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巨野县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现状的研究

时间:2019-05-12 23:59: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巨野县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现状的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巨野县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现状的研究》。

第一篇:对巨野县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现状的研究

对巨野县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现状的研究

摘要:通过对巨野县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我县的体育教学存在诸多问。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和素质教育的理念,针对体育教师相关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设性要求。目的是为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参考资料。关键词:巨野县;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

教育部颁布《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从课程性质的界定、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结构的改变、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建设的要求与课程评价的改革等各方面都进行了明确的阐述。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通过对我县15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经济开发区部分中小学体育教改革现状的走访调查研究发现,中小学体育教育受传统观念和课程教学模式的影响,已明显的感到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开辟多种渠道,与时俱进,从内部创造条件,尽快提高中学体育教师的素养,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县中小学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及根据“素质教育”、“健康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思想来审视现行中小学体育课程,我县现行体育课程中的一些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教育观念相对滞后;课程目标与内容有脱节现象,课程内容中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成人化、竞技化运动内容太多,不利于学生运动爱好、专长和习惯的形成;教学手段和方法相对陈旧,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程学习评价简单化,过分注重学生的运动成绩而忽视学生的情感、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方面的表现;课程管理过分集中,不能较好地适应我县各地、各校的实际情况。

我县多数农村中小学只具有简单的体育器材,体育课堂常用器材的具备率不高,传统体育器材还占有一定比例;另外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常用体育器材不足,健身房、体操房等设施拥有率更低。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中小学生对学校体育设施的需求要体现出“适合年龄特征,有安全保护措施,娱乐且品种多样”的特征,目前我县农村中小学的体育环境极不平衡,迫切需要改建、充实和发展。

一部分体育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还不够深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对以往体育课程的继承与发展,并力图在实践中使其更趋完善。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分清传统体育教学的优劣,对这次课程改革的意图、方案、硬件软件等深刻理解并且消化,使其成为自己进行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另外教师行为习惯与课改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可分为传授式教学法和系统教学法。传授式教学在体育教学中是教师经常用到的。这就强调了教师的教而忽略的学生的学,老师所做的动作学生就跟着学,如果老师做错了动作,学生也必然做错。只要“依样画葫芦”就被认为是最好的教学效果,总之,我们从学生的技术动作中完全可以看出老师的影子。而系统式的教学方法非常重视学生技术动作学习的系统性,一些体育教师只要一提及运动技术的教学内容,总能讲得头头是道,眉飞色舞,在教学过程中又特别注重系统性地传授技术动作。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有必要这么系统地传授运动技能吗?况且,我们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要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运动员。这种系统教学方法的主要特征就是正规、正规、再正规。再加上传统体育教学手段过于单

一、枯燥,我们有没有想过:这样正规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喜欢吗?当学生不喜欢这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时,我们又怎么能教好技术动作、增强学生体质和素养呢?

体育教学过程由于是由很规矩的“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所构成的,因此体育教师们也常通俗地称它为“三段式教学”或“四段式教学”。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具有比较明显的缺陷和不足,最突出的不足是:在注重技术传授的同时,没有更充分地考虑到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认知、心理感应和社会性适应等因素,没有将这几个方面的培养和教育体现在教学过程的结构中,使这个教学过程在这些方面不具有很好的功能。另外,传统体育教学过程对技术要求过细,使学生锻炼身体能力的掌握服从于对技术细节的掌握;教学在“多练”的原则下不得不牺牲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活动,教学显得比较死板沉闷。这样一个千篇一律的教学程式,形成了一个墨守成规、毫无创意的教学模式。

传统体育教学以知识为主的教学原则体系的框架,强调接受学习、机械模仿,过于关注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偏重系统知识技能传授式教学助长了学生体育学习的依赖性,扼杀了学习的创造性,更谈不上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只注重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对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及个性品质重视不够,难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传统体育教学不能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健康第一、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创新教育、学会学习等这些现代理念,我县的中小学学校体育教育将面临彻底的变革。2 新课改下对体育教师的要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也对我县中小学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2.1 提高体育教师创新素养

教育要创新,首先要拥有一批具有创新素养的教师,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创新素养最重要的是有创新观念、有引导创新意识,其核心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中小学体育教师具备创新素养,才能在体育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在教学中积极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教学需要,将体育课程改革不断引向深入。2.2 吸取新知的能力

终身教育、创新教育思潮的勃兴,交叉科学、边缘科学和新兴学科的崛起,正在迫切要求跨入21世纪的中学体育教师具备一种更新知识结构、补充学术养料、拓展教育视野的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体育课程的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如不进行教学手段化的改造与拓展,就很难适应当今中学生的需要。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不断学习进取;不断吸取新的知识;不断为更新知识追加动力和压力,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2.3教科研能力

