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小学英语语用拓展的窗棂的策略

时间:2019-05-12 23:30: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开启小学英语语用拓展的窗棂的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开启小学英语语用拓展的窗棂的策略》。

第一篇:开启小学英语语用拓展的窗棂的策略

开启小学英语语用拓展的窗棂的策略

近两年来,文本再构已越来越受到一线老师们的关注。由于不同语言基础、不同语言环境的学生对同一种教材存在着不同的认知,因此如何适应学生的差异,对同一教学内容从目标、过程、方法的不同维度进行优化、整合、取舍,从而更好地拓展语用、提高语用,已然成为广大教师新课改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教英语是为教会学生用英语,而不是教有关英语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特别是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整。”上海英语教研专家朱浦指出:“英语教师要学会‘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在教学中重新整理教材,进行文本再构,使再构的文本达到完整性、真实性和情景性的要求。”其他教育专家也对文本再构的教学理念做了探索与研究,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定义。

笔者认为,文本再构是教师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再度开发,从而形成新的教学内容,而这种新的教学内容又必须源于教材、服务于学生。文本再构既能够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当中学习单词、句型,它符合语言学习和运用的规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又能够满足不同教育对象对知识的不同需求,适应学生的差异性,达到语言与运用的综合发展。文本再构可以以儿歌、谜语、表格、小对话等为载体(多见于低段);也可以以故事、短文、书信、对话等为载体(多见于高段)。无论哪种文本,只要内容编写趣味性强、逻辑严谨,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都可以运用到英语教学中。本文通过笔者在教学中的不断实践,在实践中的不断反思,看到了文本再构在语用拓展中的美好前景。

一、基于主题,丰富内涵

小学英语教材中,以某一个主题为内容的文本,多半都比较简短,有些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信息也仅是点到为止,如节日介绍、西餐礼仪等。而这些点到为止的知识信息,又往往是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特别是一些西方的文化背景信息,如Thanksgiving,Christmas Eve,Halloween等,更是孩子们渴望获取的信息。因此,针对一些富含文化背景的主题,进行再构文本,恰恰迎合了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PEP三年级上册,Unit 3 Part C Culture课文寥寥无几的几句话介绍了万圣节,显然对于学生们来说,这些信息是远远不够的,他们知道万圣节时要有南瓜灯、面具,打扮得古怪,但对于万圣节的来历,怎样游戏“trick or treat”等等信息却不十分清楚,正是这些信息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在中低年级选择一些相关视频,高年级可尝试文本再构,拓展对主题的理解,扩大学生们的英语文化积淀,丰富学生们语用内涵,教师可以采用如下的教学步骤。Step 1.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Halloween? Tick or cross.(1)Halloween is a Chinese festival.()

(2)Halloween is a winter holiday.()

(3)Halloween comes every October 1.()

Step 2.通过文本阅读,判断正误,加深文本理解,从而整合出下面一段文本。

Halloween is a western festival.It is an autumn holiday.It comes every October 31.Halloween means holy evening.It is a holiday for children mainly.Step 3.Halloween是孩子们的节日,那么“What can we do on Halloween?”这个问题大大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们有话可说,将平日里关于此节日的信息,进行交流与分享:make a jack-o'-lantern,play trick or treat,make a lollipop goast等。

Step 4.请孩子们观看一段西方国家的孩子们如何进行trick or treat.Step 5.在接下来的环节中,让学生交流在即将到来的万圣节里,自己将要做些什么?

围绕一个主题,教师开展了文本再构,将万圣节中的主要活动,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较为详细地了解到活动的内容,扩大了学生的语量、信息量,在课堂的最后环节请学生来表达自己将怎样过万圣节,学生就有话可说,丰富了语用的内涵。

二、突出局部,创设平台

小学英语教材内容贴近生活,题材结合实际,插图生动活泼、富有情趣,但也有其不合理的地方,例如,有些课文内容知识含量较少,难易层次不明显,不能满足特别是外语特色学校学生的要求。因此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进行局部文本再构,进而丰富学生语言,促进语用拓展,达到有效教学。

例如,PEP五年级上册,Unit 3 Part B Read and Write,笔者对这篇文本做了相应的局部再构。

首先笔者经过研读教材后,利用学生们已经熟知的《狐狸吃葡萄》的故事,创编了一首chant,作为课前热身活动。

这样一小段文本可以为接下来学习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形容词如sour,tasty,healthy,grapes起到预热铺垫的作用,并通过chant的最后一句话,巧妙地引入本课学习内容:猴子喜爱的水果是什么?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听一听文中的对话。

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好,仅仅学习本课课文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怎样才能更好地通过阅读课文,来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呢?笔者联系到生活知识,对文本进行局部再构,从怎样才能吃出健康为切入点:What food do we need?Why do we need these food?针对这两个问题,再构文本如下:

Our food is very important.It makes us strong and healthy.We need apples, oranges and carrots.They give us vitamins(维他命).We need fish, chicken and eggs.They give us protein(蛋白质).We need rice, bread and noodles.They give us starch(淀粉).Some of us like sweet food, but we do not need too much of it.此文本融入了相关的科学知识、生活知识,内容比较丰富。这样学生在表达之前,就有了充足的语言输入,明白了怎样拓展自己的思维,怎样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表达。然后教师呈现出以下的一个语言框架:

让基础知识相对较差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依据这样一个框架,从基础知识着手,分角色表演文本内容。

再呈现第二个文本框架: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第三人称转述课文内容,帮助学生学会用第三人称描述他人喜好。这样由浅入深的文本设计,呈现出学生语言能力的一个螺旋上升状态,凸显语用功能。在完成了上面的一个文本后,最后又进行了语用拓展,从而提 升了学生能力。

第三个文本框架:

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及书本拓展内容,依据语言支架,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食物进行介绍。介绍时学生可以选择性地融入教师再构的示范文本内容,做到学以致用。

笔者通过几个局部再构文本,层层搭建,无论是从听读对话的全文让学生模仿练习,还是出示对话框架让学生思考练习,或是拓展书本知识让学生活学活用,都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语言能力,使不同学生的语言能力得以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发展了学生语用拓展能力。

三、把握整体,开阔视野 文本再构要把握整体,最好统一在一个主题下。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融入学习活动的整体环境与氛围,整节课也有一条明确的主线,学生的思维保持连贯性,既能学到语言知识,又能做到灵活运用,从而开阔语用视野。

例如,在教学PEP五年级上册Unit 5的导读课时,由于课文内容比较零散,出现了多种情景。如何将这些散落的内容建构在一个合理的文本中,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以《三只小熊》的部分情节为依据,以Cici的梦为导入,她来到森林中,看到了一座房子——bears'house,于是走进这座房子,看到了三间陈设不同的房间,利用There is/There are„描述每个房间,并将本课中的多个生词逐步呈现在三个房间中,构建出三个不同的文本,这样分散了难点,但又统一在一个整体的文本建构中。

文本表达了Cici不喜欢这三个房间的原因:房屋物品堆放太满了;房屋物品摆放不整齐;房屋太脏,从而渗透给学生要保持房间明亮、整洁、干净,天天打扫房间的良好生活习惯。最后请学生为Cici设计一个新房间。

这样的文本再构,建构在一个整体的语境中,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课文内容改编得更加有趣、丰满,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印象,拓展了学生语用视野。

四、再现生活,体现交际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要关注来自学生生活的各种信息,设计符合学生生活经验的认识水平的学习内容。”因此文本再构中,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日常生活进行语用。

例如,PEP五年级下册Unit 4 Part A Read and Write中有一小段对话:

John: I'm doing the dishes.What are you doing? Zhang: I'm reading a book.John: Do you want to go to the Children's Center? Zhang: Sure.What time? John: 10:30.Zhang: OK.See you later.John: Bye.课文中John提到Do you want to go to the Children's Center?后续课文中并没有提到孩子们在儿童中心的场景,而这段空白正是学生生活真实情景的再现。学生们对Children's Center这个场景还是非常熟悉的,周末、节假日学生们都会参与到Children's Center的活动中,学生们可以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轻松自如地表达出Children's Center中进行的活动,于是笔者抓住Children's Center这个场景,创编对话,体现了交际的意义。

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基础,联系生活的文本再构,引起学生交流的愿望,并能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体现了交际的意义。

总之,文本再构对促进学生的语言和知识的交互发展,语言和运用的综合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师要善于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从而开启语用拓展的窗棂,使英语教学更有效。^

第二篇:英语委婉语的语用策略

英语委婉语的语用策略

2009-04-24 14:10 来源: 作者: 网友评论 0 条 浏览次数

41摘 要:英语委婉语是一种语言文化现象,人们对它的选择和使用都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通过一些例子,观察并探讨说话人在使用委婉语(主要是语境中的委婉语)时受言语交际中的目的—意图原则驱使而采用的一些语用策略。它们分别是:假信息策略、适当冗余信息策略、模糊策略、迂回(正话反说)策略、求美策略和得体策略。关键词:目的—意图原则;委婉语;语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8)04-0083-5

Abstract: English euphemism is a phenomenon of language and culture.People choose and use it to achieve their goal.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gmatic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iscuss some pragmatic tactics the speaker is spurred by the Goal-Intention Principle.The author discusses: unauthentic information tactic, proper redundancy tactic, vagueness tactic, periphrases tactic, seeking aesthetics tactic and properly worded tactic.Key words: Goal-Intention Principle, euphemism, pragmatic tactics

1.引言

《语言和语言学词典》(1981: 83)给“委婉语”下的定义是“Euphemism is generally defined as substituting an inoffensive or pleasant term for a more explicit, offensive one, thereby veneering the truth by using kind words.”(通常,委婉语被认为是用可被接受的或让人感到愉快的措辞,代替更直接、让人不快的说法,以此达到通过说好话来粉饰真相的目的)。委婉语的最重要的特征在于运用比较抽象的、模棱两可的概念或比喻的、褒义的手法,使谈话的双方能够采取一种比较间接的方式来谈不宜直说的事,而且不必为谈论这些事感到内疚,不会感到窘迫。委婉语通常是通过间接言语行为而达到它的委婉的目的,但它不等同于间接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就是“In indirect speech acts the speaker communicates to the hearer more than he actually says by way of relying on their mutually shared background information, both linguistic and nonlinguistic, together with the general powers of rationality and inference on the part of the hearer.”。Searle(1979: 115)它强调的是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委婉语只是通过间接言语行为而达到它的委婉的目的,以促进双方关系的和谐。委婉语可分为狭义委婉语和广义委婉语。(束定芳、徐金元,1995)狭义委婉语是指委婉语词典中收集的一些话语性不强的词和短语,具有共时性和约定俗成的特点,与社会习俗有关;广义委婉语是指人们在具体语言交际中利用各种语言手段临时构建的委婉语。

