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微生物检验员培训资料
一.基础知识
(一)微生物基础知识
1.培养基
培养基是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代谢的混合养料。由于微生物具有不同的营养类型,对营养物质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加之实验和研究的目的不同,所以培养基的种类很多,使用的原料也各有差异,但从营养角度分析,培养基中一般含有微生物所必需的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素以及水分等。另外,培养基还应具有适宜的pH值、一定的缓冲能力、一定的氧化还原电位及合适的渗透压。
琼脂是从石花菜等海藻中提取的胶体物质,是应用最广的凝固剂。加琼脂制成的培养基在98~100℃下融化,于45℃以下凝固。但多次反复融化,其凝固性降低。
任何一种培养基一经制成就应及时彻底灭菌,以备纯培养用。一般培养基的灭菌采用高压蒸汽灭菌。
(二)消毒与灭菌知识 5.2灭菌方法
灭菌是指杀死或消灭一定环境中的所有微生物,灭菌的方法分物理和化学灭菌法两大类。本实验主要介绍物理方法的一种,即加热灭菌。
加热灭菌包括湿热和干热灭菌两种。通过加热使菌体内蛋白质凝固变性,从而达到杀菌目的。蛋白质的凝固变性与其自身含水量有关,含水量越高,其凝固所需要的温度越低。在同一温度下,湿热的杀菌效力比干热大,因为在湿热情况下,菌体吸收水分,使蛋白质易于凝固;同时湿热的穿透力强,可增加灭菌效力。
(三)洁净室行为规范
(四)实验室安全知识
二.基本操作
(一)培养基配制、灭菌、使用和保藏
1.配制
1.1 按照培养基瓶签所示,准确称量一定培养基干粉于合适的容器,加纯化水溶解。
1.2 根据培养基对pH的要求,用5%NaOH或5%HC1溶液调至所需pH。1.3 如需分装,应先加热搅拌,待培养基完全溶解并均一后进行。分装时注意不要使培养基沾染在管口或瓶口,以免污染。液体分装高度以试管高度的1/4左右为宜。固体分装装量为管高的1/5,半固体分装试管一般以试管高度的1/3为宜;分装三角瓶,其装量以不超过三角瓶容积的一半为宜。
1.4 培养基经灭菌后,如需要作斜面固体培养基,则灭菌后立即摆放成斜面,斜面长度一般以不超过试管长度的1/2为宜;半固体培养基灭菌后,垂直冷凝成半固体深层琼脂。
2.灭菌
2.1 按照培养基瓶签所示的灭菌条件(温度和时间)对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高压灭菌。配制好的培养基应在2小时内进行灭菌。3.保藏和使用 3.1 液体培养基管
置专用不锈钢筒内,2~25℃避光保存,3周内使用。在不锈钢筒贴标签,标明培养基名称、培养基配制日期、高压灭菌编号等信息。不同批次培养基不得置于同一不锈钢筒内。3.2平板和接触皿
置专用不锈钢筒,标明培养基名称、制备日期、培养基的灭菌编号,用保鲜膜密封筒口后,2~25℃避光保存,3周内使用。不同批次平板和接触皿不得置于同一容器内。
3.3 培养基使用之前应预培养,合格后方可使用。
营养琼脂培养基:25-35℃,预培养3天。硫乙醇酸盐液体培养基:25-35℃,预培养2天。
虎红琼脂培养基和改良马丁培养基:23-28℃,预培养3天。
(二)消毒剂配制和使用
1.0.1%新洁尔灭溶液的配制和使用
1.1基准处方:5%新洁尔灭溶液20ml +
注射用水980ml 1.2 作为手部和衣服浸泡消毒,设备、操作台面和洁净室六面擦洗消毒以及地漏消毒用,有效期为3个月。2.75%酒精的配制与使用
2.1 基准处方:95%乙醇790 ml + 纯化水210 ml 2.2 作为消毒双手(手套),擦洗设备、操作台等表面消毒剂,有效期为14天。
3.2%来苏儿(甲酚皂)溶液的配制和使用
3.1 基准处方:50%来苏儿(甲酚皂)溶液40 ml + 纯化水960 ml 3.2 拖擦地面用,临用前配制。4.甲醛熏蒸 作为环境空气和表面消毒剂。
操作步骤:关闭风机→无关人员撤出消毒区,操作人员戴防护手套和防毒面具→将设备及器具暴露于空气中→将盛有甲醛溶液的不锈钢饭盒置不锈钢台面→上层饭盒倒入需要体积的甲醛(10ml/m3,每只饭盒不得多于250ml),下层饭盒倒入300ml 95%或无水乙醇→点燃下层饭盒内乙醇,操作人员迅速离开→保留被消毒空间的甲醛气体至少8小时→消毒结束后,开启风机,直至消毒空间无甲醛刺激性气味,方可进入工作。
5.臭氧消毒
5.1 作为环境空气和表面消毒剂。
5.2 操作步骤:关闭风机→无关人员撤出消毒区,操作人员戴防护手套和防毒面具→将设备及器具暴露于空气中→设定消毒时间,开启臭氧法生器面→操作人员迅速离开→保留被消毒空间的臭氧气体至少8小时→消毒结束后,开启风机,直至消毒空间无臭氧气味,方可进入工作。6.消毒剂交替使用
6.1 隔周交替使用0.1%新洁尔灭溶液和75%酒精进行手部消毒。6.2 隔周交替使用0.1%新洁尔灭溶液和2%来苏尔溶液拖擦地面。6.3 洁净区每月对空气消毒一次,甲醛消毒6个月一次,其余时间采用臭氧消毒。
(三)微生物室设备与设施
1.高压灭菌器
1.1原理:高压蒸汽灭菌是将待灭菌的物品放在一个密闭的加压灭菌锅内,通过加热,使灭菌锅隔套间的水沸腾而产生蒸汽,待水蒸汽急剧地将锅内的冷空气从排气阀中驱尽,然后关闭排气阀,继续加热,此时由于蒸汽不能溢出,而增加了灭菌器内的压力,从而使沸点增高,得到高于100℃的温度。导致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目的。1.2 操作步骤:向高压灭菌器灭菌舱内加水至排泄管口高度→放入待灭菌物品,关闭灭菌器盖→开启电源,设置灭菌温度和时间以及排气温度→按start键开始灭菌(依次经历:升温—排气—升压—保压—降压—排气—降温)→灭菌结束后,取出灭菌物品,关闭电源→清洁灭菌舱。1.3 注意事项
待灭菌物品间应留适宜间隙,便于蒸汽穿透。
当温度在80℃以上时,盖将不会被打开;当温度低于60℃时,即可开盖。每次灭菌前应保持灭菌舱内水位在规定线以上。
干热灭菌法常用于空玻璃器皿、金属器具的灭菌。凡带有胶皮的物品,液体及固体培养基等都不能用此法灭菌。
5.2.2.2干燥箱灭菌
将包扎好的物品放入干燥烘箱内,注意不要摆放太密,以免妨碍空气流通;不得使器皿与烘箱的内层底板直接接触。将烘箱的温度升至160~170℃并恒温1~2h,注意勿使温度过高,超过170℃,器皿外包裹的纸张、棉花会被烤焦燃烧。如果是为了烤干玻璃器皿,温度为120℃持续30分钟即可。温度降至60~70℃时方可打开箱门,取出物品,否则玻璃器皿会因骤冷而爆裂。
用此法灭菌时,绝不能用油、蜡纸包扎物品。
5.2.2.3火焰灭菌
直接用火焰灼烧灭菌,迅速彻底。对于接种环,接种针或其它金属用具,可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烧至红热进行灭菌。此外,在接种过程中,试管或三角瓶口,也采用通过火焰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2.烘箱(干热灭菌)
2.1 原理:通过使用干热空气杀灭微生物。一般是把待灭菌的物品放入电烘箱中烘烤,加热至160~170℃维持2h(除热原要求250℃维持1h)。2.2 操作步骤:将待灭菌物品正确包扎与加塞,以免灭菌后被外界污染→将包扎好的物品放入干燥烘箱内→ 3.超净工作台 4.培养箱 5.集菌仪 6.传递窗 7.洁净室
(四)平板和接触皿制备
将需倒平板的培养基,于水浴锅中冷却到45~50℃,立刻倒平板。
(五)微生物数量测定
三.检验项目
(一)微生物限度检查
(二)无菌检查
(三)环境监控检查
(四)模拟灌装检查
(五)培养基灵敏度检查
(六)菌株传代与保藏
四.其它
(一)微生物形态观察(菌落形态、染色与镜检)
(二)微生物分离纯化培养
(三)API法鉴定微生物
(四)PCR法鉴定微生物
7思考
7.1制备培养基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7.2做过本次实验后,你认为在制备培养基时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7.3灭菌在微生物学实验操作中有何重要意义?
