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二物理第七章 分子热运动1~3节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
高二物理第七章
分子热运动1~3节人教实验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第七章
分子热运动1~3节
二.知识要点:
1.掌握分子动理论的三点基本内容。
2.了解分子的大小及估测分子直径的实验方法; 3.掌握布朗运动的特点及其本质;
4.熟悉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特征及其规律。
【典型例题】
(一)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分子的大小。
(1)单分子油膜法是最粗略地说明分子大小的一种方法。
a、原理„,以油酸分子呈立方体排列“估算”→关系:d=
V Sb、操作:油酸→稀释→滴入→酒精溶解→撒石膏粉(或痱子粉)取膜→面积计算
例1.将1cm3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200cm3的油酸酒精溶液。已知1cm3溶液有50滴,现取其1滴,将它滴在水面上,随着酒精溶于水,油酸在水面上形成一单分子薄层。现已测得这个薄层的面积为0.2m2,试由此估算油酸分子的直径。
1106/200V-50解:d===5×1010 m 0.2S
数量级这个数学名词,一些数据太大,或很小,为了书写方便,习惯上用科学记数法写--成10的乘方数,如3×1010m。我们把10的乘方数叫做数量级,那么1×1010m和9×10-10-m,数量级都是1010m。
(2)利用离子显微镜测定分子的直径。
(3)物理学中还有其他不同方法来测量分子的大小,用不同方法测量出分子的大小并
-不完全相同,但是数量级是相同的。测量结果表明,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是1010m。例--如水分子直径是4×1010m,氢分子直径是2.3×1010m。
(4)认为分子是小球形是一种近似模型,是简化地处理问题,实际分子结构很复杂,但通过估算分子大小的数量级,对分子的大小有了较深入的认识。
2.阿伏伽德罗常数
用心 爱心 专心
明确1mol物质中含有的微粒数(包括原子数、分子数、离子数„„)都相同。此数叫阿伏伽德罗常数,可用符号NA表示此常数,NA=6.02×1023个/mol,粗略计算可用NA=6×1023个/mol。(阿伏伽德罗常数是一个基本常数,科学工作者不断用各种方法测量它,以期得到它精确的数值。)
--例2.1mol水的质量是0.018kg,体积是1.8×105m3。每个水分子的直径是4×1010m,--它的体积是(4×1010)m3=3×1029m3。如果设想水分子是一个挨着一个排列的。如何算出1mol水中所含的水分子数?
3.微观物理量的估算
若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可对液体、固体的分子大小进行估算。事先我们假定近似地认为液体和固体的分子是一个挨一个排列的(气体不能这样假设)。
1mol水的质量是M=18g,那么每个水分子质量如何求?
若已知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6,铁的密度是7.8×103kg/m3,试求质量是1g的铁块中铁原子的数目(取1位有效数字)。又问:是否可以计算出铁原子的直径是多少米?
回答:1g铁的物质的量是
1mol,其中铁原子的数目是n,56
V110711029(m3),1个铁原子的体积是V122n110
例3.已知金刚石的密度ρ=3.5×103kg/m3,碳的摩尔质量为12×103kg/mol。现有一块-体积V=5.7×108m3的金刚石,它含有多少个碳原子?如果认为碳原子是紧密地排列在一起的,试求碳原子的直径。
解:第一问很常规,属化学知识复习。
-
3.51035.7108VMN=n NA=NA=×6.02×1023=1.00×1022 NA=3MmolMmol1210解第二问,可以先求每个碳原子所占据的空间
MmolV12103VV-303v======5.70×10 m 323VNnNA3.5106.0210NANAMmol用心 爱心 专心
如果认为碳原子呈立方体排列,碳原子的直径d=3V=1.79×10
-10
m 如果认为碳原子呈球形排列,则V=-
4d6Vπ()3,故,碳原子的直径d=3=2.2232×1010m
例4.若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物质的摩尔质量、摩尔体积,则可以计算出 A.固体物质分子的大小和质量 B.液体物质分子的大小和质量 C.气体分子的大小和质量
D.气体分子的质量和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分析:注意到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桥梁”作用以及固、液、气的结构特征。
解答:用M表示摩尔质量,即一摩尔物质的质量,而一摩尔物质中含有N个分子,因M。由于固体和液体中分子间距离较小,可以近似地认为分子是紧密NV地排列在一起的,那么若用V表示摩尔体积,即N个分子所具有的总体积,显然就可以
NV表示每个分子的体积。而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很大,用只能表示每个气体分子平均占据的NV空间,而不是表示分子的体积,那么3就可以表示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了。所以应选
M此每个分子的质量为A、B、D。
归纳总结:以上计算分子的数量、分子的直径,都需要借助于阿伏伽德罗常数。因此可以说,阿伏伽德罗常数是联系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的桥梁。它把摩尔质量、摩尔体积等这些宏观量与分子质量、分子体积(直径)等这些微观量联系起来。
(二)布朗运动 1.布朗运动
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发现花粉颗粒在水中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后来把颗粒的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布朗运动。不只是花粉,其他的物质如藤黄、墨汁中的炭粒,这些小微粒悬浮在水中都有布朗运动存在。
看教科书上的图,图上画的几个布朗颗粒运动的路线,不是布朗微粒运动的轨迹,它只是每隔30s观察到的位置的一些连线。实际上在这短短的30s内微粒运动也极不规则,绝不是直线运动。
2.知道布朗运动的三个主要特点: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3.固体颗粒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仍然是宏观物体;显微镜下看到的只是固体微小颗粒,光学显微镜是看不到分子的;布朗运动不是固体颗粒中分子的运动,也不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而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的无规则运动。无规则运动的原因是液体分子对它无规则撞击的不平衡性。因此,布朗运动间接地证实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扩散现象都有力地说明物体内大量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4.布朗运动随温度升高而愈加激烈,在扩散现象中,也是温度越高,扩散进行的越快,而这两种现象都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这说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用心 爱心 专心
