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充分利用课堂和校园文化中的传统文化信息对中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培养

时间:2019-05-12 23:31: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充分利用课堂和校园文化中的传统文化信息对中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培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充分利用课堂和校园文化中的传统文化信息对中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培养》。

第一篇:论充分利用课堂和校园文化中的传统文化信息对中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培养

论充分利用课堂和校园文化中的传统文化信息对中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培养

陕西省城固县城固中学 张芝侠

【摘 要】:积极发挥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优势作用,采取有效措施,注重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个人品德教育和独立人格教育, 构建和谐特色校园, 通过丰富的校园活动,名人轶事介绍,同时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把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丰富的校园活动中,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在校园里发扬光大,提高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效。

【关键词】:传统文化 中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体现现代精神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但由于商品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存在社会道德滑坡的现象。如:有的学生过分强调个人利益,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集体主义观念缺失;有的学生“拜金主义”思想严重,把金钱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有的学生学习不主动、不刻苦、不勤奋,甚至诚信缺失,考试作弊;有的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淡化,不注重举止言谈、个人修养;有的学生盲目跟风,缺乏独立意识,攀比成风等等。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必然会对正在成长中的中学生思想造成极大影响。而学校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如何发挥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优 势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在校园里发扬光大,切实提高学校素质教育实效。这已成为时代的疾声呼唤。具体做法如下:

一、注重学生的人生理想、社会责任感、爱国精神、民族情感的社会公德教育,培养当代中学生崇高的思想道德。自古以来,我国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爱国感情等可以提高中学生理想信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为大丈夫”的浩然正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奋斗精神,“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雄心壮志等等都是当代中学生应当深刻体味的,通过对这些传统文化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爱国精神、社会责任感。

二、注重修身、仁爱、律己、孝道、奉公等个人品德教育,培养当代中学生完善的思想道德。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样的修身、律己思想自古成为人们的行为守则;“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仁爱孝道思想为世人所推崇和遵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魄、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匾额都是尽职奉公的体现,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人们大公无私地奋斗拼搏,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今天仍然需要我们大力提倡,使其充分发挥对中学生思想、认识、行为、态度等方面的积极影响。

三、注重明辨是非、自强不息等独立人格教育,培养中学生理性的思想道德。中国传统文化一向摒弃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通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学生学会“扬弃”,懂得兼容并包和有所选择,不能言必“西 方”,要摆脱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本位主义的错误思想,有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对是与非、好与坏有清醒的认识、不盲从。同时,“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中学生要想成功、有所作为,还应该向那些自强不息的古人学习,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实现人生的理想。

四、弘扬传统文化教育,构建和谐特色校园。中华传统文化注重社会成员的道德修养,注重群体和谐,注重精神家园的建设,它是我们全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尽管我们国家也曾屡遭冲击动荡,但几千年来始终屹立不倒,正说明了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一段时期以来我们提倡以德育人,万事德为先。“德”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概念,看不见,摸不着。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能靠大而无当的理论来运作,而需要通过言行来感化。诵读经典,可以将传统文化的精髓潜移默化成为具体的行为,从而有利于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养成。弘扬传统文化,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传统文化强调人格的平等,敬重他人,这是人际关系和谐的基本前提。试想若在校园内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家校关系,那么学校定会“政通人和”,定能做到“事业兴旺”。和谐的校园生活,可以使师生相互合作,共同发展。在这样的氛围中,师生为着一个目标共同奋斗,就会体会到一种成就感和幸福感。

五、弘扬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具体措施。

1、将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传统文化若能与当前学科教学相结合,则能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其现实性,激发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主动性。语文教学中,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如唐诗宋词名言警句等;历史学科中蕴藏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政治学科中处处体现传统文化中的 道德精髓。传统文化进课堂,教师在讲授学科知识时结合传统文化,会增加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也能真正让学生做到“文道统一”。

2、将传统文化寓于丰富的校园活动中 利用节日活动。如清明之际,组织学生或缅怀先烈,或回顾历史人物和重大事件,如岳飞的民族精神、文天祥的英雄气节,让学生知道正是这些舍生取义的英雄人物和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熏陶和培养了一代代志士仁人和英雄才俊,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得以延续,使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和谐发展得以维系。“无科技不足以强国,无文化则足以亡种”,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象征,一个民族的灵魂,今天它已成为我们全民族的宝贵财富。再如,重阳佳节到敬老院拜望老人,表达一份孝敬之心,创造一份和谐亲情等,这些都是寓含丰富传统文化的校园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营造浓厚的人文教育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传统文化熏陶,从而走近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我认为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更应当担负起相应的责任。学生不仅要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更应当学习传统民族文化的瑰宝。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这样做:

1、在课堂中渗透传统教育思想。

在我们的中学课本里,就有不少传统教育的经典范文。比如,《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旷达胸襟;《陋室铭》中刘禹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高尚情操,《爱莲说》中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的高风亮节;《桃花源记》中陶渊明对理想世界的美好向往,在课堂讲解时,及时让学生进行思考,并引导学生以传统美德作为自己生活学习的准则,能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让学生受益匪浅。

2、组织课外阅读,开展语文活动。

安排学生分期阅读古典名著,有计划的阅读教育部推荐的中学生课外阅读作品,选读现当代的美文等,书写阅读体会,交流阅读心得,开展书评活动,举办专题讲座,促使学生逐步完善自我人格。同时,在写作训练中,注意挖掘并赞美生活中真善美的东西,鞭挞假丑恶的东西,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让学生常常反思生活中的俗语、成语,辩证思考它们所表现的道理。