4试述高压蒸汽灭菌的操作方法和原理。
5高压蒸汽灭菌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标准菌种的保藏形式
我国提供的标准菌种通常是以冻干粉的形式包装于熔封的厚玻璃容器中。在这种容器中,微生物通常与赋形剂共存,由于缺乏生长必须的环境条件,一般呈休眠状态。
纯培养
所谓微生物的纯培养是指在一个微生物的菌落形成单位中,所有的微生物细胞或孢子都属于生物学的同一个种。严格地说,纯培养是在培养基上由一个细胞或孢子分裂、繁殖而产生的后代。在该细胞或孢子的生长过程种,不受其他微生物的侵犯,不会在培养物中产生另外微生物种的后代,在整个生长过程中不发生变异或死亡。获取纯培养的工作环境
1、洁净工作室:环境洁净度10000级下的局部100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全过程必须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
2、无菌隔离舱 获取纯培养的接种工具
1、接种环
2、接种针
3、接种铲
4、接种钩
5、其他玻璃器械 获取纯培养的其他器具
1、玻璃器皿:如各种规格培养皿。
2、微生物实验室常用的设备,如高压灭菌锅、恒温培养箱等 获取纯培养的主要技术-移植(又称接种)
微生物的移植(或称接种)是指将微生物接种在培养基上的操作。移植(又称接种)的两种方式-划线 和穿刺
1、划线法是指用接种工具将微生物细胞移植在固体培养基斜面或平板上的一种方法。
2、穿刺法是指用接种工具将微生物细胞移植到固体或半固体培养基内的一种方法。影响集菌培养效果的若干因素
温度 渗透压 氧气 光 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
培养基 抗生素
验证纯培养的主要依据
1、用显微镜观察时,全部的生物个体是相似的,如果是细菌,对革兰氏染色反应应当是一致的。
2、将培养物制成悬液,重新倾注平板,或平板划线培养后,所形成的全部菌落的形态应该是相似的。如果是细菌,将重新形成的菌落各作穿刺培养,其培养特征应当是一致的。
3、从重新分离的各菌落作生理特征观测时,如对氮源的利用,对糖类的发酵或同化以及其他生理生化的测定,应呈现出一致性。定期移植保藏法
一般步骤为:将菌种接种在所要求的培养基上,置最适温度下集菌培养。得到健壮的菌体(如有性孢子、无性孢子或细胞等)后,放于温度较低、干燥处保藏,并且每隔一定时间重新移植培养一次。定期移植保藏法
1、细菌置4~6℃保藏,芽孢杆菌每3~6个月移植一次,其他细菌每月移植一次。
2、放线菌于4~6℃保藏,每3个月移植一次。
3、酵母菌于4~6℃保藏,每4~6个月移植一次。
4、丝状真菌于4~6℃保藏,每3个月移植一次。
5、担子菌于4~6℃保藏,每3个月移植一次。
6、保藏的湿度通常在50%~70%为宜。定期移植保藏法
1、需定期检查
2、移植进行时,应仔细核对
3、集菌培养完成后,应比较培养特征
4、应注意观察各代之间的变化 琼脂斜面低温保藏法
1、菌种的典型菌落接种至斜面,规定的温度和时间培养,充分生长,硅胶塞换成无菌橡胶塞。4~6 ℃冰箱保藏
a:1~3个月移植一次,继续保藏。
b:用半固体高层培养基穿刺培养,可保藏半年至一年。琼脂斜面低温保藏法
适用细菌、霉菌、酵母菌及放线菌保藏 优点:简便、大多数微生物适用
缺点:保藏期短;传代次数多;容易发生变异及污染。
生孢梭菌用硫乙醇酸盐培养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及肺炎球菌用血肉汤(琼脂)培养基
液体石蜡保藏法
一般步骤为:准备液体石蜡并灭菌去水备用。获得需要保藏菌种的纯培养,将液体石蜡注入培养容器中,并完全覆盖培养基。
液体石蜡液面以高出培养基上端0.5~1cm为宜 4~6 ℃冰箱保藏
液体石蜡保藏法 甘油冷冻保藏法
将保藏菌种接种琼脂斜面上,适宜温度下培养适宜时间,用无菌接种环轻轻刮取菌苔,并通过接种环与试管壁之间的轻轻摩擦使菌种充分扩散到无菌水中,调证菌液浓度,向已制备好的菌悬液加入等体积的20%无菌甘油,轻轻振试管管,使内容物充分混合,分装于无菌小管。甘油冷冻管最好在-30 ℃贮存。沙管保藏法 制备沙管 培养接种 制备菌悬液 混菌 干燥 保藏
适合保藏芽孢杆菌、梭菌、放线菌和一些丝状真菌。
土壤保藏法
用土壤替代沙管保藏法中的河沙,其余操作与沙管保藏法相同 适合保藏土壤细菌、放线菌和丝状真菌,时间为
2~6年。
硅胶保藏法
用硅胶替代沙管保藏法中的河沙,其余操作与沙管保藏法相同 适合保藏酵母菌和某些丝状真菌
滤纸保藏法
保藏微生物细胞或孢子的载体为滤纸。
对细菌、酵母菌、丝状真菌等都有一定的效果,有些菌种最长可达
17年明胶片保藏法
制备无菌营养明胶 制备无菌石蜡滤纸
微生物培养并制成浓厚的悬液 在悬液中加入营养明胶
将含微生物细胞或孢子的营养明胶滴于石蜡滤纸表面 干燥
将形成的明胶片密封保藏
麸皮保藏法
我国历史悠久的微生物保藏法
适于保藏根霉、曲霉、青霉、红曲霉等属和赤霉菌
梭氏真空干燥保藏法
在小试管中放置菌悬液
。小试管在大试管中放置 大试管在真空状态下干燥 密封大试管
液体直接干燥保藏法
需要加入保护剂 干燥之前不需冻结
在干燥过程中为增大蒸发面积,可加入多孔材料 干燥后的容器应熔封
蒸馏水保藏法
最为简便的微生物保藏法
微生物细胞或孢子保藏在蒸馏水中 保藏的容器应密封
适于保藏棒状杆菌、土壤杆菌和假单孢菌等
液氮冰箱超低温保藏法
需专用设备-液氮超低温冰箱 菌悬液密封于安瓿管内,控速冻结 国外已普遍采用 保藏时间长
冻结真空干燥保藏法
历史悠久,又称冻干法
不产生孢子只产生菌丝体的丝状真菌不宜采用该法 适用面广 保藏时间可达10年以上
多为菌种保藏机构采用
冻结真空干燥保藏法
密封性好,可避免保藏期间的污染 保藏容器体积小,方便携带和贮藏 保藏时间更长,变异概率更低
普通微生物实验室适用的保藏技术
琼脂斜面低温保藏法 液体石蜡保藏法 低温冷冻保藏法 甘油冷冻保藏法
琼脂斜面低温保藏法
细菌置4~6℃保藏,芽孢杆菌每3~6个月移植一次,其他细菌每月移植一次。4~6℃保藏,每3个月移植一次。4~6℃保藏,每4~6个月移植一次。4~6℃保藏,每4个月移植一次。放线菌于酵母菌于丝状真菌于担子菌于4~6℃保藏,每3个月移植一次。
50%~70%为宜。保藏的湿度通常在菌种保藏的一般规定
1、菌种“代”的确定:2005版药典规定,以干燥菌种管为第“0”代,由此得到的第一批子代为第一代,以此类推。
2、菌种传代次数规定:2005版药典规定不超过5代。
3、菌种应专人保藏、专柜贮藏,认真做好登记,统一编号,按期传代,并做好有关检验记录。
4、保存菌种传代或冻干均应填写专用记录,菌种管上应有标签,表明菌种编号、代次、批号、日期。
5、过期菌种应及时处理、登记,经121 ℃30分钟灭菌消毒。实验室菌种传代操作步骤
1、接种前用1:1000新洁尔灭擦拭工作台面,然后开紫外灯消毒30分钟。
2、自冰箱取出保存工作用菌种,室温放置20分钟;温度平衡后才能传代。
3、实验人员进入缓冲间,换鞋、穿无菌衣、戴口罩,用1:1000新洁尔灭溶液消毒双手,并将培养基及菌种移入阳性菌接种室。
4、点燃酒精灯,将菌种管塞子,通过火焰转动使稍稍松动,以免接种时粘着打不开。
5、接种操作:左手拿住菌种管,将管口靠近火焰旁,右手拿接种棒,将白金耳烧红约30秒,杆部通过火焰灭菌。挑取少量菌苔;另取,照上述方法在火焰旁打开塞子,将白金耳伸入管内斜面培养基的底部,从下到上将白金耳轻贴斜面培养基的表面作曲折移动。
5、接种后,将斜面置规定温度、时间培养。取出观察,菌种生长良好,换橡皮塞,贴上标签,放入冰箱保存。
6、细菌一个月传代一次,枯草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生孢梭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可三个月传代一次。菌种管理
1、标准菌种必须从认可的菌种收集途经获得;实验室必须建立和保存所有菌种的收集、贮藏、保存、确认试验的记录。
2、实验室应有文件管理标准菌种(从原始菌种到工作用菌种)。该程序应包括:
a:标准菌种必须定期传代,并做确认试验,包括实验室在所需要关键诊断指标,实验室必须记录并保存。
b:每一子菌种都应以适当标签、标记来表示名称、标准号、接种日期和传代日期。
C:每一子菌种都应以标记从原始菌种传代到工作用菌种的代数;记录菌种生长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菌种生存条件等。过期菌种处理
过期菌种应及时清理、登记,并经
℃、30分钟高压消毒灭菌。
例1:金黄色葡萄球菌传代保藏技术
1、购置金黄色葡萄球菌(如我所提供的菌种为第二代菌种),假定购置日期为5月21日。
2、准备10支营养琼脂斜面,其中2支用于保藏,其余8支用于当月实验。
3、于5月22日打开菌种管,接种菌种至上述10支斜面,35 ℃培养16~18小时。
4、将10支第三代菌种管做好标签,置适宜温度保藏。5、5月22日至6月22日,可以使用上述第三代菌种管。
6、至6月22日,重复步骤2,得第四代菌种管。
7、至8月22日前,重新购置原种管。
例2:黑曲霉的传代技术
1、制备孢子悬液:取灭菌水或生理盐水
3~5ml,分2~3次小心滴加至菌种管内(试管斜面),反复振摇。倾取孢子悬液置另一灭菌试管。
2、涂布接种:用灭菌滴管吸取悬液滴加至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斜面,每管滴加2~3滴,转动试管,使悬液与斜面表面充分接触 菌种确认试验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菌落生长情况:目测
