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如何——语文教学具体操作抽象谈
十如何——语文教学具体操作抽象谈
作者:陈日亮
★★★
【字体:小 大】
常有年青教师问起“如何备课”“如何批改作文”等等教学中很具体的问题。如果不结合课例,说起来总是太原则,而且难免琐碎。现就所问——事实上也是需要共同探讨的十个问题,做个抽象归纳。为省篇幅计,例子只好从略。
一、如何备好一篇课文
1、备课前要先“粗备”一个单元,了解“这一篇”在一个单元里的地位和作用。既不能游离于单元之外;也无需将整个单元的任务,让一篇全承包了。
2、要让自己处在双重阅读者——理想阅读者和学生阅读者——的位置,多做换位思考,而不是一下子就站在教学者的角度,先入为主,老是想着应该怎么教怎么教。
3、不要忙着读“教参”。相信自己的“第一感”。写出了阅读的心得(批注、笔记)或教案的初案之后,再参考别人的文章不迟。切忌用他人的纸样裁自己的衣裳。
二、如何确定教学内容
1、先问自己这一篇为什么要“学”。如果回答因为是精品甚至是经典。那么,让学生知道“精”之所以为“精”,“典”之所以为“典”,就是这一篇的教学内容。如果回答的是,因为既然编进了书本,所以要学,那么实际谁学不学它也就无所谓了。
2、再问这一篇为什么需要“教”。通常一篇文章不“教”也能“学”懂,否则它先就不会有读者。那么为什么还需要“教”?你应该找出需要“教”的三条五条理由,再根据“课标”“学情”等筛选提炼一下,教学内容就出来了。
3、最后,你还是先要确定“什么不教”。学生(一般)已经知道的“不教”,今天学生还不需要知道的“不教”,不是本单元教学重点的“不教”。尽可能多剔除“不需要教”的,才能把教学内容提炼得很精粹,任务规定得很集中。读一读陈中樑教《风筝》的课堂实录,可能茅塞顿开。
三、如何收到预习的效果
1、教师如果不充分认识预习的重要性,学生就不可能重视。在预习的基础上教学,在教学的指导下预习,是语文课程的一条定律。不预习而上课,是语文教学低效率的一个症结。一节课有预习垫底,就会出现高度;有预习先行,就会出现深度。
2、预习需制订“常规”,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不要一下子布置太多,要求很高。这是习惯的事,要有耐心。刚开始,甚至只要熟悉若干字音字形和词义,也是“养习”的良好开始。只要师生共同重视,持之以恒,大概花一个学期,就能够把预习的习惯培养起来。
3、教师应做出“示范”,不要徒托空言。更不能没有检查,听之任之。凡有新课,必有布置,凡有布置,必有检查。用课前5分钟,有目的有重点地逐步推进。放弃检查,预习全空。
4、预习最能使学生感觉受用的,是发生疑问而引起对话交流的兴趣,以及由此获得探究的自信和满足感。所以预习应以“问疑”为主项,而“识记”次之。
四、如何组织一堂课的教学
1、语文课最容易变成废话的集散地。孙绍振说“中国的语文课上,师生的生命浪费是世界之最”,一半缘于教学内容,一半缘于教学组织。因此必须谨记“45分钟”这一稍纵即逝的数字!要一分钟掰做两分钟来用,珍爱生命,精打细算,惜唾如金!
2、最好不要仅仅告诉别人:今天这节课,只教课文的××段(或××内容),剩下的××段(或××内容)是下一节上。这等于是影视节目广告,告诉你今天演几集,什么时候演完。要让听课的,听出你是围绕一个课题,在进行有序地展开,逻辑地推进。有经验的听课者,不会关心你上到哪里,关心的是你上到了什么关节眼,他会预想你的下一个动作是如何衔接,会走到一个什么合适的站点。
3、一节好的语文课的“序”,一般是用有意义有关联的问题,将教学内容,通过思考探究的方式相互衔接起来。当然,也有的是按照课文自身的顺序,然而,也不能没有问题的接续和展开。教鲁迅的《拿来主义》,一段段地解读下去,未尝不是一个可选择的方法,但如果在通读课文之后,问道:文中有一个起着枢纽作用的关键句“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那么,既然有个“所以”,就应当有个“因为”,究竟是什么原因,我们必须“拿来”呢?这个问题的设计,就包含了“组织教学”的用心在其中。学生如果头脑清楚,或训练有素,他必然会自觉地去发现课文前面几个段落的思路是如何进展的。因此,一个或几个好的问题的设计、启发和运用,几乎是一节课组织教学的全部内容,也是效率的基本保证。
语文课的内容组织,完全可以而且应该和数理化的课媲美。她的美,在隐显之间,“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4、一节课的开头很重要。但不是那种专为表演给人看的故作姿态的“导入”,才算是像样的“开头”。为导入而导入,徒然是浪费时间。还是以有启发性和有趣的问题导入为佳。上课的第一分钟,就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开头的几句话,就应该能够产生“热身“的效果。
5、不妨在讲台上放一块手表,学会随时控制时间。在教案里标明什么教学内容用多少时间,也不见得没有必要。结束一堂课,切不可急急匆匆。习惯于用3—5分钟进行总结,会有助于提高课的质量。否则,让下课铃声催赶着匆忙收拾残课,既煞风景,也斫伤课的灵魂。
五、如何设计和使用板书
1、语文课上没有板书是不可思议的。或者是为了突出强调需要识记的教学内容,或者为了使某一内容重点更加醒豁,条理更加清晰;当然,也可以使教学过程富于节奏感,不至于出现听觉疲劳。如果怕字写得不好,自惭形秽,有意藏拙,那是失职。
2、板书设计,应该在整篇教案完成之后。此时需要下一番提炼的工夫,使之成为鲜亮的纲目,闪光的课眼。平庸的全然可以用口说代替的板书,比不做更糟。表示结构的板书,用语尽量做到准确工整。带有概括或总结性的板书,用语宜多加斟酌,要简练而有力。板书一般不宜太繁,表述条畅,言简意赅,最是上乘。
3、预设的板书,书写在需要讲解或讨论的内容之前还是之后,是需要考虑的。像史地政治的课程那样,先列出提纲再进入程序,语文课未必可取。语文课程的特点适合采用归纳法,而不太适用演绎法。
4、即兴板书在语文课上作用不小。但也要防止率意涂鸦,狼藉一片。至少要在黑板上划出三分之一的“特区”供其挥写,以避免和“预设板书”错杂混淆。
5、一翻开课本就了然,还有必要再把课文标题和作者板书出来吗?除非你想在标题上“做文章”。至于连第几课都要写一写,是否拿它提醒学生:你们要与时俱进啊?
6、投影的“板书”,就更需要字斟句酌。一旦映现,更改为难。而冷森森地打在幕上,似乎总不如临场书写而富于动态感和亲切感。我因此更钟情指间一支粉笔,用来得心应手。
六、课堂如何对话
1、不要片面理解“对话”。师生就文本互为问答讨论(所谓“三向”),是对话。一方说话,一方倾听,也是对话。朗读默读难道不是对话吗?当然也是。对话即交流。只把有形的外在的交流视为对话,把无形的内在的斥为“一言堂”、“注入式”,是机械论思维在作怪。
2、教师课堂提问有三忌:一忌问不明白,答非所问。二忌立问即答,思不及义。三忌答了不置可否,“坐下拉倒”;或一概称好,还要“掌声鼓励”;或是干脆把学生的回答“直接”教师的标准答案:“你的就是我的”。
再简单的问题,也需要多想想,该怎么问才能让学生明白问题的要求和回答的要点。一般须给予十几秒钟的思考准备,包括口头表达的临场组织。如果有太长的“冷场”,就需要考虑引导,还要反思问题是否恰当。
3、任何一种“对话”,都应视为教学内容的一个部分。善于听“答话”,随机引导,高明点拨,让学生开窍,要比给出“标准答案”更有价值。一个问题由几个人的讨论回答而补充修整,要比“一次性通过”更有意义。过程与方法重于结论,是课标的精神,在“对话”中最应得到贯彻。
七、如何布置课后的复习
1、大多数情况下,语文课几乎放弃了课后复习的布置,自承乏软无力,把合理支配的时间拱手让人,好像比封建历史上的削土割地还要无奈。因此有必要认真研究一下,到底语文需不需要复习?复习什么?有没有时间保证?有没有可能每天检查?
