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社课“实践体验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创新

时间:2019-05-12 19:58: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品社课“实践体验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创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品社课“实践体验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创新》。

第一篇:小学品社课“实践体验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创新

小学品社课“实践体验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创新

苏州市品德名教师、苏州市小学品德学科带头人沈丽萍老师多年来积极探索“实践体验教学”。她对这一教学模式的理解是:在建构主义、认知心理学等理论引领下,根据小学品德学科特点,遵循小学生认知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能动性,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参与和实践体验为主要活动,让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和直接体验,在体验感受和思考的过程中形成道德观点和信念,并获得情感上的触动,从而外化为行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实践是学习的主要形式,体验则是主线。

听了沈老师的苏教?中图版六年级上《隔海相望》,对沈老师的品社课“实践体验教学”模式有了些许了解。《隔海相望》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国标教材、江苏教育出版社和中国地图出版社《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和祖国一起成长”中的一课。本课教材内容有“美丽富饶的宝岛”“历史告诉我们”“两岸情深”等内容。在第二课时的设计与教学中,沈老师从课程的综合性、活动性、开放性特点出发,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开展充分的自主学习和情感体验,设计多元的实践活动以有效达成多维目标,具有如下特点:

1.师生角色适切转换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是信息加工的主动建构者,不是外部知识经验的被动接受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呈现者,而是帮助者和组织者。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三个变”:变“道德说教者”为“实践活动的引导者”,变“道德评价者”为“德性欣赏者”,变“金字塔学者”为“合作交往者”。因此,“实践体验”教学模式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进行有机转型,学生在教学中拥有充分的主体地位,是学习的主人、实践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活动的设计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师生角色的有机转型,是对传统品德学科以讲授为基本形式的教学方式的重大突破与挑战,也是“实践体验”教学模式有效实施的基本保证。

2.教学目标多维达成

本课时教学在延续第一课时教学的基础上,以学生一系列自主实践活动为主,注重多维目标的达成。在认知目标上,进一步了解台湾历史及台湾问题的由来,了解大陆与台湾血脉相连的事实。在能力目标上,注重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注重合作、交流、分享,善于多渠道进行自主学习。课前,沈老师设计了三份实践学习单,分别为:①借助网络或咨询父母老师了解关于“现在台湾问题的由来”;②以“两岸同根”为主题开展课前生活细节的搜寻,从文字、语言、饮食习惯、传统节日去对比,认识两岸一家的事实,这是实现两岸统一的基础;③分组选择主题找一找关于两岸人民情深盼团圆的事例故事。三份实践学习单既有学生个体的活动又有小组合作的内容,既有教材内容的提前预热,更有课外知识的拓展准备。课前感知为课堂活动做好了积极的素材储备。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上,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有担当、有责任的历史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期盼统一的情感。

3.课程资源适性开发

品德课程具有开放性特点,教学内容不仅局限于教材内容,本课教学尤其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选择利用,首先是本地区域资源的利用,如吴江区招商引资,台资企业落户吴江、台胞子女就读吴江学校的情况,这些鲜明的事例和数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也有学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如学生喜爱的台湾影视歌星、喜爱的台湾美食等;也有学生生活经验的资源,如学生亲历台湾旅游的感受等。这些资源的运用使教学更贴近学生生活,为开展实践体验活动提供了素材和情境。

4.教学方法有机整合

作为同时担任小学品德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任务的教研员,沈老师发现两门课程在目标、性质、价值取向上有较多的相同相近之处,在教学中可以进行有机整合,将实践活动引入到品德教学之中。课堂上,沈老师智慧地将品社课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采用课题探究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以小组为活动单位,开展关于台湾问题的探究以及两岸人民友好同根源、友好往来情况等主题探究活动。沈老师根据六年级学生的认知与学习基础,本课关注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开展。首先各组有明确的任务与分工,三份实践学习单既有每个组员的各自任务,又有小组汇总合作的任务,使人人有任务、个个有目标。其次,注重组内的合作与交流。既培养倾听的习惯,又促进交流与共享。再次是组际的交流与互补。增长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在交流的形式上有小组代表交流,也有组员内部交流;在交流的内容上,不仅关注获取知识与信息的交流,还关注研究的方法与过程,尤其是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情感、态度、能力等的提升。小组合作学习使本课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活泼,学生参与面也非常广,提高了教学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道德,只有当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沈老师的“实践体验教学” 品社课教学模式让学生获得了丰富体验,在幼小的心灵中让真、善、美的种子发芽、长大。