2、染色镜检:
3、生化试验;(1)糖醇代谢试验
(2)氨基酸和蛋白质代谢试验
(3)碳源和氮源利用试验
(4)酶类试验
(5)其他试验 短小芽孢杆菌
确认该菌未发生变异的主要方法为:
1、通过显微鉴别,为不呈链状排列的杆菌,革兰氏染色为阳性。
2、营养琼脂斜面上菌苔光滑,薄,闪光,蔓延,不粘着,常常是浅黄色。
3、生化试验可选做明胶穿刺、淀粉水解和硝酸盐还原,结果为明胶缓慢液化,淀粉水解阴性,硝酸盐还原阴性。
枯草芽孢杆菌
确认该菌未发生变异的主要方法为:
1、通过显微鉴别,为呈链状排列的杆菌,不形成荚膜,革兰氏染色为阳性。
2、营养琼脂斜面上菌苔生长丰厚,粗糙,不透明,不闪光,蜡质,蔓延,奶油色至微褐色。
3、生化试验可选做明胶穿刺、淀粉水解和硝酸盐还原,结果明胶呈漏斗形至层状液化,淀粉水解阳性,硝酸盐还原阳性。大肠埃希菌
确认该菌未发生变异的主要方法为:
1、通过显微鉴别,为成对和呈短链排列的近球形的杆菌,一般不形成荚膜,革兰氏染色为阴性。
2、营养琼脂斜面上菌苔通常白色,有时带黄白色,湿润,闪光,蔓延生长。
3、生化试验可选做明胶穿刺和靛基质试验、甲基红试验、V.P.试验和柠檬酸盐利用试验,结果不液化明胶,靛基质试验和甲基红试验阳性,V.P.和柠檬酸盐利用试验阴性。大肠埃希菌
该菌为微生物限度检查规定不得检出的控制菌,有一整套完整的鉴定手段,也可参考该方法用于判断所保藏的菌种有无发生变异。
该鉴定方法主要内容即为经典的IMViC试验,结果为++--。
铜绿假单孢菌
确认该菌未发生变异的主要方法为:
1、通过显微鉴别,为单个,成对或呈短链排列的杆菌,有运动性,革兰氏染色为阴性。
2、营养琼脂斜面上菌苔生长旺盛,薄,白色,闪光,培养基变为绿色至暗褐色或黑色,发荧光。
3、生化试验可选做明胶穿刺、吲哚和硝酸盐还原试验,结果迅速液化明胶,液体呈浅黄绿色或浅蓝绿色,吲哚试验阴性,硝酸盐还原试验阳性。
铜绿假单孢菌
该菌为微生物限度检查规定不得检出的控制菌,可利用氧化酶试验和绿脓菌素试验迅速判断所保藏的菌种有无发生变异。乙型副伤寒沙门菌
确认该菌未发生变异的主要方法为:
1、通过显微鉴别,为单个出现的杆菌,有运动性,革兰氏染色为阴性。
2、营养琼脂斜面上菌苔浅灰色,湿润,光滑,半透明。
3、生化试验可选做明胶穿刺、吲哚、硫化氢和硝酸盐还原试验,结果不液化明胶,吲哚试验阴性,硫化氢阳性,硝酸盐还原试验阳性。
乙型副伤寒沙门菌
该菌为微生物限度检查规定不得检出的控制菌,可利用三糖铁琼脂斜面和血清试验迅速判断所保藏的菌种有无发生变异。藤黄微球菌
确认该菌未发生变异的主要方法为:
1、通过显微鉴别,为呈堆团排列的球菌,革兰氏染色为阳性。
2、营养琼脂斜面上菌苔硫黄色到酪黄色,光滑,软。
3、生化试验可选做明胶穿刺、硫化氢和硝酸盐还原试验,结果缓慢液化明胶成漏斗形,硫化氢阳性,硝酸盐还原试验阳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
确认该菌未发生变异的主要方法为:
1、通过显微鉴别,为单个或成对呈短链和不规则堆团状排列的球菌,革兰氏染色为阳性。
2、营养琼脂斜面上菌苔生长茂盛,半透明,光滑,平坦,湿润,白色至浅黄色或橙色。
3、生化试验可选做明胶穿刺、硝酸盐还原和过氧化氢酶试验,结果明胶呈囊状液化,硝酸盐还原试验阳性,过氧化氢酶试验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
该菌为微生物限度检查规定不得检出的控制菌,可利用血浆凝固酶试验迅速判断所保藏的菌种有无发生变异。生孢梭菌
确认该菌未发生变异的主要方法为:
1、通过显微鉴别,菌体粗大单独存在或呈短链排列,芽孢比菌体宽,芽孢呈梭形,革兰氏染色为阳性。
2、过氧化氢酶试验阳性。白色念珠菌
确认该菌未发生变异的主要方法为:
1、通过显微鉴别,可见卵形细胞,有多边芽殖现象,有假菌丝。
2、改良马丁琼脂斜面上菌苔生长茂盛,光滑,湿润,菌落呈乳白色。黑曲霉
确认该菌未发生变异的主要方法为:
1、通过显微鉴别,可见分隔菌丝体,分生孢子穗球形,黑色。
2、改良马丁琼脂斜面上菌苔呈黑褐色厚绒状,色泽均一,无杂色,菌落呈黑色。
第二篇:检验员培训资料
检验员培训资料
质量检验工作是企业质量工作的重要一环。作为一名质量检验员,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应不断的加强业务技能的训练,争取做一名合格的质量检验员,为企业的产品质量把好关。为进一步提升质量检验员的管理水平,做好真正意义上的质量检验员,我简单介绍一下与检验有关的质量管理基础理论知识。
第一章 质量检验的基本概念
质量检验是质量管理体系工作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门。从质量管理发展史来看,质量检验曾经是保证产品质量的主要手段。质量管理体系就是在过去质量检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质量检验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根,这个根不扎实,开展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就不巩固。因此,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决不意味着削弱或取消质量检验工作,相反,必须进一步加强这项工作,更有效地发挥质量检验的作用。
一、定义
1.产品
产品是过程的结果,它可以是有形的或无形的,或是它们的组合。有下述四种通用的产品类别:
①硬件(如机械零件)
②软件(如计算机软件、字典)
③流程性材料(如设备使用的润滑油)
④服务(如运输)
2.质量 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质量”可使用形容词如差、好或优秀来修饰。“固有的”(反义词“赋予的”)就是指在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
3.检验
检验就是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二、质量检验过程
1.明确标准:熟悉和掌握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并将其作为测量和试验、比较和判定的依据;
2.测量和试验:采用一定的检测器具或设备,按规 定的方法,对产品的特性进行测量,得出一具体的数据或结果;
3.比较:把检测的结果与规定的标准要求进行比较;
4.判定:根据比较的结果,判定产品是否合格;
5.处理:将合格的接收(通过),不合格的重新处理(拒收或返修等);
6.记录反馈:把测量或试验的数据做好记录、整 理、统计、计算和分析,按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向领导和部门反馈质量信息,作今后改进质量,提高质量制订措施的依据。
三、质量检验的目的
1.判定产品质量合格与否;
2.确定产品缺陷(不合格情况)的严重程度;
3.监督工序质量;
4.获取质量信息;
5.仲裁质量纠纷。
四、检验的重要作用
1.把关——通过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检验,鉴别、分选、剔除不合格品,确定每个产品或产品批否接收。严格做到“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半成品不转工序,不合格的成品不出厂”。
2.预防——通过工序能力的测定和控制图的运用,监督工序状态的变化,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加以调整,预防不合格品的生成,使工序处于稳定状态。应该看到,把关本身也是一种积极的预防。
3.反馈——通过对检验资料的分析整理,掌握产品质量情况和变化规律,为改进设计、提高质量、加强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和依据。
第二章 质量检验部门的任务和检验人员的要求
长期以来,把关是检验部门一直行驶着的主要职能,而预防和反馈的职能在检验工作中往往被忽视。因此某些人认为,质量检验是单独的“事后把关”和“死后验尸”。这种认识实际上是片面的。把关和预防二是辩证的统一。把好原材料、原器件、半成品的质量关,对产品制造来说,就等于预防不合格品的产生。督促工人严格遵守工艺、有效地控制“五大因素”的变化,努力把不合格品消灭在生产过程之中也是一种积极的预防;在成品检验中,得到许多质量信息,为改进和提高产品质量指出了方向,同样起着“事先预防”的积极作用。
一、质量检验部门的任务
1.制定质量检验计划。根据产品的各种质量要求,事先确定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和手段,然后按生产的工艺过程确定质量检验的范围和设置专职人员的检验岗位,合理组织检验工作。
2.严格把关。按照各项技术标准对原材料、零部件(外协件)、半成品和成品进行检查、验收;按照工艺规程和操作要求对工序进行检查,做好各种原始记录。
3.充分利用质量检验所得的数据、资料,结合用户的意见和要求,及时进行质量信息的分析和处理,针对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质量问题,协同有关部门迅速采取果断、有效的措施,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
