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机会给每一个学生(最终5篇)

时间:2019-05-12 23:36: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把机会给每一个学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把机会给每一个学生》。

第一篇:把机会给每一个学生

把机会给每一个学生

--谈如何保证班干部轮岗制的有效性

班干部轮岗,就是让全班所有学生轮流担任班干部。我的做法是:先定岗,而后学生竞选上岗,组成第一轮班委。下一轮则由个人自愿申报,再根据申报人员构成情况及班级工作需要,师生讨论确定新一轮班委,轮换周期为一个学期。为保证班级工用的有效性和学生个体发展的全面性,在班干部轮岗制操作运行过程中,我特别加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新干部上岗前加强培训和见习

在岗的班委在班主任指导下展开工作,两个月以后,一切步入正轨而且已摸索出较为成熟的工作思路,这个时候,选出下一轮班委,并让他们与现任班委一起参与班级管理,在工作中观察学习,现场取经。这样原班干部在实践中充当了下一轮班干部的培训老师,为新班委正式接管所有工作做了充分的准备。这样做,主要是考虑到有些学生以前从未担任过班干部,一旦上岗,会出现手足无措的情况,易挫败其自信心,同时也会影响整个班级的工作成效。第二、轮岗过程中加强随机指导

轮换中,新的班委虽然经过了“岗前培训”,但上岗后难免仍有许多问题和不足,班主任应时时注意把握全局,既要了解班级情况,又要掌握各位班干部开展工作的情形及他们的思想波动,适时加以引导启发,分析工作的成败得失,讨论提高工作水平的策略。特别是上岗之初的一个月,这一工作尤为重要。因此,实施这一制度并不是让班主任“放了假”,无事可做,而是加重了担子,需要动更多的脑筋。

第三、做好“下岗”后的人才开发和再发展工作

上一轮或几轮班委中“退居二线”的许多学生,在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经验教训,逐渐变得成熟起来,对于班级管理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对个人发展也是一个极好的铺垫。为此,我在班内设置了助理班主任,从原班干部中选拔工作出色的同学担任,进一步发展其作用,并使之得到更多的锻炼和更大的提高。同时,新一轮班干部上岗后,难免有许多新问题,而且越到最后,越剩下那些较为内向、腼腆的学生,工作开展难免有些力度不够,这样,助理班主任的设置对这些新干部的成长,对于班级工作的发展又产生了新的意义。轮岗制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由于主客观多方面的因素,班主任常常有意无意地忽视一些较为内向的学生,注意不到他们的长处,这些学生优秀的品质与某方面的特长又常常是隐含着的;某些较为调皮的学生又常因表面的淘气而淹没了他们的勇敢、正直、热心等闪光点。这两类学生一旦拥有了施展才华、展示自我的机会,往往比别人更珍惜,更努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我们说,“把机会给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孩子,尊重每一个孩子,为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创造契机,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神圣的职责。

班干部轮岗制运作实践

我担任班主任十余年,从实践中得出:担任班干部,能使学生比较自觉地规范自我行为,还能培养很多有益的能力和个性品质,如组织能力、责任心等等,班干部轮岗制具有很强的育人功能。具体措施是:

1、培养核心。在第一学期首先要选举出班委,选出的班委负责开学后的前几周的工作,待到班委工作正常后才开始实施班干部轮岗制,将此后的职位和工作让贤给全班的每个组,原班委“退居二线”当顾问和评委,从而帮助小组值周班委开展班级工作,同时原班委作为全班的领导核心要有意识地分配在各个小组之中。

2、分组与组阁。把全班学生分成五个左右的小组,每个小组作为新一届的内阁负责2-4周的全部班级工作,其中每个人分别负责体育、卫生、纪律、宣传等一项或多项工作,同时将擅长美术、书法、文娱、体育的同学尽量平均分配到各个小组中去。在小组值周班委内,可以首先竞选班长,通过竞选产生出全面负责的班长来,竞选后上任的班长开始在小组内组,利用班会时间要向全体同学公布每个人的职务,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3、负责的范围和权限。小组中每一个值周班委,对一周内分管的班级工作都要有细致的记录,都要进行大胆的管理,每周结束后,每个值周班委对分管的工作都要在周一的班会上进行总结,针对所负责的工作要指出全班同学或突出的个人在行动上的优缺点和努力方向。在小组值周班委工作中,要给每个班委以奖罚权,执行奖和扣分的政策,让值周的每个班委及时表扬和奖励表现较好的同学,在值周期间如发现同学的缺点和错误,要通过扣分等措施进行制止。

4、职位互换。等到下一次小组再值周时必须对原职务进行调换,从而有利于每个学生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机会均等的原则。

5、对小组值周班委的评定。学期结束时,原班委的评委和顾问们要对每个小组值周班委进行评定和打分,将此分记入每个人的德育量化考核中。通过对每个人工作的评定,可以督促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和管理工作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在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共同生活中有一个追求完美工作业绩的尺度。

试行班干部轮岗制“四法”

一、定期轮岗。每次换届都要保证1/2以上的新成员;在岗时间可以是一个月,也可是一个学期;每个干部的具体在岗时间由全班同学在评价的基础上,投票决定。

二、竞争上岗。即根据“自愿、民主”的原则,通过竞选产生;竞争的主要形式是发表竞选演讲,向全班同学就治班方略、个人特长和自身修养等作出介绍和承诺,接受同学们的挑选和监督。

三、老师导岗。干部轮岗,班内事务主要由当选干部自己思考、自己筹划、自己解决,但离不开教师的因势利导。教师应该站在他们前面引导他们,站在他们旁边辅导他们,站在他们后面督导他们,使干部轮岗制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四、同学评岗。班级每学期组织两次评岗活动,期中初评,期末总评。评价方法采取代表发言和学生座谈两种形式进行,如实评价优缺点,不作肯定或否定结论。评价意见登记在《班干部岗位评价表》上,作为新学期换届竞选的参考。

班干部轮流制怎样避免形式化

“班干部轮流制”是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但若操作不好,很容易流于形式,甚至给班级工作的开展造成困难。怎样避免“班干部轮流制”的形式化倾向呢?

一、精心组织班队干部的“民主选举”和“民主评议” 选举前,应加强民主选干的意义、班队干部岗位设置等方面的宣传,使全体学生都认识到民主选举是一场公平的竞争,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做好某项工作,能胜任某一职位,从而激发他们的内在积极性,唤醒他们的参政意识,并端正他们的“官念”;选举时,要让竞争者登台发表竞选演说,回答同学质询,并采用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民主选举;任职期满,要利用班队活动和晨会时间组织小干部述职,向同学们汇报工作开展情况,并让学生对他们的工作做出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以纠正班主任对小干部以偏概全的认识,减小对小干部的偏爱,使小干部自觉接受同学的监督,养成为同学、为集体服务的观念,不断增强班队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注意小干部队伍的性别比例和类型比例

根据岗位配备干部时要注意保持适当的男女比例和类型比例,努力克服目前小学阶段任用小干部“重女轻男”、“重智育轻它育”的倾向,应大幅度启用或多或少存在这样或那样缺点的学生,尤其是男学生担任小干部,尽量减少小干部“女强男弱”、“智强它弱”的现象,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和特长,更好地适应班队工作的多样性。

