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学新模式

时间:2019-05-12 22:32: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的教学新模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的教学新模式》。

第一篇:我的教学新模式

我的教学新模式

润城小学 张旭光

当前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的中心任务,是实施高质量基础教育的必由之路,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牵动整个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系统工程。做为一个基础教育工作者应顺应时代发展,深入把握创新教育的精髓,树立明确目标,在明确目标并有理论指导的前提下勇于探索创新之路。

创新教育课程改革涉及的内容极其丰富。它不仅是意识的改革、教法的改革,也不是语文课、数学课改革专利,它是小学各学科都应积极探索和研究的新课题。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美术课教学也必须走进创新教育的课程改革行列之中。近两年来,在美术课上,我大胆地进行尝试,并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效果。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如下:

一、美术课重视“听”“说”教学环节

以往,在人们的意识当中,小学的美术课应以学生画为主,课上,老师利用几分钟的时间做简单的讲解和交代,学生们便开始动手完成作业。一节课的时间几乎都给学生绘画用了,这样的一节美术课,似乎静谧有余而活跃气氛欠佳,这样的美术课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

小孩由听话到学话,学生整天在课堂上听老师讲授,平时听人交谈等,从认知角度看,“听”是第一位的,“说”是表达思想情感与人交往的主要形式,而在我们教学时又往往疏忽和削弱了这两个方面。良好的口才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础,我经常给同学们讲述古今中外的“铁嘴”故事,从诸葛亮舌战群儒到朱熔基答中外记者、从俄国诗人普希金到革命导师列宁,在欣赏他们思维敏捷、妙语连珠之余,激发学生的仰慕之情,促使他们乐于言谈,乐于交往。我把“听”和“说”放到整个教学环节当中,有意创设抢答意境,进行补述竞赛。让“听”与“说”在课堂上占有一席之地,无疑是一种强调。其一,使学生认识到“听”、“说”不是语文教学专利,“听”和“说”也是美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和训练内容。其二,置“听”、“说”于特定的学习活动中,尽可能营设良好氛围,让学生多思、多想、多发表见解,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见解要给予真诚的指导,对其中的闪光点要给予及时热情的肯定和鼓励,使多数同学都能积极参与此项教学活动中,提高了“听”、“说”训练的实际效果。学生带着问题听,联系实际说,“听”和“说”都有着明显的针对性。他们边听、边记、边思考,听了说,欣赏了评说,评论他人、结合自己说,“听”和“说”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又为“画”做了前期准备工作。

二、“赏”与“画”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再创造

“听”和“读”是一种吸收,“赏”与“画”在某种意义上则是一种再创造。“听”、“说”、“赏”、“画”虽自成体系,却并非彼此孤立,它们互相渗透,密切联系,互相促进。美术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在遵循规律的同时必须勇于创新。若美术教学仅就一方面、一条渠道、一种训练,学生的绘画水平是难以提高的。如果美术教学中只侧重学生绘画技能的提高,不注重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技能再高却不能创作出有思想的东西来,无疑是一种缺憾。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必须从求异意识开始。我重点在想象画教学中进行了训练。首先,根据学生的理解力和接受能力,给他们讲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用多媒体)以唤起他们的浓厚兴趣,继而产生丰富的联想。其次,我强调从观察入手,让学生“画日记”或“周记”以此扩大他们的形象信息量,形成更多的形象记忆。再次,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想象力,如给学生一个不规则的线条图形,然后,让其想象添加,使其成为一个具体形象,这是迁想状物、借形造像的发散思维造型创作画,学生的想象添加各有特色,充分发挥了个性,体现了求异求新的能力。鼓励学生随时随地动笔画,每周都要进行一次学生自创作品展评。另外,学生还应该多欣赏、多交流。教师组织同学之间进行作业赏评,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名家名作赏评,甚至鼓励学生给名家修改作品,发展其个性,培养其特长,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异想天开、别具一格,教学中只有多渠道、多方式,反复训练,才能使学生思路逐渐开阔,逐渐形成创造性思维能力。惟有加强“听、说、赏、画”的横向联系,强化训练,才能有效地产生使学生绘画技能全方位发展的综合效应。

