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最大的制糖企业——洋浦南华糖业集团简介
中国最大的制糖企业——洋浦南华糖业集团简介
2007-12-17 07:59:41|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中国最大的制糖企业——洋浦南华糖业集团简介
洋浦南华糖业集团(一下简称“南华集团”)是一家跨地区的,集工、农、贸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制糖企业集团,2006跨2007制糖年度产糖169万吨,占全国食糖总产量14.08%,预计2007跨2008制糖年度产糖220万吨,占全国食糖总产量16%以上。主营业务为甘蔗、甜菜制糖;蔗渣制浆、造纸;糖蜜发酵生产酒精、味精;甜菜废丝生产颗粒粕饲料;发酵废液及糖厂滤泥等废弃物生产
生物复合肥;相关产品购销、甘蔗种植等。
目前南华集团旗下拥有51家独立法人企业、1家分公司,集团有在职职工23000余人。2007年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70亿元。南华集团下属企业分布在广西、海南、云南、广东、黑龙江、福建和江苏等地
区。
在广西,南华集团拥有1家分公司,17家独立法人企业(其中有糖厂14家、造纸厂1家、有机肥料厂1家、麸酸生产厂1家、塑料编织袋生产厂1家),有在职职工9000余人。2006年跨2007年产糖109万吨,产量居广西各产糖企业中的第一位,约占广西总产糖量的15%。
在黑龙江省,南华集团共有7家独立法人企业,全部为糖厂,制糖能力为日处理甜菜1.3万吨,糖厂
数量和产糖量均占黑龙江省一半以上。
在海南省,南华集团共有13家独立法人企业(其中糖厂8家、有机肥料厂1家)。2006年跨2007年产糖23.3万吨,产糖量居海南省各企业中的第一位,约占海南省总产糖量的65%,有在职职工5000余
人。
在云南省,南华集团共有独立法人企业12家(其中有糖厂10家、造纸厂1家、在建年产10万吨的蔗渣造纸厂1家)。200年跨2007年产糖约35万吨,占云南省产糖量的19%,有在职职工5000余人。
在江苏省,南华集团有独立法人企业1家,为在建生产能力为30万吨的炼糖厂。
在广东省,南华集团拥有独立法人企业1家,为年产5万吨的味精厂和年产5万吨的生物有机肥厂。
在福建省,南华集团已签订协议,收购福建糖业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他两家制糖企业。
南华集团以“坚持持续发展,建造百年企业”为发展战略;奉行正义、和谐、效率为内涵的企业文化;以“政府满意、农民满意、工人满意、银行满意、顾客满意、企业发展”为企业行为准则;为企业的经营者和员工提供可以寄托人生的平台,并积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为集团的企业宗旨;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的原则,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为社会的进步作出更多贡献。
信息来源: 中国糖网 2007-10-31 10:35
第二篇:临沧市政协赴南华糖业集团考察报告
临沧市政协赴南华糖业集团考察报告
按照临沧市委的安排,市政协党组组成考察团,围绕加快我市9.5万吨蔗渣浆纸项目的建设,切实推进全市蔗糖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糖纸一体化,进一步做强做大临沧糖业的有关问题,于2007年3月12日至24日赴广西洋浦南华糖业集团进行专题学习考察。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市政协党组对此次考察高度重视,为使考察学习达到预期目的,认真研究制定考察方案并报市委同意,组成由市政协主席刘世胤任团长、副主席陈新和原巡视员徐富忠任副团长,市政协办公室、市政协经济委、市政府经济委、市林业局、市财政局、市环保局、临沧南华纸业和沧源、双江、耿马三县政协领导为成员的考察团,并专题召开考察团成员动员会议,在认真学习市委二届三次全会精神和市委领导对考察学习的批示精神,听取临沧南华纸业有限公司关于蔗渣浆纸厂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情况汇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的基础上,具体研究了考察学习的主要内容、主要方法和有关事项。
考察团在团长、副团长的带领下,先后赴广西南宁、白色和崇左市,考察学习了田阳南华纸业有限公司、龙州南华糖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甘蔗基地建设情况;与当地党委、人大、政府和政协的领导座谈,就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引进企业扶持发展,做强做大蔗糖产业进行了座谈;实地考察了南华集团南宁总部,听取了总裁冯小华对集团的发展历程、企业文化、发展战略、管理模式、原料发展、技术装备、运行机制等情况介绍;还对广西以“城乡清洁工程”为载体营造创业环境以及北海市对外开放情况作了考察学习。考察学习期间,受到集团公司领导和所到县市的热情接待和大力支持,党委、政府、政协和集团公司的主要负责同志分别陪同参观并亲自介绍情况。
考察学习结束后,考察团在临沧驻昆办事处进行专题学习总结。全体同志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临沧糖业发展,积极支持和服务9.5万吨蔗渣浆纸项目建设为已任,谈体会、找差距、提建议,进行了认真而热烈的讨论,对临沧如何走好糖纸结合的路子,做强做优蔗糖产业的一些重要问题形成了共识。
通过考察学习,大家对广西感受很深,一致认为,广西地域辽阔、地势平坦、资源丰富、沿边沿海、区位优越,是一个极富发展潜力的地区;广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交通、城建等基础条件大大改善,各方面工作都上了新的台阶;广西在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加快发展中,注重体制机制创新,转变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方式,狠抓窗口行业的优质服务、文明服务、高效服务,着力实施“城乡清洁工程”,营造开放、合作、文明、卫生、清洁、秩序的生活环境、发展环境和创业环境;广西在开拓东盟市场特别是抓住机遇,真抓实干,打牢基础,开拓创新,在更深、更广层次上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推出了一系列的大动作,迈出了可喜的大步伐,引人深思,催人奋进。广西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对临沧有很强的指导和借鉴作用。在考察学习期间,考察团还注意把学习他人和宣传自己相结合,宣传介绍临沧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资源优势、发展思路和扩大开放、招商引资的政策措施,让所到之处的党政领导和企业负责人了解临沧、认识临沧。
二、主要经验和启示
广西南华集团在做大做强企业的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经验,既有明显的区域特点,又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普遍的意义,对临沧有很强的指导和启示作用。
(一)解放思想、善抓机遇,实现企业规模化经营,集团式发展