分子无规则运动越激烈。所以通常把分子的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例5.关于布朗运动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全国)A.图中记录的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情况 B.图中记录的是微粒做布朗运动的轨迹
C.实验中可以看到,微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明显 D.实验中可以看到,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激烈
分析:布朗运动是微粒的运动,而不是分子的运动,但它能反映出分子的运动,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与温度有关,与微粒的大小有关。
题解:图中记录的是每隔一定时间观察到的微粒的位置,并用直线依次把这些位置连接了起来,并不是微粒运动的实际轨迹,更不是分子的运动轨迹,所以A、B都是错误的。微粒如果越大,微粒周围液体分子对它各个方向撞击的几率越接近,即微粒受力越接近平衡,微粒运动越不明显。所以C是错误的,如果温度越高,不平衡的撞击力比较大,因而布朗运动越激烈,D正确。
答案:D
(三)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1.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不但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同时也说明分子间有空隙,一方面分子间有空隙,另一方面,固体、液体内大量分子却能聚集在一起形成固定的形状或固定的体积,这两方面的事实,使我们推理出分子之间一定存在着相互吸引力。还有平时人们用力拉伸物体时,不易拉断物体。以上所有实验事实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吸引力。2.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即使气体压缩到了一定程度后再压缩也是很困难的;用力压缩固体(或液体、气体)时,物体内会产生反抗压缩的弹力。这些事实都是分子之间存在斥力的表现。
3.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大小跟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1)经过研究发现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但是分子间斥力随分子间距离加大而减小得更快些,如图1中两条虚线所示。
(2)由于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两种力的合力又叫做分子力。在图1图象中实
用心 爱心 专心
线曲线表示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即分子力)随距离变化的情况。当两个分子间距在图象横坐
-标为r0距离时,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平衡,分子间作用力为零,r0的数量级为1010m,相当于r0位置叫做平衡位置。
分子间距离当r<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随距离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增加得更快,因此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r>r0时,引力和斥力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是斥力减小更快,因而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但它也随距离增大而迅速减小,当分子距离的-数量级大于109m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不计了。在图2中表示分子间距离r不同的三种情况下,分子间引力斥力大小的情况。4.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分子运动情况。
分子动理论告诉我们物体中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它们之间又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分子力的作用要使分子聚集起来,而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又要使它们分散开来。由于这两种相反因素的作用结果,有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不同的物质状态。在固体中,分子间距-离较近,数量级在1010m,分子之间作用力很大,绝大部分分子只能在各自平衡位置附近做无规则的振动。固体受热温度升高,最终熔化为液体,对大多数物质来说,其体积增加10%,也就是说分子之间距离大约增加3%。因此,液体分子之间作用力很接近固体情况,分子间有较强的作用力,分子无规则运动主要表现为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但由于分子间距离有所增加,使分子也存在移动性,所以液体在宏观上有一定的体积,而又有流动性,没有固定的形状。液体汽化时体积扩大为原来的1000倍,说明分子间距离约增加为原来的31000,即10倍。因此气体分子间距离数量级在10-9m,分子间除碰撞时有相互作用力外,彼此之间一般几乎没有分子作用力,分子在两次碰撞之间是自由移动的。所以气体在宏观上表现出没有一定的体积形状,可以充满任何一种容器。
【模拟试题】
1.用油膜法粗测分子直径实验的科学依据是()A.将油膜看成单分子油膜 B.不考虑各油分子间的间隙 C.考虑了各油分子间的间隙 D.将油膜分子看成球形
-2.体积为104cm3的油滴,滴在水面上散开成一单分子油膜层,则油膜面积的数量级为()
A.102cm2
B.104cm2
C.106cm2
D.108cm2 3.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液体的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激烈 C.悬浮的固体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
D.随着时间的延续,布朗运动逐渐变慢,最终停止 4.下述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做热运动的是()
A.向一杯清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不搅动,过一段时间全杯水都变成红色 B.电扇吹风 C.河水流动
D.打开香水瓶塞可以闻到香味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手捏面包,面包体积缩小了,证明分子间有间隙
用心 爱心 专心