三、有意识调动教和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教师精心设计,科学安排,以参与意识起主导作用。例如,我每节绘画课也准备一幅相应的作业,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我的作业进行评议、修改、打分,如此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学中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讲究实际教学效果,通过直接参与和成功激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展典型多样的学习竞赛活动,为学生提供听、说、赏、画广阔的用武之地,使学生有更多的学习训练机会,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了,即兴发言争先恐后,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四、强化课堂教学中美术双基的的落实

新课改后的美术课堂教学需要大胆创新,但万不可只注重创新课堂形式,而忽视了美术双基的传授,毕竟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这一总目标是建立在对双基掌握提升的层面上的。美术学科的独特性决定了美术教学应遵循的规律和原则,决定了教学的模式和基本方法,美术课堂教学的形式要尽可能多样化,但万变不离根本,各种美术活动要为教学目标服务,只有这样,美术活动才能成为学生学习活动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才能真正的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服务,成为美术“新课改”过程中创新教学的主旋律。也只有在掌握一定美术双基后进行的自由作业才更具创造力、生命力,更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符合“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新课改”过程中教学形式的创新、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等,最终都应体现美术基础教育的价值,落实在美术双基教学的基础上。新课改之前过于强调双基的传授是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课改后的放弃双基教学更是不可取的。教师是课堂的灵魂,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课堂上不应该完全放弃教师的主动权,把所有的权利交给学生去调控课堂,对于传统的双基教学不应该完全放弃,该要教师讲的知识技能不能少。我们所要思考研究的是如何开展双基教学,使得美术教学变得更“美”。

总之,在探索实施创造性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要运用各种方式和手段,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和表现自我的机会,要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即使是幼稚、荒唐的想法,也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不能简单地否定,更不能讽刺奚落。要善于运用语言和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对学生学习过程中与众不同的见解,成功的尝试,思维中合理的成分以及每一点细小的进步,都要适时地给予热情地鼓励和必要的肯定。

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在一种自由愉悦的氛围中,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中,好奇心和求知欲才能得到充分的满足,主体能动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创造欲望和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表现,创新教育的教学才能顺利实施。

第二篇:构建教学新模式

读张卓玉《构建教学新模式》有感

高三生物组 林海燕

题记--------21世纪的中国面临着诸多挑战,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理念都处于一个转型阶段,哲学上说:永恒不变的真理就是永远在变化,任何一个理念只有适应社会,能促进进步的在实际意义上才赋予其正确,对于教学模式也是如此,只有改革才会有进步的可能,墨守成规永远只能做井底之蛙。

张卓玉先生的《建构教学新模式》应社会要求而生,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教育模式的必然命运亦面临着转型,教学要求新模式早就不是什么新名词,但理想永远丰满,现实永远柔弱骨感,很多人仅仅停留在思考的层次上,而思考却不作为只会让人纠结不会产生任何实际意义,时代总是造就英雄,总会有那么一些人勇于改革,张卓玉先生提到的“杜郎口风暴”“新绛中学”就是敢于吃螃蟹的先锋部队,那么为何要重新建构教学模式?

