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定稿)

时间:2019-05-14 21:01: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定稿)》。

第一篇: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定稿)

一、填空题

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2.物资资料生产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

3.物资资料生产的三个简单要素是、、。4.与的结合方式构成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

5.社会生产包括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和。

6.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7.社会生产总过程,包括、、、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8.是形成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

9.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很强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和的统一。

10.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的联系。

二、单项选择题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①生产关系②生产力③经济规律④物资资料生产

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①商品②物质资料生产③生产关系④生产力

3.生 产 资 料 是指()。

①劳动资 料 与 劳动工 具 之 和② 劳动资 料 与 劳动对象之和

③劳动对 象 与 生 产 工 具 之 和④ 劳动对象与劳动工 具 之 和

4.劳 动 资 料 中最 主 要 的 是()。

①生 产 资 料② 劳 动 对 象③生 产 工 具④上 层 建 筑

5.生 产 过 程 中人 与 自 然 的 关 系 属 于()。

①社 会 生 产 力② 社 会 生 产 关 系。③劳 动 过 程④ 物 质 资 料 生 产

6.生 产 关 系 的基础是()。

①生 产 资 料 所 有 制 形 式② 产 品 分 配 关 系

③ 产 品 交 换 和 消 费 关 系④ 人 们 在 生 产 中 的 地 位 和 相 互 关 系

7.社 会 生 产 过程 的 决 定 性 环 节 是()。

①生 产②分 配③ 交 换④ 消费

8.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是()。

①生产工具②劳动对象③劳动资料④劳动者

9.经济规律是客观的,所以()。

①人们不能认识经济规律②人们可以创造经济规律

③人们不能运用经济规律④人们可以认识但不能改变经济规律

10.价值规律是()。

①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②所有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③某一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④社会主义特有的经济规律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第二篇: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是什么?

答: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 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 展规律。生产和再生产过 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 生产关系物质资料生产包 括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 节,四个环节之间存在着 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 系。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 产关系的基础。

2.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答: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 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 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 会经济关系,是一个历史 范畴。货币的职能,是指 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 作用,它由货币本质决定 又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货币具有五种职能:价值 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 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3.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 形式和作用?

答: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 运行的客观规律。它的基 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 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 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 的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实 行等价交换。表现形式: 商品交换以货币为媒介,商品的价值通过商品的价 格表现出来。受供求关系 影响,商品价格会围绕价 值上下波动。价值规律的 主要作用有三个方面:第 一:自发调节资源配置; 第二,自发刺激商品生产 者改进技术、管理,促进 生产力发展;第三,会引 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4.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 率的关系如何?

答:商品的价值量是凝结 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的数量。在单位时间 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不变 的前提下,单位商品的价 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 生产率成反比,而与体现 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成正比。

5.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 如何?

答: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 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使用价值是指物的有用 性。价值是使用价值的内 容,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表 现形式。

7.资本流通总公式是什么 总公式的矛盾是什么?怎 么解决矛盾?

答:资本流通总公式:G—W—G′。概括了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运动的共同特点。

总公式的矛盾: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交换应遵循等价交换原则,而资本流通的结果却产生了价值增值。资本流通总公式既等价又增殖的原因:资本家卖到特殊商品劳动力,它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是价值。这样总公式的矛盾就就解决了

8.资本的本质是什么?工资的本质是什么?

答:资本从本质上说不是无而是以物为媒介的一种生产关系,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体现了剥削关系

9.不变资产与可变资产划分的意义是什么?

答: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是转移自身的价值,并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叫做不变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即发生了价值增殖,叫做可变资本。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第一,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第二,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10.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概念和相互关系是什么?

答: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从而剩余劳动时间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联系: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它们都靠延长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来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区别:物质技术基础不同,从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上所起的作用不同。

11.资本积累的实质是什么?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哪些?

答:剩余价值资本化,叫做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去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因素:1.积累率=积累基金/剩余价值

2.剩余价值率3.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

4.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

5.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12.资本积累,资本积聚资本集中的概念和相互关系是什么?

答:剩余价值资本化,叫做资本积累。

单个资本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叫做资本积聚。原来分散的众多中小资本合并成为少数大资本,叫做资本集中。

区别:资本积聚会使社会资本总额增大,资本集中则不会增大社会资本的总额

联系:资本积聚加速资本集中的进展;资本集中为更大规模资本的积聚创造条件。

13.相对过剩人口产生的条件?

