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目标教学评价”三位一体研究总结
“目标 教学
评价”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总结
“目标 教学 评价”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在荥阳教研室“高效课堂模式”下进行的尝试,我校根据学校教学实际情况,在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经过教师们的潜心研究,经过实验组长的正确指导和实验教师大胆实践,初步实现了预设的阶段目标,能较快的提高教学质量,现将实验情况进行简单的总结。
一、研究的准备工作
1、我校制定了详细有效的研究实验计划、培训计划,在管理上做到定计划、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实验老师们深刻理解了“目标 教学 评价”三位一体研究项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并积极搜集相关资料,积极学习内化认识。
2、学校利用例会、集中学习、教研活动组织老师反复研究我们的课堂教学,查找教学中的问题,再对比名师、专家的课堂教学,在分析中提高认识。并且实验教师学习了关于课堂教学的论文、专著等,如《思品课怎样教》、《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从名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谈起》、《有效教学聚焦课堂》、《设计有效教学》......等有关有效教学的材料,学习了与当前课改紧密相连的优秀课例,观摩了不少特级教师的教学光碟,有关有效教学的讲座。大家在相互交流中明确了实效课堂的本质,为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作好了理论上思想上的准备。
二、研究的实施过程
1、加强理论学习与指导
为了让教师深刻认识实效课堂语言的本质及重要性,学校领导及中层管理者带领教师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开展子课题研究,领会新课改精神,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把握课堂教学的内涵。
2、研讨交流,加强实践研究
我校实验教师每周都要上一次实验课,本学期又开展了两次研讨会专项研究会,参加了“有效教学汇报课、示范课、研讨课等活动。”利用每一节教学课引导学生学习,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关注学生的发展变化,将教学点滴融入教学后记、教学心得中。
3、以教研组为龙头,扎实开展集体备课
课例研讨、看课说课活动,收集教学信息,解决教学疑难;指导教师课堂教学,学思想、学方法、学策略,进行说课上课、教学设计、教学论文、教学基本功竞赛动,提高教师个人素活质,提高教师的教学语言实效性。
4、学校领导、骨干教师坚持听推门课
随堂课和教师共同研究课堂教学语言实效的真谛,指导一线教师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三、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通过全校教学研讨会,总结了前一阶段研究的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果,并部署了本学期课题的阶段性研究工作,进一步探讨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实效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想学、能学、愿学、会学,掌握各科学习的技巧和途径,以及遵循各个学科的学习规律实施具体实践操作的内涵等问题。通过多渠道多层面的实践研究,我们的课堂教学有了显著的变化,形式化的无效的活动少了,教学有了一定的深度、广度,教学效果明显好转。本阶段重点任务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实效性是否做到了实效,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与灵活。
1学生的学习兴趣基本形成。表现为:在学习每节课时,学生都能大胆的举手读文,对思品的学习颇感兴趣。
2学生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表现为:在思品教学中,学生能很快的思考老
师提出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3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表现为:在教学中学生能根据学到的技能,独立或合作解决一些生活问题。
四、研究存在的问题
1、研究实验的计划和内容有待作进一步调整,需要在研究中不断充实和完善。
2、对实验活动的组织安排、时间调配等环节安排上与教学活动还存在冲突。同时,个别教师对于研究的重视不足,还缺乏实验研究的兴趣、热情和积极性。
3、但还有一小部分学生还不能很好的融入学习之中,还需教师的评价启发。
4、个别教师评价针对性还不够强。
荥阳市第三小学 2011年5月23日
第二篇: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课题研究总结
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课题研究总结
生物组
