“全进全出制”饲养工艺。猪舍要冬季保暖,夏季隔热,通风良好,猪场应设有废弃物储存设施,防止渗漏,溢流,恶臭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二、引种
应从具有种猪生产经营许可证和达到无公害生产标准的种猪场引进,并按照GB16567进行检疫。引进的种猪应隔离观察15—30天,经兽医检查确定为健康合格后,方可供繁殖使用。
三、饲养条件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应符合NY5032的要求。在猪的不同生长时期和生理阶段,应配置不同的配合饲料,营养水平不低于GB8471要求,禁用高铜、高锌口粮。禁止在饲料中添加兴奋剂、镇定剂、激素类。使用含在抗生素的添加剂时,应在商品猪出栏前,按有关准则执行休药期。不使用变质、生虫或被污染的饲料。
饮水—应保持充足的饮水,水质符合NY5027的要求。免疫—猪群免疫应符合免疫要求。免疫用具应在免疫前后彻底消毒,剩余或废弃的疫苗以及使用过的疫苗瓶要做无害化处理。
兽药使用—加强饲养管理,减少疾病发生,减少药物的使用量。仔猪、生长猪必须治疗时,药物使用要符合NY5030的要求;育肥后期尽量不使用药物,必须治疗时,应严格执行停药期。种猪必须用药时,在治疗期或达不到停药期的不能作为淘汰猪出售。
四、卫生消毒 消毒剂—要选择对人和猪安全,没有残留,对设备没有破坏,不会在猪体内产生有害积累的消毒剂,选用的消毒剂应符合NY5030的规定。
消毒方法—包括喷雾消毒、浸液消毒、熏蒸消毒、紫外线水表、喷撒消毒。
消毒制度①环境消毒:每2—3周用2%火碱或撒生石灰1次;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每月用漂白粉消毒1次,大门口、猪舍入口设消毒池,定期更换消毒液。②人员消毒: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净道和猪舍要经过洗澡、更衣、紫外线消毒。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必须进入生产区时,要更换场区工作服和工作鞋,并遵守场内防疫制度,按指定路线走。③猪舍消毒:每批猪只调出后,要彻底清扫干净,用高压水枪冲洗,然后用喷雾消毒。④用具消毒:定期对保温箱,补料槽,饲料车,针管等进行消毒。⑤带猪消毒:可用0.1%新清尔灭,0.3%过氧乙酸。
五、饲养管理
人员—饲养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传染病患不得从事养猪工作,场内兽区不准对外治疗,配种人员不准对外开展猪的配种工作。
饲喂—饲料每次添加要适当,少喂勤添,防止饲养污染腐烂,转群时要体重大小强弱分群,饲养密度要适宜。每天打扫猪舍卫生,观察猪群健康状态。
六、病死猪处理
需要淘汰处死的可疑病猪,应采取不会把血液和浸出物散播的方法进行扑杀,传染病猪尸体应按GB16548进行处理;有治疗价值的病猪应隔离饲养,由兽医诊冶。
七、废弃物处理
猪废弃物处理实行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粪便经堆积发酵后作农业用肥,污水经发酵沉淀后方可作液体肥使用。
八、资料记录
认真做好引种,配种、产仔、哺乳、断奶、转群、饲料消耗等日常生产记录。种猪要有来源、特征、主要生产性能记录,饲料要有来源配方及各种添加剂使用情况记录;兽医人员要做好免疫,用药,发病和治疗情况记录;每批出场的猪应有出场猪号、销售地记录;各项记录最少保存2年。
九、监测
随时动物防疫监督部门和畜牧兽区行为执法单位对有关有毒有害物质的监督检查;生猪出栏前经兽医卫生检疫部门检疫合格,出具检疫证明的方可上市屠宰。
第四篇: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初探
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初探
摘 要:无公害水稻的栽培种植不仅能够满足国民的食物需求,同时更加健康、清洁的食物也是当前国民对于自身生活质量的要求之一。笔者就将针对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进行探讨,希望对柳州市农业未来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初探
中图分类号:S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532050
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使得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自然而然,国民对于自身的生活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于粮食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吃饱”上,在“吃饱”的基础之上还需要“吃好”。无公害水稻的栽培种植不仅能够有效的保护生态自然环境,同时还能够满足国民对于食品的要求,以此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感,为我市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做出巨大贡献。无公害水稻栽培种植的基本要求
1.1 地块选择