答:产生的条件:1.伴随着资本积累的发展,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使不变资本的比例在递增,可变资本比例下降,使得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应下降。

2.资本主义进入大机器生产时代,劳动力对资本的供给在增大。

3.资本相对于劳动力需求的过剩。14.如何理解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答: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积累会引起两个结果:一是财富的积累;二是同时又出现了物产阶级贫困的积累。二者间存在着本质、内在、必然的联系。

资本积累的过程,必然会造成扩大剩余价值的生产的过程,同时必然也是无产阶级贫困积累的过程。

马克思揭示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目的是揭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阶级对抗性质,也指明了无产阶级只有推翻整个资本主义制度,才能得到彻底解放。

15.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

答:资本循环是指产业资本依次地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执行三种职能,实现了价值的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产业资本运动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相应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生产资本的职能是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生产剩余价值;商品资本的职能是通过商品的出售,收回预付资本价值和实现剩余价值。

(1)必须保持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列存在;(2)必须保持产业资本的每一种职能形式的依次转化,在时间上相继进行。

17.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是什么?

答:固定资本是指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部分。流动资本是指投在劳动对象和投在劳动力上的生产资本部分

区别:价值转移方式不同;价值回收方式不同;价值周转时间不同;物质更新方式不同。

18.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与不变资产与可变资产的区别? 答:依据不同: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是生产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划分不变资产与可变资产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值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内容不同:不变资本除了包括固定资本的全部外,还包括流动资本中的原料、燃料、和辅助材料;流动资本除了包括可变资本外,还包括不变资本中的原料、燃料、和辅助材料。

目的不同: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目的是揭示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对资本周转速度从而对生产的剩余价值数量的不同影响;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目的是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及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程度。

19.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条件?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意义?

答:简单再生产是指生产规模不变的再生产

条件是: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即I(v+m)=Ⅱc。这个条件表明两大部类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第一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在价值上必须等

于两大部类所消耗的不变资本价值的总和,即

I(c+v+m)=Ic+Ⅱc。这个条件表明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料生产与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第二部类的全部产品在价值上必须等于两大部类的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即Ⅱ(c+v+m)=I(v+m)十Ⅱ(v+m)。这个条件表明整个社会的消费资料生产与两大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指导意义:经济必须按比例协调发展;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生产和生活,当前生产和基本建设的关系;维持原有的生产资料水平和维持原有的生活水平。

20.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的内容?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意义?

答:扩大再生产是指生产规模扩大的再生产。实现条件:I

(I(v+△v+m/x)=II(c+△c),反映了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在积累和生产规模上是互相依赖制约的,I部类生产决定着II部类的积累和生产规模的扩大,II部类生产也制约着I部类的积累规模。

I(c+v+m)=I(c+△c)+II(c+△c),反映了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生产资料的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内在联系。I部类的生产资料不仅能补偿两大部类已消耗掉的生产资料,而且还要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资本的需求。

II(c+v+m)=I(v+△v+m/x)+II(v+△v+m/x)反映了扩大再生产条件下消费资料的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内在联系。I部类生产的消费资料必须同两大部类原有的工人,追加的工人和资本家个人消费之间保持平衡。

指导意义: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必须同时积累;需要保持各种比例关系;社会总产品的物质构成要以扩大再生产的价值构成平衡适应。

22.剩余价值和利润的关系? 答:剩余价值:由劳动者创造的超过劳动了价值的那部分价值,体现了剥削关系。当剩余价值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叫利润。

联系:量上相等;m是p的本质,p是m的转化形式区别:剩余价值是相对于可变资本而言,揭示了剥削关系;利润是相对全部预付资本而言掩盖了剥削关系。

23.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关系?

答:剩余价值率m′=m/v,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

联系:剩余价值率是利润率的本质,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区别:剩余价值率量上大于利润率;体现形式不同剩余价值率揭示了剥削程度,利润率掩盖了剥削程度。

24.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答: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

因素:

一、剩余价值率,预付总资本和资本有机构成已定的条件下,剩余价值率同利润率成正比。

二、资本有机构成,它与利润率成反方向变动。

三、资本周转速度,速度越快利润率越高。

四、不变资本的节省,不变资本越节省利润率越高。

五、不变资本要素价格的变动和经营管理水平也会对利润率的高低产生重大影响。

26.商业利润、借贷利息、地租的实质分别是什么?