三、适当保留小干部骨干

班队管理有它自身的规律,小干部工作同样也是一门学问,所以,即便在班主任的指导下,新当选的班队干部也未必能顺利地开展好各项工作。因此,进行干部轮换时,可以通过连选连任的方式,适当保留原有小干部中的1/4至1/3继任新的职务,以便于新老衔接,保持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

四、关注“弱生” 每个学生都享有受教育、受锻炼的基本权利,关注“弱生”是尊重学生享有这些权利的重要指标,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创造机会,让“弱生”尝试担任一定的职务,使他们在为同学服务时克服弱点,拥有成功,实现自身价值。对于顽皮的学生,可以选那些明是非、讲道理、有能力的担任班队干部,并通过工作加压、角色期待,使他们实现自我完善,不断取得进步,进而影响和教育一批学生。

五、加强对班队干部的培养

班队干部岗位是学生学习服务、学习民主、培养能力的课堂,而不是减轻班主任工作负担的一批能做杂事的“小助手”。实际工作中,有些班主任很少考虑对小干部的培养,甚至将他们置于同学的对立面,如检查纪律、监视学习。这会给小干部的自身成长带来较多的问题。因此,班主任应坚持班队干部使用和培养并重的原则,加强对他们的培养,通过开办班队干部学校、跟踪辅导、以老帮新、活动示范等方式,培训小干部的工作能力、服务意识、少先队基本知识、责任感等,同时注意扶放结合,随年级升高而渐渐放手,逐步培养他们工作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管理,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不妨多选几个班干部

笔者认为,在一个班级中应多设置几个职位,多选拔、培养几名班干部,这样至少有以下几点好处:

一、减轻每名干部的负担。一个班级组织虽小,但工作却不少,如收发各科作业、负责打扫卫生、组织文体活动、敦促学习、记录班级立志、向科任教师反馈教学信息等等。如果班干部人员太少,就会出现一人身兼几职的情况,这样就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工作。

二、有利于班级管理。由于班干部较多,每个人的工作内容单一,工作目标明确,因而容易把工作做细、做好。同时,由于班干部一带头,很快就能形成一种风气,产生较大的影响力。

三、有利于全体学生共同发展。培养学生担任班干部,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如培养其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还可培养其关心集体、关心他人、乐于奉献、积极进取等优良的思想品质。多培养干部或让学生轮流担任干部有利于多数学生全面发展

第二篇: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世界

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灯,——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学校是读书学习的场所,肩负教书育人使命的教师注定要与书为伍,与阅读同行。市教体局在2006年1月6日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的意见》中,作为加快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全面启动和实施中小学教师“十一五阅读工程”,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平台。作为配套措施,每年向全市教师赠阅教育名著,引导广大教师借鉴优秀教学经验,学习成功做法,在读书中理解、感悟、反思、研究,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今年,市局向全市中小学教师赠阅了由青岛市教育局组织编写、青岛市中小学教师“十一五阅读工程”配套读本《每周一读(2007年卷)》,市教科室将每本赠书编号,为持书教师登记造册以便组织有关活动和读书情况测试,并将教师对该书的研读情况纳入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响应市局号召,认真组织开展教师读书活动,教师研读名著、研读经典的读书之风弥漫我市校园。

实施中小学教师“十一五阅读工程”以来,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怎样有效组织教师读书,教师读书对自身专业化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对教师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到开展活动较好的市职业中专、五中、珠海路小学和隐珠中心小学等学校进行了调查。

读书是教师提高专业化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

“只有读书,并且在读书的同时进行反思和实践研究,才是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并进而促进教师人生发展和生命成长的最好途径。”走进市珠海路小学,校长刘润爱这样说。

教师的工作是忙碌的,备课,上课,批作业,辅导学生,家访,致使有的教师甚至分不清8小时以内和8小时以外,难得空闲坐下来读书。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成为研究者、学习者,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无疑更需要教师读书。因此,学校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读书,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应该以此作为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抓实抓活抓出成效。

市珠海路小学为切实增强教师读书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教师阅读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实施教师“一书一刊一卷”(每位教师阅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一种与岗位工作相关的学术期刊和《每周一读(2007卷)》)阅读工程。学校成立《每周一读》活动领导小组,专门制订珠海路小学学习《每周一读》活动实施方案,积极开展以“与经典同行,做学习型教师”为主题的“每周一读”活动,学校干部引领,组织活动促进,求实务实抓落实,每周安排“读书时刻”对重点篇目进行集体诵读和讲习。并确定阶段交流议题,定期组织研讨交流。研讨交流做到时间固定,场所固定,主题确定,主讲人确定。学校干部分头参与各学科组、教研组的读书活动。

不同的学校开展教师读书活动时,在形式上略有不同,但读书的内容和目的却是相同的,都是研读教育经典,都是从提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出发引领教师阅读。

市职业中专于2005年上半年就开始推出“打造书香校园,营造和谐职专”校园读书活动。今年上半年启动“教师阅读工程”,除市局赠阅的《给教师的建议》、《每周一读(2007卷)》外,还为干部和教师配发《塑造成功教师》等书籍,通过学习心得交流、征文评选、演讲比赛等形式,深化学习效果。要求教师读书常规化,把“教师读书”纳入学校常规教学管理,作为每个教师日常工作职责和必须履行的义务,让教师舍得读书时间的投“资”。“教师阅读工程”共分两个层次,一是为充分发挥干部在读书活动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在中层以上干部中推行“双周双学”,每两周指定《每周一读(2007卷)》两篇文章,隔周举行一次读书会,通过抽签,选取两人面向全体教师即席演讲学习心得,选取一位校级干部进行讲评;二是在教师中推行“每周一读”,利用例会、教研活动等时间集中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

市五中以青岛市“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学教师人文与科学素养培养的方式与途径研究”为抓手,积极探索生动有效的阅读活动方式,采取自学、导学和研讨相结合的方式,严格落实“每周一读”制度,每周安排1个学时,学习《每周一读(2007年卷)》或其他教育教学专著和教育教学报刊。学校统一印制教师读书专用笔记本,教师每两周撰写1篇读书笔记或教学随笔,每学期读书笔记不少于5000字。教科室每月通报教师读书情况,并纳入教科研量化考核。

隐珠中心小学引导教师阅读,注重让教师养成“三种习惯”,即读书的习惯(每学期读一本教育专著),买书的习惯(每学期至少订一份刊物),藏书的习惯(每个家庭藏书200册以上),倡导让最优秀的刊物进办公室,让最前卫的教育思想进头脑,让最先进的教学方法进课堂。同时,利用学校网站,开辟“读书论坛”。上半年,学校骨干教师制作了自己的网页,其他教师都建立了教师博客。学校以网络为载体,以读书为切入点,引领教师在网页或博客上写读书心得、教育叙事、教学反思和教学札记,旨在引导教师从读书开始,走上一种乐教、勤教、善教的新的教育生活。

教师所有的学习活动最终都要回到课堂,一节课上得如何,往往反映教师的知识储备、教育教学理论素养。读书,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丰富了知识储备和理论素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开始反思赫尔巴特传统教学“三中心”说(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和“五段教学法”,开始思考杜威的“儿童中心说”,开始运用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思想指导教学,开始运用赞科夫的阅读教学思想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开始运用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知行统一”、“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指导新课改的实施,等等。可以说,没有一定的教育理论功底,就没有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教师也就很难成为行家里手,更难成为名师和教育家。在教学的同时读书,在读书的同时反思教学,在反思的同时改进教学,学以致用,读教相长,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因校而宜,丰富和创新教师阅读活动

