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实施(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2 22:12: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实施(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实施(本站推荐)》。

第一篇:浅谈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实施(本站推荐)

浅谈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实施 “做数学”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说数学”教学模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变“说数学”为“做数学”。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从做中学”的教育原则,提出“教育最根本的基础在于儿童的活动能力”。因此,“做数学”的关键在教师角色的转变。

一、提出数学问题,组织探究

新课程提倡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美国数学家波利亚也曾说:“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年级第一学期我在对于《看谁搭得又高又稳》这节课的设计中就充分融入了“做数学”这一特点,引导学生探索,组织多个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逐步、分层次解决实际问题,以突破教学的难点。在上课伊始,我就借助“知道了什么”、“怎样搭呢”、“看谁搭得高”展示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获得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此基础上,让学生再通过小组讨论、优化,选择出自己喜欢的方法搭积木。在这整个探索搭积木方法的过程中,教师给学生提供了机会、创造了环境,更重要的是从中体会到了自主探索、自主发现的快乐,发挥出自

己学习数学的智慧和潜能。

二、在“做数学”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课改以来,我们也都在积极探索合作学习的方式,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掷数点块》这节课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供一切让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机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例如在掷一个数点块的时候,小组的每位成员通过先后几次亲自试验,再通过小组里的汇总和全班汇总,逐步体会到:在掷一个数点块时,虽然有时某个数点会频繁地出现,有时另一个数点会频繁地出现,但当掷的次数相当多时,汇总的记录表明,数点块上被掷出的点数常常会相同。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始终保持很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学生在合作交流、分组合作中,每个学生都有了展示自己个性的空间。

三、“做数学”与生活数学的联系

数学本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教学要瞄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最佳联系点,并架起桥梁,将数学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生动有趣。

在一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连加、连减”时,我创设实际情境——教师与学生做“开汽车”游戏,教师做开汽车动作,教师后面(也就是汽车上)有4个学生。汽车启动,教师问现在汽车上有几个同学(4个)。教师报站名,停车,又上来了3个学生。汽车再启动,教师问又上来几个同学(3个)。汽车上一共有几个同学

(7个)。又到一站,停车,下去2个学生,教师问现在汽车上有几个同学(5个)。这时抽象出算式4+3-2=5。游戏如此反复轮流做几次,使每个学生都有参加的机会。这样,通过设计实际情境,使学生在实际活动中理解算理,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运用学具,突出探究活动,让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

新教材从学生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出发,本着数学来源于生活这一事实,自始至终都是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操作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力求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的知识要求,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培养技能、技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通过模一摸、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做一做等活动,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在操作中激起智慧的火花,进行发现和创造。例如:在一年级第一学期《认识立体图形》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摸一摸、说一说、滚一滚等方式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通过一些小组的活动,以实物和模型为研究对象,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对几种立体图形有了比较多的感性、直观的认识。

学生是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作为教师我们要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与学生平等交流

和给以恰到好处的点拨。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在亲身体验和探究中认识数学、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

第二篇: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大石桥市旗口镇中心小学四海希望分校吴桂梅

小学数学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重“学会”轻“会学”的现象。这样严重影响了小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要转变观念,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素质是指人的先天的自然性和后天的社会性的一系列基本特点与品质的综合。素质教育是以开发儿童身心潜能、完善和全面提高新一代合格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它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并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那么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结合自己本身工作经历谈以下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采用层次化的教学结构

教学结构是教学过程的总体设计。教学结构层次化,一方面是在课堂上尽量增加学生活动的时空——课本让学生看,思路让学生讲,疑难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找,错误让学生析,充分发挥教科书的资源作用和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注意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握全体,分层推进,根据学生学习的水平差异,参与程度和学习障碍等条件,因势利导,以学论教。比如,教学“除法两种分法的比较”时,课堂上首先组织学生根据学过的方法分析条件、问题,在自学的基础上列出算式,并思考总结出第一种分法和第二种分法各是知道什么数量,要求什么数量,接着指导学生围绕“总数、份数、每份数” 1

