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王荣生教授的方式听评课--稚者无疆
用王荣生教授的方式听评课--稚者无疆
用王荣生教授的方式听评课
——2010年郑州市语文优质课决赛“课例研究”(重编、修订“妄评”,“妄评”严肃版)目
录
写在前面:毁语文者,唯我们自己
第一节:语文课堂里的“推土机”——《氓》课例研究
第二节:教无休止的“读出感情”——《短歌行》课例研究
第三节:“多讲”背后的心理自卑——《归园田居》课例研究
第四节:吊人胃口的创新大餐——《蜀道难》课例研究 第五节:调儿起太高难驾驭——《琵瑟行》课例研究 第六节:清清爽爽见真淳——《望海潮》课例研究 第七节:最有颠覆性的课堂教学——《雨霖铃》课例研究 第八节:一节教学内容“乱伦”的语文课——《念奴娇》课例研究
第九节:习题化的诗词教学——《登建康赏心亭》课例研究 第十节:那份自恋很要命——《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例研究 第十一节:温婉怡人与哀婉凄恻的协奏——《声声慢》课例研究
后话:唯有学习才能进步
正
文
写在前面:毁语文者,唯我们自己 …… 王荣生教授在《语文教学内容重构》《听王荣生教授评课》论著中更提出要进行“课例研究”,并要求:“对教案与课例进行研究,关键是做学理的阐释,要在剥去教师个人因素之后揭示出一堂课的何以好何以不好;这样广大教师才能从中有所学习,有所借鉴,优秀教师个人的成功经验才能转化为语文教学的公共财富。而做学理的阐释,从教学内容的角度关照,可能要比单从教学方法的角度着眼更有作为”。
依此思想,下面对11节参赛课,尝试着用王荣生教授的教育理念,以王荣生教授倡导的课例研究的方式,从学理上进行一些粗浅的研讨。
语文课堂里的“推土机” 第一节,《诗经 氓》。
总体这节课较为混乱,教师显得不懂学习目标,思维不清,显得准备不充分,备课经验不足,新课改的理念更没有体现。选手基本上不知道这节课到底该讲什么,她不明白教什么,但她“就是这么教”了,像推土机一样,把东西一个劲地“推”完了,这便完成了教学任务。…… 这节课让我深深感慨的是,语文老师不能是课堂“推土机”,不管自己到底在讲什么,给学生“推”完就算完事。而这种现象并不是个例,平常我们教学时也常用到“推”字,而且还常常发牢骚:难度太大,或学生不感兴趣,“总是往前推不动”。还有老师常常很潇洒地说:我把这些内容“推”完啦。无形中我们早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教学“推土机”了,我们总是太缺少学生“学”的教学设计,一味地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教学,于是常常将所讲的知识“和”着学生一起一股脑地往前“推”,推过之后,自然是教师浑身轻松,同样也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学生大脑一片空白,还真不如他们课下自己品味品味有些印象。一线老师,不读书不学习,不更新教育教学的理念,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作为,语文课真是要误尽苍生的。
教无休止的“读出感情” 第二节课,《短歌行》。…… 听老师讲,远远不等于“学”!而我们就能那么自恋地认为,只要听了我所讲,你就是学!然后学生再集体地配合着读读,读出些情味来,那简直就是成功了。反正自己感觉教得是成功的,不然学生怎么能读出情味来呢?(咱不教,学生也照样能读出那些味来,信不?)
这节课,除了听或记了老师“介绍诗的内容与主题”外,学生的参与基本上就是读读——读出感情。而“读出感情”怕是小学、初中都有过的教学要求吧?在我们的高中课堂上,依然是要“读出感情”,除此外没别的教学内容了——学生“外授”而来的“诗歌内容与主题”不知还算不算是教学内容,这样的内容不知有何意义。王荣生教授也曾说过:我有一个未经严格查证的说法,从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角度讲,凡是高中“教”过的初中都“教过”,凡是初中“教”过的小学都“教过”我们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是在不断地重复。
这是一节展示了教师而不是展示了学生的课,这是一节不需要学生做什么太多脑力活动的课,这是一节学生欣赏老师的课,这是一节学生收获远不如老师收获大(拿证书)的课,这是一节学生“学”得很轻松很愉快的课,这是一节学生在反反复复地学小学就开始强调的“读出感情”的课,这是一节等于学生什么都没学的课,这是一节以老师介绍诗歌内容与主题为教学目的的课……
“多讲”背后的心理自卑 第三节课,《归园田居》。…… 仔细想想,我们的语文课连应试教育都没能解决好,又谈什么素质教育呢?学生语文成绩差了,有几个让语文老师一辅导就能上去的?社会上各科学习班都有,为什么语文学习班少之又少?因为上了也白上,不能让学生提高分数!我们在应试教育上根本是不成熟的,各科把应试教育玩到极致(一点拨就出成绩)的时候,我们毫无办法,这可能是我们也跟着批判应试教育的最根本的比较鄙俗的心理动机!——有本事你们别搞应试啊,看你们的辅导班还火不?
