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编演课本剧,让高中语文教学焕发出青春的魅力_语文论文
摘 要 高中语文教学怎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学习?怎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结合高中学生的身心特点,笔者认为,编演课本剧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对此,笔者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体会。关键词 编演课本剧 高中 语文教学 有效途径 1 编演课本剧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高中学生不喜欢上高中语文课,极不重视高中语文教学,把语文视作副课中的主课,极端者甚至提出取消高中语文课设置。本人以为,造成高中学生不喜欢语文课有三大原因: 一.人文性缺失。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但当前的语文教学,只注重工具性而忽视语文学习丰富的人文内涵,课堂教学没有把学生当做有巨大能动性、创造性的活生生的人来看待; 二.过多注重文字技巧的训练,缺乏情感交流。把学生视为知识的容器,而不是接受教育熏陶、情感浸染、文化陶冶的人。三.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把生动活泼的充满人性的语文课堂搞成千人一 面,把活生生的人性教育蜕变为机械。高中语文教学怎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学习?怎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什么形式?怎样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笔者认为,结合高中学生的特点,编演课本剧是其中一种有效的方式。因为高中生正当青春,他们风华正茂,充满生机和活力。2 高中语文教学开展课本剧编演的可行性研究 2.1 编演课本剧是激发兴趣的重要途径
1、形式新,学生学课文有兴趣。
改编剧本?选哪一篇?怎样编?你来演什么角色?能不能演好?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学生去思考,需要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后才能解决问题。要编演课本剧,戏剧的有关知识可是基础中的基础,过去学生对戏剧常识不愿学习,现在他们可就主动去学习了,并且把几篇戏剧体裁的课文也认认真真的读下来。
2、内容新,学生学语基有兴趣。
在编演过程中,对学生的语文知识的要求是多方面的。首先要有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把记叙性文章改编为戏剧,剧本里有简单的舞台说明,大部分是对话。对话语言要规范,就要求用词要准确,句子要完整。表演时读音要准确,对话要与人物性格相符合。这些要求的落实都需要学生有较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编演过程是学生主动学习语基的过程,也是训练得到提高的过程。
3、表现新,学生对提高能力有兴趣
改编课文为剧本,要把很多叙述性语言转化为对话,对话语言强调性格化,学生就需要对人物性格进行把握并注意对话语言表达的技巧。表演中的动作也如此。
4、思维新,学生对创造性活动有兴趣。编演课本剧同时又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改编是一种创造,表演更是一种创造。“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学生在课文的阅读理解中都有自己独特的体会。改编后进入表演,个人的创造性发挥达到巅峰,围绕剧情的推进和人物性格的表现,动作、表情、对话都达到高度的个性化。汇演时,观看的学生把台上形象与自己创造的形象进行对照,把别人对形象塑造表现的技巧与自己的努力结果相对照,不断调整充实,使形象更为丰富,台上台下,交流创新成果,共同提高语文素质水平。2.2 编演课本剧是新课标的要求 新课标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就是说,学语文的目的是为了“用”,达到表达思想、交流情感、传承文化的目的。编演课本剧正是实实在在的“用”。它要求学生对课文有正确的感知,深刻的理解,对剧本有大胆的发挥和较强的记忆,它可以帮助学生把书面文字转换成适合于舞台的口头语言、形体动作,变死的课本知识为活的演出实践;同时要求学生发挥想像,培植感情,磨炼毅力,还要求学生有很好的相互协调与配合的能力。演出一台戏,光靠少数人不行,要大伙儿通力协作才能成功。学生中擅长表演的,就当演员或导演;擅长丹青图画的,就搞布景或化妆;会乐器的,就配乐伴奏;懂电工的,可搞音响和照明;会电脑的,就搞文字编辑或录像剪辑;工于写作的,就改编或写剧本;„„各扬其长、相互配合,可加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和集体荣誉感。而且,学生还要学会处理平时排演中的许许多多琐碎事务如服饰道具的筹集、保管,海报的策划、张贴以及相关的宣传和有关方面的联系等等。所以,演好一出语文课本剧,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而且是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和良好品质的有效途径之一,实在应当受到教育界的重视。2.3 编演课本剧能促进高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语文课一定要研究学生,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和心理特点,才能激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喜欢。随着青春期的到来,(1)学生自我意识愈来愈强,他们希望独立地判断是非善恶,独立地解决问题,不愿轻信别人的结论,不愿盲从,爱评论和争论,倘能让他们通过自身努力去解决疑难,辨明是非,从心理上他们会感到很大的满足。(2)
自强心理、成就心理也十分突出,对未知领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征服欲,“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倘能挖掘新奇的东东,必将刺激着他们去认识,去探寻,从而满足他们的探索心理和猎奇心理,满足他们的成就感。(3)高中学生的显示欲也很强,他们希望引起异性的注意,他们迫切需要参加不同类型的群体活动表现自我,他们常对活动充满热情,城市音乐、广场、俱乐部他们都喜欢参加,真可谓“有青年的地方就有表演”,倘能组织团体活动,学生一定报名踊跃。另外,他们在逐渐注意外在形象的同时,内在审美体验也明显加强,他们强烈追求真、善、美的事物,按照社会培养,自己初步建立起来的审美情趣评价着周围世界,希望社会净化,环境净化,世界美好,自己变得更美好,倘能唤起他们的审美冲动,一定能把学生带入到理解美、追求美、创造美的理性思维中去,达到不必说教而产生“善善而恶恶 ”的理想境界。“舞蹈涂鸦 青春告白”活动其参与率之高就是一个明证。4月28日晚上,飞利浦电器公司与全国青年理事会联合举办以“表达”为主题的大赛。“表达”的方式,是青春奔放的街头舞蹈(breakdance)和淋漓尽致的涂鸦(graffiti)艺术。青年公园里人头攒动。热情强劲的音乐声中,鼓掌声、喝采声一浪高过一浪。高难度的街头舞蹈,色彩鲜艳的涂鸦艺术,充满青春活力的hip-hop,体现了年轻人寻求自我表现的强烈欲望。如果把学生的生活体验、心理因素比作一潭水,那么,我们的课本剧编演,就好比是投水之石,石击才能浪起。