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构建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的人体解剖学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初探
弱势男生:性别平等教育中被忽视的问题
王文
盖笑松
胡晓红
[摘 要]:女生在传统观念中作为教育弱势群体,长期以来得到了更多地关注和重视。但男生在发展和成长的过程中同样存在着一些不利方面,却没有得到我们足够的重视。性别平等教育在关注女生弱势现象的同时也要关注男生的不利方面,本文旨在通过介绍了男生在学业成就、社会行为、行为障碍以及性别角色发展方面的弱势表现,分析男生弱势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而结合我国性别教育现状,对解决男生弱势现象问题的有效途径进行讨论。[关键词]:男生;弱势;性别平等教育;对策
前言
女生一直以来都被作为教育中的弱势群体广受社会的关注,女童辍学、素质提升等问题相继得到重视和解决,可以说女性教育事业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男生在发展和成长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利方面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如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学生干部或学习榜样多为女生,问题学生或反面典型多为男生,男生的学业成就较女生偏低,行为障碍的发生率男生高于女生等。根据有关性别差异的实证研究,男女两性确实有着不同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学校教育环境下的男生和女生各自存在着发展的有利方面和不利方面,当我们承认女生仍然存在不利方面的同时,性别平等教育也要关注到男生一些不利的表现。2 男生弱势现象的表现
作为性别平等教育中关注的特殊群体,男生的弱势现象主要有如下表现: 2.1 学业成就方面的男生弱势现象
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学习成绩是衡量学生的重要标准。类淑河[1]等(2004)在对小学生学习成绩性别差异的研究发现,男生与女生的学习成绩有明显差异,女生的学习成绩平均优于男生,语文成绩的差距更明显。中学生学业成就的性别差异目前虽然尚无专门的研究资料,但从有关高考状元比例的报道[2]中可以反映出部分趋势。北京大学连续5年所招收的全国状元中,女状元的比例远远大于男状元,以2003年为例,在全国35个省级状元中,女生状元24个,男生状元11个。连续4年里重庆市所产生的8个状元中,有7个女状元。不能否认,学业成就突出的学生人群中不乏一定数量的男生,但事实上男生群体学业成就两极分化的现象十分突出,仍有大部分男生在学业成就方面处于弱势。
2.2 社会行为方面的男生弱势现象
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人、事、物的一系列态度和行为反应[3]。通过对亲社会行为、攻击冒犯行为和社会退缩行为这三种具有代表性的社会行为的研究发现,男生均处于弱势。
刘明[4](2002)研究发现,亲社会行为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显著优于男生。王美芳,陈会昌[5](2000)在不同学业成绩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研究中发现,学习优秀组、学习中等组和学习困难组中的女生亲社会行为均多于男生。王丽萍[6](2002)研究发现,性别因素在亲社会行为维度主效应显著,女生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在对攻击性的研究中发现,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同样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Whiting和Pope[7](1974)在七种文化下考察了3—10岁儿童的攻击行为,结果发现男生更多的参与模拟攻击游戏,相互之间言语侮辱也多于女生。崔丽霞,雷雳[8](2005)在对中学生问题行为的研究中发现,男生的攻击行为和违纪行为显著高于女生。王丽萍[6](2002)研究发现在攻击行为中,男女性别差异显著,男生的攻击行为多于女生。
社会退缩是指儿童在陌生或熟悉的社会环境中表现出的独自游戏、消磨时光的孤独行为[9]。社会退缩对男生和女生的发展产生着不同的影响[10],学前期到青春期,男生的社会退缩引起的社会适应问题比女生更加严重;在儿童中期,男生由于社会退缩会出现脱离群体或社会技能匮乏;在青春期,社会退缩男生的成长速度要慢于其他男生。2.3 行为障碍方面的男生弱势现象
学龄阶段常见的行为障碍包括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对立违抗性障碍、发展性阅读障碍和网络成瘾,这些行为障碍对儿童发展具有较强的消极影响,研究发现,在常见行为障碍中,由于男生本身的生理特点,发病率较女生高。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描述的是那些表现出持续的与年龄不符的注意力不集中及多动/冲动的儿童[11]。1993年在湖南省的一项调查显示[12],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发病率为6.04%,男女比例为4:1—9∶1,其中男生明显多于女生。
对立违抗性障碍是一类常在学龄期出现的,以持久的违抗、敌意、对立、挑衅和破坏行为为基本特征的儿童行为障碍[13]。它容易导致儿童持久的学习困难、行为问题和自尊心受损,继而出现更多的情绪问题和人际交往不良。孙凌、苏林雁[14](2000)对长沙市中小学生开展的调查显示,对立违抗性障碍的患病率为7.98%,其中男生占11%,女生占5%,男女比例约为2:1。
发展性阅读障碍是指学龄儿童虽然智力正常,但由于某些先天原因导致其阅读成绩明显落后于其年龄所应达到水平的现象[15]。发展性阅读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学习障碍,严重影响了儿童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学龄儿童发展性阅读障碍的发生率高达5%—10%[16]。从发展性阅读障碍发生的男女比例来看,国内多为2:1—3∶1[17]。
