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保险公司审计中发现的几种违规问题的表现形式
保险公司审计中发现的几种违规问题的表现形式
2011年6月
近来通过参加对某保险公司的审计,发现经营管理中存在比较突出的违规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一、“鸳鸯单”(也称“阴阳单”)、净保费入账的问题。通过“鸳鸯单”的形式,给保户签发的保险单是保户交到保险公司的保险费金额,而公司入账的保险单金额是扣除20%-30%手续费后的净保费。导致不能真实反映保险公司的业务收入,并造成少缴营业税及附加。
二、虚假批单退费套取资金的问题。首先将实际收取的保费扣除20%-30%不等高额手续费的比例后入账,再将入账保费进行批单退保,最后将退保保费按50%-60%比例入账。差额用于支付高额手续费或者公司的其他费用,导致不能真实反映保险公司的业务收入,并造成少缴营业税及附加。
三、违规理赔的问题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用虚假赔案列支查勘费,通过业务系统,在已结赔案中增加查勘费的列支,实际并无理赔案卷,是用来冲减挂在其他应收款中的费用及代理手续费和支付高额手续费等。二是违规滞留和使用理赔资金,用理赔的种植业赔款直接作扣下年度种植业保险费。三是以修车方式代替向车主支付理赔款,审计中发现部分小额车辆保险赔案是修车后由车主在空白理赔领款收据上先签字,后形成理赔案卷。这种现象容易造成公司及理赔人员虚增修车款,导致车险赔付率居高不下。
四、账外账的问题。由于“鸳鸯单”、净保费入账,导致公司需开设账外账户,才能把净保费转入公司正常账户内,由于账外账户的存在和支付高额手续费的现象,导致各公司之间的无序竞争,造成保险市场的混乱并且容易滋生违法犯罪及腐败问题的产生。
五、财务方面违规问题。一是通过销售人员提供汽油票、火车票、购办公用品等发票的形式给予每人每月报销800元费用,在公司差旅费、车船使用费、公杂费科目中列支。二是保险代理机构用有保险公司名称的汽油票、办公用品、会议费等发票在保险公司报销。导致不能真实反映保险公司的费用情况。三是人为调整保费收入,由于当年保费任务已完成财务人员人为调整保费收入,导致当期保费收入不实
六、单证管理混乱的问题。在抽查的业务档案中发现,收回的作废保单三联流水号不一致,保险单与发票金额不符,并与业务系统数据金额也不相符。
针对保险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一定的措施:一是加强保监会对各保险公司的业务管理,使保险市场在有序中竞争,避免不良的恶性竞争,二是加强内部管理,形成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强化对各分支机构的承保、退保、理赔等业务环节的审批、管理和监控;三是加强保险公司的手续费比例的管理和控制,不以支付高额手续费来开展保险业务。四是通过加大业务培训力度,提高业务人员和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来提高保险工作的服务水平;五是加强公司高管人员的财经法纪的教育,使高管人员树立正确的管理思想和理念,提升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及在市场经济中的生存、竞争能力,以利于公司的长久健康发展。
第二篇:财务收支审计中发现违规问题的表现形式
财务收支审计中发现违规问题的表现形式
在常规财务收支审计中,我们发现各单位的违规违纪问题主要有以下表现形式:
??坐收坐支预算外收入。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将取得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资产出租收入、培训收入等未按照规定及时全额上缴财政专户管理,而是直接在单位往来挂账或者增加其他收入,用于弥补费用。
??漏缴税费。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纳税意识淡薄,一是对工资外收入未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二是对取得房产出租收入、变卖旧资产取得收入、技术劳务收入等未按规定申报纳税,三是对有义务缴纳的政府性基金未及时足额上缴财政。
??违规收费。一是指有收费职能的单位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无收费许可证收费。二是无收费职能部门单位利用职权巧立名目向单位、企业乱收费、拉赞助。三是利用单位所办实体、协会进行收费。有些单位将部分职能转移、分解到下属经济实体或协会,进行有偿服务,从中收费;有些单位故意模糊行政监督和服务界限,将行政事业性收费变成经营收入,以实体或协会的名义向客户收取技术服务费。
??收入挂往来。部分单位将应当纳入收入管理的款项长期挂往来账,导致单位收入不实、债务不实。收入挂往来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将取得房租收入、经营收入挂账以规避纳税或上交财政,二是将捐赠、赞助、协作等其他收入挂账。
??乱发福利补贴。乱发福利补贴主要是超范围发放或提高标准发放,一是以电话补贴、各种名义的加班费直接在单位经费中列支。二是以通过开假发票,巧立名目报销等方式变相发放补贴福利。如发票上写是会议费,实际上是每月给职工发放午餐费。账上报销的是出租车乘车费,实际上是单位给每个职工发交通补贴。三是在下属单位发放福利补贴。
??“经费下沉”和占用下属单位资产。所谓经费下沉就是在下属单位报销费用。在下属单位报销会议费、招待费以及让下属单位为其购车、购办公设备或者长期无偿使用下属单位车辆、办公用房等。
??滞留、挤占、挪用项目经费。项目支出是本级财政部门或上级部门拨付的具有专门用途的资金,按照规定应该执行专款专用的原则,资金只能按照财政部门的批复项目内容使用,实际执行中,存在部分单位从中列支日常的办公费用、资金未及时拨付项目单位、挪用项目经费等问题。
??私存私放公款。部分单位将公款以个人名义转为储蓄存款。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以个人的名义在银行办个存折,将会计账簿内资金转到个人存折,方便资金存取。二是部分实行二级核算单位,不能在银行正常开户,为方便管理,将从上级单位领取资金、以及临时收取培训费、会议费等存入个人存折户。
??设“小金库”。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往往将取得的资产出租、业务培训、投资收益、外单位赞助、捐赠以及处置资产残值收入等预算外收入,未按照规定上缴财政,而是在本单位法定财务会计账外私存私放。“小金库”资金主要用于发放本单位职工福利、支付公款旅游消费等国家财经法规不允许发放和报销的费用。
(作者单位:彭泽县审计局)
第三篇: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自查自纠情况报告
审计中发现的问题
自查自纠情况报告