教科研能力是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是体育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是体育教师业务水平高低的重要体现。因此,中小学体育教师在继续提高教学能力的同时,努力提高科研能力。即要具有浓厚的科研意识;具有积极从事教科研的观点;具有潜心捕捉和研究问题的探求欲;具有实事求是的科研精神;具有立于善于探索、刻苦钻研、不守旧、勇于创新的品质。这样才能使体育教师从传统的“教书匠”转向具有科研意识的“研究者”,使体育教学工作从传统的“经验型”转向“教研型”。2.4现代教育技术能力

信息传播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迅猛发展及其在教育教程中的广泛作用,已经引发了人类发展史上的第四次革命。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因此,中小学体育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中小学体育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能够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尤其要学习掌握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相关知识,积极设计、制作、运用本学科的多媒体制作软件,以促进体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素养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所在。希望我县广大体育工作者从自身做起,为我县体育教育改革贡献一份应有的力量。结束语

我相信未来我县体育教学的内容会更加多样,学生和教师选择体育教学内容的权限更加宽泛,教学内容总体丰富多彩,而落实在每个学生身上又相对集中。新的体育教学内容随时进入教材,旧的教学内容经常得到更替,体育教学内容的娱乐性和文化性同它的健康性一样得到重视,体育教学内容摆脱“达标课”的困扰,体育教学内容将正真成为学生喜欢的,成为对学生未来的娱乐生活和身体锻炼真正有用的东西。

第二篇:浅谈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

浅谈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

----简阳市清风乡付家坪九义校李海军

体育活动是中小学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建国以来,国民的身体素质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健康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但毋庸置疑的是,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提高,除了生活条件改善外,更重要的是体育锻炼的加强。然而,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确实不容乐观。近年来,作为实施素质教育主要途径之一的学校体育教育获得了迅速发展。但由于地区差异,这种发展又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在广大农村,特别是某些偏远地区,体育教育面貌与现代教育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孩子对体育的渴望也就成了奢侈品,这对于无数渴望运动、爱好体育的儿童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体育师资缺乏并质量堪忧。师资为教育之根本,其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校在某学科领域的教学水平。乡村体育师资严重“贫血”,多数学校无专职体育教师,其专业基本功也十分薄弱。就我校而言现根本没有专职体育教师,基本是由数学、语文等“主课”教师兼教,教师的专业能力又如何提高呢? 2.体育教学设施落后当前,我市有的城镇学校拥有塑胶跑道、室内篮球馆和健身房等良好的体育设施,而农村的体育教学条件与城镇学校相比,差距很大。沙土地跑道、煤渣跑道遇到下雨,体育教学很难实施。在现有的农村体育教学中,由于人为因素和经费不足,也导致体育器材的严 重不足。再加上场地不好,器材消耗也较快,而常规体育器材利用率也存在着自

身的局限性,使体育教学内容很难落实,出现放羊式的教学,很难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化的体育课,也 就容易使学生产生单调、枯燥、厌学的情绪。还有的学校即使有一些体育教学设备,也大多不真正用于日常教学,而只在少有的公开课、比 赛课时偶尔亮相一下,其余时间则束之高阁如同文物展览。3.教学不规范。尤其体音美老师缺少与外界的交流和借鉴学习,多数教师无法胜任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诸如对韵律体操、民族体育等要求感到力不从心; 不少人不会备课,缺少教学资源,更无从设计规范的教案,探索新颖的教学方法;体育课上教师教得很吃力,学生学得很乏味,单一的教学形式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4、体育教师评价机制不健全在调查的农村小学中,制定的教师考核方案中,只注重语文、数学、英语等考试科目的 评价,忽视了体育教师教学成果的评价,严重地打击了体育教师的上进心,迫使许多年轻体 育教师转任“主课”。助长了小学体育教学的随意性和惰性化。针对我国乡村学校反映出来的上述问题,迫切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1.改变思想观念,提高对体育教育功能的认识 要改变当前乡村的体育教育状况,应首先提高对体育教育的 认识,各级管理部门及广大乡村体育应转变观念,严格执行《课 程计划》,按《大纲》要求实施体育教育;加强提高对体育教育 的认识,充分认识体育教育在乡村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而是增强学生身心素质的重要途径,使学生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正确处理和解决“正课”与体音美等“ 副课”的关系,让乡村体育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使其真正 成为推行素质教育的主力军。生活在广阔农村的乡村学生,时时处于大自然这一活动大空 间内,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城市学生所不及的,一些乡村 民间体育更是锻炼身心的独特“武器”。2.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根据广大农村体育师资严重不足的现状,为基础教育输送人 才的各级师范学校应结合社会需求,体现灵活而有针对性的办学 原则,如利用暑假及业余时间函授办班;县区中学师范、进修学 校利用本校条件开设短训班,并要求学生除搞好文化课学习之 外,加强专业训练,做到多能并兼;此外,县乡也可利用假期时 间聘请教师,有组织地挑选乡村学校有条件的体育,集中轮训。在此带动下,在岗体育更应钻研业务,研究教学方法,让校园内 你呼我喊,你追我赶,处处出现体育氛围。3.加强对教学设施投入,有计划地开展体育 学校应首先配备体育教学的基本设施,如教学用具、场地器 材、音响设备等。通过单位投资、社会赞助及勤工俭学等办法解 决资金问题,还可以自力更生自做教具(如铁环、“山羊”、轮胎 等)。此外,学校还应利用课余时间,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 多彩的体育;保证课时,不得随意侵占;应和其他学科平等地进 行教学、考核,使得体育教育从学生到家长、从教师到领导,以 至全社会都重视起来,为使学生进入自发、自由的体育锻炼境地 而努力。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义务教育 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正面临着从 阶段的中小学体育也已经出台,未有过的机遇和挑战,乡村体育教育任重道远。作为教育整体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位成员都应来关心、支持体育教育,尤 其要关注相对落后的乡村体育教育的发展,力争在较短时间内使 乡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的面貌有一个较大的改善,也只有这样,全 面实施素质教育才不致成为一句空话。

