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命化课堂的体会(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2 23:39: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生命化课堂的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生命化课堂的体会》。

第一篇:对生命化课堂的体会

对生命化课堂的体会

作者:刘大伟 文章来源:乳山市下初初中 点击数:236 更新时间:2010-9-

生命化课堂在我校实施已经两年,下面就谈谈我个人在这段时间中的学习体会:

一、对“生命化课堂的”涵义的理解和认识。

传统的课堂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忽略了学生个性的张扬和能力的培养,学生几乎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这种传统的、僵化的教学模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压抑了学生生命的成长,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长期以往,学生鲜活的个性被教师抹杀,导致的后果是:高分低能!通过学习,我对生命化的涵义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所谓“生命化的课堂”就是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顺应学生生命个体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搭建学生张扬个性的舞台。努力促成学生的生命个体与课堂有机的融合,让课堂与现实生活、与学生个性心理特征、认知水平紧密地结合起来,让课堂变成鲜活起来,就是要做到: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课堂来!通过构建生命化的课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成就生命”,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成长的乐园!

二、转变教育理念,用“生命化”的理念武装头脑。

要想构建“生命化的课堂”,就必须摈弃传统教育理念,树立全新的、具有“生命化课堂”的教学理念。过去我们常说“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而今天我们却要说“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源头活水”,而无论是什么样的水,要从何而来呢?答案是唯一的:从学习中来。永无止境的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应该是教师永恒的主题。为此我要继续力学习有关“生命化的课堂”教育理论,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只有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才能竖起行动的先导,才能真正树立起生命化的课堂理念,才能去践行生命化课堂教学。

三、构建生命化的课堂,让课堂充满活力。

生命化课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老师必须首先是课堂的编导。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上狠下功夫,备课既要备课本,又要备学生,备学生要着眼于学生的实际,包括年龄、心灵特征、认知水平。想学生之所求,给学生之所需。在备好课的前提上努力实施好“生命化课堂”教学模式。生命化课堂教学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生成”这一模式,教师必须要相信学生,将课堂大胆的放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要留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变原来灌注式的教学为生动、活泼的教学,通过电教媒体等手段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学生的合作探究,教师要努力营造平等、民主、合作的合作探究氛围,以一种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实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心灵的对话,以促进学生的知识与情感等全方位的发展与生成,也促使教师情感的绽放,造就生命的绚烂多姿。使师生在彼此交往过程中的认知、态度及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充分的交流与碰撞,沟通与合作,激发与感悟,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获取一定的成就感,达成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实现生命化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

四、改革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对学生适时进行评价是激发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支撑点。生命化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是让课堂充满活力的重要一环,评价再度彰显生命的内涵。为此在实施生命化的课堂教学中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一是要建立多样化的评价主体。传统课堂教学评价大都只注重于教师评价学生,学生也是教学中很重要的评价主体。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师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特别是学生对老师的评价,让课堂能充满生机与活力。

二是要建立多种评价形式。除沿袭传统“不错”“很好”“很棒”,的评价形式外,在课堂上还应该用手势、表情等形式来对学生进行评价。

三是要建立多层次的评价标准。课堂评价多几把尺子,关注个别差异,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并给予不同的评价标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是要做到适时评价。课堂上的评价不囿于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大胆质疑,主动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等环节中教师注意择机进行评价,让学生获得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从而最大限度地让课堂变得生机有活力。

总之,研究、探索构建生命化的课堂才刚刚起步,我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使自己在不断研究、探索过程中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节选)

传统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为何会存在这些问题?这是当前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首先要回答的。应该说,这些问题曾有过讨论,人们的认识也有进展。如认为过去的课堂教学主要关注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重视知识的传递,忽视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等等。然而,这些认识的进展,尽管起了拓展思路、丰富认识的作用,但仍然局限在对教学性质的传统认识中,并未跳出原有的“大框架”。今天,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首先要求我们重新审视这—“大框架”的合理度。

所谓“大框架”,即指把教学活动的性质框定在“特殊认识活动”范围内的教学观。它具有广泛影响并至今活跃在教学论界,故揭示教学作为认识活动的特殊性,历来是教学沦的基本任务。现被普遍认同的观点大致如下:在教学中,学生不是独立地,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的;学习的内容不是随意、自发产生的,而是经过选择和教育学加工的人类已经创造出来的、最基本的文化知识;教学过程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过程,不是日常生活中随机进行的认识过程。

