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助跑聋校语文课堂教学(钟声芳)

时间:2019-05-12 23:08: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信息技术助跑聋校语文课堂教学(钟声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信息技术助跑聋校语文课堂教学(钟声芳)》。

第一篇:信息技术助跑聋校语文课堂教学(钟声芳)

信息技术助跑聋校语文课堂教学

单位:赣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作者姓名:钟声芳

内容摘要:运用信息技术助跑语文课堂教学,从图文并茂、声像并举、动静结合直观地展示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为听障学生提供和创造直观、多彩、生动、形象的思维情境,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聋校教师通过在课前预习、创设情境、突破重难点、当堂练笔、内外兼学等环节上寻找最佳整合点,有效的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语:信息技术 聋校语文 有机整合 课堂教学 提高效益

听障学生由于听力缺陷和手语的不足,教师在传授知识时,有大量的信息丢失和失真,大大地降低了教学效果,尤其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由于大量的识字、阅读、叙述、作文等训练内容,使得听障学生的求知欲望受到了影响。信息技术的出现为聋校语文教学形成了有机整合,架设了一条新型立交桥。然而寻找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效的契合点,是值得聋校教师去探究的。至从聋校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语文课堂效益有了很大的突破,不仅打破了原来课堂上老师说教的陈旧模式,而且还为听障学生提供和创造了直观、多彩、生动、形象的思维情境,耳目一新的多媒体教学给听障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多年来,聋校教师通过各种渠道积极探究寻找最佳整合点,相信有了信息技术助跑聋校语文课堂教学,定能使聋校的语文课堂绽放光彩。

一、运用信息技术网络资源,发挥课前预习功效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通过预习,自己阅读课文,动了天君,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正相吻合,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或者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相合,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并且预习的时候决不会没有困感,困惑而没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解决的注意力。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足以鼓动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都有很高的价值。”可见课前预习是学习好语文的最重要阶段。预习,好比比赛前了解研究对手弱点,做到心中有数。尽量运用自己获得的技巧方法去破解对手弱点,提前扫清障碍。指导听障学生良好的预习方法,让学生主动想方设法的运用各种渠道去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有利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聋校高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操作基础,因此在教学语文第十六册第18课《太阳》前,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自己网络“百度”收集和筛选有关太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并整理制作成PPT幻灯片形式在课前展示给班上同学看。色彩鲜艳的图片、生动形象的动画、通俗易懂的字幕解说、充满情趣的科学知识帮助听障学生在教师上课前学生就对太阳有了清楚的认识,课堂效率有了提高,教师讲解也变得轻松。学生激情迸发,主动学习,发挥了课前预习的功效。

二、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习语文兴趣

心理学表明,没有愉悦的心情、高昂的兴趣,学习就是学生沉重的负担。听障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都非常的强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使教学过程恰到好处、巧妙地呈现出文字、表格、图形、图像、照片、音响、动画、视频等结合起来的美景,不仅通过感知激发兴趣,勾起好奇心,还能通过课件中优美动画,赏心悦目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欲望,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学生便对所要学习的内容增加神秘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这份好奇心和求知欲漫步在和谐宽松的学习道路中去获取新知识。

如,教《小蝌蚪找妈妈》一课,由于有一部分学生从小就住在城市里,不知道蝌蚪和青蛙有什么联系,新课导入时用flash演示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和找妈妈的过程;学生看着flash动画很快进入课文情景。针对听力较好的学生可以配上优美动听和带有文字性的小蝌蚪与鲤鱼、乌龟和青蛙的童话般对话,呈现课文所描述动态和故事情节;学生的天性就是玩,通过电影式的播放,激发他们的兴趣,之后教师提问:“你喜欢小蝌蚪吗?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最后它是怎样找到妈妈的?在 flash动画都演示的很具体,现在请同学们走进课文。”边读边思考,再次感受小蝌蚪找妈妈的经过,化形象为抽象,整体感知课文。教师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突破了地域局限和感官局限,避免了手语的交流、空洞的说白、肤浅的想象。犹如把学生引领到乡间池塘里神奇的童话世界。听障学生自然沉浸在课文中,学习课文变得轻松,兴趣盎然,也活跃了整个课堂气氛。

三、运用信息技术质疑问难,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课堂教学中常常会遇到重点难点问题,在传统的聋校语文教学中,方法有多种:语言手语演述、挂图展示、板书解析等。过去聋校老师利用这些陈旧的方法手舞足蹈的比划,让听障学生理解起来也非常的困难。如今信息技术在聋校语文教学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帮助听障学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突 2 破课文中的重点难点,使常规的语文课堂教学如鱼得水,达到轻松学语文的目的。由此可见,在进行语文教学前钻研教材,把握教学重难点,准确把握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契合点,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提出各种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从而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对课文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的理解和体会更加深刻,教学的重点难点便会顺利突破。

