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音乐分析在声乐教学中的意义

时间:2019-05-15 06:12: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略论音乐分析在声乐教学中的意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略论音乐分析在声乐教学中的意义》。

第一篇:略论音乐分析在声乐教学中的意义

略论音乐分析在声乐教学中的意义

摘要:在声乐教学中,教师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声音本身上,而常常忽略对所演唱的作品本身的分析。由于声音处理的依据是建立在对作品的分析理解之上的,因此只关注声音本身的声乐教学会使演唱的整体结构缺乏逻辑性。声乐教学中的音乐分析有自己特定的要求、内容与方法。其总体目的是通过分析把握音乐作品的结构脉络与层次,使演唱有理可依,有规可循。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与演唱效果。

关 键 词:声乐教学;音乐分析;结构分析;风格分析

中图分类号:J 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08)02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通常都特别注意歌唱技术的训练。大多数学习者也抱有这样一种观点,那就是有一副好嗓子和一些音乐才能就是唱好一首歌曲的全部。但声乐教与学的最终目的不是能发出几个漂亮的高音这样简单,最根本的衡量标准是对音乐作品的诠释能力。因此,演唱者必须对音乐作品有一个完整深入的理解,并以此作为声音处理的依据,这样才有可能释放作品本身所蕴涵的音乐内容,较高质量地完成二度创作。因此,在声乐教学中,对所演唱的作品的分析的深度对演唱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忽视对作品本身的分析,就使声乐演唱缺乏整体感,声音的处理缺乏逻辑,使整体的演唱效果缺乏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因此在声乐教学中,重视对所演唱作品的音乐分析不仅是必要的更是必需的。

一、音乐分析在声乐教学中的必要性

一提起对演唱作品进行分析,声乐教育者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对歌曲或演唱作品的歌词声韵进行分析。这当然是演唱歌曲所必需的,但我们还需要知道这首歌曲的结构、分句、风格,咏叹调在剧情发展过程中的地位等问题。光有好的声音是演唱的基础,但如果对作品本身的问题没有很好的分析研究,就容易使音乐的整体缺乏立体感、层次感和结构感。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它不像美术、建筑等艺术,结构是存在于时间过程之中的,如果对音乐作品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关系没有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研究,那么演唱的整体效果就很难构成一个完美的空间结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音乐分析对于声乐演唱和声乐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在声乐教学中强调对作品的音乐分析可以提高学生应对新作品的能力。因为演唱中的声音处理必须建立在对作品的分析上。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处理歌曲可以避免学生毕业后只会演唱教师指导过的作品的现象,从本质上提高声乐教学的质量。

二、声乐教学中音乐分析的内容

声乐教学中的音乐分析与作曲理论研究中的音乐分析不完全相同。在声乐教学中,音乐分析主要是与声乐的空间结构构建相关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结构分析

说起结构分析,人们首先会想到曲式分析。在声乐教学中,曲式分析虽然也是必然的,但它的要求却截然不同。比如当分析一首歌曲是三段式时,它就对声音的形象处理提供了依据和要求。因为在再现三段式中,第三段从音乐形态上来看与第一段相同,但其音乐意义却不同。再现段不是第一段的静止重复,而是音乐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再加上速度、伴奏等方面的因素,会在声音的色彩、亮度、力度、演唱的情绪方面产生不同的要求。如果对三段式没有这样一个逻辑性的认识,演唱者就会机械地处理首尾相同的两段,这样显然不利于很好地诠释作品。对音乐段落内部结构的分析也对作品的演唱有很大的影响。比如乐段内各乐句的关系、乐句的起迄等等,都对声音的形象有直接的影响。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演唱者在处理两个或多个相同的乐句时的呆板或缺乏逻辑。如果对乐曲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对这样几个相同的乐句就可能采用更加合理的变化处理。再比如在许多歌词的结构和旋律的结构不一致的地方,只有经过细心的分析才可能正确断句。而这些细节对声音的表现力有着直接的影响。结构分析还包括更广泛的内容,在演唱组歌、套曲、清唱剧、歌剧作品中的选段时,这一点就十分重要。比如一段歌剧的咏叹调,你只分析咏叹调本身的结构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需分析整部歌剧的结构及情节发展的脉络,然后分析所演唱的咏叹调在这一过程中的阶段,咏叹调主人公在整个人物关系结构网中所处的位置等等。比如马勒的《大地之歌》第一乐章是一首歌咏人世悲愁的男高音饮酒歌,歌词源自李白的《悲歌行》。马勒改写的歌词为:“金杯中的美酒且不要饮,先让我来唱歌,请你倾听!我歌唱惊心动魄的忧愁之歌。当忧患临近,灵魂的花同里野草丛生,欢乐的歌已沉寂不可闻。生和死都是一片幽瞑!”。毫无疑问,“悲”是该段音乐的主要情绪。但作为一部大型音乐作品的第一首,无论从整体结构不是上从情感结构上来看,其悲都不能达到顶点,因此,在处理这一段的悲时就会获得比较好的把握。当然,从内容上来分析,这段歌词虽有因孤独而形成的悲,但也有诗人一种曲高和寡、知音难觅的意思,还有一点看破红尘,向往宁静的意思在里面。但从整体结构上来把握是保证情绪演绎恰如其分的重要保证。结构分析对声乐演唱质量的影响是间接和潜在的,但却是完美的演唱所必需的。声乐教师在处理歌曲时,当技术问题解决后,对歌曲演唱整体的处理主要放在结构上,比如乐段的情绪及不同乐段之间的对比;每个乐句的走向、各乐句之间的关系与衔接等等。此外,结构分析还可能涉及到作品的音色布局、力度逻辑、高潮起落等因素。

