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托贷款玄机重重 额度管理催生银行表外之外业务2011.5.29
信托贷款玄机重重 额度管理催生银行表外之外业务
5月底,银行信贷再次进入额度紧张的状态。
尽管今年信贷额度有总规模的控制,不过随着融资类银信合作监管的深化,银行见招拆招的形式也在丰富。
“4月底,我们行今年的信贷新增已经超过年计划的一半了,从均衡投放的考虑,5、6月份的投放都会放缓,这几天投放已经很少了。”5月25日,一家银行的公司部负责人告诉记者,经过几轮强力的监管,银行在额度内现在都不会太激进了,每月的额度都有规模指导。
他说,5月底还不是太重要的时间点,估计6月底才是额度最紧张的时候。“如果确有企业融资无法满足,也能找一些其他的渠道解决,额度不是大问题。”
这所谓其他的渠道,在多家信托公司人士处已经心知肚明:额度内信贷资产腾挪的空间已经不大,银行现在满足客户融资需求,都是走资金业务或者理财等表外通道。
据记者调查,目前银行常用方式包括信托收益权转让、应收款项类投资、委托贷款债权转让、理财产品对外委托贷款等四种,通过这些操作,银行或者把客户贷款变成了资金类金融资产(应收帐款类投资),或者直接在表外。
5月16日,美银美林发布报告,随着政策的收紧,导致“表外业务”以及“表外业务之外的业务”激增,尽管央行推出新的社会融资总量等指标,但鉴于表外业务的不透明和潜在信贷风险,监管层应对这部分业务提高警惕。
信托贷款玄机
相关信托人士表示,所谓收益权转让,即银行先找一家有资金闲余的大企业,通过信托发放单一信托贷款给需要资金的企业,然后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去购买这个大企业的信托贷款收益权。
在这个过程中,信托还是起了通道作用,实质还是融资,但由于理财资金并没有委托给信托公司,因此不受银监会2010年72号文(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中关于融资类银信合作理财业务的监管规定。“借款企业起了过桥融资的作用,银行理财产品一般也会打一个时间差,比如信托计划当天成立,理财产品隔天再购买。” 一家央企信托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收益权转让费率是千分之八左右,做200亿就有1.6亿的中间收入。”
用益信托数据显示,前4个月,组合投资类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达到4122亿元,占到所有理财产品规模的3/4,这些理财产品投向虽然不透明,但不少是有信托计划或者信托收益权等类别。
当然也有全部购买信托收益权的,比如北京银行5月25日开始募集的超越系列信托债权理财产品,就是“与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签订信托受益权转让协议,理财资金将用于购买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持有的,其委托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向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发放的信托贷款债权”。
前述信托公司负责人认为,部分发这类理财产品的银行或信托公司还是比较激进的,因为监管层随时可能禁止这类合作。“于是有银行提出用自有资金而非理财产品购买。”
自有资金购买信托收益权,此即目前银行规避额度的又一力招。
一家银行资金部的人士告诉记者,这类投资属于资金业务,从会计科目上来讲,是放到金融资产里面的应收款项类投资(部分也放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而非客户贷款,因此也可以避免贷款额度的控制。
从2010年报或季报来看,多家银行的应收款项类投资都有大幅增长。例如某城商行2009年年底应收款项类投资规模还不到80亿,但2010年年末已经超过200亿,实现超过100%的增长。不过,该行资金部人士表示,由于银行体系结构性紧张,这类操作适合那些流动性较为充裕的银行。
据了解,如果涉及到银信合作,银行此前首选还是利用互持的方式去购买其他银行的理财产品,这类投资也算到应收款项类的投资。
由于银监会禁止银信合作的信托资金用于购买自家行的信贷资产,于是去年以来,出现了银行之间互相购买对方银行信贷资产,或互相购买对手方银行理财产品的形式,来释放信贷额度。
委托贷款大增
受访多位银行人士认为,无论信托收益权转让还是资金类投资,都有打擦边球的嫌疑,因此今年来部分银行还转向了委托贷款这类工具,形式主要有两种:比如银行不受让信托收益权,而受让委托贷款债权,先有一家企业向融资企业发放委托贷款,然后银行理财产品购买这个委托贷款债权。
除此之外,则是由银行直接募集理财产品,通过委托贷款的形式发放给融资企业,都在额度之外,满足了企业的融资需求,比如建行今年发行的乾元系列委托贷款理财产品。
这类委托贷款操作中,有的是总行作为委托人,分行作为委托贷款的中间方;有的则是分行作为理财产品发行方和委托人,找一些村镇银行或者中小银行作为委托贷款的中间方。比如建行内蒙古分行的一期产品,就是将理财资金委托中德住房储蓄银行发放委托贷款。
