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及时做好兑付农民甘蔗款工作的通知

时间:2019-05-12 21:50: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及时做好兑付农民甘蔗款工作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及时做好兑付农民甘蔗款工作的通知》。

第一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及时做好兑付农民甘蔗款工作的通知

【发布单位】82002

【发布文号】桂政发[1993]103号 【发布日期】1993-12-15 【生效日期】1993-12-1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关于及时做好兑付农民甘蔗款工作的通知

(1993年12月15日桂政发〔1993〕103号)

为使农民及时得到交售甘蔗应得的蔗款,维护农民正当权益,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根据国务院的有关指示精神,结合我区蔗糖榨季,甘蔗砍运榨的实际情况,特作如下通知:

一、一、设立收购资金专户,多方筹措资金。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广西区分行等五家银行《关于转发银发145、148号文件的通知》(桂银发字〔1993〕182号)的规定,糖厂只能在一家专业银行开户并设立收购专户,收购甘蔗资金和调销回笼贷款一律进入专户。专户资金只能用于甘蔗收购所需资金的支付与收购有关的费用开支和上交税利。糖厂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并清理历年应归位的挤占挪用资金。对应归位的资金不能按时归位,特别是亏损占用目前归位确有困难的,要制订扭亏计划,限期扭亏,分期到位。金融部门要继续通力合作,对亏损(或历年)占用资金目前归位确有困难的糖厂,要按照“先贷后报,先垫后补,事后算帐,分清责任,限期归还,照章处理”的原则,先行贷款,确保甘蔗收购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使甘蔗进厂后能在规定期限内兑付农民甘蔗款和支付运杂费,决不允许向农民打“白条”。

二、二、兑付甘蔗款结算期最长为30天,逾期付息。农民交售甘蔗经糖厂过磅后,30天内糖厂要付足蔗款给农民。超过30天未付的蔗款,按银行同期利率支付利息给农民,并要分清责任,属于金融部门核定的信贷计划内贷款不到位或不按时到位的,责任在金融部门;属于糖厂怕负担利息不贷款,由糖厂负责。

三、三、不许代扣款。糖厂在发放蔗款时,除收回糖厂及甘蔗站直接预付给农民的款项外,不得代任何单位和部门扣款。违者按侵犯农民正当利益查处。

四、四、直接支付现金。在结算付款的方式上,实行“户交户结”,由糖厂组织人员直接将蔗款付给农民,杜绝中间拖延、截留或乱扣款现象。

五、五、建立旬报制度。在榨季期间,各糖厂对收购甘蔗资金筹措、到位和使用情况等要建立统计报表,按旬逐级汇总报送自治区糖业公司。区糖业公司应及时报告自治区人民政府。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好救灾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桂政发[2002]39号)

【发布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 【发布文号】桂政发[2002]39号 【发布日期】2002-07-30 【生效日期】2002-07-3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好救灾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桂政发[2002]39号)

各地区行署,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区直各委、办、厅、局:

我区自然条件差异大,气候复杂,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成灾强度大。特别是洪涝灾害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十分严重,给灾区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为切实做好救灾工作,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灾区的社会稳定。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对救灾工作的领导

救灾工作是密切党与人民群众之间关系的重要工作。各级人民政府要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维护灾区社会稳定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救灾工作的重要意义。为切实加强对救灾工作的领导,自治区人民政府已决定成立自治区救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区救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各级人民政府也要成立相应的救灾工作领导机构,明确各部门职责,组织领导本地区的抗灾救灾工作。各地要坚持“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的方针,建立并实行救灾工作分级负责和救灾经费分级负担的制度,层层落实救灾工作责任制,动员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切实做好救灾人员、装备、资金和物资的准备工作,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地方住,有病得到医治,灾区不发生疫情,确保灾区社会稳定。

