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实施音舞结合教学的意义
一、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实施音舞结合教学的意义
(一)音舞结合 美化形体气质
舞蹈艺术是人体动作的艺术。它是以身体动作练习为其主要内容来进行教学、训练的,它要求人的身体情感、精神共同参与活动。因此,首先在训练中通过脑力活动和体力活动的和谐结合,有益于开发中枢神经对动作的支配意识。在训练中也由于肌肉的收缩力,有益于肌肉的发展,肌肉对骨骼的牵拉作用,也使骨质变得更加坚强,关节的稳固性能有效地提高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同时,在舞蹈中还特别要求正确的身体姿态,如:收腹、挺胸、提臀、抬头等,非常有助于训练和保持良好的形体姿势,塑造美的气质。
(二)音舞结合 丰富情感表现 在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中,表现与社会交往价值被提高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子。人类在互相交往中,许多观点都是通过语言来表达。但在语言产生前,肢体表现是人类信息交流、传情达意的主要方式。而舞蹈就是这种肢体表现的发展和艺术化。它跟音乐一样具有一定的情感性。如能根据舞蹈动作的情感意识和文化特征,在动作训练中结合对动作文化内涵和对动作情感表达的学习,就更有益于丰富学生情感表现。“言之不足咏之、咏歌不足舞蹈之”,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结合舞蹈艺术的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造性表达个人情感的形式,对于学生来说,自我表现的形式越多,自多发展的潜力也就越大。挖掘人本身就具有肢体表现的这种本能,让学生从小就养成敢于自信地用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有助于提高人的社会交往能力。
(三)音舞结合 愉悦身心健康
音乐教育所承担的任务不仅是让学生在音乐实践中学习一些基本的音乐文化知识技能技巧,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音乐审美的体验中享受成功的欢愉。而舞蹈发展至今它的生命力不仅仅体现在情感、情绪的独特表达方式,更在于舞蹈过程是一个身心发展,健康体魄的过程。它符合人体最本能的动感要求,不仅通过自身的参与,真正缓解紧张,获得身心的愉悦,更重要的还健康了体魄。
二、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实施音舞结合教学的策略
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动力,是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和研究的精神力量。在新课标理念中,就把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和目标。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索学习,便成为音乐学习中的首要问题。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实施音舞结合,教学就必须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及身心特点,把一系列的舞蹈知识、技能技巧、简单化、儿童化、趣味化、游戏化,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让学生在自身的参与体验中来欣赏音乐舞蹈,来学习音乐舞蹈,来创新音乐舞蹈。
(一)形体基训动作趣味化 在专业的舞蹈教学中,都非常注重形体基础基训,任何学习舞蹈的专业人员都必须经过一段相对漫长的形体训练过程,从而掌握一些舞蹈的基本元素和技能技巧,给自己塑造美的形体姿势。这一过程既枯燥但又必须掌握。形体基训趣味化,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律动中来学习掌握,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 “我要学”。例如,在古典舞基训教学中非常注重眼神和手势身段的训练。在音舞结合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把一系列的眼神手势及身段加以整合,以“到果园子里摘果子”为题,让学生去寻找树顶、树下等各个方位的红苹果,同时让学生用眼神来表示自己所摘的是又大又甜的红苹果,还是又青又酸的青苹果,让学生在寻找果子--摘果子的模拟中掌握一些前靠、后靠、捻身、兰花手、运手等等一些最基本的手段练习。又如通过“脚的对话”“水上芭蕾”等一些趣味性的律动,让学生来学习掌握一些勾绷脚及脚位、手位的基本练习等等,通过趣味性的律动,让学生在自身的参与体验中,不知不觉地学习掌握一些基本常识,塑造美的形体姿势。
(二)民族舞经典动作儿童化
考察当代音乐教育,特别是一些著名的音乐教育体系,如达尔克罗兹、奥尔夫、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对世界音乐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并大放异彩。这些音乐教育体系共同特点之一 就是:深深植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肥沃土壤中,这就证明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道理。中国是56年民族的文明大国有着56个民族璀璨的音乐舞蹈艺术文化,是世界丰富的艺术宝库。学习和掌握不同民族舞蹈的风格特征,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事物的独特感受和不同的表达方式,更能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艺术的热爱,由内而外地培养学生地爱国之情。
我国少数民族舞蹈,大多都保持着原始的血液,自然纯朴,贴近生活。因此,尽管小学生对很多少数民族缺乏了解,但只要教师认真地去研究、去提炼各少数民族舞蹈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动作,都可以把它变之为学生易于接受与模仿学习的动作。也就是说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站在学生的地位上去学习挖掘民族民间舞的经典动作,使之简单化、儿童化。例如在教学蒙古舞时,教师就应抓住硬肩、笑肩、骑马、挤奶等经典动作,把它简单化、儿童化。在教学硬肩、笑肩时就用儿童化的语言告诉学生:挤奶桶放在身前,向前看看满了没有,再看看身边的人(硬肩教学)嗬!我能干多了(笑肩教学)!