1997年成立于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区的南华糖业集团有限公司,在创办初期,经过对国际国内制糖造纸行业及其相关市场的研究,明确确立以产品生命周期长的制糖和造纸业为公司发展的主导产业,并在国内制糖业不景气的时期(即上世纪的97、98、99年),抓住机遇,以战略投资者的姿态,积极参与国有制糖企业的改组改制工作。以资产为纽带,通过购买产权或注入资本金等形式,先后在海南、广西、收购、控股并改造了一大批国有糖厂和造纸厂。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2002年公司发起成立了洋浦南华糖业集团,并组建了广西南华糖业有限公司。从2003年开始,集团在所属企业大力发展原料生产、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和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的同时,积极谋求对外扩张,实现企业更大规模的经营,先后在云南、黑龙江并购、收购了多家糖业有限公司,还在江苏省镇江市投资精炼糖生产项目。目前,南华集团已发展到拥有46家独立法人企业、1家分公司、2个办事处,企业分布在广西、云南、海南、黑龙江、广东、江苏等省区。其中有糖厂35家,生产能力达到日处理原料13.5万吨,规模雄居全国首位。截止2006年底,集团公司总资产已超过60亿元,年销售收入61亿元,实现利税超过18亿元。预计2006跨2007榨季产糖170万吨,食糖产量占全国产量的15%,销售收入达80亿元以上。按照集团实现持续发展,建设百年企业的发展战略,通过规模化经营和集团式发展,若干年后集团的年产能力达35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25%—30%,居全球第三位,确保在国内乃至亚洲制糖业中稳居龙头地位。
(二)坚持蔗纸结合、综合开发,促进蔗糖产业循环式发展
根据造纸市场发展的广阔前景,南华集团清醒地认识到,用于造纸的木材资源十分有限,而非木材纤维原料仍是未来造纸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而甘蔗渣就是其中的一种。国家也大力提倡综合利用甘蔗渣造纸,以减轻我国森林资源的负担。同时,造纸业的竞争已开始从产品市场竞争转入造纸原料的竞争,所以,制糖企业利用副产品甘蔗渣发展造纸业,不仅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具有得天独厚的原料条件优势,又可为企业开辟一条经济增长链,从而提高企业综合效益及其市场竞争能力。南华集团把与制糖业关联性较强,既可延长产业链,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又可实现企业增效、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的蔗渣造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计划在未来10年内实现制浆造纸能力100万吨,成为国内最大的草浆纸生产企业之一。南华集团2003年成功并购田阳县国有造纸厂后,投资3.8亿元建设田阳南华纸业有限公司9.5万吨漂白蔗渣浆技改项目。该项目于2005年3月动工,2006年10月竣工试产。项目投产后,预计年生产能力为漂白蔗渣浆9.5万吨,漂白竹浆3万吨,机制纸6万吨,年销售收入将达到4.5亿元。项目可有效地拉动甘蔗种植业和相关行业的发展,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增长财政收入3千多万元。“十一五”期间,南华集团计划投资32.5亿元分别用于制糖企业技术革新、制糖企业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项目。计划投资的重点项目有:临沧南华纸业有限公司10万吨浆12万吨纸项目,龙州南华糖业公司10万吨浆项目,云南明威公司5万吨高档文化用纸扩建项目,田东南华纸业公司年产10万吨纸项目,广西扶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麸酸项目等。此外,还计划投资若干家复合肥厂,利用糖蜜发酵废液和糖厂滤泥等废弃物生产复合肥,年产能力达50万吨,以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使南华糖业集团成为全国糖业界发展循环经济,综合利用资源的先进企业。
(三)坚持把原料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长奠定坚实基础
多年来,集团坚持把原料发展当作第一要务来抓,提出企业发展决胜于原料的理念,并把原料发展定为考核各制糖企业的一项重要指标。从集团公司到各制糖企业在发展原料中,一是配合各级政府发展蔗糖产业。当地党委政府把蔗糖产业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来抓。集团认为,凡是党委、政府重视,凡是有利于农民利益的事企业就要干,而且要干好。集团和各制糖企业主动加强与当地党委、政府的联系和沟通,及时向政府汇报原料发展情况,争取各级政府对原料发展的大力支持,并通过不断完善以原料增量为依据的奖励机制。二是把原料发展放在企业各项工作的首位,作为制糖企业唯一能同时惠及农民、员工、企业、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行为,是事关集团存亡和长远发展战略的大事,集团和各企业将资源优先向原料发展方面配置。三是制定原料发展目标和促进原料发展的相关措施,成立领导机构专抓原料发展,鼓励扶持和指导农民发展甘蔗生产。为确保甘蔗发展目标的实现,集团成立了由董事会直接领导的甘蔗发展委员会,专门督促指导下属企业的甘蔗发展工作。制定相关考评办法对企业甘蔗发展效果进行奖罚,把企业领导和员工的工资与甘蔗发展相挂勾。同时通过提高农务人员的工资待遇、增加蔗区道路维修的投入、加大对甘蔗种植的扶持和补贴力度等措施加快甘蔗发展。四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增加产量。近几年来不断引进甘蔗新品种,改善蔗区甘蔗品种结构,淘汰低糖低产品种,蔗区甘蔗良种覆盖面积已近100%。如龙州县实施甘蔗生产“六化”,即品种良种化、管理智能化、生产机械化、灌溉水利化、基地规模化、甘蔗生产契约化,作为科学种蔗的重要举措,做大做强蔗糖产业。东门南华糖业有限公司和龙州南华糖业有限公司,甘蔗产量分别由02-03年的134万吨和160万吨,发展到06-07年196万吨和222万吨,双双连续四年实现年均甘蔗增产15万吨以上的发展速度。2006年,龙州糖厂向蔗农支付蔗款达6亿元,上缴税收0.92亿元,占龙州县财政收入的53.8%。
(四)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科学管理
集团成立以来,十分重视企业管理制度的建设。先后制定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四项指标考核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工资管理制度、物资管理制度、产品管理体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等。集团所属各生产企业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对集团的各项制度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并严格执行。集团对财务实行直线统一管理,统一管理与监督资金的使用,统一资金融资,统一按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进行会计业务处理。建立糖厂是成本中心,集团是利润中心的管理模式。糖厂千方百计增加甘蔗入榨量,加强内部管理,降低生产成本,集团对其进行严格考核,完成或超额完成生产计划的给予奖励。集团采取统一销售管理模式,各子公司全部产品由集团下属的销售公司负责销售和调运,由集团销售管理部进行业务管理。集团还建立了税务追究制度,规定可缴可不缴的税费要缴,公司和个人因主观原因偷税漏税要被开除,因工作失误造成偷税漏税的要受处分。集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靠发展来解决困难和问题,靠发展来提供就业岗位,靠发展来增量增效提高职工的待遇,靠发展为地方作贡献,在企业改制过程中无一人被下岗分流。集团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中强调预期管理和人性化管理,员工的制度意识、管理意识、执行意识、创新意识增强,有力地促进了集团的快速、健康发展。
