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舟山市经济调查情况分析
2014年舟山市经济调查情况分析
队办公室
2014年舟山市经济调查情况分析
舟山调查第4期
2014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环境,全市上下积极发挥新区优势和效应,坚持稳增长促转型、抓当前谋长远、强创新求突破,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小微企业平稳发展,居民收入稳步提高,物价水平总体稳定。但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依然不少,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多困难,房地产市场出现波折,城乡居民增收压力进一步加大。
一、主要特点
(一)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步伐加快
1.规下工业发展稳健上升。据抽样调查,2014年我市规模以下工业实现增加值53.5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2.0%,增速逐季加快,分别比前三季度、上半年提高0.3个、0.8个百分点。开工率保持稳定。全年规下工业企业生产能力利用率为73.8%,生产设备利用率在80%及以上的企业占49.7%,比2013年提高4.1个百分点。企业盈利逐步好转。全年规下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24.18亿元,同比增长17.1%;实现营业利润1.94亿元,增长13.5%;企业亏损面为24.0%,收窄5.1个百分点。期末剩余订单额相对充足。年末全市规下工业企业期末订单余额7.98亿元,增长8.6%。
2.规下服务业企业总体经营状况稳定。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四季度全市规模以下服务业企业经营处于创业、发展、成熟阶段的企业分别占10.1%、55.0%和34.9%;认为企业综合经营状况良好或一般的企业占73.4%。资产规模迅速壮大。至2014年底,样本企业户均资产总计4598万元,同比增长69.5%。营业收入稳定增长。2014年,样本企业户均营业收入350万元,增长14.8%。吸纳就业能力逐步提高。全年样本企业户均从业人员人数16人,增长6.1%。
3.创业创新力度加大。新设立小微企业总体经营稳定。自工商注册登记制度改革实施以来,新设立企业和个体户数量快速增加,抽样调查显示,超过2/3的企业和个体户已正常营业,其中七成反映经营状况和市场需求平稳。“个转企”工作积极推进,全年完成“个转企”单位779家,超额完成省下达的年度600家的目标任务。规模养殖进一步壮大。“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倒逼猪禽养殖户走上标准化道路,通过联营扩大养殖规模。全年生猪规模饲养户生猪年末存栏10.23万头,同比增长3.0%,出栏17.81万头,增长9.0%,出栏2000头以上的有20户,比2013年增加5户,户均养殖场占地面积4.28亩,增长7.9%。家禽年末存栏46.80万只,增长1.2%,出栏39.71万只,增长9.0%。
(二)民生保障持续改善
1.就业保障形势较好。今年以来,我市进一步加大就业工作扶持力度,全年各级财政共筹集就业专项资金5089万元,同比增长31.1%。据有关部门资料,全年全市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新增15635人。尽管当前我市结构性矛盾依然较大,但劳动力总体供需状况矛盾有所好转,四季度求人倍率1.87,比三季度增加0.12,同比增加0.25。全年我市用于民生方面的教育、科学技术、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社会保障和就业等九项支出合计120.93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64.3%。促进城乡就业、加大社会保障和社会帮扶力度、推进交通惠民、深化交通治堵等十方面为民实事项目全面完成。同时启动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转轨工作,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到每月125元,全面实现了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
2.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据全市城乡居民一体化住户抽样调查,全年我市全体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330元,比2013年增加3303元,同比增长10.3%,增幅居全省各市首位。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466元,增长9.7%,增幅居全省各市第一;渔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83元,增长11.1%。从四大收入构成看,全市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3221元,增长10.6%,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65.7%,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6.9个百分点;人均经营性净收入4707元,增长9.2%;人均财产净收入2976元,增长8.7%;人均转移净收入4426元,增长11.3%。
3.消费水平逐步提高。据全市城乡居民一体化住户抽样调查,全年我市全体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785元,同比增长10.1%。其中城镇常住居民27807元,增长9.5%;渔农村常住居民16217元,增长11.0%。从人均生活消费八大类看,食品烟酒、衣着、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增长较快,分别增长10.0%、14.7%、10.1%、13.3%、13.6%、15.5%;居住、医疗保健支出增长平稳,分别增长5.1%、9.2%。
(三)物价总水平保持稳定
1.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今年以来,我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幅度明显放缓,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7%,比2013年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1.4%,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2%,分别同比回落0.1个、1.3个百分点。从调查的八大类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看,除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下降1.0%外,其余七类均有不同程度上涨。其中涨幅最大的是食品类,上涨3.0%,拉升价格总水平约0.9个百分点;次之为居住类,上涨2.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均上涨1.2%,衣着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均上涨1.0%,烟酒类上涨0.4%。全年我市商品零售价格水平上涨0.5%。
2.工业生产者价格降幅收窄。我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降幅从今年2月份以来连续8个月持续收窄,呈现出逐月回稳趋势。累计同比降幅从年初的2.1%缩小至前三季度1.4%,进入四季度,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低迷,降幅有所扩大,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5%,比2013年收窄2.4个百分点。从五大特色行业看,受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下滑影响,化学原料制造业和石油产品制造业出厂价格降幅较大,分别为下降9.3%和8.5%;船舶修造业、水产加工业、塑料加工专用设备制造业得益于行业复苏、市场需求回升等因素,降幅进一步收窄,全年出厂价格分别下降0.1%、1.8%和2.0%,降幅分别比2013年收窄3.8个、6.1个和0.6个百分点,表明我市船舶等主导产业市场环境有逐步回暖迹象。
二、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存在较多困难
1.生产经营成本持续增加。据抽样调查推算,全年我市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107.29亿元,同比增长18.8%,高于同期主营业务收入增幅1.7个百分点。主要体现在:一是用工成本上升较快,全年规下工业企业应付职工薪酬增长33.9%,占比72.8%的企业认为“用工成本上升快”是规下工业企业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二是税费压力较大,全年规下工业企业税金总额增长31.6%。
2.企业用工难问题依然存在。据调研显示,当前企业用工依然面临较多困难,特别是一些趋势性的问题逐渐显现,突出表现在:一是职工年龄呈现“断层”现象,很多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职工“青黄不接”的现象已较为严重,40岁以下的工人比例很少;二是外地员工出现“回流”趋势,主要是由于中西部发展加快,工资待遇正逐渐提升,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不断缩小,同时我市生活成本又相对较高,外来务工人员“回流”到原籍地就业的趋势明显;三是薪酬提升遭遇“基数效应”,据企业反映,每年职工的人均薪酬增幅至少在5%以上,甚至有些企业的增幅在20%左右,但由于工资基数不断增大,每年实际增加的额度不断提高,企业负担很重。
3.融资环境改善不明显。据全市采购经理样本企业调查问卷显示,12月份有43.1%的被调查企业存在“资金紧张”问题,其中小微企业的认同度为55.6%,高于全部被调查企业12.5个百分点。据调研了解,企业向银行借贷中存在着强令一定比例贷款额“以贷转存”、建立不放贷的企业“黑名单”制度、设置私企国企差别对待的“双重标准”等不合理现象,为此,部分小微企业只能转向利率较高的民间借贷。
(二)房地产市场出现明显波折,未来趋势不明朗
1.房地产销售市场量价齐跌。今年以来,我市房地产销售市场降温明显,新建住宅销售价格环比逐月走低。其中5月份达到近十年来月度最大降幅2.5%,月度环比降幅超过一个点的有4个月。12月份新建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8.9%,全年累计下降4.2%。新建住宅市场成交量下降。据有关部门资料,全年市区销售新建商品住宅5912套,月均仅493套,同比下降22.0%;销售面积61.33万平方米,下降26.8%。在“9.30房贷新政”、央行降息、舟山市公积金房贷新政、新区人才购房补贴实施等政策叠加效应刺激下,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市场信心,部分刚需和改善型需求者加速入市,对房地产销售产生积极影响,四季度我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2600套,同比增长20.3%。二手房市场持续低迷,挂牌量增加,议价空间加大,成交量萎缩。全年市区二手住宅共交易4578套,月均成交382套,下降45.9%;销售面积40.16万平方米,下降44.9%。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持续下降,除1月份持平外,其余各月环比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12月份二手房销售价格同比下降4.3%,全年累计下降1.2%。