为落实XX在XX会上针对审计部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做的重要讲话及批示,公司财务部积极行动起来,对照此次审计部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对发现的问题逐一整改,现就自查自纠情况汇报如下:
一、重大经济事项决策
经自查,没有发现重大经济事项未经集体决策的情况;XX单位存在资金拆借,程序不够完善,下一步将规范资金往来程序。
二、授权审批控制方面
合同会签手续完整;没有发生出纳制证的情况;网银UKEY严格按照制单人与审核人分开保管,但缺少必要的使用审批手续,出现付款操作由出纳经办,会计一级审核后付款的现象。整改措施:建立网银使用审批制度,实行分级管理,多岗位复核的原则,大额资金实行三级复核。
三、基建工程管理方面
按规定签订基建相关合同,不存在与个人签订经济合同现象,大额资金支付按合同条款履行,不存在提前付款现象。
四、资金管理方面
没有发现不合理的提取大额现金现象,但备用金管理较为松散,出现部分备用金未及时归还、前款未清后款又借的现象。整改措施:积极清理沉淀备用金,严格规范备用金流程。
五、资产管理方面
备品备件出入库手续完备,但有部分项目公司出现低耗品未办理出入库手续的情况,公司已组织人员进行清查,并且完善相关的手续。
六、税务管理方面
严格按税法规定进行申报纳税。
七、会计基础工作方面
存在凭证摘要不清晰、会计凭证审核不及时、账簿打印滞后等薄弱点。整改措施:在日常会计核算中,将严格按照集团公司会计基础工作标准的要求,提高原始凭证的审核、监督、控制力度和财务人员基础工作水平,促进会计基础工作的标准化、程序化和规范化。
XX公司
XX年XX月XX日
第四篇:国家建设项目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建议
国家建设项目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建议
国家建设项目审计作为审计的一个重要领域,这几年来我们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工作方针,积极稳妥地推进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去年针对投资重点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工程,科学安排和实施审计计划,我们共安排审计121个建设项目,完成审计项目78项,共计送审金额为14.89亿元,共核减工程投资1.39亿元。从审计的情况分析,国家建设项目在建设管理过程中,还有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
一、国家建设项目管理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综合我市国家建设项目审计情况,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在管理建设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超概算投资较为突出。有的项目本身设计深度不够,概算粗略,中途变更多。有的承包商采用先低价中标,然后通过中途改变设计来实现其利润,导致决算超概算,工程造价失控。也有的建设单位少批多建、擅自提高建设标准等。如某区去年已完成的四个项目,批准投资6218万元,实际完成11167万元,平均超概算80%,有两个单位分别超过批准概算一倍以上;某行政机关业务大楼工程批准概算5500万元,由于在建设过程中提高建设标准,将网络智能化升级,空调系统改为变频中央空调,国产电梯改为进口电梯,室外改用园林化等,实际完成投资(扣除办公家具等概算外投资)6781万元,超概算金额1281万元;某县新桥北路改造项目批准概算896万元,实际完成1478万元,超概算582万元。
(二)招投标活动不够规范,一是该招标的未招标,二是招标范围主要在建筑安装工程,而对符合招标要求的设计、监理、大宗材料采购和设备及一些配套附属工程直接发包。如某市2004年已审计完成的六个建设项目中,普遍存在招投标不规范的问题,主体工程都较好地实行了公开招标,但附属工程、增加工程等多数单位未进行公开招标,往往作为主体工程的延续,由主体工程施工单位延续施工,有的附属工程或增加工程的投资额远远超过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可以不进行公开招标的数额限制。勘察、设计、监理实行公开招标的,更是凤毛麟角。
(三)施工合同签订不规范,导致竣工决算时引起争议。如我们在对一工程审计时发现:建设单位与中标人在室内装饰工程订立的合同在工程价款结算方式上违背了招标文件。根据工程招标文件,其在投标报价说明中明确:“本工程施工采取包施工,按投标报价一次包死的方式。对于装饰过程中发生设计变更,以工程联系单为准调整,其增减数量按实结算。材料差价一次包死,不予调整”。而双方签订的合同在合同价款与支付条款中注明:本合同价款采用可调价格合同,合同价款调整方法:“合同价款调整是指工作项目单价不变,数量按实际发生结算”。违背了招标文件,也违反了《招标投标法》的有关规定。又某市审计局在审计的新华北路延伸段道路工程时,发现该项目在招标时明确投标采用固定价格,要求施工单位在投标时自行考虑风险系数,工程实施期间不因市场因素而变动,而在施工合同中发现,合同价款变成了可调价格合同,工程量和工程材料价格都变成了可调,完全违背了招标文件的约定。
(四)违法转包和肢解发包。如某县审计局对海王公路项目的审计,经延伸审计施工单位,发现该施工单位将该工程全部转包给另外一个施工单位,并收取3%的管理费;在审计某县消防大队营房迁建工程中,发现建设单位将中标合同范围内的分部分项工程直接发包给其他施工单位。
(五)代建单位职责不明确,未能发挥控制工程造价的作用。如某区审计局2004年在审计时,发现两个建设项目分别委托房产公司代建,支付代建费40.41万元和59.91万元。由于代建费用都是按工程造价一定的百分比支付,工程造价越高,代建费也越多,由于有利益关系,所以代建单位对控制工程造价的作用难以发挥。
(六)规避政府采购行为不同程度存在。尤其是机关建办公大楼时,将办公家具、电脑、空调、电梯等设备进行直接采购,打入工程款。某区审计局在对公、检、法三个项目审计中发现自行采购总额为365.67万元,其中一单位共计307.61万元的办公家具、电脑、空调等设备通过代建单位进行采购,计入工程成本。
(七)工程合同、变更签证不严肃。由于合同条款及施工变更联系单大多由施工单位起草,有些建设单位没有进行认真的审核,或者单方面听取了施工单位的解释,就达成协议。如某区审计局在对一国家建设项
目审计中发现:在签订建设工程的附属工程补充协议中,提高了费率标准,在对区法院建设工程的审计中发现,对石材等材料的价格结算,在信息价的基础上,再计取综合费。在对一中学的部分签证单审计时发现,既没有签意见,也没有签名,只盖了一个公章,对有些单价签证,心中无数,也照签字,照盖章,由于补充协议和联系单、签证单均是合同的组成部分,这样的现场管理工作,给工程竣工决算审计带来很大难度。某市审计局在审计汽车客运南站工程中,发现建设单位对本应按定额和市场信息价计算的新增单价都签死了价格,而且价格远远高市场价格,造成差价损失达40多万元。
