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物教学中引发学生探究的方法
生物教学中引发学生探究的方法
[ ] : 中学生物教学根据生物知识的特点加以设计问题,从而引发学生探究的能力,通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来探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生物学能力。[ ] : 引发、探究、方法
探究性教学是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形成新的师生关系,即改变过去传道“为导航”,灌输知识为“问题探究”。在探究中,使学生亲自经历科学知识的获得过程,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寻找问题的答案。那么,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引发学生科学探究呢?
一、创设科学探究的情境,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对于中学生来说,能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要依赖于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料要具有指向性和探究的可能性。特别是现实的背景资料最容易引起学生的认识心理冲突,动摇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学习心理平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嫁接”一课,在课本的实践活动中却有一草本植物的嫁接(以蟹爪兰的嫁接为例)的方案,学生对此提出了疑问:蟹爪兰是草本植物,没有形成层,怎么可以嫁接呢?嫁接后是怎样成活的呢?是不是教材出错了?又如:在“生物的遗传”课前,让学生调查自己的父母的一些特征,如眼皮的单、双,有无耳垂等,并试着加以解释。上课伊始,学生汇报了自己的调查结果。但谁都无法正确解释,学习的积极性因而空前高涨。科学的生命力在于应用,应用学过的生物知识分析解决现实中的一系列问题,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提出问题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养成动脑的习惯。
二、指导性分组实验,独立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以获得探究的基本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
启发学生自行获取知识,不能把实验变成“一讲、二看、三示范,按着课本做实验。”这种冲徒式实验而应让学生在充分观察教师提供的材料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精心设问,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如:《呼吸》一课,要求学生用实验研究吸入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教师可以这样启发学生设计实验。
(1)教师可先提出启发性问题:要研究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现在我们没有这两种气体,该怎样做?然后启发学生用化学上的知识来收集呼出的气体。
(2)启发学生回忆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让学生根据它们的特性,观察桌上的实验材料,进行小组讨论,启发学生自己设计实验。
(3)汇报实验方法: A、向两瓶气体中倒入同样多的石灰水,然后摇晃,观察两瓶中的石灰水有什么变化。B、向两瓶气体中各放入点燃的蜡烛一只。观察哪支蜡烛熄灭。、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加强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例如: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发现视野下有一较大的洋葱表皮细胞结构图,但在图像上有一污点,影响了观察。
(1)在不调换目镜和物镜的情况下,如何判断污物在何处?写出判断的操作步骤。
(2)如果污物在装片内部,在既不允许重新制作装片,又不能揭开盖玻片的情况下,如何清除污物?(3)在显微镜不易找到细胞膜,要想看到细胞膜该怎样做?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探索实验、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总结规律,得出结论。在生物教学中,通过探究获取的知识,是按照人类认识的逻辑规律获得的,这种能力是经过长期的培养和训练逐渐形成的。学生只有具备了这种探究获取知识的能力,才有助于他们总结规律,得出结论。例如:在做种子呼吸中吸收氧这一实验时,两个学生在汇总时结论出现了矛盾,其中一个学生的结论是在萌发的种子中蜡烛熄灭,在萌发的种子中蜡烛燃烧;另一个学生的结论是在萌发和未萌发的种子中蜡烛都燃烧,究竟哪个正确?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让学生重新进行实验验证,并引导全班同学,共同讨论,达成共识,最终获得正确结论。
伊利诺大学萨其博士认为:“探究是人类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只要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探究知识,教会学生探究知识的方法,我们的学生才能在未来的生活中通过探究发现真理,才能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
第二篇:在科学探究中如何引发学生进行猜想
在科学探究中如何引发学生进行猜想