它将为学生打开一个新的活动天地,从而吸引千百万颗蓬勃向上的心。在那里,他们可以大显身手,他们年少旺盛的精力也将得到正当有益的引导。在老师的指导下,排演课本剧,换个味道学课文,学生们定会觉得“不一样”。 2.4 提倡课本剧和学生演剧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十分重视艺术教育,他认为艺术教育可以作为人格修养的手段,乃至作为人格完成——达到“仁”的境界的一种功夫;艺术教育可使蕴藏于生命深处的“情”得以发掘出来,使生命得以充实。从某种意义上看,课本剧以及学生演剧也当被视为艺术教育!陶行知先生更是推崇“教学做合一”。他说:“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他指出“只有手到心到,才是真正的做。”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担任校长的几十年里,亲自为学生制定并实行了一套全新的学生作息制度,其中有一条就是让学生在晚间进行各种文娱活动。他认为,学生拥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是促使其个性发展的重要条件。 课本剧及学生演剧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它的社会作用不应轻视。课本剧本身取材于语文教材,大多是经过时间筛选的传统名篇,有着良好的文学基础;又经过戏剧这种综合艺术的再创造,它的教育感化作用更强烈。它通过音乐、舞蹈、文学、美术、表演、雕塑、建筑等多学科的有机配合,既作用于人的视觉,又作用于人的听觉、嗅觉等感官,融语言艺术、形体艺术、时空艺术于一体,其影响就不是单纯靠书面文字所能达到的。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记叙性强的课文已有许多被改编成了新颖生动的课本剧。它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深受人们的喜爱;尤其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课本剧理应成为语文教学中一个活跃的组成部分而受到人们的重视。2.5 学生排演课本剧有历史渊源,提倡课本剧和学生演剧在今天同样有重要意义。19世纪末,在时代大潮的激荡中,学生演剧为中国文明新戏的出现拉开了序幕。据有关资料记载:上海、天津的学生早在1899年就演出了自己编排的以“官场丑史”为内容的新戏,以后又有反映戊戌六君子和义和团内容的“时事新戏”。学生凭着一颗赤子之心,自编自演了许多抨击社会黑暗的时装剧,引起了相当的轰动,推动了戏剧改良运动的发展,成为中国戏剧近代化的标志——文明新戏的先驱。改良派先驱梁启超对学生演剧这件教育界、文艺界革命性的事件,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当时许多学生踊跃参加戏剧社团活动,积极投入“文明新戏”的排演之中,成一时之风尚;虽是在课余,但影响巨大,其中的一些人以后成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老一辈革命家中如周恩来、邓颖超、萧楚女、廖承志,以及著名的戏剧工作者如曹禺、金乃千、欧阳逸冰、郑邦玉等等,都是当时学生戏剧队的积极分子。他们率先冲破封建藩篱而勇敢地走上舞台,在把“文明戏”走向大众化,推向普及的浪潮中成为出色的弄潮儿,他们不愧是中国学生参加现代戏剧表演的先驱。 在“五四”时期,在北伐战争的硝烟中,在抗日战争的烽火里,在中华民族的危急关头,学生们放下课本,走出教室,时装剧、街头剧、活报剧也成为抗争黑暗、唤起民众的一支熊熊火炬,照耀在中国近代史的舞台上。事实证明,在近代戏剧发展史中,学生演剧不是可有可无的一笔,而是有着可歌可泣内容的一章。 提倡课本剧和学生演剧在今天同样有重大的意义。当前,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在迅猛发展的现代影视业的激烈竞争中,传统戏剧正面临着愈来愈强有力的挑战。与以前相比,进戏院看演出的观众渐渐少了,青少年中对戏剧的茫然无知者却一天天多了,人们对戏剧的兴趣正在逐渐减弱。许多有远见的戏剧家深切地感到:让戏剧到青少年学生中去,事关戏剧事业的未来;为此必须创造条件,提供方便,不但要演给他们看,而且要让他们自己演,让美好的戏剧艺术之花成为校园中一道瞩目的风景线,让中小学的课堂里、教室中经常有文明戏剧的笑声、鼓掌声,也让那些有演出才能的青少年受到锻炼,脱颖而出,成为戏剧队伍中的后继者和新生力量;更是为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作出一份应有的贡献。综观上述,笔者认为,课本剧的出现是必然的,课本剧受到欢迎也是预料中的。 3 课本剧编演的一点尝试 笔者在东方中学组织了一个课本剧兴趣小组,并开展了一系列课本剧活动。我让学生自由组成若干小组,让每一个小组的学生根据剧本编写的要求,在课文中找出要改编的篇目,讨论编写剧本,在改编过程中我随时巡视、答疑。我看到同学改编的积极性很高,常会为一个细节的处理争得面红耳赤。由于他们兴趣大,改编的速度很快。在批改过程中,我欣喜地看到了学生在写作方面的成绩,而且他们能够大胆创新,传统剧、方言组、现代版、音乐剧,花样翻新,出人意料。尤其是方言组和现代版,夹杂了许多现代时髦语言、英语甚至老师也看不懂的网络语言,又有妙语穿插其间,真是“弟子不必不如师”啊!剧本写好后,我就组织学生排练、演出,要求把剧本内容高质量地表现出来。在排练过程中,学生认真严肃,常常利用休息时间练习表演,十分投入。他们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各显其能,配合默契。他们准备充分,考虑周到,设计细致,其用心之良苦令很多老师非常感动,也令我深切地感受到学生身上蕴藏着不可低估的潜力。《欧也妮葛朗台》剧组将老葛朗台这个活宝演得活灵活现:“金钱就是万能的!钱真是个好东西呀,每天晚上睡觉,我都要抱一袋金币,不然,我可睡不着。什么,骂我是守财奴?那又怎么样?别看我穿得不咋样,可我有的是钱!钱就是上帝!钱就是一切!” 与这铜臭味构成强烈对比的是:学生们把《边城》演绎得简直就是一块脱离尘寰的“世外桃源”。在这块世外桃源中生活的人们充满了原始的内在的“爱”,湘西小城、酉水岸边茶峒里的“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各人应得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了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孔雀东南飞》中的封建家长制权威,《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狭隘的封建家族利益,也被处理得恰到好处,无论是刘兰芝和焦仲卿,还是罗密欧与朱丽叶,都以那灿烂的毁灭来证明爱情的崇高、专一和难于逆转,都以他们那短暂却闪耀着夺目光辉的一生强烈地震撼人心,定格在历史和人心的深处,使人看到大胆追求自由理想幸福爱情的人性之美与青春之光,看到了封建伦理道德的罪恶和卑鄙。玛蒂尔德的形象也十分动人,她确实迷恋过上流社会,她以为“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她也梦想着“宽敞的客厅”、“精美的晚餐”、“漂亮的服装”,她又是多么“想望着得人欢心,被人艳羡,具有诱惑力而被人追求”„„然而,当厄运降临时,她毅然放弃了不切实际的幻想,以自己的诚实劳动迎接命运的挑战。在信用与破产之间,她选择了信用,选择了人格与尊严,体现了崇高的人性之美。最成功的是《鸿门宴》的现代版,他们运用时空穿插技术让刘邦项羽融入现实生活,来感受和品味我们全球化、数字化的生活,令人忍俊不禁。“大话西游”式的无厘头对话成了刘邦、项羽的经典对白,同学们常常在课后饭余聊起。最后,该剧本贴到了网上。上过一次舞台,常使人终生难忘。青年学生有着旺盛的精力,他们很愿意使语文课本中的故事“动”起来,使课堂、生活搞得热热闹闹,自己也因此而学到本领、增长才干。4 由编演课本剧得到的一些启示 启示之一:全面培养了学生素质,丰富了校园活动,为校园文化建设增添了亮丽。