答:商业利润是产业资本家因为商业资本替代产业资本完成了商品资本的职能而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是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它体现了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共同瓜分剩余价值,并剥削包括商业职工在内的雇佣工人的关系。

借贷利息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转化形式,它的本质是借贷资本家通过借贷关系从职能资本家那里瓜分到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都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是农业资本家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即超额利润)资,体现大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瓜分剩余价值、共同剥削农业雇佣工人的关系。

27.利息率是怎样确定的? 答:利息率是一定时间内利息量和借贷资本量的比率,简称利率。

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一般情况下,利息率低于平均利润率且不为零,不能等于更不能超过平均利润率。影响因素:平均利润率的高低;资本市场的资本供求状况。

28.极差地租和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原因和源泉有何异同?

答:级差地租,是指与土地优劣程度不同相联系而缴纳的有等级差别的地租。它实际上是由于优等地和中等地生产的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由劣等地生产条件所决定的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而形成的超额利润。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产生的条件是土地优劣程度的不同,源泉是农业工人在生产中耗费的剩余劳动。

绝对地租,是指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因而租种任何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它是农产品价值超过社会生产价格以上的那部分超额利润。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对土地私有权的垄断,形成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的资本有机构成。源泉是农业工人在生产中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29.垄断的形成?垄断组织有哪些?

答: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而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高度必然产生垄断。

垄断组织是指垄断了某一个部门或几个部门的商品生产和销售,并按照一定的组织形式结合起来的大型资本主义企业或企业联合。

组织形式: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

30.垄断利润及其来源?垄断价格是否违背了价值规律?

答:垄断组织凭借垄断地位所获取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是垄断利润。

来源:1.垄断企业内部职工创造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2.垄断资本对国外人民的剥削和掠夺。

3.垄断组织以低卖高卖的方式占有非垄断企业所得到的一部分利润。

4.垄断资本家利用控制的国家机器,对国民收入做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以增加利润。

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为了获得高额利润,凭借垄断地位而制定的一种价格。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垄断利润

不违背:垄断价格的确定不能完全脱离商品价值,价格以价值为基础;垄断价格不能增加商品价值总量;,利润来源仍为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劳动着创造的价值。

31.垄断与竞争的关系?垄断时期的特点?

答:垄断从自由竞争中产生,是自由竞争的对立物,垄断限制了自由竞争

垄断时期的竞争主要包括: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垄断组织与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垄断竞争的特点:

① 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垄断利润;

② 竞争的手段更加多样化; ③ 竞争的规模和范围扩大; ④ 竞争的程度和后果更加严重。

3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概念、形式、实质?

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国家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国有垄断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国有企业;国私共有的垄断资本和国私合营企业;国家垄断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在社会再生产中的结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仍是垄断资本主义,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它和垄断资本想结合惊醒剩余价值的生产、实现和分配,保证垄断资本阶级获得更高的垄断利润;采取各种措施调节经济,调节各阶级和阶层利益关系以维持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转和制度的生存。

第三篇: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几点新认识(最终版)

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几点新认识

第一,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首先是社会生产方式,特别是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在当代,这种生产方式就是商品生产方式、企业生产方式、以应用现代科技为特征的大工业生产方式的综合,这种综合生产方式对于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来讲都是共同的。

第二,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生产方式不仅仅是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而且是以它为主体,多种生产方式并存的一种生产方式结构。处于次要地位的生产方式,也是社会综合生产力的实现形式之一,也是社会生产方式结构体系不可缺少的部分。

第三,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另一组成部分是与社会生产方式结构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主要是所有制关系)结构。这种生产关系结构也是一个以一种生产关系为主体,多种生产关系并存的结构体系。

第四,当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以上述综合生产方式(即商品生产方式、企业生产方式、以应用现代科技为特征的生产方式的综合)为主体、多种生产方式并存的生产方式结构和与它相适应的特定的生产关系结构,也即是以雇佣劳动、私有制生产关系为主体、多种生产关系并存的生产关系结构。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上述以综合生产方式为主体、多种生产方式并存的生产方式结构和与它相适应的特定的生产关系结构,也即是以公有制生产关系为主体、多种生产关系并存的生产关系结构。

第五、作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共同点即对当代综合生产方式的研究,实际上就是对现代市场经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发展规律的研究。这种研究可以借鉴马克思《资本论》的模式,从商品剖析入手,然后研究分析生产过程,不同的是用对企业生产方式的分析取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分析,因为无论是何种性质社会,企业生产的目的都是为获取产品的剩余价值,即都是为了盈利。企业要进行生产都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资本,不仅需要和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相交换,还需要一定数量、质量的劳动力相交换;企业之间充满着竞争,优胜劣汰是竞争规律,由此,从全社会看,资源的优化配置也非常重要,如此等等。这些分析研究构成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同部分。在此基础上,再研究分析不同生产关系(所有制)和生产关系结构(所有制结构)与这种综合生产方式和生产方式结构相配置产生的不同影响和发展趋势,从而构成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异部分。

