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低年级美术课应重视学生参与活动过程的评价
低年级美术课应重视学生参与活动过程的评价
汽车区第十四小学
杨蕾
兴趣是学习的垫脚石,兴趣是所有学习的开端。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而会达到废寝忘食,欲罢不能的地步。在美术课堂中适当运用游戏于课堂教学中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习兴趣,儿童喜欢多种形式的游戏,教师可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兴趣爱好,所谓游戏,其实很简单,比如:分成几组比赛,可以是制作,也可以是绘画,或者是模仿表演等等,只要是学生有兴趣的都可以。
教师的教学应着眼于童心的释放,鼓励儿童好奇心的张扬,如自由自在的野外写生,随心所欲的泼墨赋彩、绘声绘色的形象思维启动等,都能激发孩子们用自己的画将神奇的童心世界表现出来,使想象力得到发展。应引导学生在基于绘画主体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地合理地想象,充分发挥小学生富于幻想的天性,要用儿童的语言,天真烂漫地表现他们的内心世界,尽管每个人最后得出的结果不同,作品的风格、表现手法不同,但只要是符合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就应该给予肯定的鼓励,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给学生一个温馨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
做到绘画基础知识,技能与陶冶美好心灵和谐发展呢?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激发学生去了解我们祖先创造的艺术文明,用审美的规律去感受和欣赏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艺术文化遗产,让我们为我们的祖先骄傲和自豪,教育德为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把明理寓于美的形式中,借助美育的形式,来提高德育的质量,让学生在美的境界中学会做人的道理,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观念。
我在教学中曾做一番尝试,就是把美术课与思想品德课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如,在描绘祖国美丽的河山,家乡的名胜古迹......进行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育。
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用前人如何学习绘画,如何持之以恒等等,可以以小故事等形式,一一说给学生听,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倍受感染,在不知不觉中思想受已感染,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良好的素质。
也许只是你不经意的一句话,也许只是你随口的一句表扬就能对学生今后起到很大的引导,希望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能真确对待对学生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让我们能够确实地为学生的成长做出应作的贡献。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化和教育教学改革力度的进一步加深,给美术教育注入了更宽泛的内涵。传统上,美术教师评价学生的美术学习,通常是通过完成美术作品来决定学生一个学期的美术学习成绩。很显然,这种“一锤定音”的评价,不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也没有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促进的作用,美术评价是美术教育一项艰巨而又具有深远意义的任务,是每个美术教育者亟待探索的问题。
文学家罗曼罗兰说:“不要只在乎事情的结果,只要曾经努力。”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这句话更为适用。传统的评价往往只要求学生提供问题的答案,而对于学生是如何获得这些答案的却漠不关心,这样就会使学生只注重结论,忽视过程,只看到“现在”,看不到将来,久而久之,容易使学生形成一种似是而非的认识和习惯,限制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关注过程,就是让评价的重心逐渐的向更多地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关注学生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以不断促进学生发展。
现今,努力的过程就是学生素质发展的过程,我们不能简单的以学生最终的作品来给学生的能力进行定位。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特有的生长环境,个性的不同,成长环境的不同,表现出来的内在气质也就存在差异。我们应该从学生学习过程中去发现学生的绘画热情,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挖掘他们的创造力,保护孩子的个性特点。
