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虚增利润的处理
企业故意虚增利润多缴税款 税务机关要不要处置
2015-07-23 09:57:15来源:网络作者:马泽方【 大 中 小 】添加收藏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2012年第15号公告第八条规定,对企业依据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并实际在财务会计处理上已确认的支出,凡没有超过企业所得税法和有关税收法规规定的税前扣除范围和标准的,可按企业实际会计处理确认的支出,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
可以看出,现行税法虽对企业的会计处理规定没有强制规范,但却强调“企业依据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并实际在财务会计处理上已确认的支出”,才可以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内申报扣除。
事实上,很多地区对此也有过明确口径,如北京地区2012年度汇算清缴政策热点问题解答时明确,15号公告第六条中“企业发现以前年度实际发生的、按照税收规定应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而未扣除或者少扣除的支出(以下简称以前年度应扣未扣支出)”是指企业在以前年度已进行会计处理,但因财务会计处理规定与税法规定不一致或企业对政策理解有误造成企业以前年度未扣除的支出。如企业以前年度发生支出已进行会计处理计入管理费用,但未取得真实合法的有效凭证,以后年度取得时造成在以前年度应扣未扣。
中国税网认为,案例中C、D公司如果均未按照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对以前年度应扣未扣支出进行处理,会计上未确认这部分支出,却允许企业所得税前直接调整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的处理,值得商榷。
企业少计利润、少缴税款不新鲜,是税务稽查打击的重点,但现实中有不少企业出于某种原因故意多计利润,多缴税款。对于这种反常行为,税务机关应该如何对待?
蹊跷:
多户企业故意多计利润,多缴税款
近日,某市国税局稽查人员在日常检查过程中发现一个奇怪现象:有多户企业故意多计利润,多缴税款。这与企业为追求利益通常少计利润、少缴税款的“规则”背道而驰。
其中,A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为粉饰报表,将预收账款3000余万元提前确认收入,并缴纳了企业所得税;B公司也是一家上市公司,会计上按照50年计提房屋、建筑物折旧,但年度申报时按照20年计算折旧,并缴纳了企业所得税;C公司为应对集团公司年末的业绩考核,未将600万元费用计入支出,扭亏为盈,并缴纳了企业所得税;D公司未将100万元费用计入支出,多计利润100万元,但汇算清缴时调减了100万元,并以此计算缴纳了企业所得税。
E公司与以上4户有所不同,其未多计会计利润,但有可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未弥补。原因是E公司听说主管税务机关将对连续3年未缴税企业进行专项检查,遂通过不弥补亏损缴纳税款的方式逃避检查。
稽查人员查阅资料发现,企业多计利润早已有之。财政部2012年底发布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第二十五号)显示,各地财政部门2011年共检查发现违规问题金额552.29亿元,查补税款9.11亿元,并对相关单位处以罚款3875.52万元。财政部同时发布的第二十四号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中提及部分企业存在多计利润的行为,如北京某公司多计利润7034万元,辽宁某公司多计利润1474万元,黑龙江某公司多计利润296万元,上海某公司多计利润5123万元。方法不外乎多计营业收入、少计营业成本、少计支出、少计提折旧等。
最近的案例是今年6月,某上市公司通过伪造合同等方式虚增利润5124.58万元,受到证监会的处罚。再有就是近来媒体曝出一些网店店主因被税务机关按刷单量征税而大呼冤枉的事件,都是企业虚增利润的事例。
稽查人员分析,企业故意多计利润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作为上市公司,需要粉饰报表,换取股东好感;作为集团下属公司,需要帮集团公司应对业绩考核。税务机关检查的重点往往是企业少计利润的行为。对于这些多计利润的行为,税务稽查应如何面对?