2.去库存压力较大。至12月底,全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12118套,按全年月均销售计算,库存商品住宅需25个月消化。
3.持币观望心理明显。目前整体房地产市场趋势不明朗,尤其是受周边城市房价继续下降尚未回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市居民的购房心理。除刚需和部分改善型需求购买新建房外,投资、投机购房者比例极低。二手房市场有价无市,来看房的人有,最终成交的少,表现较为冷清。
(三)居民增收面临诸多不利因素
1.工资性收入增长动力不足。当前宏观经济环境错综复杂,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多困难,效益改善仍不明显,大幅提高工资标准缺乏动力。全年我市规上工业企业亏损105家,亏损面为27.3%,亏损企业亏损额27.55亿元,比2013年增亏12.88亿元;1-11月规上服务业企业利润总额亏损7.71亿元,亏损企业662家,亏损面为54.7%。工资性收入增速放缓,2014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7280元,同比增长9.6%,增幅比2013年回落1.4个百分点,对城镇居民增收造成一定影响。
2.经营净收入不确定因素较多。随着环境整治力度的加大、禽流感疫情反复发作、生猪价格波动加大、饲料价格和雇员工资上涨等影响,部分饲养户主动退出,猪禽规模养殖户数量减少,饲养收益有所下降。全年生猪规模户营业净收入4716.79万元,比2013年下降15.1%;家禽规模户营业净收入512.02万元,下降17.7%。蟹笼生产延续了2013年高产的好势头,但由于价格处于低位,导致增产不增收。
三、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扶持小微企业发展
1.强化政策贯彻执行。目前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进入新常态,全社会都在关心关注小微企业,各项减轻小微企业负担的政策和措施也已纷纷出台,政府有关部门应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好这些政策,并对执行情况尤其是税收减免、融资方式及收费管理等方面进行检查监督,同时要继续指导培训企业,让更多符合规定的小微企业能够享受政策带来的利益。
2.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简化小微企业的创办手续、工作流程,指导企业贯彻执行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对特别困难的企业给予适当补贴。对小微企业安置再就业进行必要的财政支持,对就业培训、贷款担保给予补贴。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建立小微企业信用评价体系,逐步扩大信用贷款覆盖面,加强小微企业信贷专营机构建设,规范民间资金借贷,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切实维护小微企业的合法权益,帮助企业提高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
3.鼓励支持创新转型。建立小微企业技术支持与经营服务平台,鼓励小微企业向云计算、电子商务、文化传媒等新业态新行业转型。在科技创新基金中专设小微企业的创新转型基金,对小微企业转型给予资金支持,帮助鼓励这些新业态小微企业加大投入,加快研发,促进市场转化,并且取得经济效益。
(二)进一步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1.加快消化库存房源。目前我市房屋供求矛盾依然较为突出,当务之急便是想方设法促进市场库存的消化。一是督促“9.30”央行新政真正落地,尽管对松绑的二套政策已经实施,但购房者最关心的信贷折扣利好没有体现,最低为9折,与新政中提及最低7折的首套房贷款下限仍有一定差距。二是提高公积金贷款最高限额,目前我市公积金贷款额度执行的是首套房、90平方米(含)以下的40万元,其他条件30万元,低于周边城市的公积金贷款限额。
2.科学制定推地计划。根据我市房地产市场发展需要,有效改善土地供应结构,科学合理确定房地产用地供应计划,稳定房地产市场供应预期。同时规范土地使用权交易,确保房地产用地招拍挂公开、公正、透明。
3.防范房企资金风险。2014年以来部分房企实际销售业绩与销售目标有较大差距,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有关部门应适时出台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共渡难关。同时加强房地产企业资金状况的监管,防止资金链断裂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三)进一步增加居民增收后劲
1.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扶持船舶、水产、海运等主导产业,加快培育通用航空、融资租赁等新兴产业,加速推进绿色石化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及早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切实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企业效益明显改善,为企业职工薪酬提高奠定扎实的基础。
2.大力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加快推进大学生创业园建设,抓好创业培训和技术指导,帮助城乡居民尤其是高校毕业生拓宽生产经营门路,以创业推进高质量就业。同时,积极为创业者搭建优越的服务平台,在信用担保、融资贷款、信息咨询、科技服务、法律保护等方面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或绿色通道。
3.加大惠民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民生社会事业的投入,抓好为民实事项目,全力推进社会保险的全覆盖和逐步并轨,切实做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转轨工作,加快推进老年捕捞渔民发放生活补贴政策,适时建立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较快增长机制,促进城乡居民普遍增收。
第二篇:调查分析报告-经济应用文写作
我校基层班集体建设情况调查分析报告
学生工作处发展教育办公室
班级建设工作组
XXXX 2013年6月
基层班级建设调查分析报告
第一部分:
调查方案设计
一、前言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层组织,而班干部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是班级管理工作的主要之一。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和对完成教育和教学的各项任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如何将基层班级建设成为具有凝聚力、战斗力的优秀班集体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调查目的
为全面推进基层班级建设,进一步完善我校学生基层班级管理机制,不断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战斗力,充分了解基层班级在学生成长成才方面的服务情况,本小组根据学工处发展办的具体要求展开本次调查。
本小组旨在调查基层班级现状,了解我校基层班级建设情况以及同学们真正需要的班级建设办法等。根据调查的问卷分析基层班级的真实情况,深入探寻在同学们心目中的理想化班集体。然后根据调查所得具体结论,为基层班级建设提供可行的建议及措施。
三、调查对象: XXX大学(武汉)各学院学生
四、调查时间:2013年4月20日—5月5日
五、调查项目
1、调查对象在班里担任的职务以及班级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
2、基层班级民主推荐情况和开班会的目的
3、班级成员对班级活动的喜好以及参与程度
4、班主任和辅导员在班级建设中的参与程度
5、班级成员对班集体的情感
6、同学们心目中的班级主导者
7、同学们从班级活动中的收获
8、对优秀班集体的认知
9、同学们真正需要的促进班级建设的方式、途径
基层班级建设调查分析报告
10、对于“班长沙龙”及征集《班级建设》刊物文稿的支持程度
11、对于班级建设的良言妙计
六、调查问卷:见附件关于“我校基层班集体建设情况”的调查问卷
七、调查组织实施计划:
1、调查小组成员:XXX、XXX、XXX。
2、实施计划:每人参与调查方案设计讨论,小组成员全体参与调查,另有班级建设工作组其他成员辅助。本次调查以问卷形式展开,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809份,其中有效问卷742份。
八、调查类型:调查采取问卷的形式对我校学生采取抽样的调查方式,对被调查者用填写调查问卷方法进行数据收集。
第二部分:
调查综合分析与总结
一、调查结论
1、基层班级的人际关系需改善
调查中我们的发现有近一半的同学认为班里的人际关系一般,而11题的调查结果表明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最重要的是班级同学之间互相关心,凝聚力强。联系二者不难看出基层班级的人际关系急需改善,在今后的基层班级建设上我们应该围绕着这一方面开展。
联系第8项有关班级情感的分析可以看出,人际关系的好坏也会影响到班级情感,如若没有和谐的人际关系,班级成员对班级的情感也会淡漠甚至漠不关心。
2、目前基层班级所开展的班级活动存在不足
和休闲娱乐类的集体活动相比,学习类和拓宽视野类就不是那么受欢迎,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目前基层班级开展的有关学习类和拓宽视野类的活动的形式可能不够新颖、内容不够丰富,同学们从中收获不多。
联系第6条问卷分析“缺席班级活动的原因”,我们看出很多同学会因私事冲突而放弃班级活动,而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会因为本省不喜欢班级活动或者认为班级活动很无聊而缺席。这说明目前举办的班级活动过于形式化,不足以吸引 3
基层班级建设调查分析报告
同学们参加,我们应该充分了解同学们的真实需求从而加以改进。
3、班主任和辅导员在班级活动中的参与度不高
经常参与与定期参与班级活动的辅导员或者班主任的分别占7%和20%。此外调查结果反映出绝大部分同学认为班级的主导者应该是每个班级成员,辅导员和班主任给予班级建设的推动力不足。
4、同学们从班级活动中可以获得收获
同学们大部分都肯定了班级活动能给大家带来收获,超过一般的同学认为班级活动的最大收获是增强了同学情谊,其次分别是放松心情、丰富课余生活、开阔视野等。我们开展班级活动是应该充分考虑同学们的需求。
5、推动班级建设最重要的因素是成员之间的团结合作
