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体验磨练乐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初步探索

时间:2019-05-12 23:35: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音体验磨练乐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初步探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音体验磨练乐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初步探索》。

第一篇:小学音体验磨练乐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初步探索

小学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初步探索

小学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初步探索

张然玲

花山中心学校

zhangranling@126.com 【摘要】多媒体信息网络的情境性完全可以启发、引导学生进行独立自主或合作的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和自由度,发展他们的个性潜能和聪明才智。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欣赏美、想象美的能力,也特别有助于发展他们的创造美。

【前言】随着素质教育在常规教学中的不断深入,多媒体技术作为一个全新的教育手段,正出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它突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大大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言简易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使学习内容变枯燥为形象,图文、音视、动画栩栩如生,犹如身临其境,大大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教学视野,激发学生思维。因此,关注多媒体与音乐教学的有机整合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音乐教学

多媒体技术

整合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音乐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性

创设音乐教学情境,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心境,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注意。在音乐教学的不同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用于音乐教学的起始阶段和结束阶段,可起到愉悦审美环境,唤起审美注意,激发审美渴望;用于教学过程的各环节和教学内容的连接,能达到承上启下,培育新的审美心境,唤起新的审美注意和审美渴望;用于教学内容之中,则会使原有的审美要素,更加丰富多彩,产生更佳的宜人,感人,化人的审美效应。运用多媒体能为音乐教学创设形声兼备的音乐情境,全面增强音乐的时空效应,唤起学生的美感,提高他们欣赏美的能力。

例如:《美丽的手绢》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有表情地演唱这首歌曲,根据这首歌的这一特点,我精心设计了教学方案:通过先请学生欣赏一段用手绢当道具的录像《秧歌舞》,让学生跟着欢快的节奏扭秧歌,大大地激发学生想唱好歌的积极性。抓住了这一积极的情趣,我开始了新课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这一实践证明:教师因势利导,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尤其是用多媒体去创设丰富多彩的音乐情境,能激发学生兴趣,很好地调动参与意识,使学生“乐学”,实现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的有机整合。

二、运用多媒体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想象美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审美思维过程最基本的品质,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艺术的想象美,对发展学生个性和智慧,促进创造思维是十分可贵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有声有形的情境优势所创设的音乐意境,不仅能发展学生的艺术思维和欣赏能力,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想象美。

小学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初步探索

例如:《两只小象》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的歌曲。这首歌曲讲述了两只小象互相友好的故事。教学目标是通过乐曲的学唱,让学生了解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以培养他们想象乐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从而发展想象美的能力。我用《两只小象》的碟片通过编辑组合,配以乐曲,编制成动画,创设演示情境。上课伊始让学生模仿小动物的形象,随着悠扬的乐曲以律动的形式进入课堂,紧接着在大屏幕上呈现象的谜面,请学生猜一猜,并模仿大象走路,学生兴趣盎然,当再播放大象和小象的动画时,学生都能在我的引导下说出大象和小象的走路姿势(大象走路沉重,用四分音符表示;小象脚步轻盈,用八分音符表示;小象急跑去找朋友时,用十六分音符表示),继面学生分别模仿三种脚步,并打出节奏就不再是难点了。在充分感受歌曲、了解歌词之后,让学生看另一段动画,那就是小象找朋友。这时乐曲和画面变得轻松活泼,学生一边跟唱,一边模仿两只小象友好的动作。在十六分音符的地方让学生发挥想象,有的拍手,有的跺脚,还有的小跑„„精彩纷呈,促进他们的想象力,从而做到在玩中学、动中学和乐中学。

三、运用多媒体引导艺术创新,发展学生创造美

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实践、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我们的传统小学音乐教育,教师们往往过分强调基本音乐知识的传授和基础音乐技能的培养,看不到孩子进行创造性音乐活动的潜在本能。,阻碍了学生思维过程中的主体性和形象思维的个性化特点的培养。那么在进行音乐教育时,我认为要让学生不仅听音乐,还要通过积极的联想和想象,以及视觉、触觉去感受、去体验、去创造音乐和表现音乐。

例如教学《和风》这首歌曲时,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用欢快跳跃的声音演唱《和风》,从音乐节奏方面去感受夏天的喜悦心情,并能自编简单的动作和歌词。在上这堂课时,我将夏天的视频录象设制成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一进课堂就被野蜂飞舞,鸟儿歌唱,太阳温暖,山谷葱茏,紫罗兰开放的大自然景色所吸引,把他们带入悠闲自得、心旷神怡的审美意境之中。学生们的欢快情绪很快地被吸引而高涨起来,情不自禁随着音乐旋律表现出夏天来了欢乐舒畅的动作情境。然后,让学生进行人机交互,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选择自己最喜爱的“夏天中的一景”,通过目视、耳听、口唱,体动等多个信息通道自主学习歌词,去充分欣赏、想象和入情入境地体会歌词的意境以及作者对夏天旺盛的生命力的欢畅的心情。通过这堂课不仅培养了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活跃了他们的思维,充分发展了他们的聪明才智。

总之,实践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多媒体技术与音乐课教学的有机整合,能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它可以创设音乐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思维发散,培养学生想象美;引导艺术创新,发展学生创造美。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普及,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还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其技术的先进性,优越性,智能化将得到充分的体现。然而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技术辅助手段,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它只能与课堂教学规律及特点相适应,多种教学手段协调互补,才能体现其强大的生命力、迸发出永久的艺术魅力!【摘要】

1、《音乐新课程标准》

2、《音乐美纵横谈》 程民生等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0年2月

第二篇:小学音体验磨练乐新教材的尝试与探索

小学音乐新教材的尝试与探索

刘春媚

一、领会新课标的理念,转变音乐教学观

1、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变“指挥棒”为“引导者”。由于年龄特征、个性差异、知识层次等因素的制约,学生们对音乐的喜好千差万别。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的思想。丢掉传统教育中教师的绝对权威,洞悉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并针对他们的兴趣爱好找准教学的切入口,因势利导,将手中的“指挥棒”变成引领学生去探索美妙的音乐世界的“引路石”。

案例1:一年级教学《动物说话》的一个小片段:

师:在一个牧场里(放课件),生活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听,可爱的小鸡,它们在向我们问候呢——课件出现小鸡的声音,谁能学一学?