一、资金短缺。突出表现为学校的可流动资金不足,学校经费只可满足正常运转,没有自由发展的空间,不利于学校的发展。

二、生源问题。由于城市化发展道路,农村将逐渐向城市发展,城市、农村学校生源、学生质量相差悬殊。不少学生、家长在就读学校选择倾向偏向于教学条件相对好、师资较为雄厚的城镇中学。

另外由于农村学生家庭经济的问题,导致了不少学校优秀学生的流失。

三、教师外流现象严重。囿于城乡老师待遇、教学条件的巨大反差,不少教师都倾向于到城市工作,导致不少优秀老师的外流。而在乡村学校中,由于教师的缺乏,一个教师要教很多课,甚至不少教师得跨级、跨学科教学,导致教师教学压力增大,这样既不利于学校的教学,又导致不少教师因不

堪重负而选择转校。

四、教学条件相对满后。学校教学方式主要以黑板-粉笔的方式教学。此外,还存在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设备落后、仪器缺乏等现象。

第三篇:中小学教育改革

揭秘洋思中学与杜郎口中学、海慧中学的教改发展之路

摘 要:走进荆门市海慧中学,就可以感受到浓浓的课堂教学改革之风的温暖。海慧中学自2009年以来通过吸收全国优秀中学如江苏洋思中学、山东杜郎口中学的教育改革经验,并根据自身优势创设了“合育课堂”,更加呼应其标榜的校训“还拿百川,慧泽众生”。无论是海慧中学的“阳光教育、和育课堂”,还是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以及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都取得了重大的教学成就。成就背后的原因,可以概括为:注重合育、合群、合作、合享,强调自学、互学、练习的重要性,拼弃教师“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注重知识检测的导引作用;注重教学重点难点的合理突破;注意教学环节的巧妙设臵与科学安排。下面就以这三所中学的教育改革发展模式进行比较。

一、洋思中学的教学模式

泰兴市洋思中学本是一所地处偏僻的村联办初级中学。1980年创办之初,只有施教区6个村,2排平房,5个教学班,只有1名公办教师,4名民办教师,8名代课教师。教学设备几乎全无,课桌全是借的。就是在这样“三流办学条件、三流师资队伍、三流生源质量”的情况下,洋思中学成功的创立了全新的教学模式,创出了一流的教学业绩。现今的洋思中学已经是闻名全国。自1990年以来,洋思中学的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合格率一直达100%,优秀率居泰兴市之首,被江苏省授予“先进集体”、“ 德育先进学校”、“模范学校”;截止目前,来自全国各地到该校学习、取经的教育工作者近百万人。

洋思中学的成功主要是来源于它所独创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先学:在课堂上,学生在教师未开讲之前紧紧围绕本课时的学习目标,按照老师的自学指导要求进行自我实践、自我探究、自主学习。后教:在先学的基础上,师生就学生在先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的相互实践、相互探究、相互学习的互动过程。当堂训练: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数量的训练,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学习问题,从而加深对课堂所学重难点知识的理解。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结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以训练为主线,分为三个环节、九个步骤。

三个环节分别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九个步骤分别是:

激学: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兴趣; 导学:教师尽快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和相关练习以引导学生自学;

自学:学生依据学习目标阅读教材,完成课后相关练习和教师安排的练习;

互教:教师尽可能调动已经掌握知识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

班教:教师对于共性的问题面向全体同学教授;

导教:以上环节仍然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解决;

自练:在“先学”“后教”后,教师引导学生自我总结、自我提问、自我质疑,自我探究,从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互练: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之间围绕学习内容而进行的互检互测;

导教:教师出题引导学生练习,即教师根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由教研组或备课组的每位教师编写的学生练习。

