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亚硝酸盐在食品中的超量使用问题 案例分析
亚硝酸盐在食品中的超量使用问题
背景:
2013年7月8日,河北蠡县公安局办案民警在蠡县林堡乡查获一非法添加有毒物品亚硝酸钠的熟肉店,当场扣押一袋亚硝酸钠,共计500余克,后办案民警抽取店内的熟肉制品样本送上级检验检疫机关进行质量检测,检测机关出具检测报告,结果显示每千克熟肉制品中含有22毫克亚硝酸钠。
2013年10月17日,成都市青羊区食药监局稽查大队对辖区内餐馆进行例行检查,在对位于东城根南街13号的一家名为“易家天下老妈蹄花”餐馆(工商注册名为“青羊区贵锋老妈蹄花店”)进行检查时,对店内的糖醋排骨、卤猪排骨、卤猪脚、珺把4种卤制食品进行监督性抽检,经成都市食品药品检测中心检测,这4种样品中均含有亚硝酸盐。
2014年3月19日,河南省内黄县人民法院审结一起在“炖羊肉”中非法添加亚硝酸盐致人食物中毒案件,经内黄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炖羊肉(汤)中亚硝酸盐含量为1757.4mg/kg。分析:
亚硝酸盐,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主要指亚硝酸钠,亚硝酸钠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或颗粒状,味微咸,易溶于水。外观及滋味都与食盐相似,并在工业、建筑业中广为使用,肉类制品中也允许作为发色剂限量使用。由亚硝酸盐引起食物中毒的机率较高。食入0.3~0.5克的亚硝酸盐即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亚硝酸盐具有防腐性,可与肉品中的肌红素结合而更稳定,所以常在食品加工业被添加在香肠和腊肉中作为保色剂,以维持良好外观;其次,它可以防止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的产生,提高食用肉制品的安全性。但是,人体吸收过量亚硝酸盐,会影响红细胞的运作,令到血液不能运送氧气,口唇、指尖会变成蓝色,即俗称的“蓝血病”,严重会令脑部缺氧,甚至死亡。亚硝酸盐本身并不致癌,但在烹调或其他条件下,肉品内的亚硝酸盐可与氨基酸降解反应,生成有强致癌性的亚硝胺。
亚硝酸盐中毒是指由于食用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腌制肉制品、泡菜及变质的蔬菜可引起中毒,酸钠作为食盐食用而引起,也可见于饮用含有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苦井水、蒸锅水后,亚硝酸盐能使血液中正常携氧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因而失去携氧能力而引起组织缺氧。亚硝酸盐是剧毒物质,成人摄入0.2一0.5克即可引起中毒,3克即可致死。亚硝酸盐同时还是一种致癌物质,据研究,食道癌与患者摄入的亚硝酸盐量呈正相关性,亚硝酸盐的致癌机理是:在胃酸等环境下亚硝酸盐与食物中的仲胺、叔胺和酰胺等反应生成强致癌物N一亚硝胺。亚硝胺还能够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对胎儿有致畸作用。
各国对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添加量均有严格限量,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日允许摄食量为亚硝酸钾或钠≤0.2mg/kg体重,日本规定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不得超过70mg/kg,我国对亚硝酸盐的添加量也有规定,根据国家强制性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亚硝酸盐仅允许腌熏肉等制品有微量残留,限量为30毫克/千克,熏制火腿最高残留量也不得超过70毫克/千克。对非有意添加、自然生成的亚硝酸盐,《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国家标准》规定限量一般为3毫克—5毫克/千克,酱腌菜的限量也仅为20毫克/千克。详见表
纠偏措施:
食品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从强制性角度而言,法律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法律也有其固有的局限性,法律的制定与出台总具有滞后性,常常出现很多大问题之后才意识到法律的空缺。比如我国的《食品安全法》正式出台,是在“婴幼儿三氯氰胺奶粉”事件出现后。1995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是最全面地对食品卫生、安全作出规定的法律,但此法律出现了若干的漏洞,调整的范围很狭窄,仅对食品的生产经营阶段发生的问题进行规定,没有包括种植等环节,也使一些经营者在此期间钻了法律的空子导致问题的出现,2009年出台的《食品安全法》虽然弥补了一些空白,但还是不能超越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法律应有的前瞻性在快速发展的经济面前总显得苍白无力。《食品安全法》出台后问题还是层出不穷,接着又对食品添加剂、食品安全标准等问题作了添加与补充。2012年5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公告,禁止餐饮服务单位采购、贮存、使用食品添加剂亚硝酸盐(亚硝酸钠、亚硝酸钾)。
监督者应积极执法,对于违法者应杀一儆百,加大惩罚力度。我国执法监管体系比较薄弱,一系列的食品安全曝光名单几乎没有一个是监管部门主动曝出来的,全部都是媒体曝光后相关部门才介入调查,这说明在行政监管这一块“监”的部分几乎失效,食品安全变成了媒体孤军奋战的局面,而媒体在作此类报道时又没有相关法律的规定,往往造成各方面的负面影响,所以监管部门应认真执法,出现问题及时解决,扫除每一个违法死角,做好相关工作。食品问题出现后的严格惩罚对问题的再次出现具有很好的警示作用,经营者在惩罚与利益之间作着精细的较量,如果处罚过轻问题将会再次出现。我国的现状是在打击食品问题的执法过程中缺乏力度性与规范化,出现事故后进行一阵风地检查处理,处罚力度较轻,过后相关人员再次复出,问题再次泛滥。这一点国外的惩罚度明显高于国内,如,德国刑事诉讼外增加了巨额的赔偿,而韩国对于造毒食品十年内禁止营业,这些都使经营者警惕到了法律的威严,从而严格守法,从根本上制止不法行为。
媒体报道的积极主动性也对食品安全产生了影响,很多媒体为了“抢眼球”频频曝出各种问题,动不动就出现“有毒,致癌”等字样,媒体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放大效应造成了食品监管的混乱,报道太频繁也使人们对于食品问题出现了麻木心理,网络上几乎天天都有食品问题的揭露,而对于这些问题的处理结果却不了了之,如“奶茶含奶精”,“营养快线凝胶**”等,对于这些报道有些也只是媒体增加一些点击率而已,没有看到实质性的处理结果。媒体的这种放大效应已减弱了人们以及执法人员的信任度,只是出现了以假乱真的现象。对于这种现象,法律应明确食品问题的报道主体,媒体对于报道的事件也应全程监管,杜绝出现“半拉子”现象,做到传播的全面性、真实性,这样才能使监管人员重视存在的问题,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应注重对惩罚结果的报道,让经营者领略到法律的威严,让百姓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而不应过度报道各种问题的现状。所以,还是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宣传和监督。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既要继续揭露、曝光食品安全方面的违法犯罪行为,又要大力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培养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消除“见怪不怪”现象,努力营造人人关心食品安全、人人重视食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就像治理交通安全一样,全民努力。对于群众生活中的细节问题,也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比如,蔬菜应妥善保存,防止腐烂,不吃腐烂的蔬菜;食剩的熟菜不可在高温下存放长时间后再食用;勿食大量刚腌的菜,腌菜时盐应多放,至少腌至15天以上再食用;但现腌的菜,最好马上就吃,不能存放过久,腌菜时选用新鲜菜;防止错把亚硝酸盐当食盐或碱面用。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2760--2011 2 赵建春;;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预防综述[J];科技信息;2007年07期 谢君红;;肉类食品中亚硝酸盐使用状况的调查分析[J];食品科技;2009年04期 4 朱效兵;石晶红;;亚硝酸盐与人体健康[J];河套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5 刘秀梅,高鹤娟.食物中有害物质及其防治[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6 玛丽恩·内斯特尔.食品安全[M].程池,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7 陈蓉;;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完善[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刘燕;陆智文;;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责任体系研究[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2年05期
第二篇:食品分析问题总结
食品分析与检测简要问题总结
1.什么是食品理化检验?