生:叽叽叽叽叽叽(学生将两手的食指尖儿对在一起做小鸡的小尖嘴的模样边叫边点头边向前走。) 生:叽叽叽叽(学生将两手的食指尖儿对在一起做小鸡的小尖嘴的摸样边叫边点头)

生: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学生将两手的食指尖儿对在一起做小鸡的小尖嘴的摸样边叫边点头边向前跑)

„„师:这些可爱的小鸡经常自己寻找可口的食物,有一只小鸡走到前面的草地上发现了不少的草籽,它不想独自吃,就叫起其他的小伙伴:|叽叽叽|然后,又点了点头|XX|其他的小伙伴听到它的叫声马上叫着|叽叽叽叽|叽叽叽|跑了过来与它一起来分享这些可口的食物。咱们一起演一演好吗?谁来演发现食物的小鸡?

生:自愿举手参与表演。

师:好,老师也想参加你们的表演活动,你们来给老师安排个角色好吗? 生:老师,您给我们当小鸡妈妈吧!师生互动表演:„„

师:你们看,牧场里又走过来一群小动物,用你们的声音告诉老师是谁来了?(出示课件——小鸭) 生:模仿(小鸭的叫声——嘎嘎嘎嘎嘎嘎嘎嘎,边叫边一摇一摆的走动,并用两只手掌做出鸭嘴的模样)

师:一只小鸭怎样叫?——师演示课件中的节奏“XX X” 生:模仿一只小鸭的叫声——“嘎嘎嘎”

师:一只小鸭一摇一摆的走在最前面,他除了用叫声来招呼小伙伴,也要用动作来催促小伙伴快点跟上,你能替它编个动作吗?师指课件中的节奏——(X X)

生:创编动作——有的用两只手模仿鸭子嘴的一张一合的样子;有的做鸭子一摇一摆走动的动作;„„

生:自愿举手为大家表演。

师:好,老师和其他同学一起做你的小伙伴,咱们一起来表演。 师生互动表演:„„

师:在牧场里,生活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把你们能想到的动物用你们特有的动作表现给大家,谁愿意为大家表演?

生:有的表演蜜蜂;有的表演小牛;有的表演小羊;有的表演青蛙;„„在学生们愉快的模仿声、笑声中,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被潜移默化的启发出来。

在音乐教学中,处处都有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机会。教师应将创造力的培养贯穿于各个教学领域,要启发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艺术表现,不要用“标准答案”去束缚学生。同一个练习,可能有多种答案;同一首歌曲,可能有多种处理方法;同一首乐曲,可能有多种理解。应重视音乐实践中的创造过程,培养和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就是创造,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潜能的过程,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音乐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非常宽松、活泼的氛围,以民主的态度、商量的口吻、轻松的语言,指导学生进行音乐活动,放手给学生一个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一种积极的活跃的状态。这样既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使他们学得开心、学得主动。

案例2:在下一课教学《我有一只小羊羔》时,学生在教学中就提议还可以演唱为我有一只小花狗、小花猫„„在这里,教师不再是喋喋不休的说教者,学生不再是教师思想、情感的复制品;课程也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单一的教材内容,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在以后的音乐课上,学生只要听到音乐,不由自主的表演就会随即开始。

案例3:在学唱《火车开啦》这一课时,音乐起,当听到火车的汽笛声时,有一个学生说:“火车就要出发了,请要上车的旅客赶快上车!”这是我事先预料不到的,于是在教学中我抓住这一契机,让学生随着这位学生进行表演。事后我问他,为什么音乐起了你会这样说,他说,“老师经常让我们听音乐,我已经能够会听音乐了!”

2、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变“居高临下”为“平等相交”

“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间互敬互爱,给彼此建立一种健康,向上的学习与合作的氛围,对课堂教学无疑是积极的。随着新课标的出台实施,音乐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分枝,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必修学科,被注入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它提出“以审美为核心,淡化教育活动中那种赤裸裸的知识传递过程,代之以师生双方主动投入、相互吸引的情感交流活动为目的。”

二、新课程带来的思索

1、教材中歌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新教材给我们的音乐教学带来了新的希望,但也在教学中出现了一个难题,那就是一年级的教材有些歌曲识字较难,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问题,例如歌曲《其多列》,歌词中有些部分很难记,如“带上长刀砍竹筒”、“上山坡去捡竹叶”“随风吹动随风扬”这些歌词学生一下子就要在学唱时记住,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初入学两个月的学生,识字量还不是很多,一下子要学唱这么拗口的歌词,对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常常出现的情况是,在跟唱时,学生唱的很好,一旦连起来就有难度。几次一来,学生的兴趣就大打折扣。在教学中,让学生用动作来记忆歌词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但是每节课都让学生不停的动,课堂纪律可能就会大打折扣,教学任务就无法顺利完成。在教学反思时,我也在想,是不是可以在编教材时,给学生适当的进行难点字注音的方法,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2、教学中摒弃了音乐的灵魂

