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精神病人的现状及救助对策
关于苍南精神病人的现状和救助情况
近年,我县精神病人不断增多,该群体的特殊生存状况及潜在社会危害性,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社会构建,特别是带有暴力倾向的患者屡屡造成恶性伤害事件,已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目前全县现精神病人2815人,其中具有暴力倾向的有279人,正在温州康宁医院、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苍南康宁医院、以及龙港安康医院住院治疗的总数为755人,其中持有低保证人数为567人。在苍南康宁医院住院的苍南籍精神病患者有457人,享受民政救助的人数为396人。
一、精神病患者致病原因
通过深入调查分析,精神病人的致病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身身体、遗传等原因造成精神病;二是现代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生活压力不断加大,患者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差,出现精神异常;三是遭遇突如其来的生活变故,如恋爱婚姻不如意、亲人去世,家庭不和睦等原因。
二、救治现状
1、全县精神病患者就诊定点医院有两个:苍南康宁医院(桥墩)和苍南龙港安康医院。市级以上精神病医院2家,目前精神病医疗机构设施建设和场地良好。
2、精神病患者的医疗保障水平不够,其患者病情的反复性和高昂的医疗费用与医疗报销比例小之间的矛盾,造成患者实现有效治疗有困难,民政部门的救助资金量有限,特别是近年来我县低保其他大病人员的增加,更加大了医疗救助费用的大幅支出,医疗救助资金显得怀水车薪,目前我们已向县政府积极汇报医疗救助资金问题,尤其保障在精神病住院的低保对象中精神病患者。
三、精神病患者的社会危害性
社会不安全因素增多。精神病人发病后暴力攻击性,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破坏,特别是暴力引发的刑事案件,使人们的心理缺乏安全感,产生恐慌情绪。
四、提高精神病人医疗保险费用的建议
加强精神病人治疗的财政投入。经调查,绝大多数精神病患者家庭经济状况很差,无钱也无力对其进行系统性治疗,为解决其救治问题,政府必须加大财政投入。目前县民政局每年对全县低保对象中的精神病人提供免费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保险。
建议医疗保险机构将精神病人作为特殊群体,提高医疗报销比例,另一方面对医疗费不足部份民政给予相应救助,特别是对明显带有暴力倾向的患者实行强制治疗,杜绝因精神病患者引发的恶性事件,维护社会的稳定。
第二篇:关于精神病人的现状及救助对策
关于精神病人的现状及救助对策
----xx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xxx
近年,我县精神病人不断增多,该群体的特殊生存状况及潜在社会危害性,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社会构建,特别是带有暴力倾向的患者屡屡造成恶性伤害事件,已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怎样对其实施有效救助管理?带着这个问题,今年7月,我局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对全县范围内各乡镇、社区进行了调查。
一、全县精神病人现状及救治情况
经调查,全县现精神病人968人,其中具有暴力倾向的有279人,正在医院治疗76人,60岁以上患病人数151人,未成年患病人数13人,20岁至59岁患病人数804人。
1、精神病患者致病原因
通过深入调查分析,精神病人的致病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身身体、遗传等原因造成精神病;二是现代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生活压力不断加大,患者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差,出现精神异常;三是遭遇突如其来的生活变故,如恋爱婚姻不如意、亲人去世,家庭不和睦等原因。
2、救治现状
⑴全县无精神病患者就诊机构,市级以上仅市精神病医院1家,目前的精神病医疗机构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其它医院基本没有精神病就治专科,缺乏必要的精神疏导和及时医治条件。⑵实现就医的对象极少。由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医疗保障水平低,患者家庭没有能力拿出钱去医治,只能由家庭给予一些照顾,且很多家庭没有能力履行监督的能力,久而久之,只能放任自流,对患者的监护治疗能力严重不足,给社会造成很多