语文老师就是不知正视现实——明明讲那么多对学生意义不大,但就是不能放手给学生——但真也想放手给学生,可语文老师发现自己像个白痴一样不知所措:放手给他们学,我到底要做些什么?我如何能知道他们学的效果?这一点与数学老师比较起来,我们有着天生的自卑,正是这种自卑让我们牢牢地用自己的话语权控制着学生,要他们一切都听我们的,这样才算是显示出我们存在的意义。可我们自己心里也都清楚这样的事实:学生语文能力好的,有几个是我们教出来的呢?我们开展的写作指导、阅读教学除了让学生考试得分之外,对学生还有什么意义吗?
这就是我们的尴尬——讲,不放手,放手后手足无措,这是我们语文教师心灵深处的自卑,而这个自卑更源于我们的教材只是让我们猜应当把什么当作主要教学内容,猜不准便只好投身于教参或者自己主观的臆想的教学内容,于是拿着教参或者自己的个人臆断的教学内容一股脑地讲,至些,语文课,天下大乱!
由此想来,数学学科的教学早就是素质化新课改式的教学了,我上学时,数学就完全得益于老师动不动让我们上黑板上给大家演练习题,演练后还要我们讲讲为什么这样运算,课堂活动相当充分,老师很少独霸课堂,所以数学课学起来就是觉得那的确是自己在学,而语文,光长两只耳朵就行了,到现在这种局面都没有真正改观。
深而究之,我们往往不知道我们在教什么,更不知道如何教。然而我们又非得教不可,那只好,先想好如何教,不管他是什么内容,都这样去教!这就是当今语文教学的畸形!新课改的意义在于改教师,否则,新课改毫无意义。新课改决不是改掉应试教育,新课改是在帮助语文教师真正地搞好应试教育——学生上了我们的语文课,终于觉得有实用了,不再是光听老师瞎得得了。
吊人胃口的创新大餐 第四课,《蜀道难》。…… 这位老师给学生展示了一桌很丰盛的创新大餐,但每样都只让你吃一点,然后就拿走。吊得你胃抽筋。
这节课很有些新意,教师匠心可见,但整体下来又觉得很空。空就空在她没拿准本诗的核心教学内容,她为学生精心设计了一朵朵艳丽的花朵,然后带领学生走马观花,快马而过。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老师没有让学生参与到设计的环节之中,依然是课堂基于教师“教”的活动,而不是基于学生“学”的活动。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定位错了,再好的教学设计,再奇妙的创意构思也不能起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教师的教学创意是教师个人素质高的具体表现,但语文教学真的很需要教师那么多的创意、新意么?我想这些创意、新意只能是教学手法上的创意、新意,而不应当是教学内容上的创意、新意,因为教学内容应当是客观不变的,可我们教学内容都定位不准,都抓不牢固,那么教学手法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这恐怕也是王荣生教授所提出的“教学内容”比教学方法更值得人们重视的一个原因。
调起太高难驾驭 第五节,《琵琶行》。…… 这首诗中最精彩的地方选手老师果不其然地基本放弃不理,照着自己的独特创意直奔而去,那精美的琵琶声无人会,那凄然的青衫泪无共鸣,独自长啸一声,便气韵不足地收场了。学生在乱噪噪的一番自学讨论之中学完了这首千古绝唱。教学内容已然沦空。
王荣生教授指出: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是两个侧面,观课评教的角度既可以从先怎么教、再怎么教、后怎么教的角度去考察,也可以从先教什么、再教什么、后教什么的角度来审视,既可以侧重在教学方法,也可以侧重在教学内容。在目前的情况下,对语文教学来说,我们以为教学内容更为重要、更为关键。一堂语文课,如果教学内容有问题,或者只有在考试的试卷上才有用,那么教师的教学再精致、再精彩,课堂的气氛再热烈、再活跃,价值都极为有限。
在评价一堂课的教学方法好不好之前,首先要考察它的教学内容对不对;在感受课堂教学的活跃气氛之后,更要关心学生是不是驻留了与教学内容相应的语文体验;我们还很有必要,关注语文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问题。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也就是审视、反思这堂课教师教了什么,进而探询、体察学生所驻留的学习经验,并考察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目标的关联及程度。”