(二)、风格分析

不同的音乐作品总给人造成某些不同的听觉与情感体验,任何作品都会在呈示的过程中以某种特定的风格特征呈现。作为演唱者,一个重要的表现目的是忠实作品的自身风格。人们常说某某人演唱的味道很对,这很大程度上是说演唱的风格把握得很准确。如果说结构分析关注的往往是作品内部的组织逻辑,那么风格分析总是关注作品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这一点对于声乐教学和演唱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演唱最本质的属性是演唱者和欣赏者之间的一种信息流通活动。著名未来学学者托夫勒在他的《科学和变化》一文中曾说过:“在当代西方文明中得到最高发展的技巧之一就是拆零,即把问题分解成尽可能小的一些部分。我们非常擅长此技,以致我们竞时常忘记把这些细部重新装到一起。” 结构分析方法就是“拆零”,也就是将一首音乐作品的分解成乐段、乐句、乐节等等进行演唱的处理。而风格分析则是对音乐作品的整体面貌进行分析研究。我们知道,任何一部音乐作品的音乐语言的组织、音乐风格的形成,必然有其外部联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总是和作曲家个人的世界观、艺术观、艺术趣味,以及音乐语言创造方面的天赋相联系;第二,总是和作品产生的社会生活背景、其他文化艺术形式及美学思潮的演变相联系。影响音乐作品风格的外部因素非常多,作为声乐教学中的风格分析没有必要做到如此全面,主要应从以下几个具体的方面加以分析:

1、确定作品的时代风格。比如是古典的、浪漫的还是现代的;

2、确定作品的地域风格;

3、作品整体的调式风格。比如要确定其调式风格是民族的还是西洋的、是哪个民族的;

4、钢琴伴奏的和声风格。分析它是传统功能和声还是现代的非功能和声。

5、旋律结构风格。比如旋律音程的特点、变化音的特征、分句的特点、装饰音的规律等等。

(三)、背景分析

这一部分在目前的声乐教学中应该说是做得比较好的。所谓背景分析就分析与音乐作品间接相关的历史人文背景。这一点对于大型作品特别是歌剧的演唱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要了解歌剧作品的作曲家,因为作曲家的生平蕴含着复杂的人生经历,许多伟大的作品都是作曲家在命运之路上艰难地跋涉时的情感产物;了解歌剧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当时演出时的盛况;分析角色主要的唱段;唱段表现的戏剧情节、感情冲突和环境氛围等等。这样的分析可以使演唱具有一种历史感,可以在对作品背景了解的基础上使演唱者产生理性的情感共鸣,从而获得更好的演唱效果。

歌曲是音乐和文学的结合,对作品的文学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每一位诠释歌曲的音乐家的目标都是要反映和再创作曲家从歌词自身所激发出的最初的冲动。歌词赋予歌曲以色彩。歌曲的颜色,歌词的意象,必须被歌者通过内心的幻想画在每一个细节上,这样音乐作品内在的特性、情绪和精神才有可能被反映在演唱者再创作所营造的气氛当中。而要完成这些,就必须对歌词进行深入的内容分析,而不是仅仅关注它们的读音、声韵、开口闭口等因素。每一首歌曲都包含着歌者所营造的一种情绪和一种气氛。每一首歌都有一种情绪和一种气氛。拿现在已知的著名的中国作品来讲,已涉及唐诗宋词中的诸多作家,元代及明清的诗词作者,以及近现代的刘半农、徐志摩、田汉、光未然等作家。外国歌曲、清唱剧和各剧种所涉及的体裁有诗、剧本、小说、神话、史诗等。涉及的作家从英国的莎士比亚到法国的戈帝埃、魏尔伦,从德国的歌德、席勒、海涅到俄国的普希金、托尔斯泰,还有《圣经》中的故事、赞美诗、经文歌等也都进入了声乐文献。这就要求我们的声乐老师不能仅仅满足于把歌词的正确读音教给学生,不要对文歌词的作者、时代、社会背景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具有这样才有能力给学生讲清楚,才能使学生了解作品所在的整个时代风格,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表现作品的分寸。

三、声乐教学中音乐分析的步骤

在声乐教学中,对所演唱的作品进行分析可以依据以下步骤进行:

(一)、背景分析

包括作曲的时代、风格、技法特点;作品的创作时代、地点;作品产生时代的文化思潮;作品在音乐史上及作曲家本人创作中的地位;歌词分析。

(二)、结构分析

包括作品的曲式;内部的段、句、节之间的划分与关系;句势与走向;如果是歌剧等大型作品,还应分析整体的戏剧结构及音乐结构,以及戏剧结构与音乐结构的重合与交错;高潮的酝酿形成等等。