4.加强不良品的管理,严格执行质量考核制度,统计质量完成情况。
5.参与新产品的试制和鉴定工作。
6.合理选择检验的方式,积极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方法,不断提高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及时性和科学性。
7.加强质量检验队伍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不断提高质量检验人员的技术素质和工作质量,正确贯彻检验标准,严格遵守检验制度,最大限度地减少错检、漏检,提高检验工作的准确性。
二、检验员的职责、应知应会和基本功
由于质量检验人员担负着质量把关预防和加强质量管理的任务,所以,要求检验人员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要责任心强,能实事求是,敢于坚持原则,熟悉生产,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检验专业知识,并具备比较敏锐的判断力。同时,在工作中要不断改善服务态度,当好“三员”和坚持做到“三满意”。“三员”就是,产品质量检查员,“质量第一”的宣传员和生产技术辅导员;“三满意”就是,为生产服务的态度工人满意,检查过的产品下工序满意,出厂的产品质量用户满意。有了这样一支素质好的质量检验专业队伍,企业的产品质量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保证。
1.职权
(1)根据产品图纸、技术条件、国家标准、工艺规程对产品进行检查验收,分别办理验收、返工、报废等手续,填写原始凭证。
(2)对不符合纸、技术条件、国家标准、工艺规程的产品,有权进行隔离,提出处理意见,及时报请质量部门领导决定。
(3)监督生产过程中工艺遵守情况,发现不能保证产品质量时,有权向生产者提出要求改进意见并及时报告。
(4)参加生产班组质量分析会,反映生产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对生产班组改进质量提出建议意见
2.责任
(1)对所检查验收的产品质量是否符合图纸、技术条件、国家标准及工艺规程负责。
(2)对所负责检查的产品应及时进行验收,填写有关原始凭证,做好台帐的记录
(3)及时做好废品隔离,防止继续加工或装配
(4)正确使用检验量、夹具,妥善维护保管,对所使用的技术文件、专用印章、原始凭证注意保管,不得随意遗失或外借
(5)遵守各项质量检验管理制度,认真执行质量部门布置的各项工作,协助生产工人搞好自检,积极参加质量宣传活动。
3、产品质量检验员一般应知应会
应知
(1)所检查产品的名称和图号。
(2)检验的技术条件和检查工艺。
(3)检验产品时所必需的量、夹具、仪器的使用方法。
(4)所检验产品的制造工艺。
(5)这些废品所特有的废品的主要类别。
(6)工作时所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应会
(1)用观察来判断产品的外表缺陷。
(2)正确使用工艺中所规定的量具和检验设备。
(3)在图纸中或其它技术文件中寻找出检验时所需的尺寸和技术数据。
(4)正确区别所检查的产品为“合格品”、“返工品”和“废品”
(5)正确填写各种原始凭证。
(6)各专业检查的特殊技术技能。
4.产品质量检验员岗位基本功标准
(1)填写原始凭证、台帐、记录的字迹端正清晰。(2)懂得产品验收、返工报废等手续,达到熟练原始凭证填写内容、方法、份数及传递会签路线。
(3)熟记各类检查标记(合格品、返工品、废品)达到检查标记清晰、明显,不混不乱。
(4)熟练掌握本所检查范围产品的零件号、总成号及名称,达到提件号知名称,提名知件号,提件号、名称知其实物形状。
(5)达到能记住检查项目、参数和所使用的检查量、夹具 及其各项检查频次与数量。
(6)熟悉所检查产品的装配部位,件数。
(7)熟悉所检查产品的加工、装配工艺,加工定位顺序及操作规范。
(8)达到能记住所检查产品的材料牌号,零件公差及技术要求。
(9)懂得维护、保养和正确使用检查所需的量夹具。
(10)结合本岗产品的具体质量要求。能根据标准样品或工作经验,用目测、耳听、触摸、锤敲等方法正确判断外观或是内在质量缺陷。
第三章 质量检验的类型及其特征
第四章 质量问题的处理 一般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必须坚持“三不放过”原则,二是执行“逐级上诉”原则
所谓三不放过是指在处理问题之前必须找出原因,查清责任,落实纠正措施,否则不放过
所谓逐级上诉是对质量问题处理程序的规定,一般是自下而上逐级裁决的办法。
第三篇:检验员培训资料
检验员培训资料
检验员培训资料一
第一部分 产品检验工作的基本要求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从而求得自身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从事检验工作,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首先必须对产品和质量有一定的认识,同时了解检验工作的基本要求,才能做好检验工作。
第一节 产品及其质量特性
一 产品的含义和分类
1.产品的含义过程或服务的结果,它可以包括服务、硬件、流程性材料、软件;以及它们的组合。它们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但最普通存在的则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有形和无形的组合。
2.产品的分类我们将上述四种产品类型进行分类,将硬件、软件和流程性材料称为有形产品,而将服务视为无形产品。依据是因为硬件、软件、流程性材料尽管是不可避免的含着无形的服务的内容,但从本质上看,仍然是有形的可感知的物质性产品,因此,我们称之为有形产品,即通常我们所说的产品,而服务通常表现为产出的无形产品或与有形产品的生产过程活动有关的活动,体现的是无形的特性。
二 产品的质量特性
1.质量的定义反映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的特性总和。也就是产品的使用价值。通俗的说,就是产品能够满足人们(包括社会和个人)的不同需要所具备的那些自然属性,其本质是一种客观事物具有某种能力的属性。产品的自然属性区别产品的不同用途,在不同程度上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1.1 明确需要:在合同环境下,供需双方通过具体合同作出的明确规定。1.2 隐含需要:指用户、社会对产品使用性能的期望,以及公认的、不言而喻的,作出规定的使用性能方面的需求。
2.产品的质量特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性能:产品满足使用目的所具备的技术特性。
2.2 寿命: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工作时间总和。2.3 可靠性: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2.4 安全性:受伤害(指人)或损坏的风险被限制在可接受水平的状态。2.5 经济性:产品从设计、制造到整个产品使用寿命周期的成本最小。2.6 可销性:产品能够在市场上销售出去,从而完成其价值的实现。通常,产品的质量特性还可分为真正质量特性和代用质量特性。
a.真正质量特性指直接反映顾客对产品的期望或要求的质量特性。b.代用质量特性指企业为了满足顾客期望,必须相应制定标准、要求,确定一些参数和数据、来间接的反映真正质量特性。
3.服务的质量特性
3.1 功能性:指完成某项服务所发挥的效能和作用。
3.2 经济性:顾客为了得到不同服务所需费用的合理程度。
3.3 安全性:服务过程中保证顾客的生命、身体和精神不受到伤害,以及财产不受到损失的能力。
3.4 时间性:服务在时间上能够满足顾客需求的能力,包括及时、准确、省时三方面。
3.5 舒适性:满足了前面四点的前提下,服务过程的舒适程度。3.6 文明性:顾客在接受服务过程中满足精神需要的程度。总之,服务的质量特性强调及时、圆满、准确和友好,它也可分为真正质量特性和代用质量特性,前者指满足程度,后者是为前者所做的规定。但无论是前者或后者,都应尽量定性化,这是实现质量有效控制的客观要求,也是衡量质量状况的依据。
检验员培训资料二
第二节 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是生产活动的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按标准验证产品的质量特性是否符合要求,从而剔除那些不符合要求的产品,确保产品质量达到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因此,质量检验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质量管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一 概述 定义,质量检验是对实体的一个或多个特性进行的,诸如测量、检查、试验和度量,将结果与规定进行比较,以及确定每项特性的合格情况所做的活动。2 任务贯彻“质量第一”的方针,对原材料、元器件入厂、生产、储存、产品出厂、售后服务等各环节,按照国家法律和法规、主管部门颁发的有关文件和技术标准及有关技术文件,采用先进的科学检测方法,进行检验把关,对各环节进行监督和检验,坚决执行国家关于“五不准”的规定。方针质量检验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积极预防与严格把关相结合,专职检验为主,工作内容(即工作步骤)质量检验是一个过程,专职检验与群众检验相结合。二
