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探究式学习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式学习呢?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式学习呢?
首先,备课时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查找资料,进行图片、教具的制作,使教具方便、灵活、具有独创性和新意。在备课前让学生查找资料、准备好学具,以便教学时用,同时也使教学有的放矢,便于取得更好的效果。
其次,上课时先用故事、图片或别的特殊辅助手段先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再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后而出结论。探究式学习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笔者选取探究式学习作为当前高校美术教育的切入点,认为首先是正确认知探究式学习的含义、特征:其次对牵涉教学实施相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梳理:进而深入思考怎样将探究式学习落实到高校美术课堂之中,最大限度接近教学实际,指导教学实际,达到推进探究式学习理念的目的。【关键词】 高校美术教学;探究式学习;情境;评价 高校美术教学;探究式学习;情境;评价 1 探究式学习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提出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中,美术学科日益彰显其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作用,它的价值在于学科本身对人的全面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渠道。然而,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教”,忽略学生的“学”;重视美术学习结果,忽视美术学习过程;推崇“工具理性”,淡漠人文关怀,情感润泽及直觉培养[1]。结果使学生的探究式思维自由的空间日益狭小,主体性逐渐丧失,研究能力及审美能力的培养成了一纸空文。探究式教学是以研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是一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美术教学改革。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处理信息,感受和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最终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式教学是师生双方都参与的活动。
实施美术探究式教学的必要性
2.1 迎接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对美术教育的挑战
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新的发现、发明、研究和创新,其核心在于创新,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探究式人才,而探究式人才主要来源于教育。21世纪又是信息化社会,远程通信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信息技术在对美术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的同时,也为美术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在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应探究式地汲取信息技术之长而避其之短,使学生不仅学会主动接受信息的方法,而且学会选择、创作以及传递、交流美术信息的方法。
2.2 实现美术课程本质价值回归的要求
美术课程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质与价值[2]。美术教育作为一种学科教育,也就包括学科本体和教育功能两个方面。工具论着眼于美术学科的教育功能,认为在艺术教育里,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
探究式教学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3.1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许多美术知识学起来比较枯燥,所以学生提问就显得不容易,也较难激发和培养出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但如果把美术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化枯燥的知识为感兴趣的内容,学生参与的程度也就高了。所谓创设问题情境,也就是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结合教材内容,调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出一个与内容密切相关的“情节”、“空间” 或“场景”。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带着这些问题去探索研究、学习。
3.2 巧用“问题生成”法,引导学生提出假设
“问题是美术的心脏”,探究式学习的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的,没有问题,探究式学习也就无从说起。只有有了问题意识,学生的研究才是主动的,才能带着问题去思考,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自主研究知识,引导学生提出探究式问题,引导他们围绕探究式问题积极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才能实现研究与自主、合作的三位一体。可以这样说,创新始于问题,没有问题就不能创新。怎样激活思维呢?一是鼓励学生敢于提问题。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以自信,消除自卑紧张心理,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激发提问欲望,只要学生能提出问题都要鼓励。二是创设提问空间。自问、互问、小组讨论、老师参与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还可设置一定生活场境、市场交易等美术应用过程,促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而思、而提、而学。三是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学生提问是从模仿开始,教师要做示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提问题”,从而使学生从敢提问到善提问题。例如:以高校美术鉴赏为例,课中精选了经典作品,较好的体现了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基本特点,反映了中国山水画的面貌与艺术水平。中国山水画从题材、技法、理念、创作体系等都自成一格。为了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山水画独特的艺术传统的理解,我们在本节课中采用了中西绘画比较的办法,见表1。
表1 研究问题的提出
中国山水画 西方风景画 研究问题 《千里江山图》 《林荫道》 透视《溪山行旅图》 《埃克河边的磨房》 创作方式《早春图》 《冬猎》 表现特点《六君子图》 《阵风》 造型方式《寒江独钓图》 《睡莲》 色彩的表现
我们在课前把问题分配到不同的小组,学生进行小组调查法合作探究。每个问题又可以在小组内分解成几个子问题,由小组长再分配给小组成员。如《千里江山图》与《林荫道》:(1)画家从什么样的视角进行描绘的?(2)画面的构图有什么区别?(3)由此而产生的视觉效果有什么差别?再如《六君子图》与《阵风》:(1)两幅画都表现了树木这一自然景色,在造型方式上有什么不同?(2)《六君子图》中的六棵树为什么叫“六君子”?(3)这说明中国古代山水画造型有什么独到之处?