要想进行无公害水稻的栽培种植,首先要进行地块的选择。需要注意的是,在无公害水稻的栽培种植过程中,地块选择是十分关键的,直接关系到水稻种植的成果。较为适合进行无公害水稻栽培种植的地块应当要远离工业以及煤矿等地区,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农作物的清洁和环保。还需要确保的是地块没有遭受到任何的污染,生态自然环境需要极为的优良,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无公害水稻的种植。就是除了环保的要求以外,还需要注重的就是土壤的肥沃程度,要挑选肥力较高的地块,减少化肥的使用量,以此来保障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1.2 品种选择
除了地块的挑选以外,在无公害水稻的栽培种植过程中,品种的挑选也是十分重要的。想要保障水稻的产量,那么就需要根据每个区域的特点,包括温度、湿度以及气候等因素来挑选最合适的水稻品种。水稻的品种必须要具备高产、高品质、抗逆以及较高的抗病虫害能力,这样才能保障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而除了品种的挑选以外,挑选优良的种子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栽培种植之前,必须要对水稻的种子进行挑选,确保种子的干净、饱满以及发芽率,这样才能确保水稻在未来能够更好的生长,同时有效提高水稻的结实率。通常情况下,为了让种子达到这一要求,可以在采购种子之后,将种子进行摊铺晾晒2~3d。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有效杀灭种子表面的病菌,同时还可以提高发芽率,保障水稻的产量。在晾晒之后还需要进行拌种浸种。这样是为了进一步杀灭种子所包含的病菌,提高种子的抗病虫害能力。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在播种后让种子能够更好的生长,同时在生长过程中免于病虫害的侵袭,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让农户能够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1.3 育苗
对于无公害水稻的栽培种植来说,育苗也是十分重要的阶段。而种子的品质与质量会对育苗阶段的工作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一定要做好种子的挑选。一般情况下,无公害水稻的种子需要保障纯净度在98%以上,同时发芽率要超过95%。同时,将挑选好的种子进行晾晒、选种、拌种以及浸种工作之后就需要进行育苗工作了。在育苗工作中不可避免要使用到覆盖材料,而覆盖材料对育苗工作也有着极大的影响。从笔者所观察到的情况来看,认为农户最好可以选取无纺布来作为育苗的覆盖材料,这样可以帮助种子更好的生长。除此之外,农户还需要保障挑选地块的肥沃程度,确保种子在生长过程中拥有充足的营养。
1.4 科学施肥
对于无公害水稻的栽培种植工作来说,确保土壤拥有较高的肥力是十分重要的。不过,再肥沃的土地,也需要结合肥料的施入。而在施肥前需要进行测土配方之后再进行施肥,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土壤中营养物质的均衡。在施肥的过程中应该以有机肥为主,化学肥为辅,以此确保肥料的充足又能更好的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在有机肥当中,包括了稻草还田肥、沼气肥、堆肥以及厩肥等多种不同的肥料。而肥料的施入首先应该选取在插秧前10~15d进行施肥。之后,再根据测土结果来调配合适的化学肥。如果土壤是呈现酸性或者中性,那么可以采用在田地施入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等肥料来提高土壤的肥沃程度,确保秧苗更好的成长。
1.5 插秧工作
插秧工作也是无公害水稻栽培种植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农户在进行插秧工作之前需要对已经挑选好的地块进行整地工作,清除杂草和杂物,从而起到降低病虫害威胁,减少土壤营养被其他杂草吸收的情况发生。而在整地工作之后,还需要对挑选好的地块进行浇灌工作。浇灌工作结束之后,还可以采用农用机械对地块进行耕地工作,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能够进一步清除地块中的杂草。
当然,浇灌与耕地工作的间隔时间不要太长,否则会影响耕地工作的开展。当插秧的准备工作全部完成之后,并不代表就可以马上进行插秧工作,还需要注意当地的气候。最理想的状况是在气温处于12℃左右的时候进行插秧,这样有利于秧苗更好的生长。最后,在进行插秧工作的时候还需要注重秧苗的种植密度,不能过密也不能过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秧苗的成活质量,以此来提高水稻的产量。无公害水稻的田间管理工作
2.1 管水工作