二、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救灾应急预案

救灾应急预案是应对突发灾害的工作制度和行动方案。制定救灾应急预案是做好救灾各项工作的基础,关系到灾害来临时整个救灾工作能否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因此,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力量,抓紧救灾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完善工作。救灾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是:紧急状态下灾民转移安置和生活安排。包括警报发布、动员号召、转移路线、安置地点、安全保障、生活安排、物资调集、分配供应、医疗救护等。各地围绕这些内容,规范和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救灾职责,建立起快速反应和综合协调机制,在制定救灾应急预案时,要从实际出发,针对本地区危害群众生命财产程度大,并且经常、反复的自然灾害来制定预案。沿江沿河的地、市、县,必须制定洪涝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沿海的市、县,要制定风暴潮救灾预案;山地、丘陵地区要重点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灾害的应急预案;形成自治区、地(市)、县(市)三级救灾应急预案体系。灾害一旦发生,要立即启动预案,组织群众转移避险,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三、做好防灾救灾各项工作

做好灾害发生前后的各项救灾准备工作是我们开展救灾工作的重点。每年进入汛期后,各级人民政府要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掌握雨情、水情、灾情,重大灾情要在24小时内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救灾主管部门。灾害发生时,根据掌握的受灾程度,预测受灾人数、紧急转移安置人数和救济粮食、衣被及其他救灾物资的数量,确保灾害发生24小时内将救灾物资送到灾民手中;要保障整个救灾工作的信息、道路交通畅通无阻,使各级投入救灾的人员、物资及时到位,将灾害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因此,在整个救灾过程中要按照统一领导,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原则,组织有关部门及时抢修公路、水利、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确保道路、通讯、电力畅通。在防灾救灾中,要充分发挥人民解放军、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的突击作用,积极投入抢险救灾工作。

四、认真抓好灾民生活安排和卫生防疫工作

做好灾民生活安排和卫生防疫工作是灾区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也是衡量各地救灾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各级人民政府务必高度重视灾民生活安排,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对自治区下拨和当地预算安排的救灾款,要实行专户管理,并按照专款专用、重点使用的原则,用与灾民生活安排和民房倒损修建的补助,一律不能挪做他用,违者依法追究当事人的主任。灾后要迅速组织力量逐村逐户对灾情进行核查,并登记造册,分类排队,做到心中有数,实事求是的逐级上报;救灾粮要实现分段安排,按月供应;救灾灾民的口粮要迅速落实到户、发放到灾民手中。

在救灾过程中要加强对灾区的卫生防疫工作,及时组织医务人员深入灾区,组织、指导灾民喷洒消毒药品,净化饮用水,为灾民治病,以防止疫情的发生和传播。

五、积极组织灾民开展生产自救和恢复重建工作

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是整个救灾工作的核心。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抓紧水毁道路、桥梁、通信、电力、水库、涵洞、堤防等基础设施的修复工作,要把直接影响工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作为修复的重点,保证工农业生产不受影响。灾区各级人民政府要指导、组织灾区群众抢收抢种,广开生产门路,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的副业生产;组织灾民进行劳务输出,以工代赈,增加收入,增强度荒能力。要加强对灾民住房重建的领导,制定优惠政策,使灾民住房能得到尽快修建。对连片倒房较多的村、屯,在征得群众同意的基础上,兴建灾民新村;灾民新村的建设,要严把选址,规划和设计关,既要考虑群众当前的应急,更要考虑农村的长远发展和建设的需要;有条件的要与小康文明村结合起来规划设计,分步组织实施。修建灾民新村的同时,当地政府要认真组织好对面上零星倒房的修建工作。灾民住房修复重建,要采取建房户自筹为主,政府补助、社会资助等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加以解决,确保灾民有房住避风雨。

六、加强检查督促,确保救灾工作落到实处

为使各项救灾工作落到实处,灾区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力量,对当年上级下拨到灾区和当地预算安排的各项救灾款物到位使用情况,救灾捐赠款物的接收、管理和分配使用情况,以及各项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特别要注意检查基层发放救灾款物是否民主评议、登记造册、张榜公布。在各地自查的基础上,自治区将定期、不定期地组织抽查,以确保各项救灾资金、物资真正落实到灾民手中。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二00二年七月三十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义务教育阶

