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汉语教师证面试语法点总结[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05-12 22:52: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际汉语教师证面试语法点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际汉语教师证面试语法点总结》。

第一篇:国际汉语教师证面试语法点总结

语法点总结

1.“是”字句:A是B a)表示事物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在等于的句子中,A/B可互换,此外不可互换。

李白是这首诗的作者。

b)表示事物的特征、质料、情况。孩子是双眼皮。c)表示事物的存在。遍地是牛羊。

d)副词,放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表肯定。

重读时表“的确、确实”,不能省略(他的性格是变了。);不重读时表一般肯定,能省略。

2.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过起vs 来去(13个)

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进来,进去,出来,出去,回来,回去,过来,过去,起来

3.指示代词

a)这、那:这是近指,那是远指,二者并举指代众多的人或事物,是虚指(不图这不图那)b)每、各:是分指,每侧重个体相同的一面,各侧重不同的一面。

某、另:指不确定的人或事物,某是不定指,另是旁指。

4.语气词

a)的:表陈述。

b)了:表陈述(树叶黄了。);表祈使(别说话了。)

c)呢:表陈述(我不辛苦,你才辛苦呢。);表疑问(去呢还是不去?)d)吧:表疑问(天晴了吧?);表祈使(我们走吧。)e)吗:表疑问(你去过北京吗?)f)啊:表陈述(他不去呀。);表祈使(来呀。);表疑问(谁呀?);表感叹(是他啊!)

5.定语标记“的”

a)音节上:单音节adj做定一般不加(红花,绿叶)。

单音节n做定一定加(人的性格,花的颜色)。双音节的adj但中心语是单音节的常加(黄河的水)。用不用都可以时,讲究音节的调整,看读起来顺不顺口。b)意义上:表领属,谁的,可加可不加(小明的书包,他姐姐)

(定语是代词而中心语是和它有关的人或集体时,可不加)表性质,什么,不加(世界地图,汉语词典)描写说明,怎么样的,加(明亮的双眼)

6.多层定语

谁的,什么时地,多少,怎样的(动词性短语或主谓短语),什么样的,什么

7.补语和宾语的顺序

a)动+补+宾+(补):打破砂锅。拿出书来。b)动+宾+补+(宾):去昆明两次。给他三次钱。

8.补语(9个)

a)结果补语:表动作结果,吃完。无否定,无标记得 b)情态补语:表状态,讲的眉飞色舞。无否定,有标记得 c)趋向补语:表趋向,拿出来。无否定,无标记得 d)数量补语:表动作次数,看一次,无否定,无标记 表动作时量,看了一星期,无否定,无标记

e)时地补语:表时间(生于1992年),表地点(来到广州),无否定,无标记 f)可能补语:表动作的可能性,吃得,吃不得

g)可能趋向补语:表可能和趋向,看得出来,看不出来 h)可能结果补语:表能否得到结果,吃得完,吃不完 i)程度补语:表程度,好极了,好得很。无否定

9.主谓句

a)名词主谓句:名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用来判断或说明事物的种类、数量、时间、性质、特点、用途等。只有在满足以下条件时才可以:肯定句、短句、口语句式、限于说明时间、天气、籍贯、年龄、容貌、数量等口语短句。主语+名词今天星期六。明天晴天。小明20岁。

b)动词谓语句:动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用来叙述人或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等

主语+动词、是、有、没有等+宾语我姓王。我是中国人。

c)形容词谓语句:形容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用来描写人或物的形状、性质、特征等

主语+(副词)+形容词她很漂亮。他的脸通红通红的。

10.比较句

A比B+形容词——今天比昨天冷。A没有B+形容词——今天没有昨天冷。11.特殊句式:都是动词谓语句

a)把字句:处置式——(A)+把+B+动词+补语等成分 i.动词后常有别的成分,动词一般不单独出现,后要有宾语、补语、动态助词、动词重叠式等。(把书放在桌上。把茶喝了。把情况谈谈。)ii.把的宾语一般上是有定的,是已知的人或事物,前常有这,那等修饰语(把那本书带上。),若无定,则常指一般的道理(把一天当作两天用。)iii.iv.谓语动词一般都有处置性,即动词对受事有积极的影响 能愿动词、否定词等要加在把字前(怎么能把杯子给打了呢?)

b)被字句:被动,一般是否定的 i.ii.iii.动词一般是处置性的,后多有补语或别的成分。(杯子被他打破了)。主语所表示的受事必须是有定的。(那封信被烧了。)

能愿动词与表示否定、时间等的副词只能放在被前。(杯子不是被他打破的。)

c)连谓句:连谓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多是动词或动词短语连用。

主语+动词短语1+动词短语2——他上街买菜。我坐地铁上班。d)兼语句

使令式:请、使、让、叫、命令、鼓励等,老师鼓励学生学好汉语。爱恨式:称赞、表扬、爱、恨、喜欢等,她妈妈夸她是个好孩子。选定式:选聘、称、说等意义,大家选他当代表。有字式:他有个妹妹很能干。

e)双宾句:主语+动词+宾语1+宾语2(我借他十块钱。)f)存现句:表示何时存在、出现、消失了何人或何物。处所+存现动词+人或物。分为存在句(他的脸上透出一丝笑意)和隐现句。

用画图的方式或教室的实物——墙上挂着一幅画。桌子上放着一本书。

12.疑问句

a)是非问:陈述句+疑问语调,可用吗,回答用是、不是、没有或点头摇头。

他去吗?他去吧?他去?

b)特指问:用疑问代词表示,回答就疑问代词部分作答。

谁去?谁去呢?

c)选择问:用有选择关系的复句表示,回答选择其中一项或另外选择。

他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 d)正反问:V不?或V不V?或说一个陈述句,后加是不是,好不好一类(他当过老师,是不是?)。回答选择一个或另外。他去不去呢?

13.复句的关联词语(10种)

a)并列复句:既A又B,又A又B,有时A有时B,一方面A一方面B,一会儿A一会儿B,一边A一边B,不是A而是B,并非A而是B,是A不是B,也,又,同样,另外,而,而是

b)顺承复句:首先A然后B,刚A就B,一A就B,便,就,又,再,于是,然后,后来,接着,跟着,继而,终于

c)解说复句:即,也就是说

d)选择复句:或A或B,是A还是B,不是A就是B,要么A要么B,要不A要不B,与其A不如B,宁可A也不B,或者,还不如,倒不如,或者,还是

e)递进复句:不但A而且B,不但A反而B,尚且A何况B,别说A连B都,而且,并且,更,还,甚至于,尚且,何况,反而 f)条件复句:只要A就B,只有A才B,无论A都B,就,要不然,才

g)假设复句:如果A那么B,即使A也B,再A也B,那么 h)因果复句:因为A所以B,之所以A是因为B,既然A那么B,由于,是因为,致使,从而

i)j)目的复句:以便,为的是,以免,免得,省得,以防 转折复句:虽然A但是B,只是,可是,不过,然而

14.“了”

a)V+了+O,表示完成——下了一场雨。买了一本书。

V+O+了,表示变化——下雨了。他会说中文了。

b)V+了O+了,第一个表示完成,第二个表示变化,总体传达一种新情况,暗示了说话者的进一步含义。我得了第一名了。他跑了三圈了。

c)句末的“了”——表示变化;表示肯定的语气(我小时候就认识他了。);

