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二节数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数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是研究中学教育系统中的数学教育现象、揭示数学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对象是数学教学活动。因此,它必须研究数学教学中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数学教材,当然还要涉及到其它直接相关的内容。我们可以把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对象,分解成下列几个方面去研究(“五论”):
什么是教?什么是学? 为什么教?为什么学? 教什么?学什么? 怎样教?怎样学? 教得如何?学得如何?
关于“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目前尚未统一的定论,比较趋于一致的观点是: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包括数学课程论、数学学习论和数学教学论等三个部分。这种观点是由德国学者鲍斯 费尔德(H.Bauersfeld)在第三届国际数学教育会上提出来的,后来美国的汤姆·凯伦(Tom Kieren)在一篇题为“数学教育研究——三角形”的文章中将其发展,把课程、教学、学习比作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构成一个紧密相连、彼此渗透和交织的三角形态。
美国的Tom Kieren在一篇题为《数学教育研究——三角形》的文章里,对数学教育的研究作了形象的比喻和描述。他把西德的H.Bauersfeld在第三届国际数学教育会上描述的数学教育的三个研究对象:课程,教学,学习比作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对应于三种人:课程设计者,教师,学生。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有三个研究方面,这就是课程论,教学论,学习论。这个三角形有个“兴趣中心就是儿童和成人实际学习数学的经验”。研究者都希望自己的研究会直接或间接地提高这些经验。
这三个方面是紧密相连的,很难独立地进行研究,他们的关系就相当于三角形的边,研究一个顶点对其他两个顶点的研究也会发挥作用。
从拓扑观点看,三角形应有内部和外部。有关备课、教学和分析课堂活动的研究,以及教学实验和定向的现象观察,都属于数学教育研究三角形的“内部”。数学,心理学,哲学,技术手段,符号和语言等,都属于数学教育研究三角形的“外部”。
由这段论述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几点结论:(1)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紧密相联的三个方面:课程论,教学论,学习论。
(2)三论是以实践经验为背景的。而且研究结果会直接、间接地提高、丰富这些经验。
这说明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理论科学,而且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的目的是提高学习数学的质量。
(3)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是涉及到数学,哲学,心理学,技术手段,逻辑等多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4)它的研究手段可以通过备课,教学和分析课堂活动,实验,定向观察,这就证明要结合实际来研究。
我们认为这个提法是至今提得较全面的一种。这个提法也是至今提得较为科学的一种。事实上教学过程是知识的传递的过程,是由师生双方协同活动来完成的。教师、学生与知识是传递系统的三个基本构成要素,师与生分别为传授与掌握的主体,知识是传授与掌握的客体,所以教师,学生,知识这三要素相应地就有教学论,学习论与课程论三个主要方面,因此把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集中在课程论、教学论、学习论这三个方面是有道理的。
具体地说,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的主要研究内容可概括如下: ⒈ 数学课程论的内容
数学课程论的研究对象包括数学课程的目标、数学课程的设计原则、数学课程的实施与评价等问题。
数学课程在任何一个教育体系中都居于中心地位、实力地位。课程是实施教学目标的手段,课程编制得好坏,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决定着教育目标能否圆满实现。因此,现在许多国家都把课程的研究作为教育科学研究的中心课题,重视课程的研究是当今各国教育科学研究的共同趋势。
数学课程也不例外,它是数学教育的中心课题。国内外数学教育改革的历史表明,数学课程的改革历来是数学教育改革的焦点。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它的实施必将引起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的转变,以及教材呈现方式和内容的转变。如何深入进行新一轮中学数学课程改革,无疑这一改革需要在数学课程论的指引下进行。
(1)数学教学内容。即教什么内容,为什么要教这些内容等问题,涉及数学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排。显然,这就必须研究数学课程与社会的关系、与数学教育价值的关系以及与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关系等,研究如何处理好数学课程与社会、知识、学习者之间的协调性,使这几方面都得到和谐、统一的发展。
(2)数学课程的发展。了解数学课程发展历史,揭示课程演变的某些客观规律,对目前的数学课程进行修正和对未来的数学课程编制做出正确的决策。
(3)数学课程的评价。进行新课程教学实验,研究课程目标,建立评价体系,检验课程实施结果等,给课程改进和新课程的编制提供依据,同时还可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发展。
⒉ 数学学习论的内容
数学学习论以学生的数学学习为研究对象,探索在学校教育的条件下,学生的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是怎样获得的,其间有什么规律。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教育科学中最难的问题,也是最核心的问题是教育科学的基础理论,即人的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智力是怎样获得的,有什么规律。解决了这个核心问题,教育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其他部门都有了基础,有了依据。”