清清爽爽见真淳 第六节,《望海潮》。…… 但整体上,这节课老师是在一心一意地引导帮助学生赏析诗歌,而没有取待学生自行赏析给学生听,这就是这节课最优秀的地方。老师的话不多,所说的都是为学生的学服务。这就是好课,没什么创意的好课,清清爽爽自然朴素的好课,学生会的学生自己做、不会的我给你点拨的好课,我们可以学得来可以广泛适用能充分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好课。当然里面也有些教师点拨不够到位的地方,但这样的问题谁也不好避免。这里面老师没有刻意讲解的东西,只是引导学生把握了赏析诗词的几个要点,教师很轻松,学生很到位。教师相对较粗线的教学设计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感受自我探究的学习空间,教学内容的把握上也是明确到位的。没有教学设计上的创新,但学生学得很务实,很投入。
最有颠覆性的课堂教学 第七课,《雨霖铃》。…… 我们很多老师就是这样处理的:将每首诗词都编成考试题,当作卷子发给学生,学生做过题后,老师逐一讲析。这种方式还相当受欢迎,都觉得即省事又务实,就当是开了诗歌专题训练课,反正讲这些诗,不都是为了学生能做好诗歌赏析题嘛。
这种纯粹的为考试而进行的课堂教学已经很普遍了,而对这种状况可能是王荣生这样的专家教授也无法想象的,因为他们所听到的课多数是公开课、优质课,是精心准备的课,而这节课是精心准备而没有准备好的公开课,是为考试而教学的训练课,别说教学内容是否正确合宜了,连教学方法也不再讲究了,而这种方式决不是少数,而是非常有市场,考试的威力是巨大的,足以彻底颠覆我们众多专家极力倡导的种种教育教学理念——所有的课,都是做题,做题最能解决实际问题,做题最能使学生思维集中、活跃。理性彻底锁死了感情,解题超越了趣味,应试摧毁了诗词。这样的课型真的是在大行其道的,课堂完全进入了“读读—练练—讲讲”的模式,只是这里的“练练”就是纯粹的习题,这里的“讲讲”是纯粹的评题,再没别的什么教学设计的烦恼,甚至没有教学内容确定上的烦恼!有人说这是高三备考时的典型课型。只是这样的课,没了文化、没了文学,没了语文味,没了情趣,没了气息。
一节教学内容“乱伦”的语文课 第八节,《赤壁怀古》。…… 如果老师对中国古典诗词有最起码的尊重,如果老师心中明确本诗的教学重点,如果老师稍微注重学生对此诗的感受,如果老师能把解析诗歌的权力下放给学生,如果老师把本诗当作一首诗…… 总而言之,这节课是一个杂交着当代鄙俗的娱乐信息的古典诗词教授课,是一节尽可能用诗词之外的东西来引逗学生产生教学兴奋的课,是一节将教学内容并无本质联系而硬性匹配的课,是一节不伦不类而又内容“乱伦”的课。
习题化的诗词教学
第九节,《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这种习题化的诗歌教学课,无教学内容更无教学方法,无课堂趣味,更无示范价值,无学习意义,更无语文品位,教师没有个性、没有思想,学生没有情感,没思维。但这样的课还在大行其道,因为它直接对应着考试,我们更有高一高二与高三教学接轨的指导思想,我们还反复要求老师们树立高三意识,但这不是与高三接轨,也不是高三意识,而是把高三的高考备课习题训练课型直接复制,生搬硬套,完全无视语文教学的阶段性,规律性,更无视语文教学的学科特性。但这样的语文课,很有市场。
好累人的一节课啊,我在回忆这节课时都觉得好累,扭得我肚筋痛,一一写出,反省自己,自己的课堂上不也常常出现这种扼杀学生语文兴趣的现象吗?想自己课堂上那副言之凿凿实无意义自觉得意洋洋的嘴脸,真是汗颜。
那份自恋很要命
第十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 总体看来,本课有着相对可以的教学设想,但这个教学设想却从根本上出了问题,那就是在教师自恋情结的趋使下,完全忘记了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其次才是自己的课堂,为了自己“教”的活动的充分展示,完全丢弃了学生“学”的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这种以“教”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就是在充分地体现着“我就是要教这些”“我就是要这样教”,而解决的途径是:转向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研究“学生需要学什么”“学生怎样学才好”,给学生怎样的时间与空间,王荣生教授指出:
课堂教学的两种怪现象,一是教师“教”的活动比较有结构、完整;学生“学”的活动非常零散、没有结构。二是教师“教”的活动相对丰富、多样;学生“学”的活动非常机械、单调。这节课无疑是一个充分的证明。王教授同样开出了药方,建议改变一下我们的备课方式,不妨从下面三点入手: 教学内容:一、二、三…… 教师教的活动:1、2、3…… 学生学的活动:1、2、3……
温婉怡人与哀婉凄恻的协奏 第十一节,《声声慢》。…… 这节课不是没有缺点,在叠词的品味上明显还不足,特别是对首句的一串的叠词的品味明显不够,使对叠词的品味多少流于浅薄。这节课总体是非常成功的,虽然里面有的是巧合,但里面的学理上的成功的经验与教学设计,实在足以让我们这些教学经验不足、长得不帅、文词不美的普通老师们有所启悟,有所改善。这里面的成功因素,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素养,更重要的是合理的教学设计。