这三个数量关系来讨论第一种分法与第二种分法的异同点及其结果。学习一般的学生能理解掌握其异同点,解同类题的思路,思维较活的学生已基本能运用知识去解决除法应用题的提问题和填条件了。由此可见,课堂上采用层次化的教学结构,是开发学生智力、发挥学生潜能、提高教学效率的主要途径。

二、以练习为主,提高数学教学实效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去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训练,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数学教学应以练习为主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练习题的设计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1.练习的时间长短,数量多少,都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来确定,以便在不增加学生学习时间的条件下,尽可能取得好的练习效果。

2.练习题的设计、编排要体现教育性原则,做到“低起点小步子、快节奏、大容量”,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针对教材内容,精选练习题。如为了引入新课,设计知识衔接题;为巩固概念,设计基础变式题;为纠正错误,设计判断选择题;为拓宽思路,设计多变多解题等,从而实现训练目标,提高课堂实效。

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注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目前国际数学课程发展的一个趋势。实践能力是人们在改造社会的有意识的活动中所能胜任某项任务的能力。小学数学实践能力,就是学生在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活动中,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使

学生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了解数学存在价值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逐步形成。

实践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操作、观察、讨论、合作学习、猜想、画图等都是实践活动,到社会上调查、收集数据、提出问题、建构模型等也是数学实践活动。抓好实践活动的开展和指导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如在教学“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时,我先通过让学生“画一画”“摆一摆”,使学生亲身感知“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演变为“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的那种数学知识由浅入深,逐步发展的动态过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去领悟、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为学生掌握新知扫除障碍。

四、把握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和其它学科一样把德育教育贯穿在教学全过程,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1.依教材内容实施素质教育

数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自然学科,有着它自身固有的规律和特点,所以在教学中,紧紧地把握学科特点,把思想品德教育和数学学科的特点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实施思想品德教育。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重点应放在把握教材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结合知识传授,在教学中渗透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例如,在教学“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时,搜集我国改革前后经济发展变化的资料,通过对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学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从小努力学习的精神。

2.结合教学过程渗透德育教育

数学课不同于思想品德课,教师只能结合教学过程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学知识点,还要抓住有德育因素的一词一句进行渗透,如教学“时间的认识”时要求学生不仅会看钟表认识时间,而且要做时间的主人,教育学生从小要珍惜时间,讲求实效。

五、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的素质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和谐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体现素质教育的全面性,要通过传授数学知识和技能,利用数学所具有的价值和数学思维的特点来实现学生素质的提高。对优等生,教师要竭力创造条件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才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对数学素质差的学生要多关照,课上多给他们发言的机会,开拓思维,发展思维,尽量给他们更多的“参与”机会,并通过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增强学习信心,逐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

总之,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阵地,更新观念是关键,学生是中心。既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注重能力的培养,发展思维,培育创新;既重视学会,更重视会学,这是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体现。

第三篇: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谈在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浅谈在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素质,是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的需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以素质教育为宗旨,以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的各种素质都获得培养和提高。小学数学素质教育是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以课程教材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改革教法与指导学法为手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而进行的教育教学实践。

关键词: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 更新理念 评价制度

引言:随着教育的普及,基本达到人人都能受到基础教育,基本上扫除了文盲,但是这些还不够,随着社会和科学的进步,教育也要有所改变,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真确实施素质教育是但前社会的迫切需要。

实施素质教育,就要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而教学活动也必然会对学生身心的每一个方面都产生影响,因为学生是以整体的生命投入教学活动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要全面,而不应只是局限于认识性目标。《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提出了包括知识、能力、思想品德教育在内的目标结构。并在“前言”中指出:“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实质。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要面向全体学生,关键在于教师要更新教育思想,树立现代教学观念,以人为本,还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为此,数学教学应解决好几个问题:一是切实摆正教与学的位置关系。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每个教学环节、方法、手段要切实建立在有利于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形成能力的基础上;二是切实改革“以讲代学”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使师生真正