上述教学理论在实践特别是在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中的表现,一般呈现出如下特征: 1.完成认识性任务,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或唯一目的。教学目标设定中最具体的是认识性目标,浅者要求达到讲清知识,深者要求达到发展能力。其他的任务,或抽象、或附带,并无真正的地位。

2.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是教师备课的中心任务。尽管也提出研究学生的任务,但大多数情况下,只是把学生作为一个处于—定年级段的抽象群体来认识,研究的重点也是放在学生能否掌握教材,难点在何处等,依然是以教材为中心来认识学生。教学过程的设计除了课程进行的程序外,重点是按教材逻辑,分解设计—系列问题或相关练习,在教师心目中甚至在教案上都已有明确答案设定。3.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作出回答,教师的任务就是努力引导学生,直至得出预定答案。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于是,我们就见到这样的景象:课堂成了演出“教案剧”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学习好的学士是主要的“配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与“听众”。

以上就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大框架,在理沦和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总之,把丰富复杂、变动不居的课堂教学过程简括为特殊的认识活动,把它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隔离出来,是传统课堂教学观的最根本缺陷。它既忽视了作为独立个体,处于不同状态的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多种需要与潜在能力,又忽视了作为共同活动体的师生群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多边多重、多种形式的交互作用和创造能力。这是忽视课堂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之突出表现。它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与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进而使教学本身也成为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因素,连传统课堂教学视为最主要的认以性任务也不可能得到完全和有效的实现。

为了改变上述状态,我认为,必须突破(但不是完全否定)“特殊认识活动论”的传统框架,从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它所期望的实践效应就是: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包含着多重丰富的涵义。

首先,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生命价值的体现。总之,课堂教学对于参与者具有个体生命价值。

其次,课堂教学的目标应全面体现培养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局限于认识方而的发展。

平时,当淡及学校教育培养目标,即学生发展的理想目标时,几乎无人会不顾及人的发展之全面性。但在学校教育的实施中,在教学实践中,却又常常把某—类的活动,或以某种内容为主的活动视作只为某一方面发展服务的。人们忽视的恰恰是一个重要的基本事实: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以整体的生命,而不是生命的某一方面投入到各种”学校教育活动叫中去。因此,任何学校教育活动都会对人的身心产生影响。所以,每一项学校教育活动都应顾及学生多方面的发展。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基本活动形式更应该关注这一点。最后,问题进入到对课堂教学过程的探究。本文提出的观点是: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产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文,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因此,要改变现有课堂教学中常见的见书不见人,人围着书转的局面,必须研究影响课堂教学师生状态的众多因素,研究课堂教学中师师生活动的全部丰富性,研究如何开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潜力。课堂教学的丰富性:主要是在过程中展现。若要使其丰富性发挥积极效应,则必须改变课堂教学只关注教案的片面观念,树立课堂教学应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过程的新观念。也就是说,课堂教学要真正成为实现上述新的教学目标的过程,不但要使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常上得到积极发挥,而且要使过程本身具有生成新因素的能力,具有自身的、山师生共同创造出的活力。

教育的真义是培养人,促进人的发展,领悟生命的真谛,追求生命的意义。但是现实中的教育许多时候是在压抑人、摧残人、甚至是扼杀人,使师生共处于自然逻辑与生活逻辑的双重背离之中,只能被动、机械地占有知识,完全遗忘了对生命的关注,使课堂生活变得压抑与沉闷,缺乏了应有的生命活力。

课堂生活是师生人生生命的一段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而言,需要课堂成为其探究知识、智慧发展、情意交融与人性养育的殿堂,成为其生命价值、人生意义得到充分体现与提升的快乐场所;对教师而言,课堂也是其生命价值得到根本体现的场所,因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

今天请各位围绕“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个话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建议,并结合自己所任教的学科,交流一下如何在课堂上彰显“生命”的意识,让课堂真正奏响“生命”的主旋律!

