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总工会改革试点方案

时间:2019-05-12 02:28: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河北省总工会改革试点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河北省总工会改革试点方案》。

第一篇:河北省总工会改革试点方案

保定市总工会改革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工会工作,结合保定市工会工作实际,制定如下改革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贯彻省第九次党代会和市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牢把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这个中国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以保持和增强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为主线,以破除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为导向,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着力推进工会组织和工作改革创新,最大限度地把全市广大职工组织动员起来,为加快建设创新驱动经济强市贡献力量。

二、目标要求

以改革增强工作活力,以改革赢得职工信任,推动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切实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作用和职工利益代表者维护者作用。

(一)不断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坚持为党分忧、为民谋利,更多关注、关心、关爱职工群众,把党的意志和主张、党对职工群众的关怀落实到工会工作中,切实担负起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

(二)大力去除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深入推动思想教育、问题整改、体制创新,转变思想观念,强化群众意识,改进工作作风,切实解决脱离职工群众的突出问题。

(三)全力推进改革创新,推进市总机关的组织体制、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改革,营造形成务实高效、奋勇争先的浓厚发展氛围,增强市总机关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着力夯实工会基层基础,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工作下沉、资源和力量向基层倾斜,把工会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

三、改革措施

(一)改革市工会领导机构人员构成和机关机构设置 1.增强工会领导机构广泛性、代表性。按照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更多把普通群众中的优秀人物纳入群团组织的要求,提高市工会领导机构中一线优秀人员比例。本届市总委员会委员中一线职工(包括农民工)、劳动模范的比例,由3%提高到12.6%;常委会成员一线职工、劳动模范的比例由8%提高到16%;市总领导班子中增设1名基层工会干部、劳动模范为兼职副主席。深化工会代表常任制、委员提案制,提升对工会代表和委员的规范化管理水平,集中工会代表和委员的智慧,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群策群力做好工会工作。

2.精简市总工会内设机构和编制。更好适应基层工作和职工需要,通过整合机构、优化职能,进一步形成眼睛向下、面向基层、职责明确、运转高效的格局。在这次改革中,拟精简机关内设机构

%,精简人员

%。

3.改革机关干部使用管理机制。打破年龄、身份、学历壁垒,注重基层一线工作经历、群众工作经历,不拘一格选人才,建立起一支专职为主、挂职与兼职相结合的机关干部队伍。

进一步优化专职干部素质结构。侧重从具有群众工作经验的基层党政干部、企事业单位人员、基层工会干部、劳动模范等优秀人才中考录、遴选市总机关干部。在市委统一领导下,建立工会专职干部推荐交流机制,促进工会干部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系统内的交流任职,把工会工作岗位作为增强干部群众观念、锻炼提升做好群众工作能力的重要基地。

建立健全挂职干部选派制度。根据工作需要,有计划地提出挂职岗位和人选条件,从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中选拔优秀人才到市总挂职,同时选派机关干部到地方党政群机关、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推进工会干部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的双向交流。切实发挥兼职干部作用。工会兼职人员主要从各行各业思想素质好、热心职工群众工作的基层工会干部、一线职工、劳动模范中选用。制定《市总工会关于发挥兼职副主席作用的暂行规定》,领导班子研究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应充分听取兼职副主席意见,涉及兼职副主席所属行业(系统)的调研、会议、活动,可由兼职副主席牵头负责或协助负责有关工作。拓宽市总机关各部门、各驻会省产业工会接收使用兼职干部渠道,制定《市总工会机关接收使用兼职干部暂行办法》,充分发挥兼职干部熟悉基层、了解职工、联系广泛等方面的优势,及时把社会各方、基层工会和一线职工群众的真实情况反映上来。

(二)创新组织引导职工的载体和方式

4.创新劳动和技能竞赛组织管理。引导职工群众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定走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新路,组织广大职工积极投身“践行新理念、建功‘十三五’”劳动竞赛,深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劳模“双百双创”劳动竞赛,开展“双先双带”劳动竞赛。创新劳动竞赛的组织形式,推行多层级、项目化的竞赛活动,注重发挥一线职工的主体作用,提高职工的参与率和受益度。从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十三五”规划中选择一批重点项目,全面实施劳动竞赛项目制,加强运行管理和效果评估,增强竞赛实效。深入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吸引广大职工普遍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孵化一批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技能提升工作站,培育一批金牌工人、能工巧匠,推出一批保定特色的“大国工匠”。推动建立产学研一体化职工技术创新机制,完善职工创新成果评选、奖励、展示、交流机制,促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5.创新劳模评选宣传和管理服务。在组织劳模评选过程中,严格评选标准,向基层一线倾斜,切实提高一线职工、专业技术人员在劳模中的比例,实现与各单位人才培养计划相融合。运用网络信息手段,加强劳模网上学习培训,提高劳模动态管理、精细服务水平。深入开展劳模志愿服务和爱心公益行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带动形成尊重劳模、崇尚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良好风气。

6.创新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以迎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为主线,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组织职工道德模范评选及职工信赖的工会干部评选,拓展“中国美·劳动美·赶考行”主题教育,围绕“三去一降一补”做好新时期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好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引导职工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丰富职工文化生活,继续实施职工文化“十百千万”示范工程,创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保持全市各级工人文化宫、俱乐部等工会自有文化阵地的公益属性。深化职工书屋创建与管理工作,及时开通电子书屋,推动职工读书活动进基层、到班组。运用新媒体开展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对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的思想引导和人文关怀,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打造健康向上的职工文化和企业文化。有针对性地做好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的释疑解惑、情绪疏导、矛盾化解工作,引导广大职工正确对待利益关系调整,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

(三)完善维护职工权益机制和服务职工工作体系 7.健全职工维权机制。大力开展区域(行业)集体协商,加强对集体协商过程的指导和集体协商代表培训,探索建立集体协商工作评价制度,提升集体协商质量和成效。依法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形成企业职工工资协商共决、正常增长、支付保障机制。推动完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深入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扩大创建活动在广大企业特别是非公企业和中小企业的覆盖面。继续做深做实职代会“六项推动建立重大典型劳动违法案件曝光和公开谴责制度,促进侵害劳动者权益的问题有效解决。推动建立市总工会与省内兄弟总工会之间、市内各县级总工会之间的维权联动机制,为职工群众及时提供维权服务。逐步建立和推行在企业民主管理中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的整改意见书、处理建议书“两书制度”。市本级编列职工法律援助专项预算资金,市、县两级工会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加大工会法律援助力度。推进工会法律援助标准化建设,规范法律援助流程。发挥工会组织对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监督作用,开展“平安班组”、“平安岗位”竞赛,以班组和岗位为突破口,深化“安康杯”竞赛活动,推广“工会参与职业病防治工作模式”,维护职工安全健康合法权益。

8.健全职工协商民主机制。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在产业聚集度高的开发区(园区)和企业相对集中的乡镇(街道),推行区域(行业)职代会制度,在建立董事会、监事会的公司制企业推行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健全完善党委工会工作议事会议制度、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原则上每年召开一次会议,解决一至两个突出问题。促进提高一线职工和工会干部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的比例,切实发挥人大代表中职工、工会工作者和政协工会界别委员作用,充分表达职工诉求和工会主张。

9.健全农民工服务机制。创新农民工入会方式,采取网络化跟踪,灵活会籍管理、发展团体会员、劳动力市场入会等形式,最大限度把农民工吸收到工会组织中来。以农民工需求为导向,重点维护农民工劳动就业、工资报酬、社会保险、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权益,注重对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关怀,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提升农民工就业创业能力。

10.健全以精准帮扶为主要内容的服务职工体系。以县级职工服务中心为重点,加强县级职工服务中心建设,努力形成“一站式”服务职工平台,推动纳入当地政府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强化人员和经费保障。建立健全困难职工动态管理、专项资金管理、监控分析等制度,实行依档帮扶、因困施助、因需施策,提高服务精准度、精细度。大力实施创业就业扶持专项行动,利用小额贷款贴息、无息借款、生产资料物资支持等方式,对在档管理的困难职工、因化解过剩产能失业下岗的困难人员和生活困难的农民工等三类重点人群,进行造血式帮扶。

11.健全以工会会员卡为载体的普惠化服务体系。通过洽谈合作、工会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服务职工工作。重点开发面向持卡工会会员,涵盖工会维权帮扶、金融服务、商贸旅游、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多方面的优惠项目,为职工群众提供普惠化优质服务。抓住政府转变职能的机遇,主动承接适合工会的服务职能,挖掘和拓展服务职工的资源手段,切实提升服务职工的能力。深化市总直属企事业单位改革,坚持公益性与市场化并重的原则,在坚持公益性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参与市场竞争,提高经济效益,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服务职工水平。

(四)大力夯实工会基层基础

12.健全有效覆盖的基层工会组织体系。深入实施“四级联创五个好”工程,推动县、乡、村、企四级工会组织联创联建。突出抓好开发区(园区)建会,着力健全乡镇(街道)、村(社区)工会组织,因地制宜在县以下建立区域性(行业性)联合会,推动各类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依法建立工会组织,推进工会组织向“两新”组织、新型业态、新兴产业延伸,形成完善的基层工会组织网络。探索创新职工入会方式,依托园区、楼宇等成立联合工会,或在县(区)所属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下建立综合分工会,吸收职工直接入会,实现对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的组织覆盖。推行会员实名制管理,建立会员组织关系随劳动关系流动接转的机制,实现会员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

13.创新基层工会工作机制。依法规范基层工会民主选举,增强工会组织代表性。着力推进会务公开,接受会员群众监督。坚持依靠会员群众开展工作,让其广泛参与到工会活动设计、工作部署中来。落实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制度,涉及会员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充分听取会员群众意见,经会员大会讨论决定。发挥工会枢纽型社会组织作用,加强对劳动关系领域社会组织政治引领、示范带动和联系服务。

14.打造工会网上“职工之家”。适应“大智移云”时代要求,推进“互联网+”工会工作,县级以上工会开通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开办符合职工特点、实用性强的门户网站、移动客户端,创建工会工作网上平台,开辟网上申请入会、网上服务、网上维权等新途径,让职工群众在网上找到工会组织。重点加强市总门户网站和官方微信平台建设,将其打造成为展示全市工会工作新动态、新成绩的重要窗口。市、县两级工会分级接入省总OA办公平台,逐步实现省市县三级工会网上协同办公。提高工会干部运用新媒体能力,直接与职工网上互动,用职工群众易于接受的语言和形式,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15.壮大基层工作力量。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将市总工会精简的行政和事业编制,用于工作任务繁重、力量薄弱的县级工会、开发区(园区)工会和乡镇(街道)工会,充实基层工作力量。各类开发区(园区)要依法建立健全工会组织,在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行政编制内,明确1-3名人员负责工会工作,其中至少1名专职人员。乡镇(街道)工会主席一般由同级党委副职兼任,并配备1名专职工会干部。市总工会统一组织,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逐步为乡镇(街道)工会配备1名专职工会工作者,建立和完善选聘、履职、考评、奖惩、退出为一体的管理机制,确保发挥作用。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以及联合基层工会主席由区域行政、行业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党员负责人或聘请政治素质强、工作热情高、群众口碑好的专职社会化工会工作者担任。探索兼职基层工会主席工作保障机制,市、县两级工会视条件,对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兼职工会主席实行工作津贴制度。探索建立与基层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联动机制,增强群团工作合力。继续扩大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建立工会志愿者队伍。建立工会志愿者管理服务办法,完善工会志愿者招募、配备、服务、评价、激励和工作保障机制,增强各级工会机关服务基层、服务职工的工作力量和专业水平。

