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视野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探析
新视野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探析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如一股浪潮在全国教育界开展的如火如荼,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它集知识性、技能性、综合性和应用性于一体,有明显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特点。老子有一句名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用老子的这句名言来形容今日的教育方式的改革是再恰当不过的了。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强调的是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比掌握、获取现成的知识更为重要,这正是新课标所提倡的,也是信息技术学科发展的方向。【关键词】高中信息;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着力发展学生以信息的获取、交流、加工与处理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实践能力。教学过程中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一直是我们探究的问题。那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更好的贯彻新课标的精髓,真正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呢?我认为,在实际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更新教育观念
作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从教学思想上更新传统的教育观。教师不仅要精通教学内容,更要熟悉学生,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设计开发有效的教学资源,创设情景,给学生的学习以一定的引导和具体的帮助。
大家都知道,信息技术是一个日新月异的事物,每天甚至每刻都有大量的新软件和新硬件出现,如果我们不是让学生学习其中的规律而仅仅教会他们会使用和掌握眼前的这些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那么学生以后每学习一个软件都要靠教师去教,没人教就不会,无论对工作还是学习都是相当不利的,尤其是当有一些新的软件可能会使用的人暂时还很少的时候,就更需要学生有根据规律自学的能力了。因此,教师只有在思想上明确了自己应处的位置,转变已有的“教师为主、学生为辅”观念,确立“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新观念,才能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新。
教师要调整好与学生间的关系,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位置,把自己变成“一位合作伙伴”。在一节课的开始,就要亮出总的目标,让学生明确本堂课要学习的内容和需要达到的程度,进而围绕目标自主动手操作、动脑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让他们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暴露自己感知理解新知的矛盾和差异,把疑点和难点都摆在桌面上,再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摒弃错误,发现真理,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例如:在Frontpage《插入图片》教学时,先展示一些内容幽默、图文并茂的作品,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并让学生回忆过去的内容:在Word文档中如何插入图片?通过复习旧的知识,学生自主探究新的知识。
二、以“任务驱动”为主导,因材施教
以往,信息技术学科的教材和教师的教学基本上是软件说明书式的,主要介绍软件功能,学生对课程学习兴趣不高,学后也往往不会使用。如今,现行教材进行了大胆改革,按照一种新的“任务驱动”模式进行编写,因此教学的基本过程也应该是任务驱动式的,这和以往的教学方式形成很大反差,要求教师要尽快适应和驾驭这种方式。所谓“任务驱动”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是由教师直接讲解教学内容,而是把教学内容打散分解到教师精心设计的一系列任务中去。如:第一单元第二节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中要求通过制作一个电子作品,将我们前面所了解的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状况进行总结。我就发现有的学生在小学、初中时就已经学过一些相关知识了,而有的学生到了高中才接触到,如果我设置一个任务让所有同学完成,就会出现有的同学完不成,有的同学没兴趣。因此我在设计“任务”时,就要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来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设计出不同的“子任务”,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能顺利地完成“任务”。具体办法是:对于一些从没有学过的学生,我布置的“任务”相对容易些,让他们先学会做一个课程表,通过制作课程表这个任务,学生就掌握了如何进行汉字输入,如何创建和编辑文档等一系列的简单知识。对于那些学过一些基本知识的学生,我布置的“任务”难度就稍微大一些,要求学生设计出一张自己的报纸,打印出来,然后还进行年级评比。通过这样的“任务”设计可以让每一个学生完成自己的任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致和想象力。使得这部分的学习任务轻松完成。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容易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
1.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学校的教学只能是基本的入门知识和技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知识迅速过时并被淘汰,要与时代同步前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尤为重要。因此,信息技术教师更要注重把教学生的自学途径和方法作为一个重要方面融汇在整个教学中。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看书,提出问题,归纳知识。从书本上获取知识是学习的途径之一,所以,无论是理论性较强的课中,还是实践操作性较强的课中,我都注意指导学生养成看书的习惯,看懂书的内容及编排意图,从教学的各个环节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再过渡到“会学”。联系实际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情感的前提。教学内容或教材主题要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局限于课本知识,紧密结合信息技术自身突飞猛进的特点,抓住时代的脉搏,积极引导学生分析和收集社会热点、焦点问题,适当补充一些“题外话”,从中扩大眼界,放眼未来,促进使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得到提升。