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体现在依据一定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材,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学习(间接、片面)。而认识过程涉及到学生对情境的感知,进入记忆、思维和想象,从而获得数学知识和技能,并从行为中表现出来。在这个认识过程中,学生的头脑中将输入的感性材料如何进行“加工处理”,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其心理机制如何,都需要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探索其间的规律。因此,郑毓信先生指出:“从根本上说,深入开展数学学习心理学的研究,直接关系到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能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因而,一切数学教育研究最终都需落实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从而,就只有对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思维活动有着较为深入地了解,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才有可能在科学的基础上得到健康的发展。”
数学学习论的研究内容,比较重要的包括了以下两个方面:
(1)数学学习的心理规律。包括数学概念、命题、问题解决的学习心理过程;技能的获得与应用;数学认知结构与迁移;数学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等。
(2)数学能力与数学思维。研究数学能力的结构与成分;数学能力与一般能力的关系;数学能力的培养途径;数学思维的分类、过程及方式;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等。
⒊ 数学教学论的内容
数学教学论以数学教学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揭示数学教学的基本规律,从理论和实践的不同侧面探讨数学教学的基本原理。
按照传统的理解,数学教学是指由数学的教和学两方面组成的活动,并且两者是不可分割的,因而数学教学论的研究必然与数学、教师和学生这三个对象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心问题应该包括:教师怎样教数学?学生如何学数学?以及数学教学中涉及的数学内容又是哪些?等等。但是为了进一步揭示数学教学的本质,我们这里所涉及的数学教学论将以教学的一种规定性定义为依据,即教学是指由教师引起、维持以及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因而我们讨论的侧重点将是数学教师如何教数学,而不是学生如何学数学;尤其集中讨论的是有关中学数学教学原则,各种不同教学方法的实施,以及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各种教学技能等,以便使高等师范院校数学系数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对中学数学教学从理论到实践都有较为清晰、正确的认识,并通过教学实践获得较强的教学能力。这主要包括了:
(1)数学教学的目的和任务。(2)数学教学原则。
(3)数学教学过程、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手段等。(4)数学教学方法。
(5)教学效果的检测与评价。
应该指出的是,尽管这“三论”分别有各自的研究对象,但是它们之间又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数学教学是根据一定的课程内容来进行的,数学课程论的研究是数学教学论研究的基础,而数学课程的编制又受教、学双方的制约,相应地要受数学教学论与学习论的影响。
同时,从上述的学习内容可以看出,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与数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逻辑学,以及其他现代边缘学科如信息论、控制论、社会行为学等相关联的综合性学科,但这种综合性并不是将这些学科的一些内容随意地、简单地加以拼凑与组合,而是从数学与数学教育的特点出发,运用各个相关学科的原理、结论、思想、观点和方法来研究、解决数学教育本身的问题。因此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又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有着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和特殊的研究方法。
注释: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体系: 曹才翰:
郑毓信:
第二篇:职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范文]
一、职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它是研究职业教育的现象、揭示职业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其主要内容包括职业教育的一般原理;职业学校的教学工作;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工作;教师和班主任工作;学校管理工作;职业教育评价等。
二、阐述职业教育理论的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0世纪初,职业教育学开始从教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标志着职业教育学的产生。进人20世纪70年代职业教育学已经比较完善,在研究方法上具有科学性与多样性,在研究内容上具有广泛性与现代性,它标志着现代职业教育学的正式创立。在20世纪初到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出现了一批对职业教育学产生重大影响的代表人物凯兴斯泰纳、杜威、怀特海、克鲁普斯卡妮。。上述教育家对职业教育的研究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同时一些专著如希尔的《职业教育引论》、梅斯的《职业教育的原理与实践》等相继问世。可以认为20世纪初至60年代是职业教育学产生的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是职业教育学发展和现代职业教育学创立的阶段。