和班干部的管理水平、班主任辅导员的服务以及学校的投入相比,班级成员之间的团结合作更重要些,在这一条件满足的前提下,再加以辅助,如班干部管理水平的提高、班主任辅导员的帮助以及学校的投入,这样才会最大程度的推动班级建设。
6、学校应提供的帮助
有37%的同学认为学校应该设置优厚的奖励项目促进班级建设,比例居于第二的结果显示希望仿效社团管理运营模式,此外有18%和15%的同学分别选择了以文件的形式发布组织班级建设活动、开展班级建设的讲座。这一调查结果都为我校基层班级建设提供了参考价值。
二、建议
1、班级学风建设
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培育灵活、活跃的思维能力,而不是把知识的积累和知识量的扩大当作终极目标。学风是一个班级的灵魂,良好的学风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前提与保证,是学校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因此,我认为学风建设是班级建设的重中之重。措施如下:
a.班、团干部端正服务意识,强化管理效能。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班、团干部们时刻把握班级动向,积极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创造一切有利于班上同学学习的良好环境,争取班级学风建设与个人达到既定学习目标的双赢结果。
基层班级建设调查分析报告
b.互教互学。成立课余学习小组,开展“互帮、互助、互教、互学”的四互活动,针对班里一些学习有困难和需要重修的同学,积极组织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对其进行辅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在班上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c.积极组织策划与学习相关的活动,并鼓励班上同学积极参与院里、学校乃至全省、全国的各种学习竞赛和学习活动。开展“学风建设”征文,组织优秀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供广大同学交流、讨论,通过优秀学生的切身体会,让他们向同学们介绍学习经验,帮助同学们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另外,鼓励班级同学积极参加院校举办的活动。
d.规定班上同学在每学期开学制定学期计划、个人短期和长期目标;每周制定学习计划;寝室制定寝室学习计划。计划一旦制定就必须严格执行,由学习委员负责该班级成员的计划完成情况,并及时向汇报班主任。
总之,通过加强学风建设,应该形成一种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关键在提高学生学习自觉性,目的在形成良好的学风的教育机制,为提高我们班集体的综合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2、班级班风建设
制定班级共同目标,将班级建设成为一个具有集体主义、团结协作力和较强凝聚力的和睦大家庭。一个班级班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班级建设、个人发展的好坏,是整个班级建设的“奠基石”。班级的班风建设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思想政治教育。在现在,有很多同学都忽略了思想政治的教育,对此应加以引导改正。可通过主题班会、政治学习、专家讲座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政治观和人生价值观。如:我来谈谈雷锋精神、如何适应大学生活、珍爱生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美国大选等等都可以制定为班会的主题,鼓励大家以发言、辩论、演讲等多种形式积极参与,受到爱国主义、理想信念、道德品质、民主与法制的教育。
b.鼓励思想上进的同学参加党校学习,不断向党组织靠拢。给每一个想要入党的同学平等的机会,择优推党。(不单一依靠投票选取)
c.组织各种集体活动。组织同学参加多种意义丰富的集体活动:具有爱国主义教育的“红色之旅”; 加强班级凝聚力的各种文娱活动(如:班级卡拉OK 5
基层班级建设调查分析报告
大赛、寝室篮球赛等);促进同学间交流的春游、秋游活动、加强班级学风建设的各种竞赛和学习经验交流以及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如义务献血,环保之行等)。d.积极参加各项素质拓展活动。鼓励同学参加院、校组织的各种活动(院级或校级的篮球、足球比赛、才艺大赛、辩论赛、演讲比赛、校运会等),以锻炼各自自身个方面能力。
e.加强寝室文化建设,营造良好寝室氛围。首先,制定寝室长责任制度。寝室的卫生、纪律、学风直接由寝室长负责实行和监督,寝室长的表现直接纳入年终评奖评优考核。其次,进行学风最佳寝室评选。通过一系列模范寝室的评选活动,带动各寝室之间的良性竞争,增强我班班风、学风建设。
3、班级组织建设
学生班级既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层集体。加强学生班级组织建设,对促进学生班级规范化,明确干部工作职责,充分发挥学生班级干部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班级的组织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班级干部岗位轮换制。每学年开学,班通过民主、公正、公平方式选举出高效、务实的班、团委会,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b.班委会、团支部职责。班委会、团支部在院系党委和行政领导下,在班主任、院团委、院系学生会的指导下,尽职尽责地开展好班级各项工作,带领全班同学开展优良班风建设,争创先进班集体。先进班集体应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健全的组织系统、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正确的舆论、优良作风和传统。我们班班委会应制定每周工作例会制度,总结工作经验,确定工作计划,及时研究和解决班级同学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经常向班主任汇报学生的思想情况和学习、工作情况,并提出合理化的工作建议,加强班主任与班级的联系。
4、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
班级建设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班主任要靠这一批人来带动班级的管理,影响班级风气沿着好的方向发展。在日常的工作中应注意发挥班委的表率作用,让他们在工作中历练工作的能力,树立在全班同学中的威信。另外,在发挥班委模范带头作用的同时,要注意提高他们自身素 6
基层班级建设调查分析报告
质和管理水平。班级应坚持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组织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不断增强班干部的工作自信心和责任感。这样一来能使班干部工作热情高涨,积极性提高,班里的各项工作稳扎稳打,层层推进,班级工作才能开展得有声有色。
5、抓两头,带中间,增强班级凝聚力
一个班集体要想永远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离不开强大的动力。怎样才能使一个班级的几十个个体凝聚在一起,从而形成巨大的合力,保证班级的良好发展趋势呢?班内应坚持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方法:对班级的优秀学生予以鼓励,对于班级中的一部分“问题学生”,避免一棒子打死和单纯的说教,而是根据其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主要工作放在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觉性上,如果有进步就立刻给予充分的肯定表扬。这样一来,鼓励好学生形成了班级前进的强劲动力,激励差生形成了班级前进的强大推动力,整个班级就像高速运行的列车,不断前进。
三、结语
基层班级是我们成长的平台,是一个自我成长和发展的平台。同时,它又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有你,有我,有他,有爱;有难同当,有乐共享;相互慰藉,彼此温存。“万涓成水,终究汇流成河”,班级的温馨赋予我们进步的力量。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应当为班级这个大家庭感到骄傲。
“上下五千年,龙的看火不灭;古有愚公志,而今从头越„„ ”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基层班集体的建设要靠你我,一同努力。
基层班级建设调查分析报告
附:关于“我校基层班集体建设情况”的调查问卷
亲,班级是我们在大学里的家。我们一直以为,这个家对我们很重要很重要。但有时候,真的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这里,我们想要了解真实的情况,并期待通过共同的努力,把我们的家装扮的更温馨,更有力量。期待亲的共同参与,谢谢亲!
学院: 年级 性别:
1.请问你在班里担任什么职务()
A.班长 B.一般班干部 C.宿舍长 D.无 2.你们班级成员的人际关系如何()
A.很融洽 B.一般 C.不融洽 D.非常不融洽
3.在你们班的各种民主推荐(如选举、评奖评优)中,大部分同学会(A.选择和自己关系好的 B.选择各方面都符合条件的 C.选自己呗 D.选谁都无所谓 4.你们班开班会主要是为了()
A.传达学院的指示要求 B.增进同学沟通交流 C.改进班级管理和建设 D.整顿班级 5.你们班最受同学喜爱的班级活动是()
A.学习类活动 如:集体自习、学习辅导、学业规划等 B.体育类活动 如:运动会、篮球比赛、户外运动等 C.拓展视野类 如:知识竞猜,读书竞赛,科研创新等 D.休闲娱乐类 如:聚餐、唱歌、春游等 E.其他 6.班级同学一般会因为什么原因缺席班级活动()
A.和自己的课程冲突 B.和自己的私事冲突
C.本身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 D.认为活动无聊,不感兴趣 7.你们班班主任或辅导员在班级建设中的参与程度是()A.经常参与 B.定期参与 C.偶尔参与 D.从不参与 8.你对你们班的感情是()
A.很喜欢 B.喜欢 C.不喜欢 D.没感觉 9.你认为让班级充满活力的主导者是()
A.班干部 B.辅导员 C.班主任 D.每个班级成员)基层班级建设调查分析报告
10.你在班级活动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A.丰富了课余生活 B.增强了同学情谊 C.放松了心情 D.开阔了视野
11.你认为一个优秀班集体最主要的体现应该是()A.学习、科研、升学、就业等比例高 B.班级在各种活动和评比中表现棒 C.班级同学互相关心帮助,凝聚力强 D.班级管理惩罚分明,制度严格 E.每个同学独立个性、综合素质提升 F.其他
12.你认为要怎样做才能使推动班级建设更好()A.班干部管理水平的提高 B.班级成员的团结合作
C.班主任、辅导员的管理服务
D.学校有更多的投入 E.其他
13.你最希望学校通过什么方式促进班级建设()
A.设置优厚的奖励项目 B.以文件的形式发布组织班级建设活动 C.效仿社团管理运行模式 D.开展班级建设的专题讲座
14.现在我们在举办“班长沙龙”及征集《班级建设》刊物文稿,你会积极支持我们吗()
A.非常愿意 B.愿意 C.不一定 D.不愿意 15.你对学校促进班级建设有什么良言妙计呢?
