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体意识与文学阅读的价值
文体意识与文学阅读的价值
李竹平
语文教育要不要文学教育,一度成为令人纠结的问题。曾经有人拿“语文教育不是为了培养文学家”为由,将文学教育武断地关在语文教育门外。或者,由于文学教育历来没有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纲领性文件(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中被明确地提出来,给人以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感觉,很必然地造成了语文课堂上文学教育的缺失。那么,到底应该怎样理解语文教育与文学教育之间的关系?其实,文学教育始终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国外的母语教育是这样,中国传统教育更是如此。
我们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认识文学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其一,无论我们如何定位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教育或者说语文教学目标的落实主要是通过一篇篇课文的学习来实现的,这些课文或者作为定篇,或者作为例文,或者作为样本,或者作为用件,无论实际重点承载了什么具体功能,毋庸质疑的是,这些课文绝大多数是文学作品。所以,即使我们不直截了当地指出语文教育中的文学教育,文学教育也已经当仁不让地存在其中了。其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人文目标的实现,也正是文学教育的旨归。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母语教育是指向情感和生命成长的教育。2011年版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部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如何定位“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指中小学生具有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温儒敏)由此可见,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离不开文学教育。文学教育不仅作用于学识修养,更是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形成、生命境界提升的必由之径。其三,语文课程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而文学是最讲究语言文字运用的艺术形式。2011年版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中特别强调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都是语言文字运用的精品。著名学者、美学家朱光潜在谈到语文与文学的关系时,曾指出“文学上的讲究大体是语文上的讲究”,“那一句话只有那一个说法,稍加增减更动,便不是那么一回事。语文做到这个地步,我对作者便有绝对的信心”。从这一点上说,文学的追求与语文的追求是一致的,而且这一致的追求必得通过文学作品的欣赏品鉴才能实现。
既然文学教育在语文教育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我们就必须立足语文教育来认真研究文学教育,以期给语文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或者说有价值的引导。下面我们从两个角度来阐述语文教育中的文学教育,一是有关文学的知识,指的是与语文知识或语文常识相对应的文学知识或文学常识,这是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的常识;二是文学对人的教育,也就是文学的教育功能和实现的途径与形式。●体裁与风格
首先说说体裁。“一个作品的语文有普通性,才能博得读者的了解;有个别性,才能见得作者在艺术上的成就。”(朱光潜)这里的普通性可以理解为文学作品的体裁,个别性指的就是作家或说作品的风格。体裁,或称文体,指的是文章的话语体式和结构方式。文体的产生与表达的需要紧密相关,因为作者在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图时,必然要考虑运用什么样的话语体式和结构形式才能更好地达成表达具体意图的目的。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文体是历史的产物。关于文体的分类,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有不同;分类的角度或标准不一样,分类的结果也不同。比如说,关于古文体的分类,姚鼐《古文辞类篹》把文章分为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十三类。现代文体的分类由于角度不同,标准不一,分出的文体也五花八门,常见的有二分法(实用文体与文学文体)、三分法(实用类、文学类、边缘类)、四分法(记叙类、议论类、说明类、文学类)、五分法(文学类、新闻类、说明类、议论类、实用类)。
一名作者要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解、感受,是深思熟虑过后才选定某一文体来抒写,还是信笔由缰自然成文,我们很难做出十分精准的判断。但是,古人写诗填词,格律章法的讲究确实是经过学习和锤炼而成的。所以,对作品体裁进行分类,并非只是文学史家和批评家研究作品的需要,这也是语文教育中促进学生形成语文素养的需要。(有人从功用的角度将文体分成实用文体和文学文体,这里不做重点讨论,主要侧重于文学作品,包括具有文学色彩的其他文本的体裁讨论。)