(八)施工单位高估冒算现象仍较严重。如我们对市某医院住院大楼审计,大楼室内外装修工程送审价为2548.88万元,审定价为1830.49万元,净核减718.35万元,核减率达28.2%。对一工程幕墙送审金额1534万元,核减392万元,核减率达25.57%;微波塔安装工程送审46.25万元,审定21.32万元,核减率达46.10%;其他单项如消防、室外弱电、室外水电等的核减率均在20%以上。综合全市情况来看,室内外装修工程施工单位高估冒算现象普遍较严重,土建情况相对较好。
二、针对审计发现的情况和问题,我们提出下列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有关单位要切实加强对国家建设项目概(预)算和初步设计的审查,加强对国家建设项目预算的控制,避免工程决算超概(预)算情况的发生,减轻财政的负担。对严重超概(预)算的建设项目要按有关规定加大处理处罚的力度。
(二)建设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国家建设项目招投标的管理和控制。要从招标文件的审查到合同的签订进行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特别是在后续的管理上,签订的合同要与招投标文件相一致,避免出现签订的合同与招标文件实质内容不一致情况的发生。
(三)有关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国家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对限额以上的国家建设项目,包括勘测、设计、监理等都应按规定进行公开招投标。对一个整体工程肢解为多个分项工程而有意规避公开招投标的行为要进行查处和纠正。
(四)国家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要加强对项目的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并予以落实,对投资项目实施过程的设计变更、施工变更签证要加强管理和控制,加强对建设单位管理人员的教育与管理,落实责任制,约束其行为,以有效控制项目投资。
(五)各有关单位要加强对监理单位的管理,使监理单位的责、权、利相统一,使监理单位真正做到对项目的进度、投资、质量的控制。对监理单位的违规违法行为要坚决查处和公开曝光,以有效遏制工程监理市场违规违法行为的发生。
(六)对代建项目,要明确代建单位和建设单位各自的职责。对代建单位应按规定进行公开招投标。同时,代建费用与项目投资额挂钩的办法应改革,以促进代建单位对投资的有效控制。
(七)为了有效避免国家建设项目审计过程中产生法律上的纠纷,建议在国家建设项目的有关建设合同中加入:施工单位的工程造价结算以有关部门(包括审计、财政)的审计为准,并以此作为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结算的依据等条款。以避免有关法律诉讼问题的发生,节约工程投资。
(八)有关主管部门要切实对建设市场的管理和整顿,建立市场准入机制,对无资金、无技术人员,无相应施工资质,仅靠挂靠的“包工头”应从建设市场中清理出去。对仅出借资质,不参与管理,只收取管理费的单位应给予必要的处理处罚,以规范建设市场。
第五篇: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情况
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情况
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情况
三、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情况
(一)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2009年,三峡集团补提已出售固定资产在以前少计提的折旧4588.86万元,导致多计2009年成本4588.86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已调整相关会计报表。
2.2009年,三峡集团合并会计报表少抵销内部往来24988.42万元,导致多计资产、负债各24988.42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已调整相关会计报表。
3.2009年,三峡集团购建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作为周转使用的175套住房,在编制三峡工程竣工财务决算时未单独确认固定资产。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对上述职工周转房资产进行了会计处理,单独按净值确认资产并调整相关会计账目。
4.所属长江三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未按公允价值确认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导致2009年少计长期股权投资718.79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该公司已调整相关会计账目。
5.2007年,三峡集团为职工购买经济适用房垫款22540.33万元,因部分房屋未售出,截至2009年底尚有7001.33万元垫款未收回。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已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清理,尽快收回垫支款项。
6.2007年至2009年,三峡集团为职工支付住宅物业管理费用86.28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已收回为职工支付的住宅物业管理费用。
(二)对外投资、招投标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1.2006年至2009年,三峡集团在可行性研究不充分的情况下,投入10.68亿元建设两座抽水蓄能电站。两项目当前处于停滞状态,面临损失风险。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采取与地方政府加强沟通协调、控制工程造价等措施降低投资风险,并计划对其中一个电站项目以整体移交方式收回前期投入成本。
2.2008年至2009年,三峡集团参股投资建设的陕西蒲城二甲醚项目和云南先锋煤化工项目,均未经发展改革委核准。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正在积极敦促相关项目控股单位补办核准手续。
3.2007年至2009年,三峡集团超出国家规定的标准,多支付招标代理费1670.92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制定了《招标代理取费标准》,要求自2011年起招标代理费用统一按国家规定的标准执行。