亲,非常感谢你帮我们完成问卷。祝你天天好心情哦。期待你和我们联系!tel:67883192
XXXXX班级建设工作组
2012年4月
第三篇:民营经济的调查分析报告例文
民营经济的调查分析报告例文
按照统一部署,我们在全区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民营经济专题调研,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 14个,回收企业基本情况调查表和企业调查问卷份1966,实地走访那些民营企业1164家,充分、详尽地掌握了全区民营经济的发展情况。通过调研我们强烈感到,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区最有生机和活力的经济新生源,正确把握全区民营经济的发展形势,认清差距,抢抓机遇,找准工作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实现民营经济发展的新突破,对于推动全区经济和社会加快发展具有全局性战略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区民营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从发展历程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恢复期(1978年一1987年)。民营经济从濒临灭绝到绽露头角,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主要是起步于集贸市场和零售、餐饮以及修理、手工加工等低层次社会服务业的个体工商户;第二阶段是快速发展期(1988年一1997 年)。随着国家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措施的出台,我区私营企业从有统计数字的1989年的47户,增加到1997年的360 户,个体工商户由3703户,增加到7300户;第三阶段是二次创业期(1998年至今)。这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在此期间,我市民营经济得到了快速、健康发展。截至XX年底,全区个体工商户达到12319户,从业人员万人;民营企业达3924 户,从业人员万人,注册资本亿元,分别比1989年增长了83倍、170倍和241倍。当前,我区民营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势头,正进入历史上一个全新的创业阶段。主要特点:
一是持续高速发展,实力迅速壮大。近几年来,我区民营经济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每年都在20%以上,去年则高达30 %,总资产已达136亿元;据统计,去年产值或营业收入过亿元的民营企业达到7家;涌现了**商厦、科汇电气等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科技水平高、发展潜力大的民营企业。
二是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显著,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据有关部门统计,去年全区民营经济实现营业收入约亿元,同比增长 %;完成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完成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民营经济还吸纳了大量社会劳动力,成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主渠道。仅从这次调查的民营企业看,累计安置下岗职工约11560人。
三是产业领域不断拓宽,区域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传统的商贸、餐饮服务业有所下降,第二产业稳步增长,第一产业成为发展 新热点,新兴三产迅速崛起,特别是生物工程、电子技术、网络信息、现代物流等新兴行业发展迅速。外向型企业不断增多,已发展到69户,出口创汇企业51户,43家民营企业获得了自营进出口权,累计利用外资亿元。民营企业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革的积极性日益高涨,截止去年底,全区乡镇集体企业改制面已达到%。民营经济正加快向区域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我区民营经济园区达到3个。
四是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目前全区科技型民营企业109家,民办科研机构达到12家。许多民营企业的技术水平在国内、国际占据了领先地位。
五是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整体素质明显增强。有限责任公司占全区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共拥有注册商标408 件,其中山东省著名商标8件。许多高科技人员、机关干部、国企员工、高校毕业生、回国创业人员纷纷加盟民营队伍,人员素质进一步提高。全区从事民营经济的有大中专毕业生共万人。民营企业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参政议政意识不断增强。
我区民营经济近几年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与我区作为中心城区的地位很不相称。一是我市民营经济规模总量明显偏小,户均注册资本万元,不到全省万元的平均水平;产业结构仍不合理,在税收等方面的贡献较小;二是大型、科技型的龙头企业很少,高新技术企业比重较低,设备工艺落后,产品档次低,市场竞争力差。三是我区的市场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周边地区市场建设轰轰烈烈,交易异常火爆,对我区市场扩张造成了很大压力。四是思想不够解放,政策不够宽松,尚未形成发展民营经济的理想环境。通过对我区的分析和与先进地区的对
比,充分感到,民营经济发展的水平体现着一个地区经济的活力、财力 的旺盛和群众的富裕,新一轮民营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地区间经济 竞争的焦点。可以说,谁掌握了民营经济的发展优势,谁就取得了经济竞争的主动权。
我区是老工业基地,国有大企业众多,资产存量大,工业基础雄厚,传统和特色产业优势明显,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为其实现低成本扩张提供了可靠的资源。我区地处鲁中,交通便利,城乡交错,工农相依,对点多面广的民营经济来讲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我区专业市场众多,市场框架较为完善,具有强大的市场依托。我区民间资本丰厚,尤其是民间的闲置资金更多,民间投资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区有优秀齐鲁文化共同影响下形成的企业文化底蕴,群众发家致富的愿望强烈,具有发展民营经济的人文环境,为启动民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果充分发挥好这些优势,我区民营经济必将取得飞速的发展。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引导和催动下,进一步加快了我区民营经济的发展步伐。
一是解放思想,把握导向,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各级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作用和重大战略意义,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紧紧把握舆论导向,以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认识和宣传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宣传民营企业的光彩业绩,发挥先进典型的
示范带动作用,进而推动了全社会认识水平的提高,初步形成了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是加强领导,完善措施,为发展民营经济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民营企业的准入、用水、用电、用地、用工、税收、金融等多方面给予优惠;各职能部门相继出台了支持民营发展的一系列具体措施,较好地履行了“规划、指导、协调、服务”职能,通过放宽准入、简化程序、缩小限制,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三是实施园区发展战略,降低企业运作成本,推进民营经济产业集聚和效益提升。着眼于集聚产业、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和减少环境污染,各地结合自己的实际,规划、发展了一批民营工业园区,走出了一条“园区化、科技化、规模化、产链化”发展之路。卫固镇建设傅山工业园一年多来,依托当地发电、铁路运输、铁矿等产业优势,与之相关的企业急剧增多,产业及其产品关联度高、效益好,全镇的国民经济生产部值由建设前的几千万元到XX年的2个亿,XX年可达到8亿元,预计XX年可实现20亿元产值。园区建设推进了相关产业的集聚和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
四是实施骨干带动战略,培育强势企业群体,促进民营经济数量扩张和质量提高。从产业、产品、规模、纳税等不同层面、不同类型,选择一批骨干企业,通过领导挂包,部
门帮扶,政策、资金、人才、管理方面的得力扶持,培植了一批“高、精、新”产品和骨干企业。科汇电器、得意乳业、通乾房产等10余家企业的膨胀和发展,从整体上带动了民营经济发展数量的剧增,带动了发展质量的提高。
五是强化保障职能,增强服务意识。各级机关、各职能部门,完善服务机制,深化服务内容,拓宽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力度,通过组织全国高校高新技术洽谈会、大中专毕业生供需见面会、银企洽谈会等,实现对民营企业更高层次的服务;以“两公开一监督”为核心,通过制定并落实首问责任制、办事承诺制、AB角工作制、“一条龙”、“一站式”等一系列服务措施,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促进了社会整体服务水平的提高,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民营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日趋激烈、残酷的形式下,能继续保持其迅猛速度,甚至通过买断或租赁因经营不善而破产的国营集体单位来扩张其规模,必有其成功之道。**天乐园娱乐有限公司在买断原天乐园商场后,利用其有利地理优势,转型向娱乐服务发展,现已是**地区乃至山东省娱乐业最具实力的企业之一。目前,投资一亿余元的“双子座”综合办公楼正在建设之中,按照四星级规划和设计的酒店与客房,将为**餐饮服务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到底是何种因素促使了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此次调研的实地走访中我们找出了其中原因:
一是经营机制灵活。民营经济大多数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营亏、自我发展的,并在求生存求发展中形成了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企业运行机制,包括独立自主的决策机制、面向市场的经营机制、收入挂钩的激励机制、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严格科学的管理机制、自我约束的发展机制,具有典型的市场经济特征。国营企业长期在计划经济运行中所形成的政企不分、产权不明、机构臃肿、对市场缺乏快速反应能力,对政府“等靠要”等种种弊端在民营企业中很少见。因此,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民营企业在经营机制上的优势逐步得以显示。