在无公害水稻的栽培过程中,管水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在插秧到分蘖过程中,只需要进行少量的浇水灌溉,如果水量过多就有可能导致水稻根系出现腐烂状况,从而影响秧苗的成活率。而在分蘖过程中,当处于分蘖盛期时,需要采用浅、湿灌溉的方法来进行灌溉。而到了分蘖的末期,则需要停止浇水灌溉,同时进行晒田工作。这样做的目的就在于通过晒田工作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帮助水稻能够更好的生长。而当水稻进入了出穗以及开花阶段,就需要严格控制田间的浇水灌溉,保障田间水分不多不少,水层最好维持在6~7cm之间,?@样才能帮助水稻更好的出穗开花,以此提高水稻的结实率,让农户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当然,还需要注重的一件事就是无公害水稻在栽培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出现早熟期,在这个时候一定要保障田间水分,绝对不能过早的断水,否则将会对水稻的产量与品质造成影响。
2.2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的防治是无公害水稻栽培种植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如果疏忽对病虫害的防治,很可能会对水稻的产量与品质造成极为不良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无公害水稻的栽培种植既然是为了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进行生态自然环境的保护,那么在进行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也需要讲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以及生物防治等防治措施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改善传统的病虫害防治现状。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无公害水稻在种植栽培过程中主要包括了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稻飞虱以及稻水象甲等病虫害威胁。对于纹枯病可以在6月的上中旬,喷洒稻丰灵来进行防治,这样的好处在于不仅可以进行纹枯病的防治同时还能防治二化螟。针对稻曲病则可以采用稻曲克敌兑水进行喷雾处理实现稻曲病的防治工作。在进行稻瘟病的防治时则可以采用40%富士一号乳油来进行。针对稻飞虱和稻水象甲则可以采用80%乐果和克甲螟来进行防治。当然,需要注意的,各种农药都只能使用1次,绝对不能重复使用。否则,不但会降低病虫害防治的效果,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2.3 施肥管理
在进行无公害水稻栽培种植中,较为适合使用有机肥来进行栽种。而有机肥主要可以使用头年稻草还田来进行施肥工作。在栽秧前15d,可以施入腐熟畜禽粪肥,确保土壤具有充足的营养。当然,在栽种过程中,化学肥料的施入在所难免,而在施入化学肥料时,则需要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配方施肥,这样可以保障土壤的肥沃程度,同时也能够避免化学肥料施入过多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一般情况下,如果土壤是酸性或者中性,则可以施入磷肥和钾肥,这样可以有效改变土壤的状态,为水稻的生长提供更大的帮助。结语
无公害水稻的栽培种植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以及提升??民的生活品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当前我国无公害水稻的栽培种植情况来看,必须要做好地块的选择、品种挑选、育苗、底肥施入以及插秧工作,这是对无公害水稻栽培重视的基本要求。在田间管理工作当中还需要做好管水以及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农作物更好的生长,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让农户通过无公害水稻的种植获得更大的经济利润,对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也有着极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崔顺海.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要点初探[J].中国农业信息月刊,2012(4).[2]吴喜全,井力.浅析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J].新农村:黑龙江,2014(2):102.[3]刘桂洁.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要点初探[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2):102.[4]朱福磊,谢延彬.浅析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4(7):94.[5]吴忠良.水稻无公害栽培技术初探[J].农业科技通讯,2014(5):186-187.[6]欧阳俊.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初探[J].农技服务,2015,32(5):64.