自学主要包括三类:(1)课前和课堂对教材的自学;(2)课余时间对教材外一些相关知识的自学;(3)相关软件的扩展和学习。可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学习软件的帮助功能,引导学生通过课本把软件中共有的、类似的、不同的地方对比清楚,并引申开来,使学生能做到举一反三,自觉探索,触类旁通。向学生推荐一些有关的学习站点(如:中小学信息教育网、洪恩在线等)、还可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计算机报刊杂志,比如:《电脑爱好者》、《电脑报》等,提供适合学生学习的计算机知识学习培训信息,引导学生去自学提高。2.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工具课程。理论知识是技能的基础,技能是理论知识的目的,而其中的技能又是最重要的。要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效益就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以此来提高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例如:第三单元科学管理信息,这一单元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难学的。对于这一单元的“任务”,我在讲解演示时,为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先是选取一个简单的数据库作为“任务”,从简单的入手,可以排除学生的畏难情绪。然后让学生做一个数据库来管理班级通讯录,学生对这个很感兴趣,积极性很高。让学生完成做数据库,难度比较大,但也不能由我一个人讲解完成。在讲课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探索,对一些简单的操作就让学生自己操作完成,难些的我先讲解,然后让学生完成,这样我们师生共同完成这一任务。“任务”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后,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难点,上课也不容易走神,就能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注重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作为新时代的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在领会新课程改革精神的同时,必须注重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让计算机真正成为教师教、学生学的一个重要工具,如规定学生运用WORD汉字输入来进行语文学科的作文写作;在传统的美术课堂中,主要通过挂图、书本和录象等有限形式对学生传递信息,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后,通过计算机的图、文、声、象并茂的特点,甚至三维虚拟现实等多方位信息用于制作课件,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涉及面更广。我曾经让学生根据掌握的地理知识制作一个“宇宙探索”的POWERPOINT幻灯片,学生们在兴致勃勃的查阅有关天文资料后,制作出了集技巧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身的幻灯片,称得上有一定水准。这样能够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实现了与其它课程的整合,并让学生亲身体会到了信息采集、处理、加工的全过程,促使信息教育课程走上良性教育循环轨道。这不仅使得学科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也使得学生接触使用计算机的机会大大增加,更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具体问题的实践能力。
总之,作为新时期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肩负着时代的使命,要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通过研究和改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方针。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信息时代成长为一个合格的人、一个不被信息时代淘汰的人、一个具有全方面高素质均衡发展的人才。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浦高级中学文昌校区)
文档资料:新视野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探析 完整下载 完整阅读 全文下载 全文阅读 免费阅读及下载
阅读相关文档:浅析幼儿教师对结构游戏的支持与引导 非正式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施 文学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例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电子白板的应用 物理解题中“桥梁”的作用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研究 探析高中生物教学中概念教学的应用 重视实验教学意外,促进课堂资源生成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策略探讨 探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谈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浅谈实验教学与多媒体的关系 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引导地位的体现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兴趣引导法的应用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方式的改变 简析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现状与对策
最新最全【学术论文】【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领导讲话】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分析报告】 【应用文档】 免费阅读下载
*本文收集于因特网,所有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我将尽快处理,多谢。*
第二篇: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
摘要: 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计算机运用意识、提高科学文化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同时信息技术课程也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国家也逐渐加大了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视程度,使之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但是高中的信息技术课不是高考学科,在很大程度上地位受到了削弱,学生、家长以及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那么作为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如何去适应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和变革呢?笔者结合近五年的实际教学,针对目前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教学改革的方案。