从“教师什么都讲清楚,学生什么都听清楚”这种不正常的关系中跳出来,大胆引导和放手让学生通过主动去感知和领悟知识,促进学生“自动化”学习;三是切实改变“以少代全。忽视一片”的现象,既重视“个性发展”又注重“全体积极参与”。

要面向全体学生,就要精心设计“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为学生创设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每个学生都有通过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并形成能力的机会。尤其是学困生,更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当学习取得了成绩而收到鼓舞,才会产生对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尽量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引发他们积极参与的意识,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为“主动”。

二、培养创新精神,让学生敢于创新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使之敢于创新,关键是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和谐、民主、宽松的人际环境。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不再是“可以任家长和教师加工的材料”,而是可以独立于家长和教师之外并有自己的意志与愿望的人。学生是一个充满情感、有理想、有个性的完整的生命体。教师的任务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促进者。在讲《圆的周长计算》一课时,我首先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学具分别测量出大圆、中圆、小圆的周长。当学生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时,我提出“圆形水池能立起来滚动吗”?迫使学生不得不另辟蹊径,想出了“绳测”的办法。我进一步设疑,将一个白色小球系在绳子的一端,在空中旋转,提出“这个圆的周长还能用绳子绕一圈吗”?实践证明了“滚动”和“绳测”的方法均有局限性。能不能探索出计算圆周长的普遍规律呢?又一次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创造的欲望。学生们认真操作、观察、思考、实践,终于发现了“圆周长总是比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的规律。层层设疑的提问,不断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科学而深刻的提问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新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把金钥匙。

三、在数学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数学教学中,抓好“三动”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一是“动脑”,这是学生主动构建,对知识进行内化和升华的必要过程。教 1

学要重视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勤于思考。改变以往以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想”的教学,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动脑机会,让学生在“想”中发展思维。

例如,一个长方形木板,锯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学生跃跃欲试,想出无数种答案(1个、2个、3个、4个、5个、6个„„),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是“动口”,这是学生思维提炼的重要过程。大纲指出:“要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这说明,数学教学应重视学生“开口说话”。“说”能加深理解,“说”能训练表达能力,“说”更能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说操作过程、说思考过程、说依据、说质疑、说独自见解、说总结等,都是学生说的内容。教学要给学生创设“多说”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说。

三是“动手”,这是学生直接感知的重要手段。教学中的“摆”、“拼”、“画”、“制作”、“演示”、“实验”、“练习”等活动都是学生具体动手的机会,是学生理解和构建的重要过程。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之前,先上一节操作课,让学生准备了两个全等的平行四边形、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若干个任意三角形及一把剪刀,指导学生自己动手,通过剪剪拼拼把平行四边形和三解形分别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图形,并推导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再将这些图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画图表示出来。同学们都积极地行动起来,剪的剪、拼的拼、画的画,在推导过程中,一位同学想出了三角形面积公式的三种推导方法。

(1)S△ = a×h÷2(2)S△ = a÷2×h = a×h÷2(3)S△ = a×(h÷2)= a×h÷2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并画图表示出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的过程,明确了三角形面积公式为什么底乘以高以后还要除以2的道理。这样获得的知识印象深刻,最容易记住。为此,教学要给学生创设更多的动手实践的机会,进而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

四、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

小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评价是数学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评价具有价值判断、导向、激励、反馈、改进的功能。充分发挥评价的诸方面的作用,全面科 2