潜在不安全因素。
⑶精神病患者的医疗保障水平不够,其患者病情的反复性和高昂的医疗费用与医疗报销比例小之间的矛盾,造成患者不能实现有效治疗。
⑷民政部门的救助资金量有限。没有针对精神病患者救助资金,与高昂的治疗费用相比,医疗救助显得怀水车薪,对患者不能从根本解决其治疗康复问题。
二、精神病患者的严重社会危害
由于精神病人未能得到有效治疗及监管,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危害。
1、给患者家庭带来难以承受的创伤。家庭中一是有精神病人,不仅病人陷入痛苦深渊,其家庭在日常监护中医治费用压力和精神上的打击常人难以体会,家庭可能从此陷入混乱和痛苦境地。在长时间的身心疲惫状态下,加之本身很多患者家庭生活状况很差,可能对其疏于监护而放任自流推向社会,给和谐社会构建造成负面影响。
2、社会不安全因素增多。精神病人发病后暴力攻击性,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破坏,特别是暴力引发的刑事案件,使人们的心理缺乏安全感,产生恐慌情绪。我县已发生的多起恶性事件,就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如xxx乡xxx在发病时因未及时得到救治,酿成了用锄头挖死自己父亲的惨剧;xxx乡xxx二社李果将亲属砍伤,精神病人打、砸、烧等暴力倾向,严重危及家庭和社会安全。
三、精神病人救治的一些建议
1、加强精神病人医疗机构建设。针对全县精神病人数量大且带暴力倾向对象多的现状,我县应加强精神病人治疗机构建设,建议利用xxx灾后卫生基础设施重建的良好契机,新建或整
合建立一个精神病人医疗机构,为精神病人的心理咨询和正规治疗提供基本条件。
2、加强精神病人治疗的财政投入。经调查,绝大多数精神病患者家庭经济状况很差,无钱也无力对其进行系统性治疗,为解决其救治问题,政府必须加大财政投入。一方面资助精神病人家庭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保险,医疗保险机构将精神病人作为特殊群体,提高医疗报销比例,另一方面对医疗费不足部份政府给予相应救助。
3、落实监管责任。各乡镇、街道办及相关单位要掌握清楚本辖区患病对象情况,积极联系亲属抓好精神病人的管理和治疗工作,落实具体责任人和监护责任。特别是患者家庭要在生活上、情感上、心理上进行抚慰疏导,形成基层组织、社会和家庭的工作合力,杜绝精神病人无人管,放任自流的现象,避免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特别是对明显带有暴力倾向的患者实行强制治疗,杜绝因精神病患者引发的恶性事件,维护社会的稳定。
第三篇:流浪儿童教育现状及救助保护对策
流浪儿童教育现状及救助保护对策 摘要:国家民政部调查显示,目前全国流浪儿童总数在15万左右,并且呈增长态势,流浪儿童问题还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流浪儿童的产生主要有:经济、家庭、社会、教育等多方面的原因.因此,国家必须通过宏观措施,促进各地经济的协调发展,并且在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对教育制度进行改革,将素质教育提上日程,实现对流浪儿童问题的综合治理;还可以通过媒体宣传或讲座,加强对未成年子女父母的教育,提高其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水平;在社会上也要对流浪儿童进行特殊的教育,保证流浪儿童得到社会的关爱与保护.关键词 流浪儿童;原因分析;救助保护措施
流浪儿童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流浪儿童” 这一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内涵略有不同,国际上广泛接受的概念是一种”把流浪儿童就其居住方式而区分开来”的定义,此定义把流浪儿童分为两类:一类是完全与家庭脱离关系,居住在街头包括无人居住的废弃房里没有任何负责的成人来保护、照顾、指引的儿童,称为完全流浪[1]。另一类是白天在街头从事莫种工作以帮助家庭维持生活,晚上回家同家人住的儿童,称为”不完全流浪儿童”。而流浪儿童教育及救助是保障流浪儿童社会和谐的基本途径,近年来,流浪儿童生活恶化以及流浪儿童对社会文明进程产生了一定影响,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流浪儿童社会群体的高度关注,救助保护流浪儿童最根本的方法是加强创新实践,对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可以预防未成年犯罪和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一、我国流浪儿童基本状况