段控辍保学工作的通知

桂政办电〔2006〕265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

做好“控辍保学”工作,确保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完成学业,是“两基”攻坚的工作重点和难点,对于保障公民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区“两基”攻坚工作进入奋力冲刺的关键阶段。为确保如期实现“两基”攻坚目标,以优异成绩迎接和通过2007年国家对我区“两基”工作的评估验收,现就认真做好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为“控辍保学”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各地要进一步增强“控辍保学”紧迫感和责任感,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依法行政的高度,充分认识抓好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的重要意义,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要把“控辍保学”工作列入重要议事议程,市、县政府一把手作为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挂帅亲自抓,负总责,切实解决“控辍保学”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要把“控辍保学”工作目标责任细化、具体化,做到目标责任到位、工作任务到位、工作措施到位,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控辍保学”工作。凡是义务教育辍学率达不到国家标准的地区,当地人民政府都要及时调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限期予以解决,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二、完善制度,落实责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控辍保学”长效机制

各地要继续完善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的“双线目标责任制”,即县级人民政府与乡(镇)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与村民自治组织、村民自治组织与村民,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校长与教师、教师与家庭层层签订控辍目标责任状,把控制学生辍学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校长工作的重要指标。在落实市、县人民政府“控辍保学”目标责任的同时,要进一步强化乡(镇)人民政府承担本辖区内“控辍保学” 工作的领导责任,积极推行“以村为主”的工作模式。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认真落实“控辍保学”的责任,把防辍控辍任务落实到年级和班级,实行年级组长和班主任防辍控辍责任制,层层落实控辍责任制。对工作不力、达不到控辍目标任务的单位,要严肃追究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责任。

三、突出重点,扶贫帮困,最大限度地减少因贫困而辍学的学生数量

当前,各地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市、县两级人民政府要确保中央和自治区下拨的免学杂费补助资金和公用经费补助资金按时足额到位,不得截留,不得挪用,要按2006年初下达春季学期补助资金的办法,及时拨付到位;二是各市、县要建立和完善中小学助学制度,投入一定财政资金用于解决本地区农村贫困家庭寄宿生的生活困难问题;三是组织和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扶贫助学活动;四是重视弱势群体接受义务教育,认真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输入地人民政府要根据本地农民工子女输入情况,合理配置公办义务教育资源,充分挖掘公办学校潜力,保证以公办学校为主接收农民工子女就学,确保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达到当地水平;五是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各地残疾儿童少年的人数进行合理安排,最大限度地满足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需要。

四、加快改革,提高质量,努力营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氛围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引导学校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个性,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活动,把学校变成学生的乐园。广大教师要树立“学生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对学习、生活困难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照顾和关爱。坚决纠正教师只关注“尖子生”而放松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关爱和转化工作而导致辍学的错误做法。各学校要加强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建立家长接待日,召开家长会,让社会、家长共同参与转化后进生的工作,帮助流失的学生重返校园。

五、加大宣传,加强管理,为“控辍保学”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各地要加大“控辍保学”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界和广大家长对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强化家长(监护人)“不送子女上学违法”、“送未成年人打工违法”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强家长(监护人)依法送子女入学的自觉性。与此同时,各级人民政府要督促各有关部门、中小学校和学生家长(监护人)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防止适龄儿童少年学生辍学。

各地要加强对“控辍保学”工作的管理。在新学期开学时,要向家长(监护人)发放“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要求家长(监护人)依法按时送子女入学,对拒不送子女入学的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各有关部门应当严格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落实部门防辍控辍责任:公安、计生部门不得为未满16周岁和没有获得初中毕业证的未成年人办理相关证件手续;劳动和社会保障、工商部门要严格规范辖区内企事业单位用工标准,进一步加大对辖区内企事业单位非法使用童工行为的打击力度;各种培训机构、职业中介机构和劳务输出单位严禁组织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适龄少年儿童进行相关培训和劳务输出。对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六、加强督导,依法治教,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义务教育的督导制度