稽查人员欲对5户企业按先易后难原则处理
针对上述5户企业的情况,稽查人员认为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按先易后难的原则进行处理。
最容易处理的是B公司。该公司筹划痕迹明显。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规定了“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企业有关账务处理只要不短于税法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就没有问题。于是B公司一面抬高会计利润,一面做低应纳税所得额。在企业所得税法实施之初,税务机关对此类行为束手无策,但如今针对相关行为已有明确规定。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29号)第五条第二款规定,企业固定资产会计折旧年限如果长于税法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其折旧应按会计折旧年限计算扣除,税法另有规定除外。据此,B公司应按照50年会计折旧年限计算税收扣除,需补缴企业所得税并被加收滞纳金。
C公司的情况是,稽查人员查出该公司存在少缴税问题,C公司为免遭处罚才说出公司还有已发生未扣除费用的事实。《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第六条规定,根据税收征管法有关规定,对企业发现以前年度实际发生的、按照税收规定应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而未扣除或者少扣除的支出,企业做出专项申报及说明后,准予追补至该项目发生年度计算扣除,但追补确认期限不得超过5年。企业由于上述原因多缴的企业所得税税款,可以在追补确认年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款中抵扣,不足抵扣的,可以向以后年度递延抵扣或申请退税。亏损企业追补确认以前年度未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支出,或盈利企业经过追补确认后出现亏损的,应首先调整该项支出所属年度的亏损额,然后再按照弥补亏损的原则计算以后年度多缴的企业所得税款,并按前款规定处理。据此,C公司可以补扣除在支出实际发生年度,由于稽查人员检查出的问题金额小于C公司应扣除未扣除金额。于是,C公司不仅不需要补缴税,还要享受退税。
D公司的行为违反了会计政策,但纳税是正确的。有稽查人员认为,根据国家税务总局2012年第15号公告第八条规定,对企业依据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并实际在财务会计处理上已确认的支出,凡没有超过企业所得税法和有关税收法规规定的税前扣除范围和标准的,可按企业实际会计处理确认的支出,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对比来看,D公司在会计上确认的支出是0,未超过税法规定可税前扣除的金额100万元,应按其实际会计处理确认的支出0进行税前扣除。
但笔者认为这种处理不妥。首先,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D公司的支出符合这一规定,应允许其税前扣除。其次,即使不允许D公司税前扣除,D公司照样可依据国家税务总局2012年第15号公告第六条规定申请退税。此外,D公司的会计处理是错误的,税务机关不宜将错就错。因此,对D公司,应不作纳税调整。
E公司是在稽查人员查出该公司其他需要补税的问题后,要求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十八条规定,企业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比照来看,E公司可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未超过五年期限,因此应允许其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E公司调减可结转以后年度弥补的亏损额后,不必再补税。
最棘手的是A公司。该公司将预售账款确认为营业收入,既违反了会计上的收入确认原则,也违反了税收上的收入确认原则,税务机关可调减其应纳税所得额3000余万元。但A公司拒绝调减,因为由此产生的巨额退税需要披露,一披露其虚增利润的行为就曝光了。根据税收征管法第五十一条规定,纳税人超过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税务机关发现后应当立即退还。现在税务机关发现企业多缴了税款,企业却不要,怎么办?其实,税收征管法第五十一条同时规定,纳税人自结算缴纳税款之日起三年内发现的,可向税务机关要求退还多缴的税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税务机关及时查实后应当立即退还。而A公司虚增利润多缴税款是企业故意为之的,属于企业发现,若其不提出退税申请,税务机关无须强制。
税务机关处理虚增利润问题需把握几个边界
征管实践中,税务人员普遍认为,少计收入、多列支出必须强制更正,而多计收入,少列支出是非强制更正的,既然未少缴税款,甚至多缴了税款,就应尊重纳税人的意愿。纳税人愿意多缴税款是有目的的,只要这种目的没有违反税法,税法就无需干涉。因此,对于这种多计利润的行为,税务机关一般不应主动干涉。
税务机关能要求企业必须更正会计处理吗?笔者认为不能,因为税法并未赋予税务机关要求企业必须更正其会计处理的权力。企业的行为违反了会计法,应由财政部门来处理。税务机关可提醒企业更正会计处理,若企业不听,可向财政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如证监会)反映。