第五篇: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
摘要:总结了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技术要点,如生产基地的选择,茬口安排和栽培设施;提出了常见蔬菜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如生物和物理防治技术,合理施肥等,希望能在推进无公害蔬菜栽培中发挥作用。
关键词:无公害蔬菜;栽培设施;生产技术;施肥
公害がない野菜を生産する技術
要点:公害がない野菜を生産する技術のポイントをまとめます.例えば、野菜は輪作の順序、施設の選びがあります.それに、野菜にある病虫害を予防する技術を提案します.例えば、バイオテクノロジー、物理学を利用して病虫害を予防する技術と合理的に肥料をやることがいろいろあります.そのため、公害がない野菜を生産する技術を推し進める時に役に立けるのだと思います.
キーワード:公害がない野菜;施設の選び;生産技術;肥料をやること
无公害蔬菜是指蔬菜的产地环境、栽培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蔬菜产品。现根据对几种常见蔬菜进行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实践经验,将其生产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一、基地的选择
无公害蔬菜基地应选建在生态环境良好,基本没有环境污染、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条件良好的蔬菜主产区、高产区或独特的生态区,并具有可持续栽培能力的农业栽培区域。具体来说,就是产地最好集中连片,具备一定的栽培规模,产地区域范围明确,产品相对稳定;产地区域范围内、灌溉水上游,产地上方向,均没有对产地构成威胁的污染源;远离污染源,一般要求远离污染源3千米以上。另外,应尽量避免公路主干线,并距离主干道40米以上。基地选定后还应合理规划,完善排灌设施,健全田间道路网络,培肥土壤等,创造一个优质、高效、低耗的无公害蔬菜生产生态环境。
二、主要茬口安排
1.露地栽培的茬口
在适宜蔬菜生长的季节,可以采用直播栽培的方式,栽培无公害蔬菜产品,一般由北方向南方随着气候资源的丰富,栽培的茬口逐渐增多。如黄瓜在哈尔滨只能露地栽培春茬,郑州可以露地栽培春茬、秋茬,武汉则可以栽培春茬、夏茬、秋茬,广州则可以栽培冬春茬、春茬、夏茬、秋茬、冬茬。
2.设施栽培茬口
在我国北方地区,欲增加栽培茬口,延长鲜菜的供应期,就必须采用设施栽培。
(1)冬春茬
是日光温室栽培难度最大,经济效益最高的茬口。一般于“十一”前后播种或定植,入冬后开始收获,翌年春结束栽培。
(2)春早熟栽培
是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的主要栽培茬口,以栽培喜温性果菜类为主。前期均利用温室育苗,保温性较好的日光温室可于2~3月定植,塑料大棚可于3~4月定植产品始收期可比露地提早30~60天。
(3)越夏栽培
利用温室大棚骨架覆盖遮阳网或防虫网,栽培一些夏季栽培难度较大的果菜类或喜冷凉的叶菜类(白菜、菠菜等),于春末夏初播种或定植,7~8月收获上市。
(4)秋延后栽培
是塑料大棚的主要栽培茬口。一般于7~8月播种或定植,栽培番茄、黄瓜、菜豆等喜温性果菜类蔬菜,供应早霜后的市场,也有相当一部分叶菜类的延后栽培。
(5)秋冬茬
是日光温室栽培的主要茬口之一,一般于八月前后播种或育苗,九月定植,十月开始收获直到春节前后。以栽培喜温性果菜类为主,前期高温强光,植株易旺长,后期低温寡照,植株易早衰,栽培难度较大。
三、主要栽培设施
蔬菜栽培的园艺设施栽培是人为地利用有关保温或降温材料,改变设施内的小气候环境。目前已广泛应用的有地面覆盖、风障畦、塑料大棚、小拱棚、巨型棚、温室、遮阳网覆盖、防虫网覆盖。这些设施可单独使用,也可综合使用,主要依气候条件和不同作物生长的需要而定。
1.阳畦 阳畦又名秧畦、洞坑,是由风障畦发展而来的。它是利用太阳的光能来保持畦内的温度,没有人工加温设施,所以又称冷床。阳畦由畦心、土框、覆盖物和风障四部分构成。畦心一般 1.5米宽、7米长。土框的后墙高40厘米,底宽40厘米左右,上宽20厘米;前土墙深10~12厘米,东西两边墙宽30厘米,按南(前)北(后)两墙的高度做成斜坡状。由于阳畦建造方便,成本低,技术易于掌握,目前仍是瓜类蔬菜早春育苗,特别是在蔬菜保护设施不很发达地区常用的方法之一。
2.地面覆盖