食品理化检验是研究各种食品组成成分的检测方法及相关理论,进而评定食品品质及其变化的一门实验科学。主要是依据食品的物理、化学和物理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运用分析的手段,对各类食品(包括原料、辅助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的成分和含量进行检测,以保证生产出质量合格的产品。
2.食品理化检验的一般程序分为几个步骤?
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样品的预处理→分析检测→数据处理 →品质判断。
3.采样的基本原则是什么?采样的步骤有哪些?
是检测结果是否准确的先决条件,必须遵循的原则:
(1)采集的样品要均匀,有代表性,反映全部被检食品的组成、质量、卫生状况;
(2)采样过程中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防止成分逸散或带入杂质;
采样的步骤:检样、原始样品、平均样品
4.为什么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方法有哪些?
原因:食品的成分很复杂,以复杂的结合态或络合态形式存在,当测定其中某种组分的含量,其他组分的存在常带来干扰;有些被测组分,如污染物、农药、黄曲霉毒素等含量极低,难以直接检测。
常用方法:物理法(蒸馏法、萃取法、浓缩法);化学法(干法分解法、湿法分解法、磺化和皂化法、沉淀法、掩蔽法);仪器分离、浓缩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
5.样品保存的原则是什么?
原则:防止污染、防止丢失、防止水分变化、防止腐败变质。样品应该干燥、低温、避光、密封保存
6.比重计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用途?如何正确使用比重计?
食品工业中常用的密度计有普通密度计、锤度计、乳稠计、波美计、酒精计等 普通密度计:普通密度计是直接以20℃时的密度值为刻度的。
锤度计:锤度计是专用于测定糖液浓度的密度计。乳绸汁是专用于测定牛乳相对密度测量相对密度的范围1.015~1.045。
波美计:用于测定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酒精计:用以测量酒精浓度的比重计.使用方法:将混合均匀的被测样液沿筒壁徐徐注入适当容积的清洁量筒中,注意避免起泡沫。将密度计洗净擦干,缓缓放入样液中,待其静止后,再轻轻按下少许,然后待其自然上升,静止并无气泡冒出后,从水平位置读取与液平面相交处的刻度值。同时用温度计测量样液的温度,如测得温度不是标准温度,应对测得值加以校正。
7.说明折光计的使用步骤及注意事项。
使用步骤:(1)校准仪器
(2)酒精擦净棱镜表面并挥干
(3)滴加l~2滴样液于进光棱镜磨砂面上,迅速闭合两块棱镜,调节反光镜,使 镜筒内视野最亮。
(4)转动棱镜旋钮,使视野出现明暗两部分,且视野中只有黑白两色
(5)明暗分界线在十字线交叉点。
(6)读数
(7)测量温度
(8)清洗
注意问题:
1.测量前将棱镜盖板、折光棱镜清洗干净并拭干。
2.滴在折光棱镜面上的液体要均匀分布在棱镜面上,并保持水平状态合上盖板。
3.使用换档旋钮时应旋到位,以影响读数。
4.要对仪器进行校正才能得到正确结果。
8.解释恒重的概念及操作步骤。
恒重:指前后两次干燥或灼烧后的质量之差不超过规定的范围。恒重的操作步骤:干燥→冷却→称重→干燥→冷却→称重,直至前后两次的 质量之差不超过规定的范围。
9.什么是水分活度值?测定水分活度值的意义是什么?
水分活度值等于在同一温度下,食品中水分所产生的蒸汽压与纯水蒸气压之间的比值。在一定温度下食品与周围环境处于水分平衡状态时,食品的水分活度值在数值上等于用百分率表示的相对湿度,其数值在0~l之间
测定意义:单纯的水分含量并不是表示食品稳定性的可靠指标,相同含水量的食品却有不同的腐败变质现象,是由于水与食品中其他成分结合的方式不同而造成的水分活度表示食品中水分的存在状态,反映了食品中水分与食品的结合程度或游离程度,反映了食品中能被微生物利用的有效水分的状况,所以在食品生产与保藏中具有重要意义。
10.为什么将灼烧后的残留物称为粗灰分?
食品的灰分与食品中原来存在的无机成分在数量和组成上并不完全相同。因为:(1)食品在灰化时,某些易挥发元素,如氯、碘、铅等,会挥发散失,磷、硫等也能以含氧酸的形式挥发散失,使这些无机成分减少。
(2)某些金属氧化物会吸收有机物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而形成碳酸盐,又使无机成分增多。因此,灰分并不能准确地表示食品中原来的无机成分的总量。从这种观点出发通常把食品经高温灼烧后的残留物称为粗灰分。
11.样品在灰化前为什么要进行炭化处理?
试样经上述预处理后,在放入高温炉灼烧前要先进行炭化处理。(1)防止在灼烧时,因温度高试样中的水分急剧蒸发使试样飞扬;(2)防止糖、蛋白质、淀粉等易发泡膨胀的物质在高温下发泡膨胀而溢出坩埚;(3)不经炭化而直接灰化,碳粒易被包住,灰化不完全。
12.对于难灰化的样品可采取什么措施加速灰化?
(1)、样品经初步灼烧后,取出冷却,从灰化容器边缘慢慢加入(不可直接洒在残灰上,以防残灰飞扬)少量无离子水,使水溶性盐类溶解,被包住的碳粒暴露出来,在水浴上蒸发至干涸,置于120~1300C 烘箱中充分干燥(充分去除水分,以防再灰化时,因加热使残灰飞散),再灼烧到恒重。
(2)、添加灰化助剂:硝酸、乙醇、过氧化氢、碳酸铵,这类物质在灼烧后完全消失,不致增加残留灰分的重量或添加氧化镁、碳酸钙等惰性不熔物质:这类物质的作用纯属机械性的,它们和灰分混杂在一起,使碳微粒不受覆盖。此法应同时作空白试验。
13.写出食品PH测定过程,应注意哪些问题? 样品处理→酸度计的校正→样液PH测定。
注意事项:
(1)第一次使用的pH电极或长期停用的pH复合电极,在使用前必须用3mol/L 的氯化钾溶液中浸泡24h。
(2)如果在标定过程中操作失误或按键按错而使仪器测量不正常,可关闭电源,然后按住“确认”键后再开启电源,使仪器恢复初始状态,然后重新标定。
(3)经标定后,“定位”键及“斜率”键不能再按,如果触动此键,此时仪器pH指示灯闪烁,不要按“确认”键而是按“pH/mV”键,使仪器重新进入pH测量即可,而无须再进行标定。
(4)标定的缓冲溶液第一次采用pH = 6.86pH 的溶液,第二次用接近被测溶液pH的缓冲液,被测溶液为酸性时选pH = 4.00pH的缓冲液,碱性时选pH = 9.18pH 的缓冲液。
(5)一般情况下,在24小时内仪器不需再标定。
14.对于颜色较深的样品,在测定其总酸度时应如何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1)可以将样液加入同体积的无二氧化碳的蒸馏水稀释,或用活性炭脱色处理后测定。
(2)改用电位滴定法,用PH计指示滴定终点。
15.简要叙述索氏提取法的操作步骤。
滤纸筒的制备→样品制备→索氏提取器的准备→抽提→回收溶剂
16.简要叙述索氏提取法应注意的问题。
①样品必须干燥,样品中含水分会影响溶剂提取效果,造成非脂成分的溶出。②滤纸筒的高度不要超过回流弯管,否则超过弯管中的样品的脂肪不能提尽,带来测定误差。
③乙醚回收后,剩下的乙醚必须在水浴上彻底挥净,否则放入烘箱中有爆炸的危险。乙醚在使用过程中,室内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仪器周围不能有明火,以防空气中有乙醚蒸气而引起着火或爆炸。
④抽提要完全,可用滤纸或毛玻璃检查,由提脂管下口滴下的乙醚(或石油醚)滴在滤纸或毛玻璃上,挥发后不留下痕迹即表明已抽提完全。
⑤抽提所用的乙醚或石油醚要求无水、无醇、无过氧化物,挥发残渣含量低。因水和醇会导致糖类及水溶性盐类等物质的溶出,使测定结果偏高。过氧化物会导致脂肪氧化,在烘干时还有引起爆炸的危险。⑥ 提取后烧瓶烘干称量过程中,反复加热会因脂类氧化而增量,故在恒量中若质量增加时,应以增量前的质量做为恒量。为避免脂肪氧化找成的误差,对富含脂肪的食品,应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
17.说明酸水解法测定的原理及适用范围?