四、运用信息技术当堂练笔,提高语文课堂实效

一说到学与练,感觉应该是数学课上的事,语文课堂过去是满堂问,新课程理念下又是满堂读,使得聋校语文教学课堂花了很大的功夫,依然是“高耗能,低产出”,问题在哪里?笔者以为课堂上少了动笔练的时间,学好语文的关键是:多读、多想、多问、多练。为体现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教师应当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加快节奏,删繁就简,节约出宝贵时间为学生多设计练习(读写例话、阅读训练、写作训练等),为学生提供多渠道的训练途径,向40分钟课堂要实效,将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还到学生的手上,让学生在语文练习的新天地中自由发展,享受进步和成功的喜悦,为学习好语文打下坚定的基础,为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实效。

《荷花》一课,课前利用信息技术将拍摄的荷花视频播放给学生欣赏,创设优美的情境,再配上优美的字幕解说,让学生边看字幕边欣赏大自然的中美丽神奇的荷花。在教学课文第2小节时,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感受荷花的娇艳多姿,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媒体创设情景,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看到的美景进行创新表达,当堂练笔、交流,使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训练紧密结合,增加了表达的机会和空间。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荷花的姿态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说一说:小鱼、蝴蝶、蜻蜓看到这会娇艳多姿的荷花会说些什么?让学生发挥想象或用学到的课文语言来赞美荷花。最后利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来学习写写别的花。如果你是什么花,你想以怎么样地姿势展示自己呢?让学生发散思维,说说与课文中不同的姿势。利用PPT幻灯片,出现不同品种花的姿态图片,让学生当堂练习。有的说:菊花迎风摇摆,好像在微笑着欢迎朋友的到来。有的说,牵牛花迎着灿烂的阳光仰着头,挺着胸,向大家展示自己美丽的身姿„„这样在学练结合,举一反三中,既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的实效性,又培养了学生写作能力及信息积累。

五、运用信息技术检索加工,兼学语文内外知识

正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但长期以来,听障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制约,面窄、量少、形式单

一、方法不当。如今学生不仅可以借助课外书籍,还可以借助网上丰富翔实、取之不竭的信息资源,把课本的知识向课外延伸,扬长避短,拓宽学习语文的空间。传统的聋校语文教材内容陈旧,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同时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不利于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而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让学生通过网络检索和加工信息,不断扩大课堂教学容量,使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于一体。让学生能增加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信息量也得到了外延。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和操作能力。

教《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学生上网采集大量有关地球被污染毁坏的图片资料及文字资料,以手语故事的形式,配上精美的图片及生动的录像制成PowerPoint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呼吁大家来保护我们美丽的地球。同学们在信息网络中翱翔,激情飞扬,制作的PowerPoint,内容丰富翔实,画面色彩艳丽新颖,展示的科学性知识丰富全面,另老师都刮目相看。充分语文内外知识的魅力和趣味性,极大地吸收学生的注意力,发挥学习语文的主动性,拓展语文课文以外的知识。

信息技术下的聋校语文教学有着它独特的魅力,聋校语文课堂教学效益得到了提高,突破了传统的“手口相授”的呆板模式,促进了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发展、自主探索、自主创新”的广阔空间。为此,聋校教师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手段,找准着力点,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助跑聋校语文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杨堂琨,《巧妙运用信息技术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10年第8期,第28页.[2] 陈胜雄,《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中小学电教(下)》,2010年06期

[3]尹洁;王康;;《浅析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6年11期 [4] 王建敏,《浅谈多媒体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年第12期,第61页

[5]王爱兰,《巧用信息技术 提高教学效率》[J],《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 2008年2期

第二篇: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聋校课堂教学

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聋校课堂教学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聋校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春天。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知识不再以单一的文本形式来传递,而是融入了声音、图片、影像等多种媒体,知识内容的丰富与传递形式的多样不仅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同样,信息技术教育普及,也成为聋校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创造出一些崭新的教学模式,可以优化聋校课堂教学。关键词:聋校 语文教学 多媒体 信息技术

诸多的特殊教育改革者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特殊教育的现代化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高新技术的应用给聋校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深远而又实实在在的变化和影响。正如美国特殊教育专家柯克和加拉赫所指出:“在接受和使用教育技术上,特殊教育居于领先地位。„„因为多媒体在特殊教育中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所以它在特殊教育中显得特别重要。”

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在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已逐渐成为现代化教育的发展趋势。如何在聋校语文教学中运用好多媒体信息技术,是每一个从事聋校语文教育的教师都必须认真思考和积极实践的课题。笔者认为.在聋校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有利于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突出聋生的主体性,创设教学情景,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给语文教学增添生机和活力。可以说,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聋校语文教学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需要,更是特殊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