后话:唯有学习才能进步
从这11节公开课中,我看到了我的过去我的现在,我更坚信了学习对于我们一线教师的意义与作用。
好在我们用很大的精力与热情,投入到了新的语文教育理论书籍的学习当中去,特别是王荣生教授的书,让我对我们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学有了一个更清晰更明确的认识,让我强烈地感受到了语文教学中问题的根源所在,正所谓高屋建瓴、正本清源,也正得益于此,我才敢拿着这11节课妄评一通,以此改变自己以往的观课评课思想,使自己走上对教学课例的学理分析,实践王教授所倡导的课例研讨,促进自己的专业化发展。
过往失败是多么的可贵,正如他们现在所出现的种种的不理想的教学处理与设计,是这些让我更加清楚了自己的课堂,自己的方向。不知那些被我妄言不佳者能否和我有同感,只是我是过来人,他们正当时,对于我,此情只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很惘然,而对于他们,此言只道是寻常,过后再品味更浓吧。
但只有学习,只有读书,才能让自己不被自己所谓的小经验所迷惑,才能真正地实现教师专业的提升。
第二篇:《听王荣生教授评课》读后感
《听王荣生教授评课》读后感
《听王荣生教授评课》读后感
这两天在家里花了很长时间阅读《听王荣生教授评课》一书,我知道这是一本对于语文教师专业成长极具影响力的专著,因此采用了精读的方式,边读边勾画边思考,收获很大。
书中的评课有一篇是针对郑桂华老师的《安塞腰鼓》,正好自己2011年也在公开课上执教了这篇课文,因此格外感兴趣,想看看王荣生教授是怎样评这节课的。
郑桂华老师的那节课是王荣生教授极为推崇的一节好课。我先是翻看附在后面的课堂实录,录像导入,好像也是平常的,大部分老师都想到了,然后让学生谈谈感受,这个也寻常,接着是让学生找找哪些句子传递这种感觉更强烈一些,从这个环节开始,郑桂华老师开始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语言的形
式,并思考为什么这样的形式能更好的表达作者的情感,学生起初感到有难度,可是经过小组合作学习,经过老师的巡视,慢慢有人说出了一些门道,并且后面说得越来越好,用词专业,对句子和词语明显敏感起来,教师最后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感情与表达形式之间的关系。
王荣生教授的评课,首先是觉得这节课的整个学生学习状况,就是语文课堂的生态,是学生在语文课堂的经历,是在其他语文教师的课上很少能看到的景象。我理解,这个意思是说,真正的好的语文课堂生态应该是学生经历一个成长的过程,从一开始的不懂到后来的懂了,乃至于还要继续学习下去。反观我们的好多公开课,的确不具备这样的课堂生态,比如有的太顺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非常顺利的完成了一节课,没什么难度;比如一节课下来,学生并没有那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倒是想早点结束,感到很累,但教师有感觉,因为自己表演的很精彩,学生是不是真的成
长了并不重要……
接着谈到教学的流程。王荣生教授认为,教学的流程,应该根据学生的学情导向这堂课的终点,表现为课堂的生态,就是学生跟着老师走。语文课堂教学的流程,走向是预设的,关节点是精心设计的,但不是僵硬的,它依据地势而流动,依据学情而可变化,因而具有教学现场的适应性,为教学内容的生成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流程的连贯非常重要,而连贯实际上就是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问题。王教授举了另外一个教学设计的例子,分为五大环节,把朗读、探究、感悟、体验、创造这些东西都囊括了,但就是这样一个十八般武艺都使尽的教学设计,却被王教授批为胡说八道。因为这些环节是环环不相扣,要么是方法本身错误,要么是浅尝辄止,不顾学情忙着跳至下一个环节等等,简直无法用连贯一词形容啊。
不过,这个教学设计中的朗读的方
法,我以前一直认为很好,认为可以调动学生兴趣,现在才知道其实是为了表演给听课的人看,学生们花心思的是怎样合作表演好,根本不是在追求优美的朗读。
最后,王教授谈到了教学内容的落点,就是在一个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实际所学的东西。比如,郑桂华老师关于词语、句式的教学环节,落点在学生的感觉,并引向感觉的细腻和丰厚,而另一个教学设计则是落在了含糊不清的美点上,而且要求理性的分析,学生只能模仿教师的示范。教学内容相差不大,差别的关键在于如何选择落点,也就是你选择这个教学内容是想让学生学到什么?想达到什么目的?