在美术课上,尽量多的去给孩子创造更多的表现机会。例如:说的机会,演的机会,示范的机会。只要是孩子大胆的想象,哪怕提出怪异可笑的想法;孩子投入较高热情去画画,哪怕最终的效果不是太好,教师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欣赏每一个学生,理解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赏识他们,以一名帮助者、支持者、欣赏者的身份走近学生。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保持较高的热情,在绘画过程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我还抓住学生活动中情感和行为的细微变化适时点评、适度点拨。教师的评价艺术还表现在热情的激励性上,例如,“你的感觉不错,你理解得很深刻,你很会看人,你有几分独到的见解,真棒!你想得很奇特,你的画面很有趣。”等等,教师用激励性的语言千方百计地拓宽学生自由创造的空间,让他们去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幻想、学会好奇,去尽情地释放生命中的创造能量。对学生的创造欲望,哪怕是一点点智慧的火花,多给他们成功的鼓励,少给他们严厉的训斥。尤其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发言了,即使回答得不理想,也予以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关心的是学生学习的轨迹和改变情况,而不是最终的结果。
每个学生的身上都有巨大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成为教师评价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内容。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多给孩子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美术课教学内容新、美、趣,描绘手段十分广泛,大部分客观事物都可以成为表现的对象,具有比其他造型艺术更广阔的表现题材领域。在美术课的初始阶段,高度地评价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参与热情,有助于学生将主动参与意识贯穿教学始终。如教学《三原色》一课中,学生对两种颜色调和产生第三种颜色的情景很感兴趣,很想动手调一调。教师就应该对学生的这一学习热情报以肯定,表扬并保护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学生动手尝试并不是一味的要求学生跟怎么做怎么做。这么一来,学生主体性体验会越来越强烈,主体意识越得以增强,从而使其向教学内容的深入方向发展,反过来又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整个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自觉性。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可以转化为创造性思维。学生是活生生的,他们的想象丰富而有童趣——想象整个世界都是童话的:太阳会笑,植物会哭,猫和老鼠是好朋友„„美术课当中,特别是设计课中,学生的想象更能得以发挥。教师就应十分尊重,而必须充分肯定其具有合理、创新因素的部分,哪怕那一部分是极其细微的,也必须充分肯定,甚至有时可以“过分”肯定。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去思考、去实践。他们才会充分发挥内在的潜能,展示他们自己的个性,不断的创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单单改变评价的形式,不干涉学生的想象,不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是不够的,还应抓住评价的时间及机会,巧妙的根据学生“攀比”的特点,因人而异,因班而异进行评价。
爱因斯坦说过:“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学校所规定的功课,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调动他们参与评价的积极性;从学生的角度着手,让同桌两人进行互相评价,此时他们之间的交流都比较从容自然。接着再用几周的时间让四人小组进行讨论交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一些人不能对自己作出正确的自我评价的原因之一。当事者迷,那么就不妨用与他人相比较的方法及用自己在不同领域中取得的不同成果比较的方法鉴别一下。作为教师此时需要了解的就是他们的情绪,要让他们学会在评价中尊重他人,同时自己也能获得更多知识;表扬爱学习、肯动脑、胆子大的学生,鼓励学习有进步的学生。只有这样,教师的评价才会让学生心悦诚服,教师和学生的距离才会被拉得更近。
美术课的课堂教学评价应体现美术课程价值取向和学科特点,有利于实现学科教学目标,倡导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的宗旨应放在培养有能力、有优良品质、有高素养的现代化建设适应型人才。能力强了是不是就代表什么都好了呢?我看不是的,现代社会行行色色的影响太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要确立学生良好的素质,必须从更本抓起,要从平时的教育中进行渗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这就是我们教师所需要做的。
美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任务,它同素质教育中的其它形式的教育存在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关系,提高审美教育会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到主动地达到心灵的境界的转化,可以提高学生对科学美的感知能力,可以达到培养学生个性,创造力的目的。可以是学生的身心健康得以完善。
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学会尊重别人,学会友善待人。学会与人相处。