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重要要素,物理《新课程标准》对猜想与假设的基本要求主要有两点:尝试根据已有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和假设。针对现阶段初中生猜想能力的方面表现出的不足,在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式来加强培养、锻炼其猜想能力。
一、培养学生猜想能力的特殊意义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物理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和采用问题解决的探究性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实验、归纳、类比、联想和想象等方法,从背景和材料中,建立起关于物理知识和解题思路的猜想,然后运用严格的逻辑方法进行验证和取舍,不仅有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也更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一方面,学生对自己猜想的知识,还不知是否正确,总要弄个水落石出,造成强烈的求知欲,积极性很高;另一方面,猜想的知识一旦得到验证和老师的肯定,就会激发学生的成就感,自信心得到较大的满足,激发学生“乐学、爱学”的情绪,培养其学习物理的兴趣。
3、有利于知识的巩固。新知识先是经过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猜想得出的,具有较好的可接受性,一旦被验证或被老师肯定,就会形成很深刻的印象,有利于牢固地掌握知识。
4、有利于知识的灵活运用。猜想具有推测性,不受严格的思维的限制,对事物的认识,可以忽略细节,增加了整体性的思考,增进了思维的进程,迅速的获得新知识。对于灵活运用知识答题、解题,也具有很好的导向性和锻炼思维的作用。
二、学生在进行猜想时容易出现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有的学生在提出问题后,出现不正常的猜想,如虚设猜想、胡乱猜想等。现行教材为了保证探究的完整性与示范性,把所有的探究环节写得都很清楚。有些学生在课前预习,甚至有的学生就在进行新课时提出问题之后当时看课本,就“照本猜想”,这是虚假猜想;还有的学生在提出问题之后,不运用物理知识思考问题,而是根据自己的直观感受胡乱猜想。这样学生如果形成习惯,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
三、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猜想
1、通过直观感受提出猜想。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在提出问题后,可以设置一些简单易行的小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过程中的直观感受,或观察到的现象,提出合理化猜想。如: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学生如果胡乱猜想可以提出很多影响因素:压力的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速度的大小、接触面积的大小、质量的大小、重力的大小等等。这是如果让学生进行一个小实验:用手轻压桌面,手在桌面上滑动,然后用力重压桌面再做一次,体会两次感觉有什么不同?根据体会学生可猜想出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压力的大小有关;接着再保持压力不变,使手在桌面和桌面的背面滑动,体会两次感觉有什么不同?学生根据感受又猜想出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再如: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学生对于杠杆的平衡条件的猜想不容易联系到力与力臂的关系上,在提出问题后也可以设置一个小实验:在杠杆支点左边的两格处挂上三个钩码,然后用右手的食指压住杠杆的右边,从力臂大处依次向里移,让学生感受右手食指所用的力有什么变化。
学生实验后回答:感觉是从外向里移的过程中,手指所用的力是逐渐增大的。这样学生根据直观感受能够猜想出:杠杆平衡时力与力臂成反比。通过这些小实验的设置,学生根据直观感受提出猜想,减少了学生的胡乱猜想,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会增强学生正确猜想的意识。
2、根据生活经验提出猜想。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初中阶段的物理课程十分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因此在探究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多联系生活中的现象提出合理化猜想。如:在“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中,提出问题后,教师可以适时地提出一个问题:晾衣服时怎样晾晒湿衣服干得更快?学生很容易想到放到阳光下、把衣服摊开、通风良好的情况下,衣服干得更快。这样学生通过归纳提出正确的猜想:蒸发的快慢可能与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再如:在学习焦耳定律,“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学生根据已有知识会想到与电压、电流、电阻、电功等物理量有关。这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示生活中的现象:电炉丝通过导线接到电路中,电炉丝和导线通过的电流相同,为什么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同一段导线当接入小功率的用电器时几乎不热,当接入大功率的用电器时,导线就会很热甚至会引发火灾;当用同一个电热水壶烧水时,加热时间越长水的温度越高。