二、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

杜郎口中学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曾是全县有名的薄弱学校,教学质量低下,学生厌学情绪浓重,辍学现象经常发生。1998年,一个原有60名学生的班级,到中考时仅剩下11名学生。一时间教师情绪不稳,教学秩序混乱,师生关系紧张,学校面临撤并。学校经过讨论分析发现,低水平的师资、近于空白的教学仪器设备、教师独白式教学、学生被动听讲等是导致学生厌学、学生辍学的重要原因。于是他们痛定思痛,决定背水一战——没有能力改善教师队伍和教学设施,就从课堂教学改革找出路,把课堂放开,让学生唱主角,对教学进行彻底改革。后来,杜郎口中学提出了“把课堂还给学生”,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敢于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观点;要求教师敢于创新,实行多形式教学。在此基础上他们又不断探索,提出了“三、三、六”的自主学习模式。自从2002年以来,杜郎口中学的中考名次以及初一年级、初二年级的统考成绩一直稳定在全县21所初级中学的前4名,其毕业生在高中所表现出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也比较突出。这种成绩的取得,主要是得益于它的“三、三、六”的自主学习模式。

“三、三、六”的自主学习模式:前“三”为“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的整体性的教学特点;后“三”为自主学习“预习—展示—反馈”的“三大模块”;“六”即“展示”模块的“六大环节”,分别是: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立体式:即围绕情感态度价值观、“双基”、过程方法三大目标,采用多形式的合作互动,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大容量:即以教材为基础,师生共同适度开发课程,实现教学的高效益。快节奏:即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学习的演进过程,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的方式,以促进学生高效率的学习。

“预习”模块主要任务是: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点、难点并初步达成学习目标。其基本过程是,学生根据自学后对内容的把握,教师根据对课程标准的把握,通过师生共同讨论,预设学习目标。然后,学生再通过自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形式初步达成预设的目标,并对自己找出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生成新的学习目标,为展示课做准备。

“展示”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并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本阶段的基本形式一般为: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回顾预习情况,进行组内、全班的展示和交流。通过形式多样的师生、生生的互动学习、感受交流,根据学习进程,不断生成新的学习目标。

“反馈”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对前面的课进行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本环节尤其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进一步检查落实情况,能否达到三维目标。这一环节主要利用好“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战略,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其中,“展示”模块的六个环节,其职能如下:“预习交流”“明确目标”的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分组合作”,教师口述将本节学习任务平均分到小组内,一般情况下每组只完成其中一项即可;“展现提升”,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自己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等;“穿插巩固”,各小组结合组别展现情况把自己组没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达标测评”,教师以试卷或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

三、海慧中学教学模式

荆门市海慧中学是一所公办学校,前身为市一中,1999年初中部独立建校,位于海慧路。在“十五”期间走过了一条超常发展之路。教学班级由原来的20多个扩大到47个,学生由1000多人增至2500多人,办学水平从原来的一所由高中剥离下来的薄弱初中部变成了全市首屈一指的强校大校,成为省示范中学、省文明单位、中国基础教育网络实验学校、教育部西部教育顾问单位、我市唯一入选“中国百年经典名校200强”的学校。学校名称含义为:海纳百川,慧泽众生。

海慧中学以建设“魅力课堂”为抓手,吸取全国各地学校成功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结合本校的教育科研实际,创建了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和育课堂。其内涵在于和谐育人,合作成长,学本课堂,生本教育;其核心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育课堂”教学模式表现为一下特点:

1.让“阳光”洒在每个孩子心上。“阳光教育”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了孩子的独特体验,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创新的能力和积极乐观的心态,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秀的品格。

2.合育、合群、合作、合享—合作意识心意迭出。与传统的课堂模式不同,“合育课堂”的座位不是传统的“秧田型”,而是增强合作意识的团结协作的“马蹄型”。教室里激情四溢的宣传语扑面而来“我的课堂我主宰,我的人生我把握”、“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功”;教室四周全是黑板,课桌分8组有序排放,每组五六个学生围坐,便于小组内的预习交流,教师穿梭个小组进行针对性地点拨。预习交流后,检测展示,学生走上讲台,自由分享学习成果。这种合育、合群、合作、合享的理论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谐育人。

3.全新的授课模式。“合育课堂”注重小组的交流、总结和归纳,整堂课教师讲课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所讲全是引导、启发和点拨。在小组汇报成果之后进行补充、总结、归纳、概括,衔接新旧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链条,教师点评拔高,预留问题。整个课堂充满生气,张扬个性。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是求知的主人、思考的主人、提问的主人、解决问题的主人;教室是孩子们学习的乐园、交流的乐园、成长的乐园…… 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了学习效率的„五个最大化‟即:一是时间上的最大化。把新知识的初步把握通过自主预习放在课前完成,实现了师生课堂交流研讨时间上的最大化;二是空间上的最大化。课堂上增设了黑板,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三是互动范围最大化。以小组为单位的座位模式和以汇报讲解、质疑讨论、教师引导、点拨、拓展、提升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让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范围达到最大化;四是思维训练最大化。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规律由他们自主发现,方法由他们自主寻找,思路他们自主探究,问题由他们自主解决……这种自主学习的过程,让学生思维品质的训练达到最大化;五是能力培养最大化。四十五分钟的课堂上,学生要经历听、说、读、写、思、问、议、评、演等多种感官体验,各种素质和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有效训练,实现了课堂能力训练的最大化。”