4.2007年至2009年,三峡集团合同金额为3.58亿元的7项机电设备采购招标活动不规范,未进行公开招标;部分项目存在评标过程不够规范、通过内部关联交易直接委托给子公司、部分附属项目被违规转包或分包等问题。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进一步加强了招投标管理,制定了《三峡枢纽建设运行管理直接委托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对关联交易直接委托项目等实施严格监管。
(三)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
1.2009年,三峡集团在整体上市过程中,资金安排不当,导致部分贷款资金投向低收益理财产品,增加了集团整体财务费用1.21亿元,并存在直接指定中介机构、中介费用支付依据不足、重复聘请财务顾问公司等问题。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已采取建立“资金日报管理系统”等措施,并修订完善了中介机构选聘管理办法。
2.2004年至2009年,所属三峡财务公司违规向不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累计发放贷款11.17亿元,截至2009年底贷款余额为6.48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财务公司已收回贷款15550万元,并计划严格按期或提前收回其余贷款。
3.三峡集团领导人职务消费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标准不具体。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已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领导人职务消费情况,正在制定集团公司领导人职务消费范围及标准,实行预算管理。
4.至2009年底,三峡集团及其所属24个单位在22家银行的94个分支机构开设银行账户231个,资金存放比较分散。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组织对银行账户进行了清理,已撤销银行账户69个,其余账户正在清理之中。
5.三峡集团管理层次较多,2009年管理层级达到5级。3级以下子公司24家,占33.33%,不利于实施有效控制。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对所属企业进行了清理整顿,已清理3级以下企业12户。
6.三峡集团在对外股权投资方面存在管理体制不够完善、非主业投资扩张较快、部分对外股权投资效益不佳等问题。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制定了《投资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制度,建立投资项目风险预警机制,加大对投资项目的风险监控力度,进一步完善对外投资管控体系。
此外,审计还发现三峡集团及所属单位以前存在的问题:2007年,所属金沙江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筹建处建设的成都三峡大厦项目,在未向国资委报告、未及时办理用地性质变更手续的情况下,增加投资3.58亿元建设了高标准酒店。2008年,三峡集团多支付宜昌青云公司土建项目工程款431.55万元;所属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批准按成本价向职工出售北京地区的4套商品房;所属长江三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在合并重组过程中对资产评估结果审核不严,导致虚增评估净资产425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正在向国资委报告,并补办有关手续;已收回多支付的工程款,履行相应报批手续,并采取措施加强对资产评估结果的审核,严格执行国家规定。
三、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情况
(一)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2007年至2009年,所属大唐吉林发电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未按规定及时结转固定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等,造成多计资产3.62亿元、多计利润1.14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上述企业已调整了相关会计账目和报表。
2.2000年至2010年,所属龙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在库区征地及移民补偿费中,列支发展改革委批复项目概算之外的费用2.73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大唐集团已责成龙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编制调整预算,并按规定程序报批。
(二)经济决策事项管理存在的问题。
2008年至2009年,大唐集团未经发展改革委核准, 开工建设福建大唐宁德发电厂等11个项目,涉及金额304.39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11个项目目前已全部报经发展改革委核准。
(三)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
1.大唐集团同时设有资金结算中心和财务公司,资金管理机构设置和职能划分不合理,资金归集率比五大发电集团平均值低13.75个百分点,影响资金使用效率。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大唐集团将资金结算中心并入了财务公司,实行资金的统一结算与调度。
2.2008年至2009年,大唐集团82个重点项目的946份合同中,有345份未按规定进行公开招投标,涉及合同总金额103.27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大唐集团修订了《工程招标管理办法》,并对工程建设领域存在问题进行了全面清理规范。
(四)企业经营存在的问题。