3.3 自主探究,深化感悟
美术的自主探究学习,就是学生在美术教师有计划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觉、主动制定并且自我监控来完成具体的美术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通过积极主动的自主设计、自主尝试、自主感悟、自主质疑、自主监控评价、自主反思总结、自主调整完善等实践活动,实现高效的自我发展。特别指出的是,美术自主发展不是学生单方面的学习状态,而是教学双方在全新的观念指导下高度协调统一的一种新型组合。
3.4 小组合作,交流心得
高校美术课程力求体现我国高校教育的培养目标,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体验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于美术教师而言,领会新课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是每个教师所面临的问题。所谓合作交流,是指在学生自主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或班级集体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揭示知识间内在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合作交流是“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有机整合,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分享探究性学习的成果。合作交流是课堂教学中“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学习中探究知识的有机整合。教师在优化课堂结构的过程中,要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先明确分工再合作,使每个成员都可以发挥自己的所长,既快又好地完成任务;或先独立思考再合作讨论,达到开阔每个人思路的目的[3];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和智力,激发了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
3.5 注重评价,感受反思
探究式学习评价是整个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动力系统。由于传统的评价及反馈形式多是竞争性的,因此,在每个班集体中,成功只属于少数的几个人,大多数学生只能是失败者。小组合作学习追求的是一种“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教学境界。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变成小组计分,作为一小组总成绩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最后,学生对自己在美术课程探究式学习中的收获、感受作反思。结论
以往我们的美术教育主要关注的是美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相对忽略学生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尤其忽略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通过探究式学习将美术学习放在社会文化的情境之中,还原了美术学科的本来面目,以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来强化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与学习方法的应用,重视通过美术学科的学习形成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美术课程真正成为具有广泛教育价值的课程。
第二篇:探究式学习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式学习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新世纪的教育方向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振兴教育事业。“探究式学习模式”正是实现这一奋斗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主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教学呈现一种开放式的结构。那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应用探究式学习模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呢?
一、让学生参与美术学习内容的选择,参与学习方法的设计,提供探索机会
许多年来,美术教师在课堂上是权威,我们的思想统治着学生的思想,学生怎敢和老师去交流怎样上课,怎样去画呢?而探究性学习正突破了这一传统思想,它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换句话说,就是让学生自己思考怎么画甚至画什么,而不是让学生接受教师思考好的现成的结论。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为一名美术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让学生参与学习内容的选择、方法的设计。只有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自己感兴趣和有意义的活动,才能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艺术,用自己的感受去表现美。真正体会到美就在身边,感受艺术的趣味和作用,对美术产生亲切感。针对探究性学习的差异性,不同层次的学生定出不同的目标,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也由过去的主宰者,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励者和点拨者。
比如:在《冬天的回忆》一课中,我探索新的教学思路,把社会作为课堂,提前一周让学生做好准备。一天晚上预报明天有雪,同学们乐坏了,第二天很多同学早早起床,认真观察奇特的雪中美景,享受大自然给他们带来的无穷欢乐。让他们到大自然中认认真真地观察、开开心心地感悟、真真切切地体验雪中实景,让学生用眼看、用手摸、用脚踩、用鼻闻、用口尝,亲身感受大自然的奇妙,让教学回归自然。一到学校学生就把自己看到的情景、感受争先恐后地说给我听。我抓住时机,引导再次观察雪中的太阳、远处的房屋、树木等。现在孩子们就盼望着上这节课了。教学中我打破了原有模式,采取“自助餐”形式,学生对哪些情景感兴趣、领悟深,喜欢哪种表现形式,就可以画出自己的体会和见解。由于同学们有了雪中观察的亲身实践,发言滔滔不绝,感受极为生动,画面形式各样。有的是蜡笔水彩画,有的用剪纸的形式,有的干脆用手、用盐来画雪花,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因此整个课堂40分钟,学生大部分时间处于兴奋状态,这节课效果很好。
不难看出,这是孩子们的认真观察和实践体验,孩子们的幼小心灵在和大自然交合的过程中,迸发了思维的灵感。探索学习内容的选择,方法的设计给他们带来的满足和快乐是无法比拟的。综上所述,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设计让学生探究的机会,让他们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表现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正象一位教育家所说的:“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而这正体现了探究性学习的趣味性和优势性。
二、创设奇、趣的教学情境,充分开放的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探究热情和兴趣