我在最近一次的听课活动中,深刻地感受到这样一点,如今的音乐课是越来越难上了,现在的公开课中,学歌曲——创编歌词(曲)无疑成了一个公式,这样的教学手法固然好,但是要考虑教学的实际,如一年级的学生识字量还是很少,在一节《躲猫猫》的教学中,教师只让学生跟唱了一遍就开始进行创编,学生歌曲还没有唱会,就开始了对他们而言“艰难”的创编,我觉得也没有这个必要。整节课听不到优美的歌声,我们的音乐哪里去了?又一节课上,教师采用的是乡土教材,欣赏木偶,学生玩的忽然很高兴,但是一节课中我们没有听到音乐,没有歌曲教学,这样的课姑且只能说是综合活动课,音乐离我们太远了!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以“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等各方面逐步转变教师角色,尽快适应“新课标”,成为“新课标”的有效执行者和积极建设者。惟有这样,我们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需求,我们的音乐教育也才能够真正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肩负起培养人、塑造人的神圣使命。

(作者单位:呼中区第二小学)

责任编辑:蔡路

第三篇:小学音体验磨练乐_综合学习_的探索与研究

《小学音乐“综合学习”的探索与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东兴中心小学 音乐课题组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国民素质教育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综合,是基础教育的一种基本理念。它体现了现代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学科体系间学习领域的伸展,是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回归。音乐学科是在横跨多学科的基础上发展和形成的,是一门具有独立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边缘学科。以审美教育为主旨的基础音乐教育,之所以倡导“综合”的理念,根本的要义在于“综合”有益于改变人格的片面化生成而向人格的完整化和谐发展,有益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艺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辅德、益智等功能,在当今素质教育主旋律下,艺术素养成了人的素质修养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从本质上讲,一切艺术都是心灵的艺术,只是各自所用的载体不同、表现形式不同而已。从发生学的角度看,各艺术门类本是源于一家的,是高度融合在一起的。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通感”这一心理现象,也使得艺术之间或同一艺术的不同内容之间相互融合成为必要和可能。

在音乐教育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奥尔夫教学法、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等都比较注重各艺术门类之间的融合。奥尔夫说,从来就没有孤立的音乐,而只有与动作、舞蹈、语言同时存在的音乐。因此在著名的德国奥尔夫学院中,综合性教学成为其最显著的特点,这种综合性教学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注重音乐与舞蹈、动作、语言的综合,比如该院开设的舞蹈、动作课,就是在音乐声中展开的,实际上也是动态的音乐课;二是注重每门课程本身的综合,像“普通音乐”这门课,就是一门包括声乐、器乐、节奏训练、合唱、指挥等多种内容的综合性训练课。达尔克罗兹也说,任何乐思可以转译成动作,任何动作也可以译成与之相对应的音乐,据此他创立了“体态律动学”,就是采用节奏性的动作伴之以声乐、打击乐或钢琴即兴伴奏,以身体的运动来反映音乐的要素和情绪的。

当前,小学音乐教学普遍存在这样一些问题:教师以教唱歌曲为主,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不感兴趣,欣赏教学进行得极少,课堂外的教学活动较少„„课堂教学还是老一套:组织教学→发声练习→导入新课→节奏练习→模仿唱歌练习总结等。针对这种残缺的教学现状并结合《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提出的要求,在音乐教学中进行综合性学习是十分重要的。是音乐学科走向综合化的必要途径。

二、课题的界定

(一)把音乐教学的各方面内容充分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课程标准中把音乐学习领域分为“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大块,每个领域又有很多特定的内容,从形式上来看他们都是独立的个体,而在实际的教学实施中我们完全可以把他们综合起来进行。

(二)把音乐与姊妹艺术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舞蹈、美术、戏剧等姐妹艺术在本质上与音乐艺术相通,把各种艺术形式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具有相互促进作用。

(三)音乐与其他非艺术课程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音乐作为艺术的一个最主要的门类,同广泛的文化领域之间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这也使得音乐课程同其他非艺术课程之间的相互融合成为可能。

(四)把音乐课堂教学与课外音乐活动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音乐,对于学生来说,更多的是一种自我的流露和相互之间的交流,完全没有音乐感的儿童是罕见的,每个儿童都可以从某一点上被打动、促进。

三、课题的主要依据

(一)综合性学习能改革传统的音乐欣赏方式,拓展学习时空。

以往的音乐教学,都由教师安排学习内容,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教师在整堂课中扮演着主角。尤其是欣赏课,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始终框定 在教师事先讲解的所要表现的已经和内容的范围内,很难有自己独特的创见,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必须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课本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学生的时间可打破课节的限制,学习的空间可超越教室的范围,学习的形式可进一步丰富,因而学习的结果也得到实质性的改变。

(二)综合性学习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个体创造潜能的发挥,首先依赖于个体,主体性的充分体现。而在音乐欣赏中采用研究性学习便更能充分体现这一点,学生对音乐反复聆听之后,产生了学习的欲望,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究,发现了很多不懂却又急于想了解的问题,就会向教师提出疑问,这时只要顺势尽心引导,使学生自己去探讨、研究,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三)综合性学习是将知识进行综合应用的音乐知识,开发学生的潜能。综合性学习是将知识进行综合应用的有效载体,学生能以问题为主线,激活各种学习中的知识储存,综合应用到音乐欣赏中来,最终达到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目的。

(四)综合性学习能丰富学生的学习活动,优化学生智能结构。

综合性学习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学生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查阅资料,调查研究等,从而接受到最新的、课堂以外的音乐知识,优化了学生的智能结构,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鉴赏和创新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掌握综合性学习的一般能力,能综合掌握本学科和跨学科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学习新知。