2004年至2009年,大唐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均在70%以上,2009年达到了87.79%,部分火电企业现金支付能力持续减弱,面临经营风险。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大唐集团制定了《债务风险分类管理办法》,积极改善财务状况,对资不抵债企业重点监控,采取了扭亏增盈、债务重组、注入资本金、盘活资产及关停并转等多种措施,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
此外,审计还发现大唐集团以前存在的问题:2007年,大唐集团所属企业违反与德国鲁奇公司的合同约定,自行采购设备金额6462.79万元,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171.55万元;在克旗电厂项目未获得发展改革委核准的情况下,违规向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公司订购设备并支付预付款2.18亿元;2008年,未完成资产评估即收购青海真兴电力有限公司股权,涉及金额6.2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大唐集团已与上述设备生产厂家终止项目合作,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了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要求今后严格执行《中国大唐集团公司资本运营管理办法》。
三、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情况
(一)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2009年,所属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合并报表核算不准确,多计资产1.54亿元、多计负债0.6亿元,以及未将实际控制的企业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2.2006年至2009年,所属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因收支确认不完整、坏账计提不规范等原因,造成少计利润1.12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两个问题后,中建总公司已组织相关企业调整了相关会计账目,并将有关企业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3.所属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存在违规出借账户、利用个人账户存储单位资金以及拆借资金等问题。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建总公司已组织有关企业调整了相关会计账目,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银行账户管理规定的通知》等制度,对不规范账户进行了清理,并制定了收回对外拆借资金计划。
4.中建总公司少缴企业所得税2.52亿元,所属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等3家单位未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建总公司已与税务部门进行沟通,将在2010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进行纳税调整,并组织有关单位核查,补缴个人所得税,严格按照规定范围和标准代扣代缴员工个人所得税。
5.2010年,所属唐山市建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累计亏损情况下向股东预分配利润1900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建总公司已督促有关单位召开股东大会,协商退回预分配的利润。
(二)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
1.中建总公司管理层级较多,且设立多家离岸公司,对合资合作企业、部分海外工程项目等管控力度不够,经营过程中存在直接经营房地产的利润占比较大等风险。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建总公司已采取措施加强内部管理,压缩管理层级,对没有实际业务的16家离岸公司进行了清理和关闭;逐步加强对合资合作企业和海外投资项目的管控力度,并调整公司经营结构、推进资金集中管理等措施,防范经营风险。
2.所属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擅自对外担保,承担连带责任2308.26万元。对此,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已起诉反担保单位并胜诉。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该公司已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3.所属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在650个工程建设项目中存在违规转包、分包、出借资质、垫资施工等问题。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建总公司组织有关单位进行了认真核查,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强化项目的授权审批程序,杜绝违规转包、分包,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免职处理。
4.所属2家企业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未按规定向国资委备案。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建总公司已向国资委汇报有关备案事宜。
5.所属中建三局东方装饰公司等2家单位在会计资料管理中存在档案保管时间短、部分发票与真实业务不符、部分资料遗失和毁损等不规范问题。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建总公司已组织有关单位清理了现有档案,修订了财会档案管理制度,还对不规范发票进行了清理。
此外,审计还发现中建总公司以前存在的问题: 2008年,中建总公司以银行贷款和自有资金17.07亿元对深圳中海投增资,完成验资后又将资金抽回。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建总公司已筹措资金,拟于2011年上半年补足注册资本金。
三、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情况