地面覆盖是在烟田土壤表面覆盖作物秸秆或农用塑料薄膜等,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调节土壤温度等的农业措施。地膜覆盖可以涵养土壤水分,增加土壤水的贮蓄量,抑制土壤水分的蒸发;可以提高农田水分的利用率;此外,还抑制杂草的生长,减少土壤水分的消耗。目前应用较广的是采用作物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技术。
地面覆盖主要应用于果菜类、叶菜类和瓜菜类的春提前栽培,并和塑料大棚及阳光温室结合应用与蔬菜的促成栽培。
3.巨型棚 巨型棚是河南省扶沟县曹里乡从山东省寿光县引进的蔬菜塑料大棚新模式。一般每个棚室面积均在15亩左右,主要栽培黄瓜、番茄等蔬菜。大大降低了塑料棚室每亩地的成本。巨型棚的结构为竹木结构。每个棚的跨度20~90米不等,长度因地块而定,高度
2.6~3.5米。立柱间距1.2~1.3米,膜外用8~10号钢丝压膜,早春多采用二膜、三膜或四膜覆盖,外膜多采用7~8丝聚乙烯防老化无滴膜,内膜采用无滴地膜。巨型大棚与常规大棚相比,11月份与3月份棚内日平均气温提高了1.3~1.6℃左右,白天平均气温增幅在0.8~1.2℃,夜间平均气温增幅在1.8~2.4℃。巨型大棚的主要栽培茬次为早春和秋延迟栽培,春季可以在2月上旬进行喜温果菜的定植,秋延迟栽培收获期可持续到11月下旬。
4.防虫网的覆盖栽培
防虫网是一种采用添加防老化、抗紫外线等化学助剂的优质聚乙烯原料,经拉丝织造而成,形似窗纱,具有抗拉力强度大、抗热耐水、耐腐蚀、耐老化、无毒无味的特点。蔬菜防虫网是以防虫网构建的人工隔离屏障,将害虫拒之于网外,从而收到防虫保菜的效果,应用此项技术可大幅度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5.遮阳网覆盖栽培
遮阳网是以聚烯烃树脂为主要原料,并加入防老化剂和各种色料,经拉丝编织而成的一种轻量化、高强度、耐老化的网状新型农用塑料覆盖材料。遮阳网覆盖栽培,具有遮光、调温、保墒、防暴雨、防大风、防冻融过速脱水坏死、防病虫鼠鸟害等多种功效。遮阳网覆盖栽培与露地栽培相比,平均亩产量、亩产值、亩纯收入分别增长26%、34%、38%;每茬可少喷一、二次农药,节省开支16—32元;十字花科蔬菜育苗,省种30%;秧苗成苗率提高20%—60%;与传统的芦帘覆盖栽培比较,每亩省工8个;年亩覆盖成本降低450元,节本75%。
四、应用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指以菌治虫、以虫治虫、以抗生素防治病虫害或以各种生物制剂防治病虫害,可直接取代部分化学农药。目前在生产实践中已得到成功运用的有:用苏云金杆菌(BT)制剂防治多种鳞翅目害虫已取得实效,用菜青虫颗粒体病毒防治菜青虫或与苏云金杆菌混用防效更好,或用斜纹夜蛾核形多角体病毒防治斜纹夜蛾,用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白粉虱等。
利用生物工程技术进行作物茎尖脱毒快繁既可有效防治病毒病,也可加快作物繁育速度,这项技术已在马铃薯、草莓、大蒜、苹果等作物上推广应用。
五、应用物理防治技术
采用物理方法防治蔬菜病虫害是一种较理想的无公害防治方法。物理防治意指通过栽培设施创造不利于病虫发生但却有利于或无碍于作物生长的生态条件的防治方法。它可通过病虫对温度、湿度或光谱、颜色、声音等的反应能力,用调控办法来控制病害发生,杀死、驱避或隔离害虫。
目前已有多种方法应用于生产实践,如在设施栽培中可通过控制温湿度,遏制病菌的生长和浸染,减轻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黑星病等的危害,利用太阳能进行高温闷棚可防治多种土传病害及线虫。
六、慎用化学防治技术 无公害蔬菜并非不使用化学农药,使用化学农药是防治蔬菜病虫害的有效手段,特别是病害流行、虫害爆发时更是有效的防治措施,关键在于要科学合理地用药,既要防治病虫害,又要减少污染,把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量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1)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绝对禁止在蔬菜上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2)对症下药。据中国蔬菜病虫原色图谱记载,我国有蔬菜病害1133种、蔬菜虫害334种,但各地主栽的蔬菜种类和主要病虫发生种类并不很多,防治前一定要确诊后对症下药。
(3)讲究施药技术。实施化学防治时必须把农药施用到目标物上才能有效地控制蔬菜病虫的发生、发展,才能保护蔬菜的正常生长,若施药“脱靶“就会降低防治效果和造成环境污染。