在央行社会融资总量的统计中,今年来委托贷款的凶猛已经为业内侧目。在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加4.19万亿元,同比少增3225亿元;人民币贷款增加2.24万亿元,同比少增3524亿元的情况下,委托贷款却增加3204亿元,同比多增1684亿元。
在美银美林的报告中,把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等都作为“表外业务之外的业务”来测算,并估计“表外业务”以及“表外业务之外的业务”这类业务,大约占银行风险加权资产的10%-20%,相当于25%-60%的银行贷款总额。
美银美林预计,基于表外业务进行调整,H股上市的中资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可能会下降30至40基点,国有商业银行下降至9.3%,股份制银行下降至7.7%。
第二篇:信托贷款玄机重重 额度管理催生银行表外之外业务
信托贷款玄机重重 额度管理催生银行表外之外业务
21世纪经济报道 徐永 上海报道 2011-05-27
核心提示:在多家信托公司人士处已经心知肚明:额度内信贷资产腾挪的空间已经不大,银行现在满足客户融资需求,都是走资金业务或者理财等表外通道。
5月底,银行信贷再次进入额度紧张的状态。
尽管今年信贷额度有总规模的控制,不过随着融资类银信合作监管的深化,银行见招拆招的形式也在丰富。
“4月底,我们行今年的信贷新增已经超过年计划的一半了,从均衡投放的考虑,5、6月份的投放都会放缓,这几天投放已经很少了。”5月25日,一家银行的公司部负责人告诉记者,经过几轮强力的监管,银行在额度内现在都不会太激进了,每月的额度都有规模指导。
他说,5月底还不是太重要的时间点,估计6月底才是额度最紧张的时候。“如果确有企业融资无法满足,也能找一些其他的渠道解决,额度不是大问题。”
这所谓其他的渠道,在多家信托公司人士处已经心知肚明:额度内信贷资产腾挪的空间已经不大,银行现在满足客户融资需求,都是走资金业务或者理财等表外通道。据记者调查,目前银行常用方式包括信托收益权转让、应收款项类投资、委托贷款债权转让、理财产品对外委托贷款等四种,通过这些操作,银行或者把客户贷款变成了资金类金融资产(应收帐款类投资),或者直接在表外。
5月16日,美银美林发布报告,随着政策的收紧,导致“表外业务”以及“表外业务之外的业务”激增,尽管央行推出新的社会融资总量等指标,但鉴于表外业务的不透明和潜在信贷风险,监管层应对这部分业务提高警惕。
信托贷款玄机
相关信托人士表示,所谓收益权转让,即银行先找一家有资金闲余的大企业,通过信托发放单一信托贷款给需要资金的企业,然后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去购买这个大企业的信托贷款收益权。
在这个过程中,信托还是起了通道作用,实质还是融资,但由于理财资金并没有委托给信托公司,因此不受银监会2010年72号文(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中关于融资类银信合作理财业务的监管规定。
“借款企业起了过桥融资的作用,银行理财产品一般也会打一个时间差,比如信托计划当天成立,理财产品隔天再购买。” 一家央企信托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收益权转让费率是千分之八左右,做200亿就有1.6亿的中间收入。”
用益信托数据显示,前4个月,组合投资类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达到4122亿元,占到所有理财产品规模的3/4,这些理财产品投向虽然不透明,但不少是有信托计划或者信托收益权等类别。
当然也有全部购买信托收益权的,比如北京银行5月25日开始募集的超越系列信托债权理财产品,就是“与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签订信托受益权转让协议,理财资金将用于购买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持有的,其委托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向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发放的信托贷款债权”。
前述信托公司负责人认为,部分发这类理财产品的银行或信托公司还是比较激进的,因为监管层随时可能禁止这类合作。“于是有银行提出用自有资金而非理财产品购买。”
自有资金购买信托收益权,此即目前银行规避额度的又一力招。
一家银行资金部的人士告诉记者,这类投资属于资金业务,从会计科目上来讲,是放到金融资产里面的应收款项类投资(部分也放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而非客户贷款,因此也可以避免贷款额度的控制。