B.打开香水瓶后,很远的地方能闻到香味,证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封闭在容器中的气体很难被压缩,证明分子间有斥力 D.封闭在容器中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证明分子间有斥力 6.关于分子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碎玻璃不能拼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斥力起作用 B.将铅压紧以后能连成一块,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C.水和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原来体积之和,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D.固体很难被拉伸,也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7.两个分子甲和乙相距较远(此时它们之间的分子力可以忽略)。设甲固定不动,乙逐渐向甲靠近,直至不能再靠近,在整个移动过程中()
A.分子力做正功
B.外力克服分子力做功
C.前阶段分子力做正功,后阶段分子力做负功 D.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将逐渐增大
8.一瓶热水的质量约为2.2kg,它包含的水分子数约为______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9.将1cm3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200cm3的油酸酒精溶液。已知1cm3溶液有50滴,现取1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随着酒精溶于水,油酸在水面上形成一单分子薄层,已知这一薄层的面积为0.2m2,由此可估算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_______________m。
-10.已知铜的密度为8.9×103kg/m3,铜的原子量为64,质子和中子质量均为1.67×1027kg,则铜块中平均每个铜原子所占的空间体积约为___________m3。
-11.一滴露珠的体积是V=12×104cm3,如果放在开口容器中,每分钟能跑出的分子数是6×106个,需要多长时间跑完?
用心 爱心 专心
试题答案
1.ABD
2.B
3.BC
4.AD
5.BD
6.BD
7.CD
--8.7.3×1025
9.5×1010
10.1.2×1029
11.t=6.7×1012min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二篇:物理九年级人教新课标一、分子热运动教案
物理:
一、《分子热运动》教案(九年级人教版)
教材分析:
教材从分子的组成入手,先说明分之在做无规则运动,然后讲到扩散现象,并对分子热运动进行讲解,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彩缤纷 ●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推测出物体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通过演示实验以及与弹簧的弹力类比使学生了解分子之间既存在斥力又存在引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分子的热运动.
难点: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 教学器材:二氧化氮气体的广口瓶、空瓶、铅圆柱 教学课时:1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中,我们的周围充满着物质:水、空气、石头、金属、动物、植物等都是物质。而对于物质是怎样构成的,这一古老课题,很早就有过种种猜测,有的主张万物之源是“气”,有的主张万物之源是“火”。公元前5世纪墨子提出的物质的最小单位是“端”,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的德漠克利特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大小和质量不同的,不可入的,运动不息的原子组成。此后经过近2000年的探索,直到17世纪末,才科学地认识到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进行新课
(1)分子和分子运动
①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极小的微粒。如果把分子看做球形,它的直径约10-10米,这是一个极小的长度,不仅肉眼看不到,即使用现代的显微镜也看不清分子。由于分子极小,所以物体含分子数目大得惊人。通常情况下,1厘米3空气里大约有2.7×1019个分子,如果人数的速度能达到每秒数100亿个,要数完这个数,也得用80多年。
②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由于分子太小,目前尚无法直接观察分子的行为,但我们可以从宏观的实验现象,来判断分子的行为。
演示实验:扩散现象
出示事先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广口瓶。说明瓶内红棕色的气体是二氧化氮。再出示一只空的广口瓶,其实瓶内装满了空气。将装有二氧化氮的瓶子向空瓶倾倒,这时看到红棕色气体流入空瓶,开始先沉到瓶底。此现象说明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另取一只“空”瓶,按课本图2—1所示,将其倒扣在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这时要强调:装有密度较大的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在下,装有空气的瓶子在上,抽掉玻璃隔板,二氧化氮气体不会流进空气瓶内。现在我抽掉隔板,没有出现二氧化氮气体流动的现象,我们停一会儿再来观察瓶内出现的现象。
在等候期间,组织学生自己做墨水扩散实验:同学们课桌上的烧杯里盛有清水,大家不要振动桌子,保持清水平静。请大家向清水里慢慢的滴入一滴墨水,观察墨水的变化情况。滴入的墨水将下沉,在清水中留下了清晰的墨迹,过一段时间墨迹的轮廓变模糊,墨迹变淡,周围的水色变墨。
组织学生观察前面已做的气体扩散实验。此时空气瓶出现了红棕色,下面红棕色的二氧化氮瓶中颜色变淡。实验现象表明,二氧化氮气体进入了空气,空气进入了二氧化氮气体中。像这样,不同的物体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扩散现象也可以发生在液体之间。请大家再观察一下刚才大家滴入清水的墨水,已经没有明显的墨迹了,整杯水都变黑些了,说明墨水和水也发生了扩散。为了说明液体的扩散现象,我们再来做个实验。(按照课本图2-3液体的扩散实验演示)现在我们看到无色的清水和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要观察到扩散现象需要较长的时间。为了节省课堂时间,几天前我就做了同样的实验,请大家看几天前的实验。(出示提前二天、四天、六天做的实验样本)这些实验告诉我们,静放的时间越长,界面变得越模糊不清,彼此进入对方越深。
