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黑龙江省高校中高级继续教育作业题答案(500字)
三、论述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的新思维?
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注重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
1、确立教学方法改革的主体即把教学改革的主动权、自主权交给广大教师,让改革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完成由外而内的改革转变。
2、建立或确立教学方法改革理论,教学方法改革理论既是教学方法改革的前提与基础,也是教学方法改革的行动指导。
3、构建新教学方法的框架,作为高校必须拿出新教学方法的框架,强化学校在教学方法改革中的导向作用。允许部分有能力、有水平,对教学方法改革有一定研究且实际教学效果比较好的教师自主设计教学方法改革方案。
4、建立教学方法改革服务体系,普遍开展高校教学方法改革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教学改革工程,学校教学方法改革服务体系为院(系)改革提供理论与实践服务,包括编印教学方法改革研究资料、现场指导教学方法改革、举行教学方法观摩活动、开展教师与学生的教学方法改革交流活动等等。
5、建立教学方法改革评价体系,6、建立教学方法改革的激励机制,教学方法改革的激励机制应该从尊重教师的劳动、劳动成果出发,从教师的关心出发,包括职称晋升、评奖评优等优先考虑投入教学改革的教师,为积极投身教学方法改革的教师带去实惠,提高这些教师的声誉和地位。
四激励教师进行课程改革与创新的对策其中基本的几个方面:
(一)优化教学工作中的薪酬分配体制
根据高校教师的个体差异,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制定出有利于激励教师提高教学研究、进行课程改革与创新的薪酬制度。本着效率优先、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适当的拉开薪酬的距离,建立切实有效、相对浮动的绩效薪酬体系。其次,在用于奖励的绩效薪酬的发放上还要体现时效性,用于奖励的绩效薪酬的发放时间还要注意与工作成果同步,体现时效性和灵活性。
(二)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在职称的评定上,打破以往的一次评定,终身享用的职称评审制度,打破以往的论资排辈传统。在量化考核上,高校应调整以往的片面的、不合理的评价理念、模式和方法。既要关注教师显性的工作成就,也要重视教师隐性的工作过程。
(三)高校要为教师课程改革与创新提供一个学习、发展的平台
教师对教学内容、过程等进行研究和创新,成为课程改革的研究者和创造者。不能让外在因素成为教师知识更新的绊脚石,影响学校课程改革与创新工作的步伐。
(四)高校管理者的重视是课程改革与创新得以实施的有力保证
对于课程改革与创新,高校领导要给予高度重视,因此,高校管理者的重视是课程改革与创新得以实施的有力保证。
五、试论国外教师考核制度对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我国高校在科研成果的考核评价指标中,规定每个教师不仅要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还要在指定的国家级、省部级期刊上发表,实质上是存在量的规定,没有根本性质的要求。同时,在教师评价体系中的三个主要具体评价指标,科学研究成果、学术论文、教学工作量的评价方面,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只重视量的多少不重视质的高低。在这种考核体系导引下,教师为达到评职称、晋升等标准,大量发表学术论文,必然导致同一教师在短时间内发表大量论文的现象在大学里普遍出现。这样形成的论文不仅没有质量的保证,还往往对高校的学术风气产生极坏的影响,近年来不断出现的学术造假就是一个很深刻的教训。因此,高校应该变通考核评价体系,借鉴美国高校的做法,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方面来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有重点的相对评价。更多的尝试运用目标管理评价考核模式,使得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与所在院校的整体发展目标保持一致,使评价考核真正起到促发展的作用。此外,通过一定程度的弹性评价考核来弥补评价规定本身的不足,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性和衔接性。
六、试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从中国高校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探索看,以下几种方式比较切实可行:
(一)专业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专业教育中应及时贯彻成才教育、乐活理念、合理就业理念是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焦虑的重要途径。
(二)通识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自我认识的深入、生命意义的探寻、个性的优化、情绪的化解都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通识教育是贯彻全人教育理念、注重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协调发展的一种教育形式。当前,通识教育的内容与心理健康教育设定的积极心理目标具有很大的契合度。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目前,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地人员存在很大的交叉性。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党委、团委、学生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能被有效地整合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
(四)心理咨询与朋辈心理辅导的结合
心理咨询与辅导是目前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形式。朋辈心理辅导是当前很多高校正在开展一种新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是协助和心理支持以及信息沟通的作用,不同于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的功能,
第二篇:2013黑龙江省高校中高级继续教育作业题答案(500字)2013.4.18
高校教师思考题
3.大学功能结构失衡的原因是什么?