重新建构教学模式是社会转型的要求,教育教学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整体节奏。当社会发生根本变化的时候,学校工作必须跟着发生变化,否则社会会抛弃教育,再者传统教学模式“班级授课制”已经不适合人才的培养和社会的需要,班级授课制往往以教师为主体,而学生学习处于被动地位,在上课前每个学生并不知道这一节课要讲解哪些内容,上课仅仅是填鸭式的,学生在40分钟马不停蹄的记忆,根本就没有质疑思维的时间,如果把这样的课堂比喻成一列运转着的火车的话,唯一运转的动力装置就只有老师,而我们的学生就被牵拉着运转,这样学习的实效肯定不言而喻了,而倘若转换新的模式:“尝试项目性学习”或者“颠倒的课堂”,让学生课前就进行预习,课堂中让学生自主针对预习内容讨论思考,最终让他们在讨论质疑过程中自我得出规律和结论,这样不仅挖掘了学生的主动能动性,另一方面使得每一堂课都能达到少时高效,提高质量,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一个小小动力装置,在教师的配合下让课堂有如动车高速运转。

建构新的教学模式一直以来是教育同行的梦想,早在2001年教育部就在新的一轮课程改革的时候明确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自主、探究、合作”,然而十年来只停留在理念层次,所以加快制度化结构化的实施自主探究合作步伐是有必要的,我校于今年在曹校的带领下开始推行新的教学模式“活动前置式教学模式”,该模式体现了新课程 的基本理念,倡导积极主动参与和体验的学习方式,其模式与“尝试项目性学习”或者“颠倒的课堂”异曲同工,具备了新模式的三大构成:第一个是课前小组学习,第二个是课堂展示交流,第三个是课后巩固提升。“活动前置式教学法”旨在通过“指导预习、反馈学情——以学定教、互动释疑——当堂训练”、检测达成——方法归纳、弥补巩固”四个环节,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质量,并且教学质量不仅仅局限于学生的成绩,更注重学生的全面的发展,学生的整体能力的提升,其核心内容亦响应了新模式的核心“学生探究”,将课堂的主动权交予学生,让学生成为“自主、探究、合作、展示”的发起者。

教学模式的转换,必然有一个过渡阶段,果然就如张卓玉先生所说:“老师爱讲是根深蒂固的”,一开始我在实施过程中会不经意的多讲,总害怕自己灌输的少,但真正落实四个环节之后,我发现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比之前有较大的改善,逐渐的我把教学的重心从我如何教转移到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虽然实施过程中遇到困难,但通过跟同事的探讨能初步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我对活动前置式教学模式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活动前置式教学模式最核心的是学生探究,整个学习过程中是学生寻找结果的过程而不是直接总结、听老师讲结果的过程;活动前置式教学模式旨在培养了学生合作共享的精神,追求共同进步;活动前置式教学模式的特点是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交流、质疑和探究,活动前置式教学模式更要求老师转化思想,是对教师能力的考察,教师要学会组织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学习,就如新绛中学的校长所说“教师不做于丹要做毕福剑”,一个好的主持人除了展示自己,更重要的是给表演者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提高自己的舞台,做老师也是如此,每一节课都让学生多展示,多思考,这样的教学才会美时美刻,才会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也有快乐。

第三篇:拼音教学新模式

——如何15天都会拼音

拼音教学一向令家长和老师头疼,我当小学老师26年后的这个秋天,拼音教学的难题终于迎刃而解,我的一年级同事们用15天左右的时间完成了拼音教学的任务,而且学生拼读的熟练程度高于我的往届学生。这是因为给老师们配备了先进的“长枪短炮”:开学前学校给每个学生买一本学拼音的书,并印发了一些高效实用的图表。这些图表就成为这本《学拼音儿歌77首》的素材。在一年级学生入学之初,如何用常规教学一半的时间完成拼音教学的任务呢?

整体输入定位认读

无论拼读音节还是阅读、识字,整体输入与定位认读都是我惯用的教法和学生高效的学法,是教学提速的不二法门。

首先整体学习“声母图、韵母图”,老师先引导孩子把图意看懂,了解图意与字母读音的关系。然后让孩子伸出手指一边指图画一边念字母。图下面的汉字口诀把图意与读音的关系写清清楚楚,老师引导学生理解图意之后领读口诀:“播放音乐b b b——山坡山坡p p p„„”