二是低负债运营。民营企业在国营企业与乡镇集体企业的夹缝中求生存,基本上未享受过政府优惠的扶持,可谓是“生于忧患”。正由于有这种忧患意识,企业在生产管理上更加注意成本、精打细算,在企业的发展上也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因此,多数企业经营状况和资产质量都比较好。我们调查的几家企业,都是靠自已积累滚动发展,尽可能不用或少用银行贷款,资产负债率非常低,一般都在20%以下,有的甚至是零负债。这为他们在宏观经济紧缩的形势仍然保持良好的运行质态打下了基础。
三是产权清晰、管理严格。管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民营企业对此体会更为深刻,他们的规章制度体系与国有企业差不多,所不同的更加细致、全面,考核严格。由于
产权明晰,私营企业主的管理更有权威性,执行起来也更加严格、彻底。**得益乳业有限公司,在经营过程中,突出抓好内部管理,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运作,依靠管理抓质量,依靠质量打市场,企业内部还设立了党支部、团支部,企业文化气息浓烈。严格的管理制度带来了丰厚的企业利润,公司连续三年营业额突破两千万元,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市场前景可观。
四是注意市场开拓。不少私营企业主原先是国家企业的销售科长或外贸业务人员,手上都撑握着固定的客户群,再根据客户需求办厂,完全是以销定产。他们不仅熟悉市场,在市场开拓上也不遗余力,各显神通。一些高科技企业培养了专职的高学历、懂专业、会公关的销售队伍,有的还在国外建立了销售网点。在注意市场开拓的同时,把提高产品质量,争创名牌产品作为市场开拓的致胜法宝,把做好企业内部管理,降低运转成本作为发展的重要因素。仅从调研中发现的已经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的就有12家,正在申请待认证的达20多家。这表明,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意识已有大幅度提高,与国际接轨的经营理念已逐渐成熟。
(一)制约发展的外部因素
一是资金紧张状况虽有所缓解,但融资瓶颈尚未打开,资金困乏是制约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资金紧张一直困扰着民营企业的发展。近两年,企业资金的紧张状况虽
有所缓解,但融资瓶颈并未真正打开。调查中有90%以上的企业认为资金非常紧张。有%的企业认为国家信贷政策对民企不平等;近78% 的企业认为难以获得第三方担保;%的企业认为融资成本过高;有%的企业认为手续繁杂,附加条件太多,办理时间过长,贻误商机。究其原因:一是民营企业规模小,小额放贷成本高,难以对银行形成吸引力;二是贷款抵押、担保难。初创时期的企业本来就没有抵押物,不管其绩效和潜力如何,都难以获取 信贷支持;三是基层金融机构授权、授信制度不适应民营经济发 展的要求。四是民营企业大多处于创业阶段难以在短时间内甚至没有机会树立或表现自己的信誉,加之个别民营企业因失信影响到了整个民营企业群体的信誉形象,银行对民营企业产生惜贷、惧贷现象。
二是税赋相对偏重,使我区民营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主要表现在双重征税、“低国民待遇”、税收优惠政策打折扣等。“双重征税”即民营企业除了交纳税率为33%的企业所得税外,还要缴纳税率为20%的个人所得税。“低国民待遇”主要表现在外资企业利润转增资本金或另行投资均可按投资额的40%得到所得税返还;国有企业享受技改贴息;国有、集体和股份制企业技术开发费以及技术改造投资购买国产设备可以部分抵扣所得税等,这些优惠政策都将民营企业排除在外。“税收政策不优惠”主要表现在政府在培训补贴、技术创新方面没有给予必要的财政预算支持,在税收抵扣和减
免、成本摊提等方面没有优惠政策,对创业阶段的民营企业没有税费减免措施。民营企业认为,一是高税赋 不利于处于起步阶段企业的原始积累,抑制企业的发展;二是我区民营企业与广东、浙江等外省市的同类企业相比,税赋根本不 在同一水平,使之竞争中处于劣势。湖田镇企业反映:广东一个年销售收入4000万元左右的企业,年定税缴纳税金20万元,仅相当于我市同类企业所缴税金的1/30;在很多民营经济发展好的地区,一些小企业开办三、五年不用纳税。如此悬殊的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势必造成民营经济发展的天壤之别,此外,民营企业对买发票必须先交税款或押金;出口退税政策不落实,退税款长期拖欠;年销售额不足180万元不能享受一般纳税人待遇等也反映十分强烈。
三是针对民营企业的服务机制不够健全,信息渠道不畅已经成为影响发展的因素之一。民营企业需要社会各个方面尤其需要在政策咨询、人才引进、法律援助、技术应用、财务管理等诸多方面得到支持。我区目前还没有一家综合性服务机构能够为民营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还缺少畅通的信息渠道为全区民营企业 及时提供政策、人才、技术、产业、产品等实用的甚至是前沿信息。国有、集体 企业的服务和信息提供由各级政府及其所属组织机构予以保障, 民营企业则不能。不少民营企业不知道有什么优惠政策,因而谈不上用足用活政策;不知道哪里有企业需要的人才,因而谈不
上有目的地去寻求人才等等。信息滞后和信息缺失成为民营经济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之一。有的民企反映,政府制定的很多优惠政策,民营企业都不掌握,希望政府部门发挥各类信息优势和公共服务渠道,多方面地为民营 企业提供政策、法规、信贷、市场信息、咨询、管理、技术人才和培训等各种服务。
四是发展环境不够宽松,部门服务不到位。主要表现在政府部门依法行政意识不强,水平不高,“三乱”现象依然存在。有的企业主反映:没有人关心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来人就是收钱。每年来收费的部门有20多家,不管收费是否合理,一般是交了钱再说,以防得罪了这些有来头的部门;由于体制不顺、职能交叉,对民营经济的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现象比较突出,职能部门的执法权限划分不明确,重复执法,重复检查的现象普遍存在;企业不合理负担过重,上边许多好政策在基层难以落实到位,企业经营环境不够松。还有的民营企业反映劳动、人事部门还未把民营企业的用工纳入正常的管理轨道,造成民营企业人员在人事档案、劳动保险、职称评定等方面管理缺位。许多政府部门的审批手续多而复杂,办事效率不高,在征地、办理许可证、用电、用气等方面不能为民营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在选择投资方向、争取技术支持上没有明确的服务部门等。
五是信用缺失、无序竞争、多头管理,影响了民营企业
的积极性。一些企业抱怨政府说话不算数,出台的政策、承诺的事项很多没有兑现。如新世界步行街、湖田工业园区等专项优惠政策基本上没有得到落实。这种现象尽管发生在一些特定环境、特殊地域,但政府信用的缺失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同行业问部分企业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互相诋毁、竞相压价,使价值规律、竞争规律难以发挥作用,竞争秩序处于恶性循环态势。目前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市场运行中缺乏诚信制约机制,突出表现在不履行合同、互相拖欠债务的现象大量存在。许多中小企业由于拖欠债务导致资金周转困难,甚至濒于破产。无照、无证以及偷漏税费等非法行为的大量存在,相对削弱了对合法经营行为的保护力度。社会治安环境还不够好,有36%的企业希望进一步改善治安环境。
六是思想上的障碍,主要是对个体私营经济仍然存在种种认识误区和社会偏见。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个体私营企业的看法,观念有了很大变化,但“左”的思想和传统观念远没有根除。有的认为个体、私营经济是“私”字当头,搞个人发家,因而漠然置之,任其自生自灭。有的把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与发展公有制经济对立起来,认为个体私营企业与国有、集体企业争产品、争人才、争市场,会冲击公有制经济发展,因而心存疑虑。加之北方历来有“轻商”的传统,特别我区作为重工业基地,国有企业一直在经济中占优势,所以一直没有形成从事民营经济的良好舆论氛围,不仅其政府在制定政策时经常表现出歧视民营经济的倾向,许多大中专毕业生和下岗职工也以到民营企业为耻。因此,思想解放、观念更新仍任重而道远。
除上述以外,地理区 位的原因、开放程度的不同、文化传播和思想观念的差异、产业结构上的异同以及政府实施的政策,都将在其外部对民营经济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二)制约发展的内部因素
在民营企业内部,存在着管理家族化与专业化的矛盾、产权单一引发的产权关系中的矛盾、生产规模与经济效益的矛盾、文化素质与管理需求的矛盾,都将对今后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一是观念陈旧,管理模式滞后。许多民营企业观念有待转变,如对国家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有疑虑,不敢放手放胆经营。“小富即安“的思想比较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虽然部分企业在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后,已经开始在在更高的层次上确立新的发展目标,进一步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但大部分私营企业仍未破除私有者狭隘的观念。一是在产品生产上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缺乏投资开发新品意识;二是在经营上满足于自给自足式的传统经营模式,满足于无债一身轻,害怕举债搞发展;三是在管理方式上习惯于家族式的夫妻店、父子坊等形式,排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
的现代企业制度。上述弊端严重阻碍了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是民营企业主和从业人员素质偏低。本次调研结果显示民营企业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企业家占26%,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占6%。企业缺乏会管理、懂技术的员工,高层次人才更缺。有%的企业家对企业职工的素质不满意,民营企业中70%的从业人员只能应对简单劳动,管理领域、科技开发领域急需专业人才,但大部分不能适应。民营企业在用人方面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这是其优势之一。但民营企业大多都是家族性企业,大量使用的是家庭成员,致使许多平庸之人充赛重要部门,严重挫伤了外来人员的积极性,使外来员工觉得在这种环境下做下去,没有什么前途可言,结果损失了大量的“千里马”。同时民营企业在对外招聘人才时,往往只是以高工资来吸引来人才,而对于保险、福利却只字不提,使得一些人才对民营企业感到无安全感,影响了企业的人力资源及产品的开发创新能力。再次民营企业用人的随意性很严重,以致人才大量浪费,使得民营企业多年来形不成人才优势。
三是资本、风险、决策管理三权集中, 民营企业组织机制存在一定缺陷,缺乏现代化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手段。现阶段我市民营企业主要是家庭化管理模式,企业主不但有决策权,还都直接掌握企业的经营管理权。民营企业始创阶段,这
种方式有其合理性,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 模和较高层次后,就不可避免的存在管理上的缺陷。
四是民营企业法制意识不够强,信用意识比较淡薄。主要表现为在生产经营 过程中的行为不规范,如偷税逃税、制假造假、违规招工、用工, 故意拖欠金融机构贷款、企业货款和职工工资等问题。另外,帐 顶帐、三角债、连环债等拖欠帐款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也损害了整个民营经济的形象。