(五)把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来培育
为实现持续发展,建造百年企业的发展战略,集团一成立就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确立企业的宗旨是为企业内部的利益相关者提供可以寄托人生的平台,对企业外部的利益相关者承担相关义务和满足其合乎正义需求的责任,把正义、和谐、效率作为集团企业文化的内涵,用以指导和规范集团的各项工作,同时以此面向社会。由于有这样的企业文化作指导,因此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经营理念。例如,在参与国企改制过程中,集团将企业改制视为系统工程,着眼于大局,着眼于长远,强调既要企业效益,更要重视社会效益。充分考虑各利益相关人的利益,努力做到“四个满意”,即政府满意、农民满意、职工满意、债权人满意,把获取投资收益的机会立足在改制企业的发展上。对完成购买或控股的企业,通过明晰产权,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既体现公平竞争又充分尊重员工个人价值和需求的企业制度,使企业充满活力和凝聚力。此外,通过注入资金、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革新挖潜,提高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集团重视建立糖厂与农民利益共享机制,切实保护蔗农的利益,以提供良种、化肥、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制订合理原料收购价格等形式,并改善原料收购过程的服务,杜绝坑农现象,及时兑现蔗款,从不打白条,确保农民种蔗比其它农作物有更好效益,提高农民种蔗的积极性。通过抓企业文化建设,用文化凝聚员工,使集团形成崇尚正义的企业主流,追求和谐的工作环境,讲求效率的工作作风。
通过考察学习,进一步扩大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加深了对南华集团的认识和了解,得到很多启示。
启示之一:规模化经营、集团式发展、综合式利用、循环式发展,是蔗糖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南华集团把糖业市市场的困难和挑战作为企业扩张和发展的机遇,用集团式发展的方式,积极参与国企改组改制,不断做大企业经营规模,以产品生命周期长的制糖业和造纸业作为集团发展的主导产业,把制糖和造纸以及副产品的开发有机的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综合式利用、循环式发展的路子,使之成为国内最大的的制糖造纸企业集团。蔗糖产业是临沧的传统支柱产业,要巩固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必须走规模化经营、集团式发展、综合式利用、循环式发展的路子。
启示之二:南华集团是一个具有战略眼光,有实力、讲信誉、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南华集团把实现持续发展,建造百年企业作为发展战略,并在发展中坚持以人为本,着眼大局、着眼长远,兼顾企业、政府、员工、社会等各方面的利益,对蔗农从不打白条,对国家从不拖欠税款,对政府讲诚信不失言,对问题和困难不推向社会,致力通过发展加以解决,这种实力和信誉,深受当地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临沧发展之所以滞后,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企业量小质弱,要加快经济发展,必须进一步扩大开放,实行外引内联的方法,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做大做强企业集群,促进和带动临沧经济社会的发展。
启示之三:引进南华集团坚持糖纸结合,实施9.5万吨蔗渣浆纸项目建设是具有战略眼光的正确决策。为加快蔗糖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发展循经济,实现糖纸一体化协调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临沧的蔗糖产业,市委、市政府经过反复论证,将年产9.5万吨蔗渣浆纸项目列为“十一五”期间临沧推进新型工业化、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龙头项目,并通过竞争性招商谈判方式,优选南华集团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启动实施项目建设,是正确的、可行的、可靠的。该项目是我市“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关联度高、产业链长、市场前景好、社会贡献率大的重大工业建设项目。项目的实施和建设,有利于巩固临沧蔗糖产业的支柱地位,带动林业、交通运输及煤炭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社会就业,对于加快推进临沧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市委二届三次全会提出的“提高人均富裕度、改善人的居住条件、优化人的创业环境”三个核心指标和“又好又快”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启示之四:临沧糖业的发展要营造一个糖纸结合,综合发展的环境。实施糖业综合开发、延长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是临沧多年来的愿望和要求,这一愿望和要求通过南华集团和临沧市的合作将变成现实。为此,一定要形成全市一盘棋,上下一条心,为项目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启示之五:结合小城镇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努力营造良好的对外开放和人居环境条件。广西狠抓城乡清洁和“窗口”形象工程措施力、动真格,成效明显,对改善城乡卫生环境,树立对外形象,吸引外来客商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临沧的城乡环境存在着很多问题和差距,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要学习广西的经验和做法,结合小城镇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加大整治力度,努力营造清洁、文明、卫生的生活环境。同时,要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树形象、促发展,狠抓以宾馆酒店、医疗卫生、公路收费站以及行政服务部门等为重点的窗口行业的优质服务、文明服务、高效服务,努力营造促进临沧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发展环境和创业环境。
三、意见和建议