2、如果当仁不让,照理一节语文课至少应有半小时的复习或作业的时间。预习新课和复习旧课,大约是3:2或4:1的比例。复习的项目,主要是课文重点内容的识记和语文知识(方法、习惯、技能等)的运用。形式一般是口答题和文答题。题目必须能够激发探究的兴趣,与其笼统题目,泛泛布置,不如要求把课文朗读一两遍,或者抄写若干段落,也可以印发相关的辅读材料指导阅读参考。
3、同预习一样,复习应不时进行检查,否则时间一久,终成虚话。
八、如何批改作文
1、先把作文看一遍再改。不要边看边改。以“语批”为主,修改次之。修改处需令比较,让写作者知道为何需要改,也允许持不同看法,鼓励同教师上来交流。
2、一次作文纵有参差不齐,但大体还是能按不同情况或不同标准归出几种类型。一边批改一边就得归类。发现和研究类型和典型,将决定作文批改的质量,不可因费工耗时而不为。选择类型重点批改,不失为一种多快好省的办法,而典型批改尤须着力。
3、注意发现每一篇作文的闪光点。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精当,一个句子表达得精彩,都不吝可圈可点。鼓励之于作文,效果有时会出乎意料地惊人。
九、如何进入课文的分析
1、不同类型(文体)的课文有不同的进入方式。但是首先还是要明确为什么需要分析。一篇好文章,本是有机的整体,干吗要去分析它?分析的目的,在于揭示,在于披文入情,提要钩玄,通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到达言辞的内蕴。分析不是肢解,不是剁碎,分析之后,是让读者更加看到整体,是从局部或细部识通篇,窥全豹。现在主张不论教什么课文,都先“整体感知”,但整体感知却并不一定非从“整体”入手不可,有时从一个字词,一截短语,一个句子,也可以感知通篇文章,甚至把握全文的主旨。例如教《兰亭集序》,问其中的“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一句是怎么来的?让学生从这一句上下寻绎,了解作者整体的构思,行文的脉络。所以说,从哪里进入,是可以因文而异,也可以根据教师的匠心独运,作出最佳选择。
2、不管是否按照课文的顺序教,进入“分析”的方法大体有三种:
其一是:寻找“紧要语”(朱熹),包括孙绍振所说的“关键词”,或文章中精要、精彩、精妙的语句。
其二是:发现“关节眼”。也就是通篇文字的联络照应。不仅是段与段之间的衔接,更有词语句子的配合呼应。
其三是:比较“新异处”。这一般是在和(同类)的其它作家作品作比较中,发现其内容的丰富深刻,形式的独特新颖等。
3、进入“分析”的途径也大抵有三种:
其一是聚焦“形象”的特写与细节。一般适合于小说、戏剧等有人物、情节的作品。
其二是揣摩品味新异传神的语句,或波澜迭起、摇曳生姿的行文布局。但也不忽略平字见奇、朴字见色的语言表达。一般适合于叙事言情写景的散文。
其三是为课文编提纲或列图表,找线索,寻因果。一般适合于各种说明文和议论文。
以上或有交叉。而辨词析句、咬文嚼字这一主要手段,则一以贯之。
十、如何教文言文
1、学文言文不仅是学会“懂文言”,也是学习“用白话”。是在古今汉语的异形同质和同形同质的联系比较之中,丰富对民族语言的语感。不要老是惦着古今言殊,其实更多的是相同和相近。
2、必先要求学生参照注解和利用工具书,进行通释与串译。一定避免没有预习,就面对生课,开始解释翻译。但须提醒:照搬注解当译文,常会出差错。
3、一般要将课文先诵读一两遍。是逐句翻译下来,还是把容易理解的句子一读带过,只找其中需要重点的词句进行讲解讨论,当看学生的实际情况,也看课文的特点(如一些古典的美文,用优美的现代汉语通篇连贯翻译一下,似乎很有必要)。
4、不要上成古汉语课。避免解读一句,就抓住某个语法现象大讲一通,通篇读去,一路“开花”,可就是不见“果实”——对文义的准确完整通畅深刻的领会。用拐杖是为了帮助走好路,而不是忽略走路而研究拐杖。
5、每一课都可能有若干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或特殊句式,值得提示或强调,宜放到课文教完,加以整理归纳,以助识记,不要穿插在解读中进行。
6、文言文所关涉到的文学知识和文化常识,常常是教师的“专利”,亦为学生所乐闻,当避免大行推销贩卖。
第二篇: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具体操作小结
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具体操作小结
1.单元整组感知
对于课堂,目标导向是重要的。对于整个单元,目标导向就更显得举足轻重了。因为,它将在一个单元的范畴里发生影响。经过了前段时间实践研究,我深深感觉到,进行单元目标导向意义非凡:从整体入手感知单元,可以让学生知道这个单元学什么,自己将要经历什么,兴趣点与疑惑点在哪里,可以结合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在一个相对大的范围内确定学习目标。
将“导读课”独立成一个课时,导趣、导学、导读、导行,较大程度地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愿望,使学生树立了“主人翁”的学习精神。
(1)导趣──唤起体验,贯穿始终
单元整体感知,强调学习中的“经验穿透”。教师以唤起个体亲身经历中所涌现出来的经验和体验为基础,来铺垫整组课文的底色。以那些鲜活的、生气勃勃的、温暖亲切的学生生活经验与体验,真实地影响过个体当下与未来的生活。
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我们将以聊谈同一话题入手,以唤起学生的经验开始,让说的、读的、写的都围绕这个话题展开,让个体的感受和体验贯穿始终。阅读每一篇课文时,学生很自然地将自己的经历与作者的经历相联系,一边倾听作者的聊谈,一边为作者能够形象地表达经历而折服,自己想要去学习,想要去积累,想要去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经历。这种学习热情的驱动,使学生主动奔向想要追寻的目标,更快乐、更有效、更坚决地投入学习。
(2)导学──读好导语,渗透目标
单元导语中的文字文质兼美,语言涵盖力强。它虽然处在单元的首席位置,却常常受到不屑一顾的冷遇。原因就在我没有充分认识到单元导语的内涵价值,以及对一个孩子能起到的指引作用。单元导语实际上是学习该单元的“路标”,几乎覆盖了学习整个单元所需要达到的三维目标的要求,把握了它,也就把握了学习该单元的方向。
随着学生自主意识的觉醒,学习自主能力的增强,教师要利用好单元导语,让学生根据单元导语的指向和自己的求知兴趣,来形成自己的单元学习目标。要让学生自由地读,反复地读,从读通读顺,到读出思考,读出目标。
尝试之初,可以用教师引读来理清句序,读懂意思。逐渐,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划出要点。要点中往往既有“人文感受”,又有“学习方法”,还有行为实践的目标。学生通过读好单元导语,多了一份理性思考,也多了一份阅读期盼。学习目标确立起来的同时,学习主人翁的意识也随之大大增强。
(3)导读──全面感知,整体接触
导读,让学生浏览整个单元的全部内容,从总体上接触,感知教学内容。许多老师会想,这一个课时感知了,把好滋味都先尝了,那后面的十几个课时岂不是味同嚼蜡吗?我们认为,只要把握好导读的度,非但不会影响后面的阅读,而且可以让课文更好地保持原汁原味,加深对整组课文的感受。导读,与整组课文接触,不仅接触语言文字,还可以欣赏插图,谈谈感受。因为语言文字与文中插图本是表达同一事物的两种方式。作者将生活连同感受形成文字,插图将作者的文字还原成生活。文字、插图和生活共同点就是事物的特点。从插图入手,同样可以抓住事物的特点,抓住特点也就抓住了阅读和写作的契合点。
(4)导行──搜集资料,全面铺垫
单元整体感知,除了整体感知单元的学习内容以外,更重要的是铺垫一种共同的学习情绪,营造一种共同的学习氛围,让大家心中有底,胸有成竹,明白在相对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想怎么做,可以怎么做,我该怎么做,扩大语文学习的平台,与生活紧密地“焊接”在一起。
①情绪铺垫。在“单元整体感知”这一课时的结尾,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这两周的语文课堂生活将会怎样度过。
②阅读铺垫。读课文以外,多读同题文章,吸收一些好的语言,增添感性体验。语文教师还可以再推荐一些相关的好书,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落到实处。
③习作铺垫。引导学生搜集资料。我们都知道单元教学的最后一站──写作站,往往让学生“焦头烂额”,让教师“心力交瘁”。可是如果从单元教学的第一课时就蓄势的话,何愁无米下锅呢? “单元整体感知”正是起到了这样一种整体导航的作用。可以说,进入单元教学的第一个课时,就为单元的最后一课时埋好了伏笔。真可谓“一卒虽小,可夺帅也。”
第三篇:抽象艺术教学设计
美术作品可以什么都不像吗?