近年来,国内关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研究显示[18],其发生率为10%左右,且网民低龄化趋势明显,其中大学生发生率为4%—13%,中学生则高达15%。网络成瘾人群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男女比例为4:1[19]。
以上行为障碍中男生所占比例较大,行为障碍更容易使这些男生在发展中处于弱势。
2.4 性别角色发展方面的男生弱势现象
性别角色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与自己生理性别相适应的行为规范[20]。美国心理学家Bem[21](1974)把性别角色分为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未分化四种类型。在学校环境中,学生通过对同性别教师性别范型的学习,来促进自身性别角色的发展。但目前教师队伍中男性教师比例过低,使男生长期缺乏成人男性作为模仿榜样,给他们的性别角色发展带来困难。在家庭中,大多抚养者是女性,父亲参与较少,而男生长期生长在以女性为主的环境中容易形成男生女性化或未分化的人格倾向,使其依赖性较强,较普通男生显得弱小。性别角色女性化或未分化的男生在交往中容易受到同性和异性的拒绝,对儿童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3 男生弱势原因分析
男生弱势现象的产生由多方面原因形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男女本身的差异
致使男生出现上述弱势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原因之一是男女本身客观存在的生理差异。首先,男生和女生在脑部功能上存在差异,男生的思维活跃而难以控制,更加立体化。一些调查发现[22],女生能更好的理解教师的意图,更好的配合和服从,而男生更容易反对权威,喜欢挑战和冒险。其次,科学研究证明[23],从进入青春期的年龄来看,女生大约比男生早两年左右。由于男生心理成熟期较晚,在独立性和自控能力方面可能比女生差,因此在男生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中小学阶段容易出现男生发展不如女生的现象。3.2由性别刻板印象引起的两性差异
性别刻板印象是从文化上对性别的僵化、过度简化和类化,是一种非常顽固的片面观念,即一些被广泛认同的关于男性女性特点的朴素信念。在学校教育中较为普遍的观念是男生多表现为活泼、好动、注意力不能持续集中,而女生往往表现出勤奋、努力、听话、上课认真等,这些性别刻板印象使得男女生在性格方面存在显著不同。而目前学校教育方式方法较为适合女生特点发挥的现状,导致了男生在与女生进行比较中的某些方面表现出劣势,并对其学习成绩和社会适应等方面产生影响。3.3 教育评价的女性化倾向
女性化倾向的教育评价模式是男生在学校生活中处于弱势的重要原因。现行教育模式的构建往往基于学生听话和学习成绩优异,因此在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必然会对学生进行听话、协作、老实等方面的引导,女生由于在其生理心理上的固有特点,会表现出与现行教育模式的高度吻合,或者说现行的教育模式更加适合女生。
目前学校教育的评价方式使女生占据优势。学校教育现行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书面考试、评奖评优、教师评价等手段,而在小学阶段此类评价手段往往有利于女生优势的发挥。首先,中小学阶段考试的主要要求学生对书本知识进行机械的掌握,而非多元化、创造性的思考,因此考试内容也多为书本知识的简单重现,女生优势得以发挥,而男生比较占优势的动手、实践等方面的能力,难以通过书面考试方式检测出来。第二,小学阶段的评奖评优,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评比主要是以学习认真、勤劳踏实、遵守纪律、成绩优异等为主要标准,这些标准的制定显然是对男生不利的。第三,教师虽然对男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活力和创造力有所期待,但出于维护较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稳中求进”的想法,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自然将标准设臵为遵守课堂纪律、按时完成作业、书写工整清晰,这些方面的要求显然是活泼好动、善于创造、敢于冒险的男生所不擅长的。而男生“制造麻烦”所招致的教师的批评和冷落很容易使其产生悲观、失望、学习动力不足等一系列负面影响,加剧其弱势的形成。3.4 学校男女教师比例失衡
调研数据显示,2004年辽宁全省小学教师中女性教师所占比例接近70%;广州白云区中小学女教师占教师总数80%以上[24];目前很多学校只有体育等少数学科男性教师比重较大,主要学科教师和班主任中女性占了绝大部分。中小学生处于对外界的模仿期,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交流过程中,会将自己的思维模式、情感体验、行为习惯和价值判断标准潜移默化地输出给学生,进而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和今后的人生走向。因此,学校教育中女性教师占较大比重会对男生的性别角色形成产生一定影响。女教师的一举一动会给女生提供合适的范型,而男生由于每天与大量女性教师、同学接触,容易导致男生性别角色女性化或未分化,不利于男生的性别角色发展。同时,女性教师在任命学生干部、评奖评优、日常交流等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标准较为适合女生特点,也将会导致男生处于弱势地位。
3.5 家庭教育中父亲的失位
父母是家庭教育中的关键因素,任何一方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父亲在参与儿童日常生活和教育方面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远远低于母亲。传统观念中女性在家庭中的职责就是处理琐碎事务和抚养子女,男性的地位则被定位为干事业、立功绩、闯天下,加之现代生活的压力,父亲经常要担负起维系家庭生存的重任,每天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对子女进行必要的家庭教育。而男性自身所具有的品质坚毅、处事果断、独立自立等特性,正是促进孩子全面成长的助推剂,特别在男生的成长中将影响其性别角色发展。4 改变男生弱势现象的对策
性别差异是人类最基本的自然差别和社会角色差别,为了使男女生获得真正的性别平等教育,得到全面发展,解决男生弱势现象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未来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促进男生弱势现象问题的解决。4.1 因性施教