如何把声母表、韵母表整体念熟?可以“滚雪球”:先让学生跟着老师一组一组地念,如先念“b p m f”,再念“d t n l”,然后两组合在一起念“b p m f d t n l”。依次教法,再念熟“g k h j q x”。再把两个大组合在一起念“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这样“雪球”越滚越大。声母表、韵母表各用一节课,学生就能按顺序念下来。这两个课时,只是让学生把字母的声音与图意结合起来了,只会看着图念,离开了图就不会念了,因为学生并没有记住字母的样子。以后让学生跟着录音天天念、天天唱两遍,很快就把声母、韵母表整体背熟了。

本书附名片大小的“字母表”,一面是“声母表”,一面是“韵母表”。拼音教学结束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如果对字母不熟练,可以从头按顺序一边念一边找。如拼读“xin”时,如果对韵母“in”不熟悉,那就从“韵母表”这个“整体”入手,从“a o e i u ü 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an en in”挨着念,找到“in”,明确了字母的读音再拼读,学会“定位认读”,即使小孩子在学拼音阶段没有把字母学扎实,也会在以后的阅读过程中逐渐熟练。

手、脑、耳、口同时行动

一年级的小孩子好动,所以老师要充分利用小孩子爱动手、动口的特点,让孩子的手、脑、耳、口同时行动起来。

本书附黄色卡纸印刷的“声母卡”和绿色卡纸印刷的“韵母卡”。老师先领着学生在课堂上按顺序读、倒着读、竖着读,让学生熟悉字母的样子。这样读两天之后,让学生把“声母卡”、“韵母卡”带回家,请家长沿虚线剪开,每个学生就有了一套字母卡和家长一起玩游戏,下面两种玩法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一、把卡片的顺序打乱,孩子按顺序排列起来,家长记录每次排列所用的时间,激励孩子排列的时间越来越短,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对字母的样子越来越熟悉。

二、本书“韵母篇“设计了23幅声母(花瓣)、韵母(花蕊)合拼图,小孩子可以照着合拼图排列字母卡。家长装模作样地“抢”着跟孩子排列,更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大人孩子像甩扑克那样边甩边拼读音节,孩子会玩得不亦乐乎。这样在玩中学习,顺应了孩子爱动手的特点。

双手指读“声母、韵母合拼图”,是为了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小朋友跟着老师左右两只手各指一个字母,同时向中间指划,两手一碰时,小嘴巴响亮地呼出音节。比如:一手指“b”,并念“声母b”,另一手指“a”,并念“韵母a”,两手往中间一碰,念“组成音节ba,ba、ba)。

拼读、识字、阅读多管齐下

一年级小孩子上课仅十多分钟精力就容易分散,这时,老师一句“讲故事了”,小朋友立马精神百倍。老师给孩子讲的故事是根据书中的彩图和儿歌编的。听完故事,再跟着老师读儿歌,读这节课学到的音节(红色的),小朋友可开心了。这样,在小孩子入学之初,在学习拼音为主要任务的时段,识字、阅读也静悄悄地拉开了帷幕。

15天教完拼音,教学的效果不比教参要求的差,不只完成了学习拼音的任务,还学会了自学方法,认识了一部分汉字。有的孩子拼读不熟练是正常现象,以后在“课内海量阅读”过程中慢慢达到熟练拼读的程度。

附学拼音的儿歌:

书的第一页就是这样的拉页,整体学习声母表,一节课整体输入学完声母后是“韵母篇”,下面是“韵母篇”前三面的编排

第四篇:村居教学的新模式

《村居》教学的新模式

古诗文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继承和发扬祖国的文化遗产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任务。但是,由于古诗含蓄、讲求意境等特点,小学生一提古诗就望而生畏,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想象古诗所特有的意境美,我们用”吟之、歌之、舞之”的方法探求古诗教学的新模式,现以《村居》为例,加以说明。