迄今为止,委婉语的研究者们对委婉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委婉语的起源及发展,委婉语的定义、分类及构成手法。英汉委婉语的比较研究,从社会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角度分析委婉语,从西方的语用学角度运用语境、会话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关联准则、整合概念、顺应理论等来论述委婉语,各理论成果各有侧重,为委婉语的解读作出了贡献。本文拟借钱冠连教授的《汉语文化语用学》中提出的相关理论来对英语委婉语(主要是语境中的委婉语)进行探讨。

2.英语委婉语与语用策略

委婉语是一种用曲折委婉的方式表达说话者思想的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委婉”作为一种辞格,与其说是“手段”,毋宁说是“目的”。细心观测英语中大量的委婉语,就不难发现:它们正是运用各种各样的表现手法以达到“委婉”这一目的。(李国南,2002)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进行言语交际是有目的的,而人们对委婉语的选择更是有目的和意图的。钱冠连的《汉语文化语用学》一书中提到:语用原则和策略,与其说为了交际成功,倒不如说就是接受了社会人文网络(社会文化、风俗习惯、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历史事件等)对人的干涉。所谓交际成功,是指:(1)信息传输完成;(2)说话人遵守了一定的社会文化规范。接着他提出了言语交际的两条原则:一是目的—意图原则,二是相关原则。他认为,有了交际的总的目的,就会在说话中将目的分解成一个个的说话意图贯彻到话语中去,交际就能顺利进行下去。如果没有交际的总的目的,就不可能在每一个话轮中将目的分解成意图,于是真正意义上的交际就无法开始或中途失败。这样就必须把目的—意图驱动过程作为原则来遵守,这便是目的—意图原则。(钱冠连,2002:152)话语是跟着意图走的,语用策略也是跟着意图走的。策略恰当,则交际成功;策略不当,则交际失败。他还提出了一系列的语用策略,它们的排列次序是:得体、谢绝夸奖、虚抑实扬的恭维、把对方当成第三者、把自己当第三者、借第三者说出自己的意见、多种言语行为与礼貌策略伴随、运用权威、回避、表面一致而事实否定、以言代行的答复、禅宗公案极端手段,共12种。(钱冠连,2002:164)当然,言语交际中的语用策略远不止这12种。

英语委婉语是一种语言变异现象,一种无法用Grice的合作原则解释的语言现象。笔者认为它的使用受目的—意图的驱使而使用了假信息策略、适当冗余信息策略、模糊策略、迂回(正话反说)策略、求美策略和得体策略。

2.1 假信息策略与委婉语

说话人放出虚假信息也是语用策略。这是一种言语功能假信息。(钱冠连,1997)言语交际活动中释放、接受的非真实信息,叫言语假信息。(钱冠连,2002:183)

在言语交际中,理论上讲应该讲真话,但在一些特殊的场合,讲假话反而会更得体。英语中有“white lie”(善意的谎言)一词,在美国讲“white lie”已成了人们交际的策略,委婉语中使用得最多的就是“white lie”。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空间(场合),对适当的人说了适当的话,这便是言语得体。正如吕叔湘(1986)曾说“此时此地对此人说此事,这样的说法最好;对另外的人,在另外的场合,说的还是这件事,这样的说法就不一定最好,就应用另一种说法。”可见,一味地讲真话,即传达真实信息,而不分时间、地点、场合、对象未必就是最好的。如:

①Tom is helping police with their inquiries.From young he has been fond of taking things without permission, and he will be in a rehabilitation home.(Tom正在配合警察的审讯工作,年轻时他就喜欢不经过允许拿别人的东西,他将被送进感化院/拘留所。)

“helping police with their inquiries”实际上“被警察拘捕,正受到质询”,“taking things without permission”是说他“偷了东西”,所以被送进监狱了,但说话者却用“rehabilitation home(感化所/家)”来代替“监狱”,保护了Tom的自尊心,维护了他的面子。

②医生常对得了不治之症的患者说一些善意的谎言:Everything will be fine with you/goes well with you.Just take it easy.这样做的目的是宽慰病人的心,使他们有信心跟疾病作斗争,对生活充满信心。

英语中很多广告筹划商充分利用了委婉语避免“call a spade a spade”的特性,采用了假信息策略,以达到促销的目的;文人政客则极尽委婉语之模糊欺骗性之能事来向受众传达虚假信息,以达到避重就轻、颠倒是非、粉饰太平、掩盖矛盾真相的目的,为他们不得人心的政策和无能以及战争罪行进行辩解和开脱,其使用动机并不光明正大。此类委婉语俯拾皆是,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说话人之所以传递了虚假信息也能使言语交际成功,是因为说话人充分考虑了语境,即考虑了社会人文网络对人的制约作用。所以,有时候在说话人在目的—意图原则的驱使下在适当的时间和适当的地点对适当的人传递了虚假信息也是言语得体的一种体现。