对于上述企业虚增利润、没有少缴甚至多缴税款的情况,笔者认为,税务机关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不调整,也不可强制调整。若在法定期限内,企业自行更正并申请退税的,税务机关也应当受理。
如果企业虚增利润的行为被财政部、证监会处罚,其修正利润后是否可向税务机关申请退税?笔者认为,税法没有企业因某种行为导致的多缴税款不能退还的规定,因此企业只要符合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就可以申请退税。
网店刷单行为与企业虚增利润在实质上是相同的。对于相关店主,笔者认为,还是应当实质重于形式,要求网店举证,只要网店能够提供实际交易的证据,就应当按照实际交易量确认收入,不宜一律按照刷单量确认收入。
第二篇:企业虚增利润的审计方法
企业虚增利润的审计方法
一、利用销售业务虚增利润
对企业利用销售业务多汁收益,应注意以下几十方而的审计:
(一)审查该项业务的销售合同、销售发票及发运凭证的原始凭证,并与产品销售明细账核对,以确定业务的真实性。
(二)对企业一般在年终时开具空头发票虚构本年产品销售收入,次年用红字发票冲销,并称是销货退回业务,应审查年终和次年初的发存根,并与销售明细账核对即时发现其弊端。
(三)企业在销售业务中,往往会因产品品种不符、质量不符合要求以及结算方面的原因发生销售折扣、折让及退回业务,直接影响本年利润,具体工作中应重视对企业销售退回、销售折扣与折让等不冲减销售收入、虚增利润的审计,应审阅产品人库甲和产成品明细账,查明是否有退货记录,有无按规定将折扣、折让业务外减销售收入。
(四)委托其他单位代销产品的,应查明有无商品未销售,编制虚假代销清单,虚增本期收入观象。
(五)采取分期收款结算方式,应查明本期是否收到价款,查明合同约定的本期应收账款门期是否真实。是否存在提前确认收入尊现象。
(六)获取产品价格目录,注意临近会计期末发生的异常及复杂交易、销售给关联方或关系密切的重要客户的产品价格是否合理,有无高价结算粉饰经营业绩和财务之嫌。
二、故意虚减费用以多计利润
企业为了增加利润,常采用少提或不提折旧,或使已发生的当期支出暂不入账,或少计不计当期应负担的利息支出,不提或少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等方法。检查时应根据各企业的实际情况,有针刘性地选用检查方法。
三、随意变动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来调高利润
企业为完成本期利润指标利用发出存货的汁价方法变动,故意调整存货成本,凋高利润。当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时,企业为虚减产品成本,选用能减少本期材料耗用的计价方法,人为调低发出材料成本,以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当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时,企业为虚减产品成本,利用材料成本差异账户进行调整,有意多分摊节约差异或少分甚至不分超支差异,以达到凋低发出材料成本,调高利润的目的;企业为虚增利润,还会利用在产品成本上升的计价方法调节产品成本,以达到虚减成本,多计利润的目的。检查人员在检查会计账目时,应将检查重点放在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和产成品账户。采用审阅法审查有关存货的明细账,并采用盘点法和调节法核实在产品数量的正确性,采用复算法验证存货发出计价的正确性。
四、利用预提费用或待摊费用账户调高利润
当企业经济效益不好或发生严重亏损时,常常将应摊的费用少摊或不摊,把本应由当期负担的费用当作待摊费用处理,减少本期的成本费用,人为调高当期利润,或者采取应预提的费用不预提,虚增利润等。检查时应对跨期费用的真实性进行审查,有两种方法:
(一)采取审阅法详细审核每项待摊和预提费用的发生情况。
(二)采用核对法、查询法审查跨期费用是否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摊销和预提。
五、利用结算账户调高利润
企业为了虚增销售和利润,虚构债权,或将应收账款长期不转账,实际亡是呆账死账,或少计不计坏账准备,虚列资产,同时使管理费用虚减,利润虚增。此外,企业还会利用其他应收账款账户预提收入,人为调高利润。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检查:
(一)向债务人函证,来证实应收账款账户余额的真实性、正确性,发现被审计单位及其有关人员造成的差错或弄虚作假、营私舞弊行为。
(二)检查与销售有关的文件,以验证这些应收账款的真实性。
(三)用核对法将应收账款明细账与总分类账余额核对,将应收账款的账、表、单、证相核对。
(四)检查有无利用其他应收账款账户预提收入。
六、利用待处理财产损失长期挂账,虚增利润
企业经营不好的,会将因经营不善、上当受骗,或因固定资产报废清理等原因造成的财产损失长期挂账,不及时予以处理致使利润虚增。检查时应采用审阅法仔细审查待处理财产损益明细账及有关原始凭证,查明其形成的原因,并对长期隐瞒不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挂账损失进行重点检查。
七、利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调高利润
