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当前中小学体育课程建设中热点问题的探讨_体育论文
当前,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是学校体育界论及的热点问题之一,不少学者就如何改革中小学体育课程发表 了意见。特别是1992年国家教委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和1996年颁发《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正式将活动课程列入课程计划以后,对体育活动课程的探讨更加 活跃,这些探讨和研究对于加快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体育课程改革是学校体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又是一项十分艰巨和复杂的研究课题。这其中迫切需要研 究的是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问题,以及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的关系问题。
一、关于体育课程的性质 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是什么?人们的认识是不一致的。有的人认为,体育属于活动课程,它是以身体实 践活动为基本特征,具有活动课程基本属性的学科;有的人认为,体育虽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它是需要经过严格、系统学习的学科课程;也有的人认为,体育既有实践性强等特点,它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型 课程形态。如何看待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涉及课程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与排列等一系列问题。关于体育课程的性质,虽然人们已做过不少的探讨,但至今未取得共识。其原因之一是研究者看问题的角 度不同,得出的结论难免有所差异。只有在研究的方法论方面坚持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全面、辩证、历史、发展地去观察分析问题,才能使我们对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有个科学而准确的认识。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加以分析。
(一)从课程分类的角度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 在学校课程发展史上,课程有多种分类形式。每一种类型的课程都受一定的教育思想的影响,反映了课程 编订者对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材组织排列的指导思想。目前通常采用的几种课程分类方法见表1。表1 课程分类表 学科本位 儿童本位 二分法 学科课程 活动课程 四分法 分科 综合 轮形 活动 课程 课程 课程 课程 六分法 分科 相关 融合 广域 轮形 活动 课程 课程 课程 课程 课程 课程(此表摘自吕达著《中国近代课程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体育学科长期以来是以学科课程为主作为编订课程的主体。这种课程形态是把体育作为科学看待,认为体 育是一门科学,它既包括体育的科学理论,也包括运动科学实践活动,在课程设计中以体育的科学理论和实践为依托,根据教育的需要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和排列适宜的教学内容,组织起体育学科体 系,从而达到学校教育的目标。这种课程设计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在课程目标、教材分类、内容排列、考核评价等方面不断地改进、完善,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课程体系,对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 用。把体育作为学科课程进行设计,其优点是: 1.课程计划给予学科课程以重要的保证。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学科的授课时数一直居于重要的地位(小 学排语文、数学之后居第三位,中学排语文、数学、外语之后居第四位); 2.承认体育是一门科学,并按照学科课程模式加以设计,有利于确立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3.学科课程模式对于科学、系统地安排教学内容,保证全体学生掌握基本的和系统的体育知识、技术、技 能有重要的作用; 4.多年来形成的体育学科教学论体系,使体育教师已习惯于按学科教学模式组织、实施体育教学。把体育作为学科课程设计也存在缺点和不足。例如,由于过分强调体育知识、技术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造 成教学内容偏多,课程设计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与兴趣不够,特别是如何培养学生能力,并与终生体育目标相联系,在教材中也难以体现。
(二)从体育的科学属性角度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 就体育学科来说,一方面它是社会文化现象,是构成社会文明的组成部分,从社会文化角度研究体育,涉 及哲学、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人才学等社会科学。从这一角度看,体育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另一方面,体育运动要作用于人,要科学地促进人的身体发展,因此还要运用自然科学知识,比如人体生 理学、人体解剖学、保健学、营养学、卫生学以及运动生物化学、生物力学、体育统计学等等。从这一角度看,体育又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既是直接的自然存在物,同时个人又是社会的存在物,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 和,人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体。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现象最终作用于人,要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完成教育任务,因此体育是一门综合科学。科学与学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学科是为了教学的需要,而把一门科学的内容加以适当的选择和排列,使 它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和某一级学校教育应达到的水平。这样依据教学理论组织起来的科学知识的完整体系,就叫做学科。体育学科是由多门科学综合而成,它本身既包含体育科学理论还包含体育运动实践,因此要 根据教育的需要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设计体育课程就十分复杂,从这一意义上说,体育学科又具有综合课程的性质。
(三)从体育学科特性的角度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 特性是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不同点。关于体育学科特性(或特点)在许多专著中已有论述,这些论著 既有共性的认识,也有因为分类方法或研究角度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笔者认为,体育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的基本特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身体运动实践与认识活动相统一 以往研究体育学科的特性,以身体运动实践作为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最鲜明的特性之一。实际上,身体运动 实践是外在的特征,学生作为实践的主体是通过身体运动的外在形式直接参与身体实践活动,在这同时,还伴随着丰富的认识活动(有些情况下认识活动占主导地位,身体实践活动为认识活动服务),学生是在练中学、学中练,既有身体活动,又有心理活动,这种身心一元、身心统一的实践过程,是体育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的基本属性。2.认识自我与改造自我相统一 学生在体育实践中,是在不断地认识自我与改造自我的统一中不断地完善自我。运动规则的限制、导向和 激励机制,使学生不断地认识自己身体和心理上的不足,以适应规则的要求,从而锻炼和改造身心,完善自我。因此,体育实践活动既可以使学生的身体得到全面、积极的锻炼,同时也可以使思想、道德、意志、情感、人际关系等等方面受到教育。这是体育学科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中具有多种功能的基本依据,也是区别于大多数学科以智力培养为主的主要不同之点。3.竞争性、冒险性与安全性的统一 竞争与冒险是体育的又一鲜明特性。几乎所有的运动项目(我国传统体育中的养生功法除外),都具有竞 争性或是冒险性。体育是人类向自然界和人类自我挑战进而战胜自然、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这也正是人类把体育作为教育组成部分的重要原因之一。竞争就带有冒险性。为了避免伤亡,更好地竞争,要求人学会自我保 护,注意安全。因此,竞争、冒险与安全的统一也是体育学科的重要特性之一。其它学科虽然也具有一定的竞争性,但这种竞争多以智力活动为表现形式,而不是身心直接参与。4.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 承受适宜的运动负荷(以生理负荷为主),使学生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得到提高,加速新陈代谢过程,促进身体发展,增强体质,这是体育学科独有的理论与实践问题。5.要考虑学生的性别差异 身体发展的性别差异大于智力发展的性别差异。男女学生在身体发育的不同时期,在身体形态、机能水平、运动素质、运动功能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区别和各自的特点;而且男女学生在运动中的心理状态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体育学科的课程设计,在选材、教学组织等方面,要考虑男女学生的特性差异,使男女学生在各自 的身体基础上都得到发展。这也是体育学科与其它学科的重要区别。以上分析得知,体育学科在完成全面素质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作用,是其它学科不能替代的。这种多元和独 特的作用使体育课程具有多元性和独特性。
(四)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 有的课程专家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将学校课程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是作为文化科学基础课程,有些国 家称之为“学术性课程”,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自然、物理、化学、体育、音乐、美术等传统的学科课程。第二部类是与社会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的实用性课程,包括劳动教育、技术教育、职业教育、经济教育等方面的课程。学校课程两大部类的分法,是从学校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功能来划分的。其中体育作为基础教育(包括普 通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是学校教育中的文化科学基础课程。体育作为文化科学基础课程的分法比较适合我国基础教育的性质。1.有利于体育学科在学校教育中准确地定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条的规定:“义务 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的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 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和《九年义务教育全 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培养目标,即“按照国家对义务教育的要求,小学和初中对儿童、少年实施全面的基础教育,使他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各级各类人才奠定基础”以及《全日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对高中性质规定为“义务教 育基础上的高层次基础教育”等一系列规定,基础教育阶段中的体育学科,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学校教 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现实中,常有人把学校课程划分为文科课程、理科课程、艺体类课程和劳技类课程,甚至把体育列为“ 小三门”。