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19-05-12 22:06: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的探索与实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的探索与实践》。

第一篇: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的探索与实践

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的探索与实践

在强化学生的个体体验、感受性阅读的基础上,《语文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目标,摆在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语文教学中,阅读作为学生的一种特有的学习方式有它的特殊性,一方面阅读积累了人类的语言表达方式;另一方面还学到了前人积累下来的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人文修养,培养了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了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增加了学生的文化底蕴。

探究性阅读从学生个体来说,应该是带着一定的目的去阅读,通过提出问题,调查研究,分析和处理信息,达到理解阅读对象的目的;或通过反复的阅读,朗读,达到感悟阅读对象的深刻内涵的目的。

那么,什么是语文探究性阅读呢?语文探究性阅读就是学生在语文学科领域和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提出问题、调查研究、表达与交流等研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培养学习态度和研究意识的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的构建应把握如下教学策略:

一、引导质疑,确立课题

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思维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还学生实践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说:“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它的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在语文探究性阅读中,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有时比开展研究更困难。“问题是由信息引起的”,人们生活在信息的大海之中,各种信息像大海的浪涛拍击着海岸一样冲击着人们,产生无穷无尽的“问题”,可以说不是现实生活中找不到“问题”,而是我们没有对问题的敏感度。“一个人一旦向自己提出了某个问题,产生了解决它的强烈欲望,形成了‘问题意识',就能敏锐地感受与觉察与该问题有关的信息,提高对无关信息的抗干扰能力。”从某种意义讲,人类的“好奇心”是产生“问题意识”的心理根源,也是推动人类成长和前进的根本动力所在。“好奇心”的丧失,对个人来说,是停滞的开始;对人类来说,是堕落的源头。但是,提出一个好的、能紧扣教学主题、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非易事,需要我们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和情境创设。

首先,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之中,积极主动的进入“研究者”、“探索者”的角色之中。教师积极傍斟博引,指导学生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与学生一道确立研究课题。例如在教学《落花生》一文时,学生通过阅读后,对文中用花生来喻“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都接受和赞同,但就是对用“鲜红的桃子、石榴、苹果高高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与“花生”作比不理解。针对这一观点,我引导学生探究“桃子、石榴、苹果高高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人们之所以爱慕,是因为它们本身就美。请同学们议一议,把自己的才华和美表现出来,好不好?”在老师的点导下、启发下,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说:“桃子、石榴、苹果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这很好,它们把自己的美展现给大家,使大家得到了美的享受而又不求回报,也是默默奉献的品质,他本身就好,又不是在‘臭美',父亲这样作比较不恰当。”有的说:“竟然美,有才华,何必表现,早晚会被发现。”这句话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等到你老了才被发现,还有什么意思。”所以说,学生们阅读后的收获或见解是不确定的,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空所提出的观点也不尽相同,甚至截然相反,更不用说不同的读者了。因此,教师就要善于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确立研究课题,让学生各抒己见,各表其义,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物,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和赞许。

又如教学《詹天佑》一文,教学时,教师在学生初步理解詹天佑的确是一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之后。引导学生再学习课文,确定研究的主题。学生通过交流讨论一致认为“杰出”和“爱国”这两个词语是可以作为文章的研究主题。研究主题确定了,就要引导学生分组学习、交流、讨论。在文中找出能说明“杰出”和“爱国”的内容,深刻理解詹天佑这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同学们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积极主动读、思、议、说,交流讨论,从而得出:说詹天佑“爱国”,是因为他在帝国主义干涉、威胁、阻挠下,毅然接受了任务,那里要开山、那里要架桥、那里要把陡坡铲平,那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精密的计算。并且还经常教导其它工程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白天,他翻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道其“杰出”:是因为他在八达岭、青龙桥设计了著名的“两端造进法”和“中部造井法”,以及“人字形”线路。而且还提前了两年完成了任务。

其次,教学时,教师要大力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在阅读中提出自己学习课文后感兴趣的问题,教师再根据学生所提问题,与学生一道给问题编号排位,简单的问题生生互相解决,有研究价值的确定下来共同研究。比如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问题很多,但争论较大的还是“枯黄的茅草,还吹着风,可烧了半个多钟头的火为什么只烧邱少云一个人?”“邱少云被火烧了这么长时间,人都烧死了,可他身上的弹药为什么不会爆炸?”这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虽然与教学没有多大的关系,但细细品味,我们就不难发现,这是学生一种求实的科学品质。

第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表的时空,都有释放自己所感兴趣的疑难问题的机会。教师再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结合学生实际、教学内容与学生一道共同研究,从中确定研究课题。课题的内容不分课内课外,可以是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延伸,也可以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疑难问题、观点看法。例如学生学习《鲸》时,有一个学生问,除了鲸是胎生的以外,还有没有其它的小鱼是胎生的。问题一提出,就出现了互不相让的敌对的两大派。面对这种情况,老师应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正确的答案。后来,学生通过实验研究,查看资料,终于发现有一种小鱼也是胎生的。

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引导学生质疑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提高阅读能力,而且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思维的发展,开启创新思维之门。但是,教师是学生形成探究性学习的导演,对学生确立研究课题起着关键性作用。教师要帮助学生,使学生研究的问题更为集中深入。从而把学生带入科学的大门,使学生在探究中感受和体验丰富、有趣的探究过程与探究结果。

二、教给方法,实践探究

开展探究性阅读目的就在于让小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会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的提出和确定固然重要,但解决问题的过程更为关键。作为语文教师,教学时,就要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按照科研工作者开展科研的情境和途径,以各种形式开展探究性阅读,无论是学生个体独立开展研究,还是几个人合作起来一起学习研究,都必须按照严密的科学方法进行,也就是说,每次探究性阅读都要遵循“提出问题——确定目标——制订方案——收集信息资料并进行分析处理——寻找问题的答案或结论——总结归纳”研究环节,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科学的体验和独特的感受。