当企业发生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时,其相应的会计处理将会对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损益均产生影响,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会计信息在不同期间的可比性。检查时我们应检查会计政策变更是否合法、合理,确定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是否合理,确定会计处理是否正确,有无乱用会计政策,调高利润的现象。
第三篇:虚增利润的主要手段及其审计方法(写写帮整理)
虚增利润的主要手段及其审计方法
2007年08月16日 星期四 23:
32一、虚增利润的主要手段及其审计方法
1.虚构销售,虚列应收账款。
企业虚拟销售客户,开出销售发票,虚列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如:“黎明股份”1999年通过与11户企业对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虚增主营业务收入1.07亿元,虚转成本7812万元,虚增利润2902万元,虚增库存2961万元。“银广夏”1999年和2000年也是通过虚增出口销售收入,虚增利润7.45亿元。
对这种造假手段的审计方法,一是检查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对照企业的销售量看是否出现销售总量大于生产能力的异常情况;二是抽查企业年末、季末的销售合同、出库凭证等原始资料,看其手续是否完整、是否有异常情况;三是对客户单位发询证函进行函证,以确认对方单位是否欠款。
2.少转销售成本,虚增利润。
这类企业不按销售配比原则结转销售成本,导致企业库存商品的账面金额远远大于实际库存金额。如对某资产经营公司进行清产核资时发现,该企业生产成本中的制造费用和人员工资均未结转,少转成本1500多万元。
对这种造假手段的审计方法,一是检查其成本结转方法是否遵循一贯性的原则;二是通过计价测试,看企业的期末存货单价是否异常;三是通过抽查盘点,对企业实际存货的数量和金额与账面存货的数量和金额进行比较,看是否有差异。
3.利用“未达账项”弄虚作假,调节利润。如在对某企业离任审计时,发现该企业将362.8万元的有关费用支出单据压在银行未达账中,未进行账务处理。——资料来源:上交所《会计报表作假及审计》
对此,审计中要对银行未达账项中的银行已付而企业未付的事项查明原因。
4.利用资产重组和关联方交易调节利润。
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发生的关联方交易,其交易价格不是在公平的条件下确定的,往往存在人为调节利润的行为。如
“广电股份”将6926万元的土地卖给关联企业,卖价2.1926亿元,获利
1.5亿元;将净资产为1454万元的下属企业卖给关联方,定价为9414万元,获利7960万元。“广电股份”当年利润为9733万元,剔除上述两项,则亏损1.3227亿元。
对此,审计时首先要掌握控股股东的情况以及本公司所属子公司的情况,对关联方之间发生的资产转让、销售、采购、商标使用以及资金占用等,要特别关注交易的价格和支付手段是否异常。
5.当期费用未计入损益,虚列资产,虚增利润。
这类企业将当期发生的管理费用、经营费用,虚列在“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其他应收款”等科目中,不计入损益。
对此,审计时主要检查“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其他应收款”的列账依据是否充分、合理,是否按收益期限进行摊销。
6.应计入损益的借款费用资本化,虚增在建工程支出,虚增利润。对固定资产的借款利息何时应计入损益,财务制度规范越来越严格。如:行业会计制度中规定,已投入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前发生的借款利息均可计入在建工程;原股份有限公司的会计制度规定,在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前的借款利息予以资本化;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规定: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停止利息资本化。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单位将无力消化的固定资产的借款费用虚列在固定资产或在建工程支出中。
对此,审计时要按照准则规定的条件,重新计算应计入在建工程中的利息费用。
7.少提固定资产折旧,虚增利润。
对此,审计时,主要检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是否遵循一贯性原则,是否随意改变折旧的年限和折旧的方法。
8.少提或不提银行贷款利息,少计负债,虚增利润。对此,审计时,一是获取有关贷款合同,测算利息计提情况;二是向银行发询证函进行函证确认。
9.利用减值准备,调节利润。
如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中,有的企业不计提或少计提减值准备,只在会
计报表附注中说明“期末成本不高于可变现净值”了事;有的企业为了释放连续亏损而遭退市的压力,在“长痛不如短痛”的心理作用下,本期提取巨额减值准备,次年冲回。
对此,审计中应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如有证据表明企业计提了秘密准备,应按照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追溯调整,不应增加当年利润。___资料来源: 上交所<会计报表作假及审计>
第四篇:以虚增销售收入方式虚增利润的现象和调整方法
以虚增销售收入方式虚增利润的现象和调整方法