16.强化基层经费保障。优化工会经费支出结构,强化预算管理,推动工会经费重点向基层和服务职工倾斜,年度用于维权、帮扶、培训和开展职工活动等业务支出,市、县两级工会均不低于本级预算支出的50%。加大工会经费向乡镇(街道)、开发区(园区)工会倾斜力度。加大工会经费使用监督管理力度,健全工会内审和会员监督相结合的监督管理体系,逐步实现基层工会经费收支情况向工会会员公开。建立完善内控制度,通过财务大检查等手段,保障基层工会财务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17.发挥产业工会职责作用。支持产业工会开展具有各自特色的维权服务工作。按照产业工会与地方工会相结合的原则,促进产业工会和地方工会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围绕产业战略布局和发展、维护产业职工合法权益等开展专题调研,提出政策和工作建议,有效发挥产业工会作用。

(五)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18.改进工作运行模式。为推进市总工会重点工作有效落实,成立重点工作项目组,由市总班子成员、县级干部牵头,打破部门界限,抽调精干人员,脱离原来的工作岗位,经费单独设立,年终单独考核,形成项目化工作机制。

19.建立健全市总机关干部直接联系职工制度。把深入基层服务职工成效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下基层周”、信访接待、学习锻炼等制度,实现下基层常态化、制度化。市总机关干部全部建立基层联系点、职工联系人,当好基层和职工的服务员。20.建立以基层工会和职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机制。建立基层工会和职工群众需求调查制度,每年通过网站、微博、微信等媒体征集年度重点工作和为职工办实事项目,以此为重要依据,确定年度重大工作任务和重点工作项目,形成以职工和基层为中心的工作目标、任务、项目形成机制,强化职工群众和基层工会的全过程参与。各级职工服务中心和职工服务阵地实行错时服务制,错开职工生产时段,做到按需服务、精准服务。探索通过购买服务、项目招标等市场化方式,引导社会组织为职工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21.建立以会员群众为主体的考核评价机制。探索建立会员群众满意度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下评上”工作机制,让会员群众成为评议工会干部和工会工作的主体,形成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突出自下而上的评价机制。完善县级工会年度工作评价办法,定期向党政通报工会重点工作落实情况。加强工作跟踪指导和督促检查,提高督查实效,督查情况纳入考核评价体系。

(六)加强工会组织党的建设

23.充分发挥市总党组领导核心作用。坚决贯彻市委和省总的决策部署,建立健全向市委和省总请示、报告制度,争取每年召开一次市委工会工作议事会,帮助研究解决工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建立与县级党委协调推进工会工作制度,市总党组主动与县级党委沟通协调,共同研究解决县级工会工作遇到问题。依法依章程加强对下级工会领导,建立市总定期听取县级工会工作汇报和意见建议制度,县级工会每年向市总进行一次述职,形成各级工会之间协同联动、运转有序机制。

24.全面加强机关党建工作。始终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把政治性作为工会的灵魂,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扎实推进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引导工会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落实“五个重用、五个不用、五个调整”要求,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激情。

25.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履行市总党组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坚持“三严三实”要求,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抵制和纠正“四风”问题,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塑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四、组织实施

(一)成立改革工作领导机构

在市委统一领导下,成立市总工会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市总工会改革各项具体实施方案,统筹协调推进各项改革工作。

(二)统筹安排改革工作进度

市总工会改革方案经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后,市总立即召开会议进行动员部署,按照责任分工,落实相关的改革任务。2017年10月底前,完成改革任务,总结改革情况,梳理制度机制成果,改进完善相关措施。

(三)工作要求

加强宣传引导。深入细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工会干部进一步深化认识、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勇于革新,夙兴夜寐、激情工作。积极做好正面解读宣传工作,主动回应社会关切,为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营造良好氛围。

鼓励基层试点。支持县级工会在深化改革创新中探索改革方法,积累改革经验,省总将对各地改革试点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并总结推广各地成熟做法,丰富全市工会改革实践。认真督促检查。对改革措施落实情况加强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和解决,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实到位。

第二篇:湖北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方案

湖北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方案

来源:作者:日期:11-03-0

1发布部门: 湖北省人民政府、中共湖北省委

发布文号: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发(2000)7号,以下简称中央7号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实行农村税费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保护和调动农民积极性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农村税费改革,就是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按照减轻农民负担和保障农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的原则,对现行农村税费征管体制进行调整和完善,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分配体制。农村税费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要求,规范农村分配制度,从根本上治理对农民的各种乱收费,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并保持长期稳定。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农村基层政权。调动和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农村社会长期稳定。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基本原则是:从轻确定农民负担水平并保持长期稳定。兼顾乡镇政府和基层组织的正常运转需要。采取简便易行的征收方式,规范税费征收行为。实行综合配套改革,积极推进乡镇机构、行政区划和教育体制改革,转变政府和部门职能。完善乡镇财政体制,促进乡镇财政良性循环。建立健全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机制。坚持群众路线,促进农村民主和法制建设。

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

农村税费改革的主要内容为“三个取消、一个逐步取消、两个调整、两项改革”,具体是:取消乡统筹费等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取消农村教育集资等涉及农民的政府性集资;取消屠宰税;逐步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调整农业税政策;调整农业特产税政策;改革村提留征收使用办法;改革共同生产费征收使用办法。

(一)取消乡统筹费等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

取消现行按农民上年纯收入一定比例征收的乡村两级办学经费(即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计划生育、优抚、民兵训练、修建乡村道路费。取消农村中所有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取消乡统筹费后,原由乡统筹费开支的乡村两级九年制义务教育、计划生育、优抚和民兵训练支出,由各级政府通过财政预算安排。修建乡村道路所需资金不再固定向农民收取。村级道路建设资金由村民大会民主协商解决,乡级道路建设资金由政府负责安排。农村卫生医疗事业逐步实行有偿服务,政府适当补助。具体管理按《湖北省乡统筹五项事业支出纳入乡镇财政预算管理的若干意见》执行。

(二)取消农村教育集资等涉及农民的政府性集资。

取消所有面向农民的各种政府性集资。取消在农村进行的教育集资后,中小学危房改造资金由财政预算统筹安排。

(三)取消屠宰税。

停止征收屠宰税。原来随屠宰税附征的其他收费项目一律停征。

(四)逐步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

为规范和加强对农民的劳务管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同时考虑到目前我省农业基础薄弱、建设任务重,决定全省用三年时间逐步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2001年每个劳力每年承担积累工和义务工合计最高不得超过22个,2002年不得超过15个,2003年不得超过10个,2004年起全部取消。劳动积累工主要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和植树造林。劳动义务工主要用于防汛、义务植树、公路建勤、修缮乡村校舍。对于农业基础较好,过去投劳任务本身就比较少的地方,在取消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的过渡期间,每年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的投入量也要相应减少,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一步取消。“两工”取消后,村内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修建村级道路、植树造林等集体生产和公益事业所需劳务,必须遵循“量力而行、群众受益、民主决策、上限控制”的原则,实行一事一议,由全体村民或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讨论,按多数人的意见作出决定。筹劳严格实行上限控制,每个劳动力每年承担劳务数额不得超过10个标准工日。除遇到特大防洪、抢险、抗旱等紧急任务,经县级以上政府批准可临时动用农村劳动力外,任何地方和部门均不得无偿动用农村劳动力。具体管理按《湖北省关于村内兴办集体公益事业筹资、筹劳的管理办法》执行。

(五)调整农业税政策。

1、确定农业税计税土地面积。农业税计税土地面积以农民第二轮合同承包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为基础确定。对二轮承包后,经国家土地管理部门批准征(占)用的计税土地,并按政策规定办理了耕地占用税征、免手续的,不再作为农业税计税土地面积;对于二轮承包后新开垦的耕地按规定免税到期的应纳入农业税计税土地面积。各级农业税征收机关要建立农业税计税土地档案,实行动态管理。计税土地面积发生增减变化时,农业税应当同步进行调整,防止出现新的有地无税、有税无地的现象。从事农业生产的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计税土地面积,为实际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

2、调整农业税计税常年产量。农业税计税常年产量以1994一1998年5年农作物的实际平均产量折合成主粮确定,并保持长期稳定。除计税土地面积发生增减变化外,常年产量不得随意调整。

3、合理确定农业税税率。根据现行农业税征收管理办法的规定,考虑到我省地域条件的差异和农业生产条件的差别,以及现有农业税税率的执行情况,我省农业税税率仍实行地区差别比例税率。全省农业税税率最高不超过7%,贫困地区农业税税率从轻确定。

国有和集体农场以及有农业收入的机关、部队、企业、学校,其农业税税率按现有农业税税额与调整后的农业税计税常年产量计算确定。其他有农业收入的单位和个人的农业税比照当地同等税收水平征收。

各县(市、区)农业税的具体计税常年产量、税率和农业税征收任务,经省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批准后,要分类测算到乡镇,并落实到农户及其他农业税纳税单位和个人。农业税社会减免和自然灾害减免政策按《湖北省农业税征收实施办法》执行。

(六)调整农业特产税政策。

1、减少征收环节。取消原部分一个应税品目两个环节征税,实行一个应税品目只在一个环节征税。

2、调整农业特产税税率。按照农业特产税税率略高于农业税税率的原则,对农业特产税税率作适当调整。

3、简化征收办法。按照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不重复交叉征收的原则,对在非计税土地上生产的农业特产品,继续征收农业特产税。对在农业税计税土地上生产的农业特产品,只征收农业税,不征收农业特产税。严禁两税重复征收。

农业特产税应税品目、征收环节、税率以及减免政策按《湖北省农业特产税征收管理实施办法》执行。

(七)改革村提留征收和使用办法。

村干部报酬、五保户供养、办公经费,除原由集体经营收入中开支部分仍继续保留外,凡由农民上缴村提留开支的部分,改革后交纳农业税的,采取新的农业税附加方式收取,交纳农业特产税的,采取农业特产税附加方式收取(不含国有和集体农场以及有农业收入的部