从2010年报或季报来看,多家银行的应收款项类投资都有大幅增长。例如某城商行2009年年底应收款项类投资规模还不到80亿,但2010年年末已经超过200亿,实现超过100%的增长。不过,该行资金部人士表示,由于银行体系结构性紧张,这类操作适合那些流动性较为充裕的银行。
据了解,如果涉及到银信合作,银行此前首选还是利用互持的方式去购买其他银行的理财产品,这类投资也算到应收款项类的投资。
由于银监会禁止银信合作的信托资金用于购买自家行的信贷资产,于是去年以来,出现了银行之间互相购买对方银行信贷资产,或互相购买对手方银行理财产品的形式,来释放信贷额度。
委托贷款大增
受访多位银行人士认为,无论信托收益权转让还是资金类投资,都有打擦边球的嫌疑,因此今年来部分银行还转向了委托贷款这类工具,形式主要有两种:比如银行不受让信托收益权,而受让委托贷款债权,先有一家企业向融资企业发放委托贷款,然后银行理财产品购买这个委托贷款债权。
除此之外,则是由银行直接募集理财产品,通过委托贷款的形式发放给融资企业,都在额度之外,满足了企业的融资需求,比如建行今年发行的乾元系列委托贷款理财产品。
这类委托贷款操作中,有的是总行作为委托人,分行作为委托贷款的中间方;有的则是分行作为理财产品发行方和委托人,找一些村镇银行或者中小银行作为委托贷款的中间方。比如建行内蒙古分行的一期产品,就是将理财资金委托中德住房储蓄银行发放委托贷款。在央行社会融资总量的统计中,今年来委托贷款的凶猛已经为业内侧目。在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加4.19万亿元,同比少增3225亿元;人民币贷款增加2.24万亿元,同比少增3524亿元的情况下,委托贷款却增加3204亿元,同比多增1684亿元。
在美银美林的报告中,把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等都作为“表外业务之外的业务”来测算,并估计“表外业务”以及“表外业务之外的业务”这类业务,大约占银行风险加权资产的10%-20%,相当于25%-60%的银行贷款总额。
美银美林预计,基于表外业务进行调整,H股上市的中资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可能会下降30至40基点,国有商业银行下降至9.3%,股份制银行下降至7.7%。
本文源自21世纪网,文章地址:http:///2011-5-27/wNMDAwMDI0MDkwNA.html
第三篇:大力推进信托贷款表外业务的发展
大力推进信托理财与融资财务顾问业务的发展
受2012年7月初银信合作产品被叫停的政策影响,信托理财融资类产品的发行量一度跌至冰点。不过,随着宏观经济的进一步好转,市场信心有所增强,投资者对风险相对较高的产品的接受度也有所增强,信托理财贷款类产品的发行又出现了回暖迹象。银行业纷纷利用此次契机大力推进信托理财融资业务的发展。
近日,我行完成了苏州市兴丽物资贸易有限公司信托理财融资项目的发放,实现了对公存款留存,创收了财务顾问收入,提高了表外业务的综合回报水平。相较于普通银行贷款,以信托公司为媒介的信托贷款更具有优势。
首先,信托理财融资具有很强的个性化色彩,针对不同融资客户、融资需求区别对待。其灵活性表现为定价灵活、风险与收益灵活匹配、放款灵活,能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例如产品价格可以根据理财方的收益率、中间方的成本、信托公司的提成以及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比例自行协商。而银行贷款是比较标准化的产品,产品的价格即利率的弹性比较小。银行为了减少管理成本、防止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贷款的规则比较抽象和一般化,缺乏弹性。
其次,信托理财融资把风险局部化,不同信托项目之间风险互不交叉利益互不渗透。信托理财融资属于直接金融产品,资金从特定理财方经过银行对外投资到委托人再到受托人最后到融资人手中,处于环行封闭运行状态,风险传递是线性的,如果一个信托贷款项目发生风险,其他信托计划不受影响。与之不同,银行贷款属于间接金融产品。资金从资金盈余方到资金短缺方经过银行中介,金融风险集中于银行,银行所承担的责任重大,间接金融的风险具有传染效应、羊群效应,如果一家银行发生风险,可能迅速传递给其他银行,存款人在恐慌心理的驱动下,群体挤提容易造成系统性风险。
再者,信托贷款不承担流动性风险。银行对存款人的服务宗旨是存款自愿取款自由,这是银行的信用,所以银行要承担流动性风险;信托则受到信托财产的约束,除非信托文件约定流动性,例如受益权赎回,否则受托人并不提供流动性的义务。
办理信托理财融资业务,能实现了各利益主体共赢的局面,从银行角度出发可实现以下综合收益:
一是争夺优质客户,促进传统业务发展。信托融资的发放,不仅可以获得可观的财务顾问收入,还可以增强银企合作关系,扩大市场份额。通过该业务可帮助客户降低融资成本,提高客户忠诚度。
二是实现综合回报。本业务的合作将进一步巩固银行与融资公司、信托公司以及中间方企业的业务合作,提高银行在存款、结算等业务方面的市场份额。
三是信托理财与融资财务顾问业务是农行系统的创新业务,也是我行投资银行业务的拳头产品之一,开展此类业务有利于提升我行的服务能力与竞争优势,在市场上逐步树立起农业银行财务顾问的品牌形象。