(二)使教师掌握指导综合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形成指导实施综合性学习的基本策略,提升教师的综合教学素养。

(三)在研究实践中形成一些精品课例。

五、课题的主要内容

(一)综合性学习教材的确定。

(二)综合性学习中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

(三)在演唱、欣赏、器乐等不同课型中开展综合性学习的研究。

(四)在网络环境中开展综合性学习的研究。

(五)综合性学习中评价体系的形成的研究。

六、研究方法(一)调查法。

建立课题研究的第一手材料和数据。课题组自行编制学生问卷、家长问卷、教师问卷,以问卷调查方式,调查我校学生音乐综合性学习能力的现状,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孩于音乐综合性学习的情况以及家长对培养孩于音乐综合性学习能力的看法和做法。

(二)实验研究法:

所开设的实验班在自然条件下进行。(三)文献研究法:

课题组成员引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学生在影视、广播、网络k学习音乐,收集各种声音进行创编故事。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进行比较、筛选、吸收、运用,并结合本研究加以创新。

本课题研究以调查研究法为主,即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态的方法,辅之以音乐综合性学习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

七、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的条件分析

(一)在音乐综合学习教学中,教师要用新的课程体系与教学理念不断充实课堂内容,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教学应有目标、重点和难点,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多听优秀教师的课,多向骨干教师学习,多吸取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的音乐综合能力。

(三)参加本课题的实验老师,她们的基本功扎实,乐于思考,善于探索,具有一定的科研的能力。

八、研究工作步骤

(一)准备阶段(2007.11—2008.4)

主要工作:课题组教师学习相关理论、收集信息、借签经验,确定初步的研究实施方案。

(二)实施阶段(2008.4—2009.7)

1、利用校内、外听课、集体备课、上课题研究课。

2、进行理论学习、摘抄,完成课题作业。

3、参与课题研究活动,并做好记录等。

4、上课题研究课并参与部集体备课修改课。

5、积累课题研究特色材料。

(三)总结阶段(2009.9—)主要工作:

1、收集整理各种原始资料。

2、教师撰写研究论文。

3、进行研究总结,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九、研究的成果

(一)音乐学科综合课堂操作原则

1、启发性原则

音乐综合能力培养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主导作用下主体参与的过程,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能否得到启迪就成为综合能力培养的关键。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音乐学科的综合相应提高了对音乐教师的要求。教师必须全面了解所教学生的现状、所教学科及其他学科丰富的知识,充分启发学生主动学习才行。

2、联系性原则

学科的综合是建立在跨学科知识综合的基础上进行的。为此,必须将不同学科的相关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整体,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认识音乐、理解音乐,培养学生音乐综合能力。

3、开放性原则

由于综合课型加强了音乐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因而在实际操作中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课堂充分开放,让学生的思维想象不拘于模仿和统一,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引发讨论,触类旁通。

(二)学科综合的实施建议:

1、思考选择的综合性材料是否具有音乐性。

以《草原就是我的家》为例,可教性的材料有很多,如蒙古的生活、民居、服饰、挤奶、骑马、放牧、人文、风情、音乐、民族语言、风俗等等,而要挖掘它的音乐性就需要老师的再加工。比如同样让学生了解蒙古的生活这一环节,如果上地理课,教师只需要口头的介绍或者让学生欣赏一些蒙古的风光片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而如果在音乐课上,教师就必须把它用音乐化的手法融合到教学中去。比如在熟悉歌曲的环节来运用,就可以一边欣赏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一边来介绍;而如果在巩固歌曲的环节来运用,就可以一边唱着《草原就是我的家》,一边来学习蒙古人骑马、挤奶等表演律动;如果还想在歌曲的拓展学习中运用,那就可以再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的蒙古歌曲,如《草原就是我的家》、《蒙古人》等,让学生一边欣赏歌曲,一边来感受歌曲中所描绘的辽阔、美丽的大草原,感受热情、好客的蒙古人。

2、思考选择的综合性材料是否会喧宾夺主。

综合性材料的运用能使我们的音乐课堂气氛显得更加活跃、更加热闹,因此很多老师特别在上公开课的时候往往喜欢运用很多的综合性材料,结果挤占了学生学唱的时间,如本文开头所描述的那样把音乐课上成了大拼盘,适得其反。因此我建议大家在选择综合性材料的时候应该是遵循少而精的原则,既照顾到学生的兴趣,又要考虑到学科的特点,以音乐为主线来组织教学。在决定用某个综合性材料前,先想清楚:(1)选择的材料是否是与主题密切相关的;(2)选择的材料是否能为你的教学目标服务,(3)选择的材料是否具有可教性;(4)选择的材料在教学中是否能用与音乐相结合的手段来表现。都考虑清楚了,如果觉得确实能用的,那再来思考最后一个问题:我把这些综合性材料都用了以后,学生学唱歌曲的时间还有多少?在这个时间内,我能不能保证大部分学会这首歌?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可以大胆的尝试,如果是否定的,那就必须忍痛割爱去掉一些综合性的材料,还音乐本位。

3、思考选择的综合性材料是否有利于展示自己的特长。

由于每位教师本身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情感内涵的不同,因此在教学中也会展示出各种不同的风格。而学科综合的提出更是给了教师更多发挥的空间,比如有些教师擅长绘画,;有些老师擅长舞蹈;有些教师擅长演奏某些乐器;有些教师擅长朗诵等,那么在选择综合性的材料来进行教学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特长来组织。