在教师读书活动中,教师是核心。各学校为激发教师的读书热情,保证读书出实效,因校而宜,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不断丰富和创新教师阅读活动,营造读书氛围,提高读书积极性,促进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

宣传发动。各学校通过召开动员大会,黑板报、宣传栏、校刊推介,悬挂横幅,广泛宣传读书和开展读书活动的意义,营造宽松和谐的读书氛围。“方案”是行动的设计,各学校都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对教师的读书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组织,做到指导有方,活动有效。

“集体研读”。这是各学校例行的教师读书组织模式,主要形式分别有“每周一读”(五中、珠海路小学)、“双周双学”(职业中专)、“每月一讲”(珠海路小学)等。例如,珠海路小学的“每周一读”,自今年3月份开始,研读《每周一读(2007卷)》每月一个单元,以教研组为单位根据本月阅读内容提出每周学习主题,对重点篇目进行集体诵读和讲习,引导教师交流品读,有记录,有检查,强化读书效果;“每月一讲”,则是为充分发挥学校干部在教师读书活动中的示范带头作用,由校委会成员举办读书专题讲座,与教师及时进行读书对话和交流。

“集中研读培训”。各学校利用节假日集中时间研读培训的教师读书组织形式。这种形式一般采取集中学习与座谈讨论相结合、研读原著与专家辅导相结合的形式,力求短时间内出实效。职业中专自7月11日开始,以《每周一读(2007卷)》为培训教材,指定诸如韩愈的《进学解》、菲律宾著名教育家劳德丝•昆萨炳的《教师个人特征中的价值与态度:走向教师教育改革》等涵盖古今中外诸多关于教育的著名篇章14篇,进行了为期10天的集训。这次培训教师共分8组,半天自学,半天分组交流,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读书札记”。包括教师的读书笔记、学习心得等。这是各学校为

加强教师读书的实效性而普遍采用的做法。市局启动“十一五教师阅读工程”一年多来,各学校为教师 列出了精读必读书目和通读选读书目,90%以上的教师积累的读书笔记都在三万字以上。各学校还引导教师将从研读名著过程中获得的理论观点与自己的思想认识和工作实践相对照,把读书学到的理论思想、观点用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开展“研读经典,叙说故事”、“让书走进我们的心灵”、“与经典同行,做学习型研究型教师”、“师生共读,打造书香校园”等主题读书活动,要求教师在读书的同时,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撰写教育叙事、教学反思和教学札记,改进了学科教学、德育工作和管理工作,避免了为读书而读书,达到了开卷受益、学以致用的目的。隐珠中心小学将教师撰写的教育叙事、教学反思、教学札记以及“阅读经典,叙说故事”征文、演讲稿,经过择优筛选,结集编印了《我讲我的教育故事》,在教师中交流传阅,相互借鉴读书经验,激发了教师的读书热情。市珠海路小学将教师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的教育叙事研究成果整理编纂了《用故事传播教育思想》一书,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发行,在全国各地新华书店经销,反响颇佳。

“读书沙龙”。各学校开辟专门的场所,举办个性阅读、主题阅读、专题研读、级组阅读、校级阅读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师读书沙龙”,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书互动交流,把教师读书活动逐步推向深入。7月11日,市职业中专邀请了青岛市教科所部分专业研究人员到学校,与学校干部教师进行面对面的读书互动,在互动交流过程中专家们以“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为主题,围绕“职业教育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当代职业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与实践相随,与反思相伴”等话题,对教师读书的意义、方法策略和目的取向作了生动的阐述,为《每周一读》的学习开拓了思路。

“图书交流站”。各学校都成立了图书交流站,教师将自己的图书放到交流站交流阅读,提高了图书利用率,扩大了阅读面,实现了图书资源的共享。

“读书论坛”、“博客交流”。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师借助互联网新兴的博客(blog)技术,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的读书心得以及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让教师的知识、思想超越传统时空局限(课堂范畴、讲课时间等),实现共享和交流。隐珠中心小学充分利用学校网站优势,开辟“读书论坛”,鼓励教师建立教师博客,许多教师把自己的读书感受、教学感悟、教学反思写在“读书论坛”,或通过博客呈现,在交流中深切体验到读书的快乐。读教相长,这种读书与写作相结合的方法,十分有利于形成自觉读书的氛围,最适合于教师学习。

“读书成果交流”。这是各学校组织教师读书活动的重要内容,是为了加强读书效果,激发读书热情,提高读书自觉性而举办的相关活动,主要形式有“读书札记展评”、“读书月”、“读书节”、“读书汇报会”、“读书征文”、“读书演讲比赛”等。去年底,全市各学校普遍举办“研读经典,叙说故事”演讲活动,在此基础上,我市成功举办了“青岛市中小学教师研读经典叙说故事音像演讲比赛(胶南分场)”,有4名教师被选中参加了青岛市“研读经典,叙说故事”音像演讲,为青岛市各区市最好成绩。另据不完全统计,各学校教师将读书感悟或教学反思整编成文,在《中国教师报》、《现代教育导报》、《山东教育》、《青岛教育》等报刊发表23篇。读书成果交流,使教师相互分享学习感受,起到在研读、思考中感悟,在交流、学习中提高的作用,使教师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读书活动中。

“读书理论测试”。各学校把教师读书活动纳入学校整体工作统筹安排,“读书理论测试”作为考查教师阅读情况的辅助手段,其成绩计入对教师的工作考核。上学期末,市珠海路小学对教师《每周一读》前四章的学习情况出题目进行了闭卷检测,收效较好。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各学校教师初步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不仅在学校里读书,也在家庭里读书,没有时间“挤”时间也要读书;不仅读教育理论方面的书,也读诸如文学、哲学、政治经济学等各方面的书,古今中外的书都拿来读一读,品一品。开卷有益,读书是教师职业的最底线,好的职业习惯从开卷读书起,广大教师已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

教师读书促进了校园文化的重建

校园需要一种精神,一种氛围。这种氛围和精神就是一种文化。走进学校,即使我们不翻阅展览室里那一本本厚厚的、摆放整齐的教师读书笔记,也能感受到书香带给我们的滋润。办公室里,老师们如拉家常一样谈论的是读书;阅览室里,老师们聚精会神地读书,读报刊,记笔记。在珠海路小学,我们查看图书室借阅记录,图书室每天教师的借书都在30本以上,教师除了上课,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图书室和阅览室。

市五中教科室主任王瑛说:“老师们真正体会到了读书的乐趣,读书真正地走入老师的工作与生活。一学期来,多数教师的读书笔记都记录了1万多字,有的达3万字之多。我们每学期还进行一次读书笔记展评,进行一次形式多样的理论测试。读书学习已成为我们教师工作生活的强烈需求。”

市珠海路小学省特级教师牛同和说:“学校是读书学习的场所,真正的教师必定是一个读书爱好者。教育的真谛在于‘做’而不是‘教’。‘教师的人格,就是教师的一切。’(乌申斯基语)不管教师读书难的理由有多少条,但每一个中小学教师自己应该清楚,作为教师必须坚持读书,通过读书净化心灵,以我们的博学多才去教育孩子,用我们的爱心和正气濡染孩子纯真稚嫩的心灵。”