联系自己的那节课,我的课堂生态如何呢?我的流程连贯吗?我的教学内容落点正确吗?想着想着,不觉需要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啊。
第三篇:听王荣生教授评课
《听王荣生教授评课》读后感
《听王荣生教授评课》这本书是我国大陆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语文教育方向第一位博士所著,书中全部采用语文课例,分“名课研习”、“课例研讨”、“课例评析”、“课例兼评”、“课例综述”五个板块,主要阐述我国语文教学的问题和困难,主要出在教学内容上,而不仅仅是教学方法上,力主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课,并通过大量的案例来论证:仅仅从教学方法角度备课上课,而不从教学内容角度备课上课,课堂教学就是无效的。我以为王荣生教授虽然从语文教学的角度对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偏差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是这种见解同样适用于其他学科教学。
一、上好一堂课要研究教学内容。
王荣生教授说:怎样的一堂课才算好课,许多老师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心中想的是“怎么教”的方法问题,先怎么教,再怎么教,最后怎么教。我想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设计新颖别致的教学方法而不是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的内涵,不仅仅是语文教学的通病,也是其他许多学科都存在的问题,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很多教师对于课程改革的认识有偏差。很多教师以为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所以在公开课、观摩课、评比课中一味强调教学方法的探究,一味强调学生活动、课堂气氛、教学效果等评价指标,很少考虑教学内容这一指标。而事实上,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是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知识与能力,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教与学,都是通过知识与能力来体现的。知识与能力是传统教学合理的内核,是我们应该从传统教学中继承的东西。过程与方法。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过程的体验、方法的选择,是在知识与能力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开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情感体验、态度形成、价值观的体现,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深层次的开拓。我们的课程改革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抛弃研究教学内容的内涵,只注重研究教学方法的改变,因而也出现这样一个现象,无论是什么学科的教师,对于其他学科的教学都可以评点得头头是道,至于教学内容是否正确,是否达成课程目标就无从深入探究了。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知道有的教师就是由于特别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极为活跃,因而能够多次展示公开课。但事实上他对他所执教的语文课内涵自己都没有把握清楚,因而容易给学生造成语文学习的误区。就像王荣生教授所说:如果教学内容出现了问题或者只在试卷上才有用,那么教师的教学再精致,再精彩,课堂气氛再热烈,再活跃,那么也是低效的,价值是有限的。从书中所列举的大量案例来看,相当多的教师甚至名师都出现教学内容偏差的现象。