这样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思考,学生很容易提出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可能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有关。这样通过学生对生活现象的分析概括引发猜想,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并增强其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3、通过分析概念公式提出猜想。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就会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在探究过程中教师也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物理知识,分析物理概念、公式、物理定律提出合理化猜想。如:在学习《浮力》一节时,得出阿基米德原理后,做“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这时通过推导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G排得出F浮=ρ液gV排,在通过对该公式的分析,引导学生提出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这样,学生通过分析物理概念公式提出猜想,直至问题解决,能迅速找到答案,既减少了学生的胡乱猜想又缩短猜想时间,同时提高了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学生的猜想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实重视这一能力的培养,时时注意挖掘更多地提出猜想的方式和素材,已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第三篇:中职学生激励方法探究
中职学生激励方法探究
湖北信息工程学校
林亚军
摘要:本文对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中学生的激励现状进行分析,论证了改善中职学生激励方法的必要性。提出了对中职生进行激励的方法与策略。关键词:中职学生 激励方法 必要性 探究
激励,是指组织系统中,激励主体通过激励因素或激励手段与激励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的总和。
目前,职业教育目前面临的共同困难便是学生的起点太低,就读于职业学校的学生多为应试教育的淘汰者,这就使职业教育的难度加大。我们应采用合理的激励机制,促使中职学生把外部的刺激内化为个体的需要和动机 ,变消极、被动、盲目的行为为积极、主动、自觉的行为,发现到自身的潜力,找回失去的信心,成为合格的社会劳动者.一.改善中等职业教育的激励现状的必要性
1.中职生接受职业教育的信心需要激励
近年来,由于社会中等职业学校的认知度不够,中等职业学校大多数因为教学设施不够完善,毕业后学生难以依靠自已的技能水平找到满意的工作,许多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着招生难的问题,有的职业学校为完成招生计划,解决生存危机,对招生对象基本上是无门槛准入,造成中等职业学校生源质量很差。以上诸多原因导致学生及家长对中等职教育缺乏足够的信心.如果我们能够采用恰当的激励机制给学生以信心,吸引一些有志于成为高素质劳动者的学生来接收中等职业教育。
2.中职生的健康成长需要激励
中职生大多数是初中毕业生,尚处于少年时期,心理尚未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适应社会所必须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建立,容易产生各种困惑和迷惘,这就要求我们遵循中职生思想和心理发展规律,运用激励手段引导他们进行趋善避恶的选择,大张旗鼓地表扬和奖励良好的思想和行为,及时纠正错误的思想和行为,从而对中职生的需要、动机乃至价值观产生震动,形成明确的是非导向,促进他们朝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
人的潜能是巨大的。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人的积极性和能力只发挥了20% ~30% ,而受到充分激励的情况下,人的能力可发挥到80% ~90%。即同一个人在通过充分激励后的积极性和能力可望提高到原来的3~4倍。因此,通过各种激励方法可激发中职生内在的精神动力,使中职生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促进中职生的全面发展。
二、中职学生现有的激励机制现状分析 1.学生评价体系落后
随着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日趋增加,职业学校学生质量逐渐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对于中职教育来说,其教育质量决定了中职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中职学校的毕业生,应该是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他们应具有必备的文化知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业创业能力;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健康身心素质。但对中职教育来说,基本沿用了普教的学生评价体系,增加了学生所学专业相关工种的等级鉴定以外。而这种评价方式仍然是学业评价的指导思想,无法对学生进行比较全面的考核,无法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这种评价体系下,学生缺乏现代社会所必须的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开拓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伴协作意识和团体精神、职业转岗和职业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而这在极大程度上不仅制约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而且制约着社会的发展