教师作为知识的播种者,智慧的促生者,心灵的塑造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没有高尚的人格和美好的心灵,的确就失掉了“教师的一切”。读书,让教师提升了精神境界和思维品位,深悟了塞缪尔“雕像会朽败,书籍却长存”的涵义,莎士比亚“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的哲理。当教师怀着被真善美洗礼过的心灵走进课堂时,他的教学就会非同凡响,产生直达学生心灵的震撼力。教师教学表面虽然只是他的言语世界,其实正是其精神世界——心灵和人格的体现。教育的价值正体现在这样的方面。

朱永新教授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当阅读成了教师的一种习惯,成了职业生活的必需,教师就更能感悟到自己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开展教师读书活动,由一开始教师自由阅读,到学校组织引领阅读,再到教师自觉阅读、竞争阅读,经历了一个过程,其实这就是教师阅读文化形成的过程,而这正是校园文化可圈可点的精彩之笔。”市职业中专校长石兆胜站在校园文化建设的高度这样认识教师的读书活动。

在读书中反思,在读书中探索,在读书中成长。教师对教育理论不再是匍匐在其脚下唯唯诺诺的侍者,而是带着批判性的、审视的目光检验理论的法官,是借鉴性的学习,是探索性的实践。这样一种弥漫于群体与组织中的读书学习氛围,使教师在工作中获得了理性上的升华和情感上的愉悦,加深了对职业道德的认识,促进了专业化发展,进而加快了构建学习型、研究型校园的步伐。

“无限地相信书籍的力量”,我们深信苏霍姆林斯基所言之精辟。今天,全市各学校开展教师读书活动已是风生水起,读书,确确实实已成为广大教师职业生活自觉而迫切的需要。

与经典同行

做学习型教师

——珠海路小学学习《每周一读》活动方案

教育形势的迅速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教师必须成为研究者,阅读是教师职业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校根据市教体局工作意见,将开展 “与经典同行,做学习型教师”每周一读学习活动,在教师中开展以校本研训为平台的读书活动。为增强本项活动开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制订本方案。

一、活动目标

1、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好的职业习惯从开卷读书起,创设良好的学习研究氛围,使教师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思考习惯。

2、提升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推进课程改革进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

3、营造学习型校园。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教师作为校园文化的主要创造者,更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书香充满校园,逐步形成读书为荣的校园风尚,创建学习型组织。

二、活动内容

1、研读由青岛市教育局组织编写,是青岛市中小学教师“十一五阅读工程”配套读本《每周一读(2007年卷)》。该书选文80篇,编为8个单元,涉及古今中外人文自然科学,每篇由岛城教育名家撰写导读,是教师提升职业素养,陶冶情操、丰富精神世界的经典阅读文本。

2、阅读与教育有关的书籍报刊的内容。

三、活动措施

1、确定主题,集体诵读。从今年3月份开始阅读,每月一个单元,本学期学校推荐单元为二、四、六、八单元。将对重点篇目进行集体诵读和讲习,做到有主题、有记录,有效果。教研组作为读书活动的基本单位,根据学校确定的当月的阅读主题提出每期学习主题,通过教研组读书交流会发表看法。

2、自我研读,活动展示。注重自我研修,写好教育叙事、教育反思。学校将于十六周举行珠小读书报告会:与经典同行,做研究型教师,交流学习体会,共同分享学习的感受,在互相启发、互相借鉴中共同提高,切实起到在研读、思考中感悟,在交流、学习中提高,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3、研讨交流,全面反思。以教研组、学科组为单位,开展主题研讨,做到定地点,定时间,定主题。引导教师将从研读教育名著过程中获得的理论、思想、观点,与自己的认识和实际做法相对照,进行反思。

4、学用结合,推进工作。引导教师撰写读书笔记、学习心得或读书经验,把读书学到的教育理论、观点用于指导教育教学工作,改进学科教学,德育工作和管理工作。学校教科室定期对每位教师的读书笔记做好统计工作,每学期举行一次“教师优秀读书笔记”评比,对获奖教师给予精神、物质的奖励。同时,教科室要做好教师优秀读书笔记的推荐工作,确保每年有一定数量的教育随笔在省、市级杂志上发表。

5、考学结合,机制保障。把教师的阅读情况列入对教师的工作考核,把教师参加读书学习情况、教育反思、教育叙事撰写等情况作为评优评先中考核工作态度的内容之一。

6、加强交流,创出特色。充分发挥“珠小简报”的交流作用,组织开展读书演讲,读书报告会、读书笔记展评、读书札记评选等活动,为教师读书交流搭建舞台。、开办“每月一讲”。学校干部带头读书,以身作则,及时与教师进行读书对话和深层交流,学校开办 “每月一讲”,展示校委会成员的读书成果。

8、经费保障。教师读书活动资金每年不少于2万元。

四、组织与考核

1、学校成立《每周一读》活动领导小组,校长为教师读书工程的第一责任人,各学科主任负责组织本学科读书活动的落实,各教研组组长负责本组的读书活动。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全体教师分专题进行学习,每周五下午为全校教师集体阅读时间,周一下午语文学科,周二下午数学、英语,周二上午为音体美等学科。

2、市教科室将根据教师编号随机抽取不同学段、不同学科及不同年龄的教师组织有关活动和读书知识考试,抽取的结果将作为对学校阅读活动考核的依据。教师完成学习计划,可登记继续教育学分4分。年内评选“珠海路小学读书活动十佳标兵”。

附:《每周一读》活动领导小组名单(略)

今天我读了《每周一读》中的“教师与发展”,书中无论是诠释“教育智慧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关系,还是“教育法治”的解读;无论是“课程改革现状”的思考,还是关注“教学的有效性、生成性”,无论是“三维目标”的确定、“教学情境”的创设,还是 “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 的建立„„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此综述如下,与同仁共享。

一、让教育智慧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新课程改革,归根结底是教育思想的变革。教育思想的变革是课程改革的先导和核心,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方向。课程改革,需要一批有正确教育思想和有改革意识的教师来操作。从理论上以及实践的经验上来看,教师本身的教育思想和素养能否跟得上课程改革的步伐,从根本上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成败。福建教育学院程灵教授把为师者分为六个层次:巫师(造孽)、庸师(以愚蠢教人、浪费)、经师(传授知识与技能)、能师(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名师(启迪智慧)、大师(促进发展),可以高度地概括了当前具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必然产生什么类型的教师这一辨证本质。我们不可能是“巫师”“庸师”,但我们是“经师”吗?我们离“能师”“名师”和“大师”究竟还有多远?这不能不成为我们新时期教师时常要深思和反思的问题。

教育智慧是良好教育的一种内在品质,表现为教育的一种自由、和谐、开放和创造的状态,表现为真正意义上尊重生命、关注个性、追求人生幸福的教育境界。作为教育的一种内在品质,教育智慧是应当渗透、内化于包括师生教育活动及教育目的、教育价值、教育过程、教育环境、教育管理在内的教育的一切方面的。在具体的教育情景中,教育智慧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加以体现的。从这一角度来看,教育智慧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主要表现为教师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驭和深刻洞悉、敏锐反应以及灵活机智应对的综合能力。教育智慧包含内容类智慧(学科专业素养)、方法类智慧(教育专业素养)。

