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阶段中国农业发展方式的选择与转变途径
现阶段中国农业发展方式的选择与转变途径
贾利
自改革开放以来,有关经济发展方式的讨论从未间断过。传统的观点来源于马克思关于实现扩大再生产所采用的两种方法:“如果生产场所扩大了,就是在外延上的扩大;如果生产效率提高了,就是内涵上的扩大”,认为我国经济发展应由依靠要素投入量扩大为主的外延型增长转向依靠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的内涵型增长。然而中国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经济增长形成注重数量和速度而忽视质量和效益的粗放型特点。因此,中共中央在“九五”计划中明确提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十七大报告从优化结构的角度提出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但从改革开放30年具体实践过程来看,粗放型增长没有根本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把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视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唯一源泉。近年来,很多国内经济学者依据这一理论来评述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投入获得的,是不可持续的,提出放弃以要素投入为主的增长模式,采用以全要素生产率为主的增长模式。然而,从经济发展史来看,经济增长在不同国家、不同资源禀赋和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经济增长动力将存在差距。美国经济学家把美国从19世纪初期到20世纪末期的经济增长分为三个阶段:在向初级工业化转变阶段,增长主要靠劳动投入增加;在向高级工业化转变阶段,增长主要靠资本驱动,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占36%;在高级工业化阶段,增长主要靠技术进步和效率驱动,全要素生产的贡献70%以上。罗斯托在《经济成长的阶段》一文中,将经济发展分为六个成长阶段。刘易斯则利用二元经济模型将经济发展划分为劳动无限供给阶段和农业剩余劳动转移完毕阶段。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表明,一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选择与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下面就建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我国农业生产要素投入量变化特点,以及技术进步、结构调整等因素变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探讨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方式正在经历怎样的变革,如何做出正确选择。
一、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土地投入: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所有土地的投入量,我们选用当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近似代替。改革开放前,农作物播种面积基本保持逐年增加的态势, 1952年至1978年的27年间扩大了8848千公顷。改革开放后,农作物播种面积经历了下降——回升——再次下降的不稳定状态。1978年至1985年,从150104千公顷下降到143626千公顷。此后开始缓慢回升, 1999年上升到156373千公顷,之后再次下降, 2007年为153464千公顷。30年间仅扩大了3360千公顷,不及改革前的一半。这与改革开放后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大量占用农业用地,导致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紧密相关。
劳动力投入: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实际投入的劳动力数量,我们选用当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为基础数据。首先,从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总量来看, 20世纪90年代初之前,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一直保持强劲增长态势, 1952年至1991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从1.7亿人增加到3.9亿人,增加了2.2亿人,此后基本呈下降趋势。1991年至2007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从3.9亿人减少到3.1亿人,减少0.8亿人。
其次,从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看,建国以来这一比重始终呈逐年下降的趋势。1952年至1970年,由83.5%降为80.8%, 18年间仅下降了2.7个百分点,此后加速下降。1978年降到70.5%, 1989年降到60.1%, 1996年降到50.5%,2007年降到40.8%。这表明,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廉价的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工业和服务业转移,农业劳动力投入量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变弱。
物质要素投入: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各种劳动对象,我们这里重点考察农用化肥和农业机械的投入。1952年至1978年,农用化肥由7.8万吨增加到884万吨,增加了876.2万吨;农业机械总动力由18.4万千瓦增加到11741.9万千瓦,增加了11723.5万千瓦。1978年至2007年,农用化肥由884万吨增加到5107.8万吨,增加了3752.6万吨;农业机械总动力从11741.9万千瓦增加到76589.6万千瓦,增加了64839.7万千瓦。可见,无论是改革前,还是改革后,农业物质投入都是持续大幅攀升。
图1显示了农业土地、劳动力、物质费用增长率的变化对农业产值的影响。从中可清晰看出, 1990年以前,农业经济增长仍然主要依靠劳动力、土地和物质费用的投入。此后,农业经济增长更多地来源于物质费用的大量投入。在1990年至2003年的13年间,劳动力增长率和土地增长率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劳动力增长率有9年为负增长,土地增长率也有5年为负增长。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物质费用增长率自1990年开始快速增长,且在1993年至1995年连续三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的增长率。与此同时,农业产值增长率也随着农业物质投入增长而呈快速增长态势。1994年物质费用增长率达到最高点13.79%, 1995年产值增长率也达到最高点9.65%。这一时期农业物质费用增长率与农业产值增长率同步波动,而劳动力增长率和土地增长率与农业产值增长率变动不同步。这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后,受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加速,以及工业的快速扩张大量侵占农业用地等因素的影响,农业经济增长更多依靠物质费用的投入。