二、美术作业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在教师评价的环节中,有时我也采用五星评价作品的方式代替传统“优,良,合格”的等级评价方式,每个星代表作品中表现优秀的一个方面,如:智慧之星(有想法有创新精神)、进步之星(代表学生在作品表现能力上有进步)、创意最佳星(表现作品大胆,敢画能画)、唯美之星(表现作品是否是在创造美,当成一种美的享受)、速度之星(作业完成是否及时且有质量)。或者一枚“加油”印章。每颗星用不同的形状大小或者颜色表示,每一颗星都是对学生的表现做出的肯定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星光灿烂,从而增强信心,不断提高。还可以,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每人拿一个小星星作为选票,在“参观”全班同学的作品后将小星星放到你最欣赏的作品旁,选出班级最受欢迎的作品。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件作品?等等„„美术作业评价方式的多样和新颖,是从注重创作结果向注重创作过程的美术教育观发展,使学生不断感受到美术作品评价的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更激发学生创作欲望,促进潜能、个性、创新精神等方面的提高,使每个学生都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美术课堂教学多环节的评价
美术教学评价既要通过美术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更需要通过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行为表现在多个方面,诸如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知识水平以及交流表达能力等。我们应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价。鼓励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激励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的兴趣和能力。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给美术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载体,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表现也异常活跃,有一次教学《可爱的动物》时,当叫学生模仿动物神情动作时,学生兴趣极高,踊跃参加,看着他们认真模仿的脸我也不由自主的加入他们的中间,游戏活动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创作热情:笨拙的黑熊、威武的狮子、灵巧的猴子„„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面前。教师及时的鼓励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甚至模仿动物三三两两、结伙成群嬉戏、打闹。当一只只生动有趣的动物跃然纸上,组成一个动物大家族时,灿烂的笑容写满了学生的脸颊。几个“小导游”绘声绘色的讲解,使学生在兴致盎然中再度体验成功的喜悦。以上虽说是一堂课例,纵观其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每一个环节及时准确的评价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起到很大的推动效应。
探索美术评价的魅力,是一道崭新的课题,有待美术教育工作者共同去探究、实践。其强大的诊断、发展功能及内在激励作用将在美术学习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美术评价的多元化研究将更加深入,更加完善。
评价的方式的多种多样:
(1)学生以口述或文字的形式抒发自己的感想,发表看法;(2)教师为学生设计简单易行、生动有趣的问卷;
(3)学生之间交流,开展课内外作业展示及校内小型作品展览。
3、评价内容应结合美术教学的安排:
(1)学生是否有效地掌握美术知识,运用技法有创意的表达主题;
(2)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合理的表达自己的意见,能否容纳及判断他人的意见;(3)学生是否联系生活实际,学会利用各种材料,积极主动的参与动手操作;
我们评价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干,因而教师要用肯定的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多鼓励,多表扬而没有否定和批评。即使有也要用“如果怎样怎样就会更好”等语言来表达,应以创造的新颖性,独特性等方面来衡量学生作业,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应不断的更新观念,多重视学生动机的激发,兴趣的培养,情感的交流,多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多留给学生创新的空间,使美术教育以美的力量激励孩子们去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
第二篇:重视学生自我评价,提高学生参与意识
重视学生自我评价,提高学生参与意识
最近,我们实施了小组集体评价和个人表现相结合的评价策略,评价分两块进行,一是对学生个人的评价,二是对小组的评价。
对学生个人评价涉及作业、专项训练、课堂表现等几项内容,作业由组长负责检查,完成作业加1分,不完成作业扣1分;专项训练由小组成员相互评阅,课堂表现由教师和组长共同评价,并根据结果计分。每天合计得分张榜公布,满15分换一个笑脸。
对小组的评价由教师和值日班长共同完成。积极合作参与全班展示交流的小组、发现其他小组展示错误并给予更正或补充的小组、提出创新性问题或方法的小组,一次加1分,满5分换一个笑脸,笑脸满5个换一个大苹果。小组得分作为奖励得分记入每一名小组成员的个人得分„„
在此基础上,全班14个学习小组均分为两个学习集团,在教室的公示栏里栽下了两棵评价树——“睿智树”和“风雷树”,课上展示交流时两个学习集团中的小组须轮番上阵,各小组得分既记入组员得分又记入集团得分,小组每参与一次每位组员奖励5分,小组获得一张笑脸,周五汇总两集团获得的笑脸总数,满5个笑脸在自己的评价树上挂一个大苹果,同学们称其为“参与果”。同时,“参与果”多的集团成员都获得一个奖励分值,分值的多少依据两集团“参与果”的差额而定。