队、机关、学校、企业)。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附加比例最高不超过改革后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正税的20%。在计税土地种植(养殖)应税农业特产品,已征收农业税附加的,不再征收农业特产税附加。收购环节征收的农业特产税不征收附加。各县(市、区)农业税附加和农业特产税附加比例,报省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审批,并保持长期稳定。农业税附加和农业特产税附加采取征收代金制,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用农业税附加和农业特产税附加方式收取的村提留属于集体资金,由农业税征收机关负责征收(可以由粮食、林业、供销等部门在收购农副产品时代扣代缴),乡镇农经管理部门负责管理。实行乡管村用,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征收农业税附加和农业特产税附加时,必须使用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专用票据。村提留改革后,村内兴办集体生产和公益事业所需资金,不再固定向农民收取。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年初由村民委员会提出预算,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报乡镇农经管理部门审核,由乡镇政府批准并报县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办公室备案。筹资额严格实行上限控制,每人每年最高不得超过15元。经批准后的筹资额用省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统一监制的农民负担登记卡登记,监督卡由村委会组织发放到农户,并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村内一事一议的集体生产和公益事业筹资的提取、管理、使用情况,接受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审计监督。

原由乡村集体经营收入负担村提留和乡统筹费的,农村税费改革后可以采取适当方式继续实行以工补农。对不承包土地的务工经商农民,可以按照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经村民大会民主讨论确定,在原乡统筹费和新的农业税附加和农业特产税附加的负担水平内,由村委会向其收取一定数额的资金,并纳入村内一事一议筹资款项统一管理和使用。

(八)改革共同生产费征收和使用办法。

原用于村内统一组织的抗旱排涝、防虫治病、恢复水毁工程等项开支的共同生产费,不再固定向农民收取。用于农村抗旱排涝的计量水费和电费等,按照“谁受益,谁出钱”的原则,由受益农户据实承担。用于村组修复水毁工程所需资金,纳入一事一议范围内统一考虑。在税费改革过程中,各地要认真审核和清理历年形成的农业税、农业特产税、“村提留乡统筹”尾欠,并具体核实到户。清理农业税尾欠、农业特产税尾欠,要严格按照税法规定进行。对“村提留乡统筹尾欠”,要制定具体的分清欠计划,根据清欠数额和农民的承受能力,分批、分期清欠。除农业税、农业特产税、“村提留乡统筹”款外,其他所有尾欠不属清欠范围。对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尾欠,由乡镇财政部门核实,“村提留乡统筹”尾欠由乡镇农经管理部门清理,并报县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核实。农业税、农业特产税、“村提留乡统筹”尾欠,统一由乡镇财政部门按照“先税后费”的原则组织收取。对于那些按照政策规定,符合税费减免条件的要及时予以减免。对清收的税费欠款,要按原来的渠道管理使用,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挪用。

三、农村税费改革的有关配套措施

农村税费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级党政一把手必须亲自抓负总责。各级各部门要讲政治、顾大局,统一认识,齐心协力,加强配合,齐抓共管,严密监控,确保改革的顺利实施。

(一)全面清理整顿各项涉农收费项目,坚决取消对农民的各种乱收费。规范农村收费管理,建立农民负担监督机制。

各地要结合此次农村税费改革,对本行政区域内涉及农民的收费项目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各地自行出台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集资项目一律取消,不得以任何理由向农民收费、集资和摊派。今后,各地、各部门无权设立涉及农民负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项目。集体决定的,追究主要领导责任。对清理后需要保留的少量涉农收费,由省财政厅和省物价局审核,报省政府批准。各地要对经营服务性收费进行规范整顿。承担有偿服务事务的乡镇有关站、所,应将不体现政府职能的收费,报有关部门批准后,及时转为

经营性收费。不能将已经取消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转为经营性收费。经营性收费应当遵循自愿互利原则,根据服务质量与数量由双方协商付费,不得强制服务,强行收费,平摊收费。对经批准保留的涉农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性收费,都要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宣传,并向农民张榜公布,做到家喻户晓,接受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的公开监督。坚决取消涉及农民负担的各种达标升级或变相达标升级活动。在农村开展保险、发行报刊书籍,应遵循自愿原则,禁止用行政手段和行业权力强制入保、强行征订。向农民收取水费、电费,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规定实行计量收费。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在农民建房、婚姻登记、计划生育、子女入学、农村户籍、外出务工、农机监理等管理过程中搭车收取任何费用。在逐步取消“两工”期间,对保留的部分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不得强行以资代劳。

农村税费改革后,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根据新的情况,建立有效的农民负担监督约束机制,强化法制意识,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各级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切实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防止农民负担出现反弹。

(二)转变政府职能,精简机构和人员,积极开展乡镇机构改革。

各级政府尤其是乡镇人民政府要把机构改革与农村税费改革结合起来,进一步转变政府行政职能,精简机构和人员,调整支出结构,压缩乡镇开支。试点地区的实践证明,财政供养人员不减少,农民减负目标难以实现。各级尤其是县级人民政府,要做好对现有乡镇机构和财政负担人员的清理工作,提倡党政干部交叉任职。各级有关主管部门要从大局出发,清理整顿以向农民收费为主要经费来源的事业单位,切实解决收费养人问题。同时不得人为地要求上下业务对口。各市、县不得突破省定编制数额。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根据乡镇具体情况,确定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各乡镇不得在核定的行政和事业编制之外再聘用临时人员。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按照“规模、效益”的原则,合理调整中、小学校布局,适当集中办学,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小学的师生比例要严格按省有关规定执行。对教师队伍进行必要的整顿和压缩,建立优胜劣汰机制,实行公开考核竞争择优上岗,对富余人员予以辞退和待岗分流,确保有限的教育经费真正用于改善乡村办学质量。

各地要结合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实施配套措施,大力压缩非生产性开支,对交通通讯工具、吃喝招待等进行治理整顿,取消村级招待费。要树立勤俭节约观念,坚持量入为出、勤俭办事、勤政为民。

(三)改革和完善乡镇财政体制,规范县、乡镇、村之间的分配关系。

按照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改革和完善县、乡镇财政体制,严格实行“分灶吃饭”,自求平衡。农村税费改革后新增的农业税收入原则上要全部留给乡镇。取消一切其他收费后,乡、村两级由此减少的收入,主要通过精简机构和人员,减少财政开支,调整支出结构,以及通过中央、省和有条件的市(州)财政转移支付给予补助解决。要加大对困难乡镇的转移支付力度,保证乡镇基层组织正常运转和必保支出的需要。同时,要规范县、乡镇、村之间的分配关系,严禁无偿平调、挪用乡镇及村级集体财产,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严格各项资金管理,规范分配行为。强化乡镇财政预算约束,坚持量入为出,健全乡镇国库,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有效运行。各地要结合税费改革,对乡镇负债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分类研究解决办法,凡不是为农民办事所形成的债务,不得由农民负担。同时要加强乡镇、村级财务建设,培训财务人员,加强和完善农村基层组织的财务核算和监管工作。

(四)进一步完善土地承包工作。

各级政府要结合农村税费改革,对土地承包工作中的政策落实情况认真开展一次清理检查。按照合同,凡承包经营已到期的,要及时做好延包工作。要严格控制村组集体机动地面积,村组机动地面积最高不得超过本村组应发包面积的5%。村组机动地必须承担农业税或农业特产税,不得将村组机动地所承担的农业税或农业特产税转嫁到其他已承包的土地上,增加其已承包农户的负担。要加强对土地转包和转让过程中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及其附加任

务的管理,防止在土地转包和转让过程中出现税收和附加落空现象。

(五)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

各级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和加强乡镇,尤其是村级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的具体措施,保证基层组织的稳定与正常运转。要采取小村并大村、扩大村级规模、村组干部交叉兼职等办法,精简村组干部,减少村级支出。坚持量力而行、量入为出,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各县、乡镇要大力加强村级民主和法制建设,要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要求,积极推进“村务公开、村民自治”。对税费改革后农民农业税及其附加、农业特产税及其附加负担情况,各乡镇要逐村逐户的进行测算,由村民大会讨论通过,并张榜公布,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接受监督。广大基层干部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法律意识,切实做到依法行政。

(六)大力发展乡镇及村级集体经济,壮大乡镇、村级经济实力,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各级政府应抓住农村税费改革这一时机,转变工作思路,调整工作重点,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制定本区域内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从本地区实际出发,大力引导农民合理调整农业结构,积极扶持和促进乡镇、村级经济发展。建立和培育农副产品流通市场,促进农副产品顺畅流通。通过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从根本上帮助脱贫、减负,从而逐步增强乡镇和村级财力,巩固农村基层政权。

(七)规范征收行为,加强农业税收征管。

农村税费改革后,农业税征收任务加重,各地要根据农村税费改革的基本原则,严格按照国家税法和税费改革要求,依法征税、依率征税。要积极探索,总结经验,制定简便易行的操作规程,为广大纳税农户和其他纳税单位、个人缴纳农业税及其附加、农业特产税及其附加提供方便。严格各项社会减免和灾情减免的审批程序,进一步教育广大农民增强依法纳税意识。要强化税收保全措施,完善农业税征收体系,配备和充实乡镇财政的农税征管力量,确保国家税收依法足额征收,确保农业税征收人员正常开展工作。同时要结合改革后工作需要,加强现有农业税征管队伍建设,提高各级尤其是乡镇一级征收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

(八)加强领导,强化监督,保证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

农村税费改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继土地改革、家庭承包经营之后农村的第三次重大改革。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一项治本之策。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认真实施。改革的成功与否,关键在县,县委书记是这项改革的第一责任人,县长是直接责任人。各地要将此项改革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抓紧、抓实、抓好。各相关部门在改革中要从大局出发,服从改革的需要,积极配合做好工作。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执行中央和省的政策。纪检、监察、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要做好监督检查工作,对有令不行、巧立名目、变相加重农民负担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严肃处理。对在改革中不顾大局,违反纪律,以权谋私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触犯法律的,送交司法部门依法处理。

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步骤

按照中央农村税费改革总体部署,结合湖北的实际情况,全省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分二步进行。第一步:制定方案和配套措施,试点工作全面推开;在改革过程中分析研究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修改完善试点方案和配套办法。第二步:检查改革情况,全面总结改革工作,巩固改革成果。按照上述步骤,全省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分为五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培训干部。时间为3-4月份。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动员大会。各级成立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的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建立领导责任制,层层负责。根据中央审核同意的《湖北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方案》,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广泛宣传和发动。省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全省1000多万农户印发《致

全省广大农民群众的一封信》,在29万多个村、组张贴《关于全省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告》。同时,省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全省农村税费改革政策业务培训,组织新闻单位开展各种形式的农村税费改革宣传工作。调动各方面,特别是广大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参与支持改革的积极性。

第二阶段:制定实施方案和配套办法。时间为4月份。省级有关主管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起草相关配套文件,由省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修改、完善,报经省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批准后,于4月20日号以前下发。各市(州)、县(市)根据中央7号文件和《湖北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方案》,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地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及相关配套文件。各市、州要将经审核后的所属各县(市)实施方案,于4月底以前报省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三阶段:审批方案。时间为4月下旬-6月上旬。由省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中央及省的规定,对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上报并由当地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签字的实施方案进行审核,报省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批准后,于5月20号前下发到各市(州)、县(市、区)。各县(市、区)要相应做好对所属各乡镇改革方案的审批工作。全省县、乡的方案审批工作6月10日前结束。