(三)国标舞基本动作游戏化
国标舞是舞蹈的一种特别形式,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内容,不同于芭蕾舞、民族民间舞,更具有一定的普及性,在社会活动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融入国标舞的教学,更能让学生 学会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提高在日常生活中的仪态和行为美。但国标舞相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成人化,在教学中,只有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使之游戏化,才能更好展开教学。
例如:传统爱尔兰民族特色的踢踏舞,融合了热情奔放的西班牙弗拉戈舞,并吸取了古典芭蕾与现代舞蹈的精髓,具有很强的力感、动感、质感和美感。教师就可以选择性地取一些简单的基本动作,如踏步、踏点步、抬跳步等并把这些基本动作创编成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即让几个舞蹈素质好的学生来扮演“找朋友”的人,听音乐每人做一个基本舞步开始找朋友,找到谁,谁就与之一起跳。)让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习和掌握这些基本动作。
三、实施音舞结合教学的注意点
(一)必须强调规范性系统性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实施音舞结合教学时,必须明确自己是在传授知识,而 知识就应有一定的系统性与规范性。在教学中教师就不能想到什么就教什么,应遵循“循序渐进”这一教学原则,必须给教学制定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让教学有系统性,同时也必须讲究知识的规范性。
(二)必须注重保持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任何教学都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出发,在音舞结合的音乐教学中,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显得更为重要。由于长期以来教育及社会多方面的影响,“舞蹈是女生做的事”这一观念深深地扎根在学生的心中,只有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特别是男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慢慢地去改变学生的观念,让学生变“被动学生”为“主动学习”。例如:男生特喜爱摔跤、骑马,教师就可以充分挖掘蒙古舞与藏舞等针对男生来进行特别教学。
第二篇: 教学策略在教学实施中的意义
教学策略在教学实施中的意义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因此课程改革必然是教学理念的改革与教学策略的革新。教师是否了解教学策略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作用,对于教师合理选择和运用教学策略起着关键作用。
(一)透过教学现象看教学策略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行为作用 现象一:教师沉迷于自己的讲解
在课堂上,我们经常会看到我们的很多教师教的很苦,苦在自问自答,代替学生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思考、代替学生的动手„„ 唯恐没有给学生最好的引导、最好的知识传授。在与这些老师课下交流时,我们的这些老师会气急的说:你说这些孩子,学了一,就会一,怎么一点迁移意识都没有!其实,造成这种结果的,正是我们的老师缺少具有结合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认知,选择和运用教学策略的意识。
经常沉迷于自己的讲解,总想当个勤勤妈妈的老师,培养出来的孩子,思维怎么会不呆滞、不刻板呢!
现象二:视角过窄,不能关注全体
我们经常会在课堂上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频频发问,几个颇有灵性的学生频频作答,一堂课下来,热热闹闹,顺顺利利,圆圆满满。课下,在与这些老师交流时,这些老师总会说:我们班好学生真好,不好的学生怎么使劲都提不上,两级分化特别严重。殊不知,造成这种结果的,正是我们的老师不知道如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去选择和运用教学策略。
现象三:课堂放“羊”,有去无回。案例1:《用连乘解决问题》
这是一节解决问题的课,就这节课来说知识上的教学目标有两点:1.借助具体情境,理解连乘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其解题思路;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带着这样的教学目标,我们来看一位教师主要教学过程的设计:
课伊始,这位教师用课件呈现了学校广播操比赛的场景,并引导学生观察图,提出要解决的问题:3个班一共有多少人?
