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学应用实录(最终5篇)

时间:2019-05-12 22:58: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学应用实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学应用实录》。

第一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学应用实录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性: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让学生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模型思想。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能理解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

3.能够借助图形,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植树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实践活动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在观察、猜测、试验、推理活动和交流中探索并发现间隔数与棵数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

1.每个人都有一双灵巧的手,在我们的手上也隐藏了数学奥秘,同学们想知道吗?

师:看着老师的手,你从中得到了什么数字? 生1:5 生2 :5个手指

师:还知道哪些数字?指什么?

生:还知道一个数字—4,它指的是缝隙。

师:对了,它指的是手指间的缝隙、空格,在数学上我们把这样的空格叫做间隔。我们手上每两个手指之间都有一个间隔,大家仔细观察老师的手,5个手指,有几个间隔,4个手指的时候有几个间隔呢?3个手指,2个手指呢?

师:你们发现手指数与间隔数的关系了吗?谁能说一说?

生:手指数比间隔数多1。生:间隔数比手指数少1.2. 师:连手上都有这么多数学奥秘,看来数学真是无处不在!现在我们可以开始上课了吗?

一、问题导入

1、师:每年的3月12日是什么节?()

同学们,你们喜欢植树吗?()你植过树吗?()

师:是的,植树不仅能绿化环境,还能造福人类。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植树的问题。同学们请看屏幕

2、课件出示:要在全长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师:要在全长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大家还要知道什么?

生:树与树之间有几米。

师出示:每隔5米种一棵,师:每隔5米是什么意思?

生1: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五米,每两棵树的距离都相等。

生2:两棵树之间的间隔是5米。

师: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我们在数学上叫做间隔。同学们观察我们的手,两个手指之间,你有什么发现?

3、师:根据已知条件,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可以种几棵?

二、探究交流

1、猜猜可以种几棵?

生:3、4、5、6

2、师: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情况呢?下面咱们就来动手画一画,种一种,在画之前老师有个要求:请同学们用这条线段代表20米的小路,用你们喜欢的简单的图案表示树,设计一份植树方案(明白要求后学生活动)

3、反馈交流 师:很多同学都已经完成了,下面请同学们来说一说,根据你们的方案,需要种几棵树?

生:5棵,4棵,3棵

师:与你先前猜测的对比一下,你猜测的怎么样? 生:比较准确

师:同学们非常厉害,猜测的很准确,下面咱们来展示一下同学们的方案。学生展示设计方案: 交流设计思路

师:同学们真有创造力!设计出了这么多的方案,看来你们都有成为环境设计师的资格。

三、合作探究,总结方法

1、总结规律

师:好了,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同学们设计的方案,既然三种方案都符合设计的要求,谁能说说他们相同的地方在哪里?

生:两棵树间的间隔都一样,他们的间隔个数都相同。

师:不同的地方又在哪里呢?

生:(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出示板书:两端都载 只栽一端 两端都不栽)

师:我们具体来看这三种方案,首先,在两端都栽的情况是怎样栽的?

生1:每隔5米栽一棵,也就是每5米为一个间隔,20米里有4个这样的间隔?

生2:每5米栽一棵,也就是20里面有几个5?

师:你是怎么计算的?(生说,师板书:20÷5=4(个))

师:4表示什么? 生:4表示4个间隔[。

师:结合图观察]4个间隔需要几棵树?()(师边讲解,边填表格)

师:为什么4个间隔有5棵树?(列式4+1=5(棵))

生1:一个间隔跟着一棵树,每个间隔都跟着一棵树,有4个间隔就有4棵树,最后剩的最前面的一棵树棵树前面没有间隔?因为它两端都栽,所以还要加上前面的一棵。

生2:一棵树跟着一个间隔,每棵树后面都有一个间隔,有4棵树就有4个间隔,最后剩的一棵树后面没有间隔?因为它两端都栽,所以还要加上1棵。

师:从表格中,你能发现间隔数与棵数有什么关系吗?能用一个式子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吗?(生说,师板书:间隔数+1=棵数)

2、运用规律 师:老师有问题要考你们了,知道的同学马上起立回答我,比比谁的反应快?在两端都栽的情况下,如果继续往后栽,怎样栽?5个间隔要栽几棵树?6个间隔栽几棵树?7个间隔?-----------师:从表格中,你能发现间隔数与棵数有什么关系吗? 生1:间隔数比棵树少1 生2:棵树比间隔数多1 师:能用一个式子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吗?(生说,师板书:间隔数+1=棵数)

3、探索规律

师:同学们已经发现了当“两端都栽”的时候间隔数与棵数的关系,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只栽一端”和“两端都不栽”的情况。

互相说一说是怎样栽的,棵树与间隔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棵树=间隔数;

棵树=间隔数-1

四、开放练习,应用方法

1、师:其实植树问题并不只是与植树有关,生活中还有许多现象和植树问题很相似,谁知道生活中跟植树问题相似的例子(生答)。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出示有间隔的图片)师:这些事物都存在着间隔,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类问题统称为“植树类问题”。(板书课题)

师:在生活中,我们要解决这样的植树问题,必须要先确定他是属于三种情况中的哪一种,我们一起来判断一下:

(课件出示)

2、师:你们掌握了今天的知识,能不能独立完成这道题?