第四阶段:组织实施和督促检查。时间为6月中旬-12月底。各市(州)、县(市、区)根据省人民政府审批的方案,必须在6月底以前将各项农业税收指标分解落实到村组、到农户。征收工作在夏季正式启动,秋季继续实施,12月底完成。同时,继续做好各项宣传和改革方案的修改完善以及配套措施的落实工作。省对各县(市、区)的改革方案审批结束后,省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立即组织督查组分赴各地进行督促检查。随时掌握了解各地执行农村税费改革政策情况,及时解决和纠正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改革顺利进行。市(州)、县(市、区)也要相应地派出督查组,检查指导乡镇的农村税费改革工作,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

第五阶段:总结、表彰。时间为2002年1月-2002年2月份。夏、秋两季征收任务完成后,由省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对各地改革情况进行验收和总结。对全省农村税费改革情况形成总结材料报国务院农村税费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各市、州、县(市、区)、乡镇通过总结,评选出一批在农村税费改革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报省委、省政府予以表彰。

各市(州)、县(市、区)要在省规定的分阶段实施时间内,结合本地工作开展情况,制定详细的分阶段实施计划,保证各项改革任务如期完成。

第三篇:乡镇卫生院改革试点方案

乡镇卫生院改革试点方案

为贯彻落实《xx省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加快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建设,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制定本方案。

一、乡镇卫生院的设置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卫生资源、农村居民卫生需求、交通条件以及行政区划调整等情况制定乡镇卫生院设置规划,报经设区的市(地)政府(行署)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并经省卫生厅确认后,报当地政府批准,在本行政区域内发布实施。原则上,每个乡镇设置1所政府举办的卫生院,由所在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管理,不得采取拍卖、租赁、承包、分散经营等有损公益性质和国有资产流失的经营方式。乡镇卫生院按功能分为中心卫生院和一般卫生院。

二、乡镇卫生院的工作职能乡镇卫生院以维护农村居民健康为中心,逐步转变服务模式,对行动不便的患者、重点管理的慢性病人要实行上门服务、主动服务。乡镇卫生院一般不得向医院模式发展,不参与医院等级评审。一般卫生院提供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健康教育、康复等综合性服务;承担辖区内公共卫生管理;负责对村级卫生机构技术指导和对乡村医生培训等。中心卫生院除具有一般卫生院的功能外,还承担协助县级卫生机构开展对区域范围内一般卫生院的技术指导等工作。

(一)提供公共卫生服务。

1.落实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及服务。

2.普及卫生保健常识,实施重点人群及重点场所健康教育,帮助居民形成有利于维护和增进健康的行为方式;指导开展爱国卫生工作。

3.规范预防接种服务,执行国家免疫规划。

4.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参与现场疫情处理。

5.开展新生儿访视及儿童保健系统管理,进行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价,开展健康指导。

6.开展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和产后访视,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及孕期营养、心理等健康指导。

7.对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开展健康指导。

8.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指导,对确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病例进行登记管理、定期随访和健康指导。

9.对辖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治疗随访和康复指导。

10.协助处理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1.接受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对辖区内传染病防治、学校卫生、食品卫生、饮水卫生、职业卫生,以及村级预防保健工作进行指导、培训、考核与监督。

12.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公共卫生服务。

(二)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1.使用农村适宜医疗技术和中医药技术,正确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对疑难病症进行恰当的处理与转诊。承担乡村现场应急救护、转诊服务和康复服务。

2.临床科所重点设置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等,加强急诊急救等建设。

3.健全消毒、隔离制度,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做好医疗废物处理和污水、污物无害化处理。

4.认真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执行药品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政策,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

5.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其他适宜的医疗服务。

(三)其他职能。

1.严格执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规定,履行定点医疗机构职责,做好有关政策宣传、监督及服务工作。

2.切实加强“县乡医疗集团化”管理,乡镇卫生院在接受县级医疗机构业务指导的同时开展双向转诊,在人才、设备、管理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县级医疗机构的带动作用和乡镇卫生院的枢纽作用。

3.深入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强化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所(室)的管理职能,在行政、人员、业务、药械、耗材、财务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七个方面实行一体化管理。负责村卫生所(室)的技术指导和乡村医生培训、考核等项工作。

(四)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在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中提供相关的中医药服务。

三、乡镇卫生院的改革任务

(一)改革人事制度,实行全员聘用。

1.核定人员编制。按照《xx省乡镇卫生院机构设置和编制配置指导意见》执行。在编制中,中医药人员应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25%以上。核定的编制是乡镇卫生院聘用人员和核拨经费的依据。

2.科学设置岗位。按照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科学合理设置岗位。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按照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选聘乡镇卫生院院长,聘期为3年。院长为独立法人代表,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以医、药、护、技、公共卫生等岗位为主体,并根据工作需要适当设置非卫生专业技术岗位。

3.人员定岗竞聘。

(1)竞聘对象。在编正式工作人员和临时聘用人员中具有执业(从业)资格或医药卫生类中专以上学历者(在编正式工作人员优先聘用)。

(2)实施步骤。①报批设岗方案。乡镇卫生院依据核定的编制和职责任务,拟制本单位岗位设置方案。设岗方案由县(市、区)卫生部门审核、人事部门核准。②确定竞聘人员。县(市、区)卫生、人事、编制等部门对乡镇卫生院上报的竞聘人员,按规定逐人审核、确认。③组织竞聘上岗。县(市、区)卫生部门根据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采取考试、考核的方式,统一组织竞聘上岗。

(3)资格准入。实行资格准入制度,不具备执业资格的人员不得进入。对具有执业资格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如无相应空缺的岗位,可以高职低聘、转岗聘用。鼓励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已经实现社会化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各县(市、区)要结合实际,制定定岗竞聘具体实施办法。

4.实行全员聘用。乡镇卫生院实行人员聘用制度,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签订聘用合同,实行合同管理。合同应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待遇、聘期等内容,合同文本完整规范。县级人事、卫生部门按规定对乡镇卫生院完成岗位设置、组织人员定岗并签订聘用合同的情况进行认定。对符合政策规定,完成规范的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根据所聘岗位确定岗位工资待遇。今后乡镇卫生院岗位空缺需补充工作人员,必须在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和招聘计划内,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采取公开信息、资格审查、考试考核、竞争择优等规范程序组织实施。新进人员一律实行聘用制。

5.安置分流人员。

(二)改革分配制度,实施绩效考核。对乡镇卫生院的绩效考核,参照有关文件执行。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对辖区内的乡镇卫生院进行考核,财政、人事等部门对考核结果进行审核;乡镇卫生院在县级卫生行政等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对其工作人员进行考核。乡镇卫生院的考核结果作为政府补助的依据。考核合格的,政府按照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的原则核定;不合格的,按照有关规定处理。乡镇卫生院对工作人员的考核结果,作为岗位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和其晋级、奖励以及聘用、续聘和辞退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实行零差率销售。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由省统一网上集中招标采购,并统一定价、统一配送。乡镇卫生院使用的基本药物,一律实行零差率销售;现有库存药品全部按进价销售,且不得高于国家指导价和省采购价。

(四)改革经费保障制度,完善运行补偿机制。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支出,由政府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建设规划统筹安排;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等运行成本通过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补偿。政府补助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办法核定。在补偿渠道方面,基本医疗服务主要通过医疗保障购买服务付费和个人付费补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通过政府建立的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补偿;对其承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任务由政府按服务成本核定补助。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核定的经常性收入不足以弥补核定的经常性支出时,差额部分由同级政府在预算中予以足额安排,并在对其任务完成情况、患者满意程度、居民健康改善状况等进行综合绩效考核的基础上,由同级财政根据考核结果,采取预拨和结算相结合的方式予以拨付。乡镇卫生院应用中药饮片和中医非药物疗法给予补偿。使用中药饮片可按已使饮片金额的20%至30%给予补偿,应用非药物疗法可按服务人次补偿,每治疗一次,则按患者就医费用20%至30%给予补偿。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诊疗项目、中药品种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报销范围,提高中医药项目的报销比例,降低中医药项目的报销起付线。

本方案由省卫生厅负责解释。

第四篇:旅游事业发展改革试点方案

××镇已被列入第二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为进一步推进旅游事业发展,根据《××镇总体规划》、《××镇发展改革试点方案》及《××旅游总体规划》、《新安江山水画廊旅游区规划》,结合××镇旅游事业发展现状,特制定本方案。

一、××镇旅游建设概况

××镇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南部,新安江上游,是“

新安江山水画廊”的主景区、“三潭枇杷”源产地,拥有黄山市最大的内陆码头,又是国际黄金旅游线黄山──千岛湖的交通枢纽,距黄山市52公里,黄山风景区80公里,水路距浙江淳安千岛湖镇65公里。1996年被国家体改委、建设部等11个部委命名为57个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之一,2003年被确定为全省重点中心镇,2004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镇。先后被国家建设部和省建设厅评为“村镇建设先进镇”,荣获安徽省环境优美乡镇、新农村建设示范镇、优秀旅游乡镇、“一镇一品”特色产业镇和安徽省首届文明乡镇等称号。全镇镇域面积99平方公里,下辖12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人口2.8万,镇区现有人口0.7万人。2007年,财政收入57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80元。××镇镇区规划面积3.1平方公里,建成面积2.5平方公里。公安、工商、海事、国税、地税、交通、电信等部门及移动公司、联通公司、农业银行都在××设有分局或办事机构;成立了新安江山水画廊风景区旅游开发中心负责山水画廊旅游接待服务,景点开发管理;为加强对水上旅游秩序的管理,县政府还在××成立了××水上游船管理办公室。

镇区拥有日供水1000吨自来水厂,供电所年供电491万千瓦时。拥有二星级宾馆一家,旅行社3家,旅游公厕一座。其中,××宾馆为二星级涉外宾馆,拥有标准客房52间,家庭客房4间,大型会议室及多功能室一间,小型会议室3间,可承办各种会议、论坛,同时提供140人住宿、400人就餐。其他社会旅馆酒店拥有床位300多个,其中接待规模在100人以上的酒店3家,均能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餐饮服务。

××水、陆交通便捷,镇内设有新安江游船公司等四家游船公司,拥有游船16艘,船位2300个;快艇26只;有两条县道通县城,有专门的社会汽车公用站,每天有20多班次客车直通县城,另有4班次客车直通黄山风景区和市政府所在地。

辖区内旅游资源丰富,有“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之称的国家级4a风景名胜——新安江山水画廊贯穿全境,境内拥有十余人合抱的千年古樟树、保存完好的古民居、万亩优质枇杷基地、万亩有机茶基地。特色农产品“三潭枇杷”有“天上王母蟠桃”之誉,每年5月枇杷成熟季节和3月有机茶采摘季节,前来休闲旅游、品尝枇杷、尝试采茶乐趣的游人络绎不绝。目前,已开发接待旅客的景点有:漳潭“千年古樟树”、“十里红妆馆”;“三潭枇杷观光园”、“绵潭将军埠”、“绵潭古戏”,“民俗风情”等。