学地进行评价,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首先,评价内容要全面。既重视数学知识、技能、能力的考查,又重视学习情感、兴趣、动机、态度、意志品质、习惯的评价。二是评价的方式,途径要多样化。既重视书面考查,又重视口头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评价;既重视定期评价,又要在复习检查、新知识讲授、巩固练习、独立作业等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把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和课外活动、家庭作业中的表现结合起来评价。三是诊断性、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四是把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他评相结合。五是以等级制代替百分制,同时写出诊断性、指导性和鼓励性评语,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总之,在中小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项长远而重大的任务,小学数学教学只有遵循“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有格,但不唯格”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自主的探索精神及相应的能务,才能达到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数学教学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2月。

2、康文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教育评论》,2002年。

第四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小学数学作为一下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新出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在课程总体目标中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股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在解决问题方面“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创新能力是当前小学数学首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者,如何根据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实施创新教学呢?

一、转变传统教育观念,确立创造型的教育观。

教育观涉及到教育者对教育的职能和如何进行教育等问题的观点和看法,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育者的教育行为。小学数学学科实施创新教学,首先必须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中阻碍学生创造能力发展的观点,确立创造型的教育观。

1、淡化“应试”意识,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可是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教学中总是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把传授知识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最主要的甚至是惟一·的教学目标,不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养成,教学过程中根本就不给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许多人除了能在考试时取得高分外,一旦遇到稍有变化的实际问题,往往就显得束手无策。一位美国的教学教授曾指出,“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的一个重要差别在于中国学生比较适应于特定问题的特定解法的‘算法’的学习,而美国学生则善于解决那种开放性的、含糊的、具有观实主义的,并需要更多创造性、并非单纯练习题式的问题”。这些话是很·令人深思的。所以实施创新教学,首先必须淡化“应试”意识,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初步的创新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目标,放到突出的地位。

2、增强“主体”意识,把学生真正当成学习的主人

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虽然早就提出“主导主体说”,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仍是“教师中心论”。在许多数学课上,由于老师过分强调“主导”作用的发挥,而把学生实际放到了一种教育“客体”的地位。有的甚至把学生看作了“录音机”·、“录像机”,当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采用“满堂灌”、“填鸭式”、“题海战术”等教学方法以追求考试中的高分,把本来应该充满生命活力的课

堂教学异化为一种忽视人性发展的‘‘训兽式”的活动。这样的课堂教学,严重压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影响了学生作为人所必须具备的自主性、主动性的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根本就不可能得到培养。所以,实施创新教学,必须真正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一方面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和积极思维来获取数学知识,不断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在人格上要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一句话,就是要“严肃严格地进行基本功训练,诚心诚意地把学生当学习的主人。”

3、强化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与数学素养

当前的数学学习内容很多是现实性强、有意义和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学习内容非常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而恰当有效的利用这些数学活动并加以正确的引导,可以培养学生的演绎、归纳及其质疑问难等科学品质。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和经验。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使学生具备敏锐的数学思维品质),还要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

二、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实施创新教学

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表明,个体的创造力能否充分发挥,受到以下六个因素的影响:智力,它是创造力充分发挥的必要条件,将影响个体对问题情景的感知、表征、定义和再定义以及选择问题解决的策略等过程,即影响信息的输入、转译、加工和输出的过程;知识,即有关的经验,知识结构,给创造性思维提供加工的信息;认知风格,即认知活动过程的风格或倾向性。认知风格有三种类型:立法式的认知风格(即乐于建立自己的规则和善于解决非预制的问题)、执行式的认知风格(偏向于用现成的规则解决具有现成结构的问题)和司法式的认知风格(用判断、分析和批判倾向看待事物,乐于对规则和程序作出评价,对现有的结构作出判断,从而来检查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创造型个体常常具有立法式的认知风格;人格特征,个体的人格特征刘创造力发挥着重要影响,其中对模糊的容忍力、冒险性、毅力和坚持性以及成长的愿望和自尊至关重要;动机,这是驱使个体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动力;环境,环境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创造力,也可以抑制创造力的发挥。上述六种因素对创造力的作用,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以综合效果发挥作用的。心理学的这一研究成果,为我们改革