二、农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农业生产结构逐步优化。改革开放前,中国农业生产主要以种植业为主。1978年,全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构成中,种植业占80.0%,林业占3.6%,牧业占15.0%,渔业占1.6%。与1952年相比,种植业仅减少5.9个百分点,林业、牧业、渔业分别增长了1.8、4.5、0.4个百分点。中国农业在26年的发展过程中,单一的生产经营结构几乎没有改变,种植业始终占有绝对的重要地位。这与改革开放前,政府在农业生产中一直强调“以粮为纲”的指导思想有关。改革开放后,农业生产经营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007年,全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构成比重,种植业占50.4%、林业占3.8%、牧业占33%、渔业占9.1%。与1978年相比,种植业减少了29.6个百分点,林业、牧业、渔业则分别增长了0.2、18、7.5个百分点。改革开放30年间,农业生产结构有了显著的变化,种植业比重不断下降,牧业、渔业发展较快,林业发展潜力巨大。
农业人口结构更趋合理。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为控制人口过度增长,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但人口总数还是在不断增长。1978年至2007年,人口总数由9.6亿人增加到13亿人,增加了3.5亿人。其中,城镇人口无论是总数还是比重,均呈不断上涨的趋势。城镇人口总数由1.7亿人增加到5.9亿人,增加了近4亿人,比重由17.92%增加到44.94%,增长了近27个百分点。而乡村人口总数则呈先增后降的特点,但比重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1978年至1995年,乡村人口总数由1978年的7.9亿人增加到1995年的8.6亿人,增加了0.7亿人。之后开始出现下降,由1995年的8.6亿人减少到2007年的7.3亿人,减少1.3亿人,比重在1978年至2007年间一直呈下降趋势,由82.08%下降到55.06%。可见,改革开放后,推行的城镇化和鼓励农民进城打工等政策,使农村富裕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流入城市,中国城乡人口结构明显改善。
农产品质量明显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结构调整更加注重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目前,我国主要农产品良种覆盖率和优质化水平明显提高,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发展迅速。据农业部统计, 2006年我国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粮食品种优质率分别达到69%、55%、42%和66%。果菜、畜禽、水产等鲜活农产品的优质率也有很大提高。农业部2005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结果显示, 37城市蔬菜中农药残留检测全年平均合格率为94.3%,畜产品中“瘦肉精”污染和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全年平均合格率分别为97.2%、97.0%,水产品中氯霉素污染检测全年平均合格率为97.5%。以上这些数据表明,在农业部门所创造的国民收入的增长中,大约有1-1.5个百分点是由于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调整所引起的。在农民纯收入的增加额中,来源于农业的份额在50%以上,而收入增加与农业生产结构的变革密切相关。
三、现阶段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面临的挑战
科技进步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低。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地区农田作业仍以手工劳动和畜力耕作为主,机耕面积占耕地面积的53%,机播面积占耕地面积的27%,机收面积仅占收获面积的14%。如此低的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导致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指标Q/L(人均产量)与发达国家相比非常低。中国农村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年人均生产粮食1200-1300千克,肉类70-80千克。发达国家每个劳动力年生产粮食2万千克-10万千克,肉类3000-4000千克。二是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低。据科技部统计,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只有35%,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为30%-40%,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20%,而发达国家这两项指标均高达60%-80%。三是资源利用效率低。一方面我国人均耕地只有世界水平的42.4%,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将日益突出。另一方面我国资源浪费又相当严重。以水资源为例,我国对天然降水的利用率不到10%,灌溉用水的有效利用率不到40%,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发达国家则高达70%-80%。这种高耗低产的农业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见表1。农业经济规模效益低。改革之初,农村推行以单个家庭为基础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户超小规模经营的农业现状极大地制约了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专业化和规模化经营的特点。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造成了土地的细碎分割,导致土地、资源配臵效率低下,难以产生规模效益。根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报告显示,截至2000年10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为19.24亿亩,截止2006年底,全国耕地面积为18.27亿亩,比2000年减少近1亿亩,人均仅有1.39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户均耕地规模为7.3亩。
政府支农支出不足。改革开放前,政府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从1950年的4.0%增加到1978年的13.6%,增加了9.6个百分点。改革开放后,政府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图2显示, 1978年至2006年,农业支出占比由13.43%下降到7.85%,减少了5.6个百分点。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农业属于弱质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农业自身存在局限性和市场调节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内在缺陷,若没有政府的财政支持,农业发展难以与其他产业公平竞争。
四、相关结论及政策对策