固体之间也会发生扩散现象。将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分开,可以看到它们相渗入约1毫米。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观察到过固体的扩散。煤矸石有的原来就是石炭岩,由于长期地跟煤挤压在一起,它的内部也变黑了。
大量事实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有扩散现象,即使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也能找到许多事例。例如,某同学擦点清凉油,周围同学就能闻到清凉油味。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只有分子不停地运动才能相互进入对方。同时也说明分子不是紧密地挤在一起,而是彼此间存有间隙。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固体、液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分子间又有间隙,为什么分子不会飞散开,反而聚合在一起呢?引导学生猜想,这可能是分子间存在着吸引力,这个猜想是否正确呢?需要我们用实验来证实。
演示实验:分子引力实验
出示演示分子引力的两个铅圆柱。随意将它们对在一起,这时两铅块并没有表现出吸引力。实验似乎得到分子间没有引力的结果,但是我们不要轻易地放弃我们的猜想,应再进一步分析原因。大家都知道磁铁能够吸引铁钉,(边讲边演示)但把铁钉远离磁铁,这时磁铁不能吸起铁钉(演示),这是为什么?(距离太远)。刚才两铅块没有表现出吸引力,是不是也是因为分子间的距离不够近呢?那么我们想法让两铅块靠的更近些。(再做实验时,用小刀将两铅块表面刮光亮,然后用力将两铅块挤压在一起)
实验结果两铅块能吸引在一起,并能负重达500克以上。这表明分子之间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只有在分子靠得很近时,才能表现出来。一般分子距离要小于10-9米时才能表现出引力。
在实际生产中,人们早就利用分子间有吸引力,来进行金属焊接了。一般焊接是靠溶化金属,从而使分子间的距离足够近,金属冷却后就焊接到一起。近代还有爆破焊接技术,它是将金属表面清洁后靠在一起,然后靠爆炸产生的巨大压力,将两金属压接在一起。
液体分子之间也存在吸引力。课本图2梍18的小实验就说明液体分子间的吸引力。实验证实了我们关于分子引力的猜想。我们再进一步思考,又会发现新的矛盾:分子之间有间隙,分子之间又有引力,这两者是矛盾的,分子想互吸引最终应该相互靠紧,而不应该有间隙。既然分子间有间隙,物体应该很容易压缩,但事实却是固体、液体极难压缩。
我们只有根据事实,深化我们的认识,事实表明我们对分子的认识还不够全面,还有没认识到的方面。
原来分子之间还存在斥力。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会不会两种力总是相互抵消呢?当然不会,只有在特定的距离r时,分子间的引力不等于斥力,这个距离r就是通常的分子间隙的距离,大约是10-10米。当分子距离小于r时,斥力和引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快,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斥力和引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当分子距离再增大,分子引力继续减小,当分子距离大于10r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将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有了对分子间存在斥力的认识,前面所说的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小 结:
通过实验和思考,我们已经对分子和分子的运动有了初步认识,现在我们共同回顾一下,看看我们已经有了哪些认识。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直径大约是10-10米。2.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着。3.分子之间有间隙。
4.分子之间存在作用力,相互作用力有两种,即引力和斥力。
以上几点,就是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要点,利用这些要点,能够解释很多热现象。板书设计: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一、分子和分子运动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极小的微粒。
2、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
二、分子间的作用力
1、引力
2、斥力
作 业:p---122页 1---4 教学后记:
本节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扩散现象,对分子间的作用力有正确的认识,知道分子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第三篇:九年级物理 16.1分子热运动教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分子热运动教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且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②能认识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运动理论的观点解释
③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④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演示实验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②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知道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③通过演示实验以及与弹簧的弹力类比了解分子之间存在斥力又存在引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的兴趣。使学生了解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可以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分子的热运动是本节的重点.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方法:本节课内容为新授课。本节课实验较多,采用以直观为主的综合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学)
1、情景导入(质疑): 欣赏南宋诗人陆游的《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花香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鼓励学生诠释这首所描述的意境),提出两个问题①我们没有靠近花朵就早已闻到了香味,这是为什么?②诗句中“花香袭人知骤暖”是说若闻到袭人的浓浓花香,就可以判断气温突然变暖,作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2、教师指出:带这两个问题我们进入今天的新课题--分子热运动