(三)实施学科综合的策略 音乐课与学科文化的综合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以完善人格,发展学生艺术能力、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的,以音乐教学为中心融合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综合性教学过程。这种综合要求相应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为适应教学内容的改革必须做出调整与创新。

1、音乐与生活的结合

音乐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自然,是生活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应该从学生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如低年级学生音乐知识积累不多,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努力把音乐知识的学习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使枯燥的音乐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创作的欲望。

[教例] 在欣赏人音教材《森林水车》教学时,我充分联系生活实际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在课前准备一些有关水车、森林、瀑布等录像资料,让学生感受森林的早晨太阳出来、小鸟鸣叫、流水哗哗、瀑布飞溅、古老的水车飞溅着水花的情景。在音乐课上当结合这些生活中的情景,让学生聆听音乐感受乐曲时,学生们的兴趣非常浓厚,在聆听过程中,能随着音乐情不自禁地表现情景,通过联系生活帮助学生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2、音乐与各个学习领域的结合

音乐学科中的学习领域,包括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文化四个领域。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把这四个环节融会贯通,可以更深地丰富音乐的内涵。

[教例] 学习歌曲《我的家在日客则》时,我结合媒体简单介绍日客则的地理位置、日客则藏语意思及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等。教唱过程中,先通过多媒体播放歌曲,感受西藏民歌的风格,然后让学生跟着老师学几个典型的藏族动作。学生也不知不觉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在学生学唱及表演歌曲后,再结合欣赏《雪莲献给北京》、《在北京的金山上》等歌曲学生就能进一步感受藏族民歌的音乐特点。能根据自己的想象创编一些简单的动作来表现音乐。这样在原本以表现领域为主的教学过程中,融进了鉴赏、创造和音乐文化的内涵,这种教学领域内部的相互沟通,开阔了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潜能。

3、音乐与其他艺术学科的结合

音乐与美术、舞蹈、戏剧、影视等姊妹艺术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有着许多相同的特征,如情绪、情感的表现就是各类艺术共同的特征。

①音乐与美术的结合

音乐与美术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音乐和美术的高度融合,不仅可以使音乐与美术教学相互补充、相得益彰,而且能让学生领悟到更多艺术的魅力。音乐就是一幅用音乐当色彩,旋律作线条所描绘的只能用听觉去观看的心灵之画。[教例] 在上欣赏课《海上风暴》一课教学中,我让学生课前准备好彩色笔,结合图片让孩子们通过视觉和听觉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深化学生对音乐的认识。用线条和颜色来表示听到的狂风、暴雨、闪电、和雷鸣音乐。并画成一幅音乐图形谱。孩子们的兴趣非常高,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和表现力,孩子们选择用白色表示狂风和闪电,他们认为白色具有恐怖性,大风发怒把海面吹得翻天覆地,雷鸣前的闪电是白色的

让人感到害怕。用绿色来表示暴风雨,因为水是自然界所有生物不可缺少的,绿色象征生命。选择用红色表示雷鸣,原因是打雷时会有火,火是红色的非常可怕。采用不同色彩和线条来表示《海上风暴》音乐的形象孩子们的想象力极为丰富,当把孩子们自己创作的风暴图形谱展示在黑板上再次结合音乐欣赏时,就能进一步加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又如教唱《闪烁的小星》这首歌,学生在唱、动中学会之后,让学生在音乐中画出美丽的夜空,不局限他们所画的景物,这使学生产生了浓厚兴趣。最后,学生把自己“美丽的星空”图展现在黑板上,在自己的歌声中欣赏自己的“佳作”,其乐无穷。这不仅使学生能唱会动,更使学生能画会创,培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又受到了美的熏陶。

②音乐与舞蹈的结合

音乐与舞蹈其实是密不可分的,就低年级课堂教学来说,舞蹈可以帮助学生们有效地理解乐曲内容,还能通过舞蹈把他们的想法表现地淋漓尽致。

[教例]:在欣赏《玩具兵进行曲》中,在学生聆听后了解音乐故事后,我让学生随着音乐,用神气的表情,雄赳赳、气昂昂的走步及表演来表现玩具兵们调皮又可爱的形象,在音乐结束处,请小朋友摆个“造型”动作来表现玩具兵们在小主人醒来后的尴尬形象。又如在上欣赏课《我是草原小骑兵》,先教几个简单的骑马、勒马和放哨等蒙古动作,然后启发学生听着音乐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表演,学生们随着欢快的乐曲,手舞足蹈,有的做挥鞭子动作,有的做勒马动作„„通过身体语言的表达,学生们情绪高涨,为歌曲的教学作好了铺垫。

③音乐与动画影视的结合

动画影视具有形象鲜明、画面丰富,音乐旋律轻松活泼的特点,尤其符合低段年级的心理需要。教学中把动画片和音乐紧密结合起来,挖掘音乐内涵,引导学生体验音乐中的各个要素在音乐表现的作用。

[教例] 在教学《动画音乐》一课中我给学生欣赏《猫和老鼠》的动画片,孩子们热情高涨。一开始我让学生欣赏没有音乐的动画,学生们马上作出了强烈的反映,怎么没有音乐啊。由此学生们感受到了音乐的重要性。我给学生提供三种音乐,一种是紧张、快速的音乐,一种是跳跃轻松的音乐,还有一种是优美、舒展的音乐。让学生根据动画中的情节故事为画片配上合适的音乐。学生们表现出极大的热情。通过学生们对画面的理解及音乐的不同情绪,他们选择第三种音乐配在第一片段(晴朗的早晨)、第一种音乐配在第二片段(猫和老鼠的追赶)第二种音乐配在最后片段(聪明的小老鼠战胜猫轻松回家)。这样选择用不同的音乐情绪为动画配音乐使学生感受和理解音乐的作用。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又扩大了音乐文化范畴。

