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检察委员会工作的几点思考[最终版]

时间:2019-05-12 21:43: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对检察委员会工作的几点思考[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对检察委员会工作的几点思考[最终版]》。

第一篇:关于对检察委员会工作的几点思考[最终版]

关于对检察委员会工作的几点思考

检察委员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主要特征,是我党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检察工作中的集中体现。检察委员会是法定的业务决策机构,为检察工作的科学部署、正确决策、公正执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结合检察工作实际,研究如何充分发挥检察委员会的职能作用,强化检委会工作效果,对于集中集体智慧促进检察工作的科学发展大有裨益。

一、当前工作中存在的几点不良倾向

1、检委会职能弱化的倾向。按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组织条例》和《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议事和工作规则》的有关规定,检察委员会拥有研究处理案件、研究重大问题和总结工作经验、探索工作规律三类职能,包含了审议贯彻国家法律政策的重大问题和重大专项工作部署等十项内容。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检察委员会往往只侧重对案件的研究决策,而忽视了对其它重大问题和经验总结等事项的研究,检察委员会成为了单一的案件研究机构,该提交检察委员会研究决定的议题和事项而没有提交,使得检察委员会的职能遭到弱化。

2、报告材料提供不规范的倾向。按照相关规定,在检委会召开三日之前,议题承办部门应当将文件草案、书面报告等书面材料送达给各检委会成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议题标准》对报告材料的内容做了明确详细的要求,但是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工作量过大或认识不到位等原因,存在着报告内容过于简单,说理不够充分,引用不

够全面等情况,承办部门不能提供全面详实的汇报材料。使得检委会成员难以全面掌握研究情况,难以进行充分的研究论证,影响了议事决策的质量。

3、学习培训形式化的倾向。检委会的职责任务对检委会委员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又因一些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及检察制度相继出台,这就更加需要检委会组织不断提高学习力,组织开展有效的学习培训活动。可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培训力量短缺、检委会成员难以凑齐等原因,很少组织起高效的学习培训活动,即使在上级院的明确要求下组织活动,也很难做到参训人员齐备,培训效果良好,使检委会的学习培训活动有形式化的倾向。

4、以“彼会”代“此会”的倾向。按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组织条例》第九条的规定“检察委员会实行例会制,定期开会。”《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议事和工作规则》第四条规定,“检察委员会会议一般每半个月举行一次;必要时可以临时召开会议。”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一规定大都执行不到位,有什么案件、问题、事项,通过党组会或检察长办公会研究解决,而不再召开检察委员会。此举不但违反了条例和规则的规定,也因其他会议缺乏相关的程序细则要求,从参加人员的范围、研究的程序和质量方面,均不及检察委员会,使得议题的决策质量下降。

5、表态发言跟风的倾向。检察委员会实行民主集中制,这一规定体现的是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具体到实际工作中,就是各位检察委员之间权利平等,根据议题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坚持原则实事

求是,充分发表意见。可是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委员不动脑、不思考,随着别人意见跑,做跟风式表态,有的则或碍于情面,或出于私心,或因从众思想,跟风发言,使检委会的民主原则流于形式,降低了检委会的决策水准和议事效果。

二、不良倾向存在的原因

上述问题的存在既有历史原因,又有委员配置、人员设置和工作量分配等现实原因,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对检委会地位认识程度不够。《检察院组织法》规定“各级人民检察院设立检察委员会。委员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在检察长的主持下,讨论决定重大案件和其它重大问题。”明确了检察委员会是法定议事决策机构的法律定位。可是一些地方对此缺乏必要的认识,把检察委员会等同于一般的议事机构,认为这个机构可有可无,有问题、有事项只要是通过集体研究就可以了,没必要必须召集检察委员会。更有甚者把检委会当做“挡箭牌”。将一些基本情况不明朗的案件事项拿到检察委员会研究决定,以检委会集体承担责任,把检委会当做推卸责任的载体。由于对检委会所处地位的认识程度不够,也直接导致了检委会能力素质建设的放松,降低了工作标准,使得检委会工作水平停滞不前。

2、对检委会工作要求落实力度不够。《检察委员会组织条例》《检察委员会议事和工作规则》和《检察委员会议题标准》均对提交议题的范围、提交程序,检察委员会委员的职责义务,报告材料的内容要求,议题的审议程序,表态发言的顺序作了详细明确的规定。但

是实际执行落实过程情况却差强人意,导致研究议题的确定不科学,报告材料的内容不规范,议题审议程序不合理等现象的发生,直接影响了检委会的民主科学决策质量。

3、议题范围的界定有待于健全完善。《人民检察组织法》《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议事和工作规则》对研究议题范围做了明确规定,其中重大案件,重大问题,疑难、复杂案件,重大专项工作,重大业务部署等位列其中。对于重大案件的范围,我们一般按照高检院在统计工作中给予的分类加以界定,但是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性没有争议的案件,若要全部提交检察委员会研究,将严重消耗人力资源,实无必要。同时重大问题,疑难、复杂案件,重大专项工作,重大业务部署的界定不够清晰,疑难、复杂的标准难以掌握,致使检委会确定议题缺乏科学性。