发展工业,走新型工业化的路子,是临沧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9.5万吨蔗渣浆纸项目选得准,关联度高,辐射面广,带动力强,是推进临沧新型工业化、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龙头项目。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要在思想认识上求统一、在支持服务上花精力、在优化环境上下功夫,努力提高服务水平,营造加快项目建设的良好氛围。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抓住与南华集团合作的历史机遇,坚定做大做强临沧蔗糖产业的决心。引进南华集团参与临沧蔗糖产业的投资开发,是市委政府贯彻落实招商引资是临沧发展第一要务的重大成果,是做大做强临沧蔗糖产业,实现经济可待续发展的正确选择。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科学发展、开放发展、合作发展、借力发展、综合发展的意识,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从促进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社会就业的高度,充分认识临沧与南华集团合作的重要意义,为加快临沧蔗糖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思想基础。
(二)走规模化经营、集团式发展、综合式利用、循环式发展的路子。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综合开发能力弱、产业链短,是临沧工业发展的主要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走规模化经营、集团式发展、综合式利用、循环式发展的路子,同时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在工业经济发展中,要特别重视规模经营、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实现增量和增效并举。临沧南华纸业有限公司9.5万吨蔗渣浆纸项目的实施是糖纸结合、综合利用、循环发展非常良好的开端,是做大做强蔗糖产业的重大突破。要认准这条路子,抓住难得机遇,下定决心、上下一心,想尽一切办法,合作好、服务好、发展好,不但为制糖造纸业的发展开辟新的天地,而且为其他企业(产业)引进战略合作伙伴,促进临沧经济发展起到示范和榜样作用。
(三)进一步优化布局,合理规划,完善政策,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糖纸原料基地。要把甘蔗及竹木原料基地建设作为制糖造纸业发展的第一要务来抓。政府、企业和社会要紧密配合,各负其责,齐抓共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按照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在土地资源可承载的范围内,制定有利于多种和种好的科学规划和扶持奖励政策,靠思想发动、规划调控、政策引导、服务推动等多种办法和措施,切实抓好原料基地建设。要认真总结和推广“蔗、畜、沼、林、水、路”相结合的循环发展模式,推动原料基地建设。企业要把发展原料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将资源优先向原料发展配置,要创新体制机制,采取租赁、合作等多种形式建立企业竹木原料示范基地,要建立原料种植扶持奖励机制、风险保障机制、技术和信息保障机制、价格和利益分配机制,依靠科技、增加投入、加强管理,提高单产增加产量。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企业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农民种植甘蔗和竹木原料的积极性,为实现农民、员工、企业、政府多赢打牢原料基础。
(四)积极探索拓宽与南华集团合作的领域和范围,充分发南华集团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促进临沧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煤炭资源的开发中,可采取合资、合作、出让、控股等形式,促成与南华集团合作,加大临沧煤炭资源的投资开发力度,解决企业用煤不足的问题,促进临沧煤炭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临沧发展生物药业的优势和条件,积极开展与南华集团的合作,加快生物药业的发展。坚持互利共赢、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引导南华集团与市内其他制糖企业的合作,共促临沧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五)转变职能,创新机制,优质服务,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要牢固树立为企业服务就是为农民服务,为企业服务就是为临沧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的思想,加强领导,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责任到位、监督到位、落实到位。一是要强化蔗渣纸浆项目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的职能,加强部门和部门、部门和企业之间的协调配合工作,认真做好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和建设过程以及建成投产后的服务和协调工作,对企业要求解决的问题必须及时研究、认真解决,做到主动服务、超前服务、高效服务、优质服务,建立企业和政府部门之间的鱼水关系。二是要认真研究,抓紧做好涉及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所需的公路运输、集镇建设以及教育、文化、卫生等配套设施建设的规划设计,组织实施工作,为项目建设提供良好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三是要切实加强技术人才队伍的培养,建议在抓好9.5万吨蔗渣浆纸厂技术骨干队伍培养的同时,要采取“走出去”学习培训的办法,分期分批组织各糖厂的厂长经理、中层管理干部到广西田阳纸业、东门糖业和龙州糖业学习考察,现场培训。四是要加大糖业综合开发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全社会都关心、重视和支持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的良好氛围。
这次考察学习是市委交给市政协的重要任务,也是市委重视政协工作,发挥政协作用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政协组织如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具体实践。通过考察学习,进一步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丰富了知识,增强了信心和决心。对此,建议各级政协要把为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服务作为政协履行职能的重点,积极献计出力,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多作贡献。
第三篇:广西农垦糖业集团金光制糖有限公司
广西农垦糖业集团金光制糖有限公司
广西农垦糖业集团金光制糖有限公司始建于1976年,归属广西农垦糖业集团直接领导,是广西农垦骨干企业之一,距广西首府南宁市60多公里,毗邻左、右江畔,水陆交通便利,资源丰富。
公司占地面积438亩,固定资产1.8亿元,现有员工638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0多人,技术力量雄厚。公司经过30多年对设备的挖潜改造和技术革新,现日处理甘蔗量达到8000吨,年产机制糖10万吨。制糖生产采用压榨法提汁,亚硫酸法清净工艺。主要产品“三冠牌”白砂糖先后荣获全国亚法糖质量评比第二名、自治区优质食品奖,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是全国食品加工行业500强企业!
