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把握三个环节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精选)

时间:2019-05-12 21:35: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着力把握三个环节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着力把握三个环节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精选)》。

第一篇:着力把握三个环节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精选)

着力把握三个环节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延寿瑶族乡推动农业产业化工作情况调研

中共延寿瑶族乡委员会 延寿瑶族乡人民政府(2012年3月6日)

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是加速农村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和根本途径。延寿瑶族乡从实际出发,坚持以发展生产、促农增收为首要任务,紧紧把握调优农业产业结构、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三个关键环节,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有效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绩

(一)着力在提升综合生产能力上下功夫,夯实农业产业化基础

延寿瑶族乡致力转变群众种植观念、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有效提升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夯实农业产业化基础。一是大力转变群众种植观念。延寿是一个山区贫困乡,长期以来,交通不便、种植结构单

一、种植观念落后严重制约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为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党委、政府坚持以解放群众思想、转变传统种植观念为着力点,通过政府号召、政策扶持、科技指导、典型

引路、示范带动,引导他们发展种植小米椒等适合延寿本土特点的高效作物,促进农业产业发展提质加速。二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发挥少数民族乡镇优势,积极把握惠农政策机遇,极力向上争资立项,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面貌。农田水利方面,筹集资金210万元完成各类农田水利工程53处,修整河堤760米,整修主干渠8200米,浆砌渠道9400米,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2万亩;投资340万元实施中洞水库、大丫头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争取资金410万元,完成下杨、寿水、松西土地平整项目,改善耕种面积1100亩。基础设施方面,投资930万元完成九如、下杨等8条通村公路31公里砂改砼工程,全乡80%的行政村实现了通水泥路,99%的自然村通公路;投资486万元,实施主干高压线增容改造和村农网改造,全乡已有12个村完成了农网改造;投资49万元,新建沼气规模村5个,建设沼气池788口。三是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大力开展“科技特派员”服务农村活动,选调了5名县乡技术人员,组成农技服务队,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已成功推广和引进新技术、新品种12个、发展科技示范户128户,如畜牧科技特派员朱茂盛推广的优良黄牛品种“德国黄”,全乡养殖规模达65头;农业科技特派员李平文推广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金生6号”,亩产可增收50公斤。大力培养发展农村科技示范户,培养素质高、技术好、致富能力强的优秀农村青

年发展成为科技示范户,引导他们带领群众推广种植高效农业新品种,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促进农业科技推广。郭家村科技示范户黄海坤带领全村群众种植新品种牛角椒800亩,可为群众人均增收600元以上。大力实施农机下乡政策,落实农机购置补贴,完善农机服务体系,加快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和应用步伐,农业机械化程度大幅度提高。近年来,全乡共推广水稻联合收割机11台、耕整机43台、插秧机9台、排灌机10台、大中型农用拖拉机9台,财政补贴金额达13.5万元。

(二)着力在调优农业产业结构上下功夫,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延寿瑶族乡地处汝城西南部,是典型的农业大乡,气候适宜,土质肥沃,资源丰富,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该乡立足本地优势,在调优农业结构上狠下功夫,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一是抓规模生产,培育主导产业。坚持“建设大基地、培育大龙头、打造大品牌、形成大产业”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大力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工程,全乡农业产业规模日益壮大。2011年,全乡种植小米椒6000亩、杂交玉米6000亩、反季节蔬菜3000亩、板栗2500亩、楠竹3500亩。目前,延寿已建成寿水千亩小米椒基地、中坪板栗基地、松西杂交玉米基地、城江楠竹基地、郭家订单蔬菜基地等5大农业产业基地,农业的集

约化效益日益突显。二是抓特色产业,强化品牌意识。进一步树立品牌就是效益的意识,从各个环节严格把好产品质量关,对小米椒、反季节蔬菜等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实行“统一提供良种、统一提供原材料、统一技术规程、统一组织生产、统一收购销售”的“五统一”管理模式。同时积极注册商标,抢占市场,培优产业品牌。延寿小米椒已通过了商标注册,申办了条形码,通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和产地认证,商品附加值和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大提升。三是抓精深加工,拓展产业链条。为进一步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切实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该乡大力优化经济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和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产、加、销”一条龙,通过企业拓宽市场,链结农户,加工增值,延伸产业链条。目前全乡已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6家,年可消化加工农产品230吨。今年计划引进一家投资300万元的大型小米椒加工厂,可于5月份动工建设。

(三)着力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增强农业产业化后劲

健全完善的长效机制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延寿乡着力建立健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机制、土地流转机制和农民培训机制,切实增强农业产业化后劲。一是健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机制。按照“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构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产销共管”的合作经