生1:6×4×3=72(人)师:好的,还可以怎么列式? 生2:6×3×4=72(人)师:还可以怎么列式? 生3:4×3×6=72(人)
师:还有吗?(老师环顾四周,全班无人与教师呼应)
大家真了不起,能用这么多方法解决问题。仔细观察这几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列式不同,得数相同。师:都用了什么方法? 板书课题:用连乘解决问题
从这个小小的片段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位教师完全忽视了学生的心理、能力、经验、情感等多方面的因素,只会一味的让学生说出算法,认为只要学生会做就可以了。殊不知,我们的课堂教学不光是让学生会做,还要让学生明白算法背后的道理,也就是我们常常说说的解决问题的关键:数量关系。这样的课堂,看似热热闹闹,其实学生一节课下来,知识没有得到完善、方法没有得到提升,经验没有得到积累、情感没有体验。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教师完全忽视了自己的主体地位,面对学生的多种算法,不会去引导,提升,归根结底还是我们的老师缺少具有结合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认知选择和运用教学策略的意识。
同样是解决3个班一共有多少人? 我们再来看看一位教师的处理: 案例2:《用连乘解决问题》
借助情境图出现点子图,理解算理,掌握方法
老师在这里加以说明:我们用一个点表示一名同学,这个点子图就表示了参加体操表演的同学所站的方阵情况。
(1)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表演,你是怎样想的,利用你手中的点子图把你的想法画一画,或用算式写一写。
(2)写完的同学,小组内可以互相交流一下,说说是怎样想的?
面对学生的三种想法,教师主要监控的问题是: ① 这种方法谁做的?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② 在这些图中哪个图的意思和他的想法一样?都是先求什么?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在图上表示的是哪部分?再求的是什么,又是图上的哪?
③ 为什么要先求出第一步?不求行不行?
面对第二种解法和第三种解法,教师还采用了多媒体课件辅助学生理解(课件)。④ 相同的地方? 不相同地方?
小结: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就有了不同的解题思路,不管哪种思路,要求三个方阵一共多少人,都要通过用乘法两步计算来解决。每种思路的第一步都非常重要,它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从教学设计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位教师为了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给学生提供了直观学具帮助学生展示想法,并采用了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的策略,在关键处,难点处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使得不同水平的学生的想法在多层次、多方位上展开,从而使得不同水平的学生得到了发展。而这一目标的达成正是源于教师在对学生的合理分析、对教材的正确理解的基础上,采用了合理的教学策略而形成的。这一案例也从另一个侧面向我们折射出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对于数学课堂是多么的重要。
案例3:《分数的初步认识》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识数概念的一次扩展,因为无论在数的意义,还是读写方法上,它们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学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时,我们的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教学环节:
(1)出示了一幅情境图:
小明和小红明天要去秋游了,妈妈给小明和小红兄妹俩准备了四个苹果、两瓶水,你会怎么给他们分呢?让学生用拍掌的方式说出答案。
学生分别拍掌,此时教师用课件课件展示分的结果。(课件)(2)现在只有1个月饼,又怎么分呢?
此时,学生无法用击掌的方式回答,由此产生了疑问:这半个怎么拍啊!
再次基础上我们的老师就势抓住学生的疑问转入课堂的学习,揭示分数学习的意义。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充分运用原有旧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产生疑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探究之中,这些都源于教学策略的合理运用。
通过这么几个小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教学策略的合理选择和运用,不仅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燃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既然教学策略对课堂教学有这么大的影响,那教学策略的内涵到底指什么?