据民政部信息网络反馈的情况分析、目前中国约有15万人次的流浪儿童。如果考虑随父母外出务工、处于隐性流浪状态的街童(即那些白天主要时间生活在街头,晚上又回到父母身边的儿童),实际人数则远远超过了30万人,其中已进入救助网络,即实际经过救助保护中心帮助的流浪儿童中,男性占70%,约有10.5万人,女性占30%,约有4.5万人。来自农村的占83%,来自城镇的占17%,绝大部分流浪儿童是文盲或小学文化程度,从年龄分布上看,7岁以下的占10%,8—12岁的占23%,13—15岁的占63%,16—18岁的占4%。从离家次数上来看,初次流浪的占60%[2],有两次以上流浪经历的占40%,由此可见,构成流浪儿童的主要是男性,以农村流出为主,以文盲、半文盲人群为主体,初次流浪人数相对较多,年龄主要集中在8—12岁和13—15岁二个区间。流浪儿童的主要流出地是湖南、四川、河南、山东、安徽、贵州、广西、云南、新疆等省份,主要流入地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郑州、武汉、沈阳等大城市和交通枢纽 1
城市。调查发现,不同省份的流浪儿童在流向上有较明显的区域性特性。如山东、河南、新疆的流浪儿童主要流向北京,安徽的主要流向上海,四川、湖南的主要流向广州、深圳,郑州的主要来自西北地区,长春、哈尔滨、贵阳等地以本省贫困地区的流浪儿童为主。
二、造成流浪儿童的原因
2.1经济原因
贫困是造成儿童流浪乞讨的主要原因。中国约有592个贫困县和4600万的贫困人口,赤贫人口数量约有2400万人。随着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社会变革引起的不同团体、集团、个体之间的社会利益的重分配,不可避免的给社会弱势群体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城乡低收入人口相对贫困现象日趋明显,因天灾人祸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现象较以前增多。有些家长或者其他监护人再遇到自然灾害或农闲时节,携带子女或单独让子女外出务工,盲目外流,造成一些儿童衣食无着而流落街头。
2.2教育原因
教育方式失当和忽略心理病态儿童,造成城市非贫困儿童流浪现象严重。今天社会竞争意识和竞争现象越来越普遍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在高度组织化的学校里,学生面临的学业竞争日益激烈,迫使学校和家庭都不得不过于看重和强调分数和升学率,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优势发展,只用”分数”这一把尺子衡量学生优略,有着明显偏颇。有些孩子因学习压力太大,一次考试出现失误,就可能引起情绪过于紧张,或是畏惧老师、家长的严厉责罚,或是恐摄于家庭暴力,他们离家出走的动机多数是为了逃避责罚,并且越逃心里越害怕,越害怕就逃得越远,很少有人主动想到与家庭联系。这种规避心态还迫使流浪儿童说谎或杜撰家庭背景,增加了救助工作难度。另有一类孩子在心理上存在偏差,与正常学生相比,在学习上表现为一定的接受困难,在交流上表现为一定的语言障碍,在行为方式上表现为一定的逆反或对抗,但他们并不存在智力困难问题,却往往被视为不好学上进的顽劣儿童,被离群索居或肉体惩罚次数明显多于其他循规蹈矩的孩子。越被忽视,他们就越怀疑在组织化的集体中存在的意义,越要用对抗甚至破坏的方式引起成年人的重视,显然达不到目的,反而会被进一步孤立。还有一些孩子则因学习成绩不好,在学校、家庭(再多
子女家庭中更为明显)、甚至在学生群体中经常被忽略,成为“边缘儿童”,自尊心反复受挫,天长日久便会产生厌学情绪,自动脱离学校,流向社会。
2.3 家庭原因
调查统计研究结果表明,不完整家庭的孩子普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心理缺陷,问题家庭的儿童问题较多。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给社会经济带来了蓬勃发展的活力,但一位追求高效率,忽视社会公平,使弱势人群及后继的弱势人群的处境每况愈下,社会保障机制无法覆盖的人群,生活状况较以前更糟糕了[3]。精神压力大、经济窘困导致家庭结构进一步松散,家庭的凝聚力和亲情的向心力日渐弱化,离婚率上升,单亲家庭数量日益增多,家庭破裂给儿童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危害。有些则是受家庭监护人(多数是继父母)虐待,被赶出家门。有些孩子因得不到家庭温暖而离家出走,流落社会。