一般包括如下步骤: 1 明确质量要求根据产品技术标准明确检验的项目和各项目的质量要求。在抽样检验的情况下,还要明确采用什么样的抽样方案,使检验员和操作者明确什么是合格品或合格批,什么是不合格品或不合格批。明确掌握产品合格与否的判定依据。2 测量试验规定适当的方法和手段检测产品,得到质量特性值和的结果。3 比较将测试得到的数据同质量要求比较,确定是否符合质量要求。4 判定根据比较的结果判定单个产品是合格品或不合格品,批量产品是合格批或不合格批。处理根据判定结果,对合格品或不合格品分别按规定作出相应处理。5.1 对单个产品是合格品的放行,对不合格品的打上标记、隔离存放、处置。5.2 对批产品决定接收、拒收、筛选、复检等。反馈记录所测得的数据,经过整理、统计、计算和分析,按规定程序向有关领导和部门进行质量信息反馈,以便掌握产品质量现状,正确评价产品质量水平,以便于有关部门进行质量改进。三 工作职能 保证的职能即把关职能。通过对原材料、半成品以及成品的检验、鉴别、分选,剔除不合格品,并决定该产品或该批产品是否合格接收,保证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投入,不合格的半成品不转入下道工序,不合格的成品不出厂。2 预防的职能通过检验能及早发现问题,并分析原因及时排除,预防或减少不合格的项目和不合格的产生。监督的职能质量检验部门按照质量法规及检验制度、文件的规定,不仅对直接产品进行检验,还要保证生
产质量的条件,如人、机、料、法、环、工艺纪律等是否符合规定进行监督。报告的职能把在检验中收集的数据、信息做好记录,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为改进设计、加强管理、提高质量提供依据。
检验员培训资料三
四 质量检验的分类 按检验的数量分
1.1 全检 全检(又称百分之百检验或产品筛选)它是对一批产品进行全部检验的方法。一般情况下,如果抽样检验表明一批产品已超过允许的不合格水平,就按百分之百检验即全检。
1.2 抽样检验
1.2.1 含义:抽样检验是从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然后根据一定的判断标准来判断该批产品是否合格。
1.2.2 适用范围: a.批量大,自动化程度高,产品质量比较稳定的工序半成品、成品的检验。
b.成批进货外购件、外协件或带有破坏性检验的产品等。
1.2.3 前提:产品的生产过程是稳定的。
1.2.4 抽样检验具有不合理性,因为它对于实际质量不同的产品,接收的可能性却相同。因此,进行抽样检验应选择合适的抽样检验方案,而不应简单的采用百分比的抽样。
1.3 免检免检指如果可以得到有资格的单位进行过检验的可靠性资料,就可以不需要检验。按生产流程顺序分 即按质量在企业整个生产过程中所处的不同阶段可分为: 2.1 进货检验
2.1.1 含义:也叫进厂检验,是指对购进的原材料、外购件和外协件等物资进行的入库验收检验,是在购货入库之前进行的。
2.1.2 目的: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的正常进行。
2.1.3 方式:首批样品检验和成批进货检验两种。
2.1.3.1 首批样品检验 含义:指对供应单位的样品进行检验。作用:a.对分供方进行质量认证;b.审核分供方有无质量保证能力;c.为以后成批进货的质量水平提供衡量的依据。2.1.3.2 成批进货检验 含义:指对分供方正常交货时的成批货物进行的检验。方式:分ABC三类,A类关键—必检 B类重要—抽检 C类一般—免检作用:a.防止不合格的原材料(外协件、外购件)等进入生产过程;b.为稳定正常的生产秩序和保证产品质量提供必要条件;c.对供方单位质量保证能力的连续性评定的重要手段。
2.2 工序检验
2.2.1 含义:指在某工序加工完成以后进行的检验。
2.2.2 目的:防止不合格的半成品流入下道工序。
2.2.3 方式:首件检验、巡回检验和完工检验三种。
2.2.3.1 首件检验 含义: 指在生产开始时或工序因素调整后,对制造的第一或前几件产品进行的检验,即
在设备或制造工序发生任何变化,以及每个工作班次开始加工前,都要严格进行
首件检验。目的: 预防产品成品超差、反修和报废。方法: 采用首件三检制——工人自检、班长复检、检验员检验。
2.2.3.2 巡回检验 含义: 指检验员在生产现场,按一定时间间隔或加工产品的数量间隔对有关工序的产品质量进行检验;对不稳定的工序,在该批量的生产过程中进行的定时抽样检验。方式: 采用编制检验的路线和程序,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对有关工序进行检验,以发挥检验职能。
2.2.3.3 完工检验 含义: 对一批产品中最后制造的产品进行检验,从而有利于全面掌握情况。目的: 验证工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方式: 根据生产阶段产品特性的重要程度和检验项目的复杂程度,在工艺流程中适当的工序和工位设置必要的检验点,如质量控制点。
2.3 成品检验 2.3.1 含义:即最终检验和出厂检验,是对完工后的产品进行的质量检验。
2.3.2 内容:产品的性能、安全性、外观。
2.3.3 目的:在于保证不合格的成品不出厂,不合格的成品不入库。
检验员培训资料四 按检验的方法可分
3.1 感官检验:感官检验即官能检验,它是指靠人的感觉器官(视、听、嗅、味、触觉等),对来自产品本身的各种有效刺激所作出的反映程度,来评价和判定产品质量的一种检验方法。
3.2 器具检验(理化检验):器具检验是借助于物理和化学的手段,应用计量器具和物理化学分析方法,对产品质量进行检测的一种方法。按检验者分由于制造质量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每一个操作员的技术水平、责任心和质量意识。因此,企业在建立一支专职检验员队伍以外,还必须广泛的组织操作者参加检验,实际操作者和检验员相结合的“三检制”。
4.1 自检自检指操作者对自己所加工产品的自我表现检验,以及时消除异常情况,防止不合格品的产生。
4.2 互检
4.2.1 含义:互检是指操作者之间对加工产品按照技术标准和文件要求进行的相互检验,以达到互相监督的作用。它是在自检的基础上形成的。4.2.2 形式:本班组操作者之间互检;上下道工序之间交接检验;班组长(班组质量员)对本班组操作工人加工产品进行抽检等。
4.3 专检
4.3.1 含义:专检是指专职检验员对产品质量进行专门的把关检验。4.3.2 适用范围:一般企业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检验均以专职检验为主。关键工序、质控点也可设专检工人进行检验;而生产过程中的一般工序则以操作者自检、互检为主。按检验场所分 可分为固定检验、巡回检验和派出检验。按检验内容分 可分为认定合格检验、性能试验和耐久性试验。7 按检验目的分 可分为验收性质的检验和监控性质的检验。按检验后产品能否使用分 可分为破坏性试验和非破坏性试验。
五、质量检验人员 质量检验人员的基本要求质量检验人员是企业内部质量信息的主要提供者,对保证出厂产品的质量负有直接责任。因此检验员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产品 的质量,所以,检验员应具备如下基本要求: 1.1 有较强的质量意识,树立“质量第一”和“质量是企业生命”的思想,在质量问题上能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办事认真、严细准确,遇事能科学、公正的作出判断。
1.2 具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
1.3 具备与其承担的检验任务相适应的技术技能;熟悉所承担的检验工序的基本理论知识;对上下道工序及整个产品的质量要求比生产工人有更深的了解。1.4 应熟悉质量标准,能正确使用有关量具仪器,按照质量标准进行检测,正确的提供检验数据和报告。
1.5 必须经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和独立的出示检测报告。1.6 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能适应检验工作。
检验员培训资料五 检验员和操作者的关系
检验员和操作者之间应该相互信任,密切配合。检验员只有广泛的发动和带动操作者重视产品质量,把提高产品质量看做自已的光荣职责,认真按照工序的质量标准进行自检,实行专业人员检验和生产工人自检、互检相结合的制度,才能进一步搞好质量检验工作。
对检验员来说必须秉公办事,严格按检验指导书进行检验。要充分认识到检验的作用不仅要把住产品质量关,更重要的是对操作者提供适当的信息,帮助他们及时发现异常原因,指导他们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因此,检验员要当好“三员”,并坚持做到“三满意”。