于是,现在班级里形成“人人参与、我为人人”的风气,“自己不参与,不但对不住自己更对不起同学,所以我必须积极参与。”
第三篇: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应更加重视群众参与
试论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应更加重视群众参与的必要性
黄岩区农经总站 林再华
近年来,随着中央农村政策的不断深入,农村集体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同时,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也趋于多样化。如何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保护农民利益,实现共同富裕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加强党的基层政权建设,成为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目前,农村审计经过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一个系统有效的农村审计监督体系尚未形成,农村财务管理的难度依然很大。本文通过分析现有农村审计模式,试图论证在农村审计中应该更加重视和依靠群众的必要性,藉以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制度。
一、现有农村审计模式弊端分析
目前,较多采取的农村审计模式,是由农经部门(或其内设审计部门)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审计的模式。这种模式主要依据的是1992年农业部颁布的《农村合作经济内部审计暂行规定》和《浙江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办法》来设置的。这种模式下,县级农经部门对村级财务开展例行审计、信访审计和委托审计,受上级农经部门和当地政府双重领导。这种审计模式其审计人员通常由农经人员兼任,村级代理会计也有不少是乡镇农经员兼任。这样就形成农村审计人员既充当管理者,又充当监督者,造成县级农村审计部门工作量极大,审计风险也高,影响农村审计监督作用的充分发挥。具体来说,当前农 村审计模式弊端主要有:
1、农村审计组织体系尚不够健全,缺乏经常性的审计监督机制。根据《浙江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办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村审计工作。但近几年来,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所往往疲于应付辖区内的突发事件,再加上人手紧缺、经费有限等原因,尚未很好地履行起对农村审计工作的管理职权,尚未形成一种上下联动的农村审计体系和经常性的审计监督机制。
2、审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兼职现象较普遍。农村审计是一项政策性和专业性都很强的工作,要求审计人员具备较高的业务能力、政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但目前,绝大多数是各乡镇(街道)的农经干部和会计服务站代理会计,这些人虽然具备一定的财会知识,但是由于缺乏审计专业培训和实践操作经验,很多人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仅局限于理账算账,罗列一些财务数据,对怎样从审计角度来看待问题、发现问题,特别是在调查研究、综合分析和文字表达能力方面都存在很大的欠缺。
3、农村审计行政执法职能尚不明确,在审计办案中调查取证难,审计处理决定执行难。因为农村审计具有审计对象多样性、涉及范围广的特点,在审计实务中,往往要涉及到许多与村社有经济业务往来关系的党政机关、国家企事业单位、个体私营企业等,但由于农村审计没有强有力的法律作后盾,所以在审计调查取证中,往往得不到配合,致使审计案件的查办受到阻碍,审计处理决定的执行比较困难。往往采取一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从而降底了农村审计在广 大群众心目中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4、审计程序不规范,审计技术方法和手段落后。有些农村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操作程序不规范。有的甚至违背审计独立性原则,如有些地方在村干部离任审计时,只是由该村代理会计根据报表简单地罗列一下财务数据,根本就起不到审计监督的作用。另外目前农村审计仍以事后查账为主,基本上还停留在就账查账的水平,对在会计资料中未能反映的账外行为,审计监督就显得乏力和无策。
二、农村审计更加重视群众参与的必要性分析
1、依靠群众可以分担现有农村审计制度的监督成本。目前我省农村财务普遍实行会计委托代理制。这种制度要求代理会计独立处理村级会计业务,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试图通过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人事管理,来强化乡镇政府和农经部门对村级财务的监督和管理。但在实践中,代理会计对村内事务了解不多,没有否决权,且多为事后监督,因此并不能有效遏制某些村干部的违规行为。从内部控制的角度看,基于此的农村审计是无法避免审计风险的发生的。会计委托代理制的初衷是为了扭转农村财务管理混乱的局面,从一开始就承担了很大的责任,相应的也增加了制度实施的成本。同样,农村审计这种自上而下的管理制度,是在特定形势下对特定资金的管理审计。它既具有政府审计的强制性,有社会审计的受托性,也有内部审计的多样性和内向性(审计目的是服务于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范围涉及农民利益的方方面面)。农村审计的实施成本不仅仅是审计中心的设置和运行成本,更大的制度成本和风险来自村级财务监管的有效性,关系到 农村大局的稳定。因此,在自上而下的农村审计面临极大的成本和不能轻易消除的控制风险时,应该考虑增强底层对上层的监督力量,让基层的群众参与到管理和监督中来,从而把管理和监督事务及其成本向下分担,以群众监督来增强对个人行为的调节作用。由此,促使集体经济管理者的行为动机注重舆论评价和长期后果,转而走向自律,而较少地依赖来自上级的监督和控制。