企业为了不同的目的往往会做好几套报表,对财政的报表是穷账,以骗取财政补贴等多种优惠政策,对银行的报表是富账,以显示其良好的资产状况,骗取银行贷款;对税务的报表是亏账,以偷逃各种税款;对主管部门的报表是盈账,以显示其经营业绩,骗取奖励与荣誉等。作为债权人,发现企业虚增利润时,应重点关注如何调整和还原,来正确判断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和偿债能力。在此,我们重点分析以虚增销售收入方式虚增利润的情况。
1、期末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大幅增加
在查阅企业账目时,若发现该企业报表期末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账户较以往各期发生额大,且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没有明显增加,则该企业存在虚增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嫌疑,准备于下期初作销货退回处理。
检查方法:可查阅库存商品和应收账款明细账,是否对以上业务作登记。可查阅原始记账凭证,是否有发票、合同等证明真实交易背景的凭证;是否有发货单,库存商品是否真正发出,是否按规定结转了成本。可查阅企业税单,是否缴纳增值税。交易双方是否为关联企业。
调整方法:若发现以上不真实账务,应将虚增的销售收入及相关利润表科目还原后重新计算利润额、利润率等;同时将虚增的应收账款及相关的资产负债表科目还原后重新计算资产、负债、资产负债率等。
2、坏账损失不作处理或调整坏账准备计提比例
根据国家财会制度的规定,对于一般企业来说,对因债务人破产或者死亡等原因,确实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以及因债务人逾期偿付超过3年(股份制企业5年)仍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应及时报主管部门审查(或自行)作坏账处理。但有的企业经济效益欠佳,为了确保完成利润指标,就对应处理的坏账损失不上报不处理,人为造成大量陈账、呆账长期挂账,以掩盖企业潜亏真相。有些企业在不改变应收账款余额的情况下,采取人为提高或压低提取坏账准备百分比的手法,多提或少提坏账准备,以调节当期利润。
检查方法:可审查应收账款明细账,了解每笔应收账款的账龄。可审查坏账准备计提比例是否符合要求,有无少提现象。
调整方法:若存在账龄超过3年(股份制企业5年)的应收账款未作坏账损失处理的情况,应将此笔根本收不回来的应收账款冲销管理费用,调低利润;若存在违规调整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的情况,应按正常计提比例重新计提后重新计算资产、利润等。
3、利用预收账款科目提前确认销售收入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发出商品,同时收讫货款或取得索取货款的凭证时,作为销售收入的入账时间。有些企业利用预收账款来调节商品销售收入,未发出商品时就提前虚作销售收入,调节利润。
检查方法:若预收账款科目大幅减少,则应引起注意。可查阅库存商品明细账,是否对以上业务作登记。可查阅原始记账凭证,是否有发货单,库存商品是否真正发出,是否按规定结转了成本。可查阅企业税单,是否缴纳增值税。
调整方法:若发现确有利用预收账款科目提前确认销售收入情况,应将虚增的销售收入及相关利润表科目还原后重新计算利润额、利润率等;同时将减少的预收账款及相关的资产负债表科目还原后重新计算资产、负债、资产负债率等。
4、其他利用以上科目谋取渔利的情况
此类情况对审查工作的影响较小,但容易被发现,可从侧面了解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比如应收账款从甲企业转移到乙企业:若企业将收回的还款,直接转借给其他单位,则存在利用应收账款放贷的嫌疑;再如应收票据直接转入应收账款,则存在延期承兑应收票据,索取酬金的嫌疑。
5、有些被审计单位为了财报更好看,就会对报表做手脚,其中最普遍、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虚增收入。财报的截止日期(资产负债表日)是12月31日,之前的收入算是当年的,但来年的1月1日就应该算是明年的收入了。被审单位就会在日期上造假:明明是下一年的1月份签订的销售合同,他们做账的时候却故意将日期提前,将其当做了今年签订的合同。这样一来,今年的收入就增加了,报表就好看了。作为注册会计师,应该具备应对、处理这种情形的能力,这也是注会在审计时最基本的工作。
第五篇:【会计电算化】论企业虚增利润的检查方法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2011届毕业论文
论企业虚增利润的检查方法
学生姓名:姚秋燕学生姓名:王郁芊学生姓名:柯志刚学生姓名:薛霞学生姓名:叶超年 级:指导老师:李静 学生学号:08@@@@@@ 学生学号:08@@@@@@ 学生学号:08@@@@@@ 学生学号:08@@@@@@ 学生学号:08@@@@@@ 2008级 专 业:会计电算化 职 称:讲师
2011年6月
原创声明
兹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本人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参考的其他个人或集体的研究成果,均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依法享有和承诺由此论文而产生的权利和责任。
声明人(签名)
年 月