3、结合现代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在传统文化教学中充分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将“大中文”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一课的教学当中,借助互联网提供的丰富的信息资源,延伸课堂教学内容,开拓学生的学习途径,同时还可以借助更为先进的“人机互动”式教学模式,改革课堂教学形式,提升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营造出师生平等,发展和谐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我们应该让优秀的、富有生命力的传统文化来滋养青少年一代的精神生命,让未来的每一个海南人都拥有海南文化的基因,都成为中华文化的享受者和传承者。

下面通过我们学校的具体实践来说明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的深刻影响。我们学校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例如,我们学校举行“回望名人梁启超—少年强则中国强”主题活动。在活动中,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搜集梁启超先生的相关历史资料,在教师的帮助下制作相关的主题网站:

并通过讨论、小品、竞答和才艺表演等形式丰富多样的活动,学习我们当代名人梁启超先生的事迹,并通过学习,培养当代未成年人树立人生 理想、社会责任感、爱国精神、民族情感等崇高的思想道德品质。下面是我们主题班会课的具体过程:

1、主持人(男):我们江门有着非常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自古以来都是人杰地灵,人才辈出,诞生了梁启超、陈白沙、陈垣等诸多名人。但要数对当代影响最深远的人物那就是梁启超。(此时投影屏幕出现如下图片:)

同时播放凤凰卫视的凤凰大视野《回望梁启超》的片段,班会主题开始(主持两个,一男一女),拉开了我们“少年强则中国强”主题班会的序幕。主持人(女):“少年强则中国强”是哪位名人说的?(一同学回答)梁启超 主持人(男):嗯,那就让我来读一下梁启超的原话吧。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主持人(女):梁启超对我们青年人寄予了厚望。他希望我们强。这个强字我想可以理解成两个含义:一是理想;二是高尚的人格。主持人(男):那么,对于在初中这个少年时期甚至整个人生,如何使自己变得强?

班会主题开始(主持两个,一男一女),拉开了我们“少年强则中国强”主题班会的序幕。主持人(女):“少年强则中国强”是哪位名人说的?(一同学回答)梁启超 主持人(男):嗯,那就让我来读一下梁启超的原话吧。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主持人(女):梁启超对我们青年人寄予了厚望。他希望我们强。这个强字我想可以理解成两个含义:一是理想;二是高尚的人格。主持人(男):那 么,对于在初中这个少年时期甚至整个人生,如何使自己变得强?(同学们讨论。)

2、主持人(女):在说如何变得更加强之前,我们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理想好吗?(同学们畅所欲言,有的说努力学习,争取中考上一个好学校,有的说要成为科学家,以后有新发明创造;有的要成为教师,教育更加强的学生)主持人(女):当一个人达到自己的理想的时候,我们可以说他是一个成功的人,那么你对成功是怎么样看的呢?梁启超说:“人生百年,立于幼学。”而对于上面有人说的理想,你们认为成功的定义是什么?怎么才能做到少年强而中国也强? 同学1:我觉得要像邓小平先生那样做时代的伟人,这样才是真正的少年强而中国强了。同学2:我认为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的人就是成功的人,也能够达到梁启超说的少年强而中国强。同学3:我觉得凡是能在自己每一个阶段在自己的平凡的位置上做出贡献的人,就是对国家的负责。同学4:我觉得一个能在逆境中站起来,勇于向困难宣战的人便是一个成功的人;主持人(女):对,只要我们从小便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不断地努力,我们的理想就一定能实现!这样的话,就能够实现祖国的强大。主持人(男):为了看看我们自己的理想是否实现,现在请同学们写下自己在初中阶段的目标,我们的班主任将替我们保管,等到初三毕业之后,再给回我们,看看自己的目标是否实现了。(同学们开始用纸写下自己的目标)接着叫组长收起来,交给班主任。

3、主持人(女):少年强则中国强。梁启超给我们的不仅是实现理想的榜样,还给我们一个高尚人格的模范。下面请我们班几位同学诵读梁启超的名言:(利用多媒体,在投影屏幕上同步显示,如下图:)同学A: 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同学B:心口如一,犹不失为光明磊落丈夫之行也。同学C:磊磊落落,独往独来,大丈夫之志也,大丈夫之行也。同学D:心安理得,海阔天空。同学E:自信与骄傲有异;自信者常沉着,而骄傲者常浮扬。同学F: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行百里者半九十,有志当世之务者,不可不戒,不可不勉。同学G:(全班呼应)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掌声)主持人(男):读完梁启超先生的几句名言,真是令人心情澎湃,顿时眼界大开!梁启超先生的人格魅力真是值得我们同学们仔细品味!

主持人(女):梁启超先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现代的人格模范,一个积极上进,与时俱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榜样!我想我们的同学们心中早就有答案了,知道如何才能做到梁启超的“强”了。主持人(男):嗯,我们在青少年时期要做到“文明精神,奋发上进”。并要把自己的理想和前途与祖国的命运和前途结合起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自己的青春与才华;那么我相信,我们中国必定越来越强大。

4、主持人(女):接下来是我们班同学们的才艺表演 请10位同学上台演唱励志歌曲《少年中国》

5、主持人(女):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回望名人梁启超,梁启超先生光辉的一生,特别是他的高尚人格和爱国热情值得我们青少年永远学习,少年强则中国强,梁启超先生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主持人(男):我想,大家通过这次班会,定会树立远大理想,创世纪辉煌,为自己的人生书写一首不朽的诗篇。主持人(女):现在有请我们的班主任作总结,掌声欢迎。班主任总结:通过这一节精彩的班会课,老师和同学们的心情一样的激动一样的澎湃,激动是老师从同学们的表现和眼神中仿佛看到,梁启超先生的高尚人格已经在同学们的心中留下了烙印;澎湃的是梁启超先生积极上进的人生观和爱国热情似乎又重新负于了新时代的气息,一句少年强则中国强,鞭策着我们祖国的新一代青少年为祖国强大而奋勇前进!整堂班会课主题突出,充分发挥本地传统文化与当地名人的事例的优势,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运用得当,学生参与度高,学生情绪高涨,教学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要建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是绝对不能脱离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的,弘扬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重要的是领悟其精神,从而发挥其在现实中的指导意义,这是对传统文化的真正尊重,也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文化底蕴,构建和谐校园,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而不懈努力吧!