第二篇:浅谈构建生命化课堂

浅谈构建生命化课堂,使历史课更有魅力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的历史课程应该彰显其教育功能,使历史课堂成为生命化的课堂。生命化课堂应该是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课堂,是充满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的课堂,是富有历史味道的课堂,是动态生成性的课堂。

历史课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接受的知识。通过历史学习,增强我们的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使历史课程凸显公民教育的功能,使历史课堂成为生命化的课堂。生命化课堂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由此可见生命化课堂应该是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课堂,是充满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的课堂,是富有历史味道的课堂,是动态生成性的课堂。下面我以《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为例,谈谈是怎样构建生命化课堂的。

一、情境激趣

在教学中,适当地创设历史情境,能够再现具体时间和空间下生动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在真实的历史情境中实现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合作、质疑和创新,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自主情感体验、培养创新思维,实现课堂生命化。在《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课中,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直贯穿到解放前,时间跨度比较大,而且教材里面涉及的内容繁杂,一些历史史实的叙述生硬又呆板,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给教学带来了不少的麻烦。我运用了范例教学法,进行问题探究和情境再现,从整体上掌握中华民族工业在近代的发展历程。呈现了1896年、20世纪初、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抗战胜利后等四个阶段荣氏企业发展的情境。

情境一:1896年,荣氏兄弟开设广生银庄,鉴于大量免税外国面粉进口,销路甚广,且投资小,见效快,遂决定筹办面粉厂。1900年10月,他们以6000元钱庄盈利作资本,与人合伙创办了第一个面粉厂——保兴面粉厂,产品极受欢迎。1903年独资经营。

思考:(1)荣氏兄弟在这个时候(1896年)创办企业有哪些有利因素?(2)荣氏兄弟为什么首先从轻工业开始?

情境二:1912年辛亥革命的爆发,着实让荣氏兄弟欢欣鼓舞了一阵子,政府也大力倡导实业。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了,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还纷纷向中国大量订购面粉,中国市场进口棉纱锐减。荣氏看准了面粉、棉纱工业大发展的苗头,不失时机地大力扩充,同时抓质量、创名牌,强化企业管理。1915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条”后,国内“抵制日货,爱用国货”更是推动了荣氏企业产品迅速占领市场。1914~1922年间,面粉系统发展为12个厂,日产面粉8.6万余包,占当时全国面粉总产量的29%,荣氏企业已稳操“面粉大王”“棉纱大王”的桂冠。

思考:20世纪初的20年间可谓是荣氏企业成长的“春天”,你认为这期间促进企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情境三: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及其一系列鼓励发展经济的措施,荣氏面粉和纺织再一次大放异彩。1932年,荣氏兄弟控制下的面粉、纺织系统在全国同行业民族资本的比重,分别占30.7%和29.4%。

思考: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荣氏企业发展状况如何?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情境四:就在荣氏企业王国全力扩张时,1937年日本法西斯大举进犯中国,各地荣氏

工厂横遭洗劫,有的化为一片焦土。8年抗战中,约有1/3的纱锭、一半以上的布机及1/5的粉磨被破坏,幸存下来的机器和设备,也大都被敌人“军管”劫夺。

思考: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如何?其原因是什么?

情境五:八年抗战后,奄奄一息的荣氏集团劫后余生,试图重整旗鼓,东山再起。但继之而来的是同根相煎,中国卷入全面内战之中,再加上美国产品的大量涌入,以及通货膨胀,荣氏企业终难恢复战前的辉煌。1946年,荣德生遭到绑架。荣家为了救他,竟被上海国民党当局敲诈了60多万美元。荣德生对国民党政府的幻想完全破灭了。

思考:抗战胜利后荣氏企业发展状况如何?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通过设置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养成论从史出的正确的学习方法。

二、激趣启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课堂上打动学生的是情,感染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依然是情。《历史课程标准》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出发,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列为课程目标之一,由此可见,情感是历史教学的灵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再现历史事件的情节、人物的形象及与之有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强化对史实的认知,启迪思维,培养高尚的情操,获得知情并举的教学效果。

在导入环节,我播放了背景音乐《命运交响曲》,使我们体会到在人生中,要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用不懈的努力、坚定的信念,书写人生的辉煌。

课堂上我设置了第二环节:探索民族资产阶级经营之道。

材料1:荣德生在1943年对自己的经营之道以一副对联作了总结:“意诚言必中”“心正思无邪”。

材料2:荣毅仁说:“开厂的时候很不容易,刚开始没有多少钱,有一年发大水,小麦很潮,放久了有一股味道。我父亲就下命令,不能买潮湿的,都得买最好的。”