因性施教是在客观公正地看待学生个体性别差异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特征,制定适合不同性别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案。学校和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传统意义上的“无差别教育”实际上是抹杀男女两性平等、自由、充分地接受教育的权利,特别是对于在中小学阶段不易发挥优势的男生更是一种不公平的待遇。因此学校和教师应根据学生两性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教育教学计划。不能因为男生的特性带来的“麻烦”,就忽略或回避他们,应对他们持有耐心和信心,并要表现为与他们交流的一言一行,用实际行动扭转男生的弱势地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运动类、思维逻辑类、探险类等适合他们发挥优势的教育教学环节,对他们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各种优势和积极进取的态度要及时鼓励和引导,宽容对待他们出现的马虎大意、不拘小节、缺少耐心等失误。在校园生活中,让更多的男生扮演活动组织者的角色,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自身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通过让更多的男生成为班级学生干部,平衡学生干部群体的性别比例。在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中强调男女分工协作,让男生更多地体验并认识到自身和异性的优势,营造一个学生两性群体互帮互助、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良好氛围,帮助男生全面成长。4.2建立立体化评价体系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不足都要以一个标准进行衡量。传统的评价方式大多以教师的喜好为准绳,除了学习好、听话、认真等因素,忽视了对学生在道德、兴趣、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导致了适应中小学学习生活方式的女生在评价中占据绝对优势,男生则处于不利地位。因此,不能将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而应将学生日常行为、品质道德、综合能力等纳入到整体考核标准中来;不能僵化评价标准,明确划分某一事物的好与不好很容易忽略由于学生两性间的差异所带来的不同表现,产生错误结论,应根据学生两性特点制定标准;不能凭借教师的单一评价作为最终评价结果,要综合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多角度评价来对学生进行合理全面的评价。因此,建立一个长期有效的评价体系将对避免男生的优势隐性化,平衡学生两性优势,使男生走出弱势困境起到重要的作用。4.3 协调男女教师比例
当前,教师队伍性别比例不平衡、男性教师缺失的现状不利于男生的全面发展。男性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将会展现出与女性教师截然不同的一面,他们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具有明显的男性化特征,也更加清楚男生成长过程中的生理心理变化,能够设身处地地设计开展针对男生的教育活动,更加适合男生优势发挥。应充分认识到教师性别比例失调的严重性,以更多的优秀男性教师调整补充中小学教师队伍,改善校园性别角色环境,使男生在校学习期间找到合适的学习榜样,培养坚韧不拔、勇于开拓、善于创新、人格健全的意识和能力。
4.4 增加父亲的参与
目前,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在家庭教育中起到的实际作用产生了一定反差,男生缺少了父亲必要的的情感投入、提供的各种资源以及榜样示范作用。实践证明,缺少父亲参与的男生较其他男生更容易出现学习成绩下滑、打架等过激行为,缺少理想信念,容易自暴自弃以及社会责任感较低等现象,乃至在少年犯中男生的数量都占绝大多数。而长期由母亲抚养的男生,还容易出现性格懦弱、女性化倾向增强等问题。因此,父亲作为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需要增加参与孩子教养的程度。
参考文献:
[1]类淑河,类淑萍,刘振华.小学生学习成绩的年龄与性别差异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11):45-46.[2]张星海.智力水平中等女生优于男生——近五年中国高考“状元”调查[J].信息速递,2005,(1):46-47.[3]庞丽娟,陈琴,姜勇,叶子.幼儿社会行为发展特点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1):24-30.[4]刘明.幼儿心理理论与社会行为发展关系的初步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2):39-42.[5]王美芳,陈会昌.小学高年级儿童的学业成绩、亲社会行为与同伴接纳、拒斥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3):7-11.[6]王丽萍.中小学生欺负/受欺负与其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4,29.[7]高桦.被攻击者的性别差异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1997,(4):26-29.[8]崔丽霞,雷雳.中学生问题行为群体特征的多视角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3):112-119.[9]叶平枝,冯晓霞.社会退缩与儿童发展关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学前教育研究,2007,(11):18-22.[10]叶平枝,冯晓霞.社会退缩与儿童发展关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学前教育研究,2007,(11):18-22.[11]埃里克〃J〃马施,大卫〃A〃沃尔夫.儿童异常心理学[M].孟宪璋等译.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143-143.