促使当代大学功能结构性失衡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二个方面。
一、社会价值多元化的影响。
社会转型期,社会的巨大发展破坏了大学作为新知识的创造者和研究与培训权力中心的地位。大学在迎合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忽略了其自身本应该有的特权与坚守。
二、大学治理目标的偏失。
大学实现培养人才必须激发大学教师的学术激情。只有当大学教师潜心于学术研究时,其培养人才和知识创新的热情可能被激发。
1.大学质量观方面的问题。在大学治理中,确立积极的、开放的、多样化而富有创造性的大学知识观,既是促进我国大学功能充分而有效的实现之所需,也是确保培养人才质量和大学质量的必然要求。
2.大学人才观方面问题。
大学教育过程即人才培养过程,是大学教育的核心问题。目前大学人才观方面的主要问题 表现为:
一是对大学生的素质理解比较偏狭,常常陷入通才与专才的相关争论;
二是过于强调一致性,而忽略了人才的个性,影响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和培养;三是大学校园环境对人才培养过程的负面影响。四是大众化教育的全面落实,学生人数开始增加,高教系统规模扩大,对大学人才培养功能的实现带来阻碍。
4.简论大学功能的内在关系。
答:一是大学的本体功能。人才培养功能是大学的本体功能,大学教育应基于人的需要为最根本的立足点。
二是大学的衍生功能。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即为大学的衍生功能。本体功能人才培养的实施和实现不能离开衍生功能的辅助而独立完成。
1.科学研究功能。大学搞科学研究是因为科学研究是育人的平台,能在实践、研究中锻炼人才。大学的科学研究功能与人才培养功能是密不可分的。
2.社会服务功能。从广义上说,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就是使公民能够获取有用的知识并进行学术研究。社会服务功能是继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之后大学的第三大功能,也是教学和科研中逐渐发展而又有别于二者的一大功能。
3.文化传承创新功能。文化传承创新能使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秉持一定的价值取向。文化传承创新实质上是把培养学生、造就人才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大学与社会日益紧密的联系,使得文化传承创新功能与社会服务功能不可分割,社会服务功能为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的实现提供具体的实践平台,同时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的发展又为社会服务功能的实现提供智力支持,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关系。
5.试述当前高等学校课程改革难以深化的原因和问题
答: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高等教育课程相关理论研究严重忽视和缺失
表现:一是不重视对高等教育课程理论的研究。二是不重视对知识及认知与学习规律的研究。
2.高等教育新课改实践追求简单的模仿与移植
我国高校课程改革在借鉴国外大学课程改革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取得了明显成效,如在课程目标上更强调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重视;在课程内容上一批反映现代科学文化发展的新教材逐步出台;在课程结构上重视课程的综合;在课程模式上推行模块课程,课程结构的灵活性明显增强等等。但这种改革多数是凭经验或直接移植国外大学而来,缺乏对学习对象进行改革背景、效果评估等系统的研究。
3.高等教育新课改缺乏变革动力及相关体制机制
在我国很多知名教授根本不想、甚至不屑于给本科生上课,一般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的也不多,更毋庸说主持所属学科的课程改革、开展课程与教学研究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教师自身责任心等内部因素之外,更多的还需要从对大学及其教师的评价体制机制中去寻找。使很多教师仅以拿了什么级别的科研项目、得到多少经费为荣,对教学则得过且过;而花了很多精力、时间用于教学的教师却在考核、评聘中得不到应有的鼓励。
6.试析我国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制度困境。
答:我国现行的高校教师管理制度存在着一定的方向性偏误和发展性缺失,直接制约着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
1.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多样性与制度单一性的矛盾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现行的教师专业发展制度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如下:一是青年教师的引进制度片面强调学历学位,忽视实践能力。二是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制度侧重岗前培训和读学位,形式要求单一。三是大学教师评价制度片面强调研究学术,误导青年教师发展。
2.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急迫性与制度高端性的矛盾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高校的招生规模越来越大,一批批毕业的研究生补充到教师队伍中来。但是,青年教师的培养被弱化了。因此,青年教师的发展处于“应付”、“迎合”和“迷茫”的状态。
3.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性与制度外在性的矛盾
当今,高校青年教师对待自身的专业发展存在两种状况:一种是“认识误区”。目前一些青年教师对于专业发展的认识存在误区。另一种是“随大流”:部分青年教师不清楚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是什么,没有自我专业发展的短期计划和长远规划。
第三篇:2014年黑龙江省继续教育(中职中师)中高级第一次作业答案
中等职业学校(中师)教师思考题第一次作业:(中高级职称学员答3、4、5、6题)
3.中等职业学校混合式学习教学设计的元素有哪些?