营机制,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营组织,有力地促进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链接。松西村玉米协会成功将该村种植的甜玉米直接销往广东韶关农贸市场,销售价格每斤可增加0.2元;郭家村蔬菜协会引进双友果菜公司发展种植订单蔬菜600亩,年可为群众增收180万元。目前,全乡共引导、扶持发展小米椒协会、水果协会、蔬菜协会等各类合作经济组织11家,吸收会员1700余户。二是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按照自愿、有偿、有序的原则,鼓励和引导农民通过转包、入股、租赁等方式对土地实行集中、连片流转。到目前为止,全乡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达2700余亩,不仅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而且还促使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从事二、三产业或进城务工创收。目前,全乡进城务工农民已达7100余人,年劳务经济收入达6500万元。三是健全农民培训机制。健全农民培训制度,推进农民“增智”工程,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乡劳动站每年开展电工、焊工等劳动技能培训,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和种养能手现场指导、答疑解难,利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开展生产技术培训,通过以上措施共开展各类培训班123期,培训农民15200人次,有637人取得了从业资格证书,培养出了谭泉源、胡海亮等优秀乡土人才870人,90%以上的农户掌握了1-2门农村实用技术,有效提高了种养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为全乡推进农业产业化

进程提供了强大的人才保障。

二、存在主要问题和建议意见

尽管我乡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产业化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应清醒的看到,在运行机制、产业链条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一是群众观念落后。种植观念陈旧,思想认识仍停留在传统农业上。二是产业链条有待拉长。农产品仍然停留在卖原料上,没有深加工企业。三是产业规模难以扩大。受经营分散、布局分散、营销分散的影响,难以形成产业规模。四是流通体系不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不健全,农业产业应对市场风险能力低下。

建议意见:一是扶优产业。从出台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扶持等方面正确引导,在全乡形成以小米椒为主的农业产业,突出规模效应。二是拓展链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扶植培强龙头企业,增强农业产业效益。三是强化培训。加大对干部群众种植技术培训力度,着力转变观念,提升产业种植水平。四是完善机制。着力推广“企业+基地+协会+农户”模式,充分发挥产业协会作用,加强与企业对接,畅通销售渠道,保障产业营销者的权益,降低市场风险。

第二篇:农业产业化办公室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工作总结

2005年,**县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在县委、县政府和县农经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及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目标,坚持从实际出发,狠抓工作落实,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农业产业化之路。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我们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始终扮演着县委、县政府的参谋者、产业化工作的设计者和推行者、横向部门的协调者、农事企业和农民服务者的角色,力求争当好参谋,搞好调研,做好服务。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引导、扶持和服务力度,努力营造有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环境、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农业产业化办公室的地位。

一、加大组织力度,保障农业产业化发展

领导重视是抓好农业产业化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我们积极主动争取领导支持,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使农业产业化工作摆上了统领全县农村经济全局的战略位置,并切实加大了组织领导力度。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县里专门成立了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和农业产业化办公室。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农村工作的副书记和副县长任副组长,农口各部门、财政、发改委、经委、金融等26个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2005年,为了进一步加强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协调工作,经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成立县农业产业化办公室,行政副科级建制,隶属于县农经委。设主任一名,副主任一名,编制5人,现有3人,专门负责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综合组织协调工作。

二是落实领导责任。实行县级领导包扶重点产业和龙头企业制度,在每个产业系统内,对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建设、市场销售等实行一体规划、一体领导、一体实施,重点是抓科学规划,抓政策引导,抓组织协调,抓典型引路。做到开发一个产业,明确一个领导,依托一个单位,组织一支科技队伍,制定一套实施方案,并把激励、约束机制引入到各个环节中,明确目标责任制,狠抓项目、资金、时限、责任、领导“五落实”。强化监督机制,协调好工农商贸之间的关系,奖优罚劣,奖实罚虚。

三是建立检查制度。为了切实抓好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我们把产业化工作列入了乡镇和各部门党政目标责任制中,并建立了规范化的农业产业化督导反馈和检查考评制度。每年进行一次全面考核评比,考核结果通报全县。对从龙头企业到基地的各个环节,以及重点项目的建设情况层层进行调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从而增强了各级干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四是完善产业政策。为了切实保障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健康发展,2005年我们组织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调查统计工作。这次调查统计工作以乡镇为单位,历时1个月,通过实地调研、查帐、报表等方法,高质量地完成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统计工作任务。在调查统计的基础上,建立了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档案和农业产业化项目库。经过充分地调研论证,制定并完善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政策。目前,《**县农业产业化经营规划纲要》、《**县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决定》、《**县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运行和监测管理办法》等已经出台,并以县政府文件的形式下发到乡镇、县直部门和农产品加工企业。

二、加大引导力度,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我们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坚决不搞行政干预,包办代替,而是把功夫下在引导上,通过加大引导力度,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一是政策引导。我们将落实和制定农业产业化经营政策放在工作的首位。2005年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全县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会议把宣传落实国家、省,市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政策和制定本级政府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政策作为重要内容。我们协同县扶贫开发办、县经委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全年共为重点龙头企业和基地争取落实扶贫贴息、规模企业技改贴息、产业化基地建设贷款贴息近400万元。在积极的产业政策引导下,工商企业者纷纷向农业产业化经营靠拢,社会资金更多地向农业产业化经营转移。仅2005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就增加了8亿元。形成了全社会关注产业化、参与产业化、发展产业化的良好氛围,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快速发展。