一般而言,从不同文体的整体特征出发,文学类文体大致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类别。当然,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划分的标准不同,分类也会不同,比如从文学与人的心理结构的关系上分,又可以分为再现类、表情类和表意类。文体之不同,文本运用的具体话语体式便有差异,最早在曹丕的《典论论文》中就有论述“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不同文体对具体话语体式运用的不同要求体现在具体的文本中,必然带来阅读体验和感受的差异。成熟的读者阅读不同文体的文本,不管自觉还是不自觉,往往都相应地做好了不同的心理准备,采取了不同的阅读姿态和方式——其实这就是已经积淀而成的文体意识。这里主要从传统的分类来讨论几种常用文体的特征及其对读写实践的影响。将文体分成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类别,就好像将建筑分成哥特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园林式、木条式一样,每一种文体都有其区别于其它文体的特征,了解这些特征,对阅读和写作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诗歌。诗歌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源于原始人的劳动呼声,是一种有声韵、宜歌咏的文学样式,属于韵文,具有鲜明的音乐美。诗歌按照时代分为古体诗、近体诗和新诗;按主要的表达方式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内容分为田园诗、山水诗、咏物诗和科普诗。无论怎样分类,同为诗歌,便具有共性的特征。这里我们要讨论的就是诗歌的共性特征。
诗歌除了讲究韵律、精练整齐之外,一个突出的共同特征就是注重意象的塑造。所以我们读诗,大都有过不吟不快,不诵不爽,不沉吟静思便难得入境入情的感受。诗歌意象有整体意象与典型意象之分。
所谓诗歌的整体意象,指的是通过具体的诗歌形象营造的整体的情绪氛围、情思意蕴。例如陶渊明的《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给人以恬淡自如的感受。这种整体意象表现为一种意境,一般带有浓郁的主观抒情色彩,能很自然地深入读者的情感,触及读者的心灵。选人小学课本的科普儿童诗《植物妈妈有办法》同样以意象见长。“植物妈妈有办法”,这样的题目就是一个令儿童浮想联翩的意象的载体。“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什么办法?”看似平白如话的诗句,却以匠心不着痕迹地内蕴了丰富的情感信息和广阔的意象空间。“孩子——妈妈”,这样的关联最易触动儿童的情感世界;“四海为家”,是心跳,是期待,是探寻。是呀,“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的孩子要离开妈妈,它们靠的什么办法呢?试想,哪颗童心不会被这样的问题所吸引?这绝对不是对枯燥的知识产生的兴趣,而是自然、真切的情感的追寻,是一种物我两忘的美好境界的沉浸。
诗歌的典型意象,在古诗词中常见。如“月亮”这一意象,在古诗词中频繁出现,《静夜思》《鸟鸣涧》《山居秋暝》《枫桥夜泊》《春江花月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等,在这些诗词中,月亮被赋予了特定的意义,内蕴了特定的情感,并且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再如“柳”这一意象,“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中有,“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中有,“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中有,“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中有......灞桥折柳,托物寄情,若不了解这一内蕴特殊含义的典型意象,对诗词的理解便可能流于肤浅。意象是能够直觉的、心领神会的艺术形象,它或托物言情,或借景抒情,主观思想十分鲜明。所以,读诗,重涵咏,重还原,需调动情感,需感性思维,需想象和联想。好的诗歌在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上都是有讲究的。我们知道律诗八句四联讲究起承转合,形式和情思都达到圆融的境界。新诗(现代诗)在形式上更灵活,但同样讲究起承转合。举个例子,小学课本上的《我站在铁索桥上》,抒发的是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这一类的现代诗容易流于空洞,情太满,辞难切。而这首诗的形式与内容结合得十分完美。第一节写景起兴,第二节触景生情,第三节抚今追昔,第四节写景抒情,“起承转合”,浑然天成,很容易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散文。古代,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概称散文;现代,指的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诗歌、小说、戏剧之外,皆可称为散文,所以散文内容丰富,取材广泛。现代散文观念的自觉始于周作人,但与诗歌一样,中国散文具有非常深远、丰厚的文化传统。按照内容的差异和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可分为记叙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
散文的特点在于形式自由,写法灵活,不受韵律限制,表达含蓄,意味深长。概括而言,散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形散神聚”。“神”是散文之魂,阅读与创作,都要紧扣主旨。巴金的游记体散文《索桥的故事》,很清晰地表现出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质。题目是“索取的故事”,从索桥写到都江堰,写到丹柯,其实都是围绕“那样的心”这一主旨来写的。文章结尾写道:“索桥的故事自然不止这么一点,都江堰也还有许多动人的故事。然而故事是讲不完的,谁要是到都江堰上走一趟,谁要是在索桥上站片刻,他一定会得到比故事更美、更好的东西。”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再怎么“散”的形,也自然是散而有致了。季羡林特别推崇这样的散文:“‘意匠惨淡经营中’,简练揣摩,煞费苦心,在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的选用上,狠下功夫。文章写成后,读起来虽然如行云流水,自然天成,实际上背后蕴藏着作者的一片匠心。”他举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为例:“通篇用‘也’字句,其苦心经营之迹,昭然可见。” 一切好的文学作品都是诗。这是说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有诗的特质。散文的佳妙之作,结构上起承转合,语言上精练贴切,情感上至情至性,给读者带来的是扑面而来的诗意,如林清玄的《和时间赛跑》、朱自清的《春》、老舍的《猫》等等。