(二)教学策略的概念界定及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目标,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的总体考虑。也就是说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各个环节使用的指导思想和方法。
课改要求现代教师必须具有与时代相通的教育观念,并以此作为制定教学策略的理性支点。我们都知道没有哪种教学策略就一定适合哪个课堂,教学策略有很多种,不同的学科和年级段有自己的说法,但就数学学科来说常用的教学策略有:产生式策略(自学)、替代式策略(讲授式)、开放式问题情境创设策略、课堂提问策略、合作与交流策略、小组合作策略等等,有很多,每一种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价值,如果使用得当,可以很好的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在第二、第三、第四板块我们将围绕如下三个策略:开放式问题情境创设策略、交流策略、小组合作策略展开交流。
第三篇: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的作用和意义
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的作用和意义
游戏对于小学生来说,遍布生活的各个角落,说起游戏二字,他们都眉飞色舞,可见他们对游戏多么的热衷,把学生喜爱的游戏融入音乐课堂,让他们在音乐课堂体会游戏中的快乐,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美感,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树立终身学习音乐的愿望,让音乐陶冶他们的情操,从而全面发展。德国教育家福贝尔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工具,是快乐的源泉,是培养儿童道德品质的手段,在游戏过程中最能表现儿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性活动,是儿童内心世界的反映。”在游戏中我们所获得的轻松和愉快,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
由于我校的孩子主要是有务工子女组成,所以他们在音乐方面的知识非常匮乏,作为一名年轻的音乐老师,我总想把自己的所学,全部教授给他们,但是在向他们传授音乐知识的时候,往往总是能难达到教学目标,这常常让我非常苦恼。通过了这几年的教学经历,以及其他同事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套通过游戏方式来传授音乐知识的方法,让学生在快乐中自然的接受了音乐知识,看到他们快乐的笑脸,而且学的也非常好,心里真的很欣慰。
这个方式是通过游戏的形式,强调对音乐的体验、感受,在根本上服从音乐的指导。它从音乐本身入手,让学习者在聆听音乐的同时,引导他们通过一些音乐游戏去接触音乐的各种要素。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游戏去感受音乐的节奏、情节、感受音乐的魅力。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成为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创造者。所以,音乐游戏在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首先我们要清楚音乐游戏具有哪些意义:
一、相对于其他学科,音乐课具有独特的学科性。活泼、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非常喜欢。它变枯燥的知识传授和抽象的音乐符号为富有生动形象的游戏教学。比如学生在认识1、2、3、4、5这五个音符时,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小猴子摘桃子”的游戏教学。让学生扮演小猴子,将1、2、3、4、5五个音符写在形象可爱的“桃子”上,小猴子摘“ 1” 桃子时,让学生长“ 1”,在“ 2” 桃子时,就让学生唱“ 2”,反复进行几次,学生就能识别这几个音符了。
二、音乐游戏的课堂教学可以真正的实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比如教学时可以设计《智慧豆快快长大》的游戏。在黑板上“种”下智慧豆。当哪一组的同学表现最好,老师就让哪一组的知会豆发芽,在课堂中学生主动参与就让智慧豆长叶,最后看哪组同学的智慧豆开花结果。这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三、在音乐游戏活动中还可以培养学生交流合作,主动探究的精神。老师做的事就是要创设良好的音乐游戏情景,让学生感受音乐;设计好音乐游戏,让学生扮演好游戏角色去学习音乐。如在《蜗牛与黄鹂》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单独或合作扮演蜗牛、黄鹂、葡萄架等角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体现自己的价值,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都能得到提高。
如果你是一位热爱音乐教育事业的老师,那你一定会去细心的探究: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该怎样去运用音乐游戏呢?总不能让整个课堂表面上热热闹闹的,为了游戏而游戏,最后学生只感觉到好玩儿,真正的教学目的却没有达到。我个人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你必须要探究音乐游戏的规则和注意事项,并且要求他们必须遵守这些规则,服 从 老师的指挥。