表示感叹的语气(这里的东西太贵了!)

d)V+了+时间/数量+(N),表示过去的某个过程从开始到结束——坐了一小时

V+了+时间/数量+(N)+了,表示某个过程中从开始到现在——坐了一小时了 15.教学流派:

语法翻译法(用母语解释);

直接法(用客观事物与目的语构成联系);

情景法(用有意义的情景进行目的语基本结构操练); 阅读法(培养阅读技能);

自觉对比法(将目的语和母语的翻译和结构对比); 听说法(反复的句型结构操练培养听说能力); 视听法(在一定情境中将视觉和听觉相结合);

自觉实践法(在掌握了一定的语言知识上,通过大量言语实践活动达到自觉运用目的语); 认知法(现代语法翻译法); 团体语言学习法(小组集体讨论);

默教法(老师尽量少说话,让学生多参与言语活动,学生也有一定的沉默时间); 全身反应法(通过身体动作传授第二语言); 暗示法(老师有权威,学生们当作小孩); 自然法(自然习得,自我纠正)交际法(话题螺旋式);

第二篇:国际汉语教师证面试100题

教学类

1.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古巴比伦(亚洲西部)、古埃及(非洲东北部亚洲西部)、古印度(亚洲南部)和中国(亚洲东部)。对应着世界四大发源地(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恒河流域、黄河流域)。有着丰富的成就,包括医学、天文历法、文献(《汉谟拉比法典》、《亡灵书》、《罗摩衍那》、四书五经)、文字(楔形文字、象形文字、梵文、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只有中国到现今都为断绝。

2.古代民族乐器及其代表作品:最早发现的乐器是骨笛,到周代有根据不同的材料进行分类的方法,分为”金石土木丝革匏竹”,称为“八音”。根据这个顺序分别有:编钟、磬、陶笛埙、木鼓、琴瑟、鼓、笙、笛箫。按照演奏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吹拉弹打”,分别对应笛箫埙笙、二胡马头琴、琵琶古琴箜篌、编钟腰鼓扬琴。包含汉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等的乐器,例如蒙古族的马头琴,满族的太平鼓,苗族的芦笙等。代表作品:琵琶《十面埋伏》、古筝《高山流水》、笛子《姑苏行》、二胡《二泉映月》、唢呐《百鸟朝凤》、马头琴《万马奔腾》。

3.唐代著名诗人,背诵其中一位的一首诗: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边塞诗人:王昌龄、高适;山水诗人:王维、孟浩然。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4.孔子的教育思想:学生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师观:诲人不倦;学习观:温故而知新、学而思之

5.兼语句:主语+请/让/叫+某人+动词短语——我请王老师看电影。

存现句:用画图的方式展示——墙上挂着一幅画。桌子上放着一本书。连动句:主语+动词短语1+动词短语2——我坐地铁去上班 选择疑问句:你喝茶还是喝咖啡?

正反疑问句:主语+adj不adj?——那件衣服贵不贵? 主语+V不V+(宾语)——你来不来? 主语+V没V+(宾语)——你看没看电影?

是…的:强调时间:主语+是+时间+动词短语+的——我是1992年出生的。强调空间方位:主语+是+空间方位+动词短语+的——我是在天津出生的。强调方式:主语+是+方式+动词短语+的——我是坐公交车来的。设置一个情景包括三个强调

6.西安是六朝古都,是哪六朝:西周、秦、西汉、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

7.词语辨析:突然和忽然、再和又、千万和万万

8.对外汉语教学包括哪几个基本环节:总体设计(明确教学类型、分析教学对象、确定教学目的和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确定教学原则、规定教学途径、明确教师职责),教材编写(针对、实用、科学、趣味、系统性),课堂教学,成绩测试 9.汉语拼音的书写规范:天安门、哈尔滨、胡锦涛、呼伦贝尔

SōnghuāJiāng松花江;Cháng'ānJiē长安街;Tiān'ānménGuǎngchǎng天安门广场; hāěr bīn哈尔滨

10.理发能说成“理了一次发”,但“汇报”不能说“汇了一次报”为什么?离合词 11.把字句 12.被字句 13.解释什么是变调

14.“明天无论刮风,我们都要去学校”对吗?为什么? 15.“去年暑假我没回国了。”偏误分析 16.一就和了就的区别

17.结构助词“的”的用法,何时用何时不用:表示所属关系,表示亲属时不用——这是我的书包。他是我爸爸。18.一点儿和有点儿的区别

19.“那时我没有工作”“每天都玩过”偏误分析

20.“过”的用法:主语+(没)动词+过+宾语——我去过中国。我没看过这部电影。21.“的”字短语:的字词组就是变成了一个名词性 22.几和多少

23.了:数量词/名词+了——我儿子8岁了。秋天了。

主语+形容词/动词+了——树叶黄了。玛丽病了。小句+了——我昨天去王府井了。

主语+动词+了+数量/动量+(名)——这本书我看了两遍。我买了两件衬衣。

24.补语:动量补语——次(一件事情发生的次数)、趟(去了又回来了)、遍(从头到尾)

时量补语——动词+时量+(了):我来北京三年了。我吃过两次烤鸭。动词+了+时量+(名词)+(了):我打了两个小时篮球(了)。结果补语:一般形容词——动词+adj:衣服洗干净了。完——表完成:作业写完了。到——表示达成意愿:飞机票买到了 好——表示完成且结果很好:晚饭做好了。

结果补语的否定——没+动词+结果补语:晚饭没做好。可能补语:看得见看不见,睡得着睡不着,趋向补语:动词+来、去、出来、进去——笑起来 程度补语 25.关联词

26.对结果补语“我吃完你晚饭了”。S+V+完+O+了,针对这个语法做一些活动或练习27.结合“三个同学们”说说汉语名词短语的特点,分析偏误原因,设计一种方法进行练习教学

28.结合一段话说汉语轻声词包括哪些。留学生说轻声词难学,该如何教学? 29.指出下列汉字属于哪种造字法?如何利用形声字进行教学 30.设计一个历史古城的文化讲座 31.对海外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学有何认识 32.孔子学院的教学对象是哪些人:社会各界对于汉语及中国文化有学习兴趣的人 33.春秋战国时期的三个学派及其代表人物:儒家(孔子、孟子、荀子)、道家(老子、庄子)、法家(韩非)

34.讲授询问主题的教学思路的三种方法

35.设计一个活动,主题是中国植物背后的寓意:老师先选择一些植物,进行讲解(牡丹,梅兰竹菊),讲解结束后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植物进行衣服设计设计

36.学校让你组织讲座,讲京剧脸谱,2小时,你会怎么组织:先了解面向的人群以及对于脸谱的了解程度,可以放介绍脸谱的视频(40分钟)、一段涉及多种脸谱的唱段(20分钟)、让参与的人手工画脸谱(60分钟)

37.你对英语国家文化特点有什么了解:宗教信仰(基督教)、礼仪文化(餐桌、服饰)、绅士文化、政治制度(民主)、更开放更热情

38.动词谓语句:主语+动词、是、有、没有+宾语——我姓王。我是中国人。我有一个妹妹。我没有电子词典。

39.形容词谓语句:主语+副词+形容词——她很漂亮。

40.名词谓语句:主语+年龄、籍贯等——王明20岁。今天星期天。41.类同的表达:我跟你(不)一样。我和他(不)一样高。42.比较句:A+比+B+形容词——今天比昨天冷。

A+没有+B+形容词——我没有玛丽高。

教学管理

43.如果学生的问题你不会应该怎么办?