教师的教育智慧是教育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产物,是教师探求教育教学规律基础上长期实践、感悟、反思的结果,也是教师教育理念、知识学养、情感与价值观、教育机智、教学风格等多方面素质高度个性化的综合体现。

在新课程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学校文化的建设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自我更新的学习者。

当智慧型教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追求。教师专业发展由知识型向智慧型转变。智慧型教师就是具有教育智慧的教师。为此,我们必须关注日常的实践积累和实践反思,重视个体经验,尊重个人风格,提升职业情感状态和提高教学机智水平,善于学习,提高综合学养。让智慧回归教育,让智慧唤醒课堂,让智慧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新课改既然是一场教育思想的更新运动,那么学习就成为必然。学习是生活、学习是工作、学习是一种责任,学习是人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学习精彩,生命才会精彩;只有学习成功,生命才会成功。”教师惟有学习,才能掀起“头脑风暴”,才能解读、领悟新课程体系中蕴涵的思想,才能重塑自己的教育思想,从而达到变革教学方式,改善教学行为,实现专业水平的提高,提高驾驭新课程实践的能力。

作为新班主任的我,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就更多了。刚接手三年级三班,孩子满脸的茫然,我也是虽然从网上查了很多资料,但毕竟没亲身实践。见到他们的无助,我心里不是滋味。怎样改变这种现状?是我苦思冥想的话题。我问别的有经验的班主任,看他们的动作,看他们的表情,听他们说的话,然后付诸于我的实践当中。我们班有了起色,孩子也逐渐喜欢上了我。我还自己动脑在我们班实行“组长管理制”“值日班长制”“班级奖惩制”班级逐渐有了凝聚力。三年级三班这颗种子,在我的细心呵护培育下,开始慢慢发芽,我还会不断的学习,让这棵小芽茁壮成长起来。

二、教师要以以健全的心智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创造更美好的教育

最近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帖子,是关于教师致命的五种不良生活方式:“

1、有病不医;

2、早餐不吃;

3、缺乏锻炼;

4、与家人缺乏沟通;

5、批改作业、加班。”

人的培养没有和生命意识有机联系起来,学校教育的独特作用就没有全面、深刻地体现出来。同样,教育的生命意蕴得不到陶冶和滋养,教育也就显得贫乏和粗糙。可以说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它是学生成长的舞台、是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天空、是学生品味生活的“梦想剧场”。课堂教学应该充满生活气息——生活性教学。课堂教学应该向生活回归,虽然生活不等同与教学,但教学一旦离开了生活,那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木之本了。一堂好课绝不应该孤立与生活之外,与学生的成长无关;一堂好课更应该是学生探索现实和未来世界的窗口,是学生人生旅途中的加工厂和加油站;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教学,才具有深厚的生命力。课堂教学应该以人的发展为本——发展性教学。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指出:“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事业”。可以说,把教学提升到生命层次,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的一段生命历程,一种生命体验(感悟),是新课程的最高境界。“生命教育的宗旨就在于: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肖川),生命性教学所建构的是用生命的动态生成观念来审视课堂教学,其教学过程是生命被激活、被发现、被欣赏、被尊重的过程;是生命自我发展、自我生成、自我超越、自我升华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创设生命化的课堂氛围,以自由(意味着解放学生的大脑、嘴巴和手脚)、民主(意味着教师是学生的伙伴、朋友,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和学生休戚与共,感情相通)、宽松(即允许学生说错话、办错事,允许学生犯错误)、和谐(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感情融洽,和睦相处)来营造以人为本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用经验来激活知识、用思维来建构知识、用情感来丰富知识、用智慧来评判知识、用心灵来感悟知识,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涌动着生命的活力”、课堂教学与生命同在的教学境界。

教育法治内涵,是指以健全的教育立法为前提条件,以教育司法公正为基本要求,以教育行政权力的制约和教育法制监督为内在机制,旨在形成教育法律秩序,以确保各方教育权特别是公文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民教育权的实现。教育法治是理念、是实践、是

进一步明确教师的法律地位、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增进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以健全的心智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质量和工作业绩„„“成功不是与别人比较,成功是做最好的自己!”心有多宽,世界就有多大。赏识教育的创始人周弘先生的“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但是如果别人不赏识你,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那岂不是人生的悲哀,既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又要会欣赏他人与受他人欣赏。要会自我评价、认识自我、欣赏自我。当然,这不一定是“孤芳自赏”。

“有思路才有出路;有眼界才有境界;有作为才有地位;有实力才有魅力。”开展读书(教育经典、教育散文、教育故事)读“图”(如教育电影、教育录象、教育讲座等)读“人”(如阅读孔子、陶行知等名人传记;调查学生;观察同伴),撰写一些“读后感”。营养师周海伦先生的“温馨提示”:“忙碌中别忘了给心灵一点空间和灵感,让喜悦与平静在心中滋长,随时给生命来一个深呼吸,愿快乐像阳光一样普照着你”。留一只眼睛给自己,给自己时间、空间,让自己的心灵有片刻的安歇,总体上改善教师的生存状态,改善职业状态。

三、教师要不断增强学习成本意识,不断提升教学的层次,努力实现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

“教学与发展”是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可以说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教学的根本任务。为此,新课程教学由传统的知识性教学转向现代的发展性教学是必然的走向。但是,教学并不等于发展,甚至有时会成为阻碍和阻滞发展,成为摧残、贬抑、泯灭学生发展的力量。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指出:教育学不应当以学生发展的昨天,而应当以学生发展的明天作为方向,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这才是最好的教学。因此,发展性教学只有立足与学生的发展,以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作为课堂教学的基础,以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作为课堂教学的保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根本,以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作为课堂教学的目标,才能真正落实“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的发展性教学宗旨。

关注学习成本意识,明确学生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克服无效与低效的教学活动,努力实现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每一节课都有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每一节课都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和数学感悟。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维和有深度的交流讨论,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不断提升教学的层次和水平,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注重高水平的预设又要注重动态的生成。

然而,无限膨胀课业学习时间,不仅挤占了儿童的其他学习时间,还挤占了生活和锻炼的时间,最后连吃饭都觉得是浪费时间,勤奋过头也会成为灾难(任何真理跨前一步都是谬误)。学习变成对人身心健康、对人性的催残,这样的背景失去了谈论有效性的前提(人道主义前提)。就学习结果(学习效果)而言,我们不仅要考量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考量学业成绩的智慧含金量,当然还要考量学业成绩获得的时间成本。就学习体验(学习感受)而论,学习习惯的养成、终身学习意识的确立,造就快乐、幸福的人生,以人为本、课程意识、教学是交往、互动、对话,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促进者、研究者,教师与新课程一起成长。要注意克服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无效、低效的教学行为(教学现象),防止预设过度,挤占生成的时空(这是低效的教学)。

对有效教学问题的思考,只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需求,教学才有针对性,才有实效性。教师要做好自我反思:(1)为改进自己的教学而思考;(2)针对自己的教学问题而研究;(3)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开展研究;实现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