4、音乐与人文学科相结合

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它学科之间是能够互相融合,相辅相成的。音乐与人文学科的融合,不仅能突出音乐文化这条线,还有利于学生音乐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知识视野的拓展,更有深度地理解作品、感受作品。

①音乐与文学结合

中国的文学和音乐是融为一体的,从《诗经》到唐诗、宋词无不可吟唱。音乐课堂中结合文学艺术来创设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内涵。

[教例]在教学《大鹿》歌曲前,我运用讲故事的方法,绘声绘色地叙述,使小朋友轻松愉快地进入角色,为新课作好铺垫。然后出示大鹿和小兔的画面,配乐讲道:一个晴朗的早晨,一只小兔子到山上去采蘑菇。突然,山破上跑来了猎人,手里拿着猎枪,眼睛里闪着可怕的绿光,向小兔追来。小兔吓得丢下篮子,拼命向树林跑,跑到大鹿门前急着敲门“大鹿,大鹿快开门,林中猎人追来啦!”大鹿听到小兔的叫声急忙开门„„孩子们听得都非常认真,非常投入。通过两分钟的故事导入学生带着兴趣主动参与到音乐课堂中来。又如:歌曲《草原上》的歌词就像一首美丽的诗,在教学歌曲时我让学生随着背景音乐有感情地朗诵歌词来加深对歌曲内涵的理解。通过配乐朗诵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歌曲节奏而且进一步感受到了美的意境,美的音乐。

②音乐与德育结合

音乐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唱歌,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道德情操的陶冶.[教例]在三年级教唱《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时,我让学生们听着伴奏音乐谈谈从小到现在你的妈妈在生活中是怎样关心、爱戴你的事例。然后再请几个同学讲讲此时的心理感受,当同学们感受到妈妈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时,我就引导他们用这样的心情来唱《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此时亲切优美的旋律在孩子们心中自然流露„„这样,通过对内容的挖掘和处理,把歌曲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情感深刻揭示,唤起学生共鸣,使他们在声情并茂的演唱中性情得以陶冶,心灵得以滋润。③音乐与劳技的结合

音乐教学中有机进行劳技教育渗透,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增强音乐的表现力。

[教例]我在教学“音的强弱、长短”内容时,为了能让每位学生都掌握知识点,我在课前为学生准备了一些生活中音源材料如:可乐罐、沙子、瓶盖、塑料袋等启发学生制作简易乐器来探索怎样使他们发出强弱、长短不同的音?在课堂上每位学生都不亦乐乎,自制打击乐来亲自感受音的强弱、长短,并用自制的简易乐器为三拍子歌曲伴奏。通过动手、动脑学生兴趣浓厚,不但轻松地掌握了知识点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

④音乐与信息技术的结合

音乐与信息技术的结合能为音乐教学创设形声兼备的音乐情境,全面增强音乐的时空效应,唤起学生的美感,提高欣赏美的能力。

[教例]在教学一年级欣赏《鸭子拌嘴》一课中,一开始我光用录音播放乐曲,学生对它兴趣不高,学生不愿参与到课堂中来,难以实现教学要求。后来我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从屏幕上先认识大镲下小镲、木鱼等有关打击乐的外形特征,在分别听辩音乐。乐曲开始屏幕上就呈现出几只鲜明可爱的卡通鸭子形象。乐曲和画面的结合,展现了各种熟练的演奏技巧。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模仿起可爱的下鸭子动作来,从而使原本呆板乏味的合奏,变成了妙趣横生的声画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十、收获与体会

在音乐校本教研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转变观念,让教师从感情上接纳校本教研,这是校本教研的前提;建立制度,完善机制这是校本教研的保证;创新形式,让校本教研充满活力这是校本教研的关键,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推进,新问题会层出不穷,我们会加大校本教研的力度,不断改进我们的做法。将做到目标、内容、管理、课程四落实;计划、措施有方;普及、提高同抓;艺术教育与德育相互渗透,创一流成绩。

执笔人:贾萍

2009-11-12

第四篇:小学音体验磨练乐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古岸头小学:贾陈松

一、学生情况分析

1、任教班级学生学科学习情况(好、中、差)分析。

2、差生情况分析(含差生名单,现状和差因分析)(新接任的班级,本栏目内容的填写可在开学的第一周内完成)

五年级的学生在上课时纪律比较好,各个都很认真,总体的音乐基础还可以,接受能力不错,各班的学生情况大同小异,有一小部分学生乐理知识掌握的不错,唱歌的状态,音色也很优美。大约占整体学生的30%—35%左右,中等生的人数占多数,大约是50%—55%,这批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很浓,但又由于自身的条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底子薄,对于音乐有缺乏兴趣,所以情况不乐观。这些学生在班级中的人数不多,但他们对全班同学的影响很大,给班级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这些学生上课时乱叫,音不准,作小动作等。但我相信,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后,他们一定会有所改善。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基本上能掌握教材所规定的乐理知识,视谱,视唱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2、通过学习能正确的完美的表现歌曲,理解、欣赏曲目的主要内容。

(二)、能力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方法演唱,掌握一定的音乐技巧,使学生具有认识简单乐谱的能力。

2、通过学习本册教材,认识一些乐器,学习演奏方法。

3、通过欣赏,了解几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操。

4、通过乐器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演奏姿势与方法,提高演奏能力,学习表达不同音情感的乐曲。