2.2 适当冗余信息策略与委婉语

信息论的创始人申农(Shannon,1948)首次提出了冗余的概念。钱冠连(2002:189)在《汉语文化语用学》指出,说话人释放适当的冗余信息,多说话或说超出需要量的话,也是一种语用策略。这和所谓合作原则的量准则是分道扬镳的,却是顺应自然之事,因为它符合目的—意图原则。

在言语交际中,人们力求简洁,不说多余的话。尤其在“时间就是金钱”的社会里,求简求省成了人们言语交际的准则。但极力地求省求简会影响交际的成功,影响交际双方感情的发展。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用来替代的委婉语都比原话要长。在现实生活中当批评、拒绝别人或对别人说“不”或与别人意见不一致或请求别人时,直言往往效果不佳,采取委婉的方式适当地多说话或说超出需要量的话可以淡化双方的矛盾,缓和听话人对自己的敌意,使听话人能乐于接受,达到交际的目的。如:

③编辑部给作者退稿时,一般会婉言道:“After careful consideration, we have regretfully concluded that your manuscript falls outside the scope of our current publishing program.”。这样委婉的话语可以给作者足够的面子,维护了作者的自尊心,作者也不会因为稿子没录用而怨恨编辑。如这样回复“We don’t want to publish your lousy manuscript.”,看起来是没有一个多余的字,却伤害打击了作者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用于替换不雅或不宜说出口的事情的委婉语词语一般都会比被替代的原话要冗长。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2.3 模糊策略与委婉语

模糊思维存在于人的思维中。它与精确思维是同时并存的、科学的、正常的思维。模糊思维方式反映在言语中,就会有方式上的模糊表达。

Channell(2000)在Vague Language一书中描述到“Vagueness is used as one way of adhering to the politeness rules for a particular culture, and of notthreatening face.”可以说,在日常交际中,当迫不得已要涉及到令人不快或难以启齿的事物或行为时,为了使面子不受威胁,人们通常会采用较模糊的表达方式。模糊是语言的基本特征之一。它不同于含糊不清,而是出于语言表达的某种策略考虑。在具体语境中,模糊观念有时比明晰观念更富有表现力。从委婉语的定义,我们知道委婉语实际上就是使用一种模糊的改变说法的表达方式,以代替直率地、确切地表达某种不愉快的实话。

模糊表达也是一种语用策略。委婉语的间接性决定了它的模糊性。伍铁平教授(2000:392)在其《模糊语言学》中分析了委婉语与语言模糊性的关系,强调了模糊性在委婉语中的基础地位,从模糊理论出发,他解释了产生委婉语的四种机制。吴亚欣在她的一篇《语用含糊与刻意曲解》的文章里指出:语用含糊指在言语交际中为了达到某种特殊的交际目的,说话人把原来本可以清楚表达的意思故意使用不明确的语言表达的一种语言使用现象。简言之,就是说话人对含糊语言的刻意使用(吴亚欣,2002)。委婉语作为语言中的一种变异现象,是说话人刻意使用含糊,极尽其模糊之能事,把模糊发挥得淋漓尽致。如女性的menstruation(月经),本是一个精确概念,却用“sickness, curse of Eve, course, friend, period, blue days”这些模糊词语来婉指。在“性交”(intercourse)的表达上更是模糊得不知所云,先是“make love, go to bed with, sleep together”,后到澳大利亚英语中的委婉表达法“crack a fat, play cars and garages, hide the eggs roll, go like a rat up a drain pipe”等。(Fromkin & Romdanl, 1994: 298)文人政客更是利用委婉语的模糊特性为他们的无能和战争罪行开脱。如美国国防部部长拉姆斯菲尔德2003年2月在一次北约国防部长会议上就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题发表了一番极具模糊性的言论:

④“Reports that say something hasn’t happened are always interesting to me, because as we know, there are know knowns, there are things we know we know.We also know there are known unknowns;that is to say we know there are some things we do not know.But there are also unknown unknowns—the ones we don’t know we don’t know.”

“somethings”、“know knowns(众所周知的已知情况)”和“known unknowns(众所周知的未知情况)”都是模糊词,模糊了它们的所指,增加了这些词语内涵的不确定性,为战争罪行开脱,实际上表明了美国对伊拉克动武的理由并不充分。

⑤You are somewhat distorting the facts.(你有点歪曲事实。)

“somewhat”是个模糊词,淡化了“distorting”的负面意义,缓和了听话人对自己的敌意,实指“撒谎”。

人们在传达信息时大都追求信息的精确性,但有时候使用精确词却未必就好。因为言语模糊并不影响言语的交际,却能避俗为雅、委婉含蓄,促进交际双方关系的和谐,达到交际的目的。所以人们在语言交际中该明确时就明确,该模糊时就模糊。

2.4 迂回(正话反说)策略与委婉语

对某些敏感的事或不宜说之事,直截了当的话语未必会使听话人接受,有时会适得其反,效果也不一定理想,说话人就无法达到交际目的。所以有“忠言逆耳”之说。故有时候“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也是一种“迂回”的委婉手段,是一种交际策略,效果反而佳。如:⑥If people keep telling you to quit smoking cigarettes, don’t listen—They are probably trying to trick you into living.这是一则公益广告,受众很容易就能推导出其“言外之意”:戒烟有利于健康。但是如果广告策划人员用直截了当的话语表达出来,其劝说效果恐怕就会打折扣了,尤其是有叛逆性的青少年,最好的办法就是“迂回”战术,即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