小学语文教材选入的课文内容丰富多彩,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自然、社会、人文、科技等。所以,教学时,教师就要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习目标,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探究性阅读,同时结合问题的性质、要求、难易来决定学生学习的形式(或是个体自主探究,或是小组合作探究)和学习的方式(确定课题探究讨论,资料查阅,社会调查,现场考察,实验研究操作),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通过一整套有条不紊的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的实际操作运用,让学生自主探究、实践、发展和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体验与知识,逐步学会知识的转换、迁移和运用,以及科学的探究方法。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编者编入了许多介绍历史人物、英雄模范和科学家等的感人事迹。如:《一夜的工作》《十里长街送总理》《再见了,亲人》等我们可以采用文献研究法学习;《詹天佑》《草船借箭》《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等我们则可用确立主题,探究讨论的方法学习;《丰碑》《落花生》《只有一个地球》等这些课文的教学,则可采用辩论法学习;像《蟋蟀的住宅》《蛇与庄稼》《黄河是怎样变坏的》《幸福是什么》等可采用社会调查法学习为最佳。

例如教学《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时,教师指导学生探究的过程应该是:①认真研读和了解有关周总理工作、学习、活动和生活的文章、报道,弄清教材内容;② 确定探究课题,如,周总理的一天;③ 各小组把自己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在小组上学习整理、合作交流,形成观点;④ 各小组总结分析,形成自己的成果,⑤ 成果汇报,交流提升。

学生通过这一系列科学的操作规程,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有利于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通过独立的思索、分析、判断、综合归纳。然后又经过小组的合作交流,共同完成课题的研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从大量的介绍周总理的事迹中,找到周总理一生的伟大之处,还可从中学到学习的方法——文献研究法。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语文教学要努力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值得一提的是,小学生探究性阅读的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教材的特点进行认真分析,灵活运用。并且有的文章还可以综合运用,既有社会调查,又有资料查阅,还有实验研究,如《蛇与庄稼》。

三、相信学生,鼓励探究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独立自主的去学习,去探究,去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首先,教师积极倡导学生探究的主动性。从课题的提出,方案的确定,问题的分析讨论、总结归纳等一系列活动的主体都是学生,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探究的组织者、指导者,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要变“告诉”为“引导”,变学生“盲目接受”为“自主发现”,使整个探究性阅读过程成为学生个性化的自主探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就是积极创设情境,创造条件,抓住学习的契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就要做到:①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给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敢说,引导学生敢于对教材内容找岔子,与老师比高下;其次,要培养学生会说,也就是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能逐步做到说出自己提出的观点和理由,以及自己的认为和看法;第三,要培养学生想说,为了使学生想说,教师就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同时注意问题的开放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激起求知的欲望,产生问题,从而达到不吐不快。② 教师要摆正位子,注意点拨的启发性。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空,要创造条件,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此情此境中得到感悟和启发。

其次,教师在学生探究性阅读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探究的独立性。如果说主动性表现为我要学,那么独立性则表现为我能学。不管是什么人,除了有特殊障碍的人外,都有相当强的潜在的和显在的独立学习的能力,都有自己独立的观点和要求,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所以,教师在探究性阅读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尊重和信任学生,积极支持和鼓励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去学习探究。比如有一次学习《落花生》,我叫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有一个学生根据学习的要求,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时,把文中的“一见”背成了“一看”,他身旁的学生说“背错了”,并同时问我“一见”和“一看”的意思是不是一个样?我就组织学生自己去寻求答案。同学们通过查看资料、研究比较之后一致认为“一见”不能读成“一看”,因为一见是一看到就喜欢,就十分的爱,而一看是“观察、瞅”的意思,含有一定的目的性,所以,“一见”是“无意”,而“一看”则是“有意”。在这里,“桃子、石榴、苹果高高挂在枝头上。”不是人们有意地去看,而是无意之间看到就生爱慕之心。所以,教师把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亲身去感受探究的过程,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达到对知识的深层次的理解和学习方法的掌握,而且能够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增强科学意识,提高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总之,探究性阅读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和教学情境,让学生自己在阅读探究中探索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在掌握学科内容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紧紧围绕课文的内容、学习目标和文章体裁,设计学生探究的主要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只有让学生主动地、独立地参与探究性学习,才能提高学生语文知识的应用和实践水平,发展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二篇:化学探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

初中化学探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 什么是探究性学习?时代和学科特点要求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渗透新课程理念,如何在现行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把握探究性学习的五个特征:实践性、创造性、广泛性、自主性、民主性;通过探讨初中化学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提出问题、实验探究、成果展示与交流、反思与评价,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初中化学教学 探究性学习

最早提出在学校科学教育中要用探究方法的是杜威。在1909年前,大多数教育者认为科学教育的方法主要是通过直接教学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科学知识、概念和原理。1909年杜威在美国科学进步联合会的发言中第一次对这种方法提出批评。他说,科学教学过于强调信息的积累,而对科学作为一种思考的方式和态度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杜威认为科学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或方法。

从1950年到1960年,探究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的合理性变得越来越明确了。教育家施瓦布指出“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学习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去更好呢?”这句话对科学教育中的探究性学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施瓦布认为教师应该用探究的方式展现科学知识,学生应该用探究的方式学习科学内容。为实现这些改变,施瓦布建议科学教师首先要到实验室去,引导学生体验科学实验的过程,而不是在教室里照本宣科地教授科学。这就是说,在向学生介绍正规的科学概念和原理之前应该先让他们到实验室里 1