在一条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种树,每隔5米

种一棵。可以种几棵?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这一题你会解决吗?与上一题有什么区别?

在一条全长100米的小路两边种树,每隔5米 种一棵。一共可以种几棵?

先让学生说一说,再独立完成。

五、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植树问题,发现了植树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其实植树问题里还有许多有趣的知识,需要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去探索和发现。

第二篇:四年级数学下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大邵村中心学校 王卫卫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探索乐园》中的内容,目的是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植树问题通常是指沿着一定的路线植树,这条路线的总长度被树平均分成若干段(间隔),由于路线的不同、植树的要求的不同,路线被分成的段数(间隔数)和植树的棵数之间的关系就不同。所以教材将植树问题分为几个层次,有两头都种、两头都不种、以及一头种一头不种等。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公路两旁安装路灯、花坛摆花、站队中的方正阵等,它们中都隐藏着总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问题,我们就把这类问题统称为植树问题。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分析问题、解答问题、总结解答植树问题一般方法的过程。

2、了解间隔数的含义,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能解答类似的简单问题。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等方式解决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在用植树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解答其他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发现间隔数与棵树的关系,并能运用这种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能运用规律解决类似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展台等等。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问题啊? 生:植树问题。

师:同学们,其实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有数学。那今天就跟老师一起留意一下身边的数学吧!瞧,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灵巧的手,它不但会写字、画画、干活,在他里面还藏着有趣的数学知识,你想了解它吗?请你像老师一样伸出一只手,并张开手指,你看到有关数学的信息了吗?

师:老师看到一个数学,这是几个手指?(三个)三个手指有几个间隔呢?(2个)

师:那么,4个手指的时候有几个间隔呢?5个手指,6个手指呢?

师:你们发现手指数与间隔数的关系了吗?谁能说一说?(手指数比间隔数多1,或间隔数比手指数少1)

师:在生活中和间隔有关的例子很多,看,这是什么?(人民大会堂)

师:人民大会堂前有几根柱子?

师:他们有几个间隔?(11个)与间隔有关的事情很多,看来很有研究的必要,你们愿意吗?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和间隔有关的植树问题。

(二)初步探究

课件出示:例1.同学们在全长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需要准备多少棵树苗?(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2)学生汇报发现的信息。

(生汇报数学信息:没有说明植树的方法?)

师:还有补充吗?

生:没有说清,是两头都种;一头种,一头不种;还是两头都不种。

师:好,那下面我们就分这三种情况来看一下。(板书)师(指图):我们来看一下,每隔5米一棵,把这条小路分成了几段?(4段),也就是说有4个间隔,怎么列算式呢?

生:20÷5=4 4+1=5(棵)

师:20÷5表示什么?相当于“手指问题”中的什么数量?(间隔数)

师:为什么还要加1?(因为两端都要种,所以棵数比间隔数多1)那两个5的意思一样吗?

师:我们看两头都不种,还有一头种,一头不种的情况。师:板演规律:

1:两头都种: 棵数=间隔数+1 2:一头种,一头不种: 棵数=间隔数 3: 两头都不种: 棵数=间隔数-1

(三)、运用知识试一试。

师:同学们既发现了规律,又总结了方法,真了不起。下面我们来试一试,有没有信心?

出示题目:同学们在长是90米的小路同一侧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两端各种一棵。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让学生讲一讲。)师:同学们真棒。

(四)、思考问题:在“植树问题”中,一定要是“树”吗?除了“树”,还能换成别的事物吗?

生举例。

(五)、课堂练习,解决问题 1、16名小学生排成一列纵队,每两名小学生之间相距1米,这列队伍长()米。

2、学校在16米长的教室前面均匀的摆了9盆鲜花,两端都摆,每两盆鲜花之间相隔()米。

(生思考,指名回答,师订正。)

3、丽丽家到学校之间有7根电线杆,每两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都是30米。丽丽家到学校有多远?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让学生讲一讲。)

4、小强家住在5楼,小强从一楼到二楼要上12个台阶,每两层楼之间的台阶数相同。小强回家一共要上多少个台阶?