“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课题开展以来,围绕着小课题研究,我们进行了理论学习、课例研讨等一系列丰富多彩而有实效的各类教研活动,上学期我们小课题主要研究的是如何提高小组合作有效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大家对于小组的划分,如何提高小组合作有效性都有了一定心得,在实践中我们逐渐又发现,教学过程中问题设置必须要有有效性才能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否则教学和评价的效果会大打折扣,也会影响学生的探究热情。本学期,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问题在教学中的引领功能,进而最大限度提高教学和评价效益。经过集体探讨,我们决定把《基于“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生物教学中问题有效性的研究》设立为本学期重点研究的小课题,开展了如下教研活动:
一、开展的活动
1.9.18参加全区教研会,我们一起学习了皇冠中学在一致性课题开展方面的经验介绍和交流,听取教研员对下一阶段课题研究的意见和建议,我们根据学科实际,重新制定了课堂观察量表。
2.9、25优课引领 应胡助理的委托,孙颖和刘晓飞老师各执教了一节公开课,我们全组在评课议课中,主要围绕着落实学教评一致性和提高问题设计技巧做了深入的探讨。3.9月28日参加了威海市初中生物教育名师工作室课例研讨活动,听取了张晔、邓琳琳、张海鸥等三位老师的四节课,在听课的过程中,大家着重看这几位老师如何设置问题的有效性以及如何落实学教评一致性,通过评课环节,大家的标准日趋一致,观点和思路愈发明确。
4.10.12我们参加了威海市学科研讨会,观摩了1节老师的公开课,同时两位老师做了创新实验的交流展示,我们不但领略到了名师课堂上精巧的问题设计,学教评三者的高度契合,特别是吴晓燕丛雪雁等老师从学教评一致性角度,深入细致地进行了评课和引领,把我们平时纠结不清的几个主要问题一一阐明,这让我们受益匪浅。在随后的组会上,我们全组老师一起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共享。
5.10月13日我们分别参加了区生物教研员组织的单元目标研讨活动。通过研讨,大家对研讨的几节的章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的把握好教学目标,做到深入浅出。
6.与青海教师交流。10月26日,由苗颖老师执教了《生态系统》一节的复习课,与青海老师共同探讨有关学教评一致性中如何设置问题的有效性。
7.远程研修集体研讨 我们利用远程研修的观课评课活动,继续进行课题研讨,我选择了一节比较有观摩价值的省优课,下载给全组老师,大家分头发表评课意见,发现亮点,指出不足,提出建议,并反观自己的课堂,查找不足,寻找解决办法。根据这次研讨我们集体完成的研修作业,被评为优秀。8.基本功考核
我们把本学期的基本功考核主题确定为洋葱表皮细胞的制作与观察,我提前公布了评价标准,以利于老师们在平时的课堂上对照、检查,把教研教改落实到日常的教学行为中。
9.青年教师课例研讨 为了推进小课题的实践,我们选择两名青年教师打造优秀课例,进行小课题的深入研讨。
10.优课打磨 以优课评选为契机,我们对组内的候选人进行听评课选拔,然后参与校级竞赛,通过几轮的打磨,促进一致性实施能力的提高。
二、取得成果:通过前期的探讨,目前我们基本全员在目标叙写上达标,大家都掌握了具体性、可操作性的目标叙写方法;在问题设置的有效性方面有所收获,各个年级摸索出了所学习的各节设置的有效性问题,并整理出来。我们把摸索的方法应用于实践,使课堂效果大为改善,并在课程资源等活动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第三篇:1-5-1-4三位一体教学评价体系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
皖江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
“三位一体”专业教学评价方案
学校、社会、企业“三位一体”就业模式,就是立足中职教育本质,面向毕业生的特长和用人单位的需求,集专业理论知识考核、技能考证与企业现场面试于一体的学生评价方式。这一方式的具体做法:由学校邀请有人才需求意向的用人单位于学生毕业前夕派专人到现场,根据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方的满意程度进行现场签约。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中级专门人才和工人。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关的中高级技能,这是用人单位考察学生的关键,也是中职学生的特点与优势,更是与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区别之所在。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实训考证及期末考试有企业派人来监督和考核,让用人单位的专家、领导了解学生的真才实学。通过用人单位的专家、领导与毕业生在以上两个环节中的零距离接触,加深了相互了解,双方觉得满意即可签约。一、三位一体的专业教学评价模式
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手段,评价是对学习成绩的促进。传统的课程评价是单一评价标准,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重学科考试成绩,轻综合素质评价等现象,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针对传统的评价方式所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在认真调查分析现状的基础上,为了实现对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职业能力的培养,构建与“项目模块”教学模式相适应的“三位一体”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应以对学生参与完成教学项目任务情况、学习态度、创新过程的考核为基础;考核评价体系应包含教师、学生和技术人员的评价;实训项目考核应将理论考核(笔试)和实践考核(设计、操作)融为一体,理论考核主要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知识能力的考核,实践考核主要是对学生完成项目任务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协作精神的考核。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具有全面性、广泛性,考核标准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