无庸讳言,编演课本剧对学生学好语文,对他们全面发展是大有裨益。它是“大语文”教育观的具体活动形式之一,是口头表达能力多元化的实践活动之一,更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它不仅化被动的写作为主动的投入,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分析鉴赏能力,而且使学生的注意力、想象力、创造力都极大地得到加强和提高;更有价值的是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诸多不足,大大地增强了语文学习的动力及兴趣。许多老师和学生往往认为表演那是“多揽闲事”“得不偿失”,普通学校又不是戏剧学校,不必为培养戏剧人才而使自己额外地去多挑一副担子。其实,这些都是未树立起“大语文”观的具体表现。本来,戏剧教学就属于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语文教材中也有剧本的节选;就如同语文教师指导学生作文,并不一定要把学生都培养成作家一样,戏剧教学也是如此。何况,编演课本剧大大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提升了校园文化品位,当年,曹禺不就是南开新剧社最积极的成员吗? 启示之二:要加强宣传,为课本剧编演鸣锣开道。 据调查统计:一份有较大影响的全国性教育报和三家语文刊物上的文章,有关课本剧方面内容的文章篇数占刊出总数不足千分之一,其字数更少得可怜。这足以说明课本剧还没有真正进入人们的视线范围之内。所以要加强宣传,为课本剧活动的掀起大造舆论,引起师生们足够的重视,让课本剧这个新生事物茁壮成长。启示之三:要注重指导人员的培养,为学生排演课本剧当好“导演”。 现有的语文教学参考资料中,可供排演课本剧的资料几乎没有。各区、县,包括省市级教师进修学院也没有专门的科、室负责课本剧的编写。即便基层学校的语文老师对此有些兴趣,或者有些研究,充其量也只停留在初步摸索阶段,作些试探性的尝试,成功率极低。而现在的各级师范学校,虽有艺术教育系,却无法培养出能在学校里指导学生排演课本剧的人才。这些是课本剧沉寂的直接原因。假如中小学语文教师手头都有那么一本或一套有关课本剧编写的知识手册;假如各年级教师进修学院能为语文教师开办一些编剧、导演知识的讲座;假如有关的艺术团体能与有此意向的学校挂钩,请一些导演、演员不定期地与这些学校交流,以提高课本剧编排的水平;„„我相信,语文课本剧的兴起绝不是空谈。启示之四:改编课本剧要熔古今于一炉,关键要推陈出新,要富有时代气息,要有创新意识。指导学生完成课本剧的编演,要按一定规范操作,导、选、读、编、演、评六步程序,每一步都要有相应的具体要求,同时又要灵活掌握,注意肯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启示之五:编演课本剧要注意课内外结合,班内外竞争,校内外交流;课本剧的改编不必限于文学作品,即使物理、化学、生物等课本内容,也可以用拟人化的方式改编成课本剧。特别在东方,我想,能否以语文学科为支点,辅之以舞蹈、音乐、美术、历史,搞一个综合性的、高水平的课本剧编演,让这个课本剧作为我校语文学科教学的一个特色乃至学校教学的特色之一,成为东方文艺节目中的品牌节目甚至东方的“代言产品”,成为东方校园文化建设的鲜活写照,从学科意义上讲,它更应该是语文学科在东方这个五彩缤纷的教学园地中开放的一朵奇葩。我曾看过澳门濠江中学表演的汉代舞蹈《踏歌》,古朴典雅、抒情柔美,宛如一幅流动的国画,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那是汉唐舞蹈中的经典之一。当然东方做为一所新办学校,从整体上讲,学生的舞蹈功底与老牌的濠中是有不小的距离,但以东方的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来看,从东方的硬件设施和软性资源来看,在东方的舞台上,足以成就比《踏歌》更为丰富、宏大的历史镜头,因为《踏歌》主要使用舞蹈语言来表现汉代社会生活的一个镜头,而综合性课本剧则会用更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来再现历史的某一个场景。参 考 文 献 [1]《语文教学的困惑及走出困惑的途径》
第二篇:编演课本剧,让高中语文教学焕发出青春的魅力语文论文
摘 要 高中语文教学怎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学习?怎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结合高中学生的身心特点,笔者认为,编演课本剧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对此,笔者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体会。关键词 编演课本剧 高中 语文教学 有效途径 1 编演课本剧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高中学生不喜欢上高中语文课,极不重视高中语文教学,把语文视作副课中的主课,极端者甚至提出取消高中语文课设置。本人以为,造成高中学生不喜欢语文课有三大原因: 一.人文性缺失。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但当前的语文教学,只注重工具性而忽视语文学习丰富的人文内涵,课堂教学没有把学生当做有巨大能动性、创造性的活生生的人来看待; 二.过多注重文字技巧的训练,缺乏情感交流。把学生视为知识的容器,而不是接受教育熏陶、情感浸染、文化陶冶的人。三.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把生动活泼的充满人性的语文课堂搞成千人一 面,把活生生的人性教育蜕变为机械。高中语文教学怎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学习?怎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什么形式?怎样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笔者认为,结合高中学生的特点,编演课本剧是其中一种有效的方式。因为高中生正当青春,他们风华正茂,充满生机和活力。高中语文教学开展课本剧编演的可行性研究 2.1 编演课本剧是激发兴趣的重要途径
1、形式新,学生学课文有兴趣。
改编剧本?选哪一篇?怎样编?你来演什么角色?能不能演好?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学生去思考,需要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后才能解决问题。要编演课本剧,戏剧的有关知识可是基础中的基础,过去学生对戏剧常识不愿学习,现在他们可就主动去学习了,并且把几篇戏剧体裁的课文也认认真真的读下来。
2、内容新,学生学语基有兴趣。
在编演过程中,对学生的语文知识的要求是多方面的。首先要有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把记叙性文章改编为戏剧,剧本里有简单的舞台说明,大部分是对话。对话语言要规范,就要求用词要准确,句子要完整。表演时读音要准确,对话要与人物性格相符合。这些要求的落实都需要学生有较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编演过程是学生主动学习语基的过程,也是训练得到提高的过程。
3、表现新,学生对提高能力有兴趣 改编课文为剧本,要把很多叙述性语言转化为对话,对话语言强调性格化,学生就需要对人物性格进行把握并注意对话语言表达的技巧。表演中的动作也如此。