三、不良倾向的解决对策

以上五种不良倾向已经影响了检委会研究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制约了检委会工作的深入开展,限制了检察工作的科学发展,为此研究强化检委会工作已势在必行。

1、加强检察委员会的组织建设。一是严把进口,疏通出口。将政治思想素质过硬、有较高理论水平,较强的实践经验、学在历本科以上,独立办案5年以上,责任心强,实事求是,敢于讲真话的检察官纳入检委会组织,并且可以尝试公开竞争的方式进行初选,然后提请人大常委会任命。将那些庸庸碌碌、无所作为,不学习、不思考的举手委员,通过法定程序调整出检察委员会。二是加大检委会委员的

培训力度。通过请专家、看视频、委员上台讲课交流学习心得等方式,开展行之有效的学习培训活动。坚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检委会委员的政治敏锐性和责任感,使其从工作大局和法律事实的高度行使自己的权利。坚持加强对检察工作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学理论的研究理解,不断提高委员的理论业务水平。坚持学习上的与时俱进,对新出台的法律、法规进行专门的学习,加深理解,准确应用于实践。把检察委员会建设成为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素质优良、精于研究的队伍。

2、进一步细化审议议题的范围。针对区域差异和级别差异,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议题范围。掌握的重大案件除明确规定的提请抗诉、复议案件外,应当包括符合以下标准的案件,即达到高检院确定的重大标准,并且在定性、犯罪数额以及其它法定从重、加重、从轻、减轻情节的认定上存在争议,足以影响定罪量刑的案件。重大问题除明确规定的贯彻国家的法律政策、讨论通过向同级人大所做的检察工作报告等情况外,还应当包括上级院组织的各类专项活动、年初的工作整体部署和规划,同级党委、政法委安排部署的重要工作,与公安、法院协调的重要事项,本院开展的大规模活动以及其它应当提交的议题。总结检察工作经验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应当实行例会制,每季度举行一次,由各委员结合从事的工作提出议题,共同研究。

3、进一步落实检委会的规范操作。为提高检委会的议事质量,应进一步规范检委会的操作,需要把握以下几方面。一是议题的报告

材料要规范。要严格执行《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议题标准》,做到材料完备、内容齐全,用语准确、解释明白、引用全面。案件的报告材料力争能够重现案件经过,使各委员准确掌握案情,清楚诉争焦点,全面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对于重大事项则要清楚介绍事项的缘由、根据和背景,调查研究论证的过程,以及规划步骤、具体方案和保障措施。二是要进行事先的充分研究。以事先的充分研究推动检委会的充分论证,确保产生最优的意见和最佳的方案。就是要求议题承办部门和工作人员以及主管领导,在提交议题前要进行专题辩论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高质量的报告材料。并在三天前将材料发放到委员手中,各委员要在掌握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研究探讨,为检委会的召开奠定坚实基础。第三是表态发言程序要更严谨。要按照先专职委员、后非领导职务委员、再领导职务的委员的顺序发言,防止因领导权威影响其他委员。又要对委员的发言质量有所要求,既要有明确的表态意见,又要阐明理由根据,防止无思考研究的跟风式发言。

4、建立检委会委员的跟踪考核机制。检察委员会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集中制决策办法,导致有的委员认为有责任集体承担,不差我这一票的思想,不负责任随便表态。为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有必要建立检委会委员的跟踪考核机制,为各委员建立表态档案。详细记录每个委员对每一案件和事项的表态意见,与最终处理结果对照确定得分。形成错案的,对发表错案意见的委员依照错案追究办法予以追究。并将该考核纳入公务员考核体系,对表态意见同正确结论相悖的委员,记录在案,在年底考核时予以扣分,与干部的奖惩任用相挂

钩。对考核情况连续3年优秀的,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优先提拔重用。对连续5次出现错误表态的,调整出检察委员会组织。并实行委员末位淘汰制,每年组织一次综合考核,将连续3年得分最低者调出检委会,再通过公开选拔的方式递补。

第二篇:对检察委员会办事机构有关问题的透视与思考

内容摘要:【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基层院检察委员会办公室在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和考察,力图从实际工作需要和提高检委会办公室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出发,就改进检察委员会办公室管理职能、提高工作效能、完善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基层院检察委员会办公室在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和考察,力图从实际工作需要和提高检委会办公室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出发,就改进检察委员会办公室管理职能、提高工作效能、完善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字】定位 例会制 双轨制

设立检委会办公室,实行委员专兼职结合,是基层检察机关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必须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按照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的要求,完善司法机关的机构设置、职权划分和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检察机关改革实践证明,检委会办公室作为检委会制度运转的协调中心,其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影响基层院检察委员会议事效率和议事质量。因此,改进检委会办公室工作制度,完善其运行机制,提高其工作效能,是确保检察委员会有序、高效、高质运转的基础。