4.这是一个完全开放的、互动的、平等的、自由的课堂模式,其鲜明的他点表现在自由性、主动性、互动性、开放性、民主性、合作性、亲和性,定位于自助预习、合作探究、展示提升、树立策评。这是充满人文气息的课堂、充满知识魅力的课堂、充满问题探究的课堂、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这就是充满阳光的“合育课堂”。

四.三所中学教学模式的成功原因的分析

无论是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还是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以及海慧中学的“合育课堂”都取得了重大的教学成就,我们就其成功的原因,作如下分析:

(一)强调自学、互学、练习的重要性,拼弃教师“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

洋思中学的“先学”环节中的“自学”“自练”阶段,杜郎口中学的“预习”模块和“预习交流”环节,海慧中学的预习交流和合群、合作、合享—“合作意识”都是对学生“自学”的重视与强调。可以说,“自学”作为中小学教学模式的必要组成部分,是不可缺少的。

洋思中学的“互教”、“互练”环节,杜郎口中学的“快节奏”、“展示”模块、“预习交流”、“分组合作”,海慧中学的小组交流、汇报以及实现学习效率的“五个最大化” 等环节都是“互学”的表现。“互学”就是互帮互学,它有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学习合作性,并使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解决学习问题。

洋思中学的“自练”、“互练”、“导教”环节,杜郎口中学的“大容量”、“反馈”模块、“分组合作”、“穿插巩固”,海慧中学以小组为单位的座位模式和以汇报讲解、质疑讨论、教师引导、点拨、拓展、提升为主的教学模式使互动范围最大化等环节都是“练习”的表现。“练习”的目的就是巩固知识,使学生能够牢固的掌握知识。

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海慧中学三所中学的教育模式虽然不同,但它们都重视自学、互学、合作意识的重要性,因此,课堂教学就不可能是“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剥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上述两所学校之所以能够取得卓著的教学成就,与他们教学模式中重视自学、互学、练习等主体性演练是分不开的。

(二)注重知识检测的导引作用。

检测有多种功效,它可以“逼迫”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认真的巩固与复习,它可以利用检测结果来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它可以激发学生提升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勇气,它可以成为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中枢环节。

洋思中学与杜郎口中学、海慧中学都非常重视知识检测的导引作用:

洋思中学在其教学模式的最后两个环节即“互练”“导教”环节中,安排了相应形式的检测过程。在“互练”中,其通过教师指导,让学生之间围绕学习内容而进行互检互测。在“导教”中,其通过教师根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让教研组或备课组的每位教师编写学生的练习题。

杜郎口中学在“反馈”模块和“达标测评”环节,强化了知识检测的引领作用。在“反馈”模块,要对前面的课进行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这个环节特别注意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进一步检查落实情况,争取达到三维目标。在“达标测评”环节,教师以试卷或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

海慧中学在预习交流之后,检测展示,让学生走上讲台,分享自己通过预习所掌握的方法进行解题,汇报成果之后,其他小组进行补充、质疑,教师加以引导、点拨、拓展、提升,从而形成了以汇报讲解、质疑讨论、教师引导提升的课堂教学模式。

总之,检测的作用不能忽视,检测组织的是否科学、频率是否合适,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不可低估的推动作用。

(三)注重教学重点难点的合理突破。

教学重点难点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教学的关键环节,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主要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洋思中学与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中,对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非常有力度。

洋思中学是这样做的:在其教学模式的第六环节,也就是“导教”环节,对于前五个环节仍然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教师要创设条件启发并引导学生解决;在第七环节,也就是“自练”环节,教师会引导学生自我总结、自我提问、自我质疑,自我探究,从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杜郎口中学是这样做的:在“预习”模块中,其主要任务是“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点、难点并初步达成学习目标。”这个基本过程是:学生根据自学后对内容的把握,教师根据对课程标准的把握,通过师生共同讨论,预设学习目标。然后,学生再通过自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形式初步达成预设的目标,并对自己找出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生成新的学习目标,为“展示”课做准备。

海慧中学针对教学重难点,提出了先预习,在检测展示,通过这种方式确定针对学生的难点及重点。针对重难点,小组的自由交流和质疑讨论把“矛盾”堆到最高点。那么,教师此时就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难点一一突破,学生从热烈的讨论之中转入教师的引导、拓展、提升,其思维得到训练,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因此,教学重难点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去确定,这才是真正的教学重难点。

总之,两所学校对教学重点难点的合理突破,为其教学质量的腾飞奠定了基础。

(四)注意教学环节的巧妙设臵与科学安排。

教学环节的设臵与安排,体现了学生掌握知识的顺序是否合理。经过巧妙设臵与科学安排的教学环节,可以促使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掌握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洋思中学与杜郎口中学,正是领悟到这种真谛,在教学模式的环节设臵与安排上,达到了巧妙与科学。