(三)、风格分析

主要包括时代风格;作曲家风格;体裁风格;调式风格;和声风格;旋律风格等等。

当然,这些分析并不一定要以严格的先后顺序进行。但是老师应该设立一个明确的分析步骤,养成一个良好的教学习惯。这样做可以使声乐教学更加科学化。因为声乐教学往往建立在个人体验基础上的教学法或者建立在直接模仿基础上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法应当说是有其合理的部分的,比如不少歌唱大师在讲述其歌唱方法时,主要就是描述其个人的内在体验,而许多老师也一直使用模仿的教学方法。不可否认,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乏成功的例子,但它同时是一种非常容易误导学生的感性教学法,其成功率和失败率相差无几。而步骤化的教学模式可以在兼顾因材施教的前提上保持教学的稳定性,提高声乐教学的质量。

四、声乐教学中音乐分析的意义

在声乐教学中注重对所演唱作品的音乐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在声乐教学中,教师经常会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声音本身上,而常会忽略对所演唱的作品本身的分析。由于声音处理的依据和基础要建立在对作品的分析理解之上,因此只关注声音本身的声乐教学会使演唱的整体结构缺乏逻辑性。因此,只有把声音处理置于音乐分析的基础之上,才能使歌曲的演唱处理富于逻辑。

第二,如前所述,声乐教学中的经验式教学方法容易使教学过程变得随意,这样的方式不利于声乐教学的科学化。

最后,注重声乐教学中的音乐分析,可以使教师从更多的方面去启发学生高质量地完成作品的诠释。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使学习获得一种可持续的音乐作品处理方法,避免学生毕业后只会演唱教师指导过的作品的现象。从而提高声乐教学质量。

当然,声乐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强调声乐教学中音乐分析的地位并不是要否认技能技巧训练的重要性。而是要在声音训练的基础上加强理论学习,以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目的。理论知识修养是源泉,科学实践锻炼是关键,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及兴趣,使学生的认识从局部到整体,从感性到理性,使他们有理可依,有规可循。

责任编辑:陈达波

参考文献:

[1]邹本初.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6.[2]李维渤.西洋声乐发展概略[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3]邹长海.歌唱心理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1993,5.[4]彭莉佳.嗓音的科学训练与保健[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1.

第二篇:舞蹈动律在声乐教学中的意义

舞蹈律动在声乐教学中的意义

聂跃军

内容摘要:舞蹈有形而无声,音乐有声而无形。在声乐教学中将舞蹈律动与歌曲特性进行有机融合,声乐教学课堂就不会抽象,表现形式会因视觉和听觉的相互作用而丰富,身体律动与声音相结合会因表现更为直观而具体,教学效果会因声音表现的具象化而提高。本文以舞蹈动作为切入点来诠释身体律动对声乐教学的作用和意义。

关 键 词:舞蹈动律 声乐教学 作用与意义

舞蹈属于视觉艺术,有形而无声;声乐属于听觉艺术,有声而无形,但同样凭借自身肢体和器官的作为表现手段和表现工具,来表达人类的思想感情。在声乐教学中如果能够恰当借用舞蹈肢体语汇来表现或诠释抽象的声音感觉,必将对声乐教学起到促进作用,将舞蹈律动与歌曲特性进行有机融合,声乐教学课堂就不会抽象,表现形式会因视觉和听觉的相互相成而更为丰富,教学效果会因声音表现的具象化而提高。故此,在声乐教学中恰当借助舞蹈律动的直观表现形式,将会对教学效果起到促进作用,将舞蹈律动融入声乐教学对推进教学改革必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舞蹈律动对声乐教学可起到辅助作用

舞蹈是视觉艺术,舞蹈是以肢体作为表现工具,在动静流动之间形成无穷尽的造型变化,以此作为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舞蹈动律是肢体语言的基础,它根据思想情态和音乐节奏而发生潜意识的、反复的肢体运动,从而形成有规律的动作模式。

声乐是听觉艺术,声乐是用人声唱出的带有语言的音乐,也称为艺术歌唱。声乐是运用艺术化的歌唱语言与科学化的艺术嗓音相结合,塑造出鲜明生动,悦耳动听的听觉形象,来表现语意高度凝炼的歌词以及典型化、情感化的旋律音调,借以抒发思想感情并进行二度创作的一门音乐表演艺术。

(一)将舞蹈动律纳入声乐教学便于学生更能准确把握演唱作品风格特点。要准确表现一个艺术作品,首先就需要了解这个作品的创作环境、民族类型、风

格特色等作品背景。由于舞蹈的动作造型直观表现的特性,不同风格的作品必定有不同的动作体现。教师在讲解作品背景时除了语言表达之外,适当再加上肢体动作。就如:对于表现蒙古族的歌曲作品,就要清楚这是一个草原上的马背民族,在让学生想象那种身处辽阔大草原上纵马奔腾的感觉时,所产生的自然而然的,又具有明显民族风格特点的身体律动,让那种辽阔心境和纵马驰骋的情景,在身体律动和歌曲演唱中

(二)将舞蹈动律纳入声乐教学可将抽象的听觉感觉转换为直观的动作感觉。在声乐教学中除了语言讲解、示范模仿之外,在纳入舞蹈肢体动作和风格特点韵律的内容,适当将舞蹈动律与歌曲韵律相结合,从直观视觉方面进行展示和表现,促使学生便于进一步把握表现作品内涵。