4、思维新,学生对创造性活动有兴趣。编演课本剧同时又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改编是一种创造,表演更是一种创造。“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学生在课文的阅读理解中都有自己独特的体会。改编后进入表演,个人的创造性发挥达到巅峰,围绕剧情的推进和人物性格的表现,动作、表情、对话都达到高度的个性化。汇演时,观看的学生把台上形象与自己创造的形象进行对照,把别人对形象塑造表现的技巧与自己的努力结果相对照,不断调整充实,使形象更为丰富,台上台下,交流创新成果,共同提高语文素质水平。2.2 编演课本剧是新课标的要求 新课标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就是说,学语文的目的是为了“用”,达到表达思想、交流情感、传承文化的目的。编演课本剧正是实实在在的“用”。它要求学生对课文有正确的感知,深刻的理解,对剧本有大胆的发挥和较强的记忆,它可以帮助学生把书面文字转换成适合于舞台的口头语言、形体动作,变死的课本知识为活的演出实践;同时要求学生发挥想像,培植感情,磨炼毅力,还要求学生有很好的相互协调与配合的能力。演出一台戏,光靠少数人不行,要大伙儿通力协作才能成功。学生中擅长表演的,就当演员或导演;擅长丹青图画的,就搞布景或化妆;会乐器的,就配乐伴奏;懂电工的,可搞音响和照明;会电脑的,就搞文字编辑或录像剪辑;工于写作的,就改编或写剧本;„„各扬其长、相互配合,可加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和集体荣誉感。而且,学生还要学会处理平时排演中的许许多多琐碎事务如服饰道具的筹集、保管,海报的策划、张贴以及相关的宣传和有关方面的联系等等。所以,演好一出语文课本剧,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而且是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和良好品质的有效途径之一,实在应当受到教育界的重视。2.3 编演课本剧能促进高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语文课一定要研究学生,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和心理特点,才能激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喜欢。随着青春期的到来,(1)学生自我意识愈来愈强,他们希望独立地判断是非善恶,独立地解决问题,不愿轻信别人的结论,不愿盲从,爱评论和争论,倘能让他们通过自身努力去解决疑难,辨明是非,从心理上他们会感到很大的满足。(2)自强心理、成就心理也十分突出,对未知领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征服欲,“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倘能挖掘新奇的东东,必将刺激着他们去认识,去探寻,从而满足他们的探索心理和猎奇心理,满足他们的成就感。(3)高中学生的显示欲也很强,他们希望引起异性的注意,他们迫切需要参加不同类型的群体活动表现自我,他们常对活动充满热情,城市音乐、广场、俱乐部他们都喜欢参加,真可谓“有青年的地方就有表演”,倘能组织团体活动,学生一定报名踊跃。另外,他们在逐渐注意外在形象的同时,内在审美体验也明显加强,他们强烈追求真、善、美的事物,按照社会培养,自己初步建立起来的审美情趣评价着周围世界,希望社会净化,环境净化,世界美好,自己变得更美好,倘能唤起他们的审美冲动,一定能把学生带入到理解美、追求美、创造美的理性思维中去,达到不必说教而产生“善善而恶恶 ”的理想境界。“舞蹈涂鸦 青春告白”活动其参与率之高就是一个明证。4月28日晚上,飞利浦电器公司与全国青年理事会联合举办以“表达”为主题的大赛。“表达”的方式,是青春奔放的街头舞蹈(breakdance)和淋漓尽致的涂鸦(graffiti)艺术。青年公园里人头攒动。热情强劲的音乐声中,鼓掌声、喝采声一浪高过一浪。高难度的街头舞蹈,色彩鲜艳的涂鸦艺术,充满青春活力的hip-hop,体现了年轻人寻求自我表现的强烈欲望。如果把学生的生活体验、心理因素比作一潭水,那么,我们的课本剧编演,就好比是投水之石,石击才能浪起。它将为学生打开一个新的活动天地,从而吸引千百万颗蓬勃向上的心。在那里,他们可以大显身手,他们年少旺盛的精力也将得到正当有益的引导。在老师的指导下,排演课本剧,换个味道学课文,学生们定会觉得“不一样”。 2.4 提倡课本剧和学生演剧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十分重视艺术教育,他认为艺术教育可以作为人格修养的手段,乃至作为人格完成——达到“仁”的境界的一种功夫;艺术教育可使蕴藏于生命深处的“情”得以发掘出来,使生命得以充实。从某种意义上看,课本剧以及学生演剧也当被视为艺术教育!陶行知先生更是推崇“教学做合一”。他说:“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他指出“只有手到心到,才是真正的做。”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担任校长的几十年里,亲自为学生制定并实行了一套全新的学生作息制度,其中有一条就是让学生在晚间进行各种文娱活动。他认为,学生拥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是促使其个性发展的重要条件。 课本剧及学生演剧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它的社会作用不应轻视。课本剧本身取材于语文教材,大多是经过时间筛选的传统名篇,有着良好的文学基础;又经过戏剧这种综合艺术的再创造,它的教育感化作用更强烈。它通过音乐、舞蹈、文学、美术、表演、雕塑、建筑等多学科的有机配合,既作用于人的视觉,又作用于人的听觉、嗅觉等感官,融语言艺术、形体艺术、时空艺术于一体,其影响就不是单纯靠书面文字所能达到的。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记叙性强的课文已有许多被改编成了新颖生动的课本剧。它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深受人们的喜爱;尤其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课本剧理应成为语文教学中一个活跃的组成部分而受到人们的重视。2.5 学生排演课本剧有历史渊源,提倡课本剧和学生演剧在今天同样有重要意义。19世纪末,在时代大潮的激荡中,学生演剧为中国文明新戏的出现拉开了序幕。据有关资料记载:上海、天津的学生早在1899年就演出了自己编排的以“官场丑史”为内容的新戏,以后又有反映戊戌六君子和义和团内容的“时事新戏”。学生凭着一颗赤子之心,自编自演了许多抨击社会黑暗的时装剧,引起了相当的轰动,推动了戏剧改良运动的发展,成为中国戏剧近代化的标志——文明新戏的先驱。改良派先驱梁启超对学生演剧这件教育界、文艺界革命性的事件,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当时许多学生踊跃参加戏剧社团活动,积极投入“文明新戏”的排演之中,成一时之风尚;虽是在课余,但影响巨大,其中的一些人以后成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老一辈革命家中如周恩来、邓颖超、萧楚女、廖承志,以及著名的戏剧工作者如曹禺、金乃千、欧阳逸冰、郑邦玉等等,都是当时学生戏剧队的积极分子。
第三篇:[语文论文]让语文教学焕发出创造活力
中国搜课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课件 教案 试题 论文 图书 中考 高考 新课标
让语文教学焕发出创造活力 让语文教学焕发出创造活力 北京八一中学王钦虞
——构建“创造性”语文教学模式初探
一、问题的提出
中学语文教学历经几代人艰苦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涌现出一批较成熟的改革流派;但就大多数教师的教学而言,距离时代发展对培养自主性创造性人才的需要,还有很大的差距。