第二篇:对中学生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教育中的“盲点”

对中学生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教育中的“盲点”

一在对中学生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往往只重视对学生的语言文明教育,健康的文学作品和影、视内容汲取性教育,公益性和公德性行为教育,爱国主义理想教育,以及一般的规范性行为教育,其他方面似乎也道不出什么来。中学生与小学生相比,特别是中学高年级学生,其知识范围和对事物的认识

远远要比小学生宽阔、深刻。我们对中学生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教育必须注意一定的全面性、完整性和视野的开阔性。联系对中学生精神文明建设教育过程中的具体实际,往往存在着一系列的“盲点”:

1缺乏对协作精神养成的教育。在对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往往只注重简单的友爱教育,而缺乏一定层次的协作精神的养成教育。协作精神除了“友爱”之外,这其中还包括与校园文化、科技和风纪建设的协作;对生活空间中的法制、法规和道德规范建设的协作;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传播精神文明建设内容、促进深入开展“希望工程”和“手拉手”等活动的协作。所以,我们要突出对他们的协作精神的养成教育,要把协作精神的养成教育提高到一定的高度,决不可以满足于表象的、仅仅的参与性行为,更不可以受应试教育的惯性影响而去滋长和鼓励过度追求高等文凭的个人奋斗意识。

2缺乏对批判能力培养的教育。我们在对学生施行精神文明建设的教育方式上往往呈封闭状态,从而使学生产生了一系列的逆反性和猎奇性心理,一些精神文明之外的东西也难免溅到稚嫩的心灵之中。有关教者们对于一些是非问题往往只满足于简单的说教,缺乏对学生自身免疫能力的提高,缺乏对他们的批判能力的培养,对于一些污染人们精神的东西不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层的分析、辨别。如对有关的摄影、雕塑、文学、歌曲、信仰等褒贬不一,判断不清,有时则使学生毫无意识地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3缺乏对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教育。一些独生子女中学生一般都是在父母的呵护和控制之下逐渐成长起来的,进入学校后一部分学生受着应试教育的惯性影响,他们基本上又是在教师的束缚性调教下进行学习,所以学生除了集中于对有关课程的思维之外,而对所学知识的再造性思维能力则处于一种停滞状态。针对有关的制作、发明、创造、设计、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灵活的渗透性应用等显得力不从心,有时迫于课程的压力和时间的原因,往往兴趣不浓、介入很少。

4缺乏对社会进行正确全面透视的引导。中学生们对社会现象虽然具有一定的观察透视能力,但是由于经历、阅历、知识和接触角度等的限制,他们对社会的透视往往又比较肤浅,常常出现一些错位现象。如商品质量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就业形式问题、有关行风问题等,他们有时则被一些枝枝叶叶遮住了自己的视野,看不到精神文明的主流,辨别不出精神文明的主旋律。教者针对学生如此认识总感到棘手、棘口,对其透视社会的方法不能够雄辩地解释和指导,而是畏畏缩缩,甚至持默认态度,从而使学生透视社会的有关现象越发感到模糊或迷茫,心中似乎总有千千结。

5缺乏平凡的就业思想形成的教育。一个人的追求必须高尚,从事的职业必须服从于社会的需要,要善于、乐意做平凡的事,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展示出自己的才智,对于跨世纪的人才来说更需要如此。可是,我们的一些中学生们对此却表现得比较淡保奋斗,只为自己所需要的一纸文凭而奋斗;追求,只为自己想从事安逸、舒适的职业所追求,有时甚至连父母的就业状况,家庭事件等都不愿意主动热情地去关心、了解。在精神文明建设的教育中,相当一部分教者对此注意得也比较少,只看到学生在认真地读书,只看到学生优异的文化成绩,同时只看到学生表象的守纪现象,其他并不在意,也并没有真的去透视一下。所以,往往导致一些学生的成才思路比较狭窄,不良的成才动机也往往使一些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埋怨和“急躁”情绪。

6缺乏对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深化教育。尽管“青年志愿者”和“手拉手”等活动在一定的范围内搞得轰轰烈烈,比较扎实,但是在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当中对此并不在意,他们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往往理解成为是一种比较幼稚的思想,陈旧过时的思想,与市场经济不够吻合的思想。有些中学生虽然为别人做了一点好事,但心理上却比较勉强,缺乏一种深层次的激情和意愿,表扬欲时常占了上风,有时甚至把为别人服务、做点好事视为一种任务,是一种一次性的活动,缺乏持久性和主动性。与此同时,我们的教者对中学生们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也缺乏严格的督导,有时呈敷衍状态。

其一,他们认为中学生的时间相对紧张,课后作业量如滚滚流水,滔滔不绝,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容易得到足够展示的机会。

其二,教者对学生进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育时,备课不够充分,内容比较平淡,通常采用比较肤浅的、泛泛说教的方法来应付“门面”,教育缺乏感染性。

其三,教者在“激发”学生

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时,常常是搞摊派、下任务,使一些学生的为人民服务思想往往在过度外因的作用下则转化为一种被动性的反射。许多教者们在对学生进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育时,不能够从宏观上去激活学生的服务意识,也没有从微观上去牵引和起动学生为人民服务的主动性和原动力,也就是说缺乏了一定层次上的深化教育。