2、当前农村各阶层的利益冲突可以通过让群众参与农村审计加以调节。改革开放这些年来,农村内部形成了日益复杂的阶层关系。各阶层之间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相互关系并不平等,互惠合作和相互监督很难建立。比如,普通群众往往不信任村干部的努力水平、决策水平等,一些工作条件、经济指标和剩余的分配等更是很难统一。在农村各类信访中,反映村级财务管理混乱及举报村级干部经济违法违纪问题的占了很大比例。处理这类信访案(事)件,大多需要受托进行财务审计。这时如果仅仅依靠会计代理中心提供的会计资料,往往是不容易充分解决问题的。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村民在审计结果出来后,认为没有审出问题,没有能够处理一些人,不满意审计结果,甚至要求推翻重审。这种情况类似于管理学中的纵向合作博弈由于缺少信任基础而不能求解。在日本等国的管理实践中,解决这一困境的办法其实是我国创造出来,但后来又弃之不用的“鞍钢宪法”。它的内容被概括为“两参一改三结合”: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程技术人员、管理者和工人在生产实践和技术革新中相结合。其主旨是通过提供合作平台,建立一种相互 信任理解的机制。借鉴这一思路,在农村审计中注意更多地让群众参与审计的全过程,使其能够拥有对村干部等管理者的违规行为的“报复”手段。另一方面,村干部等在接受群众审计监督时,否决自己处于强势的特权,表现出合作意愿,从而削弱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增进相互的了解,也有利于化解矛盾,达成共识。
3、满足农村群众政治参与从而达到和谐社会目标。当前对农村特别是财务方面的管理,是偏于技术指向型的,追求的是建立越来越多的制度来进行监督管理。但制度的实施依赖于激励和约束的有效性,而且规章和禁令也会带来抵触,往往在实施后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反而产生更多的不和谐因素。实际上,农村中虽然产生阶层分化,但还是“熟人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系依然很强。在这样的社会中,条条框框过多其实是人为设置了成员间的沟通障碍,削弱了不同利益主体的认同水平。也就是说,进一步提高制度性水平,加强控制权,并不一定能够明显提升农村财务的管理绩效。按照熟人社会所特有的“强关系”特点,让群众成为农村审 计的重要力量,把农村审计过程导向类似“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可以充实基层群众的民主权利,满足他们的政治参与需求,削减社会矛盾的对抗性和政治反抗力量,从而有利于社会和谐和稳定。
第四篇:美术课改的学生评价初探
美术课改的学生评价初探
关键词:美术课改•过程评价•学生发展
我国新一轮课题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其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由此,教育评价成为教学常规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一、美术课中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意义:
1、检验教学效果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也是对教学工作的自评。从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反映可看出教师的教学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发展规律。例如从学生作业的“形象”反馈中分析学生掌握美术的状况,反省教学存在的问题,以改进教学设计。
2、激励学生学习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各种评价,让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结果和掌握的程度,认识教师对自己学习的肯定、期望与不满,以促进学生反省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自我发展。
3、利于因材施教 通过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可以清楚地了解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个体进步的程度和学习存在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
二、传统美术课中对学生评价存在的缺陷:
1、过分注重教师的主观评价。课堂上,学生作业刚完成,教师便凭主观意识、自己好恶给出一个等级评价,学生对自己或他人的作业不知好在哪里,更不知差在何处……导致学生不能及时掌握学习信息,作品风格趋于单一化,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使其产生迷惑厌学情绪。
2、以传统的标准评判作品。往往以画面干净、比例适当、涂色均匀为标准,忽视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表现力,有碍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培养。
3、阶段成绩评价以“一画定成绩”。教师除了只重视作业评价外,对期末美术成绩的评定常是让学生完成一幅画,然后给出一个成绩,未能很好地体现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的要求,忽视了美术评价的全面性。
三、美术课改中学生评价的尝试做法
二十一世纪的美术课程评价体系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作为评价的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又要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