笔者在语文教坛执教35年,历经建国以来语文教学几次大的改革实践,一些有声有色,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改革,往往时过境迁,留在教坛上的依然是几十年前的那个“旧我”,究其原因是缺乏对一种有生命力的教学模式的建构。
二、创造性语文教学模式的原则及框架
教学模式是先进教育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间的一座桥梁,一种中介,是对教学思想、方法、结构整体设计的相对稳定的一种教学思路。这里提出的这种教学模式是本人基于对当代前沿教育理论的学习与实践而提出来的。1.这种模式的基本原则(1)主体性和自主性原则
教师是教学主体,学生是学习主体,只有富有创造力的教学主体,才能焕发出学习主体的创造活力。
要焕发学习主体的创造活力,教师就必须尊重学生,注意养成学生的自主性。培养这种自主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包括培养学生自学的心理素质(心志坚、心力专、心趣浓、心绪宁)、自学的基础(学力强调结构化的知识便于学生运用与迁移)、自学的智力品质(强调记忆、联想、想像、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培养)、自学的方法与技巧(强调掌握听、说、读、写基本方法,会筛选、归纳、整理、表述、运用、生成信息)、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能力(强调一分为二而又把握好是非、对错、美丑界限和自我调控心理,养成耐挫折而又善于与他人合作的品格)等方面。引导学生从学会自力学习,进而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形成独立、自尊、自重而又富于创造性的人格。(2)活动性和优质性原则
所谓活动性就是保证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时间,所谓优质性就是保证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质量。
一般情况,一节课的1/3以上时间,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读书、质疑、讨论、答问、演讲、互评、做卡片、整理笔记、作文等等,有时还安排时间到图书馆,查找资料。为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质量我特别注意强化质疑这个环节,因为学生能提出问题本身说明他动脑筋思考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可分三个层次:浅层参与(一般的朗读、复述和简单问题的答问、讨论、有准备的演说等,这种参与对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习较差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好处,但思维训练不够)、较深层次参与(自学提出问题,归纳文章要点,分析内容写法,比较同类或异类文章异同,观察生活现象或阅读短文引发议论等,其参与特点是这些活动伴随着积极的思维活动,智力得到较有力的开发)。深层参与(即创造性参与,后边专门讨论)。一堂课,做为高中学生所参与的活动应有一半以上属较深层次和高层参与。(3)创造性与求真性原则
所谓创造性是要以创造教育思想为指导,教给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创造性活动,培养学生创造力。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前提是树立每个学生都是有创造潜力的活生生的人的观念,要珍视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萌芽。
中国搜课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提供中小学全科课件、教案、论文、中高考试题、新课标资源、电子图书搜索与下载服务。中国搜课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课件 教案 试题 论文 图书 中考 高考 新课标
所谓求真性就是我们在发展学生多向、逆向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同时,注意思维的求同性与求真性,即对人类共同公认的和某一历史时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相对真理的认同,防止思维训练的绝对化。
2.这种模式的基本模式框架 附图{图} 3.这种模式特点
教师的教学设计不再是单纯设计自己的教学活动,而是既设计自己的教学活动,又设计学生参与学习的活动,而且这些活动的根本目的不再是单纯灌输知识而是学习主体的知识、能力与人格的全面发展。
三、探索实践
1.教师教给多种读书方法,引导学生把文章读活。
为改变千篇一律的串讲灌输式,每学一篇课文,我总要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自读课文,根据课文特点和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确定一种读法:
读诗和散文,要满怀感情边抑扬顿挫地诵读,边想像诗文中的意境。如讲《沁园春·长沙》,如果简单串讲一篇,学生干巴巴记几条分析,过不了两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现在我让学生配乐反复诵读,我也带头满怀激情朗读,学生被词中那恢宏的气势、旷远的意境、深邃的思想、优美的文字深深感染,不少学生在学习小结中提到这堂课令其久久难忘。一次十几位新加坡朋友听课,我和学生一起分段诵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他们也和学生一起被文中的意境所感染,课后向我树起了大姆指。
读戏剧,我让学生分开几组进行分角色演读比赛,每个角色学生分别写出人物分析,事后写出演读体会;做观众的同学写出《演读评议》。毕业几年之后同学返校,还常常提起××同学演读××角色的情景,作品的情节与同学的表演性朗读深深地镌入了同学们的心灵。学说明文和议论文,我常常限定五六分钟快速阅读,然后合上书写出书中的六七个要点,训练学生快速捕捉要点的能力。
读小说,我让学生边读边画出书中环境或人物的肖像,然后写出人物的分析。读《林黛玉进贾府》,我让学生画出林黛玉进贾府的路线图,平面的文字变成了同学们脑海中立体化的形象,书中走来了有生命的林黛玉。分析人物形象,我常引导学生跨越时空界限展开联想,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进而认清清除历史陈迹,建设新文化的历史重任。2.启发思考,引导学生善于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萌芽。
创造从问题始,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萌动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由于经常让学生边读书,边提问题,逐渐养成思考的习惯。有时他们会指出书中的一些错误。1995年下半年,当讲《采草药》一文时,有个叫石承泽的同学提出:“‘此地势高下不同也,’这里的逗号用错了,应用句号,因这句话是上一层意思的总结,不是下一层意思的起始。”我当即就表扬了他。学生有时对我讲的内容提出不同意见,如果不是明显的是非对错问题,我总是鼓励学生要勇于坚持自己的意见,争取找到更多理由,把老师和同学们说服。这些学生往往跃跃欲试,表现出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我十分高兴,因为新的时代正需要这种锐气啊!