各地要加大对“控辍保学”工作的督导检查力度,明确和落实“控辍保学”的职责和任务,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共同担负起实现“两基”目标的责任。当前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建立健全“控辍保学”信息报告制度,各级人民政府在辖区内要建立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 信息报告制度,各县(市、区)每月初要将本辖区内适龄儿童少年在校生情况和辍学情况报地级市人民政府,各地级市人民政府每月15日前将本市的控辍保学情况上报自治区“两基”攻坚办;二是做好自查自纠,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三是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继续加强对“两基”攻坚县和“控辍保学”工作薄弱地区的督导检查,坚决制止并严肃处理弄虚作假现象,确保“控辍保学”工作质量。

2006年至2007年,自治区将组织区直有关部门对全区“控辍保学”工作情况进行不定期专项督查,对第一次督查不达标的市、县,将责令限期整改,经整改后第二次督查仍不达标的,将给予黄牌警告,并予以全区通报批评。经整改后第三次督查仍不达标的市、县,自治区人民政府将按《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对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的通知》(桂政办发〔2006〕10号)和《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建立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督导考核制度的通知〉》(桂教督团〔2005〕7号)的有关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四篇: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做好被征地农民 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意见

鲁政办发〔2012〕62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进一步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完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根据《山东省土地征收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226号)及省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有关部署,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建立和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要求,将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加大政府补贴力度,确保被征地农民在年老时的基本生活需求,维护被征地农民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稳定。

(二)基本原则

1.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纳入目前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同一个人账户,利用同一制度平台。

2.坚持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资金筹集机制。

3.坚持权利和义务相对应、公平和效率相结合。

4.对新征土地,坚持先落实社会保障资金后批准征地的“先保后征”原则;对以前征地遗留问题,坚持积极稳妥、量力而行的原则。

5.坚持政府主导和被征地农民自愿相结合,提高被征地农民自我保障意识,引导被征地农民积极参保。

二、新征土地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办法

(一)保险对象。在新征土地过程中,被征地的16周岁以上(不含在校学生)、符合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被征地农民,都是本次征地的保险对象,应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通过参保得到相应保障。实行调地安置的村(居)集体经济组织,其拥有土地承包权并被调整土地、符合以上条件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都应被列为保险对象。

(二)保险方案。对拟征收土地进行勘测调查后,在拟定土地征收补偿安置方案的同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同当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按有关规定和程序指导村(居)民委员会组织召开村(居)民代表会议或村(居)民大会,研究确定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方案,经被征地村(居)民签字确认并公示无异议,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后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

(三)保险金筹集

1.政府补贴。按照省政府公布的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所对应的政府补贴资金标准,在拟征收土地报批前一次性将此次征地的政府补贴资金存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经财政部门批准开设的社保专户,开具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山东省社会保险基金收款专用票据》。政府补贴在征地被批准后3个月内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保险方案落实到个人账户中。

政府补贴资金从土地出让收入中列支,单独选址项目由用地单位承担。

2.个人和集体缴费。按照权利义务相对应原则,每次征地时,个人和集体应缴纳一定数量的养老保险费,以弥补因为失去土地对基本生活的影响,体现个人和集体的养老保险责任。个人和集体缴纳养老保险费之和原则上不低于政府出资部分的20%,不高于此次征地得到的土地补偿安置费,可以从土地征收补偿安置费中列支或抵缴。鼓励个人和集体积极缴费,多缴多得。

(四)个人账户管理。土地被依法批准征收后,被征地县(市、区)国土资源部门应及时将政府批复文件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在土地批准征收之日起3个月内,组织完成养老保险参保工作。个人和集体缴纳的保险费记入其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对没有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城乡居民要为其建立个人账户);政府出资部分对应保险方案全部记入个人账户,其中将资金的80%记入个人缴纳栏目,20%记入政府缴费补贴栏目。记入个人账户的资金完全按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规定进行管理。因新征土地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不参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年数的计算。