这种划分方法是很片面的,带有明显地歧视和贬低音、体、美学科的意思。我们只有明确体育学科是文化科学基础课程,是基础教育中的组成部分,在完成全面素质教育任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才能为体 育学科准确地定位。2.有利于向学生传授体育文化。体育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积累起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文 化科学基础课程的内容也包括体育文化。这样认识,有利于加强体育课程的文化含量,改变以往只偏重于技术(只把技术理解为为了提高运动能力,没有重视技术也是一种文化)的编排倾向。3.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基础教育阶段,体育作为文化科学基础课程,主要应该为学生 打下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基础,打好体育基础文化、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基础,打好体育的行为、习惯的基础,为终身从事体育奠定基础。“我们的教材应该是基础的。如何体现基础的特色呢?我们强调两个基本,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中小学生在校时间那么长,因而要把最基础、最基本的东西教给学生”。只有真正 打好体育的基础,才能真正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可能。4.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体育对于学生当前的成长以及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是一种物质的基础,没有健康的身体就不可能有美好的未来。基础教育是为终身体育打基础的阶段,体育的习惯、能力、意识的养成要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而且终身体育不仅仅是一种意识、习惯,也不仅仅是为了过健康、文明的生活,终 身体育要以身体锻炼为手段,以身体健康作为物质基础。因此,基础教育阶段,重视学生健康,加强体育基础文化、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学习对于学生终身体育是十分重要的。当然,体育课程重视学生的基础,不能只重视课程体系的完整性、科学性、系统性,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发 展,忽视与社会体育文化生活的联系。因为,为学生奠定体育的基础,目的是为了学生的未来,为了将来更好地发展。从学校课程两大部类的角度看,体育学科在学校教育中属于文化科学基础课程,因此它具有基础性。以上从不同的角度简要分析了体育课程的性质。通过分析,笔者认为,不能仅从某一角度的考察就简单地 判断体育课程的性质。从历史发展来看,体育是以学科课程的模式来编订课程的,这种编订方法有其优越性。因为无论体育课程属于什么性质,体育在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按照学科课程编订的体 育课程已形成了系统,经过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也反映了它的优越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只按学科课程模式编订体育课程也暴露出一些弊端,这些弊端影响着体育课程的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它有一些弊端,就不加分 析地把它否定掉,这对于体育课程建设是十分不利的。从体育学科的科学属性来看,一方面我们应该确认体育是一门科学,同时也要看到体育学科与体育科学的 区别和联系。在课程编订中,怎样把以综合科学为依托的体育学科编订的更适合不同年龄阶段中小学生的实际,仍然需要进行长期的研究和实验。从体育学科特性来看,它的一些特性与活动课程的实践性强、开放性大,以及自主性和多样性等特点有密 切联系。但是,不能简单地说体育学科就属于活动课程的性质,因为从以上分析看,体育学科还有本身的特点。从活动课程的编排和教学实践来看,体育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性质还不完全一样。特别是活动课程目标的 社会性,以及教学组织、对教师和学校条件的要求等方面,有其不好克服的弱点,因此完全按照活动课程模式设计体育课程也是不理想的。体育在基础教育中属于文化科学基础课程,它具有基础性。这种分法比较符合基础教育的性质,有利于更 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目标。但是,不能因为把体育作为文化科学基础课程,就看不到体育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具有的优势,更不能因为强调了基础性,课程的体系就过分地强调完整和系统,把课程看成是固定的封闭的。在课程发展史上,各种课程都有相对合理的成分,也有其不足。当前,课程改革的趋势是各种课程相互借 鉴,相互融合,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适合学生特点。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一方面要全面、辩证、历史、发展地进行分析,另一方面要借鉴各种课程的优点,使中小学体育课程科学化和完善化,更好地为学生的全 面素质教育服务。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体育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体育课程是具有综合性的文化科 学基础课程。
二、对体育课程改革的几点管见
(一)适应课程发展趋势,改革单一课程模式 长期以来,体育学科是以学科课程为主编订体育课程的,如前文所述,它对于确立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 位,形成体育学科体系,保证全体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体育课程的进一步改革奠定了可供发展的基础。单一的体育学科课程模式在课程内容的容量方面,在照 顾学生的兴趣、爱好方面,在培养体育能力方面,在与社会生活活动的联系等方面,确有不足。改革体育课程模式,吸收各种课程理论的优点,逐步形成体育学科的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当前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但是,我们应该对这一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有充分的估计。课程的改革既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也要考虑国情;既要保证全体学生有共同的、必要的体育基础,也要为学生的自主、自立、适应未来工作和生活做好 准备;既要考虑体育课程的规定性,也要增强课程的弹性,在保持体育学科的科学性、系统性的基础上,使课程内容更加适应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照顾学生的兴趣、爱好,加强内容的选择性。具体来说,在 体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上,应有如下一些转化。课程价值观的转化 ────→ 单一课程结构 结合课程结构 学校时代 终身教育 封闭式 开放式 较少与社会联系 紧密与社会相联 单一功能 多元功能 生物观 生物、心理、社会观 竞技项目为主 竞技、文化与生活结合 单一分类 综合分类 多种内容模式 选择性内容模式 考虑技术学习提高学科能力 考虑竞争 考虑竞争与合作 单纯考虑个体满足 考虑个体满足与集体荣誉 服从规范 鼓励不同意见 集中学习参与意识 计划性 计划性与选择性结合 外部动力 教学的“双部性”动力 现实满足 冒险、探索 完成这些转化,一方面要加大对现有体育学科课程改革的力度,另一方面,要在课程结构上进行改革。这 其中增加体育活动课程只是完成转化的一种方法。课程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已证明,多种课程模式相互交融、优势互补是课程发展的必然,我们应该对几十年来建立的体育学科课程体系进行认真、系统地总结,扬长补短,同时注意吸收各种课程理论的优点,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加以改造,逐步形成科学的体育课程体系。
(二)加强体育活动课程研究,进行多种体育活动课教学实验近些年来,我国中小学课程计划中增设活动课程,是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体现 之一。在体育活动课程和体育活动课教学实验中,有必要认清以下几个问题。1.课(教学)和课程是有区别和联系的,应避免把课程混同于教学。课程是观念的东西,说到底它是国家 教育意志的体现,课程集中体现教育的要求,具体反映教学内容,是实现教育目的、教学目标的手段。而教学是实践层次的东西,课程要靠教学得以实施,学生和课程内容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教学的基本特征,不是课程的 基本特征。课程作为教学的指南,是预期的教学结果,而不是教学本身。在课程改革中把课程问题和教学问题加以必要区别,有助于弄清改革的侧重点,否则,混淆课程与教学的区别,很难使体育教师弄清改革的重点,甚至造成无所适从之感。当然,作为学校体育工作者,应该明确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而且只有当广大教师理解了体育课程的意义和要求,参与到课程改革中,体育课的教学改革才会有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发展。2.体育活动课教学实验,根本问题是处理好体育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关系。如前所述,体育学科的性质 有其自身的特点。以学科类课程为例,它既不同于其它学科以课堂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也不能简单地定义为体育就是“活动课”,它本身的体系具有鲜明的特点和复杂的背景。目前我们理解为学科类课程多侧重于对学生共性发展的要求,在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中是学校课程的主体;活动类课程多侧重于对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在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中是学校课程的辅助形态。从课程的共性与个性关系看,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从课程的主辅形态来看,两者也是互补的;从课程的优劣来看,两类课程又都有可以相互借鉴、吸收的长处,因此,两类体育课程的优势互补,才能更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目标。当然,为了对活动课程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在看到它与学科课程的联系时,也要看到活动课程作为一种课程形态还有它相对独立的方面。具体说体育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关系以及两类课程在教学中的区别与联系详见表2。表2 学科类 活动类 服从于学校教育总 服从于学校教育总体 目的 体目标 目标 传授人类积累的体 获得体育的最新信息 目标 育基本知识、基本 和个体的体育经验, 技术和基本技能, 培养兴趣,获得才干, 课 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习得特长,提高能力 程 编排 体育文化知识、技 有教育意义的学生活 术的系统性、基础 动的系统性,当前实 性 际需要的、感兴趣的、与生活活动相联系的 内容 评价 侧重考察学习结果 侧重考察学习过程 教学 教师教授活动和学 过程 生学习活动相统一 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 的过程,教学练相 主 统一 教学 班级教学、分组教 组织形式灵活多样, 教组织 学为主班级教学、个别教学、学 分项教学等 教学 以教师传授和学生 强调学生主动练习方 方法 多种练习法为主, 法为主,教师的指导 结合启发、发现、以启发式、发现式、问 问题教学和学习指 题教学、学习指导法 导法等等 为主 师生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 强调学生主体作用, 关系 生主体作用相结合 自主学习、教师是学 生学习的引导者,辅 导者和调控者 教学 由教师制定并组织 在教师指导下师生共 计划 实施,少数情况下 同制定,在教师引导 由学生参与组织 下由学生组织实施 教学 着重学生掌握系统 侧重学生当前解决的 教 评价 的基础的体育知 问题,兴趣有无增加、学 识、技术的结果,培 增广,发展能力,培养 养能力、发展技能 意识,提高体能 学习以主题单元、运动 以学生现有水平为出 单元 技术单元为主,以 发点,逐步扩大学习掌握基本的知识技 单元,以增加已有的 能为主 兴趣、爱好、发展特长 为主 认清两类课程的区别与联系是搞好体育活动课教学的关键,体育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从总体目标上是一致 的,在实施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中两者相辅相成。