走进抽象艺术教学设计
人美版美术鉴赏 第五课 课时课型 欣赏•评析
时间
45分钟 教材分析
本课是具体了解和认识三大美术类型中的第三种类型——抽象艺术。作为人类三种主要艺术类型之一,抽象艺术也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只不过它使用的是纯粹的艺术语言,这是它与具象艺术和意象艺术的区别所在。
本课主要包括四个部分。1、2、3、4、学生分析
高一的新生,对抽象艺术的认识仅限于美术鉴赏学习过的具象艺术和意象艺术时接触的一些抽象艺术作品讲述现代艺术的奠基人、俄国艺术家康定斯基“发现”抽象艺术的故事。“两位抽象艺术家,两种抽象艺术” 艺术为什么会走向抽象 谁都能创作抽象艺术吗? 及概念,大部分学生很喜欢写实的具象艺术,对抽象艺术表示不理解。高一学生有一定自我学习的能力,但对抽象艺术的概念和特点的理解有一定困难,需要老师加以引导和启发,但在教学活动中应该给学生更多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比较蒙德里安和康定斯基的作品,学生了解抽象艺术的两种基本形态(冷抽象和热抽象)、2、通过收集资料及观看范画,学生能明白美术走向抽象的简单过程以及抽象艺术的语言、艺术美。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比较,找出蒙德里安和康定斯基抽象作品的不同,得出抽象作品的两种基本形态(冷抽象和热抽象)
2、通过观察蒙德里安的《红树》《灰树》《开花的苹果树》,学习到抽象艺术是怎么形成的
3、通过欣赏图片,知道抽象艺术的语言、艺术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抽象艺术的学习,知道艺术是多种多样的,在艺术中学会接纳多元文化,热爱生活,热爱艺术创作。教学重点和难点1、2、了解和认识抽象艺术“两种基本形态”及其怎么产生的
实例讲解使学生知道艺术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多种多样,从而培养多样的“审美的眼睛”
设计理念
由于学生之前学习过具象艺术、意象艺术,乍一看抽象艺术不理解、没感觉,所以让他们欣赏完抽象艺术作品后,再欣赏生活中的抽象艺术,如黑色夜空中燃放的烟花,水面波纹,干涸的土地,欣赏抽象艺术在生活中的运用,例如根据蒙德里安作品设计出来的裙子,家居用品等,用以说明抽象艺术也是来源于生活,和我们是息息相关的。再导入新课时,聆听“抽象音乐”《忐忑》,欣赏抽象作品,感受抽象艺术的听觉、视觉冲击!激发起学生了解抽象艺术的兴趣。教学过程
导入:聆听“抽象音乐”《忐忑》,欣赏抽象作品,感受抽象艺术的听觉、视觉冲击!问题一:喜欢抽象艺术吗?有什么感受?(学生大多回答不能接受,看不懂,茫然)问题二:喜欢“忐忑”吗?什么感受?(学生大多回答奇怪、好玩、不懂)
展示生活中抽象艺术图片,总结:音乐和美术是想通的,不管抽象音乐、抽象美术,不管你对它们如何感觉,它总会第一时间吸引你的注意,抓住你的眼球。对于艺术创造来说,这点很有杀伤力。讲授新课:
一、什么是抽象艺术? 由前一导入引出问题
(学生大多回答什么都不像的属于抽象艺术、胡乱画的属于抽象艺术、看不懂、不理解的属于抽象艺术等)
师总结:大家说的都对!抽象艺术自始至终也没有一个确切定义,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抽象艺术指艺术形象较大程度偏离或完全抛弃自然对象外观的艺术。抽象艺术一般被认为是一种不描述自然世界的艺术,它透过形状和颜色,以主观方式来表达。
二、艺术为什么会走向抽象?
个人:讲述康定斯基“偶然”发现抽象艺术的故事(有请同学讲述)社会:
1、人类很早就接触并接受广义的抽象艺术(如古代陶器上的纹样,绳纹)2、19世纪中叶照相机的出现
3、人们在工艺美术运动、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等艺术家的实践中发现美术的形式可以通过表现性的处理提升为自为的抽象艺术形式
4、对比音乐认识到,音乐可以通过没有没有具体形象的声音为人们接受,美术也可以 两种抽象艺术
欣赏蒙德里安和康定斯基的作品
比较:两个抽象艺术家的作品有何不同?两者分别给你什么感受?
由问题导出冷抽象、热抽象的概念
冷抽象,以几何块面构成的作品,称为“冷抽象”或“理性抽象”
热抽象,完全或主要用色彩和有变化的线条来创作的作品.抽象艺术美有哪些表现 欣赏相应的图片
1、形式与色彩
2、构图与笔触
3、材料与肌理
4、空间与透视
5、光影与运动
抽象艺术是怎么形成的呢? 以蒙德里安的《红树》《灰树》《开花的苹果树》为例得出:具象
提炼
半抽象
提炼
纯抽象 谁都能创作抽象艺术吗?
设置活动: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抽象艺术的元素,试试创作抽象艺术作品,并由其他小组点评 师总结: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创作抽象艺术? 既能又不能
能:一是因为抽象艺术具有偶然性,例如:我们刚才有小组将不同颜料放入水中,然后将纸放入浸湿取出形成的自然纹路肌理。又例波洛克的作品。二是因为抽象艺术更突出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感觉和意识,有表达自己情感和观念的愿望,所以我们当然也可以用艺术语言表达这些情感和观念了。
不能:一是虽然有偶然性,但是之后还是经历了艺术家思考和总结,最终以一种理性的方式表达出来。(例蒙德里安的“红树”“灰树”“开花的苹果树”)。二是尽管我们每个人都有感觉和意识,但很难用恰当的形式把它准确的表达出来。本课小结:
我非常喜欢马蒂斯,大家还能想起学习意象艺术时《马蒂斯夫人》那幅画的小故事吗?有位女士问马蒂斯:“难道我们女人都向您画的那个样子吗?“马蒂斯回答:“夫人,那不是一位女士,那是一幅画。”抽象艺术创造就应在不受任何约束(既不受任何观念的约束,也不受它要表达的客体的约束)的条件下,自由地表现艺术家的情感世界。抽象艺术所打造的情感世界完全超越了现实世界可以对应的物质局限或在日常经验中所建构起来的平凡想象,把人们在现实世界中所感受到丰富多彩的图画还原到它们赖以存在的基本元素上,并按照艺术家个人的丰富想象来重新构造起他所看到的画面。在这样的画面里,你看不到神圣的道德教化,也看不到世俗生活的影子,看到是流露艺术家个性的真实世界。
教学反思:
1、本节课通过师生互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完成教学目标。
2、学生对生活中的抽象艺术更感兴趣,很喜欢抽象图案的衣物,对于抽象艺术作品还是不能接受。
3、本节课使用的图片太多,没有时间做详细讲解,使学生对于名画只停留在“看”的阶段。应该挑出几幅作品赏析。
第四篇:李镇西谈语文教学111
语文:让心灵自由飞翔
信息时间:2009-5-12
语文:让心灵自由飞翔
――我的语文教育观
李镇西
作为我们国家“文革”后恢复高考的首批大学生中的一员。我是1977年冬天参加高考并于1978年春天入学的,因此,如果从我师范大学中文系开始算起,我接触语文教育(学习师范语文和从事语文教育)的三十年余年,刚好和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同步。因此,我首先要表明的是,我的语文教育观也好,语文教育实践也好,离开了这个大的时代背景,是无从理解的。正是有了三十年来,宽松开放的社会环境,百花齐放的思想自由,“万类霜天竞自由”学术氛围,我的语文教育才能一步步所有作为,并有一些成绩。这些时代背景是众所周知的,因此,为了节约篇幅,下面在叙述我的语文教育历程的时候,对时代背景我尽量笔墨简洁甚至略去不表。但这并意味我的语文教育思考与实践是脱离社会与时代的孤军奋战或孤独探索。
我从来不认为我的语文教育观点有任何原创性质。我多次申明,我的一切思考与实践都是对老一辈大师和同时代名家的思想和实践的学习与运用。也许在一些细枝末节具体的做法上,我有些所谓“独创”,但从总体上说,无论理论还是操作,我都是继承和借鉴,连发展都谈不上。但我并不因此而自卑。结合自己的实际继承别人的理论且借鉴别人的实践,并取得成就,同样光荣,令我自豪。
我是不太赞成给语文教学贴标签的,因此,对于近年来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语文”的说法,我一直持保留态度。我不认为有了不同的标签,就百花齐放、流派纷呈了。但是,在梳理自己语文教育发展历程的时候,为了表述的简洁明了,我还不得不暂且用这种标签式的表达。请读者原谅我在这里的“自相矛盾”“言行不一”。简单地说,我的语文教育,经历了从“语文教学”到“语文教育”,再从“语文素质教育到语文民主教育”的过程。如果再细细切割,大致可以分为“浪漫语文”-“训练语文”――“生活语文”――“创造语文”--“人格语文”――“民主语文”等若干阶段。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后一阶段对前一阶段不是否定与取代,而是包容与覆盖。
从“语文教学”到“语文教育”
所谓从“语文教学”到“语文教育”,是我刚参加工作那几年,对中学语文教师“要做什么”这个朴素问题的的一个认识转变――即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向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还要凸显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性”(现在看来这个表述非常不够,但当时,我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已经是一个进步了)。
1985年,我写下我的第一篇专业论文《变“语文教学”为“语文教育”》,其中有这样的阐述―― 教育与教学,本是两个有密切联系的概念。教育,主要指学校按一定的目的、要求,对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诸方面进行培养的过程。而教学,是指为达到教育目的,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可见,教育统帅着教学,教学体现了教育;教育是教学的根本目的,教学是教育的主要途径。任何单纯的知识传授是没有的,因为任何教学都永远具有教育性。从这个意义看,语文教学当然也应该体现教育思想,况且,多年来我们的语文教学理论的确一直在强调“文道统一”、“教书育人”,因此,也许有人会认为“语文教育”的提法是多余的,甚至容易引起人们在语文教学理论上概念的混乱。
但是,无论是就目前大多数语文教师的认识而论,还是从普遍的语文教学实际来看,语文教学本身应包含的道德培养、思想教育、思维训练被有意无意地排除在语文教学之外,人们所理解的“文道统一”、“教书育人”,也只是就课文分析而言,是“最好应该达到”的“高标准、严要求”,总之,“传道”、“育人”并不是语文教学的份内任务。针对这种情况,为了明确语文教学所固有的思想性,为了进一步深化、充实“文道统一”的内容,并使之体现的范围更广、方法和形式更多样化,为了使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在指导思想上真正把“育人”看成“教书”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提出了“语文教育”的概念。
可见,“语文教育”的提法仅仅是为了重申、强调语文教学的思想性,而决不是要在理论上否定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也不是要在实际运用中取消语文教学的概念。因此,本文所使用的加了引号的“语文教学”和“语文教育”的概念,都是特指当前语文教学实践中客观存在的两种不同的教学指导思想。
在这篇文章中,我还指出了“语文教育”的内容――
与“语文教学”相比,“语文教育”的内容除包括听说读写能力和语文基础知识外,还应有:(1)造就良好的道德情操──纯洁的心灵、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坚韧的意志。(2)培养思维的智力品质──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深刻性、批判性、独创性。(3)在全面培养思维的智力品质的过程中,注意提高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分清美丑、辨明是非、善于质疑、敢于发问。(4)在提高学生思维的批判性的同时,着重发展学生思维的独创性──科学想象、大胆怀疑、独立分析、积极创新。
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回头看这些文字,我读出了真诚和幼稚。但这些文字不管有多么肤浅,它们都不是纯粹的思考,而是是我当时源于学习和实践的切身体会。我不仅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浪漫语文”
其实,我参加工作的一天,脑子里还没有那么多“观点”,尽管我已经是语文教师了,但骨子里还是一个文学青年,而语文教学不过是我热爱文学、展示文学的一种方式而已,所谓“把文学梦托付给教育”。因此,在最初参加工作的时候,我的语文课堂充满了文学的浪漫:纯真、激情、梦幻、诗意……