关键词: 高中; 信息技术; 教学现状; 对策分析;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技术已经成为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我国的各行各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高中教育事业,为了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我们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必须勇于突破,不断对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进行改革和创新。作为一名教师,该如何把信息技术知识既深入又活泼生动地教给学生,学生又该如何学习信息技术,很值得我们研究。笔者通过近五年的教学,总结了一些经验,做了一些实践的探索,下面就谈谈几点我的心得体会。
一、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
当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并且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此时的人们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加强。然而,信息技术并不是升学考试中的学科,在高考应试指挥棒的影响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在整个高中教学体系中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因此,在高一年级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阻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差别较大
由于家庭环境和经济状况不同等因素,使得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另外,初中具有计算机课程,但是,信息技术并不是升学考试中的学科,又受到学生个人兴趣的影响以及初中教学质量的影响,一部分学生只能利用计算机进行上网娱乐,对于办公软件的应用能力较差。这样给高中教师的统一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课时有限
一般而言,高中的学习任务比较繁重,因此分配到每一门课程的学习时间就相对较少。在高中教学计划中,信息技术课每个班每周只有两课时,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教师讲解的内容也是有限的,要想在这些有限的课时和有限的教学内容里,完成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
3、教学设施落后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电脑的普及,国内家庭计算机拥有率不断攀升,此外,现今电子设备的更新速度迅猛,学生家庭计算机的配置明显高于学校。大部分普通高中拥有的机房数量在两间左右,而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班级多达数十个,出现了明显机器不足的现象,而我校的机房数是三间,要供二十个班级使用,只能交错安排学生上机,但是个别机房的部分计算机已经损坏,没有及时维护,有时会使我们的教学无法实现一人一机的基本要求,并且计算机配置较低,运行速度不高,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4、信息技术教材问题 第一、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中各个章节基本没有连贯性,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很难把握前后知识点的衔接,这样就可能使学生感到每节课都要重新学习新知识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让学生有点厌烦情绪,最终影响信息技术的教学效果。
第二、现实中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软硬件层出不穷,而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的教学内容却无法及时更新,教材中很多观点已经明显不合时宜,导致教材和现实严重脱节。
二、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进行改革
1、兴趣激励法
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很重要的,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初中时期,由于信息技术并不是升学考试中的学科,教学质量随之降低。部分学校在期中、期末考试复习期间,将信息技术教学课时分给其他应试学科,影响了信息技术教学的整体安排,对于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开展产生了负面影响,部分学生因此对该科失去了兴趣。在高中阶段,我们教学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不能让他们有“破罐子破摔”的想法,要让他们坚信“金子总会发光”!例如,每堂课布置些任务,让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并能够产生成就感。对于那些单调、枯燥的练习和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教师应特别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以保持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游戏教学法,我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让同学们在课堂上玩猜词游戏,两个人一组,一位同学比划或者描述,另一位同学猜词。游戏结束后,我用设问的方式提问学生“谁是信息发出方?”、“ 个人信息所用的载体是什么?”、“ 传播的途径是什么?”“谁是信息接收方?”、接收效果及作用是什么?,进而引出信息的传播过程这一知识点。这样一来,学生玩得欢,学得也好,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2、组织协作学习
组织协作学习,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安排学习内容和进度,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结协作精神。例如高一年级的学生制作word文档,word文档中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表格等等,那么就要求学生懂得如何获取图片,如何从网络上下载资料以及word文档的制作技术,这么多基础操作知识在我们有限的课堂时间上是无法全部讲授完的,所以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自主学、主动练。在机房实训时,我对学生进行分组,在施行分组的过程中选出小组内有一定基础的学生作为小组负责人,这样既能够使小组内其他基础较差的学生有进步,又能够在小组之内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同组的同学各有分工,互相配合,有专门选图片的,有整理资料的,有技术支持的等等。学生间语言更贴近,更能沟通,互教互学。练习一阶段后,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竞赛,展示好的作品,让学生自己去讲解。进一步激起他们的好胜心,当然自觉性、自信心也随之增强,并能更好地促进学生间的团结协作。协作学习使得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生动活泼和丰富多彩。
3、设备及时更新,坚持先进的教学理念,采用先进的教学知识