舞蹈和声乐同样运用身体作为表现工具,来塑造视听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在声乐教学中老师们往往会专注于单一听觉方面的要求,而忽略肢体律动对声音表现的所能产生辅助作用,致使教学手段及方式方法的一定程度上存在局限性。

二、舞蹈律动对声乐教学具有强化感情表达的作用

歌唱的本质是人类思想情感的表现,它以歌声为主要手段,表达人的内心情感,演唱者通过运用熟练的发声技巧,以真挚的情感、优美的声音生动地表达声乐作品的思想内容来感染对象,引起感情共鸣。在古代唱论中就非常注重对情感的要求。清《乐府传声》中写道:“唱曲之法,不但声之宜讲,而得之情尤重。……唱者不得其情,则邪正不分,悲喜无别。即声音绝妙,而与曲词相背,不但不能动人,反令听者索然无味矣。”文中指出,唱曲一定要唱情,否则即使声音再美妙也不会让听者感动。所以没有情感的演唱,即使有好的声音条件和高超的发声技巧,也会使人感到这只是在卖弄声音和技巧而已。要想把“歌”唱好的关键还是要以情带声,“情真歌亦美,音美情更真”。

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声乐演唱,是由“声”与“情”的高度融合来体现艺术审美感情的。“声”与“情”在艺术表现中作为统一的表现整体,其中“情”是起主要作用的,“声”是传情的手段,也是传情的保证。脱离开“声”与“情”的内在联系,孤立强调某一方面,将很难达到理想的歌唱艺术效果。由此可见,正确把握歌曲演唱中的情感表达,是歌唱的源泉和基础,是声乐教学的重中之重。

“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歌和舞都是人类生产生活发展过程中感情表现的产物。在声乐教学中有意识地将舞蹈动律融入歌唱表演中,会促使学生尽快身体力行地投入作品、感受作品,从而准确表现作品。

由于舞蹈肢体运动造型的特性,在动作运动变化的同时,使人很自然地就会融入某种感情状态中。艺术家在表演时,舞蹈律动一旦与音乐动律相结合,进而逐渐统一和谐,这时情感状态自然会融入其中,在自我投入的体验和表现的同时,也感染了听众,这样的演唱就是最成功的。

然而我们的教学对象----大学生们,毕竟他们的经历和体验太少,要真正理解歌曲意境内涵是有很多障碍,要去表现一些深度的作品还是有一定困难的。不过相信通过舞蹈风格特点律动的融入,学生在身体律动中演唱必定能更好的表现作品情感和风格特色。所以舞蹈律动对声乐教学必定会起到情感表达的作用。

三、舞蹈律动对声乐教学可起到丰富课堂内容的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识本身是很有吸引力的,然而,一些呆板教学方式却往往会激发学生与生俱来的或者是潜意识里就存在的逆反心理,这是当今大学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所普遍存在的问题。作为声乐专业的课堂教学,艺术科目的性质本身本应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然而,传统教学方式、呆板的教学方法、单一的教学内容,让本来身体嗓音条件一般,对专业知识积累浅薄的这类学生对专业丧失信心。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一个作品的成熟演唱,在学习阶段必定会经过无数次的重复,无数的重复是枯燥的,枯燥的学习过程在与单一的教学方法邂逅时,会给本来对艺术缺乏执着追求的当代大学生产生浮躁心理,让声乐教学的严谨要求面临着更多的挑战。有人说“天才是无数次重复而产生的可能结果”。要吸引学生有兴趣并真正投入到这种“无数次重复”的学习过程中,更何况需面对所有学生,其难度可想而知。解决唯有一法:即改变教学方法,拓展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课堂。

舞蹈和声乐虽然同样利用身体条件作为表现工具,但又有视觉和听觉的区别,如果我们能够将其二者有机结合,不但能拓展声乐教学内容,又能丰富声乐课堂。改变和创新是促进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唯一途径,也是学校教育改革 3 的主导思想。

声乐教学一旦融入了舞蹈的律动元素,以歌伴舞、以舞伴歌、边歌边舞,歌和舞相互作用,声音与肢体的整体或局部的造型及律动,所形成的由里到外的、立体的、完整的一种表现形态。将造型艺术、试听感觉、节奏律动等等相关的知识贯穿在作品表现这一目标上,教学课堂将不再单一和呆板。身体律动与动作造型在一定程度能够弥补学生声音把握的欠缺,让其找到演唱的自信,提高学习的兴趣,在大大丰富了课堂内容的同时,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参与,学生们在融洽且快乐的气氛中学习到更多的专业知识。

四、舞蹈律动对推动声乐教学的发展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舞蹈律动是根据音乐节奏的跳动,有规律的运动。这种规律又包括艺术心理的感情运动规律和艺术心理的审美规律。从理论定义的角度出发,虽然声乐是音乐与语言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但从表现和使用的功能角度来看,我们在表现作品时不可能只单一给对象声音感受,就从字面解释“演唱”二字,演是首位,唱居次之,合二为一,故为演唱。表演和歌唱是统一体,表演涵括了内在情感和外在表现,由里至外、由外至里,声音和动作、节奏和律动均是演唱成功与否的关键,同时也是声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声乐教学并非是独立存在个体,他需要更多知识的支撑,舞蹈律动也是其中最直接的构成部分。