3.教师要善于归纳学生质疑中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实现思维交锋,智力杂交。1997年上半年我在学校讲一节研究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学生对文章结构有各种分法,我把问题梳梳辫子,归纳出四种分法,用投影打出来,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鼓励大家展开争论,像这类在语文学术界也争论不休的问题,我一般不急于要求统一意见。最后我谈两点意见:一是大家争论,说明了恩格斯行文的严谨,一篇文章严谨到别人很难切分,这大概是文章结构的最高境界;一是争论有助于对文章内容和结构的理解,世上的事物很复杂,有些事物类别层次是清晰的,有些是模糊的,于是有了模糊哲学,模糊数学。我们现在习惯于用切分法分析结构,是否有些文章应用聚合法去研究它更科学,这个任务交给你们去解决。其中国搜课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提供中小学全科课件、教案、论文、中高考试题、新课标资源、电子图书搜索与下载服务。中国搜课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课件 教案 试题 论文 图书 中考 高考 新课标
实,这样的思维交锋比结论本身更重要,争论使学生思维富有灵活性、流畅性和独特性,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思维品质。
4.讲清重点、难点、疑点、知识间的联系以及读写方法,引导学生做好小结,归纳整理知识结构,对教与学做出及时评价。
语文课上教师还是要讲的,只是不要千篇一律地满堂灌。一般一堂课我讲20分钟左右,讲什么?讲文章的重点和难点,讲学生认知发生疑难的疑点,讲前后知识的联系和本节知识的内部结构。引导学生做卡片,做笔记,整理知识系统。关于知识系统,在高一学生入学时我给学生整理一张语文知识能力网络表,每个单元涉及到哪些知识让学生有计划地做些整理工作,事实证明,结构化的有序知识便于学生运用与迁移。我常给学生讲1+1+1大于3的系统论整体原理,学生认识到这项工作的必要性,也就勤于积累了。
我让学生定期对老师的教、对自己的学做出评价。教师吸收学生的意见改进教学;学生养成自评自控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业和人格。5.精心设计练习作业,培养学生迁移与创造能力。
语文教学重在形成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能力的形成靠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历练”,即经常性地练习。由于我把一部分课本上的练习纳入了课堂学生参与的活动,这就减轻了课后一部分书面作业的压力。
课后作业还留什么呢?大致可分三类:一类是让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结构,每个人建造语文知识能力体系,这类练习形成的正是对知识分类分层组成系统的现代科学思想:一类是听、读类输入信息方面迁移性训练,比如刚刚学过一篇说明文,我找课外一篇说明文,检测一下筛选主要信息的能力;还有一类是说、写类输出或生成信息方面的训练。我经常让学生仿照课文中一些典型的段落说或写一段话,旧瓶装新酒,既掌握了典型句式或构段方式,又说或写出了新意。掌握的句式或构段方式多了,学生的语言与思维也就发展了。创造忌讳模仿,但从绘画、书法到说话为文这些创造性活动中,又大多从模仿始,这就是学习的辩证法。
我经常设置各种情景,锻炼学生快速展开说明、议论或描写场景的能力。如“下午放学,你看见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正蹲在花坛旁与花儿说着悄悄话„„请你展开联想和想像写段四五百字的短文。”学生想像力的开发,是一种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我还常把学生的目光引向沸腾的生活,引导他们关注祖国前进的脚步,民族发展的命运。学完人物传记单元,他们去采访自己的爷爷、奶奶,或父母,或邻居,写一篇人物小传,使他们感受到我们共和国的每一步发展都融入了老一辈的智慧与血汗,不少学生很受教育。这是创造教育的根和魂。
我有时还引导学生用“反弹琵琶”的思维方法议论一些成语、俗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学生先后写出一篇篇很有见地的短文:像《弄斧就该到班门》《补牢应在亡羊前》《少见未必多怪》等陆续见诸报端。
四、几点收获
1.师生角色变了,课堂结构变了,教学功能变了,学生对语文课感兴趣了。
过去老师是演员,是主角;学生是听众,是配角。老师上边讲得口干舌噪,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现在老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是学习的主角,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中学到知识,养成听说读写能力,发展了智力。
过去课堂教学基本是“导入”——“讲授”——“小结”——“布置作业”四大块,每篇文章又是逐段分析,概括段意,分析中心和写法几部分。如今变成了“读”——“疑”——“议”——“结”——“创”,这样的课堂教学结构更有助于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
中国搜课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提供中小学全科课件、教案、论文、中高考试题、新课标资源、电子图书搜索与下载服务。中国搜课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课件 教案 试题 论文 图书 中考 高考 新课标
过去教学功能是灌输知识,追求高分。现在是引导学生在参与学习实践中主动获取系统知识,形成听说读写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学的终极目的不再是高分,而是塑造自尊、自重而又富于创造性的健全人格。有个学生各科学习成绩都很差,一次写诗,他写出几句闪耀思想火花的诗,我帮他改改,寄出去,杂志还给发表了。这时,他脸上第一次露出了笑容。做老师的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考上大学,却应该也能够让学生享受到学习乐趣,为国家培育出有健全人格的人才。
学生对这样学语文是喜欢的,是欢迎的。有不少学生在作业、作文和学习小结中流露出这种喜爱。他们说:“语文课不再是老师滔滔不绝地串讲课文,而是教给我们方法,引导我们把书读活,从而陶冶了情操,开阔了视野,丰富了感情。” 2.学生学习质量明显提高,创造力明显增强。
这样教语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了,应试能力也会水涨船高。近年来,我教的两届学生高考成绩与其同水平学生比,都是比较好的。1992年毕业的一个班,学习水平在全年级7个班中偏低,我教三年后高考语文成绩及格率100%。
更可喜的是学生在参与学习中形成了比较强的创造活力。几年来,我教的学生有十几人在全国作文、演讲比赛中获奖,有40多人的习作在省市级以上报刊发表。3.教师也焕发了生命活力,教书教出了味道。
几年来,我有十几篇论文在全国和省市评比中获奖或发表。被学生创造的激情感染,我偶尔兴致涌来也写诗为文,居然还有几首诗,几篇散文登在了报刊上。我在北京、天津、广西、青海讲学几十场,听众有两万多人次,仅近两年,我光在海淀区一些学校和单位,汇报自己的教学改革思想与成果就讲了二十多场,比较受欢迎,得到了社会的认可。1995年被评为海淀区教育系统十佳党员,1997年被评为海淀区共产党员十佳标兵。此外参与主编和编辑工作的书有二十多本,自己撰写200多万字。《让语文教学焕发出创造活力》一文由中国搜课网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搜课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提供中小学全科课件、教案、论文、中高考试题、新课标资源、电子图书搜索与下载服务。
第四篇:让批评教学中焕发出艺术魅力
让批评在教学中焕发出艺术魅力
在《当代汉语词典》中批评有两层意思:第一个意思是批评,论断。指对事物加以分析比较,评定它的优劣;第二个意思是对错误和缺点提出意见。通常我们使用的是第二个意思,但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往往都将批评当做贬义词,认为受到批评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因而忽略了它的重要性。批评的目的是使我们意识到不足,继而加以改正和改善,达到更完美的境界。正如古语所云:“孰能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批评就是在别人的协助下改正自己的错误、过失和缺点。