材料3:荣宗敬的名言是:造厂力求其快,设备力求其新,开工力求其足,扩展力求其多,因之无月不添新机,无时不在运转。人弃我取将旧变新,以一文钱做三文钱的事,薄利多做,竞胜于市场,庶必其能成功。

探究荣氏家族的经营思想。学生总结出了诚信、正当经营,质量是生命线,高效、创新、薄利多销,等。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体会到了荣氏兄弟创业之艰辛以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之艰难,使学生认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下积极竞争、顽强生存、艰苦创业、善于经营、勇创品牌的一面。

三、设疑导思

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要注意课程目标中的生成教学,要鼓励学生进行发现性学习,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生成学习内容。教师通过设计各种问题,启迪学生积极思考、努力探究,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来,形成开放的教学环境,增强学习中发现、生成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新意识。

问题一:以荣氏兄弟等为代表的实业家想通过兴办实业,挽救民族危机,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你认为“实业”能“救国”吗?为什么?

问题二:请你回想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衰史,思考:影响中国近代民族资本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通过探讨,使学生获得一个企业发展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政治与经济之间的规律认识等生活经验,并从中获得方法论的训练和价值观的培养。

第三篇:数学课堂的生命化教与学

数学课堂的生命化教与学

威海九中

杨柳

大多数人认为,数学是一门乏味,枯燥的学科,如何能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生命力,让学生们享受着数学的快乐,体验着数学的意义,这是我们教师重点要思考的问题。现阶段“生命化”课堂的理念传遍各地学校,作为数学老师我们思考了很多,如何能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生机,让学生由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使我们的课堂高效高质量,作为年轻教师我对数学课堂的生命化教学有我的浅出认识。

我觉得年轻老师其实很容易与学生沟通,尽管这样我们也应该在自身上改变,要知道学生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喜欢什么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来教学,新课程强调尊重、赏识学生,其实质是强调教师要相信学生的发展潜力,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成长氛围。因此,作为青年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在学生身上倾注了无限的爱心,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课堂上创设一个和谐的充满关爱的课堂人际氛围,让学生富有个性地合作与探究。这么长时间来的课程改革——生命化教学,我发现通过讨论、辨论不但使学生获取深层感悟的经验,而且加强了集体内部的沟通与合作,培养了集体探究和团队精神,激发了学生的民主参与欲望,让学生的学习天性自由释放。

两年多的教学让我感到数学实际是来源于生活,让同学们体验生活,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同时去感知创新,正如我们在讲《多边形内角和》这节时,我最大限度的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来得到我们要的结论,在我放手,大胆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的时候,我还要适当的去引导,例如:同学们都知道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学生们就利用这一性质来推到四边形内角和是多少度?学生们的想法如下图。

以上就是我们班的学生们想出来的方法,依照他们总结得出的方法,这节课上的很顺利,学生在小组合作互相帮助的氛围下很快的得出了多边形外角和公式:(n2)180,所以说学生的思维想象是不可估量的,通过同一题目的多种不同解法,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不同的观点来分析思考同一问题,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又使数学课堂变得有生机勃勃,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是师生知识共享、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过程,课堂是动态存在的,即使教师备课再充分,也难以设想到课堂中会出现形形色色的情况和事件。教师不能用预先设定的目标僵硬地束缚学生、限定学生,不能把外在于学生生命成长的目标强加给学生,教师所要做的是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助于其生命充分生长的情境,把学生的生命力量引出来,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历程。师生共同学习,彼此倾听和分享对方的认识成果,从而加深对自己和周围世界的认识与理解,更深入得去了解数学,去享受数学的快乐。

其次,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不是书本知识的简单传递与接受过程,而是知识的生成与生长活动过程。教学活动中,知识是在教师与学生的生命活动的过程中传播的,教材中的知识只有到了教学中的师生生命活动中,才有可能被激活,才能产生出知识生成的新的生长点。生命化的课堂少不了评价,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 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调控、诊断等功能,为学生的学习创设和谐的环境,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是新课程对初中数学课堂评价的追求。所以初中数学课堂评价,要落实到学生主体上,才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效益,促进学生知识的生成与生长。所以我认为:

1、口头的评价是必不可少的,这对于学生来说是最直接的评价,也最能深入他们的心,比如:“你很棒”,“这道题你的思路很好”,“别着急,再写一遍”,这些都是对于每个学生的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从中获得到鼓励,得到帮助。

2、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小组评价,教师在课堂中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等学习行为特征,来判断学生是否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从而及时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评价对课堂状态作出有效调控,暗示、引领、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运用自身的智慧,调动自己的经验、意向和创造力,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如:“你们小组今天表现的很出色,奖励你们两颗星”,“今天这个小组的同学做题很快准确率很高,看看其他组是不是也能这样呢?”

3、评价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向互动。由于每个学生的智力特点不同,优势各异,对学生的评价不是教师的绝对权利,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的及所获得的都可能超过教师本人。为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和自省作用,应改变评价主体单一的状态,让学生个人与小组、学生个人与班级、小组与班级、学生个人与教师、小组与教师、班级与教师之间进行自评、互评双向沟通。

以上的评价对于我们学校来说是一直倡导的,也是一直以来这样继续的。新时代的教育改革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作为共同的目标,这是教育对“人”的呼唤。生命化的教育倡导教育“以人为本”,就需要把“远离”教育的人“还给”教育。总之,相信生命视角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就必须尽可能多地让学生经历数学交流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在交流活动中感受别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在相互交流中,相互补充,相互接纳,不断创新,共同提高,是学生从具体事物——认知数学——理解兴趣数学,学生这种富有个性的数学学习过程,使看似单调的数学知识与学生原有的丰富多彩的元认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数学知识更具情感化、生命化。作为青年教师应该积极探索,融洽师生情感,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开放性的引导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各方面得到和谐发展,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充满激情与生命力。

第四篇:构建生命化课堂 尝试阳光教育

构建生命化课堂 尝试阳光教育

汪疃中学 鲍京源

阳光教育是富有人情味、充满生命力的教育,它主要表现为口头表扬、书面鼓励性评价、肢体爱抚、创设表现机会等方法; 阳光教育是正面教育的一种方式,它与反面教育、挫折教育一样都是教育的一种方式,又体现为许多的具体方法,甚至形成一定的操作规律;阳光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理念、一种心态,它指的就是以欣赏的心态赏识学生的整个人,一个具有灵魂的生命体,而不单单是赏识学生的优点。但总的说来,我们更应该把“阳光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赏识寻优、正面激励。正是在这样的教育理念引导下,我校开始在课堂教学中尝试阳光教育。

一、阳光教育与我校的课程改革

学生是学校真正的主人,远离学生、不切实际的教育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为真正的了解学生,我校都要向学生进行如下问题的问卷调查:“你喜欢的学校是什么样的?”“你最喜欢老师对你说什么?”“你心目中的好老师是怎样的?”“你最不愿看到老师的哪一面,你最不喜欢老师对你说什么?”“你认为学习成绩的提高是否和你喜不喜欢老师有关系?”并将问卷调查情况反馈给教师。

从所有学生的问卷中,每个学生都特别希望在老师那里得到尊重、理解、重视和爱!即得到阳光教育。

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保证学生个体生命的健康成长,是我校办学目标的应

有之意,而客观的审视我校的课堂,不难发现,教师权威者的姿态、俯视的目光和永远严肃的面孔在我们的课堂中还普遍存在,师生间的距离在扩大,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必须进行改革!

朱永新的《新教育实验的理论与实践》告诉我们,阳光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强调学生的成功体验。老师的赞赏、鼓励,能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这是学生最希望看到的,也是我们所说的阳光教育。

基于以上认识和我校的实际,我们将阳光教育作为打造具有创新、和谐、向上的学校文化的突破口,并在课改实验过程中进行不断探索。

二、阳光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1.老师把阳光洒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成长

(1)阳光环境,强调制度跟进,保证阳光教育高效开展

“我努力,我进步,我自信。我成功”;“我敢大声地说,今天我表现很棒” 如今,在校园里,在一些宣传牌上,阳光教育的标语随处可见,真正起到了随时随地都能对师生进行教育的作用。