二是规划引导。2005年我县制定了《**县农业产业化经营规划纲要》,确定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并根据不同的资源优势规划了农业产业化主导产业和发展区域:即北部瓜菜专业区、东部畜牧业专业区、南部林下产业专业区和辽开公路、303国道两侧优质高效农业产业带“三区两带”的产业发展布局。目前,鹿、牛、柞蚕、瓜果菜、鹅、蛙、药、食用菌、榛和烟十个优势产业区和主导产业区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三是典型引导。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我们充分发挥典型的作用,组织龙头企业和农户通过参

加现场会、参观考察等方式,学习典型的先进经验。如**县东日家禽制品有限公司的“五统一”先进经验,即对基地农户采取统一供雏、统一供料、统一防疫、统一收购加工、统一对外销售的配套服务,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为加速提高全县农业产业化水平,重点培育和扶持一批经营规模大、牵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科技水平高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我们开展了县级

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评定工作,有10家企业被确定为县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同时推荐6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有2家被确定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最近,我们又向县政府推荐辽宁美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铁岭市吉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县东日家禽制品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表奖。典型引路的工作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加大扶持力度,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作中,我们深深感到,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有效地解决农产品卖难,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和收入,促进农业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拉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优化升级。可以肯定地说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业,扶持农民。为此,我县出台了一系列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政策。

一是在资金上扶持。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提高财政、信贷资金用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比重,逐步建立以财政资金为导向,企业和农民资金为主体,以信贷资金为支柱,以吸引外资为重要来源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我县2005年建立了100万元的县级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贷款实行担保和贴息。同时加大了信贷支农力度,2005年,仅县农村信用联社就投放贷款2.5亿元,支持保护地开发、畜牧业发展和龙头企业建设等农业产业化项目。

二是在税收上扶持。主要是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从事高新术、资源综合利用、农业技术转让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为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的行业,给予税收优惠。对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从事种植、养殖和初加工取得的收入,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

三是简化农业产业化项目审批手续。凡属项目业主自筹建设资金或利用商业性贷款从事的一般性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类项目,改审批制为核准制和备案制,同时在用电、用地、用水等方面,各有关部门本着手续从简,费用从低的原则,从速办理。这些扶持政策有力地推动了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

四、加大服务力度,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转变政府职能,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优质服务,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这是政府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中的首要任务。所以,我县在加强宏观调控的同时,从环境治理、市场开拓、体系建设等方面入手,全力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搞好服务。

一是切实抓好“两个环境”建设,提供保障服务。首先是治理整顿软环境。为了保障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健康发展,加大了治理产业化经营发展软环境的力度。对重点龙头企业实施挂牌保护,重点解决制约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三乱”问题,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其次是建设完善硬环境。为了给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2005年,县乡财政共拿出300多万元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聚的**镇和更刻乡两个工业园区的道路、供排水、供电等公共设施进行建设和完善,并种植了美观的花草树木。

二是大力搞好市场开拓,提供基础服务。我们努力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开拓“两个市场”提供优质服务。第一,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办法,积极参加农博会,向外界广泛地宣传、展示我县农业产业化企业经营的产品。2005年,我们先后组织企业参加了在沈阳、长春举行的农博会,蚕丝毯、蚕丝被、神虫葆真酒、茸血补脑液等农产品在中国东北亚中小企业博览会上一举夺得4个金奖,树立了**农产品良好的品质和市场形象。第二,培育、支持农业产业化中介组织,加快各种专业协会、合作社、经纪人队伍建设,支持以销售为主体的中介组织发展。第三,加快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实施“百万农民上网工程”,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生产、技术、销售等服务。第四,通过建市场,提供载体服务。多年来,我县依托资源优势,建设了一批规模较大的农产品市场,拉动了区域内主导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2005年,我们重点建设和完善了**县鹿城市场、**县蔬菜批发市场和辽北蔬菜批发市场,同时投资2.5亿元的东北土特产品交易中心也正式破土兴建。

一年来,我们产业化办公室做了一些工作,但与其他兄弟县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加大工作力度,推动我县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再上新台阶。

第三篇:农业产业化办公室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工作总结

2006年,**县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在县委、县政府和县农经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及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目标,坚持从实际出发,狠抓工作落实,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农业产业化之路。

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我们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始终扮演着县委、县政府的参谋者、产业化工作的设计者和推行者、横向部门的协调者、农事企业和农民服务者的角色,力求争当好参谋,搞好调研,做好服务。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引导、扶持和服务力度,努力营造有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环境、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农业产业化办公室的地位。

一、加大组织力度,保障农业产业化发展

领导重视是抓好农业产业化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我们积极主动争取领导支持,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使农业产业化工作摆上了统领全县农村经济全局的战略位置,并切实加大了组织领导力度。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县里专门成立了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和农业产业化办公室。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农村工作的副书记和副县长任副组长,农口各部门、财政、发改委、经委、金融等26个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2006年,为了进一步加强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协调工作,经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成立县农业产业化办公室,行政副科级建制,隶属于县农经委。设主任一名,副主任一名,编制5人,现有3人,专门负责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综合组织协调工作。