一、吟之

熟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是理解语言文字的最佳方法,当我们想起古人读书时,摇头晃脑的情景立刻浮现在我们眼前。在教学《村居》一课时,老师先把学生带入一个青草萋萋、百花盛开,花香四溢的教学情景中,在这美丽的春天里,老师采用了各种朗读形式(如:个别读、小组读、集体读、比赛读等),让学生读出古诗的韵味来。在初步感知整首古诗的基础上,老师与学生配上哑语吟诵古诗,在肢体语言的帮助下,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古诗的意思,在自己的头脑中能模模糊糊地创造出古诗所特有的意境。

二、歌之

艺术之间总有相通之处,天然地形成一种特有的默契。音乐以它特有的节奏美、音律美、流畅美,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引人穿越时空,构建新形象。在古诗教学中,把古诗配上音乐,在音乐的优美旋律中,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编织美丽的故事。在执教《村居》一课时,老师配上了优美的民族音乐,学生边唱,边打手语。学生神情专注,完全投入到音乐与古诗结合创造的美丽形象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音乐与古诗的理解,再创古诗新意境。虽然学生地这份创造无法外显,但是他们的思维的空间拓宽了,情感的倾注更真实,在学生的头脑中构建的古诗艺术形象更具体了。

三、舞之

小学生的善于模仿、善于想象,又爱唱爱跳。他们善于永各种感官来表达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喜欢通过”编演“的形式展示自己的天赋。在教学中,学生通过吟之、歌之以后,已经基本创建了一个美丽的艺术形象,老师就鼓励学生道:“小朋友,你们能不能把自己头脑中创造的这幅美丽的画表演出来,让大家分享?”小朋友们立刻自由组合,拿着道具开始编排他们的舞蹈,在美妙的音乐声,有学生拿起柳枝当柳树,有的戴上头饰演黄牛,调皮的牧童吹着笛子,坐在”牛背“上。一会工夫,学生们就创造了几个《村居》的美丽意境。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老师没有让学生说说古诗的意思,没有一句一句地讲解古诗文,而是在让学生在吟诵中去感悟语言,在歌声中去想象意境,在舞蹈中去创造图画。学生们学习兴趣盎然,课结束了,但是韵味永存。

第五篇:微课程——教学新模式

微课程——教学新模式

平泉一中 高雅杰

摘要:这是一个忙碌的时代,“忙”是这个时代最典型的特征:教师除了忙教学之外,还要忙各种各样的评价、检查、培训„„处于这样一个马不停蹄的状态,教师可自由支配的完整时间越来越少。教师一方面需要学习提升,另外一方面却面临着时间与精力不足的矛盾。尤其是面对高深的教育理论、乏味的专家讲座,一线教师急切呼唤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能不能多讲点实实在在的办法?能不能将高深的理论变简单,将简单的问题变有趣?能不能利用零碎的时间短期内完成一次学习?能不能好玩点、有趣点?在这种背景下,“微课程”诞生了。微课作为教学的新型产物,也让我们的教育教学插上了翅膀。

一、微课程是什么

“微课程”是一种在线教学视频文件,主要针对教师专业发展,内容直接指向具体问题,关注“小现象、小故事、小策略”,主题突出,一课一事,层层剖析。它由文字、音乐、画面三部分组成,一般没有解说的声音。在优美的轻音乐中,教师可以静静地阅读文字,欣赏画面,进而引发思考。一集微课程长度在5分钟左右,所谓“5分钟完成一次学习,300秒经历一次思考”,可让教师最大限度地利用零碎时间学习。

微课程使用方便,除了网上学习,还可利用手机、微博等方式学习,也可以用于学校例会、研讨会观看或讨论。微课程每一集内容相对独立,可独立使用,也可嵌入学校任何课题,还可以独立成系统,综合使用。