姑苏支行公司部 姜毓磊
第四篇:银行表外业务与贷款规模
银行表外业务“拯救”贷款规模
尽管该企业由于资信不错,之前获得了银行1000万元的贷款授信额度,但银行目前都闹起来了“贷款饥荒”,就算企业有授信额度,若银行无贷款规模,“授信”也只能是纸上的一个饼,对企业来说,并不能用来充饥。
信用证缓解资金燃眉之急
前段时间,乐清某企业因生产所需,进了一批原材料,价值数百万元。由于该企业的现金并不充裕,短时间内筹不齐全部货款。尽管该企业由于资信不错,之前获得了银行1000万元的贷款授信额度,但银行目前都闹起来了“贷款饥荒”,就算企业有授信额度,若银行无贷款规模,“授信”也只能是纸上的一个饼,对企业来说,并不能用来充饥。
在银行的建议之下,经与供货商协商,该企业通过银行向供货商开具了一张期限为6个月的信用证,顺利拿到了这批原材料。
“在企业有银行的贷款授信额度,但银行没有贷款规模的情况下,利用国内信用证,可以缓解企业的短期融资难问题。”中国银行温州市分行国际结算部总经理吴显中告诉记者,去年以来,随着银行贷款规模的日益紧张,国内信用证业务良增幅很大。据该行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市该业务共做了19.5亿元人民币,而前年全年只有2.7亿元。今年以来,前来办理国内信用证的企业比去年更多。
银行人士说,以前,国内信用证一般只被当做结算工具,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它当做融资的工具。所谓信用证业务,是指开证银行依照申请企业(购货方)的申请向受益人(销货方)开出的有一定金额、在一定期限内凭信用证规定的单据支付款项的书面承诺。在银行的财务报表上,属于表外业务,对开立信用证的银行而言并不占用信贷规模。由于它既可以解决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又不需要占用银行贷款规模,近年已经成为了部分银行着力拓展的业务。
对于购货方来说,利用国内信用证来解决资金问题,其成本并不大。据吴显中介绍,购货方在银行存入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后,需要支出的其他费用还有:开证金额的0.15%的开证手续费,每月0.05%的远期承兑费。假设一企业开具一张金额为1000万元,期限为3个月的国内信用证,所需要支付的费用为3万元。
据悉,目前大部分银行都有开展国内信用证业务,最长期限为6个月。
银行承兑汇票大行其道
记者从银行了解到,比起“国内信用证”这个听起来尚有些新鲜的名词,同样属于银行表外业务的银行承兑汇票,则规模要大许多。“虽然国内信用证将是企业间结算或融资的一个趋势,但目前来看,银行承兑汇票依然是主流。”工行温州分行公司业务部相关负责人说。
工行温州分行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该行承兑汇票余额为90亿元;截至今年3月末,该业务的余额达到了130多亿元。由于该业务单笔的最长期限为半年,因此一年办理的承兑汇票总额会远远大于余额。而该行截至目前的“企业贷款业务”的贷款余额是380亿元。这意味着,该行通过表外业务为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的金额,超过了企业贷款金额的1/3。而去年全年,该行国内信用证业务余额只有1亿元左右,虽然比前年增加不少,但跟银行承兑汇票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据银行人士介绍,所谓的银行承兑汇票,是由在承兑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存款人出票,向开户银行申请并经银行审查同意承兑的,保证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通俗的理解,就是“购货方”向“销货方”开具一张支票,“销货方”凭支票到银行领取货款。与国内信用证一样,它的最长期限也是6个月,提前支取也需要向银行贴息。
比国内信用证更具优势的是,银行承兑汇票的手续费更加低。根据现行的规定,银行承兑汇票按票面金额向承兑申请人收取万分之五的手续费,不足10元的按10元计。
不过,银行承兑汇票所需要的保证金比例,通常会高于国内信用证。记者从我市几家银行获悉,目前国内信用证的保证金比例在10%左右,而银行承兑汇票的保证金比例浮动较大,一般需要50%左右的保证金,部分银行对一些资信稍微差一些的企业,要求保证金比例甚至为100%。同样是1000万元的“融资”,开信用证,只需要在银行存入100万元的保证金,而开具银行承兑汇票,一般需要500万元左右。
信贷理财与委托贷款复苏
同样属于银行表外业务,为企业解决融资困境的,还有信托贷款与委托贷款等业务。这两项业务曾一度受到监管部门的“严管”,淡出了市民的视线,但是目前,这两项业务有复苏的迹象。
工行温州分行公司业务部相关负责人说,今年以来,来咨询委托贷款的企业或个人比前两年有所增加,截至目前,该行企业间的委托贷款余额近6亿元。其余几家大银行的委托贷款余额也比上年有所增加。据悉,前些年,由于一些银行在委托贷款方面有违规操作的现象,因此监管部门加大了监管力度。目前,银行对委托贷款依然比较谨慎,但整体上该业务“复苏”现象比较明显。