44.课堂上造句,学生说“中国人的习惯是随地吐痰”你应该怎么办? 45.如果外国学生问“中国搞计划生育是否人道”,你如何回答?

46.如果当地对外汉语教学机构较多,而你被派往的机构是个新成立的机构,在当地缺乏竞争力,你会怎么做? 47.学生如果在课堂上闹怎么办?

48.如果你教了一段时间,你的学生没有长进,你怎么办?

49.如果你的一个学生长时间在课堂上问你问题,占用了大家的时间,怎么办? 50.学生把杯子打了,教室全乱了你该怎么办?

51.如果班上有学生无论课上课下都很冷淡且没礼貌,你应该怎么办?

52.你去韩国,搭档老师很尊重你,和你说让你来就爱那个课自己不讲,怎么办? 53.课堂上总是有人抢着提问怎么办?

54.你在韩国的课堂上,你的学生有人过生日,邀请你来祝福,你会祝福吗?

55.你的学生经常参加课外活动,并且影响了正常学习,你会怎么办?如果活动很重要,不得不去怎么办?

56.老师拍了地铁上的流浪汉的照片给学生看,学生说这样组不礼貌,你怎么办? 57.班上小部分学生对课堂纠错产生了焦虑情绪,怎么办?

58.学校教材超过了学生水平,你又不能找到好的教材,你怎么处理?

59.你在课堂上有错必究,学生进步很快,但部分家长反映学生产生了焦虑心理,校长找你谈话,但他对汉语教学一窍不通,你该如何向校长解释?该如何面对这种问题? 60.学生不爱写作业该如何处理?

61.在课堂上有学生聊天并影响学习,怎么办? 62.学生上课玩手机怎么办?

63.对开展墨西哥孔子学院的工作有什么认识 64.派往地区的老师不配合你的工作怎么办? 65.学生家长觉得你教的不好怎么办?

66.一家孔子学院打算搞一次开放活动,请问事先要重点调研哪些情况?打算开设那些课程或活动?

67.你的学生看你非常瘦弱,年纪也不大,总想挑衅你怎么办? 68.学校开设社会课,该怎么办?

69.如果一个老教师向你提一些建议,你该如何应对 70.学生造句“中国人不喜欢洗澡”如何应对?

71.一个汉语教师到国外的第一年,踌躇满志,既想教好汉语,又想做好科研,还想多参加讲座和学术交流,结果一年过去,什么都没做好。试分析原因,并谈谈汉语教师应该怎么做才能尽快从新手变成熟手?

72.如果给小孩子吃月饼,小孩子吐了说中国的东西太难吃怎么办?

外语

73.你觉得外国学生和中国学生有什么区别?

chinese students are more shy,don’t like to speak in class.Foreign students are more positive,like to epress their views in public.74.介绍中国文化或中国政策的一个方面

China policy(中国政策)

75.春节快到了,你如何和外国学生一起过节 76.上课碰到学生迟到,怎么办? 77.文化冲突的例子

78.不带外国年幼子女一起出国,以当地人的文化观念不能理解,你如何解释? 79.出国后会在课堂上教学生什么 80.到陌生环境如何适应 81.介绍下你想去的城市

82.怎么看待人际交往间的互相帮助?你帮助过别人么?举个例子? 83.介绍下家乡

84.喜欢不同颜色可能有不同的性格,是否同意? 85.中西对于颜色的认知不同

86.对志愿者性质的认识,如果被选上该如何做 87.你为你的大学感到骄傲么?

88.喜欢网购么?平时跟朋友们都做什么? 89.大学教会了你什么?学到了什么? 90.怎么处理工作与生活的关系,二者怎么影响 91.作为一个汉语教师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Friendly attitude(友善的态度), a sense of responsibility(责任感), respect every student(尊重每一个学生), sense of humor(幽默感),a wide range of interests(兴趣广泛), be patient(有耐心的)92.如何看待中国人一家三口生活在一起 93.以前参见过什么志愿活动么?收获是什么 94.讲一下中国的送礼文化

95.离开家,离开父母,你什么感觉?怎么生活 96.你的家乡是如何保护文化遗产的

97.如果你在外国教学,怎么讲“白蛇传”这个故事 98.谈谈广告的利弊 99.谈一本对你影响很深的书

100.瑜伽在国内更流行,太极在国外更流行,为什么? 101.东西方餐桌礼仪对比

102.你认为在现实社会中,最困难的问题是什么?

第三篇:《发展汉语》语法点

第一课入乡随俗 1.单句和复句 2.因果复句: eg因为这本书我看过两遍了,所以不想再看了。3.V+着„„(呢)

(1)表示状态的持续;eg电视开着,可是屋里没人。

(2)表示动作的持续(包括否定式、疑问式);eg她正在看着一本词典。

第二课张良捡鞋的故事 1.简单趋向补语(1):来/去eg马克从楼上下来了。/他明天回韩国去。2.简单趋向补语(2):上/下Eg他很快地爬上了树。

第三课儿子要回家 1.不A不B(1)”A、B”代表一对意义相对/相关的形容词时,“不A不B”表示程度在两者之间,适中的;eg不大不小/不远不近(2)“A、B”代表一对意义相关的动作时,“不A不B”表示两者都不做;eg不吃不喝/不言不语 2.存现句

(1)表示存在;eg屋子里放着一个箱子,箱子里装着许多书。(2)表示出现;eg前边来了一位老人。(3)表示消失;留学生楼搬走了两个学生。

第四课我的三个孩子

1.“一直”和“从来”辨析 2.V1+着+(宾语)+V2(1)表示两件事同时进行;eg小王听着音乐开车。

(2)表示手段和目的的关系;eg我们开着车去农村看看。

第五课我要去埃及 1.复合趋向补语

(1)处所——“来/去”之前;eg她走进公园去了。

(2)物/人——既可以放在“来/去”前,也可以放在“来/去”后;eg她带回来一本书。

2.用“什么”强调否定;eg-A:这本书真好!-B:好什么!没意思!