⑦Wherefore it is better to be a guest of the law, which, though conducted by rules, does not meddle unduly with a gentleman’s private affairs.(O Henry, The Cop and the Anthem)

此例中,“be a guest of the law”意思是“进监狱,坐牢”,作者把“坐牢”比喻成“作客”(be a guest of the law),直译是:做法律的客人。可怜的Soapy 在寒冷的冬天无处安身,监狱是他抵抗寒风的安身之所,“进监狱,坐牢”给人一种可怕的联想,用“be a guest of the law”可以淡化监狱的恐怖,给他稍许安慰的感觉。

2.5 求美策略与委婉语

李鑫华(2001:123)认为,审美意识是社会中的人所共有的一种潜意识。人的审美观念极大地影响语言,当然,也影响着委婉语的产生与运用,委婉语就是人们在言语中尽量寻求美的意义的一种表现。客观上讲,人们使用委婉语就是对美的一种追求。

钱冠连教授(1996:25)说:“‘拣好听的话说’是言语活动中一条最普通的求美策略,它表现了人对美的追求,表现了功利目的和对不宜说的话题的补救的努力。”由于人的美好的价值取向或者说人的价值观有趋美性与趋好性,所以表现在言语上,其策略往往就是“拣好听的话说”,这也是语言本身的审美属性意义的自然显现。从语义学的角度看,委婉语属

于褒义词的范畴。众所周知,委婉的目的主要是向人们提及那些不愿或不宜直接提及的事物或行为,言词应当尽量赏心悦目、避俗趋雅,利于有声思维,引发美好联想,因此词语的褒义性是委婉语的首要特征。人们用委婉语替换那些不雅、不愿或不宜直接提及的事物或行为,本身就是满足对美的追求心理。

2.6 得体策略与委婉语

钱冠连在《汉语文化语用学》一书中将得体策略排在其它策略之前。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空间(场合)、对适当的人说了适当的话,这便是言语得体。言语得体不是语法或修辞上的事,而是语言符号之外的事,即对人、对事、对社会规范、对道德规范、对价值观念而言的事。(钱冠连,2002:164)从宏观上讲,人们选择委婉语就是对得体策略的运用,可以说,人们使用委婉语也是为了言语得体。但有时候在使用委婉语时也得看不同的对象或时代。如恩格斯在悼念马克思逝世的文章《马克思墓前演说》说道:

⑧On the 14th of March, at a quarter to three in the afternoon, the greatest living thinker ceased to think.“cease to think”是“死亡”的委婉语,这个短语反映了其所在语篇的主题“颂扬和怀念”,与整个语篇的文体类型“唁文”相一致,在语言风格上显得严肃而庄重,并且和前面的“thinker”一词相呼应。如果换成其它表示“死亡”的委婉语,比如说“go to heaven”、“go west”、“kick the bucket”等则显得不伦不类,与整个语篇的主题、文章类型以及风格都是不相配的,也就是说不得体的。

3.结语

委婉语是一种社会语言现象,是文化的载体,它的选择和使用皆有其目的,或为了文雅清新,或为了避俗避讳,或为了缓和关系等等。正如李国南(2002)所说的那样:“委婉”作为一种辞格,与其说是“手段”,毋宁说是“目的”。人们在使用委婉语皆受目的—意图原则所驱使而采用一些语用策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用Grice的合作原则无法解释它。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对英语委婉语作了尝试性的探讨,愿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委婉语研究者们能从一个新的角度研究它。

参考文献

Allan, K.& K.Burridge.Euphemism & Dysphemism: Language used as Shield and Weapon[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Channell, J.Vague Language[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Fromkin, V.& R.Romdanl.语言导论[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298.Searle, J.Expression and Meaning—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M].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 115.Shannon, C.E.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J].Bell System Technical Journal, 1948(a27).R.R.K.哈特曼、F.C.斯托克.语言与语言学词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李国南.辞格与词汇[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李鑫华.英语修辞格详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23.郭云飞.从语用学角度看委婉语的产生及表现手法[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5(5).刘恩祥.委婉语的语用理据分析[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陆礼春.广告英语中委婉语的语用分析[J].消费导读.教育时空,2007(5).钱冠连.汉语文化语用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钱冠连.美学语言学说略[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6(3):25.钱冠连.汉语文化语用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52,164,183,189.冉永平、张新红.语用学纵横[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52,164,183.束定芳、徐金元.委婉语研究:回顾与前瞻[J].外国语,1995(5).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392.吴亚欣.语用含糊的元语用分析[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2(1).