流浪儿童主要靠捡垃圾、乞讨、做廉价小工、卖艺卖花等方式维持生活。他们脱离了主流社会,享受不到义务教育和计划免疫,食宿不讲卫生,愚昧、疾病和级饥饿侵害困扰着他们,对他们身心健康和生存发展影响很大[4]。在北方某市发生的阉割致残流浪儿童案,在南方某市发生的拐卖、强暴、欺凌卖花女案等,无不骇人听闻,触目惊心。几年后新闻媒体再访当事人,重提旧事,仍令人难以平静。在一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未做到位的地方,频频发生的成年人蓄意利用流浪儿童贩卖黄色光碟、倒卖假火车票或故意致残流浪儿童,将他们变为贩毒、头道、乞讨的“活道具”,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毒害最深,祸害犹烈。
三、流浪儿童救助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3.1救助机构职能认识不清、教育功能不足
2006年民政部联合19个部委下发的《关于加强流浪未成年人工作的意见》中,确立了流浪儿童的救助“预防是前提,救助是基础,管理是手段,教育是重点,保护是根本”的指导思想[5]。但问题是,这个指导性意见只能起到倡导作用,并非制度性的要求,因此目前流浪儿童救助机构的功能定位仍是临时性救助与管理,教育功能严重不足,69.2%%的机构仅有住宿床位,缺乏独立的生活空间和活
动场地,无法开展心理辅导、行为矫治、教育培训等工作”。
3.2流浪儿童教育工作发展缓慢,未形成完整的机制
全国一百多个救助机构中,仅有少数几个大城市的救助机构开展了教育工作,大多数救助机构并未对此给予应有的重视。现有的这些教育工作也是零星、不系统的,缺乏长远规划、制度性保障和政策支持。每个机构都只注意到教育的某些方面,各自摸索,缺乏交流,具有片面性。例如,“类家庭”式教育只是侧重了生活照顾和行为习惯的教育;与普通学校合作“送出去”的做法难以惠及大多数流浪儿童;而“请进来”的形式同样也存在问题和困难,教师精力有限、教学稳定性、教学方法的适合性等都是难以解决的问题。总之,成熟的流浪儿童教育机制远未形成。
3.3教育师资匮乏、内容随意性大
流浪儿童在学习能力、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等方面都与同龄儿童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对教育者的要求更高。目前,全国流浪儿童救助教育机构中基本没有适应流浪儿童特殊需要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现在的从教人员主要是救助机构管理人员兼任,缺乏教育教学专业训练,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不足,施教的内容简单且不系统,随意性大,对促进流浪儿童转变和成长、实现真正回归主流社会的作用有限[6]。
四、对策建议
4.1加大救助力度,增强救助社会化和网络化
针对目前存在的具体问题,建议尽快通过立法营造社会慈善环境利用税收机制鼓励企业关心社会福利事业、企业、私营业主向救助保护中心捐善款,不仅应得到社会荣誉,还应得减免税优惠,从法律上保护他们投人包括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事业在内的社会公益事业的积极性基金会、群团、宗教、国内外慈善机构关注和参与流浪儿童及其救助保护设施建设、物资捐赠、技术援助,应同样享有优惠政策和优惠扶持政策[7]。在时机成熟时,还应允许投资者参与“中心”管理,使救助保护事业逐渐由政府兴办、管理、走向以政府为主体,统一规划、政策引导,社会组织机构兴办、运作的高度社会化之路。将救助保护中心从社会救济范畴中分离出来,成为社会福利事业的组成部分,把救助经费列人财政预算,政府部门通过评估救助保护机构实绩,宏观调控资源。在社会组织尚未大量介人救助工作
之前,先给中心以灵活的优惠扶持政策,使中心能够挖掘潜力,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开办小型免税实体,维持自身发展[7]。
4.2相关部门加大协调力度,充分发挥整体效益
妇儿工委、民政、妇联等有关部门要从各自职责出发,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加强部门协作和国际合作,支持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为救助保护中心扩大部门间、国际间的交流协作牵线搭桥。救助保护中心要扩大对外开放与合作,多渠道、多形式地吸收国际援助资金和先进科学技术、提高救助水平和救助能力。
4.3健全和完善流浪儿童监护权转移、减少流浪儿童乞讨现象