同样一度被监管,目前又有“复苏”现象的还有银行的信贷理财产品。据金融界网站“金融产品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上周国内银行共发行了5只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总募集金额超过5亿元。
银行人士说,一边是投资者有资金需要找到比存款利息更高的收益,一边企业需要通过银行,但不占用银行的贷款规模而获得融资,于是就出现了委托贷款与信贷理财产品。这两者跟国内信用证与银行承兑汇票相比,“表外”得更加彻底。因为承兑汇票与信用证如果出现“议付”(提前支取)时,银行需要动用贷款规模,而信贷理财与委托贷款则不存在议付的可能。
“贷款规模很有限,银行都需要大力发展表外业务,来缓解企业的贷款难。”工行与中行的相关负责人都表示,贷款难的现象估计还将延续,表外业务将成为银行的下一个竞争点。
第五篇:银行的表内和表外业务
商业银行的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
一、什么是表内业务?
表内业务就是指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业务。比如银行存款、贷款等。
二、什么是表外业务?
1、表外业务
表外(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表外(中间)业务是银行在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基础上,利用技术、信息、服务网络、资金、信用方面的优势,不运用或不直接运用自己的资产、负债,以代理人的身份接受委托为客户办理各类委托业务事项,或以交易一方的身份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或差价的经营活动。
2、表外业务
表外业务,是银行大力发展资产、负债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根据西方权威教科书对表外业务的界定,表外业务分为两大类:一类为能产生收益和/或费用但不会给银行带来潜在资产或负债,国内有些学者称其为金融服务类表外业务,主要包括银行各种代理、结算和咨询服务;另一类则涉及银行的各种承诺和或有债权,国内部分学者称为或有资产/负债类表外业务。
3、表外业务
所谓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不记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能增加银行收益的业务。表外业务是有风险的经营活动,形成银行的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其中一部分还有可能转变为银行的实有资产和实有负债,故通常要求在会计报表的附注中予以揭示。
表外业务一般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1)担保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对第三方承担责任的业务,包括担保(保函)、备用信用证、跟单信用证、承兑等。
2)承诺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向客户提供约定的信用业务,包括贷款承诺等。
3)金融衍生交易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满足客户保值或自身头寸管理等需要而进行的货币(包括外汇)和利率的远期、掉期、期权等衍生交易业务。
三、表外业务与中间业务的区别?
狭义的表外业务是指那些未列入资产负债表,但同表内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关系密切,并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表内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经营活动。
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比如代收电费、电话费,代发工资,代理保险等代理类中间业务;银行卡业务;结算类业务等等很多种了
四、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
表外业务是不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但是在一定时期可以转化成资产负债表上的内容的或有负债业务.比如,担保业务、承诺业务。
表内业务就是指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业务。比如银行存款、贷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