在美术教学中,有意创设奇趣情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探究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下,在自信心的感召下,儿童往往萌生热切的探究欲望、好奇的火花。托尔斯太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奇、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爱美、爱艺术的兴趣,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运用现代手段,加强直观教学。只有让学生置身于美的世界,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对美和艺术产生浓厚兴趣。二是鼓励学生参与审美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审美活动,如展示作品让学生分析、讨论,师生共同作画,分小组讨论等等。促使学生在参与中获得美的体验,从而在心灵深处对美和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其实,探究性学习的开放性,不仅能达到学生情绪、感情上的要求,而且还能达到智力或认识上的要求。
我上了一节课,内容是《花圃》。根据探究式学习模式,我设计了本节课。首先,我创设奇、趣的教学情境。在导入新课时,利用现代化手段,展现了大量的花圃图片,配上轻松活泼的音乐,使同学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进而对画花圃的方法产生兴趣,学生也在看了大量的图片后很受启发。于是在开始前,他们发挥奇思妙想,有的想做漂亮的公园,有的想做一组动物图案。
其次我注意充分开放的发挥学生主体性。花圃重点就是色彩的搭配,图案的形式。我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力设计水果拼盘,来一个“拼盘大师比赛”。有的组摆了一个五颜六色的小蘑菇,有的组摆出了太阳。为了使拼盘更漂亮,同学们用了各种各样的造型:有品种丰富的水果,有芬芳的鲜花,有栩栩如生的萝卜花……可以说是品种丰富、花样繁多,有的还带来了图案美丽的盘子。同学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了一副副生动地图案画。
实施“探究式学习模式”还要倡导合作学习。工艺制作课一般是以组为单位进行实践练习的,因此团体合作精神尤为重要。只有各种工作配合默契,才能又快又好地完成。同学们在构思好拼摆图样后,就很快地进行了分工,每个人对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因为小组的荣誉与每一位组员息息相关。
最后不忘继续留给学生探究的兴趣和热情。从一节《花圃》中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工艺制作设计图案的方法,还感受到了艺术美感,启发学生关注生活,观察生活,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图案之所以吸引人正是因为它颜色鲜艳、造型独特美观,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这些设计原理不也可以引用到其他绘画当中吗?怎样把更多的美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去呢?这些在课堂中只能泛泛而论的知识正可以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探究,深入了解。正是因为我们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打开了学生的眼界,鼓励他们积极探究,诱发情趣,才使得学生的学习像滚雪球一样,越积累越丰富。
“探究式学习模式”得以实施,教师在必要的时候还要有适当的引导,我最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找一找周围的事物的美,大大提高了探索的空间。通过设计探索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对于难点,尽量让学生开动脑筋、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合作找到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这样的训练,不仅锻炼了学生探究问题本质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分组合作学习的能力。这种探究式的教学方式不仅对学生大有用处,也使我这个美术教师从中感受到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表现的角度开阔了,表现的方式丰富了。在很多时候,教学中一个简单的设计就能使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美术课的开发性,也是师生关系的开发,活动内容的开发,活动时间的开发⑶活动空间的开发,学生可以教室、校园、社会作为自己美术活动的空间
三、培养学生探究的自主性、独立性,指导学生掌握更多的探究方法
在教学中,美术教师应尊重每个学生探索的自主性、独立性。因为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体验。光重视结果,画的怎么样,不注重学生作画的过程,作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就一定不能培养有创造力的学生。因此,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诸如学习方式、思维方式、表达的方式等,也就抓住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等。
在以前的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信息主要通过教师的范画和准备的图片来得到。在现代化的今天,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更应由学生主动收集和提供信息,以及观察、提问等收集学生学习的信息,指导学生掌握更多的探究方法。例如开展小课题探究或主题探究活动,在活动的全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信息,其中有文字的,有行为的,有静态的成果,有动态的实践,有外在的形象,有内在的体验,有物质形态的,有精神状态的等等。指导学生系统地收集这些信息,不仅是对学生探究性学习进行价值判断的需要,也是有效发挥探究性学习的导向、激励等功能的需要。
以《星空》一课举例:这是一节想象画课,从内容来看,画的是幻想太空的色彩及宇宙空间的工具,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我结合学生实际,在备课时从题目入手,引发学生探究星球色彩及成因的兴趣,学生们就会提出星球为什么会有这些绚丽的色彩呢?针对问题的提出,(这也正体现了探究性学习的差异性,引出冲突,产生不平衡,提出挑战)采用课前让学生从多渠道搜集各方面的资料,比如上图书馆、上网等,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实践解决了问题,同时也是对课堂知识的一个补充。学生们学习形势灵活多样,学习获得了多种收效。学生答案的丰富超出了我的想像。从这里我也知道了学生其实是有很大潜能的。只要能通过正确的方法调动学生去积极的运用大脑思考问题,这些潜能就一定能在教学中被释放出来。在课堂的教学中,学生们以提问、谈感受,把自己当作星球做自我介绍等多种形式介绍了他们的学习成果,不仅知道了绚丽的星球色彩并表现太空这美丽的世界,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懂得了更为丰富多彩的课外知识,有的说:“我喜欢月球,因为月球的颜色是银白色的,银白色是由于它反射了太阳的光亮。我觉得月球的颜色有一种神秘感,我看见它就想起嫦娥奔月的故事。采用课内外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自己会学,乐学。不仅让学生画出星球色彩及梦一般的宇宙,而且让学生通过搜集到的资料,获取更多的有关星球的知识,以此扩大阅读面,使课内外知识有机地结合。这比教师向学生强行灌输太空的知识和单调机械的幻想宇宙所达到的效果好的多。