一、目前基层院检委会办公室的基本状况 通过交流互访和咨询市院有关部门等方式,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北京市18个基层检察院均未设立专门的检委会办公室[1],设有专职检委会委员的只有通州、昌平、顺义、大兴4个院,其余14个基层院也均是采用挂靠或者合署办公的办法,设立专门人员和兼职内勤来承担检委会办公室的具体业务工作。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有:

1、基层院受理案件业务较多、规模较小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基层检察院的内部机构的设置上不如上级院精细;

2、出于精简、统一、效能的改革思想;

3、人员调配难落实的现实原因。以我院为例,就没有专门设立检委会办公室,而是明确由研究室承担检委会办公室职能,专职委员承担检委会办公室的初步审查、填写专职委员审查意见等工作,同时也未设检委会兼职秘书,而是由研究室派员担任检委会办公室的内勤并列席会议,负责从事收集讨论材料、会前通知、会议记录、决定执行反馈监督等事务性工作。

二、实践中检委会办公室采取的工作做法及工作流程

三、检委会办公室管理职能弱化的原因探析

通过我们的调查研究,从目前的检委会办公室的运行效果来看,还存在机构定位不准、工作质量不高、作用发挥不明显的问题。

(一)检委会“门前岗”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尚未建立起例会制度。

通过检察系统内部机构改革,虽然检委会办公室依照要求建立了起来,却被一些法学学者认为是“装样子的摆设”[2],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1、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随意性,缺乏可操作的办事规则及规范;

2、讨论事项(案件)的提起程序缺乏有规则的指导;

3、检委会例会制度[3]尚未形成,“临时动议”一定程度存在。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改进和加强检察委员会工作的通知》要求:“为及时处理检察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在法定期限内讨论决定有关重大案件,各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可实行例会制度。”我们通过调研发现,绝大多数基层院在实践中并未实行例会制度,当碰到一些未提交检委会讨论而确属有争议的案件时,往往采取的做法有三:一是作补充侦查决定,延长审限;二是同公安部门协调,作撤案处理;三是向上级院汇报,听取上级院的指导意见。另外,有的基层院对一些有指导意义的案例则交由研究室人员撰写“案例分析”以供探讨。这样一来,从表面上看是减少了提交检委会讨论的事项(案件)数量,实质上呢?一方面牺牲了检委会委员们的法律专业学习的机会,因为每一次有准备的检委会讨论都会无形地提高委员们的法律专业知识储备,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另一方面,作为基层检察院本身就应当主动、独立地完成其所受理案件的审查起诉工作,一遇到争议就寻求上级院支持甚至是与公安机关“协调”,是回避问题、推脱责任的表现。可行的办法就是要积极发挥检委会办公室“门前岗”的作用,该提交的就提交,该上会的就上会,让案件来锻炼、磨练专职委员及检委会其他委员,提升他们法律专业知识的储备。

(二)提交议案的“过滤器”作用未得到充分体现,容易造成“担审不担则”现象。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改进和加强检察委员会工作的通知》要求:“检委会办公室应当对提交检察委员会讨论事项(案件)提出法律咨询意见供检察委员会讨论时 参考。对于经审查不属于检察委员会讨论范围的事项(案件),检委会办公室应提出意见,报请检察长决定。”此举一方面是滤除不属于检察委员会议处的案件或者议题,一方面则在于纠错补漏、滤除案件承办人或议题提出人主观因素对议案的“杂质”影响,进而保证提交检察委员会讨论的议案质量。同时按照《检察委员会组织条例》的规定,提交检委会讨论的案件应是重大、疑难案件。而在实践中,有的承办人害怕承担责任或是在办案中碰到外来压力,于是将一些本不该提交讨论的案件也提交到检委会,通过检委会来做出“平衡意见”,以便将来集体承担责任,这给检委会议事质量带来负面影响。此种现象称为承办人“担审不担责”现象。解决的办法是:一是进一步明确检委会的议事范围,对何种案件、何种议题是可以提交检委会讨论决定的作出具体规定;二是积极发挥检委会办公室的“过滤器”作用,由专职委员对提交讨论事项(案件)的可议性和当议性提出初查意见。

第三篇:基层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工作探析

基层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工作探析

检察委员会是讨论决定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和重大事项的法律决策机构,在总结检察经验、讨论决定个案和决定有关检察业务工作中重大问题等事项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抓好检察委员会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是完善中国特色检察制度的重要内容。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司法进程加快,基层检察院的检委会因种种原因受到了限制,已不能完全适应检察工作的发展要求。笔者就改革检委会办事机构、健全检委会工作制度、提高检委会议事决策能力等方面谈几点个人的粗浅看法,以期推动检察委员会在司法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改革检委会办事机构,提高检委会工作质量和效率