(一)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2005年至2008年,中铝公司本部及所属中铝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3家企业因多计投资收益等原因,造成多计利润3853.09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铝公司已修订《中铝公司会计核算办法》,并组织相关企业调整了账目。
2.2006年至2010年,中铝公司本部及所属青海黄河水电再生铝业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挪用银行贷款30.40亿元用于工程项目建设,并长期滞留国债专项资金4168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铝公司已制定了还款计划,逐步归还银行贷款,目前归还4.5亿元;已将上述滞留的国债资金下拨到项目执行单位,明确了拨款流程,并及时检查其他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
3.2006年至2009年,中铝公司工资总额制度执行不到位、职务消费和期货保值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导致未通过工资总额列支职工保健费6232.01万元、少申报职务消费574.27万元和部分所属企业未经审批从事期货交易业务。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铝公司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已将保健费纳入工资总额管理,修改完善了《中铝公司职务消费管理暂行办法》和期货管理方面的制度,并要求所属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严格监督检查。
(二)中铝公司自建和收购的10个电解铝、氧化铝等项目,未经国家核准或未通过国家环保验收,截至2008年底项目累计投资92.81亿元。
此外,中铝公司并购重组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等11个项目,因多种因素影响,截至2009年底尚未实现预期盈利目标。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铝公司已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就项目建设情况作了汇报,目前正在补办项目核准手续;未通过环保验收的项目,已报请国家环保部受理并拟于近期进行验收;制定了进一步规范投资和收购活动的有关制度,加强投资和收购活动的程序管理、尽职调查和风险控制工作。
(三)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
1.所属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等5家企业的240名人员违规持有与本人所在单位有依托、关联业务的企业股权2393.98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截至2010年12月,已清退部分人员的股权1400.20万元,其余股份清退工作将于近期完成。
2.所属云南金沙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通过无偿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等方式,向职工持股企业、合作经营方等关联方让利,涉及金额1.23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铝公司已组织相关企业办理矿权评估、变更和土地转让等相关手续;及时确认了合作经营方的承包利润,并已采取法律手段解决承包经营结果的清算问题。
3.所属贵州铝厂等11家企业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未经招标违规采购、发包和分包以及与无建设工程设计执业资格的自然人签订设计合同等问题,涉及金额27.94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铝公司已制定下发《中国铝业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等制度,着手建设电子商务采购平台,并抽调专人组成巡视组进行监督检查,进一步加强对物资采购、工程项目建设和设计合同等方面的管理。
4.所属贵州铝厂等2家企业存在违规转让土地和未经批准使用农用土地等问题,涉及金额1403.02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铝公司已责成相关所属企业进行整改。目前,除部分土地需待当地国土部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完成后再报批外,其他用地均已补办相关手续。
此外,审计还发现中铝公司所属单位以前存在的问题: 2005年,所属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应缴未缴契税603.29万元;2005年11月,所属河湾发电有限公司违规出借资金2亿元;2006年8月,所属中铝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以借款挂账方式抽走中铝国际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6000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已与当地税务部门沟通,近期补缴税款;河湾发电有限公司已与借款单位沟通协调,逐步收回出借资金;中铝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已全额归还了抽走的资本金,并作了相关账务处理。
三、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情况
(一)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2009年,中国海油对关联交易事项抵销不充分,造成合并会计报表多计利润5.27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国海油已调整了相关会计账目。
2.2009年,中国海油本部及所属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海炼化)等6家企业存在未及时将长期挂账的往来款结转收入、多计提减值准备、在成本费用中直接列支工资性支出等问题,造成少计利润1.91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国海油本部及相关所属企业已调整了相关会计账目。