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认为当前中国农业发展方式正处于变革的时期,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才素质的不断提升,通过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获得经济增长的比重不断上升。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技术创新、规模经济、结构优化和科学管理等方面尚不具备比较优势。有关数据显示,中国农业年均增长3.95%,其中农业总要素投入年均增长3.43%,农业总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0.48%,总要素投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份额高达88%,而总要素生产率对农业的贡献份额只有12%。这表明中国农业经历了60年的发展,农业增长基本上还是靠土地、劳动力和物质资本投入拉动,而非全要素生产率,农业发展方式仍未摆脱外延型增长和粗放型增长的特点。现阶段中国农业发展方式面临两个方面的转变:一是从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为主的外延型增长向主要依靠科技创新,劳动生产率提高,人力资本提升为主的内涵型增长转变;一是从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数量扩张,单纯追求数量而不顾效益和质量的粗放型增长向主要依靠提高生产要素有机构成和使用效率的集约型增长转变。鉴于中国经济发展尚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技术积累和人力资本素质等还不足以支撑经济发展主要以内涵扩大再生产来实现经济增长。而中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和经济发展阶段形成的粗放型增长,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已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当前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是从主要靠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高排放、难循环的粗放型增长,向主要靠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少排放、能循环的集约型增长转变。
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农业生产周期较长,且对自然条件依赖性较高,是高风险、低效益的弱质产业。因此,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有赖于政府的一系列农业政策及法律法规的有力支持。从国际经验和我国改革实践来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最直接、最有效的农业政策是通过制度创新,加大教育和科技投入,推动农业劳动力转移。
加大农村科教投入,全面提高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在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农业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程度已达11年,而我国则只有6.5年。对此邓小平曾指出“要狠抓科教兴农,把农业发展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素质的轨道上来,努力提高科学技术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份额,使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村尽快繁荣,农民尽快富裕。”农业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的推广取决于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水平。因此,通过普及文化素质教育,让农民学习和掌握有效使用和组合各种生产要素的技能。首先,真正落实九年义务教育,保证农村适龄儿童都有免费接受基础教育的权力。其次,建立有利于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体制。在农村开展多样化的高中等职业技能培训,让农民尤其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接受各类技术培训,学习并掌握有效使用和组合各种生产要素的技能。另外,在农业新技术推广方面,政府应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鼓励农民采用新技术。鼓励农村过剩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农村富裕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这也是一国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前提。根据联合国的标准,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指标,就是从事农业人口必须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在15%以下,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一般只占据总人口的2%-5%。相比之下,我国农村过剩劳动力转移空间很大。这需要政府大刀阔斧地进行一系列制度创新,如户籍制度、土地流转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等,同时还要出台相应的配套管理政策和措施,如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切实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各项合法权益,让进城就业农民真正享有公平的待遇和均等的机会,为促进农民离开土地,离开农村,进城定居创造条件。农村过剩劳动力转移,不仅有利于我国人口结构、就业结构、经济结构更趋合理,更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发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第二篇:转变发展方式
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助理、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田建荣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母亲,也是人类能够得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正是这位地球母亲,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才有了最基础的自然资源。但是,地球只有一个,它的资源是有限的,它的环境承受力更是有限的,不可以任意地挥霍与破坏。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也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地球已经越来越不堪负重。
在过去的100年里,人类在最大限度地从自然界获得资源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环境危机。我们居住的地球温度在不断上升;北极海冰消失速度加快;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为地球65万年以来的最高值;温室气体已经成了全人类所要共同面对的最紧要问题,人类正在承受过度向地球索取资源带来的种种危害。近年来,我国相继经历了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以及今年西南地区大旱灾害、青海玉树地震和新疆60年不遇的风雪灾害……