因此,我们在评价一堂课的教学方法好不好之前,首先要考察它的教学内容对不对;在感受课堂教学气氛的活跃程度之后,更关注学生是不是驻留了与教学内容相应的语文体验;我们还有十分的必要,关注语文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题。从教学内容评教,也就是审视、反思这堂课教师教了什么,进而探询、体察学生所驻留的学习体验,并考察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目标的关联及关联程度。这一观点和天津教科院王敏勤的观点是一致的。王敏勤教授指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需要两个支点:一个支点是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把握,另一个支点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不管课程改革怎么改,钻研课标、把握教材是教师永远的基本功。如果教师本身对课程标准和教材都没有吃透,就很难有效地引导学生。开车最怕路不熟,教学最怕教材不熟。作为一个出租车司机的第一个基本功就是熟悉道路。当客人报出地名后,你必须用最短的时间、最近的路线把客人送到目的地。如果你拉着客人绕圈子,多收了人家的租车费,浪费了人家的时间,是要被骂娘的。作为一名教师也是如此,如果由于教师对课标和教材不熟,领着学生绕圈子,浪费了学生的时间,摧残了学生的身体,也是要被骂娘的。这不仅是教师的基本功问题,也是教师的职业道德问题。
二、上好一堂课要关注学生学习效果 王荣生教授提出一堂好课的标准。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还是要求我们所教的是“语文”的内容,语文课还要上成语文课,不能“乱耕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较低标准就是教学内容与学术界认识一致,语文知识是潜移默化形成学生认为素养的重要工具,不能只为考试而讲解,偏离了语文教育的方向。较高标准是想教的内容与实际在教的内容一致,教的内容与学的内容趋向一致。这个较高标准就提到了目前非常关注的问题,即有效教学的问题。显然有效教学的实现是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是方法是为内容服务的,也就是说我们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最终目的是看两个关联:想教什么与实际在教什么、教了什么与学生实际学了什么。一堂好课不一定是场面最热闹的,但一定是学生思维最活跃的,能够学有所获的;同样,一种好的教学方法不一定是最花哨的,但一定是最符合教学内容,最能促进学生发展的。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尤其是一些公开课或优质课比赛中,由于我们过分重视方法的“先进”,过多的从教学方法的角度评课,造成了教学方法的表演化,过分的重视课堂气氛的活跃,而没有考虑思维是活跃了,但是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也就是学习效果的问题。
总之,王教授评课引人深思,我们的教学改革还是要正本清源啊。
第四篇:读《听王荣生教授评课》
读《听王荣生教授评课》有感
吴瑜敏
最近这几天读了《听王荣生教授评课》一书,读后感觉受益匪浅,发现自己虽然教了十几年的书,但是很多时候依然像无头的苍蝇一样转来转去,却无法找到教学中的突破口。而读了以后,就感觉豁然开朗,以前很大程度上我们上课都往往归结为教什么,现在转变到学生要学什么。我发前认为好的一堂课只要抓住“启发性、自主性、探究性”就可以了。而王荣生教授却说“我们在提倡互动时,更应强调学生对信息的接受能力,让他们吃透,吃好才是学习的关键,一味的放纵并不是最好的手段。”叶圣陶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达到不教”。但现在我们只是想给孩子一个问题放手让他自己从中找到答案,自己寻求解决的手段。每个班级每个孩子的学习是有差异的。殊不知这样有时候也像一个框框把孩子们定死在里头。王荣生教授还说到,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的好课,同样可以取得启发学生、陶冶情操、激发兴趣的效果。看到这里我有点模糊了,到底怎样教课才算是一堂好的课?怎样让学生自己创新?自己去领悟这堂课的精髓呢?怎样才能有的放矢既要让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来作答,又要有自己的见解?这就关系到这堂课究竟在教什么,究竟要教什么?王荣生教授在这里还指出叫我们大家不妨换个思路,从学生的角度想一想,在学生的真实感受中,这堂课他们究竟学了什么呢?通常学生谈论就只是按照教师的要求,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而已。就比如说我们上课的时候会让同学读课题,然后问“看到这个课题你问什么?”很多同学都大胆说出了自己看到这个课题想到的问题,教师接着说“那今天我们就带着这几个问题来学习课文。”在正常情况下,学生就带着这几个问题来学习,然后在学习过程解决了这几个问题。我一直认为这样的教学是我们常规的教学,也是正规的,但是看到王荣生教授提出的“学生只是按老师的要求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我惊呆了,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事实上我样再次犯了这个错误,我在教我想教的,我们的学生在学校被要求学的。他提出的我们的学生究竟是在学“教师的语文”还是“教程的语文”令我震撼。因为我给学生上着同样的课,提着同样的问题,做着同样的作业。