微课程起点很低,以PPT(幻灯片)技术为基础,后期转为视频文件,人人可做,简单易学„„

微课程是一种供教师学习的“课程”,是一个借以成长的工具,更是一种教师自发的“草根”的教研方式,因为,微课程的提供者正是一线教师自己,这里没有多少高深的理论,不用依靠“专家”,每个学习的主人,都可以通过简单的培训而转变为微课程的开发者,让自己的作品为同行提供借鉴和启发。在这里,每个人既是学习者,也是开发者、创造者,“研伴”之间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从这个意义上讲,微课程是一种新兴的、受广大教师热捧的、在探索之中的教师成长新范式。

二、微课程从哪里来

新课改倡导转变“师本位”的教学模式。培训工作也是一样,培训者应努力立足于当前教学实际,引导教师关注身边教育教学的小问题,开展小研究,形成有效小策略。

研究从问题开始,问题的质量决定着策略的质量。“找问题”看似简单,但是要寻找到“真问题”并不容易。看到学生作业没有交,一些教师就简单地认定他的学习态度有问题,不认真,于是苦口婆心地讲“作业的价值”“对未来的重要性”„„殊不知真正的原因是“他不会做”。微课程就是基于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寻找背后的原因,然后再去研究解决的策略。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的冲动,任何研究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提出问题是研究的第一步。教师要从自己身边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探寻,而且问题要小、要细。

一节美术课,教师布置完绘画任务后,要求学生30分钟完成。30分钟后,教师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组的作品时,出现了问题:小组同学在上面讲,下面学生却有许多没听讲。他们为什么没听讲?怎么办? 这种课堂现象是典型的小问题。

针对小问题开展小研究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强制的操作流程,从教师的兴趣出发,时时处处人人都可进行研究。小研究是嵌入在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对教师的专业研究能力不作要求,不强调研究结果的理论意义,只讲求解决实践问题的效果,研究的时间长短不论,周期可长可短。通过小研究,教师既能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又能提高专业水平。

针对刚才提出的美术课堂上出现的现象,许多教师指出了其中的问题:学生不注意倾听,发言学生声音小或者语言不生动,听讲的人没有参与进来,等等。随着实践和研究的深入,许多教师又提出了新问题:学生没有按时画完,说明时间管理还不行,缺少时间概念,做事前松后紧,教师没有注意这个问题,把问题推给学生是不对的,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意识,等等。研究不能只关注表面问题,更要注重背后的真问题!思考又深入了一步,教师们继续在实践中研究。当再次把这个问题拿出来讨论时,教师们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生缺乏时间管理意识,教师要教会学生管理时间。解决这些问题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小策略,可是这众多小策略背后的教学原则是什么?教师进行小研究形成小策略,到最后会不会形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面?小研究本身有什么规律可循?

小研究正经历着“研究—实践—反思—再研究—再实践—再反思”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教师们的研究水平和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小研究的目的直指问题的解决,而问题的解决需要一系列有效的小策略作为支撑。同样,在对美术课堂现象的研究中,教师们提出了许多好的小策略。针对学生不注意倾听的小策略是:教师做倾听榜样、表扬倾听学生、鼓励他人补充、听众评价、学生表达要清晰有趣等。针对学生时间管理的小策略是:教师提醒、小组设时间提醒员、教室挂钟等。众多的方法中,总有一个适合你,当教师们用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改善自己的课堂时,其研究热情得到了进一步激发。

不但要“做得好”,还要“写得好”,如何把教师在实践中提炼出的好经验、好策略进行归纳、汇总和传播,让更多的教师受益?显然,作为草根化研究,成果表现形式不能是长篇的报告和专业论文,可以是一篇案例、一则教育故事、一段视频、一件作品、一份问卷、一页感想等。利用PPT,把教师们的小策略、小故事用叙述分析、配以音乐的方式呈现出来,将这些成果课程化,微课程就产生了。