实践表明学生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有着极为丰富极为精彩的收获、体验和经验。活动从目标、过程、方法、结果等方面都体现出学生地位的自主性,自始自终是自觉主动的行为者,而不是教师的追随者,充分发挥了作为审美主体的他们应有的能动性与创造性。学生在美术活动中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参与美术活动,确立自己审美意向,有较大的独立性、自主性,进而有利与开创性,支持和调节美术活动的展开。
四、加强探究实践,培养探究习惯,形成探究定势
美术学习是一个积极的能动的过程,加强学生学习中的体验,在实践中发展观察、思维和表达等基本能力,也会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在探究学习中,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学习问题,他将独立思考如何获取自己希望知道的知识,这将要求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认知加工。在这里,教师仅仅是学习过程的帮助者,促进者,与课堂授课相比,学生要承担更多的认知加工。学生通过实践,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教育氛围充分给学生宽松自主的学习空间,为学生自主的探究问题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探究性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也就是重视学生主动探求、创新勇气和能力综合等在更高层次的发展。我们在美术课堂上应力求创设一种宽松、自主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受到感染,在品味中自悟其中的艺术美。加强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性,这也正体现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极大地发挥了学生创造美、理解美、表现美的能力。
要想把学生带入积极探索美的境界,还必须引导学生走一条自觉自愿、持之以恒的实践之路。美是无处不在的,在校园、宿舍、大街、商店、公园都存在着美,只要你用心去探索,他们的思想就会继续展翅飞翔!探究性学习模式也最终会在学生的思维中形成定势,影响他的一生。
美国著名美术教育家认为:"从长远看,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实际上比对任何特殊艺术风格的欣赏更重要。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觉得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首先必须扫清教师教学思想上的障碍,真正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探究式教学模式就是一个进步成长的过程,不要低估学生的能力,不要急功近利。让我们从课堂上做起,从教学的一点一滴做起,多给学生一些创新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学会思考方法,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使我们的学生在探究中获得能力,在探究中积累能力,在探究中发展能力,在探究中提高能力!那么创新教育的目的就一定能达到。
韩 小 涛
2012年5月
探究式学习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黄 陵 中 学 韩
小
涛
第三篇:探析探究式教学在美术欣赏课中的应用
探析探究式教学在美术欣赏课中的应用
【摘 要】美术欣赏可以提高人的艺术涵养,陶冶人的情操,开阔人的视野,扩大人的知识层面。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形式是从美术教学的总目标和总任务出发,教师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还应重视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把他们引向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发展道路。本文就探究式教学在美术欣赏课中的应用进行了探析,希望为提高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质量提高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美术欣赏 教学1 前言
通过美术欣赏教学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以往的美术欣赏教学中,绝大多数都是学生看作品,再由老师直接讲述作品的背景、技巧以及意义等。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抑制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也没有实现欣赏教学的教学目标。因此,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探索与发现,从而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前美术教师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在美术欣赏课中饮用探究式教学
2.1 构建合理完善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探究式学习的核心就是程序。在进行美术欣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努力构建合理完善的教学程序,从而让学生们都能够有效地参与课堂中来,成为真正的欣赏者。首先,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课程预习,从而能够让学生带着问题和研究的方向,通过查找资料获得相应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进入自主学习探究的状态。例如,在欣赏凡?高的作品时,课前要让学生分成小组,通过网络、书籍、杂志等途径搜集相关的资料,并且要求各组要从不同的方面搜集材料,有负责收集作品背景的小组,也有负责收集凡?高作品的小组,还有收集凡?高个性特点及创作特色的小组等等。通过课前的充分的准备,在欣赏作品时就会更有针对性,欣赏的角度也会更加深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2.2 更新理念,扩展空间
美术教师应该更新传统的美术教育理念,认识到美术课程不仅仅是一堂技能训练课程,而是一种文化的学习,这样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才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美术教育是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基础,教师应该以学生的综合发展作为前提,注重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感知力以及创新精神,并且注重协调学生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新的课程理念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倡自主探究学习和互动学习,注重情感体验和知识渗透,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审美品位。
2.3 创设艺术情境,发掘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在潜能
目前,课堂教学都提倡创新意识,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原来的以教师教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转变为以自主学习为主,亲身体验、研究、总结、创新为主的新模式。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才培养的需求,培养学生独立获得、掌握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已经成为更为重要的课题。因此,教师的主要任务也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还要指导学生如何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提高学习的能力。在接受和鉴赏艺术品的过程中,体验是非常有效的接受方式,也是最能够接受艺术品内涵的方式。探究式教学法就要求教师按照教学规律进行,在教师的精心组织和指导下,让学生运用已有的职数经验和技能进行尝试性的探究学习,结合教师的点评,学生的再次体验,从而提高教与学的能力。