[12]袁茵主编.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与教育.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02-103.[13]韦臻,罗学荣.中学生对立违抗性障碍的父母养育方式和家庭环境特征的初步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2):175-177.[14]孙凌,苏林雁.长沙市中小学生对立违抗性障碍的现况及对照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1,34(4):208-211.[15]达斯主编.阅读障碍与阅读困难[M].张厚粲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147-147.[16]Stevenson H W,Stigler J W,Lucker G W,et al.Reading disability the case of Chinese,Japanese and English.J Child Dev,1982,53:1164-1181.[17]张承芬,张景焕,殷荣生.关于我国学生汉语阅读困难的研究[J].心理科学,1996,19(4):222-226.[18]吴汉荣.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干预对策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5):369-371.[19]李兆良,高燕,冯晓黎.网络成瘾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6):664.[20]Burger J.M.Personality [M] Pacific Grove C A: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1997.[21]Bem S L.Gender schema theory:cognitive account of Psychological Review,1981,88:369-371 [22]强景,张一梦,左振.济宁医学院男生“学业劣势”现象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8,(2):217.[23]赵惠,刘涛.中小学男生学业成就偏低的原因及对策[J].教育科学论坛,2008,(2):20-22.[24]容吴俊,陈黎明,赵媛媛.我国中小学教师“男少女多”[N].北京青年报,2005-9-10(A2).Disadvantaged Boys: the Neglected Issues in Gender Equality Education
WANG Wen 1,ZHAO Ying 2
(1.School of Education,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Jilin
Changchun 130024,China ;
2.Research Center of Female,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Jilin Changchun 130024,China)
Abstract:Female students, who are taken as the disadvantaged group in education in the traditional view, attract more concern and attention for a long time.However, male students also encounter some adverse situation during the development and growth process, which has not caught our enough attention.Gender equality education should also concern disadvantages faced by male students when it cares about the phenomenon of disadvantaged female student.This article is to analyze the cause for the phenomenon of male students in disadvantageous position by introducing weak performance of male students in aspects of academic achievement, social behavior, behavior disorder and gender role development, besides,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e phenomenon of male students in disadvantageous position by combining China’s present situation of gender education.Key words:boys;disadvantage;gender equality education 【东北师大特色研究项目】我国性别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王 文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在读博士研究生
盖笑松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胡晓红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通讯地址: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368号
第二篇:自主探究引导式教学法的理论与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引导式教学法的理论与教
学模式
如何在教学中发挥教材特点,适应学生的差异,使教法改革与教材改革完美统一呢?带着这个问题,我经过多年探索,初步形成了自主探究引导式教学法的理论与教学模式。下面简介该教法的一些原理与做法。
中国论文网 /9/view-12904376.htm
一、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的注意事项
1.要注意章节标题,因为它标出了课文主题
2.要注意理解段落大意,弄明白引入新知识的直观素材
