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跟随佐藤学一起改进教学
跟随佐藤学一起改进教学
(四)这样的课堂没有了弱势与强势,我想,这应该就是佐藤学所说的“保障所有孩子的学习权”吧。
弱势学生的华丽“逆袭”
在学习共同体的课堂上,我看到了从来没有见到过的风景——弱势学生的“逆袭”,这样的风景几乎每天都会出现。
浩然是五年级小男生,上课偶尔发言,作业偶尔不做,平时比较沉默。在我的印象里,浩然以往的学习有些吃力,但在学习共同体的课堂却有大不一样的表现。
借助文本实现逆袭
在《月光曲》这节课上,估计是第一次有教师坐在旁边听课,浩然显得有些紧张,他双手平放,坐得笔直。授课教师问了第一个问题:课文中哪几小节具体写了《月光曲》的谱成过程?浩然迅速打开课本浏览,别的小朋友还在寻找答案时,他把手悄悄地举了起来,他先是举得低低的,然后又鼓足勇气,把手举得高高的。原来,浩然是个热情的、喜欢发言的孩子呀,我这才发现这个孩子与他留给我的印象截然不同。教师的第二个问题是让学生在课文中找找打动贝多芬内心的句子,他依然看得很快,迅速标出了第三和第四小节中有关兄妹俩很穷的句子,他认为兄妹俩的穷打动了贝多芬。
读过一遍课文之后,他能找到的内容只有这些。他抬头环顾四周,发现大家还在看课文,于是他再一次去感受课文的内容,这一次他读得很认真,又标出了第八节中描写月光的内容。就这样,他又一次实现了与课文的对话。这样的对话虽然看上去有些肤浅,但却很有意义,因为学生能够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熟悉课文内容。
借助同伴实现逆袭
之后,教师让同伴互相交流观点,于是浩然与他的同伴佳辰开始了对话。佳辰说:“因为妹妹没有听过贝多芬亲自弹琴,所以弹得断断续续。”浩然觉得有道理,就把第一节的“断断续续”也标了出来。浩然接着佳辰的话说自己标了第三节,“太穷”“太贵”两个“太”说明兄妹俩很穷。这时,佳辰有些疑惑:“‘太’说明什么?”浩然补充说:“从这里可以看出他们很想听音乐会,但他们太穷了,这打动了贝多芬。”佳辰接着说:“只点一支蜡烛,也能说明他们很穷。”浩然连忙点头赞同。
后来,教师让四人小组讨论。这时,小畅和熙彬参与到讨论中。他们就第三节中“穷”的话题展开了讨论,小畅说:“‘穷’跟打动贝多芬有什么关系呢?”他们陷入了集体思考的状态。浩然看了一会儿课文后打破了沉默,他说:“穷兄妹俩很喜欢贝多芬,所以才会弹贝多芬的曲子。他们这么穷,还要弹钢琴,更说明了对贝多芬的喜欢。”这时的浩然可以帮助同伴解决困惑,使讨论更加深入。
借助展示实现逆袭 与伙伴的讨论使浩然的思路走向深入,但还有些杂乱。全班展示环节中,浩然一直都在静静地倾听、记录,并没有因为教师没请他回答问题而失去学习的热情,课文给了他阅读的兴趣,倾听使他收获满满。
当教师进入第二个板块的学习——朗读有关《月光曲》所描绘的情景时,浩然读得一遍比一遍认真。
《月光曲》的音乐响起时,浩然闭起眼睛,沉浸到乐曲中。第一遍自读时,他全情投入,带着对《月光曲》的理解,读得抑扬顿挫。第二遍与同伴一起读时,他提醒同伴要一起开始,还用数一二三的方式协调与同伴的朗读。教师请同伴一起展示时,佳辰不愿意举手,浩然就用胳膊碰碰佳辰,示意一起举手。佳辰在他的热情提醒下也举起了手,老师点到了他们。只见浩然面带微笑,站直了身体,手捧着书,努力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果真,他们的朗读受到了教师的表扬,也让大家感受到了《月光曲》的柔和美和壮阔美。浩然的喜悦显现在他微笑的脸上„„
我完完整整地欣赏了孩子们学习的全过程,作为教师,我感到自己对他们的认识和理解还是肤浅的。我看到了孩子们通过发现、倾听和对话进入如此高层次的学习状态,他们如此投入、如此专注、如此快乐。这样的课堂没有了弱势与强势,我想,这应该就是佐藤学所说的“保障所有孩子的学习权”吧。
它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权都能得到保障,每个学生都能放心地打开自己的心扉,每个学生的差异都能得到关注。
发现孩子的学习
在去年暑假的“佐藤学·学习共同体”工作坊,我学习并经历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协同学习。最令人难忘的是一堂数学模拟课,有着20多年教龄的我,重新坐在了学生的位置上,就在这个过程中,我作为当事人真真切切感受到学习发生的过程。每个人都积极主动地学习,找寻自己的发展空间。我们所处的环境是一个安全、令人放心的“润泽的课堂”,它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权都能得到保障,每个学生都能放心地打开自己的心扉,每个学生的差异都能得到关注。这是一种改变生命的教学,让我充满期待。