2007年底,从事旅游就业人数2000余人。2007年接待游客20余万人,其中新安江山水画廊接待3万人次,旅游收入4200万元,创税80万元,旅游税收占我镇全年财政税收的19%。沿江各村凭借新安江山水画廊旅游,实现枇杷园观光游接待游客1万人次,枇杷也因此卖上了好价钱,实现人均增收650元。旅游业在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已日益凸显。

二、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围绕××镇总体规划和发展改革试点方案目标要求,依据市场导向和资源条件,在政府主导型发展旅游业的大背景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力量办旅游为方向,利用新安江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徽文化历史积淀,通过旅游开发,活一方水土,富一方百姓,把新安江山水画廊旅游风景区建成全国著名的旅游区。

(二)发展思路:在有效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旅游资源的前提下,通过开展生态观光旅游及徽文化特色旅游,建立景观优美、生态健全、环境优良、设施齐全、服务优质的生态旅游景点网络及其运行机制,成为杭州至黄山水陆并进的黄金旅游线上的一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高质量的生态观光度假基地,实现生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和谐发展。

(三)发展目标:建设成为华东地区著名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滨水生态观光旅游区、徽文化修学旅游基地,力争到试点未2012年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40万人次,其中,过境游客稳定在25万人次,目的地游客增加到1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亿元。

三、试点主要内容

(一)、进一步做好修编《新安江山水画廊总体规划》,积极着手修编《××镇生态规划》、《××镇环境保护规划》、《××镇文化发展规划》等规划,为旅游业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成立××镇旅游管理委员会,加强行业监督和管理,整治旅游秩序,统一宣传促销,互通市场信息,实现客源市场互补,走集团化、集约化规模经营新路子。

(三)、加强与辖区内旅游公司、旅行社的合作,组织民间艺人开展地方民俗表演活动,丰富徽文化旅游内涵;积极抓好景点之间道路网的规划与建设,开展旅游运输服务,确保景点间交通畅通,建设旅游绿色通道。

(四)、按照统一规划、多元投资、共同开发、利益共享和“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运用市场机制,多渠道筹措旅游建

设资金,鼓励外来投资开发新的旅游景点,建设旅游基础设施,改善旅游环境,实现旅游强镇目标。

(五)、加大景区景点旅游项目建设,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根据××镇现状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必须尽快启动一批旅游基础设施和景点项目建设。

1、民俗风情项目

挖掘开发一些旅客参与性强、吸引力大、兴趣浓厚的民俗风情项目。如春季茶笋、夏日枇杷、秋天板栗、初冬柑桔,再如粮食土加工、徽州农家风味莱肴烹饪、四时节日食品等,都可吸引游客体验参与采摘、制作、品尝,实现自娱自乐。还可开发古老的传统手工作坊造纸、榨油、土织布、竹编、四雕、听绵戏、微州婚嫁民俗表演等参观游。让游客身临其境,犹如置身“桃花源”、“男耕女织”的梦境之中。要借举办三潭枇杷节、五月龙舟节、凤凰秋夜水灯节等节庆活动,用新安江这条多姿多彩的飘带,把这些独具徽味徽韵徽俗的光彩耀眼的明珠串联起来,清纯而古典、浪漫而绰约,形成—个具有特殊风格的山水风情画中游专项旅游产品,推向国内外市场。该项目投资300万元,所需资金采取对上争取国家资金支持、企业自筹为主的方式,实施时间为2008年—2012年。

2“三潭”景点

瀹漳、漳潭、绵潭是全国著名枇杷产地,“一江新安水,万重枇杷山”、“天上王母蟠桃,地下三潭枇杷”歌咏的就是这里。以漳潭为重点在沿江两岸开辟两个互为对应的景点,—是建设枇杷观光采摘园。在村对面划一片枇杷园,园内修观光道路,并修建—座与同围环境相适应的“尝鲜亭”,让游客能在五月枇杷季节,弃舟入园,自行品尝枇杷,增加游客的参与性和投身大自然的情趣。二是“千年古樟”保护开发。村中有一棵无愧“树王”称誉的“千年古樟”(可申报吉尼斯纪录),其树杆之粗(树干胸径周长为10.4米)、树冠之大、树龄之长、繁茂之势实为罕见。2007年初,已经投资2000万元配套开发了漳潭“十里红妆馆”和绵潭古戏台,就吸引了大批的游客。下一步将围绕“树王”挖掘开发富有美丽情趣,引人入胜的相关传说,配合表演相关民俗,以增加“树王”的神秘性和观赏性。该项目投资100万元,所需资金采取对上争取国家资金支持、企业自筹为主的方式,实施时间为2008年—2012年。

3、农家乐景点

新杨村、绵潭,都是徽州民居的典型村落,该村古风甚浓,景色宜人,整体布局好,依山傍水,景色秀丽。因新杨村有丰富的可利用资源,初步规划:将“山水画廊新安江”风情旅游的重头内容摆在该村,整个村庄通过环境治理后均可为民俗旅游服务。为集中再现徽州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利用新杨村对岸的两座小山坡,修建传统手工造纸作坊(其生产的“澄心堂”纸,是中国宣纸的鼻祖,享誉四海)、榨油坊、古农具操作、脚踏水车、竹编、土织布、四雕工艺等内容。安排游客于农户家中,让其参与所有能参与的生产、生活内容,与古风古趣浓郁的山民们把盅交谈,领略徽州农家的怡然之情,尽情享受“世外桃源”之乐。该项目投资300万元,所需资金采取对上争取国家资金支持、企业自筹为主的方式,实施时间2008年—2012年。

4、花果山屏障

为使“山水画廊新安江”旅游线更具魅力,我们打算利用沿江两岸适宜的自然条件,把××所有的果品在两岸进行合理布局种植。因此,沿江两岸建成茶果连绵的彩色屏障,让游客一年四季游新安江,都置身于花的海洋、果的世界。同时,也为旅游土特产品开发提供了基地,无疑将产生极大的效益。该项目投资450万元,所需资金采取对上争取国家资金支持、企业自筹为主的方式,实施时间2008年—2012年。

5、九里潭休闲山庄

九里潭村位于××上游4.5公里处,背靠龙椅山,面临新安水。在依山坡地盖数栋别墅并利用其较大面积的平缓滩地开发野营烧烤、亲水戏鱼及运动场所,在水面上开发刺激惊险的水上游乐项目。该项目投资300万元,所需资金采取对上争取国家资金支持、企业自筹为主的方式,实施时间2008年—2012年。

6、开发徒步(山地车)旅游线路

为了适应广大国内外徒步(山地车)旅游爱好者的需要,将开设雄村(渔梁)一朱村一浦口一南源口一瀹岭下一瀹潭一漳潭一九砂一九里潭一凤凰岛一××的徒步(山地车)旅游线路,该路段力求保持原来石板甚至泥土路面,使其具备原生态气息。该项目投资80万元,所需资金采取对上争取国家资金支持、企业自筹为主的方式,实施时间2008年—2012年。

7、绵潭画家创作基地及新杨村写生基地

绵潭村文化底蕴深厚,不仅拥有独具特色的绵戏,秀丽的山川还孕育了古往今来不少的画师与画家,现今就有新安画派庄家汉等杰出代表。新杨村是徽派建筑的典型,加上新安江畔独具魅力的诗画山水,都是文人墨客的向往之地。该项目投资500万元,所需资金采取对上争取国家资金支持、企业自筹为主的方式,实施时间2008年—2012年。

8、特色游船开发

开发特色游船是为了拉升新安江旅游线,充实旅游品位,以徽州独有的特色游船及游船上文化娱乐项目的开发,来提升新安江山水文化游的内涵。该项目投资150万元,所需资金采取对上争取国家资金支持、企业自筹为主的方式,实施时间2008年—2012年。

9、完成××老街整治工作,建成保持明清建筑风格的××老街步行旅游商业一条街(总投资1600万元)。所需资金采取对上争取国家资金投入、经营权转让融资等方式,实施时间2008年—2012年。

10、新区建设。以被列入省861重点项目“黄山千岛旅游休闲中心”建设为重点,全力加强××大茂新区建设。加速完成该项目的“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分期分批完成农民新村、产权式酒店、写生基地、商业街等项目建设,争取在2012年完成500亩大茂新区的建设(该项目计划投资5.1亿元,由开发商资建设)。

11、凤凰岛旅游度假村项目建设。地处××码头对岸,距离1公里,全岛面积200余亩,内外各有湖泊,整个岛三面临水,呈半岛型,称凤凰岛。景点已进行了一期开发,该项目建设主要是提供一个黄金旅游线上的旅游驿站,供大部分的休闲游客和一部分的观光游客在度假村内休憩、游乐,充电后展开更好的旅程,另一个功能是提供一些产权式别墅,供商务人士来此度假、交流、会晤及享受天伦之乐。项目创造“临流别馆,梦里徽州”的意境,建筑全都采用徽派和仿徽派建筑。项目二期7500万元,由开发商投资,建设实施时间2008年—2010年。

四、实施步骤

××镇旅游事业发展改革试点分三步实施:

第一步为启动阶段(2008年):包括成立组织、制定方案、拟定规划、宣传发动等工作。

第二步为全面实施阶段(2009年—2012年):包括依照方案整体实施、立体推进、重点突破、全面铺开,逐步取得明显成效。

第三步为巩固提高阶段(2012年):包括总结验收、巩固成果,解决好试点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实现发展与改革的总体目标,初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全新城镇体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为确保××镇旅游建设发展改革试点工作顺利实施,××镇成立以党政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副书记、副镇长为副组长,镇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镇旅游事业发展改革试点领导小组,领导××镇试点期间的旅游规划、建设、管理、开发、资金筹措等工作,负责试点方案的具体实施。××镇领导小组与镇直、驻镇有关部门签订责任状,实行年初确定任务、年终考核验收的目标管理,按照工作内容定岗、定职、定责,严格奖惩兑现。

(二)制定政策,大力支持

为了保证××镇旅游事业发展改革试点工作的顺利推进,县政府将同意在试点期间给予如下扶持政策:

1、试点优先权。国家、省、市、县新出台的各项改革试点优先安排××镇进行。

2、优先安排各项旅游建设项目申报(如国家旅游发展基金项目等)。

4、属国家严格控制计划的指标,如土地用地计划等应重点倾斜,优先支持××镇旅游事业的发展。

5、允许国家、集体、个人参与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按照“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外来客商和农民进镇投资,以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体制。××镇政府实行“一条龙”服务,县政府各相关部门要简化程序、放宽审批、从速办理。凡国家政策允许由企业自行投资的项目,除需核准项目外,总投资在200万元以下的备案项目由镇政府自行审核备案,报县发改部门备案。证照办理中,国家、省、市规定的收费按下限收取。