传统的教学方法,实施创新教学,可以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1、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进行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将数学知识作为一个现成的产品来教给学生,通过例题的示范来让学生模仿。长期的“模仿”必然导致创新意识的泯灭。实施创新教学,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进行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

荷兰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的惟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数学知识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所提倡的发现法,其用意也在于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当然,这种发现也只能是一种“再发现”。这里的“再创造”、“再发观”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根据布鲁纳的研究,发现学习具有以下四大优点:有利于开发学习者的智慧潜能;有利于调动学习者的内部学习动机;有利于学习者学会探索的方法;有利于知识的保持。把发现学习的四大优点和上面所述影响创造力的六个因素相对照,我们不难发现,进行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对智力、知识、动机、立法式认知风格的形成都是有益的,它无疑是培养学生初步创造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那么,如何进行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呢?根据布鲁纳的发观学习理论和小学数学学科的具体特点,是否可以把这个学习过程具体化如下:

(1)创设问题情境。

即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使学生从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求知心理之间造成一种“不平衡”、“不协调”,使其处于想知而未知,欲罢而不能的心理状态。小学数学课上,创设问题情境一般常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①以旧引新,让学生用“旧方法”去解决“新问题”,引起矛盾,产生悬念; ②联系生活实际,提供一些熟悉和有趣的现象,从中发现依靠原有知识还不可能正确解决的现实问题,引起好奇心、求知欲;

③通过直观演示、故事、游戏等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问题,引起思考。

(2)进行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虚拟情景,提出即让学生置身于研究性问题情境之中,通过自己的操作、思考、交流、讨论,逐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获得新经验。

(3)推测、归纳,由具体办法得出一般结论。

(4)验证、反思,并通过抽象概括,把获得的新经验提炼为数学知识。

(5)让学生通过多层次的练习或解决实际问题,在应用中使所学的新知得到

巩固和深化。

需要说明的是,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并不能一蹴而就,它是“再发现”式的创造思维的积累和发展。只有“再发观”式的创造思维得到充分发展之后,才有可能产生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达到真正的创造发明的高度。因此,创造力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刁二能急于求成。另外,这种“再发观”、“再创造”式的学习也有一定的局限世,比较费时、费力,对教师的要求也比较高。实践证明,只有把它和其他的一些教学方法结·合作用,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2、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注重数学知识的整体结构知识是影响创造力的„—个重要因素。关于知识与创造力的关系,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在知识增加的过程中,某些可贵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如思维的灵活性)可能会减弱,使人变得循规蹈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约束创造力的发挥。于是便有了这样一种说法:“创造就是要忘掉你所学的一切。”另一种观点认为,知识越多,方法越多,形成“新观念”的可能性越大。于是便有了另一种说法:“知识越多越有利于创造,”这两种说法其实郡是有一·定道理的,它们刚好是从两个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知识与创造力的关系,这正好说明知识是影响创造力的一个重要因素。知识对创造力的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问题是看主体所县有的是什么样的知识。一般来说,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由此联系起粟组成的“基本结构”,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和可迁移性,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知识,刑于解决不熟悉的新领域里的新问题,就具有一般迁移的能力。即这样的知识有利于创新。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并应注意加强比较,帮助学生沟通知识间的纵横联系,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结构化。

3、运用多种训练形式,活化创新思维

创造力与智力密切相关,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它是人类最高层次的思维活动。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创造性思维并不是一种单一性的思维,它的产生是多因素、多变量、多层次的交互作用促成的:根据创造性思维的这一特点,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必须充分重视形象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等多和形式的思维训练,发展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根据林崇德教授的研究发现,数学概念学习中变换叙述方式、多向比较,利用表象联想;计算学习中的一题多解、简化环节、简便运算、估算;几何初步知识学习中的注重视察、动手操作、运用联想。应用题学习中的全面感知和直党思维、发观条件和找出关键、补充条件和问题的练习、扩题和缩题的练习,一题多变练习、一题多解练习、自编应用题等等,不仅对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极为有利,而且对创造力的发展有着十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加强这些方面的训练,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4、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环境和氛围。