2.4 及时评价,促进发展
评价也是探究式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完成了美术综合实践活动以后,对自己同学的收获、成果、方法等进行归纳总结与反思深化,从而有效地锻炼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评价一般包括自评、互评和点评三个部分。自评是指自己对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向老师和其他同学汇报,从而对自己有更深入的了解,互评是指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取长补短,不仅能够提高学习热情,还能够提高学习效率。点评一般由教师进行,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指导和评价,充分肯定学生学习成果的同时还要积极寻找学生的有点,要从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果等多个方面去评价,肯定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从而让学生建立自信。
2.5 积极开展课外延伸
领着学生走出校园,去博物馆、名胜古迹等地方进行参观也是探究式教学中非常有效的一种教学手段,能够拓展和丰富美术欣赏教学活动。现场的沟通能够迸发出更好的思路,有效地促进学生欣赏和学习的能力。除此之外,利用已有的资源,开展一些主题探究活动,指导学生进行工艺美术欣赏主题研究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思路,丰富的成果也能够为他们带来更大的成就感。结束语
现在在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探究性的教学模式已经彻底转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这个新的教学模式可以促进教师不断进行新课程的研究,加强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发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宫守坤.基于学生项目学习的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回[M].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2]工丽娜.浅谈改革中的中职美术教育田[J].职业技术,2011(11).
第四篇:参与式教学法在高校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参与式教学法在高校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摘要: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了不断地完善,同时,市场上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各个企业开始出现越来越复杂的营销行为。然而,传统的高校市场营销教学无法跟随时代的发展步伐,在实际的营销过程中,开始出现非常多的问题。为了给社会和企业输送更多的满足市场需要的人才,高校的市场营销教学开始引入参与式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的应用突破了封闭式传统教学法的束缚,有效的提高了高校市场营销教学的实际应用性,除此之外,教师通过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参与到市场营销教学活动中来。将参与是教学法应用到高校的市场营销教学中来,不仅有助于学生们创新能力的提高、学生自身潜力的开发,而且使我国现代市场营销教学得到了完善与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参与式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法在高校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将参与式教学法应用于高校市场营销教学中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高校;市场营销;教学方法;应用探究
(一)参与式教学具备的特点
具体的来讲,参与式教学是教师通过鼓励、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方法不仅仅要求教师对课程的结果予以关注,还要求教师对教学的过程给予关注。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老师作为课程的中心,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老师仅仅是关注课本上的知识内容,而参与教学法正好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反,参与式教学法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和中心,更加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第一,参与式教学法偏好于课堂上分组合作进行共同的探究学习,这样的合作习形式拉进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除此之外,参与式教学法提供了更多的合作机会。参与式教学法使老师与学生们集思广益,共同在学习探究中总结成功的经验,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有价值的成果;
第二,参与式教学法极具互动性,由于合作的形式,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这也增加了多方之间的互动。老师对学生们进行引导,学生们共同探究学习,这就形成了良好的互动;
第三,参与式教学的一个最显著特点就是具有主体参与性,简单地来讲就是学生们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参与式教学法使学生们主动地学习,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第四,参与式教学法具有很强的民主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与老师进行平等的交流沟通,老师也对每一位同学的想法给予尊重和正确的引导,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课堂的氛围变得更加的轻松,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增强了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二、参与式教学法在高校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师要接受新的教学思想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老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们被动的学习,老师主要是采用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随着课程体制的改革,教师要将课堂教给学生,传统的单一灌输式教学向学生参与式教学的方向过度。作为老师,首先要接受新的教育思想,摒弃旧的落后教学方法,重新确立教学目标,有效的将参与式教学法与市场营销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在进行市场营销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与互动,比如,老师可以给学生们安排一些学习任务,让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完成。这样的方式不仅有助于引导学生们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还增进了学生之间的沟通。教师要明确满足现代市场需求的教学目标,高等教育院校要根据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二)要设计满足市场需要的教材