(三)、情意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四、质量目标: 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乐理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通过学习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乐理知识和音乐技能,能完整的演唱歌曲。

三、教材分析

1、本学期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本册教材内容有:歌曲八首,选用歌曲二首,每课还包括“唱”、“认”、“做”、“听”等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器乐、视谱等,其要求如下:唱:学习缓吸缓呼的呼吸方法,学习用轻柔或有力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认:认识全音符,断音记号。做:按照老师的要求做题目,比如:听音选择,合唱练习,用直线乐句合唱练习,选择结束音。听:欣赏歌曲,简单介绍人声分类常识几常见的声乐演唱形式。器乐:学习表达不同音乐风格,不同音乐情感的乐曲,提高演奏能力。

2、本学期教材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演唱歌曲,歌曲表演,做题目,欣赏。教学难点:感受各种拍子的特点,欣赏能力,审美情操的培养。

四、改进教学的措施

1、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在此基础上按课时,并按教导处统一备课格式,认真写好教学详案。

2、认真执行课时计划,严格把握35分钟的课堂时间,向35分钟要效率。

3、充分作好课前准备。

4、认真按照教案上课,上课坚持说普通话,在课上多给学生自我表现和发问的机会。

5、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当放第要求,防慢教学进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6、根据本校条件设备,充分利用投影仪、录象、录音机等教具,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7、完成教材任务的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活动能力,且配合学校社会的中心工作,丰富校园生活,本学期准备成立几个兴趣小组,如器乐、舞蹈、合唱等。

8、提优补差的途径:(1)、通过课堂教学。(2)、通过课外艺术活动。

9、方法:示范:教师示范、学生模仿。鼓励、表扬法:通过鼓励表扬大体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法: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扬长避短,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五、教学进度表 周次 教 学 内 容 教学研究活动

章(或课)、节内容及课时 作文、实验、劳技操作内容及课时 2 《种太阳》 2课时

3、《盼红军》 2课时 《牧童》 2课时 5 《我爱我的家乡》 2课时 6 《杨柳青》 2课时 7 《美丽的黄昏》 2课时 8 《拾稻穗的小姑娘》 2课时 9 《踏雪寻梅》 2课时 10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2课时 11 《童年多美好》 2课时 《踩雨》 2课时 14 《小号手之歌》 2课时 15 复习考试

第五篇:小学音体验磨练乐情感教学策略研究和实验方案

小学音乐情感教学策略研究和实验方案

课 题 中 途 报 告

江桥中心小学

韩萍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是最善于表现人们情感,引起情感共鸣的艺术形式。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而音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则是通过实践性的音乐活动,使音乐与人的生理、心理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内在的音乐感受。这种感受能拨动人们美的心弦,激发出精神的火花,能“唤起人们对似真非真的美景,对将信将疑的世界的想象。”

情感是音乐教学的灵魂,是信息传递的催化剂。积极的情感因素不仅在益于认知因素的发展,其本身也是音乐教学的目标之一。李岚清副总理指出:音乐教育主要不是技术教育,而是情感教育。自从提出了《小学音乐情感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探索》实验方案后,这一年来,通过素质教育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初步构建了音乐“情感教学”模式。该模式以“明理,激情、导行”为指导思想,运用“以教材为依托、以实践为基础、以审美为核心、以思维为主线、以育人为目的”的教学策略,优选途径和方法,试图从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角度去审视音乐情感教学问题,以激活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其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情感也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所存在关系的反映。换句话说,它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而体验,是在实践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心理活动,他更多的是指情感活动,是对情感的一种体会和感受。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儿童的形象直观思维占主导地位。针对这一特点,我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特定的场景和情景,把抽象的音乐变成可闻可感的歌可泣的形象来激发学生的情感。

1、借助形象,创设情境。

形象是情感的载体,教师要抓住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准确地捕捉音乐形象,激发美的情感。小学音乐教材中许多歌曲是表现儿童生活情趣或小动物的生动形象,具有形象性和趣味性。所以,我根据乐曲的特点自制一些形象的教具,如头饰、卡片等等,这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孕育学生情感都有非常好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歌曲《老鹰捉小鸡》、《春天里》和欣赏《龟兔赛跑》等乐曲时,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进入教师所创设的课堂情境中,从而用心去感受与会体验音乐的情感。

又如指导学生欣赏《京调》时,我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先让学生观看四大戏曲,通过对比,初步了解京剧特点,再结合录像引导学生了解京剧四大行当及各自的表演特点。为使学生加深印象,利用乐器实物演示京胡的高亢、二胡的吟哦、月琴的潺潺流水以及板、鼓、锣、镲等打击乐器的喧闹气氛,让同学们感受不同乐器所带来的音响效果,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大增,师生的情感也自然和谐地融合为一体。

2、借助语言,创设情境。课堂上用得最多且最容易交流感情的是语言。形象生动的语言是启动学生激情的添加剂,它可以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我从引导学生体验音乐作品内涵的情感和意境入手,让学生感受轻快、热烈、优美、悲伤等情绪,体会宽阔、浣、平缓、宁静等意境,使美妙的音乐伴随着教师抑扬顿挫、充满感情的富于表现力的讲解,将学生的兴趣引导到渴求新知的境地。“耳醉其音、心醉其情”,由此激发创造性想象。

二、结合实践,展现情感。

1、技趣一体,体验情感

兴趣是调动学生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动力。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技能练习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使技趣相生,从而达到“以悦助情、以趣激情”的目的。