《儿童权利公约》指出“父母或视具体情况而定的监护人对儿童的养育和发展负有首要责任儿童的最大利益将是他们主要关心的事”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群体,作为家庭所有成员、特别是儿童生长和幸福的自然环境,应获得必要的保护和帮助,以充分担负起它在社区的责任,儿童应该在家庭环境里,在幸福、爱抚和理解的气氛中成长”。为解决流浪儿童屡遣屡返和因没有办法寻找到家庭或监护人的问题,建议妇儿工委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对此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根据《民法通则》的基本精神,寻求合法的解决办法我们认为,对不能履行抚养、教育义务和关心儿童发展的监护人,从维护困境儿童生存、发展立场出发,通过法律程序将被家庭或监护人恶意遗弃儿童的监护权转移到政府举办的福利机构监护养育,福利机构根据儿童具体情况考虑助养、寄养和收养等抚养方式流浪儿童的最好归宿是家庭,从有利于孩子融人主流社会、健康成长的角度考虑 ,无论是家庭寄养,还是福利院助养,要充分注意到儿童成长过程中不能脱离家庭形态这一重要环节,应尽量使孩子的成长环境保持“家庭”形态和功能。为切实保障儿童的生存和发展权利,建议设立流浪儿童救助基金,专项用以资助指定寄养家庭和福利机构助养的流浪儿童的生活和教育费用[8]。
五、结语
我国流浪儿童数量增多、群体庞大,带来的一系列社会治安问题及对城市形象的负面影响已为人们真切地感受到,流浪儿童正值成长年龄却没有享受到正常的家庭生活,甚至连基本生存和安全都得不到保障,就更谈不上发展了.若得不到及时救助保护,他们只能更加弱势化、边缘化。流浪儿童是寄生在社会肌肤上的毒瘤,治理和救助流浪儿童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一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
程中,建立切实有效的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新模式还需要不断的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郑功成.社会保障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2]王彦斌.儿童福利社会化重构[M].北京:社会出版社,2003.[3]魏津生.中国流动人口研究[M].北京:人民出出版社,2005.[4]李迎生.社会保障与社会结构转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5]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6]阎青春.社会福利与弱势群体[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第四篇:万泉卫生院关于精神病人救助
万泉卫生院关于精神病人救助、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切实加强精神病人的管控和治疗,保证人民群众生活秩序和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维护社会稳定,让困难的精神病人得到有效的治疗,我院制定了精神病人救助方案。
一、基本现状
计统计,我市有精神病人约8千人,精神分裂症约2千人,精神病人大多是家庭贫困,无钱医治,使之病情越来越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因此,对精神病困难家庭实施救助势在必行。
二、救助对象
精神病人特别是家庭困难的不稳定型精神病患者、精神残疾人、群众反映强烈的困难的精神病患者及流浪精神病人等。
三、救助方案
1、对一般精神病人,实行家庭照料,看护和社区有机结合的看管方式,对病情严重的、家庭无能力看管或没有监护人看管的精神病人要送来我院治疗,对流浪精神病人由公安、民政、卫生部门联合救治,流浪精神病人救助采取记账的形式,由市民政局跟我院结算,约每人1500元。
2、对困难精神病人、流浪精神病人实施医疗救助,由于治疗的时间长、需要资金大,不少家庭无法维护,我院把纳入民政资金救助,以减轻精神病患者家庭负担,参加农村合作医疗者,除农合报销外,只收取伙食费用,每月300元。
3、免费送药上门:经确诊的精神病人,由市残联会提供的贫困精神病人药物资助额为每年400元,我市有150名,依据精防医生处方,由我院医生免费送药到精神病人家中,此款采取记账形式,由市残联与我院统一结算。
4、增加设立家庭病床,对病情较重且不稳定,需住院治疗但无条件的精神病人在家提供治疗,由社区精防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建立病历,定期出诊访视。
5、每年向市民政部门申请救助一些棉被、衣服、大衣等等,解决精神病人的温暖问题。
6、加强宣传,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到救助精神病人的慈善活动中来,关心、爱护精神病人,给予困难精神病人家庭捐助。
四、工作职责