3.2009年,所属中海炼化将用于项目建设的化学三剂等原材料所含增值税作为进项税额予以抵扣,造成少缴增值税1.54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相关所属企业已调整了相关会计账目,补缴了1.07亿元税款,少缴的增值税款已计提并将在税务部门2010年汇算清缴时进行纳税调整。
4.至2009年底,所属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气电)将2007年与其他单位合资成立公司的前期投资5800万元挂往来款,未及时结转投资。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相关所属企业已调整了会计账目。
5.2009年,所属企业在未取得完整结算依据的情况下,支付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油工程)南海FPSO项目费用3.82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相关所属企业已补充了结算依据。
(二)重大投资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1.2006年至2009年,所属中海气电等3家企业投资72.24亿元建设的7个项目中,有5个项目未获得发展改革委核准即开工,有2个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未获得国家海洋局核准即开工。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国海油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履行相关审批手续。目前,5个项目已获得发展改革委核准,2个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已获得国家海洋局核准。
2.至2009年底,中国海油及所属中海炼化、中海油气开发利用公司、中海福建燃气发电有限公司投资的生物柴油产业化等5个项目未达到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预期目标。截至2010年6月,项目累计投资9.43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国海油通过调整、完善后期计划和加快技术攻关等措施积极推动相关项目实施。目前,有2个项目已达到预期目标,1个项目已按程序清理关闭,2个项目经营情况好转。
(三)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
1.2004年至2009年,所属海油工程、中海炼化惠州分公司等存在部分物资采购事项未实行公开招标、通过中间环节采购人为增加采购成本以及承接的部分工程项目在未签订合同的情况下开工等问题,共涉及金额240.21亿元,且未及时收取赔偿款和违约金0.35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国海油组织人员对所属二级单位物资采购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和经济处罚,并修订了《项目考核管理办法》、《工程项目分包管理办法》等项目管理制度。目前,已追回0.17亿元赔偿款和违约金,其余款项正在追缴中。
2.2009年,中国海油及所属中海炼化惠州分公司等3家企业有2.19亿元的工程项目未获批准即开工建设,部分工程项目还存在未公开招投标、拆分合同规避审批的问题。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国海油对未批复的项目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进行了批复,同时要求下属企业认真查找制度建设和执行过程的薄弱环节,组织人员对经营管理制度和运作流程进行了全面清理和整治。
(四)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
1.2004年至2009年,中国海油未将所属12家企业员工工资6.49亿元纳入总公司工资总额管理。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国海油已将12家企业员工工资纳入总公司工资总额管理。
2.2008年至2009年,所属企业未严格遵守国家销售政策,向不具备经营资质的企业销售8.86亿元的产品。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国海油积极采取措施,相关所属企业自2011年1月起停止向不具备经营资质的企业供应产品,并将严格审查客户资质。
3.至2009年底,中海炼化收购的加油站中有161座的相关经营证照不全。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国海油高度重视,对符合消防安全许可和环保验收标准的加油站,正在办理相关证照;对不符合消防安全和环保标准的加油站,已进行停业整顿;对土地证或房产证不全的加油站,正在组织人员查明原因,抓紧办理。
4.2009年至2010年6月,中国海油收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拨款3775万元,课题时间为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截至审计时,累计拨出53.03万元,仅占收到资金的1.40%。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国海油已于2010年7月按进度已将经费拨付课题承担单位,同时下发了《关于开展国家重大专项经费执行情况自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单位进行自查,并将针对重大专项经费使用情况开展内部审计。
(五)信息系统管理存在的问题。
中国海油本部及部分所属企业信息系统使用中存在用户闲置、核心采购管理流程使用率不高、主数据质量存在缺陷、部分关键应用控制未到位、与其他管理系统集成共享程度低和数据不一致等问题。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国海油积极采取措施,对用户登录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和优化,出台了《SAP系统刚性控制功能操作规范》等制度,要求所有业务必须在线处理,通过完善数据接口方案等方式保障系统数据的同步更新和共享。
此外,审计还发现所属企业以前存在的问题:所属企业2003年以前征用的830.78亩土地长期闲置;2003年至2008年,未经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征用土地547.99亩。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相关所属企业已对闲置土地进行开发,正在补办土地征用的各项手续。