(朱小敏,江苏省品德特级教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苏州市品德名师共同体主持人,江苏省昆山市新镇小学,215337)

责任编辑:颜莹

第二篇:小学品社课教学设计

4、我是独生女(子)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调查,讨论了解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及其制定的原因。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对于我国及全球人口的状况有一定的了解。

3、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人口增长过快给人类发展、地球环境带来的问题。

4、让学生正视独生子女身上存在的现实问题,明白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克服身上存在的种种问题,要对自己负责,对国家的未来负责,成为有责任感的公民。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计划生育政策的意义,树立初步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2、让学生正视独生子女身上存在的现实问题,明白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克服身上存在的这些问题,成为对未来负责,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

三、学情分析:

近十年来,独生子女问题在经济发达国家已经引起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广泛的重视。人们已经习惯与把独生子女看成是这样的人群: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为所欲为,十分任性、自私、贪婪和霸道;只注重自己的感受,只想自己吃得好、穿的好、玩得好,却较少顾及他人的利益。

四、教学准备:

1、父母关与其他兄弟姐妹的家庭合影,自己的家庭合影。

2、有关人口增长的报告、数据或者相关文章。

3、学生收集关于环境、人口、资源等方面的资料。

五、教学安排:三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们的家庭不一样

1、师:今天咱们请同学介绍一下自己的家庭,好吗?

2、师:你从他们的介绍中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两代人家庭结构的差异)

二、为什么我们的家庭不一样

1、师:我们的上一代或者再上一代的家庭中除了父母以外都有很多的兄弟姐妹,而到了咱们这一代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这是为什么呢?

2、“国家规定一对夫妇只能生一个孩子”这就是计划生育,它可是咱们国家的国防大学策之一。为什么要制定的基本国策呢?

3、教师作讨论前的指导。

(组内交流资料,围绕主题进行筛选,组内汇总,级员谈感受,填写调查报告)(1)发放调查表。

(2)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3)写出小组调查报告。(4)班级交流。

四、画画我们的地球

1、听了各小组的汇报,同学们有什么样的感受?

2、学生创作。你能不能将你的感受画一画呢?主题是“地球上人真多”。

3、师生交流点评。板书设计:

4、我是独生女(子)

不堪重负的地球 惊人的人口增长

第三篇:六年级品社教学模式

今年我执教小学六年级品社科,我将这门学科所要形成的基本素养去定位在四个方面,以次是培养学生的世界眼光、问题意识、思辨能力和沟通能力。并逐步摸索出了品设学科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一、质疑定标(2-3分钟)

根据课题明确学习主题与内容,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作为本课的学习目标。

二、观看视频(3-5分钟)

每一篇教材的第一课时,尽可能提供一些与教学主题和内容有关的视频,丰富学生的形象化体验,唤起学生的相关经验,为新课学习提供一些感性素材。

三、自主学习(5-8分钟)

根据学习目标和质疑问题自学课文,圈圈、划划、填填、写写,将自己的思考和收获标注和记录下来,尽量转化成自己的语言。

四、小组合作(5-8分钟)

按照四人小组开展自学收获的交流与讨论,教师随机参与讨论或咨询,掌握进展。学生的交流不能仅仅是朗读书本上的内容,还要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谈出自己的感想和思考。

五、小组汇报(5分钟)

依次请两个四人小组上台,分别围绕不同的学习目标或问题,对刚才小组内交流和讨论的成果进行汇报和展示,教师与学生进行灵活互动与评价。根据四人小组学生展示的成效基于等级评定,照本宣读的只能“B”,要得“A”的必须要有自己的感想、思考和语言。(汇报形式:读、说、演;汇报层次:了解、感想、思考)