公司从2001年起相继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白砂糖获得中国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资格。公司先后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清洁生产企业、南宁市先进单位、南宁市明星企业、振兴南宁“创新·经济效益杯”劳动竞赛金杯奖、南宁市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南宁市纳税信用等级A级企业、南宁市西乡塘区经济工作纳税突出贡献企业等荣誉称号。
质量安全承诺
为进一步强化食品质量安全意识,明确食品质量安全责任,严格内部质量管理,确保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公司特向社会郑重承诺:
一、公司生产的食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质量安全规定,满足保障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要求。
二、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规定组织生产,保证持续满足食品质量安全的环境条件和相应的卫生条件。
三、严格执行原辅材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包装材料、容器的进货验收制度,核对每批原辅材料检验合格证明,批批留样,及时向企业所在地质监局报告原辅材料进货及检验、合格证明等情况。
四、严格执行出厂检验制度,产品生产记录、检验记录和销售记录完整齐全,产品批批检验、批批留样,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销售,售出的产品要具有可追溯性,发生问题要及时召回。
五、不违反国家规定使用或滥用食品添加剂,使用的添加剂或其他添加物质全部到企业所在地质监局备案。
六、不在食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品冒充合格品;不使用非食品原料、回收原料加工食品;不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不伪造或者冒用质量标志。
七、不使用应获证而未获证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或食品包装容器进行生产加工活动。
八、不超出许可范围生产加工食品。
九、委托或受委托加工食品时,及时到质监部门办理委托加工备案手续。
十、自觉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倡导行业自律,切实履行企业食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义务。
主要产品:三冠牌白砂糖、赤砂糖
第四篇:中国各省市最大油库简介
中国各省市最大油库简介
2009.02.03
1、上海最大油库
中石油与上海方面密切配合,建设目前中国最大规模的石油仓储基地——上海洋山港巨型石油仓储基地。规划中的仓储基地位于上海南端的长江口,是上海庞大的洋山港港口及码头发展计划的一部分,预计建成后的总储存量超过100万立
方米。首期工程为40万立方米.洋山港石油仓储基地是一个纯商业的石油基地,主要用于存储燃料油,而不是原油。未来投入使用后,油库的来源将是多元化的。合资公司的注册资本1935万美元,总投资额4837万美元(约合人民币近4亿元)。中石化上海分公司比较大型的油库目前主要有三个:外高桥油库、杨浦油库和闵行油库,其中外高桥油库最大,总库容在40万立方米左右中石油上海销售分公司透露,坐落于外高桥欧高路的海滨油库是中石油在上海兴建的首座国家一级油库,该油库建成以后,可储存11万方柴油、10万方燃油以及9万方汽油,合30万方成品油,可以有效缓解上海地区油库的储存压力。
2、广东省最大油库
华南地区目前最大的原油储存中转基地——茂名石化公司北山岭60万吨原油库,曰前在湛江港正式投入使用,该油库由中石油燃料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油库库容达到94.5万立方米,将用于燃油发电和燃料油的储存 这是中石油在中国沿海投资建设的最大油库,属国家一级燃料油中转库,设计年周转能力800万
吨以上。该油库的二期工程计划将再建3座10万立方米的储油罐,使湛江燃油油库的总储量达到124.5万立方米深圳市光滙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光滙集团投资创建的大型石化企业,主要经营石油产品的仓储、码头装卸、海陆运输、油品批发销售及加油站网络开发等业务,是目前深圳市最大的民营石油企业。公司现拥有一期、二期库容为40万立方米的成品油油库和相配套的华南地区吞吐能力最大的10万吨级石油化工专用码头。目前正在进行三期60万立方米的油库扩建工程。经过多年的悉心经营,已经逐步发展成为深圳乃至广东以及东南亚地区库容规模大、吞吐能力强、设备先进、配套完善的油品储运基地。
广东其它油库:
珠海恒基达鑫国际化工仓储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库区已建成储罐有:1,500立方米储罐10个,2000立方米储罐7个(其中2个为不锈钢储罐),3,000立方米储罐6个,4,000立方米储罐4个(其中1个为不锈钢储罐),5,000立方米储罐11个,10,000立方米储罐1个,15,000立方米储罐1个,21000立方米储罐2个,37,000立方米储罐2个,43,000立方米储罐2个,公司总占地面积13万多平方米。目前已建成仓储能力总计为345,000立方米,全部竣工后可达到45万
立方米罐容。南沙油库是珠三角地区最大的油库,由BP与广州发展实业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广州控股)合资兴建,能储存约36万立方米的柴油、汽油、燃料油和化工产品。总投资8600万美元,BP持股40%,广州控股持股60%。该项目还与广州港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拥有一个8万吨级的码头,可以接收进口的原油