第六课北京的胡同

1.假设复句(如果„„,(那么)就„„/要是„„(的话),就„„)eg如果家庭不和,孩子的成长就会受到影响。2.程度补语(2)

(1)形容词/心理动词+极了/死了;eg今天冷极了。

(2)形容词/心理动词+得+表示程度的补语(很、不得了、动词短语„);eg今天大家高兴得很。

3.程度补语(3):V+得+复合程度补语(形容词+程度补语);eg她唱得好听极了。4.越来越+形容词/动词;eg她越来越漂亮。

第七课是枕头不是针头 1.可能补语(1)

(1)V+得/不+V/形容词;eg字太多,他写不完。

(2)疑问句的两种形式eg作业今天写得完吗?/你听得懂听不懂? 2.趋向补语的引申义(1):

(1)起来(1)eg他把桌子上的书本收起来了。(2)出来;eg我听出来了,你这是说我呢。

(3)过来:eg他睡了三天三夜,现在终于醒过来了。

第八课书本里的蚂蚁 1.可能补语(2):V/adj+得/不+了

(1)用在动词后,表示能不能全部做完;eg太多了,我吃不了。(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能不能实现;eg他病了,今天来不了。

(3)用在形容词后,表示能否变成形容词所表示的那样;eg他的病不重,好得了,放心吧。

2.趋向补语的引申义(2)

(1)起来(2):V/adj+起来;eg听了我的话,她笑起来了。(2)下去:V/adj+下去;eg老师让我说下去。

第九课比以前自信了 1.可能补语(3):V+得/不+趋向补语;eg我没有票,进不去。2.比较句(1)

(1)肯定式;eg我的相机跟你的一样。(2)否定式;eg弟弟跟我不一样高(3)疑问式:eg你弟弟跟你一样高吗? 3.比较句(2)

(1)肯定式:A比B+Adj/V;eg今天比昨天冷。

(2)否定式:A没有B+Adj/V:eg弟弟没有我高;A不比B+Adj/V:今天不比昨天冷,温度差不多。

(3)疑问句:A比B+Adj/V+吗;eg今天比昨天冷吗?

第十课旧梦 1.比较句(3):A比B+还/更+Adj/动补;eg这本小说比那本小说还/更有意思。2.比较句(4):A比B+Adj +一点儿/得多/多了;eg他比我大一点儿。3.比较句(5):A比B+Adj+数量词;eg姐姐比我大三岁。

第十一课爱的教育

1.“特别”和“特殊”辨析

2.兼语句(1)N1+叫/让„„+N2+V;eg我叫女儿做菜。3.比较句(6)A不如B+Adj;eg我不如他努力。

第十二课快乐的理由 1.兼语句(2):N1+使/让/叫+N2+Adj/V;eg这首歌使/让/叫我想家。2.一+量词+一+量词+(地)+V/Adj;eg老太太一级一级地往上爬。

第十三课不会笑了 1.分数与倍数的表达

(1)分数;

(2)倍数;eg6是3的2倍;6比3大1倍;

2.递进复句:不但„„而且„„;eg她不但不胖,而且有点儿瘦; 3.越A越B(1)越+A(V)+越+B(Adj/V);eg他的汉语越说越好。(2)越+A(Adj)+越+B(Adj/V);eg我觉得经验越多,成功的可能性越大。4.“会”与“能”的辨析

第十四课第一人格 1.“把”字句

(1)把+N1+V+在/到+N2(场所):我把邮票贴在信封上;(2)否定式:他没把衣服挂在衣柜里。2.“把”字句(2):把+N1+V+给+N2(对象);eg请把杂志递给我。3.反问句

(1)用“是/不是„„吗”表示反问;eg你不是做得很好吗?

(2)用普通疑问形式表示反问,语气比普通疑问句重;eg这和我有关系吗?(3)用疑问词;eg谁喜欢说谎的人?

第十五课可能发生的故事 1.“把”字句(3):把+N+V+补语(结果补语/其他);eg我把照相机修好了。2.连„„都/也„„

(1)强调主语;eg连七八岁的孩子也来帮助我们。(2)强调宾语;eg早上我连饭也没吃就来上课了。(3)强调谓语;eg那个电影我连看也不想看。

第十六课几件小事 1.“把”字句(4):把+N+VV(V一V/V了V/V一下„„);eg请把黑板擦一擦。2.“把”字句(5):把+N+V+趋向补语;eg老师把书从包里拿出来。3.“把”字句小结

(1)动词不能孤立:eg她把作文写完了

(2)动词必须对名词有处置功能:eg我把那首歌学会了。4.怎么V1也V1不+补语;eg我怎么干也干不好。

第十七课约会

1.是„„的(1)

(1)是+状语(时间/地点/方式/对象„„)+V+的;(2)否定形式:不是„„的;(3)疑问四种:是„„的+吗?是不是„„的?是„„的,还是„„的?是+疑问词 +的?(4)宾语的位置;eg他是去年上大学的。2.结构助词小结

(1)结构助词“的”;(2)“地”;(3)“得”;

第十八课卡的时代 1.条件复句(1):只要„„就/都„„;eg只要有时间,我就给朋友发Email; 2.被动句(1)

(1)受事主语+被(叫/让)+施事+补语/其他成分;eg他叫老师批评了。(2)否定句:主语+没(有)/不/别+被(让/叫)+施事+V+补语/其他成分 3.比较句(7):N1+有/没有+N2+(这么/那么)+Adj+其他成分;eg我没有玛丽那么了解中国。

第十九课一次打的的经历 1.被动句(2):受事主语+被+V+补语/其他成分;eg那本书被借走了。2.被动句(3):受事主语+V+补语/其他成分;eg车票买到了。3.被动句小结

(1)三种结构;

(2)被动句的动词不能单用,必须有后续成分;eg书没被小王借走。(3)否定式:一般用“没(有)”。

第二十课中国来信改变了我的生活 1.疑问代词的引申用法

(1)疑问词表示任指,没有例外;eg谁也/都不行。(2)特指,在句子中重复使用同一个疑问词。(3)表示不定指;

2.每当„„时/的时候:每当+V+时/的时候,主语+都/肯定+谓语 3.动作行为先后顺序的表达

第二十一课愚公移山

1.条件复句(2)——无条件句:无论/不管„„都/也„„ 2.“动、住、走”做结果补语;

第二十二课生活节奏 1.除了„„(以外),都„„:表排除,表添加 2.对„„来说;

3.V+起来+(Adv.)+Adj;eg这件衣服看起来很漂亮。4.A好像B(一样);eg他们俩好像亲兄弟一样。5.条件复句(4):只有„„才„„

第二十五课写信

1.“盼望”和“希望”辨析; 2.“一齐”和“一齐”辨析; 3.既„„又„„;eg这个菜既好吃,又便宜。4.量词重叠;eg他们个个都是好孩子。5.让步复句:即使„„也„„

(1)未然条件:即使明天下大雪,我们也要去长城;

(2)已然条件:他总是那么热情,即使心情不好也对人和和气。

第二十六课筷子

1.双重否定句表示强调:不„„不„„;没有„„不„„;不„„没有„„;没有不„„; 2.“是„„的”(2)eg这件事应该重视。

第二十七课思乡

1.“多么”用法小结

(1)用在感叹句中,表程度很高。Eg这座山多么高啊!