1、教材。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等。教学设计者首先要明确教材中每一章节、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主要教学内容和应强调的教学重点难点,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最适合学生的信息传递方式。
2、技术平台。网络教育平台是混合式学习必不可少的技术支持基础,选择一款能够管理各种学习内容的管理系统对开展混合式学习及其重要。
3、界面设置。良好的界面应该具有简洁、直观、美观、便捷、符合学习者认知规律等特点,方便学生操作和对知识点的查找。
4、平台管理。对网络教育平台的设置和管理包括对访客注册、认证、登陆设置、不同元素的排序、平台模块的管理、课程设置、插件使用、权限设置等相关活动的设置和管理。
5、资源支持。资源支持除了网络教育平台及其在教学设计中所使用的教学媒体元素,也包括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同学或通过 Email 和实时聊天系统接触到的指导教师、管理员和其他学习帮助者。
6、评估。评估是对混合式学习课程的设计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测量。
4.请结合工作实际,论述自己对英国中等职业教育创业教育内涵的理解
答: 创业教育是指依据社会需要和个性特点,有目的、有步骤地对职校生进行 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创业知识和能力、创业思路、策略等的教育,以提高学生 创业综合素质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其目的是为国家和地方培养适应各种 需要的创造性人才,为职校生的择业、就业、创业奠定基础,从而实现国家和地方对中、高级技术人才的合理 配置,使他们有效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创业教育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且为合理 配置人力资源,缓解社会压力提供了条件。要充分发挥创业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我们必须 进行就业指导,为创业教育提供设置专业,调整专业结构,培养人才规格及人才素质 要求的依据。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是一项综合工程,它既包括转变观念,更新教育 思想,改变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及习惯;还包括职业指导的理论基础、教育思想、指导效 用、指导原则、指导方法、途径等;也包括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原则、方法、模式、途径、价值等一系列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强调系统性、综合性、实践性是本 课题的重要特征。
5.简述职业教育制度的内涵。
职业教育制度是指人们自觉制定的并要求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职业教育活动的规范体系,是调整职业教育实施机构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以及职业教育机构内部各种关系的中介,是确保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极为重要因素。
职业教育制度是一套规范体系,它具有自觉创造性、公开性、规范性以及相对稳定性等特征。规范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或不应该做什么,有什么权利又有什么责任。这是制度的本质特征之一。在得到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前提下,它同时又要求社会相关成员共同遵守;尽管制度的设计和选择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然而同时它又具有可选择性、可改造性和可设计性等自觉创造性的一面;它是公开的,又具有相对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
作为一种中介,职业教育制度调整着职业教育实施机构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以及职业教育机构内部的各种关系。职业教育制度通过调整各种关系而发挥其作用。从根本上说,任何教育制度的设计和创造最终是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服务的。职业教育制度是确保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是职业教育制度区别于一般意义上制度和教育制度的又一个重要属性。
6.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你对建构主义核心观点的看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学习理论出现时,它实际是融合了各种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的论述,它试图化解各种建构主义观点中存在的分歧,以一种互为补充、整合的视角对待这些观点,对学习的特征给予全面的刻画。
(一)知识的建构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人是通过建构自我的知识而进行学习的。一方面,学习者学习具有主动性,是学习者自己去建构自己的理解。另一方面,新的学习必须依靠现有的理解。
(二)学习的情境性
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建构性,而知识的建构可通过两种途径得以促进。其中第一种途径是情境化的实践活动。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来的概括化的知识应该是学习的核心内容。但实际情况是,学生很难将学习到的概括化的知识运用到千变万化的情境中,往往学习到的是惰性的知识。
(三)学习的社会互动性
促进知识的建构的另一途径就是学习者之间的社会性的互动。建构主义者佩伯特认为,在学习者有意识地参与建构公共实体(public entity)情境时,不论这一公共实体是沙滩上的一个沙堡,还是关于宇宙的理论,学习都极其容易发生。
第四篇:2014年技术工人继续教育作业题及答案
2014年技术工人继续教育培训考试作业题及答案
1、迄今为止,华人获诺贝尔奖的共有(D)人A、5B、6C、4D、72、被称为文章骨骼的是(C)A、材料B、素材C、结构D、主题
3、近代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除了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还有(C)A、电灯B、汽车C、进化论D、汽车
4、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坐标的是(A)A、《梦溪笔谈》B、《天工开物》C、《千金方》D、《本草纲目》
5、从材料表达的内容来看,可以分为(A)A、理论材料和事实材料B、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C、历史材料和现实材料D、正面材料和反面材料
6、双方交谈时,应看对方(D)A、额头B、鼻子
C、眉眼之间D、眼鼻之间
7、现代自然科学是从(C)开始的A、19世纪30年代B、19世纪20年代
C、19世纪末20世纪初D、19世纪40年代
8、打电话一般不能超过(A)分钟A、3B、5C、10D、309、第四次科技革命发生于(C)A、20世纪30年代B、20世纪20年代
C、20世纪后期21世纪初D、20世纪40年代
10、在文学创作中,人们把作家在生活中积累起来的未经集中提炼和加工原始材料叫(B)A、材料B、素材C、题材D、脚本