长期以来,绝大多数基层检察院的检委会由于精简、统一、效能的思想和人员调配难以落实等因素,均未设置检委会专职委员,也没有检委会办公室,而是由专门人员承担检委会办公室的初步审查、填写专职委员审查意见等工作,兼职内勤负责收集讨论材料、会议记录等事务性工作。这造成了检委会日常工作的诸多不足:第一,已经通过检委会决议制定的规范性制度得不到有效的落实和完善,成为一纸空文;第二,对于政策法规、司法解释等业务资料收集和积累的深度和广度都存在不足,没有及时根据需要和社会发展动态更新检委会所需的资料;第三,对于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的困难无法及时向检委会汇报,从而影响了检委会的议事能力和决策水平,限制了检委会职能的充分发挥。因此,设立检察委员会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就显得十分必要。

基于检察委员会的法律地位和其工作的重要性, 高检院在颁布的《关于改进和加强检察委员会工作的通知》中规定:“地(市)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可在研究室设立检察委员会办事机构或专设机构”。笔者认为,这一规定也为基层检察院检委会

办公室的设立明确了方向:第一、可在法律政策研究室中设立检委会办公室。研究室最主要的职能是从事检察法律政策调查研究工作,可以随时收集最新的业务资料和方针政策,并且通过检委会工作,也可以让研究室能及时掌握当前检察机关的重大问题和办理案件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为调研工作提供依据和方向。第二、将办事机构独立专设。基层检察院在机构改革中一般都精简了研究室,因此可以设置独立的检委会办公室。由一名专职委员分管检察委员会办公室日常工作,专职委员可以起到把关的作用,提高检委会议事(议案)的准确度和质量,树立检委会办公室的法律专业知识权威;设秘书一职,秘书负责对有“重大问题”的议案和“重大案件”进行实体审查、程序审查,同时负责会前准备、会议通知、会议记录、编写会议纪要和会后督办、归档等事务性工作

检察委员会办公室的设立,对于落实检察委员会议事规则、议案标准和工作流程的各项规定,督办落实检察委员会决定事项,更高标准、更大限度发挥检察委员会职能,对于提升检察机关决策能力,保证办案质量,维护公平正义,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二、健全工作机制,促进检委会工作有序开展

建立和完善检委会工作机制是检委会建设规范化的前提,高检院颁布的《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组织条例》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议事规则》对地方各级检察院检委会工作的规范化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组织条例》的规定难以涵盖检委会复杂的工作内容;《议事规则》规范的对象又仅限于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委会,因此对除高检院外的三级检察机关只具有参考作用。造成了地方各级检委会职能不明确、案件讨论程序不规范、检委会人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尤其在基层检察院显得更加突出。要建立完善的检委会工作机制,就必须改进这些问题。

(一)依照《组织条例》和《议事规则》的规定,规范检委会议事范围。基层检察院由于业务量大,在日常工作中难免会遇到疑难复杂案件。有的承办人害怕承担责任或是在办案中碰到外来压力,于是将一些本不该提交讨论的案件也提交到检委会,通过检委会来做出“平衡意见”,以便将来集体承担责任,这给检委会议事质量带来负面影响。对这种情况,应当以《组织条例》和《议事规则》为基础,结合本院的职权范围制定相应的《议事规则》,加强、规范检委会讨论决定“重大问题”的议事职能并严格界定讨论重大案件的范围,同时,建立检委会各项议事制度,如会议记录制、跟踪督办制、专职专责制等。从规范制度入手,保障议事规程标准化。

(二)目前,实践中基层检察院检委会讨论案件的程序缺乏有规则的指导,较为简单:按检察长或依院内确定的例会时间召开检委会,检委会秘书把案情材料分给与会者,由办案人汇报案情,委员们根据汇报情况发表各自意见,依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形成对案件的处理意见。这种业务部门报送,检委会秘书提交,检委会讨论的程序的弊端在于检委会委员们很难对案情有具体了解,在检委会上就案情发表的意见也很难得到保证,讨论流于形式。对此,可规定业务部门在报送事项后,检委会办公室进行初步审查,然后将提交事项以及是否需要召开检委会的建议向检察长报告,由检察长决定是否开会。检察长决定召开检委会后,检委会办公室应提前三天将会议通知和文件发给每个委员。会上,由承办人或提交部门负责汇报,检委会办公室负责会议记录工作和提供各种参与性的预研意见,必要时,据检委会决定整理出会议纪要,上报或下发有关单位部门。这样不但从程序上为充分发挥检委会办事机构的作用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使检委会委员在研究案件之前就对案件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从而减少了检委会讨论案件的工作量,保证了检委会的议事质量和效率,检委会的决策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三)改革检委会委员产生方式,科学配置人员。基层检察院检察委员会的委员除了党组成员外,都由业务处(科)室的正职负责人兼任,一般没有设置专职委员;另外,在现有的制度下,检委会委员与行政级别挂钩,一些业务能力强但行政级别较低的检察官失去了进入检委会的资格。笔者认为,要改革检委会委员的产生方式,首先应本着“积极、规范、务实、高效”的原则,打破论资排辈,大胆启用检察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优秀年轻检察官进入检委会;其次在具备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符合任职条件的检察官中设置一到两名专职委员,以保证检委会的业务质量。最后可以依照六项改革措施的要求,建立列席制度,邀请人民监督员、人大代表或聘请专家提出意见作为检委会讨论决定的参考依据。实行列席制目的在于更加广泛地接受监督,保证决议的权威和公正。但是,如果检委会研究讨论得是涉及秘密的事项,应注意保密问题。