小说。小说通过具体环境和完整的故事情节的描写,塑造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广泛地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生活。中国小说也经历了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起源于古代神话传说,从六朝志怪、唐代传奇,到宋元话本、明清章回小说,再到“五四”受西方文学影响发展而来的现代小说。小说按篇幅长短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按内容不同可分为社会小说、神话小说、历史小说、侦探小说和科学小说。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见长。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也构成小说的基本特征。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历史,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人物是小说的核心,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场所和性格赖以形成的重要因素,环境创造人物,人物也创造环境。小说的主题依附于人物形象之上,所以小说必须着力刻画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长篇小说自不必说,小小说亦是如此。例如选人小学教材的托尔斯泰的《跳水》,它要表现的主题正是通过船长这一人物形象体现出来的。人物活在情节中,人物性格、命运的发展通过情节的发展赖以展现。情节的安排必须围绕人物形象的塑造,必须具有生动性和完整性。所以《跳水》中,船长在孩子命悬一线时正好从船舱里出来了。环境创造人物,环境是人物性格形成的根据和人物活动的场地,典型环境的描写在小说中不可或缺。《红楼梦》中的人物为什么要安排在荣国府,为什么是封建末期的历史环境下,这是小说塑造人物的合理性和反映社会生活的必然诉求。
戏剧。从根本上讲,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雕塑、建筑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揭示社会矛盾。戏剧按作品类型分有悲剧、喜剧、正剧;按题材分有历史剧、现代剧、童话剧;按结构分有独幕剧、多幕剧。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冲突。戏剧的语言包括对白、独白和舞台说明。从文体的角度来讨论戏剧,主要是针对剧本而言的。剧本是以代言体方式为主体,表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戏剧演出的文字依据。在文学领域里,它是文学作品的一种特殊体裁。在戏剧实践领域里,它是戏剧活动的基础和起点。是以剧中人物的对话、独白、旁白和舞台指示组成的。戏剧之所以强调矛盾冲突的安排,一是戏剧这种文学形式是为了集中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所以说,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二是为了吸引观众,所以高潮部分必须扣人心弦。剧本主要是通过台词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因此,台词语言要求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简练明确,要口语化,要适合舞台表演。小学教材中的《半截蜡烛》、曹禺的《雷雨》、莎士比亚的戏剧等,都是我们认识、了解戏剧文体特点的绝好凭借。
再来谈谈风格。风格是个性化的东西,它属于具体的文学作品,更属于具体的作家作者。但风格并非天生的,文学素养的形成需要学习和修养,风格的形成与作家的阅读历史、生活经历、语言敏感、思想境界等都有紧密的关系。文学作品的风格最终是通过语言文字表现出来的,所以风格主要还是属于表达形式的范畴,但如果仅仅从表达形式的范畴讨论文学作品的风格,又有可能弄巧成拙,落入为技巧而技巧的窠臼,忽视了言意融合的真理性事实。
风格可以通过提炼,显性地表述出来,或者在欣赏具体作品过程中体验、感受到。比如老舍的《养花》,读着文字,仿佛感觉一名亲切优雅的老者正坐在你的对面,和你聊着家常。他的散文,大都具有朴素、亲切的风格,而语言又不枝不蔓,极其洗练贴切。其“语言大师”之谓当之无愧。冰心的文字纯朴清丽、细腻婉雅,与老舍的进行比较,风格的确不同。
学习阅读和写作的人从具体的作品中感受、了解作者鲜明的语言风格,对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锤炼和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至少,可以从中习得一些语言表达的方法和技巧。但文学作品的风格并不限于看得见、概括得出、模仿得来的语言技巧,它更包括其中难以言传只可意会的“智巧”,或者是一种氛围,或者是某种意境,或者是特别的情味等等。后者是模仿不来的。他需要的是积淀、心性、胸怀和志趣等。朱光潜在论风格时就指出:“风格像花草的香味和色泽,自然而然地放射出来。它是生气的洋溢,精灵的焕发,不但不能从旁人抄袭得来,并且不能完全受意志的支配。”布丰说:“风格即人格。”所以,语言的风格可以学习,作用于生命和灵魂的精神的风格,需要的是修养。接下来要谈的文学对人的教育,必然还会涉及风格的话题。●文学即人学
文学教育的另一个角度是文学对人的教育,是在文学趣味审美的基础上实现的对人的主体性精神的教育。高尔基指出:“文学即人学。”那么,发挥文学的情感陶冶和精神启发作用,是文学艺术存在的必然的价值追求。
那么,文学教育,或者说文学阅读的价值如何定位?美学大师朱光潜概括得十分精辟:“真正的文学教育不在读过多少书和知道一些文学上的理论和史实,而在培养出纯正的趣味。”文学阅读的独特意蕴就在于它不是指向表面的文字,而是指向生命的深层情感,以文字为中介达到对生命的注解,达到情感的交流与沟通。文学阅读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情感世界,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优化人的心灵结构、塑造完美人性,提升生活“趣味”,鼓舞人们创新。孔子强调“诗教”,儒家提出“文以载道”,从文学教育的角度看,都是极有道理的。
我们都直接或间接有过阅读文学作品的经验。读“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自然生出人生感慨;“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让你自然而然地思索起生命的意义;“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带给人愉快和向往......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的经历激发起积极向上的情感;读《夏洛的网》,我们感动于纯真的友情、生命的关爱......在真实的文学阅读中,读者的情感得到了陶冶和洗礼,趣味得到提升和拓展;文学能潜移默化地引领人去诗意地理解世界和人生,积极地关照理想和未来;文学以其特有的方式对个人的发展注入源动力,“正能量”。