但是,体育活动课程有其相对独立的体系,它与学科课程是同一促进学生发展的两个不同侧面。3.活动课教学模式的设计,应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拓宽知识技能、发展特长,使学生学会实践、获得 才干、习得特长、提高体育能力,从而以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为目标。处理好体育活动课教学的师生关系,是活动课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的角色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导者、情境设计者和调控者。由于体育 活动课教学目标的侧重点不同,活动课的教学模式也应有多种。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中小学体育课程作为综合性的文化科学基础课程之一,在编订全国通用教材时,应 以学科课程为主作为编订体育课程的依据,这在历史、现实和未来中都是可行的。但是,为主不是唯一,体育学科本身的许多特点为我们吸收各种课程理论的长处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这些条件是其它许多学科不具备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体育学科的特点,吸收、融合包括活动课程在内的各种课程理论,形成我国自己的体育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体系。当前,在进行两类课程的试验中,应该说对两类课程的划分,以及它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意义与作 用都是赞成的。但是,在积极主动地进行两类课程试验中,应该辩证、客观地看待活动课的作用,不能把它的作用无限扩大,特别是根据体育课的特点,如何确定活动课的目标、内容、组织方法和考核与评价等等,都还 有待进一步在试验中总结经验,逐步摸索其规律,同任何其它事物一样,体育活动课也不可能一蹴而就。1.《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2.《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3.《三年制中等师范学校教学方案》(试行)。4.黄济、王策三主编《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年第1版。对当前中小学体育课程建设中热点问题的探讨
第二篇:对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问题的探讨
对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有关问题的探讨
内容提要:国外的体育课程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以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而在国内,体育课程仍然沿袭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强调的是教师的“教”,至于学生怎样学几乎忽略,换言之,教师重视的是“跟我做”。这种传教式的教学方法助长了学生学习的依赖性,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更不会关注学生情感体验。还有些地区的教师对新课标的不完全了解,采用“开放”式教学,比以前的“放羊式”教学还“放羊”,这样效果反而与初衷背道而驰,达不到学习目的。本文将对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此唤起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关注改革,切实踏上改革发展的新道路。
关键词:体育教育;课程;改革
To The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Traditional Athletics Teaching Abstract:The athletics teaching of the abroad initiates the student the proceeding independence study and investigates study with cooperate learning, realize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study method, to promote student's knowledge develops with the whole of the worth a view with technical ability, emotion, attitude.But is a teach type teaching primarily in domestic, athletics teaching, the teacher is how the teaching livings and then learn how, emphasize of is the teacher's“ teach”, as for the student learns how to neglect almost, in other words, what teacher value is“ do with me”.The teaching method of this kind of preach type fostered the student the dependence of the study, vanishing the student's creation, can'ting also pay attention to student's emotion experiences personally.Have some the teacher of the region to understand incompletely to the new lesson object, adopt the “ open” type teaching, compare the one-time“ put sheep to pasture type” teaching return the “ put sheep to pasture”, like this the result is run in opposite directions with original intention on the contrary, canning not reach the study purpose.How applied good athletics teaching method?How at that teach with learn to learn to do exercise to keep fit the knowledge?Let more time stayed how to the student but is not a“ full a ”?Learn to do exercise to keep fit the technical ability substantially in valid 45 minuteses how, applied what method?This are all research lesson that we face.Key words: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 reform.1、前言
体育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今天,体育课程也同样面临着艰巨的改革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体育课程已经经历了七次的改革,[1]每一次体育课程改革都取得了明显的成绩。特别是在最近一次体育课程的改革中,改变了多年来只有必修课的课程模式,初步改变了国家对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态,获得了一些重视学生主动学习、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 的教改经验,为当前的体育课程改革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基础。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及根据“素质教育”、“健康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思想来审视现行中学体育课程,现行体育课程中的一些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教育观念相对滞后;课程目标与内容有脱节现象,体育课程的竞技化色彩较重,课程内容中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成人化、竞技化运动内容太多,不利于学生运动爱好、专长和习惯的形成;教学手段和方法相对陈旧,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程学习评价简单化,过分注重学生的运动成绩而忽视学生的情感、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方面的表现;课程管理过分集中,不能较好地适应我国各地、各校的实际情况。
2、课程理念
目前,课程观念琳琅满目、目不暇接,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学习理解领会各种观念的本质真谛,当前,占主流地位的体育课程观念大体可分为以下七大类:
2.1技术观念
在以前,无论我们的体育教学怎么改革,教师只要一拿到教材,首先看的是教材的技术难度如何?想的是自己怎样教这些技术给学生?教师之间讨论的主要问题也是技术,生怕别人认为自己是个“外行”。我们承认体育课程是离不开技术教学的,如果没有了技术教学,体育课程也就会随之消亡。然而,问题是我们是否有必要过分强调技术教学?我们的中学学生是否个个都能掌握好那么多的运动技术?学生学习了那么多的运动技术,对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又有多大的作用?这些都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2.2竞技运动观念
在中学体育教师的队伍中,有很多是体育院校毕业的,这些教师在体育院校中学的实际上是竞技运动的一套理论和方法。从目前中小学校体育教师的参考用书来看,几乎运动技术部分全部是竞技运动的内容,教师参考书上的介绍的教学手段同竞技运动的训练手段差不多。竞技运动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在学校体育中能够如此获得青睐,是因为竞技运动的教学手段都是一些现成的方法,教师可以毫不费力地去使用他们,可以不必去动脑筋去创造新的教学方法,从而不担任何风险。再说我们的许多老师确实没学过,也很少考虑采用什么新的教学方法。竞技运动的教学观念究竟对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影响是益还是弊呢?可以很肯定回答是弊!也许,有些人会提出质疑:“中小学体育不是也有为国家输送优秀运动人才的任务吗?”[2]的确如此,中小学应该也能够为国家输送优秀运动人才。然而,仅仅一周2节的体育课能够培养体育人才吗?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成为体育优秀人才吗?真正有运动天赋的学生只有通过学校运动队系统训练和自己刻苦的练习,才能成为优秀的运动人才。学校体育应该是面向多数的学生而组织教学的。
2.3增强体质观念 每周2节体育课就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吗?实践证明学生的体质并没有增强。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我们把增强学生的体质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学之中,而学生的体质真正要得到加强,只通过体育课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促使学生在课外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其次,尽管当时技术教学的观念已不再流行,但是我们体育教师的骨子里面还是偏爱于技术教学,一堂体育课45分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用于技术教学,从而导致学生没有达到应有的运动量。再次,我们对体质的概念的理解是不完全的,从而造成我们所选择的教学内容、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出现了偏差。例如:我们教学生练习100跑、推铅球等竞技性的运动项目,能够提高学生的体质吗?