今天的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的需求刚性上升。尽管从总量上看,我国是资源大国,但是我国多项重要资源面临短缺并且人均资源量远低于世界水平,导致未来的资源供需形势严峻。在人均资源量少,资源禀赋并不优越的基本国情下,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必须转变发展方式,走珍惜资源、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应合理利用新疆各种资源
新疆土地面积虽然辽阔,但是由于水资源稀缺,优质耕地资源少,土地集约程度和利用程度不高。随着新疆工业化进程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资源的刚性需求增长,保护耕地与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显突出。新疆是资源相对富集的省区,目前已发现矿种138种,探明的储量有94种(119个亚种)。但勘查程度较低,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不高,资源破坏行为时有发生,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显现。作为国家优质商品粮和重要能源资源接替基地和国家能源安全大通道,新疆要发展,资源保障是前提,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实现社会可持续性发展是关键。
当前,新疆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疆工作,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已拉开帷幕,新疆将迎来一个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新时期。新形势、新机遇为国土资源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担负着自治区国土资源的调查评价、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的重要职责。应该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正确处理好局部与全局利益的关系、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的关系,坚持积极主动服务与严格规范管理并举、促进经济增长与加快结构调整并重,统筹土地管理、地质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等各项工作,切实把国家和自治区关于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方针政策转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为新疆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做好服务和提供坚实的国土资源保障。
切实管住和用好土地资源
新疆应按照“严控总量,优化结构,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的原则,深入开展“保经济增长、保耕地红线”行动,充分发挥土地的宏观调控作用,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效的土地管理和服务。
一要继续落实“两个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按照“约束要硬、责任要明、激励要实、监管要严”的要求,组织开展2010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签订工作,将确定的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等耕地 保护的目标和任务层层分解落实。严格耕地占补平衡,加强占补平衡补充耕地质量管理,在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的同时,突出提高耕地质量,最大限度缓解经济发展所需建设用地和保护耕地的矛盾。要坚持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按照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多利用国有未利用地的原则,严把土地闸门,严格控制用地。加大存量土地挖潜力度,加快盘活闲置、空
闲土地,继续引导用地单位充分利用“四荒”国有未利用土地搞建设,大力提高土地保护和利用水平。
二要积极主动做好国家和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用地的服务保障工作。今年,自治区初步安排200项重点建设项目,其中新上项目30项。要 优先保障事关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电网、能源资源开 发等重点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工程建设项目用地。重点做好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南疆铁 路库尔勒至阿克苏二线、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工程等20多个在建重点基础建设项目的用地服务保障工作;按照提前介入、主动服务的原则,优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确保重点建设项目按期“落地”开工。三要全面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进一步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力度,坚持土地开发整理向粮食主产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倾斜政策,重点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村容村貌上下功夫。加快推进以伊犁河谷地为重点的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按照以水定地、节水增地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以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充分发挥土地开发整理规模效益,确保粮食稳定增产和粮 食安全。
切实找到和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
新疆要加大资源勘探开发和管理工作力度,抓紧抓好重大地质勘查项目,积极推进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不断增强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一是加快实施“358”项目,推动地质找矿取得新突破。实施祁漫塔格地区铁铜多金属矿、阿吾拉勒地区铁矿、塔什库尔干、乌拉根等重要矿集区整装勘查。继续开展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阿尔金山成矿带的铁、铜(镍、钼)、铅锌、金、稀有金属等重要矿产地勘查和重要成矿区矿产远景调查,进一步提升矿产资源保障程度和持续供应能力。扎实推进深部找矿工作,围绕铁、铜镍、铅锌、金等优势矿产,在已发现重要矿床的深部及其近外围做好示范阶段的工作,继续做好彩霞山铅锌矿、喜迎金矿和查岗诺尔铁矿的勘查,启动蒙库铁矿、白山钼矿、哈图金矿的深部找矿工作。通过深部找矿,确保提交一批大型、超大型矿床,新增一批矿 产资源储量。