一、信息技术与聋儿语言训练的整合

对聋幼儿进行语言训练,是聋校1-3年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教学任务。聋校的教育对象全都是听力残疾儿童少年。他们不会说话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听觉器官从小就对外界的语言没有感知的反应,不知道话是怎样说的,也就无法学说话。但是,从他们的生理特点来看,不管是先天或后天的聋哑,他们的发音器官都是完整无缺的,能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为此在教学实践中充分运用他们的视觉、运动觉和残余听力、让他们慢慢地模仿老师的发音方法,持久地刻苦练习是可以达到增强他们的口语能力,发展他们的语言,以语言的发展带动身心的全面发展的目的的。过去,囿于硬件设备的限制,教师在对聋童进行发声训练时,用得最多的是一些土办法,如对着镜子训练口型,让聋童吹口笛练气息等,费时多,成效差,学生学得枯燥无味,不愿意练习。而经过训练的聋童多数也就只能完成正确的口型,发出的声音还是不能清晰地与人进行交流。而现在语训课发声训练时采用信息技术,运用相应的训练软件,可以使得聋儿语训工作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其效果与以往的土方法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如训练聋童发声的软件“启音博士”,能提供七十多个声控的动画游戏,帮助聋儿进行多方面的实时发声训练。聋儿通过麦克风输入自己的声音,立刻获得动画形式的参数反馈,得出发音存在的偏差,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纠正。由于它采用的是色彩丰富、交互的游戏形式,因而能使聋儿特别感兴趣,主动参与,真正实现了“我要学”。这时的计算机兼任了教师与训练工具的双重角色,它成了聋校教师对聋生进行语言训练的得力助手,给聋儿的语训工作以极大的帮助。

从事聋校语文教学的老师都知道一年级的拼音教学相当困难,特别是舌根音、翘舌音、前鼻音与后鼻音等的发音,聋儿感到非常难,教者花了很大气力,他们也无法区别和理解。原因是教者很难直观地教出发音部位及气流运动的具体过程。但设计一个多媒体课件,将发音器官做生理解剖,并直观地演示出发音的全部动态过程,学生就很快找到了发音部位和技巧,掌握了发音要领、正确地发出了这些读音,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儿童对事物的理解,往往要以具体的形象为基础,带有明显的直观动作思维痕迹,聋儿对事物的理解更是如此。由于聋儿的语言障碍,他们通过语言认识形象的能力大大低于正常儿童,从而造成他们理解能力与正常儿童的差距。在聋儿康复训练教材中有些内容对聋儿来说比较抽象,难以借助声音语言和身体语言加以表达,这就为教学增添了困难。因此,必须借助形象演示或实物操作形成表象,才能帮助聋儿正确理解。信息技术教学具有直观性优势,可以化解教学中的此类棘手问题,起到变难为易效果。

例如在语言训练第一册12课《遵守交通规则》一课教学时,我制作了一组体现大街上交通场景的图片,学生们依次看到了斑马线、红绿灯、人行道、人行横道等交通标志。聋儿看到这些常见的场景出现在屏幕上异常兴奋,纷纷提问这是什么,于是显示屏上反复出现这些标志的名称,并以特写镜头显示出拼音。这样使他们对拼读和说话产生极大兴趣,很自然的步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之中。在不长时间的模仿中,他们很快认识了这些标志,而且还能较准确地说出这些标志的名称。随着主人公小红行走路线的推移,学生亲自观察到小红“红灯亮时停下来,绿灯亮时再向前走” 启迪了他们的思维,并引发他们的注意力从事物表象特征转移到事物的内在特征,从而顺利理解并会说“红灯停、绿灯行”这句交通规则,发展了聋生语言。

二、信息技术与寓言教学整合,让寓言故事“动”起来。

寓言是一种隐含着讽喻意义的简短的故事,其讽喻的意义,便是寓言给人的教训。通俗的说,寓言是借助一个短小生动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教训。聋校的语文教材中也选编了一些寓言故事。我在我们学校教学节时上过一节公开课《亡羊补牢》,就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在上课之前我先问学生:“你们听过《亡羊补牢》的故事吗?能说说讲了什么吗?”同学们都摇头。那我们先来看《亡羊补牢》的动画片,你们喜欢吗?学生一听到要看动画片都很兴奋,眼睛齐刷刷的盯着电视。我播放了事先从网上下载的动画片播放给学生看。(动画片配有字幕)学生全神贯注看着,完成被吸引了。看完了,我再请大家说说:“现在你们能讲一讲是什么故事?”这次学生都积极踊跃的发言,为下面的学习开了个好头。在寓言教学时,都可以用多媒体动画导入,播放和寓言相关的动画片,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还有在概括理解寓意的教学环节,多媒体课件的有效运用也会化难为易。《亡羊补牢》的寓意是:一个人做了错事,但能接受别人的劝告,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不算迟。聋生通过学习都能懂得,但不能很好的概括出寓意。我就又播放了一段视频给学生看,是我课前拍摄的本班学生的例子:班上有一位学生很多天都不写作业,学习退步比较大,后来老师找这位同学谈心,劝他改正。这位同学接受了老师的意见,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认真写作业。学生看到是自己身边熟悉的同学都很兴奋,很认真的看。看完后我问大家:“这个同学怎么了?”同学手舞足蹈的打手语说:“他原来不写作业,后来老师跟他谈话,他知道错了改正了,又写作业了。”我看了很高兴,学生说的很好,及时转到寓意上来,这个寓言故事就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多媒体可以把学生身边的人和事搬到电视上,这样使教学变的更加直观,准确。