2.4快乐体育观念
快乐体育的教育来自日本。日本将“快乐”定义为克服困难、战胜自我所获得的成功体验。[3]因此,可以发现,在日本的体育课上教师常常要求学生坚持完成一些似乎是学生所不能及的练习,例如,冬天在冰天雪地里穿背心短裤跑步,在赤日炎炎下光着脚在跑道上跑步,因此,在体育课上常常会出现学生很疲惫的样子,或瘫痪地坐在足球场上。但是你如果问起那些学生是否感到快乐的话,都会得到肯定的回答,这就是快乐体育。然而,当这种思想传到中国就不知道怎么变了样。有一次中国和日本举行交流会,日本的体育理论专家看不明白中国的快乐体育,说要拿回去研究研究。为什么会看不懂呢?因为我们的快乐体育和别人的不一样!我们的快乐体育是在嘻嘻哈哈中上好体育课的,我们只强调快乐,完全忽视了学生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甚至我们有些人将快乐体育曲解为“放羊课”。
2.5素质教育观念
持这种观点的专家认为,体育是学校贯彻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体育课程与教学首先必须要和整体的素质教育挂起钩来。[4]听起来确实很有道理,但是经不起推敲。有些理论专家喜欢用概念置换的方法把我们大家搞糊涂。素质教育是针对整个学校教育而言的,是整个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不能将它说成仅仅是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这就像用党的教育方针来置换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一样,这会给人一种帽子过大的感觉,这是一种典型的以上位概念来替代本位概念的做法。以素质教育作为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的话,体育课程的特色又在那里?此外,还有些专家和教师将素质教育曲解为身体素质教育,认为练好学生的身体素质就等于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于是,一些学校的体育课便变成了身体素质练习课,这样的单调乏味的体育课怎么能够引起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呢?
2.6终身体育观念
终身体育的思想应该大力提倡,它是我国体育课程和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之一,[5]但不能以偏盖全,如果我们只把学校体育定位在一个终身体育上,岂不是有些舍本逐末了吗?因为终身体育应该是人一生参与体育活动的量的总和,而学校体育只是终身体育中的一个阶段,它只是活动总量中的一个分量。然而,最主要的问题还不仅如此,虽然我们高喊学校体育要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但将终身体育的思想贯彻和渗透到实践中,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以致于我们的学生在走出校门、走出社会后真正坚持体育锻炼的人很少。现在社会上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群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退休以后的老人,由于在家里无事可做,为了消除孤独、与人交往、延年益寿,而坚持体育锻炼;另一类是身体患疾病或体质虚弱者,为了增强体能、提高免疫力、恢复健康,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绝大多数人很少或根本不参与体育锻炼。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与我们的体育教学未能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有密切的关系。
2.7能力观念
当今教育界非常重视培养人的能力,尤其是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体育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这一观念并未有什么问题。问题是我们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仅仅局限于对学生的掌握运动技术的能力方面,从而忽视了体育对培养人的多方面能力的作用。实际上,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如适应自然环境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自我锻炼能力等等。
上述这些体育教学的观念,对推动我国的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和发展无疑是有积极作用的,对活跃我国的学校体育思想和促进学术争鸣是非常有益的。但随着现代社会和教育的发展,有些观念显得过时和陈旧,有些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是如何正确地理解这些现在和将来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体育课程观念,并在实践中如何更好地予以贯彻和落实。
3、课程目标
体育课程目标是指体育教学所达到的目的。它即是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又是归宿,我国体育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素质,促进身心发展,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为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保卫者服务。然而,现实的体育教学中,规范的体育技能学习目标被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所有的课堂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掌握技能目标而展开的。虽然在教学设计中也提出许多发展性目标和教育性目标,但这些目标往往被独立于技能学习活动之外,而不能统一到具体的技能教学活动过程中。
4、课程内容 体育教学内容是那些以体育教育为目的,以身体练习、运动技能学习和教学比赛等为组织形式,经过组织加工后的,可以在教学环境下进行的内容总称。[6]传统体育教学是以竞技运动的技术规范来确定技能学习的要求的,无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运动基础如何,都必须以学习与掌握具有严格确定性的运动技术为学习目标。教学活动也是把学生假定在同一学习起点上,按照统一步调组织教学,其结果是一部分学生因跟不上学习而丧失学习信心,一部分学生则因缺乏特长发挥的机会而丧失兴趣。总结起来传统体育教学存在以下问题:(1)传统体育教学内容枯燥,没趣味,过于限制,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2)对生理感受很痛苦的某些教材,特别是长跑有强烈的惧怕感和反感。(3)教学内容生硬化锻炼和达标标准化趋势。(4)教学内容与校外的体育活动有了差异。(5)学生因教材内容缺乏娱乐因素,而越来越不喜欢体育课。(6)教学有难度,使教学更加流于形式,“教不会”的现象比较严重。
这样一种现状迫切地要求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要求新的体育教学内容的开发,也要恢复一些失去和正在失去的教学内容。曾经有时广东省某名校的中学生体育课认识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学生们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单调和缺乏价值的反映比较突出,现摘录几条以供分析。
许辉:初中三年级的体育给我的印象就是“达标”,高中的体育课又经过了两年,在这两年中,内容少了些,要求严了些,与初中相比,高中体育课更让人惧怕三分,可到头却劳碌而无所得。[7]
李湘:我想设立体育课的初衷该是让中小学生参加锻炼,培养体质的吧!可看现在的体育课,形式呆板、内容单一,显然已经违背了体育课的初衷。高中都快毕业了,我们还在这块垫子上折腾,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虽然对现在的体育课有诸多不满,但我还是赞成设立体育课,最好每天一节。只要内容稍作改动,相信一定会大受欢迎。[7]
这就是许多学生对我们体育教学内容的认识,怎么样才能让学生更加喜欢体育课程呢?体育教学内容怎样改革呢?下面听一下专家的说法。国家教育部体卫艺司体育处长季克异同志是这样说的:我想用四个字进行简单的概括:“放开,开放”。在过去的体育教学中,体育锻炼的手段和方法限制得比较死,我们选择了一些锻炼手段,让所有的学生都围绕着手段去转这种做法体现了规定性,而忽视了“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原则。现在的内容设置更多地考虑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了弹性的设计,让手段为人服务,锻炼手段围绕人,学校、学生都有了较大的选择余地。因此说是“开放”了。当然,由于场地设计、师资等条件的限制,目前还不可能做到适应每一个学生的需要。所谓“开放”指的是,原来的教学内容体系基本上是封闭式的,现在新大纲打开了一扇门,允许地方和学校根据学校的体育改革的进展情况,可以自行确立并置换原有的教学内容。这样新的体育锻炼的手段和方法就会不断涌现。“开放”是可供选择,给一个“菜单”进行选择,但菜单再大,也是有一个基本范围。所以要预留一个缺口,称之为“开放”。[8]
我相信未来体育教学的内容会更加多样,学生和教师选择体育教学内容的权限更加宽泛,教学内容总体丰富多彩,而落实在每个学生身上又相对集中。新的体育教学内容随时进入教材,旧的教学内容经常得到更替,体育教学内容的娱乐性和文化性同它的健康性一样得到重视,体育教学内容摆脱“达标课”的困扰,体育教学内容将正真成为学生喜欢的,成为对学生未来的娱乐生活和身体锻炼真正有用的东西。
5、教学方法