二是加大煤炭资源勘查工作力度,全力推进煤电煤化工产业发展。重点抓好“西煤东运”资源区煤炭资源勘查工作,力争短期内完成勘探工作,确保自治区确定 的“„一主两翼‟铁路竣工之日、就是„西煤东运‟生产基地建成之时”目标的实现。
三是积极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进一步提高矿产资源规模化开采和集约化利用优化矿山开发布局,改善矿山安全生产状况和矿山生态环境。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加快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长效机制,加强对矿山生态环境、地质地貌景观和地 质遗迹的保护,最大限度地减轻矿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加大矿山地质环境 恢复治理力度,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双赢。
切实维护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秩序
新疆将进一步强化依法监管工作,严格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秩序,确保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一是认真开展2009土地卫生执法检查工作。2010年是土地卫片执法检查第一次覆盖全国,并依据15号令全面实施问责。要加强土地供需情况的跟踪研判和建设用地批后核查工作,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严肃查处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违法批地供地、侵犯农牧民利益的行为。
二是继续开展地质勘查项目专项检查工作。依法查处无证勘查开采、越层越界开采、“圈而不探、圈而不开”、非法转让探矿权采矿权以及严重破坏浪费矿产资源等行为,切实维护正常的国土资源管理秩序。三是开展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实施情况专项检查。加强对开垦国有土地的监督管理,规范开垦行为。四是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开展“批而未用”土地专项清理,盘活闲置土地和低效利用土地,维护正常的土地管 理秩序。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转变习以为常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积极倡导并实践低碳生活,从点滴做起,更好地合理保护和珍惜地球资源,更好地科学开发利用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第三篇:经济结构失衡与发展方式转变
经济结构失衡与发展方式转变
2010-5-19
摘要: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开始重新走上平稳较快增长的轨道,但宏观经济运行中仍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这些问题是长期经济结构失衡累积的结果。因此,正确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深化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2010年宏观经济的重要目标。关键词:宏观经济,结构失衡,发展方式转变
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但由于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准确及时,我们率先摆脱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去年我国GDP增长8.7%,而且从总的经济形势看,需求结构明显改善,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所增强,产业结构调整继续推进,财政状况逐步好转,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好于预期。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继续“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与适度调整,有利于巩固经济回升的基础,缓解短期经济波动。在国内外经济环境有所改善的情况下,今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会好于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GDP增长的预期目标是8%,这是留有余地的。综合各方面因素,2010年我国GDP增速预计可达9%~10%,消费、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将更加平衡。经济结构失衡是宏观经济最大问题
我国经济重新走上平稳较快增长的轨道,说明我们正在摆脱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但宏观经济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经济运行的不确定因素和复杂因素较多,经济增长的自主性需要加强,经济体系的脆弱性尚待克服,需重视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大力推进经济增长与发展方式的转变等。这些运行与发展层面的问题,是长期经济结构失衡累积的结果。经济结构既包括产业结构、消费结构、需求结构、分配结构、投资结构,也包括区域结构、部门结构,还包括产品结构、能源结构、就业结构等等。我国经济结构的诸多方面都存在着需要调整的问题。产业结构中二、三产业发展不协调;分配结构中资本回报与劳动者收入增长不协调,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投资结构中基础设施投资与民生投资不协调;就业结构中大学生就业难与制造业招工难并存;等等。而最为突出的则是总需求结构的失衡问题。我国总需求的失衡既表现为内需与外需的失衡,也表现为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失衡,还表现为政府消费需求与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的不协调。
从内外需求的结构看,我国人口众多,潜在消费能力很大,但实际消费能力低下,消费率不高,国内消费市场相对狭小,大量投资带来的产能只能靠外部需求来消化。近几年,我国进出口总值占GDP的比重一直在60%以上,大大高于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20%左右的水平。对外部需求依存度的提高导致我国国际收支资本项目和经常项目的顺差越来越大,巨额外汇储备使得人民币面临越来越大的升值压力。从投资与消费需求的结构看,近年来,在投资大幅增长的情况下,最终消费占GDP的比例持续下滑,2008年为48.6%,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亚洲国家的平均水平。从政府与居民的消费需求看,二者近年来呈现出此消彼长的趋势,政府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不断增大的同时,居民消费占比不断下降。2003年以来经济的高增长也没有有效地提高居民消费的比例。从外部需求的结构看,我国出口的迅速扩张是粗放式,虽然出口总值连年大幅增长,出口商品数量跨越式提升,但出口商品结构和盈利能力却很不合理。从投资需求结构看,房地产投资和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投资的比重较高,而科学研究、环境保护以及民生领域的投资比重较低;资金重点投向了第二产业,且第二产业中重化工业的投资比重过大。
总需求结构失衡的主要表现
我国的总需求结构失衡问题,反映在经济发展方式方面,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模式的非均衡、不可持续与低效率问题:
第一,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有利于社会经济良性发展的消费需求不振。2008年投资、消费与出口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45.7%、45.1%和9.2%。消费对GDP的贡献远低于世界60%的平均水平。投资驱动与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导致国内需求尤其是消费需求不断萎缩,给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埋下了隐患。
第二,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的带动,经济社会效益较高的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我国发展过程中第二产业一马当先,占GDP的比重近年来一直稳定在45%-50%的区间内。第三产业则为40%左右,不仅低于发达国家70%左右的水平,也低于印度50%的水平。与第二产业相比,发展第三产业对资源、土地等生产要素的要求较低,吸纳的就业人数较多,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三,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物质资源的消耗,有利于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科学技术、劳动者素质以及管理水平发挥作用不明显。第二产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而在第二产业中,高耗能的重化工业发展迅速,使得我国经济发展过于依赖资源消耗。经济结构的“重型化”,制约了经济竞争力的提高,也使我国的资源环境不堪重负。2008年,我国GDP占全球总量的7.3%,一次能源消耗量为20.03亿吨油当量,占世界的17.7%。美国、日本、印度的能源消耗量占世界的比重为24.4%、4.5%和3.8%,而我国的GDP大约为美国的1/3,与日本相当,是印度的3倍。
经济结构的失衡必然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全面、不协调和不可持续。因此,经济发展方式不科学、不合理问题是与经济结构的失衡紧密联系、互为因果的。从当前宏观经济的走向来看,为增强经济增长的持续性、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和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必须大力调整经济结构,着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未来如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虽然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严峻,但长期来看我国经济的基本面仍然是好的,支撑经济增长的动力还有很多:我国尚未完成工业化、信息化与城市化,工业生产水平升级、社会信息化水平提高和城市化的加快是我国保持长期经济增长的基本保证;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带来的低成本劳动优势还将长期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经济梯度转移也会为经济的持续增长注入动力;庞大的人口规模还潜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要把这些有利因素转化为现实的推动经济增长的力量,还需要在正确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工具,积极并主动地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的同时,着力进行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深化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此,应该重点把握并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不宜追求过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是高投入、高消耗、高增长与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重在总量的提高和规模的扩张。在经济总量日益庞大、经济效益提升缓慢、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这种态势已经不可持续。过高和偏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会加剧经济的结构性矛盾,挤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空间,有时还会出现高通货膨胀。今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应着力追求中高速经济增长与低度通货膨胀的发展格局,比如9%左右的经济增长率与2%左右的低通货膨胀率,避免大幅经济波动和高幅通货膨胀。
二是加快收入分配机制改革,着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调整收入分配格局,要逐步形成居民、企业、政府可支配收入协调增长的机制,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国民可支配总收入中的比重;逐步形成劳动报酬与资本回报合理分配企业收益的机制,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促进有助于增加居民财产收入的机制的形成;逐步形成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的机制,在二次分配中进一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以“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为基本方针,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社会保障立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财政投入与转移支付的力度,拓展其他筹资渠道;统筹城乡发展,改变过去社会保障体系重城市轻农村的局面。
三是以政府转型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政府除了采取宏观调控,以财税和金融杠杆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外,关键是加快自身转型,实现“服务型政府”的目标。要弱化政府用行政手段直接干预经济的职能,强化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这就要
求转变政府运作理念,强化服务和调控的意识和能力;应改变现有的政绩考核模式,不单纯以GDP论英雄;应适当减少政府层级,加快大部门制改革;要强化政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职能;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和驾驭经济社会全局的能力。
四是深化关键性领域改革,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只有推进关键领域的改革,才能使调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实质性进展。首先通过资源能源、生产要素、资金等价格改革来重新配置资源,改变资源配置扭曲的现状,深层次的金融领域、财税系统、土地制度等改革也要继续推行。此外,国有垄断行业、交通运输行业等领域的改革也要同步推进。