原理是利用强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将试样成分水解,使结合或包藏在组织内的脂肪游离出来,再用有机溶剂提取,经回收溶剂并干燥后,称量提取物质量即为试样中所含脂类
适用:脂肪包含于组织内部(如面粉及其焙烤制品);脂类与蛋白质或碳水化合物形成结合脂;一些容易吸潮、结块、难以烘干的食品。
不适用:含大量磷脂和含糖量较高的食品。
18.直接滴定法测定食品还原糖含量时,为什么要对葡萄糖标准溶液进行标定? 因为还原糖在碱性溶液中与硫酸铜的反应过程极为复杂,并非反应方程式中所反映的那么简单。因此,不能根据反应式直接计算出还原糖含量,而是要用已知浓度的葡萄糖标准溶液标定的方法,或利用通过实验编制的还原糖检索表来计算。
19.直接滴定法测定食品还原糖含量时,对样品液进行预滴定的目的是什么?
样品溶液预测的目的:一是本法对样品溶液中还原糖浓度有一定要求(0.1%左右),测定时样品溶液的消耗体积应与标定葡萄糖标准溶液时消耗的体积相近,通过预测可了解样品溶液浓度是否合适,浓度过大或过小应加以调整,使预测时消耗样液量在10ml左右;二是通过预测可知道样液大概消耗量,以便在正式测定时,预先加入比实际用量少1ml左右的样液,只留下1mL左右样液在继续滴定时加入,以保证在短时间内完成续滴定工作,提高测定的准确度。
20.影响直接滴定法测定结果的主要操作因素有哪些?为什么要严格控制这些实验条件?
测定中还原糖液浓度、反应液碱度、滴定速度、热源强度及煮沸时间等都对测定精密度有很大的影响。反应液碱度的碱度直接影响Cu 2 +与还原糖反应的速度、反应进行的程度及测定结果。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反应液的体积,还原糖液浓度要求在0.1%左右,与标准葡萄糖溶液的浓度相近,标定和测定时消耗的体积应接近,使反应体系碱度一致;继续滴定至终点的体积数应控制0.5~lml以内,以保证在 lmin内完成续滴定的工作,目的是使绝大多数样液与碱性酒石酸铜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反应,减少因滴定操作带来的误差;热源一般采用800W电炉,热源强度和煮沸时间应严格按照操作中规定的执行,否则,加热至煮沸时间不同,蒸发量不同,反应液的碱度也不同,从而影响反应的速度、反应进行的程度及最终测定的结果。
21.直接滴定法测定食品还原糖含量时,用到哪些试剂?各有什么作用?测定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试剂的作用:碱性酒石酸甲液、乙液是氧化剂;乙酸锌溶液沉淀蛋白质;亚铁氰化钾溶液消除氧化亚铜的干扰,使滴定终点变成无色;0.1%葡萄糖标准溶液定量标准。注意事项:甲、乙液应分别储存,使用时才混合;滴定时要保持沸腾状态(1分);样品溶液需要预测;反应液碱度、热源强度、煮沸时间和滴定速度直接影响测定结果,预测及正式滴定中力求条件一致,平行试验中样液消耗量相差不超过0.1mL。
22.测定食品中的蔗糖含量为什么要进行水解?为什么要严格控制水解条件?
蔗糖是非还原性双糖,经酸水解后可生成具有还原性的葡萄糖和果糖,再按测定还原糖的方法进行测定。蔗糖在本法规定的水解条件下,可以完全水解,而其他双糖和淀粉等的水解作用很小,可忽略不计。所以必须严格控制水解条件,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与重现性。此外果糖在酸性溶液中易分解,故水解结束后应立即取出并迅速冷却中和。
23.简述酸水解法测定淀粉含量的原理及操作要点。
原理:样品经除去脂肪及可溶性糖类后,其中淀粉用酸水解成具有还原性的葡萄糖,然后按还原糖测定,并折算成淀粉含量。换算系数为162/180=0.9。
操作要点:①样品处理:乙醚—除去脂肪;乙醇—除去可溶性糖类
②水解 ③标定:同“还原糖的测定”中的“直接滴定法” ④样液的测定:同“还原糖的测定”中的“直接滴定法” ⑤同时做试剂空白试验⑥结果处理
24.粗纤维和膳食纤维有何区别?
粗纤维:是植物性食品的主要成分之一,是指食品中那些不能被稀酸、稀碱所溶解、不能为人体所消化利用的物质。其中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木质素。
膳食纤维:是指人们的消化系统或者消化系统中的酶不能消化、分解、吸收的物质。比粗纤维更能客观、准确地反映食物的可利用率。
25.粗蛋白含量:新鲜食品中含氮化合物大都以蛋白质为主体,凯氏定氮法是通过测出样品中的总含氮量再乘以相应的蛋白质系数而求出蛋白质的含量的方法。由于样品中含有少量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如核酸、生物碱、含氮类脂、卟啉以及含氮色素等非蛋白质的含氮化合物,所以结果为粗蛋白含量。
26.蛋白质系数:每份氮素相当于的蛋白质的份数。一般蛋白质含氮为16%,所以1份氮素相当于6.25份蛋白质。此数值(6.25)称为蛋白质系数,27.测定维生素A时,为什么要先用皂化法处理样品?
因含维生素A的样品多为脂肪含量高的油脂或动物性食品,故必须首先除去脂肪,将维生素A从脂肪中分离出来,常规的去脂方法是采用皂化法。
28.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的原理及操作步骤如何?加入的各种试剂起什么作用?操作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原理:样品、浓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其中碳和氢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逸出,而样品中的有机氮转化为氨,并与硫酸结合成硫酸铵。然后加碱蒸馏,使氨逸出,用硼酸溶液吸收后,再以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根据消耗的标准盐酸液的体积可计算蛋白质的含量。
测定步骤:样品的消化、蒸留、吸收和滴定。
试剂的作用:硫酸铜催化剂和指示剂;硫酸钾提高沸点(4000C);浓硫酸消化;氢氧化钠溶液蒸留出氨气;硼酸溶液吸收氨气;盐酸标准溶液标定硼酸氨。
注意事项:所用试剂需用无氨蒸馏水配;消化初期先小火防泡沫溢出;蒸馏装置要密封,冷凝管要插入吸收瓶液中,蒸馏结束一定要先撤吸收瓶再关电炉。
29.蛋白质蒸馏装置的水蒸气发生器中的水为什么要用硫酸调成酸性?
可以避免水中的氨被蒸出而影响测定结果。
30.蛋白质测定的结果为什么要乘以蛋白质系数?
蛋白质系数是指一份氮素相当于蛋白质的份数。蛋白质的测定往往只限于测定总氮量,所以要乘以蛋白质系数才能得到蛋白质的含量。
31.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测定中样品处理及提取有何不同之处?为什么?
测定维生素A时,样品需经过皂化处理使维生素A从脂肪中分离出来,然后用有机溶剂提取;而测定维生素C时,样品需用草酸溶液浸泡或捣碎,然后将溶液过滤即可。因为维生素A是脂溶性维生素,而维生素C是水溶性维生素,且在酸性提条件下稳定。
32.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有哪些?适用范围如何?