(五)待遇支付。参保时60周岁以上的按对应年龄的支付系数即缴即领(执行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70岁以上的执行70岁的支付系数),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合并领取。未满60周岁的在年满60周岁时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合并领取。

三、做好制度衔接,确保被征地农民利益

各地要做好本《意见》发布以前实行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原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中的缴费、补贴等基本政策可以继续实施,但要逐步纳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操作系统中,有个人账户的,要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数据信息和资金合并,按城乡居民个人账户标准计息和支付。对本《意见》发布前被征地政府补贴资金已存入社保专户但还没有落实到被征地农民个人账户的,各地要参照本《意见》的有关规定,抓紧制定保险方案并将资金全部落实到个人账户。各地对原来发放的被征地农民的各项生活补贴应予以保留。

本《意见》发布以前的被征地农民(包括已转为城镇居民的),各地要高度关注其生产、生活状况,积极筹措资金,采取相应措施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对没有出台养老保险办法,或目前的养老保险制度不够完善的,要结合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根据当地实际,制定相应的配套办法,从土地出让收入中列出专项资金,通过提高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和缴费补贴的办法实现政府对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特殊补助,逐步提高其社会保障水平。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切实把这项工作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科学发展、服务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摆上议事日程。要实行政府主要领导负责制,对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方案和资金落实负总责,对新征土地切实做到先保后征。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国土资源、财政等部门要加强沟通协作,共同把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落实关。要严格执行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切实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7〕14号)及《山东省土地征收管理办法》等有关政策规定,严格按照《山东省土地征收管理办法实施规范》的工作步骤开展工作,确保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和资金的落实。国土资源、财政部门负责确定政府社会保障补贴资金数额及资金落实,政府补贴资金不提前到位的,不得批准用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组织被征地村集体经济组织拟订村民参保方案,按规定履行公开、确认等程序,并具体负责方案的落实。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工作,共同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做好相关工作。

各市、县(市、区)要根据本意见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情况,尽快出台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实施方案,认真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二年九月二十一日

主题词:农业 农民 社会保障 意见

抄送:省委各部门,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法院,省检察院,济南军区,省军区。各民主党派省委。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2年9月21日印发

第五篇: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 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通知

成府发〔2009〕31号

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29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通知》(川办发〔2008〕15号)精神,完善我市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现就进一步做好我市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通知如下。

一、统一思想认识,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责任

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是进一步完善征地补偿制度,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严格实行问责。各区(市)县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组织领导;劳动保障部门负责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险业务办理、关系接续和日常管理;国土部门负责被征地农民参加社会保险的具体组织协调和被征地农民的界定;财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负责被征地农民政府社保资金的筹措、安排、使用以及监管;民政部门负责符合政策条件的被征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被征土地所在地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会同原征地单位(或征后实施单位)、当地公安派出所负责提供本行政区域内被征地农民的相关基础资料、人员名册及参加社会保险人员名册;其他相关部门要紧密结合各自职能,通力协作,从稳定和发展大局出发,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二、坚持分类参保,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

(一)按城镇人口安置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按城镇人口安置的被征地农民,主要是指因政府统一征收农村集体土地而导致失去全部或大部分土地,且在征地时享有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的年满16周岁的原在册农业入口。该类人员按以下规定享受社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及医疗救助。

1、基本养老保险。2008年4月11日以后,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时年满16周岁的被征地农民,按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标准为:以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时上一年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按28%的缴费比例(其中个人承担8%),根据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时被征地农民的实际年龄,按照从16周岁开始实际年龄每增加2周岁增加1年缴费年限的办法,一次性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缴费年限最多不超过15午。基本养老保险费由被征地农民个人、当地政府共同承担。其中,个人缴费部分,从其所得的安置补助费中直接缴纳,不足部分由当地政府补足。被征地农民按照实际际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时间,确定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时问。被征地农民参保后在符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前,应当按规定继续参保缴费。本人符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后,按规定领取基本养老金并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金调整政策。