三、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情况
(一)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2009年,中化集团本部及部分所属企业因合并会计报表范围不完整、抵销不充分,导致少计资产12.33亿元,少计负债14.14亿元,多计净利润1992.04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化集团本部及所属相关企业已调整了相关会计账目,并向国资委申请调整合并报表范围。
2.2003年至2009年,所属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存在少计资产处置、信托收入,多计补贴收入、管理费用等问题,致使中化集团多计收入1148.43万元,多计成本4396.8万元,其中多计2009年利润2725.12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相关所属企业已调整了会计账目。
3.2007年至2009年,所属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化国际)下属山西中化寰达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寰达公司)以虚列成本费用等方式套取资金147.95万元,用于发放奖金等。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寰达公司已收回141.45万元并调整了相关会计账目,其余6.5万元因相关人员离职无法追回。
4.2009年,中化集团未按规定将收到的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专项拨款2788万元用于增加国家资本金。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化集团已调整了相关会计账目,增加了国家资本金。
(二)项目投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1.所属中化国际等3家企业在投资风险论证不充分的情况下,投资了太仓兴国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的5个项目,截至2009年底投资累计亏损美元1700万元、人民币5.59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化国际修订了《投资管理规程》,加强了投资项目前期论证和投资项目管理流程,对与企业发展战略不一致的投资项目进行了清理,其中太仓兴国实业有限公司加强了技术攻关和降本减耗,2010已实现减亏。
2.所属中化塑料有限公司收购盈创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股权等3项重大经济决策,存在未按国家规定履行审批程序、收购金额超概算及未进行资产评估等问题,涉及美元1.41亿元、人民币4450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化集团已向发展改革委补办了审批手续;中化塑料有限公司制定了《投资问责管理办法》、《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等内部控制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内部管理。
3.至2009年底,中化集团投资开发的6个海外油气田项目中,有2个项目虽盈利但未达到可行性研究的预期目标,累计净现金流比预测少1.33亿美元;3个项目累计亏损1526.62万美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化集团加强了对海外油气田的投资管控,修订了《风险勘探程序和工作流程》等内部控制制度,采取了对新项目投资的监督和考评等措施。
(三)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
1.因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中化集团国内某新型专利产品出口前未进行专利检索,在美国引发诉讼造成损失1.07亿元;所属中化国际在钢材贸易中未能严格审查客户资质并及时控制货权被诈骗,在物资采购时既未认真检验也未对不合格货物及时行使拒付权利,共造成损失2561.06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化集团及所属中化国际制定或修订了《客户、供应商主数据管理规程》、《中化国际贸易项下商品品质风险管理规程》、《中化集团知识产权管理规定》等相关制度,避免类似事件再发生;中化国际积极配合司法调查,已从法院收回执行款348.10万元,并将继续努力挽回损失。
2.所属中化国际信息公司未经评估处置原值26.23亿元的304项不良资产;所属企业8.22亿元的国际客运中心项目未公开招标。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化国际信息公司修订了《资产处置流程》等相关制度,规定资产处置必须经过评估方可进行;相关所属企业委托了有专业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对招标过程实施监督,并将聘请专业中介机构定期对项目的招投标情况进行复查审核。
3.所属企业在发行企业债券募集资金进行项目投资过程中,因配套的煤炭资源无法落实导致募集资金12.1亿元未用于项目建设;因未能认真履行出资人经营管理和监督职责,导致所收购的2.18亿元固定资产闲置。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相关所属企业正与当地政府和国资委沟通协调,落实解决项目配套所需的煤炭资源,认真规范募集资金的使用,并已于2010年底转让了闲置资产,未造成资产减值。
4.所属企业2007年开工建设的污水处理项目未达到设计要求,污水排放不达标。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相关所属企业按照环保要求对设备进行了改造,目前其污水排放已达标。
此外,审计还发现中化集团所属企业以前存在的问题:中化国际未对发票真伪予以核实,致使有1133.86万元的假发票报账;浙江省天正设计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正公司)在被中化集团收购之前将2661.76万元转至账外用于发放奖金。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化国际采取措施加强了发票审核,天正公司已于2010年6月将账外资金本息结余383.41万元全部入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