2.激励方式单一化
物质激励只有转换为精神激励才具有持续性.中职学校在激励方式的选择上,常常忽视了其他精神的、内在的、发展性的激励手段的运用,影响了激励的整体效果。近年来, 国家对中职学校扶持力度越来越大,各种激励、扶持、优惠政策不断出台。各中职学校纷纷八仙过海,招生策略五花八门,但形势依然严峻,招生工作的展开十分困难。如果我们能以优质的教育吸引学生;这无疑会给我们的中职教育带来减轻负担。很多中等职业学校都有针对优秀的学生奖学金制,对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奖项的学生也有一定的物质奖励。可是并没有后续的人文关怀以及与之做为榜样,并没有实现物质奖励向精神激励转换.。
3.激励措施不具备针对性。
中职学生就读职业学校的目的是学习职业技能,进入相应的职业技术领域,可是职业教育的学生常常无法与所学的专业相联系。也无法与学生的在校时评价相联系。即使有的学生在校时表现很优秀,也没有针对他们的就业激励措拖.只有深入地进行调查研究,不断了解学生需求层次,有针对性地采取激励措施,才能收到实效。
4.正激励与负激励不能有机的结合
所谓正激励就是对学生的符合组织目标的期望行为进行奖励。所谓负激励就是对学生违背组织目的的非期望行为进行惩罚。正负激励都是必要而有效的,不仅作用于当事人,而且会间接地影响周围其他人
19世纪末,美国康乃尔大学曾做过一次著名的实验:将一只青蛙突然丢进沸腾的油锅里,结果青蛙用尽全身力气,猛然一跃安全逃出了油锅。半小时后,将那只刚刚死里逃生的青蛙放入同样大小并装有凉水的锅里,只见青蛙悠闲地来回游动。接着,稍微加热升温,青蛙仍然十分惬意地在水中享受着温暖。当它开始感到水太热以至熬不住而只有奋力跳出才能活命时,一切都为时已晚……这一实验表明:如果动物受到外界的突然刺激,其神经系统就会迅速做出反应,使体内产生超乎寻常的强力,以达到自我保护,避害逃生的目的;如果动物身处舒适环境,其神经系统便会进入麻痹状态,即使环境慢慢地向反向转化,它也会凭借自身的调节,不断适应新情况,直至承受极限。这一实验在动机激励行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当容易抑制人的积极性的负面激励因素超过一定限度时它往往会激发人的巨大潜能,使人的行为发生逆转并产生足够的抗衡力量,以摆脱逆境,孙武在《孙子兵法》中说:“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这,就是“负激励效应”。
中职教师在对学生实施教育的过程中碰到这样的难题:制定了多项纪律,讲了很多道理,可你教育的对象----学生却依然我行我素,各方面毫无进展,甚至违反校纪校规。可是中职教育因为招生难、担心学生流失很少采用负激励的方法对违纪学生进行惩罚。
三、对中职学生激励机制的建议
(一)精神激励
1.榜样激励.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职学生通常中应试教育中的失败者.这种“无穷的力量”具有较大的自然渗透性,这种力量往往可以影响到受教育者的心路历程。通过树立正面典型,用优秀学生的优秀品德和模范行为感染和影响广大学生,刺激学生不断产生模仿、学习、超越榜样的行为动力。榜样激励有多种方式,如学习优秀的技能型人才,英模人物,评选表彰学生中的各类先进典型,组织学生先进事迹报告会等。运用榜样激励要特别注意:一是选择和树立榜样要贴近中职生的生活背景和成长经历,讲究真实性、代表性、层次性和时代性;能为他们以后的职业生涯树立起良好的榜样.二是宣传榜样要实事求是,让学生感到他们可亲可敬可学,同时注意发现身边的先进典型,如技能竞赛中的优秀学和代表等.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三是学习榜样要引导中职生对照榜样进行分析,找出差距,深刻地认识到榜样值得学习,也可以效仿,自己只要勤奋刻苦也有成为他人榜样的潜质和可能。只有这样,才会激励学生像榜样那样勤学苦练,克服困难,勇往直前,才能真正起到教育学生、激励学生的效果。
2.成功激励
中职生在进入中等职业学校时往往对自已信心不足,以往的学习经历让他们倍感挫折。如果让学生体验到经过自身努力获取的成功,将成为推动学生不断进取的关键因素。心理学证明,成功能给学生带来良好的情绪体验,会增强学生进取的信心,提高学生的抱负,进一步激发更高尚的动机。反之,会使学生产生焦虑感、自卑感,丧失完成任务、目标的决心和信心。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特长,经常为学生提供、创造展示自我才能和体验成功的机会,如组织竞赛活动、举办展览活动、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对学生取得的成绩及时给予热情的鼓励和真诚的表扬,使学生获得成功喜悦的心理体验,尝到付出之后的甘甜。将会增强学生进一步付自信心和自觉性,促使学生向新的目标前进.我们的中职生会形成并增强追求新的成功动机与力量。
3.文化激励
文化激励是指中等职业学校要充分重视和发挥校园文化的激励功能,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良好的校园文化的激励作用,调节和激励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培养和激发学生群体意识和集体精神,使学生的精神得到振奋和升华。校园文化的激励作用虽然是隐性的,但其激励作用是强大的,它时时处处感染着学生,无形地渗透在学生的意识之中,在养成习惯和形成气质上塑造学生。因此,要努力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一个健康、文明、和谐、奋进的的教育氛围,对中职生产生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激励作用。
(二)物质激励