四、教师还要在工作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课程改革已经取得了阶段成果,在课堂上体现新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的变革已经成为事实。然而在新旧教学思想交替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反思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活”而不“实”的倾向,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自己如何学。教中学,学中教。因此,我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写好教学反思。(1)写成功之处,给自己信心。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光辉顶点。(2)写不足之处,进一步完善自我。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3)写教学机智,积累教学经验。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写学生创新,丰富后继教学的素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5)写“再教设计”,提高教育境界。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此外,改“教案本”为“教历本”,做好教学前反思,使教学成为自觉的实践;做好教学中反思,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做好教学后反思,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教历本”可包含以下四个主要栏目:参考教案,课前预设方案,课中生成备注,课后评价反思。

以上就是我从《每周一读》“教师与发展” 中体会到的教师成长真谛„„,论证了教师发展与教师的专业学习、教师心智、教师的意识、教学工作反思的关系。

标题:在反思中成长

2009-09-16 18:07:41 河北省 唐山市 开平区

内容: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简洁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著名教授叶澜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坚持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反思,教学反思不失为一种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己教学水平的好方法,更是教师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

一、开放胸襟,激发教学反思的意识。

由于教学工作个体性的特点,往往使一部分教师陷于经验不足而缺乏教学反思意识,常常在教育教学上感到力不从心,惶恐不安。因为,教师的教学反思,是没有行政的强迫命令,而更多是的体现在教师的自觉行动上,它是教师敢于怀疑自己在一节课里某个方面,某个环节设计不合理、组织不严密、点拨不到位的地方,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反观自照,存在问题就整改,发现问题则深思,敢于和善于突破、越超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只有开放胸襟,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才能激发自己的教学反思意识。

二、加强实践,拓展教学反思的内容。教师的反思是对每一次教学情况的分析,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的审视和分析。它是一种需要认真思索乃至细心努力搜索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过程,并要在分析之后做出日后的改进措施。一般说来,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反思:

1、记成功之举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和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作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下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2、记“败笔”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

3、记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记学生见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

5、记教学行为是否对学生的伤害。

如学生上课回答问题错了,立即批评;个别学生做小动作,教师责骂、挖苦、嘲笑等等,这就是伤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尊心。教学反思可能使教师及时发现这方面的问题,及时调整对学生的态度。

6、记教育教学是否让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每一位学生的素质、学习态度、知识能力都存在差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用一样的标准去衡量每一位学生,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掌握哪些知识,要求每一位学生完成同样难度的作业等等。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弹性问题和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学习有余力的学生要帮助他们向更高层次前进,平时布置作业时,让优生做完书上的习题后,再加上两道有难度的思考题;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要降低学习要求,努力达到基本要求。教学反思可以使教师及时发现,及时调整。

三、研究策略,培养教学反思的技能。

所谓反思的策略主要指进行教学反思时所运用的一些方法、程序的技术。要使反思行为有效地落实,需要研究一些有效的操作策略。

1、写反思札记。

反思札记可以以每日或每周为单位,用来记录和反思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问题和做初步结论。教师在认真备课上课后针对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及时反思,将自己对本次教学的“精彩回顾”、“弥补追求”记录下来,使自己能教有所思,教有所想,教有所得,教有所获。如,一堂课下来,自己体会到某一个环节处理得不好,在进行平行班的教学,马上在第二节课中予以调正;或在某一个环节组织严密、点拨到位的地方发现一个得意的“闪光点”等等。

2、撰写教学案例。

撰写教学案例,就是教师对一个实际情景的描述,在这个情景中包含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它是实践中发生的带普遍性、代表性的典型事例,它反映一个案例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通过对这些典型事例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有人认为,教学案例研究是一种准实践的教学方式;有人则认为教学案例研究,是一种培养师生自我分析和反思的方法。本人认为,教学案例研究是一种以课堂某一教学现象为研究样本,通过观察、反思等反复地分析和研究,以案例的形式来揭示其内在规律的科学研究方法。

3、写“教育故事”。

写“教育故事”也叫教育叙事研究。它是通过写“自己的教育故事”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这种反思法偏重于思考中产生的感悟。如果教师把一些教学中生成的片断、故事写下来,或者形成一些反思性的文字,日积月累,坚持下来,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发现自己的研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4、写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了一新的境界和高度。总之,写课后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第三篇:机会给准备的人(考编)

不能错过,我的教师考编经历

在经历N场考编之后,我终于如愿以偿,进了一所重点编制高中,这一路走来,真是感慨,此文,献给正在教师考编路上的“准教师们”。

第一场:在2013年下半年,我还不紧不慢地找学校应聘,但是这时候招聘学校太少了。于是,我去打酱油,考了合肥的事业单位,招聘计划是一个,报考人数1000多人,考试时间是11月3号,在边实习边看书的情况下,效率很低,结果分数出来,考了180名,55和54分。

第二场:我去报考了肥东凯悦中学,学校离市区40多分钟,买了10元餐劵考试不要报名费,上午是题量很少的笔试,笔试结果一直等到下午1点多,庆幸,我进了面试,面试时发现大家无生试讲的题目全是一样的,可是这场招聘的结果等了又等,最终因为我不是本地人,被刷了。

第三场:接着,11月份报考了南京的四城区考试,现场确认时,发现几乎全是研究生,华师大,上师大,南师大,庆幸的是我的学历也不错,1月份硬着头皮去考试了,150分只考了105,缺两分,不能进面试。

第四场:1月12号去合肥圣泉考试,上午在报告厅宣传圣泉中学的文化,交了份纸质简历,给每个人发了无生试讲的材料,要求一个小时备课,这时候大家还能上网查查教案,接着学校领导要求所有考场逛校园,我记得那天还下小雨,庆幸的是中午的饭,学校里发餐券,下午所有人分学科在不同的教室等着,抽签上课,我抽到16号,每个学科的教室是两个,抽签号分奇数和偶数,同时进行,也就是说,我第8个进去,三个评委老师都特别年轻,25岁左右,无生试讲后,他们问我,是不是合肥本地人,为什么来这里报考。下午4点后,我接到电话,说第一轮通过,要求参加晚上的专业开课笔试,6点开始,7:30结束,给每个人发了第二天上课的材料,要求备课,晚上有校车送考场到城里(因为偏僻),第二天,我抽到了1号签,教室里有20多个学生,有生试讲,评委年龄在30多岁左右。在最后一轮,圣泉最后录取了一个男生,本科生。

第五场:合肥中汇实验中学,也就是育英的分校,离火车站半小时,学校在玫瑰园附近,上午验证件,直接每个人拿份模拟题试卷,也没有统一考试,先来先考,再是结构化面试,在3楼,在长形大桌旁边是10多位领导,从头到尾只有一个人说话,让你自我介绍,教学科研论文的发表等。前面的笔试和结构化面试,我过了,下午是无生试讲,在物理实验室,一个小时准备,不要求写教案。学校让我们回去等电话,一个星期没接到电话就是被淘汰,最后,我了解到中汇这次没按照招聘计划来,我的学科一个也没招,他们说考生不够优秀,第六场:某市实验学校,私立,因为是急招,不用笔试,直接上课,但基本工资2000,消费水平太高,没签,学校不太好,我放弃了!