做实验。用实验的证据来解释和深化教材中的内容。

初中化学由于学科特点,要用上按课程标准编制的教材,而新的形势要求初中化学教师在现行初中化学教材教学中必须渗透新课程理念。为此,我们这些初中化学教师不得不思考:现行初中化学教材在教学中,如何渗透新课程倡导的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探讨这一问题对初中化学教师能够在新课程理念下,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自如地进行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具有深广的意义和价值。

人类已进入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也成为民族进步,国家兴旺的根本动力。知识需要创新,学习方式也需要创新,如果固守老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势必培养不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势必不可能创造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所以我们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要研究新的教学方式,探究式学习就是我们探讨的一种有利于培养新型人才的教学方式。探究式学习,从广义来说,它是一种学习方式,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学习实践活动。从狭义来说,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的科学探究活动或课题研究。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是新时期化学教师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探究性学习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全员参与、它把学生臵于一个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渠道。探究性学习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作为此次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在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开明宗义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同时“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按照传统的观 2

念,课程实施过程是知识的传递过程,由此形成的以教师和教科书为中心的课程实施模式,就决定了学生“奴隶式”的被动学习地位。

《化学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十分重视和强调学生自主的、开放的探究学习,这也是本次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打破了原有的课程体系框架,重新注入新的课程理念,构建新的课程标准。可以这样说,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是所有学科一次全方位、全领域的脱胎换骨、前所未有的变革。按照新的课程标准和课程设计理念,在科学(综合)课程或理科课程中大力倡导探究性学习。

现行初中化学教材在教学中,如何渗透新课程倡导的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探讨这一问题对初中化学教师能够在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其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初中化学由于学科特点,要用上按课程标准编制的教材,而新的形势要求初中化学教师在现行初中化学教材教学中必须渗透新课程理念。为此,我们这些初中化学教师不得不思考:正因为探究性学习旨在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显然化学科学素养不可能单纯地依靠知识的传承、讲授、灌输来形成,必须通过改变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来实现。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要变注重学习结果为注重学习过程,变学生被动地听讲为动手、动脑的主动参与的活动,变学生的接受式学习为探究式学习。广泛地应用探究教学、问题解决、情景教学、开放教学、合作教学、实践教学等行之有效的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证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也才能保证新的《化学课程标准》的贯彻实施。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3

引导学生在质疑、调查、实验、收集、分析和解读数据,推理、判断和反思等探究活动中,既能理解、掌握和应用知识,又发展了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和合作的能力,特别是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倡导探究性学习,还将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富个性化,对情感的体验、科学态度的养成、正确价值观的确立,也将会大有裨益。在《化学课程标准》中把科学探究列为内容标准的五大主题的第一主题,足见其科学探究的突出地位和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予以坚决贯彻。

探究性学习是由学生在学习和社会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选择课题,设计方案,通过自主性探究,收集和处理信息,研究和讨论,求得问题解决,从而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索过程,养成自主探究、创新的意识和习惯,形成和提高创新能力,建构知识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的活动过程。探究性学习的特征有五个方面:

1. 实践性。这是探究性学习的首要特点,也是探究性学习有别于其他学习方式的 关键。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运用类似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独立自主的探究,这本身就是一种科学实践。实践性是其特点,亦是其优点,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创造性。此创造性不同于科学家的创造性,科学家的创造性是发现,而探究性 学习的创造性更多的是再发现。但是,两种创造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指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

3. 广泛性。探究性学习不局限于探究性学习这门课,只要具备条件,随时随地都 可以开展。探究性学习要求全体学生都参与,充分肯定他们创造的潜能,而不仅仅是瞄准少数尖子学生。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4

探究性学习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4.自主性。探究性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要参与课题的设计,自己搜集资料,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最后整理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只有学生的主动性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探究性学习才算成功,否则便是失败。

5.民主性。营造一个有利于探究性学习的环境,形成和谐、愉快、民主的氛围,有利于诱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欲望。在探究性学习中,老师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选择,使学生敢问、敢疑、敢探索。教师要鼓励学生冲破常规,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下面就现行初中化学教材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谈一些体会和反思。

一、“初中化学探究学习”教学模式 现以初中化学第六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为例,说明“初中化学探究学习”教学模式:

(一)、提出问题。首先向同学们提出:如何在实验室里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提示同学们可找出课本中所有能得到二氧化碳的方法,参考课本第六单元课题2内容,探究课本中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否是最好的方法。要求同学们写出实验方案、实验过程、现象、结论及体会,每位同学都要参与其中,分工合作,用家中的小实验室制取出二氧化碳气体,下星期一各“科学小组”进行展示(班中共42位学生,根据住址自愿组成7个“科学小组”)。

(二)、实验探究。周末的两天里,各科学小组都行动起来,我用电话摸底,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对较弱的小组,到现场辅导和鼓励。

(三)、成果展示与交流,上课前要求各“科学小组”先把设计 5 的实验方案先交上来。上课开始后,各小组开始展示其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装臵,并进行实验,一边实验一边陈述探究的过程。八个小组实验方案各不相同,甚至有的小组有多种方案,实验的用品更是五花八门,酒精灯有小药瓶做的、有指甲油瓶做的;反应容器却用医用吊瓶、墨水瓶、各式各样的玻璃食品罐;导气管用水笔芯、圆珠笔芯、吸管、细软管代替;止水夹用输液开关代替;而橡皮塞只有这些具有原创力的、可爱的学生想得出:用橡皮擦、捏成小动物的橡皮泥、小木块加透明胶带代替。实验过程中针筒、小药瓶、衣服架、风钩、回形针等,都成了同学们手中的实验仪器,家里的醋、食用碱、装修用剩的大理石、泡沫、雪饼中的干燥剂等成了同学们实验用的药品,曾有一位科学院的院士说:能用最简陋的实验设备做出实验来是最了不起的。我们的学生不正是用最简陋的实验设备做出实验来的了不起的人吗?而且有的实验跟教材中的实验原理完全不同,当然不一定更好,但都是他们通过查资料想出的,这不仅使他们理解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装臵和原理,而且回顾了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的装臵,还掌握了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四)、反思与评价。当一个“科学小组”展示完毕后,先由小组成员自我评价,后其他小组对展示小组进行评价,最后由教师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反思,包括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态度情感的总体评价。经过前期的准备,学生已完全具备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的思维能力,并对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态度情感的自我反思和评价能力。