2004年3月15日,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印发〈成都市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办法〉和〈成都市已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办法〉的通知》(成府发〔2004〕19号)。按照《成都市已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办法》规定参保时男满60周岁、女满50周岁及以上人员,从2009年1月1日起,基本养老金由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支付。该类人员以《成都市已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办法》规定参保时上一年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按川办发〔2008〕15号文规定的缴费比例,计算出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同级政府补足。该类人员和按照《成都市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办法》规定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人员,从2009年1月起,享受国家规定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调整政策。

2.基本医疗保险。2008年4月11日以后,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时年满16周岁的被征地农民,按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规定,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标准为:以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时上一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为徽费基数,按7 5%的缴费比例,根据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时被征地农民的实际年龄,按照从16周岁开始实际年龄每增加2周岁增加1年缴费年限的办法,一次性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缴费年限最多不超过15年。基本医疗保险费所需资金从政府土地收益中解决。被征地农民参保后在符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前,应当按规定继续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在继续缴费期间及在符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后,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2008年4月11日以后,参保时已符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的人员,参保后按规定享受城镇职工基 本医疗保险待遇。按照《成都市已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办法》和《成都市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办法》规定参保时男满60周岁、女满50周岁及以上人员,从2009年1月1日起,建立基本医疗个人账户,个人账户由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

3、失业保险。2008年4月11日以后,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时年满16周岁以上且男不满60周岁、女不满55周岁的被征地农民,按照失业保险制度的规定,纳入失业保险范围。缴费标准为: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时24个月本人户籍所在地失业保险金标准(含门诊医疗补助金)。失业保险费一次性缴纳所需资金从政府土地收益中解决。纳入失业保险的被征地农民享受失业保险金的最长期限为24个月,按《四川省失业保险条例》的规定享受与当地其他城镇失业人员一致的失业保险待遇。

4、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对家庭确有生活困难,符合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纳入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对符合城市医疗教助条件的,纳入城市医疗救助范围。

(二)按农业人口安置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按农业人口安置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按照《成都市农民养老倪险办法》(市政府令第152号)的规定执行,医疗保险按照《成都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市政府令第155号)的规定执行。对家庭确有生活困难,符合当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纳入当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对符合农村医疗救助条件的,纳入农村医疗救助范围。

(三)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涉及的移民安置,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办理。

(四)2008年4月11日以前,已按《成都市已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办法》、《成都市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办法≯(成府发[2004]19号)规定安置了的被征地农民,从其规定。2008年4月11日以后,成府发[2004]19号文不再执行。

三、明确筹资渠道,确保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落实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所需资金,由被征地农民个人、同级政府共同承担。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所需资金的个人缴费部分,从其所得的安置补助费中直接缴纳,不足部分及其余社会保障资金,按城镇批次实施土地征收的由当地政府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中解决,城镇规划区外按建设项目办理土地 征收的列入划拨和出让土地成本。

四、规范工作程序,严格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审查

各区(市)县要严格执行《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中关于“社会保障费用不落实的不得批准征地”的规定,加强对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落实情况的审查工作。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对象、项目、标准以及费用筹集办法等情况,要纳入征地报批前告知、听证等程序,维护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区(市)县政府在上报土地征收方案时要对上述情况作专项说明。

市劳动保障、国土、财政等部门要加强沟通协作,共同把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落实审查关。对未贯彻执行本《通知》要求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未按规定履行征地报批相关程序的,一律不予报批征地。

五、加强监督检查,规范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管理

各地要制定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办法,加强对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收支情况的监管,定期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和被征地农民的监督。

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6〕100号)规定,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全部缴入地方国库,支出一律通过地方基金预算从土地出让收入中予以安排,实行“收支两条线”。劳动保障部门负责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待遇核定和资金发放管理,具体工作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

各级劳动保障、国土、财政等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方针政策,切实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征地过程中损害农民权益的问题。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未能足额到位、及时发放的,要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二〇〇九年五月十二日

下载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及时做好兑付农民甘蔗款工作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及时做好兑付农民甘蔗款工作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