第三篇:双关语语用翻译策略研究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English Reading Class of Senior High School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二语习得理论及其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从功能目的论视角分析公共标识翻译 从Salsa舞解析墨西哥人的性格 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焦虑感及对策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

《爱玛》女主角爱玛伍德豪斯人物分析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傲慢与偏见》翻译中的体现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799 75 79 38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

对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现状及激发策略的调查分析—以屏边高级中学为例 归化与异化在《老友记》字幕翻译中的运用 以《热血强人》为例分析美国黑白种族的融合 从文化角度谈商标的中英互译

刺激学生学习英语的情感因素的手段的研究 功能对等理论在汉英广告翻译中的应用 语音歧义和语义歧义的语言学分析

在归隐中相遇—论梭罗与陶渊明的诗意人生

Elements of Chinese Culture in Wallace Stevens’ Poems 广告英语中的模糊语言及其语用功能 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看中国式英语

浅析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如何“纠错”

会计文本语言特色分析——以《国际收支手册》为例 On The Narrative Perspective Type of J.M.Coetzee’s Disgrace

从广交会现场洽谈角度论英语委婉语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功能与应用 汉语流行语中的汉英语码混用现象探微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从毛姆《刀锋》看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知识分子形象

The Cultural Identity Dilemma of Colonized Afro-Americans: the Study of The Bluest Eye 商务谈判口译的语用失误的成因及负面影响对学习的启示 A Study of Cultural Presupposition in Idioms 中英文求职信中言语行为对比分析 英汉爱情隐喻比较研究

中美穿越剧中文化构架差异研究——以《步步惊心》和《回到未来》为例 英语国家国歌中爱国主义的话语建构

人性的堕落——解析《蝇王》人性恶的主题

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中财富对婚姻观的影响 英汉新词对比研究

论谭恩美《喜福会》中的中美家庭观差异

The Influence of the Current American Marital Status on the Christian Views of Marriage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象征主义分析 从美国总统就职演说看美国文化价值观 浅谈《傲慢与偏见》中奥斯汀的婚姻观 浅析国际商务谈判文化因素及其对策

历史与个人叙事:拉什迪《午夜之子》的后殖民解读 英汉被动结构对比研究

从英汉“狗”的习语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从跨文化角度试评央视国际版的语言现象 论《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的悲剧成因 探析《玛莎•奎斯特》中玛莎性格的根源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从《喜福会》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看身份的寻求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商务英语的语用特点及翻译

A Study of the Causes of Tess's Tragedy 霍桑的罪恶观在《红字》中的体现 中美文化交际中的礼仪文化差异研究 论《兔子归来》中黑人民权意识的觉醒 英汉动物谚语中动物形象的意义及翻译 广告英语修辞特点及其翻译

《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和《嘉莉妹妹》美国梦的对比研究 受超验主义影响的具有美国精神的作家 英语新词汉译原则研究

浅析英文电影在高中英语教学应用 《玉石雕像》中的非言语交流

《简爱》中罗切斯特性格与命运研究

A Feminist Reading of A.S.Byatt’s Possession

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谈旅游翻译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通过象征主义、梭罗的自然思想和梭罗的个人主义析《瓦尔登湖》 形合与意合对比研究及翻译策略

探究《警察与赞美诗中》的批判现实主义 浅谈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及对策 弗兰肯斯坦中怪人命运研究 《老人与海》中的孤独

废墟之花--年代摇滚乐对美国社会的意义 从文化角度简要分析词语的意义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

适者生存—对《飘》中生存意识的探究 《高级英语》中某些修辞手法赏析

The Seven-Eighths of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an analysis of “Iceberg Theory” 英汉亲属称呼语与中西家庭教育模式差异

《绝望的主妇》中的中产阶级女性独立意识的研究 交际教学法在当前高中外语教学过程中的实效性 86 87 88 89 外贸函电写作中存在的误区及其对策 跨文化广告传播中的语用失误研究

从个人英雄主义到爱国主义的升华—《荷马史诗》中阿喀琉斯形象的分析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90 广告翻译

The Impact of High and Low Context 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92 改革开放后的中美女性形象对比

灵魂救赎者—《七个尖角阁的老宅》中菲比的人物分析 94 合作原则在动画中的应用 95 女性哥特视角下的《蝴蝶梦》 96 目的论视角下的儿童文学翻译:《爱丽丝梦游仙境》译本对比 97 《蝇王》主题之原型解读

《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的资产阶级特征

完美管家还是他者—浅析《长日留痕》中的管家形象(开题报告+论)100 从关联理论视角看美国动画电影的字幕翻译--以《冰河世纪》系列为例 101 浅析电影《风雨哈佛路》中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102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03 源于真爱的结合:简爱的婚姻对当代人的启示 104 浅谈商务英语合同的翻译

英文电影欣赏与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xx学院案例 106 性别差异在日常英语词汇和句法中的体现 107 论《红字》中“A”的象征意义

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女性主义 109 汉语公示语英译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10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111 谈成长中的大卫•科波菲尔的情感波折 112 中文被动句的英译

从高中生生理和心理的角度探讨PPT使用的利弊 114 中西戏剧发展快慢对比及其原因

“拂过水仙的蕙风”——华兹华斯与汪静之作品浅析 116 交际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杀死一只反舌鸟》文本和电影的比较研究 118 浅析英语歧义句的成因及消除 119 《七宗罪》的人性解剖 120 浅议英语广告的翻译