和成品油。中国广东粤海油库的14.3万立方米的重油库中约有10万立方米为保税库。
3、浙江省最大油库
镇海炼化仓储公司是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拥有固定资产9.8亿。2002年共靠泊油轮2250艘次,油品吞吐量达到2300万吨,约为整个宁波港吞吐量的六分之一,其中海上原油中转量居国内第一。仓储公司现有原油贮罐14座,85万立方米;成品油罐26座,52.6万立方米;液化石油气球罐四座,0.16万立方米,储罐总容量共计137.76万立方米。另有长输管线13条与镇海炼化相接。全国最大保税油库中化兴中石油转运(舟山)有限公司岙山基地拥有全
国最大的75万立方米保税油库。1994年12月,中化兴中公司和中化国际实业公司、中化国际石油(巴哈马)有限公司三家共同出资2250万美元,成立舟山中威石油储运有限公司,在岙山基地建设14座总容量为20万立方米的成品油储罐,开展了柴油、汽油、航煤和燃料油等多种成品油的储存转运业务。2001年5月,中化兴中公司注册成立了中化兴源石油储运(舟山)有限公司,在岙山基地增建7座总容量为38万立方米的储油罐,使岙山基地储罐总容量达到158万立方米。顺利通过杭州海关等口岸部门的验收后,舟山中石化册子岛原油中转油库2006年3月正式运行。该油库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油码头,拥有30万吨级原油码头一座,最大可停靠37.5万吨级油轮,年最大通过能力达2054万吨,一期原油储罐总容量为60万立方米。它的建成可大幅降低华东区域进口原油运输成本。
4、福建省最大油库 福建泰山石化仓储项目
由福建泰山石化仓储有限公司投资兴建,计划於2004年投入运营。项目占地76万平方米,拥有海岸线820米,将建设总储量为150万立方米的原油、成品油、化工品储罐及与之配套的码头。其中包括6个泊位,最大泊位可停靠10万吨级以上的大型油轮。其中,一期投资7.7亿元,建设50万立方米的油罐,使用面积30万平方米。该项目建成後将成为南方最大的成品油中转基地。
5、河北省最大油库
中国石化集团石家庄炼油厂厂内储油能力达45万立方米,储气能力0.76万立方米,并建有20万立方米的成品油中转油库、20万立方米原油罐区天津塘沽新河油库是华北最大的石油储备调配库,储油在10万吨左右,其上级单位为中国石
化集团天津分公司。
6、辽宁省最大油库 大龙洋石油有限公司 沈阳市苏家屯区陈相屯镇的陈相油库,共投资5600余万元,有12个立式金属浮
顶罐,库容近50000 吨。
7、黑龙江省最大油库
黑龙江省龙都石油销售有限公司(原齐齐哈尔市龙庆石化有限公司)是原国家经贸委(现国家商务部)批准的具有石油成品油批发资格的民营企业。2000年加盟中国石化集团,是中国石化集团在黑龙江西部地区的成品油批发企业。同年9月成功的把中国石化的国标成品油陆续投入黑龙江市场,实现了“南油北运”,从而结束了黑龙江地区成品油独家经营的历史。
龙都石油公司是全国成品油仓储能力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同时也是中国石化集团在东北三省油品储量最大的企业。资产总额3.5亿元,其中固定资产3.2亿元,注册资金1,000万元。现有员工300人,总部下设四个分公司。拥有四座国家级标准化油库、三十二座加油站及四百多家联营加油站。年吞吐能力100万吨以
上,成品油总储量100000m3。
·第一油库位于毗邻内蒙古的龙江县境内(储油能力40000m3)。
·第二油库位于黑龙江西部中心城市齐齐哈尔市(储油能力15000m3)。
·第三油库位于讷河市境内(储油能力15000m3)。
·第四油库位于黑龙江省经贸中心哈尔滨市(储油能力30000m3)。
8、江苏省最大油库
中油江阴油库占地450亩,现有各类储罐55个,总库容38万立方米,是中国石油系统内第一个通过IS09000质量认证的大型油库。该油库同时备有2.5万吨级石油石化专用码头,年吞吐量达400多万吨。199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将储运公司油库收入《中华之最荣誉大典》,享有”长江流域最大的成品油库”之盛誉。
中石化仪征油库容量由现在的50多万立方米将扩为200万立方米容积为50万立方米,现在平均每年输送300多万立方米石油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销售苏州分公司(上海燕浦石油工贸公司苏州分公司),并拥有苏州海星、吴江八坼、常熟七星桥(控股)、太仓长江石化(租
赁)4座油库,库容50500立方米。
9、重庆市最大油库
中石油重庆伏牛溪油库是兰成渝管道终端的衔接配套油库,位于重庆市西南大渡口区,濒临长江,连接成渝、川黔铁路大通道,公路、铁路、水运条件十分便捷,历来是大西南重要的油品集散地和战略门户。改扩建后的库容量由原来的8万吨增至18万吨,每年能向整个重庆及周边市场源源不断地输送成品油200多万吨。
10、北京市最大油库
中石化长辛店油库改扩建工程在丰台区南岗洼,长辛店油库改扩建完成后,油库容量将比现在增加近6倍。该油库位于北京市西南部的丰台区南岗洼,始建于1958年,历经三次改扩建,占地204.8亩,库容6.43万立方米。其改扩建工程今起全面展开,预计2006年8月完工,历时一年。
改扩建后的长辛店油库占地284亩,一期扩容至22万立方米,二期扩容至
34万立方米。
11、湖南最大油库 中石化长沙油库
位于开福区伍家岭新河附近的长沙油库将整体搬迁,是全省最大的油库之一,是全国石油系统中南地区的榜样库,始建于1954年,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总容量3.38万立方米,实行微机控制付油,具有水、陆接卸、吞吐油料的能力。年吞吐量最高达到63万吨新的长沙油库定址长沙市城区最北端的霞凝新港开发区,新库容积为11万至15万立方米,为老库的4倍。
12、湖北最大油库
中石化宜昌公司宜都枝城油库(03油库)20多立方米三峡库区最大的油库恩施石油分公司巴东油库座油库位于长江三峡巫峡口南岸,设计库容1.9万立方米
13、山东省最大油库