第七场:无锡大桥实验中学,据说这个学校特别好,每年考清华北大南大交大都有,上午是崇安区的老校区说课,6个评委老师,年龄稍大,下午是在太科园校区无生上课,让我回来等教务处电话。就没后文了。

第八场:我准备考教育局了,天下私立一般黑,在淘宝上买教育综合知识,山香的华图的书太厚了。根本看完,看完了也记不住。

后来,看见一个沙漠书店的彩色版教育综合知识:教师编制交流群是161994263,编者是大漠飞沙,《大漠飞沙2014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这本书只有197页,我用了一个半月,复习起来很方便,重难点很突出,考上了江苏某区的教育局,面试也很顺利,今年8月份新教师培训,很开心,终于守得云开见明月,希望各位坚守在岗位的准老师们,要坚持啊。在豆丁里有这本彩色教育综合知识的分享版,大家可以去看看。

第四篇:把爱奉献给每一个学生(班主任工作论文)

把爱奉献给每一个学生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转眼间十几年过去了,我从一个刚刚步入教育事业的青年教师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十几年我的体会深刻,特别喜欢下边这段话:即使你不热爱教育工作,但你必须敬业,至少不能玩忽职守;即使你不热爱学生,但你必须把个人的好恶排除在工作之外,尊重学生和家长,公平公正的对待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负责,你也许攀升不到师德的最高境界,但师德的底线必须坚守,那是教育的最后屏障,也是师德的第一境界。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教师尤其作为班主任,师德是第一位!

如果说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让我切身体会到最强烈的,最深刻,最丰富的情感莫过于教师对学生的爱。爱是双向传导流向两边的,其核心是教师,教师要主动地爱学生,主动与学生沟通,感情通了,才能有所升华,在现实生活中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处处为学生作表率,要求学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言教”和“身教”是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两种主要手段,和学生去亲近,树立了威信,即使是你严厉的批评,学生也能接受和服从,学生看到自己亲近的老师,往往无须开口,就会自觉地收敛起不当的行为,而且其教育效果是真实的,深刻的,持久的,即使老师不在场,学生也会自觉地实践老师所期望的要求。

记得是八年级的时候,我需要参加一次自学考试,周五有一节课不能上了,于是我提前布置好任务,让学生自觉完成,周一到校后所有老师都一致反应那节课学生们自学非常成功,就是平时不太认真听课的学生,在没有老师在场的情况下也按时完成了布置的任务,其效果超出了我的期望,我原本只是做出大胆尝试,并拜托同事暗暗帮忙,孩子们的表现让我更加体会到,在学生管理中,要放大胆子,放开手,中学生的能量很大,只要你相信他们,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实行自治,他们完全可以把事情做好,学生在自理过程中,处理问题不够完善时,教师不要急躁,耐心等待,正确指导,学生就能越做越好,变成他们的自觉行为。

师生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无疑会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师对学生的爱必须一视同仁,平等公正,尤其是对差生要更热情地给予帮助。记得七年级的时候,班里有一名学生在小学就是有名的“捣蛋”学生,成绩也特别差,不听课,不做作业,还总是和老师顶嘴,同学们也不愿意和他交往。我观察了一段时间,了解了情况后,找到他 并没有批评她,而是心平气和地谈了一番,一开始他非常害怕,后来非常吃惊。我有意接近他,在学习上,生活中,思想上,心理上,给予他关爱,让他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学会怎样处理好和同学们间的关系,慢慢地他转变了对我的态度,转变了对学习的态度,没想到他的成绩突飞猛进,并成了我的得力助手,他还曾写信给我,信中说“老师,谢谢您!是你让我丢掉了自卑感,让我找到了学习的动力。”这让我更加认识到老师的关爱对学生的尊重才会让学生丢怯自卑,不与同学老师间产生隔阂与对立,才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与引导,达到转化,成长的目的。

我热爱我的学生更热爱我的教育工作,时代在进步,科学在发展,知识在不断的更新,学生的思想也在飞速前进,我们要做一个与时俱进的老师,跟得上时代的脚步。这些年我一直在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不断改进教学,上好每一节课,在这几年的的工作中我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接受继续教育,因为合格的教师不光要业务精通,教学方法还很重要,学生是一门需要我们用一生来研究的课程,所以我不断研究教育学,心理学,并结合实际例子向老教师讨教经验,并共同探讨达到共识。时时为自己充电,目的就在于时刻准备好接受新的挑战!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深知班主任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班主任是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桥梁,是联系各个学科教师的纽带,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更是维系全班几十个孩子的中心纽带和学校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关键。时代在进步,知识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也越来越高,望子成龙和望女成凤的心理使班主任的地位提升的同时也给班主任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很多时候班主任会因为工作变得筋疲力尽,心力交瘁,要想达到一个好的效果,需要班主任及时转换角色,使教育艺术化。要充分发挥班级干部的作用,要利用主题班会,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班级活动,培养同学间的团结合作意识,增进师生感情,从而增进班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家庭教育在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家访,电话沟通,家长会仍是当前家校联系的主要渠道,但有时真的是费时费力却收不到想要的效果。现在人人有手机,有微信,于是我们建立了两个班级群,一个家长群,一个学生建的学习群,学生认为有自己的群来讨论学习更方便,我尊重学生的建议,并在群里引导他们正确和使用现代化网络媒体让自己受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效果不错。在家长群里相互交流教子经验,与班主任共同探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这些比传统的电访收到的效果的都要好!我们作为教师对孩子倾注多少爱就会收获多少,爱的方式也需要跟上时代!

师德体现在我们平时工作的点滴,师爱应该是持之以恒的!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把自己的不愉快的情绪带给学生,无论在课上还是课下,老师都要关心,关心他们的学习,关心他们的思想成长,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老师爱学生是一种理智的爱,冷静的爱,无私的爱,不求回报,老师要通过爱体改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到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自觉成为自尊自强的人。

教育家吕型伟曾说过:“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了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爱是教育的生命线,爱是教育的润滑剂,催化剂也是粘合剂。”别吝啬了,爱我们的教育事业,更爱每一个学生!

第五篇:读懂每一个学生

读懂每一个学生

淮安市新渡小学汪兵

培养创造性和创新型人才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任务。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深刻地阐述了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强调创造型人才和创造精神的培养。这有助于我们加深、提高创新意识,在教育实践中努力培养创新人才,以适应时代发展对于教育所提出的要求。

学生内心是一个神秘的世界,是一个我们成年人不了解的世界。我们只有读懂学生,课堂教学才能更加有针对性和时效性。课堂是师生每天交往、互动的场所,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探究知识、充分展现智慧的场所,也是师生生命价值得以彰显的场所。只有读懂了学生,才能让课堂教学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也只有读懂了学生,才能把“培养创造型人才和创造精神”要求落到实处。怎样做一个能读懂学生的好老师呢?