三、多方面入手,提高检委会决策能力

(一)影响检委会决策能力的问题

据调查,基层检察院检委会普遍存在的几个问题是导致其议事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第一,“一事一议”的现象存在。基层检察院检委会大多没有实行例会制,只是在有案件或事项需要讨论时才临时召开检委会。导致检委会作为检察机关最高决策机构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第二,学习制度不健全。在实践中,由于检委会委员工作繁忙,没有过多时间进行专门的学习,另外,现有学习制度的缺陷使得检委会的学习过于单一化、形式化。第三,对检委会决议督办落实不到位,导致检委会的决定缺乏权威性,也影响了检察委员会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提高检委会决策水平的方法

首先,要建立例会制。由于职级和权能的差别,基层检察院则主要是对上级院部署任务的落实。若非研究案件,日常工作并不多见可以提交检察委员会研究的“重大问题”,但不可因此就作为不召开例会的理由。建立例会制,可以让检委会办公室收集议案、审查业务部门提交的案件有明确的时间概念,增强其工作的能动性;同时,在议题量不足的例会上,经请示检察长同意,可以安排学习内容,或召开其他形式如个案专题研讨会、工作总结会等,这样即可以从宏观上对检察业务实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也可以提高委员综合素养,不断培育法律人应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定力。

其次,加强检委会委员的学习培训。面对新法律的出台,新形势的变化,新问题的增多,检委会委员也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做到全面掌握检察业务,与时俱进,拓宽视野,夯实基础。必要时可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或专题报告,努力提高委员的业务能力和相关数字,使其更好地为检委会服务,促进检察工作的提高。

最后,加强对检委会决议的跟踪督办。检委会作出的决定具有法律效力,必须坚决予以执行。可以赋予检委会办公室督办的职能,负责对决定的议案进行督办、催办工作。对决定在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向检委会反馈并请示领导做好协调工作,同时明确有章不循、决而不行的纪律责任和执法违法后果,保证检委会决议落到实处,从而切实提高检委会的决策能力,维护检委会的权威。

第四篇:加强检察委员会决策能力和规范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加强检察委员会决策能力和规范化建设的若干思考检察委员会是检察机关依法在检察长主持下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业务决策机构,是检察机关最高业务决策机构,对保证检察权正确行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和改进检察委员会工作,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是检察机关一项长远的、带有根本性的制度建设。对于加强党对检察工作的领导,贯彻集体领导原则,实现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保证检察机关依法正确行使检察权具有重要意义。

《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组织条例》第四条明确规定了检察委员会的八项工作职责,可以粗略分为重大案件和重大事项两大类。在实践中,检察委员会研究决定重大问题的作用并没能很好地发挥,而且呈逐渐弱化的趋势。首先,检察委员会讨论重大问题少,研究具体案件多。在有的基层检察院看来,检察委员会的主要作用就是研究案件,不管是适用法律存在分歧的、还是承办人认为把握不准的,都统统提交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这样,检察委员会工作往往造成两个极端,要么是无事可做,要么是忙于研究决定案件。其次,检察委员会有被党组会、院务会等代替的情形。《条例》规定,凡是提请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的工作报告、专题报告和议案,都需经过检察委员会研究决定。但能坚持做到的少之又少。有的地方由于检察委员会、党组会、院务会在组成人员上存在很大的同一性,在研究决定重大事项时,可能没有以检察委员会的名义召开和作出决定。实践中的这些做法,无疑会削弱检察委员会的职能,损害其权威,使其从最高业务决策机构沦为仅仅解决办案活动中疑难杂症的部门。

与党组会、院务会、不同,检察委员会与检察长同为检察机关的领导机构,检察委员会作为检察机关法定业务决策机构,其作出的决定具有法律效力,相关单位和部门必须严格执行。根据《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组织条例》《刑事诉讼法》、《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议事和工作规则》有关规定,检察机关的重大案件和重大业务问题必须经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检察委员会的集体讨论不仅有利于利用集体智慧慎重处断,统一思想,形成正确、科学的决定,而且可以通过检察委员会的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依法决策,实现检察机关保障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宪法要求。

一、为提高检委会决策质量和效率,必须提高检委会决策能力。检委会决策能力是指检察长依照法定程序和权限,运用司法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检委会委员准确、高效决策,保障宪法和法律统一正确实施,促进司法公正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本领。当前以检委会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为重要内容的检委会改革,其最终目标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检察决策系统。因此,提高每个检委会委员的业务素养完善知识结构、进一步理顺领导体制、健全依法履行检察职权的保障机制、优化外部执法环境等,这是加强检委会决策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加强检委会决策能力建设是公正执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由检察机关的性质决定的。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担负维护司法公正,保障法律统一正确实施,保障实现公平和正义的法定职责,必须具有与党的执政能力相适应的司法能力和水平。因此,进一步加强检委会决策能力建设,既是由检察机关的宪法地位和本质属性决定的,符合检察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也是民主法制建设的新要求。