我的课一开始对学生就有一种吸引力,这种吸引力其实不是来自我本人的教学艺术而是文学本身的魅力。在我的课堂上飞扬着激情,我追求对学生的心灵激荡。不仅仅是课本上的课文,还有大量的课外读物,都成为我的语文教材。我甚至把长篇小说搬进了课堂。我给学生朗读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就是充满浪漫气息的《青春万岁》。不仅仅是朱自清沉醉于牧童短笛所吟唱的春天的赞歌,老舍迎着冬天的阳光所描绘的济南水墨画,以及苏东坡屹立长江之滨所挥洒的万丈豪情,还有梁衡散文的诗情画意、沙叶新随笔的妙趣横生、邵燕祥杂文的激扬文字,王蒙小说的透明纯真……都汇入了我语文课,或在学生的精神原野流过一股清澈的小溪,或在学生心灵的大海上掀起滔天巨浪。春天来了,我把孩子们带到大自然,坐在岷江之滨,用手中的笔描绘春风是如何绿了江两岸。那几年,在我和我学生的心目中,语文和大自然是融为一体的:我曾与学生站在黄果树瀑布下面,让飞花溅玉的瀑水把我们浑身浇透;我曾与学生穿着铁钉鞋,冒着风雪手挽手登上冰雪世界峨眉之巅;我曾与学生在风雨中经过八个小时的攀登,饥寒交迫地进入瓦屋山原始森林――夜晚,我们住在森林中的小木屋里面,听着雨水敲打着屋顶的清脆声,我给学生说故事、讲童话、读诗歌……
“浪漫语文”是我语文教学的起点,却永远都不会是终点。直到现在,我也认为,离开了浪漫气息的语文不是完整的语文。因此,现在虽然我已不再年轻,但我的语文课上,依然富于青春的激情。
“训练语文”
很快,“片面追求升学率”(那时候还没有“应试教育”的说法呢)的阴影开始笼罩着我的语文课。老教师的提醒、平行班级的竞争、还有家长对分数的越来越看重,让我不得不也重视“严格的语文训练”起来。说“不得不”不太准确,应该说,我也渐渐地从积极意义上认识到,语文教学,不应该仅仅是让学生获得梦幻般的享受,还应该让他们掌握语言文字的工具,所谓“学以致用”,因此科学的训练,必要的考试,乃至对分数的追求,不但无可厚非,而且也应该是语文教学本身的重要内容。
只是,我这里说的“训练”,不仅仅是字词句的死记硬背或读写教学中某些教条的机械操作,而是重视思维训练,狠抓口语训练,以此带动学生读写听说能力的全面提高。当时我是这样认为的――
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与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都是语言的理解、训练与运用。而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思维靠语言来组织。无论是语言的理解,还是语言的表达,其中的思维活动都十分活跃。由此可见,脱离或轻视思维训练的语言训练无异于空中楼阁、舍本求末,因此,不管是基础知识的传授还是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都应以思维训练为统帅,只有这样,才抓住了语文教学的实质和核心。当然,思维总是通过语言的运用表现出来,这就决定了思维训练只能通过语言训练来进行,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
听说读写四大能力构成了语文能力系统。四种能力既各有区别,又互相联系,因此,必须整体把握,全面重视。但对于刚进初中的学生来说,听说读写的语言训练,应以口语表达(说)的训练为起点和突破口,以带动其他语文能力的训练与提高:以说促想。以说练听,以说带读,以说助写。口语表达是思维活动最直接最迅速的反映,口语训练本身就是最好的思维训练。语言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思维的发展。通过口语训练,不仅能有效的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准确性和灵活性,而且能增大思维训练的密度,提高其效率。在生活中,说与听一般总是同时相随,有人说往往必有人听,而且说话人本身也要通过监听自己说话去去获得反馈信息以不断调整自己的语言表达,因此,在口语训练的同时自己可以训练听力,二者皆可促进。口语训练对阅读训练的积极影响更是明显:“说”的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更多的是从阅读中汲取营养,有时甚至“说”的内容也从阅读中来(如口头问答、课文复述、读者感想等),所以,没有良好的阅读基础,是不可能说好的,而加强口语训练可以促使学生课外阅读。“说”与“写”的关系更是密切:“写”之前的“说”,能为作文开拓思维、理清思路、启发构思,可以说,口语训练为写作进行了有效的铺垫,是写作的助跑线。在“读”、“说”、“写”三者中,“读”是吸收,“写”是表达,“说”既是吸收(在与人交往中吸收信息)也是表达,因而“说”是由“读”到“写”的过渡,是“读”与“写”的桥梁。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了“以思维训练为中心,以口语训练为突破口,促进听说读写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为课题的三年语文教改实践,并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在对学生进行全面能力训练的时候,已经有专家对我进行了高度评价,特别是我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这在当时还算是比较超前的。
“生活语文”
课题实验的过程中,我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语文训练,学生收获的是语文知识的丰富和语文能力的提高,而我收获的是对“语文教学”认识的逐步深化:既然语文教学涉及的是人的精神,那它的教育性是显而易见的,而且这种“教育性”不是外加的,而是语文本身所蕴含的。因此,仅仅从事语文“教学”还不是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而全面实施语文“教育”才是语文教师的任务和使命。
这里的“教育”当然以学校教育、课堂教育为主,但还应该包括学生的生活。当时,我正迷恋陶行知和苏霍姆林斯基。两位教育大师都特别强调教育和生活密不可分。而当时的现状是,确有一些语文教师,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把“应考”的需要作为教学内容取舍的唯一依据,把“语文教学”变成了纯粹的“应试语文”――我之所以要在这种“应试语文”前面加上“纯粹”的定于,是想说明,语文教学当然不应该回避而且还应该教会学生科学地“应试”,这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问题是,如果仅仅是纯粹的“应试语文”,那么这种“应试”不但使语文在学生眼里失去了应有的魅力、而且造成了学生语文知识懂与会的分离,学与用的脱节,最终我们所追求的语文教育成效也自然无从谈起。
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我通过学习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于漪等语文教育大家有关“语文与生活”关系的一系列精辟论述,并联系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进行的一些思考,深感要使学生真正扎扎实实地掌握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人生的工具,就必须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使语文教学突破“应试语文”的束缚而成为“生活语文”。
从八十年代后期,我开始探索并实践“生活语文”的具体操作。我追求的“生活语文”可以用两个互相依存、互相补充的命题来表述:“语文教学生活化”和“学生生活语文化”。所谓“语文教学生活化”,在实践中,包括“语文讲读生活化”“语文训练生活化”和“语文教育生活化”,强调的是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进行生活教育,让学习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陶行知语)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所谓“学生生活语文化”,在实践中,包括引导学生“日常生活语文化”“班级生活语文化”和“社会生活语文化”,强调的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语文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须臾离不开语文”的观念,并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与运用语文知识,在社会生活中培养语文能力的好习惯。
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生活语文”之“生活”二字,不单指语文教学注重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并运用语文,还包括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陶冶灵魂、磨练思想、完善人格水乳交融,使二者互相促进,使语文教育达到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第一须认定国文是儿童所需要的学科。……第二须认定国文是发展儿童的心灵的学科”以及于漪老师所说的“变语文自我封闭性为开放性,开发语文教育空间,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活泼的中学生,不用机械训练消磨学生的青春”的理想境界。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活语文”也可以称作“素质语文”。
从“语文素质教育”到“语文民主教育”
所谓“从„语文素质教育‟到„语文民主教育‟”,是我对“语文教育”在认识上和实践中的进一步深化。其背景显然是我们国家在九十年代初明确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我在世纪至交攻读教育哲学博士期间对民主教育理论的系统学习和思考。
我在追求“生活语文”的时候,已经不自觉地逼近了(或者说“靠近了”)“素质教育”。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我的文章开始出现了“语文素质教育”的表述(当然不是我第一个用这个表述的),对于这个提法,不只是当时,乃至现在都还有不同意见,但我认为如果我们不学究式地拘泥于名词术语的“规范”“严谨”的话,应该说,“语文素质教育”基本上是表达了我们对语文教育改革的愿望,这就是“体现素质教育的语文教育”。
当时,我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 与其他学科教学相比,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其素质教育更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柳斌同志说:“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劳动技能四方面的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教会学生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柳斌:《关于素质教育问题的思考》,《人民教育》1995年第7期)这与语文新大纲所确定的语文学科的性质和教学目的相吻合。据庄文中先生介绍,正在审定中的语文新大纲突出了语文工具的个性特征??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语文是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这个语文的新性质观决定了语文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理解和运用语文的能力;决定了语文教学的主要模式是在交际过程中训练学生运用语文的交际能力;决定了语文训练和思想道德教育的统一,或者说语文训练和思想道德教育是在一个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地完成的。”(庄文中:《审定中的语文新大纲体现了新思想、新观念》)比较柳斌同志对素质教育的论述和庄文中先生对语文学科新性质观的分析,并纵观以往各家各派成功的语文教育实践及其成果,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素质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真正科学的语文教育是与素质教育天然相连并融为一体的;或者换句话说,今天我们提倡实施语文素质教育,决不是要在语文教学以外“加进”素质教育的内容,而是还科学与民主的语文教育的本色。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因素十分丰富。根据语文教学本身的特点和优良传统,并结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我认为,着眼于使学生具备高尚的情操、开放的思想、全面的能力和鲜明的个性,应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其主要目的。