随着艺术专业分科愈趋细化,声乐专业也存在盲目强调“专业” 教学的状况,然而,面对日益普及的大众化艺术教育的社会需求,我们是否应该再次重新审视我们的声乐教学,我们传统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及教学目标。总之,从舞蹈律动的角度出发来推动声乐教学改革,只是艺术教学改革的很微小的一方面。但从教学改革的根本出发点上我们还有许多命题需要面对,许多实际问题还需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但不容否认的是,舞蹈律动与声乐教学相互所能产生的积极作用是不容质疑事实,其现实意义也就明显其中了。舞蹈律动在声乐教学的意义作为一个命题单独提出的目的,只是以期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要真正推进声乐教学改革和科学发展,还需要声乐教学的所有参与者不懈的探索和总结,让舞蹈与音乐以及其他学科真正相融相依、相辅相成,各种艺术元素的完美结合给人类带来更多的艺术享受。

参考文献:

(1)吕艺生 《舞蹈学导论》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9(2)江心《舞蹈知识100问》华乐出版社 2001.7(3)隆荫培 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79.4(4)

第三篇:学前教育声乐教学的意义

学前教育声乐教学的意义

音乐教育可以让我们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音乐教育的的学习中,学习音乐不会让孩子成为一种负担或功利,而是全心身地投入到音乐的无限世界中来,用他们肢体、语言、乐器自由等方式表达抒发内心世界。当音乐成为孩子自身的需求,孩子对乐理、乐感、表演、演奏以及语言文化的掌握自然轻松快速,而且根深蒂固。

一、音乐教育具有的创造性,有利于幼儿创造性的发展

幼儿的思想因为还尚未受到社会的影响而定型,他们对音乐具有天然的感知度与创造性。在看到一幅图画后,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用音乐去表达,通过简单的乐器去演奏,使孩子也从事艺术家的工作,用音乐去挖掘、去创作、去发挥想像力。当没有乐器时,他们能用手、脚、筷子、报纸等代替音乐进行演奏,充分体现对乐器的创造性。音乐教育同时强调了创造精神是可以塑造的,例如孩子会去模仿不同的声音,用肢体随意的拍打或弹奏,尤其是一群孩子聚在一起,一部动人的交响乐本能的自然的就在孩子们中诞生了。音乐的即兴创作性又为孩子的发展增添的创新性。有时我们放一段音乐,用图画来表示我们听到的音乐图景,比如当听到流水的声音时宝宝可能线,也可能画的是他们最新欢的动物,也可能什么都没有,这时我们就培养了孩子对感知到的东西的图像表达能力。即让孩子开开心心的参加了音乐活动,有提高了孩子的理解力与表达力。

二、音乐教育因其丰富的形式,有利于幼儿综合能力的养成

音乐教育以其丰富的形式,使孩子们摆脱传统的琴凳琴弦的束缚,也不再是被动的聆听,让孩子轻松的进入创造与表达的音乐学习阶段,使孩子不再一味的被动固化学习,更多的自己去创造演绎。合唱可以让他们早早的学会在群体中与人协调合作,通过各种不同的活动可以让孩子们学会服从,培养领导力与被领导等技能。在玩的过程之中既感知了音乐,又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增强合作意识与协调能力。

三、幼儿音乐教育促进幼儿的发展的同时有利于促进社会性的发展

幼儿音乐教育作为启蒙教育的形式之一,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未来孩子的成长轨迹。梁启超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由此可见,幼儿的健康思想的养成对于未来在人生中所扮演的角色起着关键的作用。我们需要对音乐教育的作用引起重视。以一种开放的,个性化的教育模式吸引孩子主动自主的去学习,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同时也让老师从单纯的教育中解脱出来,让其不再只是单纯的授业者,一味的传授,同时也让其成为参与者,引导与接受孩子的创造。

综上所述,利用音乐的娱乐性参与性的特点引导音乐教育在幼儿阶段的学习。在学习与生活中,充分的把音乐教育融入于愉快的音乐体验、音乐表达与音乐创造之中,学得愉快,学有所得。让幼儿在愉快的、活泼的、健康的、富有艺术性的、创造性等特点的教育活动中接受教育,让音乐教育在一种寓教于娱乐之中的氛围下成为幼儿教育实施的有效手段,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丰富精神生活,使性格活泼开朗。同时使德、智、体、美等方面同时受到教育。(本文作者:张红革 单位:北华大学师范分院学前教育系)

第四篇:《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教学案例分析

《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教学案例分析

设计理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一句至理名言。本教学活动设计力图使学生了解音乐的速度与音乐所表达的情绪、情感密切的关系。通过师生间相互的交流合作,利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同一首歌曲或乐曲,如果使用不同的速度来进行演奏(演唱),就会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它所表达的情绪、情感也会有很大的区别,甚至是天壤之别。