创造活动作为人类最特殊的活动,不仅需要智力因素的作用,还需要非智力因素一一动机和个性的推动和协调。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环境和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从而促进智力因素的积累和发挥,促进创新意识和初步创新能力的形成。为了能有效的实施创新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应十分重视并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使学生相信;教师并不是具有最高创造力的人,学生有可能超过老y币;

(2)尊重、理解、宽容学生,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3)教师要以“助手”、“顾问”、“合作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适时地参加与学生的讨论,以平等的态度和学生交换意见;

(4)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对学生提出的新奇问题予以特别重视;

(5)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批评,让学生多一点成功愉快的体验。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学科实施创新教学不仅是十分重要,而且是完全可能的。目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以上所谈仅为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愿与各位同行一起探讨。

第五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普安小学:郑坤

素质教育要求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素质,广阔的教学知识,准确的科学语言,良好的计算能力,周密的思维习惯,敏锐的数量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应用意识和数学技术。为了贯乇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有效实现教学的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因此本人结合小学数学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一、更新观念,树立数学教学的素质观

在今天提倡素质教育,教师必须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必须要做到小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要做到是学生“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要认识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科学知识,教学环境,教学设备,教学手段等多种因素,是个有机整体,它们都集合于一定的社会目的之下山盟海誓集合在增长学生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具有一定创造性的人,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智慧潜能等到开发,使学生的素质在主发挥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深厚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鸡翅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增加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内在动力,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可能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研究使之变为生到有趣的问题,如在二年级上“角的初步认识”时,为了刘学生认识什么是角,角的大小时,我采用学生实际操作活动,让每个学生参与实际操作,如折角,做活动角,画角等活动加深对角和直角的认识,通过说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接着又让学生做不同的方向画条钱,就形成了一个角。简单说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接着又让学生做折叠和活动角,讨论在什么情况下角会变大?什么情况下角会变小?学生通过自已动手,全班交流后统一认识到,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张开越大,角越大,张开越小,角越小,而与边长的长短无关,这样学生对角就有了深刻的认识,从而也培养了他们的兴趣。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量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知识体系,课程改革又使小学数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要达到教学目的,必须提高教学效率,用尽量少的时间图精力,让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学习效益的课堂教学,减轻学生课余负担,提高自身素质,因而教师要把数学统一学科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教学中尽量将书本知识点同现实生活联系,让学生形象,客观把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总之,今天要做到素质教育,就要求教学应由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转变到以激励学生为特征,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方式,由学生被动听讲的课堂变成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调动,强化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之与教师的思维协调同步发展,应让全体学生都有思考,发言、讨论的机会,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兴趣和训练思维,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下载浅谈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实施(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实施(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体验式教学范文

    巧设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自主学习苍溪县彭店小学余华琼 在新修订的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经历了什么”、“感受了什么”、“体会了什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体......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生数学学习中的一大难点。在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人们更多的是关注认知因素而忽视情感因素的存在。这种现象违背了数学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抑制了学生在数学领域中的发展。而作为非认知因素的情感在学习活动......

    谈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谈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罗周鸿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基础教育必须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转轨,已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共识。所谓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和提......

    浅谈学具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学具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学具操作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采用。而我在前几年教学高年级时并没有体会到它真正的优越性,总感觉......

    浅谈比较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一、概念教学中的比较概念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它既是思维的基础,又是思维的“细胞”,是正确推理和判断的依据。小学数学中概念描述较抽象,小学生学习概念普遍存在一定难度,但......

    浅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浅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摘要】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素质为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它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促进受教育者全面、生动、活泼发展......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农村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中的语言艺术 舒秋琴 摘要:在普通中小学教学工作中,语言是知识最重要的一种传递手段,如何更好地利用好语言为教学工作服务,是每个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