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有:2,6-二氯靛酚滴定法、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荧光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1)2,6-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的是还原型抗坏血酸,该方法简便、灵敏,但特异性差,样品中的其他还原性物质(如铁离子、铜离子等)会干扰测定,使结果偏高,对色深样液的滴定终点不易辨别。
(2)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和荧光法测得的是抗坏血酸和脱氢抗坏血酸的总量。苯肼法操作复杂,特异性差,易受共存物质的影响;荧光法受干扰的影响较小,结果较准确,重现性好,但操作复杂。
(3)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同时测得抗坏血酸和脱氢抗坏血酸的含量,具有干扰少,准确度高,重现性好,灵敏、简便、快速等优点,是上述几种方法中最先进、可靠的方法。但分析成本较高。
33.比较测定汞的样品处理方法和测定铅的样品处理方法有何不同?为什么? 测定汞的样品预处理通常采用高压消解或微波消解法在密闭的环境中进行样品处理,而测定铅的样品处理可以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外,还可以采用湿法消化或干法灰化法进行样品处理。因为汞是容易挥发的元素,所以在进行样品预处理时应在密闭的环境中进行,避免造成汞元素的损失,影响测定结果。
34.简述银盐法测定砷含量的原理。测定过程中有哪些干扰因素?如何消除?
原理:在碘化钾和酸式氯化亚锡存在下,样品消化液中高价砷还原成三价砷,三价砷与锌粒和酸反应产生的氢作用,生成砷化氢气体,经银盐溶液吸收后,使银呈红色胶体游离出来,溶液的颜色呈橙色至红色。颜色的深浅与银含量成正比,据颜色的深浅进行分光光度比色,间接对样品中的砷进行定量。
干扰因素及消除方法:
(1)氯化亚锡试剂不稳定,在空气中能氧化生成不溶性氯氧化物,失去还原剂作用。配制时加盐酸溶解为酸性氯化亚锡溶液,加入数粒金属锡,经持续反应生成氯化亚锡,新生态氢具有还原性,以保持试剂溶液的稳定的还原性。
(2)乙酸铅棉花,塞入导气管中,是为吸收可能产生的硫化氢,使其生成硫化铅而滞留在棉花上,以免吸收液吸收产生干扰,因为硫化物与银离子生成灰黑色的硫化银,影响比色。
(3)锌粒的大小和规格及酸的用量会影响实验结果,不同形状和规格的无砷锌粒,因其表面积不同,与酸反应的速度就不同,这样生成氢气气体流速不同,将直接影响吸收效率及测定结果。
(4)吸收液中DDC-Ag的浓度以0·2%~0·25%为宜,浓度过低将影响测定的灵敏度和重现性。因此,配制试剂时,应放置过夜或在水浴上微热助溶,轻微的浑浊可以过滤除去。若试剂溶解度不好时,重新配制,吸收液必须澄清。
(5)样品消化液中的残余硝酸需设法驱尽,硝酸的存在影响反应与显色,会导致结果偏低,必要时需增加测定用硫酸的加入量。
(6)砷化氢发生器及吸收应防止在阳光直射下进行,同时应控制温度在25’C左右,防止反应过激或过缓,作用时间以45min 至1h为宜,室温高时氯仿部分挥发,在比色前用氯仿补足4mL,以免影响结果。
(7)吸收液中含有水分时,当吸收与比色环境的温度改变,会引起轻微浑浊,比色时可微温使其澄清。
35.为什么说食品中矿物质元素测定时样品的处理是关键?
(1)食品成分复杂,其中的无机元素一般常与有机物结合,以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食品中,在测定无机元素之前,必须先采用干法灰化和湿法消化破坏有机物质,释放出被测组分。
(2)破坏掉有机物质的样液中,多数待测元素浓度低,而且还有其他元素的干扰,所以要浓缩和除去干扰。所以样品制备时应考虑将复杂成分中的待测成分制成供测试样液。36.什么是功能性食品?有哪些类型?
功能食品又称为“保健食品”,它指具有与生物防御、生物节律调整、防止疾病、恢复健康等有关的功能因子,经设计加工,对生物体有明显调整功能的食品。
目前我国的功能食品依据它们调节的功能分为24个类型,分别是调节血脂、免疫调节、抗氧化、延缓衰老、抗疲劳、耐缺氧、辅助抑制肿瘤、调节血糖、减肥、改善睡眠、改善记忆、抗突变、促进生长发育、护肝、抗辐射、改善胃肠功能、改善营养性贫血、美容、改善视力、促进排铅、改善骨质疏松、改善微循环、护发、调节血压。
37.测定二氧化硫残留量时,1)副玫瑰苯胺溶液加入盐酸后颜色有什么变化?盐酸的用量对颜色的变化有哪些影
响?如何判断盐酸用量已适合?
2)样品处理后应在多长时间内测定,否则会怎样? 3)样品处理中加入氢氧化钠的目的是什么? 4)氨基磺酸不是显色剂,但在比色时为什么要加入氨基磺酸?
5)加入四氯汞钠溶液的作用是什么?
答:1)颜色由红变黄。盐酸副玫瑰苯胺中盐酸的用量影响显色,加入盐酸量多时色
浅,量少色深。加盐酸调成黄色后,必须放置过夜后使用,使用时以空白管不显色为宜,否则需重新用盐酸调节。
2)样品中加入四氯汞钠吸收液后,溶液中的二氧化硫含量在24h之内稳定,所以测
定应在24h内进行,否则测定结果偏低。
3)是将食品中的二氧化硫释放出来。
4)亚硝酸对本法有干扰,故加入氨基磺酸铵,是为了分解亚硝酸,减少干扰。
5)亚硫酸盐与四氯汞钠反应生成稳定的络合物,避免在分析中SO2的损失。
38.测定食品中色素含量时,样品溶液为什么要用20%柠檬酸调至PH为4?
样品在加入聚酰胺粉吸附色素之前,要用20%柠檬酸调至PH至4左右,因为聚 酰胺粉在偏酸性(PH4~7)条件下对色素吸附力较强,吸附较完全。
39.为什么食品中污染的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常以黄曲霉毒素B1为主要指标?
因为在AFT中,由于AFTB1毒性大、含量多,且在一般情况下如未检查出AFTB1,就不会存在AFTB2、G1等,所以食品中污染的AFT含量常以AFTB1为主要指标。
40.食物中的苯并芘和亚硝胺是怎样产生的?如何对其进行测定?