阅读之于生命成长的价值,对于成人是这样,对于儿童,更是不可或缺。首先,儿童天生热爱故事和旋律,无论是诗歌,还是散文,还是小说,儿童总能从中很快发现适合自己的作品,并沉浸其中。第二,文学教育的实现主要是阅读者自我实现的过程。儿童最能从文学阅读当中发现自我,实现生命的自我成长——这是任何说教都不能达到的。第三,文学阅读能帮助儿童实现自身的社会存在,促进儿童成长为合格的社会公民。第四,文学阅读作为母语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关键。因为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和修养从本质上讲是一个人内在生命和精神的一种外化表现。而文学教育正是直接作用于情感,作用于生命的教育。
读什么。文学作品有高低好坏之分,这是不用怀疑的。上面谈到的都是文学阅读的正面价值。当然,我们讨论文学教育,追求的也是发挥文学作品的正面价值。这便涉及到读什么的问题。首先当然是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怎样的文学作品是优秀的?一看作品是不是经典。优秀文化在很大意义上是靠经典来承载的。文学教育承载着对传统文学经典的文化传承,同时还承担着对新经典的发现。经典是文化,经典是文明,经典是人类生命智慧的结晶。所以,文学阅读,不可不读经典。流行与经典不是一回事,我们可以将《哈利波特》看成新经典,却很难承认《阿衰》是新经典。二看作者是不是有高尚的“文品”。一个作者的人格决定了他的文学风格。“言为心声”,言之上品,必先有心之高洁。一个有丰富的精神生活的作家,才能写出精妙的文字。他的作品绝大多数都是具有“诗的风格”的优秀之作。其次是读适合的作品。并非所有优秀的作品都能深入人心,杜甫的诗和李白的诗都是经典之作,有人爱读杜甫,有人爱读李白,或者青少年时爱读李白,到了中年后更喜欢杜甫。发挥文学阅读的积极作用,读适合的作品十分重要。文学阅读能否触动情感,能否引起读者的共鸣,作者、作品能否与读者心心相印,是判断是否适合阅读的关键。一个三年级的孩子,是给他推荐《马小跳》,还是推荐《冰心作品精选》,参照的标准就是合不合适。
怎么读。文学教育或说文学阅读价值的实现并不完全是自能自动的,所以有必要讨论读法的问题。首先是怎样开始文学的阅读。对于需要进行文学启蒙的儿童,文学阅读要从兴趣入手。大量实践和心理学研究表明,符合儿童兴趣的文学阅读是诗歌和故事的阅读。而儿童诗阅读,因为从形象到节奏韵律都契合儿童心理和生命节奏,阅读的过程就是儿童自我发现的过程,所以尤其要重视。比如《篱笆那边》:“篱笆那边/有草莓一棵/我知道,如果我愿/我可以爬过/草莓,真甜!/可是,脏了围裙/上帝一定要骂我!/哦,亲爱的,我猜,如果他也是个孩子?他也会爬过去,如果他能爬过!”诗人从儿童的角度去思考,去发现,世界就如同那“真甜”的草莓,孩子忍不住去摘。问题在于,大人们总是以各种理由阻止孩子“犯错”。而诗人从孩子的立场出发,更敏锐地发现:“如果他也是个孩子/他也会爬过去,如果他能爬过!”这样,儿童眼光的在场,使诗歌的象征意义充满了儿童化的情趣和韵味。从这样的诗歌阅读入手,文学阅读便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第二,重视情感与想象。文学阅读,尤其是课堂上的文学阅读,或者是师生共读,一定要清楚文学是通过情感碰撞发挥教育作用的。文学阅读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审美创造总是由情感驱动的。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捧读文学作品,最敏感的就是我们的情感世界,有时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作者、作品的情感与自己的情感融为一体了。“情感是生生不息的,意象也是生生不息的。换一种情感就是换一种意象,换一种意象就是换一种境界。即景可以生情,因情也可以生景......”(朱光潜)文学阅读必须要有真实情感的投入,必须注重情感的交流。文学阅读讲究想象,这是因为文字与意象之间的沟通靠的就是想象,从再现想象到创造想象,是读者完成文学作品的再创造和自我建构的不二选择。成熟的读者在文学阅读时运用想象,已达到自能的状态;而学习文学阅读的人,需要经历一个他人引导、唤醒和自我印证的过程,才能逐渐达到不着痕迹地运用想象,提升文学阅读的质量。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引导孩子们进行文学阅读时要创设情境,要将文字在头脑中转换成画面或场景。第三,重视“无为而治”。文学教育是一种作用于阅读主体情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文学阅读从兴趣入手,最终要养成阅读的习惯。这种习惯的养成靠的是阅读实践本身,所以文学教育强调“无为而治”。少年儿童的文学阅读需要科学的引导,但成人或说教师不能强行介入,更不能进行“任务摊派”。在文学阅读指导过程中,要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共读,围绕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分享——目的只有一个:让学生爱上文学阅读。
第二篇:文体意识、文体特点与教学策略(模版)
文体意识、文体特点与教学策略
一、文体意识
三国时的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宣雅,书论宣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这是对文体发表的最早议论。
周作人1912年的《童话略论》与《童话研究》以儿童文学最重要的文体“童话”为研究对象。1914年他又关注了儿歌。1920年在“儿童的文学”的正式宣言中,周作人已确立了明确的儿童文学文体观念,并针对儿童不同年龄特征给出对应的文体形式……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
上世纪80年代,教育心理学家潘菽也对文体和思维的关系有过阐述:“阅读体裁不同的文章,理解的难易不同,对思维活动提出不同要求。”从此开始了对不同文体阅读的心理学思考。
《人民教育》 2013年第6期专设了“关注语文教学的文体意识” 的话题。“编者按”提出:“自觉的文体意识不是单纯地具备某种文体知识,它是一种综合性语文素养。文体意识的培养不仅要清楚文体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语文实践中与体验、感悟、理解等语文素养相互链接、交叉、渗透,这样形成的文体意识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阅读、写作和表达交际。”这里,从语文素养的高度,提出了文体应在学生语文素养积累过程中发挥应用的价值。然而,当今众多的小学语文教育还是高喊“齐步走”,众人同归,千篇一律,既没有因人而异,也没有因文而异,存在严重的人文化、划一化倾向。