五是民营企业技术水平比较低,缺乏创新意识, 核心竞争力不够强。我市生产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企业只占%,生产有特色产品的企业也相对较少,产品整体定位不高。相当一部分企业设备陈旧,技术工艺流程落后,环保要求低,基础薄弱,对科技创新重视不够,科研条件缺乏,自主研发能力弱, 产业趋同比较严重,规模优势尚未形成,导致比较优势递减。团队意识、协作意识、品牌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有65%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品牌,在有独立品牌的企业中有%的企业商标未进行注册。
基于以上分析认为,我区应及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把民营经济作为全区经济发展的主体,加大扶持力度,创造宽松环境, 创新传统产业,发挥规模优势,形成传统产业启动,新兴产业和配套产业两翼齐飞,优势互补,整体推进的民营经济发展新格局,推动全市民营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力争
到“十五”末,全区民营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50%以上,形成一批市场竞争能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民营企业集团,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显著提高。
一是在思想观念上,牢固树立民营经济是全区经济发展主体地位的指导思想。思想观念落后仍然是制约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对比江浙沪粤等先进地区,我市民营经济发展与先进地区 的差距,最关键的是思想解放程度和重视力度上的差距。实践证明,解放思想始终是发展的先导。思想解放一步,发展就向前一步;思想超前一步,发展就领先一步。思想的大解放才能带来民营经济的大发展和社会的大进步。为此,必须明确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的主体, 没有民营经济,就没有市场经济的理念,将其作为我区经济发展 的主攻方向来抓。只有把思想认识统一到这个大前提下,很多影响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问题才会逐步解决。这是治本的关键和基 础。也只有牢固树立了这种观念,才能真正做到在社会资源有限、信贷资金、资本市场份额、投资机会、土地等资源不能均等分配 的情况下,不把公有和民营作为资源配置孰先孰后、孰多孰少、孰可孰不可的标准。
二是在工作重点上,强力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的政策和环境。良好的政策和环境是民营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当前,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的热度不够、氛围不浓,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发展 的环境不优,政策的吸引力不强。环境和政策的
好坏是一个地方 能不能快速发展的首要因素。优化发展环境,不仅体现在提高部门服务水平,杜绝三乱现象等问题上,更重要的是要从深层次上、从市场经济发展的本质上准确把握环境的内涵,从而构筑全方位 的环境优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是社会的、政府的,资源配置是企业主的。资源配置方式是一种横向的流动方式,目标是 效益最大化,只受环境的影响,不受政府的约束,哪里适合生存发展就去哪里。在资源配置流动的过程中,资源的各个要素(资金、人才、技术、管理者等)和企业生产经营过程需要的是各自不同的环境。因此,政策环境、法律环境、舆论环境、经营环境和服务环境构成了环境的基本内容。可以说,人人、事事、物物、时时皆环境。为此,我们应坚持民有所需,我有所为的思想,对 照发达地区,找出我区在环境方面存在的种种差距,从各个层面 制定好相应的对策,并抓好落实,避免实践中虚多实少、有口号无行动、有政策无落实等问题发生,真正下决心解决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全力构造好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和环境平台。在政策和环境的制定与取向上,应突出把握好“放宽、保护、扶持、整合、创新”的工作方针,特别是对民营经济的发展,各 级各部门要真正做到思想放开、政策放宽、管理放手、服务放活, 通过在“放”字上做文章,最大限度激活民营经济发展的内在潜力,实现民营经济超常规发展。
三是在发展方向上,坚持以传统产业的整合、改造和创新为突破口,全力构筑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化工、建材、纺织、机械等是我区传统的优势产业。在这些 领域,我们有基础、有资源、有人才、有市场。目前,我区70% 以上的民营企业从事着传统产业。大力发展这些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作为老工业基地的我区来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传统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企业规模偏小,产品雷 同,恶性竞争,产业扩张力不强,形不成规模优势,严重制约发展。为此,要把创新传统产业,形成规模优势作为全区民营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有计划地在全区选择一些骨干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在各产业中牵头组建一两个大型民营企业集团,给予政策、项目、资金、科技扶持, 加强技术改造,实现产业升级,使之成为传统产业的“领头羊”, 充分发挥其产业关联度高、资源聚集功能和产业拉动能力强的优势,形成高端带动、中间跟进、底部抬高的良性发展趋势。如此, 我区就能够形成明显的行业优势、能够建立起强大的配套生产能力、能够实现生产高新技术化、能够造就鲜明的产品特色,从而 真正在全区形成传统产业启动,新兴产业和配套产业两翼齐飞, 优势互补,整体推进的民营经济发展新格局。
四是在发展载体上,加快园区建设和市场建设步伐,努力提高民营经济的集约化程度。工业园区和市场是加快民营经济发展 的重要载体。加快园区建设和市场建设不仅是解
决民营经济布局分散、单体运行、信息闭塞、产业化程度低、效益差的重要措施, 而且是推进区域经济规模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有效途 径,是改变过去那种“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老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举措。当前,制约全区民营经济园区建设的主要因素是特色不鲜明,管理机制落后,优惠承诺不落实,影响了进园企业发展。要坚持突出重点、注重特色、分层培育、循序渐进的思路,把园区建设作为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和战略措施,突出抓好**私营经济工业园等园区建设。在这方面,应注重产业特色,高起点搞好园区规划;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完善园区功能;引进市场机制,推进园区的经营机制创新,按照现代化、规模化、特色化、外向化的要求,坚持环境建设和项目开发并重,使园区尽快成为我区的外资集中区、产业集聚区和经济高增长区。市场建设是加快总量扩张,实现遍地开花的重要途径,对产业经济结构调整发挥着积极的引导作用。临沂的一个板材市场带动了4000家板材加工企业。因此,我们应加大市场建设投入,加快规模膨胀,为民营经济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市场培育建设上,应着眼于大开放、大贸易、大流通, 以构建鲁中商贸物流中心为目标,以优势产业为依托,大力培育 “龙头”市场,管好搞活现有市场,通过重点突破,整体推进, 全面发展,全力构建与时代前进步伐合拍,与我区城市功能相符, 布局合理、结构健全,具有旺盛活力和发展后劲
的市场流通体系,成为承接南北,辐射东西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聚散中心。
(一)加大领导和发动力度,在营造发展氛围上实现新突破。
建议今年召开一次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大会,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广泛的思想 大发动、大动员;组织各新闻媒体和宣传工具,在全区开展 一次声势浩大的宣传月活动,推出不同类型的民营企业先进典型;对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民营企业家实行重奖,在社会上形成强烈震动和影响,促进思想观念的大解放;在考核机制上,确立一把手为发展民营经济的第一责任人,自上而下建立目标责任制,纳入对各镇、办事处领导班子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确保实现“三个转变”在指导思想上实现主要依靠国有集体经济向依托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转变;在工作精力上实现由重点抓国有集体经济向重点抓民营经济转变;在工作方式上实现由计划经济条件下以行政干预手段发展经济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地运用调控引导手段发展民营经济转变使各级领导切实做到嘴上讲,心里想,手上抓。
(二)加大扶持力度,创造宽松环境,在实施政策和环境促动上实现新突破。
在政策促动上,建议在干部轮岗、用地、投资、贷款、招商、税费等关键环节上实行突破性更大的政策。一是坚持
“三个凡是”,进一步拓宽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即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凡是允许外商投资企业进入的领域、凡是固有经济退出的行业,民营经济都可以进入,允许和鼓励民 营企业进军电信、电力、水利、桥梁、公路、医疗、教育、文化等领域。二是出台更加优惠的机关干部分流新政策,鼓励通过辞 职、轮岗、停薪留职等形式从事民营经济,对分流、轮岗从事民营经济的,我区已经出台了政策,重点抓好落实。同时出台鼓励国有企业职工从事民营 经济的优惠政策,尽快在全区实现机关干部、科技人员、转业军人、下岗职工、大中专毕业生、农村群众“六股力量”带动,人人想门路,家家搞经营的浓厚氛围。三是坚持多予、少取、放活 的原则,在税收、融资等方面实行灵活政策,为我区民营经济发 展注入生机和活力。在税收上,建议按照保住存量,放开增量的 原则,对新开办的民营企业在3-5年内都实行定税制,不再实行申报制,以保证企业有充足的资金和精力来发展自己;对于产品科技含量、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原则上认定为一般纳税人,以提高企业运行灵活度。在融资上,建议由政府部分出资,吸纳民间资本进入,成立专门为民企服务的信用担保机构,搭建更直接的信贷信息平台;建立金融机构与民营企业洽谈会商制度,进一步改进信贷管理运作机制,特别是授权授信方式,适当下放民营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审批权限。**个私协会经过探索建立的“企业贷款联保机制”
已取得初步成效,XX年通过联保机制,全区已有一家民营企业获得贷款 万元,可以逐步推广。在优化环境上,要实现“三减一保”,即减低税费,减少手 续,减轻“三乱”负担,确保安全经营。为此,要实施“两手抓”, 一手抓服务,一手抓治理。在服务机制上,建议在全区开展机关 效能建设,实行“三个最大限度”:最大限度地简化程序,最大限度地减免手续,最大限度地提供服务,对民营企业实行全方位贴身服务。在环境治理了,坚持“重典治乱”,突出处理一批反面典型;对国家、省、市取消的一批行政审批项目和收费项目进行不间断的认真实地检查,对违反的,严肃处理;建议在区监察局设立专门投诉举报电话,配备专人、专车,及时、迅速整治各种吃商、卡商、欺商行为;取消或降低一批收费项目,设立“免费保税区”,除照章纳税外,免交一切费用。积极督促政策落实, 切实兑现政务承诺。凡是已经出台的政策和服务承诺,就要千方百计兑现,言必信,行必果。无法兑现的,必须采取补救措施或承担相应责任,以取信于民。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建议政府开办一个民营经济综合网站,利用现代传媒将政府各部门制发、转发的有关政策性、公益性、服务性“红头文件”向全社会开放, 扩大个体民营业户的知情权;各级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增强服务意识,提高行政效率,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行为,大力倡导诚信,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每年在全区组