其次,必须研究各个年级段的不同音乐游戏。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好于表现,易被生动有趣的情节的色彩鲜艳的图画、活动教具所吸引,运用音乐游戏牵引他们的注意力。小学中年级的学生更进一步得到知觉上的满足,在设计游戏时要引导学生进行进行联想和想象,注意他们的思维活动的掌握和调动。小学高年级由于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心理上有很大的变化,情感和意志方面有所发展。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情绪,不能强制,不要使学生有反感的情绪。可通过调动他们的兴趣来运用游戏。我们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心理特点运用音乐游戏,让他们在音乐课中轻松、愉快地去唱、玩、跳,使之喜欢音乐,乐于学习音乐。
最后特别重要的是在运用游戏时,一定要和音乐教育相统一。学生不能在热火朝天的游戏中玩过后就只知道好玩,没能从中获得知识,老师一定要明确音乐游戏只是音乐教学的一种手段,要灵活自如地运用于自己的教学课堂中。老师应该抓住音乐游戏的音乐性、趣味性设计游戏,如节奏训练游戏,音准训练游戏、培养音乐感受力游戏等等其他类型的游戏。这些都要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教育者应该利用音乐游戏,让学生发展音乐。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培养学生的创
新意识,利用音乐游戏启发学生创编音乐,发展音乐。
有人说音乐游戏是学生学习愉快音乐课的桥梁,而愉快的音乐课必须靠老师引导学生,师生共同参与才能达到。赞可夫说:“让学生从音乐中来,再到音乐中去。”让学生在游戏中去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流动,旋律的起伏,节奏的跳跃,音色的变化,我们作为老师还要不断地去探索学生乐于学习音乐的方法。音乐教育本质也是审美教育,对学生来说是一种美的熏陶。相信通过我们老师的努力和不断创新,在我们的小学课堂中,或许培养不出像贝多芬那样的音乐奇才,但是一定会造就出一批批具有艺术修养的高素质人才。
第四篇:浅谈合唱教学在中学生音乐课堂中的有效实施
浅谈合唱教学在中学生音乐课堂中的有效实施
摘要 :开展好中学生合唱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它在对于培养学生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审美力和高尚的情操方面有着无以替代的重要意义。中学的音乐课堂更应该重视和加强课堂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表现力,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从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
关键词:中学生 合唱教学 方法内容
合唱教学是中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当前面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更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意义。那么如何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有效地开展合唱教学,让合唱之花在课堂上绽放呢?现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调动中学生学习合唱的兴趣是有效实施合唱教学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要让学生对合唱感兴趣,在基于教材的基础之上让学生大量欣赏国内外优秀的合唱作品,以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品,激发学生为之努力的动力。教师要打破传统的合唱训练方式,只顾及声音、位置、音色、情绪、唱姿等方面做得好不好,而忽略了学生自身心理特点。如果教师在长时间训练学生都达不到预想的效果时,是否改换一下训练方法。把单纯的为合唱而合唱的教学方法进行表演化、形体化;把抽象的定义具体化、明朗化;把枯涩的概念浅显化,使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这样才能有感染力、吸引力,才能使学生对合唱产生浓厚兴趣。
比如采用赏识教育来激发、培养学生的合唱兴趣就很有必要。每个学生都有音乐才能,只是表现的方式不同而已,课堂上教师应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评价学生。在合唱的教学中如:“你的嗓子真甜、你的嗓子非常有特色、你节奏感很强、你的想象力很丰富,你很勇敢、如果再大胆些你的表现会更好”等等。当然,在赞扬时必须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倘若觉察老师师是在故意夸大其辞,那么学生就会有“你在做戏给我看”的感觉,甚至会产生被“愚弄”“嘲讽”的感觉。这样都是不利于学生的。
二、注重培养中学生学习合唱的自信是实施合唱教学的首要条件 自信是获得成功的基础,而成功又离不开扎实的基本功,所以,要获得成功,教师必须抓好基本功的培养,把单纯的合唱基本功有针对性的灵活运用到教学当中进行反复练习可以使学生逐渐养成一到歌唱就能把自己置身于舞台上,就能投入到歌曲意境中去的能力和习惯,在忘我的演唱中获得成功,在成功的演唱中取得自信,这样就改变了枯燥无味的传统合唱训练的模式。这时当你问学生喜不喜欢合唱,他将会做出肯定的回答“喜欢”。例如:实际教学中正值青春期的女生在自信方面往往表链就不如男生自如,这时就要大胆的鼓励学生给以充分的信心。还有当学生遇到比较难完成的歌唱部分时更要耐心细致的进行指导来增强学生的信心,这样才能使合唱教学在学生中积极有效的开展
三、运用良好的合唱教学方法是实施合唱教学的有效途径
首先要纠正学生不良的唱歌习惯,学生表现欲强,唱歌时往往只重表现,不重审美,只重唱、不重听,因此常常变“唱”歌为“喊”歌。为此,我们要从轻唱法入手,不断强调轻唱的作用和效果,学生养成了轻唱的习惯,就能进一步体会合声演唱技巧,提高声音的质量,为获得和谐统一的声音打下良好基础。学生学会了轻唱法,也为和声听唱训练提供了条件,和声听唱训练是培养合唱思维,建立和声音响概念的有效途径,自如地构唱各种音程的和声是保证合唱音准的前提,实际上和声是合唱曲的最小单位,就象一个个的单字,一连串的和声通过节奏的组合,就变成了完整的乐句,因此和声听唱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基础训练内容。