当前我校在“校企合作”的市场背景下,依据省市强化职业教育建设文件精神,结合学校精品课程建设要求,明确要求专业建设必须依靠企业,由校企双方共同开展市场调研、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从而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并参照职业资格标准,开发项目化课程,使“做中学、学中做”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为我校深入有效推进基于“校企合作”的项目模块化课程改革提供了条件和保障。形成对学生岗位技能、专业知识、职业素质等多方面的细化、个性化的评价标准,使课程评价方式具有“过程评价”、“量化评价”和“多元主体评价”特点,能让学生随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和职业能力的发展进程,以便寻求适当的帮助,做出适时调控。教师也能较快较全面地了解掌握学情,适时调整教学目标,科学高效地进行教学等等。这种过程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三位一体”考核评价体系贯穿于整个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使评价具有系统性、动态性、多样性,能全面、客观、公平地评价学生,反应学生的真实水平,符合创新教育的评价体系。
“学校、社会、企业”三位一体和“岗位技能、专业知识、职业素质”三位一体是相统一的。由由教师、学生、技术人员共同评价。采用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教师、现场技术人员、学生考核评价相结合,笔试、操作、考察调查等多样评价方式,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层次的评价体系。考察技能时,还要与评价项目任务完成过程表现出来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团队贡献、合作程度等相结合,实施项目任务全程评价。
采取“岗位技能、专业知识、职业素质”三位一体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明显提高。同时学生知识的运用、创新、社会实践、协作、动手操作等能力都有很大程度提高,这对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起了促进作用。
二、“三位一体”就业模式体现了高职教育的职业性
中职教育首先是一种职业教育。这一属性决定了中职教育既要符合教育发展规律,更要满足职业发展需求,符合职业活动规律。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它是以职业为导向的教育,因而具有鲜明的职业性。“职业”不仅是中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依据,而且是学校课程设置、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依据。“三位一体”的专业教学评价模式的前两个环节,就是为了检验中职毕业生的职业素质:一是相关职业必备的基础和专业知识,并能较好地应用这些知识解决与职业相关的实际问题;二是从事相关职业必备的技术与技能。学校要培养出具备这两方面职业素质的毕业生,必然要根据职业需求设置专业,根据职业岗位(群)要求进行教学,要面对职业领域的现实问题进行创新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在论文答辩中体现职业理论素质,在技能与成果展示中表现出良好的职业实践能力。本着“学生主体,项目载体,能力目标”的原则,对整合后的学科课程进行改革,构建“先实验实训,再生产”教学模式。
三、“三位一体”就业模式代表着中职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发展趋势。
目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聘用,往往通过简单的对话、自荐书上的学习成绩和学校的评语来了解毕业生,对毕业生的真才实学并不十分清楚,以致聘用后出现不能胜任岗位的现象。“三位一体”就业模式使中职毕业生就业市场从“政府诱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弥补了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使用人单位在聘用前就对学生进行评价。“三位一体”就业模式依靠市场作为社会人力资源配置的渠道,充分发挥了企业、学校、中介组织、网络媒体等在社会人力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代表着就业市场的一种发展趋势。
四、“三位一体”就业模式贯穿于中高职教育改革的全过程