摘要:根据企业经营目的的不同,对企业来说,虚增利润不仅会向投资者传递公司业绩很好的虚假信息,从而使投资者对公司的整体实力有个更好的评价,给企业带来潜在的效益;而且为了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借款资金和维护其在商业经营中的信用,不得不伪造企业利润虚增的假象来达到目的。所以有的企业会通过往来款、费用、以及一些有关的成本等来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针对以上这些原因,本组通过讨论,将具体举出该虚增利润的办法以及检查方法。
关键词:利润 虚增 检查方法
论企业虚增利润的检查方法
一、企业虚增利润的原因
企业虚增利润会使企业的应缴税金增加,这并不是每个企业都愿意的,可是为什么要虚增企业的利润呢?其实,企业的利润一旦有所增加,一方面会使企业的经营管理部门的业绩增加,会使自己的身价提高,从而为自身获取更多的个人劳动报酬;另一方面,企业虚增利润会无形之中增加企业的信用度,就会使债权人更加放心把钱借给企业,会使国家政府部门对企业更加信任,同时还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投入资金,扩大企业的规模,从而使企业得到更多的回报。
二、当前企业虚增利润的方法(一)虚增销售收入调高利润
1.以真实客户为基础,虚拟交易
为了达到增加利润,“扭亏为盈”,公司会以真实客户为基础,按正常销售程序进行模拟运转,包括伪造客户订单、伪造发运凭证、伪造销售合同、开具税务部门认可的销售发票等。而上述的行为,双方都是合法经营的公司,开票的一方可能今年发票开的金额不够多,造成企业利润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故将剩余的发票代开,伪造交易行为,而客户可能为了达到合理避税,也愿意缴纳税款,买这样一张合法的发票。虽然开具发票会多交纳税金,但有的公司已经得到了预期的效益,有的公司多缴纳的税金已经由客户承担,在某种意义下,公司认为这样做是值得的。
2.销货退回,虚拟业务
按财务制度规定,对销售退回不论是本退回,还是以前的销售退回,均应冲减当月销售收入。但在工作中,有些企业为了不影响收入利润,对退回的产品不入账,形成账外物,或者直接虚拟往来,不冲减产品销售收入。如:某企业收到上月退回的价值100万元的质次商品,企业当月本应冲减当月的产品销售收入100万元。但企业为了对当月的损益无影响,便故意将退回的产品虚挂了“应收账款”或“应付账款”的往来账中。
3.利用与某些公司的特殊关系制造销售收入
例如公司将产品销售给与其没有关联关系的第三方,然后再由其子公司将产品从第三方购回,这样既可以增加销售收入,又可以避免公司内部销售收入抵消。该第三方与公司虽没有法律上的关联关系,但往往与公司存在一定的默契。
案例:甲是一家一般纳税人企业,乙是一家服务型公司,乙公司的老板A是甲公司财务经理B的一个亲戚,两家公司存在一些紧密的联系。2010年12月,乙公司的利润表上的利润总额为1,200,000.00元,本年已经预缴所得税10,000.00元,本年需要补缴所得税290,000.00元。甲企业2010年利润表上的利润总额为-200,000.00元,甲企业的股东在2010年前要求管理层今年实现盈利,甲企业的财务经理面临绩效考核的压力。于是B与A商量,由甲企业开出一笔发票给乙公司,金额为300,000.00元,这样一来,甲乙公司均达到自己的目的。从这个案例看,乙公司虚增费用300,000.00元,致使应交所得税减少75,000.00元,乙公司获得利益75,000.00;甲企业虚增收入300,000.00元,利润总额变为100,000.00,缴纳所得税25,000.00元,获得潜在利益275,000.00元。
(二)虚减费用调高利润
1.混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界限
根据财务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向银行借款用于购建固定资产,对固定资产尚未交付使用前而支付的借款利息记入财务费用。企业用借款进行在建工程的建设,在固定资产尚未交付使用前发生的贷款利息,应计入固定资产的造价。但有些企业,为了调节利润,故意混淆记入成本与费用的界限。例如某企业2005年1月1日向银行借款用于自营营业大厅,期限3年,该营业厅于2008年1月1日竣工并交付使用。但企业在2008年2月的账务处理中,依然作:“借:在建工程,贷:长期借款”的会计分录,少计财务费用,以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
2.无形资产在开发过程中资本化和费用化的界限
在无形资产开发阶段,如果符合费用化条件的话,予以资本化,否则,计入费用化。在资本化和费用化的界定其实是模糊的,企业常常利用这个把原本属于费用化的计入资本化,这样一来便使当期的费用降低,另一方面增加了无形资产的成本。从而达到降低费用,虚增利润的结果。
3.福利部门接受劳务,不作转账结算
在工业企业在企业中,有些企业将辅助生产车间为职工医院、食堂、学校等部门提供的水、电、汽、加工修理等费用全部转嫁给基本生产车间和企业管理部门。例如:如果企业辅助生产车间向职工食堂提供水电,共计5万元,企业作“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5,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5”的账务处理,按规定应在“管理费用”账户内列支。这样一来,使产品成本虚增了5万元,“应付福利费”账户则漏记5万元。通过没有在期间费用的科目反映,以达到目的。
4.坏账损失不按规定提取
根据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的企业,应于期末计提坏账准备,计入资产减值损失。作:“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坏账准备”。有些企业为了调高或调低期末利润,就会于期末人为地提高(降低)提取比例,或变动提取依据(应收账款)的数额,以减少期间费用,来达到目的的。对于坏账准备的计提,企业有的时候只会少提坏账准备,从而虚增当期的利润。