先看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以“学—教—练”为主线,体现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自然规律的发展过程。“先学”中的疑问在“后教”中会得到重点的指导,这就比“先教”而“后学”更科学、更符合知识掌握的一般规律。在“先学”而“后教”之后,接着进行“当堂训练”,就会使知识得到及时的巩固,使其更深刻的印刻在学生的大脑皮层里。

再看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的自主学习模式。实际上,前“三”的“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是一种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一种教学的定性要求。后“三”的“预习—展示—反馈”等三大模块是主要的教学环节之体现。其中,“展示”模块是精华之精华。因此,对这个模块又进行了细化分解,这就是“六”。这个“六”就是“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等。由此可以看出,该套教学模式的教学环节的设臵是层层递近、主次分明的,体现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性与渐进性的客观过程。

最后看海慧中学的“合育课堂”教学模式。它实际上吸收了以上两所中学的优秀思想与经验,确立了以民主办学、合作创新为原则进行课堂教育改革。阳光教育,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由自由、民主、合作、互动的课堂教育模式完全取代了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全面发展。

第四篇:论素质教育与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

论素质教育与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

张福升

(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摘要:在体育教育界特别是中小学体育教育界,提倡实施素质教育,开展中小学体育中的素质教育实践已经有好些年了。然而,这些年来,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着对素质教育理解不深、不透、不全的现象、甚至出现了一些认识上的误区。结果出现了日头上的大谈素质教育,实际中还是摆脱不了“应试教育”、“本本教育”等阴影,给中小学体育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带来消极影响,出现了一些负面效果。为此,需要我们进一步深人理解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扬,确实从本质上科学把握素质教育这一理论的实质,从而真正提高我们在中小学体育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效果。

译文:In the education circle of sports especially sports education circle of the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s , recommend implementing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launched the quality educational practice in sports of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s better year ago.But in these years , have to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understand darkly , completely , the whole phenomenon also in actual operation, appear some know mistaken idea that have even, result appear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of discussing of sun, can't get rid of shade such as “ exam-oriented education ” , “ this education ” in reality, bring the negative influence to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in the sports education of the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s , has presented some negative results.For this reason , need us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scientific internal field of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thoroughly , really hold the essence of this theory of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scientifically from essence , thus really improve ability and result that we implement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in the sports education of the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s.关键词:素质教育 改革 多样性 前言

“素质教育”作为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现的、对立于“应试教育”的一个概念,发展至今已有1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在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理论上发展起来的产物。《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可以说,素质教育的理念已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家庭和社会各界人士所接受。素质教育也由区域性试验发展到全面实施。这为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也给学校体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改革契机。为此,本文试图通过探讨素质教育的概念及中小学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当前中小学学校体育的现状,为学校体育改革提出一点建议,以供讨论。2 素质教育的概念

理解素质教育首先应弄清楚什么是素质。从广义上说,素质是指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的作用,通过自己内化后形成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思想道德、知识、身体、心理等品质。从狭义上说:素质指的是从生理、心理学方面界定的先天异常素质。还有一种介于广义和狭义之间的理解是指主体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即发展潜力。我们一般所说的素质指的是广义上的素质。素质教育则是利用人的先天遗传,通过环境和教育的积极影响,在对学生已有发展水平和可能发展潜力做出准确判断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有的人将素质教育理解为:人的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全体人的发展;有的则将素质教育作为“应试教育”的对立面,从“纠偏”的角度进行理解,是强调全面发展的教育;也有人认为:素质教育实际上是理解人格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和学会生活,等等。综合各种观点,发现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点,即强调教育的全面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可以理解为: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各个方面,使之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以努力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目标。相对于应试教育来说,素质教育更符合教育发展规律,是更高层次的教育。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素质教育是一种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它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三个面向的四有人才”为重点,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学校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教育的主要内容。因为人的发展离不开身体的发展,身心素质的提高是人的各种素质得以健康发展的基础。毛泽东同志早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就精辟地指出:“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实践证明,体育不仅可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体质,还可以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陶冶情操,发展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正是体育的本质功能和首要任务,因此,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体育。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中小学学校体育的现状 4.1 “应试教育”下学校体育的现状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认识的偏见,体育在学校教育中并没有应有的位置。这在中小学中表现得较为突出。不少学校的领导、教师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把“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标准,体育被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和处境。不少学校的体育课常被占用和排挤,有的甚至对一些学习优秀、有望升学的学生放宽了对德、体的要求,这是很危险的。再者,由于不受重视,不少体育教师产生消极对待的态度,体育课流于形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更谈不上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而学生迫于升学压力,减少甚至放弃了体育锻炼,以至于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等等。