一、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学生并非上学后才接触数学,也不是在数学课上才接触数学,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各种数学问题,形成属于自己个人的数学知识,从而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会途径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的看法,蹲下身来与学生作平等的对话。时常询问学生的真正感受与需要,全面地了解学生,能够从学生的位置看问题,能够以心换心,以情动情„„只有这样才能被学生接纳并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我们要选择的,分阶段、分层次为学生营造新的知识能力阶梯,以此奠定学生主动发展的基础。教师和学生存在一定的相互补充、促进的过程。经过师生充分讨论可能会更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我认为这也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教学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在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生长新的知识经验。例如“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学习中,需要学生调动的原有知识是“十进制”概念,活动经验是“满十扎成一捆,形成10个较小单位等于1个较大单位”。只有当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和面对的新情境新问题建立起恰当的联系,自主建构过程才能形成,新知识的同化才能实现。

二、心与心的交流。

“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学生是与我们一起学习的伙伴。”只有教师眼里有学生,师生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使彼此的心灵得以沟通。

教师不仅要在认识上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思维,而且要在情感上与学生进行不断的心与心的交流。师生之间只有保持心灵上的交流,才能创设一种民主、和谐、友爱和宽松的课堂气氛,从而使学生处于无拘无束、心情舒畅、心情振奋的心理状态之中。实际上,也只有在这种心理状态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才能真正充分地、深刻地、创造性地展开。

在课堂上老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课堂、把“游戏”带进课堂,促使学生全员参与,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同时还保持教师亲切自然的情绪,尝试设计鼓励的眼神、赞许的点头、会心的微笑、赞美的手势,创设和谐、祥和、友爱、宽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有被重视和被关怀的感觉。逐渐地拉近了学生与教师的距离,而读懂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会说出自己的收获,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从而达到了师生之间心灵的交流,才对教学内容有一个由感悟到体验进而到知识的升华过程

三、从错误中了解学生。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错误常常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内心,更多的了解关于学生的信息和已有的经验。教师应积极读懂学生的错误,对于其中隐含的“亮点”,教师要给予肯定和欣赏,对于一些不合理的成分,教师要发挥教学机智,对学生及时引导、点化,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从错误的认识中去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教师应认识到学生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正是在“犯错、识错、知错、改错”的实践过程中,学生的认识得到了提升,思维得到了锻炼。读懂了学生的错误其实也是教师宽容心态的体现,是教师对学生积极参与的鼓励。

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初步认识》,其中就有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小棒摆图形。学生很快就按要求操作起来,交流时,多数学生表示都已摆出了四种图形,少数学生有点疑惑。老师让他们说说为什么,其中一个学生说:“我只剩4根小棒,拼不出一个圆来。”这时,同桌将其剩余的4根小棒给了他,他没有再提问。对于学生用有限的几根小棒拼成圆的错误结论,老师没有直接捅破,将错就错,在摆出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数一数它们分别有几条边。对于长

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学生的意见是一致的。在回答圆的时候掀起了小小的波澜,思维的火花开始碰撞。有人说圆有7条边,有人说圆有12条边,更有学生说圆有20条边,到底圆有几条边呢?学生争论不休,这时老师就拿出一个圆让学生来数数有几条边。学生困惑了,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你拿出的这个圆,数不出有几条边。”“那么书本上的圆能数出有几条边吗?”老师追问道,学生摇摇头。这时老师让每个学生拿出圆片,动手摸一摸,学生一下子就像发现了新大陆,纷纷举起手来。一个学生说:“圆的一圈是弯弯的,我们拼出来的都有角。”“那是因为我们的小棒不够了,多一点就会像的。”马上有学生接着说。让学生在四人小组里试一试,学生体会更深了。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明白了把许许多多的小棒都拼起来,它就会越来越像圆了。

没想到学生不经意的一个错误会引出如此丰富的内容,在亲身体验与探索中学生不但知道了圆的特征,并初步感受了极限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使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探究能力得到培养与发展。

四、“做”中读懂学生。”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是他的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认为:“最好的教育,要想它有效,须是教学做合一。”他是这样解释的:“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实践性是“教学做合一”的基本特点。因此,在教学中,注意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实施“教学做合一”,努力在“做”字上下功夫,对于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有积极的作用。

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是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下“通过自己的活动,发现某个对象的某些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联系”的过程。让学生经历这种“做”的过程,学生才能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逐步获得探索与创造的感性体验,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从而逐步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教学“乘法的认识”时,学生根据例题的情境图列出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算式后,教师提供给每位学生动物卡片12张,要求摆一摆给小动物分组,摆出的结果能列出几个相同加数的算式。很快,有的学生把3个小动物分一组,摆了4组;有的小朋友把4个小动物分成一组,摆了3组;把2个小动物分一组,摆了6组;还有的把小动物6个分一组,摆了2组。列出的算式有:3+3+3+3=12﹑4+4+4+4=12﹑2+2+2+2+2+2=12﹑6+6=12。活动表明:学生通过自己的亲手操作,认识了相同加数算式的特点,使这种直观操作建立起的丰富表象为学生体会理解抽象的“乘法”奠定了基础。

可见,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动手“做”,为孩子积累了充分的感性材料,它是孩子进行抽象思维的源泉。低年级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年龄、生理、认知特点,更加决定了动手操作在其认知过程中的特殊作用。我在课堂教学中正是重视了学生的“做”,在学生做的过程中我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思想动态也有了充分的了解,为我的教学思路提供了有力的凭证,课堂教学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总之,读懂了学生,课堂才有活力,读懂了学生,课堂才有生命,读懂了学生,课堂才会焕发智慧的光芒,也只有读懂了学生,课堂才有根。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教师读懂了学生也就读懂了自己。

下载把机会给每一个学生(最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把机会给每一个学生(最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爱每一个学生

    关爱每一个学生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全方位的面向全体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不让每一个学生掉队,不讽刺不歧视后进生或个别生理有缺陷的学生.在这方面,我感到很欣慰。......

    加拿大更多机会给弱者美文摘抄

    在加拿大,一到公共假日,就可以看到许多志愿者,放弃休息,放弃和家人的团聚,更放弃享受假日的乐趣,去养老院服务或者去帮助残疾人。他们拿出自己的假日,用轮椅推着那些老人、残疾人,走......

    管理小故事——机会给准备好的人

    管理小故事 机会给准备好的人机会给准备好的人 A在合资公司做白领,觉得自己满腔抱负没有得到上级的赏识,经常想:如果有一天能见到老总,有机会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干就好了!! A的同......

    小学班主任教育叙事:把快乐带给每一个学生(★)

    小学班主任教育叙事:把快乐带给每一个学生作者/ 汤辉参加工作二十多年了,当了二十多年的班主任。不知不觉中,自己也在悄悄地进步着,每天都是高高兴兴的去上班,更确切地说,是去“......

    把爱的阳光洒向每一个学生[共5篇]

    把爱的阳光洒向每一个学生 在生物学习中学生的发展是非常不均衡的。学生的不均衡表现在活学习中的各个方面,比如课堂上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有的同学立刻举手回答,有的同学思考一......

    慰问信,【实用】学生会给教师节慰问信[5篇范文]

    【实用】学生会给教师节慰问信 3 篇【实用】学生会给教师节慰问信 3 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写过信,肯定对各类书信都很熟悉吧,书信在人类的交流与沟通的历史上占......

    悦纳每一个学生

    悦纳每一个学生 写下这个主题的时候,我在思考,什么是悦纳?顾名思义,大家都理解,所谓悦,即愉悦,喜悦;纳,即接受,要愉悦地接受每个学生,悦,是心理层面,而纳则是行为层面,也就是我们要从心理......

    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

    尊重、关注、关爱每个学生 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这是我前几天在《中国教育》上看到的,陶行知先生,大家应该都知道,他是我国近代大教育家,还是在陶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他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