三、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整合,改善学生写作难的现状。现在的时代是计算机的时代。计算机的应用为改善聋校作文教学提供了物质条件。计算机有色彩鲜艳的动态画面,能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教学信息,提供素材,激活思维,丰富作文材料。写作文的首要问题是题材,题材来源于生活。聋生因为听力缺陷,和外界打交道较困难,生活范围小,写作题材必然受到限制,常常觉得没东西可写。聋生作文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激活、拓宽聋生的思维,挖掘出广阔的写作题材。运用多媒体将图、文、声并茂的写作素材直观展现在聋生面前,给他们提供具体可感的形象,充分调动他们的视觉参与活动,能激活他们的思维,使他们想起更多的作文材料。例如,在学习课文《海底世界》后,学生没有条件去海底世界玩,我就运用计算机,播放南京海底世界、上海海洋公园的视频给学生看,学生兴趣盎然,指手画脚,讨论热烈。我抓住时机,布置一篇作文题《我去海底世界玩》,学生写上来的作文明显长的多,而且写得各不一样,感觉有话可写了。

还有聋生认识周围事物以视觉感知为主,听觉和语言受到限制,因此,往往认识得很不充分。聋生观察事物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往往只停留在表面,分析、想像等能力比较弱。计算机能展示事实,再现情境,教师可以指导聋生从内容到顺序、从整体认知到局部细致了解、从动作到神态全方位地观察。聋生在教师恰到好处的指点下,不仅会对观察的内容记忆深刻,而且可以避免观察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从而丰富作文内容,理清作文条理。例如,在学习课文《我们的学校》后,正值学校举行活动,学校的整个面貌焕然一新。我抓住时机出了一个作文题《学校变了》,指导学生抓住“变了”二字来观察、描写,教学中我利用计算机放映了反映校园面貌变化的图片和录像片,重点和精彩的内容通过定格和慢放,让学生仔细观察、细致描写,再按照从校门口到宿舍的顺序,通过计算机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有序的观察。通过装修前学校的照片和装修后学校的照片对比,从多方面展示出了校园风貌的变化。聋生在这样的情境之中快乐地写作文,就不会感到无从下手了。

总的来说,我们必须把握好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教学的整合,使信息技术成为教师教学的犀利武器,也成为聋生学习的兴趣点。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不是简单的把信息技术作为课本内容的演示工具,而是用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以最适合的手段、最美观的形式、最富于创造力的思维揭示课文特定内容,共同的、更好的去完成教学任务。它是以“自主、探究、合作”为学习特征,通过学生作为主体广泛参与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希望广大的教师都能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的融合,让信息技术更好为聋生学习服务。

第三篇:浅谈如何提高聋校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浅谈如何提高聋校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2007-5-25 6:41:00 大连教育学院

点击:246

姜丽君 普兰店特殊教育学校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聋校的语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还长期存在对聋生的学习情况始终不放心、不放手的思想,习惯于那种一讲到底的做法,认为不讲周到,不讲透彻就对不住学生,是没有尽到教师的责任。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教育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自身浅能的充分发挥。为此,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试验的推开也逐渐受到聋校重视。

课堂教学效率高低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而在于学生接受、掌握了多少;不在于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有多大,而在于知识的教学是否“精要、好懂、有用”;不在于学习了多少篇文章,而在于能力的训练是否“务实、得法、有效”。其次教学是否有的放矢,紧扣教学目进行教学活动,真正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45分钟的利用率。

“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入选课本的一篇篇文章,是提供给学生学习的例文,我们讲授要把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形式特点都教给学生,并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比如:()由于阅读教学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面极为广泛。这就要求教学时教师对教学内容必须有取舍,把学生最需要的知识教给他们,当然还要考虑事半功倍,注重抓效率,具体做法如下:

一、讲规律,教方法,传习惯

(一)深入教材,浅出课堂,讲规律。讲规律就是给学生讲授具有规律性的知识,规律具有普遍性,重复性,学生掌握了规律就如同掌握了点石成金之术,就可以花费较少时间、精力,取得较大收益。例如:向学生讲清以记事为主的文章《保护小树苗》《捞铁牛》它们的特点就是:a、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b、中心思想一般是要讲清一个道理,说明一个问题或反映一种风尚、批评一种现象等。

(二)探究教法,重视学法,教方法.教方法就是向学生传授领会知识的学习方法、巩固知识的记忆方法和运用知识的操作方法。如:把握了以记事为主的文章的规律以后,教师便可以把学习以记事为主的文章的方法教授给学生,如:学习《捞铁牛》,可以先扣题解题,再理清顺序、明了大意,然后精读分析,最后整体把握,体会思想。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门路和程序,读有读法,写有写法,思维有思维的方法。掌握了方法便是找到了捷径。

(三)强化练习,注重养成教育,传习惯.传习惯就是把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的良好习惯传给学生。习惯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稳定性,其意义就是使学生终生收益。凡是使用频率高、有价值的语文知识和应用范围广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都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安排学生反复使用,使其成为学生自己的、使用自如的能力。例如:教会学生比较的习惯,在阅读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学完《赵州桥》时可以比较《家乡的桥》《南京长江大桥》,纵向的了解这类文章写作的不同着眼点,这样便于确切的、全面的、深刻的、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形式。

讲规律,教方法,传习惯的具体作法:

1、教师提供需要复习、比较的材料和需要学习的有关材料或教材,让学生仔细阅读。

2、引导学生回顾以往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使用比较、探讨的方法,找出学习材料中的规律,再按照规律进行学习、记忆。