(三)加大宣传,扩大影响

××镇城旅游事业发展改革试点工作,是实施小城镇、大战略,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牵动性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为此,将采取广播、电视、报纸、会议、宣传栏等各种形式,加大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提高××镇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营造人人关心试点,人人支持试点,人人参与试点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试点工作的顺利实施。

(四)细化任务,分步实施

××镇旅游事业发展改革试点方案批准后,县直有关部门要依据《试点方案》,制定出详细的工作计划,进一步明确目标与任务,明确责任,细化任务,扎实开展,分步实施,不断完善,稳步推进,确保完成各项发展改革试点任务,实现预期发展目标。

第五篇:全国总工会改革试点方案系列解读[范文]

全国总工会改革试点方案系列解读

充分认识全国总工会改革试点的重要意义

——全国总工会改革试点方案系列解读之一

11月9日,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总工会改革试点方案》。在全总开展中央群团机关改革试点,是党中央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总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全总和各级工会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勇于探索、全面创新。

推进全总改革试点,是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推动群团改革的重要举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群团和工会改革创新。今年1月,党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强调改革创新是群团工作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要不断推进群团工作和群团组织建设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7月6日,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召开,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对群团组织改革创新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在群团组织中深入推动思想教育、问题整改、体制创新,转变思想观念,强化群众意识,改进 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水平;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要增强自我革新的勇气,下大气力解决突出问题。7月下旬,党中央决定在全国总工会开展中央群团机关改革试点。这是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的重要举措,是党中央交给全总的一项政治任务。

推进全总改革试点,是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更好发挥作用的内在要求。总书记指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政治性是群团组织的灵魂、是第一位的,先进性是推进群团工作的重要着力点,群众性是群团组织的根本特点。全总改革试点牢牢把握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这条主线,明确提出了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的领导,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六个坚持”的基本要求和“三统一”的基本特征,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让党的领导通过工会组织具体而深入地落实到职工群众中去;牢牢把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时代主题并不断充实其内涵,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把职工群众组织起来、动员起来、团结起来,引领广大职工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自觉践行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党执政的坚实依靠力量、强大支持力量、深厚社会基础,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为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把党的群众路线作为工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采取有力的改革措施,增强工会组织的广泛性和代表性,更多关注、关心、关爱普通职工群众,大力健全工会组织特别是基层工会组织,建立健全联系职工群众的长效机制,增进与职工群众的感情,把服务职工群众、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旗帜牢牢掌握在手中,按照职工群众需求开展工作,提供精准对路的服务,使广大职工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推进全总改革试点,是激发工会组织活力、推进工会工作全面创新的强大动力。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90多年来,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始终坚定地跟党走,与党和人民的事业同呼吸、共命运。中国工人运动始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紧跟时代步伐,走在中国社会变革的前列。特别是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改革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和最强音,成为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更成为工会工作和工运事业的鲜明特色。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并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具有突破性和先导性的关键环节,群团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全总作为 中央群团机关改革的试点,率先改革,取得经验,这对于推进工会工作全面创新、开创工运事业新局面,是一个重大机遇。

推进全总改革试点,是工会解决自身突出问题,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职工群众的迫切需要。长期以来,全总和各级工会不断推进自身改革和建设,工会组织的作用和活力不断增强。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工会组织还存在不相适应的问题,特别是工会领导机构组成人员广泛性和代表性不够,基层基础工作薄弱,组织覆盖不到、覆盖不全等,与党的要求和职工群众期待还有差距。解决这些问题,根本上要靠改革。全总改革试点,坚持问题导向、职工需求导向,采取有力改革举措,改进工会领导机构人员构成和全总机构设置,创新职工建功立业的载体和方式,完善维护职工权益制度和机制,着力做强基层夯实基础,坚决维护职工队伍和工会组织团结统一,创建工会网上工作平台,充分发挥全总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等,将有利于进一步形成眼睛向下、面向基层、职责明确、运转高效的格局,防止和克服脱离职工群众现象,把工会工作深深植根于广大职工群众中间,把工会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更好地适应基层工作和职工群众需要。(龚惠文)

准确把握全国总工会改革试点的总体要求

——全国总工会改革试点方案系列解读之二

全国总工会改革试点事关工会工作全局和工运事业长远发展。为确保改革顺利推进,必须准确把握改革的总体要求,明确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基本原则。

深刻理解全总改革试点的指导思想。全总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重要部署,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六个坚持”的基本要求和“三统一”的基本特征,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方针,站在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政治高度,牢牢把握工运时代主题,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勇于责任担当、勇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新,最广泛地把职工群众组织动员起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功立业。

把握这一指导思想,要从三个方面加深认识:一是党中央高度重视工会改革创新,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工会等群团组织要增强自我革新的勇气,改革和改进机关机构设置、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党中 央专门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强调要推动群团组织改革创新、增强活力。这些重要指示精神为工会改革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明确了“六个坚持”的基本要求和“三统一”的基本特征,是做好党的群团工作的基本遵循。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落实到工会工作,就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要通过有针对性地改革,更好地贯彻和体现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团结服务职工群众、依法依章程开展工作相统一这个根本原则,更好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强化工会组织对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作用,强化工会工作联系服务职工群众的意识、能力和效果。三是工会工作是党的群团工作、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工会改革必须放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去思考和谋划。要围绕工运时代主题,把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发挥作用的主战场,把做好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作为中心任务,把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作为政治责任,切实发挥工会组织在推进“四个全面”、实现中国梦中的重要作用。

准确把握全总改革试点的目标要求。全总改革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和增强工会工作和工会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这条主线,强化问题意识、改革意识,克服“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现象,改革全总机关的组织体制、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解决脱离职工群众的突出问题,加强基层工会建设,增强全总机关影响力凝聚力战斗力,带动各级工会特别是基层工会更好地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作用和职工利益的代表者维护者作用,把工会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切实承担起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

这一目标要求,一是体现了中国工会的性质。工会组织是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是中国工会最鲜明的特征,是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方向,也是工会改革的方向。要把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贯穿全总改革试点全过程,更好地坚持党的领导,更紧密地把广大职工团结在党的周围,更有力地推动党的决策部署在工会组织落地生根,这是工会组织的重要政治责任,也是衡量改革成效最重要的标准。二是体现了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解决突出问题,根本出路在于改革,要有直面问题的勇气、解决问题的担当、破解难题的能力,敢于啃硬骨头,敢于向顽疾开刀,在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职工方面拿出切实可行的举措,不断提高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体现了全总机关承担的重要责任。全总机关在推动工会工作改革创 新、更好地履行党赋予工会组织职责方面,起着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要适应基层和职工需要,改革和改进全总机关机构设置、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从广大职工最期盼的事情做起,从制约工会组织发挥作用最突出的问题改起,由点到面、循序渐进,切实通过改革增强发展活力。

牢牢坚持全总改革试点的基本原则。全总改革必须把握坚持正确方向、突出问题导向、着力开拓创新的原则。一是坚持正确方向,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坚持为党分忧、为民谋利,把党的领导、党的意志和主张、党对职工群众的关怀落实到工会工作中。这是顺利推进改革试点的根本保证。二是突出问题导向,就是要紧扣服务职工群众这一永恒主题,针对工会领导机构组成人员广泛性、代表性不够,机关机构设置不够合理,活动方式存在自我循环、封闭运行现象,直接联系和服务职工群众的工作制度不够完善,资源向基层倾斜不够,一些干部维权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采取有力改革举措,明确重点、突破难点,对症下药、标本兼治,坚持立行立改,切实解决问题。这是改革试点成功与否的关键。三是着力开拓创新,就是要把工会工作的发展基点放在创新这个力量源泉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凝聚共识、集思广益,提出具有针对性、前瞻性、8 突破性的思路和办法,破解制约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制度性障碍,为推动工会工作再上新台阶提供强劲动力。(龚惠文)

有效整合精简机关机构优化强化工作职能

——全国总工会改革试点方案系列解读之三

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指出,群团组织要坚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层,改革和改进机关机构设置、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坚持力量配备、服务资源向基层倾斜,要牢牢掌握维护群众权益大旗,下大气力开展网上工作,加大做农民工工作力度,联系和引导相关社会组织。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强化职能作用、改进机构编制设置,推进工会工作创新发展进一步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全国总工会改革试点方案》提出的改革措施中,第一条就是改进工会领导机构人员构成和全总机构设置。这是贯彻党中央关于群团组织改革创新的决策部署,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回应职工群众期待的重要举措。

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随着党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心任务的变化,全总的任务、职能及其机构设置、工作方式等也相应地调整和变化。随着形势发展变化,职工队伍特别是农民工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劳动关系领域社会组织快速兴起,网络对职工群众生产生活影响日益深入,劳动关系矛盾复杂多发,工会工作对象不断扩大、工作领域不断 拓宽、工作内容不断增加,这就对工会组织更好地发挥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全总必须积极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勇于改革创新,整合精简机构、优化强化职能。

全总在改革试点中对机构编制进行必要的调整。调整的基本原则,一是广泛征求意见,反复研究论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积极稳妥推进,既适应工作需要,又体现改革力度,既强调必要性,又注重科学性;二是面向基层,强化服务基层、服务职工的职能,把编制资源向基层倾斜,进一步做强基层、夯实基础;三是聚焦主责,机构设置的调整注重职能整合优化,提质增效,强化工作执行力;四是依法合规,认真落实“精简、统一、效能”的要求。

通过整合机构、优化职能,进一步形成面向基层、职责明确、运转高效的格局,有利于聚焦工会法定职责、强化维权服务职能,突出农民工入会和服务工作;有利于强化指导职工群众参与经济建设、劳动竞赛和安全生产等职能,充分调动职工群众劳动创造和安全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和工会工作,推进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有利于适应互联网迅猛发展和职工生产生活方式深刻变化的趋势,统筹推动工会网上工作;有利于应对劳动关系领域社会组织发展迅速等新情况,强化联系和引导劳动关系领域社会组织职能,维护职工队伍和工会组织的团结统一;有 10 利于推动全总直属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发展,增强服务基层和职工的能力。

目前县级工会和乡镇(街道)工会存在缺编制、缺经费、缺办公场所、缺工作人员等现象,基层工会活力有待进一步加强。为更好地使工会的力量配备、服务资源向基层倾斜,全总坚持重心下移,在人员编制上“减上补下”,精简一部分编制,充实到若干任务繁重、力量薄弱的县级工会,为省市级工会加强基层工会建设作出示范,带动省级、市级地方工会实行编制“减上补下”。同时,依靠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推动县一级整体编制调整,充实工会组织;指导县以下工会组织通过争取公益性岗位、增加兼职比例、实行岗位人员流动等多种途径,逐步解决县级工会和乡镇(街道)工会专职工作人员短缺的问题。