食品中苯并芘的来源有多种渠道。一是各类食物在烟熏、烧烤或烧焦过程中产生的,或被燃料燃烧时产生的多环芳烃污染。二是重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有机物燃烧不完全产生的苯并芘污染大气、水源和土壤,继而造成农作物、蔬菜、水果等被苯并芘二次污染。另外,有些细菌、原生动物、淡水藻类和有些高等植物,在体内可以合成苯并芘。测定方法主要有薄层色谱法、荧光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食品中亚硝胺的来源包括:①腌制食品时亚硝酸盐的作用,如咸鱼、咸肉; ②加热干燥时,空气中氮气氧化成氮氧化物的作用,如啤酒、奶粉、豆制品等。所以亚硝胺在咸鱼(尤其是海产品)、啤酒、腌肉制品、奶粉、豆制品等食品中的检出率最高,而在新鲜蔬菜、水果及新鲜肉类中的检出率很低。测定方法有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热能分析仪(GC—TEA)法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仪(GC—MS)法等。
第三篇:课件使用案例分析及反思
课件使用案例分析及反思
快大茂镇中心小学:张玉秋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技术已悄无声息地融入了小学数学的课堂中。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以其题材丰富形象、形式新颖多样、课堂信息量大、节约课堂时间等优势,为学生创造了有利的学习环境,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从而把课堂教学引入了全新的境界。
然而,在应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如何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并不断提高教学效率,这是眼下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观点。案例:在教学“认识平行四边形”时,课始,在大屏幕展示出了一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让学生说说每一种图形的特点。学生纷纷叙述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接着引入“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点呢?”这时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两个钝角和两个锐角”;“相对的两条边好像一样长” ;“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于是,我胸有成竹地继续引导,“那么平行四边形的相对的边和角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下边我们一起来观察大屏幕”。这时所有的同学都聚精会神地盯着大屏幕,然而大屏幕上却出现了“此图片无法显示”。原本设计好的课件无法显示,连基本图片也没了。面对这样的局面,我心里很清楚,凭借自己现有的水平是无法处理了,怎么办?即便后边的课件能用,缺少了这一页效果也不会好,于是我急中生智马上关掉了电脑,并笑着对同学们说“本来想让电脑先生来帮助我们的,可是现在他生病了,那么我们就自己来解决好不好?老师相信你们有这个能力”,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好!”接着我让学生拿出直尺和量角器,打开教材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测量平行四边形边的长度和角的度数。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并没有因为课件出现的故障而受到影响,同样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通过上面的案例反思整个教学过程,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要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一、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课前要提前测试
目前大多数教师使用的课件大多是通过网上下载、再进行修改后投入使用的,对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提前测试,有利于授课教师更加熟悉课件流程,增加授课信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授课教师教师对课件的提前测试,能够发现课件中细小的问题,如:.图形、文字等是否大小合适,是否让学生可以看得清楚;课件颜色搭配是否合理,能否正常播放。也可以通过测试,系统地把握对课件时间的安排。
二、随时做好不用课件的教学准备
我们在教学中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要掌握多种教学手段并能灵活运用。多媒体课件固然有它的优势,但在使用过程中 也可能出现意外,如计算机系统出现故障使课件不能正常运行、意外停电而无法使用课件等等。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做好不用课件教学的准备,关键在于我们在设计每个教学环节时应想到:如果这个环节出现意外,不能使用应用课件了,我该怎样进行下面的教学?做到胸有成竹,随机应变,在遇到上述情况时才不会乱了分寸。
三、多媒体课件不能成为课堂的主角
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用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突破重点、难点,解决一些传统教学不易解决的问题的,任何教学手段都不是万能的,教师不能僵化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更不能忽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辅助手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地位是不应丧失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有效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必要条件。现代教育技术只是达到教学目的的手段之一。
四、多媒体课件不能代替板书
系统的板书是学生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进行知识加工,形成新知的外部支撑点,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桥梁,是教学内容不可或却的环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是点击鼠标,适当解说,黑板空无一字或只写课题,学生长时间观看屏幕,他们独立探究、阅读、实践的时间较短。这种教学方式既不利于学生主体参与,也不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这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总之,多媒体课件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它的制作和使用应以实现最终教学目的为宗旨,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安排仍要由教师完成。只有教师掌握娴熟的信息技术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才能有力地促进课堂教学,才能使教材和课堂变得生动,从而更有效地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四篇:科研经费违规使用案例分析
科研经费违规使用案例分析
时间: 2013-04-26 10:16 来源: 计算机学院
1.段振豪贪污科研经费百余万被判刑13年 用假票据报销百余万
2012年2月13日10时30分许,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段振豪等待候审,紧随其后的是本案的另一名被告人车春兰,案发前,她是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计算机地球化学学科组秘书。
检方起诉书显示,2002年至2011年7月间,段振豪担任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计算地球化学及其应用学科组组长,负责科研项目的立项申请、项目执行直至结题验收全过程。而他的秘书车春兰为学科组提供辅助性工作。