每个医务人员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明确精神病患者是弱体中的弱体群体,要从人道主义出发,对这部分弱势群体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要落实工作责任制。
1、精防医务人员要切实履行职责,深入患者家中了解实情,掌握情况,把那些家庭切实非常困难的精神病人,将情况反映到市民政部门,落实救助。
2、各社区精防工作人员对本辖区的 精神病患者要做到心中有数,要主动做好精神病患者监护人的工作,避免病人外出走失、流浪街头。
3、做到专款专用,按照秩序发放,把有限的救助药物、资金切实用到救助的困难的精神病人手中。
第五篇:对流浪无主的精神病人救助管理办法的探索
2003年国务院颁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办法》)和民政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实施细则》),这是救助管理工作的制度性变革,把以前强制性的收容遣送变革为群众自愿性求助,政府无偿性救助,更体现了政府的人文关怀,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从此我国的救助管理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但在《救助管理办法》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其中对流浪无主的精神病人的救助,成为了各级政府部门最为棘手的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地方政府把城市建设、市容面貌作为城市经济的一张名片,作为城市改革开放和招商引资的硬件条件,环境优美的城市,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于是各级卫生城市、县、镇(村)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而流浪在大街小巷的无主的精神病人无疑是创建各级卫生先进的拦路虎,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和谐因素。
流浪无主的精神病人和普通的流浪乞讨人员有区别,救助的难度更大。根本原因是精神病人他无民事行为能力,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无法表述自己的真实身份,无法讲清家庭住址,这对救助管理部门实施救助以后,在通知家属或单位接回、安置上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使精神病人流浪街头而得不到及时的救助原因有四:
第一、救助管理不到位。新型的救助管理秉承自愿受助的原则,救助管理站不得强迫和限制受助人员进入和离开救助管理站。据此,有些救助管理站片面、狭隘地理解《救助管理办法》,机械地执行救助管理制度,强调街头流浪乞讨的精神病人的救助服务与己无关,将救助管理工作局限在仅为自愿上门求助的困难群众提供服务。往往是守株待兔式地工作,过分依赖公安等部门的告知、引导和护送,致使流浪无主的精神病人的救助管理和救助服务出现空白。
第二、救助体系不健全。根据《救助管理办法》第五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时发现流浪乞讨人员的,应告知其向救助站求助,对其中的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其他人员,还应当引导、护送到救助站。《救助管理实施细则》第五条规定,对因年老、年幼、残疾等原因无法提供个人情况的,救助站应当先提供救助,再查明情况。对流浪无主的精神病人,目前很多的救助站采用的方式是由发现机关送精神病医院进行先救治,然后由救助站进行甄别、鉴定,通过询问、查询、核实,对符合救助管理救治条件的再进行救助。这无疑将精神病人的救助推给了发现机关和精神病院。这样就出现了街头流浪的精神病人只要没人护送,就出现了无人管的局面,听之任之。
第三、对流浪无主的精神病人的救助,应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依法救助。国家虽然没有颁布明确对流浪无主精神病人救助的法律法规,但任何措施和办法都必须遵守国家法律,以尊重管理对象的权利为前提。根据2004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的精神,精神病人要经过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对精神疾病患者责任能力进行评估后,按照法律程序处理需强制住院患者的有关问题或有关案件的问题,加强对经鉴定无责任能力的精神疾病患者的监管和治疗工作。有条件的政府,应成立精神病鉴定工作委员会,鉴定工作要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要求进行确保鉴定科学、公正,保护精神疾病患者的合法权益。因此,对流浪无主的精神病人一经发现,未鉴定之前进行强制治疗,是不符合法律法规的。