4.2 “应试教育”下学校体育存在的弊端

4.2.1 体育教师专业素质不高,知识面较窄,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单调,局限于小范围、低水平的多次重复;教学组织形式单一,不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沉闷,缺乏生动、活泼等等。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4.2.2 教学内容不全面。由于中考增加了体育加试,考试成绩计入总分,从而步入“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学内容和方法采用急功近利的做法,紧紧围绕考试内容进行教与学,考什么就学什么,练什么,单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应试能力,缺乏全面性,使体育课单调无味,容易挫伤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4.2.3 只注重代表队的训练,忽视了全体学生素质的提高,体育经费、场地器材等向运动队倾斜,使大部分学生因缺乏体育活动场地、器材和有效的组织管理而减少体育活动的参与,从而影响了身体素质的提高。不少学校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以竞技运动的成绩和在运动会上取得名次、奖牌的多少作为评价体育工作优劣的主要标准和依据,全体学生的体育发展被忽视。

4.2.4 只注重运动技术、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向学生传授必要的体育知识、卫生保健知识,忽视了学生终生体育意识、能力和习惯的培养,以至于学生毕业后学校体育的后效不大。

4.2.5 体育的评价手段单一,缺乏合理性。学生考试评价“一刀切”,仅以考试成绩的高低来衡量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果,是竞技体育中“软淘汰”的做法。对中小学学校体育改革的建议

5.1 学校体育改革首先应从思想意识形态入手,正确认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转变认识上对体育的偏见。只有得到正确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把学校体育摆放到正确的位置上来,学校体育才会得到健康的发展。5.2 学校体育本身也应充分剖析和认识自身的不足,进行必要的改革和扬弃。5.2.1 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教师水平的高低、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学校体育工作的效果和质量。因此,应注意体育师资的培养,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以促进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推动素质的全面实施。

5.2.2 对现行的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改革,着重培养学生的终生体育意识、能力和习惯,把全民健身融入学校体育之中。使学校体育不仅教会学生基本的运动技术、技能,还教会学生必要的卫生保健知识和体育知识,使学生学会健体,在将来脱离学校步入社会后仍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锻炼身体,从而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

5.2.3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展教师的主导作用。活动中,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体育教学过程应该是生动、活泼、知情意行并重的,师生关系应是“教为主导、学为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体育课教学要改变单向的“教→学”的模式,改变“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教学对象应由少数转向全体,教学手段、方法整体优化,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因材施教,适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还应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练习时间,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启发学生的智力,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个性的发展。使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将所学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5.2.4 改革评价体系,运用全面、合理的方法和手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考试不是应试教育的专利,素质教育也要考试。考试不仅具有评定和选拔的功能,还具有预测、诊断、反馈、激励等作用。如何选择合理的、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评价手段和方法是我们应当解决的问题。传统的考试采用统一的标准衡量全体学生的学习,这显然缺乏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我们认为: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应体现出评价过程的动态性,从考察学生的时态入手,着眼于未来的发展,使发展评价多于静止评价,过程评价多于终结评价。也就是说改变过去“一切量化,量化一切”的“一刀切”的做法,采用“成绩=考试成绩+综合评定+进步程度”的评价方法来评价学生,这样不仅可以比较客观地衡量不同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又不易挫伤学生的心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学校体育的评价体系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进步和发展。结束语 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神圣使命,对提高国民素质,培养“三个面向的四有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教育改革大潮中,学校体育改革应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充分认识自身的特点和缺陷,不断弃旧扬新,不断完善和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做出切实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康宁.试论素质教育的政策导向[J].教育研究,1999,(4).[2] 周红律.关于素质教育与学校体育初探[J].武汉体院学报,1998,(3).[3] 赵立,韩桂凤.论素质教育与中小学体育的改革[J].武汉体院学报,1998,(3).[4] 赖天德.试论素质教育与学校体育改革[J].中国学校体育,1998,(1),(2).[5] 崔冬霞,梁宝君,刘纯献.素质教育——学校体育改革的永恒主题[J].学校体育科学1998,(2)5

第五篇:我国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现状研究综述(最终版)

我国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现状研究综述

一、体育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乔梁学者在《甘肃省义务教育阶段城乡中小学体育教师资源现状与合理配置研究》中总结出:体育教师资源是学校体育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人力资源,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这一互动过程中重要的因素,中小学体育教师是实施和执行《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体育教师的素质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效益发挥的水平[1]。

陈盼盼等学者在《21世纪我国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建设现状分析》中总结出: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直接实施者,其工作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提高学生身心及社会关系的发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个人自主性和终身健身理念[2]。

综上所述,总之,体育教师是学校教育人力资源中重要的一员,是学校体育教学中重要的因素。因此,建设一支业务素质强,质量硬,结构合理、稳定的教师队伍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根本,同时也是提高我国农村青少年体质的关键所在。