教师在教育教学及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批评学生,同样的批评教育但结果却总是不同。有的学生乐于接受、虚心改正,有的学生却对你敬而远之,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在我们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如何准确对学生实行批评,让批评在教育中焕发出艺术的魅力呢?作者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有以下几点粗浅的理解。
一、批评力主表扬在先。学生也是人,常言道:“人人爱听奉承话”,世上几乎没有一个人不因受到夸奖而心情舒畅的。学生出了错,教师教育本是义不容辞的,可批评教育无非是想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为了让学生能够平心静气地接受自己的教诲,教师可先表扬其优点,然后再婉转地提出批评。今年,我所任教的班级有一个学生杨明经常迟到,我没有粗暴、简单的批评和指责他,而是温和的问他:“你一向遵守纪律,从不迟到早退。这几天不知怎么了,是家中出了什么意外还是身体不舒服,没按时来?不管什么原因,以后和老师打声招呼,以免老师担心。”这样的口吻,这样满含关爱、饱蘸深情的批评,又有谁会拒之心灵之外呢?果然,杨明同学直至学期结束都没有再迟到。
二、批评力主因人而宜。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思想觉悟、文化素质、专业水平、性格特征、家庭环境等各有各的特点。所以,实施批评也要讲究方式灵活,适合其接受水平,使批评起到催化剂作用,使学生能够乐于接受并努力促成其实现缺点向优点的转化。这样就要求从实际出发,灵活多样,区别对待。如普遍的问题,有影响的问题,当众讲请利害和注意的事情,不点名为宜;个性问题采取个别谈心、疏导为宜;对思想上进、性格开朗的学生可直来直去地指出他的不足,并指明努力方向,他能愿意接受;对性格内向或较后进的学生,态度应温和些,可先表扬后批评,批评的问题要准确,几个缺点可指出最主要的一点让他改进,激发他上进的情感;对忧郁型的学生要多谈心,多疏导,少批评,使其增强信心。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性和个性,以便教育时区别对待,这样方能收到事半功倍效果。
三、批评力主保护自尊。没有批评的教育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脆弱的教育,批评也是一种关心、爱护的表现。但是过度的批评难以使学生理解到自己的错误,而更容易使学生对老师产生敌对情绪,这样一来也就失去了批评的意义。批评学生,要一事一评。学生犯错误,老师要对学生的错误实行批评,不要轻易地把学生以往的错误联系起来。批评学生,要对事不对人,无论是对优秀的学生还是经常犯错误的学生,老师都要一视同仁。批评学生,评语要准确,恰如其分。批评浅了,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批评重了,会刺痛学生的自尊心。准确、真诚的评语,会使学生心服口服,欣然接受。①著名班主任魏书生在孩子犯错误时只采用三种方式处罚:唱一首歌;做一件好事;写一份说明书。唱歌陶冶情操;做好事将功折罪;写说明书实行自我反省。总来说之,教师批评学生时,要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为前提,然后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②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学生把教育看成是自己的需要且乐于接受时,才能使教育取得最佳效果。”我们班中曾多次出现过丢失东西的现象,今天有人丢笔,明天有人丢钱。而怀疑的对象总是集中在几个学生身上,目标越来越小,最后落在许浩洁(化名)身上。我私下找他谈心,告诉他:“你现在年龄还小,对随便拿别人东西的危害还不太懂,不良习惯也是容易改掉的。但是你如果不即时改正,将
来会给自己的人生带来严重的后果,到时候想改就难了。”一番话激励了他的羞耻心和自尊心,他向我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直到小学毕业,他都没有发生类似的现象。现在他已经是大二本科生了。试想:如果当时我不留情面,当着学生的面粗暴指责,伤其自尊心,结果又会是怎样呢?可能是别人对他的歧视,他对别人的仇视,破罐子破摔,他的人生将是另一条道路。
四、批评力主严爱有加。古人云:教不严,师之惰。严格并不但仅是严厉,在严格之中要贯穿着爱心,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当学生犯了错误,不能一味的加以严厉的指责,要将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将母爱和父爱洒向他们,与他们沟通、交流,这样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与他们融为一体,让他们心悦诚服的接受你的批评。记得去年秋学期因为学校课务调整,我已不任教三(5)班的数学课程,而任教这个班的科学课。新学期上课的第一天,当我走进熟悉的教室,面对熟悉的学生,学生先是一阵沉默,紧接着个个鼓起了掌。在热烈的掌声中,我明白我对这些学生的严、对他们的爱,已获得他们的认可,他们真的将我当作了自己的母亲。
五、批评力主对症下药。老师批评学生时,即使自己说得非常准确,也常会遇到学生的顶撞和对抗,学生也或多或少地会找点“准确”的理由,教师如果不好好地寻找突破点,对症下药,学生当然听不进你的准确的批评。所以,批评学生的切入点找准了,③犹如庖丁解牛,得心应手,毫不费力。要不然,你拿着批评这把“利剑”,横冲直撞,乱劈乱砍,不是砍在学生的牛角尖上,使他与你产生对立,就是砍在牛尾巴上,不得要领。那么如何才能找准切入点,“对症下药”呢?应在学生最容易明白自己错了的这个点上下功夫,这个点不在学生过错的大小,而在学生能不能立即明白自己错了。只有让学生自己明白了过错,他才能减少戒心,消除抵触情绪,静下心来听你的话,并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这时,教师才能循序渐进,做下一步的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
六、批评力主诱导启发。批评不是目的,仅是一种手段和过程,要通过批评让学生理解到自己的不足和过错,这就要求我们从教者在批评之中对学生的过错实行剖析,批评之后对学生诱导启发,将事情的道理将给他们听,指出他们的过错,并且拿准确的事例来对比,要彻底让他们明白到底什么是错的,怎样做才是对的,这才是批评的最终目的。我们班上有一个小男生张谦很活泼、好动,也惹了很多麻烦,有一次他将同桌刘逸刚做好的作业涂得一塌糊涂,刘逸一气之下挥舞起自己的小拳头将张谦的鼻子打出了血。于是两人各执其理“告状”到我这,我在批评了他们之后教导张谦人活泼是好事,但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涂画别人的作业就是不尊重别人的成果,倘若别人涂画你的作业你会怎样想呢?又向刘逸阐明了随便打人的坏处,教导他不可得理不饶人,要学会宽容和包涵。两人在我的诱导启发中均理解到了自己的过错,很乐意的接受了我的批评。
七、批评力主适时幽默。在教育教学中,总是板着一张脸指出学生的不足容易让学生产生一种畏惧和抵触情绪,不易接受我们的批评,所以在批评中适时贯 以幽默,能够放松学生的心情,温和和乐意的接受我们的批评。在一次品德与生活课上,一个学生因枯燥乏味的内容而开小差睡着了,我没有严厉的点他的名,惩罚他,而对所有的学生说:“看来我的声音真有磁性,简直能够和催眠曲相媲美了。”学生一阵哄堂大笑,缓解了紧张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更加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那位睡觉的学生在剩下的时间里再也没有开小差。由此可见,适时的幽默比严厉的批评更能教育人。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难免会出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不合时宜的事情。教育者如能即时加以引导,并实行适当的批评。他们必将能健康成长,成为一名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批评是一门艺术,教师在的教学管理工作中要善于使用批评,遵循一定的规则、研究批评的技巧和艺术,才能让批评在教育中焕发出艺术的魅力,成为我们教育者的好帮手。
第五篇:团支部工作总结: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团支部工作总结: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不经意间,2013年匆匆而过。实践证明,2013年不是世界末日。