二、体会

(一)学生探究的内容要视教学内容的价值性。本次课程改革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但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所有的内容都设计成探究性的。哪些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探究,哪些内容要教师给出相关 6

信息或启发讲授,我的体会是:分析和挖掘教材知识的价值,选择具有核心地位和基础地位的、规律性的内容让学生探究。因为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真正理解了这样的知识,就等于掌握了化学知识的主干,形成了扩充和扩展自己知识结构的能力。

创设情境:学习应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的,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创设情境有利于学习的真实性和复杂性,有利于引出整体性的任务,选择与学生生活经验有关的问题。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还要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如在讲解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时,我给同学们留的预习作业是一个小故事:警察牵着警犬追坏蛋来到一座深山里,发现这座深山很久没有人来过,这里有陡峭的峰峦,奇峰绝壁,一座座是大自然天才的杰作,松柏茂密,在微风中婆娑起舞。在不经意中,警察看到一个山洞口处似乎有被踩过的迹象。他带着警犬进入这个山洞。进入不久警犬突然倒下死了。警察很惊讶,但他很快恢复镇静,忙掏出打火机准备点火,但是他怎么也点不着火。他明白了。……通过这个故事,我给同学们引出探究学习二氧化碳的情境。同时问题也自然出现了,使他们自然而然去研究去探讨去学习。

(二)帮助学生建立进行探究的条件。在学生刚开始学习化学时,尽量利用传统的讲授、提问、讨论、实验等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并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探究学习的方法,如把探究学习的5个基本阶段印成小册发给学生,让学生具备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的思维能力,帮助指导学生用家里的废弃物、儿时玩的玩具和少量化学药品建立小实验室,以便为开展完全的科学探究学习做好准备。

(三)、引导导协作:协作应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从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评价直至意义的最 7

终建构具有重要作用,每个学习者的智慧是整个学习群体的共享资源。如在教学过程中,我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通常,小组学习是最常见的组织形式,它能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体现“协作”。在合作学习中,也有利于实现“角色扮演”。在小组中,学生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分别就某个子问题做更多的钻研,而后再汇总各方面的信息,运用到当前任务中。为了不是个别人“借用”知识,小组必须明确分工,明确每个人的责任,让每个学生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同时让每个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或搜集的材料。

(四)教师应当做探究“向导”。在学生探究阶段,教师要融入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要巡视各小组的表现情况,及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辅导,如有的小组只是在盲目地做实验,没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目的性,融入学生的探究活动中,更为后面的整合、精致及今后的教学安排提供具体的学生情况。

(五)、组织交流:这是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其实协作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交流的过程。包括教师与学生进行相互式的学习,学习小组成员之间通过交流、商讨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首先,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讨论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活跃先前的知识,在原有知识背景与当前信息之间产生更多的联系;其次,交流讨论可以使学生思维过程表现出来,学生会感受到观点、方法的不同,从而更好地进行反思和评判彼此的想法和做法。

三、有待反思的问题

虽然“初中化学探究学习”在现行初中化学教材这棵“老树”中“开出了新花”,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在实施过程中,同时发现了一些其它问题有待解决:①如何让学生在开始学习化学时,尽快具备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的思维能力。②学生学习化学的日益深入,想探究 8 的实验越来越多,非课堂内做探究实验,在没有教师在场的情况下,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如何控制。③学生对探究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兴趣,由于时间概念淡,易影响其它学科学习,引起家长的反对这一矛盾如何解决。相信,经过更全面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初中化学探究学习”会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第三篇:初中历史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结合的探索实践

初中历史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结合的探索实践

新世纪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予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也赋予了基础教育改革以新的使命,这对已经进入注重均衡发展与内涵发展为特征的改革发展新阶段的上海基础教育而言,新课程教材改革(或简称“二期课改”)的启动,正是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环节。改革的核心,在于使教育成为帮助和促进学生不断发展、不断成功,充分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课程教学的目标与课程改革的方向。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与改革,亦应遵循这一目标与方向。

一、初中历史教学课程目标的设定与教学现实的矛盾

1、基础教育要着眼于未来,未来教育越来越重视每个人一生的发展,越来越关注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个体人格、人性与品格的完善、提高与升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个性、人格的完善,潜能的开发,作为基础教育阶段各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是社会政治、经济和科技、文化发展的必然。基于这一认识,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与改革,必须围绕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目标,对历史学科教学内容进行重构,精心筛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未来工作与生活有价值的基础知识,构建一个新的知识体系。

2、分析和综合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因此,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必然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分析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各自然科学学科与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分科课程教学中;而综合能力的培养,曾企望通过课程的整合以形成综合课程,使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得以具体落实,但学科长期割裂的现实难以突破,因之,这一矛盾一直困扰着中小学教育。为此,必须通过教学改革,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课程教材体系与结构,改进教学方法,使得通过分科学习而能在学生身上形成知识的综合,并进而发展为综合能力。

3、历史是通过史料证据堆砌与科学辩证研究的交叉运用,重现与认识“过去”,达到“知今”与预示未来的学问。在历史课程的教学中,既要使学生了解与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与历史现象,更要让学生学会思考与探索诸多历史现象的成因及其所蕴含的历史发展规律,即在知识综合基础上,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包括对历史过程变迁延续的感悟力、对历史现象复杂关系的分析力、解释历史现象论据的构建力等,这就是学生通过历史学习所形成的综合能力。这里,必须强调的是,这些综合能力,是建立在如何对待、判定、分析和运用史料与论据的基础之上的。由此可见,学生对史料与证据进行鉴别与处理的能力,是学习历史应当形成的综合能力的重要基础。