二、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的现状

(一)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配备

2005年常青对辽宁省5个经济条件偏下的地域的专职体育教师队伍进行了调查,调查指出:专任体育教师偏少。体育教师占总教师数量比例小,相对于农村中小学的语、数、英、物理、化学教师占教师总数60.1%的比例来看,体育教师仅有2.41%。乡镇中小学校平均有体育老师1.68人,而村中小学仅有0.59人。

苏转平等学者在《中国西部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中总结出:关于体育教师配备,国家教委规定,城镇小学和农村中小学每7至8个教学班配备1名专职体育教师;中学每6个教学班配备一名体育教师。若按此标准衡量,新疆农村中学缺额体育教师20.7%,农村小学缺额40.6%;宁夏在128名体育教师中专职体育教师仅有3名,体育教师与教学班之比是1:11.82,这与国家的标准相差甚远。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还严重缺额,特别是西部比较落后的地方。大部分体育课都是由其他任课教师兼任,体育专职教师十分馈乏。如此一来,就造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中小学上体育课呈现放羊式教学,体育课形同虚设,严重影响了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及课外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年龄、性别结构现状

谭祝平学者在《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现状研究》中总结出:四川、湖南、广西、贵州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中小学中体育老师年龄最大的有59岁,最小的有24岁,中年教师人数排第一,老年最少;男性教师是女性教师的3倍,男女比例相差很大。

袁艳红学者在《湖北省少数民族地区中学体育师资队伍现状及发展对策》中通过调查54所中学发现在总共202名体育教师中有168名男教师,34名女教师,男女教师的比例严重失调;并且202名体育教师中在20~39岁之间的教师占到60%,体育教师普遍年轻化。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年龄、性别结构不合理。体育教师的年龄逐渐趋向于年轻化,这样不利于教学的创新和提高。同时,体育教师在性别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女体育教师的比例很小,这与人们的传统观念是分不开的。

(三)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状况

苏转平等学者在《中国西部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中总结出:所调查的7省中具有本科学历的体育教师非常少,专科学历也为数不多,只有32%-68%的农村体育教师具有中师学历。贵州省有93.83%的学校没有本科毕业生,64.03%的学校没有专科毕业生;青海农村初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体育教师占38.7%,小学体育教师绝大多数在中师以下。

常青学者在《辽宁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现状研究》中总结出:我省农村中小学至今仍无研究生毕业的教师。农村初中教师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10.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农村小学教师中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23.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6%。教师业务素质不高,教学方法呆板,教学效率较低。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中高学历体育教师偏少,低学历体育教师依然存在,科研成果欠佳。现在在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学历普遍不达标,学历层次偏低。正是因为农村体育教师学历偏低,科研水平不够,造成目前农村中小学的体育教学质量提不上去,学生们的体质健康得不到很好的改善。

三、加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加大农村体育教师数量的配备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当地有关部门应该适当增加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编制名额,解决农村专职体育教师不足的状况,提高农村体育开课率。其次加大对农村或是偏远地区学校教育资金的投入,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鼓励高校毕业生走进农村,促进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

(二)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调节体育教师的年龄和性别比例。尽量使农村中小学的体育教师在年龄上老、中、青教师的结构趋于合理,性别比例尽量平衡,从而来满足学生们的需求。

(三)加大对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实施送教下乡政策,建立城乡体育教师交流互动平台,通过城镇中小学有经验教师的传带教,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加强对体育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创新,改变以前体育教师上课解散集合下课的陈旧模式。从而来提高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

下载对巨野县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现状的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巨野县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现状的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乐山中小学阳光体育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乐山中小学阳光体育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方法,对乐山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 为如何有效地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给各个......

    浅析中小学教育改革[五篇]

    浅析中小学教育改革 通过学习《中小学教学改革动态和发展趋势》,基本了解了两种成功的学习模式。“三三六”模式和“合作课堂”教学模式。两种模式即有共同点,又各有千秋,下面......

    云南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中小学文化教育现状的研究

    云南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中小学文化教育现状的研究 【摘要】体育与教育相结合是我国业余训练改革发展之路, 它既是竞技运动的客观要求, 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遵循普通......

    中小学体育的现状与思考111

    中小学体育的现状与思考 1 研究目的 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卫生部、国家民委、国家科委联合对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了普查,发现学生的耐力、柔韧性、肺活量等状况较之1......

    我国中小学民族团结研究现状综述

    我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研究综述‎ “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重要保证。”我国多民族‎的国情决定‎了民族团结‎教育始终是‎中小......

    我国中小学民族团结研究现状综述

    我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研究综述“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重要保证。”我国多民族的国情决定了民族团结教育始终是中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教......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现状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现状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推进,我国基础教育界经历过近乎狂热的欢欣鼓舞,也经历过改革带来的困惑、矛盾和不安,为了总结课改经验,研究解决存在的......

    中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畅想

    中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畅想 国际著名教育改革理论专家哈维洛克(R. G. Havelock)教授曾对“教育改革”作过如下定义:“教育改革就是教育现状所发生的任何有意义的转变”。教育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