3、教师鼓励学生根据刚学的知识列举几个类似的例子,举一反三,进一步复习巩固新知识、新学法。

4、教师引导学生表述学习方法,以达到总结学法及日后学法迁移的目的。

二、巧妙设计、精讲精练

(一)提高效率的另一方面是解决好怎样教的问题,巧妙设计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简与繁,难 与易,顺畅与阻塞,生动与枯燥。巧妙设计关键在于备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之基础,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即了解学生的知识底细,明确教学目标,掌握课文的重点内容。知道学生该学什么,才能弄清自己该教什么。课堂教学目标明确,才能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抓住了教学重点才有针对性。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巧妙地设问,不断地拧紧学生思维的“发条”,从而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课堂效率也就提高了。如:学习《李时珍》课前复习课文《爱迪生》《聪明的华佗》。使学生快速对课文的内容、用意有感性了解,明确这样的文章或赞美人物的勤学苦练,或赞美人物的聪明智慧。如此设计适合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即通过原有的知识经验于新的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结构。巧妙设计要做到以下几点:

1教学手段多样化、形象化。聋生听不到,没有语言环境,缺乏语言基础.因此必须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形象化。多媒体教学能准确地传导信息,又能使信息形象化。同时多元智能理论观点中提出的用“多元智能来教”也使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多彩。让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吸收率高,获得的知识灵活、扎实,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如()

2教学方法科学化。要注意体现如下四个原则:启发性原则、生动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方法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生动性原则是指方法要富有艺术性,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自主性原则是指方法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方法要处理好全体和个别的关系。

课堂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课型,教法就不同。一节课中只采用一种教法,不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要将各种教法进行最佳组合,做到灵活多样、富有情趣,具有实效,并能体现时代的特点和教者的风格。

3课堂结构高效化

变“教”的课堂结构为“学”的课堂结构,变课堂为学堂。一个有活力的、高效化的课堂结构,必须具备如下六个因素:a、构成一个“环环紧扣、层层入深、步步有新、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b、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与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相适应。c、学生主动、积极参与d、学生练习的数量合理和质量高。e、课堂信息反馈畅通,能做到及时反愧及时调节。f、充分有效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

(二)要提高教学效率,就要提倡精讲精练。所谓精讲,就是以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为依据,以科学的艺术的教学方法为手段,作要言不繁的适度讲解。所谓精练,就是以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为依据,以科学的艺术的训练措施为手段,作典型而有针对性的适量练习。老师应该始终注意从简到难,从复习旧知识过渡到学习新知识,避免太大的跳跃,从而降低学习的难度。精讲精练有以下几个要点:

1、内容要讲到点子上,语文教学要主则详,次则略,不可平均用力,教师必须做到,“任它千瓢水,我只取一瓢饮。”即紧抓住课义的重点,牵一发而动全篇的"点""线""面"拓展全篇,抓住教材的精华和要点,作具有针对性的讲和练。练习还应具有典型性,力求一举多得,以少胜多。如:前面提到的课文《李时珍》可以这样设计练习"介绍你最崇拜的人""介绍你最喜欢的人"等,之后,安排学生讨论:"需要介绍哪些方面?"经简短的讨论研究,师生共同得出了结论: 需要介绍 人物的年龄、外貌、性格、特长、爱好、事迹等.这样设计目的是实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使学生学有所得.这个教学实例是讲还是练?恐怕不易判定。因为讲中有练,练中有讲;讲是练的前提,练又为进一步讲作了准备。在这里讲和练已经浑然一体了。这样的课堂练习,既通过学生的语言实践,加深了对文章的形式的理解;又通过学生总结自己的语言实践,获得了具有规律性的认识,从而掌握了写人文章的写法。

2、时间要用在刀刃上。序列学习中的首尾效应,即在一定的时间里学习最先呈现的内容记忆效果最好,最后呈现的次之,中间呈现的效果相对最差,也就是说课堂的重点知识要在黄金时段呈现.

3、着力点要放在能力训练上,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能力是在训练过程中培养的,要彻底改革以知识学习为中心的基本教学体系和以教师讲析为主的基本教学形式,而代之以能力训练为中心的基本教学体系和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主动学习和练习为主的基本教学形式。要坚持以训练为主线,使教和学都成为训练的手段,在听说读写训练的全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掌握字词句章等知识。

4、加强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及时把握课堂的有效生成,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将巧妙的设计和精彩的生成相结合。

要提高聋校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就要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老话题了,提高的途径是广阔而多样的,至今还没有圆满的答案。以上所述只是我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中的几点粗浅认识。相信随着对语文教学客观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与完善,一定会探索出更多更好的新途径。

第四篇:信息技术与聋校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聋校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

内容提要: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现代教学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聋校因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学趋向形象直观,多媒体特有的直观性和科学性,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它色彩鲜明的动态视频,灵活便捷的交互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自主有效地学习。本文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多媒体优势,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过程,进行了初步尝试。

关键词: 聋校 数学 多媒体教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高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无限精彩。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作指导的聋校数学课堂教学应努力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为聋生的发展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有效的学习工具,激发聋生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去,为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开创一条新路。下面就结合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合理、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来优化教学结构和教学过程,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发挥多媒体优势,优化教学过程