3、引导学生看书P124---P126,钩出重点知识,在不懂之处打上问号。
二、完成预习作业(验)
1:扩散现象是指:不同的物质相互 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而从微观角度来看,它其实是证明了:不同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 运动到对方物质内部的结果,同时也说明了分子不是紧密地挤在一起,而是彼此之间有。
2:扩散现象不仅发生在气体之间,也能发生在 和 之间;扩散现象的快慢跟物体的 有关;并且 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得越剧烈,扩散现象越。
3:分子运动的快慢与 有关;物理学中把物质内部的分子的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叫做 运动;温度越高时,分子的热运动越。
4:分子间的作用力包括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和 力。且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 的,即同时增大,同时减小,同时产生和消失。
5: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是:(1)物质是由________组成;(2)一切物质的分子在____ ______运动;(3)分子之间有___________;(3)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______和_____。三:交流合作(讲)
1、分小组讨论预习作业,然后分组抽问答案,教师纠正个别错误。
2、教师抽问各小组刚才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由其他组的学生或教师解答。
问题(1):
(2):
(3):
3、由教师引导强调:
用心
爱心
专心
①演示书上的16.1-1;16.1-2;扩散现象的快慢实验和16.1-5实验 解释说明学生的提问。
②强调:实验结果两铅块能吸引在一起,并能负重达500克以上。这表明分子之间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只有在分子靠得很近时,才能表现出来。一般分子距离要小于10-9米时才能表现出引力。
在实际生产中,人们早就利用分子间有吸引力,来进行金属焊接了。一般焊接是靠溶化金属,从而使分子间的距离足够近,金属冷却后就焊接到一起。近代还有爆破焊接技术,它是将金属表面清洁后靠在一起,然后靠爆炸产生的巨大压力,将两金属压接在一起。
指出:液体分子之间也存在吸引力。课本图图16.1-7的小实验就说明液体分子间的吸引力。
实验证实了我们关于分子引力的猜想。我们再进一步思考,又会发现新的矛盾:分子之间有间隙,分子之间又有引力,这两者是矛盾的,分子想互吸引最终应该相互靠紧,而不应该有间隙。既然分子间有间隙,物体应该很容易压缩,但事实却是固体、液体极难压缩。我们只有根据事实,深化认识,事实表明我们对分子的认识还不够全面,还有没认识到的方面。
原来分子之间还存在斥力。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会不会两种力总是相互抵消呢?当然不会,只有在特定的距离r时,分子间的引力不等于斥力,这个距离r就是通常的分子间隙的距离,大约是10-10米。当分子距离小于r时,斥力和引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快,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斥力和引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当分子距离再增大,分子引力继续减小,当分子距离大于10r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将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有了对分子间存在斥力的认识,前面所说的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四:当堂练习(测)
1.分子运动论的基本内容是:(1)________ ________(2)____ _______(3)______ _________(4)_________ _______。
2.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_______________现象,叫做扩散。扩散现象表示了物体里的分子在______________并且分子之间有_____________。
3.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间的距离,从小到大排列的顺序一般是__________,分子间的作用力从小到大排列的顺序一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花气袭人知昼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对于第一句,以物理学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的____________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_________.5.如图15-1所示,将一表面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秤下面,手持弹簧秤的上端将玻璃板放至刚与水面接触后,慢慢提起弹簧秤,观察到玻璃板未离开水面时弹簧秤的示数比离开水面后的示数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
6.物质处于哪种状态决定于(). A.物质的温度
B.物体内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 D.物质内部分子作用力的大小
图15-1 C.物质的分子结构
7.“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A.分子间的作用力因玻璃被打碎而消失 B.玻璃表面太光滑
C.玻璃的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D.玻璃碎片间的距离太大,大于分子间发生相互吸引的距离 8.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间存在引力作用来解释的是()
A.要橡皮绳拉长,必须施加拉力的作用 B.擦黑板时,粉笔灰纷纷落下 C.用胶水很容易将两张纸粘合在一起 D.折断一根铁丝需很大的力 9.下列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根铁棒很难被拉断,这说明铁棒的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B.液体非常容易流动,这说明液体分子间主要是斥力
C.气体很容易被压缩的原因是因为气体分子间没有作用力 D.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
用心
爱心
专心
10.一张纸从边缘稍一用力就可将它撕开,可是若用两只手向相反方向拉纸,却要用较大的力气,你知道这是什么道理吗?