3.要抓住关键字、词、句和重要
结论,这对于理解新知识非常重要
二、阅读概念
1.要正确理解概念中的字、词、句,能正确进行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互译
2.要注意联系实际找出正反例子或实物
3.要弄明白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是说既能区分相近的概念,又能知道其适用范围
三、阅读定理
1.要注意分清定理的条件和结论
2.要探讨定理的证明途径和方法,通过与课本对照,分析证法的正误、优劣
3.要注意联系类似定理,进行分析比较、掌握其应用
4.要思考定理可否逆用、推广及引申
四、阅读公式
1.要弄明白公式的来龙去脉,会推导公式
2.要明白公式的特征并能想法子记住
3.要注意公式的应用条件,弄明白有关公式的内在联系,了解公式的运用、逆用、合用、变用和巧用
五、阅读例题
1.要认真审题,分解题过程的关键所在,尝试解题
2.要和课本比较解法的优劣,并使解题过程的表达既简捷又符合书写格式
3.要注意总结解题规律并努力去探求新的解题途
六、教学过程
任何一个学生,他的品格、智力与体能状态总是处于相应的层次上的。所以,教法应围绕“因材施教,分层提高,让尖子冒出来,使多数迈大步,让后进生不落伍,达到班级整体优化”来开展教与学的活动。在施教过程中,应贯彻如下“两条原理”和“三个基本原则”,以达到教师的激励与学生的发展有机地结合。
1.两条原理
(1)自主探研原理
即承认学生认识机能中的主观能动性,其中某一个性因素(如数学兴趣)发生变化,将引起其他部分及整体变化(产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2)适应与转化发展原理
“适应”即教学应适应学生现有心理状态、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转化发展”即变学生厌学为爱学,变不会学为会学,变无所作为为积极进取,求得每个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心理状态。
2.三个原则
(1)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原则
(2)同步教学与异步教学相结合原则
即在教学中,对全体学生的行动,提出统一要求和目标的同时,正确估计出学生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可能性,根据教材内容合理设置阶梯,将学生分成不同阶梯类型,在自学、听讲、讨论、答问与作业中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每个学生在班级集体中相对独立地得到发展。
(3)学生心理认识规律与知识形成发展规律相结合原则
即遵循认识论与实践论的基本原理,将知识内容进行弹性处理,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和每个学生的不同的认识阶段。将新教材的弹性和学生的个性差异融于教法之中。
3.自主探究引导式教学法的基本做法包括四个方面
(1)定好目标点
先向学生宣传自主探究引导式教学法的目的。使每个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成绩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划分梯级的目的是为了划定每个学生现有的最近发展区,因材施教,最终缩小差异,达到班级整体优化。之后,公布学生双基考查成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申报A、B、C三个学习小组。教师宣布小组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的不同标准和要求:C
组学生在教师与同学的帮助下完成学习,达到教材的基本要求,完成练习题以及A组习题;B组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达到教材基本要求,独立完成练习题、A组习题及部分B组习题;A组学生独立达到基本要求,主动学习“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等知识拓广性内容,在完成A、B组习题中总结归纳解题思想和方法,同时帮助B、C组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共同进步。
(2)一本教材多个目标授课
备课设阶梯:备课时,教师认真研究教材,抓住问题的本质,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设置合理的认知阶梯:形象记忆性内容设为第一梯级,保证C组学生“吃得了”;抽象理解性内容为第二个阶梯,使B组学生“吃得好”;知识扩展性内容为第三个梯级,满足A组学生“吃得饱”。例如,初三四边形证明教学的三个梯级为:引入相关定理,实例引入定义,推论的应用理解;定义应用,充分理解全等和相似在证明过
程中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分清不同车边形之间的特性;定义的拓广,从不同角度审视推论应用的优越性。分为安排作业时,教师可将作业分类教材基本习题为主的基本题;以练习题和教师精编习题为主的起码题,以此来分别满足A、B、C三个学习小组课外作业的要求,把教材以及与教材配套的习题全部落到实处。
讲课沿阶梯:自主探究引导式教学法在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一般讲课规律的基础上,在知识和时间的安排上做了较大的改进。就新授课而言,三个阶梯既独立成段,又前后连贯,以便三个梯级的学生都明白自己在该梯级学习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对思维的发展起定向作用。
在时间的安排上,第一、二个阶梯的授课时间要得到充分保证,一般25至30分钟。这样能保证B、C组学生听懂吃透。第三个阶梯只需点到为止,一般5分钟左右,使A组学生学有余味,即下有界(使每个学生都掌握最基本的内容),上无穷(定向启发,课外发展)。
另外,课堂练习能力异于常规教学。各个学习小组的练习内容和标准应有所不同。既要明确不同梯级学生回答相应梯级的问题,又要激励低组学生回答高组问题,完成高组的任务。教师还可将重点内容设置几个有梯度的问题,交给学生讨论,以求自己获取知识。
(3)分梯级评估
成功感是人们顺利完成一项工作的重要因素。学习也是如此。在以上分级授课的基础上,学生顺利完成了本梯级的学习任务,而且经常越级答问和越级完成作业,这时,教师应进一步培养其信心,改革考查方法,让学生得到满意的分数。
于是,我们采取如下考查方法:
同一套试卷分两部分命题:双基题80分,拓深题40分,其计分方法是:A组学生实得分=100分-扣分,B组学生实得分=(120分-扣分)×100/120。