正确的工作流程应为:将精神病人和智障人员区别开来,公安、城管部门接到群众举报或在公共场所发现流浪的无主精神病患者直接送到由卫生局、精神病医院、司法、残联等专家和人员组成的精神病鉴定工作委员会,经精神病鉴定工作委员会鉴定是精神病患者的由精神病医院收治,经鉴定为智障人员的转送救助管理站救助。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www.xiexiebang.com网。
第四、流浪街头的精神病人的救治经费严重不足,阻碍了对精神病人救助工作的开展。精神病人的救治不同于其他病人,他需要一个长期的治疗过程,病人的治疗费、生活费和护理费也是一笔巨大的开支。一般城市的精神康复医院主要承担了市区城镇户口的“三无”(无依、无靠、无经济来源)精神病人的收养、治疗任务,其治疗经费由其户口所在地的县区政府负担。而财政将救助管理经费(包括机构经费和专项救助经费)在年初进行划拨。以我市为例,市精神病院对“三无”精神病人的救治经费每年仅3万元左右,这不仅要包括救治以前遗留在院内的精神病人,还要救治辖区内新发现的精神病人。从2004年起,市精神病医院已经改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职工工资、福利都难以得到保证,更无经费弥补收治“三无”人员的经费补贴。因此,对于外地涌入的流浪无主的精神病人,则无能为力。
要彻底解决流浪无主的精神病人的救助问题,真正体现政府对弱势群体的人性关怀,救助工作要贵在创“新”。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要把创新思维贯穿到救助管理工作中,救助管理只有通过创新,才能解决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才能与时俱进,适应救助管理工作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探索新的对流浪街头的精神病人的救助办法,满足特殊困难救助对象的服务需求,才能发挥社会稳定机制的功能。
第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自愿受助、无偿救助”是新的救助管理制度区别于收容遣送制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救助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坚持自愿,并不就是等客上门。一个城市建立一个救助站,必然占用大量的社会资源,如果救助站没有发挥积极作用,街上流浪乞讨人员现象依旧,蓬头垢面、疯疯癫癫的流浪精神病人还在日趋增多,那么这种救助管理工作,不仅党委政府不满意,人民群众也不会满意。倡导积极主动上街宣传,劝导流浪乞讨人员受助,但决不能强迫流浪乞讨人员接受救助。在坚持原则的同时,对痴、呆、傻,精神病人就不能实行完全自愿,这几类人员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对他们的救助就不能适用自愿的原则。
第二、建立全方位的救助管理体系。政府可根据《救助管理办法》和《救助管理实施细则》制定适合本地区的救助管理规定或救助管理工作意见,使社会救助工作做到“四化”,即组织网络化、规范化、制度化、基层化。对无主的精神病人应该明确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干预、广泛覆盖、依法管理”的原则。
第三、尽快制定流浪无主精神病人的管理办法。
由于流浪无主的精神病人从全国范围来看,数量大,涉及部门较多,80年代初的那种卫生部门负责精神病人的治疗管理;公安部门收容管理武疯子、政治疯子、花疯子;民政部门收养城市中无家可归、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的精神病人的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国家应尽快制定流浪精神病人的管理的办法,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对这一社会问题实行综合治理。
第四、建立协调机制,明确工作职责。建立“政府领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建立民政、财政、卫生、公安等相关部门协调机制;建立120、定点医院、救助管理站运作机制;建立医务人员、民警、城管执法人员、救助站工作人员、志愿者、市民共同参与的联动机制,使流浪街头的精神病人从入院、查询查证、出院、经费结算、返家安置等项工作处于良性运转状态,使无主精神病人的救助工作始终沿着健康有序、符合法理的方向开展。