从教材编写看,主题单元组文淡化了文体意识。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以“保护美好家园”为主题,安排了4篇课文:《只有一个地球》是说明性文章,《鹿和狼的故事》是记叙性文章,《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为讲演稿,《青山不老》则是通讯。这种编排方式给教师带来错觉:教学只要落实“保护美好家园”的主题,不必考虑所选课文的文体。
从教学现状看,忽视文体的现象普遍存在。一位名师执教《鹬蚌相争》时,一位学生质疑:鹬与蚌你一言我一语在斗嘴说话,蚌说话就要张嘴,一张嘴鹬不就脱身了吗?鹬的喙被蚌夹着,它又怎么说话?对此,这位老师频频出招:先把问题推还给学生:“大家小组讨论讨论”;再把问题推给作者和编者:“同学们一起来改改教材,再给编辑叔叔写封信”;最后当学生问蚌如何能说话,两个壳是不是它的嘴的时候,又让学生上网或去图书馆查资料,或者去请教自然老师,或者设法弄只蚌来自己观察发现。这里老师把寓言当作记实作品,忽视了寓言的文体属性,其实,寓言的故事情节多为虚构,角色多是人格化了的动植物。其实,小学语文不仅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而教,而且要根据文体的不同特征因文而教。这是一种“文体意识”。现在我们要补上这一课。
课文是选入语文课本的书面语言作品的统称,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研究语文教学不能不研究课文的教学。任何一套教材所选课文达数百篇之多,而且文体多样,题材广泛。不同文体、不同类别的文章,在组织形式和表达方法等各有不同的特点,应根据课文的文体、类别设计不同的教学思路和环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获取不同的教学效果。要让文体意识成为一种语文素养在课堂上、在学生中渗透和生成。
当然,要说明的是:小学语文教学提倡“文体意识”,但不是“文体教学”。“文体教学”是初中、高中乃至大学语文的主要教学任务。所以,小学语文教学要思考:如何判断小学语文教材中课文的“文体”?如何把握小学语文教材中课文“文体”的使用度?等等。简言之,不能把小学语文课上成“文体分析课”。
二、文体特点
文体有不同的分类。根据小学语文教材中课文的实际情况,从两个维度对课文进行文体分类。一是“文学文体”,包括童话、寓言、神话、诗歌(儿童诗、古诗)、文言文、散文、小说等。二是“实用文体”,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这一文体分类的体系具有单一性的特点,符合文体分类的逻辑性。文体有各自不同的含义和特点:
1.童话指的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以符合儿童想象力的情节,采取拟人、夸张、象征等方法编织而成的一种富于幻想色彩的故事。它的主要特点是:艺术的幻想,拟人、夸张和象征的写法,完整的故事情节等。
2.把一个深刻的道理或教训寄托在精练生动的故事里,就是寓言。它的主要特点是:寓言的主题(寓意)、寓言的譬喻、寓言的艺术形象、寓言的语言等。
3.神话就是一种“神圣的叙述”。叙述的是发生在遥远的古代的事件,主要人物都为“人格化”的“神”或动植物等。它的主要特点是:故事是一种神圣的“真实”、主人具有神性、故事发生在远古时代等。
4.儿童诗歌是指专门为少年儿童创作、符合他们的心理和审美特点的诗歌。它的主要特点是:饱满的儿童情趣、丰富的儿童想象、巧妙的诗意构思、天真的语言表达、优美的童稚意境等。
5.古诗是饱和着作者丰富感情和想象,用节奏鲜明、韵律和谐的精炼语言高度集中地反映古代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其主要特点是:澎湃的激情、丰富的想象、高度的概括、鲜明的意象、和谐的音韵等。
6.文言文是指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其主要特点是:言文分离、固定不变、语言简练、陌生难懂等。7.儿童散文,指的是用生动、凝练、充分生活化的文学语言为少年儿童创作,供少年儿童欣赏,与儿童审美感受和审美能力相适应的文情并茂的文学体裁。其主要特点是:结构上形散而神聚、语言上优美而凝练、意境上真挚而深远等。
8.小说是一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叙述故事与描写环境,形象而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其主要特点是: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描写等。
9.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记事、状物、绘景、咏怀为内容的一种文体。其主要特点是:“六要素”、人称、线索、记叙的顺序、文章的表达方式等。
10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事物作客观说明的一种文体。其主要特点是:说明的科学性、说明的层次性、说明的通俗性等。
一要研究不同文体特点的差异。例如,清代诗评家吴乔在谈及“诗与文”的区别时曾经说过:“二者意岂有异,唯是体裁词语不同耳。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饭不变米形,酒形质俱变。”比较不同文体的具体特点,有助于更好地发挥不同文体的教学价值。
二要研究不同文体的“文体图式”。不同的文体,在结构表达上具有不同的“文体图式”排列。用植物形状作比喻,叙事性文章像毛竹,一节一节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排列;说明性文章像梅花,许多花瓣围绕花心争相开放;议论性文章像紫藤,从一个节点出发长出无数细枝。了解这些文体图式,就能把握文章的结构,对不同文体的阅读理解和习作表达都是极为有利的。
三要研究不同文体之间的转换。文体是可以变换的。同是一个材料,因为儿童年龄的高低,可以把它编成不同的读物,以适合不同年龄的儿童阅读。如一个故事,写得详一点是长篇小说,短一点便是故事,再浅显一点就是故事诗或故事歌。而适用到低年龄的儿童,可以把它做成故事画。这说明儿童文学文体相互转化的可操作性,指明了儿童文学同质材料多种创作形式、途径的可能性,也为小学语文教学中文体的变换提供了可能条件。
三、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应倡导的一个基本的思维方法是:对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同的文体,应该遵照其文体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所以,当前面临的一个基本的研究课题是探讨小语文体特点解读与教学策略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不同文体类型教材的诠释学、语言学、文学、文化学、文章学、心理学、美学、社会学、哲学等的分析,重新建构有效的语文教学内容,从而更好体现新课程理念和语文教学思想。