随着我对“语文素质教育”的自觉探索与实践,我的认识必然走到“语文民主教育”。毫无疑问,民主教育当然不能仅仅由“语文”来承担,而应该是所有学科的共同任务;但语文作为“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叶圣陶语),在民主教育中所起的特殊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原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给教育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教育——这首先是人学。”(《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而语文,正是一门解放心灵、唤醒自我、发展个性的“人学”!
然而,纵观当时的语文教学现状,不少语文教师却有意无意地剥除着语文教学中的人性:压抑学生的主体情感,束缚学生的个性张扬,限制学主的独立思考,磨灭学生的思想锋芒……结果是学生主体人格的失落,表现在语文能力上是思想贫乏,语言干瘪,思维僵化,唯师(或唯书)是从,最终失去了自我。当我们津津乐道于对每篇课文的肢解分析或按“考点”对学生进行各种阅读模拟训练时,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应有的审美体验、激情燃烧、思想碰撞、心灵对话却消失了——一句话,作为精神主体的“人”失落了!
而真正科学与民主的语文教育,应该是“目中有人”的教育。
我在世纪之交的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
最近10年以来所兴起的语文素质教育热潮,特别是当前方兴未艾的语文课程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语文专制教育的反动,是对“语文人学”的呼唤。因为语文新课程标准(无论是已经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标准》,还是正在征求意见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讨论稿》)的理念与民主精神是完全相通的。语文课程标准的每一条每一款,无一不体现了对学生作为语文学习主体的尊重,处处闪烁着民主的光芒:“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必须关注学生在原有基础、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和途径,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为具有不同需求的学生创设学习语文的条件和发展空间,支持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语文审美教育,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应充分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尤其是通过鉴赏优秀文学作品,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以及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高中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使学生增强研究意识,养成研究习惯,初步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分析研究语言文学现象和人文社会等方面的问题,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的过程。”“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帮助学生克服自我中心的思想倾向,使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活动,学习正确自如地表达,敞开自己的心扉,同时也学习倾听他人的意见,吸纳他人的意见,深入到别人的内心世界,在追求共同目标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协作和分享,学会宽容和沟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讨论稿》)
至此,我明确地把我的语文教学追求,定位于“语文民主教育”。
“创造语文”
在我进行“生活语文”探索的时候,出现了关于语文属性的“工具”与“人文”之争。我从来都不擅长理论思维,因此我实在没有能力从学术上就这个争论发出富有高度和深度的声音。但是,我对此也有自己朴素的理解。当时,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这样表达过我对“工具性”的理解―― 如果说“语文是工具”,那么我认为不要狭隘地理解这个“工具”,而应该理解为它既是人们日常生活、学习、思想交流、社层交际的工具,也是做人的工具,创造的工具。所以,语文教学的任务,既包括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培养其语文能力,使学生能正确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也包括在引导学生理解、掌握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优良的品质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提高语文水平的同时,学会认识、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和社会、自然等客观世界。
我由此总结并提炼出我十多年的从“语文教学”到“语文教育”演变的指导思想:立足课堂,面向社会,深入心灵,激发创造。
“立足课堂”,就是语文教育要以课堂教学为基础,通过课堂教学,传授给学生以必要的语文知识,并进行严格的读写听说基本训练,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科的知识能力体系。“面向社会”,就是语文教育要紧扣时代脉搏,干预社会生活。把社会风云引入语文课堂,把语文课堂延伸到社会天地。使语文教学充满时代气息,让学生在热爱生活、关心社会的过程中广泛地吸收语文养料,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把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深入心灵”,含义有二:一是通过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发自肺腑地热爱语文学科,并能自觉地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地学习语文,使语文学习成为自己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使语文养料渐渐与自己的思想、情感、道德相渗透与融合,最后达到能在实践中情不自禁、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理想境界。二是通过语文教育,应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美的感染与熏陶,使学生拥有美的情趣、美的思想、美的志向、美的人生……“激发创造”,就是语文教师要同语文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将所获得的语文素养知化为创造的能力。“立足课堂”,主要是系统学知识;“面向社会”,着重是全面育能力;“深入心灵”,是前二者要共同达到的目标;而“激发创造”是语文教育要实现的最佳效果。
上面这段表述,实际上包含了我从教以来“浪漫语文”“训练语文”“生活语文”的要素,但到了现在,我更自觉而清醒地追求语文教育对人创造精神的激发与培养,因此,我姑且将其简称为“创造语文”。
所谓“创造语文”,是要解放学生的精神世界,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在长期纯粹的应试教育的机械训练下下,学生的精神世界已经被束缚了,他们的心灵套上了镣铐。因此,我们要解放学生的心灵,要点燃学生熊熊燃烧的思想火炬,让学生拥有自由飞翔的心灵。我坚信,每一位学生都有着创造的潜在能力;所以,教师要做的首先不是 “培养”,而是发现、发挥和发展。
我这样抨击有的语文课―― 在某些语文课堂上,不但没有师生平等交流,共同研讨的民主气氛,反而存在着唯师是从的思想专制——学《孔已己》,学生只能理解这是鲁迅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学《荷塘月色》,学生只能理解这是朱自清对“4·12”大屠杀的无声抗议;学《项链》,学生只能把路瓦栽夫人理解为小资产阶级虚荣心的典型;写《我最敬佩的一个人》,学生往往会习惯性地写老师,而且多半会把老师比作蜡烛或春蚕;写《在升旗仪式上》,学生往往会先写“朝霞满天,红日初升”,然后是对革命先烈的联想和对今天幸福生活的赞美最后想到的是自己的“神圣使命”;写景,只能是借景抒情;写物,只能是托物咏志;写事,只能写有“意义”的事;写人,只能写“心灵美”的人……在如此“崇高”、“庄严”的“语文教育”下,学生的心灵已被牢牢地套上了沉重的精神枷锁,哪有半点创造的精神空间可言?
也许这种“奇怪”的现象不是个别的:有的学生不喜欢上语文课,但在课外却对文学作品情有独钟甚至如痴如醉;有的学生写命题作文一筹莫展或套话连篇,但私下写的日记或随笔却灵气飞扬……这说明了什么?我认为,这说明人的心灵一旦冲破牢笼,必将成为自由飞翔的思想雄鹰或纵横驰骋的感情骏马!因此,所谓创造语文的核心,就是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
我提出了给学生以心灵自由的条件――
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教师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心灵自由的人。我认为,教师应拥有一种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独立思考的人文精神。我们实在无法设想:一个迷信教材、迷信教教参、迷信高考题的教师会培养出富有创造精神的一代新人。教师的心灵自由,取决于教师宽阔的人文视野;我们应该博览群书,站在人类文化成果的高峰俯瞰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我们的心灵应该向古今中外的大师们开放。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就要帮助学生破除迷信。这里所说的“迷信”主要是指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教师的迷信、对名家的迷信、对“权威”的迷信和对“多数人”的迷信。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特别是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思想自由的论坛:面对课文,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教师、学生和作者之间应该平等对话;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各自的理解甚至展开思想碰撞。教师当然应该有自己的见解,但这种“见解”只能是一家之言,而不能成为强加给学生强加给作品的绝对真理。给学生以心灵自由,就应允许学生写他们自己的文章。文章应该是思想感情的自然体现,写文章应该是心灵泉水的自然流淌。如果学生不敢在文章里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其文章必然充满充满新八股的气息,而八股文绝无任何创造性可言!