学校制定、完善了《关于把阳光教育融入到课堂中来的有关规定》等规章制度。同时,为了更好地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学校经常对广大学生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广大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阳光教育的运用情况,对反馈上来的一些情况,学校及时与老师进行交流、沟通,帮助老师更好地搞好教学。

我校苏国粉老师在教学反思本上记录这样一件真实案例: 我班有个男孩叫于

祥鹏,他思维活跃,口齿伶俐,缺点是做事没有思维性。有一阵,因为连续几次的粗心我批评他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男孩沉默了!这一周,我看到他写了这样一篇作文“面对你严肃的目光,我真有些害怕,难道我真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吗?我知道您对我很失望,说实话,我也很讨厌自己”看着这消沉的语句,我知道自己的教育走入了误区,思考良久,我提笔在他的作文本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没想到老师无意中的一句话让你伤感了这么久,真对不起!其实,我一直很欣赏你能言善辩的口才,但我更相信你会努力使自己言行一致,对吗?短短的几句话,他又变得像以前一样了开朗了。

(2)不断学习、反思,引导教师深层次的领会阳光教育的理念。

2008年,学校召开专题会议,正式提出实施“生命化课堂教学”课题。为了便于广大教师学习、领会、把握生命化教学的理念,学校购置了朱永新、李镇西、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等著名教育家的大批著作供教师阅读、学习。同时,学校还从《山东教育》、《人民教育》等报刊摘录有关阳光教育的理论性文章,印发给教师,要求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反思以往教学行为,留有反思笔记。在初期我们将阳光教育的实施情况作为课堂教学的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在日常的课例研究和课堂教学“树标、学标、达标”活动中都将课堂教学实施阳光教育的情况纳入评价体系中,这些都有力地强化了教师阳光教育的意识和理念。(3)开展专题活动,引领阳光教育走向深入

学习过程中,有些教师对赏识产生了一些疑惑,陷入了迷惘。为此,每学期,学校都召开“阳光教育”专题研讨会。会上,老师们各抒己见,谈对阳光教育的认识,交流个人实施阳光教育的做法与体会。通过研讨大家明白,赏识不等于一味的表扬;廉价的表扬不是赏识;赏识需要批评,需要有理智、灵活的批评… …随着研讨的深入、实践的深化,阳光教育的策略不断优化,阳光教育的方法不断丰富,阳光教育的成功案例不断涌现。

2.学校领导以温暖的目光看待教师,建立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

学生需要阳光。对于老师来说,更需要来自领导的温暖关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指出,领导的关怀是重要的激励因素和手段。金创军老师至今还记得自己刚担任毕业班的班主任。他既高兴又担心。领导这样对他说:“让你带这个班,因为知道你是有能力的,一定会干得很出色,学校信任你,你自己也要对自己有信心… …”领导的信任与鼓励,让他坚定了信心,也有一种特别的兴奋和感动。几年的历练,如今,金创军老师已经成为了学校教学的骨干,师德方面的典范。

2008年学校让丛晓红老师担任初四的数学教学,并任班主任工作。面对领导的充分信任,为了更好地做好教学工作,克服自己在知识上、经验上的不足,丛老师自费购买了大量有关教学的书籍,认真钻研教研教材、研究习题;在班级管理上,她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吸取班级管理经验,走出了一条“爱心+诚心”的班级管理之路。“我们更多的是把她当做朋友,我们愿意和她交流、说自己的心里话。”班级的学生在谈到她时自豪的说。在当年的中考中,她所带的班,普高录

取达22人,录取率达50%,得到了领导、同事、家长的一致认可。

正是在这种温暖的关怀、赏识的目光中,教师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工作热情空前高涨,也使得学校更加和谐。

三、阳光教育让我们的校园熠熠生辉(1)课堂教学明显优化,生命化课堂开始显现

创造生命化的课堂教学,最终形成高效的课堂,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学校领导经常深入课堂进行听课,着重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生命化教学的运用情况,并将这一情况,列入到教师的课堂考核中,督促教师不断提高授课水平。