根据不同文体的含义及特点,可以梳理出不同文体的不同教学策略,主要是: 1.童话教学策略:引发想象、理解寓意、学习语言、个性感受、多项训练等。
2.寓言教学策略:感受形象、培养思维、揭示寓意、实践活动等。
3.神话教学策略:浸润神话人物、点燃独特情感、发挥神奇想象、积累语言表达、适当拓展延伸等。
4.儿童诗歌教学策略:感受诗歌的艺术美、诗歌的欣赏、诗歌的吟唱与朗读、诗歌的阅读链接和拓展、诗歌的读写结合、与其他活动(音乐、舞蹈、戏剧、游艺等)结合、诗歌作家与写作背景的介绍、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喜爱等。
5.古诗教学策略:入境、会意、悟情等。
6.文言文教学策略:读通全文、理解内容、朗读课文、明理养性、熟读成诵、拓展课外阅读等。
7.散文教学策略:梳理结构、品味语言、感受意境等。8.小说教学策略:分析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学习环境描写、欣赏小说的语言、理解小说的主题、寻找学习的文眼等。
9.记叙文教学策略:把握记叙的不同着眼点、理解文中语言的含义、明确作者的写作思路、揭示文章的主题、学习文章的的表达方式。10.说明文教学策略:抓准说明的对象和中心、学习说明文的语言和表达方法、理清说明文的层次和结构、采用直观教学等。
目前小学语文的不同文体教学实践和研究宜采用“文体解释”和“课例分析”相结合的思维方法,既要把握不同文体各自的主要特点,又有明确不同文体的主要教学策略,更要有对不同文体教学课例的详尽分析:或是文本解读,或是教学设计,或是教学实录,还要有专家点评和学术研讨。“文无体不立”,小学语文的文体值得关注,期待大家的踊跃参与和深入研究。
第三篇:文体知识文学体裁
文体知识文学体裁
包括古代文体常识和现代文体常识两点。
古代文体大致上可以分为韵文、骈文、散文,包括史传文。韵文,即讲究押韵的文体,包括诗、词、赋、铭。散文,包括史传文、议论文、杂记文、应用文等。
骈文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
近体诗唐朝人把唐朝时盛行的格律很严的律诗、绝句称为近体诗。古体诗唐以前的格律不严、形式较为自由的诗称为古体诗。古体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诗经》、《乐府》也属于古体诗。
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种,又有五言和七言之别。
律诗:共八句,分四联。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偶句押平声韵,中间两联的上下两句要讲究对仗。绝句:共四句,其格律要求大体上与律诗相同,只是上下两句的对仗要求不是很严。
2、辞、赋、骈文
辞即楚辞,属诗歌。篇幅、句子较长,句式参差错落,形式自由,多用“兮”字,以抒情为主,有浓厚的浪漫色彩,以屈原的《离骚》为其代表。
赋,源于战国后期,句子大体整齐押韵,间杂散文句式,着力铺陈事物,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代表人物为司马相如。骈文,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全篇基本上用对偶句构成,讲究用典,词藻华丽,因大多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又称“四六文”,也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高中学过的《朱元思书》、《阿房宫赋》便是此种文体。
3、词:曲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盛行于宋。是诗歌的发展,故称之为“诗余”。它有多种词牌,各种词牌都有其固定的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其句式长短不一,又称为长短句。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字至90字)、小令(58字以下)。
曲:盛行于元代,故称“元曲”,也是配乐的诗。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清唱曲,杂剧是演出曲。散曲又可分为小令和套曲两类,其中小令由一支曲子组。
套曲也叫套数,由多支曲组成。杂剧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其结构是四折(相当于四幕)加一个楔子(序幕)。.构成有科(人物动作、舞台效果的说明)宾白(人物对话、独白等)、唱词。角色有旦(女角)、末(男角)、净(花脸)、外(老年男子)、丑(丑角)等。曲有曲牌,规定其字数,句数、平仄、押韵的固定格式。宫调表示曲调声音的高低。
4、史传文属历史散文
编年体(如《左传》、《资治通鉴》)、国别体(如《国语》、《战国策》)、纪传体(如《史记》、《汉书》、“二十四史”)、断代体(如《汉书》、《后汉书》)、通史体(如《史记》、《资治通鉴》)。
5、论说文:古代的论说文是从诸子论学语录发展形成的,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若干种:
“论”议论事理;
“说”申说事理。
6、杂记文包括名胜游记、山水游记。书画杂物记、人事杂记四类。杂记文范围很广,在部分题目有“记”字。记载历史掌故,遗闻轶事、科学资料、文字考证等文章均包括在内。
7、应用文包括奏疏类、碑志类、祭文、赠序四大类。
现代文体: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报告文学、儿童文学、民间文学、杂文等。
此外还有实用文,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四类。
1、记叙文的六要素是指所写事件的 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根据需要,记叙文可采用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二人称(你、你们),第三人称(他、他们),一般的说 第一人称 和 第三人称 经常使用。
3、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是指通过 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所表现出来的对生活的主要看法。中心思想必须 明确、集中。
4、材料是文章的骨肉,是为表现 中心思想 服务的;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是统率 材料 的。
5、能突出中心思想的主要材料要写得具体些、详细些 ;对表现中心思想起一定作用次要材料要 写得概括些、简略些,详略得当,可以使文章主次分明,中心突出。
6、记叙的顺序一般有 顺叙、倒叙、插叙。
7、线索,指 贯穿文章全部材料的脉络。
8.说明文根据说明对象可分为 事物 说明文和 事理 说明文。