机构编制调整是改革试点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把耐心细致、有理有情的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改革试点全过程。切实做好职能划转、人员定岗和工作交接等工作,精心操作、平稳过渡,井然有序、无缝对接,确保新的机构尽快有序运转起来,做到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要通过改革,进一步增强指导服务基层的功能,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为推动工会工作创新发展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龚惠文)创新职工建功立业的载体和平台

——全国总工会改革试点方案系列解读之四

《全国总工会改革试点方案》提出“创新职工建功立业的载体和平台”,明确了创新的着力点。这是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把广大职工群众组织起来、动员起来、团结起来,为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部署、保持和增强工会组织先进性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绘就宏伟蓝图,为包括广大职工在内的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指明前进方向,是未来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全会明确提出,要注重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最大限度凝聚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共识和力量。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符合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对保持和增强工会组织先进性、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对推进全总改革试点、促进工运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创新职工建功立业的载体和平台,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着力做优做强工会工作品牌、激发职工创新创造活力。这些年来,工会紧扣时代脉搏、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形成了劳动竞赛、工人先锋号等一批有影响的载体和品牌。牢牢把握我国工运事业的时代主题并不断充实其内涵,需要把这些品牌做强,使其形成机制、坚持标准、更加规范,吸引更多职工参加,扩大社会影响,发挥更大作用。

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围绕“十三五”规划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发展战略开展劳动竞赛,深入推进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大工程建设,开发区、自贸区建设等示范性劳动竞赛。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组织动员职工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贡献智慧和力量。

加强劳动竞赛机制建设。健全各级劳动竞赛委员会,完善劳动竞赛绩效评估机制。创新劳动竞赛形式和载体,提高职工特别是非公企业职工参与率和受益度。深化职工职业技能比赛,根据国家构建产业新体系要求设置工种,扩大比赛效应。

打造更多更优职工建功立业品牌。强化品牌意识,把五一劳动奖、大国工匠、工人先锋号等活动进一步做强做大,成为工会更有影响的全国性品牌。支持和鼓励各级工会根据实际,完善劳模创新工作室、职工先进操作法评选等活动,努力创造更多新品牌。

二是着力改善劳动模范评选宣传和管理服务。改进劳模培养选树和评选工作。注重通过劳动竞赛发现、培养、评选和使用劳模,提高一线职工和工程技术人员在劳模中的比例,让普通职工参与劳模评选过程,推动社会参与劳模评选。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创新职工群众广泛参与、形式多样的宣传平台,综合运用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网络媒体等,讲好劳模故事和劳动故事,引导广大职工学习劳模、争当劳模。推动提高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一线劳模的比例,从劳模中选拔专兼职工会干部。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密切与劳模的联系,倾听劳模呼声、反映劳模诉求,做到动态化管理、精细化服务。

三是着力拓展职工职业技能培训。推动建设一支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高素质劳动者大军,为实现“十三五”规划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是工会组织的重要战略任务。

加强技术工人培训工作。整合工会职工教育和技能培训资源,建立全总金蓝领职工技能培训示范点。注重发挥职工 职业技能实训基地的作用,深入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增强职工创新活动补助资金的实效。促进完善技术工人的培养、使用、培训、激励机制,拓宽技术工人职业发展渠道。

四是着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强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教育,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广泛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推动职工读书活动进基层、到班组,打造健康向上的职工文化和企业文化。

改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聚焦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效地组织职工、宣传职工、教育职工、引导职工。充分运用新媒体开展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对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的思想引导和人文关怀,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龚惠文)

完善维权服务制度机制

——全国总工会改革试点方案系列解读之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明确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全国总工会改革试点方案》将完善维护职工权益制度和机制作为重要措施进行了具体安排,提出要突出维护职工基本权益、健全职工协商民主机制、构 建以精准帮扶为重点的服务职工体系、提升农民工入会和服务工作、强化工会资产服务职工功能、探索建立工会服务职工满意度评价制度。各级工会要深入研究解决新常态下职工权益实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突出问题导向,强化服务意识,把政策帮扶、制度保障和普惠性服务相结合,完善制度机制,提高维权能力,促进广大职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共享成果。

一是健全“制度保障”,把工会维权工作纳入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拓宽有序参与劳动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度机制。将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职工切身利益问题,作为源头参与立法和政策制定的重点,在户籍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社会保险顶层设计中及时反映和引导职工诉求。积极拓展参与途径和方式,推动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运用人大政协提案议案、部际联席会议等机制平台,主动争取加入相关领导机构、协调机构,参与涉及职工劳动经济权益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完善协调劳动关系机制。以提质增效为重点深化工资集体协商,积极开展区域(行业)集体协商,推广制定行业劳动定额标准经验,建立欠薪报告制度,着力维护职工劳动报酬权益。健全集体协商、职工代表大会、厂务公开、职 工董事职工监事等制度,促进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由工业园区向企业比较集中的乡镇(街道)、村(社区)扩展,推动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建设。

——加强监督检查。积极参与涉及职工劳动经济权益的社会性管理监督机构,主动参与各级人大执法检查、政府部门劳动行政监察、政协视察活动。建立健全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制度和职工法律援助制度,督促企业增强守法意识,履行社会责任。加大普法工作力度,引导职工特别是农民工增强法治观念、提高维权能力。

二是落实“政策帮扶”,构建以精准帮扶为重点的服务职工体系。工会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树立创新发展新理念,以精准帮扶困难职工为主体功能,全方位服务广大职工。

——努力为广大职工提供普惠性服务。大力开展跨区域劳务合作,共享就业信息。服务创新驱动战略,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开展创业服务,积极扶持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开办创业项目。推动工会开展的职工医疗互助活动健康发展。以帮扶(服务)中心为依托,探索“互联网+”服务,主动承接政府转移的公共服务职能,拓展服务功能。

——做实做细工会帮扶服务品牌。积极培育一批示范效应好、影响力大、带动作用强的品牌项目,深化送温暖等富有工会特色的服务品牌,做实全国工会创业就业援助月、技 能培训促就业等活动,实现常抓常新。努力将帮扶工作与国家社会救助体系相衔接,推动将符合条件的困难职工纳入到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教育、医疗、住房等专项救助体系。贯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积极参与到打赢脱贫攻坚战中。

三是坚持“突出重点”,加强对农民工等特定人群特殊困难帮扶维权服务。工会维权要讲全面,也要讲重点,要积极推动解决农民工、困难职工、民族地区职工等特定人群特殊困难。

——重点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以农民工需求为导向,切实维护农民工劳动就业、技能培训、工资报酬、社会保险、安全卫生等权益,推广为农民工发放工会服务卡等做法,实现农民工入会数量和服务质量双提升。

——完善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专项帮扶机制。密切关注经济结构调整、化解产能过剩进程中职工权益保障情况,重视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工矿区困难职工在技能培训、创业就业、社会保险、生活救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专项帮扶。

——健全工会对口支援新疆、西藏工作机制。按照“十三五”规划要求,结合新疆、西藏及4省藏区实际,创新援疆援藏项目、资金管理制度,做到精准援助,提升工会服务各民族职工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四是强化“基层基础”,提升基层工会服务能力。

——完善基层工会维权服务路径,对职业相对稳定的职工,通过地方工会和企业工会维护职工权益,把职工合法权益落到实处;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职工和下岗失业职工,通过街道(社区)工会、楼宇工会提供维权、帮扶等服务,帮助职工解决劳动纠纷。

——增强基层工会帮扶服务能力,重心向基层倾斜,推进开发区(工业园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和大型企业帮扶站点建设。(龚惠文)

夯实基层基础

建设“职工之家”

——全国总工会改革试点方案系列解读之六

《全国总工会改革试点方案》在改革的目标任务中强调,要“加强基层工会建设”,在改革措施中专门提出“着力做强基层夯实基础”。这是符合中央要求和工会实际、体现基层工会和职工群众意愿的重要举措。

基层工会处于工会工作的最前沿,直接联系和服务职工群众,是落实工会各项任务的具体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各级工会要从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高度出发,紧紧抓住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发挥基层工会作用这个关键环节,把基层工会工作的发展基点放在创新这个力量源泉上,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着力做强基层夯实基础。

近年来,各级工会主动适应企业组织形式、职工队伍结构、劳动关系的新变化,延伸工作手臂,拓展服务链条,突出组建工会和发展会员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对象,最广泛地把农民工、劳务派遣工、灵活就业人员等组织到工会中来,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对职工的覆盖面有效扩大,为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更好发挥作用奠定了组织基础。但是也要看到,面对时代发展、社会变化和职工需求带来的新情况,基层工会工作与形势任务的要求和职工群众的期盼仍有一定差距。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开拓创新,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在改革中做强基层夯实基础,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着眼于扩大基层工会覆盖面,把更多的资源向基层倾斜,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基层一线,认真解决基层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使工会组织在基层和职工群众中更好地凝聚人心、联系群众、坚守前哨,成为更加坚强有力的战斗队、工作队。

改革创新工会组建和会员发展工作,最大限度地把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职工吸收到工会中来。着眼于解决工会组织覆盖不到、覆盖不全的问题,探索以多种形式构建纵横交织的网络化组织体系,努力做到哪里有职工、哪里就有工会组织,怎么有利于做好工作、就怎么组建工会。尊重职工群众主体地位,动员职工依照工会法和工会章程组建和参加工 会。适应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新形势,在巩固已有的工会组织基础的同时,在各类企事业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普遍建立工会组织,把新领域新阶层作为组建工会和会员发展的重点,实现对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科技工作者和灵活就业人员等有效覆盖。聚焦农民工入会工作,以开发区(工业园区)、建筑项目、物流(快递)业、家庭服务和农业合作组织等5大领域和行业为重点,强化分类指导和服务吸引。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巩固和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和工会工作。创新组织形式,按照地域相近、行业相同的原则,推进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建设,实现对中小微企业的组织覆盖。探索和加强自贸区及乡镇(街道)、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工会建设,发挥其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运用大数据,开辟网上申请入会等途径,拓展职工便捷入会渠道,为工会组建和会员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推行会员实名制管理,建立会员组织关系随劳动关系流动接转的机制,实现会员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

改革创新基层工会制度机制,着力提升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水平。把组建工会、创办职工服务中心(站)、建设“职工之家”统一起来,努力把“家”建在职工身边。着眼于进一步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发挥基层工会作用,广泛开展“争创模范职工之家、争做职工信赖娘家人”活动,做到组织活 动请职工一起设计,安排任务请职工一起参与,表彰先进请职工一起评议。坚持工会经费使用进一步向基层倾斜,加大经费向乡镇(街道)、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基层工会倾斜力度,把更多的经费直接用于基层和普通职工群众。

提升工会干部联系服务职工的能力,为基层工会建设提供有力保障。要按照“绝对忠诚党的事业、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的要求,引导基层工会干部争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忠实践行者、党的群众路线的坚定执行者、党的群众工作的行家里手。要依法规范基层工会民主选举,增强工会组织代表性。建立完善“社会化招聘、契约化管理、专业化培训、职业化发展”工作机制,加强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推动纳入国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范围。加强基层工会干部培训工作,通过集中培训、送教上门、网络培训等多种方式,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工会干部的履职能力。(龚惠文)