我开始摸索着在自己三年级的两个平行班做实验。例如,我要求他们学会细读文本,圈出关键的词语、句子,并能说明理由。一开始,有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显得漫不经心,此时教师的“监督”尤为重要。我收起了犀利的眼神、高八度的嗓音,摸摸他们的头,指指他们的小嘴巴,拉拉自己的耳朵,通过一些小动作安抚、提醒他们,并且准备了一些小图章进行奖励,他们逐渐进入了学习状态。与同伴交流时要轻言细语,这是“学习共同体”课堂的一个特点,我喜欢用“窃窃私语”这个词语提醒他们,在小组交流时要静静地交流,在全班分享时则要求声音响亮、口齿清晰。为了创设良好的交流氛围,每一个学生都在努力,这也是尊重他人的一种体现;每个学生的发言都很重要,教师要学会倾听,不要轻易评判对错,管住自己的嘴巴。学生更要学会倾听,随时补充、纠正„„
改变每天都在发生,即使细微,仍令我感动。
在上《威尼斯小艇》一课时,我特别留意了讲台左侧的那个小组,组内的学生子略学习成绩很好,阅读是他的强项;盈秋是一名不苟言笑的学生,在班级属于静悄悄的那类;小浩是二年级从民工子弟学校转入的,操着一口浓重的乡音;还有小岩„„他们在交流中会不会有困难?于是,我认真地观察着这个小组——
子略先发声:“我喜欢第二小节,它把威尼斯小艇的样子写得很生动,例如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
小岩忙问:“什么叫独木舟呀?”子略答:“独木舟就是又窄又深的小船。”子略随手拿笔画了一下,虽然不好看,但船又窄又深的特征还是表现了出来。
小岩接着问:“二三十英尺到底多长呀?”这下可把大家难住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答不上来。于是子略说:“我们先打个问号,等一会儿问问老师,或者回去上网查一下就行了。不过我想不会很短,因为要坐人。”大家表示赞同,在二三十英尺旁边画了一个问号。
小岩又接着说:“你刚才说的是小艇外面的样子,其实小艇里面也很舒服,皮垫子像沙发一样,软软的,多舒服。”小浩也说:“还可以打开窗帘,看外面的风景,说说话,跟来往船上的人打招呼,肯定很开心。”子略说:“威尼斯小艇外面和里面都很受欢迎。”于是,他在第三节旁边写上了“舒服”„„
在全班分享阶段,有孩子提到“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从“操纵自如”等可以看出。于是小浩说:“老师,我补充一下,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还可以从他们面对很困难的情况看出来。例如,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很拥挤的地方都能经过,还会拐弯。”虽然小浩课文读得并不太出色,但是他的表情却是满足和愉悦的。
许多学生都把思路集中在课文的前四小节上,正当我想引导他们深入课文后几节的研读时,一个小小的声音为我们打开了新的思路:“老师,课文的题目是《威尼斯小艇》,为什么却写古老的威尼斯沉沉地入睡了,而不是小艇,这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平时默不作声的盈秋居然抛出了这样一个关键的问题,着实让我惊叹。
学习共同体的课堂中,学优生、学困生的角色常常会互相转换,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以及与作者情感的共鸣,常常令我惊讶无比。学生在交流、对话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他们把学习的内容、思考、体验,通过与他人的交流获得共享和认同,学习中包含了“倾听”“表达”“共享”“创造”,这个过程正悄悄地改变着每个孩子。
关注孩子的生命经历了什么、发生了什么,这才是教育的关键。路漫漫其修远兮,让我们为学生的成长、为自己的成长继续上下求索吧。
与其说我在教学,不如说我在与他们共同学习,他们给了我许多灵感,让我变得更加强大。而我能做的,就是创造条件给他们更大的学习空间,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无穷潜力。
给学生以学习空间
蒋忆雯
曾经看过两个学习共同体课堂的教学视频,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一个课例是日本的数学课。教师出了一道两位数相乘的题目,整个课堂静悄悄的,每个学生或是在自己的本子上演算,或是与身边的小伙伴轻声讨论。许多教师和摄像机围在他们身边,可他们却仿佛一点都不受影响,全程投入。在第一个学生的解题思路不正确时,教师并没有告诉他们答案,而是让他们继续讨论,直到孩子们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更神奇的是,这名教师在课堂上的话语不超过10句。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课堂,比较震撼,留给我的思考是:为何每个学生可以如此投入?