检方提出了三起指控事实:二人于2002年至2011年7月间以报销科研经费为由,使用虚假的票据报销差旅费等共计124万余元,段振豪非法占有上述款项后给车春兰少量好处费;2011年5月,段振豪与他人签订虚假的网站开发合同,使用虚假的票据报销网站开发费,骗取科研经费5.85万元;车春兰于2003年至2010年间用假票据报销17.85万。
根据检方掌握的证据,段、车二人的涉案手法,主要是找虚假票据以各种名义从科研经费中报销。报销名目包括差旅费、复印装订费、劳务费、租车费以及网站开发费等。为他们提供票据的人包括段振豪的亲友、学生、熟人、同事等。二人假借课题组成员的名义将票据从财务报销,而课题组成员崔某等证实,这些研究内容基本上都是在实验室完成的,崔某本人根本没有因科研出过差。
而据段振豪自己的供述,在他虚报的差旅费中,有20多万是保姆张某提供的前往银川的发票,有30多万是蔺某提供的前往大庆的发票,另有20多万是他每年回湖南老家探亲的票据和弟弟提供的发票,另外他还找了一家机票代理公司买了虚假行程单。
拿到这些虚假的单据后,段振豪将其交给车春兰,车春兰有时还会提醒他以哪些学生的名义报销从财务的角度更合理。等每次报销拿到钱后,段振豪承认他都会给车春兰几百块钱好处费,再将部分钱款给了张某、蔺某等人,还给学生发过劳务费,将部分现金放在办公室备用,其余款项都存在了银行账户,后将账户钱款转存到妻子曹某名下。(2013年01月04日来源:新华网)2.湖南某高校2名教师伪造公文骗取经费
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官方网站于2012年4月10日发布题为“湖南两教师伪造总署公文被处分”的消息,文中称湖南某高校两名教师王某与李某因伪造新闻出版总署科研立项文件,利用虚假课题及其立项资金单独或伙同他人套取学院配套资金,受到处分。
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消息,2010年6月至2011年8月期间,该事件主要责任人王某通过委托他人私刻公章、制作假公函,先后伪造新闻出版总署科研立项文件7份,交给学院科研处。涉及所谓“课题”7项、所谓“立项经费”83万元,其中包括与该院科研处副处长李某有关的“课题”两项。2011年10月8日,该高校致函新闻出版总署,请求确认科研 课题有关公文的真伪性,经与总署办公厅核实,所附7份总署公文均系伪造。
2011年12月28日,该高校对两名主要责任人作出处理:给予王某开除留用察看一年处分,根据《教师资格条例》有关规定,报教育行政机关撤销其教师资格;给予李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免去其科研处副处长职务。(2012年07月13日来源:中国青年报)3.院长用学生名义冒领劳务费据为己有
据新华社电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日前侦结一起高校科研经费腐败案件,涉案教师利用学校对科研经费监管的漏洞,用学生的名义冒领劳务费据为己有。
据检方介绍,2007年5月,北京市某高校教师肖某拿到了一家部级单位的翻译研究项目,并担任该项目负责人,项目经费15万元。
2008年4月,肖某从所在学院办公室工作人员那里拿到28名学生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后,从2008年5月至12月以这28名学生的名义分7次领取劳务费共计82400元。而事实上,根据下达项目的这家部级单位对项目经费使用的规定,项目的劳务费只能支付给课题成员中没有工资性收入的相关人员(如在校研究生)和临时聘用人员,而作为学校教师,肖某无权领取劳务费。因他人举报,肖某冒领劳务费由此案发。
海淀区检察院于2011年7月对肖某以涉嫌贪污罪立案侦查。目前,肖某案已移送审查起诉。
办案人员告诉记者,肖某拿到翻译研究项目后,为了达到避税的目的,利用学生的名义领款每次都是800元。每次领取劳务费,肖某一人都在劳务津贴领用单上“课题负责人”栏和“主管”栏签字同意,而从未有人对此提出质疑。(2011年12月27日来源:京华时报)4.高校科研经费腐败生态链:跑冒滴漏触目惊心
赵静(化名)是北京一所著名高校财务部委派化学学院的会记,所在学院老教授较多,课题资源相当丰。由于常年接触,大家对赵静比较信任,只要账户内还有钱不影响自己的科研进度,教师们往往不太关心账户的变动,一笔钱有时从一个课题账户转移到另一个账户报销,也常委托赵静调整办理。这给赵静带来了可乘之机。起初,赵静在教师们的发票中加进一点个人的费用,逐渐发展到报销1万元。赵静放进去自己找来的票据数千元,头两年赵静还有所顾虑,每年贪污大约在一两万袁。第三年开始,骗取次数不断增多,每年贪污数均在10万元以上,最高一年近20万元。最为不可思议的是,有的教授出国了,名下还有课题经费没有用完的,竟变成了她自己的小金库,为了方便报销,她甚至还伪造他人名章,假冒他人签发。
赵静案发后,法院审理查明,在长达9年时间里,赵静贪污了97万余袁,其中绝大部分是科研经费,涉案106笔之多。赵静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其处心积虑所贪污款项也被悉数归还单位,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
赵静所在学院,两名实验室工作人员利用管理仪器开发经费的职务之便,借学院组织到外地高校考察之机,个人前往周边省份旅游,回京以外出考察、对外交流名义公款报销个人旅游费用共计5万余元,最终以贪污罪被判。
在这起案件中,学校规定,经费报销需要部门负责人、学院主管财务的院领导逐一审核并在报销单据上签章才能报销,两名实验室工作人员多次在报销单据上偷盖实验室一位负责人的印章,轻松绕过本部门审核,随后这个不符合程序的“公差”一步步绕过多重监管。(2011年12月15日来源:中国青年报)5.检察官曝高校科研费腐败群像 “拉大旗作虎皮”
在涉及科研经费腐败案件的调查中,检察官们发现,部分经费并没有严格按照规定实行专款专用,许多费用支出与课题无关,财务报销过程中,先报销后签字、假冒他人签名、代替他人签名的现象不在少数,而利用发票冲账也时有发生。
此外,还有一种更为荒谬的现象:由于当前以知名教授名义申报课题更容易,同事或学生在申报课题时往往“拉大旗作虎皮”,可能实际工作这名教授完全没有参与,直到经费使用出了问题找到他们时,这些教授才恍然想起自己曾经在课题申请表上签过名。
据海淀区检察院检察官李思瑶介绍,2006年至今,该院共立案侦查科研经费领域职务犯罪案件16件16人,其中,贪污、挪用类犯罪较为集中,都是利用科研经费监管漏洞大肆作案。“其中发生在高校里的案件占了相当比例”。
教授“纵横捭阖”
北京市一所二本院校的张志刚教授(化名)曾负责一家部级单位的课题项目“外宣资料翻译研究”,这一课题为“纵向课题”,但在高校,相对而言,“横向课题”提取劳务费更加便利。张志刚隐瞒了这家部级单位的证明,先以“横向课题”为名向学校科技处申请立项。不久,学校出台规定,对于“纵向课题”奖励补贴力度加大,优势超过“横向课题”,张志刚随后又找到学校改以“纵向课题”立项。然而,在提取经费时,他却找来一份有20余人的在校学生名单,依旧按照“横向课题”管理规定,以在校学生名义先后8次虚报冒领劳务费共计8万余元。在接到举报调查后,检察院以其涉嫌贪污罪立案侦查。
课题费变“绩效工资”
黑龙江一所高校的财务人员赵老师向记者透露,教授从学校直接拿到的收入大致分为两块:“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其中绩效工资占到至少一半的比例,而基本工资一般在5000元左右。这就意味着,即便是级别相同、工龄相同的教授,收入也会有差别,申请课题经费多的科研人员,可支配的资金多,用来发绩效工资的部分就多。
赵老师介绍,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为了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高校开始鼓励教师“积极申请课题”,教授更是成为大学申请经费的筹码和“摇钱树”,以课题经费提成来提高待遇由此肇始。
与此同时,不同学科获取课题经费额的差异巨大,理工科一个大项目就几百万上千万元,人文学科一个课题能拿到几十万元的就算不错,基于同样比例的提成也加大了教师收入的不均衡。
一边是高校经费不断增长,一边则是教授基本工资增长有限,在这样的体制下,个人创 收变得顺理成章:开办公司、校外兼职走穴,有的教授每年的收入可高达数百万元,挣得盆满钵满。
仪器设备采购也是一大黑洞
在一所师范院校,一名实验设备采购员在为本单位采购聚焦显微镜、分析仪等仪器过程中,收受仪器设备厂商给予的好处费近万美元。检方在办案中发现,合同书中的内容被随意“篡改”,“设备培训费”打进了采购员个人账户而无人监管。最终该采购员以受贿罪被判刑6年。(2011年12月16日来源:荆楚网-楚天金报)(据《中国青年报》报道)
6.我国科研经费仅40%用于项目肆意挥霍成潜规则 科研经费被肆意侵占挥霍,在科研圈内早已不是秘密。
一个月前,财政部、科技部发出《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通知》的核心内容,是要强化预算编制、严格评估评审,结余资金上交。同时,对非涉密课题预算进行公示,探索课题绩效的公示制度。
“头痛医脚,脚痛医头,纯粹走过场的,下多少个通知也没用。”10月30日,中国社科院西部地区某研究所任高(化名)表示,科研经费怎么花,实际上都是公开的秘密。作为一名老科研人员,任高对于科技界一些潜规则颇感无奈。她说,大家都这么做,你不做,就显得另类了,再者领导也不会相信你。
科研经费的使用,诸如扩大开支范围、擅自调整预算、突击购买设备等屡见不鲜。2010年,仅国家审计署查出的资金就达数亿元。中国科协一项调查显示:科研资金用于项目本身仅占40%左右,大量科研经费流失在项目之外。