二是落实领导责任。实行县级领导包扶重点产业和龙头企业制度,在每个产业系统内,对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建设、市场销售等实行一体规划、一体领导、一体实施,重点是抓科学规划,抓政策引导,抓组织协调,抓典型引路。做到开发一个产业,明确一个领导,依托一个单位,组织一支科技队伍,制定一套实施方案,并把激励、约束机制引入到各个环节中,明确目标责任制,狠抓项目、资金、时限、责任、领导“五落实”。强化监督机制,协调好工农商贸之间的关系,奖优罚劣,奖实罚虚。

三是建立检查制度。为了切实抓好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我们把产业化工作列入了乡镇和各部门党政目标责任制中,并建立了规范化的农业产业化督导反馈和检查考评制度。每年进行一次全面考核评比,考核结果通报全县。对从龙头企业到基地的各个环节,以及重点项目的建设情况层层进行调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从而增强了各级干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四是完善产业政策。为了切实保障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健康发展,2006年我们组织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调查统计工作。这次调查统计工作以乡镇为单位,历时1个月,通过实地调研、查帐、报表等方法,高质量地完成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统计工作任务。在调查统计的基础上,建立了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档案和农业产业化项目库。经过充分地调研论证,制定并完善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政策。目前,《**县农业产业化经营规划纲要》、《**县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决定》、《**县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运行和监测管理办法》等已经出台,并以县政府文件的形式下发到乡镇、县直部门和农产品加工企业。

二、加大引导力度,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我们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坚决不搞行政干预,包办代替,而是把功夫下在引导上,通过加大引导力度,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一是政策引导。我们将落实和制定农业产业化经营政策放在工作的首位。2006年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全县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会议把宣传落实国家、省,市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政策和制定本级政府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政策作为重要内容。我们协同县扶贫开发办、县经委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全年共为重点龙头企业和基地争取落实扶贫贴息、规模企业技改贴息、产业化基地建设贷款贴息近400万元。在积极的产业政策引导下,工商企业者纷纷向农业产业化经营靠拢,社会资金更多地向农业产业化经营转移。仅2006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就增加了8亿元。形成了全社会关注产业化、参与产业化、发展产业化的良好氛围,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快速发展。

二是规划引导。2006年我县制定了《**县农业产业化经营规划纲要》,确定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并根据不同的资源优势规划了农业产业化主导产业和发展区域: 即北部瓜菜专业区、东部畜牧业专业区、南部林下产业专业区和辽开公路、303国道两侧优质高效农业产业带“三区两带”的产业发展布局。目前,鹿、牛、柞蚕、瓜果菜、鹅、蛙、药、食用菌、榛和烟十个优势产业区和主导产业区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三是典型引导。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我们充分发挥典型的作用,组织龙头企业和农户通过参加现场会、参观考察等方式,学习典型的先进经验。如**县东日家禽制品有限公司的“五统一”先进经验,即对基地农户采取统一供雏、统一供料、统一防疫、统一收购加工、统一对外销售的配套服务,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为加速提高全县农业产业化水平,重点培育和扶持一批经营规模大、牵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科技水平高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我们开展了县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评定工作,有10家企业被确定为县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同时推荐6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有2家被确定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最近,我们又向县政府推荐辽宁美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铁岭市吉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县东日家禽制

三、加大扶持力度,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作中,我们深深感到,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有效地解决农产品卖难,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和收入,促进农业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拉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优化升级。可以肯定地说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业,扶持农民。为此,我县出台了一系列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政策。

一是在资金上扶持。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提高财政、信贷资金用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比重,逐步建立以财政资金为导向,企业和农民资金为主体,以信贷资金为支柱,以吸引外资为重要来源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我县2006年建立了100万元的县级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贷款实行担保和贴息。同时加大了信贷支农力度,2006年,仅县农村信用联社就投放贷款2.5亿元,支持保护地开发、畜牧业发展和龙头企业建设等农业产业化项目。

二是在税收上扶持。主要是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从事高新术、资源综合利用、农业技术转让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为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的行业,给予税收优惠。对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从事种植、养殖和初加工取得的收入,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

三是简化农业产业化项目审批手续。凡属项目业主自筹建设资金或利用商业性贷款从事的一般性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类项目,改审批制为核准制和备案制,同时在用电、用地、用水等方面,各有关部门本着手续从简,费用从低的原则,从速办理。这些扶持政策有力地推动了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

四、加大服务力度,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转变政府职能,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优质服务,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这是政府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中的首要任务。所以,我县在加强宏观调控的同时,从环境治理、市场开拓、体系建设等方面入手,全力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搞好服务。