要确保“三位一体”就业模式的实现,关键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1.准确把握市场信息,适时调整专业结构。“三位一体”就业模式最终目的是使毕业生人尽其才,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岗位,使用人单位找到适合岗位要求的毕业生,从而促进中职毕业生最大限度的就业。毕业生是否符合市场需求是他们能否就业的关键。专业结构不合理是造成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的确,在当前忽视市场需求,而以生源需求、学校条件、办学效益等情况设置专业的现象较为普遍,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需求的失衡。因此,要实施“三位一体”就业模式,中职学校必须及时而准确地把握真实的市场信息,以就业为导向,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专业调整进行论证,使中职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和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相匹配,使中职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在专业类型方面最大化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通过“三位一体”的平台,把用人单位吸引到就业招聘现场,把专业对口的学生送到用人单位。
2.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立足并不断发展,除了生产的产品要适应市场外,其产品的质量也是取胜的关键。同样,中职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不仅要在专业上对应市场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毕业生的质量也要得到社会的认同。但是,目前中职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诸如在教学上过多沿袭普通高中教育的教学方法;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多年一贯制,而且对实践技能培养的要求较弱;教学内容知识老化、理论和实践相脱节;任课教师对生产、社会实际了解不多,缺乏技术实践的背景和教学经验等等。中职教育的这种状况,直接造成所培养的技能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毕业生的就业困难,反过来也影响了中高职院校的招生。因此,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建立富有职业教育特征的教学体系,提升教学质量,是实施“三位一体”就业模式的关键所在。
(1)面向社会的实际需要,优化课程设置。课程体系建设直接关系到培养目标的实现成效,关系到学生能否形成合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因此,中职教育课程体系必须打破按学科为本的结构框,紧紧围绕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以职业分类为依据,面向职业岗位群的特征,紧随职场需求的变化,整合原有课程内容,开发市场适应性强的新课程。可借鉴国外职业教育较为完善的课程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国际劳工组织的ME$模式、流行北美的CBE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等等,以推进课程体系改革。
(2)面向职业岗位要求,强化专业知识技能训练。根据调查,有5个指标分别是:专业知识与技艺,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强、可塑性高,沟通协调能力,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其中“专业知识和技能”居于首位。因此,中职学校不仅要在专业培养目标中明确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地位,而且要明确不同职业岗位的核心能力,组织相关教师和聘请专家成立专门的培训队伍,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核心技能强化训练,满足用人单位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需求。
用相关的专业知识解决企业或行业的实际问题。技能与成果展示要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至少该项技能与成果所反映的实践能力要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为我们认为首先应该做好“教”的文章:一方面要把教师送到企业实践。这不仅是为了加强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让教师经过实践体验明白企业的需求,从而知道教什么给学生以及怎么教的问题。另一方面,可邀请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把他们的技术技能传授给学生,把他们在企业中碰到的问题留给学生思考探索。在教的方法上,采取案例教学,案例要来自企业或行业的实际问题,甚至企业接到的订单业务等都可作为学生的作业或毕业论文主题。其次,要做好“学”的文章。这里的“学”主要是指学生到企业实习的问题
3.更新教育思想,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三位一体”就业模式其实不仅是对学生专业素质的考察,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一次测试。由于在教育思想上对中职教育所界定的“技术应用”以及理论上的“必需、够用”的原则理解片面、简单,容易造成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而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的状况。为此,中职院校应从教育思想上提高认识,并根据不同专业和岗位的特点,框定一个综合素质培养计划,由专任教师负责实施,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一专多能的综合性人才。