六、轮号发言(5分钟)

每个四人小组的4名学生都有1~4中的某个学号。针对课文提出的重点的情境式问题,教师请每个四人小组的相同学号的学生来回答,对回答的结果进行比较性评价。

七、朗读巩固(3分钟)

对课文中精辟的论述或总结性的语言集体朗读巩固,提高理性认识水平

八、教师总结(2分钟)

围绕本课的学习目标和问题,对学生在课上的表现进行评价总结。

九、完成作业(8分钟)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填写导学单。批阅后,选择最佳作业,在下一节课的新课之前向全班学生介绍并点评。

第四篇:小学品社教学模式阶段性总结

小学品社教学模式阶段性总结

品社课是一门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综合性课题,其价值在于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基础。因此,品社课的教学要凸显它们的社会实践性。

一导入新课,出示问题,启发学生读书思考

学生在思考求知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其中,及时掌握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要注意密切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捕捉现实生活中反映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具有价值意义的社会问题,让学生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活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体验社会生活,感受课文内容,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二运用材料创设活动,使活动形式与实际情况紧密联系。

活动前要有明确的要求,活动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有选择地加入到小组学习中,收集学生活动的情况,及时启发引导。三合作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教学,给予每个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把课堂营造成一个民主、开放、互动的教学氛围。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帮助者,要放下架子与他们一起探求、发现真理、开创师生真正平等的对话平台,引导学生对深灰现象和历史问题进行质疑和反思,尝试从不同的视角,综合各种知识,来探究事物发生的原因,影响和联系,鼓励他们敢于否定,勇于辩论,大胆阐释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缠到他们在师生交往中展示自己的潜能,教师根据教学重点和学生提出的问题因势利导,做到语言精练,分散难点,突出重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四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布置实践,把活动延伸到学校、家庭、社会,实现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

小学品社教学模式阶段性总结

凌河小学

吴继贤

小学品社教学模式阶段性总结

凌河小学

刘凤云

小学品社教学模式阶段性总结

凌河小学

郑春娟

小学品社教学模式阶段性总结

凌河小学

戴旭葵

小学品社教学模式阶段性总结

凌河小学

景天艳

第五篇:小学_体验作文_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尝试

小学“体验作文”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尝试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由此,我深深地感到,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习作教学时,要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同时,还应十分注意对学生创新品质的培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在对小学生习作教学时,我感到要创新首先要有感悟,否则创新将无从谈起。因此,我结合班级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展了“体验作文”教学模式的尝试。

一、“体验作文”教学模式的提出

人们常说,语文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这仅仅是把它作为传达某种观念、思想或情感的符号、媒介来说的,它毕竟还有其特殊性。语言工具的运用,受制于“人”这个主体对客观存在的人或事的能动作用——认识客观世界和表现,这种认识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作文是一种语言的训练活动,学生的习作是思想感情交流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长期以来,学生对于习作有畏难情结,他们深感无话可言,无事可说,没有什么感情可以抒发。为什么这么多年以来,作文教学如此困扰着师生们呢y因为传统的教育存在诸多弊端,它以教师为主角进行单一的说教和训练。“体验作文”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它是按照预定的教学内容和目标,科学、有效地创设一种达到“身临其境”或“心临其境”的体验氛围,从而使学生有感而发,轻松愉快地抒写自己的感受。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学生在不断地体验,不断地实践中慢慢地乐学作文,乐写作文。

二、“体验作文”教学结构模式的实施

“体验作文”教学模式灵活多变,富有新鲜感,学生们通过游戏、小品、表演、演讲、操作等一系列活动体验后,头脑灵敏,反应敏捷,以下是我开展“体验作文”教学的感受。

1.变观念、增意识

作为语文教师,我在教学中时时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及时转变观念,在作文训练中不能只看眼前一时的效果,而应有一个长远的计划,用整体的观点看待可能出现的或已经出现的问题,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把“体验作文”教学看作一个重要的环节。