C组学生实得分=120分-扣分。(此种方法常用于综合考查)。
评分标准不同:基础题对低组学生计分高,对高组学生的计分低:以部分知识拓广题补足A、B组学生的计分满100分;允许C组学生做拓广题,作为升级的参考因素。(此种方法常用于单元考查)。
考查成绩90分以上者为该组优秀学生。连同平时的听课、作业以及智力因素等,作为学生升级的量化依据。
(4)激励提升
学生分级达标后,能力得到了发展和提高,基础得到了巩固,部分学生跨梯条件日趋成熟;老师应在授课中有意识地创造跨梯条件(如越级提问,越级作业),引导他们向上一级台阶过渡。同时,鼓励学生自觉申报跨梯。对部分不能升级,以及个别由于骄傲而退步须降级的学生,教师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后,采取保级和降级措施。这种定期升级教育活动,一期一般进行两次,对个别超
速发展的学生,可随时升级。调级后,老师订出新的目标(如各组的最低分数),使学生有新的奋斗目标。
自主探究引导式教学法实验以来,取得了丰硕成果。两届实验班实验前均为同年级较差的班级,但是,2006年和2007年毕业的学生,合格率均为80%以上,尖子学生面不断扩大,毕业时,达40%以上,在市数学竞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现在,该教学法已迁移到了其他学科教学班和班级管理工作中,越来越显示出它融教材、学生、教法于一体的特点。
(作者单位 甘肃省玉门市第二中学)
第三篇:关于自主探究式学习课堂案例写作格式
关于自主探究式学习课堂案例写作格式样例
给足自主探究时空,丰富探究实践经历
【内涵解析】(200字左右)
给足自主探究时空是指……
【研究阐释】(500字左右)
对儿童,我们应该放慢他们的脚步,让他们游戏、梦想、做一些神奇的事情(埃尔凯得)。1对孩子们来说,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就是一件让他们感到神奇的事情。要肯花时间让学生对某一个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体验的机会……
【实践案例】(字数不限)[加]勒弗索瓦.孩子们儿童心理发展[M].王全志,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第四篇:“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教学案例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教学案例
【针对问题】
以引导学生研究、探索、发现为主线,以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思维、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为目标,探索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
【案例】
一、背景分析
本节课是探索和掌握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湘教版教材数学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全等三角形》的第五节。直角三角形的全等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不仅是研究其他图形的基础,而且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运用。学好本节课的知识对学生更好地认识现实世界、发展空间观念、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推理能力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进一步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掌握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运用全等的条件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表达能力,积累活动经验。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判定两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运用全等的条件来解决问题。难点:探索“HL”,灵活运用全等的条件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式
采用师生互动,合作交流,实验探究的方式教学。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引入
(提问):判定两三角形全等有哪些方法?能具体表述它们的含义吗?想一想两个直角三角形满足哪些条件后它们全等?
(学生回答)
(二)引导探究、发现新知
(提问):上述判定两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对直角三角形适用吗?为什么?两直角三角形已具备什么条件?判定两三角形全等还需几个条件?差的两个条件有哪几种情况?对每种情况的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否全等?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合作学习,在小组内每个同学都要发言。最后组内代表汇报。)
(老师对学生提出的几种情况进行点拨、小结,特别是对学生存在的疑问进一步思考探究。如学生常提出这样的疑问:我觉得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在判定它们是否全等时肯定有不一样的地方,是什么呢?对一条直角边和斜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我不敢肯定,但又说不出为什么?等等。老师再引导学生通过画图进一步动手探究。如画一个直角边为3cm,斜边为5cm的直角三角形,让学生与同伴画的相比较,看能发现什么?
(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视、点拨。)
(三)归纳总结、得出新知
(提问):哪位同学能用一句话来总结一下我们探究出的这一结论?谁来总结下判定两直角三角形全等有哪些方法?
(学生积极回答,并基本上能得出结论:一条直角边和斜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这是判定两直角三角形全等特有的方法。)
(老师进一步提出问题:总结下判定两直角三角形全等有哪些方法?