接受本报采访的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中科院院士表示,早几年,中国科技投入不足,是制约科技创新的一大瓶颈。如今钱到位了,但是有限的钱却没有花在刀刃上,成了部分科研人员的“圈钱”法宝。
海淀区检察院一要求匿名的工作人员称,2003年至今,该院共立案侦查科研经费领域职务犯罪17件,涉案人员21人,其中,贪污、挪用类犯罪较为集中,涉案人员不少为高级知识分子。
项目老板
“竞争,哪儿都是竞争,表面是为了项目,实际都是为了钱。”55岁的中南某大学驻京办主任肖文凯说,都说高校驻京办跑项目,跑钱,其实跑得最厉害的还是搞科研的。肖文凯说,由于科研人员的收入和获得经费不成比例,再加上有些科研单位的绩效工资都是从经费里开,所以大家都动这个脑筋。
以肖所在的学校为例,大学讲师一个月的收入才3000元,副教授4000不到。而科研所的工资,刨去科研经费里的绩效工资,基本工资也就四五千。而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方新接受采访时公开表示,现在的经费可以去买科研设备、去做事情,但是不能给人,这个问题仍没有解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政策局局长韩宇透露,在我国科研经费投入中,劳务使用情况占23.6%,而发达国家的比例则达45%。我国科研人员人均每年劳务成本约为日本的1/12,韩国的1/6。
任高直言,节节攀升的物价和工资不成正比,所以大家也就一根筋地想着法儿搞项目,搞科研。因为钱到手后,怎么花是自己说了算。
此外,在科研领域里,中国目前还没有一部关于科研项目立项、审批、经费使用、监管责任的系统法律。立法的缺失,直接导致科研项目管理的混乱。而科研项目管理又呈现出“政出多门、各自为政”的局面,各经费来源单位对自己主管的科研项目都制定办法,各高等院校、科研所也制定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的不统一造成不同科研单位管理规定不协调和冲突,造成了客观上纵容了科研腐败问题的发生。
另外,一些有身份和名望的老师也会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到处跑项目、揽课题。跑到项目后,再找一些老师共同研发,按需支付部分劳务费后,剩余的全部落入个人小金库。而那些跟着导师做科研课题的博士生,也能从科研经费里拿到一些酬劳。
“在科研圈内,这叫‘项目老板’,而且有些人就是专门跑项目,然后再与别人吃回扣。”任高说,一般项目老板和驻京办关系密切,因为要靠驻京办打头阵,与部里牵线搭桥。这一说法也得到肖文凯的默认,肖表示,每年3-5月是高峰期,一直到6月立项前,驻京办是“项目老板”的“首攻阵地”,等项目和经费下来了,驻京办就逐渐冷清了。中国教育拨款分散掌握在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发改委、科技部等部门,而拨款的主要方式是项目制,即申报项目,审批通过立项后拨款。然而这种拨款制度,要求高校必须长期建立与掌握财权的部门的良好关系。
此外,“985高校”与“211高校”的校领导任命,主要来自教育主管部门。其中,“985高校”的书记、校长往往是副部长级,而“211高校”的书记、校长则是正厅级,所以往往会比地市级政府位置还要高。因此,各地学校设立驻京办,对口联系教育部门,对及时理解上级部门的指示,以及汇报办学成果都有重要作用。
但肖文凯始终认为,科研经费的乱象,都是由于利益在作祟。只要科研经费财权和审批权分离,掌握财权的部门退出项目审批,再建立科研投入基金制度,引入公正、公平、公开的专家评审制度,这些乱象也就会结束。
小金库
项目到手后,怎么花是关键,而且还得花得没有痕迹。有几种惯用方式:首先是吃回扣,只需500万价格的仪器设备,以800万或者1000万购买,多余的钱已辗转进入个人卡号;其次,以科研需要的名义购置汽车房产,项目结束后就据为己有;再次,自己成立公司,拿科研经费作股份;或者,就是以考察的名义出国或到各地旅游消费。
不过,西部地区的研究所,出国考察并不便利,出境考察时要受到诸多审查,但这也阻碍不了他们巧立名目地花钱。
例如,社会科学领域引进课题制后,设备仪器的费用,在预算中是小部分支出,交通费、差旅费、资料费和餐费等项开支,才是主要开支,常用的借口就是大量的社会调查和学术交流;在人文学科领域,查阅文本文献是主要研究形式,重要资料都有图书馆藏,自行购置说不通。为使经费达到一定规模,便将电脑、摄像机、扫描仪等反复填报,而一旦立项,经费包干,这些费用便可以被其他开支替代。“考察、学术交流是科研圈最惯用的伎俩,且专门挑没有去过的地方考察。”任高说,在国外随便找个学会以考察名义或学术交流方式发个邀请函,太简单不过了。
中科院某研究所研究员李志表示,他们所的很多老师,全世界几乎哪儿都去过了。为什么那么多人想往科研机构里挤,科研人员和高校教师究竟应获得多少报酬?本来是具体的,但科研经费任意支配的事实,却默许了这些灰色收入的存在。
肖文凯表示,交项目的时候,大家都想尽办法花钱,因为如果钱花不完,下一个项目有可能就拿不到这么多钱了。“来了钱,扣掉10%,盖个章再给你。”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北京某高校材料工程系副教授说,“高校就像一个菜市场,科研人员就是包了其中一个摊位,进账出账从那里过。” 中国科学院某研究所生物特征认证与测评中心原主任助理江琴的故事十分典型。江琴所在的研究所是中科院下属的骨干研究所,主要负责智能识别系统、人脸识别技术、虹膜识别技术等,均属尖端高科技。江琴负责管理该研究所生物特征认证与测评中心行政事务,经手课题经费的申请和报销。但每次江琴申请经费的支取,导师往往只管签字,此后并不过问经费的去向。
公诉机关材料显示,2004年,江琴注册成立北京蓝盾信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他以该研究所的名义,与蓝盾公司签订两份虚假合作协议,用蓝盾公司出具的发票分别于2005年2月2日和6月3日在该研究所报销领走31万元和40万元的支票两张,入到蓝盾公司,分17次将这两笔款项提现据为己有。2005年至2006年,还多次截留客户单位给付的测试认证费共计6万元。此外,江琴还编造需向某公司或培训机构支付材料费、培训费等理由,拿着伪造的合同内容让导师签字,导师签字后,便更换合同正文文本,将付款方向改成该研究所支付给蓝盾公司。
海淀区检察院人士透露,有一次,江琴请导师签字的报销单数额仅为20元,拿到财务支取钱款时,他在20元前面加上“3100”,轻松支取出31万元。2008年9月19日,江琴因犯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2011年11月5日来源:经济观察报)7.工薪阶层变百万富翁谁动了科研经费的“奶酪”?
科研经费缺不缺?科技部部长万钢在一次报告会上披露:我国科技经费节节攀升,中央财政科技投入保持年均20%的增长,我国科技基本走出了经费短缺的时代。
科研经费利用率怎么样?中国科协一次调查显示:科研资金用于项目本身仅占40%左右,大量科研经费流失在项目之外。
北京市海淀区有众多高校、科研机构,堪称学术重镇。海淀区检察院近日调查发现:2003年至今,该院共立案侦查科研经费领域职务犯罪17件21人,其中,贪污、挪用类犯罪较为集中,利用科研经费监管漏洞大肆作案,涉案人员不少为高级知识分子等是这一领域职务犯 罪的主要特征。
一边走出了“短缺的时代”,一边却走进了“硕鼠的围城”? 给孩子买铅笔都能报销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科研经费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而科研经费往往又直接与课题项目挂钩,一项课题的经费从几万元到几百万元不等,一些国家、国际重点课题,立项之后的经费更是源源不断。
科研经费花不完怎么办?北京某高校电气专业的许博士告诉记者,学校制定了科研经费报销审批流程,但学校每天需要报销的费用庞大,审核人员难以全面审核所有的单据,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审核人员看也不看就“大笔一挥”批准了事,有时,为了尽快结项,还会告诉他怎么报才能通过。
海淀检察院的调查印证了这一说法:几乎所有科研单位都会制定严格的科研资金管理制度,但许多都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经费不缺,管理不严,资金只要拨下来,就想方设法用完,用不完时,就在发票上大做文章,反正钱是剩不下的——什么都能报,大到房与车,小到给孩子买个铅笔,也都要拿回单位报销。
“每次课题结项都是我最忙的时候,到处收集发票。”许博士告诉记者,实在找不到发票时,就说自己为国家、学校节省多少资金,给自己贴金,当然,节省多少,是要在“老板”(导师)的严格“控制”之下的。
今年2月,北京某名牌大学化学学院教师谢昌响、徐佳浩贪污一案被海淀检察院诉至法院。两人以考察为名义,使用化学学院仪器开发制作经费报销自己的旅游花销。如果不是在海淀检察院的一次例行侦查中露出马脚,“两人还不知道这是犯罪”。
不乏“学术权威”的身影
“项目老板”是科研圈流行的叫法。何谓“项目老板”?他们一般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声望,利用个人的声望和人脉关系,“专门”跑项目,揽课题。课题项目“跑”下来,“圈钱”接续。项目越多,科研经费落入个人腰包的可能性就越大。于是,自行车换宝马,工薪阶层变百万富翁。不少“项目老板”开名车、吃大餐,动辄一掷千金,“老板”派头十足。
“风光无限”的背后,究竟是怎样一番风景呢?