“三员”即产品质量的检验员,质量第一宣传员和生产技术的辅导员。“三满意”即生产服务的态度让操作者满意,检验过的产品让下道工序满意,出厂的产品质量让用户满意。
对操作者来说,要正确认识检验员的作用。检验是帮助自已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并非单纯抓毛病。因此,每一个操作者应该如实地反映产品质量状况,尤其是当产品有合格时,更应该立即向检验员反映,争取检验员的帮助和指导。
六、不合格的控制和纠正措施
1(不合格品的控制措施: 不合格品的控制措施是指对材料、零部件或成品不能满足或可能不满足规定要求时所采取的措施,包括标识、隔离、评审、处置和采取纠防措施以防止再发生? 2(处理措施: 2.1 标识:发现不合格品应立即给予标识;2.2 隔离:通过标识,将不合格品与合格品隔离,放置于指定的隔离区或容器内。2.3 评审:指定有关部门人员进行评审,确定是否让步接收或返修、返工、降级、报废。
2.4 处置:依评审决定对不合格品立即进行处置,包括返修、降级、报废、特许(或让步)、返工。应明确的是:处置结论只对当批有效,不能作为以后验证或验收的依据。2.5 预防措施:采取措施,防止误用和安装不合格品,如隔离、追回等。2.6 防止再发生:努力做到“三不放过”即原因不查明、责任不明确、措施未落实均不放过。对单个不合格品的处理措施是:记录、标识、隔离。3 纠正措施
纠正措施是为了防止已出现的不合格品、缺陷或其它不希望的情况再次发生,消除其原因所采取的措施。为此,必须抓好以下七个环节:职责的分配;严重性评价;可能原因的调查;问题的分析;消除原因;过
程控制;永久性更改。
检验员培训资料六
第三节 质量控制点 质量控制点的概念和特点
1.1 概念:指在质量活动过程中需要进行重点控制的对象或实体。1.2 特点:具有动态特性。即随着过程的进行,其设置不是永久不变的。列为:某环节的质量不稳定因素得到有效的控制,处于稳定状况,质控点就可以取消;而其它的环节、因素上升成为主要矛盾时,还需要设置新的质控点。2 设置质量控制点的原则及步骤
2.1 设置原则: 2.1.1 对产品的适用性(性能、精度、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等)有严重影响的关键质量特性、关键部件或重要影响因素,应设置控制点。
2.1.2 对工艺上有严格要求,对下工序工作有严重影响的关键质量特性、部件,应设置控制点。
2.1.3 对质量不稳定出现不合格品的项目,应建立控制点。
2.1.4 对用户反馈的重要不良项目,应建立控制点。2.1.5 对紧缺物资可能对生产安排有重大影响的关键项目,应建立控制点。
总之,一种产品在制造过程中应设置多个控制点,根据产品工艺过程的复杂程度,以及技术文件上标记的特性分类、缺陷分级的要求而定。
2.2 设置控制点的步骤: 2.2.1 结合有关质量体系文件,按质量环节明确关键环节和部位需要特殊控制的质量特性和主导因素。
2.2.2 由设计、工艺和技术等部门确定本部门所负责的必须特殊管理的质量控制点,编制质量控制点明细表,并经批准后纳入质量体系文件中。2.2.3 编制质量控制点流程图,并以此为依据设置质量控制点。2.2.4 编制质量控制点作业指导书,包括工艺操作卡、自检表和操作指导书。2.2.5 编制质量控制点管理办法。
2.2.6正式验收质量控制点。所编制的文件都要和质量体系文件相结合,并经过批准正式纳入质量体系中进行有效运转。实施
按步骤编制质量控制点明细表、质量控制点流程图和工作指导书以及职能部门的分工和协调。明确职责
质量控制点落实到具体工作岗位后,操作工人和检验人员必须明确自己应履行的职责。
4.1 操作工人的职责
4.1.1 清楚、准确的掌握本工序质控点的质量要求和关键性难点。4.1.2 熟悉掌握作业指导书的规定程序,并严格按其要求操作。4.1.3 掌握必要的检验手段和方法,并按有关技术文件要求进行严格把关。4.1.4 了解本道工序的重要性,并知道对下道工序及全面的影响程度。4.2 检验人员的职责
4.2.1 明确质控点影响质量特性的主导因素及有关参数,并加以跟踪检测。
4.2.2 明确质控点中工序的检测重点,配合操作人员做好检测和记录。4.2.3 熟悉掌握质控点的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并按知道书进行检验。4.2.4 若发现问题时,及时分析原因,并协助操作工人解决处理好质量问题.检验员培训资料七 创造性的工作对质量控制点的控制和处理,除严格按有关技术文件规定进行之外,还需要很高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因此,必须创造性的工作才能处理好关键质量问题。
5.1 操作人员应做到: 5.1.1 学好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掌握必要的操作方法和手段,并做到准确灵活运用。
5.1.2 记录数据准确,统计分析正确,防止伪造数据引起的偏差。5.1.3 操作中发现偏差或异常,应立即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进行纠正。5.1.4 及时掌握必要的信息,并不但与有关人员进行交流沟通信息,以便及时较好的处理质量问题。
5.2 检验员应该做到: 5.2.1学好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掌握质量检验理论和方法,并做到准确灵活运用。
5.2.2 熟悉质量控制点所用图表、方法和作用,并通过检验帮助操作工人解决不正确的检测和记录。
5.2.3 在检验时,应和操作工人密切合作,帮助工人严格执行质量控制点的有关技术文件。
5.2.4 掌握必要的信息,并及时交流和沟通情况。
第四节 抽样检验 一 概念 概念:就是按照预先规定的抽样方法,从一批提交检验的产品中,随机抽取一份产品作为样本,对样本逐个逐项进行检验,并根据结果对整批产品作出是否合格的判定。适用范围:破坏性检验验收;产品批量大,质量要求又不是很高的检查验收,测量对象是连续体的检查验收;希望节省检查费用的情况;检查项目较多的情况;希望加强供货方质量的情况。应注意的问题: 3.1 抽样只能相对反映产品的质量,不能把样品的不合格率与整批产品的不合格率相等同。
3.2 经抽样检验判为合格的产品批,并不等于批中每个产品都合格;反之亦然。3.3 并非任何抽样检验都能达到正确判断整批产品质量的目的。4 优点:节约检验费用;保证产品质量,加强质量管理;督促分供方提供高质量产品。
二 合理抽样方案的条件当产品质量好时,高概率接收;当产品质量下降时,接收概率迅速下降;当产品质量差时,高概率拒收。
三 抽样方案的分类 按对产品的质量指标保证程度可分为:计数抽样检查和计量抽样检查。按对产品质量保证程度可分为:标准型抽样检查、挑选型抽样检查和调整型抽样检查。按抽样检查的目的可分为:逐批抽样检查、质量监督抽样检查、定型抽样检查、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抽样检查。按检查次数分类:一次抽样检查、二次抽样检查、多次抽样检查、序贯抽样检查。
检验员培训资料八 四 调整型计数抽样检查的实施程序 确定产品质量标准
明确区分合格与不合格的界线,划分不合格品的类别。确定检查水平
检查水平共有三个一般检查水平:?、?、?和四个特殊检查水平:S—
1、S—
2、S—
3、S—4。
2.1 三个一般检查水平
a 无特殊要求,采用一般检查水平?。
b 当允许降低抽样方案的鉴别能力时,可采用一般检查水平?。c 当需要提高抽样方案的鉴别能力时,可采用一般检查水平?。检查水平?比?高,?比?高。
2.2 四个特殊检查水平
在产品及检查费用较高等情况,如果宁可增大使用方风险而减少样本量,则咳采用特殊检查水平。因此这种检查水平一般要在过去产品已积累了足够的技术资料、质量资料。经分析,确信在批内个体之间的质量波动较小时,才能使用。3 规定AQL值(单位为%)一般是根据历史数据估计过程平均,以此值或略小一些的值定为AQL。AQL值是指为平衡一系列提交检验批的质量,而规定的一个界线值。4 确定抽样方案类型
一般只考虑选一次抽样方案或二次抽样方案。样本大小字码检索。抽样检查方案检索。
五 抽样检查程序图
GB2828—87 调整型计数抽样检查
样 本 大 小 字 码 批量范围 特 殊 检 查 水平一 般 检 查 水平
(略图)第五节 质量改进
一 质量改进的含义和意义
1.质量改进的含义
为向本组织及其顾客提供更多的实惠,在整个组织内所采取的旨在提高活动和过程的效益和效率的各种措施。要理解这一概念,需要明确以下几点: a 质量改进是通过改进过程来实现。
b质量改进是一项持续性的活动。
c 质量改进包括防守型改进和进攻型改进。
d 质量改进的措施有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
e 质量改进的动力来源于对不断提高质量和顾客满意的需要。2.质量改进的意义
质量改进对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爱表现为: a 提高优等品率,为企业增加收益。
b 提高质量信誉,改善与顾客关系,增加销售量。
c 减少废次品,增加产量。
d 减少返工,提高生产效率。
e 减少检验、筛选和试验费用。
f 加速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促进技术进步。
g 合理使用资金,充分发挥企业潜力。
h 培养不断进取、改革的精神,提高人员的素质。
i 完善质量职能,提高质量保证能力等。3(质量改进的目标