书中还有一句话对我触动很大:一个比喻的修辞,从小学低年级就开始教,一直到高三还在教,可是,仍然有很多学生仍然没有很好地掌握这种修辞(暗喻或借喻),这最后只能归结为我们可能一直都没有深入地去教,有的只是数堂课中的三五分钟的引导点拨而已,不然,岂会出现一个简单的比喻要教上十年还有不会的学生呢?故在教学时对教学内容的选择非常重要,一篇课文中可教的内容非常多,如果你什么都想去教,到头来,就可能出现是什么都在课堂中出现了,但学生却是什么也没有学到。
我们的很多老师,在上课前总是在认真的备好课,认真的体验、认真在提炼上课所需的问题,但如何去发现不同的孩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以及他们在上课时不仅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回答问题,还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那都要靠老师的一把火,点燃学生激情。
到底怎样的一堂语文课才算一堂好语文课呢?王荣生教授力主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他在书中提出了一堂语文“好课”的最低标准、较低标准、较高标准和理想标准。语文课“好课”的最低标准,是要有“合宜的”教学内容,是“教师知道自己在教什么”,具体有3点,(1)教师对所教内容有自觉的意识。(2)所教的是“语文”的内容。(3)教学内容相对集中。语文课“好课”的较低标准是“教学内容正确”,具体有两点,(4)教学内容与听说读写的常态一致。(5)教学内容与学术界认识一致。语文课“好课”的较高标准是“教学内容的现实化”,具体有两点,(6)想教的内容与实际在教的内容一致。(7)教的内容与学的内容趋向一致。语文课“好课”的理想标准是“语文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具体有两点,(8)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目标一致。(9)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面对如此简洁清晰的“好课”标准,每天的忙忙碌碌不是瞎折腾,又是什么?最多,也只能算是作秀。
语文教学的根本,是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更有效的达成语文课程目标,而不是为了观课评教者观摩打分,更不必迎合某些人对“教学艺术”的癖好而追求枝枝节节的精巧、精美。所以王荣生教授以为,“在一味强调教学方法精巧和教师风采精美的余威下,怎么强调课程与教学内容都不过分。如果熊掌与鱼不可兼得,宁可抓取教学内容”、“一堂好的语文课,在我们看来,主要的标志是教学内容正确并使学生有效地获取相应的经验,在这样的前提下,课堂组织散漫一点,教学中出现一些弯路插曲,都是常态,无伤大雅,语文教学的课堂形态应该走向相对地宽松乃至有节制的随意。过于精巧的、讲究一分钟一分钟“流程”的、教师一口美辞假声抒情的、一举一腔分明比表演还像表演的语文课,也许应该被看成变了态的语文课”。也就是在一堂课结束后,教师可以及时反思一下:在这堂课前我预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完成落实了这些目标,可以在课后问一下学生,他在这堂课中是否真的达到了你所预期的目标,是否真的学有所得,教学目标是否真的落到实处了。
书中还建议“语文教师重点关注两个关联:第一,想教什么与实际在教什么的关联。第二,教了什么与学生实际学了什么的关联”。我想反思自己想教与实际所教之间的关联,审议自己所教与学生实际所学之间的关联,反思和审议自己想教、所教、学生所学与语文课程目标的关联,应该成为语文教师应该作为语文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的主要途径,也应该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研究的主要任务”。
第五篇:《听王荣生教授评课》读后感
《听王荣生教授评课》读后感