1、关注教学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评价。
以往美术评价过程中,学生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自评、互评,对评价结果缺乏深刻地认识,对学习结果的优劣缺乏交流。新课程强调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教师抓住这一强烈需求,让学生主动参与美术评价过程,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动脑、动手、动口,尽其发展,可激活思维,提高美术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有效学习的质量。
(1)学生自评。学生根据教师的教学内容和课堂要求,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实践活动情况、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自我评定。
(2)学生互评。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他人的课堂表现、作业效果进行评价。互评前教师必须对学生讲清:不管是谁,只要有进步,就要肯定和表扬,特别对想法独特、表现形式创新的要重点提出鼓励。
(3)师生共评。学生选出互评中发现的有创意的作业进行展示。小组代表先讲理由,由全班学生自由评议,将各人的审美与认知表现出来,教师再根据具体情况因势利导,补充评析,使学生认识优点,发现不足,不断完善。
2、注重全面发展,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在美术教育领域内存在着只急于功利,不重视过程的现象。评价者很少去探知学生在画时的想法、情感,去比较画前画后学生能力的进退、差异等。新课程评价强调:评价功能从注重甄别与选拔转向激励、反馈与调整;评价内容从过分注重学业成绩转向注重多方面发展的潜能。通过美术教学促使的是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而不是按一个所有学生必须达到的硬性发展的某种统一的尺度来衡量学生的发展水平。因此,教师应把评价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从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行为、创新意识、探究能力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评价可在教学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进行。
(1)课始对学生兴趣产生程度进行评价美术新课程内容趣味性强,描绘手段十分广泛,具有比其它造型艺术更广阔的表现题材领域。在美术课的导课激趣阶段,教师可对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参与兴趣、学习热情进行评价,有效地让学生将主动参与意识贯穿教学始终。如教学湖南版二年级美术《美丽的昆虫》一课时,教师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昆虫图片,课始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学生对教师展示自己带来的各种图片很感兴趣,很想亲自动手操作。教师这时对他们的这一学习热情给以表扬,肯定预习成绩,让他们尝试操作。这样一来,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性体验,促使了教学内容的深入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课中对学生创造表现程度进行评价。现在的学生是未来的创造者。新课标指出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美术课的创新培养以想象力的激发、提高为一重要手段。在学生眼中,整个世界都是童话般的,因此教师应对美术课中学生“奇思妙想”的回答、绘画、制作等进行及时的肯定,允许创造发挥。例如教学《精细的描写——天牛》时,我出示了多幅不同种类的天牛图片供学生欣赏认识。当欣赏到一幅色彩多样、花纹块面明显的图时,一个平时不发言且美术表现力弱的学生说:“这只天牛象京剧脸谱。”我马上赞同了它的想法,当众表扬了他。接着,在他的带动下,其他学生也想出了许多物形,想象力得到了充分发挥。••••••美术课中阶段的这些富于想象的创造思维,哪怕是极其细微的,教师也应尊重、肯定。这样,学生的创造兴趣才会得到增强,创新能力才会得到提高。
(3)课尾尊重个体差异,多角度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每个人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形成了个人独特的“心理世界”。因而学生中存在一定差异。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在美术创作中,儿童与成人的眼光是不同的,甚至不同儿童的眼光也是不一样的。例如:有的学生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有的学生看到的却是一朵朵浪花。这种观点上的差异丰富了儿童的心智,能让我们洞察他们的思维方式与内心世界。美术的这种独特的表现性特点决定其评价要遵循注意学生表现个性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赞赏每一个学生。面对学生的美术作业除了考虑作业的可视效果的质量外,对于那些认真参与学习、大胆表现自己的真实感受的学生都应给予肯定,特别是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鼓励比批评更能增加他们的上进心。例如:湖南版小学美术第一册《小小食品店》一课,教材作业要求很宽松,学生兴趣很浓,创造过程无拘无束,作品造型充满了儿童特有的气息,表现了各自内心的感受。对这样的作业,教师不能片面评判谁优谁劣,所以我拟定了四个评价建议:
1、你认为谁的食品既独特又美丽?
2、你自己的食品有什么特点?
3、评评谁的进步大?