活动目标

1、节奏训练,让学生感受节奏的魅力。

2、欣赏朝鲜歌剧《卖花姑娘》的《春天年年到人间》,利用四三拍速度的变化,体会了解情绪与速度的关系。

3、了解速度的概念,分析不同情感所使用的不同速度。

活动准备

1、把全班分成三个小组。

2、课前请同学们看一部电影冯小刚导演的《大腕》。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活跃气氛.节奏训练

“同学们,今天老师跟大家做个游戏,如果一拍一个字,那么我们拍手叫李明,应该怎样拍啊?”(同学们可以打出”xx”的节奏。)“如果我们一起叫王亚楠,大家说应该怎么拍啊?”(同学们会打出两种节奏,教师做示范,由同学们判断,“xxx”“xxx”同学们会选第一种。)“大家做的很好,如果用拍手的方式叫上官文慧又应该怎么拍呢?”(同学们又会很积极的打出“xxxx”的节奏。)(老师打xxx的节奏)“请叫这个名字的同学举手,好的,三个字名字的同学反应很快。”(用同样方法做另外两种节奏反复训练,使学生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可以用耳朵辨别三种不同节奏型。)“接下来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去„打人'吧,我们先来„打'李明,当然是用拍手的方法,大家要在心里非常平稳地默念他的名字,注意一定要平稳不能忽快忽慢,好吗?我们一起打三遍。”(同样方法训练另外两种节奏型,使学生平稳的掌握三种节奏型,按照课前分好的三个组,每一组打一种节奏型,也可以先从两种节奏入手,把两种节奏训练好,在加入第三种节奏,最终形成三声部的和声。)

二、播放范例.组织交流.掌握理论

1、“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看一部名叫《大腕》的电影,同学们都看了吗?有什么感想呀?”“老师,影片特别搞笑,有一段......”(同学们马上交流起不同片段)“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电影的一个片段,大家想不想一起看一下呀?”(课堂气氛很活跃,为同学们播放片段,是男主角为拉广告赞助将哀乐进行曲改变了速度,变为欢乐进行曲,同学们看后哈哈大笑。)

2、“好,同学们,老师要问答大家,歌剧在世界上哪个国家最著名?”(同学们回答:„美国、意大利等等')“对,意大利的歌剧最著名,那么,中国的歌剧有哪些?同学们知道吗?”(《洪湖赤卫队》《白毛女》《江姐》《党的女儿》等)“很好,同学们的知识很丰富,今天给大家介绍一部朝鲜歌剧《卖花姑娘》,其中有一首《春天年年到人间》的插曲,在我们课本的第21页。同学们你们的眼中春天是什么样的呀?”(鲜花盛开的、万紫千红的、朝气蓬勃的等)“对,是美丽的春天,下面我们倾听一首《春天年年到人间》,一起感受这首作品里的春天是什么样的。”(播放歌曲,同学们认真倾听是悲伤的、辛酸的)“是的,这部歌剧的故事情节是在描述朝鲜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时期,哲勇一家不幸的遭遇,刻画女主人花妮上街卖花的形象。春天是美的,但这首歌里的春天是悲伤的,同学们如果老师这样演唱,大家来听一下。”(教师将原来的中三变成快三演唱,)“如果老师这样唱大家觉得对吗?”(同学们说不对,老师改变了歌曲本身的速度,连作品的原意也改变了,不悲伤,反而很欢快)。“是的,三拍子的强弱规律有着旋转、摇曳的律动,天生就有舞蹈的性质,表现一些轻巧、优美、诙谐、田园、安详的气氛和情感是比较理想的选择。但是,同样都是三拍子,改变速度就把一首作品完全改变了,同一首歌曲或乐曲,如果使用不同的速度来进行演奏(演唱),就会有不同的音乐形象,它所表达的情绪、情感也会有很大的区别,甚至是天壤之别。所以,我们无论在演奏(唱)任何音乐作品时,都要仔细看清楚乐曲的速度要求,不但要注意基本速度,还要注意变化的速度,切不可掉以轻心,将音乐的速度随意改变,而引起音乐形象和情绪的扭曲。尊重作者真实的创作意图是我们进行音乐演绎的基本依据,只有按照作品的要求进行演奏(唱),才能获得良好的演出效果。同学们速度就是音进行的快慢,说得更确切些,就是节拍单位律动的频率。速度在音乐中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因为各个音乐形象的特点都是或多或少与进行的一定速度相关,为了表现不同的情感和场面,需要配合不同的速度和力度,才能完整地塑出准确的音乐形象。”(同学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三、拓展加强.知识抢答.深化主题

3、“好的,同学们下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不同情绪所要的速度,大家说在我们身边都有哪些情感啊?”(同学们踊跃发言,课堂气氛很活跃,„热烈、欢快、活泼、欢庆、愉快、快活、高兴……')“如果情绪本身就有一种向上、愉悦,使人振奋的因素,大家说因该是什么速度啊?”(它就要求速度要稍快,以表达高兴的情绪;)“那么,沉痛、悲伤、忧郁、沉重、肃穆、回忆、柔和、悲痛、平静……等等情感呢?”(它种情绪就要求速度要稍慢,以体现压抑的情绪;)“还有一些情绪,如温柔、抒情、舒展、甜美、优雅、如歌的、诙谐、赞颂、亲切、流畅……,”(这些情绪就适宜使用中等速度来表现);“所以如果将一首欢快乐曲的速度放慢两倍来演奏,那么它就会失去欢快的情绪而变得深沉,或是忧郁、悲伤;同样,如果将一首缓慢、沉重的哀乐用加快两倍的的速度来演奏,那么它就不再悲痛,而是变得跳跃、欢快,与原来的情绪截然相反。”