第四篇:《导言》是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革命

如何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是

要求:1.要说出生产的决定作用(说到生产、消费、分配、交换四个方面)

2.要说到其他三个方面对生产的反作用

3.要回顾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

4.要概括和浓缩《导言》内容,并叙述它的革命性。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革命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市场经济机制的运行,中国经济学的基础究竟是什么,成了许多经济界人士关心的话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的关系问题再次摆在了我们的面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和内容的构成及在当今的作用和地位如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实践性、科学性需要人们研究这样的关系问题。

基本的争议依然没有变化。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经济学,主要的推理过程一般是这样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政治经济学,而政治经济学就是经济学,所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经济学,只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容不能完全等同于政治经济学。“在当代通行的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二词,一般都是作为理论经济学而言,是论述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经济运行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其他一切经济学科提供基础理论的学科。这时虽然名称不同,但实际上是同义的。”[1]王振中同志用了较大篇幅的材料,来证明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是一致的,指出“现在风靡世界的所谓„经济学‟其实就是„政治经济学‟”。王振中同志还从马歇尔到萨谬尔森的有关文章和著述中引证了这一观点。得出的结论是:“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能否通过弱化或轻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来发展政治经济学?回答显然是否定的。”[2]持这一观点的同志应是为数不少的。

另一些学者则认为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已有了不同,在中国政治经济学已特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又是两种特指:一种是以马克思的《资本论》为代表的政治经济学;一种是以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资本主义部分为代表的政治经济学(1998年起国家教育部在高校恢复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公共理论课就是这样)。南开大学的谷书堂先生基本上是持这一观点的,他在《再谈经济学在中国未来的发展问题》一文中,指出改革开放的实践,使“政治经济学作为基础理论的地位受到了很大威胁,出现了基础理论„缺位‟现象”[3]。“传统的政治经济学(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者注)由于自身理论体系的局限,不能为应用经济学提供理论支持,从而使自己的基础地位不能不处于虚置状态。这对于一直从事这方面理论研究的学者来说,是一个很难接受的客观现实。”[3]现在国内有不少学者正在创立《中国经济学》,试图摆脱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的关系问题纠缠,事实上这些同志还是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是不同的,否则就没有这一必要了。

本文中所要论及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的关系问题时,前者主要是指以苏联教科书资本主义部分为蓝本、马克思《资本论》及相关经济思想或学说为主要内容的,如果脱离了这一点,讨论也就没有意义。我们不主张将一个人的学说和思想内容无限扩大,将一切后人的发展都概括到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中去,那也是机械的、唯心的、违心的。否则也就没有建立“列宁主义学说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必要了。

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经济学的。但长期以来有两种认识:一种认为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区分开来,说明经济学摆脱了阶级性,增强了科学

性。另一种认为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展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作用与意义,证明马克思主义或马克思的经济思想仍然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我国的经济建设才不会犯方向性错误。而我认为这两种认识都具有片面性,对搞清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的关系都是不利的,也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没有及时形成好的经济理论,常常出现理论落后于实际的现象,与这两种片面认识是有一定关系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经济学,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着自身特有的研究对象和特有的研究目的及其归宿,可以说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及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决定的,这样的认识丝毫不会削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地位,不会影响马克思经济思想的作用,事实应该正好相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亦即在经济活动中的人与人的关系(张仁德,1999年)。首先,经济活动中存在人与人的关系,且又是一种最为基础的关系,孤立的生产活动是不存在的。现代社会的经济联系普遍存在,单个个人的生存越来越困难了。马克思抓住了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基本关系和人们的相互联系以后尽情展现经济理论,应该说是执了经济活动的牛耳。通过对经济活动中人与人的关系的分析,马克思引入了社会经济制度分析(基础是产权安排),经济活动状态(企业内部与社会的经济运行)、经济结构的均衡设想(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和私有制条件下结构均衡的破灭——经济危机)和社会集团成员间阶级对立的论述。