如在学习音的高低与强弱等知识时,我采用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声音,感受音响,感知声音的高低与强弱。出示一个大钟和一个小钟,让学生分别聆听和模仿它们的声音,而后启发学生讨论:生活中哪些声音与它们相似?谁发的声音高?接着让一名学生敲击钢琴上的某个琴键来模仿大钟和小钟,让大家思考分别用哪一边的键敲击更形象;最后进行游戏活动:

第一步:教师弹琴,学生围成圆圈,根据音乐的高低强弱不同,让学生做出体态反应(高时人立正,低时人蹲下;强时大圆圈,弱时小圆圈)。

第二步:加大难度,让学生根据音乐时高双弱,时高双强、时低又强,时低又弱等变化做出体态反应。

第三步:聆听几首描绘不同形象的乐曲,引导学生用运用表现音乐形象。

通过这一连串的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不同的声音造成的不同的心理体验,使他们自然而然地走进音乐,自己去探索,自己去领悟,原本枯燥乏味的乐理知识在不知不觉中获得并得到巩固。

2、示范导学,加深情感

抓住音乐的特点,善于从心理学和教育学提供的规律中发现,寻找和研究音乐教育的特殊原理和规律,采用体验感受式、直观感知式、兴趣诱发式、自然渗透式、启发讨论式、听唱比较式等教学方法,形成艺术的审美施教力。把握好“情”以自己的情去牵动和激发学生的情。“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以自己的神态、语言、动作、指挥、范唱都要传达情感的信息给学生以美感受和启发。

如在欣赏《春江花月夜》时,我利用课件剪辑一段与乐曲内容相一致的影像让学生视听,同时,配以生动的语言把学生的思绪带到一个依山傍水、风景秀美的迷人意境之中;轻美的暮鼓送走了夕阳,悠扬的箫声迎来了一弯新月,柔风吹,江水荡,两岸山影叠翠,好一幅妩媚秀丽的诗画。使学生首先从视觉的听觉上产生美感,随后听用琵琶演奏音乐主题。学生情趣盎然,并在这种融视、听艺术于一体的情境中获得美的陶冶,而且诗、词、画、音乐在这里完美地融为一体。动静结合,视听相辅,综合的美感,在声有色的教学使学生的情感产生了共鸣,真正达到音乐教学中“以言育情、以情传情、以情感情”的目的。

3、审美创造,表现情感

音乐教育以审美对象来激发人的审美情感,使受教育者通过赣的情感体验而获得心理的满足、情感的共鸣,使情操得到陶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在理解音乐内涵的基础上,进入角色意境中。有时可通过表演。或对主题哼唱、发展旋律,或为作品创编伴舞,或通过乐器的演奏,引导学生在音响流动的同时,在自己创造的音响中亲身体验与感受其形式美,内容美,进而在知识的应用、拓宽和延伸过程中延伸情感,达到创造美。

在欣赏二胡独奏曲《赛马》时,引导学生体会内蒙古人民赛马的场景,了解二胡的音色及表现手段,分析完乐曲的表现形式和民族特色后,我又带领学生随着音乐的起伏,以体态律动来表现乐曲的情感。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自由地选择扮演角色,用优美的舞姿表现乐曲的情感,于是学生有的当演员、有的当牧民,有的当骑手„„,完全陶醉在赛马盛会时的那种热闹而欢乐的场景中。伴随着活跃的想象、强烈的审美情感,使学生的感知过程和体验过程紧密结合、水乳交融,加深了他们对美的形象的认识和理解,这种审美认识、审美愉悦使学生的身心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学生精神得到充实,视野得到拓展,情感得到升华。

音乐是人类文化宝库中光华灿烂的瑰宝,是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它能培养人们对美的追求,提高人们的审美观念,培养人们的高尚情操。体验音乐之情、理解音乐之美是人生的一大幸福。音乐巨大的感召力源于人们对音乐情感的深刻体验。因此,在音乐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用心感知音乐、理解音乐,就能启迪智慧,陶冶情操,使学生能健康全面的成长。

下载小学音体验磨练乐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初步探索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音体验磨练乐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初步探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音体验磨练乐名师名课观摩感悟

    小学音乐名师名课观摩感悟 三月的西湖,有着怡人的景致,那绽放枝头的桃花,那吐露新芽的垂柳,无不使人迷醉,让人浮想。和着那暖暖的春阳,我有幸参加了“浙江省特级教师大讲台”暨“......

    计算机体验磨练辅助化学教学探索与思考

    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探索与思考 丹阳市第五中学孙玉林 作者简介:孙玉林,男,出生于1965.8,88年7月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化学系,胜任高中循环教学,担任高三毕业班教学6年,参加镇江市第一......

    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教学整合的初步探索

    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教学整合的初步探索 营口市鲅鱼圈区望海学校 孙秀义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

    小学美体验磨练术综合化教学探索(推荐阅读)

    小学美术综合化教学探索 论文摘要: 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学发展的一个新的特点,是美术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也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突破的一个难点。本文主要就是美术综合......

    小学英体验磨练语教学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2007-10-23 14:04 英语教学是我校的一个重要特色,我们小学部英语组在英语学习的环境与情景的创设方面想了一些办法。我们认为:小学英语教学应该创造一切......

    小学语体验磨练文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大家欣喜地看到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显。......

    小学英体验磨练语教学反思

    小学英语教学反思 学英语课的教学反思著名教育家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可能成为名师。”这句话非常实在,其用意在教育我......

    教学的初步体验与反思

    时间在转眼间就到了周二,突然才明白实习的生活过得如此之快。今天就要上讲台讲,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大三学生说心情自然是不言而喻。然而更加糟糕的是昨天我要备的还没有完成,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