7缺乏对传统文明思想

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继承和汲取性教育。在对学生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教育过程中,一部分教者往往缺乏对传统文明思想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继承和汲取,有时甚至把“礼仪之邦”中精髓性的东西也当成“辫子”被剪掉了,也有的教者对世界优秀文化了解甚少,认识片面,使传统的文化思想和世界优秀文化不能够与现阶段精神文明的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所以在对学生施行一系列精神文明建设的教育过程中,也无从对学生进行较高层次的引导和教育。

8缺乏对精神文明建设氛围营造的主动性意识教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人们都是这么说。一些教者往往只注重对学生自身精神文明建设的教育,而忽视或忘却了学生渗透于社会细胞中的积极作用;忽视和忘却了利用精神文明建设的对象来营造精神文明建设氛围的促进作用。我们不但需要学生去风化家庭中不够规范的问题,同时也需要学生在促进家庭文明的过程中去教育自己、提高认识。如家长们的行为道德、择业思想、行风意识、致富途径、睦邻关系等等,都需要学生们去参与净化,以至促进一定生活空间的生态平衡。

9缺乏对学生中不够诚实的行为的教育。一些学生往往受到有关的所谓行风的影响、公关意识的影响,办事说话不够守信,诚实不足,“圆滑”失度,“老练”而“事故”,纯朴中似乎夹杂着一些浊气。如在学生中所出现的考风问题,日常行为规范问题,社会实践中的参与性意识问题,面对一些违纪现象的态度问题,待友接物的导向性问题等,常常给人以一种浮躁感、正直欠缺感、胸怀袒露的“羞涩”感。我们的教者有时则看不到中学生们这些现象,只满足于一般的说教,忽视了对学生行为的动态性监测和扫瞄,忽视了对一些学生所存有的“圆滑”的畸形性应变能力的矫正,缺乏对这些不够诚实守信行为根源的揭露和批判,同时也缺乏了点对一系列正面典型的树立和对照。

在对中学生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教育过程中的“盲点”如此种种,所以,在实施有关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加以克服和避免,要努力提高对学生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教育的全面性和通透性,要明确目标,重心稳定,不断灵活转换教育角度,力求消除其教育“盲点”。

1指导学生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决议》为我们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要求,明确了指导思想,所以我们每个教者特别是班主任、团委会一定要指导学生认真学习,掌握《决议》中的有关要求。

(1)从思想上认真帮助学生完善和了解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做到仔细体会,深化理解。

(2)可以利用主题班会、团的活动等专门的时间来认真学习,还可以结合有关的课程教学有机地渗透《决议》的相关内容。如语文课、音乐课、美术课、思想政治课、劳动技术课、择业教育课等有关的课程都可以进行有序的学习,以至达到扩大视野、加深印象的目的。

(3)要提醒学生,学习《决议》、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教育并非是某一阶段性的任务,这应当是每个人的自觉性行为和完善人格形象、净化生活环境、服务于人民的终身要求。

2认真强化精神文明建设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和完善性。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教育内容,《决议》中讲得非常明确,而且比较具体,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决议》时不可以片面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更多、更广、更加丰富的有关内容。对于我们常常忽视或偏颇的有关内容一定要注意认真强化。

(1)在引导学生朝着一定的目标攀登的同时要引导他们摆正好国家和个人利益的关系,要把自己的追求放在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中加以考虑;要把社会主义协作精神的养成教育视为精神文明建设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慎防“追求为个人、发财为自己”的陈旧而庸俗的思想浸染广大的学生。

(2)努力加强学生批判能力的培养。社会的机体总体来说是健康的、茁壮的,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一些浊气和残渣在侵蚀着年青的一代,对此,我们在加强中学生们精神文明建设的教育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免疫能力,不断批判有损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歪风和邪气,要教育他们学会分析,学会总结,分辨是非,要使他们的思想不断浸渍在文明的氛围之中。

(3)要帮助学生摆脱应试教育的惯性影响。在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给学生以科学的导向,要使学生们的思想与教学改革相适应,与时代的节拍相适应,要认真强化素质教育,注重对学生全方位的能力培养。

(4)正确全面透视社会。在帮助学生学会透视社会时,要指点他们学会真正全面透视社会的能力。不要以一斑而视为全貌,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反感情绪;更不要以其一斑而去效仿或随“大流”。我们要不断帮助学生调节好焦距,调整好视野,要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要以自己的端正品行去影响环境、透视社会,我们不但要指导学生看到美丽的城市和农村,同时也要指导他们学会正确处理垃圾的能力。

(5)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择业思想。择业问题是青年们敏感的问题,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因材施教,慎防盲目、过度追求高等文凭的现象出现,三百六十行,每一行都能发挥人们的才智,平凡的职业都有用武之地。教者要不断地向学生展示多角度、全方位的成才渠道,不断地向学生展示名人、伟人形象和效应,积极确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使每个学生的理想和追求真正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结合起来。

(6)指导学生不断汲取传统文明思想和世界优秀文化。中华民族的文明思想源远流长,作为优秀民族的子孙后代,我们必须不断汲取传统的文明思想,才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教育过程中,我们还必须仔细品味汲取世界优秀文化,要为中学生们走向未来、走向世界打下坚实的基储作好充分的准备。对中学生们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教育必须放眼于未来、放眼于世界,我们的目的才能达到。

3每个教者应当是一个完善的文明人格形象。在加强对学生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我们每个教者应当是一个完善的文明人格形象,只有这样才能有益于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加速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