第二个课例是一节语文课《渔歌子》。刚上课,教师就设计了一个小环节,让学生明白倾听的重要性。教师轻声温柔的话语、富有情感的朗读,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着在座的孩子们。这堂课并没有像平时的语文课一样,教师讲授知识点,学生自己消化掌握。而是学生读完诗词后,自己讨论、自己感受美的地方。教师肯定了每个学生的答案,并把关键词一一写到黑板上,给予他们鼓励和尊重。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慢慢地从诗词最表象的东西进行深挖,然后升华到诗人的情感和抱负。最后,教师又拿出了一首结构、内容相近的诗词让学生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方法,学起来自然得心应手。这让我想到了《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的两句话:在教室里,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
带着一颗不安的心,我选择了《燕子专列》这篇课文尝试这种教学方法,或许因为内心忐忑,在试教的过程中,我不知道该如何引导、如何串联,一节课下来仍没有找到感觉。
幸好,课后同行帮我梳理了一下失落的情绪,然后与我一起探讨文本。同行告诉我,最好先找到这篇课文的矛盾点。这个点拨似乎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我们决定从天气的寒冷与人心的温暖这种强烈的对比入手,但我仍有顾虑。我说,学生如果找不到这个主题怎么办。她笑笑说,那就等,给他们时间,相信他们。我说,举手的学生就那么几个。她告诉我,可以找那些不举手的学生,他们会给你意外的惊喜„„这样的探讨让我茅塞顿开。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重新审视每一篇课文,试着找出一条主线,并在自己的课堂尝试采取学习共同体的方式,从学生的小组排位到文本的选择,再到文本教学,我终于明白学习共同体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静悄悄的课堂背后有着无穷的力量。让我欣喜的是,学生很喜欢这样的课堂,举手的人越来越多,孩子们提的问题从浮于表面到越来越深刻,有些甚至是我没能考虑到的。他们不再是乖巧听话的接受者,而是有自己的想法、疑问,与伙伴的交流让他们变得更加自信、好学。
在与孩子们共同学习的过程中,我也不断地警醒自己:下次能不能更好地捕捉到他们的思维,能不能有更好的问题引导他们思考。与其说我在教学,不如说我在与他们共同学习,他们给了我许多灵感,让我变得更加强大。而我能做的,就是创造条件给予他们更大的学习空间,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无穷潜力。
第二篇:跟随佐藤学做教育
跟随佐藤学做教育:学习共同体的愿景与行动
作者:陈静静
佐藤学
简介
佐藤学,1951年生,教育学博士(东京大学),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研究科教授,从事 课程论、教学论、教师教育等领域的研究。
作为"付诸行动的研究者”,他遍访日本全国各地学校,深入课堂,与教师一同研究教学,倡导创建“学习共同体”。三十年如一日,每周至少两天深入学校,扎根中小学实地观察,是日本学校教育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个人著作
《美国课程改造史研究--单元学习的创造》(1990)《学习,其死亡与再生》(1995)《教育方法学》(1996)
《课程评论--走向公共性的重建》(1996)《教师这一难题--走向反思性实践》(1997)《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1999)《教育方法》(1999)《教育时评(1997-1999)》(1999)《教育改革设计》(1999)《改变教学,学校改变》(2000)《“学习”再考》(2001)
作者
简介
陈静静,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复旦大学公共管理博士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在读期间赴东京大学佐藤学研究室访学,跟随佐藤学教授致力于“学习共同体”的研究与实践。2009年归国后,与上海的研究同伴致力于构建本土化的“学习共同体”。
目 录
序:走向“学习共同体”的创造(钟启泉)第一章佐藤学的研究视野 第二章保障儿童的学习权 第三章协作共赢的课堂