问题是经济活动中除了人与人的关系外,还有人与物的关系,即按马克思讲的社会生产力问题。这一点马克思在他的经济思想中有所涉及,但并非是为研究生产力而研究生产力的,对生产力自身的规律、要素、层次、分布等这些基本内容马克思都没有太多的展开。马克思论及的生产力问题就象他研究使用价值一样,是作为“商品价值的物的承担者”来对待的,研究生产力不是他的本意,他要研究和揭示的目的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必然性及其推动力,生产关系形式由低级到高级演进的事实过程,马克思始终要抓的是社会生产关系运动中矛盾的主要方面。

此外经济活动中还有物与物的关系,这一点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几乎就没有论及了。经济活动中的物与物的关系,表现为替代品的生产,竞争物品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产业结构的是否均衡问题,马克思关于两大部类的生产对经济活动中的物与物的关系有了触及,但严格来说也是没有从生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来说明,因而离社会生产与发展的需要是有距离的。马克思主义不朽的经济著述中还有一个鲜明的思想,那就是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一种阶级关系,是一个集团对另一个集团的占有和压迫关系,阶级的争斗是人类演进的直接动因。应该说阶级和阶级斗争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能因为今天阶级斗争的缓和而否定历史的存在,农民受地主的剥削和压迫,工人受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奴隶受奴隶主的剥削和压迫都是阶级问题都有阶级斗争,但问题是除此以外人们的经济活动中既有阶级关系还有亲缘关系和一些可移性关系。亲戚、家庭成员参与经济活动,这中间不同的利益归属往往就很难用阶级斗争来说明。我们在这里讲的可移性关系是指后发的社会关系,如同学关系、朋友关系、乡邻关系等。在中国这个崇尚做人为先的社会里,可移性关系处理的好坏会被认为比什么都重要,为获得亲友和社会的赞许,财产占有上的多寡往往会变得并不突出。

进一步讲,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阶级关系的存在,意味着对立关系的存在。压迫者与被压迫者的对立面肯定存在,这样的分析与历史发展的吻合大于隙裂。绵延不断的被压迫者的起义和抗争说明了分析的正确性。问题是走向极端就会显得不足,作为阶级关系存在对立以外还有协调甚至合作的方面,从时日短长的角度看,协调和合作要多于对立和争斗。阶级关

系间自我协调和合作的基础是彼此间的适应,按马克思的观点来分析,新兴阶级处在上升时期还有它的进步性,其他阶级还愿意与其合作。可正是这样的思想在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中被忽略了,当时代进入以阶级合作为主的时候,人们就容易怀疑这一理论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其创立时因市场经济的各种表象并不充分,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后人在发展过程中又存在背离马克思实事求是的精神,出于迷茫、投机、革命等复杂的心态,传承多于发展、僵化多于创新,以致于一些人不是从精神,而是从词句摘抄 来维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今天许多文章还总是在述释《资本论》是如何先见,马克思《资本论》分析市场经济,我们今天也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那里都有了说明,《资本论》的观点仍然是我们的指导。他们居然忽视了马克思并不认为社会主义应搞市场经济的起码知识,马克思是分析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而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导致资本主义灭亡的经济根源之一。那种看似维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做法,其结果不是正确地弘扬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是封杀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套用一句流行的话,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将来也不是被谁打倒,而可怕的是会被一些看似马克思主义的人捧杀。“左”是主要的危害,这句震人肺腑的话应犹在耳边。

近百年来生产力的社会化程度迅速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分工与联系的日益广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发展,是谁也不会否定的事实。为什么要发展?说明原有理论有不足、有缺陷。如何对待这一点很可能是问题的又一个焦点。我们认为从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看,既要“补新”,又要修篡,两者都是需要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以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演变为主要任务的(我们也知道还有广义的政治经济学),但战后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演变有“脱轨”之势,我们应该能认识这一点。第一是资本家的经济人性质有了变化,资本家的纯粹的经济人身份开始向理性的经济人转变。纯粹的经济人唯一任由追求利润而牵引,敢冒绞刑的危险,剥削工人不择手段,对待竞争采取的就是你死我活,尔虞我诈的态势。马克思当时分析的资本家是吸收了亚当·斯密的纯粹的经济人观点的:为了利益不惜一切。而理性资本家是现代资本家的主要特征。所谓理性资本家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看出:①他们接受政府的宏观调控。从这点讲就会有“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要求,就会要“牺牲”个别资本家的利益;②重视社会福利,为福利捐纳税利。福利事业从企业行为讲是好企业救差企业,是盈利企业帮微利甚至破产企业;③关心公益事业,对社会文化教育事业有所投入。从目前我们国内的情况看,改革开放以后就吸引了不少资本在这方面投入。尽管他们的动机也许是各种各样的;④理性分析经济运行,避免了经济运行中的部分盲目性。成熟的市场主体成为社会持续的均衡发展的主要力量。马克思当时指出的资本主义条件下企业生产有组织有秩序,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况,从现今资本主义世界的情况看,多少因为市场主体的成熟而得到了一些避免。