中国石化山东泰山石油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前身山东石油公司大会堂发分公司,成立于1953年6月。92年10月始进行股份制改组,同年12月8曰至93年1月8曰发行内部职工股520万股,社会公众股4680万股。1993年3月8曰,“山东泰山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成立。同年12月15曰“鲁石化A”在深交所上市。
泰山石油储油和进油设施十分庞大和先进,它有18万立方米油库一座,堪称山东第一库,外加161座加油站的储油库,至少有3万立方米的储油量。泰山石油它拥有5座油库,总储量为18万吨,其中最大的油库是利民油库,始建于1974年,经过几次的扩建,目前储量10万吨,这也是山东最大的油库,该油库占地1000亩,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东有胜利油田、辛店炼油厂西邻中原油田,距济南炼油厂仅100公里,仅铁路专用线达十几公里,在山东省的鲁西、鲁中地区只有这个大型油库,从大型炼油厂的火车专列只卸到此,鲁西的聊城等地都要来此批发,它辐射的地区含泰安、菏泽、聊城济宁等,担负着向鲁中和鲁西地区供油任务,具有很强的垄断性。另两个在宁阳和兴泰储量都在三万吨,其余
两个储量分别在1万吨的小油库
14、江西省最大油库
中石化瑞昌分公司 7105 号油库,总容积至少50000立方米。
15、安徽最大油库 宿州建成安徽最大油库
国家重点工程——中石化建设的途经鲁、苏、皖三省总长704公里的鲁皖成品油管线接入宿州油库近曰建成,库容量达76200立方米,年输出成品油76万立方米,已成为我省库容量最大,科技含量、自动化水平和安全性最高的油库,为满足皖北8市成品油市场的供应起到重要作用。
16、四川省最大油库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销售仓储分公司在成都天回镇红星村一组(俗称104油库)修建于50年代,总储量为18万吨,是目前西南地区储油量最大的油库。
17、陕西省最大油库
中储榆次公司东赵油库,建筑规模为半地下金属钢罐十座,总容量为13000立方米,占地面积300余亩,设铁路专用线760米,分为三大区:即库区、接卸区、办公区。装卸站场和储罐分开布置,互相之间以地下管道连通,铁路专用线未进库区,泵房、储罐以及附属工程都设置在地下。工程设计安全、可靠,交通便利、畅通,是一座十分理想的储油库。现油库为中油华北石油销售有限公司仓储柴油、汽油。
18、云南省最大油库
2010年云南省新增28座油库 成品油发展规划出台,共有成品油仓储企业7户。到目前,全省成品油库容量达60万立方米。
19、青海省最大油库
中国石油青海销售公司最早成立于1954年,1998年7月上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理。1999年经重组改制成立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青海销售分公司(简称中国石油青海销售公司)。公司一直担负着青海全省的汽、柴、煤、润滑油等成品油的购、销、调、存业务,是全省成品油流通的主渠道和经营供应的主力军。目前,全公司总资产6.2亿元,油库4座,总储容量9.13万多立方米,铁路专用线总长5049米,油罐汽车29辆,加油站共199座,其中资产型加油站188座。职工总数1566名,另有聘用工840名。经营分支机构7个,经营部28个。经营单位和销售网点遍布全省。中国石油青海销售分公司多巴油库是全省最大的油库之一,位于109国道与多巴到湟中公路(宁果路)交界处的湟中县多巴镇甘河门村。距管区中队湟中中队18公里,距西宁市22公里。库区占地面积230亩,建筑面积2860平方米。库区内有12个立式油罐,5000立方米的6个,3000立方米的6个,总储量近
5万立方米。
20、宁夏自治区最大油库
中国石油宁夏销售分公司主营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及特种油品,是宁夏区域最大的主渠道成品油供应商,也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支柱企业之一。公司资产总额10.4亿元,拥有总库容为7.2万吨的大型油库4座,加油站232座,拥有职
工3291人,年创利税5216万元。
21、内蒙古自治区最大油库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销售分公司八拜油库 呼和浩特炼油厂全称为华北石油管理局呼和浩特炼油厂,简称呼炼厂。呼炼厂位于呼和浩特市南郊9公里处,厂址选择经过充分科学论证,地理位置优越,厂区水、电、交通、通讯便利,远离市区,不污染环境,不占用耕地。以厂区为中心,半径600公里范围内无同类企业。该厂面对着巨大的区内外油品市场。
呼炼厂1988年筹建,1992年9月29曰竣工并投入试生产,一举获得成功,从而结束了呼和浩特没有石油炼制工业的历史。一期工程主要包括生产装置、油品储运、辅助生产、厂内工程、厂外系统、生活区建设等方面,有生产车间17个、职工2700多人。年加工原油能力100万吨/年,可生产汽油、柴油、液化气、沥青、漆油产品,共5 大类10个品种。随着二连油田和科尔沁油田的发展以及集通铁路的建成,对呼炼厂的原油加工能力和产品质量档次提出了新的要求。“九五”计划期间,根据国务院、自治区、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的指示,呼炼厂将从100万吨炼油能力扩建到180万~250万吨/年减压渣油,共12大类23个品种。呼炼厂将逐步成为内蒙古支柱产业之一。
22、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大油库 西南最大油气码头在钦州港投产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鹰岭作业区的广西天盛油气码头,在化工罐区内,屹立着两个巨大的低温液化气罐、8个成品油及化工用品罐、两个球形液化气罐,而与其配套的,还有5万吨级的油气专用码头和火车装车专线。这些“大罐子”的“肚量”十分惊人:能同时储备9万立方米液化气、16万吨成品油及其他化工产品。
23、西藏自治区最大油库
中油西藏销售分公司阿里油库 那曲油库 七二五油库
中国石油西藏销售分公司七二五油库经过两次大的扩建和数次改造,七二五油库由原先成品油储备3.3万立方米发展到8.6万立方米,油品经营由原先的两个品种发展到覆盖柴油-20号、-10号、0号以及汽油90号、93号5个品种,成品油周转量由原先的5万吨跃至23.5万吨。