中职学生大多数来源农村或城镇的低收入家庭,如果能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结合起来奖励优秀的学生,不仅能减轻他们生活上的压力,而且可以使他们明白劳动和付出是可以得到回报,为以后的职业生涯树立自信心。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渴望被人欣赏是人最基本的天性”。对职业学生的这种心理状况,学校采用适当的激励机制,为学生挖掘自身潜能,提升自身价值创造了良好成长环境,使之产生快乐的内心体验,从而增强自信心,推动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学习。
参 考 文 献
[1] 宋春玲.浅说激励教育的实践运用[ J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05, 15(6): 75-76.[2] 赵国锋.谈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激励艺术[ J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22(5): 72 – 73 [3]郑朝南.继续教育热点问题与观念的转变[J ].继续教育,2001(4)[4]李向东,卢双盈.职业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浅论我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现状与激励机制[J].闫亚坤 李小红
第四篇:物理教学中如何引发开拓学生的思维(定稿)
物理教学中如何引发开拓学生的思维
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中明确指出,物理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我们知道,学生素质中的各种能力是以思维能力为核心发展起来的。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既要科学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又要善于引发开拓学生的思维,以提高他们学习方面的素质。因此,在教学中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质疑——引发思维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能引发学生探究反思,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消除学生思维的惰性和封闭性。我在“物体的浮沉”一节教学中,先列举了学生熟悉的实例提问学生:为什么木块放入水中能浮在水面上,而铁块放入水中会沉入水底?(学生常回答:因铁比木头重)这时,我明明知道学生的思维出现了歧路,但不忙给他下结论。再进一步提问:用钢铁制成的万吨巨轮为什么可以浮在水面上?这一问使学生对“因铁重而下沉”的结论产生了疑问,趁此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争议、辨析,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在知识上相互补充,思维方法上互相启发,情绪上互相感染。让学生变单向思维为多向思维从多方向、多角度、多层次去认识,终于知道物体的浮沉是由物体受到的浮力和它的重力大小决定的。由此可见,质疑能引发学生的思维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知识的欲望,可以打破教师的“一言堂”、“一猜就中”、“一选就准”、“一用就灵”的传统的教学老框框。
二、引疑——活跃思维
富有趣味的东西,特别能引发活跃学生的思维,可以打破传统教学中学生思维的保守、呆滞、被动局面,变静态思维为动态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态思维能力,就是要让学生用运动变化、联系的观点思考问题,进行由表及里的联想。我在“热传导”的教学中,在装水的大试管底部放一条活的小金鱼,用酒精灯对试管上部的水加热,当试管里上部的水沸腾了,底部水中的小金鱼却仍在自由自在地游动。这时提问学生:水中的小金鱼为什么煮不死?于是学生的兴趣很高,思维进入活跃状态。他们从多方面去思考求解,趁此指导学生去探究、深化、归纳,使他们明白了,不流动的水是热的不良导体。由此联想到自己家里要给冷水加热须将热源放在水的下方,夏天要冷却食物须把冷却剂放在食物的上方,冬天穿上皮袄暖和等现象的物理原理。象“煮金鱼”、“温水喷泉”、“纸盒烧开水”这类生动有趣的实验,容易引起学生的新异感,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三、攻难——开拓思维
无难,用不着开动思维机器;畏难,有碍于思维的发展;攻难,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物理教学中,在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同时,还要注重引发开拓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推导液体的压强公式”教学时,教材中引用了第一个理想模型——“液往”,这从初中生的思维能力来看,飞跃的台阶和难度都较大。于是,我用透明的薄胶片粘成截面积为S、高为h的柱形容器装满色水,放在盛有清水的烧杯中使之漂浮不动,并启发学生把我所制的容器想象成更薄,更轻进而抽象为截面积为S,高为h的“液柱”,把学生的思维推向深度:“液柱”的体积怎样计算?(V=Sh)“液柱”的重力等于什么?(G=mg=ρgSh)作用在“液柱”底面S上的压力等于什么?(F=G=ρgSh),液体在这一深度向下的压强如何计算?(P=F/S=G/S=ρgSh/S=ρgh)紧接着又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广度:刚才我们计算的是液体在h深度竖直方向上的压强、液体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关系怎样?(相等),在计算同一深度h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用什么公式?(P=ρgh)这样来推导液体内部的压强公式,帮助学生攻克了直接考虑时思维上的难关,引发和开拓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运用抽象思维方式来领会、研究物理问题,能更好地让学生把握住事物的本质使他们遇到类似的问题感到形难实不难。同时,对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才能也起重要作用。