第二个重要变化是企业制度及企业组织形式。现代资本主义占主体地位的企业制度形式为股份制,股份制形式又有多种多样,由资本家之间相互参股与控股、国家与资本家之间的相互参股与控股,其部分股份甚至还掌握在工人手中。从地区看参股和控股还超出了国界,形成了不同性质的国家、企业之间的相互参股和控股。社会主义国家的股份制企业中有本国的也有外国的私人资本家的参股和控股,社会主义国家也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兴办企业,搞参股与控股。股份制形式的多元化,既表明生产力的社会化程度之高,是前所未有的,也表明企业制度形式已与某一社会性质脱离了联系,那种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初始形式——个人业主所有制被认为全资、全权、全利和全部风险的资本主义企业制度已不适应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需要了,也不再是资本主义的典型或经济基础。鉴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马克思是以剖

析资本主义初始的企业制度为范例的,这样的企业制度事实上如马克思讲的适应不了社会化大生产,其“丧钟已经敲响”了。自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企业制度作出精辟论述以后,资本主义接连不断的经济危机,也使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不得不承认其制度的弊端(凯恩斯),有的甚至指出了这一制度的历史性和必然毁灭。“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有一种固有的自我毁灭的趋势,这个趋势在它的较早阶段可能十分明显地表现为阻滞进步的趋势形式”。

[4]1929-1933年的大危机更是给了留恋资本主义个人业主私有制的学者、官僚们一记猛击。罗斯福新政(1936年)和凯恩斯的经典理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讯》(1939年)终于出台。可以这么认为这些政策措施和理论,实际上是在马克思对早期资本主义诊断的基础上,开出的试图拯救资本主义的药方,资本主义所有制被迫从产权“明晰的个人私有制”(胡代光,1998年),转变到社会间共同占有的股份制形式,以既求得适应生产力社会化的需求,又求得利益和风险的共享共担。资本主义股份制是一种资本社会化、管理社会化、(管理权)利益社会化和风险社会化的形式,股份制因其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组织形式的不断变化,在资本主义生产力极大提高的过程中,具有极强的消化力,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从这里我们可以说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已经发生了不少变化,对私有制扬弃的股份制(恩格斯)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制 度的基础。

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的关系 来自: 免费论文网

第三,当今社会个人身份的多元化,对阶级关系起着一定的调和作用。它是战后以来,甚至就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才迅速出现的又一种变化。新的知识经济的出现,一代高科技人才,将资本运行和智力运行有机地结合起来,他们主要利用自己的智力作资本,加之以适量的货币资本(包括利用信用)很快占领和拓展市场,成为新经济的领头羊,这些人通过自己的智慧而暴富,以致雇佣部分智力型劳动者共同参与知识经济的运作,他们既雇佣他人劳动,自己往往又是最主要的劳动者,负责主要产品(软件)的开发生产。对于这类企业来说,一旦这些人自己不再参加劳动,企业资本很可能会一文不值。另一种情况是一些人既是雇主又是雇员。这种情况目前我们国内已较普遍,在高校和私企中就有这种现象,一个人既受雇于某一企业,而自己又开有自己的公司,雇佣他人劳动。这类情况的出现很难使人分清,某一个人到底是资本家还是工人,是雇主还是雇员,还是什么?所以个人身份的多元化一定程度上模糊了阶级区分的边界,表明简单的阶级分析方法解决不了这一问题。

实际上问题并不在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容与现实之间存在着什么样差异。就像前面说的,无论是谁,他们都承认马克思主义学说需要发展,关键是说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现实有差异是不是就意味着否定马克思主义,否定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我们认为并不是这样,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早期无产阶级斗争的学说,作为工人阶级的圣经,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意义和作用,它对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指出市场竞争的无序性和社会干预与调配的必要性,推动今天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繁荣和文明有着深刻的影响。作为以推翻旧的资本主义制度为己任的马克思、恩格斯,他们理论的灵念和先见是任何一位公正的学者都不能否定的,无论是表现出对这一学说的害怕还是敬仰,都表明了这一学说的科学性。问题是一百多年的实践和社会变化,尤其是经过了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初始制度形态和资源配置方式转变的社会,均面临着新的建设和发展任务。尤其是象我们这样处在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要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可能