中西方餐具文化对比研究—以筷子和刀叉为例 122 从《简•爱》与《藻海无边》看女性话语权的缺失 123 高中英语听力课中的文化教学

对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几种中译本比较研究

试析译者主体性在《到灯塔去》两个汉译本中的体现 126 《哈姆雷特》中的女性人物分析

“同一性危机”——浅析汉娜的悲剧人生

从《简爱》和《藻海无边》看罗切斯特对女性和婚姻的态度变化 129 美国战争电影的人性和文化透视--以《拯救大兵瑞恩》为例 130 The Influence of Bob Dylan and His Works on American Social Movements 131 浅谈当代大学生炫耀性消费文化 132 《圣经<箴言>》的修辞分析 133 《芭芭拉少校》中的现实主义 134 英语新词汉译原则研究

从英式桌球斯诺克看英国的绅士文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136 黑人性的遗失与保存从黑人文化传统看《日用家当》

从小说到电影改编的创造性背叛的研究——以《冷山》和《红字》为例 138 滑稽背后的严肃--浅析王尔德喜剧《认真的重要性》中人物话语特征 139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40 《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性格分析

美国电影作品中英雄主义所隐含的美国社会文化 142 麦克•莫波格《柑橘与柠檬啊》的叙事艺术 143 冰山原则在《老人与海》中的体现 144 分析露丝的觉醒《接骨师之女》

《野性的呼唤》中巴克的性格形成过程分析 146 背景知识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论《月亮和六便士》中的自然主义特色 148 从文化差异角度来分析习语的翻译

全身反应法在少儿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杭州英之辅EF语言培训为例 150 从功能对等和文化语境差异角度看商务英语翻译技巧 151 情景教学法在大学新生英语口语教学课堂中的实施 152 礼仪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

153 非传统式英雄——从女性主义批评角度看《名利场》 154 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学习动机调查研究 155 英语谚语重复修辞格的翻译

156 Roberta’s Role in An American Tragedy

157 论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

158 佩克拉的忧伤--解读《最蓝的眼睛》 159 从黑人女性主义解读《宠儿》中塞丝的觉醒 160 企业文化构建的话语分析路径

161 超验主义思想在惠特曼诗歌中的体现 162 中英文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翻译

163 意识流与女性主体意识建构:以詹姆斯•科尔曼的《莫说她很怪》为例 164 英汉习语对比研究及其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启示 165 Analysis on Ambiguity in The Scarlet Letter 166 A Study of Self-Other Relation in The Painted Veil 167 论奥斯卡•王尔德的矛盾性——从传记角度解读《奥斯卡•王尔德童话集》 168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幻灭与重生

169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飘》中斯嘉丽•奥哈拉的性格特征 170 《呼啸山庄》叙事视角多元性研究 171 国际商务谈判技巧与策略初探 172 《吉檀迦利》中的泛神论思想

173 An Analysis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In Pride and Prejudice 174 从跨文化的角度研究中英幽默

175 《夜色温柔》男主人公迪克的精神变化研究

176 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爱情婚姻观 177 论法律英语的语言特征及其翻译

178 从《绝望主妇》各主角看美国家庭问题 179 论《汤姆琼斯》中流浪汉模式的继承与创新 180 论《紫色》的叙事现代性分析 181 汉语歇后语之英译

182 剖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的复杂个性 183 中英寒暄语委婉语的文化差异对比

184 “本我,自我,超我”—《飘》中玫兰妮性格分析

185 理想与现实的距离——《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主人公霍尔顿的求索之路 186 The Comparison of the Chinese Spring Festival with the Western Christmas Day 187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温斯顿丘吉尔

188 Analyses of the Morels’Oedipus Complex in Sons and Lovers 189 《老友记》中幽默的翻译

190 经贸英语中的缩略语现象及其应用

191 从“米兰达”的人物形象看凯瑟琳安波特的女性观 192 英语交际中害羞心理产生的根源及其克服方法 193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乔丹•贝克的人物分析 194 《魔戒》中的现实主义初探

195 由《红楼梦》中人名的英译看中西文化差异

196 基于荣格的“人格面具”理论分析《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性格 197 礼貌原则与中西文化的差异

198 影视剧字幕汉译探究---以《吸血鬼日记》的字幕汉译为例

199 解读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商业社会——对《巴比特》的人物性格及讽刺手法的分析

第四篇:英语语用学教程教案

英语语用学教程

English Pragmatics: A Coursebook 1.Background and definitions Warming up activity What does the boy still need to learn about using language? A little boy comes in the front door.Mother: Wipe your feet, please.He removes his muddy shoes and socks and carefully wipes his clean feet on the doormat.1.1Background of pragmatics 1.1 Definitions of pragmatics Pragmatics is the study of how the speaker produces and how the hearer understands the peculiar uses of language.1.2 Component vs.perspective分相论与综观论