坚决维护职工队伍和工会组织团结统一

——全国总工会改革试点方案系列解读之七

工会组织是创新社会治理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全国总工会改革试点方案》制定了“坚决维护职工队伍和工会组织团结统一”的改革措施,对维护职工队伍的团结稳定和工会组织的健全统一,充分发挥工会对劳动关系 领域社会组织的政治引领、示范带动、联系服务作用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维护职工队伍和工会组织的团结统一,是工会服从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必然要求,是厚植密切联系职工群众优势、履行工会维权基本职责的内在要求,是适应劳动关系发展新情况新变化、源头治理劳动关系矛盾的迫切要求。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必须依靠包括广大职工在内的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工会要更好地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开展工作,必须建设健全统一的组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规定:“全国建立统一的中华全国总工会。”这是由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历史和中国的国情决定的。中国工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建立全国统一的工会组织,坚持“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工作原则,努力推动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确保了职工队伍和工会组织的团结统一,符合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愿。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劳动关系和谐与职工队伍稳定,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并作出工作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提出建 立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当前,我国劳动关系和职工队伍总体上和谐稳定。但应该看到,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劳动关系的主体及其利益诉求越来越多元化,劳动关系矛盾凸显和多发,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维护职工队伍稳定的任务艰巨繁重。

维护职工队伍和工会组织的团结统一,要更加有效地调处劳动关系矛盾,做好维护职工队伍稳定工作。各级工会要在党委领导下,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有效预防化解劳动关系矛盾;坚持维权维稳相结合,把维权作为维稳的基础,把维稳作为维权的延伸,加强工会维权服务工作,协助党委、政府和企业,妥善处置劳动关系群体性事件;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把维护职工队伍稳定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职工依法理性表达诉求,通过协商协调的方式解决问题;进一步畅通职工诉求表达渠道,健全职工利益协调和权益保障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劳动关系矛盾隐患,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于萌芽状态。

维护职工队伍和工会组织的团结统一,要发挥工会组织作为枢纽型组织的作用,加强对有关社会组织的政治引领、示范带动、联系服务。《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提出,群团组织要通过服务来引导和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推动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基层群众自治良性互动,促进多元治理主体协同协作协调、互促互 补互融。各级工会要适应社会建设新要求,发挥工会组织作为枢纽型组织的作用,组织和代表职工积极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切实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劳动关系领域社会组织的管理,加强对公益类、服务类社会组织的政治引领、示范带动、联系服务;总结一些地方工会与共青团、妇联等群团基层组织共同建立社会组织的经验,通过群团组织合作建立的社会组织,增强群众工作合力;在一些关键领域、重要群体,开展培育孵化工会直接领导的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试点,促进这类组织的体系和布局合理化;将工会的资源通过项目招标、购买服务等市场化方式,引导社会组织为职工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实现工会维权工作的社会化。(龚惠文)

创建网上工作平台 释放强大正能量

——全国总工会改革试点方案系列解读之八

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指出,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要下大气力开展网上工作,亮出群团组织的旗帜,发出我们的声音。《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提出:“打造网上网下相互促进、有机融合的群团工作新格局。”《全国总工会改革试点方案》把“创建工会网上工作平台”作为改革试点的重点和亮点推出,既 25 是贯彻落实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新形势下工会组织服务职工的迫切需要。

当今社会,互联网已成为大众获取资讯、表达诉求、接受服务的重要平台,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工作与生活。门户网站及“两微一端”(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凭借其便捷性、个性化,已成为许多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发布信息、提供服务的重要平台和窗口。随着我国“网络强国”战略向纵深推进,“互联网+”将带来新一轮产业和社会变革。这个大趋势,将使网络成为工会组织服务职工不可或缺的手段和阵地。

近年来,各级工会组织高度重视网络建设与互联网技术应用,在探索运用互联网服务职工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尝试,促进了工会工作开展。但与线下工作相比,工会的网上工作还存在着思想认识不到位、顶层设计和系统推进不够、新媒体应用能力不足等问题。

为适应新的形势,推动工会系统网上工作改革,提升网上工作水平,《全国总工会改革试点方案》分两个层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一个层面,是打造全国工会系统服务职工网络载体。通过完善门户网站、建立全国统一的工会工作和会员信息基础数据库、开通新媒体、开发实用性强的移动客户端等具体措施,推动网上网下互动融合,实现服务对象全覆盖、服务时间全天候,使职工得到工会更方便、更有效的服务。另一个层面,是借助网上工作平台,开展网上教育引导和舆论宣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全总改革试点把“打造全国工会系统服务职工网络载体”作为开展网上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从“根”上解决平台、手段、载体问题。完成这一任务,必须提升工会办公网络化自动化水平。要结合“十三五”期间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党的执政能力现代化工程,推进实施《全国工会系统信息化工作规划(2014-2018)》,深入开发工会系统各项业务应用,运用网络手段实现工会业务流程再造,使与职工生产生活相关的就业创业、困难帮扶、法律援助、劳动保护等服务均能够在网上得以实现。

——在组织职工方面,因为有了网络平台和载体,职工入会的方式更加灵活便捷、流程简单优化;工会组织对职工队伍的构成、分布能了解得更及时、掌握得更全面,统计分析工作、工会组建工作将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在维护职工权益方面,工会网络的存在,使职工找到工会组织更容易,表达诉求、寻求帮助的渠道更直接;工会通过网上平台,将更有效地把各级工会的力量组织聚合起来,为维护职工权益提供更及时更有力的支持。

——在服务职工方面,建立全国统一的工会组织和会员信息基础数据库,对职工的基本情况、各项需求实现信息化管理,工会组织对职工的服务将更加精准,职工会籍接转等 长期困扰工会的难题将迎刃而解;通过大数据分析,对职工利益需求走势的把握将更加全面,工会组织为职工提供的各项服务,“普惠性”更易实现。

——在宣传引导方面,随着工会网站的加强和工会新媒体的涌现,工会向职工传递信息的速度将迅速提升。实时性、互动性将有利于加快工会与职工之间信息的传播,工会组织、工会干部与广大职工的交流更加密切、更加通畅。各级工会要形成共识、加强领导,强化网上教育引导和舆论宣传,提高工会干部运用网络尤其是新媒体的能力,做大做强网上正面思想舆论,弘扬网上主旋律,释放强大正能量。(龚惠文)

充分发挥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 为工会事业创新发展

提供政治保证

——全国总工会改革试点方案系列解读之九

《全国总工会改革试点方案》提出,要在党中央坚强有力领导下,充分发挥全总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认真落实管党治党的责任。这是全总改革试点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是改革试点顺利成功的政治保证,而且是全面加强工会系统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

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社会组织和其他组织领导机关中设立党组,是我们党从 国情出发创造的一项重要制度,是确保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得到贯彻落实的重要途径,体现了我们党独特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2015年6月,党中央制定《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对党组的性质地位、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制度运行等作出全面系统的规定,突出党组在坚定政治立场、维护政治原则、保证政治方向方面的责任,强化了党组从严治党责任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对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更好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推进全总改革试点,必须充分发挥全总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把党的领导体现到全总改革试点全过程和工会工作各方面。

发挥全总党组领导核心作用,是保持和增强工会组织政治性、确保全总改革沿着正确方向推进的内在要求。中国工会不仅具有一般工会组织所具有的广泛的群众性,更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先进性。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工人阶级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所决定的,是工会组织的灵魂,是第一位的。中国工会始终把自己置于党的领导之下,在政治上始终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坚决贯彻党的意志和主张;在思想上以党的理论武装自己,教育职工,发挥“大学校”的作用;在组织上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在各级工会建立党的组织,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是中国 工会的根本政治原则,是工会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

全总改革试点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党中央交给全总的政治任务,政治性、政策性很强,不仅仅是机构的优化整合,更重要的是思想观念的转变、思维方式的调整、运行机制和工作方式的创新。既事关机关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的切身利益,更事关工会工作开创新局面、再上新台阶。所以,必须充分发挥全总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统一认识和行动,积极稳妥、扎实有序地推进改革试点工作。

一是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开展工会工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健全全总党组向党中央请示、报告重要工作的制度,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广大职工群众中去,生根发芽,落地开花,为夯实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作贡献。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全面把握“六个坚持”的基本要求和“三统一”的基本特征,坚持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按照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的要求,推进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深化“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引导机关干部把“三严三实”作为修身做人用权律己的基本遵循、干事创业的行为准则,确保各项工作 抓实抓细抓出成效。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综合运用好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制定并落实《全国总工会机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实施意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坚持不懈纠正“四风”,密切联系职工群众,把全总机关建设成为学习型、高效型、和谐型机关和真正的“职工之家”。

三是建立与省级党委协调推进工会工作制度。坚持工会受同级党委和上级工会双重领导体制,全总党组主动与省级党委沟通协调,共同研究解决工会工作遇到的问题。依法依章程加强对下级工会的领导,建立全总定期听取省级工会工作汇报和意见建议的制度,形成各级工会之间协同联动、运转有序的机制。

四是加强和改进工会理论研究工作。紧密结合我国经济关系、劳动关系和职工队伍发展变化的实际,建立定期分析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劳动关系变化新特点、职工队伍稳定新情况和国际工会运动新动向的制度,以理论创新推动工会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龚惠文)

下载河北省总工会改革试点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河北省总工会改革试点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杭州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范文大全

    杭州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方案 为深入做好市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国家试点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38号)和国家卫生......

    上海群团改革试点方案解读

    上海群团改革试点方案解读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11月9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并发表......

    上海市群团改革试点方案五篇

    上海市群团改革试点方案 11月9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会议通过了《全国总工会改革试点方案》,群团改革试点方案中,以沪渝群团为改革试点。群团指的......

    渝北区加快水利改革试点方案

    渝北区水利局 贯彻落实《重庆市加快水利改革试点方案》的工作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水利工作会议、中发【2011】1号和渝委发【2011】15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水利改革试点工作,......

    总工会改革创新工作制度

    总工会改革创新工作制度一、认真贯彻执行《工会法》、《劳动法》、《女职工权益保障法》及上级工会组织的工作部署。二、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经常对职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

    宝鸡非税收入改革试点方案

    宝市财办综„2010‟号宝鸡市财政局关于印发 《市级单位政府非税收入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市级各部门: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规范非税收入管理的重大决策,根据《陕......

    重庆市国有林场改革试点方案(2013-8-12)

    重庆市国有林场改革试点方案 为进一步巩固深化重庆市国有林场改革成果,促进国有林场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国家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工作小组制定的《关于开展国有林场改革试点......

    产城融合发展改革试点方案

    邵武市产城融合发展改革试点方案 为支持邵武市加快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探索产业与城市互动融合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服务全省城镇化事业,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