4、历史在初中教育阶段是一门“副课”,加上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和教育行为功利化倾向的影响,学生与家长不重视历史、片面强调分数、升学的价值,重“理”轻“文”,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机械训练,使学生成了教育和考试的“机器”;而在一次又一次的考试中所形成的唯“标准答案”为“上”,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敢有任何超越“标准答案”的非份之想,既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也抹煞了学生的个性,创新精神的培养从何谈起?解决课程目标与教学现实之间矛盾的出路,唯有改革。

二、历史课程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的结合

1、“学生不是有待填充的容器,而是等待点燃的火把”(杨福家院士语)。为了实现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根据上海市“二期课改”的启示,改革的突破口选择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革的载体,选择为课程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的相结合。

探究性学习的提出,是与设置探究性课程相关连的,从而在一些中学教师中引起困惑与不解,有的把探究性学习等同于课题研究,认为在中学阶段,学生的知识、能力尚不具备,难于开展课题研究;有的认为单独设置探究性课程,单独排课,难免与原有设置课程形成隔裂,未必能收到预期成效;……这些,都是对探究学习含义理解的偏差。笔者以为,探究性学习的重心是学习,而不是研究;探究性学习应该贯穿于各门学科课程教学中,而不必拘泥于是否单独设置探究性课程和单独排课;从某种意义上说,贯穿于各门学科课程教学中的渗透式的探究性学习,更适合于当前学校教学的实际。

2、提出探究性学习的背景,就在于力求突破应试教育中所形成的“标准答案唯一性”的思想禁锢,以适应创新教育的需要。创新的本质,是对原有事物及现有状态所进行的具有积极意义的改变;而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在于其所应具备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习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目的,就在于围绕创新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与培养。从这个角度考察,探究性学习的核心,一是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与假设能力,二是收集与处理信息能力,三是怀疑与批判能力,四是具有价值的选择;从而达到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优化,假设与提问的能力提高,同时,增加了学习的兴趣,最终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3、历史知识的结构,既包括纵向时间及因果关系的链式结构,又包括民族、国家、地区等横向空间和内容上的综合性,具有知识层面的多元化和无限的包容性特点,这就给予课程教学内容采撷与剪裁增加了难度。为了实施课程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必须对历史知识体系进行重构,使之既能满足教学的基本要求,又有利于探究性学习的探索实践。在新的历史知识体系构建中,笔者遵循了三条原则:一是注重历史内容的广度而不追求其专业深度,以形成多方位、多视角观察问题的思维能力;二是注重历史的时代特征而不追求面面俱到,有限的课时,不允许对每一个时空及交叉点上的全部历史过程进行全面阐述,而只能捕捉历史长河中每一个阶段的“亮点”,通过对典型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学习,以掌握观察、认识历史问题的理论、方法与思维方式,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注重历史资料和历史过程的剖析,尽量避免给出唯一的或武断的结论而让学生硬记死背,通过剖析,既增加兴趣,又培养了能力。

三、历史课程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的探索实践

1、教学模式的设计

综观已有的历史课程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的探索实践,较多倾向于设置探究性课题或“课题——辩论赛”相结合等形式,笔者的探索实践,更着重于“渗透”,即渗透于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在某种程度上说,这是比设置独立的探究性课题或辩论题更需要精心设计与筹划的。基于改革的核心在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冲破“标准答案唯一性”的思想禁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为此,在教学模式设计中,把课堂教学、课前的预习、课后的作业、考核等各个环节构成课程教学整体,把探究性学习的要素渗透于各个环节中。

(1)课前的预习: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大多忽视这一教学环节,尤其文科类课程,笔者认为,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大有裨益,必须予以加强和改进;

(2)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不是教学的全部,应向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延伸;课堂教学必须破除“教师中心论”,确立师生“双主体双向互动论”,意识共享;抛弃教师“一言堂”和“单向灌输”,精讲多练与精讲多议相结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教学内容的采撷与剪裁,每一节课的导入,注重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没有“好奇心”与“兴趣”,哪来探究性学习?好奇心是思考的开始,也是探究性学习的第一步;

(3)课后的作业:要打破对“作业”概念理解的思维定势,把作业概念扩充到预习、复习、自学、议论题、小论文、史料查询、史料判别等多个方面;完成作业的工具与手段,也应该是多元化的,听、看、读、写、书面笔答、网络查询、电脑存调、议论、辩论……;而完成作业的组织形式,也可以是个人独立、小组合作、小组互助,……;

(4)阶段考核:考核的形式与内容,要根据教学模式的设计要求,作相应变动,可以是笔试,也可以用小论文、读书笔记、史料收集等替代;笔试的内容,也可以有所拓宽,如笔者曾探索实践的以一段小故事为引让学生撰写议论文的试题,学生既用不着死记硬背,又可锻炼多方面能力,极受学生欢迎。