四、求变——综合思维
从“一题多问”、“一题多变”、到“一题多思”可以打破传统教学中造成的学生那种单调、陈旧而保守的思维方式,以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养成综合思维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物理知识的解题能力。物理课本中的多数习题,一般只要求回答单方面的问题,我在布置作业时,对有些问题适当作了扩充和演变,变单问为多问,变顺运算为逆运算,再让学生去练习。例如,我利用课本上测定小灯泡的功率的示意图编了这样一道题:
如图所示为测定小灯泡功率的电路图。小灯泡L上标有“6V3W”字样,滑动变阻器上标有“50Ω 1.5A”字样,电源电压为8V。试分析:(1)实验中连接电路时应注意什么?(2)为了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该向哪边移动?(3)小灯泡正常发光时,伏特表和安培表上的读数各是多少?(4)小灯泡正常发光时,连入电路的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丝两端电压多大?电阻是多少?(5)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整个电路消耗的功率多大?小灯泡在10秒内消耗多少电能?以上五点从不同角度入手,对同一物理现象进行分析思考,其知识的层次也不一样。这类题目既没有超出大纲范围,又没有违背课本中习题的原意。用这类题目来开拓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让他们不循常规,寻求变异,寻找多种途径来解答问题,不仅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加深知识的理解,扩大知识面,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全面地、准确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应用——强化思维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条基本原则。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也是重要的教学原则之
一、在物理教学中运用这一原则,能正确处理好书本知识与实际知识之间的联系。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学生自然会遇到大量的物理现象,碰到一些需要解决的物理问题。在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解释一些物理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强化学生的思维。例如,讲到摩擦的应用时,让学生广开思路,列举一些增大和减小摩擦的实例,并说出其中的道理。有同学举例说:“我随妈妈到粮食加工厂去碾米,看到加工厂的师傅为了防止碾米机的皮带打滑,张紧皮带是为了增大皮带对轮的压力来增大摩擦;在皮带表面涂上“皮带蜡”是为了使接触面更粗糙些,来增大摩擦。我妈妈在缝衣服时,把针放在头上擦几下,等于在针表面上了润滑油,是为了减小摩擦。”在理论联系实际时,要注意三点:一是明确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强化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联系实际的内容应根据大纲规定的要求而定,既要注重联系工农业生产,也要注重联系包括物理实验和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问题,还可适当联系物理学近代发展的情况及在现代科学领域中的应用;三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要起到强化学生思维的作用,突出其中的物理原理,尽量避免追究技术中的细节。
总的来说,引发和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可以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而且能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
第五篇:生物探究实验报告
生物探究实验报告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1、提出问题:在哪种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
2、作出假设: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适当的水、充足的空气。
3、制定计划
1、准备某种植物的种子(用绿豆)30粒左右,四个能盖紧的瓶子或杯子,八张纸巾,四张标签纸和胶水。
2、在四个标签纸上写1.、2、3、4,分别贴在四个瓶子上,每个瓶子里放上两张餐巾纸。
3、分别想2、3号瓶中洒一点水,使纸巾变湿。
4、分别想2、3、4号瓶中纸上撒7~8粒种子,让后拧紧瓶盖。
5、将1、2、4号瓶放入橱柜中,将3号瓶放到冰箱里。过几天再观察,看哪个瓶子里的种子长成幼苗了。
4、实施计划,进行记录,定期观察。
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用绿豆进行的实验中,由于天气干燥,4号装置中的绿豆种子没有潮湿发霉而萌发了,同时2号装置中的绿豆种子也萌发了,1号和3号装置中的绿豆种子没有萌发。实验结果让我得出了以下结论:种子的萌发的确需要适宜的温度,适当的水,充足的空气。这样行成了一个对照组进行实验,更好地看出种子在适宜的温度,水和充足的空气中能很好地生长,萌发出胚芽。而种子的萌发也需要自身的条件,有的种子胚已经死亡,当然也不能萌发的。
初一三班
王健
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