面临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今天,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要成果,已刻不容缓。多媒体技术将以往的电教手段集于一身,以独特的视觉效果和听觉感受,在优化聋校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起到了其它教学手段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利用多媒体表现手法的多样性,解决教学重点、难点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但又是具体的;是静止的,但又是动态的;教师呈现的空间是有限的,但知识反映的内涵是无限的。而体会知识的具体与抽象,静态与动态,有限与无限往往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对复杂的现象进行分解和综合,使教学突出重点,循序渐进,更好地体现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要求,同时多媒体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化复杂为简单,灵活多变,运用自如。如: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无法用常规的度量方式来讲解,只能进行若干等份分割后的近似推理,这对于缺乏语言逻辑思维的聋生来说,是教学的一大难点。常规教学时,最难的是将圆的二等份、四等份、八等份、十六等份,分别用手摆给学生看,这不仅费时费力,又不甚科学,常常搞得教师手忙脚乱,学生难以理解,造成教学程序繁琐。节奏松散,学生思维过程不连贯,对圆的面积的推导过程似是而非,囫囵吞枣。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生动的动画演示,把公式推导过程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二)利用多媒体良好的交互性,提高课堂练习效果

形式多样的强化训练,是促使聋生知识内化,帮助聋生理解知识、运用知识,促进思维发展,获得技能的重要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巩固练习,一改聋生传统的练习模式,采用人机对话的形式,可以让聋生自己及时了解练习的结果,接受电脑的鼓励,从而大大调动他们练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如,为使聋生对应用题的结构的认识更加深刻,我用课件制作美丽的场景,先让聋生用语言表述:草地上有7只羊,又跑来了5只,现在有几只?然后把表述的内容打乱顺序,让聋生把它们移到画好的表格内。当聋生移动正确时,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出现一个可爱的夸奖动画形象,:“你真棒!”而当聋生移错时,低沉的音乐声中,走出一个丑陋的动画形象,:“请再试一次!”成功的聋生雀跃欢呼,失利的聋生不甘服输,接着努力,活跃了课堂气氛,收到了良好的练习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操作的便捷性,增大课堂教学容量

一节课只有40分钟,如何充分利用则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聋生由于缺乏声音的刺激,语言交流特别困难,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来讲解那些语言不易描述、聋生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巩固练习的时间少之又少,课堂教学效率也就不高。教师如果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便捷性,却可以大大节省时间,增加课堂容量。主要表现在:(1)多媒体教学操作简便,教师直接用鼠标点击,不到一秒钟即可,减少了板书次数。(2)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使教学重点、难点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3)多媒体教学趣味生动,能吸引聋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时间效率。(4)教师利用多媒体的人机对话形式,可以在有限的练习时间内进行大量的巩固训练,提升学生的各种能力,(5)多媒体教学一步一个环节,前后次序不会出错,有助于教师保持平静心态,合理安排时间。

二、巧妙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能力

多媒体教学将图像、色彩、声音、文字、录像、动画融为一体,通过逼真的画面、鲜艳的色彩、动静结合的场景,将聋生带进了一个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的知识世界,极大地激发了聋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了聋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聋生思维能力,增强了聋生的创新意识,促进了聋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创设直观情境,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良好的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重要途径。兴趣是学生学习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著名教育家皮亚杰曾说过:“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都须有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1]”数学课的内容比较抽象难懂,尤其是对于抽象思维能力非常缓慢的聋生来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保持情绪高昂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传统的讲授法,学生就会感到枯燥的乏味。因此,我充分发挥聋生的视觉优势,在教学中运用生动逼真、色彩鲜明的多媒体课件,创设一种五彩斑斓,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让聋生对陌生的对象有清晰直观的认识,使一些枯燥的、难懂的数学问题变得形式活泼,充满情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内容时,就创设了这样一个演示情境——屏幕上小兔和小猴各开着一辆赛车准备比赛,小兔开的是一辆车轮是圆形的车,小猴开的是一辆车轮是三角形的车,我问学生:你们猜一猜,小兔和小猴它们谁能取胜?学生们纷纷表示自己的想法。随着一声枪声比赛开始,小兔开的车快速向前行驶,而顽皮的小猴开的车在马路上不停的上下颠簸,象个乌龟在路上慢慢地爬行。这是怎么回事啊?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话音刚落,同学们就纷纷举手发言。这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了聋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使聋生们处于渴望求知,跃跃欲试的积极状态,为后面探究新知识的活动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二)提供丰富表象,发展聋生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是在语言的刺激下进行的。而聋生由于生理缺陷,语言的发展相对滞后,只有大力发展聋生的语言,才能促使聋生的思维得到较高程度的开发。聋生存在着认识事物与形成相应语言的脱节,影响了聋生的思维发展,给数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了补偿这种生理原因带来的缺陷,使聋生真正掌握语言思维这个工具,必须启发聋生从语言文字的阅读中,唤醒大脑储存的表象,完成语言文字到画面的转换。不管教师的手语表达能力有多强,有限的手势语很难让聋生将语言与具体形象结合起来。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很好的完成这一过程。多媒体课件为聋生提供了鲜明的直观表象,并与语言的表现形式结合起来,通过逼真、有趣的画面过渡到用语言概括、表达,是一条发展语言的有效途径。