一是切实抓好“两个环境”建设,提供保障服务。首先是治理整顿软环境。为了保障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健康发展,加大了治理产业化经营发展软环境的力度。对重点龙头企业实施挂牌保护,重点解决制约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三乱”问题,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其次是建设完善硬环境。为了给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2006年,县乡财政共拿出300多万元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聚的**镇和更刻乡两个工业园区的道路、供排水、供电等公共设施进行建设和完善,并种植了美观的花草树木。

二是大力搞好市场开拓,提供基础服务。我们努力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开拓“两个市场”提供优质服务。第一,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办法,积极参加农博会,向外界广泛地宣传、展示我县农业产业化企业经营的产品。2006年,我们先后组织企业参加了在沈阳、长春举行的农博会,蚕丝毯、蚕丝被、神虫葆真酒、茸血补脑液等农产品在中国东北亚中小企业博览会上一举夺得4个金奖,树立了**农产品良好的品质和市场形象。第二,培育、支持农业产业化中介组织,加快各种专业协会、合作社、经纪人队伍建设,支持以销售为主体的中介组织发展。第三,加快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实施“百万农民上网工程”,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生产、技术、销售等服务。第四,通过建市场,提供载体服务。多年来,我县依托资源优势,建设了一批规模较大的农产品市场,拉动了区域内主导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2006年,我们重点建设和完善了**县鹿城市场、**县蔬菜批发市场和辽北蔬菜批发市场,同时投资2.5亿元的东北土特产品交易中心也正式破土兴建。

一年来,我们产业化办公室做了一些工作,但与其他兄弟县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加大工作力度,推动我县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再上新台阶。

第四篇:立足县情 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立足县情 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筠连县政府办课题组

农业产业化是新形势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建设川南滇东北结合部经济强县,实现筠连发展新跨越的迫切需要。

一、我县农业产业化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构建“主体骨架”。通过“11115工程”工程建设,目前全面落实烤烟面积10.3万亩,规模移栽4万亩;苦丁茶与绿茶面积达10.88万亩,茶叶总产量达4646.7吨,总产值20891.9万元;黄牛年存栏达8.55万头;香桂种植面积达8.9万亩;桑园总面积达到4.81万亩。以烤烟、茶叶、优质肉牛、芳香油、蚕桑为主的五大特色支柱产业已初步形成。

(二)明晰“五大脉络”。以“百村工程”建设为,初步形成了以蒿坝镇、高坪乡、联合乡为主体的烤烟种植区,以筠连镇、巡司镇、腾达镇为核心的畜牧养殖区,以筠连镇、双腾镇、塘坝乡、巡司镇、沐爱镇、维新镇为核心茶叶种植区,覆盖腾达镇、巡司镇、武德乡的香桂种植区和覆盖腾达镇、维新镇、沐爱镇、镇舟镇的蚕桑种植区。

(三)注入“新鲜血液”。围绕产业,积极探索发展股份合作型、产业服务型、行业自律型、行业整合型、企业带动型等专合组织。目前,全县发展各类专合组织80个,工商登记率30%,会员达10340人,带动农户60631户,实现销售收入25030万元。同时,围绕茶业和黄牛产业重点培育了醒世、玉壶、青山绿水、好牛旺等14家市、县级龙头企业,全县市、县级龙头企业共计实现销售收入11755万元。

(四)显现“健康体质”。按照主导产业突出、助农作用显著、农民积极性高的原则,目前建成有一定示范作用的“一村一品”村20个。通过“百千万”工程建设,已建成主导产业产值超百万元村140个,主导产业产值超千万元村6个,主导产业产值超千万元镇乡18个。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的困难

我县农业产业化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虽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其主要表现为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五个不强”。

(一)基础较薄弱,承载力不强。农村地区路、水、电等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跟不上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需要。在通村公路和便民路建设上,因为建设数量大、农村群众居住分散,导致建设压力大、进展缓慢。同时,部分已建成的通村水泥路和便民路因质量不高、管理跟不上,其使用寿命被大大缩短。在水利建设上,受干旱天气、矿山大规模开采等因素影响,部分地区水利设施无水可蓄,造成人畜饮水和农户生产用水严重缺乏。在电力建设上,农网改造工程在部分地区进展缓慢,自供区的电力不能满足区域内农民生产生活需求,制约着生产发展。

(二)劳动力缺乏,建设力不强。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劳务经济得到充分发展,受传统农业比较效益相对较低的影响,多数农村家庭将农业生产视为可有可无的“副业”,青壮年劳动力多数选择了在当地厂矿务工或外出务工,留在农业战线,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劳动者以老人、妇女居多。农业生产经营队伍的“空心化”,影响了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化程度。

(三)农技推广低,助推力不强。由于工作环境、激励机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乡镇许多年轻优秀的农业技术人员纷纷转行到其它部门或岗位任职,导致农技推广队伍人员年龄老化、知识弱化,结构不合理,对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能

力较差。加之管理体制的原因,大部分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常年忙于政府的中心工作,造成大量农村适用技术不能及时进村入户,形成农技推广的“中梗阻”。此外,农民文化层次不高,重视科学管理的程度不够,接受科学管理的意识不强,应用科学技术的能力较差,导致科技对产业发展的助推效应难以体现。