体育课程教学方法是师生为了完成一定教学任务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的总称。[4]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可分为传授式教学法和系统教学法。传授式教学在体育教学中是教师经常用到的。这就强调了教师的教而忽略的学生的学,老师所做的动作学生就跟着学,如果老师做错了动作,学生也必然做错。只要“依样画葫芦”就被认为是最好的教学效果,总之,我们从学生的技术动作中完全可以看出老师的影子。而系统式的教学方法非常重视学生技术动作学习的系统性,一些体育教师只要一提及运动技术的教学内容,总能讲得头头是道,眉飞色舞,在教学过程中又特别注重系统性地传授技术动作。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有必要这么系统地传授运动技能吗?况且,我们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要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运动员。这种系统教学方法的主要特征就是正规、正规、再正规。但是我们从来就没有想过,这样正规的教学方法学生喜欢吗?当学生不喜欢这种教学方法时,他又怎么能学好技术动作呢?
上述的两种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方法主要是为教师设计的,根本没有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如果将这种训练运动员的方法用于体育教学中,那还有什么童趣可言?无怪乎权威人士惊呼:“现在的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而现在的体育教学方法可以应用不同的教学的方法交错进行教学,例如:语言法、直观法、练习法、完整与分解法、预防与纠正错误法、游戏与竞赛法、相似技术教学法、程序教学法、信息反馈教学法、发现学习法等等。那么,这么多的方法究竟选择那一种教学好呢?(1)符合教学原则。(2)符合教学目标。(3)符合教材特点。(4)符合学生的学习可能性。(5)符合教师自身的各方面条件。(6)符合学校条件和所规定的教学时间。教师所考虑的方面越多,教学过程效果就越好。
6、教学手段 体育教学手段是指体育教学传递信息和情感的媒介物以及发展体能和运动技能的操作物。传统体育教学手段存在问题:传统体育教学手段是单一的,枯燥的。而现代由于科技的发达,可以有多种多样的体育教学手段,可以有教学挂图、模型、电影、电视等等。体育教学手段与体育教学方法即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都是为了达成体育教学目标任务的,但它们又不是一回事。体育教学手段是指为了提高体育教学方法效果而采用的实物或设备,如直观法采用相应的直观教具,练习法采用相应的练习器具等等,二者的区别就在这里。想要更好地利用教学手段就要必须知道它有那些类型。
一、光学和视觉类,如教学挂图、模型和教具、幻灯、电影、录象、电视、光电设备、标志物等。
二、声学和听觉类,如收音机、录音、口笛、手鼓,包括与视觉图像相配合的教学电影片、电视等。
三、练习和操作类,如体育教学器械、器材、设备、体育馆等。对于教师使用体育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选择和运用某一些体育教学手段,首先要明确目的,为什么会选它,怎样使用它。一般讲应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以及检查学习效果等。(2)注意协调人—机的关系。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先进的,但它代替不了有思维、有感情、有创造能力的人。因而在体育教学中,即要使用电教手段,更要注意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从具体条件出发,逐渐充实和完善体育教学手段。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目前普通学校中,常规型的体育手段数量不足电教手段更少,因此,目前我国仍以发展和使用常规型的体育教学手段为主,有条件的学校和单位应积极使用电教手段。在强调使用常规型体育手段时,也应该提倡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改革和创新常规型的体育教学手段。
[9]
7、教学过程
体育教学过程是指学生在体育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技术与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发展个性体能,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学习与实践活动统一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全面引进了前苏联的体育教育理论,几乎全盘照搬了凯洛夫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将整个体育教学过程分为感知、理解、巩固、运用等四个基本阶段。[10]反映在体育教学上就是形成了一个以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基本规律来设计的体育教学过程模式。这个教学模式强调发挥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体育教师尽可能系统的技术传授和学生掌握以运动技能为主体的“学力”,并使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也得到身体锻炼。这种模式在新中国建国后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一段时期里一直占据了体育教学的主导地位,所以这种教学过程被人们称为“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传习式的体育教学过程”等等。这个教学过程由于是由很规矩的“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所构成的,因此体育教师们也常通俗地称它为“三段式教学”或“四段式教学”。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具有比较明显的缺陷和不足,最突出的不足是:在注重技术传授的同时,没有更充分地考虑到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认知、心理感应和社会性适应等因素,没有将这几个方面的培养和教育体现在教学过程的结构中,使这个教学过程在这些方面不具有很好的功能。另外,传统体育教学过程对技术要求过细,使学生锻炼身体能力的掌握服从于对技术细节的掌握;教学在“多练”的原则下不得不牺牲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活动,教学显得比较死板沉闷。这样一个千篇一律的教学程式,形成了一个墨守成规、毫无创意的教学模式。目前,在体育教学改革发展中出现了三种新模式值得我们借鉴:(1)“发现式体育教学过程”
[11]
也被称为“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或“创造式教学模式”等,是主张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即懂又会,并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运动的原理,掌握灵活的运动学习方法,提高体育教学的“智育”因素,并使这种理性的教学为终生体育服务的教学模式,主要遵循在体育教学中以学生认知的规律来考虑教学的过程。这种教学模式在设计时,先将运动教材中有关原理和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组成“课题串”和“问题串”,每个问题都有其验证、讨论和归纳的方法,然后将几个大的问题分别放在各节课中;课的教学过程一般有问题提出、验证学习,集体讨论、归纳问题、得出结论等几个学习阶段,运动的学习和练习则紧密地穿插其中,多采用提出、设疑、讨论等教学方法。(2)“领会式体育教学过程”[12]是由英国学者嘉宾等在80年代提出的一种改造球类教学的教学过程结构,是试图通过从整体开始学习(领会)的新课程,改变以往只追求技能,甚至是枝节的技能,而忽视了学生对整个运动项目的认知和对运动特色的把握的缺陷,以提高球类教学质量的教学模式。它的教学过程特点主要体现在单元教学过程的改造上,是由过去“从局部开始分解教学”改变为“从整体开始教学再到局部,再回到整体教学”并让学生从一开始就“领会”到项目的基本概况和概貌,以及早地形成球类意识和战术概念等。(3)“快乐式体育教学过程”[13]也经常被称为“快乐体育的教学模式”,是近年在国外的“快乐体育”思想下形成的教学模式。其教学思想是主张让学生很好地掌握运动技能和进行身体锻炼的同时,让学生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并通过对运动乐趣的体验逐步形成学生终生参加体育实践的志向和习惯。该教学模式应该是遵循运动情感变化规律来设计的。由于运动的乐趣来源于多个方面,因此使学生体验乐趣的教学途径也比较多样,类似的教学模式也比较多。但其教学过程的共同特点是具有一个或几个体验运动乐趣的环节,有时这些环节互相连接,层层递进,使学生能体验到运动、学习、挑战、交流和创造的多种乐趣。这类教学模式多采用游戏法、挑战性练习法、集体性比赛法、小群体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8、课程评价
体育课程评价包括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学习的态度、习惯的养成、情感、合作等方面的评价。长期以来,体育课程评价都是以技能学习的结果为主要依据的,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技能学习过程对学生发展的价值。随着对技能本身教育功能认识的转变,体育课程评价的功能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不只是检查技能掌握的情况,更为关注的是学生掌握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关注学生的成长与进步情况,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和改进功能。传统体育教学重运动成绩与技术的评价,这与学段目标有脱节。这样不但运动能力好者轻易拿到优良成绩,运动能力差者虽很努力能否及格还难说,这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与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这样的评价是单一的,不够理想的,主要靠分数来评价一个学生的成绩好坏,这样抹杀了个性的发展,影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我认为应该注重过程评价,过程评价是评价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其中包括了终结评价。注重过程评价不是不要终结评价,而是要开发过程评价。因为过程评价的目的是通过评价控制教学过程,从而达到督促和激励学生学习的作用,通过及时反馈,为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证。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每单元一次的自评和互评作为教师参考。评价的方法采用5,4,3,2,四个等级评定,评价的时间是每节课随时进行。在实行评价过程中教师只对有问题的学生在相对应格内做记录,记录的符号采用画“正”字累计的办法,对于表现好的学生不做记录。这种评价的操作虽然不是很规范,但是确可减少教师很多麻烦,同时为教师再次对学生进行评价提供了可能。单元结束后累计每节课的分数并算出平均值,即是单元成绩。学期成绩的评定是累计每单元的成绩。