第四章我们的“学习共同体”实践
第五章教育研究者眼中的精彩课堂轶事 第六章追求卓越的教师们 第七章教师的研究日记 后记
内容
简介
21世纪是“课堂革命”的世纪,“学校改革的一切答案在现场”,研究者要浸润学校,走近学生、老师。日本东京大学佐藤学教授是一位“行动的教育专家”,躬行“学习共同体”理论。
《跟随佐藤学做教育:学习共同体的愿景与行动》作者陈静静曾赴东京大学佐藤学研究室访学,跟随佐藤学教授参与“学习共同体”的研究与实践,回国后更致力于将其主张本土化。本书是作者及其同事长期深入学校现场和课堂教学的研究成果,借此读者可了解佐藤学的教育理念,以及国内比较成功地实践佐藤学教育思想的案例。
评 价
佐藤学先生的影响力之所以能从日本扩展到我国乃至欧美和东亚其他国家与地区,就是因为他的“学习共同体”的学校改革哲学,能够有效地消解现代学校教育的危机,代表着新时代学校改革的方向。
本书作者陈静静博士是我的学生,曾赴日本东京大学佐藤学研究室访学,她对“学习共同体”的改革实践如醉如痴,归国后与伙伴们进行了大量相关的思考与实践,本书即是在此基础上写作而成,对“学习共同体”的研究与建构具有很大的价值。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
钟启泉
第三篇:读《跟随佐藤学做教育》有感
读《跟随佐藤学做教育》有感
原创: 冯冰 运城市明远小学
佐藤学提出“在教学中是否能够形成合作学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够尊重每一个儿童的尊严,而教师的经验与学习理论、教学的技能,不过占了三成的比例。”
这段话在现在的课堂上有很大分量,一定程度上能够让老师明白学生现在的学习状态,更重要的是能够让老师知道自己在这一阶段的教学状态。学生其实很爱每一个老师,都希望老师能够在自己问候老师时,老师和自己回应,帮助自己解决一些学习上的问题。
这学期我接手新的班级,在刚开始上课的时候,班级有几个孩子比较调皮,课上积极性很高涨,也很热情的帮你干这干那,但对课上学习的内容很不感兴趣,总是开小差、说话,一开始我问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有的说克制不住自己,有的说他逗我,我就想还他一下。
针对这种情况,我把这几个学生分开站队伍里,一一击破。嘿!分开变成“传染”了,四个变成八个聊天的了,这有点让人生气。我让其余同学跑步热身,把他们几个留下来批评了一顿,希望他们能够遵守课堂规则。谁知道批评竟起了反作用,本来几个人还属于别人“跑步”他们“齐步走”的阶段,这下子成了“踏步走”,还有一个竟成了“立定”.我立马意识到批评狠了,孩子出现逆反心理。
下课后我留下最调皮的那个孩子,和他聊天,问他刚开始上课很热情,中间调皮老师批评之后,怎么一下子变成那样了。孩子说:“每次上体育课我都很高兴,因为可以打球,和他们比赛,看谁厉害。可是我也知道自己的坏习惯,喜欢和别人玩耍。每次老师都当着面批评我,让我感觉自己很丢人,时间长了就觉的自己不如别人。”找到问题就好,下来就是解决问题。在之后的课堂上,我多以鼓励他们为主,只要这节课有进步,无论进步大小快慢,我都当着全班学生面肯定他的进步,短短三周时间,相比之前几个人变化非常大,课上能够安静的听老师讲话,明白自己的课堂任务。
这让我想起佐藤学的课堂,不一定你教的好学生就学得好,是老师尊重每一个学生,包容学生犯的一些错误,帮学生去解决这些错误,学生喜欢这个老师,才会愿意学习这门课,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才能衍生到爱上这门课。
第四篇:佐藤学分层教学
读《“分层教学”有效吗?》有感
这是京东大学研究生教育学研科佐藤学教授著的书,看到书名时就被深深地吸引,迫切地想一读为快,这本书选取的出发点很有意思,通常的关于分层教学的书都是持分层教学会给我们教学带来好处的看法,我们一线教师,也自觉的分层教学好处多多,对教学百利而无一害,更不曾质疑分层教学,而这本书却别开生面的对分层教学提出了异议,对分层教学说No,这也足足地吊起来我的胃口。