第四篇: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
【问题
1、什么是“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答:所谓的“三位一体”,是指建立学业水平测试(高中会考)、综合素质评价(学校自主测试)和统一选拔考试(高考)三位一体的多元化招生考试评价体系。“三位一体”招生录取时,综合成绩按一定比例计算形成。
【问题
2、“三位一体”与普通高考录取有何区别?】答:“三位一体”是根据综合成绩录取,综合成绩按“学业水平测试(高中会考)成绩(折算成满分100分)×20%+综合测试成绩(折算成满分100分)×30%+高考文化分(折算成满分100分)×50%”计算形成。但不同学校和专业,比例有不同的微调。如2012年,浙江理工大学、浙江财经学院的综合成绩按3:2:5的比例计算,宁波大学的综合成绩按1.5:3.5:5的比例计算形成,温州大学的综合成绩按3:1:6的比例计算形成。
【问题
4、怎样的学生适合报考“三位一体”?】答:招办老师建议,文化成绩排名不是最靠前和最靠后的,可以考虑报考“三位一体”,这个排名之前的,更理想的是报考985、211高校的自主招生。成绩起伏较大的,参加了“三位一体”考试合格后,对考取该校有很大的胜算,至少会比该校平行志愿的分数低一些。还有对专业认知度很高的考生,也就是说一定想读这类专业,甚至想好了毕业后工作也从事这个专业领域,对这类专业有特别的兴趣爱好,也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积累,这类考生绝对会是“三位一体”招生首先青睐的对象。而在高中担任学生社团干部、班委等,或有从事社会事务经验的考生,会有一些优势,心理素质好,承受能力强的考生也会在考试中获益;相反,除了学习以外,动手能力不强、对社会关注度不高、缺乏社会基本沟通能力的考生,会在考试中处于劣势。
【问题
5、怎么选择适合的大学和专业?】答:选择大学必须了解大学的发展历程,搞清这个大学之前是搞什么的?了解这个大学最强的学科是什么?在国际国内的地位如何?选择专业时,要注意:(1)搞清专业内涵。专业中哪些是你感兴趣的方向?还要搞清高校对专业的要求和倾向。(2)结合性格兴趣。有兴趣才能有动力,选择专业要结合将来的职业特点来考虑。(3)考虑长远规划。如果考虑本科毕业就工作的话,就学一些就业好的专业,比如男生可以选择工科类一些强调动手能力的专业,如土木工程、建筑学、机械学等;女生可以选择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工商管理等,或者结合家庭和当地经济相关的专业,专业毕业后也可服务地方经济。如果本科毕业后想考研,本科就选基础型、理论型、适用面宽的专业,比如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等。(4)考虑专业的特殊要求。比如单科成绩的要求,专业从事领域、专业对身体的设置等。
【问题
7、报名时需要准备哪些申请材料?】答:需要准备的材料一般为所在中学校长签名、加盖中学的申请表;盖有所在中学教务处公章的高中阶段各学期成绩情况;身份证复印件;盖有所在中学教务处公章的高中阶段获奖证书或资格证明材料复印件;盖有所在中学教务处公章的学业水平测试(高中会考)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等证明;个人陈述(需手写),内容包括自身成长经历及体会、个性特长及取得的成果、进入高校后的努力方向机设想等(字数控制在1000字内)。
【问题
8、报名时要提交的个人陈述怎么写?】答:并非每所学校都要求提交个人陈述材料。学校的《招生简章》中会明确写出陈述材料需要包含的内容。如温州医学院是需要提交一份字数在800字左右的个人陈述材料,内容包括自身成长经历及体会、个性特长、家庭情况,是否有医学背景,进入高校的努力方向及设想等。温医招生办的老师表示,要求报考学生提交个人陈述材料,主要是想对考生的经历、书面表达能力等进行考核,希望考生能言简意赅地把自己的特殊经历、优势、特点等一些关键内容表达出来。
【问题
9、综合素质测试是考些什么?】答:综合素质测试以先笔试,后面试的方式进行,有的只进行面试,综合素质测试主要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对时事政治及社会的关注度等。考生无需做迎考前的特殊准备以轻松心态参加测试即可。
【问题
10、面试的流程是什么?】答:面试的一般流程:先自我介绍(不超过5分钟);其次专家面试评分(约25分钟),专家面试环节一般采取单独面试或小组讨论的形式。
【问题
11、会面试哪些问题?】答:大部分高校都会问“为什么选择我们学校”、“对专业的看法”,考生最好做足准备。其他的,主要考查方向大致归类为:(1)时事热点,如浙商大的“对美国重返亚洲的看法”,宁大的“你认为小学是否该叫停奥数?”;(2)科学素养问题,如浙中医药的“请说出海市蜃楼的原理”,“请说出近亲不能结婚的原因”;(3)人文社科素养问题,如浙工大的“关于胡适之文的理解和拓展”;
(4)道德和价值问题,如浙理的“你认为中学生是否可用手机”;(5)思维品质问题,如浙工大的“你父母老后你会选择让他们在身边还让他们去养老院养老”;宁波大学的“你对孝顺的理解”;(6)个人相关问题,如中医药的“你一生中最感动的事”,浙工大的“你在高中学习中最记忆犹新的事”。
第五篇: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 教学目标