2、探索实践案例

●“创新是在激情驱动下的直觉思维”,要特别提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从而产生追求其奥秘的强烈愿望与激情。由于历史是一门副课,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及家长对历史课程的忽视,以致在历史课教学中,学生既没有好奇心,甚至几乎没有了提问与思考,这一症结正是历史教学与应试教育导致的一种思维定势,认为历史只需要死记硬背,这是很悲哀的。笔者充分利用历史教科书中所提供的广阔背景,在课堂教学导入中有意识增加故事情节,以本人在七年级第一学期教授第五章“秦末农民战争与楚汉战争”课文为例,先以朗诵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和项羽兵败被围时唱的哀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一开始就把课堂气氛引入到战火纷飞的古战场,使学生聚精会神地期盼着故事的铺展;教师则欲擒故纵,在这里稍作停顿,让同学们回答教师课前布置的预习作业:“理出与本节课有关的成语、典故”;待同学们争先恐后抢着回答了:“穷奢极欲”、“赭衣塞路、囹圄成市”、“斩本为兵、揭竿而起”、“破釜沉舟”、“四面楚歌”……等;教师又提出以讲述小故事形式对这些成语予以诠释,从而引导学生思考与理解秦亡的必然,分析与归纳农民起义失败的主、客观因素。一句成语,一个小故事,既是史实,又能让学生引发思考,分析、推证,师生、生生之间双向互动,学生主体性与积极性得到极大调动,整个课堂气氛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历史是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人类历史就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人们能动地求生存、求发展的进程。各项科学技术的发明,各种思想意识形态的产生,历次重大社会变革的实现,无一不是人类运用自身的创造性能力去迎接挑战、克服困难、取得胜利的过程。毋容置疑,诸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的产生或涌现,正是那个时期人民群众推动历史进程的生动写照。激发兴趣与好奇,只是推行探究性学习的一种先导,一种手段,教学的重点,应在于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与历史现象等的因果关系的梳理、分析、思辩、评述,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查询、辨别、考证史料、史实的能力,并从中升华为人生哲理。仍以前引课文为例,秦始皇、陈胜、吴广、项羽、刘邦……,这一个个历史人物,一个个历史事件,各具鲜明的个性特色。课文中有一段描述:“秦始皇出巡路过会稽,项羽看到了皇帝的排场与威风,就遥指秦始皇说:„他可取而代之‟,项梁吓得连忙捂住他的嘴,但从此觉得他不同凡响。”教师及时赋题,让同学从他们的言语、举止、神态,分析他们的个性异同;之后,又从历时五年的楚汉战争中的“两个对垒”作出评述,即秦朝军队与农民起义军的对垒和楚汉对垒,引导同学以历史的思考能力归纳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人生哲理,升华自已的人格。

●“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形成的是“接受——记忆——再现”的思维定势,学生模仿有余,创新不足;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变知识灌输为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能动性,培养学生“思考——探究——发现”的思辩能力,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向两端延伸,课前预习、课后作业,都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作业的内容与形式,必须进行相应的变革,既有历史典故资料的探寻挖源,历史人物的传略撰写,图书馆与网上的搜索探秘,历史现象的剖析辩论,……,既可以是独立进行,也可以小组合作或互助形式进行,使作业真正成为知识掌握与能力形成的桥梁与纽带,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阶梯。此外,考核内容与考核方法的改革,也是课程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中的重要组成,撰写读书笔记、历史人物传略、史料搜索与鉴别、历史现象的辩论,均可形成考核的有机组成;本人还曾在考试试卷设计中除常规测试内容外,增添了“根据历史材料写作文”一项,拓展了

历史与语文学科在学力与技能培养上有着不可分割的一致性的密切联系,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与能力。

3、推行探究性学习,教师必须学会对“学习”进行“研究”

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需要具备研究学习素质的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只能造就经验型教师,而要适应探究性学习,需要研究型教师,即具备研究学习的素养和能力,不仅要自己会学习,而且要善于研究学习,同时善于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创新、学会实践。这里,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至关重要,把教师从知识的占有者、传授者的角色地位切实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的角色地位,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明确新时期教师肩负培养创新人才素质的重任,深刻认识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乃社会与时代发展的必然,唯此,才能从关注“教什么”升华为既关注“教什么”更关注“怎么教”,而要教会学生怎么学习,光靠教师已有的知识显然难以胜任,需要教师刻苦学习与钻研新知识,包括系统而深入地掌握所任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构建有利于学生进引探究性学习的新知识体系,也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方面的新理念、新观点,还包括教育技术方面的新技术、新知识,才能得心应手,推进课程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的相结合。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

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

“变语文自我封闭性为开放性,开发语文教育空间,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活泼的学生,不用机械训练消磨学生的青春。”于漪老师如是说。小语《新大纲》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起其他学科,语文能力与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联系更紧密。要让学生真正扎扎实实地掌握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人生的工具,就必须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使语文教学“生活化”,使学生生活“语文化”。

所谓生活化教学,就是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语文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教语文、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为此,笔者对小学语文的生活化教学进行了以下实践探索。一.回归生活,实现语文“生活化”与生活“语文化”

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做:.引导学生回归生活、观察生活,实现生活“语文化”。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对此,教师要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加深对课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例如笔者在教学《长征》一诗时,学生并不了解红军这一壮举的历史背景以及经过,于是笔者就组织学生去阅读一些有关红军长征的书籍,也可以让学生扮演成小记者的身份去采访一些老红军,这样不仅使学生主动求知,全面了解了红军这一壮举的历史背景以及经过,深刻理解红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高尚品质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而且也充实了学生的生活,学生学起来也兴趣盎然。再如教学《匆匆》一文,时间的悄然流逝对于学生而言可谓熟视无睹,而这篇课文的文质兼美、语句含义深刻,学生一时半会并不能从课堂的 40 分钟得到如何深刻的体会,于是教者事先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并精心指导学生变换方式去观察时间是如何地流逝的,从而加深理解层次,在课堂中轻而易举了解“来的尽管来着,去的尽管去了,这来去的中间,又怎样的匆匆呢?”这样的语句,更别说这句:“吃饭时,时间从饭碗旁边流过;洗手时,时间从水盆边流过 `````` ”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课文时就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再如《桂林山水》一文,学生家在桂林,走出家门即可观察山山水水,领略家乡的美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境界不言而喻;还有《火烧云》一文,完全可指导学生去观察晚霞的变化,了解火烧云的姿态万千,变化多端。这样,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生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中加强“说、演、练”、再现生活,实现语文“生活化”。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根据课文开展心得交流会、辩论会,让学生说一说,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升华对课文的理解;或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再者,可以以各种生活化的训练让学生加强的情感体验与实践体验,拓展学生的知识、能力与思维。