三、简述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
他认为,教育即生活,职业教育运动的重要意义在于改革传统的“读书学校”,学校的学业需和学校外生活连贯一气。并讲:“利用工业的各种因素使学校生活更有生气,更富有现实主义。”但杜威反对纯粹出于“经济目的”和“实用利益”而进行的职业教育,反对当时美国出现的职业教育与学赚钱为一途的观点,注重“人的发展”的职业教育观。
第三篇:教育学《第二节 教学过程》
第二节
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特点
(一)对称性与周期性
教学过程的对称性的最根本表现,就是在教学过程种教师与学生、教与学双方相互包含、相互依存、相对而成。在整体的意义上,教与学双方的相互对立、相互对待、相反相成的关系,即教与学的对成关系,是教学中最具有核心意义的关系。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生的新知与旧知、未知与已知的矛盾,解决矛盾与产生矛盾的过程代表着一个周期。教学周期的运转导致了教学过程的实现。
(二)认知性与体验性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的特殊的认识过程。这种认识过程关注认识的结果,但更重视认识的过程,关注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的发展。
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产生的情感和意识。体验性学习是现代学习的基本特征,它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强调身体性参与。第二,重视直接经验。
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认知过程,而且是生命意义的实现过程,是师生对生命内涵的体验过程。
(三)实践性与社会性
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就是教学在其目的、形态、过程等方面所表现的出来的对人、文化和自身的现实构建、具体改变或能动作用的规定性。
教学过程的社会性,是指教学在社会历史中发生、存在、演化,是社会的产物。
二、教学过程的规律
(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每个个体的认识,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种基本来源。直接经验是每一个体在认识、探索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在自身活动中体悟、感知和概括出来的经验,这是个人的经验。间接经验,则是人类在文明史的演进历程中所积累起来的人类一切经验,主要体现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等文化成果,是个人通过交往等活动获得的前人、别人的经验。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反映教学中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丰富学生感性知识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知与行的关系。
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是间接经验,并且是间接地去体验。
2、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要使人类的知识经验转化为学生真正理解掌握的知识,必须依靠个人以往积累的或现时获得的感性经验为基础。
3、防止忽视系统知识的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书本知识与直接经验二者的关系。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与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能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者统一在同一教学活动中。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而且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包括一般认识能力和特殊能力。重视教学的发展性,是新时代的要求。
1、正确处理知识和智力的辩证关系,防止重犯“形势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的错误观点
(1)智力的发展依赖于知识的掌握。
(2)知识的掌握又依赖于智力的发展。
(3)防止重犯“形势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的错误。
2、创造条件,使学生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知识不等于智力,一个学生知识的多少并不一定能标志他智力发展的高低,如果学生只是死记硬背地掌握知识,只能造成高分低能。
3、给学生尽兴智力展示的时间和空间以尽量提供一些能够启发不同智慧的材料,启发儿童多元智力的发展。
(四)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相统一
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统一的规律即教学的教育性规律,是指教学过程既是传授和学习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又是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解耦是既要教书又要育人。
1、科学知识的掌握是提高思想觉悟的认识基础。
2、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是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
3、教学中要防止两种偏向。一种倾向是单纯重视传授知识、忽视思想教育的偏向。一种倾向是脱离知识的传授而另搞一套思想教育的偏向。
(四)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因此,“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是对教学过程规律的基本概括。