(二)、加强检委会决策能力建设是检察事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前,检察事业既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检察机关要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职能作用,就要进一步服务大局、融入大局,全面提高法律监督能力,主要包括惩罚刑事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能力;化解社会矛盾和纠纷,保障社会和谐的能力;促进社会管理创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能力;保证公正廉洁执法,在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的能力;保障人权,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能力等。而每一项检委会重大决策的作出,都是体现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能力和水平。

(三)、提高检委会决策能力是检委会自身建设的需要。

掌握决策权力的人或机构必须具备良好的决策能力。只有权力和能力匹配,才能办实事、办好事。同样,检委会是业务决策机构,也需要每个检委会委员的良好的决策能力来匹配。因此,提高每个检委会委员的决策能力水平,不仅是检委会自身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保障人权、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更是检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强化法律监督、强化自身监督,构建和谐社会和公正执法的法治环境的需要。

二、加强检委会决策能力和规范化建设的对策、措施

当前加强检委会决策能力和规范化建设,就要转变执法观念、提高理性决策水平、完善检委会委员结构配置,不断推动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保障。

(一)转变执法观念,提高理性决策水平

首先,要树立理性决策理念,转变执法思想。明确检察机关的宪法定位,树立法律监督和法律至上,不唯权、不唯上意识。其次,要强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确立严格依法办事的法制意识,强化国家法律公平、公正统一实施的意识。由于检察监督权是通过运用诉讼手段即司法权力来实现的,因此,检委会决策还要遵循诉讼规律,符合客观性、判断性、亲历性、独立性、公正性等诉讼要求。同时,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强化人权保障和程序优先的观念,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围绕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社会稳定的大局,办案讲究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经济效果的有机结合。

(二)依法拓展职能,提升检委会决策的影响力

长期以来,检委会讨论个案多,研究法律政策少,偏重解决个案,缺乏类案指导,影响了检委会职能作用发挥。要将检委会建设成为民主、高效、权威的业务决策机构,检委

会就不能再满足于单纯对个案作出处理决定,而要突破以案就案的常规,加强对案件的研究、跟踪、总结,并善于提取案件中反映的类案问题加以指导并完善办案机制。以实现从个案决策到类案指导,从案件处理到办案机制建设的职能拓展。

(三)加强检委会组织建设,夯实基础保障

紧紧围绕检察业务工作加强检委会组织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人才辈出”的检委会队伍。一是严格检委会准入制度。应当将法学理论水平高、法律政策适用能力强、办案经验丰富的资深检察官充实检委会队伍;三是完善检察高素质人才养成机制。检委会要加强各类学习、培训和带教。形成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用人才的良好氛围,努力将检委会建设成为检察人才高地。

(四)建立检察委员会委员例行学习制度

建立委员例行学习制度,有利于充分理解和落实检察委员会有关的工作规则,提高委员的议事决策能力。在学习时间上,可以利用现有的检察委员会例会制度,在研究议案前开展学习。在学习方式上,既可以在例会上集体学习,也可以组织委员外出考察学习,还可以通过旁听法院庭审、到先进单位学习等提高工作能力。在学习内容上,学习最新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其他单位关于检察委员会的工作经验,开展案例剖析特别是错案剖析等。这样,既可以解决例会制坚持不够的问题,也可以提高委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同时,还可以克服因例会制坚持不好而引发的检察委员会职能“虚化”问题。

(五)完善专职委员工作职责。一是兼职的禁止性。专职委员应当专门从事检察委员会工作,一般不得兼任其它职务,以保证专职委员将全部的精力放本职工作上。二是工作岗位的专属性。专职委员除履行委员的工作职能以外,还应当在检察长的授权下,领导、指导检察委员会日常办事机构的具体工作,包括程序性和实质性的工作。三是工作职责的专门性。专职委员除了应当履行和其他委员一样的职责以外,还应该有符合其特点的其它职责,如督促相关部门落实检察委员会决定、总结检察委员会工作经验和问题、研究加强和改进检察委员会工作的具体措施等,以促进检察委员会各项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

改革创新是检察事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检委会决策能力建设要始终坚持用改革的思路与方式来解决创建中遇到的问题,形成一个能够不断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有效保障各项检察工作稳步推进的动力创新机制。检委会的规范化建设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出发,结合本院实际,贯彻整体规划、突出重点、稳步推进、注重实效的原则。根据深化检察改革的要求,检察委员会建设问题应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意见,适应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进一步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

第五篇: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议事和工作规则[最终版]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印发《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议

事和工作规则》的通知

(2009年10月1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文件高检发〔2009〕23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军事检察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

《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议事和工作规则》已经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一届检察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附:

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议事和工作规则

(2009年8月1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一届检察委员会第十

七次会议通过)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结合检察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检察委员会审议议题、作出决定,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第三条 检察委员会审议议题的范围包括:

(一)审议在检察工作中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的重大问题;

(二)审议贯彻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决议,拟提交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工作报告、专项工作报告和议案;