质量改进的目标就是减少质量损失,通过不断改进过程来减少质量损失,从而获的更好的效果和更高的效率。
检验员培训资料九
二 质量改进的方法
1(质量改进的基本方法一PDCA循环
“计划(PAN)-执行(DO)-检查(CHECK)-总结(ACTTON)”循环,简称PDCA循环。反映了质量改进和其他管理工作必须经过的4个阶段。这4个阶段不断循环下去的。
2(PDCA四个阶段的基本工作内容
a P阶段:以提高质量、降低消耗为目的,通过分析诊断,制定改进的目标,确定达到这些目标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b D阶段:按照已制定的计划内容,克服各种阻力,扎扎实实地去做,以实现质量改进的目标。
c C阶段:对照计划要求,检查、验证执行的效果,及时发现计划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
d A阶段:把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定成标准、规程、制度,巩固成绩,克服缺点。
3(PDCA八个具体工作步骤
a 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总是和主要质量问题;b 诊断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各种影响因素;c 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d 针对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制定措施,提出改进计划,并预计其效果;e 按既定的计划执行措施;f 根据改进计划的要求,检查、验证实际执行的结果,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g 根据检查的结果进行总结,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纳入有关的标准、制度和规定之中,巩固已经取和的成绩,同时防止重复发生问题;h 提出这一循环尚未解决的问题。
4(PDCA的特点
a 大环套小环,互相促进。
b 不断循环上升。
c 推动PDCA循环,关键在于“总结”阶段。
第二部份 质量统计技术和常用工具
第一节能 质量统计的基础知识 质量统计
1.1 质量统计的定义,质量统计是一门科学,它是就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数据及有关情况进行收集、理和分析的过程,是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质量统计的内容: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的理论和方法。1.3 质量统计的原则:实事求是
第四篇:检验员业务培训资料
检验员业务培训资料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已知卡尺内卡爪已磨损0.02mm,测量ф50+0.08的内孔实际为ф49.98,该零件合格。(×)
2、经返工合格的产品仍是不合格品。(×)
4、带表卡尺和数显卡尺比一般的三用卡尺示值误差小。(√)
5、当被测要素处于最小实体状态时补偿值最大。(×)
6、块规是保持长度单位统一的基本工具,把它作为机械加工中的长度基准。(√)
7、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精确性,检验员应该选用高精度的量具来测量零件尺寸。(×)
8、可以在3级平台上用涂色法检查平面度为0.02的零件表面质量特性。()
10、“ZG1/4”的含义是表示管孔直径为1/4英寸的锥管螺纹。(√)
11、通端螺纹工作塞规,主要用于检查内螺纹的工作中径。(√)
12、螺纹止端量规是检查内螺纹实际中径。(√)
14、零件的加工精度包括:尺寸、形状、位置三方面。(√)
15、零件的表面粗糙度越小,对零件的尺寸精度要求就越高。(×)
16、通用量具的班检就是看量具是否在合格鉴定期内。(×)
17、常用的平面角度单位有角度和弧度两种。(√)
18、为了保证块规组的尺寸精度,应使所选的块规数量为最小,一般不应超过4块。(√)
19、公差是在加工过程中用来控制误差的,它反映加工的难易程度。(√)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2、为了提高工件的定位刚度,可以采用(B)支承。A、定位
B、辅助
C、可调
3、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主要取决于(A)。
A、量具的可靠性
B、人的经验
C、温度的影响
4、表面光滑外量规的通端是控制(D)尺寸。
A、孔的小径
B、孔的最大极限尺寸
C、孔的小径
D、孔的最大极限尺寸
5、测量轴类径向跳动的量具一般用(C)。A、外径千分尺
B、游标卡尺
C、百分表
6、车一件M30的外螺纹,中径公差为0.08mm,应选用(B)测量法。A、综合量规
B、三针
C、螺纹千分尺
7、测量长度80±0.02尺寸,应选择(A)。A、卡尺
B、千分尺
C、指示千分尺
8、用绝对测量法测量时,量具上读到的数值是被测尺寸的(C)。A、偏差值
B、误差
C、实际值
9、(B)对零件的耐摩性、抗腐蚀性和疲劳强度等有很大影响。A、硬度
B、表面粗糙度
C、强度
10、某工人用卡爪厚度为10mm的0—300mm卡尺测量尺寸ф255.27±0.25的内孔,卡尺的实际读数为(B)。
A、ф255.27
B、ф245.27
C、ф265.27
11、对非最终特性偏离的不合格品而下工序又属本车间进行时,由(B)在“工序超差及处理记录”上签字。
A、型号质量工程师
B、主管工艺员
C、检验室主任
13、工序检验员和成品检验员对所判定的废品按(A)开具废品票。A、件号、分批次、分工序
B、件号、分批次、分数量
14、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称为(C)。A、形状公差
B、位置误差
C、位置公差
15、现采用测量两侧厚度的方法,检测一块方铁的一个方槽,分别量得左侧为15.20mm,右侧为14.80mm,该零件的对称度误差为()mm。A、0.4
B、0.2
C、0.3
17、测微量具使用时注意事项有()。
A、选择合适的分度值
B、测微量具的零为校对
C、注意使用测力装置 D、不得将量具的两量爪(面)当固定卡规使用
E、(A+B+C)
F、(B+C+D)
18、平面度误差的检验方法有(F)。A、光隙法
B、斑点法
C、三点法
D、对角线法
E、(A+C+D)
F、(B+C+D)
19、剖视图可分为(E)。
A、全剖视图
B、旋转剖视图
C、半剖视图、D、局部剖视 E、(A+C+D)
F、(A+B+C)
20、工艺超越单最长有效期为(B),不允许延期使用,如仍需超越时,必须重新办理,且有效期不能超过三个月,相同内容的超越单最多不超过两次。A、一年
B、半年
C、三个月
三、计算题(14分)
如图所示:已量得滚棒高点到基面尺寸45.09mm,并采用ф15及ф10两滚棒测量,请计算M多大?(保留小数点后2位)解:由题意可得: M=45.09-ф10ф10ф15(1+Sn30°)—(+)Cos30° 222=45.09—10.825—7.5 =26.77mm
程序文件问答题
1、什么情况下,零件必须履行首件检验?
答:加工五件以上的批量者;
每个工人、每道工序;每隔5件、每隔10件或每隔15件以上; 加工过程中更换操作工人;
更换技术文件、工艺方法、工艺参数;
加工过程中更换或重新调整设备、工装(工具、量具、钻具、刃具、夹具等)、仪器、仪表等。
2、具备那些条件可以进行首件检验?
答:工作现场文明整洁;
有按规定手续和权限批准的工艺文件;
器材符合工艺文件规定(材料牌号、供应状态等应与工艺文件保持一致);
操作者所使用的机床、工装、仪器、仪表、标准样件等应挂有标签或合格证,并有使用期限,其编号、规格应与工艺文件一致;
流水卡片应填写完整、清楚;
本工序的前工序应经检验,并该有检验印章; 数控程序号、工艺参数符合工艺规程中的规定。
3、首件检验后的工作有哪些?
答:首件检验后,在生产过程中,操作者应勤检勤量,对自己加工的产品应100%的保证质量,检验人员巡检,防止不合格品的发生;
首件检验不合格不得开工,应由首件检验人员及有关人员共同分析研究、查找原因、采取措施,并对前面未由检验人员、区长或指定的专人检验的零件进行逐个检验,直至合格为止;同时对接下来的零件重新进行首件检验,直至合格为止;
在首件检验或复检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品应按《不合格品审理程序》进行; 违反首件检验规定加工的产品,检验人员有权拒检。
4、不合格品的定义?
答:凡是不符合订货单、协议、工程图样,规范技术说明书、以及其他订货要求的产品均为不合格品,同时也包括从顾客退回的不合格产品。
5、不合格品的分类?
答:返工品:对不合格品采取了措施使其满足规定要求的产品。返修品:对不合格品采取了措施,虽不符合规定要求但能使其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产品。让步接受(即呈报接受):经用户审理,不经返工、返修,虽不符合规定要求但满足使用要求且顾客同意接受的产品。
废品:经审理被拒收的不合格品。
未申报超差:我方检测合格的产品发往用户,在用户方发现有超差情况的不合格品。
6、工序中不合格品的审理程序是什么?