5.不按比例结转成本
根据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采用分期收款销售方式销售产品,按合同约定日期确认销售收入,在每期实现销售的同时,应按产品全部销售成本与全部销售收入的比率,计算出本期应结转的销售成本。有些企业为了调节当年损益,在分期收款销售的产品实现收入时,人为地确定结转产品销售成本的比率,少转销售成本,以虚增利润。
(三)利用应收账款调高利润
应收账款表示公司已经交付产品或提供劳务,但尚未收到相应的款项或以货币计量的劳务和财物,它的变化可直接导致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化,从而影响利润。把应收账款作为调节营业收入的工具早就被广泛使用。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虚列“应收账款”。如在本年底虚开发票,同时增加应收账款和营业收入,到次年又以诸如质量不符合要求等名义将其冲回,使本年营业收入虚增。
2.利用“应收账款”长期挂账,尤其是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公司应当根据“应收账款”的账龄长短按规定计提坏账准备,少提或者不提坏账准备金都可以相应的增加利润,不少企业明知某些高龄“应收账款”已成坏账,但为了虚增利润不予冲销。
3.一级科目的明细科目中出现若干虚列“应收账款”。如在本年底虚开发票,同时增加应收账款和营业收入,到次年又以诸如质量不符合要求等名义将其冲回,使本年同一单位或个人挂账;明细账的挂账科目性质与一级往来账的核算内容极不相符等。
(四)故意变动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来虚增利润
有些小企业为完成当期利润指标利用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变动,故意调整存货成本,虚增利润。当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时,企业为虚减产品成本,选择能减少本期材料耗用的计价方法,从而调低发出材料成本,来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但当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时,企业为虚减产品成本,利用材料成本差异账户进行调整,故意多分摊节约差异或少分甚至不分摊超支差异,以达到调低发出材料成本,调高利润的目的。企业为虚增利润,还会利用在产品成本上升的计价方法调节产品成本,以达到虚减成本,多计利润的目的。
三、虚增利润的检查方法
(一)针对虚增销售收入调高利润的检查方法
1.(1)结合应收账款函证,确定销售的真实性。在对应收账款函证时,既可以对其余额进行函证,也可以对其发生额及销售条件等进行函证,前者可以证实应收账款余额的真实性,后者可以发现销售行为是否真实。(2)结合函证,关注长期挂账的原因及债权、债务人的比较鉴别。(3)向客户发函,以证实客户已确认接受商品和相应的应收款项。
2.针对生产型企业,可以(1)实地盘点存货,以确定发出存货的真实性。(2)结合存货监盘,了解存货是否真实发出。销售行为的发生,必然引起存货数量的变动。企业虚构销售业务,可能不涉及存货的流动,所以可以通过实施存货监盘程序了解企业存货的实存数与账面数是否一致。如果存货的实存数大于账面数,则应进一步查明有无已确认收入而未发出存货的情形,以确认是否有虚假的销售行为。
3.(1)通过分析性检查销售收入和与之相配比的销售成本,比较每个月的毛利率,排出季节性影响因素,通过比对毛利率来发现异常,以此证实企业销售收入是否真实性。
(二)针对虚减费用调高利润的检查方法
1.针对通过混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界限来达到虚增利润的办法
收益性支出指受益期不超过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的支出,即发生该项支出仅仅是为了取得本期收益;资本性支出是指受益期超过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的支出,即发生该项支出不仅是为了取得本期收益,而且也是为了取得以后各期收益。
由此看来,与取得本期收益有关的支出,即本期的成本和费用,一是直接计入费用账户的收益性支出;二是本期从资产账户转入费用账户的资本性支出。可见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目的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的要求,合理确定现金支出性质,正确计算当期利润。这一原则是权责发生制在现金支出中的具体运用。
我们在检验的时候其实可以就资本性和收益性的分界点进行审核,看该分界点是否符合实际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或者参照以前的分界情况,或者以比较优秀的企业的划分作为参考依据,来进行实际考察,发生的支出是否是在以后中受益来检查该界限的划分是否合理。
2.针对通过无形资产在开发过程中资本化和费用化的界限划来虚增利润的检验方法 资本化和费用化之间界限的划分十分的模糊,这样容易给企业带来做假账的机会。其实,在实际的检查过程中,我们也不容易发现。但是,对于这块,我们首先可以先划分是在研发阶段还是在开发阶段,如果是属于开发阶段的话,我们可以参照相类似的无形资产 的开发,检验该费用的支出是否在同一个区间,所出现的偏差是否是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3.针对福利部门接受劳务,不作转账结算一次来虚增利润的检验方法