9、说明事物必须抓住事物的 特征。所谓“特征”就是 该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 主要标志。抓住了特征也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
10、说明顺序主要有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主要有六种:由 整体 到 局部,由 概括 到 具体,由 现象到 本质,由 一般 到 特殊,由 主要 到 次要,由 原因 到 结果。
1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 下定义、分类别、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引用、配图表。、为了说明对象的特征、本质更加鲜明突出,或者使文章更生动,更有趣味性,可以在说明中适当的 描写 和 叙述。、议论文的三要素是 论点、论据、论证。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 见解 和 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 中心 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 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 补充和证明 中心论点的。、直接提出的中心论点在文中的位置,或在 开头,或在 中间,或在 结尾,有的文章 标题 就是中心论点。
15、论据是作者 阐述 或 论证 论点的根据。要让别人赞同自己论点,作者就得拿 事实 和 道理 作为根据来证明它的正确性。、用来论据的事实,包括有代表性的确凿的 事例 或 史实 以及 统计数字 等。事实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概括的。
17、用作论据的道理,应该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包括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的精辟理论,名人的 名言警句 以及 人们公认的 事理等、自然科学的 原理、定律、公式 等。、论点和论据的关系是 被证明 和 证明 的关系。、论证方法有 例证法、引证法、对比论证法、比喻论证法。、议论文的论证方式有 立论 和 驳论。
21、小说的三要素是指 人物、故事情节、环境。、小说是以 刻画人物形象 为中心,通过完整的 故事情节和具体的 环境描写 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3、小说中刻画人物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有 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也可以通过其他人物的反映和态度进行 侧面 描写。、小说的故事情节有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时前面有 序幕,后面有 尾声。、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包括 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两类。环境描写是为了 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发展情节 服务的。
26、根据篇幅的长短,小说分为 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短篇小说中千字以下的叫 微型小说,也称小小说,一分钟小说。、塑造人物形象 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小说是通过 情节 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的。小说的人物形象是以 现实生活 为依据,经过 艺术加工 创造出来的。他比生活中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
28、根据表达方式的侧重点和内容的不同,散文一般分为 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 说理性散文。、叙事散文以 写人记事 为主,字里行间洋溢感情,我们学过的叙事散文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的老师》、《藤野先生》、《枣核》、《背影》、《回忆我的母亲》、《记一辆纺车》、《小橘灯》。
抒情散文以 写景状物 为主,着重抒发作者的情怀,学过的抒情散文有 《春》、《荔枝蜜》、《白杨礼赞》、《听潮》。、诗歌的主要特点是: 集中性、精炼性、音乐性。
31、按表达方式分,诗歌可以分为 叙事诗、抒情诗 ;按形式分,可以分为 格律诗、自由诗 和 民歌体。我们学过的叙事诗有《卖炭翁》《木兰诗》《 石壕吏 》
32、词是 旧体诗歌 的一种,原是一种按照乐曲节拍创造的歌词,后来逐渐与音乐 脱离,成为一种 有固定格式 的诗歌体。词牌是 曲调 的名称,它与词的内容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沁园春·雪》中“ 沁园春 ”是词牌,“ 雪 ”是题目。
33、民歌体诗是 仿照民歌样式所写的 新诗。民歌是广大劳动人民的 口头创作,是在口头流传过程中的经过不断加工而成的诗歌。如《 敕勒歌 》。
34、散文诗是用 散文 的形式写成的诗,兼有 散文 和 诗 的特点。我们学过的散文诗是 高尔基 写的《 海燕 》。35、散曲是 元 代盛行的新诗体,分为套数和小令两种。
第四篇:文学文体常识 答案
1、毛泽东革命家《沁园春·长沙》
2、郑愁予郑文韬“浪子诗人”“中国的中国诗人”《错误》
拟人化手法春天使者爱的天使《郑愁予诗的自选Ⅰ》
3、江河于友泽顾城、北岛、食指、舒婷朦胧诗星星光明
4、俄罗斯叶塞宁英国济慈
5、梁启超饮冰室主人康有为饮冰室合集演讲词有业、敬业、乐业
6、法雨果“法兰西的民族诗人” 《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九三年》法形而上学
7、文学翻译人间喜剧《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傅雷家书》
8、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9、文学家《呐喊》周树人豫才《狂人日记》《呐喊》《彷徨》 《野草》《朝花夕拾》《二心集》《三闲集》《而已集》„《阿Q正传》对美好新生活的向往小说“我” 杨二嫂
麻木不仁、愚昧无知、朴实善良在生活重压下艰难的生活着的中国劳苦大众
自私、势利、尖酸刻薄、贪小便宜、虚伪、爱搬弄是非庸俗的小市民
追求新生活,心怀希望的知识分子
驳论文他信力自欺力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仿拟