9、结束语
随着人们对体育课程本质认识的深入,对传统体育课程的片面性提出了诸多批评,纷纷指责教学过程重教轻学,传统体育教学也多局限于对教师的“教”作规定,而对学生“学”的指导不多。过分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对学生的主体性和主体地位重视不够。传统体育教学以知识为主的教学原则体系的框架,强调接受学习、机械模仿,过于关注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偏重系统知识技能传授式教学助长了学生体育学习的依赖性,扼杀了学习的创造性,更谈不上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只注重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对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及个性品质重视不够,难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传统体育教学不能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健康第一、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创新教育、学会学习等这些现代理念,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将面临彻底的变革。
参考文献
[1]钟启泉,体育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毛振明 毛振钢,体育教育内容改革与新体育运动项目,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3]夏思永,中学体育教材教法,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4]毛振明 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5]季浏主编,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
[6]中国成人教育报,浅析影响中学体育教育的主要因素,2003年第9期。[7]福建体育科技,浅谈中学体育教育改革的构思,2004年4月第2期。[8]中国成人教育,浅析影响中学体育教育的主要因素,2003年第9期。
[9]乐山师范学院学报,对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的理性思考及对策,2002年8月第4期。[10]宁波大学学报,关于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的探讨,2001年第3期。
[11]浙江体育科技,对在体育教育改革中实现体育愉悦性的探讨,1999年6月第3期。[12]武汉体育学院学报,论社会文化变迁与学校体育教育改革,2004年11月第6期。[13]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浅谈体育教育改革中的素质教育,2000年第1期。
第三篇:对体育教学中几个热点问题的探讨
对体育教学中几个热点问题的探讨
一、学科特点的再认识
重新论识体育学科的特点,强调体育是一门科学,这是由经验体育向科研体育转变的显著特点。体育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具有技艺性,科学研究的是客观规律,而技艺则强调的是主体意识,科学的思维是以求同思维为主,而技艺思维则以求异思维为主,发展科学的方针是百家争鸣而寻求统一的真理,而发展技艺的方针是百花齐放,既可以形成不同的流派和风格。
我们在探索身体健康发展的生理规律时,在探索运动技术的力学原理方面,理应遵循科学的原理,但在课程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组织方面则强调根据主体意识,这种差别是技艺类课程和纯科学类课程的最大差别,也是体育学科与理化学科的最大差异。问题是我们在学科研究中过多地强调了科学性,而忽视了艺术性,因而常用客观规律的唯一性来认识和处理体育教学中的问题,最终形成了统一课程,分类齐全的教材和划一的课的结构及标准化考核要求,忽视了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这一切都应该是课程改革的对象,如果我们的体育与健康课仍停留在传统教育教学的观念上,不思改革、不求发展、无疑将大大削弱体育教育教学的内涵。
体育教育还是一种情意类课程,所有学科都是以遵循认识规律为特征的。数、理、化学科基本上是探究客观规律,语文、政治、外语在人的主体意识得到改善的同时,也要探求客观规律。但是音乐、美术、体育虽然也包含了探求某些客观规律,但更多地是完善主体意识,当今的教学强调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意识态度、团队精神等,均是人所必要的非智力因素,而体育正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最佳课程。
体育学科具有科学性、技艺性、情意性所反映的各种特征,使它具备了区别任何学科的特色。因此,在课程的设置和实施方面也应该有自己的特征。
二、体育课程模式向多元化转移
我国的体育教学长期以来受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的影响,无论是把知识技能作为主要任务,还是把增强体质作为中心任务,始终没有走出三中心的怪圈,既以教师为中心、以大纲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全国一个大纲、一套教材、一个模式制约着学校体育的发展。近几年来各地各类学校在体育学科特征的探索中,建立了不同风格和流派的课程模式,提出了课程目标多元化、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方法快乐化、课内外一体化的改革思路。我校于1998年构建的“一主多选”教学模式,既保证主教材的教学又顾及学生对自选教材的兴趣,使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彼此融合与互补来完成课的教学。通过几年的实验性研究,于2001年4月完成了结题工作,我校被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表彰为“优秀实验学校”,实验课题被专家组评为“优秀级课题”,学校分管校长和课题组负责人被中国体育科学会表彰为“全国学校体育科研先进工作者”。实验性研究的初步成果,为我校体育课程的发展开了好头,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我校课堂教学形式的变革,尚缺泛完整性和系统性,资料积累尚不完善,学生对体育的认识能力,体育文化素养,运动潜能的开发,自我锻炼能力与习惯,终身体育思想等尚未达到理想的目标,需要在今后探索中努力提高教师的思德修养、钻研能力、吃苦精神,创造出适合于我校体育教学的特色。
三、在推广“快乐式”的同时正确评价“传统式”体育教学
对“快乐式”和“传统式”两种体育教学模式,都应用历史的视角和正确的观点加以评价和鉴别。
1.“传统式”教学
“传统式”教学的目标定位单一,在生物体育观的思想指导下“以体为本”进行教学,形式保守,成人化、公式化和刻板化的教学,严重抑制了青少年学生活泼开朗、爱玩好动的天性和本能,也压抑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个性特长、实践能力及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内容陈旧,方法落后,影响了学生自我锻炼的兴趣,厌学情绪、逆反心理及对抗行为时有发生,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运动技能不高,特长能力不强,导致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进入社会后生活质量下降。
但“传统式”体育教学具有许多亮点,如“传统式”十分注重遵循体育的基本规律,即认识规律、技术的形成规律、生理机制活动规律,还十分关注学生的组织纪律性的培养和意志品质的磨练,这些对现今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青少年十分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要舍弃其不利因素,保留、继承甚至发扬其精华部分。
2.“快乐式”教学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快乐体育”是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种教学思潮,80年代影响到我国,“快乐体育”是一种从终身教育和个性发展的需要,以兴趣为先导,从情感入手,对学生进行健全的人格教育和终身教育的一种全新的体育教育思想和形式,其核心是“以人为本”,把全面育人视为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其特征有以下几点:(1)快乐体育是通过体育体验运动的快乐感,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这是区别其它活动不能替代体育运动的主要原因。(举例)(2)快乐体育是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同等重要,注重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3)快乐体育使学生在欢乐中学习知识、技术、增强体质、塑造个性、发展特长。