4、找找在学习中的收获。通过评价自己或他人的学习表现,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长处与不足。这样人人在赞赏中进步,不仅美术技能增强,同时也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每个儿童是以自己的语言和个人的行为方式完成美术作品,教师对学生表现出的个性应持欣赏的态度,对其进行高度评价,这样做对学生自我形象的树立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3、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将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进行统合。
学生的学习实际上包括了过程和结果两部分,教师给予学生的评价应该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最后的收获两部分,即将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进行统合。成长记录袋是本轮课程改革所指导的一种重要评价方法。学生在成长记录袋中收集美术学习全过程的重要资料,如平时美术作业、学生心得体会、对每一课题的自我评价及他人评价结果等材料。资料可以是自己整理的,也可是小组或班级成员合作评估总结的。约一个月让学生从记录袋中取出收集的学习状况数据和资料,根据课程评价标准及学生实际,判断学生当前的学习状况,指出优势与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并让学生、家长或教师填写阶段评价表,作为单次活动的量化评价结果。期末将单次分值累加,再按比例计算出多项活动的综合得分。通过这种全程参与的活动,学生学会了反思,并能判断自己的努力与进步,促进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教师也从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特点,了解学生美术发展中的需求,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这种评价方式体现了学生发展的轨迹,真正实现评价的过程性。没有评价就无法客观、公正地判断课标是否达成,就不能有目的地改进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
美术教学评价是检验和改进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发成就感,并以此提高艺术修养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将评价与教育、教学融合在一起,与课程和学生的发展保持一致,不失为提高评价效果的一条捷径。期望能在今后的学习、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充实、提高。
第五篇:低年级识字教学应做到“三重视”
低年级识字教学应做到“三重视” 西峡县教研室 方华瑞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教学中体现“三重视”,可以有效的提高识字教学质量。
一、认读重视梯度性准确地认读汉字是识字教学的第一步。教师机械重复地领读单个字音,枯燥乏味,学生动口不动脑,名副其实的“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教学中,变化认读形式,递增认读难度,诱导学生“跳一跳摘桃子”。这样,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使其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如认读“棉”字:
1、认读韵文让学生借助拼音,把带有“棉”字的这段或这句韵文读正确读通顺,即在语言环境中认读。
2、认读词语首先认读带音节的词语“木 棉 树”,然后认读不带音节的词语“木棉树”,并说说自己对木棉树的了解,即结合实物认读。
3、认读单个字出示字卡认读,并用上“棉”组词、说话,即在语言实践中认读。创造不同的语境,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多次与生字见面,从而提高认读的正确率。
二、识记重视自主性《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识记生字,要以学生为本,少一味分析,多启发引导,重视自主性。首先,培养学生自主记识的意识。课上,对每个生字不是从零教起,而是充分利用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先学后教:哪个字你以前见过?在什么地方见过?哪个字你已经记住了?是怎样记住的?发现自主识字的“典型经验”,及时大力推广。课后,鼓励学生到生活中认字,开展生活识字比赛,如:今天,你在课外又认识了几个字宝宝?在哪儿认识的?和同桌比一比,看谁认得多。其次,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低年级儿童模仿能力强,想象力丰富。教师可以现身说法,抛砖引玉。如,编个字谜叫学生猜猜:八九不离十(杂);说句顺口溜领学生读读:三点水,爪字头,上扭下扭碰石头,溪水都往大河流(溪);做个动作请学生学学:手放在齐眉处,向远望(看);画幅图画让学生看看:(苗);找几个字兄弟让学生辨辨:池—地—他—她等。情趣丰茂的“金点子”,能够粘住学生的心,激活学生的思维。“砖”抛出之后,让学生自己仿编儿歌、字谜等,寻找适合自己的识记方法。只要大胆放手,不懈引导,学生一定会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引得的“玉”也一定会光彩夺目。
三、书写重视过程性《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写字教学不仅仅要求学生把字写正确,而且要求学生把字写规范、端正、整洁。因此,必须加强过程性指导。采用六步教学法,能够较好地体现写字教学的过程性。其操作步骤为:观察---描红---示范---试写---评议---练习。首先,让学生观察课后田字格中的字,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如观察“水”字:有的学生说“水”字共有四画;有的说“水”的竖钩写在田字格的竖中线上;有的说“水”先写中间,后写两边等。从而,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字的书写特点,同时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读贴的能力。接着,让学生在课后的田字格中,按笔顺一笔一笔地描红,初步体验字的书写过程。描红后,示范书写,给学生演示重点笔画的起笔止笔、占位占格,字间架结构的合理搭配,及部件间的穿插挪让,使学生做到胸有成竹。然后,让学生在田字格中试写,试写时可以请几名学生到讲台上写(最好是字写得不好的学生),教师巡视指导,了解书写情况,及时纠正学生不良的写字姿势,针对试写的字,组织学生评议:你认为谁写的好?好在什么地方?评写结合,评中学写,以评促写。最后,布置学生练习书写,并采取一些竞争措施,鼓励学生把字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