织一次由个体民营业户参加的“下评上”活动,对服务意识强、服务水平高的部门给予通报表扬,对评议差的单位给予公开批评,切实形成人人关心, 个个支持,全民参与个体私营经济的浓厚氛围。
(三)大力培植龙头企业,在实施骨干带动战略,构筑产业 格局上实现新突破
建议今后几年把扶持民营企业作为全区民营经济的一个重点,纳入全市整体规划,强化政策、资金等方面的倾斜;推行领导挂包、部门帮扶责任制。为提高骨干企业的内在质量和整体水平,发挥其在产业格局形成上的龙头带动作用,有针对性地培植“三个一批”,即一批科技龙头企业、一批创汇大户、一批纳税大户。同时要做到“四项扶持”:一 是科技扶持。明确把支持科技民营企业作为我区的地区特色和优 势,加强与全国高校和科研所的合作,为企业引进科技成果,尽快提高民营企业的科技实力和产品的科技含量,使科技成为“百强”企业实现跳跃式发展的第一动力。二是人才扶持。每年举办民营企业招聘下岗职工洽谈会和大中专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同时,采取“四个一批” 吸收入才:利用国企改革的时机,从国有企业引进一批;鼓励从机关于部中分流一批;采取优惠政策从高校科研单位中聘请一 批;与山东理工大学等合作组建培训基地,为企业自己培养一批。针对民营企业人才匮乏和流动性大的问题,可以由个私协会牵头成立人
才中介机构,建立民营企业会员人才信息库,有针对性为民企提供人才。目前,**区个私协的民企人才信息库正在建设中。三是资本扶持。区县财政按上年民营企业上缴地方税收的 5%列支出预算,纳入“个体民营经济发展基金”,加快筹建担保基金(公司),努力解决贷款担保难的问题;也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解决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风险投资机制,培植风险投资公司,充分调动我区庞大的民间资本参与民营经济发展。在对国有集体企业资产排查的基础上,每年举办一次面向民营企业的“产权交易会”,使民营企业充分利用好我区国有、集体企业沉淀的存量资产,实施低成本扩张;积极引导帮助实力较强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民营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帮助做好上市的工作。四是管理扶持。引导有条件的企业优化产权关系,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改 善管理水平,提高人员素质,加快向现代企业经营模式转变的步 伐,形成所有权家族化、经营层社会化、股权逐步公众化的经营机制。加强我区的私营企业协会的建设,转变其职能,在协会内部建立各专门的行业协会,强化行业自律管理。
(四)加大“村、镇、园”建设和市场建设力度,在推进集 约经营和总量扩张上实现新突破。
一是要把园区作为“村、镇、园”建设的重头戏,集中财力、精力、政策抓好**私营经济工业园等园区建设。要进一步完善园区的水、电、暖、气、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谁技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入园民营企业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物业经营管理。其次要实行“特区”政策, 如对投资300万元以上的企业减半征收土地出让金,并当企业累 缴所得税达到现价征地费用时,使用权归企业拥有。第三,对园 区实行扎口管理,一个机构,一口管理,一条龙服务,消除“三 乱”影响,使园区成为一个“安全岛”。要继续强化对专业村、产业镇的引导、扶持,着力做好对农村个体大户和龙头企业的培育,通过发展一批专业户,带出一个专业,培植一个专业村,带出一个产业镇。二是加大市场培育发展力度。建议成立由区政府主要领导挂帅,财委、建委、工商、土管等部门参加的市场建设领导小组,加大对市场建设的组织协调力度。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多渠道筹集资 金特别是启动民资建市场,形成市场投资主体多元化。同时在城 镇规划、市场用地、基建收费、户籍管理等方面,制定实施一系列倾斜政策,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办市场的积极性。要打破地域、边界、条块和体制限制,组织企事业单位、乡镇、村居、市场业户、社会群众采取独资、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兴办市场。市场建要统一规划,科学论证,做好四个结合。一是与国有企业改革脱困相结合,大力支持国有老企业利用城区闲置的车间、厂房、场地办市场,实现“退二进三”。二是与旧城改造相结合, 利用**新区建设的有利时机,规划一个集会展、商贸、观光、饮食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功能区,辅之
在建的王府井广场、鲁中商贸广场和现有的蔬菜、果品、家电、家具等大型市场,在**形成一个物流驱动中心,以带动全区经济发展。三是与“村、镇、园”建设相结合,依托专业村、产业镇和加工园区,兴建配套专业市场。四是与市场重组相结合,对具备特色优势、有发展潜力的商品,从原市场中分离出来,新建市场或交易区;对分散各处、经营户较多、有发展后劲的行业集中起来, 新建大规模、高档次市场,形成集中的市场群,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良好地载体。
第四篇:关于全县非公有制经济运行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关于全县非公有制经济运行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2005年7月25日)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大力实施开放带动、科教兴市、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三大战略;打好推进城市化进程、招商引资、旅游开发三大战役;主攻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业改革与发展、科技普及与创新三个重点;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积极推动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增强和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总体工作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务实创新,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上半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2.547亿元,财政收入完成1.497亿元,主要工业增加值完成10.09亿元,其他各项指标均实现了时间与任务双过半。各项改革不断深化,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县没有发生一起越级集体上访事件,未发生一例*练习者到郑州市以上滋事事件,社会大局稳定。在经济工作中,我们把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富民强市的最佳增长点和有效启动点,大员上前,精心组织,全民参与,形成合力。上半年,全县新发展个体工商户3864户,新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私营企业91家,同比增长30%;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入库税金1.08亿元,同比增长76%,占全市财政收入的71.86%。其中,股份制企业所得税增幅高达2.61%。非公有制经济真正成了全市经济财柱子、台柱子。今年以来,我县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做法是:
一、造局造势,提升战略地位。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县的县情使我们认识到,今后我县经济的主体是非公有制经济,抓住非公有制经济,就能牵动整个新郑经济的全局。为此,2001年,我们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从原来的战役提升到战略地位,牢牢的放在首位,抓在手头。一是抓宣传发动,营造舆论氛围。在三台一报开辟大篇幅专题、专栏,天天、期期不断,铺天盖地式热炒、炒热,印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的新郑日报15万份,发放全市各家各户。全县广泛开展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思想大讨论不断升温,形成了一轮超越一轮的冲击波,非公有制经济成了干部群众、城乡上下最热门的话题,从而营造了发展的热锅效应,达到了全县上上下下、方方面面想经济、议经济、干经济的浓厚氛围。二是抓观念更新,夯实思想基础。领导的思想观念决定发展的思路,领导的落实是最大的落实。我们先后组织全县各乡镇、各单位党政一把手和主抓非公有制经济副职,分三批赴中央党校和山东东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达地县,进行高级班进修培训和参观学习,开拓视野,解放思想,在全县上下形成了思发展、议发展、谋发展、抓发展的崭新局面。三是抓组织领导,凝聚领导合力。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领导小组,下设正局级规格的实体工作办公室,与县委办、政府办合署办公,具体负责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协调、指导、考核、服务。成立了机制瓦、红枣、莲藕等六大产业指挥部,实行县四大班子领导分包主导产业、联系非公有制经济大户制度,及时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四是抓竞争激励,形成竞相发展格局。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竞争激励机制目标考核内容,加大考核分值,严格落实奖惩。3月3日,我们在全县339个行政村设立400个分会场,召开非公有制经济总结表彰大会,对非公有制经济纳税大户、优秀民营企业家、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优秀局长等各类先进典型进行隆重表彰,公开奖励现金和轿车、电脑、洗衣机等奖品,总价值达80万元。使服务至上,发展光荣的理念深入人心,并成,产品低档次;科技创新力度不够,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经营管理粗放,效益不尽理想等问题,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认真解决。下半年,我们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全局,进一步强化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战略地位,坚持以大开放促大发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再上新台阶。具体讲,要做到十六个字,即:打开天窗,净化环境,创新思路,强化保障。
打开天窗--炒热思想,提升认识,唱响发展歌。江总书记今年七一重要讲话的许多理论突破,是我们打开当前思想枷锁的金钥匙,讲话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带来了新的机遇、新的春天。我们将进一步提升认识,抢抓新机遇,瞄准新目标,采取新举措,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作为启动十五规划的开局工程,作为凝聚人心,加快新郑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工程来抓,切实加强党委政府对非公有制经济工作的领导,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壮歌。