例如,在教学《凡卡》后,笔者曾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主题辩论会——凡卡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吗?”围绕辩题,正反两方的同学各抒己见,辩论得不亦乐乎,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更深刻地认识到沙皇统治制度的黑暗,从而体会到社会主义国家的少年儿童是多么的幸福。再如,《奴隶英雄》的教学的确让不少老师犯难,久远陌生的历史背景、拗口难解的外国语言文学、剧本式的文体结构成了教学“拦路虎”,这时,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充分准备后,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斯巴达克、司令官、贵妇人、奴隶、等角色,有声有色地上演一出中国儿童式的《奴隶英雄》,通过生动鲜明的表演,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奴隶悲惨命运的理解,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想象力、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发展。学习了《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后,老师可以启发学生根据学到的“围绕一个意思把话说明白”的方法,让他们做“推销员”,将自己家乡最出色的水果介绍给“客户”,看谁说得好。学生们跃跃欲试、争先恐后,他们运用自己学到的方法将草莓、夏橙、桃子、西瓜等水果描绘得可爱极了!这科技能训练的“生活化”使学生既巩固了知识、掌握了技能,又使他们体会到了学习知识的快乐,开发了他们自主创新的潜能。

又如《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文,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播放小英雄王二小为了保卫后方机关和几千个老乡,将敌人领进八路军的埋伏圈而被敌人用刺刀挑死的英勇场面,加之教师抑扬顿挫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练读,配上精心剪辑的音乐。音乐、画面、语言、神情营造出来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气氛,使学生入境动情,顺利地跨越了时代的鸿沟去理解、领悟二小的英雄气概,同时获得情感的陶冶。

有位学者这样告诫我们:“学问的要诀,在于活用,不能活用的学问,便等于无学。”语言文字训练“生活化”,是教师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时着眼于学生的学以致用,所用的训练材料,尽可能来自生活;即使是教材上的练习,也应尽量挖掘其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如指导用“管理”造句,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家长的工作,用上“管理”说一句话。张光鉴先生在他的《相似论》中指出:“人们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而储存在大脑中的知识单元我们称为相似块,人们对外界的认识过程中常常依赖它的存在。”我们的阅读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要激活已经存储在学生头脑中的那些能与课文相匹配的相似块。一旦这样做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就会自动完成。又如:有位老师执教《她是我的朋友》一课,当学生学到阮恒为小姑娘献血,担心医生会抽掉自己全部的血而救活小姑娘时,教师引导学生体验:“小朋友,你们平时打过针没有,痛不痛?你们怕不怕?”再回到课文中,让学生切身体会当时阮恒的痛苦与担心便容易得多了。有时,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识往往变成了不能移动的重物,不能进入周转期。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将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能使知识“活”起来,也是对学习效果进行测试的好办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加强生活体验。

事必躬身亲为才会有所感悟、有所体验,对课文的感悟亦是如此。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加强生活体验。通过身临其境或创设教育情境等方式,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随机采用“模仿——创造——迁移”模式,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

例如:《走向生活》一文中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劝慰人们要“走向生活、广交朋友”,如果仅限于玩味语言文字,可能学生感受不大,不妨让学生制定出“交友方案”,布置学生“走向生活、广交朋友”,一段时间以后再来交流,甚至书写下感受。这样,不需教师多费口舌,学生对这篇课文的感悟定会“更上一层楼”。

又如《燕子》一课的教学,在学生充分想像的基础上,用多媒体展示出一幅和风拂面、桃红柳绿的春景图以及如音符般优雅的燕子的身影,再配以燕子欢快的啼鸣,伴着这如诗如画的意境,《春天在哪里》的旋律响起,学生一边表演一边齐声欢唱。从学生优美的动作、沉醉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们心中感受的已不只是黑白的文字,而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春的世界。在这里,“一个概念”就是“春景”和“春意”,对这一概念的全面理解的过程就是培养语感的过程。“多扇窗户”则体现在:用春景图和燕子的身影,以及燕子的啼鸣,从视觉、听觉两方面调动空间智能,凭借丰富的想像进入美妙的意境;用优美的乐曲调动音乐智能,打通大脑发展的“天然通道”,使各种信息进入人的潜意识;借助表演,打开运动智能的窗户,使学生更加沉浸于生机盎然的春景之中,陶醉于芬芳醇美的春意之间。

课堂是一个社会群体,以其特别活跃的生命力展示人生智慧光彩的场所。这样一个特殊的人际环境,需要宽容与和谐。《尚书?群陈》云:“必有忍,其乃有济(成功);有容,德乃大。”“犯错误是上帝给孩子的权利”,教师应当以宽容之心,去化解学生的矛盾,感动他们的心灵。如:一位教师正在执教古诗《游园不值》的公开课,上课不久,一位迟到的学生“砰”的猛推教室门径自跑进来,全体学生和好多听课老师都看着这位冒失的孩子。执教老师愣了一下,但没有说什么,还是引领学生讲读诗句。读到“小扣柴扉久不开”这一句时,老师不经意地踱到那个迟到的学生身旁,用手轻轻地摸摸孩子的头,问学生:诗人外出访友,看到门关着,为什么要“小扣”,而不是“重推”呢?学生回答:“小扣就是轻轻敲门,显得有礼貌。”“诗人知书识礼,行为文明,所以,即使在小扣柴扉久不开的情况下,也还是小扣。”教师一面肯定了大家的分析,一面亲切地问那位迟到的孩子:“现在,你懂得小扣柴扉久不开的含意了吗?”这一问,使全堂发出了会心的微笑,那位迟到者也红着脸,诚恳地点头。教师以宽容的心待人,巧妙地结合了诗句,精心点化,“润物细无声”,无疑更会使学生深悟教益。