简单地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我们的市场经济与马克思分析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有本质区别的,马克思展望社会主义(马克思本人从没有正面肯定过社会主义)的是计划经济(有人把它归之于列宁的发明),是没有商品、货币的。硬是从马克思的一些著述里找出一些言语来佐证某一个观点是容易的,但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系统,是一种价值倾向,甚至是一种精神,片言只语代表不了马克思主义。

从这里我们再回到开头的话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否等同于经济学,经济学是否等同于政治经济学。很显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其特有的内容,若它等同于政治经济学,那么政治经济学就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学。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学应该包括更多的内容,更广的运行功能分析及定量的操作。如果我们的经济学不能解释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问题,不能系统而深刻地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我们就对不起马克思主义,对不起马克思、恩格斯为我们创立的经济思想和经济学说。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经济和政治关系分析的经济学说,承认他们有自己的特点和内容,那么我们认为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是可以等同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诞生以来,它就成为了现代经济学的血液之一”[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研究经济活动中人与人关系的经济学,现实社会中经济学离不开政治(王振中,1999),在现代社会更是如此,经济学不会因为加上了“政治”两字而变得大逆不道。加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科学”,恩格斯说过,“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它所涉及的是历史性的即经常变化的材料,它首先研究生产和交换的每一个发展阶段的特殊规律,而且只有在完成这种研究以后,它才能确立为数不多的、适合于一切生产和交换的,最普遍的规律”[5]。作为历史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本来就没有想要解决一切社会的一切经济问题,假如我们一定要让一门本质上属于历史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来承担解决现实一切经济问题的责任,实在有违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本意。

迄今为止,纯而又纯,普遍适用的经济学还没有出现。

西方经济学中许多概念、范畴、原理也同样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的经济建设,甚至不适用于西方国家自己,现在有人试图通过将经济学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来摆脱政治的影响,建立一门超国界、超时空的经济学,其尝试之心可嘉,但其功效实属徒劳。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既要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吸收西方经济学的方法,更主要的是要以中国经济的自身运行为出发点,在不同的时期建立不同的经济 学说,那种希望一劳永逸地建立一门中国经济学无异于悬木求鱼。

第五篇: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

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 1 卷序言中写道:“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这里明确表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是研究物质生产一般的自然规律,而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特殊规律。

马克思所说的生产方式,既不是指生产力,也不是指生产关系或二者的统一。马克思对生产关系的解释有如下表述:“„„同这种独特的、历史规定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即人们在他们的社会生活过程,在他们的社会生活的生产中所处的各种关系———具有独特的、历史的和暂时的性质。”而且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大量使用“生产关系”这一词语,在研究对象的表述中同时使用“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可见,马克思所说的生产方式不是指生产关系,但也不是指“生产力”。

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我国理论界的看法比较一致,在各种版本和各种体系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都是这样定义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这一定义实际上包含着两层意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是生产关系,研究的目的是揭示生产关系产生、变化、发展的规律。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我国经济理论界普遍认为,社会生产力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范围。虽然有些论者也明确提出,“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但这也不过是一个联系问题,并不说明社会生产力也属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西方经济学是一个很大的范畴,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本身也属于西方经济学。但根据我国对西方经济学的传统理解,西方经济学仅指除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以外的西方经济学说。在这里,我们只谈谈西方居于主流地位的经济学。

1、早期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历史上有这样几个阶段:古代思想家认为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增长财富的;重商主义经济学家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定义为研究整个国家的经济管理和财富增长;古典政治经济学是在生产领域中研究财富及其增加的;19世纪庸俗政治经济学家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财富一般。