实践还证明,2013年,xx日报社团支部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又是一个成果丰硕的年份。在xx日报社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xx州直团工委的大力指导下,在全社团员青年的积极参与下,xx日报社团支部紧密结合报社2013的中心工作,以加强团员队伍建设、增强团员意识和团组织凝聚力、全面提高团员青年综合素质为重心,策划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较好地发挥了基层共青团组织的作用,促进了团支部自身建设,帮助团员青年提高了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为报社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加强团支部自身建设
2011年3月换届时团支部共有团员青年x名,此后,有x人工作变动离开报社、x人年满28周岁自动离团,发展x名新团员,截至2011年底,团支部共有团员青年x人。
2013年7月,报社招聘了一批新员工,截至2013年底,团支部共有团员青年x人,其中男性x人,女性x人,平均年龄x岁,x人为大专学历,其余均为大学本科学历,x人中有x人为中共党员。
2013年7月,团支部推荐的团员青年胡静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预备党员。继续编发xx日报社团支部工作简报,报送社领导及各部门负责人阅览,并赠与县市团委及州直团组织进行交流。
继续做好对外宣传工作,每次开展的活动尽量争取在团省委网站、团州委网站及xx日报、xx晚报、xx新闻网等媒体上宣传报道,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认真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每次活动开展之前有方案、开展之后有小结。
经社党委批准,团支部对2013年积极策划、组织、参与各项活动的团干部、团员青年予以表彰,授予马姣“优秀团干”荣誉称号,授予谭燚、蒋杨艳、李晓荣“优秀团员”荣誉称号。
二、加强团支部政治学习
青年应该加强学习,热爱学习,不断进步。
2月23日,共青团xx州委六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州委副书记张忠凯,州委副秘书长匡乐轩、团州委书记郭玲出席会议。团州委委员、候补委员和各县市团委、州直各单位团组织负责人共70余人参加会议。
2月24日,xx日报社团支部召开团员会议,认真传达学习贯彻团州委六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并集体研究制定2013年团支部工作计划。
5月4日,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根据团中央通知要求,团支部提前准备,于当日下午认真组织团员青年收听收看大会直播。
5月31日,团支部举行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报告会。团州委书记郭玲结合自身学习体会,就如何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青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了专题报告,并结合我州实际介绍了目前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
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广大团员青年认真观看了大会开幕式。
三、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各项活动
2013年,团支部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本着凝聚人心、提升素质的原则,策划组织了一系列活动。
每一次活动,都应该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有一个明确的目的,最后还应该达到一定的效果。本着这样的原则,团支部根据每个月的实际情况,安排了不同内容的活动。3月24日,团支部组织团员青年前往城郊的何功伟刘惠馨烈士陵园扫墓,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当日阳光明媚,上午11时许,团员青年们来到烈士陵园,在此深切缅怀革命先烈,向xx烈士敬献花圈,并在烈士的墓碑前重温入团誓词。
4月21日,为贯彻落实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精神和要求,激励广大团员青年深入基层采访,团支部在xx市白果乡开展了新闻采风活动暨摄影比赛,20余名青年记者、编辑深入田间地头,就该乡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旅游资源开发等各方面情况进行采访。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团支部组织团员青年走进xx州公安局强制戒毒所,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团员青年们参观了戒毒所学员的生活区、劳动区、活动区,了解该所依法保障学员合法权利以及开展人性化、制度化管理和亲情式帮教的有关情况,亲眼目睹了学员的生活状况和劳动场面,通过面对面交谈的方式,加深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增强了宣传禁毒工作的自觉意识。
7月26日,团支部在xx军分区教导队开展国防教育活动,组织团员青年在教官的指导下进行实弹射击。通过打靶活动,促使广大团员青年学习军人品格、发扬军人作风,把严明的组织纪律、严肃的工作态度和不怕吃苦、勇于拼搏的革命精神带到实际工作中,做好本职工作。8月7日,团支部开展无偿献血活动,号召广大团员青年用血献血,挽救垂危的病人。这是继去年7月以来,报社团支部第二次组织无偿献血活动。当日共有20人献血,献血总量达6600毫升。
9月19日,团支部在xx市xx坝镇xx小学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团支部将团员青年自愿捐献的570元现金购买成了篮球、乒乓球拍、羽毛球拍、跳绳等文体用品,<莲 山 课件>于当日下午3时许来到xx小学,亲手交到小学生们手中。此外,团支部还联系到合和大唐连锁酒店执行总经理邱国平为该小学5名贫困学生每人捐助500元现金。青年记者们深入农村田间地头,就该镇福利院建设、旅游产业发展及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采访。
10月30日,xx日报社篮球队与xx市地税局篮球队联合开展了“喜迎十八大”篮球友谊赛。为加强两个单位团员青年之间的交流,xx日报社团支部、xx市地税局团支部联合开展此次篮球友谊赛。
11月30日,团支部14名团员青年前往xx市公安局反恐特警大队驻地,开展“我与特警面对面”活动。团员青年参观了特警的各种装备,观看了特警队员汇报演练视频,与特警队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并应邀在特警食堂体验了特警的午餐。
12月29日晚,xx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新闻演播厅内座无虚席,掌声、笑声不断,xx日报社团支部、文学与传媒学院团委在这里联合举办了“新青年,心媒介”2013年元旦联欢晚会。这场晚会以迎接新年为主题,旨在加强青年新闻工作者与大学生尤其是新闻专业的准新闻工作者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青年记者与大学生们以朗诵、歌舞、书法、相声等多种表演形式,充分展示当代青年的风采,共同欢庆新年的到来。
四、认真迅速完成上级团组织交办的任务 按照团州委组织宣传部要求,xx日报社团支部及时填写并上报《xx州共青团宣传信息调研工作统计表》。<莲山 课件> 按照团州委要求,xx日报社团支部及时向社领导汇报,争取支持,迅速落实了2份《中国青年报》的征订任务,及时足额上缴了团费。
经过2011年全体团员青年的共同努力,xx日报社团支部于2013年2月、5月,分别被共青团xx州委授予“2011全州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全州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团支部书记周光兵被授予“全州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
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xx日报社团支部以创建“全省五四红旗团支部”为目标,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努力学习,积极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