“创造语文”就是要让学生明白并学会――写作,就是让心泉自然而然地流淌;阅读,就是让思想自由自在的飞翔。
“人格语文”
上面所说的“创造教育”谈到解放人的精神世界,培养人创造能力,已经涉及到人格教育的内容,但还不全面。随着对语文素质教育的深入思考与实践,我越来越感到,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对人的影响、引领与改造。而语文教育,实质上就是通过“语文”的途径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这里的人格,指个人的精神面貌或心理面貌。从现代心理学观点看,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爱好、品德、操行、观点、态度等心理特征的总称。追求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语文,我将其称之为“人格语文”――通过语文教育让学生具备高尚的情操、开放的思想、全面的能力和鲜明的个性。
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既是传统语文教育的核心,也是新时代语文教育的首要任务。以今天的观点看,传统教育??特别是以儒家为主流的封建正统教育,固然有种种糟粕与腐朽之处,但其超越时代,超越民族的教育精华??如“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探索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道德修养等等,都应该融入我们今天的语文教育之中。同时,不断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当今社会某些理想沉沦、道德滑坡、精神颓废的现象,也从正反两个方面向我们的教育(包括语文教育)题出了更迫切的人格培养的要求:“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宏伟抱负,“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进取勇气,“朴质,坚强,力求向上”的民族气节,“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无私品格……总之,培养高尚的情操,永远应该是语文教育中激越而辉煌的主旋律!
拓展学生开放的思想,是21世纪不仅更加繁荣而且更加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对语文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所谓“开放的思想”,主要是指一种海纳百川的文化胸襟,一种高屋建瓴的人文视野,一种不畏权势的民主意识,一种独立思考的批判精神……这是让我们的学生真正“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所必需的思想素质。不能想象,一个目光短浅、心灵封闭、观念保守、思维萎缩的人,会成为新世纪中国的脊梁。拓展学生开放的思想,前提是帮助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在了解、热爱和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以“拿来主义”的眼光注目世界和未来,学习、借鉴世界上人类共同的进步文明成果,以充实壮大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当然,这需要我们教师做许多扎扎实实的具体工作??比如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面和社会生活面,训练学生勇于独立思考、善于科学鉴别的能力等等,以引导他们在信息时代能吸收真正的文化营养。
提高学生全面的能力,即着眼于学生将语文知识由教材上的训练转化为生活中的运用,而又在日常交际过程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巩固语文综合素养。在这里,“能力全面”的含义至少有三:一是学生最终拥有的语文素养是完整而丰富的??既有语修逻文的知识,又有读写听说的技能,既有高雅的文学修养,又有实用的语文本领;二是学生能以“生活”(班级生活、日常生活、社会生活等)为中心学语文、用语文??让学生在热爱生活、关心国事的过程中情不自禁地汲取语文养料,在各种社会实践中得心应手地把语文知识转化为生活能力;三是学生具备创新能力,比如阅读过程中尝试发现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作出推论或预测的能力,纵向追踪挖掘思维深度的能力,综合串联拓宽思维广度的能力等等,又如作文过程中立意的正确独到,思想的辩证深刻,构思的新颖奇妙,语言的鲜活自然……需要强调的是,在学生的语文能力结构中,重点是创造能力??这是对束缚学生思想,扼杀学生创造欲望的传统语文教学的突破,也是跨世纪人才观对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发展学生鲜明的个性,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正如柳斌所说:“实施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为学生个人个性发展服务来实现的。”我认为,这是针对过去传统语文教学“目中无人”的严重弊端而提出的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命题。应该说,在过去的教育理论中不是没有提到过“教育个性”,但那更多的是指“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而已。今天我们谈发展学生鲜明的个性,固然也有应根据不同个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施教以培养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的意思,但更强调学校教育所培养出的每一位学生,都应该在禀赋、兴趣、气质、情感、技能等方面具备自己与众不同的特性,并拥有属于自己的心灵世界和独具魅力的精神空间,使我们的学生今后无论从事什么职业,也无论其社会地位如何,他都能成为心灵高贵而自由的精神巨人。因为“人的天赋、可能性、能力和爱好确实是无可限量的,而每一个人在这方面的表现又都是独一无二的。……共产主义教育的英明和真正的人道精神就在于:要在每一个人(毫无例外地是每一个人)的身上发现他那独一无二的创造性劳动的源泉,帮助每一个人打开眼界看到自己,使他看见、理解和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人类自豪感的火花,从而成为一个精神上坚强的人,成为维护自己尊严的不可战胜的战士。”(苏霍姆林斯基)语文教育中发展学生个性的前提,是教师具备高度的民主素养和真诚的人道主义情怀,即发自内心地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心灵世界,在语文教学中把学生视为与自己一起探求新知、追求真理的志同道合的同志与朋友。
“人格语文”是我九十年代末二十世纪初,对语文教育最重要的思考与实践,这是对我过去近二十年不同阶段(从“浪漫语文”到“创造语文”)的语文教育特点的整合。
“民主语文”
2000年9月至2003年6月,我暂别中学语文讲台,进入久违的大学校园,师从朱永新先生攻读教育哲学博士学位。我第一次相对全面而系统地学习了有关民主和民主教育的理论。
徜徉于人类民主思想发展史,我发现支撑现代民主制度的理论基石,是从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17世纪的英国革命、18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一直到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一系列思想先驱的杰出理论:人道主义、自由学说、平等观念、天赋人权、社会契约、法的精神、权力制约、人民主权……而从卢梭、洛克、杜威到陶行知乃至苏霍姆林斯基,都对民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做出了不可磨灭卓越的贡献。
系统的学习和思考,使我对“民主”有了真正科学而深刻的理解:民主,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制度,而且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方式。其核心是对人的尊重。爱因斯坦说:“我的政治理想是民主。让每一个人都作为个人而受到尊敬。”阿克顿指出:民主的实质,就是“像尊重自己的权利一样尊重他人的权利”。
由此我受到启发,“民主教育”的核心,不也应该是“尊重”吗?――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权、尊重学生的创造力……当然,与此同时,教会学生尊重他人。
杜威、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等教育家的民主教育理论,一下照亮了我的教育(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包括语文教育――让我的语文教育思考与实践前所未有的敞亮起来。或者说,这些思想让我重新审视、清理我过去的教育和语文教育。我明确意识到,民主,是对人的尊重与解放;民主教育,就是对人的唤醒与发展。而语文教育,理应“目中有人”--人的思想解放、人的感情熏陶、人的精神提升,人的个性发展,应该是语文教育的生命。
结合当时已经开始兴起的新课程改革,我这样概括语文民主教育的特征―― 1.语文民主教育是充满自由精神的教育。
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而创造的基础是心灵的自由;自由本身不是创造,但没有自由就绝对没有创造。因此,语文教育首先应该尊重学生心灵的自由。
尊重学生心灵的自由,就是尊重学生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造的自由。自由精神当然不是语文教育所独有的内核,而且也不是语文教育的全部内容,但没有自由精神的语文教育,便不是真正的语文教育。
2.语文民主教育是充满平等精神的教育。
“对话”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而“对话”的前提是双方的平等。虽然就一般情况来说,教师的学科知识、专业能力、认识水平等等远在学生之上,但就人格而言,师生之间是天然平等的。语文民主教育,首先体现在师生关系上,不但是教师对学生人格和权利的尊重,而且把自己视为与学生平等朋友与同志。
尊重学生,就包括尊重学生的思考,真正优秀的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引路人,也是和学生一起追求新知、探求真理的志同道合者。合作学习的态度,就是平等精神在语文教育中的体现。与学生同志式地探求真理,就应尊重学生发表不同看法的权利,并且提倡学生与教师开展观点争鸣。教师不但自己应该对每位同学一视同仁,而且还应该在教学中营造一种同学之间也互相尊重、真诚友好、平等相处的氛围。平等只能在平等中培养――今天的教师如何对待学生,明天的学生就会如何去对待他人。