1、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的关系”
它包含两层含义:(1)教师与学生皆为教学过程的主体。(2)教师与学生这两类主体彼此间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展开持续的交往。
2、教师与学生的交往过程是以课堂为主渠道展开的。
3、防止两种极端的观点——“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
三、教学过程的阶段
教学过程的阶段,又有人称为环节或结构,是指教学活动由开始到结束的合理顺序。教学过程要经过一定的教学阶段才能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且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任务,认真研究教学过程的阶段有助于准确地认识和解决各阶段的特殊任务,有助于提高教学过程的效果。
我们主要分析两种教学方式的教学过程阶段。
(一)接受式教学的基本阶段
1.准备阶段——教学过程的准备阶段主要是要创设一种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内在动机,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领会知识——这是教学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材料。
3.巩固知识——功过知识即通过复习把所学知识牢牢保持在记忆里,形成比较稳定的情感和认知状态。
4.运用阶段——运用是指是教师指导学生在巩固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拓展、延伸已巩固的教学内容
(二)探究式教学的基本阶段
1.设置问题情境——设置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开始的时候,创设一种与学生现实生活经验相联系的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形成培养情感的诱因,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探究发现问题——确定问题情境所引发思考的主题后,教师应提供有助于形成概括性结论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各种现象的发展和变化过程,使学生作为探索者去发现所研究的问题,同时,收集足够的实际资料,应付有问题已发的各种思考。
3.讨论、辨析——通过观察思考,运用必要的资料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行的条件,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以及讨论、辨析,对各种信息进行转换和组合,形成概念,获得结论等。
4.归纳、交流、内化——通过讨论、辨析,学生获得了清晰的认识,然后对信息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简单的书面材料或口头报告材料,再进行交流和研讨,讲最终成果通过同化或顺应,使其成为自己认知结构的有机构成部分。
5.巩固强化、运用结论解决新问题——引导学生将获得的新知识即通过自己的发展得出的结论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并运用于新的问题情境中,使其得以巩固和深化,形成迁移能力。
第四篇:秘书学研究对象是什么
1、秘书学研究对象是什么?
秘书学以秘书工作为研究对象,是研究秘书工作的产生发展、特点任务原则和方法的一门新科学。
2、秘书学是一门怎么样的学科?
秘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新兴学科。其一:秘书学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当代管理科学发展的需要,其二:秘书部门是管理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秘书工作是管理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三,秘书工作的核心是辅助管理,为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服务。
3、秘书学的实践性强,是由它所具有的应用科学性质决定的。
4、秘书学的研究方法:
1、理论联系实际:秘书学是应用科学,决定了它较之与其它学科
更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一是要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从大量的秘书工作实践中提炼出理论,二是理论要以指导实践为依归,坚决摒弃热衷于搞名词搬家、术语爆炸的作风。
2、运用比较的方法:是确定事物异同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
3、注重对其他学科尤其是相关学科的研究,学科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
4、高校教师与秘书工作者合作
5、秘书的定义:从事办公室程序性工作、协助上司处理政务及日常事务并为决策及实施提
供服务的人员。
6、从不同的角度,秘书可分为哪些类别?
一、从服务对象和经济来源划分,可分为公务秘
书和私人秘书两类。
二、从所属部门划分,可分为党务、行政、军事、司法、经济和文化秘书等。
三、从具体的工作划分,分为文字秘书、机要秘书、通信秘书、信访秘书、事务秘书、外文秘书、生活秘书。
7、秘书的层次如何划分?一:秘书人员所在的机关、单位,其级别有高有低,可分为中央、省市和基层三个层次,因而相应地有三个层次的秘书:高级、中级、初级。二:高级秘书指秘书长,中级秘书一般指文字秘书,初级秘书指从事一般日常工作的秘书。
8、秘书的职业道德:
1、热爱工作、甘于平凡
2、自尊自重、克己奉公
3、谦虚谨慎、平等待人
4、严守机密、提高警觉
9、秘书的能力:
1、办事能力
2、交际能力
3、表达能力
4、操作能力
5、速记能力
第五篇:浅谈档案学研究对象[推荐]
浅谈档案学研究对象
学院班级:人文学院档案091 姓名:郭岩 学号:5000409009 摘要:认识是实践的理性前提与基础,只有理性认识上清楚了,实际的管理工作才能真正做好。从事档案工作也不例外,应从对档案的理性认识开始。而研究对象是一门学科的元问题, 直接影响着该学科的定位和发展。档案学对自身研究对象的研究, 是档案学基础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认清学科的研究对象, 对于档案学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探究档案学的研究对象,并重点阐述档案学研究是全部档案工作实践活动的理论体系,即档案学理论的研究, 就是为了指导档案工作实践。