11、文章主要有(ABCD)部分构成。A、主题B、材料C、结构D、语言
12、转变态度包括(ABD)A、悦纳自己B、悦纳他人C、悦纳社会D、悦纳现实
13、希波克拉底将人的气质类型划分为(ABCD)A、多血质B、粘液质C、胆汁质D、抑郁质
14、事务类公文主要有(ABCD)A、调查报告B、计划C、总结
D、述职报告
15、男士的头发最好(ABD)A、前不覆额B、侧不掩耳C、寸头D、后不及领
16、按照行文关系,公文可以分为(ABC)A、上行文B、下行文C、平行文D、应用文
17、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还包括(ABCD)A、躯体健康B、心理健康
C、社会适应良好D、道德健康。
18、基本的职业礼仪有(ABCD)
A、称呼礼仪
B、交谈礼仪
C、见面礼义
D、电话礼仪
19、写作中,语言的基本要求(ABCD)B、错
29、工勤人员就是勤杂人员。(B)A、对B、错 30、材料就是题材,是构成文章的血肉。(B)
A、准确
B、简练
C、鲜明
D、生动
20、工勤人员的日常素养应该从(ABCD)
培养
A、爱岗敬业
B、见贤思齐
C、凸显业绩
D、阳光心态
21、公文的印发时间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不得使用汉字大写或小写。(A)
A、对
B、错
22、不合理的信念就是指以自己的意愿为出
发点来考虑问题,不顾主客观情况。(A)
A、对
B、错
23、一般不要在早7点以前和晚10点以后
打电话,以免影响别人休息。(A)
A、对
B、错
24、身体没病就是健康。(B)
A、对
B、错
25、文章的结构就是文章的基础,只要结构
合理,就是好文章。(B)
A、对
B、错
26、世界上第一架飞机是莱特兄弟的“飞行
者一号”。(A)
A、对
B、错
27、工勤人员是指机关后勤服务人员。
(A)
A、对
B、错
28、倾诉要掌握对象和方法,不是所有的场
合、所有的人都适合倾诉。(A)
A、对A、对B、错
第五篇:继续教育中高级学习心得(范文)
学习心得
通过这次学习,了解了未来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通过对“高等教育文化创新与传承内涵”,“文化创新、传承与大学育人”,“文化创新与现代大学制度的变革”三个问题的学习,进一步增强对高等教育功能的时代透视,激发对高等教育功能的多重思考,激励了创新理念下的高校实验教学改革、新就业形势下高校实习实训改革,探讨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与研究性教学的关系的动力,了解了教师进行教学课改是实现高校对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有效方法;政策关怀、教育教学督导制度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辅助方法以及在高校教育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和迫切性、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所面对的困境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原则与策略;同时掌握了高校德育改革的新目标,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
大学生是青年一代的优秀代表,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如何,关系到党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近八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各高校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紧密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提高认识,加大力度,积极探索,狠抓落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丰硕成果,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发展态势。
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通过对第九讲“高校思想政治新思考”的学习了解了新时期中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情况,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对策。通过对这些新知识学习,引起了本人对高等学校思想政治课进行新思考,决定进一步探究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方向。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随着高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社会思潮的影响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大学生的思想也在发生变化,他们在思想、道德、理想和信念的选择上不再只简单地以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宣传和教育作为判断是非对错的根据,而是靠他们自己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而且,在对知识或信仰的追求、某种行为或价值的选择上更加注重能否给自己带来实惠,追求更加功利化。再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上一定程度地脱离了社会实际,并且在过程和形式上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性,课程教育途径也遇到了困难,思想政治理论课未能充分吸引大学生等,这些共同导致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就是其中的代表,它能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运用科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道德索质,中共中央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此非常重视。但是,当前的“两课”教学却和其应有的效果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学生不愿学,教师不愿教。表现在学校管理层上是务虚的课程、务虚的重视,教师难以适应教学要求和巨大的教学压力,学生厌学现象严重。究其原因有多元化价值观念和社会转型期环境因索,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手段,教学内容缺乏严密的逻辑体系,末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教学方法单一,师生的主导和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面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上至中央,下到各部门、各高校都进行了认真研究,提出了一些新对策。我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深受启发,结合几年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经验,得到加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几点体会:
1、构建科学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内容体系