(4)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控制农药的使用浓度、使用量、剂型、使用次数、使用方式和依法执行农药的安全间隔期。
七、合理使用肥料
(1)肥料的使用应符合《肥料合理使用准则》(NY/T496)的规定。禁止使用未经国家或省级农业部门等级的化学和生物肥料及重金属含量超标的肥料(有机肥料和矿物质肥料等)。一般要保证七天的安全间隔期,氨肥要保证15天的安全间隔期。
(2)合理施肥原则和肥料选择
合理施肥原则:合理施肥,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环境,改善施肥技术,因土、因菜平衡协调施肥,以地养地。坚持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坚持测土配方施肥,在农田施用肥料应遵循如下原则:1.施用肥料中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累积不致危害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2.施用肥料不会对地表水及地下水产生污染。(3)施肥因地、因苗、因季节而异。不同的地质,不同的苗情,不同的季节施肥种类,施肥方法要有所不同,低肥菜地,可施氮肥和有机肥以培肥地力。蔬菜苗期施氮肥利于蔬菜早发快长。夏秋季节气温高,硝酸盐还原酶活性高,不利于硝酸盐积累,可适量施用氮肥。
21世纪将是一个绿色产品的世纪,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国际环保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蔬菜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公害蔬菜日益受到亲睐。此外,发展无公害蔬菜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之一,对增强我国蔬菜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增加出口创汇也具有重要意义,食蔬菜生产的必由之路,具有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宋建华,石东风.无公害蔬菜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新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2] 黄广学.设施蔬菜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3] 陈杏禹.蔬菜栽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 吴志行等.蔬菜无公害栽培技术[M].北京:中原农民出版社,2006
[5] 段昌群等.无公害蔬菜生产理论与调控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6] 葛晓光,张智敏.绿色蔬菜生产[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7] Bandana B,Srivastava H S.Absorp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nitrate in plants:influence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India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2001
[8] Engelstad.1985.Fertilizer Technology and Use.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Inc [9] Dilip M,Rommens S M T,Beachy R N.Resistance to disease and insects in transgenic plants:progress and applications to agriculture,disease and pest resistance,1995
[10] Weaver,Robert J.1972,Plant Growth Substances in Agriculture,U.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