五、学习评价(评)
1、评选出本节课的聪明1、2、3号
2、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哪些问题自己还不理解:
评价本堂课自己的表现(自学过程是否投入、听老师讲课注意力是否集中、讨论问题是否参与等):
用心
爱心
专心 3
第四篇:九年级物理全册《分子热运动》教案1 新人教版
安徽省阜阳九中九年级物理全册《分子热运动》教案1 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特点,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热现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学会运用想象和类比等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概括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随时关注周围的人和事以及有关现象。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分子热运动,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热现象。教学难点 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与温度的关系,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十章“多彩的物质世界中,已经对物质的组成及分子运动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在化学课中已经知道了扩散现象,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扩散现象也有了较深的印象,但对于分子的运动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并不十分清楚。
方法运用 整节课运用“讨论·实验·探究·创造·反思”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进行“分子运动剧烈程度与温度的关系”的探究中运用类比、推理、论证的方法。
教具和媒体 教师:多媒体、一杯大米、三杯小鱼、两只温度计
学生:一杯凉水、一杯热水、一把药匙、少量品红等
教学设计说明
1.本节课作为本章的第一节内容,是学生在学完宏观物体的有关知识后,对微观世界的知识进一步探究学习,为后面研究物体内能及其有关知识做好铺垫。但由于分子的运动无法直接观察探究,所以本节课主要采用类比的方法组织教学。
2.为加深学生对扩散这个常见现象的探究兴趣,设计了学生熟悉的品红在水中扩散的实验。同时为实现物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同时了解和分子热运动有关的现代科技,所以在最后让学生列举扩散现象在生活中的有关实例及其应用。
3.本节需要考察的知识与技能要求较低但内容抽象,在学习过程中,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学生讨论为主,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运用“讨论·实验·探究·创造·反思”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以“提出问题──进行类比──形成假说──分析推断──实验检验──得出结论”为主线的思维程度进行教学,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4.本节课为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分子运动情况及扩散现象有更具体、清晰的了解,在相关部分设计了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课题引入
用课件1展示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图,并提问可以判断出是什么在运动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本节课的课题:分子的运动规律怎样?通过课件引导学生想象、回忆,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引入课题播放课件1并提问引导对学生的回答以肯定,并说明所代表的内容: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说明:在第十章中已经采用拟人的方法学习了解了固体、液体、气体分子的运动情况确定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分子的运动规律仔细观察并回答这像是什么在运动及其相关问题
回顾有关内容提出进一步想要学习的问题
课题探究
一、提出问题
如何研究分子的运动?利用小组“讨论法”发散学生的思维,使他们知道研究这类问题的科学方法提出问题:分子太小,无法用肉眼看到它的运动情况,该如何研究?汇总学生讨论情况回忆思考小组讨论可以采用的研究方法;转换法、模型法、类比法等
二、研究方法类比法选用类比的方法将不容易研究的问题简单化,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探究分子的运动规律确定研究方法
展示实物:一杯大米、有一条小鱼的一杯水、有许多条小草鱼的一杯水,引导学生确定 1 与分子运动相似的物体。观察交流
找到与分子运动相似的物体运动:水中运动的大量小草鱼
三、形成假说
1.鱼的运动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水的温度越高,草鱼运动的越快(水温不能超过鱼的承受极限温度)
2.分子的运动快慢可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通过观察探究得到鱼的运动规律,类推得出分子运动规律的假说,学生非常容易而且自然通过课件2形象地展示水的温度对草鱼的运动快慢的影响,加深实验印象,同时可以顺理成章地过度到分子的运动。
1.展示实物:两杯盛有等量水和草鱼的水杯,但两杯水中的小草鱼运动快慢不同。2.引导学生探究并得出结论。
3.播放课件2:鱼的运动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引导学生类推分子的运动与温度的关系。4.播放课件3:分子的运动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剧。