(结合某一个具体课例,说明你是如何制定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学目标?)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理念越来越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追求,而教育目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成为教师设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如何制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下面结合《民族舞蹈--<掀起你的盖头来>》谈谈自己的体会大家共同探讨。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的一些研究证明:欢乐、适度平稳的情绪能使脑部中枢精神活动处于最佳状态,保证体内各系统协调一致,充分发挥机体的潜能。为此,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他们才能真正放松自己,在放松的状态下投入到学习中去,才不会产生压力。学生心境轻松了,便敢说敢疑敢问了,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也就提高了。因此,教学中要适当地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尽快投入到学习中。针对学前专业中职学生的特点,我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继续学习与欣赏民族舞蹈,播放视频《掀起你的盖头来》片断,学生在强烈的音像资料中初步感受相关舞蹈,对新课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我接着简单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与学习重点,使学生对学习有个明确的目标。
二、注重情感体验,促进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在中职课堂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课堂上的开放式交互学习,为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情境,有利于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增强情感体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很多研究也表明,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习者的意义建构,增强思维技能,使教学适应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而且还能增强学生的平等意识,促进其相互理解,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个体强烈的未知欲与明确的学习目标下的实际操作活动,尤其是舞蹈课程的教学,更应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与实践。教学中,我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未知欲望,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欣赏视频资料,结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示范、讲解,使学生掌握动作要领。为了更好地突出本节课的“移颈”这一动作要领,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中,学生通过互帮互助,相互提醒,在比比划划之中学习动作要领。教师加强巡视辅导,注意收集学生存在的普遍性错误,集中讲评示范,及时纠正学生的失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果。课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让学生学优点、找不足,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进取、团结合作精神,促进了小组成员的共同成长。
三、强化艺术熏陶,培养审美能力。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对青少年提高审美修养、丰富精神世界、培养创新意识,促进全面发展具有其他教育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中职学前专业的舞蹈课,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艺术教育的熏陶,在艺术的海洋之中遨游,观察美、感受美、欣赏美、体验美,感受艺术作品的魅力,更应突出其实践技能,结合生活实际提升审美能力,以达到创造美。因此,结合本课的教学,我还精心挑选了一些富有新疆民族舞蹈特色的视频资料《美丽的新疆》、《新疆舞蹈 律动组合》等,供学生课后欣赏与学习,组织学生通过互联网搜集有关新疆民族舞蹈的资料,与同学进行交流,从而使有限的课堂教学得到扩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后续学习打下了基础。
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普及,人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可持续的过程,作为三维目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面只是个人在本节课中的点滴看法,在一堂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应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是值得广大教师不断研究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