10、曹文轩草房子草房子
11、法批判现实主义《羊脂球》《漂亮朋友》《项链》
12、黄蓓佳李京京李京京渴望朗读《万卡》,渴望得到平等的对待,渴望家庭和谐,渴望亲情和友情。
13、美罗迦·费·因格创造性议论文
14、探究、研究获得《大学》实验美丁肇中
15、弗兰西斯·培根随笔目的、方法和作用排比比喻、举例(论证)
读书可观其大略,明其纲要及精髓,不可深究字眼,因小失大;读书即便会意,也应保持谦虚的态度。马南邨邓拓
16、《史记》纪传体通史西汉司马迁130本纪列传“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陈胜有伟大的抱负,具有非凡的洞察时局的能力,以及组织和领导才干
17、《战国策》西汉刘向国别体辱没、辜负
唐雎:从容镇定、有胆有识、凛然正气、不畏强暴
秦王:贪得无厌、阴险狡诈、骄横狂暴、外强中干、色厉内荏
18、陈寿承祚《三国志》“霸业可成” “汉室可兴”
19、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动之以情诸葛亮北伐亲贤臣,远小人鞠躬尽瘁
20、⑴温庭筠飞卿《望江南》孤单寂寞白描
⑵范仲淹写景“异”抒情爱国不重边功
⑶子瞻东坡居士北宋狂少年狂气抒情魏尚
⑷李清照易安居士婉约词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⑸辛弃疾幼安稼轩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爱国热情和雄心壮志壮志未遂的抑郁和愤慨
21、情节、人物、环境;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微型小说)
22、议论摆事实论点、论据、论证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
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立论文和驳论文
23、⑴《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
⑵《水浒传》施耐庵北宋宋江章回体
⑶长篇章回体三国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⑷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吴敬梓
⑸《红楼梦》现实主义贾宝玉、林黛玉贾宁、荣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 “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第五篇:教学要有文体意识
教学要有文体意识
“文体意识”是指人们在文体学习、写作和欣赏中,对不同文体模式的自觉理解、熟练把握和独特感受,是对读写实践的一种能动的再认识。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的课堂千篇一律,这样就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教师要重视文体意识的价值,不能因为考试不考察文体而不去进行有关文体知识的教学。语文老师在思想上必须重视学生文体意识的培养,在教学中注意文体意识的教学渗透。同时,语文教师要提高文体理论知识素养,对文本类别、各种文体的语体特征、结构特征和写作要领及各种文体特征的相互渗透能有一定的认识,熟悉和掌握各种文体模式。
因此,教师要有文体意识,对于不同类别的文本,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文体意识是语文修养和读写技能提高的体现。从语文教学角度来讲,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文体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及写作能力。
具体做法:
一、课程目标要学习研究
逐条细读《语文课程标准》中各个学段的具体课程目标,会发现,课程标准对承担课程目标的教材选文文体有区分,有各自的具体要求。依据认知规律,低段教材先后呈现童话、寓言、故事、儿歌、童谣和浅显的古诗;中段主要对叙事性作品做了课程要求;高段对说明性文章、叙事性作品等作出具体要求。各学段选文文体依据理解的难度,分学段呈现,并注意反复性出现文体的阅读要求的提高。学段课程目标不仅对各种文体的学习有具体的课程要求,也为我们提供了不同文体的阅读策略。
比如“阅读浅近的童话、语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这是阅读这类文体的学段课程目标。“向往美好的情境”的基础是对文体特色的关注。童话、语言等用独特的言语表达方式,创设了美好情境——“童话里的世界”,而非真实的“现实图景”,让学生透过童话或者寓言的“美好情境”,去感受生命与情感的美好。从而进入言语情境,沉入特殊的言语世界里。再如“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是情感与知识目标,而“展开想象”则是学习这类文体的方法和策略目标。
二、教材要研究
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语文教材以单元形式编排,先后出现了“有以能力训练组元的,有以文章题材组元的,有以文章主题组元的,有以写作项目组元的,还有以知识系统组元的等等”。(区培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不同的组元方式,体现了在不同理念和背景下对语文课程的探寻和追求。
新课程背景下我们使用的几种语文教材都是文选式结构(我国教材向来以“文选型”为主流,为正宗),放弃了“知识板块组元”的编撰形式,多以文化或生活话题进行“主题聚合组元”,以“语感”和“语文素养”作为语文课程的目标。教材的这种编排方式力图避免语文教学出现过于偏重理性和知识性,忽略其形象性和感悟性,丧失对学生进行情感陶冶和人文旨趣培养等问题。
我们必须认识到语文教学的一个前提,即文本的个性特点。而在现实的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学的主要问题出在模糊了文本特点的界限,对文本体裁不加区别,所以会导致感情朗读一统天下的局面,出现看似热闹但与知识性文本并不符合的教学活动。
其实,在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中,对文体知识和言语特殊表达的教学目标,多为感知性的,也一般不做术语性解释,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对文体教学目标弱化。相反,教师要强化文体意识,要针对不同文体采取相应的阅读策略,否则,就会陷入文体意识缺失的教学“尴尬”境地。
所以,只需教师对课程目标、对教材文体有一些简单的认知和教学设想,就可以化解这种教学之窘。教师要不断地去探索不同文体文章的阅读方法和教学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