1.观察并猜想交流:什么原因引起鱼的运动快慢不同? 2.实验探究
两组学生通过用手试摸、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得出鱼的运动规律。3.观察课件并类推出分子运动与温度的关系。4.观察课件并形成分子运动与温度关系的假说。
四、利用假说推断如果上述假说成立,那么会出现:品红使热水变色比冷水快。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可以降低学习的难度。提出问题:如果上面的假说成立,等量的品红放入同样多的冷水和热水,会出现什么现象?回忆化学知识:品红使水变色对问题进行猜想。
五、实验检验
遇过学生分组实验,验证假说的推断是否正确,通过学生的分组实验,既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亲身、仔细地观察实验现象,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与合作能力。通过生活中相关的实例进一步证明实验结论的正确性,使结论由特殊到一般,具有普遍性;给学生提供器材,组织学生分组实验,提醒实验中应注意控制变量。
利用实验现象和课件4(扩散现象的微观分析以及扩散现象与温度的关系)分析总结出结论。
提问:还有什么现象或实验能够证明上面的猜想是正确的?小组合作,进行实验。
分析观察到现象,得出正确结论。
讨论回答生活中大量温度影响扩散现象发生快慢的实例。
六、得到结论通过假说推断的正确性来证明假说的正确,这是物理、教学常用的方法。引导学生得出分子运动与温度之间的正确关系,给出结论和本节课的课题:
分子热运动
并解释为什么称为“热运动”分析
理解
评估与反思1.在研究分子运动规律的过程中,经历的思维探究程序:提出问题─类比─形成假说─进行推断─实验检验─得出结论
2.用到的研究方法:类比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小结,培养总结概括能力。引导学生讨论自行进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的小结。
播放课件5进行简单总结,同时进行情感教育,说明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在研究光的色散时曾用到这样的思维探究过程。小组讨论后自行小结。
总结研究方法时具体说明在什么环节或问题中是如何运用的。
板
书
设
计15-1 分子热运动
问题:分子的运动规律?
类比:草鱼的运动规律:水温越高,草鱼运动越快 假说:分子运动可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推断:品红使热水变色比冷水快
实验:冷水+品红
热水+品红
扩散现象
结论: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第五篇:八年级物理第六章 第四节 欧姆定律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八年级物理第六章
第四节
欧姆定律人教实验版知
识精讲
初二物理第六章
第四节
欧姆定律人教实验版 【同步教育信息】 一.本周教学内容:
第六章
第四节
欧姆定律
[课标要求]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3.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压和实际电压。
[知识点]
【典型例题】
例1.下面是研究“欧姆定律”实验中,一位同学的实验数据:
分析两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解析:分析表I中数据,可得出: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分析表II中数据,可得出: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综合结论: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例2.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实验中,需要什么器材,用什么方法完成实验?
解析:①用电源(电池组、学生电源)、开关、导线、定值电值R、电流表,电压表,组成下图电路:
将1节、2节或3节等电池组成的电池组(或将学生电源分别打到1V、2V、3V等电压位置)接入电路的电源处,闭合开关S,同时读出 示数,记录下来进行分析就可得出结论。
②用电源、开关、导线、定值电阻R、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组成如下图电路。
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到三个不同位置处,分别读出三次 示数,记录下来进行分析,就可得出结论。
例3.为什么试电笔内必须有一个阻值很大的电阻?
解析:
由于家庭电路电压为220V,人体电阻值约为1kΩ—5kΩ,使用试电笔时,人体电阻与试电笔内电阻串联,只有当测电笔内电阻很大时,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总电阻才会很大,使通过人体的电流不会过大而造成伤害。
例4.我们知道:电路中,绝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用导线把电源连起来,这种电源短路是很危险的,试以“一段电阻值约为0.02Ω的铜导线直接接在1节干电池两端”为例加以分析说明。
解析:
这样大的电流,会使导线温度很快升高,绝缘皮烧坏,甚至引起火灾;同时电池的能量在很短时间内消耗完以至损坏,所以电源短路是绝不允许的。
例5.有些地区电压不稳,有的家庭用“稳压器”来保护电冰箱等电器。试说明其中的物理道理。
解析:一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会影响通过它的电流,只有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等于额定电压时,用电器才会正常工作。如果实际电压高于额定电压,会损坏用电器;如果实际电压低于额定电压,用电器就不能正常工作,有时还会损坏用电器。
例6.有一个额定电压为3.8V,电阻为10Ω的小灯泡,利用标有“1A,20Ω”的滑动变阻器把它接到电压恒为:6V的电源上工作,如图所示。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①当变阻器连入电路中阻值多大时,小灯泡正常发光?