(三)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审议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以及有关检察工作的条例、规定、规则、办法等,省级以下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审议本地区检察业务、管理等规范性文件;

(四)审议贯彻执行上级人民检察院工作部署、决定的重大问题,总结检察工作经验,研究检察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五)审议重大专项工作和重大业务工作部署;

(六)经检察长决定,审议有重大社会影响或者重大意见分歧的案件,以及根据法律及其他规定应当提请检察委员会决定的案件;

(七)经检察长决定,审议按照有关规定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请示的重大事项、提请抗诉的刑事案件和民事、行政案件,以及应当提请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复议的事项或者案件;

(八)经检察长决定,审议下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议的事项或者案件;

(九)决定本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十)审议检察长认为需要提请检察委员会审议的其他议题。

第四条 检察委员会会议一般每半个月举行一次;必要时可以临时召开会议。

第五条 检察委员会会议由检察长主持。检察长因特殊事由可以委托副检察长主持会议。

第六条 检察委员会会议必须有检察委员会全体委员的过半数出席,方能举行。

第七条 检察委员会举行会议,检察委员会委员应当出席。

检察委员会委员因特殊原因不能出席的,应当向检察长或者受委托主持会议的副检察长请假,并通知检察委员会办事机构。

第八条 检察委员会举行会议,经检察长决定,未担任检察委员会委员的院领导和内设机构负责人可以列席会议;必要时,可以通知本院或者下一级人民检察院的相关人员列席会议。第二章 议题的提请

第九条 承办部门提请检察委员会审议事项或者案件,应当符合本规则第三条规定的范围。

检察委员会委员提出议题的,经检察长同意后可以提请检察委员会审议。

第十条 承办部门提请检察委员会审议事项或者案件,由承办检察官提出办理,意见,承办部门讨论,部门主要负责人签署明确意见,经分管检察长审核后报检察长决定。

提请检察委员会审议的重大事项,承办部门应当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听取有关下级人民检察院和本院内设机构的意见,必要时可以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

第十一条 提出议题采用书面形式,详细说明或者报告有关问题,附有关法律文书和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文件,并符合下列内容和格式要求:

(一)提请检察委员会审议报告、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或者其他事项,应当有文件草案及起草情况说明。起草情况说明的主

要内容包括:事项缘由及背景,文件起草过程,征求意见情况,对有关问题的研究意见及理由。必要时,对文件的主要条文应当逐条说明。

(二)提请检察委员会审议案件,应当有书面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提请讨论决定的问题;案件来源,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基本情况,诉讼过程,案件事实和证据,分歧意见或者诉争要点,承办部门工作情况、审查意见及法律依据,其他有关部门或者专家意见。

对主要问题存在分歧意见的,承办部门应当予以说明。第十二条 检察长决定将议题提请检察委员会审议的,检察委员会办事机构应当对议题进行审查,认为承办部门的议题和提请审议的程序不符合有关规定、书面报告或者说明的内容和形式不符合规定或者欠缺有关材料的,应当提出意见后由承办部门修改、补充。必要时,对议题的有关法律问题可以提出研究意见。

第十三条 检察委员会办事机构提出检察委员会会议议程建议,报请检察长决定。

第十四条 检察委员会会议议程确定后,检察委员会办事机构一般应当在会议举行三日以前,将拟审议的议题、举行会议的时间和地点通知检察委员会委员、列席会议的人员和有关承办部门,并分送会议相关材料。

第三章 议题的审议

第十五条 出席检察委员会会议的人员在接到会议.通知和会议相关材料后,应当认真研究,准时出席会议。

第十六条 检察委员会审议议题,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承办部门、承办人员汇报;(二)检察委员会委员提问、讨论;

(三)会议主持人发表个人意见、总结讨论情况;(四)表决并作出决定。

第十七条 检察委员会审议议题,应当全面听取承办部门、承办人员的汇报。

承办部门汇报后,检察委员会委员可以就相关问题提问,承办部门应当进行说明。

第十八条 承办部门汇报后,在主持人的组织下,检察委员会委员应当对议题发表意见。发表意见一般按照以下顺序进行:(一)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发表意见;(二)未担任院领导职务的委员发表意见;(三)担任院领导职务的委员发表意见。

必要时,会议主持人可以在委员讨论后、总结前请有关列席人员发表意见。

第十九条 发言应当围绕会议审议的议题进行,重点就审议的主要问题和内容发表明确的意见,并提出理由和依据。

第二十条 经委员提议或者会议主持人决定,对于审议中的议题,如果认为不需要检察委员会作出决定的,可以责成承办部门处理;认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可以责成承办部门补充进行相关工作后,再提请检察委员会审议。

第二十一条 会议主持人在委员发言结束后可以发表个人意见,并对审议的情况进行总结。委员意见分歧较大的,会议主持人可以决定暂不作出决定,另行审议。

第二十二条 检察委员会表决议题,可以采用口头方式或者举手方式,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由检察委员会全体委员的过半数通过。少数委员的意见可以保留并记录在卷。必要时,在会议结束后可以就审议的事项和案件征求未出席会议的委员的意见。