第五、加大救助资金的投入,切实保障资金及时到位。对于外地涌入的精神病人的救助救治,国家没有专项拨款,救治费用无法落实,按一个疗程计算需要花费6000元。因此,应将救助流浪无主的精神病人的经费纳入全国、各省救助的总盘子,当地政府财政也给予支持。救助经费和救助业务经费应采用实报实销的办法,这样才更有利于救助工作的开展。目前采用的办法是年初按每月核定一个基数统一下拨业务经费,这笔经费不仅包括救助人员的生活费,还包含救助人员返乡的车船费、站内治疗费,这种方式制约了救助站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因此上街主动开展救助,劝导其接受救助成为纸上谈兵,救助的越多,经费开支越大,经费更加入不敷出。
第六、流浪街头的精神病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无着的精神病人;另一类是有着的精神病人。公安等机关发现流浪街头的精神病人护送到救助站,由救助站进行甄别、鉴定,对有着的精神病人通知其家属或者所在单位接回监护、治疗,家属、单位拒绝接回的通知流出地的民政部门接回。对无着的精神病人,应送精神病医院收治。
在收治无主精神病人期间,精神病医院向司法局提供收治病人基本特征,由司法局向社会进行公示,在公示期满后,精神病医院开始全面康复治疗,治疗经费由财政全额据实负担。通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待病人病情稳定,能够查清住址,接送回原籍。无法查清的,报请主管机关同意后,可以送到福利机构或当地敬老院按“三无”对象进行安置,同时为其申请最低生活保障。
第七、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社会力量救治精神病人。广泛动员机关、团体、民间组织、教会等慈善募捐,通过认养、资助、代养等方式,救助流浪精神病人。对于精神病人仅仅依靠精神病医院单方面救治是不够的。精神病医院不可能将全部的精神病人都收院治疗;精神病人的家庭也无法承担病人长期住院的费用;从治疗过程来看,住院治疗也只是一个短暂的阶段,更长时间的经常性治疗还是在院外进行;从治疗的效果来看,长期将病人禁锢在医院,脱离社会,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对一些经过治疗,病情稳定的慢性精神病人,应由民政、卫生、财政、公安、残联等部门相互配合,按照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原则,在社区建立康复照料机构。机构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依托其它社区设施,在互不干涉的前提下,实现资源共享。由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或社区医疗点经过精神卫生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定期指导、随访、心理疏导,协同做好日常康复工作;财政给予一定的经费保障,民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生活救济,多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构建精神病人的康复网络。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www.xiexiebang.com网。
第八、加大宣传力度。要向群众广泛宣传《残疾人权益保障法》,所有虐待、歧视、遗弃精神病人的做法都是违法行为。对确实有困难的精神病人家庭,当地政府可以适当给予救济,享受农村医疗救济。监护人要切实履行好监护责任。
第九、转变观念、提高意识,树立正确的救助观念。关心从事救助工作的职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民政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管理处副处长张齐安对主动上街宣传、服务的办法时,他认为救助站的职工,上街搞救助宣传服务,零距离的接触街头衣着污秽、可能带有很多传染疾病的流浪乞讨人员,精神病人甚至有暴力倾向,工作条件很艰苦,也有一定的危险性。各级政府机关和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和关心救助工作者,妥善解决他们在开展救助服务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尤其要保障他们在执行公务时的生命安全,还要解决好他们的卫生保健补贴,确保他们在为社会救助事业建功立业时,流汗不流泪,舍力不舍命。
救助管理工作只有不断引进新的救助管理理念、探索新的救助方式、形成新的救助机制,才能将新形式下的救助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