参与式教学的应用是为了让学生们参与到市场营销学习过程中来,是为了让学生们了解现代市场的需求,这样有助于学生们制定适应时代发展的市场?I销策略。教学的方法是培养满足市场需求人才的一个重要方法,相对应的教材的辅助也是非常重要的。高等教育院校要对教材内容的设置进行高度关注,教材内容不仅要符合市场的需求、还要结合联系人才的培养方向。高质量的教材为后续课程的效率和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对教材的内容进行设置或者选择教材时,高校要组织市场营销讲师一起进行探讨,继而确定可以满足市场需求的教材。如果高等教育院校要自己对市场营销教材进行编制,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细致的探讨研究,在做出严格的审核,确保理论与实践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三)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
在将参与式教学法运用到高校市场营销教学中的过程中,师资力量是绝对不能够被忽视的,因为市场营销教学质量直接受到教师自身综合素质以及理论知识水平的影响。因此,高等教育院校要注重老师的综合素质和知识水平,教师自身也要重视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作为高等教育院校的教师,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更新,还要积极的参与到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中去,总结积累相应的企业市场营销经验,继而将理论配合实践经验为学生们进行讲解。除此之外,对于一些综合能力比较强的高等教育院校来讲,高校应该加强对市场营销教材的开发,开发本校的教材有利于形成独特的教学特点,使市场营销活动的实际工作更加贴近本校开发的教材,从而使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水平都可以得到提升。
(四)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置对应的市场营销情景
将参与式教学应用与高校的市场营销教学中,需要教师为学生安排适应时代需求的市场营销情景,让学生们对设置的市场营销情景进行分析或者让学生们制定对应的市场营销策略。教师也可以通过教学软件的辅助,模拟一个企业的市场营销情景,让学生们分成小组,小组成员分别担任不同的职位,比如老师可以让学生们分成六个人一个小组,这六个同学分别担任CEO、市场总监、财务总监、生产总监、销售总监、采购总监,分配好角色之后,各个小组开始进行企业经营,根据老师设置的市场营销情景,每个模拟小组分别制定对应的市场营销策略。通过模拟经营企业的方式,不仅使每个同学都参与到了学习过程中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加深了学生对市场营销知识的理解,使学生们的市场营销策略的实际应用能力得到了提高。
(五)采用实际的案例对学生进行教学
将贴近学生们日常生活的实际企业案例运用于市场营销教学中,可以使学生们的参与性更加显著。在教师进行市场营销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准备一些实际的企业市场营销案例,通过对这些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进行分析,继而帮助学生加深市场营销战略的印象。采用实际案例对学生进行教学主要是为了能够使学生们增强对市场营销战略的实际运用能力,实际案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们的事业更加开阔,可以使学生们了解到真实的企业,有助于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尽量全面的分析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进而制定适应企业发展的市场营销战略。
三、参与式教学法应用于高校市场营销教学中的积极意义
传统的市场营销教学方式是单一的灌输式教学,学生与老师之间缺乏互动性,缺乏实际的企业市场营销案例分析,仅仅是注重课本知识的教授,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而且不利于培养学生们的实践能力。
将参与式教学法应用于高校的市场营销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一,将参与式教学应用到市场营销教学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潜力,教师为学生们创造了模拟的市场营销情景、为学生们制造了机会,学生们实际参与到企业的战略决策和市场分析中,在实际的操作中激发了自身的潜力;第二,使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参与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学习过程中的很多任务都需要学生自己来完成,因此,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被提升了;第三,有利于促?M学生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参与式的教学注重合作与交流,学生之间结组完成任务,需要不断地进行交流沟通,老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也会增加与学生的交流,因此,参与式的教学方式增加了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参考文献:
[1]杨婷.高校参与式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J].潍坊学院学报.2017(4)
[2]郑玉香.互动参与式教学创新模式在市场营销管理课程的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8)
[3]汤灵.浅析“合作参与式学习”教学模式在市场营销实践教学中的运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4)
作者简介:
李鹏敬(1979.9-)男,陕西西安人,研究生,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讲师,研究方向:网络营销策略
第五篇:探究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近几年来国家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在全国各地全面展开,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突出了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突出了教学的个性化、多样化、综合化。探究式教学已成为科学教育的主要形式。它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亲自体验和感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其实质就是让学生能主动地面对创设的情境,并能主动积极地去探索,去发现,从而学会如何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面对复杂的问题,学会获得自主探究发展。这一过程可以提高学生探究数学的意识,实现创新与发展,激发和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探究能力,从而在问题解决的同时去获得自己的新经验、新能力。