我们所倡导的“生命化课堂”就是呼唤对生命的尊重,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人性关怀,通过师生的努力来完成对人文精神的建构,尊重学生的个性,善待学生的差异,服务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情况与氛围的创设,为学生展示自我、发现自我和发展自我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在学习中有所思,思中有所得。“生命化课堂”不是神秘的、虚无缥缈的,也不是高不可攀的,它就在我们教师的举手投足之间、音容笑貌之上、一言一行之中,于是在教师的课堂上,“能让我也来发表一下想法么?”“你们对我的想法有什么不同意见吗?”“你的观点对我很有启发”、“你提出的问题,我现在不能回答你,我需要查一查资料,你也可以查一查,我们比一比。看谁查的快,好吗?”… …这些尊重学生、亲切的语言就成为了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帮助学生主动学习的一个平台。于是师生的生命价值在课堂中熠熠生辉。

在不断地探索与研究中,我们的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课改实验工作实施以来,学校先后有20多人在文登市、威海市级优质课比赛中获奖。(2)赏识教育营造出了团结、和谐、进取的校园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已经收获了阳光教育给我们带来的诸多惊喜!学校在教育教学各方面变化是显著的,成果是辉煌的;新课程理念和目标正在我校逐步得到体现,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需求,用赏识去发现、洞察学生,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已经成为我校的教学策略和基本要求;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正在发生着变化,阳光教育开始融入到教师的日常教学中,发现、赞赏、认同每一个孩子已经成为每一名教师的习惯;学习正在变的更加主动,孩子们在学习中学会了合作、探究、交流;新的校园文化正在形成,飘洒着浓郁的书香、阳光化的人文环境正在潜移默化地感染、影响着每一个人;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更多的学生把教师当成了自己的良师益友;干群之间更加团结,全校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和谐、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已经形成。

目前阳光教育开始在我校开花、结果,尊重、赞赏、赏识每一名学生已经成为我校每一名教师的习惯,校园成为每一名学生展示自身才华、奏响人生华丽乐章的舞台。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深化实施阳光教育,不断优化阳光教育方法与策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办人民满意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在阅读教学中追求生命化课堂

在阅读教学中追求生命化课堂

单艳艳 刘卫星(江西省高安市教师进修学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向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怎么上好阅读课,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追求什么?我们探索过、迷惘过、欣喜过„„我们觉得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授予学生阅读方法的同时,我们更要追求生命化课堂,让阅读课堂的每一个主人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激发兴趣,养成阅读习惯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是作品的创造者。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创造氛围,让学生完全投入课堂教学互动、进行心灵的碰撞,勾起学生对阅读的向往和兴趣,让他们自主阅读、富有创造性的阅读,从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使人充实、可以使人睿智、使人才华横溢、使人成就大业„„康熙皇帝一生坚持读书,65年如一日手不释卷。正是对阅读的累积,才使他成为中华历史上最为英名的皇帝。鲁迅一生爱书如命。寒冬腊月,夜寒难读,他常摘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由于苦读书,他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我国当代著名的作家、儿童文学家曹文轩,头衔很多,荣誉也很多,他写的《草房子》、《青铀葵花》等深受儿童喜爱,他自己坦言:“我的今天,与父亲那两柜子书密切相关。”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可以给学生多讲讲类似博览群书的榜样故事,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当然,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教师要带好头,做个爱读书广泛阅读的读书人;做个引路人,给学生推荐好的经典的教育读本,教他们辨别图书,培养一种优良的阅读姿态和习惯。

二、授予方法,培养阅读技能

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还要在具体教学中,教给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技能。如:让学生了解文学作为一门艺术,讲究叙述技巧,在阅读时应认真体会其中的景物描写、人物刻画、生动的细节等;让学生了解朗读、默读、诵读、精读、略读、浏览的特点,明白这些阅读方法在现实生活工作学习中要灵活应用。比如,在精读的过程中,就常朗读默读。在阅读过程中,不可能仅局限于精读,还必然伴有略读和浏览。

现在人教版新课标的语文教材和它配套的自读教材《语文新阅读》都是围绕同一主题单元编排的,这就为我们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技能提供了便利。如六年制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是围绕“秋天”这一主题编排的。本组教材内容十分丰富,以秋天为线索,又不局限于秋天的景色。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受秋天的美好,体会美好的生活是勤劳的人们创造的,领略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自读教材《语文新阅读》第一单元也是围绕“秋天”这一主题设计编排的,我们可以在课堂上授予了学生阅读的基本方法后,让学生用到《语文新阅读》的实践中去,形成自主阅读的技能。