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随之对计算机的硬件要求越来越高。那首先得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争取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做好软硬件的维护和更新,为信息技术教学的正常开展奠定坚实的教学基础。在保证先进的软硬件的基础上,在进行教学时应当要保证教材以及教学内容的先进性,要与时代同步,从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掌握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由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师要结合高中生实际生活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切实掌握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学以致用。同时教师鼓励学生积极运用所学信息技术知识到社会生活各个实践领域中,做到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除此之外,教师也应当要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使学生掌握先进的操作系统,以及当今比较流行的小程序或小软件,通过对种种程序的了解和掌握,使学生逐渐对信息技术产生兴趣,并能够认真学习。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的学习需要竞争,我们的学习需要合作。同时,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我国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进行改革的必要性。我们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明确肩上的责任,应该多学习、多钻研、多和学生互动沟通,才能在教学中更加得心应手,才能有效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从而促进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取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华。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问题及出路[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运用,2012(23)。
[2]陈瑜瑾。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进行思考[J]。新视角,20014(02)。
第三篇:信息技术下教学改革既生本课堂有效性
信息技术下教学改革既生本课堂有效性
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现代化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当今生本教育课堂,就应该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构成积极、欢乐、高效的课堂,它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是以生命为本,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现代化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当今生本教育课堂,就应该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构成积极、欢乐、高效的课堂,它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是以生命为本,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利用“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等多种方法,才可以真正做到少教多学,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听观摩课、谈谈自己对生本教育的几点体会:
一、信息技术应用下的生本课堂中,学生是课堂的“主角”。生本教育的课堂,精彩的是学生,他们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作为教师,我们要相信,学生完全拥有自学的天赋和潜能,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学习掌握很多的知识,并能在自学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与快乐。在生本的课堂上,学生是那样的投入,他们要合作、要交流,要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等,他们在课堂上表现的机会很多。总之,在生本的课堂上,所见到的学生,个个都处于一种积极主动学习的状态,在课堂上,他们可以发挥想象,积极思维,对事物都有着执着的探索精神。这种课堂,让学生充满了自信,让课堂呈现出精彩,学生活起来了,快乐起来了,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学到了新知识。
二、信息技术应用下的生本课堂中,教师是课后的“引领者” 生本课堂主张教师不要给学生过多的干预,而是给学生学习尽可能的自主。在课堂上,教师只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领者,是学生学习的协助者,是课堂的策划者,教师要以同伴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教师只是给学生指个方向,剩下的时间都交给学生,而学生在课下的准备工作也有趣而生动了,通过这种方式,大大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量。在生本教学中,教师要做好下面三点:
1、设置好前置性作业,放手让学生预习,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搜集需要的资料。生本教学的原则是“不学不教,先学后教,让学生有备而来”。这“有备”就是指提前做好预习作业,做好上课的准备。可见,前置性作业的布置就尤为重要。通过“前置性作业”的形式,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先学。学生通过先做后学,对新知识有了初步感受和浅层理解,从而更有目的性地进行课堂的学习,提升课堂的有效性。因此如何设计布置“前置性作业”就成了生本教育操作的重要环节。、组织好课堂学生的学习方式,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课堂上主要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放手让学生交流、探究。每组选出组长,负责本组的纪律、任务分配等事务,组内成员有不明白的问题时,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确实无法解决可以向教师提出,如问题具有普遍性,再由教师和全班同学交流,展开全班性的讨论,这样做真正调动了学生探索的积极性,也让教师得到了解放。
生本课堂看似简单:
1、布置前置性作业。
2、小组讨论。
3、全班讨论。