一、创设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提供自由探究的空间 知识往往是通过情感功能才能更好的接受、内化、发展、创造的。所以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给他们提供充分的心理自由,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给学生造成一种宽容与理解的气氛,让学生在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中有一种宽松自由的心境,充分感受到在探究未知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平等性,从而使学生敢问、敢说、敢想,激发起参与热情。有热情,就有创造活动的心理动力,创新意识也由此而萌发。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学生探究的欲望往往来自于一个对于学习者来讲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创设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目标,为思维指明方向;同时学生也会对探究产生强烈的欲望,给思维以动力和活力。创设情境中,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测、验证、归纳、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动,让学生在数学学习实践活动中自己去发现问题、去提出问题、去解决问题。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更贴近其思维实际,更能引发其探究。从而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进一步发展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学会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创设条件,帮助学生融入熟悉而亲切的具体生活氛围中,从学生的生活中提取数学知识,让学生身临其境,真正感受到今天学习的数学知识就是来自于我们的生活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和探究数学的欲望,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在学习习近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序数对的探究时,首先出示了2009年60周年国庆庆典活动中,天安门广场上壮观的背景图案引导学生参加团表演的每一个人都根据图案设计要求,按排号、列号站在一个准确的位臵。随着信号举起不同颜色的花束,整个方阵就组成了绚丽的背景图案。今天我们探究后也能设计出简单的漂亮的图案。联系生活实际的开头,学习有序数对的知识就不再感到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油然而生。
(二)创设游戏情境,唤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开头显得尤其重要。情感教学是激发学习的重要前提条件,创设情境是教师教学的一种手段。
如何引起学生对知识的好奇与思考,唤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关键在于教师的创设教学情境。在讲用字母表示数时利用做游戏的方式进行引导。如:见到你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经常念的一首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让学生放开声有节奏的做儿歌的游戏,趁着学生不自觉地续读,老师追问“发现规律了吗?引导学生横向比较发现青蛙腿条数是只数的四倍,为后面用字母表示数量打下伏笔。如果这首儿歌继续往下读,读得完吗?让学生感受到这首儿歌是读不完的,这时老师提出:用一句话把这首有规律的儿歌概括出来。这种导入既吸引学生又蕴含着新知识,能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三)创设动手操作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认为这正是教学的本质所在。我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营造动手操作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操作中不知不觉中获得新知识,并能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如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课引入时,先组织学生复习三角形的概念:由三条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首尾顺次连接而成的平面图形。然后教师将课前准备的一些长短不一的塑料棒发给学生,每位发三根塑料棒,让学生将三根塑料棒拼成三角形。活动开始后,同学们发现有的同学手里的三根塑料棒能拼成三角形,而有的同学手里的三根塑料棒却无法拼成三角形
(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
问题情境是我们平时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是问题解决的前提,是激发个体展开问题解决思维活动的动因。因此,创设一个有效的、良好的问题情境是促发学生进行问题解决的必要条件。发现和探索是学生在精神世界中的一种特别强烈的需要,创设问题情境正是为了满足学生的这一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和生动活泼的环境;精心选择“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提出问题,引起学生对结论的迫切追求的愿望,将学生臵于一种主动参与的位臵,对学生在情境发展过程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至关重要。因此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解决的难易程度,根据学生学习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精心为学生设计问题。“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能引起学生思考、猜想和论证,促进学生的发展。问题解决中的“问题”主要是指那些非常规性的或者条件不充分,结论不确定的开放性、探究性问题。“问题”常常给出联系实际的情境,主体必须将它数学化,并必须探究解决问题的数学方法。数学问题的设计是数学问题解决的基础。要使问题解决教学取得良好的成效,必须先将问题设计好。好的数学问题应当具有较强的探索性,它要求人们具有某种程度的独立见解、判断力、能动性和创新精神;具有现实意义或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直接的联系;具有趣味性和魅力;具有多种不同的解法或有多种可能的解答。在设计数学问题时,首先细致地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和知识水平,提出既有一定难度又有学生力所能及的问题,注意适时适度创设实际情境。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教材及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适当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既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如:在初中阶段,学生学习了圆的有关性质以后,可以设计一道关于找圆心的问题给学生一张上面画有一个圆的纸,提出问题:我们如何确定这个圆的圆心?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可以用许多不同的方法获得答案。问题设计时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和逻辑性。人类认识数学对象的过程是一个渐进过程,是从认识最简单的对象开始逐步发展到对数学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它们的内部结构的认识。