五是重视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关键性作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当前,西方国家把经济发展的着眼点放在了低碳经济上,以科技创新促节能减排,以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研发促新经济发展。我们不仅面临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也面临着低碳化的新压力。应从加大资金投入、改革科技教育体制、建立健全技术研发的融资体制和成果转化机制等方面入手,使科技进步成为推动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引擎。
第四篇:技术改造与转变发展方式研究
监狱体制改革与监狱企业技术改造
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是国家机器的一部分,承担着正确执行刑罚,惩罚和改造罪犯,预防和减少犯罪的艰巨任务,监狱依法对罪犯进行改造,劳动改造是改造罪犯的基本手段之一。监狱企业是为监狱改造罪犯之需要而设立的特殊企业,由监狱人民警察依法组织由劳动能力的罪犯,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所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的经济活动。
监狱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是‚监狱企业‛。一般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一般企业应同时具备五个条件:即生产经营上的独立性;占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并具有自主支配、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力;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有某种形式的组织机构;具有法人地位。而‚监狱企业‛与一般企业有共性,但又有特殊性:一是劳动力主体是不具有人身自由的罪犯和具有公务员身份的监狱人民警察;二是生产经营活动的目标是社会效益最大;三是生产经营决策要根据改造罪犯的需要来进行,没有独立性;四是收入分配除纳税外全部用于改造罪犯。劳动力主体的特殊性是它区别于一般企业最本质的东西。因为‚监狱企业‛不是一般企业,就不 能完全套用一般企业的运行规则,只能结合监狱生产经营的实际,借鉴现代企业制度中可以为‚监狱企业‛所用的内容,即分清权责、科学管理,而不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我国的监狱企业是从建国初期,为了改造罪犯,解决监狱经费不足的现状而建立起来的,可以说几十年来,监狱企业为我国的国家建设,尤其是对监狱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当时国家经济处于非常困难的条件下,监狱企业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更为罪犯在劳动改造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为罪犯掌握一技之长回归社会发挥了巨大作用。
监狱企业是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诞生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国家的各种生产资料馈乏,社会商品也一直处于严重短缺状态,监狱企业进行的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由国家负责供应,纳入了国家计划,生产出来的产品也为社会所接受,不存在监狱企业对外跑市场的问题。对监狱企业来说,只管组织罪犯产假生产劳动即可。监狱企业在社会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已经被社会所接受,也被社会所承认,正像伟大领袖毛主席所说:‚我们的监狱不是过去的监狱,我们的监狱其实是学校、工厂或者农场。‛
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市场也由计划经济逐步转化到了市场经济,我国的国力得到了不断地增强,监狱办企业、监狱办社会已不适应监狱发展的需要,监狱体制改革已势在必 行,也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重视,2003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批转司法部关于监狱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函[2003]15号)。2004年12月,中央下发了《中共中央转发〈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司法体制改革和工作机制的初步意见〉的通知》(中发[2004]21号),将监狱体制改革纳入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2007年11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批转司法部关于全面实行监狱体制改革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函[2007]111号),对全面实行监狱体制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
随着监狱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监狱体制改革的前提是‚实行全额保障,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监狱企业所承担的筹措资金的功能逐步消失,监狱警察、监狱设施和罪犯所需的经费基本不需要靠监狱企业所创造的利润来补充,国家拿出专项补助资金用于监狱体制改革,充分体现了国家队监狱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监狱办企业的目的由增加经济效益为主向改造罪犯为主转变,不以经济效益,而是以衡量社会效益来对监狱进行评判。
在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监狱企业也和社会企业一样走向了市场,经过三十年市场经济的锻炼,不适应市场经济的监狱企业逐步被社会所淘汰,能够在市场中站住脚,尤其是在全国同行业中排名靠前的监狱企业,说明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就拿我们河南来说,比如:‚河南星彩滚动体有限 责任公司‛、‚河南省中联红星电磁有限公司‛、‚焦作金箭实业总公司‛等。尽管监狱企业对监狱经济的作用已经逐步削弱,但我认为监狱企业在监狱改造罪犯、确保监狱稳定方面所起的作用还是不能忽视的,监狱企业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增加监狱企业的适应能力,为改造罪犯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一、《监狱法》明确规定,有劳动能力的罪犯必须参加生产劳动,2009年8月,司法部在烟台召开的全国监狱体制改革工作座谈会上,司法部部长吴爱英指出:‚监狱企业是改造罪犯工作的中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为监狱改造罪犯提供劳动岗位,履行劳动改造的职能,不同于以营利为目的社会企业,但也要讲经济效益。要认真贯彻落实监管工作‘首要标准’,发挥劳动改造的校正功能,加大罪犯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力度,增强回归社会的适应能力和遵纪守法意识,最大限度地降低重新犯罪率‛。而监狱企业所拥有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手段,为罪犯的劳动改造提供了有效的保证,也为罪犯在劳动改造过程中学会一技之长,回归社会后能够尽快融入社会提供有力的保障。