4、“下面让我们进行一场知识抢答比赛,我们有三组同学,大家听到题目之后先商量一下,然后每组派一名代表,看哪个队可以又快又准确的回答问题,问题是多选题必须答对所有答案才算获胜,下面是第一个问题:

(1)、下列描述正确的有:(ABCD)

A.欢快的情绪一般用较快速的音乐表现。

B.慢速的音乐用来表达沉重、悲伤的情绪。

C.演奏音乐一定要依照作者的原速度进行,否则就会面目全非。

D.速度与力度一样是表现音乐情感的重要手段。

(2)、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CD)

A.作曲家标记出的力度、速度变化,在演奏中要尽可能保持原样。

B.在演唱歌曲时,虚词要唱重,实词要唱轻。

C.切分节奏要突出切分音的重音。

D.在演唱歌曲时,要突出重点词。

同学们都能够积极抢答问题很好,看来同学们也已经掌握了速度与情感的变化,今天老师跟大家做了节奏的训练,同时还介绍了一首《春天年年到人间》的歌曲,还与同学们共同分析了不同情感与速度的关系,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不同情感时,也希望同学们可以利用这节课的知识,欣赏不同节奏的音乐来调节我们的心情,今天的课到这里,下课!” 案例评述

本活动设计把游戏和电影片段引入课堂教学,同学们由课前影片的欣赏开始,在笑声中感受到了速度与情感的变化,课堂教学教师采用奥尔夫教学法对节奏的进行训练,并利用生活中的小事例做节奏的训练,并非打节奏就是教师打一遍,学生机械的学打,使学生在游戏中,自然掌握三种不同的节奏型。整个过程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兴趣是盎然的,学生充满了学习积极性,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理念。

第五篇:小学音乐声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长期以来,音乐艺术和情感的关系,以及情感培养在音乐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一直是音乐理论界和音乐教育界颇有争议的问题之一。作为一个音乐教师,必须面对这个问题,清楚地了解音乐艺术与情感的关系,否则将无法很好地完成音乐教学任务。

一、情感在音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情感是包括音乐在内的任何艺术的组成部分,古语曰“诗言志,歌咏言”。这已明确指出了情感在音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我们认为,任何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任何艺术都以自己特定的形式和技巧更集中更强烈地反映生活。当然也通过特定的形式和更集中更强烈地表现人在生活中的情感。因此,情感与形式在任何艺术中都是固有的、内在的、不可缺少的成份。从声乐作品来说,如果演唱者只有激情,而没有扎实的歌唱技能技巧,那么,即使演唱者对作品形式所含的内在的情感理解和体会得再深,也无法充分地表现出来。相反,如果演唱者只掌握了表现作品形式的娴熟的技巧,而没有情感,只能象钟摆一样机械地表达作品的形式含义,那么演唱是乏味的,难以打动听众的。

从这一观点出发,我们认为,在声乐教学中,技能技巧的训练和情感培养是同样重要的,相辅相成的。这两方面在音乐教学中都应有自己的位置,都应作为教学的内容。在少儿声乐教学中都应有自己位置,都应作为教学的内容。在少儿声乐教学过程中尤其如此。因为,少年儿童在声乐的表现艺术形式的技能技巧方面还在初步的学习和训练阶段,而他们的情感还需在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下逐步形成丰富。但是,在当前音乐歌唱教学中,人们往往注重对少年儿童在歌曲作品的艺术形式的技能技巧方面的训练,而忽视了表现音乐作品的内在意蕴的不可缺少的情感培养。

二、如何在少儿声乐教学活动中培养情感 心理学告诉我们,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它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被人们称为高级情感的道德感,理智感和审美感在人的情感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它们是在社会实践中和教育条件下形成的,往往紧密地交织在一起,这些情感交织而成的综合体就是情操。对音乐教育工作者来说,就是要在音乐教育活动中一方面通过音乐的特有教育功能,培养和促进学习者的情感和情操;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和促进他们的情感和情操来深刻、完美地理解和表现所学习和演唱的音乐作品的艺术意蕴,这两方面也是相辅相成的。那么,如何在音乐课中的声乐教学活动中来培养少年儿童的情感呢?