2003年,“汉芯”发布之后,项目组组长陈进立刻“鸟枪换炮”——之前骑的是一辆普通自行车,升级为一辆价值30万元的别克轿车。又过了不到一年,这辆别克又换成了宝马。知情人都知道,买“马”的钱正是陈进骗取的科研经费。
除了“骗”,还有“蒙”。2009年,海淀检察院审查起诉了某科研机构古千秋课题组私分国有资产案。课题组负责人古千秋手握10余项国家课题,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是这一领域的“学术权威”。被捕前,该课题组还承担着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等两项国家财政全额拨款的重大科研项目,经费累计投入3000余万元。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为了使节余的经费不被收回,古千秋等人十余次采取与相关协作单位签订虚假“子课题协议”,将科研经费拨付给子课题承担单位,再变现后返还80余万元。去年5月17日,海淀法院以私分国有资产罪判处古千秋等4人一年至三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这些人在科研领域非常成功,为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在法律素养和职业修养方面却有待提高。”该案主诉检察官叶衍艳对记者说。
小会计如何撬动大资金
时至今日,海淀检察院反贪局局长张磊对当年办理的一起贪污案依然感慨:“卞中如入无人之境,没有上级查账,没有旁人监督。”
张磊提到的案子,发生在200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财务局经费管理处会计卞中贪污、挪用公款案,在当时引发了不小的震动。2.2亿元的数额,成为当年北京市检察机关查办金额最大的一起贪污、挪用公款案。
1986年成立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脱胎于中国科学院,起初,科研经费规模只有8000万元,到2007年,已增长到43.3亿元。就是这样一个向全国上万所科研单位和高校拨款的机构,出现了一名“小吏巨贪”。1995年8月至2003年2月,卞中利用掌管国家基础科学研究的专项资金下拨权,采用伪造银行进账单和信汇凭证,编造虚假的银行对账单等手段,逃避审计检查,贪污、挪用公款共计人民币2.2亿元。
“查到最后,感觉偌大的一个机构,拨款权实际上就掌握在一个会计手中。”张磊告诉记者,“卞中的作案手法并无特别之处,只要有一个环节有所监控,就会暴露。” 如果说,科研经费使用环节的职务犯罪令人“痛心”,那么出现在经费管理环节的职务犯罪不免让人“担心”。目前,我国科研经费来源实行以国家为主、地方为辅,个人捐助和单位自行出资为重要补充的资金管理体系。资金来源的多元化与分散化在许多环节上有被滥用的风险,也同时导致课题数量过多,降低资金投入效率。
科研经费管理问题亟须提上日程。国家审计署日前公布的科技部2010审计为此写下注脚:审计2010年的99个支撑计划在研项目,普遍存在不符合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及其他财经制度规定,课题扩大开支范围、未经批准调整预算、会计核算不规范等,涉及资金数以亿计。
8.山东科研经费黑洞研究山东旅游去佳木斯千余次
山东省审计厅日前共审计了省内4所高校2011年科研经费管理情况,重点抽审了2008年立项的363个纵向合体项目和2008年以来仍在进行研究的65个横向课题项目,涉及资金2.47亿元,重点抽审了2008年立项的363个纵向课题项目和2008年以来仍在进行研究的65个横向课题项目,涉及资金3751万元,其中暴露出科研经费使用方面的5个重要问题。一是项目预算与实际执行差距较大。在363个纵向课题中,已经结题的有291个,其中有83个预算执行率低于50%。这些项目预算安排资金503万元,实际支出139.11万元,平均预算执行率仅为27.66%。
二是支出报销不规范。抽审发现,有22个项目报销无具体品名和数量的发票438张,金额51.45万元;9个项目报销虚假业务内容发票1824张,金额103.05万元;4个项目报销虚假签字单据,套取资金114.78万元。如某高校“微山东旅游规划”和“傅村镇旅游规划研究”课题组,以差旅费名义分37次报销各地到佳木斯的单程火车票1505张,金额28.36万元,占2008年到2011年该项目拨入经费57万元的49.57%。
三是部分项目进展迟缓。在363个课题中,应于2011年底前结题的362个,但按期结题的只有239个。截至2012年3月底审计时,仍有72个项目没有结题。
四是资金闲置多。截至2011年底,在已结题的科研项目中,175个项目结余资金共计562.68万元,占这些项目经费总额的33.37%。有40个项目资金使用率低于50%,闲置资金276.49万元。其中12个项目仅提取了2.5%至10%的管理费,其余全部处于闲置状态。五是决算编报不实。4所高校编制科研经费决算时,均存在虚假支出或少报结转结余问题,涉及金额1.03亿元。如某高校有10个课题预算为322万元,实际支出168.1万元,决算支出为319.75万元,虚报151.65万元,占预算的47.1%。某高校2011年年终结算没有反映科研经费结转结余的7088.64万元。
(2012年08月17日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9
第五篇:钓鱼岛问题案例分析
(主题)保卫钓鱼岛维护国家领土主权
(1)日政府签“买卖”合同正式将钓鱼岛“国有化”
在2012年 9月11日上午11时(也就是北京时间10时)左右,日本政府与钓鱼岛所谓的“岛主”栗原家族正式签署了岛屿“买卖合同”,“购买”金额为20.5亿日元(约合1.7亿人民币)。自此,日本当局对钓鱼岛实施的“国有化”非法方针正式宣告成立。
对于日本“购岛”,政府的反制措施
9月11日:在日本政府宣布“购买”钓鱼岛的当天,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公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线。
9月13日:中国向联合国秘书长交存领海基点基线坐标表和海图。
(3)中国海监船抵达钓鱼岛附近海域 巡航
9月14日:中国海监50、15、26、27船和海监51、66船组成的2个维权编队,抵达钓鱼岛海域
为了抗议日本非法将钓鱼岛“国有化”,台湾宜兰渔民今天下午3时集结70多艘渔船,从南方澳渔港出发前往钓鱼岛海域,这是历年来民间发起最大的保钓活动。
9月25号: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白皮书:《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说中说:钓鱼台及其附属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从历史,地理还是从法理的角度上来看,钓鱼岛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
全国人民和世界各国华人的强烈抗议
9月15日美国旧金山唐人街爆发反日示威,当地华人华侨高呼口号,抗议日本的“购买钓鱼岛”举动
(4)9月17号,全国各地爆发“保护钓鱼岛,体制日货”游行。
现在我们来分析日本从未放弃过争夺钓鱼岛
(5)从甲午中日战争开始,日本自始至终没有放弃霸占钓鱼岛
(6)2009年2月起,日本海上保安厅派遣可搭载直升机的PLH
型巡视船常驻钓鱼岛海域,赤裸裸的袒露其对钓鱼岛的野心。
(7)2010年11月,日本首相菅直人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CNN)采访时曾宣称,钓鱼岛是“日本固有领土”,“这已经被日本历史和国际法认可”。
(8)钓鱼岛自古就是我国的领土
(9)清代钱泳手抄本《浮生六记》第五记《海国记》记载:钓鱼
台(岛)明显在中国的领域内。
(10)明朝政府早已确认钓鱼岛是属于台湾的小岛群。
(11)《大陆架公约》《波茨坦公告》均佐证了中国主权。
(12)日本学者、横滨国立大学教授村田忠禧在查证了大量历史
资料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明代以来各种各样的中国地图和文献都把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标注在中国的版图内。
(13)1945年7月26日,中.英 美三国发布了《波茨坦公告》
公告第八条强调:《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而日本的主权必将仅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等所决定只诸小岛内。“
(14)好,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日本将钓鱼岛“国有化”时件。
两个问题:
1、为什么日本坚持说钓鱼岛是他们的领土?
2、对于钓鱼岛被“国有化”,我们该如何应对?
首先我们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我们主要有几个观点
①钓鱼岛附近可能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
②1971年,美日两国在签订归还冲绳协定时私相授受,把钓鱼岛等岛屿划入归还区域。
对于第二个问题,我们的观点如下:
我们必须激发起全民族的爱国热情,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的问题上,树立敢于和日本打一场正义战争思想
钓鱼岛问题的现状
目的:通过对钓鱼岛现状的分析,让人们对钓鱼岛问题有更清醒、更理性的认识。
意义:有助于增强人们的爱国热情,有助于更加理性的认识钓鱼岛问题和其他国家间的政治问题。
让我们一起努力,保卫钓鱼岛,维护国家领土主权!
结语
钓鱼岛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这是不可争议和改变的事实,我们必须驳斥和粉碎一切将钓鱼岛分割出去的图谋。
(15)在中日上千年的交往中,中日之间的战争只是一个小插曲
而已。在主权方面,我们从来都是铮铮铁骨,寸土不让;在历史方面,我们一定要铭记历史,那不是让我们记住仇恨,而是为了让历史悲剧不再重演。同时我们更应该正视历史、包容历史,珍惜着来之不易的和平,拥抱现在和未来。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的民族;我们国家在越来越强大的同时,更应该致力于和谐世界的建立。
钓鱼岛主权争议并不是一下子就可以解决的。它需要的是时间,没有谁能给出一个具体的时间来。
但是我们相信,我们的祖国将来在国际上发出更加有力的声音,在解决领土争议上将会拥有更大的筹码!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