4、教师点拨指导。可实际上,要想上好生本课,是很不容易的。我认为生本课堂的关键在于教师点拨时的“收”和“放”,教师要有获取并灵活运用课堂生成资源的能力,通过点拨,让学生向更深处迈进,也就是“放” ;通过点拨,让学生能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把学生引到正轨上来。收放自如,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激扬生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其实,这一点一拨,并不是太好把握。这需要教师有较深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了解学生,这需要教师有驾驭课堂的教学艺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上正确的道路。引导学生自己学,教师只起到帮学的作用,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教师怎样引导学生学,教师在什么时候帮,教师在引导的同时还应该做什么,所有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
总之,在今后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如此之快的教学中,我将尝试用生本课堂教育模式教学,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更多的独立思考、独立发现问题的时间,让他们的创新思维得到更深的发展。
潘姝霞
2015.12.20
第四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与技术创新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与技术创新
太仆寺旗第三小学 刘爱霞
在大中城市,早已在中小学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并已经深入贯彻,实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套具有教学特色的教学方法,使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大大提高。在我们旗县,信息技术教育还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传统的教学方法还没有完全得到更新。有条件实现信息技术教学的学校,没有充分的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的硬件设备。信息技术新课程的教学改革,我认为,须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
一个人的认识过程首先需要外部刺激,我们要充分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优势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为学习者创设多样化的情境,进一步优化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使教学内容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多样化,有利于帮助小学生获得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小学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结合入手,创建新型教学结构,实现新型教育思想、新型教学观念的根本变革,正是当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创新教育观念的切入点。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确立了五个方面的观念,即: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开放式、多元化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树立教育公平化的观念;充分相信学生创造潜能,培养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观念;充分了解学生的好奇心,以学生的好奇心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精神,确立科学教育观念。
2、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的主要职能由“教”转变为“导”,要更加注重教师“导”的作用。择优而“导”,“导”之有效;有法而“导”,“导”到实处,以“学生发展为本”。这就决定了教师在课程中需要体现“课程的组织者、情感的支持者、学习的参与者、信息的咨询者”等角色。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要职能是“教”即传道,授业,解惑。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使教师的角色发生变化,主要职能由“教”变成“导”,由传统教育教学中教师为中心的主体者转变到今日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导者、启发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的大量工作也由课堂上的讲授知识变成了课前的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软件制作,选择教学活动策略;变成了课中的演示导学;变成了课后教学信息反馈和教学策略调整,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量的增加,必将更加注重教师“导”的作用。
由于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习的内容大大超出了课堂教学、教材、教学参考资料的范围,老师们失去了书本和大纲的依托,因此我们的老师在走进教室、走近学生的时候出现了从来没有过的“忐忑不安”的感觉。教师的这种感觉,首先将直接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以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有居高临下的感觉,一切都是自己说了算。但在这门课中,教师只有放下架子,与学生共同探索,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指导效果。教师应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共商有关问题。在研究性学习中,师生之间的界限趋于淡化,教师和学生之间应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学由“我说你听”变为一起讨论,一起商量。即“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
其次,这种感觉会使教师真正开始意识到自己在知识能力上的不足。很多老师自己也比较注意学习,但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和考试有关的东西,除此以外极少关心。而且,由于基础教育段的课程内容相对比较稳定,一般任教几年以后,在自我学习方面的压力就不会很大。但进入研究性学习以后,指导学生学习时让教师从内心意识到自己知识结构单
一、知识面的狭窄、对本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的漠视等问题,从而产生了继续学习、完善自我的强烈愿望。随着知识的更新和教育的改革,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在研究性学习开设过程中,教师因此获得多少新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激发起教师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愿望,因为这是未来时代教师必须具有的品质和素养。
再次,教师会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从个体教学走向合作教学。我们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专业,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基本上是独立地完成教学工作,可以不和其他学科的教师有业务上的交往。但在研究性学习中,围绕课题研究,教师指导的内容包括计算机、科研方法、各种专业、数据处理等各方面的知识。因此,几乎很难独自一人很好地完成对学生课题的所有的指导工作。这就要求教师从个体走向合作,联合起来对课题小组进行指导。这对教师来讲,是一种工作方式的根本改变。他必须与其他同事建立联系,从仅仅关注本学科走向关注其他相关学科,从习惯于孤芳自赏到学会欣赏其他教师的工作和能力,从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到和其他教师一起合作。在教育学生学会合作的同时,教师首先自己学会合作。这是教师面临的又一个挑战。我们可以看到研究性学习对教师的挑战是全方位的、深刻的。它将是一种根本的转变和更新。