此虚增的方法是福利费用没有经过“管理费用”这个科目,而是直接从生产成本中转走,这样一来,就没有通过期间费用的科目,针对这种方法,可以专项检查福利费用这一块。在查询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检验福利费的提取是否经过正确的会计分录。还有一些职工经费等也可以运用该种方法检查。
4.针对坏账损失不按规定提取的检查方法
针对此方法虚增利润,我们首先可以看下该计提的比率是否存在问题,是否是因为通过减小计提比率来达到增加利润的目的。我们同时还可以通过检查“应收账款”这个科目来检验是否存在问题,因为有的公司会通过应收账款这个科目人为的减少来降低应该要提取的坏账,因此,我们同时也可以通过检验“应收账款”是否存在问题,来进行对坏账计提的审核。
5.针对不按比例结转成本
在日常的经营销售活动中,我们在每一笔销售产生时,一般的会计处理是集中在月末进行成本的结转。但是有的企业会因为想要人为的虚增利润,从而在月末少结转成本。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正常的比例来进行确认当期是否少结转成本,或者,我们也可以根据发出的商品数的统计总和来进行确认。
(三)针对应收账款虚增利润的检查方法
特别关注长期不发生增减变化的呆滞往来账项和偶然发生大额往来账项,并且通过审阅公司的财务报表中的附表等,了解公司坏账计提的方法和规定。正确实施函证程序。对时间较长、数额较大或有疑问的往来款项都要实施函证。函证操作要由审计组人员组织,函证地点、函证内容要由审计人员填写,不能由被审计单位代办,收回函证的地址应是执行审计任务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地址。从资产负债表日往来账款明细表中选取金额较大的客户,自往来账款明细账追查至记账凭证、销售发票、销售通知单、销售合同、信用评估报告、销售单和顾客订货单等,重点审查授权批准手续是否齐全,是否存在越权批准行为,信用政策和销售政策的执行是否符合规定,超出信用政策和销售政策规定的赊销业务是否实行集体决策审批
(四)针对随意变动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来调高利润的检查方法
检查人员在检查会计账目时,应将检查重点放在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和产成品账户。采用审查法审查有关存货的明细账,并采用盘点法核实在产品数量的正确性,采用复算法和逆查法验证存货发出计价的正确性。
1、采用账面审查法, 检查存货收付记录的合规性、计价的正确性和结存余额计算的准确性。
2、采用实地盘点法,检查存货期末余额的真实性。对存货进行实地盘点清查,将存货的实际结存数量及其按正常单价计算的金额与账面结存数比较,如果对存货余额就账论账进行审计,就会做出不切实际的审计结论,因此,必须通过实地盘点清查和账实核对,才能查清事实真相。
3、采用复算法,检查期末结存数量和余额计算的准确性。对期初结存、本期收入和本期付出发生额、期末结存之间的勾稽平衡关系进行重新计算,以验证期末余额的准确性。
4、采用逆查法,检查存货计价的正确性。对存货采用逆查法,沿着期末余额—本期发生额—期初余额的顺序逐项审核,重点检查存货计价的一贯性和计量结果的正确性。根据现行制度的规定,存货的发出和结存,按实际成本核算的,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计价方法,但计价方法的采用必须符合一贯性原则,即企业只允许选用一种计价方法而且在一年内不得任意变动。因此,着重审查有无随意改变计价方法,是否有少转发出成本、故意提高库存成本、虚盈实亏等利用存货成本结转达到人为调节利润的。企业存货按计划成本核算的,除了审查存货按计划成本收入、发出、结存的正确性外,重点要审查有关存货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和结转,有无利用各种成本差异率随意调节成本和利润。例如 某企业在2010年先后进货两批,数量相同,进价分别为40万元和60万元。2010年和2011年各出售一半,售价均为1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25%。在加权平均法和先进先出法下,不同计价方法对不同年份的销售成本、所得税和净利润的数据产生了影响。
在先进先出发下,企业的销售成本为40万元,利润为60万元; 在加权平均法下,企业的销售成本为50万元,利润为50万元。可以看出,采用先进先出法比采用加权平均法的利润多10万元。
参考文献:
1、范锋春.企业会计工作中应收账款的内部管理[J].现代商业,2010,12.2、李丽萍.企业财务风险分析.[J].知识经济,2010,6.3、崔欣.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系统化管理问题探讨[J].河北企业,2010,12.4、马超.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探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6
5、万寿义.任月君.成本会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6、张宇璐.研究开发费用核算的国际化比较[D].西南财经大学,2008.7、刘英.成本会计学[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8、梁衍琮.浅探研发费用资本化核算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