(生练习本上独立完成。指名展台展示。)

六、总结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植 树 问 题

1、两头都种: 棵数=间隔数+1

2、一头种,一头不种:棵数=间隔数

3、两头都不种: 棵数=间隔数-1

第三篇:四年级数学下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涿州市大邵村中心学校 王卫卫

一、学情和教材分析

本班共42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27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这门课有学习兴趣,对于本节知识有学习热情,也有个别学生由于基础没有打好,在学习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师及时辅导。

本节是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探索乐园》中的内容,目的是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这一单元主要内容就是植树问题,植树问题通常是指沿着一定的路线植树,这条路线的总长度被树平均分成若干段(间隔),由于路线的不同、植树的要求的不同,路线被分成的段数(间隔数)和植树的棵数之间的关系就不同。所以教材将植树问题分为几个层次,有两头都种、两头都不种、以及一头种一头不种等。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公路两旁安装路灯、花坛摆花、站队中的方正阵等,它们中都隐藏着总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问题,我们就把这类问题统称为植树问题。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分析问题、解答问题、总结解答植树问题一般方法的过程。

2、了解间隔数的含义,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能解答类似的简单问题。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等方式解决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在用植树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解答其他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发现不封闭线路上,三种植树情况下间隔现象的简单规律。

难点:运用规律解决类似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展台等等。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问题啊? 生:植树问题。

师:同学们,其实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有数学。那今天就跟老师一起留意一下身边的数学吧!瞧,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灵巧的手,它不但会写字、画画、干活,在他里面还藏着有趣的数学知识,你想了解它吗?请你像老师一样伸出一只手,并张开手指,你看到有关数学的信息了吗?

师:老师看到一个数学,这是几个手指?(三个)三个手指有几个间隔呢?(2个)

师:那么,4个手指的时候有几个间隔呢?5个手指,6个手指呢?

师:你们发现手指数与间隔数的关系了吗?谁能说一说?(手指数比间隔数多1,或间隔数比手指数少1)

师:在生活中和间隔有关的例子很多,看,这是什么?(人民大会堂)

师:人民大会堂前有几根柱子?

师:他们有几个间隔?(11个)与间隔有关的事情很多,看来很

有研究的必要,你们愿意吗?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和间隔有关的植树问题。

(二)初步探究

课件出示:例1.同学们在全长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需要准备多少棵树苗?(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2)学生汇报发现的信息。

(生汇报数学信息:没有说明植树的方法?)

师:还有补充吗?

生:没有说清,是两头都种;一头种,一头不种;还是两头都不种。

师:好,那下面我们就分这三种情况来看一下。(板书)师(指图):我们来看一下,每隔5米一棵,把这条小路分成了几段?(4段),也就是说有4个间隔,怎么列算式呢?

生:20÷5=4 4+1=5(棵)

师:20÷5表示什么?相当于“手指问题”中的什么数量?(间隔数)

师:为什么还要加1?(因为两端都要种,所以棵数比间隔数多1)那两个5的意思一样吗?

师:我们看两头都不种,还有一头种,一头不种的情况。师:板演规律:

1:两头都种: 棵数=间隔数+1

2:一头种,一头不种: 棵数=间隔数 3: 两头都不种: 棵数=间隔数-1

(三)、运用知识闯关。

师:同学们既发现了规律,又总结了方法,真了不起。下面我们来闯关,有没有信心?

出示题目:同学们在长是90米的小路同一侧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两端各种一棵。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让学生讲一讲。)师:同学们真棒,下面我们来闯第二关。

出示题目:丽丽家到学校之间有7根电线杆,每两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都是30米。丽丽家到学校有多远?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让学生讲一讲。)

(四)、思考问题:在“植树问题”中,一定要是“树”吗?除了“树”,还能换成别的事物吗?

生举例。

(五)、课堂练习,解决问题 1、16名小学生排成一列纵队,每两名小学生之间相距1米,这列队伍长()米。

2、学校在16米长的教室前面均匀的摆了9盆鲜花,两端都摆,每两盆鲜花之间相隔()米。

(生思考,指名回答,师订正。)

3、小强家住在5楼,小强从一楼到二楼要上12个台阶,每两层

楼之间的台阶数相同。小强回家一共要上多少个台阶?