(学生结合前面所学知识可得出判定两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常用方法:除SSS、SAS、ASA、AAS外还有HL。)
(四)巩固练习、运用新知
(精选几道典型题目,让学生知道不仅要掌握判定两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还要学会利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并让学生先做,老师指出学生做题存在的错误并纠正。)
(五)归纳小结
(问题):这节课大家学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学生回答并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六)布置作业:略
【反思】
本节课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体验、合作探究学习。教学过程中老师给学生留出了充分的活动时间和想像空间,鼓励每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积极参与到活动和实践中来,取得了很大成功。本节课老师先通过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再自然地过渡到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上来,随着探究活动的一步步展开,出现了在直角三角形中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从而引起学生认知上的矛盾,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展示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了观察、实验、推理、交流等活动,渗透了由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方法。尽量为学生提供“做”的空间,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借助已有的知识和方法主动探索新知识,为改进数学学习方式,突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提供了必要的保证。不足之处是基础知识训练相对较少,每个环节的教学时间不易把握,学生回答的不确定性较大不好掌握。
第五篇:基于网络探究式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网络探究式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
摘 要 在对网络学习环境下探究式学习方法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分析网络学习环境的特点,并将其与探究式学习内涵紧密结合,提出适应探究式网络学习环境的教学模式构建方法,并对其有效开展进行论述和探索。
关键词 网络学习环境;探究式学习模式;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8-0003-02
引言
如今教育信息化已然成为现代教育的一大特点,将网络技术与基础教学课程结合在一起,是我国现阶段教育改革的新趋势[1]。而基于网络学习环境的探究式学习模式正是这个大背景下的“信息化教学新利器”,它对学生的培养以及发散性创新思维的养成产生深远影响。为此,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构建出一个主动式自主网络学习环境,并将探究式学习模式融入Web技术,对当代高校教学模式改革有着深远的意义!随着湘南学院网络空间教学活动的广泛开展和不断实践,广大教师和学生普遍受益。与此同时,自主式学习的平台将打破原来陈旧的教学模式,改变以往填鸭式教学方法,并能合理实现信息化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的共存和互补,不受时空限制,有效开展学习活动。网络学习环境下探究式学习的概念界定
探究式学习模式 探究式学习要求学习者像科学家一样,通过科学探究活动来获取科学知识,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学会获取知识的科学方法、技能以及科学思维方式,学习者最终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2]。探究式学习模式以自主探究为主,根本目的在于完善和转变现有的学习方式,由过去主要依靠听教师讲授学科的概念、规律开始学习,转变为通过各种事实来挖掘新知识的概念和规律。这种学习模式围绕探索问题来进行,它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和发展要求,能帮助学习者了解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并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在高校里面推广探究式学习,能充分培养在校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探究式学习提供了一个“脚手架”的模式,将那些让学习者感到无从下手的大项目分解成一个个小任务,并使之根据一定的规律搭建起来。项目一旦分解,难度就降低,也有了一定的方向性,学习者就能够很清楚地明白自己要解决什么问题,并能根据问题沿着一定的思路探究下去,逐步形成一套自己的思维模式。因此,探究式学习是从传统的课堂听讲接受式学习到完全开放的研究性主动式自主学习的一个良好过渡,它能够为学习者提供更高准的思维模式。
网络学习空间 网络学习空间是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它的构成和分配建构了学校内部一切学习活动的有效发生,以Web为承载模式为用户提供了一个个性化、高效率、探索性的学习的平台[3]。在此平台上,能灵活、方便、自主地进行信息交流,不受空间物理特征和设施条件的约束,不同于传统的空间教学模式,扩展了学习范围,使各种学习空间相互联通,打破了学习空间的封闭性,实现了在各种环境下多个对象之间的直接信息交换和各种教学活动的展开。网络学习空间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能适应各种学习目标对环境的要求。通过网络技术构建一种适合学生自主学习与成长的个性化学习空间,能克服传统自学模式中存在的学习资源缺乏、学习方式单
一、学习过程有孤独感等弊端,这也是促进教学改革的有效方式。
同时,网络学习空间将教师的职能在空间教学中拓展,充分利用网络、空间多方交流和资源共享的优势,逐渐取代以往填鸭式的教学,使得学习更有效、更轻松愉悦,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探究精神。
总之,将网络学习环境与探究式学习模式有效整合起来,对于推动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改革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将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奠定基础。探索网络学习空间的特点及构建方法
特点
1)学习个性化。将网络学习空间与探究式学习方法相结合,通过交互式学习方式与主动式自主学习环境为学生创造一个全新的、开放的、资讯及时的、探究式学习的平台。该平台以探究式学习理念为指导,能满足学生的网络学习需求,是一个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个性化学习空间。