因此在问题的设计中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层次地循序渐进,使学生在问题的探究中不断获得成功,逐步树立起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勇于探索敢于攀登的精神。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创设最佳问题情境能引导学生乐于学习、自主学习。通过问题解决的教学同学们学会了探索的方法,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培养了数学思辩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创设新奇、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充满疑问的情境,点燃学生的“发现”之火,“研究”之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鼓励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认为:“由于学生生活的背景和思考的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化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 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认知基础和思维方式,这种认知上的差异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活动。根据这一教学理念,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尊重学生的表现,鼓励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建立了自信心。
(一)鼓励算法多样化 为学生自主探究创造机会 数学学习是一种个体的认知活动,由于每个人的认知水平、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途径可能不相同,所以学生在面对一个新的计算问题时,就会出现不同的计算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是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开放化,让学生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来选择其所喜欢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这种学习方式学生比较感兴趣,学生的自主权受到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相应的保障。这样对于智力水平相对较差的学生也能着手解决问题,享受成功的喜悦,而对智力水平较好的学生来说,也有充分施展成功才华的空间。
在八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中,以学生亲亲自动手进行操作为切入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测量、剪图、拼图、折叠等方法得出结论。对同学们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给以鼓励,但得出的不都是180度,同学们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呢?引发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充分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给他们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算法,学生在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之后,得到多种充满个性化的算法。合作探究后学生利用添加不同的辅助线如:过A点作BC的平行线,类似过B点作AC的平行线或过C点作AB的平行线。还有的是过三角形一边上的任意一点分别作另两边的平行线。还有的是在三角形内部(外部)任取一点,分别作三边的平行线,最终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转化为一个平角并得到证明。显然,不同的回答显示着学生不同的差异性,对于这种差异作为教师不能对学生强加要求,而应尊重学生的这种个体差异,在学生掌握自己算法的基础上,不断体验、感悟多种选优。鼓励算法多样化,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的发展。这样不仅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和意义,而且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积极主动学习,从而想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鼓励算法多样化,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自信心 提倡算法多样化,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采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对于他们的想法,我们不能急于评价每一种方法的优劣,我们应尊重学生自己发现的方法,鼓励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体验和感悟,得出有价值的算法,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建立了自信心。
在探究八年级数学上册多边形的内角和时,有的学生从多边形的一个顶点画对角线分割成几个三角形,有的是从两个顶点画对角线等对同一个多边形有不同的分法最终都可以得出多边形的内角和。虽然他们的方法中有的并不简单,但是我们也要对学生的思维过程给予肯定。优化算法必然重要,但是算法优化的过程不应该是教师强加于学生的,而是学生在反复地体验中自觉地去感悟,最终得出多样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算法。这一过程给学生带来了成功的喜悦,每个学生都体会到自己并不比别人差,从而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增加他们对学习的自信心,并最终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四、及时反思,体验探究乐趣
著名的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如果没有反思,他们就错过了解题的一个重要而有教益的方面”。事实上,通过回顾所完成的探究过程进行重新思考,学生们确定可以巩固他们学到的知识和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因此反思探究的思考过程是对新学知识的加深,有助于学生梳理所获知识以及与原有知识形成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帮助学生总结学习中使用的方法,促进学生今后的学习与自主发展;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主动性。
总之,探究式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正确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更好地发挥能力,实现自主学习。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把知识的传授课变成研究课、探究课,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的聪明才智、创新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引导学生跟随教学思路进行练习,多鼓励学生,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