净化环境--标本兼治,优质服务,系好安全带。把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牢固树立让利就是解放思想,吃亏就是转变观念的意识,加强职能部门自身建设,增强服务经济意识,优化政府行为。设立统一收费大厅、成立110经济特警队、实行安静生产经营日和会计委派制度等,切实加大治本力度。健全监督机制,强化舆论监督、开展明查暗访、实行有奖举报。对四乱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当事人调离现职岗位,单位一把手和分管领导降级使用,正科降副科,副科免为一般干部,绝不姑息迁就。从而全面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治安环境、法制环境、经营环境、服务环境,系好安全带。总之,我们宁可牺牲本届班子的政绩,也要剐骨疗毒,扫清发展障碍。
创新思路--完善载体,多轮驱动,增强推动力。一是把园县建设作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围绕医药、化工、大枣、建材等主导产业,加快摩托车、大枣商贸城、建材专业等市场园县和群县建设,形成县域块状特色经济。二是把招商引资作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拉动力,制订吸引客商投资的优惠政策和鼓励全民参与的奖励政策,突出重点县域和重点产业,开展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招商活动,实行社会化、专业化、企业化、市场化招商,营造大开放、大招商、促大发展的全民招商浓厚氛围。完善招商引资考评机制,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实行月评比通报制,奖先罚后,以此带动全市经济总量的扩张和质量的提高。三是把非公有制经济做为带动全市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在农业上,树立经营村的理念,积极推行租田制、股田制,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加快主导产业发展,加速农业工业化、农村城市化进程。在城市化进程上,树立经营理念,对城市的有形、无形资产进行有效经营,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硬件,创造空间。同时,加快古今文化资源的开发建设,塑造环境名市、文化名市、旅游名市的城市形象,打造新郑形象品牌,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强化保障--严管队伍,提高素质,建立保障线。把提*部队伍素质,增强干部驾驭和服务经济的能力作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保障。实行三三工作制(即各单位三分之一的人员进行封闭式轮流培训,提高综合素质;三分之一的人员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外出招商引资,深入分包村组和企业帮助发展经济;其余三分之一人员从事单位正常业务工作)。同时,深入开展干部素质升位工程,力争用两年的时间,选拔50名科级干部、500名村级干部到大专院校深造,分别完成研究生和大专学历;全面加强机关公务员、企业家和市民的培训教育,重点对执法执纪人员进行岗位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塑造清醒坚定、勤政为民、团结务实、创新发展的领导干部形象和勇于改革、务实高效、清正廉明的政府形象。
第五篇:关于全县非公有制经济运行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关于全县非公有制经济运行情况的调查与分析(2005年7月25日)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大力实施开放带动、科教兴市、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三大战略;打好推进城市化进程、招商引资、旅游开发三大战役;主攻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业改革与发展、科技普及与创新三个重点;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积极推动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增强和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总体工作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务实创新,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上半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2.547亿元,财政收入完成1.497亿元,主要工业增加值完成10.09亿元,其他各项指标均实现了时间与任务双过半。各项改革不断深化,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县没有发生一起越级集体上访事件,未发生一例QQQ练习者到郑州市以上滋事事件,社会大局稳定。在经济工作中,我们把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富民强市的最佳增长点和有效启动点,大员上前,精心组织,全民参与,形成合力。上半年,全县新发展个体工商户3864户,新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私营企业91家,同比增长30%;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入库税金1.08亿元,同比增长76%,占全市财政收入的71.86%。其中,股份制企业所得税增幅高达2.61%。非公有制经济真正成了全市经济财柱子、台柱子。今年以来,我县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做法是:
一、造局造势,提升战略地位。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县的县情使我们认识到,今后我县经济的主体是非公有制经济,抓住非公有制经济,就能牵动整个新郑经济的全局。为此,2001年,我们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从原来的战役提升到战略地位,牢牢的放在首位,抓在手头。一是抓宣传发动,营造~氛围。在三台一报开辟大篇幅专题、专栏,天天、期期不断,铺天盖地式热炒、炒热,印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的新郑日报15万份,发放全市各家各户。全县广泛开展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思想大讨论不断升温,形成了一轮超越一轮的冲击波,非公有制经济成了干部群众、城乡上下最热门的话题,从而营造了发展的热锅效应,达到了全县上上下下、方方面面想经济、议经济、干经济的浓厚氛围。二是抓观念更新,夯实思想基础。领导的思想观念决定发展的思路,领导的落实是最大的落实。我们先后组织全县各乡镇、各单位党政一把手和主抓非公有制经济副职,分三批赴中央党校和山东东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达地县,进行高级班进修培训和参观学习,开拓视野,解放思想,在全县上下形成了思发展、议发展、谋发展、抓发展的崭新局面。三是抓组织领导,凝聚领导合力。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领导小组,下设正局级规格的实体工作办公室,与县委办、政府办合署办公,具体负责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协调、指导、考核、服务。成立了机制瓦、红枣、莲藕等六大产业指挥部,实行县四大班子领导分包主导产业、联系非公有制经济大户制度,及时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四是抓竞争激励,形成竞相发展格局。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竞争激励机制目标考核内容,加大考核分值,严格落实奖惩。3月3日,我们在全县339个行政村设立400个分会场,召开非公有制经济总结表彰大会,对非公有制经济纳税大户、优秀民营企业家、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优秀局长等各类先进典型进行隆重表彰,公开奖励现金和轿车、电脑、洗衣机等奖品,总价值达80万元。使服务至上,发展光荣的理念深入人心,并成为自觉行动。
二、优化环境,开通绿色通道。在优化环境上,我们准确定位,当好三种人:一是当好领路人。在六放宽政策的基础上,又制订出台了《新郑市引进人才实施办法》、《进一步放宽城镇户藉管理政策》、《新郑市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复退军人自主创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暂行办法》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做到打通、变通、畅通,创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竞争平台,靠政策为非公有制经济引好航、带好路。二是当好服务人。先后成立非公有制经济证照集中办理处、非公有制经济人才培训中心、信息服务中心、法律服务中心,构筑高效办证、素质升位、信息流通、法律援助的立体服务网络。上半年,共办理各种证照8234个,接待群众咨询8000余人;上网发布本地产品产业信息1500余条,产生经济效益2000万元;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400余期(次),培训各类人才6.8万人次。三是当好护航人。组织非公有制经济办公室、纪检会、监察局等部门定期深入企业、商户进行明察暗访,严厉查处四乱行为;组织政法部门对扰乱企业生产经营秩序的四霸分子进行打击处理。同时,设立投诉中心,及时受理个体私营企业主的投诉。今年以来,共受理、办结各类投诉事件15件,打击处理近百名违法犯罪分子。《郑州市非公有制企业权益保障条例》7月1日实施后,我们抓住时机,印发到所有职能部门和千家万户,以此规范政府行为,为非公有制经济撑起法律保护伞。
三、建设载体,做到定向突破。树立资本运营理念,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围绕产业建载体,依靠载体带产业,实现产业突破发展。一是壮大产业群县。采取政策扶持,社会投资,招商引资的办法,抓好产业群县建设,先后建成机制瓦、服装、木材加工、节水莲藕等10个特色产业群县。二是发展工业园县。本着相对集中、规模经营、利于发展的原则,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园县建设步伐,全市共建成14个非公有制经济园县,入驻非公有制企业760家。三是建好专业市场。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先后建成了建材、家俱和大枣商贸城、华阳寨皮革城等12个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批发市场。围绕市场等载体建设,有力拉动了主导产业的发展。全市机制瓦生产线发展到108条,年产量突破1.2亿张;以韩都药业集团、豫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医药企业已达5家,年产值近5亿元;大枣发展到15万亩,无公害节水莲藕3.2万亩,顶真食品有限公司、大红袍酒业有限公司、奥星食品有限公司等加工企业近百家。
四、开放带动,实现总量攀升。把开放带动作为提升非公有制经济总量和质量的把手,实施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的对外开放。一是全方位。在思想观念上,通过~宣传,造局造势,在全市上下营造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