关键词:档案学 对象 实践 理论
我国是一个具有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作为历史记录之一的档案,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档案事业的发展历史也成为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档案事业也是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类历史的记忆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阶梯,档案工作对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因此,一个社会是否重视档案的保存与积累,是否重视对档案的利用,是否重视档案工作以及档案事业建设,是衡量这个社会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程度的标尺,也是衡量这个社会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标尺。
对于档案学的研究对象自古以来就百家争鸣。
一、对档案学研究对象的传统认识
随着我国档案工作的实践发展, 我国档案学界对自身研究对象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自上世纪30 年代我国档案学产生之后, 一直把档案和档案工作作为档案学的研究对象。吴宝康先生指出:“档案和档案工作是档案学的研究对象。档案学是揭示档案和档案工作的性质、功能和发展规律,研究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开发和利用的理论、原则与方法的科学。”【1】随着档案工作的发展和理论研究的深入, 这种把档案学本身排斥在研究对象之外的认识显示出其局限性。学者们对此进行反思, 1994年,陈永生教授在《档案学论衡》中,指出档案学本身也属于档案学研究的对象,“把档案学自身排除在档案学研究对象的范围之外,这是长期以来中外档案学界在档案学研究对象表述上的共同缺陷”。【2】他进而借鉴经济学、法学等其他学科对其研究对象的表述方法提出:“在概括和表述档案学的研究对象时„„,只要保留终极的档案现象作为档案学的研究对象就足够了”,所以,“档案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档案现象及其本质规律。换句话说,档案学就是研究档案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3】陈永生教授这一说法,显然较此前的提法是一大进步,并为人们所认同。2001年,冯惠玲、张辑哲两位教授在《档案学概论》中,也认为:“档案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档案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4】
二、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重新认识档案学的研究对象
把档案学的研究对象定义为档案现象, 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它摆脱了传统对研究对象的表面认识, 把与学科相应的社会职业或工作的最终现象作为学 1
科的研究对象, 这有利于人们重新认识这一学科, 使本属于档案学研究对象范围而又被人们有意无意地遗忘或排斥的档案学本身, 再次回到档案学研究对象的“怀抱”。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 把档案学研究对象归结为“档案现象及其本质规律”, 这一种定义也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这个定义是在我国传统的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分开的基础上, 抽象概括形成的, 符合当时我国的实际情况,有利于指导档案工作的开展。但是近些年来, 随着实践的发展, 尤其是随着文档一体化开展和电子文件的大量出现, 这种把文件现象和档案现象截然分开, 把文件现象排斥在研究对象之外的认识, 显示出其局限性。实践工作要求把许多文件现象纳入档案学研究的范围(或已经不自觉地纳入了研究范围), 需要更多地关注文件的整个运动过程, 尤其是电子文件的出现, 模糊了档案与文件的界限, 对传统的档案学理论形成很大的冲击。理论的困惑直接影响着档案实际工作的开展, 为此, 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档案学的研究对象。
三、档案学理论是在实践中产生发展的档案学理论来源于实践, 服务于实践。是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档案学理论是依据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正确的解释档案和档案工作, 并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的认识, 回答实际工作中提出的一系列问题, 对这些问题给予科学的说明。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档案工作实践是档案学理论产生的依据。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升华。人们在长期从事的档案管理工作中, 对档案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由简单到复杂, 由低级到高级, 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不断升华自已的认识, 由此便产生了档案学理论, 随着实践的推进, 档案学理论也得到了逐步的发展。可见没有档案工作实践就没有档案学理论。
(二)、档案工作实践是推动档案学理论发展的动力。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认识不仅在实践中产生, 而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档案学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也是如此。
首先,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 全国档案工作的基础十分薄弱, 档案管理分散、混乱, 整理方法不科学、不统一,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 随意销毁档案的现象极为严重。为了尽快建立规范有序的档案工作, 在这时就提出了建立档案室的理论。所以说档案工作实践推动了档案学理论的发展。