而监狱企业最近几年没有进行大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其设备的新度系数已大大降低,同行业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也已经远远落后于社会企业,对罪犯学习先进技术和了解同行业先进加工工艺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影响了他们回归社会后的适应能力。监狱企业要想在新 的市场经济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不被淘汰出局,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好地完成社会效益——把罪犯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守法公民,就必须进行技术改造,为提高罪犯的劳动改造质量充分发挥劳动改造的矫治功能、培训功能、稳定罪犯和创造财富的功能提供坚实的基础。使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达到既促进经济向前发展,又确保监狱长期安全稳定,罪犯改造质量稳步提升的双重效益,从而为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经济快速发展,全面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监狱企业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由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各监狱都留有一定数量的非警察编制的职工(如:在我们豫西监狱监狱,就有近200名工人)。他们也曾为祖国监狱事业的发展和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在过去的岁月中所学的技术也是为监狱企业的发展而学的,而他们的工资待遇是不能得到国家财政的保证的,只能靠监狱企业的利润来保证,监狱企业的存在为他们提供了许多的工作岗位,监狱企业的技术改造也将为他们提供学习先进技术的机会,为将来的进一步监狱体制改革使职工同志们走向社会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吴爱英部长在全国监狱体制改革工作座谈会上也提出了‚认真落实工人管理政策,规范工人管理‛。
第三、监狱企业在过去几十年的生产过程中,在国家政 策的支持下,也聚集了一批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干部和技术工人,他们为监狱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监狱企业的存在为他们提供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舞台,如果没有监狱企业的存在,也将使他们失去发挥自己能力的机会,对国家、社会和他们自己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浪费。监狱企业不进行技术改造,这一部分技术人员也将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学习不到同行业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工艺,不能适应社会进步的发展步伐。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要跟上快速发展的时代步伐,必须得对现有的机械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否则必将被被社会所淘汰。
全面实行监狱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实行监企分开、收支分开、监社分开,在监狱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监狱企业适应社会、适应技术进步的需要,有利于端正监狱工作指导思想,把改造人放在第一位,有利于强化刑法刑罚执行职能,更好地做好罪犯教育改造工作,有利于抓好队伍建设和内部管理,促进监狱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总而言之,监狱改革不是对传统的简单否定,而是一种自我内部结构的改善以及某些导致紧张关系陈旧制度的创新,对监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必将对监狱的发展和稳定起到无可比拟的作用,也必将带来非常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五篇:12.5转变发展方式
12.5转变发展方式
一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十二五”是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一方面要通过深化改革和转变发展方式,努力释放发展潜力,争取实现较快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防止经济大起大落,保持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二是以提升产业中高端竞争力为重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初步研究成果,有可能、有潜力形成中高端竞争优势的产业主要有以下四个领域: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具有竞争优势提升空间的产业、具有系统集成能力的产业、国家直接大量投入支撑的产业。当然,哪些产业能够形成长期竞争力,最终将取决于市场竞争。
三是以完善社会保障和扩大基本公共服务为重点改善民生。这既是发展的宗旨,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及有效扩大内需的需要。重点解决覆盖不全、碎片化、难接续、水平低等问题。建立全国联网和功能完善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实现社会保障“一卡通”。
四是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两个轮子,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现代化达到更高水平。在当前情况下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要着重从以下五个方面采取措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进一步促进统一市场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财税体制,完善土地制度,加快城市规划体制改革,发挥规划的调控作用。
五是夯实“三农”基础,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要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持续增加农民收入,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六是进一步增大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力度。这既是应对国际压力的需要,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为此,要制定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战略、行动纲领和分阶段实施方案,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和道德规范等手段,建立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和责任体系,形成节能减排增效、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