②当变阻器连入电路中阻值最大时,小灯泡的工作电流多大?
解析:
【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
1.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__________成正比,跟导体__________成反比,这叫做__________定律。其表达式为__________。
2.有一盏灯分别接在电压为1.5V和3.0V的电源两端,则通过灯的电流之比为__________。
3.有两个电阻,阻值分别为5Ω和15Ω,并联接在电压为1伏的电源两端,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为__________。
4.有一用电器,当接到1V电源两端时,通过0.2A的电流,则它的电阻为__________;当把它接到3V电源上时,通过的电流为__________,这时它的电阻为__________;当把它两端电压减为0时,通过的电流为__________,这时它的电阻为__________。以上说明:某一导体的电阻大小跟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__________。
5.某导体电阻是4Ω,当它两端加__________伏电压时通过1500毫安的电流。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6.有一盏路灯电阻是2000Ω,接在照明电路上亮着时的电流为__________。
7.有一盏5Ω的小灯泡,若通过灯丝的电流为450mA,则这时小灯泡两端电压为__________。若用实验室电压表来测量,应选择__________量程。
8.用两节干电池串联而成的电池组给导体甲供电时,电流为0.5A;用此电池组给导体乙供电,乙的电阻值为甲的2倍,则通过乙的电流为__________。
9.甲、乙两灯的电阻之比3:2,两端电压为2:1,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为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据欧姆定律公式可推出,对其理解错误的是()
A.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导体中电流的比值。
B.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C.导体的电阻不随它两端电压的变化而变化
D.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大小无关
2.以下关于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导体中的电流跟电压成正比
B.导体两端的电压跟导体中的电流成正比
C.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D.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如下图示电路,电压U不变,当把开关S断开后,各表示数变化情况为()
A.表 变小,变大
B.表 变大,变小
C.不变,变小
D.不变,变大
4.如下图示电路,电压U不变,当P向左移动时,各表变化情况为()
A.变大,变小
B.不变,变大
C.变小,变小
D.变大,变大
三、问答题:
既然导体两端有电压,导体中才有电流,那么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呢?下面用下图示的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1.当电路里接入导体AB时,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得到下列一组数据: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由此可得出:导体AB中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_____________,对于这个导体来说,比值U/I是个___________值。
2.用另一段导体CD代替AB,重做这个实验得到另一组数据:
由此可得出:导体CD中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也_________,且对于这个导体来说,比值U/I也是个____________值。
3.对比两次实验结果,可看出①在同样电压(如6.0V)下,比值 大的导体CD中,电流较_________,所以比值 反映了导体阻碍电流的性质,叫___________。②在同样电压下,对于不同的导体,导体中的电流跟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可得出结论:导体中的电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1.有一个小灯泡,电阻为6欧,通过电流为0.45安时才能正常发光,要使它正常发光应加多大电压?
2.有一电阻线最多可通过2A的电流,把它接到24V电路中,电流为0.5A,问它能否直接接到照明电路中使用?
3.如图所示电路,R1=5Ω,R2=10Ω,电流表示数为0.8A,求三个电压表示数各多大?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4.如图所示电路中,R1=100Ω,R2=200Ω,示数为12V,求三个电流表示数各多大?
【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
1.两端的电压,的电阻,欧姆,2.1:2
3.3:1
4.5Ω,0.6A,5Ω,0A,5Ω,无关
5.6
6.0.11A
7.2.25V,3V
8.0.25A
9.4:3
二、选择题:
1.B 2.D
3.C
4.D
三、问答题:
1.成正比,定
2.成正比,定
3.①小,电阻
②电阻成反比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4.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四、计算题:
1.2.电阻线最多两端所加电压:
又∵照明电路中电压为220V,高于96V
∴此电阻线不能直接接到照明电路中使用。
3.∵R1与R2串联
∴I=I1=I2=0.8A
答:电压表 示数为4V,示数为8V,示数12V。
4.∵R1与R2并联
∴
答:略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