三、微课程解决什么问题

深圳辅城坳小学的颜淑兰老师,是一位微课程的学习和参与者。颜老师上学期新接手一个班,班上有一位很棘手的学生:不听管教,不听课、不做作业„„颜老师用了很多心思在这位女生身上,终于改变了她。后来颜老师问她:“为什么你以前不听其他老师的话,现在却愿意听我的话?”她回答:“因为老师不打电话给家长。”很多教师总以为学生有问题,就要联系家长,很少或几乎没有从学生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学生对告状式的电话是很抗拒的,因为电话一打,就可能给他(她)带来一顿打骂。

一位教育系统的家长说,她的小孩(优秀生)在一所学校读书,一个学期都没有老师跟她联系,说说孩子在校情况。后来,她把孩子转走了。

另一位家长说,他很不满意自己孩子(中等生)所在的学校,因为老师从没有和他沟通过孩子的情况。

还有一位家长说,他一天接到几个教师的电话,很怕,很烦。这些现象让颜老师意识到打电话给家长是一门学问:要打电话给所有学生的家长,只是次数可有所不同;要把握“4W1H”,即打给谁,为什么打,说什么,怎么打,什么时候打。

于是一个微课程诞生了。

与传统教科研的弊端相对应,微课程的特点主要有:快餐化,四五分钟,一次学习;简单化,语言简洁,易于理解;实用化,提供策略,解决问题;多样化,视角广泛,种类丰富;聚焦化,一课一点,深层剖析;智能化,自动播放,自主学习;娱乐化,有画有音,轻松快乐;普及化,人人能做,人人爱做。

微课程是教育教学思考与教育技术的结合体。参与之初,教师作为消费者,慢慢学着尝试制作,一旦制作,便想着给人看。所以,如果想要制作出给人以启迪的微课程,教师必须思考自己的教学得失;要使微课程真正发挥其作用,展现其魅力,就要挖掘现象背后的原因,寻找问题解决的关键;要使微课程震撼心灵,就必须研究教育教学规律,研究学生以及教师的身心发展规律。这样做恰恰是对自己教学实践经验的一种总结、提炼和完善。

微课程,让教师从习惯的细节中追问、思考、发现、变革,由学习者变为开发者和创造者,在简单、有趣、好玩中享受成长。

下载我的教学新模式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的教学新模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1我的创业新模式[推荐阅读]

    我们的软件种类多市场需求大所以现在诚心邀请大家加盟我们的软件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市场请大家多多加我QQ咨询我关于网络的营销方法大家都来请教 交流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我......

    三三五六创新党校教学新模式

    创新培训模式,当好干部“加油站” ——中共**县委党校的“三三五六”办学模式 近年来,为适应新形势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要求,**县委党校以干部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素质能力为......

    高中语文教学新模式的探索

    高中语文教学新模式的探索 对高中语文教学模式探索,教师总感到有些力不从心,步履维艰。主要原因有三:一、课时紧任务重,特别是高一高二年级,每周只有四、五课时,而教材每单元需要......

    现代教学新模式——交互式电子白板

    现代教学新模式——交互式电子白板 交互式电子白板独特的功能和特点使其具备了教学方式上的灵活自如性、教学内容上的活泼生动性,以及教与学的即时交互性等,所以课堂上使用这......

    网络营销新模式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学年论文 网络营销新模式——微博营销 摘要:随着微博的迅猛发展,微博营销逐渐成为网络营销的最新的、最有力的方式,但同时微博营销的缺点也日益明显,本文在......

    121课堂教学新模式

    121课堂教学新模式 --------中心镇小学课改组 一、高效课堂模式提出的背景: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按照县教育局关......

    书店新模式[合集]

    阅读 | 深夜书房——三联24小时书店 导读 2014年4月23日,北京三联韬奋24小时书店正式挂牌营业,媒体和业内人士担忧不绝,这份热情到底能维持多久?单纯的24小时经营,能对读者形成长......

    课堂教学新模式

    课堂教学新模式 洋思模式:先练后教,当堂训练。 杜郎口模式:原生态、学习互助、自主探究。预习课,展示课,过关课。 兖州“35+10”模式: 前几天我校组织100多人去参观观摩,学习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