其次要根据学生认知规律,配合各类合唱的不同特点,循序渐进地安排合唱教学内容。可以通过欣赏或在钢琴上演奏两个声部,有条件的还可以通过口琴来演奏两声部,让学生仔细听辨各自的声部及和声效果,增加学生感性认识。在实际练习时,可以用适当增加低声部人数或用钢琴带奏低声部来加强低声部的稳定性。当然,无论采用何种手段,强调学生的听唱意识无疑是最重要的。
四、恰当处理中学生变声期学生嗓音的保护为问题是有效实施合唱教学的重要部分
变声期是从青少年到青年的必经阶段,青少年在变声期如何安全度过变声期,特别是其间的嗓音保护与保护,更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因此在有效实施合唱教学的同时教师更要正确引导处理学生变声期与合唱的科学训练。首先教师要做好选曲,合唱曲的音域不能太宽,一般来说最好控制在八度以内,音量和力度也不宜过大,曲调要优美流畅,切记“大跳”,以免学生叫喊。另外要根据学生的变声情况,选用适当的曲调确定歌曲的音高。其次要引导学生保护好嗓子做到合唱时效不宜过长避免反复是学生劳累过度,还要要求学生在唱歌之外的时间里尽量的少用嗓子。这样就会使学生的合唱训练更加具有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从而能够更好的完成合唱。总之,要想把中学生的合唱教学搞得有声有色,教师就应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注重理论学习,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利用多种有效途径有针对性地实施合唱教学。这样才能使合唱教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中学生的合唱教学有着广博精深的学问,需要我们不断研究,不断探索,让学生们在合唱艺术中得到情感的满足,获得美的熏陶。
参考书目:《音乐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7月第6版P3,P5 沈月峰 《浅谈中小学合唱的课堂训练方法》 【j】 《音乐天地》 2009第12期
李暖 《中学生合唱教学实践与思考》【j】 《音乐天地》 2010 第01期
浅谈合唱教学在中学生音乐课堂中的有效实施
单位: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东湖学校 作者: 谭 颖 时间: 2012年9月12日
第五篇:浅谈多媒体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作用
浅谈多媒体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作用
【内容摘要】:《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以生动有趣的知识,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创设形象生动的音乐情景,来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望。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音乐教学 课件制作
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我们的社会已经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人们的行动、生活、思维方式都将随着这一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而发生深刻的变化。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不仅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而且必将引起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随着素质教育在常规教学中的不断深入,多媒体技术作为一个全新的教学手段,正出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在音乐课中充分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教学,能贴近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最佳状态,能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并能更好的使之与生动的教育技术相结合。增大信息量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多媒体能增大音乐课的信息量,拓宽音乐课的天地,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方法,不能像一般知识课的教学方法一样,非常严肃地或者单纯使用灌输性方式来讲解住入,也不能像民间艺人一样,只采用一句一句地口传心授,也不能像专业音乐学校中强调某些技能的训练,更不能像几十年前来一直采用单纯的教几支歌就算上音乐课了。应以科学的教学法循序渐进,有规律性,灵活性,随时注意考虑怎样才能使学生能够接受的更多些、更快些、精神上更愉快些。随着信息科学的发展,以计算机、多媒体、通讯、网络为代表的先进的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科学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改变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和生活方式,从而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将导致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重大变革。这种变革为我国基础教育实现“三个面向”的目标提供了极好的机遇。传统音乐教学中,因内容单一,形式上缺少多变性,导致单位课时内的信息量过窄及信息传递环节不畅,极大束缚了学生对更多音乐作品的了解,也无法满足学生对不同音乐风格作品的审美需求。因此,音乐教育如何在教学中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环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实提高教学实效,促进学生素质多方位整体发展,便成为我们音乐教学中值得实验的一个课题。本文只就自己教学中的感受并结合课外音乐教育书籍的相关知识,浅谈多媒体教学对音乐教学的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创造情境,鲜明形象