科学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经过长期积淀,必然内化为各高校的大学精神,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结合自身的办学历史、特色和理念,建立具有高校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明确体现知识与能力、过
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实践教学要着眼于高职教育的发展和我院教育特色的发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紧扣学院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实践课教学使学生巩固知识,练就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并根据时代的要求,适时修订,动态发展。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形成充满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队伍
适应新形势,建设好一支以专职为主、兼职配合,专业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相对合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工作和关键环节。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这三支队伍要建设好,逐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立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发挥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模范带头作用,鼓励广大教职员工都能主动履行育人职责,在高校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育人氛围。
4、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积极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充分利用好党团、班级和社团等思想政治教育传统载体,发挥各类组织在凝聚青年方面的优势。要积极开发本校资源,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大学生的美好人格。要积极探索宿舍管理制度。为大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生活环境。充分发挥高校学生“第二课堂”的作用,以学生社团为例,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高校学生社团是以相同或相近的兴趣、爱好、特长、信念或自身需要为基础而自发组成的志愿型群体,所以,社团具有蓬勃的朝气和多彩多姿的特色,具有组织上的灵活性、活动方面的自主性以及强调个性张扬的创造性。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可指导、帮助学生成立以促进学生就业为宗旨的信息社团、以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为目的的维权社团、以解决学生勤工俭学难题为指向的生活社团等各式各样的社团组织。重视网络问题的研究和建设,积极将思想教育推进网络,争取网络教育与管理的主动权,努力将网络园地构建成覆盖学生思想、生活、就业、心理等各方面的思想教育工作阵地。
5、探索更加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方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直接影响。近年来,各高校始终把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教育大学生作为首要任务,积极实施课程建设工程,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以改进教学方法为重点,以加强理论研究为促进,以完善管理体制为保障,不断完善课程体系,积极改进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手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理论课教学内容更加科学完善,导向更加明确正确,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不断增强,教学状况明显改善。第一 构建“开放式”课程体系,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对接
开放的课程体系需要从实践层面重建课程结构,加强课程与社会实际、学生生活的结合,教学体现“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三贴近”原则,使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分析能力、交流能力和合作精神,使思想道德素养不断提高。政治理论课以总学时2∶1的比例分配为理论课和实践活动课。
第二结合学生实际,实施“学导式”创新式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学习规律及特点,在多种教学法应用基础上,本学期逐步实施“学导式”创新教学法(教研室教师对该教学法进行了阶段的探索和尝试,已先后进行相关课题研究并公开发表论文),“学导式”创新式教学方法,即每次课结束前5分钟,教师通过教学预案的形式,将下一节课教学主要内容以及要求学生预先查阅和思考的问题,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听取学生对下节课的学习要求及授课方式的建议,包括学生对将学习内容的兴趣点和困
惑点,这样下课后教师进行教学“再设计”,教师由原来的“备教”为主改为学、教结合,以“备学”为主,这样教学内容才能更有针对性,更能够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和学习的兴趣,可以使教学效果有效实现。
第三 实践教学融入现实中。
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有影响力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互相渗透,有利于学生良好思想道德、政治素质的培养。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在理解原有理论的基础上,针对学生普遍关注的道德与法律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进行实践,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与法律素养。
课程改革,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教育优先发展的首要任务,旨在切实推进素质教育,使之与世界先进教育接轨,培养新世纪需要的新型人才。它在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目前的新课改较以往课程改革呈现出新的特点,对高校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新要求。根据高校教师的职业素养现状,指出高校教师的职业素养难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需要学校调整培养目标,改革专业设置,优化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方法,以使其适应新课改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