(1)教者必须首先认真学习《决议》内容,严格执行《决议》精神,深化理解,仔细对照,在教育、指导学生的同时也要学会不断地教育自己,督促自己。

(2)教者必须具有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以培养合格人才为第一己任,从教乐教,紧握教育的方向盘,坚决排除应试教育对素质教育的干扰和惯性影响,切实加强学生对多种能力及素质的培养,永远不辱教育之使命。

(3)言行一致,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对学生的潜移作用。

(4)每个教者必须站在抵制腐朽思想和行为的最前沿,为净化环境、改良气候勇于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加强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教育任重道远,并非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工作,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及时总结调控,经常开展教育研讨活动,以至真正消除教育之“盲点”,只有这样,我们对中学生们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教育才能不断迈向新的高度,才能使我们的民族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解放全人类才有希望。

第三篇:论传统文化道德教育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中的重要性及方法

论传统文化道德教育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中的重要性及方法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刘雅娇 21009

3摘要:大学生代表一个国家民族的未来,他们的思想认识和境界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几十年后的发展命运,他们的民族观和民族精神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振兴。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和道德体系正是我们重塑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之本!本文力图探究民族精神之本源,重塑传统文化以及传统道德教育对当代学生培养民族精神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传统意识 民族精神 大学生的精神面貌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段话我认为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立足于历史,强调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传承。二是立足于现代,强调民族精神全民培育的时代意义。而作为输送社会人才的载体──大学,在培养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外,培育其民族精神尤为重要。

青年人始终代表一个国家的未来,未来国家昌盛与否,与当代青年人的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的高低息息相关。如今高校扩招,每年都会向社会输送大批的毕业生,他们在社会上的适应能力多少体现了他们在高校中所受到的各个方面的培养的力度和广度。我们一直强调大学生的素质培养,强调他们专业以外的素质拓展,目的也是在于尽可能为国家输送优秀的、高素质的人才。因此,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对多元化的社会需求,面对相对灵活的教育方式,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生源,我们不仅责任重大,而且要在教育过程中善于动脑,言传身教。

一、当代大学生传统意识不足引发的问题及表现

当代青年大学生是我们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继承人,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塑造他们的民族认同感,事关中华民族在新世纪的伟大复兴事业,但是现在大学生呈现出来的一些精神面貌和精神状态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礼貌与礼仪

对一个刚刚从高中步入大学的青少年来说,大学里的生活与其以往的教育模式大为不同,很多学生在尚未形成一定的人生观前,面对突然改变的生活方式,感到极为不适应,有的同学埋首于专业学习中,继续过着“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生活,甚至对起码的人际交往礼仪礼貌显得一无所知;而有的面对过于宽松的环境,脱离了父母的约束,完全丧失了生活的计划性,散漫、懒惰等习性随着年级的增高而越来越明显。这些同学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对于同学甚至老师都呈现漠然或傲慢的态度。

(二)缺乏自理自立自控的能力

很多学生是头次离开家庭环境,进入集体生活,而一起生活的同学以往的经历和爱好都很不相同,面对这一点,他们的反应往往不是相互适应的态度,而是同化和被同化的过程,睡懒觉、上网、逃课等等几乎都成为大学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可以看出,意志薄弱、自理自控能力差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另有一些学生坚持自己以往的“个性化”,不考虑对他人的影响,不去为寻求“共生”的平衡而做出努力,他们往往做事自私自利,这与大学集体生活环境格格不入。

(三)缺乏诚信

诚信教育是目前大学生工作的一项重点。诚信,从字面上看,是告诫他人以诚待人,信守承诺。这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要求,作为受着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更应该做到这点,但是恰恰是诚信上,部分学生难以达到要求。对个人来讲,迟到、旷课、作弊,都可看作是不诚信的表现。对个人与学校的关系上,每年拖交学费的大有人在。据了解,有些人不是因为交不起学费,而是把学费应用于别处,有些人甚至在毕业后,仍然不交清学费,甚至不及时归还助学贷款,把诚信的问题丢给学校和银行。这种态度是不负责的。因此,在校期间的诚信教育,已经显得十分必要。

(四)心理素质薄弱

很多学生经历的是一帆风顺的求学过程,他们缺乏挫折感,面对学习、生活的压力,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各有不同。加上大多数的学生现在是独生子女,以往依赖的对象──父母、亲戚不在身边,感到十分无助。抑郁、烦躁的精神状态已经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生活。

(五)自大与自卑同时并存

面对现在极大的信息量和宽广的信息来源,有些学生自认为很明白道理,但是往往在面对挫折时,他们就一下跌入低谷,认为自己什么都不是。这种自大自卑一线牵的现象表明在大学生的人生观尚未完全形成前,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容易而进入一种自我估价的错误模式,这样继续下去,对于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

(六)盲目向往发达国家的生活,追崇别国的文化

从“西化”到“哈日”、“哈韩”,从思想上的向往发展到行为、穿着上的模仿,弄的不伦不类。我们听到的已经不再是健康向上的青少年歌曲,而是一些通俗的流行歌曲。

二、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对重塑大学生精神面貌的重要性

面对大学生精神的缺乏,作为德育工作者的我们,应该积极地寻找解决的方式,要思考怎样重塑大学生的精神支柱。而最重要的是强调民族精神的培育与发扬。而什么是民族精神呢?张岱年教授认为:“在中国思想史上,一种思想能够满足两个条件才能称为民族精神:一个是具有广泛影响,被许多人所接受,还有一个是它能够促进社会发展。”