为了使音乐的感知形象更加准确,在演唱或欣赏过程中,首先就必须理解音乐,否则就达不到音乐美育的目的。运用多媒体,可以把音乐所要表现的情境用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对音乐形象一目了然,如教学歌曲《小红帽》时,让学生看有关《小红帽》的动画片,学生对《小红帽》所要表达的故事一看便知,音乐形象展现在学生的脑海里,这样也为表现与创造音乐形象提供了素材。欣赏音乐由于没有歌词,学生一般难以体会音乐形象,如用媒体就可以把抽想的音乐形象具体化,如欣赏钢琴曲《保卫黄河》时,运用多媒体可以把黄河惊涛骇浪的情景展现出来,使音乐情感与艺术形象完美的结合起来。有了对音乐的理解,再结合生活中的素材,学生表现与创造音乐就容易多了。
二、利用多媒体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在常规教学中,每次上欣赏课的时候,教师只是简单讲解,听听乐曲。如果你在深入的问乐曲反映了什么情感、各种乐器之间怎样相互配合的,学生就什么都不知道了。但是,如果通过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学生的听觉与视觉就能很好地结合起来,所学的内容能够在学生的头脑里留下深刻印象。如在教学中涉及乐器欣赏,如民族管弦乐与西洋交响乐。在民族乐器合奏中,又涉及到丝竹乐和打击乐等五个主要乐种。在乐曲欣赏中,涉及到古今中外十几种乐器的不同音色。如何获得最佳效果,这就要发挥多媒体的功效,通过多媒体,学生把乐队演奏时的规模阵容,指挥的风格手势,音乐的情感形象,乐器的音色特点以及演员的服装道具,演唱时的动作表情等看得明明白白,听得清清楚楚。再如提到什么是协奏曲,如果只是讲它的定义,那么在学生的头脑中印象就不会很深,但若结合着画面来讲就会变得通俗易懂了,学生的感情也会自然而然地投入进去。
三、通过多媒体,欣赏范唱
范唱是唱歌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范唱得好或不好直接影响到本课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假若由教师范唱,无论厂多好,也是一种独唱,唱不出气唱的效果。我将北京市青少年宫少儿合唱团演唱的这首歌的磁带放出来让大家心上。通过欣赏,再来练唱这首歌时,效果令人满意。
四、通过多媒体,辅助分析讲解
《剪羊毛》是一首优秀的少儿歌曲。几乎从五六十岁的老人到十来岁的红领巾都能唱出那熟悉的歌词和优美的旋律。我多次教过学生唱这支歌。过去教时,一本书,一支粉笔、一架琴,学生很难进入一种美的意境。近期来,再教这首歌时,我借助多媒体,首先是迷人的画面:在平静的草原上,一只一只小羊排着队剪羊毛,牧人们兴高采烈,优美的歌声扬起来了。。。一幅迷人的画面将大家的情绪激发起来了。我让学生一边看一边分析歌曲全曲用错落有致的节奏、悠扬起伏的旋律,淋漓尽致地从一个侧面表现生活美,表现牧民收获的幸福。
总之,在实践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多媒体技术与音乐课教学的有机整合,能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它可以创设音乐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思维发散,培养学生想象美;引导艺术创新,发展学生创造美。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普及,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还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其技术的先进性,优越性,智能化将得到充分的体现。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技术辅助手段,它只能与课堂教学规律及特点相适应,多种教学手段协调互补,才能体现其强大的生命力,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在音乐课中充分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能贴近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最佳状态,能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并能更好地使之与生动的教育技术相结合,收到传统教学手段达不到的效果。课堂教学过程是由教师、教材媒体和学生诸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根据课件设计的指导思想,来涉及多媒体计算机呈现的组合,同时将课件与教材、教学目标、学生认知水平、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从而探求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施教中,力求达到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课件中运用多媒体选择优化,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优化,达到整体提高的教学效率目的。
参考文献:
[1]纪明明:《素质教育,我们该如何面对》,音乐天地 2006.3; [2]《中国音乐教育》;
[3]祝智庭:《信息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
[4]郑莉:《基础音乐教育新视野》,高等音乐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