(2)也用于一般的陈述句;eg不管外面多么冷,他都去跑步。2.好几/多+量词;

3.一+量词+又+一+量词;

4.无关联复句;eg下雨不去,不下雨去。

第二十三课地球的主人 1. 来不及

2. 条件复句(3):既然„„就„„; 3. 不是„„二是„„

第二十四课妈妈的面条

1.形容词重叠小结:加强描写性:长长的面条很好吃;表程度:他的房间干干净净的。

第四篇:新概念一册语法点总结

新概念一共144课,其中单课为课文,双课为语法和练习。整本书是以单数课为正课,并附带有插图而双数课则是针对单数课所讲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从此出展现出整个新概念一教材区别于其他教材的独特之处。

以下是对新概念一整本教材的理解和剖析,以供各位对整个课本的理解和把握上参考和借鉴。首先根据课本中出现的时态来分析:

本册书的语法出现层次性和规律性是很强的,首先我们先来整本书中都出了哪些时态,这些时态的具体分布和讲解时我们大家需要注意的递进性。

Lesson 31—34 现在进行时

Lesson 37—40 第一次出现be going to 的将来时

Lesson 51—56 一般现在时

Lesson 67—76 为一般过去式

Lesson 83—90 为现在完成时

Lesson 91—96 为一般将来时(will)

Lesson 117—118 过去进行时

Lesson 119—120 过去完成时

除去前面所有时态和句型所占据的76课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以下的68课,每一课小的语言点,语法点都是在什么地方,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讲解。

在这里告诉学员新概念一的每一个单课的重点都是出现双课的标题和课后的练习题里面。

Lesson1—2

语言点:与陌生人说话或引起别人的注意。Excuse me.Yes? Pardon? Thank you very much.语法点:主系表结构this为主语,名词做表语1的一般疑问句以及它的肯定回答。Is this your handbag? Yes, it is.Lesson 5—6

语言点:如何介绍别人。This is Miss Sophie Dupont.Nice to meet you.语法点: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的主系表结构。She is French.He is German.It’s a Volvo.(L6)

a/an 的使用。

Lesson 7—8

语言点:如何自我介绍和相互认识。

语法点:主语为第二人称的主系表结构。Are you French?

What nationality are you? What’s your job? 特殊疑问句。

Lesson 9—10

语言点:朋友或熟识的人之间如何相互问候。How are you?

语法点:主系表结构形容词做表语。

介词短语表示位置 near the window, on the televion, on the wall Lesson 29—30

语言点:如何发号命令。

语法点:祈使句(肯定)。

动词与宾语的固定搭配。

Lesson 37—38 语言点:如何表达将要做的事情。

语法点:现在进行时态be going to do结构表达将要发生的事情。

There be 句型的一般疑问句形式。

Lesson 41-42

语法点:如何表示不可数名词的量。

Lesson 63-64

语言点:建议忠告。

语法点:don’t do….You mustn’t do…

Lesson 65-66

语法点:具体时间表示法(半点和刻钟)。

反身代词。

具体日期表达方式。

Lesson 73-74

语言点:问路。

语法点: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

形容词转变成副词。

Lesson 77-78

语言点:看病。

语法点:综合时间表达方式。

Lesson 105-106

语言点:办公室用语。

语法点:want sb to do…./ tell sb to do…以及其否定形式。

Lesson 103-104

语言点:考试。

语法点:宾语从句。(从句部分为非现在时态)

程度副词 too, very ,enough

Lesson 125-126

语言点:/

语法点:have to do…/ don’t need to do…

Lesson 127-128

语言点:娱乐界。

语法点:must/can’t 对现在事情的肯定/否定猜测。

Lesson 129-130

语言点:交通状况。

语法点:must/can’t have been….对过去事情的肯定/否定猜测。

Lesson 131-132

语言点:度假。

语法点:may 对现在/过去事情的肯定或否定猜测。

以下学的知识慢慢与新二接轨:

现在完成时:Lesson 83—90

直接引语变成间接引语:Lesson 99—102

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Lesson107—112

neither ,so 的用法:Lesson 113—114

不定代词的用法:Lesson 115—116

过去进行和过去完成时:Lesson 117—120

定语从句:Lesson 121—124

情态动词的综合用法:Lesson 125—132 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Lesson 133—136(着重讲时态的倒推)

if 的用法:Lesson 137—140 被动语态:Lesson 141—144

第五篇:日语小语法点总结

1.格助词へ

这个へ平时发he音,但是在用作格助词的时候,读e,表示离开一个地方,向另外一个地方移动这个状态。e.g:

わたしは学校(がっこう)へ行きます。我去学校。(表示我向学校这个地方移动。)

2.格助词に

第一个用法:在接在具体的时间后面,再接动词谓语,表示在某一时间进行某动作。e.g:

わたしは毎日(まいにち)八時(はちじ)に起きます。我每天八点起床。

毎日何時(なにじ)起きますか。你每天几点起床啊。

第二个用法:に表示比例、分配基准,用于表示数量含意的词之间。e.g:

一日(いちにち)に八時間(はちじかん)寝(ね)ます。我每天睡8个小时。

书上的例句:林檎(りんご)は一人(ひとり)に二つ(ふたつ)です。苹果一人两个。

第三个用法:表示动作、作用的方向、着落点、对象

这里的に的用法有些类似于へ,因为都是表示动作,作用的方向。只是に表示的是状态,去到那里;へ强调的是方向,朝着那里去。e.g:

先月(せんげつ)青岛(汗,我不知道怎么读,可能是せいとう)に出張(しゅっちょう)しました。

上个月我去青岛出差了。青岛へ行きます。

去青岛(强调的是朝着青岛的方向前进)。

在这个例句中,用出張似乎不是很妥当,由于旅游这个事情是在青岛这个地方发生的,而在到青岛之前只是一个前往的过程,所以我就在这里单纯使用了行き。彼女(かのじょ)に告白(こくはく)しましたが。我向她告白了,但是……

这里的に就是表示动作的对象,大家可以理解成英语的to,tell to sb中的to的用法。这样可能会方便大家记忆。

3.格助词から、まで表示起点和终点。我们来看看他们的中文意思就能明白其用法:从……到……

不错,用法就是用在体言后面表示时间或者空间的起点和终点。两者常常用于一个句子,但是也可以分开单独使用。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为英语的from和to e.g:

家(いえ)から駅(えき)まで三十分(さんじゅうぶん)ぐらいかかります。从家到车站大约要花30分钟。

何時から運動(うんどう)しますか。几点开始运动啊?