3、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
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对教师的角色、学生的地位、媒体的作用以及教学过程进行改革,要探究一种适应现代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以新课程标准为基本理念,以信息技术为认知工具,以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为目标)
4、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变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新动态、新信息,培养学生从小养成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利用信息和交流信息的习惯和能力,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精神;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各科知识的能力;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独立动手的能力。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重视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做到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注重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社会、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将相关的学科知识联系起来学习、思考,发现新问题,将学习与创造、探索与创新结合起来,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教师在应用计算机和网络,围绕学科知识的一个主题组织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科知识和主体意识及实践操作能力,还善于将信息能力迁移到其它学科中,促进学科间整合。
2015 12 6
第五篇:信息技术下的作文教学改革试探
信息技术下的作文教学改革试探
吴江市黎里中学
梁平
[摘要] 目前,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在具体贯彻落实《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大前提下,高中作文的传统教学模式也到了必须改革的地步。即:在信息技术的条件下,构建一能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自由性、开放性写作的作文教学形式。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作文教学
国家颁布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我们高中的作文教学提供了崭新的教学理念。其中有关“表达与交流”部分如下所述:“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多方面地积累和运用写作素材”;“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提倡自主拟题,多写自由作文”;“养成多写多改、相互交流的习惯,对自己的文章进行审读、反思,主动吸纳、辩证分析他人的意见。乐于展示和评价各自的写作成果”。
这无疑将引发高中作文教学进行一场必然的、大势所趋的变革。这场变革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大背景下展开,因而其影响必将是深远的、全方位的。新的高中作文教学无论是在教学理念、教学手段,还是在教学模式上与以往相比,变化都将是绝对空前的。
一、作文教学的传统模式及其弊端 一般而言,传统作文指导的步骤是:“先知道,再作文”。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强调“写作技巧和文字表达能力的技法训练,把作文教学当成一种简单的知识传授”。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讲的多,练的少,而且练不得法;二是重形式,轻内容,脱离学生生活,脱离学生思想实际。而超过半数的语文教师自己少有写作实践,对写作实践的指导心里也欠把握,加之不了解当代学生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因而在作文教学的实践环节指导上亦难以真正到位,最终事倍功半。这既忽视了写作规律,理论指导又难免“隔靴挠痒”。
这种“先导后练”的传统作文教学模式,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悖于当今的主流教育理念。由于教师在作文指导过程中过多强调“章法”,使得学生作文“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缺乏个性和新意,从而导致了学生个性的丧失及教学方法的倒置。这样的结果不是我们能承担得起的,我们不能拿学生的前途和命运开玩笑,毕竟语文教师在人文思想的塑造方面有着其他教师不可替代的导向性作用。
同时,传统作文教学手段非常单一。无非是一只粉笔、一张嘴巴、一篇理论、一篇例文。先是教师讲讲理论,然后读读相关的例文,再把本次供学生选择的作文话题,一一点拨一番。
而作文评改也是费力不讨好:经常把大捆的作文本堆砌于办公桌的一角,改上一两周再发下去,甚至等到又该写作文了,才手忙脚乱的于前两天迅速打扫战场,往往是改出错别字,划出较为优美的语句后,打 个分数了事。没完没了的批改,累了苦了是教师,却又是学生不太感兴趣的,因为据本人调查,只有极少数的学生会看老师的批语。而后一种就更不会有什么真正的价值了。
二、逐步构建信息技术条件下的“现代作文教学模式”
传统的作文教学症结主要表现在:训练内容的“序列性”、读写结合的“交融性”、教学方案的“精当性”、教学指导的“针对性”、作文活动的“趣味性”、作文交流的“广泛性”、讲评材料的“直观性”等方面得不到完整和谐的统一。
构建一个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作文教学的系统工程,可以为有效解决上述症结打开一个突破口,为适应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作文教学开辟一片新天地,以期减轻教师负担,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作文兴趣,从而整体提高学生包括思想认识、道德情操、文化修养、审美情趣、表达技巧、语言能力等因素在内的写作素质。
(一)、建立一个以内容为中心的“作文训练系列”
传统作文教学强调写作技巧训练和文字表达能力的技法训练,把作文教学当成一种简单的知识传授,重形式,轻内容。现代作文教学要改变以形式为中心的作文训练体系,建立一个以内容为中心的“作文训练系列”,使作文教学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具体地说,就是要根据学生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发展的实际确定作文的内容主题,作文练习围绕这些内容主题展开,并保证学生写作的自主性。在作文练习中,为学生创设真实的作文情景或确定一个交际实用目的,让学生有感而发,有 话可说,或通过作文达到某一交际实用目的。避免走传统作文教学“为写作文而写作文”的老路。这一点可学习借鉴一些美国教师的“场景”作文法。与我国的命题作文不同的是,美国教师不定题目,而是定“场景”。譬如:
①当你乘坐的轮船沉了,你漂流到一个荒岛上,你将怎么生活?