表决结果由会议主持人当场宣布。

第二十三条 受委托主持会议的副检察长应当在会后将会议审议的情况和决定意见及时报告检察长。检察长同意的,决定方可执行。

第二十四条 检察长不同意多数检察委员会委员意见的,对案件可以报请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决定;对事项可以报请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或者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报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的,应当同时抄报上一级人民检察院。

第二十五条 检察委员会审议、决定的情况和检察委员会委员在检察委员会会议上的发言,由检察委员会办事机构工作人员记录存档。

第二十六条 检察委员会审议议题,应当制作会议纪要和检察委员会决定事项通知书。纪要和检察委员会决定事项通知书由检察委员会办事机构起草,报检察长或者受委托主持会议的副检察长审批。纪要印发各位委员并同时报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办事机构备案;检察委员会决定事项通知书以本院名义印发本院有关的内设机构和有关的人民检察院执行。

检察委员会办事机构应当将会议纪要和检察委员会决定事项通知书存档备查。. 第四章 决定的执行和督办

第二十七条 对于检察委员会的决定,承办部门和有关的下级人民检察院应当及时执行。

检察委员会原则通过的议题,承办部门应当根据审议意见进行补充、修改,必要时应当与有关方面进行沟通、协调,并向检察委员会办事机构书面说明采纳意见情况和补充修改情况。不采纳重要意见的,应当提出书面报告,经分管检察长审核后向检察长报告。

第二十八条 承办部门因特殊原因不能及时执行检察委员会决定的,应当提出书面报告,说明有关情况和理由,经分管检察长审核后报检察长决定。

下级人民检察院因特殊原因不能及时执行上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的,应当向上级人民检察院相关部门提出书面报告,说明有关情况和理由,由上级人民检察院相关部门审查后形成书面意见,经分管检察长审核后报检察长决定。

第二十九条 有关下级人民检察院对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的决定如有不同意见,可以请求复议。上级人民检察院相关部门对复议请求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由分管检察长审核后报检察长决定。

检察长决定提请检察委员会复议的,应当在接到复议申请后的一个月内召开检察委员会复议并作出决定。经复议认为原决定

确有错误的,应当及时予以纠正。对检察委员会复议作出的决定,承办部门和下级人民检察院应当执行。

第三十条 承办部门应当向检察委员会办事机构通报检察委员会决定的执行情况,并在决定执行完毕后五日内填写《检察委员会决定事项执行情况反馈表》,由部门负责人签字后,连同反映执行情况的相关材料,交检察委员会办事机构存档备查。

第三十一条 检察委员会办事机构应当及时了解承办部门或者有关的下级人民检察院执行检察委员会决定的情况,必要时应当进行督办,并定期将执行情况向检察长和检察委员会报告。

第三十二条 对于检察委员会审议通过的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承办部门应当定期检查执行情况,对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适时提出修改、完善的意见。

第三十三条 对擅自改变检察委员会决定或者故意拖延、拒不执行检察委员会决定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追究主要责任人员的法律、纪律责任。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出席、列席检察委员会会议的人员,对检察委员会会议讨论的情况和内容应当保密。

第三十五条 检察委员会的会议记录,未经检察长批准不得查阅、抄录、复制。

第三十六条 本规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关于对检察委员会工作的几点思考[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对检察委员会工作的几点思考[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简论基层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建设

    简论基层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建设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司法进程加快,基层检察院的检委会工作的发展由于种种原因受到了一些限制,笔者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就该问题进行探讨,......

    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组织条例(修订)

    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组织条例(修订) 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组织条例(修订) (1980年2月2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2008年2月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届检察委员会第九十一次会议......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印发《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印发《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 议题标准(试行)》的通知 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议题标准(试行) (2010年11月1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一届检察委员会 第四十七次会......

    对稽核工作的思考

    稽核工作的思考 今天下午,同事们从多方面谈了自己的想法,我想从以下4个方面浅谈自己对稽核工作的一些思考,尽管有些提法公司目前的状况和管理要求还做不到或不需要做到,但我不妨......

    关于对品管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对品管工作的几点思考 (宾阳通威饲料有限公司品管部屈波) 几年来,一直从事品管工作。几年来,也时常在思考,想弄清楚、理明白这个工作的意义所在。在这个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模......

    对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思考

    **市**区位于**省西南部,沅、巫两水交汇处。现拥有化工、造纸、陶瓷、纺织、竹木加工等各类工业企业134家,年工业生产总值24亿元,是一个以轻工业为主的山区小城市。由于**区工......

    对班主任工作的思考

    对班主任工作的思考 转眼我参加工作已十几年了,其中也做了十几年的班主任,对于班主任工作有一定的体会,我想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必须具备以下几点: 一、 班主任要有一定的......

    对监事会工作的思考

    监事会强化监督职能的思考 监事会作为各级供销社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近年来的运转成效来看,监事会制度是行之有效、先进科学的监管制度,对防范风险、促进改革与发展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