首先,我们必须从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出发来考虑。少年儿童的年龄小、阅历浅、生活经验不丰富,情感内容较单薄、他们的道德感、理智感和审美感都处于形成阶段。因此,我们必须结合教学内容,采取各种适合教学内容,采用各种适合的手段,从这三方面同时来培养和促进。

根据我长期的音乐教学活动经验,以下一些手段进行“情感培养”效果较好。

1、通过讲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诠释作品的内容底蕴来激发学生的情感。

音乐作品如同其它任何的艺术作品,都具有其之所以产生的生活情感的底蕴。因此,它们或多或少都打上了时代精神的烙印。但是,少年儿童受到生活经历的限制,有时很难理解和体会作品所要表现的情感。即使作品的固有艺术形式(调性、节奏等)已是很大程度上预先提供了作品所要的表现作为情感外部表现的情绪的可能性,既使学生已掌握了展现这种艺术形式所需的技能技巧,如果他们缺乏产生特定情感的生活体验,还没有真正理解和展现作品深刻情感的话,也是不能把作品的内在情感充分地表现出来。例如,我曾教唱聂耳创作的《卖报歌》时,由于今天的少年儿童过着幸福的生活,不了解、也不可能体验解放前报童的痛苦生活,因此,他们把“啦、啦、啦”的村词唱得轻松、跳跃,表现了一种欢快、明亮的情绪,而不能把作品所蕴含的对报童的同情心表现出来,达不到作品所具有的特定的艺术感染力。这是,我就给同学们介绍了这首歌的来历和历史背景,告诉他们,这首歌是聂耳和安娥在1934年为一个名叫小毛头的报童创作的。作者在这首歌中表达了对当时很多象小毛头这样的报童的深切的同情心,为他们从早到晚,忍饥挨饿,奔走街头、兜售报纸为苦难命运呼喊不平。在这首歌曲中抒发着对报童的爱和同情,对旧社会的强烈的恨和抗议。这样,大大地激发了同学的情感,很快他们在情感上很投入地演唱,达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2、通过教师有感情的范唱和表演,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音乐课中,教师的情感无疑是影响学生从多因素中最积极、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教师通过独特的音乐艺术手段,以自己的道德情感、理智情感和审美情感来唤起同学心灵中情感的共鸣。情感教育过程,如同其他教育活动一样是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整个情感教育过程也是学生审美的过程,他们在老师的启发指导带领下,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去进行想象性再创造的过程,使自己的各种审美心理要素进入十分活跃的活动状态。当学生在老师的审美诱导下产生不可遏制的审美期待时,就会自觉地调动自身的感知、理智、想象、情感、理解等审美的心理要素。因此,教师在声乐教学中有感情的范唱,有助与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准确理解和表现、也有助于提高他们歌唱学习的兴趣。

3、创设情境,通过特定的情感氛围来强化学生情感。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常用“以情带声,声情并茂”这一话来启发指导学生歌唱。为了使学生产生这个“情”,教师必须利用一切机会抓住特定的情感氛围,来强化学生的情感教育,让他们在真实的生活的情感氛围中,直接体验特定的情感。

在新歌教学这一环节中,我运用电教手段揭示教材内容,并自己拍摄MTV带,请校合唱队的一位男同学,扮成四川当地某一少数民族儿童,在吴山树林中迎着太阳边唱边跳,通过这一组生动的电视画面,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促进对歌曲的的理解与感受,提高学生对学唱这首歌的兴趣。

我把整个教学过程都环绕这一主线,那就是:以境带情,以情带声,陶冶情操,有意识地创设歌唱教学高潮,引起学生们的情感共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总之,我们在音乐声乐教学活动中,必须在教授学生的歌唱技能技巧的同时,注重“情感教学”,利用课堂教学的集体活动形式,采用情趣盎然的审美方式,接受情感信息来受到潜移默化的情感教育和审美熏陶。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得到美的享受和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只有当教师与学生的情感真正的投入,才会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下载略论音乐分析在声乐教学中的意义word格式文档
下载略论音乐分析在声乐教学中的意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音乐声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让学生尽情歌唱 我从事小学音乐教学以来,对学生的音乐课堂学习效果有所感悟。发现部分学生对所学歌曲并没有很好地掌握,有明显的走调、忘词、吐字不清晰、歌声缺乏气息的支持......

    小学音乐教学中关于声乐教学探索论文

    摘要:声乐教学是一门讲究系统性、实践性强大的学科。尤其是小学音乐教学中针对声乐知识根基的铺垫打造和培养,是整个声乐学习和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因此,声乐教学中针对小学生的......

    辩证法在声乐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摘要:做任何事情都要把握好度,只有这样才能符合事物的规律,取得应有的效果,声乐教学也不例外,同样得遵循事物的规律把握好度,辨证法在声乐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辨证法;声乐......

    声乐教学训练中音色塑造方式分析

    声乐教学训练中音色塑造方式分析 【摘要】音色是辨识声乐演唱者最为重要,也最为直接的方式之一,所谓闻其声而知其人也。本文将针对声乐教学训练中音色塑造的重要因素进行详细......

    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模版]

    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 音乐的速度与音乐所表达的情绪、情感有密切的关系,我们用来形容情感、情绪的词句,如热烈、欢快、活泼、欢庆、愉快、快活、高兴……等等,这种情绪本身......

    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在常规教学中的不断深入,随着“课改”在常规教学中的开展,多媒体技术作为一个全新的教育手段,正出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它......

    比喻教学法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比喻教学法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内容摘要]比喻教学法在声乐教学中有广泛的应用。本文分析了比喻教学法的生理心理学原理,教育学基础,探讨了比喻教学法在声乐教学各方面的运用......

    浅谈朗诵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目 录 一、前言 ............................................................... 1 二、朗诵与声乐辩证关系 ................................................. 1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