有人把不负责任的体育课称之为“放羊式”的课,快乐体育是否也会陷入这一教学的误区。我们认为在教学中抓住以下四个方面,快乐体育就能沿着正确轨道实施。(1)针对性:从学生的情感需要、人格需要、身体需要出发,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建立在自身愿望的需要上;
(2)实效性:不仅要重视活动形式上的快乐,更应着重内在内容的实效性,既要在近期目标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激发兴趣,掌握方法,提高能力,满足成功感,又要在远期目标中形成终身意识,发展自我锻炼的综合能力,使体育成为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让体育伴随人生;(3)竟争性:体育运动具有营造良性竟争环境,“快乐体育”中的竟争性能有目的地发展学生的技能、战术、非智力因素和提高心理素质,进而获得勇敢拼搏、顽强进取的良好个性,达到进一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4)可控性:“快乐体育”教学充满挑战性和创造性,学生自觉自主的学习和创造性活动的开展,丰富了体育教学的内涵,同时对教师的组织与管理增加了难度,教师很难控制学生个体学习的需求,对指导和保证练习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控制教学过程的动态发展,协调好师生之间信息交流与反馈,使“快乐体育”具有可控性是实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四、抓住主要因素提高教学质量
1. 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己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目标,具有主体性的人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并在社会发展中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提高学习效能的主要因素。学生在课内外练习中表现出个体学习效果的差异,主要根源是学生学习主体性发展的差异。
从体育的角度看,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要来源于学生自身潜在意识因素和后天学习环境的直接影响,此种潜在意识决定了学生自觉参与体育学习的主体水平。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表现为参与练习的独立锻炼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组织活动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受诸多社会环境的影响,(1)学生文化学习负担过重升学压力过大,学生的精力偏重于文化学习,投放到文化课程之外自主锻炼时间较少,影响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2)独生子女家庭的到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
更迫切,包办代替因素过多,学生对家庭依赖性较强,主动参与学校、社会活动的意识和能力较差,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3)学生身体机能的发展状况,有时直接影响学生在运动中主体性的表现能力,身体素质与技能越强,主动学习与练习的兴趣越高,学习效果越好,反之,体质与技能较弱的学生感到技不如人,不愿意在公共场合中表现自己,主动学习与练习的兴趣逐渐淡化,学习效果较差。
“一主多选”教学模式客观上增加了学生自主性发展的时间与空间,学生在选项课中能轻松、愉快地参加自己喜欢的练习项目,在相互交流中增强合作能力,在相互竞争中提高运动技能,在自我追求中发展个性。
2.学生练习的有效时间
体育教学讲究精讲多练。对学生而言,学习效果的差异,一定程度上是必要的学习时间与实际耗费学习时间的差异所致,就是说实际练习时间是提高学习效能的主要因素之一。课堂教学时间是给定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练习时间是可变的,如何在给定的教学时间内缩短组织教学的时间,增加学生学习和练习时间,已成为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重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时间并不等于有效的练习时间。学生时常被常规的教学方法与练习过程所束缚,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浪费了有效的练习时间,运动量明显不足,从这一点来说,课堂教学个性结构的科学性、合理性是增加学生练习时间的主要因素。
3.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
学校体育教育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综合能力具有特殊功能和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体育的实践性、活动性和渗透社会活动的广泛性较之其它课程更具有直接的适用性,目前,虽然还不能完全被人们所理解,但随着经济和社会文化生活的发展,人们对体育功能的认知将进一步加深。
(1)学习能力
学生的学习能力主要是课堂教学中的接受能力和潜在课程中自学自练能力。而学习能力的高低,受学习兴趣、认知风格、技能储备、身体素质等因素的制约。其中主动学习是提高学习效能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对部分学生选项内容提出强制要求,由教师组织他们进行该项的体能与技能的强化训练,使他们的学习能力逐步适应选项要求;另一方面开展选项练习的互教互学,学生间的相互交流、相互竞争、相互促进对提高学习能力产生直接影响,并形成一定的学习与练习氛围,学生在自我表现和相互竞争中逐步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再一方面加强体育课堂教学之外的组织与管理,提出新的学习目标与要求,学生通过课余时间的自学自练发展自己的能力,教师定期组织检查、评定。
总之,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动力,学生自主练习和自我发展的不断追求是提高学习能力的主要因素。
(2)组织能力
体育活动中的组织能力是培养学生适应高校教育、走向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之一。包括个体参加集体体育活动的态度,对体育规则的理解和执行能力,对组织活动的目的、要求、方法及过程管理能力等。在“一主多选”教学模式实验中,采用同轨教学班级选项小组之间的多项竞赛活动,在活动类课程或星期六下午举行班级、年级间的各类体育竞赛活动,其中大部分竞赛活动在教师的参与和指导由学生自己组织实施,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了学生的组织能力。
(3)评价能力
学生在学习中的评价能力,主要包括对教师的教学评价、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三个方面。其中自我评价的能力最为重要,科学地自我剖析、客观地自我评价能找到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及原因所在,在教师的帮助下“对症下药”及时矫正,调节控制自己的学习行为,另一方面能激发自己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教学评价;主要是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职
业道德、教学方法做出综合评价,有助于教师改进,提高教学效果。相互评价;是指学生在相互学习中取长补短,在相互竞争中提高技能。对别人的评价能力,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自己认知水平。相互评价;也包括对心目中偶像的动作技术评价,如观看各类重大比赛的录像,畅谈自己的感受,从中受到教益,进一步明确自己新的追求和新的目标。
以上是当前体育教学中的几个热点问题,我们的认识、体会、做法与分析不够到位,敬请各位领导、同仁批评指正。
第四篇:调查:农民对当前农村热点问题的评价
虚心倾听农民群众的声音,是党和政府制定农村政策的重要依据。为全面真实地了解党和政府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为各级党政领导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提供第一手材料。近日,辽宁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在全省51个县(市、区)抽选了1530户农民家庭,开展了农村政策执行评价及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快速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农民对党在农村的政策执行评价的满意度较高,但存在的问题仍需引起重视。
一、对农村政策执行情况比较满意,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党在农村各项政策贯彻落实的如何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对农村政策执行情况从总体上看是比较满意的。土地承包政策是农村的基本政策之一,农民对土地承包政策的满意率达87.7%。72.2%的农民对减轻农民负担政策表示满意,表明近年来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对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满意率占70.5%,显示出大多数农民对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增加农民收入持认可的态度。退耕还林、还草是近年来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72.2%的农民对此表示满意。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扶贫工作力度越来越大,调查结果显示,71.4%的农民对扶贫政策的落实情况感到满意。对现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的满意率为60.2%。农村税费改革是当前倍受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当问及您对此是否了解时,24.1%的农民认为了解,42.6%的农民回答了解不多,33.3%的农民回答不了解。表明政策的贯彻实行还需向农民做更多的宣传解释工作,使广大农民认识和了解。