三、以人为本,追求生命化课堂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还要在潜移默化的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做人。要以人为本,追求生命化课堂,让阅读课堂的每一个生命都焕发出活力,培养出一个个鲜活的、自信的、自由成长的新人。

在去年的江西省中小学语文“同课异构”教学衔接研讨会上,我们有幸聆听了周明玉老师执教的《最后一头战象》,让我们对生命化课堂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周老师用她灵动的思维、生动的语言引领孩子们走进《最后一头战象》。短短的40分钟,她和孩子们带给我们很多精彩,很多感动。我们印象尤为深刻的是第二环节“整体感知、抓住情节、概括内容。”

在这一环节最后,周老师让孩子们根据板书的小标题,用“开始„„然后„„最后„„”等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来概括主要内容。周老师微笑着请一位没举手发言的男孩发言,男孩不知是开小差了,还是缺乏勇气,小声说了两句便说不下去了,低着头站在那里。出现了课堂教学、尤其是公开教学中许多老师担心出现的情况,现场的气氛顿时凝固起来。

只见周老师慢慢走近那男孩,搂着他的肩膀,带着他一起把课文内容概括出来了。周老师果然跟别的老师不一样,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和他站在一起一同面对、解决问题!当男孩渐渐有点信心的时候,她放开搂着孩子的手,转过身,举着话筒面对他说:“请你像刚才一样,再说一遍好吗?”在周老师的鼓励下,孩子终于把故事复述得既清楚又完整。台下 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掌声中,男孩高高昂起了头,他的脸上,满是自信和骄傲,更有对周老师的感激和尊重!叶澜教授曾指出:“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

叶教授的这段话诠释了生命化课堂的内涵。周老师在台下有上千人注视的公开课上,她也不放弃对每一个生命蕴藏的潜能的开发,尊重生命,让课堂上每一个生命都焕发出活力,享受学习生活的乐趣!我们想,这种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就是我们阅读教学应追求的,也是每一个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不懈追求的!它会因生命的投入而鲜活,因生命的相互润泽而成长,因生命的自由而绽放出灿烂之花„„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者信箱:xulijuan1976@163.com)(来源:《中国教育科学》<月刊,http://www.xiexiebang.com>)

下载对生命化课堂的体会(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生命化课堂的体会(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高效课堂改革的体会

    对高效课堂改革的体会—生本课堂 一、学校学习文化氛围浓厚 质量是立校之本,特色可以亮校,坚持特色就能形成文化。昌乐二中的271教育模式之所以能课改成功,取得了全国瞩目的成......

    生命化课堂作文教学反思(共5篇)

    生命化课堂作文教学反思 于进荣 9月27日,我有幸参加了初中语文生命化写作课堂教学研讨会,从具体的写作实践指导课导系统理论的课堂评点都让我深受启发,我收获多多,使我对作文课......

    构建小学英语生命化课堂的思考

    构建小学英语生命化课堂的思考 构建小学英语生命化课堂的思考 【摘 要】:英语生命化课堂教学是适应我国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2011年版的《英语课程标准......

    区域整体推进生命化课堂”(写写帮整理)

    关于开展2011—2012学年度高区 “区域整体推进生命化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暨学科教研员引领课活动的通知作者/来源:高区教研中心发布时间:2011-11-04各中小学:为贯彻落实《国家中......

    生命化教育

    生命化教育”实验对教师发展研究的启示2008-462 从上世纪90 年代以来,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教师黄克剑为指导、以《 明日教育论坛》 主编张文质所推动的,主要在福建中小学进行的......

    对微课程和翻转课堂的一点体会

    对微课程和翻转课堂的一点体会 杨慧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的发展,传统的课堂不断的受到冲击,数字故事、电子书包、电子白板层出不穷,这些基于数字技术为我们的课堂带来生机......

    对“什么是有效的课堂提问”的一点体会

    对“什么是有效的课堂提问”的一点体会内蒙古赤峰市克旗宇宙地镇中心完小 崔景瑜常言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花,思维又应从问题开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能否......

    对小学数学简约化课堂的思考

    对小学数学简约化课堂的思考 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多年,数学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异彩纷呈,原本简单的数学课有了千头万绪,枝繁叶茂却不见树干,失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