其次, 进入80年代以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人发展, 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随着办公室领域现代化技术设备的应用和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 给各级机关档案工作带来了许多变化。各机关档案室以往仅仅管理文书档案的现状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必须把不同类型、载体的档案统一由机关档案室综合管理, 明确提出了“ 机关档案应该实行综合管理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 便出现了建立综合档案室的理论。
再次, 到了90年代, 档案管理定级升级工作方式的实施, 国家机关档案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展开, 成为机关档案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的强化机制。各级各行各业适合本单位工作要求的目标管理考评和达标升级活动更加活跃, 这一活动的开展, 有力地推动了档案工作的规范化与标准化。档案的分类也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 就教学档案来说, 本来归科技档案类, 没有设专门的教学类, 为了适应高等学校教学工作实际的需要, 增设了教学档案, 教学档案理论也应运而生, 由此可见, 档案工作实践推动了档案学理论的产生和发
展, 这是随着档案工作实践的本身变化而发展的, 并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推动着人们去探索和研究, 使认识的发展成为必要再就是档案工作实践提供解决新课题的经验、材料, 创造出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和物质条件, 使人们能解决新课题, 开拓新领域, 使认识的俊展成为可能。档案学理论就是在档案工作的实践的推动下不断地由浅人深, 由片面到全面发展的。【5】
四、研究理论是为了最终指导实践
1、任何档案学理论都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 解决档案工作中的具体操作问题, 以理论的方式来为实践服务。例如从档案的收集整理, 分类编目, 到提供利用等一系列工作中, 我们必须依照档案管理学》、《文书学》的理论根据来指导具体工作, 这样才使档案工作条理化、规范化。在开展档案的著录工作之前, 必须掌握著录工作的理论知识, 否则就难以做好工作。所以说档案工作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导。
2、档案学理论的研究, 就是为了指导档案工作实践。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 是为了改造世界。理论不能指导实践, 再好的理论也是没有意义的。我们进行档案学理论研究的目的, 就是指导实践并为之服务。如我们研究档案的开放、编研是为了深人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更好地发挥档案的作用, 研究著录、标引、计算机应用是为了实现检索的现代化。
3、档案学理论必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档案工作实践不仅是档案学理论的来源和动力, 而且也是检验档案学理论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认识是主题对客题的反映, 这种反映是否正确, 认识是否与客题相符合, 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只有档案工作实践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对照, 检验实践与理论是否相符合。例如综合档案室的建立, 使档案工作走上快速发展道路, 而且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都有了一定的突破, 机关的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显然这一理论是非常正确的。
五、档案学理论与档案工作实践的历史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 理论和实践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首先, 档案学理论必须和具体的档案工作实践保持统一, 因为任何一个正确的认识, 都是在一定的具体的条件下从实践中取得的, 脱离了具体的条件、具体的对象和具体的实践, 就不能取得正确的认识。例如在整理档案工作中, 对档案分类问题的认识, 只能通过档案工作的实践, 通过对各类档案的具体分析才能把工作做好, 而不能靠抽象的概念和空洞的理论来做结论。
其次, 档案学理论和实践的关系还应当是历史的, 这就是说, 档案工作实践是随着历史发展的, 档案学理论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不断保持与实践的统一。理论既不能是脱离实际的空洞的说教, 也不能是落后现实的过期之药。再次, 档案学理论的研究不但指导现实的档案工作, 还可以指导未来的档案工作。把总结出来的好的经验为将来服务。也就是说,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 现实是将来的历史, 档案学理论研究也要研究历史经验, 为现实服务, 也为将来服务。人们在现实的工作中, 往往需要历史的理论作依据, 来借鉴和运用。例如在编史修志, 写组织沿革, 编研大事记等工作中, 都需要查看大量的历史档案和文件材料, 经过考查论证, 编写成符合现实要求的理论材料, 这就是利用历史理论为现实服务, 现实的理论为将来历史服务。
结语:档案学的研究对象, 是档案学基础理论中的重要问题, 它直接影响着我国档案学的发展。总之, 我们要坚持实践的观点, 又要用理论指导实践, 坚持档案学理论和档案工作实践的具体的辩证的统一, 才能把档案工作做得更好!参考文献:
【1】吴宝康:《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1月第1版,第232页,第248页。
【2】【3】陈永生:《档案学论衡》,中国档案出版社,1994年9月第1版,第3页,第8页。
【4】冯惠玲、张辑哲:《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6月第1版,第167页,第181页。
【5】冯秀珍:《邯郸师专学报》,1996年6月,第9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