读完之后,我发现佐腾学教授的很多观点,我都不敢苟同,还是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1.佐藤学指出:“分层教学不利于学生学力的提升,特别是对于“下位”学生而言,“分层教学”是危险的。”他认为,这种分层,对“下位生”造成学生心理上的压力,使他们无法放松学习,对于“上位生”也会因为“高高在上”而骄傲自满,无法专心学习,我不赞同他的意见,就拿我们班的一位后进生为例,作为二年级的学生,对一年级的20以内加减法都不大熟悉的他,一度让我陷入困惑,该怎么改变他,让他有所提高进步呢?是“分层教学”救了他,也救了我。他被划到“下位生”的席座,当然,我对他也会格外的照顾,上课会针对他设置一些适合他的问题,让他来作答,目的让他立即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当他回答的磕磕绊绊时,我也总是静下心来,等等他,或者给我一些提示,一次两次他竟然主动的举起了小手。他是个弱自尊的孩子,需要别人的用心呵护,上课时诚心的表扬是必不可少的,每当他在课堂有表现的时候,不管表现的好或不好,我都会激励他,赞美他。渐渐地,我发现,他的自信心慢慢的被培养起来了,课间也能见到他活跃的身影了。每次课堂上做练习时,我总会走到他跟前,提醒他注意思考方法,耐心思考,你一定行的,时间一长,他的思考能力似乎也有所提高。课后的辅导是必不可少的,只要他有空我也有空时,我就叫他过来,给他开小灶,对他的特别关怀是我们像朋友一样,他像我打开了心扉,有时候开心的不开心的事情,都向我诉说,我也非常乐意的,竖起耳朵仔细听,开心的事替他开心,不开心的事就真诚的开导他,一个学期的共同努力,他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提高。
2.佐藤学认为分层教学不利于改善学生间的人际关系,当然您他提出的前提是在分班分组的背景下,而我们实施分层教学的根据地是在长期一起学习生活的自然班,对一个班级学生进行分层分组,我想说,分层教学对学生的人际关系改善实在是大得不得了,还以上文中的那位下位生为例,他一开始特别不受同学们的待见,但是,随着学习成绩的提高,沉闷性格的改变,他勇敢的走到同组的中间去,和同学们愉快的玩耍,大家不也是接受了脱胎换骨的他了吗!
3.佐藤学说分层教学会带来对一些学生的歧视,也比较偏颇。体现公平、消除歧视,是教育工作者的最基本的操守。其实,分层教学兼顾学生个体的差异,提供学生的发展区域,尤其是体恤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正是体现了一种教育公平。试想学科基础差异甚大的两个学生,要在同一时间学习同样难度的内容,并以同样标准要求他们,这样是否平等?我想对学习内容进行细致的难度分层,让他们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都有所最高,这才是公平的。
不过,佐藤学在文章中指出的一些情况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和警惕。他指出,分层教学不同层的教学内容与学习的质的差异会导致学生间已有的学习落差更加加剧。处于下位层次的教学内容可能会限定在低水平的基本技能的熟练上,处于上位层次会享受优越的教育,如占用较多的提问应答和学习活动的时间。他讲到的问题在我们的分层教学中的确也存在,我们在教学中要避免和纠正。
我们的分层递进教学为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条件,我们的教师组织引导好学生,是可以让教与学开出温馨、情趣、有效之花。佐藤学高调推崇“让各种学生的看法和想象相互碰撞激荡,回响共鸣的活动”,将这种教学现象比喻为“交响乐团”,是值得我们学习来运用的。同时对分层教学不能进行合作学习恨恨不已,当然,他所说的分层教学不是我们的分层教学,我们的分层教学是在长期一起学习的自然班进行的,是有条件进行合作学习的甚至可以奏响交响乐的。
如果说佐藤学的看法代表了反方的意见,这些反方的意见倒是对我们的分层递进教学起到了警策作用。我们应该本着“疑义相与析”的精神,对分层递进教学进行厘清和反思。
第五篇:《静悄悄的革命》佐藤学
《静悄悄地革命》佐藤学
1、主体神话
在欧美小学里,学生是从小声的不甚清楚的发意见起步的,进入初中、高中后,越往上走越能活泼地、明确地发表意见或表现自己,渐渐地成长起来。与此相对,为什么日本的小学里闹哄哄的发言过剩的学生到了初中、高中后就会表情麻木、拒绝发言、沉默不语了呢? 造成这一现象有若干原因,诸如班级人数、一统化教学形式、讲究效率的课程,等等。由制度性约束而派生出来的问题相当多,但是绝不仅止于此。学校(教室)文化,追求虚假主体性的教学中的形式主义等,不也是很大的问题吗?可以这样来看:如果在幼儿园、小学时代过分地加强以虚假主体性的话,到了初中、高中后,学生主会尽全力去反抗小学时代被驯服出来的虚假主体性,从而使他们不可能实现自身的自由成长。如果的确是这样的话,那么造成学生到了初中、高中就拒绝发言,常常面无表情地坐在教室里的情景,就不仅仅是初中、高中任课教师的责任了,幼儿园、小学的教师也必须对此负责。