我国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是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在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积淀成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各异质文明空前冲突和融合的过程中,只有民族的文化才是具有生命力的文化、个性的文化,也才是世界性的文化。我国的传统美德无论在哪个朝代都被统治阶级强调,同时也被广大人民所认可,因此我认为,要在大学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我们是有优势的,而现在首先就是要“固本”,即要倡导传统文化及美德的教育。这有两个必要,第一,要培育民族精神,首先必须要了解自己的民族、民族的历史,以及千年来的精神传承。第二,中国传统文化本身虽然不可能再度直接成为新文化,但其内在的基本文化精神却可以经过批判、改造、继承、弘扬而再度成为新的民族精神的生长点。

中华民族拥有了一个巨大的精神宝库,古代的神农尝百草、大禹治水、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民族精神,现代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鲁迅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青藏高原精神、抗洪精神精神等等。所有这些构成了蔚为壮观的精神群体,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旋律。我们培育民族精神必须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并且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质,寻找到本位。此外,面对现今如此纷杂的社会,各种思潮不断涌现,改革开放固然带来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思想文化,同时也给国内外企图破坏我国发展进程的势力有可乘之机,而正处于世界观形成期的青年人善于接受新文化,同时也容易被不良文化所侵害,形成错误的世界观、方法论。因此,在教育中强调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美德,使学生们先做到内心世界的充实,有了民族底气,有了文化底蕴,面对各种文化的渗透,才不会迷失方向,丧失中国人的本色。

三、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培育中的作用与方法

那么我们要在历史长河中发掘哪些传统文化和美德来充实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呢?有以下几方面的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值得我们去传承。

(一)以礼为形式,以仁为内容的伦理道德学说

就个人来说,高尚的道德修养是立身处世的基础;就社会、国家来说,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国家也就得到治理了。道德是立国之本,这是我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提出的道德学说,孔子还提出“孝、悌、忠、恕、信、义、智、勇、温、良、恭、俭、让”等许多伦理道德范畴。直到今天,这种道德观念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用几个字浓缩了所有中华子孙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的方方面面。可见早在两千年前,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就如此重视修身以及修德在教育中的作用,大学中曾提出“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继续丰富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和方法,把修身治人与治国紧密的联系起来。我们可以看到,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是做人、做事的基本道德要求,但是要条条做好也是很不容易的,我们现代高校倡导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点,都已包含在内,如前面所提的“诚信”,古人尚且如此,难道在物质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却要面临道德的后退吗?因此,倡导大学生学习教育伦理道德学说极为必要,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基本条件。

(二)爱国主义思想

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自强不息,具有伟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从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孙中山第一个喊出“振

兴中华”,到邓小平的肺腑之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是每一个中国人成就伟大人格的根本所在。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伟事业而奋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知耻”的道德意识

作为道德意识,耻感更多地与自我尊严的维护相联系,其产生和形成是自我尊严的反映。而这种尊严主要是以人之为人的内在价值为根据的。儒家学者历来对耻感予以高度的重视。孔子已要求“行己有耻”(《论语·子路》),“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论语·宪问》)。孟子进而将耻感提到了更突出的地位:“耻之于人大矣。”“人不可以无耻。”(《孟子·尽心上》)。王夫之、顾炎武,也一再强调“知耻”的意义:“世教衰,民不兴行,„见不贤而内自省‟,知耻之功大矣。”(王夫之:《思问录·内篇》)“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亭林文集》卷三)人作为社会存在具有内在的尊严,有耻、知耻是对这种尊严的维护,无耻则表明完全漠视这种尊严。

把个人与社会相连,耻感的缺乏意味着个人将解除所有道德约束,在无耻的心态下,他既不会感受到内在良心的责备,也不会对外界舆论与谴责有所触动,一切丧失尊严、挑战社会、越出秩序的行为,对他来说都是可能的。反之,耻感的确立,则使个人在行为过程中时时关注自身的尊严,防范与拒斥一切可能对内在尊严带来负面后果的动机和行为。就社会系统而言,自我尊严的维护,总是引导人们自觉的履行作为社会成员应尽的义务,将自我的行为纳入规范所规定的界域内,并以越轨为耻。大学生面对一些学校,社会道德缺乏的行为显现出来的漠然态度,体现了他们缺乏对此种行为的是非判断能力,缺乏内心“耻”的意识。一个缺乏“耻”的人,更不会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因此加强“知耻”的教育是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条件。

(四)朴实无华的“立志”教育理念

我国教育家十分重视青年的立志教育。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日:“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日:“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论语·公冶长》)从孔子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道德高尚的思想家的内心修养,看上去平实的志向,却包含了儒家思想精髓的孝、信、仁的理念。

青少年时期的志向对于他的成长十分重要。类似于“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铁杵磨成针”、“王勉凿壁借光”等故事代代流传,目的也是激励后人,尽早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自我培养成大事的道德素质。简单来说,个人在立志的过程中会主动培养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同时,成长过程中,有了目标的确立而使做事的精神状态以及方式趋于科学化,内心也不断得到充实和扩充。纵古观今,立志是民族精神的一项重要指标。

其实,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需要继承的中华传统美德还有很多,而以上的几种,是针对目前大学生普遍缺乏的精神面貌而谈的。而具备了几种基本的传统美德,了解传统文化的意义所在,相信对改变校园内这些负面的现象会有帮助,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出,对学生传统美德的教育方式就是利用我国保存下来丰富的经典文籍,尤其是一些曾被称为是“蒙学书籍”的先秦

儒家典籍,《诗》《书》《礼》《易》《春秋》等等。第一,我们应该鼓励大学生去阅读中文古籍,去思考其中的人生态度,对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不无裨益。同时作为德育教育者,自身要加强理论学习,“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阅读能力,开展多方位的教育方式,在某种意义上,必须意识到,在浮躁的、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中,阅读文化典籍,使学生的心能沉静下来,对生活,对社会有所思考,面对选择做出正确的抉择。第二,广泛开展为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传统教育活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活动和资源,如党团组织生活,展开讨论。把传统美德的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正是在他们参与文化实践、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教育、熏陶和感染而不断得到培育的。第三,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校园文化,丰富多采的校园生活里,充满着爱国守法的良好氛围、明理诚信的道德情境、团结友善的师表形象、勤俭自强的行为模范、敬业奉献的理想人格以及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这都是一流校园中应该塑造的氛围。