2、19世纪70年代以后的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

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微观经济行为,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经济学家以消费者、生产者和生产部门为对象,研究如何获得最大满足或利益。这样,微观经济行为或人类行为成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宏观经济行为1936年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他通篇研究总量,他以 GNP、总就业、总供给、总需求等为研究对象,研究国家应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实际上他的研究对象就是宏观经济行为。这种研究对象的转变突破了古典经济学只研究微观经济行为的局限,为宏观经济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微观经济行为和宏观经济行为的结合。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在他们有巨大影响的《经济学》教科书中指出:“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使用稀缺资源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把他们在不同人之间进行分配。”斯蒂格利茨试图打破萨缪尔森所创立的同一教科书中分为微观和宏观部分的做法,从而在其教科书中写道:“经济学研究的是:我们社会中的个人、厂商、政府和其他组织是如何进行选择的,这些选择又怎样决定社会资源如何被利用。”这都表明,当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微观经济行为和宏观经济行为。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考察,可以看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在内容上包括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论是财富及财富增长还是微观经济行为、宏观经济行为及二者的结合 ,实际上都可归到生产方式这一概念之中。具体说来:对财富增长的研究,不论是得自对外贸易,还是得自农业生产,都属于生产方式,因为贸易属交换行为包括在交换关系中,农业生产是当时劳动力和劳动资料及劳动对象的结合方式,属于生产力的一种利用形式。微观经济行为和宏观经济行为的目的在于通过资源配置实现产值最大化,创造良好的经济运行机制。经济运行机制实际上就是生产力利用方式的不同机制。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在内容上包括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表述比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表述更具有解释力。

四、我们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应持有的态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同西方经济学是阶级属性不同的两种思想体系,它们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但我们并不能由此得出它们的研究对象也截然不同的结论,事实上,不论是从逻辑上还是从马克思的一贯思想中,我们都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在研究对象上并无本质的区别。其区别只是表现在他们研究问题的角度和所使用的方法。我国是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奉行的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但如果我们对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持怀疑态度,必然会批判多于借鉴,否定多于肯定。实际上,以前我们就是这样做的,实践证明,这种态度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也不利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当然,西方经济学抛开生产关系研究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抽象地研究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证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永存与和谐,显然是片面的和有其阶级用心的,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仅研究资源的配置和资源的利用问题,而且研究在不同的经济制度和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条件下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不同社会结果。我们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无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是对西方经济学都应该公正客观、实事求是。我们在批评西方经济学的片面性时,不能带有自己的片面性,实事求是地承认西

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正确观点,才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参考文献:

[1] 赵淑英, 纪红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新探[J].鸡西大学学报,2002,(02)

[2] 卢健.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再认识[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07,(02)

[3] 李增刚.试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J].山东经济,1999,(05)

[4] 邹晓青.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再认识——兼评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5,(02)

[5] 薛治龙.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初探[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01)

[6] 方杏村, 华红莲.试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0)

[7] 冀纯堂, 郭冠清.重新理解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J].当代经济研究,2004,(07)

[8] 吕晓萍.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再认识[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01)

[9] 陈祖华, 李宗卉.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几点思考[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6,(03)

[10] 童水栋.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思考[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1)

[11] 张魁峰.谈《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兼谈我国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980,(01)

[12] 朱正国.论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几个问题[J].济宁师专学报,2000,(01)

[13] 毓溦.新形势下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问题再探析[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0,(01)

[14] 谭运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对象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13)

[15] 付廷臣.试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J].南都学坛,2003,(04)

[16] 刘月季.经济学研究对象综述[J].九江师专学报,2000,(02)。

下载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秘书学研究对象是什么

    1、 秘书学研究对象是什么? 秘书学以秘书工作为研究对象,是研究秘书工作的产生发展、特点任务原则和方法的一门新科学。 2、 秘书学是一门怎么样的学科? 秘书是一门综合性、实......

    浅谈档案学研究对象[推荐]

    浅谈档案学研究对象 学院班级:人文学院档案091 姓名:郭岩 学号:5000409009 摘要:认识是实践的理性前提与基础,只有理性认识上清楚了,实际的管理工作才能真正做好。从事档案工作也......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科学的方法论是建立科学理论的前天和基础,政治经济学也不例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在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上,分析人类社会经济......

    研究政治经济学的体会(精选合集)

    研究政治经济学的体会 1. 引言 在学习了政治经济学后,我对经济学有了不一样的认识。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尽的......

    刑法学的研究对象

    绪论 一、刑法学的研究对象 刑法学是法学的一个重要部门,是以刑法为研究对象的科学。而刑法是关于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因此,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

    有关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3 今天有幸参加了嘉兴市教科研基地学校教科室主任研修的第一次活动。上午聆听了朱建人处长的指导性讲话,以及两位优秀教科室主任的经验介绍,有很大的触动。下午在阮望兴所长的......

    法理学研究的对象

    法理学研究的对象 法理学研究的是法学理论的基本问题,它的具体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法哲学的基本问题,如法的产生、法的发展、法的本质和特征等等,这些是法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比较研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比较研究 姓名:周占杰 关键字:政治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比较研究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两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