駅まで迎(むかえ)えます。我到车站来接你。

注:上面这个例句中使用まで是为了强调终点,说明我会到车站来接你(虽然我可以在家里等你)。若是将まで用表示地点的に或者で来代替,也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所表达的只是平泛的意思。至于表示地点的で的用法和其他的语法,我们下节课再讲。

接续词から表示原因,理由

主要是用于用言、助动词(です、ます)后面表示“因为”。

使用该词的时候不会发生什么变化,只要是两个句子表示因果关系,就可以在表示原因的句子后面使用から,用顿号隔开,再接结果句。我们来看看例句 e.g:星が出ていますから、明日もいい天気です。

(因为)出了星星,(所以)明天也会是好天气。

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前后两个句子句体要保持一致,要么都使用简体句,要么都使用敬体句。比如上句的简体句是:

星が出ているから、明日もいい天気だ。

不可以一个是简体句,一个是敬体句。至于什么是简体句,什么是敬体句,我会根据新编日语的的进程,专门讲一次。现在简单的提一下:凡是使用です、ます的都是敬体句。补充语法点:我们在使用这个用法的时候,在对方知道结果是什么的前提下,可以只使用前句。

e.g:君のことが好きだから。

因为我喜欢你嘛(下句对方知道是指的什么,比如:“所以我做了那件我觉得是爱你的表现的事情”)。

4.格助词を

在讲解这个词用法之前,大家想想英语的动词的分类,是不是有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分类?大家都知道,及物动词是有宾语,而不及物动词是没有宾语的。在英语的及物动词接宾语的时候,都是直接在动词后面放上名词做宾语;不过日语的语言结构和英语甚至中文是不一样的。他是主宾谓结构,是宾语放在动词之前,再考虑下日本人说话不加助词就不爽的客观事实,我们就可以想像到,日语的动词接宾语就会是“体言+格助词+动词”的形式了。不错!这个格助词就是を。那么,格助词を的用法大家也就知道了吧~ e.g:

ご飯(はん)を食(た)べます。吃饭。

服(ふく)を洗(あら)います。洗衣服。

家事(かじ)をします。做家务。

移动性自动词を

该词后续带有移动性质的自动词,表示离开,经过和移动的场所。判断该用法最主要的还是在于最后的那个动词。我们来看看适合使用该语法的例句:

e.g:飛行機(ひこうき)が空(そら)を飛(と)んでいます。

飞机在天空中飞行。

在这里,飞行这个动词是移动性质的自动词,而天空做为一个大的、广泛的范围,在这个范围里面移动,所以用を是成立的。

わたしは毎朝(まいあさ)七時(しちじ)に家(いえ)を出(で)ます。我每天七点离开家。

在这里,“家”虽然是一个特定的小范围的地点,但是由于表示的是“离开”,所以也可以使用を。

另外,有的朋友可以会有疑问,是不是可以把以上的例句用に来替代を呢?答案是可以的。に在这里可以表示动作发生的地点。

5.格助词で

格助词で表示动作的场合、手段、方法和材料。我们可以先简单得把这个词理解成“用、在”的意思。我们看看书后面的这几个例句: e.g:

ラジオで日本語(にほんご)を勉強(べんきょう)します。用收音机来学习日语。

教室(きょうしつ)で宿題(しゅくだい)をします。在教室做作业。

补充知识点:在地点后面常用的助词除了で以外还有一个に。两者很容易混淆。也常常是考试的选择项。其实只要明白了一点那就可以把两者区别开了。で更强调的是动作,比如在那个地方做什么;而に则更强调状态,比如在那个地方放着什么东西~或者表示到达的地点,如上海に着(つ)く:抵达上海。更具体的东西我们可以在讲に的时候大家再来体会。格助词で表示范围及动作,作用的状态或者条件 此时,で常常是跟在体言的后面。

e.g:あの人はうちのクラスで一番(いちばん)背(せ)が高(たか)い人です。那个人是我们班第一高个子。で在这里表示的是比较的范围。

可哀相(かわいそう)ですね~一人(ひとり)で泣いています。好可怜呢~一个人在哭。这里的で是表示动作的状态。

6.格助词と表示“和”

と在这里用于体言的后面,表示英语and的用法,只是英语和中文一样,都是and(和)+sb、sth(什么),而日语则是体言+と来表示。e.g:

僕(ぼく)と一緒(いっしょ)に食事(しょくじ)しましょう!和我一起吃饭吧~

7.接尾词ごろ、ぐらい

用法:接在时间的后面表示大约的时间。区别在于ごろ表示的是时刻、而后者表示的是时间段。

引用书上的例句: e.g:

毎晩(まいばん)八時ごろ寝ます。每晚八点左右睡。

毎日八時間ぐらい寝ます。明天睡八个小时左右。

补充知识点:ぐらい可以接的词语并非只有上面的时间段,相反可以接在一些数量词或者更为活用的词后面,以表示大约,类似,左右的意思,大家来看看下面的两个句子就会明白了: e.g:

デモ隊(たい)は十万人(じゅうまんにん)ぐらいです。游行队伍大约有10万人左右。

昨日(きのう)ぐらい暑い(あつ)い日はなかった。没有像昨天那么热的天咯!(昨天真热!)8.あまり+ない

副词あまり后接谓语的否定。表示“不太……”的意思 e.g:あまり楽しくない。不太高兴。

あまり勉強しません。不怎么学习。

补充知识点:在学习日语的前一年内,我们可以把あまり理解成,只要出现あまり,后面一定就会是否定结句。但等我们接触到中级以上的语法以后,就会知道あまり的含义是剩余,过分,所以其实它还是有肯定的用法:あまりの嬉(うれ)しさに涙(なみだ)を出しました。太高兴得流泪了。在这里讲这个,是方便大家理解あまり这个词汇。不过在初级日语的地步,我们是可以s记这个あまり接否定结句的句型的。

剩下的中顿形で和宾语提示は的用法都很简单,直接看都可以明白。我在这里就不说了。要是大家有不明白的地方,欢迎提出来。

9.宾语提示

提示助词は和も可以替代を提示宾语。用は提示的宾语往往表示对比,用も提示的宾语往往表示类推其他。

e.g.肉饅頭はよく食べます。うどんはあまり食べません。日本語の雑誌も時々読みます。

10.疑问词+副助词か表示不确定

这里的用法就像是我们中文泛泛提到的“什么”,比如我们四川话说“你娃儿是不是跑到那堂瓜儿即耍儿拉半天回来哦~看你黑的类个样子哦!”翻译成(汗……居然是用翻译一词)北京话就是,“你丫是不是窜哪儿happy半天去了阿?瞧丫黑的这song(三声)样~。”这里,所提到的“哪儿”并不是表示在询问对方具体是去哪里了,而是在表示不确定的指出是在某个地方玩过了这个事实。这里的疑问词+副助词か用法就是这个意思了。ok!我们来看看这个例句: e.g: どこかに遊びましたか。そんなに黒くなった!这就是刚才提到的那句话的日语。

由于并不是要对方具体回答是去了哪里,所以注意!这时的回答只用表示肯定,或者否定就可以了。当然,你不打自招,要回答完是或者不是以后再补充你去了哪里也是可以的。はい、***に遊びました。是哟,我去××玩了。いいえ、遊びませんよ!没有!我没有去玩!