二.挖掘生活中的语文教学教学资源,实现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的和谐统一。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皆学问。因此,我们应当具备一双慧眼,挖掘生活中的语文教学教学资源,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

《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小学教育的共同趋势是必须把理论、技巧和实践结合起来,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学校不能和生活脱节,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所以,达到真正理解还不是最终的目的,能将所学运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地运用,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实践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我们应以课外实践为凭借,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以校为本,联系学校生活教学语文。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这座舞台上发生的一些故事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留心处处皆学问,人懂练达即文章”是成功者的经验之谈,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参与学生生活时,要利用一切机会给他们创造“语文化”的生活情境:班委选举,让学生写自荐书上台演讲;每堂课前请一名学生作“ 2 分钟演讲”,评论班级生活都交流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开主题队会,让学生写《我设计的主题队会》说明书;鼓励学生读书看报听广播,参加文艺体育科技赛,经常接触生活,积极参与集体生活、公益劳动、社会实践、参观旅游,甚至交友谈心写日记……这样,在“语文化”的生活中,学生体验到了语文学习给生活带来的帮助和乐趣,使学习语文与生活运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另者,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名家名篇,要找准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使课文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的心灵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与周围的世界息息相通。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通过具体课文的学习,自然而然地受到灵魂的陶冶和思维的训练。

如于永正老师执教的古诗《草》,教师教学第四句“春风吹又生”时,让学生画“春风吹又生”的情况。

师:请你把画的意思讲给大家听一听。

生:春天来了,春风一吹,小草又长出来了。

师:意思你理解了。不过,大家对这位小朋友的画还有什么意见吗?

生:他画的草太高了。春天来了,草不能一下子长那么高。

师:请你来改一改,好吗?

(学生将草叶擦掉,改为草芽。)

师:说说你画的意思。

生:第二年春天,春风一吹,小草又发芽了。

生:于老师,还有一样东西没画上去。

师:什么东西?

生:春风。

师:你能把春风画下来吗? 生:能!(学生走到黑板前,用白粉笔在草的上方画了几条斜线。

师:这就是风!可是风是看不见的呀!想一想,怎么画,能使人感到在刮风。

生:风是看不见的,风从左边吹来,草向右边倾斜。师:你是位很会动脑筋的小朋友。从你的画中,我看出了春风是从这儿刮向那边的,而且风很轻很轻,像一只温暖的大手,抚摸着小草的脑袋。

教师利用图画让学生画“春风吹又生”,这是一个独特的、意想不到的设计。由于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敢于大胆想像,智慧之花竞相开放,教学高潮不时迭起,学生真正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人。、立足家庭,学习语文。

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在这里,儿童获得了很多知识。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例如: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服装的,则可以让他设计一下服装广告;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水果的,则可以让他写一写介绍有关水果方面的文章等等。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高昂,家长更是倍加赞许。.走向社会,联系生活进行语文教学。

《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一片天地。例如: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时髦的广告词,如“ XX 啤酒,步步领鲜”、“使用 XX 牙膏,让您牙口无炎”等等,这一类故意偷换同音字的不规范用字现象,可以让学生扮演一名文字小卫士,走入社会去纠正这类现象。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的知识,养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交能力,说服他人的能力。

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可以由多种形式实现,首先是教师悉心安排的有利于学生自主的活动,如学了《葡萄沟》、《记金华的双龙洞》、《鸟的天堂》等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做小导游,回去向家长、朋友介绍那儿的美景;又如让学生课外做一些社会调查,宣传等实践活动等。其次是教师组织的集体活动,如参观访问,与兄弟学校开展手拉手活动等。另外,只要能留心,就会发现校外的教育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如我们家乡桂林的山水、桂海碑林、李宗仁故居、八路军驻桂办事处遗址、红军突破湘江烈士陵园等,就是一个个很好的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又如到街道去出黑板报、帮商家设计广告词等都是一些很好的语文实践活动。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语文教学生活化是一个开放、自由、灵活、阔大无比的空间,它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在语文中理解生活,在生活中去学习语文,又用语文去装扮生活,这就是“语文教学生活化”

[1] [2] 下一页

第五篇:实践与探索

§22.3实践与探索(1)说课教案

兴化市板桥初级中学宗树信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已有的一元二次议程的学习基础上,能将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2.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并在其中体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3.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进应用数学的自信心.重点难点:

1.重点:利用一元一次方程对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从而解决实际问题.2.难点:会分析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自主探索得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最佳方案.教具准备:投影仪,自制胶片.学具准备:边长为10cm的正方形硬纸板,剪刀,胶带纸,计算器.

下载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的探索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的探索与实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学科网】

    xiaoxue.xuekeedu.com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人教版新课标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现代化教育手段已在小学......

    关于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当前,正以令人瞩目的迅猛之速在全国范围内推进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整体改革的需要。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更高境界,是教......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索与实践论文

    教师的教学必须有效,而且要追求高效教学。什么是有效教学呢?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所谓有效教学策......

    小学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范文

    诗意,生命的追求!像诗中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一种意境、一种感觉、一种优雅。诗意教育文化,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意趣相投、和谐共生的文化。基于此认识,我校从理念文化、......

    小学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诗意,生命的追求!像诗中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一种意境、一种感觉、一种优雅。诗意教育文化,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意趣相投、和谐共生的文化。基于此认识,我校从理念文化、......

    浅谈小学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小学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河北省饶阳县 北韩村小学 李慎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以素质教育为目的如火如荼的开展,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创造适合孩......

    小学语文探究性论文: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初探

    小学语文探究性论文: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初探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在探究学习中,学生通过多种学习途径获取知识和能力,并获得情感和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