教师应当摆脱那种在授课中只想达到快乐目的而迁就学生的想法,允许进度慢一点,允许学生发言模糊一点。解决这个问题的切实可行的开端是教师应意识到,自己站在教室里是在和学生一起“共度愉快的时光”。如果这样的话,教师就可以从单方面地要求学生发言的想法中跳出来,而转变为在组织、引出学生发言之前,仔细地倾听和欣赏每一个学生的声音。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的相互倾听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则交流是不可能发生的。
2、以“应对”为中心的学习和教学 与主体神话相对是润泽教室
将学生的潜力称之为“被动的能动性” 学生应对教师的语言、教室里同学的语言会在我们心中唤起一些东西,让这种被唤起来的东西结晶为自己的言语,让自己的这些言语和教材中的内容、和其他同学的言语相互碰撞,在学习发展的动态过程中,这种“个体和个体的相互碰撞”不断地产生出来。正因为动态的学习过程就是小小的差异相互反响激荡的过程,因学习中需要十分谦虚和密切的关注。这也就是古今文献中,言及学习都追求的“慎学”。
作为阅读教学课,在一节课里面,能让学生多少次与教科书的语言发生新鲜的接触,这是决定教学成败的事,很有必要返回到阅读教科书中去,一节课中若干次反复地阅读。如果以这样的方式展开教学的话,教师对学生的每一个发言所采取的一问一答的附和不就没有了吗?
倾听学生的发言,如果打一形象比喻的话,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愉快的。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如果也能准确地接住的话,学生后来就会奋起投出更好的球来。这样的投球般的快感,我认为应当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基本。
我们在理解人的话语时的“理解方式”,却并非止于理解其说话内容。人与人的交流与计算机信息传递的原理是不同的,如果不能“理解”对方话语中渗入的而又没明说的想法,没有“理解”其话语所暧昧地表达的意思或言语背后所指的话,是不可能产生心领神会的感觉的。是否有人认为,只要听到对方回应一句“您所说的事是这样的吧”就算言语相通了呢?
另一种“理解方式”是去体味对方话语中潜在的复杂想法。这样来考虑“理解”的话,是站在欣赏、体味学生发言的立场,“倾听”的重要性就突现出来了。这种“倾听方式”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从而产生“啊,真不简单”、“原来如此”、“真有趣呀”等共感共鸣。
3、课程
所谓课程,一言以蔽之就是“学习的经验”。在“课程”这一词的英语释义中也有“履历书”的意思。所以,“课程”是“学习的轨迹”,也是“学习的履历”。即是说,“创造课程”并不是制订“目标”或“计划”一览表,而是要实际创造学习的经验。课程并不是在办公室里或教研室里创造出来的,而在教室里一天天地慢慢创造出来的。因此,即使课程在一学年或一学其开始前就准备好了,但从本质上说,它是在一学年或一学期结束后作为“学习履历”而被创造出来的。这样,课程的“独立性”和“个性”也就不过是每天都在追求的“教学”与“学习”的“独立性”和“个性”而已。
“创造课程”可通过三种活动来进行。一是学习经验的“设计”,二是创造学习经验的“教室实践”;三是对这种学习经验进行“反思和评价”。
通常的课程设计是“目标、达成、评介”,这种“阶梯型”的课程使有效地传授大量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变为可能。然而,这促模式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阶梯型”课程的学习经验必然是狭隘的、划一的,评价必然是简单的、一元化的。
今后,学校教育的单元有必要设计为以“主题、探求、表现”为单位的“登山型”课程。在这种模式中,要创造这样的学习,即设定作为教学内容核心的主题,学生能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展开活动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并能相互表现和共享学习的成果。
创造以学为中心的课程,从实践的角度来看,是和一种挑战,因为它要求把课程的单元放在“主题、探究、表现”的模式中加以设计,而在教室中则要实现“活动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
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没有答案的学习,而学科性学习是一种有答案的学习。比如:一个单元中表达方式或结构的学习是学科性学习,而单元总结回顾,课外调查等,也就是综合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