2.巧安排、落实处

我在“体验作文”教学尝试时,结合班级同学们好动、表现欲强的特点,在已有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设计课内与课外的活动。课内既有语文单元作文训练,又有我精心设计的即兴作文。课外有学校统一组织的活动,也有自主活动。例如:我在教学情境说话《我心爱的小物品》时,事先准备了一盆精巧的声控菊花,在学习了课本上例话,掌握丁知识点的基础上,我出乎大家意料地拿出了这盆花,同学们惊喜万分,纷纷伸长脖子,瞪大眼睛看着我手中的盆花,这时我采用的是手语教学,让同学们看着我的手势,一步一步地观察了这盆花的特点,最后,当我拍手时,声控花的歌声把这一情境推向了高潮。由于同学们有了直接的感官体验,当堂就把事先根本没有见过的声控菊花的特点描绘得准确贴切,并且还抒发了自己对这盆声控菊花的喜爱之情。其实,这样的训练经常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可以从同学们事后交给我的练笔中看出结果。正是由于有实际效果,所以我一直坚持把每周的作文训练落到实处。3.重课堂、抓效益

美国心理学家、学生行为咨询专家格拉塞通过调查指出:“学校是满足学生需要的最主要场所。”学校的课堂教学,更是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基本途径,是进行“体验作文”教学的主要渠道。我充分发挥课堂四十分钟的效益,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每节课中,学生无论是朗读训练,还是概括总结;无论是讲故事说寓言,还是分角色表演节目;无论是眼看、鼻嗅、口尝、手摸,还是实验、操作、竞赛以及说话、写话的训练,都让学生获得体验,依靠平时的点点滴滴,积累真实感受,在体验中感到有物可写,有事可说,有感情可以抒发。

4.勤实践、多延伸

叶圣陶先生指出:“让学生消除学习与生活的界限,学习就是生活,并非生活的准备。”学生需要接触社会,接近生活,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活动中的孩子们既快乐又轻松,毫无思想负担,轻装上阵,通过观察、体验与感受,写出的文章最富有真情。“只有真情最具感染力。”例如《今天我当家》这篇习作,同学们在双休日通过一天自己的亲身实践,真切地感受到当家难!当好家更难!有的从买菜为切入口,有的从整理居家为着眼点,有的从准备晚餐为突破口„„无不抒发着自己的感慨,读了他们的习作让人忍俊不禁,却又清闲怡人。

三、“体验作文”教学效果

通过“体验作文”教学,我明显地感到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提高,学生们从学会游戏、学会学习、学会生活进而走向更会学习。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验作文”教学模式强调实践,为学生今后的创新奠定了基础,为培养学生今后的创造力提供了保证。■

下载小学品社课“实践体验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创新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品社课“实践体验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创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品社课的教学反思

    小学品社课的教学反思 品社学科的教学:首先应选取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内容,真正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从而帮助学生提升社会生活经验。 第二,品社课千万不能教师一言堂,......

    品社课教学反思

    品社课教学反思 东德归小学 李胜利 品社课由于没有考试的压力,上起来就会相对轻松很多。而品社课也成为拓展学生思维、知识、兴趣的重要课堂。除了完成课本中的教学任务外,我......

    品社课教学反思

    品社课教学反思 品社课由于没有考试的压力,上起来就会相对轻松很多。而品社课也成为拓展学生思维、知识、兴趣的重要课堂。除了完成课本中的教学任务外,我也会结合时事,如神七......

    小学品生与品社

    《说 声 “ 谢 谢 ”》教学实录与评析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生活随时随地都要说声谢谢。 情感目标:愿意送出自己的感谢并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感谢。 能力目标:能用行动表达......

    小学品社课改心得★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心得体会 通过一段时间继续教育的学习,我认为新课程的改革,能较好地实现课程目标和落实学生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让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

    小学思品课“自主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小学思品课“自主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龚路中心小学思品组 面向21世纪,教育必须主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自觉能动性和开拓创新性的高素质人才。小......

    小学品社课教学设计 (五篇范例)

    3、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课堂学习活动,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心事。 2、 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引导学生认识到应该把父母作为自己倾诉的对......

    浅谈品社课的生活化教学

    浅谈品社课的生活化教学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为他们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