总而言之,我们的民族精神来源于我们民族千年来的历史文化沉积,是传统美德和精神的总结与深化,因此,要真正认识民族的精神,就要去了解我们的民族,了解我们民族的文化,继承和发扬传统道德规范,做中国新时代的大学生。

第四篇:如何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评价

如何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评价 李衍青

教学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教育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具有指导学习方向、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激励的作用。正是由于有了评价的参与,学生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教学过程才得以顺利进行。评价是镶嵌在真实的任务之中,评价的出现是自然而然的,是整个教学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是评价有法,但无定法,只有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不断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评价才能屡评屡新,越评越精,学生才会在评价的舞台上充分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课堂才会因评价而充满活力,才会因评价而更加精彩。下面就如何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评价谈谈我的认识和理解。

一、评价内容应多远,保证全面评价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参与课堂活动的,与人的丰富性相适应,评价内容也应是多元的,除了传统的一些评价内容外,还要注意以下内容

1、学习过程的评价

学习的质量不仅反映在学习的效果上也反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投入学习时的动机和他所采取的策略及获得的效果是三位一体的。评价不仅应关注学习的效果,还应关注学习的情态动机和方式过程。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布鲁纳曾言:“教师必须采取提供学习者最后能自行把矫正机能接过去的那种模式,否则,教学的结果势将造成学生跟着教师转的掌握方式。”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动机和情感态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都是一种动态的表现,采用终结性的或传统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方式都很难加以测量和评价,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同时了解反映学生学习质量的资料并加以评价。

2、学生的个性评价

西方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指出:“教育的力量就在于,它能在多大程度上区别对待地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智慧和形成他的个性特点。”我国 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因材施教,现代的教学也反对一刀切,要求学生自由发展,张扬自己的个性特长,而不能“一张试卷定终生”,用一些活的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科学的评价。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教育过程。在这个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在帮助学生建立自信、维护学生自尊的前提下,捕捉学生的个性表现,不急不躁,找到合适的切口,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势必取得良好教育效果。

二、评价方式应多样,力争灵活评价

1、口头点评

口头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有的价值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评价理念也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口头评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1)要真正营造充满生命气息的有灵气的课堂,就必须让口头评价具有指导性、启迪性、互动性和独创性,这样才能为课堂画龙点睛。

指导性。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来自学生反馈的信息,教师要善于扮演一个“公正法官”的角色,及时给予精辟恰当的“判决”。从而使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有一个科学的正确的估计,并进而明确不足,找出努力方向。

启迪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发生偏差乃至错误都是极其正常的现象,这正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和启发点拨的最佳契机。教师对学习结果的正确与否,要适当的点拨,留些时间,让学生重新感悟,引起深入思考,让学生在不断的思辨中明确认识,经历一个自悟自得的创新过程。

互动性。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交往,课堂教学,应该是一种多向互动的师生交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抛绣球”,将评价的自主权还给学生,既让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学会运用口头评价语言,又学会欣赏别人,学会做人。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可说:你认为他的回答如何?你有更好的看法吗?让学生来评价,避免生硬简单的判断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扑灭学生的思维火花。通过多向互动的评价,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一种能动的、活泼的动力状态,从而引起学习需求,不断向更高目标迈进。

独创性。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口头评价,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闪光点,并创造性地实施口头评价。物化为如送一个智慧星,奖励一句名言等,口头的不仅可能不断变换表达方式,语气要诚恳,要用充满爱心和智慧的语言去熏陶、感染学生,让学生沐浴在教师富有个性的评价中。(2)口头评价语言要多点赏识,要尽可能做到多层次、多角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口头评价时,首先应学会赏识,鼓励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教师要做到“赏识每一个学生,感受每一颗心灵”,评价时要注意面向全体,不能忽略某个学生,教师眼神要遍布教室的每一个角落,要从语气、态度、表情等方面注意调控自己,如对低年级学生可弯下腰来和学生对话,使每一个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得到激励和赏识。对评价的内容对与错的判断,教师应有“宽容”、“先接受”的意识。

教师在即时评价时还要有一种人文意识,给学生以更多的人文关怀。

教师在评价时要注意抓住时机,要利用自己的教育机智,给学生一个及时的、恰当的、积极的、激励性的评价

同样的评价在不同情况下、不同时机下,可能作用就会完全不同。因此,把握时机也是评价中要注意的,要在学生消沉时、失去自信时、最需要激励的时候不吝赞美地给他以及时的鼓励;也要在他放任时、自满时及时给他以警醒,中肯地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改进建议。

口头评价时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和心理,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要注意寻找学生身上被忽视的闪光点。

因此,教师要抓住时机对学生给予及时的评价,教师要心中有爱,并能进行换位思考,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看待。评价时,要展现灵活的教学机智,这样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在进行口头评价时,关注的面还要更广一些,不能仅停留在少数人身上,要让更多的孩子感受到自己在被老师关注着。

教师在评价时要注意评价的语言要有深度、有内涵 学生自身的认知与思维层次不同,考虑问题的角度也会不同,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评价语言也应该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以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给予学生不同的评价,让每位学生都能在评价中品尝到学习的快乐。