(三)展示问题内涵,提高聋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聋生语言发展受阻,抽象思维难以形成,解答应用题时,常常生搬硬套,加、减、乘、除乱猜,不能独立正确的分析数量关系。采用多媒体教学能揭示问题的内涵,让聋生亲自体验整个认知过程中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如教学“行程问题”时,学生理解了两人行走的路程和就是两人之间的距离后,很快就想出了先求两人各自走了多少再加起来的解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启发学生继续思考,此问题的内涵,设计线段图动画演示两人相向而行直至相遇的过程。点击一次,两人同时运动一分钟,就是一个“速度和”,点击四次后两人相遇,即他们走了4个这样的“速度和”。聋生自然而然地归纳出相遇问题中“速度和×时间=路程”的简便方法。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帮助学生不仅认识了相遇解释为“碰头”的表层内涵,而且又领悟了其深层结构的运算联系,学生的定式思维得以突破,促进了思维向灵活性与广阔性的伸展。

(四)拓宽想象空间,培养聋生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多媒体教学能拓宽学生的视觉空间、想象空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条件。如:“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中,电脑屏幕出示了一个平均分成四份的圆,教师随意点击鼠标,显示其中的任何一份都表示1/4,然后学生又看到将一条线段、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任意几份都表示几分之几。在学生正确理解分数的内涵后,教师要求学生将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四份,涂色表示它的3/4。学生受到多媒体的启发,大胆尝试,勇于创新,他们有的横折、有的竖折、有的对边折、有的对角折。学生通过举一反三,知识活用,增强了创新意识,学会了从不同角度、不同的侧面思考问题,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三、合理使用多媒体,力求做到“四不”

虽然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极大的优越性,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因此,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不能“为多媒体辅助教学而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只有在“不可替代”的情况下,才有使用价值。对于那些一目了然或用常规教学方法就能让聋生很好掌握的内容,就没有必要非得使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而对那些较抽象、教师用语言不易描述,聋生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有必要实施多媒体辅助教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不可不顾实际教学需要,过多地、盲目地、不加分析地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来代替其它教学方法和手段。

(二)不能“以辅代主”

多媒体辅助教学强调的是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辅助功能,它只能作为知识的载休,而知识的传授只能由人来完成,教师才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灵活把握、对反馈信息的迅速反应、对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等,是任何多媒体所不能代替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是要明确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地位是“辅助”而不是代替,切不可让多媒体辅助教学喧宾夺主——组织教学。同时还要注意不要在整个教学过程都是教师在单纯地操作机器,以免造成“教师围着电脑转,聋生瞪着眼睛看”的不良现象。

(三)不能过分追求表现形式

多媒体辅助教学集图、文、声、像等多种信息于一体,创设了幻灯、投影、录像所不能及的教学效果。但如果教师过分追求表现形式,无疑会对聋生的注意力产生极大的干扰。因此,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应把经济、实用,符合聋生实际,确实能提高教学质量为主要出发点。

(四)不能以形象思维代替抽象思维,忽略学生思维训练

如果只是简单的以生动形象的图像作用于聋生的视觉,容易使聋生对图像产生依赖性养成思维惰性,过分地强化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势必会影响聋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不利于聋生思维产生飞跃。因此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应在努力调动聋生的学习兴趣的前提下,充分顾及到聋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

总之,在聋校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根据教材内容、聋生已有知识基础等多方面情况,将传统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媒体有机结合,合理、恰当的利用多媒体技术,采用多种表现手法,变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使聋生充分理解、掌握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中获取知识。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必将成为今后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只要我们精心地组织和设计,并在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课堂效率必将得到最优化,课堂教学必将更精彩。

参考文献:

[1]姚飞.浅谈运用多媒体优化聋校数学教学 [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6): 33-33

第五篇: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聋校语文教学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聋校语文教学 运用信息技术 激发聋生的阅读兴趣

聋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因此,课堂上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富于激发聋生情感和思维的情境,将无声抽象的语言文字所表现的内容变成优美可感的画面,以引起聋生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如《火烧云》一课,由于聋生大都没有仔细观察过火烧云,所以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精心创设教学情景。先通过动画演示课文中描写的几种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火烧云,用逼真的画面使聋生真切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美丽和作者观察的仔细、描绘的细腻。然后出示大量的火烧云图片让聋生欣赏、观察,并模仿课文第4~6节的写作结构练习说话。整堂课聋生的阅读兴趣高涨,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学习效果是传统的阅读课所不能及的。运用信息技术 开阔聋生的阅读视野

聋校语文教材内容比较丰富,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包。有些是聋生熟知的,有些则不然。由于受听力障碍影响,以及所处的地理环境、父母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聋生知识面普遍比较狭窄,很难正确感知教材的内容。运用多媒体课件能为阅读教学提供详实的背景资料,将某一阅读对象还原到当时的具体情境之中,帮助聋生较为深刻而准确地理解阅读对象,缩短知识与客观事物之间的距离,在聋生心中唤起强烈的真实感。如学习《赵州桥》一课时,聋生对赵州桥的历史知之甚少,有的学生都没听说过,更谈不上了解了。从这一“学情”出发,教师必须设法变古为今,化远为近,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加深聋生的感受。教学中可紧紧扣往“创举”这个统领全文的中心词,选编几组录像片断,让聋生从录像上壮观的画面和凝炼的文字解说中,形象地看到这座科学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精品。再配上一幅“分流泄洪”的投影片,让聋生懂得赵州桥的珍贵不仅在于它的古朴和巨大的跨度,还在于大拱的两肩各背着两个小拱的绝妙布局,也使聋生理解了“既能减轻洪水的冲击,又能减轻桥身的重量”这个构造特点,从而体会到赵州桥是独一无二的创举。运用信息技术 提高聋生的口语能力