每一位老师都希望自己能成为优秀的老师,每一堂课都能成为精彩的一节课。怎样的老师才算是优秀的老师,这是一个问题;怎样的语文课才是一堂好课,这更是一个问题。读了《听王荣生教授评课》这本书,我的对语文课的认识有了新高度的认识与看法,在品读中感叹王教授评课之精妙,在感叹之余回味语文教学的探索道路之长远。
一、上好一堂课必须要研究教学内容
王荣生教授说:怎样的一堂课才算好课,许多老师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心中想的是“怎么教”的方法问题,先怎么教,再怎么教,最后怎么教。我认识到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设计新颖别致的教学方法而不是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的内涵,不仅仅是语文教学的通病,也是其他许多学科都存在的问题,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很多教师对于课程改革的认识有偏差。很多教师以为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所以在公开课、观摩课、评比课中一味强调教学方法的探究,一味强调学生活动、课堂气氛、教学效果等评价指标,很少考虑教学内容这一指标。
当然首先我们应该对语文教学内容有一个准确的理解。王教授所说的教学内容不等于教材,对于同一个学校的师生来说,教材都是一样的。他说的教学内容应该是我们通常认为的教学重点,同样的教材可以有很多知识点,也有很多的切入点,针对同一篇课文,不同的老师教学的重点的选择各不相同,同一篇教材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也千差万别。教学方法不是唯一的,可以朗读,可以辩论,可以分小组讨论,也可以编课本剧,可以讲授,可以播放视频,这都由具体的教学内容所决定的。王教授认为:方法是否合适是依据教学内容来确定,“每种方法都有优点和缺点,当一种教学方法被合适的人用于合适的地方并产生合适的效果时,它就有效,反之就无效。”我觉得他这里的表述很有意思,三个“合适”,强调了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适合教师自身的特点,适合所学的教学内容,适合这一群学生,才会产生预期的效果。王教授虽然强调的方法要适合教学内容,但在阐述的过程中仍然不自觉地提到方法跟老师自身、还有学生的密切关系。因此,我们在评价一堂课的教学方法好不好之前,首先要考察它的教学内容对不对;在感受课堂教学气氛的活跃程度之后,更关注学生是不是驻留了与教学内容相应的语文体验;我们还有十分的必要,关注语文课程目标的达成效果之间的关系。
二、上好一堂课必须要精选教学内容
王教授提到教学的基本准则是“教学内容少而精。教学内容相对集中,因而是学生学得相对透彻,也是语文课‘好课’的底线之一”。我们一般评价一堂课的好坏,通常是看老师是不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师生交流是否自然融洽,对文本的解读有没有碰撞产生火花,课程的设计有没有亮点,教学流程是否连贯。在实际教学中,尤其是一些公开课或优质课比赛中,由于我们过分重视方法的“先进”,过多的从教学方法的角度评课,造成了教学方法的表演化,过分的重视课堂气氛的活跃,而没有考虑思维是否活跃了。课堂上学习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相对紧张的思维活动实现,而这种智力活动需要 在相对安静的课堂中才能实现。
在一节课中老师往往精心设计每个环节,教学的知识点五花八门。每篇课文都要有概括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都要分析含义深刻的关键句,从小学到初中甚至延伸到高中一直这样学,可学生们面对一篇陌生文章往往还是一筹莫展。我们缺乏这样的意识:从每一篇不同的课文中提取少而精的内容,进行语文方法的集中学习与突破。王教授更为我们指明了目前语文教学内容的着眼点:“第一、点与点的区别,这一课的教学内容与那一课的教学内容有差别;第二、点与点的内在联系,在同一个学习领域或学习主题上,后一课的教学内容的延续、拓展、提高或加深”。即课文之间在横向上看都是独立的,有自己独有的教学内容;在纵向上在同一个学习领域或学习主题上又存在逐步递进的关系。
联系实际工作,观课评教是我们日常工作中的必不可少的教学研究的活动,目的是谋求语文教学的改善,因此我们必须面对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必须正视问题,不针对某个教师,只是为了共同提高我们的语文教学。总之,王教授的评课理念引人深思,我们的教学改革还是要正本清源,在反思和研讨中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