(生练习本上独立完成。指名展台展示。)

六、总结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植 树 问 题

1、两头都种: 棵数=间隔数+1

2、一头种,一头不种:棵数=间隔数

3、两头都不种: 棵数=间隔数-1

第四篇:四年级数学下册《植树问题》教学反思

画图理解 加强训练:

植树问题的思维有一定的复杂性,对于刚接触植树问题的四年级学生来说,则更有一定的难度了。所以,我觉得让学生画图来理解深化,更好一些。学生在画图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很好的理解题意,找到其数量间的关系,而且能很好的培养其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观察初步感知三种情况:两端都栽棵树=间隔数+1,一端栽一端不栽棵树=间隔数,两端都不栽棵树=间隔数-1。等学生找到规律后再解决这类问题就简单多了。

数学离不开训练,特别是对小学生,因为他们的忘性较大,很多的知识在课堂上学的很好,但时间一长,就会遗忘。这样,就要求教师注重平时的有意识的强化和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加深理。

走近生活 把握细节: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在学生初步感知植树问题的几种不同种法的基础上,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以便能更好的理解与植树问题有关的生活题型,如插红旗,安路灯、排队做操等,让学生在具体生活中理解数学现象,并运用规律解决形式各异的生活问题,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

把握每一个细节,问题即时解决,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比如:学生的质疑,间隔长和间隔数之间的区别,两端和两边的区别,应该考虑学生的知识构建,学生的知识认知一般是在具体情景中通过活动体验而自主建构的。没有体验,建构就会显得很抽象。在这一次的教学设计中,虽然我创设了情境,但学生仅凭一次体验是不可能全部达到继续建构学习主题的水平。可以利用线段图或者实例来帮助学生学习。让学生有可以凭借的工具,借助数形结合将文字信息与学习基础结合,使得学习得以继续,使得学生思维发展有了凭借,也使得数学学习的思想方法真正得以渗透。

第五篇:四年级数学下册《植树问题》教案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数学广角主要是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它通过生活中常见实际问题,让学生发现规律,抽取出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再用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课时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是探讨关于一条线段并且两端都要栽的情况。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植树问题”,是后继学习的准备,需要正确建立数学模型。

教学目标

1、发现“植树棵数”与“间隔数”的规律,建立“树的棵数=总长÷间距+1”的数学模型。

2、能利用数学模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建立模型,应用模型,建立初步的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

4、体会数学模型的生活意义与作用,体验到学习的喜悦。

学习重点:采取什么策略正确解决“一条线段并且两端都种”的植树问题。

学习难点:发现“植树棵数”与“间隔数”的规律,建立“树的棵数=总长÷间距+1”的数学模型。

预设过程

一、尝试解题发现问题

1、揭题:今天我们来研究植树方面的问题。(板)

2、课件呈现学习材料,请学生尝试。

3、反馈,形成争议:

1)100÷5=20

2)100÷5+1=

214、提出研究问题:植树棵数正好等于间隔数,还是间隔数加1呢?(板)我们来研究。

二、研究规律

1、议:在晒场的一侧(8米)种小树,两端都种,可以怎么种?

2、生述师画,发现棵数比间隔数多1。

3、自己尝试画图,完成表格。

4、议:你发现什么?

5、小结:当在路的一侧种树时,如果两端都种,棵数=间隔数+1,也就是等于总长÷间距+1。(板)

6、分析尝试题的正确解法

三、练习

1、变式练习

2、扩展练习

1、完成1-1。

1)议:已知什么,求什么?(师在模型的相应地方画√)

2)尝试完成,并反馈。

2、完成1-2。

1)议:已知什么,求什么?(师在模型的相应地方画√)

2)议:怎么求总长?(板)

3)尝试完成,并反馈。

3、完成2。

1)议:已知什么,求什么?(师在模型的相应地方画√)

2)议:从间隔10米,能停41辆,能求出什么?求出总长后,怎么安排这51辆车?

3)尝试完成,并反馈。

四、总结

下载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学应用实录(最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学应用实录(最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四年级数学下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3

    四年级数学下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十八里汰盛德希望小学黄丽莉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使他们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P117—118 教学目标: 1、建立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会灵活解决植树问题。 2、掌握一一对应的数学思......

    四年级数学《植树问题》教学反思(范文大全)

    四年级数学《植树问题》教学反思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数学《植树......

    四年级数学《植树问题》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植树问题》教学反思8篇四年级数学《植树问题》教学反思 篇1《植树问题》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教材其侧重点是:在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中,向学生渗......

    四年级数学植树问题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植树问题》教学反思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不但注重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的道理。比如:用排队人数与间隔数的关......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练习题

    植树问题(1) 1、在相距50米的两楼之间栽一排树,每隔5米栽一棵树,共可栽棵树。 2、计划在长600米的一条堤上,从头到尾每隔5米栽一棵树,那么需要准备棵树苗。 3、某大学从校门的门柱......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精品教案(模版)

    山东省小学数学第十三届年会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精品教案 课前小游戏 猜字谜 师:我将请两位同学上来,我悄悄给他们看一个词,完了以后根据词的内容......

    植树问题教学实录与评析

    《智慧广场—植树问题》教学实录与评析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四年级上册智慧广场 【教材分析】 本信息窗呈现的是在学校门前的小路一旁栽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