3.语文民主教育是充满法治精神的教育。
语文教育不是治国,因此,在这里说“法治”似乎有点儿牵强附会甚至可能有人会觉得风马牛不相及。然而,“法治”是一种治理国家的方式,其精神实质无非是依靠体现公共意志的规则(法律)来实施管理,而且所有人都必须遵守统一的规则。因此正是在这一精神实质上,语文民主教育与法治精神得以沟通――民主精神同时也就是法治精神。
让学生依据共同制定的规则参与语文教学管理,是语文教育中法治精神的突出体现。学生作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其主体性不仅仅体现在主动学习和积极思考方面,也体现在参与语文教学的管理方面。既然尊重学生,而且承认教师的所有工作从根本上说都应服务于学生,那么,学生对教学更应有建议、评价与监督的权利。教师没有理由不尊重学生的这个权利。对真正的民主教育来说,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互相监督是理所当然的。
在整个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要遵守统一制定的规矩,但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听老师的话”,而是遵守公共规则――这规则里面既凝聚着集体的意志,也包含了自己的意愿。行为规范与思想自由是不矛盾的――前者是对他人的尊重,后者是对自己的尊重。而只有充分的尊重他人(老师和同学),自己的思想权利才能得到真正的保障。这种充满法治精神的语文教育,不仅仅有助于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更重要的是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自然而然的学会一种民主的生活态度。
4.语文民主教育是充满宽容精神的教育。
民主就意味着宽容:宽容他人的个性,宽容他人的歧见,宽容他人的错误,宽容他人的与众不同……作为教师,当然承担着教育的使命,对学生不成熟的乃至错误的思想认识负有引导的责任。但是第一,学生的不成熟乃至错误是一种成长现象,其中往往包含着求新求异的可贵因素,如果一味扼杀便很可能掐断了创造的萌芽。第二,宽容学生的不成熟和错误,意味着一种教育者的真诚信任和热情期待:相信学生会在继续成长的过程中自己超越自己,走向成熟。第三,教师的引导,前提是尊重学生思想的权利,然后通过与学生平等对话(而不是居高临下的训斥),以富有真理性的思想(而不是所谓的“教师权威”)去影响(而不是强制)学生的心灵。
语文教师的宽容,说到底仍然是尊重学生思考的权利,并给学生提供一个个发表独立见解的机会。不要怕学生说错,不犯跌跟斗的人永远长不大,所谓“拒绝错误就是毁灭进步”,正是这个意思。语文课应成为学生思考的王国,而不只是教师思想的橱窗。如果不许学生说错,无异于剥夺了他们的思考。在充满宽容的的语文课堂上,对一篇课文的理解和分析,不应只有教师的声音,教师更不应该以自己的观点定于一尊,而应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倡学生展开思想碰撞,鼓励学生发表富有创造性的观点或看法。努力使整个阅读教学课堂具有一种开放性的学术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既有共同的提高也有不同的收获。
宽容,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的宽容,也包括学生对老师的宽容,更包括学生之间的宽容。独立思考决不是唯我独尊,更不是拒绝倾听他人意见;相反,在对话探究的过程中能具备海纳百川的胸襟是一种极可贵的民主品质。教师应善于在教学过程中以自己的宽容向学生示范,在鼓励每一个学生珍视表达自己见解的权利的同时,也尊重别人发表不同看法的权利――既勇于表达又善于倾听,既当仁不让,又虚怀若谷。
5.语文民主教育是充满妥协精神的教育。
“妥协”,和“宽容”一样,也是现代文明社会公认的民主准则之一。在语文教育过程中,如果说“宽容”是善待他人的不同观点,那么“妥协”则是对话双方都勇敢地接纳对方观点中的合理因素,彼此相长,共同提高。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学生向老师妥协是再寻常不过的事了――不管这种“妥协”是出自内心的真诚还是由于对老师权威的绝对迷信;但教师向学生妥协,则非常少见。更多的情况是,教师明明错了,而且学生都知道老师错了,可当老师的怎么也放不下“面子”承认错误向学生妥协。我们所提倡的语文民主教育,尤其注重教师向学生妥协。――其实说到底,妥协也不是简单地向对方“认输”,而是服从真理以完善自己的认识。对教师来说,这本身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民主精神示范。
妥协的前提仍然是平等。教师要乐于以朋友的身份在课堂上和学生开展同志式的平等讨论或争论,并在这过程中主动吸取学生的合理见解。其实,更多的时候,所谓“妥协”并不是绝对的“甲错乙对”因而甲方在思想上向乙方投降,而是“双赢”――即在讨论争辩中,双方都不断吸收对方观点的合理因素进而使双方的认识更接近真理。
妥协,常常还体现在师生之间的“遇事多商量”:大到制定语文教和学的计划是否可行,小到每天布置的作业是否适量,以及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进度的调整、教学形式的改革等等,尽管教师起着主导的作用,但学生的参与也是必不可少的。人们常常说,成功的语文教育,往往都是师生合作的结果,这“合作”之中便有“妥协”。
6.语文民主教育是充满创造精神的教育。
民主是对人的本质的解放,而人的本质在于创造。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是语文民主教育的使命。――注意,我愿意再次重复一遍,我说的是“发展”而不是“培养”。
说起创新教育,有些教师首先想到往往只是思维品质和具体思维方法的培养,比如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或这样“性”那样“性”,以及“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等等。应该说,针对学生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所形成的僵化思维模式,这些引导和训练当然是很有必要的。但我认为,我们更要思考一下,学生原有的创造精神是如何失落的?当务之急,不是对学生进行“从零开始”的所谓“培养”,而是“发展”他们与生俱来的创造性――首先是要点燃学生熊熊燃烧的思想火炬,让学生拥有自由飞翔的心灵。我坚信,每一位学生都有着创造的潜在能力;所以,教师要做的,是提供机会让学生心灵的泉水无拘无束地奔涌,说通俗一点,就是要让学生“敢想”。创造,意味着思想解放。而学生一旦获得了思想解放,他们所迸发出来的创造力往往远远超出我们的意料。
真正的教育者理应把学生看作有灵性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教师见解的复述者,更不能成为教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道具!我们不应把学生的大脑当成一个个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空荡荡的容器,而应看作是一支支等待我们去点燃的火炬,它一旦被点燃必将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创新的光芒。因此,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与其说是手把手地教学生怎样去做,不如说是给学生提供一个个发表独立见解的机会,特别是要鼓励学生敢于向书本、向老师、向名家、向一切“权威”说“不”!——正如江泽民同志在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所说的那样:“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当我们无视学生的潜在能力,把他们当做“低能儿”进行“培养”的时候,学生的表现也许让我们不甚满意甚至失望;但是,如果我们充分信任学生,给他们提供机会并积极鼓励、激发、诱导其展示自己的智能时,学生所迸发出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常常令我们惊喜。
上面对语文民主教育(也可简称为“民主语文”)的概括,实际上包含了对我以前我语文教育不同阶段所有的合理思考和有效实践,是我对自己语文教育一次系统的实践总结与理论(如果这也能算“理论”的话)提升。
写到这里,应该正面回答何谓“语文民主教育”这个问题了。
什么是“语文民主教育”呢?简言之,语文民主教育就是充满民主精神的语文教育,就是尊重学生各种精神权利的语文教育,就是给学生以心灵自由的语文教育,就是师生平等和谐共同发展的语文教育。
这里,还得谈谈语文民主教育与语文素质教育的关系。从根本上说,语文民主教育与语文素质教育是相通的。但是,要在教学中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必须站在民主教育的高度走进学生的心灵,面对每一个富有个性的学生。因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陶行知语)对于教育来说,缺少对学生的民主态度——具体说,离开了对学生的人格尊重和潜能的信任,离开了教育过程中精神与精神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呼应,任何教育都不是陶行知所说的“真教育”而只能是“伪教育”。由此可见,任何科学的教育方法不过是民主教育思想的体现。如果我们认可柳斌同志所概括的素质教育的要义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的发展”的话,那么,我们似乎就可以这样说,民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但对语文教育而言,“民主”并不仅仅是教育手段,也是教育内容,更是教育目的――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和课堂氛围必然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健康发展乃至创造力的激活,而语文教育本身(包括教材)所蕴含的丰富民主养料将有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铸造;但从长远来说,“民主”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所赋予语文教育的面向未来的使命――通过民主的语文教育,培养学生的平等、自由、宽容等民主素养,使学生成为个性鲜明并具有独立人格和创造精神的现代公民。
以上赘述算是我对自己近三十年来“语文生涯”(从学师范语文到教中学语文)的思想梳理。于漪老师说:“与其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不如说我一辈子都在学做教师。”于老师尚且如此,何况我呢?因此我也可以说,与其说我教了几十年语文,不如说我几十年都在学教语文。现在,我已经不再年轻,而且还担任了学校校长,可我依然担任着班主任并继续学教语文。