2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大油库
新疆乌鲁木齐市王家沟油库 新疆油田公司油气储运公司王家沟油库
油气储运公司王家沟原油库成立于1963年,目前承担着克拉玛依油田、彩南作业区的成品油、原油的收集、储存、输送、铁路装车外运等任务。油库现有机动设备66台套,装油栈桥2座,汽车卸油台7 座,外输泵房、装车泵房、转油泵房、消防泵房共10座,加热炉4座,各种油罐74座总容量28万吨,原油一年的吞吐量为560多万吨,成品油一年的吞吐量为180万吨,中转油品24种。油库是克—乌Φ529管线的末站,王—化输油管线的末站,是新疆油田公司装、卸、存、储各种油品吞吐量最大的一座油库,又是集铁路、公路、管道运输为
一体的国家一级油库油库
25、澳门特别行政区最大油库
南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九澳油库,共有十四个罐,总容量86000立方米。分为轻油罐区、燃料油罐区和石油气罐区。其中轻油罐七个,储存著汽油、轻柴油、煤油和航空煤油;燃料油罐四个,分别存放80cst及180(或以上)cst的燃油;石油气球罐三个。整个油库的油、气储量可供澳门一个半到两个月的市场供应。九澳油库燃油码头共有两个泊位,分别可停1500吨及3000吨级的油轮。
澳门机场油库设有航空煤油罐四座,总储量8000立方米。
26、香港最大油库
华润油库是目前香港储量最大的油库,由日本日挥株式会社(JGC)设计兴建,耗资超过20亿港元,于1998年2月全面投产,位于香港新界青衣岛东南,总容量达37万立方米(233万桶),年吞吐量超过1000万吨,并可储??和发送30余种石油化工产品。目前主要产品有: LDO、ULSD、BDO、JETA-
1、ULP、KEROSENE、HSFO(80、180、380)、LPG及STYRENE MONOMER及化工油品。华润油库有海上泊位码头11个(主码头可停靠10万吨级油轮,并有专用的石油气、化工装卸码头)、油缸车发油台15个、桶装发油台28个、液化石油气罐车装车台4个及液化石油
气装瓶设施一套。
27、甘肃省最大油库
中国石油西北销售兰州分公司的这项储油库改造工程,经过10个月的紧张施工,已于3月11曰建成投入使用。储油区共有25座大型立式储油罐,总容量为19万立方米。除了10座老油罐是在1980年以前建成外,另外15座油罐都是2005年至2006年新建设的中油江阴油库占地450亩,现有各类储罐100个,总库容40万立方米,是中国石油系统内第一个通过IS09000质量认证的大型油库。该油库同时备有2.5万吨级石油石化专用码头,年吞吐量达400多万吨。199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将储运公司油库收入《中华之最荣誉大典》,享有”长江流域最大的成品油库”之盛誉。
宁工油储092盗版 如有雷同 纯属盗版 版权所有 盗版不究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五篇: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简介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简介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于2009年11月12日正式成立,是中央国家部委所属报社中第一家整体转职组建的大型中央文化企业。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现拥有:综合性文化日报《中国文化报》——它是文化部主管的一份全国性的、文化综合类报纸,创刊于1986年1月;全国第一家文化信息类新型无线媒体《中国文化手机报》,创刊于2010年7月;国家级文化艺术类核心期刊《艺术市场》、《艺术教育》、《文化月刊》和国家动漫产业信息服务平台暨国家动漫产业网、中国文化传媒网,以及国家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对外文化传媒中心、历史文化名街发展研究中心、文化艺术创作发展中心、文化艺术资源数据中心、影视艺术中心、文化部印刷厂等。目前有员工近400名。
中国文化报社成立25年来,在宣传党的文化方针政策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具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受到文化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近年来,在部党组的关心、支持和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报社发展很快,在历届领导班子奠定的基础之上,经过广大职工的艰苦努力,报社各方面取得较大进展,正在跨入一个富有生机的快速发展阶段。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以推动经济发展为中心,对外加强合作,对内搞活机制,力争尽快做大做强,打造平面
媒体和网络媒体相结合的新型媒体。其未来发展的核心产业为报刊业、网络文化业、动漫服务业、影视传媒业等。《中国文化报》将逐步转型为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城镇、兼顾农村的综合类文化报,权威性、可读性、大众化是其追求。《中国文化手机报》将发挥其随时阅读、即时抵达、可互动、易保留、易转发的优势,成为文化战线强有力的新型宣传阵地。中国文化传媒网将建设成为全国信息量最大的文化信息集散地和储存量最大的文化数据库,以期在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维护国家网络文化安全等方面发挥国家队和主力军作用。国家动漫产业信息服务平台将成为推动我国动漫产业振兴与文化产业腾飞的重要服务窗口和阵地。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在突出发展主业的同时,还将综合发展影视业、会展业、社会文化服务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