仍有部分农民对党在农村的政策落实情况不甚满意或不满意。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民负担仍然较重。19.7%的农民认为在落实减轻农民负担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8.2%的农民对减轻农民负担表示不满意,认为仍然存在严重的乱摊派、乱集资、乱收费现象,超越了农民的负担能力。二是扶贫力度尚需加强。24.2%的农民对农村扶贫政策执行情况的评价是一般,回答不满意的占4%。三是粮食收购政策的落实不尽人意。27.8%的农民面对是否满意的选择时回答了一般,12%的农民表示不满意,主要是认为收购部门压等压价、刁难卖粮户以及出售不方便等。四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难度较大。25.8%的农民对结构调整政策的落实不太满意,他们普遍认为,在当前形势下,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真正落到实处面临政府指导不力、信息不灵、缺乏资金和技术指导跟不上等一系列难题。
二、对精神文化生活期望较高,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任重道远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当问及您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内容是否了解时,31.7%的农民认为了解,48.7%的农民回答了解不多,19.6%的农民回答不了解。问及2002年您家人均纯收入与上年相比是否增加时,17.9%的农民认为收入下降了,其主要原因依次为受自然灾害、农产品价格过低和经营管理不善。对农村业余文化生活的评价是:表示满意的占41.1%,一般的占46.1%,主要认为当前农村业余文化生活比较单调,12.9%的农民对业余文化生活表示不满意。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增加收入的重要举措之一,对此我们进行了调查了解,45.8%的农民
第五篇:调查:农民对当前农村热点问题的评价
虚心倾听农民群众的声音,是党和政府制定农村政策的重要依据。为全面真实地了解党和政府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为各级党政领导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提供第一手材料。近日,辽宁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在全省51个县(市、区)抽选了1530户农民家庭,开展了农村政策执行评价及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快速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农民对党在农村的政策执行评价的满意度较高,但存在的问题仍需引起重视。
一、对农村政策执行情况比较满意,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党在农村各项政策贯彻落实的如何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对农村政策执行情况从总体上看是比较满意的。土地承包政策是农村的基本政策之一,农民对土地承包政策的满意率达87.7%。72.2%的农民对减轻农民负担政策表示满意,表明近年来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对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满意率占70.5%,显示出大多数农民对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增加农民收入持认可的态度。退耕还林、还草是近年来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72.2%的农民对此表示满意。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扶贫工作力度越来越大,调查结果显示,71.4%的农民对扶贫政策的落实情况感到满意。对现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的满意率为60.2%。农村税费改革是当前倍受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当问及您对此是否了解时,24.1%的农民认为了解,42.6%的农民回答了解不多,33.3%的农民回答不了解。表明政策的贯彻实行还需向农民做更多的宣传解释工作,使广大农民认识和了解。仍有部分农民对党在农村的政策落实情况不甚满意或不满意。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民负担仍然较重。19.7%的农民认为在落实减轻农民负担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8.2%的农民对减轻农民负担表示不满意,认为仍然存在严重的乱摊派、乱集资、乱收费现象,超越了农民的负担能力。二是扶贫力度尚需加强。24.2%的农民对农村扶贫政策执行情况的评价是一般,回答不满意的占4%。三是粮食收购政策的落实不尽人意。27.8%的农民面对是否满意的选择时回答了一般,12%的农民表示不满意,主要是认为收购部门压等压价、刁难卖粮户以及出售不方便等。四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难度较大。25.8%的农民对结构调整政策的落实不太满意,他们普遍认为,在当前形势下,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真正落到实处面临政府指导不力、信息不灵、缺乏资金和技术指导跟不上等一系列难题。
二、对精神文化生活期望较高,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任重道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xx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当问及您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内容是否了解时,31.7%的农民认为了解,48.7%的农民回答了解不多,19.6%的农民回答不了解。问及XX年您家人均纯收入与上年相比是否增加时,17.9%的农民认为收入下降了,其主要原因依次为受自然灾害、农产品价格过低和经营管理不善。对农村业余文化生活的评价是:表示满意的占41.1%,一般的占46.1%,主要认为当前农村业余文化生活比较单调,12.9%的农民对业余文化生活表示不满意。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增加收入的重要举措之一,对此我们进行了调查了解,45.8%的农民表示满意,42.6%的农民认为尚存在一些问题,11.6%的农民不满意,认为农村科技人员数量太少,深入村、户指导不得力,群众感到不解渴。对农村医疗卫生状况评价结果:42.9%的农民表示满意,评价为一般的农民比重较高,占43.2%,13.9%的农民回答不满意,认为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差,人员素质低,收费高,有病看不起。对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43.6%的农民是满意的,41.8%的人回答一般,14.6%的农民选择了不满意,有的甚至说从来未见过“三下乡”活动。可见“三下乡”活动在农村还存在死角。真正在农村普及“三下乡”活动,任务还相当艰巨。农村教育对增强农村发展后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至关重要,当问及您对农村教育状况的评价时,50.8%的农民选择了满意,认为近年来农村教育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农村教育受到相当程度的重视,普及率得到提高;选择回答一般的占35.3%,认为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师资水平较低;13.9%的农民回答不满意,主要是提出当前农村教育中收费过高问题相当严重,许多农户认为,供高中以上学生念书,其学杂费难以承受。在对农村治安状况的评价中,59.9%的农民表示满意,34.4%的人认为一般,对农村治安状况不满意的占5.6%。
三、农民对乡村干部基本满意,纠正不正之风仍需加大力度乡村干部处在农村最基层,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农民群众对基层干部基本上是满意的。在被调查的1530户农民中,对乡镇干部表示满意的占60.1%,回答一般的占33.9%,选择不满意的占6%。对村干部的满意率为73.5%,选择一般的占21.1%,回答不满意的占5.4%。对乡村干部不满意,其反映的问题主要是不思进取、不深入基层、贪占、吃喝风严重、知识结构不能满足需要和缺乏领导能力。我们对村务公开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73.5%的农民对村务公开表示满意,21.1%的农民选择的是一般,对村务公开表示不满意的占5.4%。与此同时,我们对XX年农民家庭农业投入资金情况请农民谈了想法,46%的农户计划增加投入,49.9%的农户表示将与上年基本不变,预计投入减少的农户占4.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