面对日益浮躁与眼花缭乱的基础教育界和语文教育界(为此,我特别推崇著名杂文家,同时也是南京师大附中特级教师吴非的新作《力戒浮躁》),我越来越坚定不移地认为,真理总是朴素的,教育总是朴素的,语文教育总是朴素的。没那么多“花样”。现在的教育,恰恰是脂粉太厚,油彩太浓,口红太艳,穿着华丽的旗袍,夺人眼球。在某些方面,语文教育也如此。所以,我现在想的更多的是,让语文教育回到朴素的起点:如果我们的学生喜欢上语文课,而且下课后也情不自禁地去阅读去写作,进而成为一个有书卷气的雅人和有责任心的公民;教师能够在语文课上体验到快乐,能够在课堂上挥洒青春,流淌生命,燃烧激情,点燃理想,能够以自己是一名语文教师而由衷地自豪,这样的语文教育,就是最好的语文教育。
我愿再重复一遍:关于语文教育,我所有的思考和全部实践,都没有原创因素,都是对前辈大师和同代名家的学习与借鉴。作为一个从事语文教育实践的中文语文教师而非专业研究者,我并不因此而自卑。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坐享其成地运用他们的思想种子而在我的语文园地开花结果,我很得意,也很幸福,于是“偷着乐”。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放弃了自己作为“知识分子”的思想权利。在实践的同时,我依然力所能及地进行着一些肤浅的思考。我始终认为,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应该是一个思想触觉十分灵敏的人;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独立思考,应该是每一个教育者坚定的人生信念。作为思想者的教师,在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具体教育工作的同时,我们还应该让思考的火炬照亮我们实践的每一个环节:备课的时候,能不能先抛开教参用自己的心灵直接与作者对话?阅读教学的课堂上,能不能在讲清楚“考试重点”之后,也学生谈谈自己独到的见解?作文教学,能不能在作文的命题和批改等方面除了研究高考作文动态,也多琢磨学生的写作心理?面对无法避开的题海,能不能动一番脑筋进行筛选和提炼?每上完一堂课,能不能通过写教学手记对其得失进行一下反思?面对每一个学生,能不能在关注他们表面上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成绩的同时,更研究一下他们的心灵?此外,我们在认真上好每一堂课的同时,能不能关注一下语文界、教育界、整个社会乃至天下的风云变幻?我们在尊重并继承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教育理论与传统的同时,能不能以追求科学、坚持真理的胆识,辨析其中可能存在的错误之处?甚至对一些似乎已有定论的教育结论,我们能不能根据新的实际情况、新的理论予以重新的认识与研究?……
我将继续在语文教育的课堂上带着一群孩子发现风景,体验快乐,参与创造……我将继续享受着作为语文教师特有的幸福。我将继续期待着语文教育一步步逼近其学科特点,逼近人的心灵,成为最富个性最具魅力的精神创造,和最自由、最愉悦、最美好的心灵之旅。
第五篇:教学名家谈语文
教学名家谈语文
于漪
语文课要教出语文的个性
语文课要教出语文的个性,千万要重视、使用好语文教材,它是语文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离开了课本,阅读教学就丢失了语文学习的特殊凭借物。
阅读是复杂的心智活动。首先是由眼睛对文字符号的感知,然后把信息传入大脑,进行复杂的分析综合活动。阅读,包括多种心理活动过程,如感知、记忆、思维、想象,还有兴趣、情感、意志等。
教师要指导学生有效地阅读,不但要深入地与作者对话,而且还要与编者倾心交谈,弄清楚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组合这个单元的意图。
学习任何课文不管是怎样的体裁,一般来说,师生至少有三个问题要把握:一是作者写了什么;二是作者怎样写的;三是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而不那样写。从思想内容到语言形式,从语言形式到思想内容,阅读,思考,体验,感悟,真正读懂,把握真谛。
于永正
我看小学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不但要理解课文的内容,而且要关注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内容的。阅读教学一定要多读(包括朗读),重视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培养,同时要关注表达。要“增加阅读量,扩大阅读面”(课标语),重视课外的阅读。课外阅读要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是“怎样表达的”。语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语言、用语言的。
识(字)、写(字)、读(书)、背(诵)、说(话)、作(文)、习(惯)是小学语文的七大教学目标。其中最重要的是写字、读书、作文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阶段是“涵养”阶段,要特别重视吸纳、积累。
教小孩子学语文,要手把手地教,实打实地教。“手把手”说的是耐心、细心;“实打实”说的是小学语文教学要实实在在地教,扎扎实实地教,不能搞花架子。这是一种责任,一种韧劲,一种“夯”的精神。
不能只教一本语文书。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多读多写;语文能力是在大量的读、写实践中形成的,不是老师讲出来的。
写字的规律是什么?是描红、仿影、临帖,而且要天天描红、仿影、临帖。
教朗读的规律是什么?是“跟我读”,是让学生听老师读、跟老师读。
教作文的规律是“读写结合”。读是基础。书,是最好的作文指导老师,每篇文章都在告诉你怎样写作文。
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得是个“文化人”,以“文”化“己”。这个“文”主要指读书。另一个方面是以“艺术”化“人”,语文老师要有点艺术细胞。如书法、音乐、美术、舞蹈等。
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还得是个“思想者”。“前思后想”(尤其是“后想”)才能长心眼、长智慧。把“思考”所得形诸文字,可以使思考更缜密、更深刻。一定要动笔写东西,并养成习惯。
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还应当善于与人交流。
在教学中,要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人人去摘跳一跳才能摘得到的桃子。
王有声
先学会读书“破一篇”
在语文课上,一篇课文一般按三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了解时代背景,学习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通过默读、朗读、分角色读等各种阅读手段,要使学生既掌握课文内容,又能较熟练地将课文读下来。
第三课时,议论段落结构,领会文章中心,背诵部分片段或全文,完成相应的一些作业。
学生升到了小学高年级,读书破一篇的“破”,应在思想、内容、结构和语言四个环节上下功夫。
贾志敏
还是读得太少
课堂上要“书声琅琅”和“议论纷纷”,少一点“烦琐分析”和“无效提问”。
多读,是我国语文教学中行之有效的传统。讲读课文一定要以读为基础,要求学生多读熟读。
读的质量标准:正确、流利、有感情。所谓“正确”,就是用普通话,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不重复句子;所谓“流利”,就是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速度接近于说话,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所谓“有感情”,就是读得生动感人,要读出重音,适当停顿,运用适当的语调,要有适当的速度和节奏。
教学名家谈教育
于漪
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首先教师要沉到教材里,从表达形式到思想内容,从思想内容到表达形式,反反复复推敲,跨越时空和作者对话、与编者交流,洞悉其中来龙去脉体会它运用语言表达情意的独特个性。对教材洞若观火,方能心中透亮。
其次,把握教材独特的个性,自己要有真切的感受,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之后对教学内容精心剪裁,处理详略,突出重点。
最后,教学思路要清晰,教学线索要分明。于永正
教育的两个名字
“影响”——它是教育的第一个名字。老师(包括家长)的言行一致时,教育效果最大。
“激励”——它是教育的第二个名字。根据兴趣学习的人都有可能成为天才。激励要有针对性,要看准学生的闪光点之所在,即他到底有什么特长,把他的闪光点激活。表扬、激励的语言要有实指性,用词要恰当,实事求是,不能空泛。激励要着眼于育人。激励,要真诚、动情。激励要及时。激励的手段除了语言外,还包括为学生发奖品,发奖状,送掌声等。
魏书生
怎样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关键是启发学生的主动性。启发学生分析自己,发现自己心灵中蕴藏着的美好东西,鼓励他们用新我战胜旧我。
对学生大声训斥和惩罚是教育的大敌。孙双金
13岁以前的语文
人在13岁以前的智力特点是什么?是记忆力的黄金时期;人在13岁之后的学习应侧重理解能力的培养。
国学经典、诗歌经典、儿童文学经典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三块大石块”。
现有教材怎么教?一般可先让学生通读全文,然后提一两个关键问题理解课文,接着可背诵其中的精彩成语、句子或片段即可。
国学、诗歌经典怎么教?教学时应以诵读、背诵为主,辅以适当讲解,让学生大致了解意思即可。“不求甚解”、“熟读成诵”应是国学诗歌教学的原则。
儿童文学怎么教?儿童文学教学重在积极引导,推荐书目,激发兴趣,以孩子自主阅读为主。
语文作业做什么?语文作业的“三字经”是“读、背、写”,其中“写”就是写日记、随笔、读书笔记。
13岁以前的语文是童年的语文,积累的语文,种子的语文,综合的语文;是暂时不求甚解、逐步反刍的语文,是为一辈子奠基的语文。
钱梦龙
为语文教学招“魂”
“语文”就是口头语和书面语的合称。民族语教育正是语文教学“魂”之所系!
语文教学就是教会学生读书和作文,使学生在读和写的实践中学习和掌握汉民族语。
读和写(包括听和说),作为学生在语文课上学习民族语的主要实践方式,其中“读”又是基础,是根本。洪宗礼
语文哲思录
我从来不是教语文,而是引导学生学语文,让学生学会学语文。所谓“懒”,就是少告诉一点,少讲一点,少灌输一点,并非提倡马而虎之的放羊式教学。教师“懒”一点,学生便会“勤”一点,有失方有得,这是语文教学的辩证法。
检验教师主导性发挥得如何,不能仅仅看教师讲解了多少读写知识,安排了多少读写训练,更主要的是应当看学生独立读写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否发挥出来,独立运用读写知识的能力如何,良好的读写习惯有没有养成。
想,是一个总开关。打开了想这个总开关,语文教学读、写、听、说四盏灯才能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