答:操作者对本工序自检,将合格品与不合格品分开。
工区检验员确认后,在不合格零件上贴黄色《工序超差标签》,隔离保管。工区检验员根据不合格情况填写《工序超差及处理记录》,由工区质控员根据具体超差状况提交不同部门审理。对于非最终图纸特性超差的不合格品,由工区主管工艺员审理并在《工序超差及处理记录》上签署审理意见。对于最终图纸特性超差的不合格品,工区质控员将《工序超差及处理记录》提交至商泰质量代表,由商泰质量代表在《工序超差及处理记录》上签署审理意见。审理意见分为“继续加工,最终办理呈报”、“返工”、“报废”及“停止加工,办理呈报”。
7、废品的术语和定义依据是什么?
答:废品:经检验不符合图纸规范要求,且由质量工程师判定报废的零件,包括原材料、工序加工和成品报废的零件。
废品依据:商泰质量代表签字判定报废的该零件《不合格品审理情况记录》 废品标识:红色废品标签
废品破坏标识:用风枪或砂轮在零件关键部位打磨出破坏凹坑(>50mm长,>5mm深),特殊零件另行规定。
8、办理废品各工区/各部门的职责是什么?
答:各工区质量检验人员受到商泰质量部判废的《不合格品审理情况记录》后,2天内完成废品票的办理和挂废品标签。
各工区生产主管负责组织本工区废品零件的破坏标识的加工,并送交商泰废品库房。商泰库房负责接收和保管废品,并在接收废品时检查废品标识和破坏标识。商泰质量部负责督促各工区办理废品票并建立废品台账。各工区判废的废品30天内到废品库房。商泰生产部每月核查废品数量。
9、产品质量记录包括哪些?
答:原材料验收质量审查报告单(含原材料证明单-毛料合格证)
首件检验记录
成品检验记录
三坐标检测结论 外贸流水卡片 特种工艺检验记录 不合格品审理情况记录 产品合格证(中文)呈报单(适用时)
10、质量记录的填写与更改要求是什么?
答:产品的质量记录应该用蓝黑色或黑色钢笔、中性笔按规定形式认真填写,填写内容要正确、完整、清晰,不得任意涂改。
质量记录必须按规定程序履行签署或盖章手续,签名必须由本人签全名,盖章印记应清晰。
如果要对质量记录做改动,应采取划改的方式,并在划改出签名或盖章,以示负责。填写正确的内容,并盖章,注明日期。
不允许刮改或用修正液涂改。
11、质量记录的归档及保管要求是什么?
答:质量记录按产品中心及产品批次进行归档,并填写相应目录。各部门的质量记录必须由专人集中统一保管。
质量记录按SLB要求保存8年,按GEHC要求保存15年。
12、外贸产品验收过程中各部门和各工区的职责是什么?
答:商泰机械质量部负责产品验收工作的组织、管理。商泰机械技术部负责解决验收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各工区负责按本程序的要求准备提交验收的软、硬件,并创造条件、配合外贸验收代表完成验收工作。
13、产品提交验收需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答:各工区完成所有工序并经100%特性检验,确保产品所有特性符合设计图及技术标准要求。
各工区对提交的零件表面质量必须进行严格控制,零件表面不允许有磕、碰、划伤、污染和裂纹、油污、腐蚀、手印等缺陷。
提交验收时必须附带如下文件及工具:工艺规范中的检验图标(盖红色有效印章)、设计图气球图、成品检验记录、三坐标检测结论、已批复的呈报(适用时)、流水卡片、专用检测工具、产品合格证(中文)、批卡、入库小票。
14、成品检验的定义和应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答:成品检验:工艺规范中规定的零件入库前的检验工序,一般在成品检验后不再进行冷热加工。
成品检验人员必须经过商泰公司检验人员资格考试,获得上岗资格证书、检验员资格印章,才能上岗工作。
必须具备现行有效的验收依据。
成品检验前的所有工序已经进行完毕,各项检验、检测或无损检验已全部完成。成检的零组件应清洗干净、吹干,有剩磁的应退磁。
符合批次管理要求,有完整齐全的原始记录、质量凭证和标记,产品的数量相符,并用适当的传递工具装载。
技术质量问题已经处理,手续齐全、完备。
成品检验所有的检测设备、量具、工装、仪器和仪表检定合格,其精度满足规定要求。
15、工序检验的定义是什么?组织机构与职责?
答:定义:由专职检验员或兼职检验员依据工艺控制计划或工艺规范、图样对工序质量进行验证的过程。
组织机构与职责: 各工区质量主管负责零件的工序检验的组织、控制工作。各工区技术主管负责零件工序检验的技术支持工作。各工区检验室对本程序的有效运行和操作负责。
16、工区检验员岗位质量职责
答:1)按照技术文件检验产品,判断产品的符合性,正确作出合格或不合格结论。
2)执行检验制度,做好量具班检、工序巡检和成品检验等工作; 3)做好各种原始记录,对所填写原始记录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负责;
4)认真执行首件三检,并对因首件错误结论造成的不合格品负错漏检责任; 5)认真做好检验标记,对废品的隔离和回收保管的工作质量负责;
6)对操作者不按照工艺文件、质控文件要求,或使用过期的工、夹、量、模具、检验设备和原材料加工的零(组)件产品,有权拒绝验收;
7)加强巡回检验,严格按技术文件和有关标准进行检验,对成批性及重复性超差负检验责任。
17、简述工序检验应具备的条件?
答:① 工序检验人员必须经过商泰公司检验人员资格考试,获得上岗资格证书、检验员资格印章,才能上岗工作。
② 准备工作
查看交班本,了解上一班情况,处理与本班有关的遗留问题。
通用量具的班检。
检查本班使用的通用量具是否在合格鉴定期内。
仔细检定通用量具的外观及其准确性。
经班检合格的通用量具,检验员在合格证上填写班检日期,并盖检员印章。
超过合格鉴定期或经班检不合格的通用量具由操作工人送回工具室。
③ 首件三检
④ 巡回检验
坚持工作岗位,主动进行流动检验,关键工序100%检验,其它工序的抽检率不低于80%。
抽检如发现不合格品,则对已加工完的零件100%检查,同时请工艺员、区长参与分析原因,制定操作注意事项。在下批投料时,如仍发生类似现象,必须按重复性故障处理,对工艺方法、工装及工艺参数重新进行审查,制订纠正措施。
督促检查工艺纪律和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发现操作者违反工艺纪律时,必须立即给予纠正,对不执行各项管理制度的应立即制止。操作者不听劝阻或发生异议时,应及时向区长或质量主管反映,由区长进行处理。如问题比较严重时,向商泰机械技术、质量部报告。)
工序检验发现不合格品时,按《不合格品审理程序》处理。
督促检查现场的文明生产。
⑤ 验收零(组)件
按正式批准的工艺文件、标准件验收工序加工的零(组)件,对于工序中需要三坐标检测的零件,及时开具三坐标计量单。
检查流水卡片的填写,操作者、加工日期、数量应清晰完整。
专职或兼职检验员在流水卡片上填写废品数、超差数以及合格数,并在检验栏中加盖检验印章,必要时,应在流水卡片上注明超差特性。
对超差品进行标识。
及时隔离废品,入商泰机械废品库。
⑥ 提交成品检验
检查流水卡片(检查流水卡片填写的准确性,操作者和检验员的签字和印章齐全。核对零件号、批次号(炉号、定单号)及数量。检查工序完成情况,避免遗漏工序。)
检查零(组)件外观质量,不应有碰伤、锈蚀或变形,并应清洗干净。
零(组)件应装在零件周转架或箱内,不准堆放。
工序检验记录、计量结论单、工艺超越单、工序检验记录等质量原始资料应随零件一起提交成检。
⑦ 作好交班记录,将本班加工的质量情况及处理结果向下班交班,提请注意的事项应明确。
18、检验员必须做到:五个及时、五个看;五个放心、两放行。
五个及时:及时发三检票、及时班检、三检、抽检、及时盖检验印章、及时反映质量问题、及时清理废品;
五个看:检验零件时首先要看工艺规范、看文实是否相符、看标准件、工装是否在有效期内、看尺表是否班检、看流水卡的上道工序是否盖章;
五个放心:自己放心、生产单位放心、领导放心、用户放心、家人放心。
两放行:符合工艺规范的零件放行、不符合工艺规范但按程序办理了审批手续的零件放行。检验原则:按章检验零件、按程序控制零件、保证产品质量、满足生产配套。
第五篇:微生物检验员岗位职责
1.负责微生物限度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
2.负责包装材料质量检査并出具检验报告。
3.负责工艺用水监测、洁净度监控。
4.负责卫检室现场管理。
5.负责相关岗位操作规程等文件的起草。
6.完成主管临时交办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