(四)企业规模小,拉动力不强。目前,全县大部分农业龙头企业还停留在产品的初加工环节,科技含量低,生产工艺落后,在农产品精深加工、包装、营销、品牌管理等方面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撑,市场竞争力不强。同时,现有龙头企业在发展上普遍存在发展资金短缺、融资困难等问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不能完全发挥在产业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

(五)机制难形成,凝聚力不强。由于长期受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小农经济的影响,农户多喜欢单打独斗,联合协作意识不强,参与产业化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对企业订单生产、合同收购存在只顾眼前利益的现象。龙头企业不能自觉让利于农,存在压级压价甚至不予收购现象,导致双方没有普遍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助协作、联动发展的关系。加上在操作中缺乏具体的规划和必要的协调,很难将农产品的产加销、农工贸有效结合,农产品的附加值得不到深度开发,农业产业化基本处于自流的状态。

三、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几点建议

用发展工业的理念抓农业,按照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要求,注重从基础建设、产业布局、专合组织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农业品牌建设五个方面拓展提升,努力构建规模、质量、效益兼备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

(一)强建设夯基础。产业要发展,基础必先行。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着力抓好农田、水利、交通、生态建设,切实改善现有农业

装备条件。在农田基础建设上,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降、质量不减。大力组织实施“沃土工程”,扩大测土配方施肥覆盖面。以改造中低产田地为重点,加大“金土地”工程的实施力度。在水利设施建设上,一方面,加大水库、山坪塘、水池的新建力度,并做好配套渠系建设;另一方面,全力做好已建水利设施的维修、管护工作,确保其充分发挥作用。在道路交通建设上,继续实行“政府打底子,群众铺面子”的政策,整合各类资金,发动群众参与,纵深推进农村道路建设,构建横向联村、纵向到组的乡村公路路网。在生态环境建设上,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大力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确保林地总量稳中有升。同时,探索建立人为地质灾害防范管理机制,防止各类矿山开采对土地造成的破坏。

(二)调结构优基地。按照“做优传统产业、做大新兴产业、做强特色产业”的要求和“突出特色、规划先行,注重规模、相对集中”的思路,以实施“11115工程”和“百村工程”为重点,以新农村示范片和特色效益农业示范区建设为抓手,继续壮大黄牛、烤烟、茶叶、芳香油、蚕桑五大特色主导产业,积极培育配套产业,形成关联度强、辐射面广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基地。一是合理规划优基地。按照区域比较优势的原则,因地制宜,进一步明晰、优化农业产业区域布局,形成不同类型的专业化生产区、区域化产业带,最大限度的发挥产业基地的规模效益。二是政策扶持强基地。进一步整合财政投入资金,将省、市、县的农业资金打捆重点投入到基地中,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倾斜支持基地产业发展等途径,加速推动农业基地规模开发、集约经营。

(三)壮组织强产业。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推进农业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一是创新组织形式。在大力推进“龙头企业+基地+农民”的种养殖模式的同时,重点引导和支持农民围

绕产业自愿联合发展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组织,增强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实现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无缝对接。二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重点鼓励和支持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组建土地专业合作社,形成以产权为纽带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和支持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通过“订单收购”、“二次返利”、“保底分红”等方式与农民建立比较紧密的利益关系,让农民分享加工和流通环节的利润。

(四)重开发延链条。立足丰富的特色农业资源,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着力做好农产品深加工和农特产品下游产业的研发工作,延伸产业链,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一是采取政策驱动、市场带动、项目推动、产研联动等措施,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引进一批机制好、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转型发展以茶叶、肉牛、生猪为主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二是以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为载体,整合资源,抱团发展,开发以茶叶、芳香油为主的农特产品下游产业,研制高附加值产品。

(五)严管理创品牌。按照“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积极推进品牌建设。一是实施良种工程。大力培育和引进新的优良品种,加快品种换代和良种普及步伐,改善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生产结构、产品结构,全面提高农产品的品质。二是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充分发挥农技站所的作用,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升劳动者运用农业科技的能力,提高农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三是狠抓农产品质量。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认证监管、检测体系建设,强化以标准育品牌、以质量创品牌的意识。四是加强农产品商标注册工作。大力开展绿色或有机食品认证工作,加大优势农产品商标注册力度,逐步创建一批在市场上叫得响、占有率高的名牌产品。

第五篇:突出龙头培育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突出龙头培育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产业化科

推进农业产业化,既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大力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把我县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对于进一步彰显农业比较优势、加快产业转型和农民增收、促进农业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加快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特制定农业产业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一、取得成效

近年来,我县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大力实施“产业化兴农”战略,突出建引龙头公司,着力培育骨干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一是龙头引培成效明显。今年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9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新增省市级龙头企业总数居扬州市前列。全县县级以上龙头企业总数达70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1家,市级28家。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宝应湖有机农业开发区通过农业部监测,宝粮集团荣获第五届“中国十佳粮油集团”。全县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预计实现销售105亿元、利润3.35亿元、上缴税金1.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5%、8.5%、8.2%。