2、体态语暗示

体态语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段。运用得当,会使有声语言增色生辉,但运用不当,也会削弱或破坏有声语言的表达效果。因此,教师课堂体态语的运用应该讲究技巧,注意方法。概括地说,运用体态语应该适度、自然、协调。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一切教学活动应围绕学生展开学生所表现的学习态度、个性品质、掌握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是一种珍贵的教育资源。只有尊重学生,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才能增强他们继续超越自我的信心。

第五篇:论体育教学对中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论体育教学对中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社会适应能力的基本内涵,概括了影响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关键因素,同时提出体育教学对提高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体育教学可以在人际关系处理、团体合作精神和学生努力进取、增强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各个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体育教学 中学生 社会适应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基本内涵

社会适应能力,又称社会健康。指个体与他人及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实现社会角色的能力。关于社会的适应能力,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说法:广义的说法将社会适应能力等同于适应行为,即: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人类有机体保持个人独立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机能;狭义的说法将社会适应能力等同于人际交往和社会技能。本文所研究的社会适应能力主要是指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人际交往的适应、规范意识的适应、合作竞争的适应、抗挫折能力的适应等等。体育教学与社会适应能力

2.1影响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关键因素

2.1.1家庭教育

家庭因素与个体的社会适应行为关系密切,对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有重要的影响,不同的家庭因素与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关系不同,包括父母教养方式、父母文化水平、家庭成员关系、家庭经济状况以及是否为独生子女等。

2.2.2学校教育

随着青少年学生进入学校,学校教育逐渐成为影响他们适应社会的另一主要因素。如果说家庭教育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的,那么,学校教育对学生的社会适应则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因为,学校就是按照一定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方针,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职业技能和社会行为规范的机构。教师既是各种知识的传授者,又是社会行为规范的体现者,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所以说学校教育和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重要影响。

2.3.3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对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水平有直接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业负担重、就业压力大、单亲家庭增多、网络成瘾、毒品泛滥、社会风气不良、大众媒介的消极影响等等,使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出现新的情况。比如,心理障碍、心理疾病有增多的趋势;学生在与人交往、缓解压力、调节情绪、应对攻击等方面出现适应困难。

2.2体育教学对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体育的社会化功能越来越引起广泛重视。特别对青少年来说,体育不仅可以使他们学习到互相尊重,养成良好的社会态度,发展自主性和对道德问题的判断力,促进他们个性的形成与发展等等,同时还可以提高中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体育课程对于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体育课程不仅是“运动认知性课程”,还是“生活教育课程、是情意性课程、是综合性课程”。体育课程主要不是为学生将来从事某一专业或职业直接提供认知基础的,它主要是为了学生能快乐、健康、幸福地生活,充分感受人的生命力,体验情感,增强意志力服务的。体育课程不仅涉及体育、生理卫生、健康、环境、娱乐等领域的理论与方法方面的内容,在进行运动认知过程中还涉及到身体发展、人际关系、运动技能、技巧等实际活动方面的内容,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因此,体育教学课程内容的设置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体育教学利于培养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与其它学科相比,体育教学环境中提供了丰富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往机会,营造了学生无拘无束的行为表现空间,创设了学生尽情宣泄情感的情景,构建了实时的对学生行为、语言等的评价机制。这些独有的特点,使学校体育教学不仅有利于调适人的心理,更能影响人的行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合作和竞争意识、交往能力、对集体和对社会的关心程度都会得到提高,而且“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获得的合作与交往等能力能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3.1体育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人际交往的处理能力

人际交往是指在社会活动中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的联系过程。它反映了个人或团体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人际交往的发展变化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体育教学能增加人与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缩短相互之间的距离,进行相互沟通。体育教学利于改变、调整、强化人际交往,如篮球赛中协调高超的球艺,快速超人的弹跳素质;体育舞蹈比赛中优美的舞姿、标准的身材;健美比赛发达的肌肉、优美的造型,都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这给人际交往增加了无形的情感成分,也能使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的同时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

3.2体育教学有助于学生培养团体合作精神

合作是建立在团体成员对团体目标的认识相同的基础上有价值的行为。合作需要通过某一种活动,通过人与人交往的过程,通过共同完成任务和对各种结果的经历以及成果的共同分享和责任共同承担的关系去培养。集体项目如篮球、足球、排球的合作会使活动更为有效,因为团体要获得成功,团体成员就必须相互协作,共同努力完成。合作能力既是体育活动参与者的必备条件,也是通过体育活动需要发展的能力。从事体育活动,特别是从事集体性的体育活动需要个体与他人通力合作,并且以各自不同的角色,达到协调配合的目的,如篮球的前锋、后卫,各自以不同的地位作用的发挥,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

3.3体育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努力进取精神

在体育活动中,既要接受来自客观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又可以进行自我意识的调整,更加积极、自觉参与,以达到体质增强和技能提高的目标,这也是促进学生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的形成过程。在体育运动中,反复持续的努力,人们会发现自己、了解自己、克服自我、超越自我,不断向新的高度挑战。例如,为了跳过一定的高度,或完成一定难度的体操动作,必须重复扎实地身体练习,加上内容与方法的改善,坚持努力下去,可以获得显著的效果。同时培养了顽强、果断、努力进取的精神。结语

体育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体育教学是为了学生能快乐、健康、幸福地生活,充分感受人的生命力,体验情感,增强意志力服务的。体育教学是一种社会文化,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社会生活所需要的能力、行为方式与规范等,而且还可以使人们学到其他社会生活领域中的规则。通过体育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还可以使学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体育精神和道德精神。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与健康(水平四教师参考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9-77.[2]季浏主编.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社会体育系05级一班)

下载论充分利用课堂和校园文化中的传统文化信息对中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培养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充分利用课堂和校园文化中的传统文化信息对中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培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