2)教学实践性。?W络学习环境的教学模式在网站上提供虚拟的项目工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者通过阅读、观察、实践和思考,并自主地在虚拟的网络平台上制作完成。这充分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迎合广大学生所向往的学习方式,做到学与思结合、学与问结合,时刻以实际运作和融会贯通作为最终目标。网络学习空间是一个动态的开放平台,有着灵活多样的学习模式、丰富生动的学习内容,能有效弥补课堂教学中对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培养的不足,提高学生获取和整合知识、信息处理、迁移知识的能力。
3)环境亲和性。网络学习空间所体现的主动式自主学习环境与蕴涵的交互式学习方式是为广大学子量身定做的,因为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和探索,更具有学生特点,更贴近学生思维习惯,更易被学生接受,对吸引当代大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专业基础课程,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在信息技术环境中提高学习能力有重要意义。网络学习空间这个平台为学生提供灵活的学习模式和动态丰富的学习内容,能有效地改善学生的认知水平,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增加学生与他人的交流过程。
构建
1)网络学习空间的构建模式探索。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是构建主义,在此依据下要求每个学习者不能被动地等待知识传递,要主动去跟世界接触,从而以自身独特的经验去获取知识并对经验加以总结。因此,学习者应该是信息加工的主体,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和被灌输知识,而应该是主动构建知识;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更应该是学习者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根据利用网络学习环境的对象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三大模块:学习者个体模块、协作模块、教辅模块。
学习者个体模块:学习者在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驱动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协作模块:通过网络学习环境与其他学生建立一个合作学习的空间,设置一个竞争与协作的学习环境,不同的学习者对解决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讨论、辩论、合作以求得问题的解决。
教?o模块:该模块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做到指导、引导、诱导、疏导与辅导,并在此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此外,教师还可适当进行社会实践与参与资源开发收集等。
以分模块式的理念来构建网络学习环境,克服了以往教学模式的多种弊端,并能有效呼应课堂教学,达到互补的效果,实现教学课程改革[4]。
2)网络学习环境下探究式学习的教学实践。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讨论的是各种数据所呈现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以及在这些结构基础上相关操作的算法。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目标,笔者基于“世界大学城”这个网络学习环境,对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和实践。下面结合数据结构的教学来说明网络学习环境下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
①明确目标、确立任务:学习任务的设计除贯穿知识点外,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课程学习目标,以便制定每一堂课所要解决的学习任务。教师通过上传相应的课程大纲和课程教案,让学生初步了解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学会分析、研究计算机所加工的数据结构特性,以便为所操作的数据选择合适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相应算法,并能初步对算法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技术分析。
②任务驱动、探索新知。教师事先通过课堂、网络等多种渠道给学生布置任务、提出问题、案例提示、设疑引学,学生利用网络教学空间中的教学课件和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初步了解知识要点及学习纲要,并进行自主检索、探究。
③协作讨论、深入质疑。在个人独立学习探索基础上,以交流讨论的方式进一步探索和质疑。学生之间可以通过留言栏、私信的方式进行互动交流,或者通过创建的交流群组对某一知识点或问题展开公开讨论,从而达到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的目的。这也是对传统教学渠道的一个有效补充。
④总结反思、巩固强化。在对新知识探索和研究后,教师给学生答疑,帮助和引导学生开展自我答疑,并对学习过程进行点评,以激励学生积极开展同类探究式学习活动。
⑤加强实训、练习应用。在教师个人空间里开辟的课程教学专栏中布置空间作业,要求每位学生在自己的空间里独立完成作业并提交,以此来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教师对每位学生的空间作业给予评价并适当给予指导意见,不定时选取部分优秀学生的学习作品展示到教师的教学空间,使学生有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结束语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探究式学习环境支持资源共享,开创了一种开放的、互动的、灵活的学习模式,实现学科知识与空间技术、新型教学思想与学生兴趣的融合,有效促进人际、人机互动,是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的新突破。但是如何利用网络学习空间、探究式学习方法,并将二者进行深度融合,创造一种主动式自主学习环境与交互式的学习方式,以此来改变课程教学的被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做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提高学生探究式学习和主动式自主学习的能力,还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谢丽娜.探究学习中“学生自由”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3]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和优质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中国电化教育,2004(6):5-11.[4]刘海韬,喻姣.高校网络学习空间的构建与思考[J].软件导刊,2010(1):18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