11.が的几个用法:

1、接续助词が表示转折和接续。

在新编日语书上的原话是:接续助词が接在句末,用于连接两个相反的,不协调的事项,也可以连接没有转折意义的前后两个句子(此时が没有具体的意思),只是作连接作用,前句大多是交待后句所需的前提和情况。

我来对上面所说的这些解释一下:这里教授了が的两个用法,一个是表示转折,即英语的but,自然,我们就可以将其翻译成“但是”;另外一个用法が的意思是没有的,只是在表示接续,而这个接续的用意是在引出表示前句一个结果的后句。不知道大家是否理解了?没有理解也没关系,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例句,同时我再结合例句进行说明。e.g:

I、この料理(りょうり)は高(たかい)いですが、美味(おい)しくありません。

这道菜价格贵,但是不好吃。

前面说菜价格高,然后通过が来表示后文有所转折,果然下句就是不好吃。

书上所使用的例句是“苹果便宜,但不怎么好吃”。关于这个句子,可能有些朋友会有想法,觉得便宜的东西自然不好,所以下文表示不好吃是理所应当的,那么是不是就不太适合表示转折呢?其实大家想想物美价廉这个成语,也就该知道其实书上的这个例子也的确可以适用于转折句了。

II、すみませんが、これはいくらですか。

不好意思,这个多少钱?

这句话就是一个表示接续的句子,我说对不起,然后我接了一个が,引出了下句我要打扰你的具体事项。

其实我们可以将前面半句话作为一个固定的搭配,来表示我要打扰到某人什么事情了。比如:済みませんが、お願(ねが)いことがあります。(不好意思,我有件事情要拜托你。)或者接更具体的事情,比如:済みませんが、ちょっとおたずねます(可以直接说成ちょっとおたずねますが。),不好意思我问个道。

2、格助词が用于客观描述

当被描述的事物在句中成为主语的时候用が来表示。e.g:人(ひと)が多(おお)いですね。——人好多阿!

关于这个语法点,大家了解一下就可以了,其实这里把が换成は依然不错,只是使用が相对是在强调前者(主语)。

3、疑问词+が

这个语法点是和上面相关联的。

疑问词作主语的时候,要强调的自然就是这个作主语的疑问词了,所以此时不能用“は”,而是用が来表示主语,回答也是用が。

e.g:誰(だれ)が行きますか。王(おう)さんが行きます。

谁去?小王去。12.提示助词は、も

当提示格助词に、から、まで、で等构成的句子成分时,就会出现助词重叠的现象。提示“を”,“が”构成句子成分时,则是用“は”、“も”代替“を”,“が”。

以上是书上对该语法点的解释。说老实话,我到现在也没有看懂。其实只要记住一点:は、も可以接在に、から、まで、で后面表示提示,至于提示的具体成分,就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分析。e.g:

学校(がっこう)から駅(えき)まではバスで行きました。从学校到车站,我们是坐bus去的。提示这段路程,我们所利用的方式是bus。上海ではこの建物が一番高いです。在上海,这个建筑物是最高的。(东方明珠?)

提示的是上海的这个范围内进行的比较。

有一点需要引起注意的是:は除了提示主题外,还能表示对比或加强语气引出的否定,这时候要么不去提示,要用助词来提示就一定是は。e.g:

この料理は美味しくはありません。

这道菜不好吃。

13.接头词お、ご

这两个假名一般是用在名词前面表示尊敬。

至于那些词前面是用お,那些是用ご,其实都已经固定了,很少可以互换。其规则一般来讲,其当用汉字和我们的繁体中文是一样的,就使用ご,其余为お(当然也有一些例外,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逐渐积累了)。

e.g:ご飯、お天気(气字和中文不一样,所以是お)

お荷物

お電話(这个是例外)

14.动词连接式

即动词+动词或句子的形式。由前一个动词+て,再+下一个动词或句子。在接句子的时候,常常て后面再用顿号分隔一下。动词+て的音便同第一点所说的。e.g:歩(ある)いて行きましょう!

走着去吧。

今日はよく晴(は)れて、公園に行きませんか。

今天天气很好,我们去公园吧。(日语用否定疑问来表示否定的否定,即强烈的肯定。)

15.数词+ほど

[ほど]是副词,接在数词后面表示大约的概数。接在数词后面的[ほど]与[ぐらい]相近,但[ほど]表示大约的幅度,而[ぐらい]是表示大约的基准。

16.动词连用形+ながら

注意ながら的写法,不要记错了。我记得当初我们初学的时候,老是记错,不是去掉了浊化,就是发鼻音na。ながら是接续助词,在动词接ます的连用形(指变化形式是接ます的形式,即把u段假名变成同行的i段)后,表示在作这个动作的时候,还在进行后面要描述的动作。也就是“一边……。一边”的意思。

e.g:家事(かじ)をしながら、音楽(おんがく)を聴(き)きます。一边作家务,一边听音乐。(这是我老师曾经的原句例子阿……怀念!)

17.体言+になります

表示从一种状态变化成另外一种状态。に前面是变化的结果。这个语法点很好理解:なる(なります的原型)意思是变成,那么,根据日语是谓语在最后,所以变成的结果是在前面,而日本人说话不用助词就会很不舒服,所以就在两者之间加了个に。这么一讲大家就记住了吧。

e.g:友達(ともだち)になりました。成了朋友了。

补充语法点:其实这里并不仅仅限制于体言,也可以接用言表示状态,这里的用言包括形容词和形容动词。其用法分别为: 形容词变い为く+なります e.g:顔が赤くなります。

脸蛋变红了。

形容动词+になります(这和体言是一样的)e.g:きれいになります。

变漂亮了。

18.知っています和知りません

知っています表示有某方面的知识,经验,相当于[知道]。

19.形式体言の和こと

书上给出的,对于形式体言的含义的解释是,在句中起和体言相同的语法作用,本身没有实质愿意的词语叫形式体言。

一般做主语和宾语、补语的部分都必须是体言,但是用言甚至句子可不可以也做这些成分呢?答案是可以的,这时候就需要使用形式体言の和こと使之体言化。

两者的区别在于:の可以表示人,也可以表示事或物;こと一般表示事情、事实、内容等含义。

我们来看看例句:

e.g:王さんが英語ができないことは知りません。

我不知道王さん不会说英语。

在这里,こと前面就是一个句子,表示的是事情,虽然形式体言没有具体的含义,但是为了方便记忆,我们可以理解为:“王さん不会说英语”这个事情(こと),我不知道。e.g:大きいのは2元で、小さいのは一元です。

大的2元,小的1元。

这里就是表示的物体,虽然小さい和大きい都是形容词,都有“的”的意思,但是我们可以把の在这里当成译文中的“的”。这样理解也许好一些。

20.できる表示可能、能力。

表示具有某种能力或某种可能性。其用法主要是记住一下三个:

1、体言+が+できます,表示会什么东西。e.g:王さんが英語ができないことは知りません。

这就是上面那个语法的例句,我们可以看到,表示不会英语,就是用的这个语法。注意助词是が。

2、动词连体形+ことができます这里表示的就是会某个动作了。e.g:英語の新聞を読むことができます。

可以看英语报纸。

其中こと就是上面用法的形式体言。

3、否定能力:可以将が改成は e.g:英語はできません。

21.疑问词+でも、も表示全面否定

这两个提示助词接在疑问词后面,与后续的积极或肯定的谓语相呼应,表示全面否定。意思为:“全部都不怎么样”

在这里我借用一下idoit在问题集里面使用的例句 このお菓子はだれにもあげません。这个点心我谁都不给(全部人我都不给)。

も在这里就是接上表示对象的に后面,にも用表示全面的否定。e.g:だれでもできません。

谁都不会。

でも中的で在这里是表示范围

所以至于是使用でも还是も还是にも,要根据具体的语言成分来选择使用。注意,でも和も有一个比较大的区别,这就是も也可以表示全面的肯定。e.g:りんごはどれも100円です。

这些苹果无论哪个都是100日元。

至于关于书上所说的,“后续的积极或肯定的谓语”,这个其实没有什么太大意思。大家看看就是了。

22.动词作定语的形式

动词现在时后续体言做定语时,要用连体形,其词形和基本形相同。例如:

乗るとき 食べるもの 来る人

除动词现在时可以作定语外,动词过去时也可以作定语,此时要用简体,其构成形式是[连用形+过去助动词た]。五段动词接[た]的连用形和接[て]相同有音便。が行イ音便和ナ、マ行拨音便后续[た]时要浊化成[だ]。例如:

読んだ本 見た絵が 習った単語

23.形容词、形容动词作状语

这里是形容词和形容动词修饰动词的时候的表达方式,其中形容词和形容动词的变化并不一样,但是各自都只有那一种,所以很容易记下来。

1、形容词的变化:将词尾い变成く+动词

e.g:良(い)い+勉強-->よく勉強する(好好学)除了词尾い变成く以外,注意いい的变化,这是形容词的一个特例。

2、形容动词的变化:词干+に+动词

e.g:きれい+書く-->きれいに書く(整洁地写)

24.副助词だけ表示限定

だけ表示限于某种范围和数量,或者某种程度,意思是:只、仅仅等。前面可以是数词、体言、副词、助词及用言和助动词连体形。e.g:わたしは聞くだけです。

我只是听到。(意思没有进行其他的深究)

25.动词连用形+なさい

该用法的意思是“请作某事”。

需要注意的是,なさい是补助动词なさる变化过来的,但却不是普通的动词连用形变化,将る变成り,而且なさい后面也不接ます。e.g:答えなさい!

请回答。

该用法和动词て形+てください表示“请”不一样,这里的“请”有一种命令的意志在里面,所以,答えなさい和答えてください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命令、强制你给我回答,说法方地位身份一般都比对方更高,语境可以是老师对调皮的学生,父母对犯错的孩子。后者则是真正的“请您回答”,地位差别和上面相反。

26.动词未然形+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

必须如何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这几个词语很长,但是大家必须要记熟,“要不假思索的连贯念出来”,这是我老师当初的要求。我来解释一下,结构是这样的:なければ是ない的假定形式,形容词的假定形式是将词尾的い变成ければ、这我们在以后会专门讲到,这里大家就先了解这么多;而なりません就好记多了:なる的否定时态,所以连在一起来硬着翻译的话,就是“不怎么样就不行”,也就是必须的意思。这么一分析大家就清楚了吧。来看例句:

e.g:行か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

不去不行(必须去)。

该用法也可以接在体言后面,此时就是体言+で+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e.g:あなたで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

(这个职位、演员人选等)不是你就不行(铁定是你)。

注意,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可以用なければいけません、なくてはいけません所替代。这两个用法是在表示对方必须怎么样。其中行けません是いける的否定式,而いける是行く的能动式。

27.とともに此词是と和ともに连在一起构成的,と是并列助词,ともに是副词。

该词用在用言终止形或者体言后面,表示“……的同时”,或“和……一起”。e.g:愛は喜びであるとともに苦しみでもある。

爱即使快乐,也是痛苦。太陽とともに起きる。和日出同时起床。

28.并列助词とか

とか表示列举,可以接在体言、动词,形容词终止形后面。有随意列举的含义。e.g:北京とか、南京とか、行ったことがあります。

我去过北京阿、南京这些城市。

いいとか、悪いとか、みんな違ったことを言っています。

有说好的,有说坏的,大家说法不一。

下载国际汉语教师证面试语法点总结[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际汉语教师证面试语法点总结[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6汉办国际汉语教师证真题(最全回忆版)

    【仅作参考】汉办国际汉语教师证真题(最全回忆版) 基础知识 1.儿化韵标拼音 一会儿。 2.轻声音节 下面音节是否可以轻声 对头,地道,告诉,事情,滴答, 3.轻声音节的调值 下面词语中哪......

    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面试1

    (一)汉字的结构分析可分为两种类型,各是什么?举例说明。(3分) 汉字的结构形式可分为两种:独体和合体。象形、指事字多是独体字;会意、形声字多是合体字。如:日、月、上、下是独体字,景......

    2016年《国际汉语教师证书》面试真题总结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面试真题总结(1) (一)面试流程: 1、英文介绍2~3分钟。 2、说课3分钟; 3、试讲8分钟;到时间考官会提醒。 4、回答问题:汉语两个问题 5、回答问题:英语两个问题,6分......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面试真题

    大连盼达汉语学校www.xiexiebang.com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面试真题 A 中文问答: 1、一个老师要排练舞蹈节目,可是该校重视教学,怎么办? 2、学生问你中国在乒乓球、跳水项目中......

    初级汉语教学语法总结(五篇范例)

    语言点 1,“是”字句(判断句) 主语+是+名词性谓语(~~) 例子:我是老师,你是学生。他不是学生。 老师是中国人,学生是日本人。 2,名量词 数词+量词+名词 万能量词:个。一个人,一个苹果,......

    2013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法点总结教师版

    2013高一年级期末语法重点期末汇总 1.定语从句: 定语从句注意事项: 1)如何确定用关系副词还是关系代词?定语从句的成分是否完整,若完整,则选择关系副词,若不完整,则选择关系代词; 2)关......

    赴泰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面试经验总结

    LZ从2013年11月8日报名到12月25号接到面试通知,再到2014年1月12日到重庆面试,经过这几个月时间的准备与思考,从做出这个决定到真真切切的为之努力再到与面试官的交流,整个过程很......

    汉语国际推广优秀案例分析[五篇模版]

    【汉语国际推广优秀案例分析】 课型/编号:专业必修课/162010271 学时/学分:36/2 课程简介 《汉语国际推广优秀案例分析》是对外汉语专业的选修课。通过向学生们展示优秀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