出口创汇5700万美元,同比增长8.7%。二是农业招商成果丰硕。组织参加4.17海峡两岸(扬州)农业合作试验区推介、荷藕节、扬州市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推进食品工业发展恳谈会等招商活动,签约项目15个,合同利用民资11.5亿元。成功举办全国品牌火锅企业中国行走进宝应暨生态有机农产品推介活动。与阿里巴巴、苏宁易购等知名电商企业的合作正在有序推进。三是市场营销持续拓展。组织龙头企业参加国交会、省农洽会、省上交会、市美食展以及东京、香港、科隆等境外农洽农展活动,进一步提升宝应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欣莲欣“红糖藕粉”获上交会最佳“创新产品”奖。荷仙、天成等荷藕加工出口企业加强市场研判,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国内市场销售份额明显提高。创新农产品营销,宝粮、水仙、大成等多家企业及个人借助淘宝、天猫、京东、一号店以及微商等平台开设农产品营销网店40多家,全年预计实现网上销售达8000万元。四是重大项目建设凸显成效。今年以来,共实施农业规模项目21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个。已通过市重大办认定新开工项目5个,其中总投资5亿元玛咖保健品及保健饮料农产品加工项目基础建设工程已封顶,竣工投产项目5个,建炜水洗羽绒、湖西岛有机农场、宝莲生物科技、曹甸设施农业园区等一批重大项目的落户成为全县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五是基地品牌彰显特色。着力推进有机食品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全力打造 “235”十大重点园区,园区建成面积已达8万亩。建成荷藕出口示范基地、示范区8个,总面积近4万亩。龙头企业

获证有机产品41个,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3个、省著名商标4个、省名牌产品6个、市知名商标18个。“湖西岛”大米、糙米获批中国原产地保护产品,并获得中国、欧盟、美国、日本四方有机认证,连续荣获国际、国内有机食品展金奖。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了较快发展,但面对现代农业建设的新要求,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龙头企业总体实力不强,运行机制不优。全县县级以上龙头企业总数虽有70家,但开票销售过亿元以上企业仅13家,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小、带动能力弱、抗御市场风险能力低。部分企业生产经营方式落后,仍然沿用传统和家族式的管理方式,运行机制不优。二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弱,核心竞争力不强。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没有独立的研发中心和专门的研发经费,拥有自主产权的专利产品为数极少,企业瞄准国内外市场消费需求、及时开发新产品的能力不强。多数企业仍处在初级加工阶段,精深层次加工少,市场竞争力不强。三是农产品品牌不够响,市场占有率不高。虽然培育了“宝应湖”驰名商标,“荷藕”、“慈姑”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等区域品牌,但对品牌的开发、宣传和利用力度不够,荷藕、大闸蟹、有机食品等地方特色产品的品牌知名度还不够响,市场认知度和占有率有待提高。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围绕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特色化、项目化的总体要求,重点围绕食品及有机食品特色产业,突出龙头企业培育,着力招引知名企业,创新市场流通方式,加快平台载体建设,促进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2、主要目标。到2018年,全县县级以上龙头企业总数达85家,龙头企业销售突破150亿元,培育年销售过20亿元的企业1家,过10亿元的企业1家,过5亿元的企业2家,亿元企业3家;培育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家,1家企业实现上市;力争引进或组建3个知名企业集团;食品及有机食品加工园区初具规模,入驻农产品加工企业达20家。

四、发展措施

1、突出平台载体建设。整合项目、资金、人才等资源要素,实行园区化、板块化推进,推动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建议:一是抓食品产业园区建设。借鉴盐都、滨海等地建设经验,发挥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效应,依托宝粮集团和有机食品检测中心等现有平台和区域,启动建设面积约3平方公里的农产品加工集中区(有机食品产业园区),以建设“粮油、蔬菜、饮料、酒业”等特色产业为主,规划集以白酒饮料、有机粮油、莲藕蔬菜、肉类制品等综合性食品产业园区。组建实质性运作的园区管委会,具体负责规划选址、基础配套、项目建设和管理服务等工作。二是抓重点园区建设。加快全县“235”十大重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不断健全园区功能,扩大园区规模,提升园区档次,以基地促加工、以加工带发展。加快宝应湖有机

农业开发区实质运作步伐,筹建全县农副产品生产与加工技术研发中心。三是抓特色产业集聚。以望直港和射阳湖镇荷藕加工企业相对集中地为中心,启动规划,逐步筹建宝应县荷藕加工集中区。