②任选一个州,介绍这个州的风土人情。
③任选一类动物,以杂志的形式作介绍,不仅要有文字,还要有插图。
对比中美两国的作文题目,发现美国的作文题多侧重生活事件及历史事件的评介,而中国的作文题则侧重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及道德问题的评判。作文的内容无疑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写作的手段,美国的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关心人类命运方面的世界性问题,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展现自我意识、想象力及生存技能。中国的教师则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文字表达能力上,可以说,是为了写作文而写作文,对写作能力之外的能力是不太关心的。导致中国孩子不爱写作文的一个直接原因是作文题目缺乏趣味性和求知的广泛性,使学生在作文时只能进行文字的排列组合,而不能进行知识、经验、兴趣、爱好的排列组合。
(二)、完善以信息技术为主的作文教学手段
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现代教学手段,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其优势主要体现如下:
1.多感官刺激。传统教学手段,顶多是印发借鉴范文(事实上很难 做到提前准备好印发的材料,一般是读一遍了事),板书指导要点和作文材料(好一点的用用幻灯)。而采用教学软件可以大屏幕投影或连机传到个人电脑屏幕,教学全过程都可以在屏幕上得以直观显现,重点部分可以通过字体、颜色、闪动等多种形式加强刺激效果,示例文章可以配播音员的朗诵,或者配以适合情境的音乐,或者配乐朗诵。
2.信息量大,储存快。由于电脑上传快捷,省去了板书的时间和学生作笔记的时间,同等时间给学生传递的信息估计可增大一倍。由于多感官和多媒体的特殊刺激,可以加大学生的大脑记忆储存,另外,一些重要资料学生可以拷盘下载或配发软件,以供随时调用。如果是传递与传统教学手段同等的信息,则留给了学生作文活动更充分的时间。
3.提供情境和想象空间,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作文教学往往只是提供文字命题或者所谓“材料”、“话题”,很难抽出时间带学生出去观察感受实物情境。软件可以提供图片、组画、音乐、影视剧片段、记录片场景等多种形式的情境,这些情境,具有极大的想象空间,也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刺激契机。同情境作文,也有利于学生相互比较,相互启发。
4.方便互评互改和教师点评。及时批改及时讲评,让学生的作文得到广泛交流,得到更多人的肯定和称赞,是学生写作热情得以保持和提高的有效途径。但传统方法就很难做到这一点,采用当堂写、评、改的方式,交流互评的面受到限制,教师由于掌握材料不够,讲评往往失之片面。如果收上来全部看一遍,堆起来是两座山,一拖几天,甚至十天 半月,学生都差不多不记得写的是什么了,早已失去了听讲评的热情。而更主要的问题是,这两种方式讲评,学生看不到讲评的文章,讲评效果大打折扣。而多媒体则能有效克服这些问题。如果学生是电脑写作,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连机监控观看,写完后将文章设置“共享”,每一个人都可以调看任何一个人的文章并进行评改。由于有被同学观看评改的心理预期,加上中学生的表现欲强的特点,动笔前就有了写作热情的先期刺激。教师讲评可以将文章上大屏幕,讲评就具有了直观性。如果学生是纸笔作文,教师可以将文章输入电脑或采用实物投影仪讲评。还可以从作文网校上下载更典型性更具代表性的讲评材料。
(三)、形成现代作文教学模式
所谓“先写后导”,就是注重调动学生作文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并顺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在不受拘束的情况下先先自由地写,而教师的“导”则建立在学生“写”的基础上,使之既“导向明确”,有的放矢,又能保留学生作文的鲜明个性。
其一般程序是:
(1)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条件,通过生活再现、实物演示、音乐渲染、表演展示等多种方法创设情境,诱发学生写作情感。(2)学生独立构思,选材组材,落笔成文。
(3)组织学生交流初稿,教师随机点拨,进一步激活学生思维,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朝“立意新、选材新、构思新、表达新”的方向努力。(4)学生互评互改作文。(5)交流评改意见。
(6)根据评改意见,修改自己的作文。
参考文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高中语文教与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