由于听力障碍的影响,聋生口语表达能力较差。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调动聋生语言表达的积极性。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在学到海底鱼多这部分时,教师及时展示出西沙群岛海底的课件,这时聋生个个都瞪大眼睛,尽情观赏着眼前五彩缤纷的鱼,还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似乎已置身于海底世界。看准时机,教师引导让聋生讨论回答:“在海底你看到了哪些鱼?”这时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学生纷纷发言。教师又问:“海底有那么多鱼,课文为什么只写这几种?”聋生又马上投入到积极的讨论之中,最后领悟到课文是按鱼的颜色和形状来选材、叙述的。这样就让聋生在愉悦的环境中,主动感知理解了语言文字的魅力,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运用信息技术 培养聋生的审美情趣

聋校语文教材不仅拥有鲜活的语言文字和丰富的思想内涵,更具备独特的情感体验,文中蕴含着丰富的文、情、景等审美因素。聋生对于艳丽的色彩、和谐的画面有一种天生的喜爱倾向,利用多媒体课件科学地、艺术地进行审美教育,可帮助聋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性格和健全的人格,让聋生充分地感受美、欣赏美和展现美,提高聋生的审美情趣和语文素养。如在教学《荷花》第2段时,用课件展示荷花池的全景、近景,把聋生“带入”公园的荷花池边,使他们“置身”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在情境中感受那全开、半开、含苞欲放的荷花,再说一段赞美荷花的话。这时聋生早已步入作品的意境,思维活跃起来,似乎与作者一起在荷花池边散步赏花。这样教学能诱发聋生的思维,发展聋生的想像力,使聋生对美的感悟能力得到极大提升。运用信息技术 提高聋生的作文能力

在聋校的作文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每次一提起写作文,很多聋生都会有一种畏惧感。尽管教师反复提示、启发、引导,费尽了唇舌,但还是难改聋生搜肠刮肚无法下笔的尴尬局面。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信息技术手段在特殊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聋校的作文教学中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调动聋生的写作兴趣,发挥聋生的主观能动性,使聋校的作文教学更有实效。如教学“写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仔细观察它的外形特点和行为习惯,然后按一定顺序说一说,再写下来。很多聋生说出了兔子、猫、狗等他们熟悉的小动物,发言很踊跃,但笔者要求他们进一步说出这些小动物的特点时,聋生大多面露难色,表述得语无伦次。此时,笔者并不责备学生,而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播放了各种小动物的的生活录像。这些小动物时而吃食、时而嬉戏的真实情景让聋生非常兴奋。多媒体声、图、色、光相融的特点,不仅使他们进入了学习情境,还使他们产生了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这种情感的欲望。在不知不觉中,作文情景教学就把“要我写”变成了“我要写”。

总之,聋校的语文课堂教学应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使抽象的语言具体化、枯燥的内容形象化、深奥的知识浅显化,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广大聋校教师应积极探索,寻找信息技术与聋校语文教学的最佳结合点,让信息技术为聋校语文教学“锦上添花”。

下载信息技术助跑聋校语文课堂教学(钟声芳)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信息技术助跑聋校语文课堂教学(钟声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聋校语文阅读教学

    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聋校语文阅读教学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信息素养 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拓展思维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能力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

    聋校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研究

    聋校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研究 ★★★ 【字体:小 大】 聋校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研究 作者:赵庆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2-28 众所周知,聋教育的重点和难点是语......

    聋校美术课堂教学之我见

    聋校美术课堂教学之我见 摘 要:美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是聋校素质教育所设置的课程中一个重要部分,其目标是以审美教育为主线,以学生的智力和才能培养为核心。聋校......

    聋校语文第六册

    聋校语文第六册《彩虹》教学设计 固原市特教中心:崔 哲 教材分析: 1、本文写了丁丁看彩虹和造彩虹的时,课文有五个自然段,共是一个句子。课文按“雷雨后出现彩虹,丁丁看见了,叫......

    论聋校语文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模式(合集)

    聋校语文教学法是中等特殊教育师范学校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它与普师的小学语文教学法具有很多方面的共性。在特殊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聋校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在突出其自身......

    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语言

    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语言 泗县特教学校 卢灿勇 关键词:聋校 语文课堂 教学语言 摘要:近年来,随着聋校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在“以聋童发展为本”的理念指导下,为提高聋校语......

    浅谈聋校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性教学

    浅谈聋校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性教学 彭丹江 信息技术的周课时一般每周两节,每周课堂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每次有限的40分钟内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更多的实践操作时间、更......

    如何提高聋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聋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聋校;课堂教学;和谐;语言;作业设计〔中图分类号〕 G76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0―0053―01 课堂是教学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