2、强化企业梯度培育。一是抓龙头企业创建。抓好国家、省、市、县四级龙头企业运行动态监测,实行优胜劣汰,确保龙头企业队伍质量。排定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建立各级龙头企业培育名录库,集中财政项目、奖励政策、帮办服务等资源要素进行集中扶持,有计划地壮大规模企业、亿元企业队伍。及时跟踪国家、省市级龙头企业申报信息,开展各级龙头企业创建,到2018年,全县县级以上龙头企业总数达85家。二是引导企业加快技改。深化科技创新驱动,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加强技术合作,建立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增加科研投入,加快技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核心产品,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建议县里对新品研发投入超过销售额1%、引进高端人才的加工企业给予一定奖励,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三是大力实施品牌战略。要通过制定品牌整合规划,集中打造强势品牌,引导一批名牌做大做强。重点打造“一主三特”品牌,即做响做大“宝应湖”中国驰名商标,水生蔬菜主打“荷仙”牌、有机农产品主打“湖西岛”牌、粮食产业主打“宝粮”牌,宝应中华鳖、大闸蟹力争创成地理标志农产品。鼓励龙头企业对这些品牌进行保护和开发,实现品牌开发和产品开发互利双赢。

3、招引知名龙头企业。一是明确招商重点。围绕粮食、水产、水生蔬菜三大产业和有机食品特色产业,重点聚焦央企、上市公司和食品百强企业和台湾、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全力抓招商、上项目,引进和实施一批高成长性、高附加值的基地型、龙头型、补链型项目,全县每年力争招引1个以上知名龙头企业、落地1个亿元以上的农业项目。二是跟踪项目信息。积极跟踪服务、推进荷仙集团与中轻集团、仁恒集团的合资合作,在休闲食品、功能性食品等精深加工领域寻求突破。支持引导水仙、宝粮、宝莲生物科技等具有行业领先地位的龙头企业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上市融资、增资扩股、合资合作等方式开展强强合作,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三是优化招商服务。编制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重组上市、现代物流中心建设、有机食品加工园区等产业关联度高的招商项目,落实一批本土龙头企业作为项目嫁接载体,充分利用人脉资源,广泛收集信息,定期进行统计、汇总、更新和筛选,对有价值的信息明确专人及时跟进。收集重点龙头企业与产业发展情况和投资信息动态,为招商一线提供企业背景、产业资料,实现前后联动、无缝对接。优化服务流程,建立重大项目服务的“绿色通道”。

4、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认真落实现有政策。全面落实国家和省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按规定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等税赋;对农业龙头企业从事种养业及农产品初加工的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等等。二是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联合发改、财政、经信委、科技、开发、国土等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梳理各类农业项目信息,建立农业项目库,与部、省实现常态化的联络和沟通,积极争取农业产业化、外向型农业、农业开发、中小企业发展等国资投入,统一整合项目,对重点产业、重点企业进行集中扶持。同时,积极争取苏北地区享受的国家和省市优惠政策在我县能够同等享受和执行。三是制定出台扶持政策。建议县政府设立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尽快出台扶持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意见,重点在农业园区建设、农业重大项目建设、龙头企业提档升级、技改研发、品牌创建、农产品电子商务等方面给予扶持和激励,促进我县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5、切实强化组织领导。一是健全组织服务机制。要把培强农业产业龙头、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摆在“三农”工作的重要位置,积极争取领导和相关部门对农业产业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领导小组要定期研究和决策农业产业化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建立完善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统一认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统筹协作,形成工作合力,扎实推进。二是健全人才招引机制。吸引农产品加工行业知名院校、专家教授与本土企业开展联合攻关,设立1-2个研究生或博士工作站,向社会公开招聘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研发方面的专业人才,筹建全县农副产品生产与加工技术研发中心,重点突破蔬菜精深加工、有机食品开发、保健饮品生产等技术,每年要力争开发新品10个以上。三是健全竞争考核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项目招引人、加工企业负责人、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和科技创新工作者加大奖励力度。县产业化经营工作领导小组在企业间常年开展产品创新、开票销售增幅、品牌创树标兵企业评比,在人才引进、财政项目申报、龙头企业升档进位等方面给予优先扶持和重点扶持。

2015 年12月

下载着力把握三个环节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着力把握三个环节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着力六个环节推进农业转型升级

    着力六个关键环节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近年来,XX农业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构筑“产业”、“经营”、“科技”、“投入”、“安全”、“服务”六大体系要求,先后组织实......

    坚持多措并举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文章标题:坚持多措并举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http://www.xiexiebang.com/)一站在手,写作无忧!]近年来,我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着力点,做......

    XX乡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调研报告

    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2006年1月10日推进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这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示范和带动。因此,如何加快......

    提升产业规模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提升产业规模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对当前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调查和思考 农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现代化农......

    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分散小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对接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重要依托,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构建新型工农城......

    着力推进城市化进程(五篇范文)

    着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发布时间:2010年10月15日 11:30来源:《求是》期号:作者:于迅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有机载体。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现代社会进步发达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作......

    浅谈如何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五篇范文)

    浅谈如何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一要转变农牧业经营理念要破除传统观念,克服因循守旧思想,改变刀耕火种模式,以经营工业的方式经营农牧业。要按照市场的导向和需求,组织农牧业的标......

    把握求真务实的三个环节

    牢牢把握求真务实的三个关键环节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强调指出,求真务实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各项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所在,并向全党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