1.2.1 Component view of pragmatics Davis points out in his book Pragmatics: A Reader(1991)that pragmatics, like phonetics, phonology, morphology, syntax and semantics, is a component of linguistics.1.2.2 Perspective view of pragmatics Verschueren(1999)proposes that pragmatics is not a component of linguistics, but a new way of looking at language.Pragmatics is specified as “a general cognitive, social, and cultural perspective on linguistic phenomena in relation to their usage in forms of behavior”(Verschueren,1999)语用学是语言各个方面的功能总览, 即研究人类生活中语言的认知、社会和文化的功能。1.3 Uses of pragmatics(1)It is cold here.(2)Wife: What is in the newspaper? Husband:(putting down the newspaper and switching on the TV)Nothing.(3)Light, please!You can see, two or mor utterances might have the same underlying sentence as their script, but they can have quit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in context.B.it is cold in here.SP:The temperature in this place is frigid.PP: james, shut the window.There is nothing worth reading in the newspaper.1.4 Aims of pragmatics 1.5 scope of Pragmatics 1.5.1 Deixis and references 1.5.2 presupposition 1.5.3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1.5.4 Relevance theory 1.5.5 Speech act theory 1.6.6 Conversation analysis Sentence & utterance A.Mike and Annie are in the living room.Mike asks Annie whether she would like to eat dinner I the living room or the kitchen.Annie replies: it is cold in here.B.The Queen and James are in the drawing room.The window is open.The Queen says: it is cold in here.B.Here are sample analyses.A.It is cold in here SP: The temperature in this place is frigid.PP: Let’s eat in the kitchen.B.It is cold in here SP: The temperature in this place is frigid.PP: James, shut the window.

第五篇:如何开启英语之门

如何开启英语之门

铜山县徐庄镇苑山小学马林莉

内容摘要:

三年级是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必须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让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不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启英语之门:

一、互称英文名,开启英语之门。

二、游戏教学,激发兴趣。

三、直观教学,加深印象。

四、突破难点,排除畏难情绪。

五、激励机制,创设宽松环境。

六、及时学以致用,让学生想学、乐学。

关键词:

激趣、想学、乐学

三年级是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生性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等。所以教师必须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让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不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进而爱上英语,学好英语。

一、互称英文名,开启英语之门。

“各位同学,大家好,很高兴成为你们的英语老师,我姓马,大家可以叫我‘马老师’,我们既然学习了英语,你们也可以叫我‘MissMa ’,我会很开心的。”这是我在开学第一天上第一节课时对学生讲的一段话,就是这一段话帮学生打开了英语学习的大门。第二天,就有许多学生称呼我“Miss Ma”。我大大地表扬了他们。现在学生见到我都能主动说“Good morning,Miss Ma”or“Good afternoon,Miss Ma”。当英语称呼能够不依靠意识,而是自然而然地出现在生活里,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也就被点燃了。为了让学生更自然地说英语,我给学生都取了英文名,让他们相互之间也用英语称呼。这样的要求很新鲜,学生非常愿意尝试。

二、游戏教学,激发兴趣。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的天性是好玩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无论是字母教学、词汇教学还是句型教学,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游戏中学习,总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小学生在课堂里上一节课会感到疲劳,然而让

他们玩上一节课、两节课,甚至更多的时间,却不会感到疲劳。教学中,我以“猜”为主题设计了“猜东西”、比高矮、猜胖瘦等系列游戏来猜人、猜物、猜小动物,还有打电话、模仿、表演、说悄悄话等游戏取代枯燥乏味的单词、句型教学。如我在教学动物类单词时,请一位学生模仿cat、dog、bird、panda、tiger、monkey等动物的动作,其它学生猜,如猜对了就请他来做动作。巩固时又播放bird、cat、dog、tiger等动物的声音,请学生听音辨物,说出对应的动物,并做相应的动作。调动学生多感官记忆,学生学得快记得牢。学习单词时,不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采用各种游戏进行渗透,如Pass the card、Do the action、Find your friend、Draw and colour等,玩中学,学中玩,情感奔放,其乐融融。

三、直观教学,加深印象。

直观教学生动形象,有助于学生直接感受和理解语言,通过视、听、说加深印象,强化记忆。小学生年龄小,形象思维发达,喜欢生动活泼的讲解。而英语课本中有大量表示具体事物的词汇,很适合用直观手段进行教学。如教桌、椅等实物时,我就出示实物告诉学生:This is a table/chair/desk„„教水果时,拿出一些新鲜的水果对学生说:This is an apple,That is a banana/pear,学生看到苹果、香蕉、梨子都是他们常吃的水果,当然就急于想知道他们的英语怎么说,当学习这些单词时,他们就很容易地记住了。另外在教这些单词的同时还可以加上颜色编成一首儿歌,例如:Apple,apple,apple,red apple/yellow/green apple。这些东西都有他们本身的颜色,结合起来教,可以启发学生的联想记忆,不需双语释义。

四、突破难点,排除畏难情绪。

排除畏难情绪,使学生产生乐学的体验。学习外语的难点很多,最大的难点是记忆单词。在教学中,教师可进行“适当集中”使困难迎刃而解。如在教学文具类用品时,教师可把与“笔”有关的单词“pens、ball pens、pencils、pencil boxes、pencil sharpeners”集中教学,并可告诉学生“pencil”是“铅笔”,“box”是“盒子”,“pencil”加上“box”就是“铅笔盒子”即“文具盒”。用这种拆词的方法不但能帮助学生记忆,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也培养了他们探究英语的意识,用这样的方法教学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单词之间的一种天然联系,有规律可循,变机械识记为按规律记忆,有了规律,有了联系,有了比较,学生学习就会多快好省,越学越有劲,乐学的情感体验也就油然而生。

五、激励机制,创设宽松环境。

学生的学习情趣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师的爱心、工作态度、教学水平决定的。同时,小学生的好胜心理比较强,喜欢通过比赛来获得老师的表扬,学生的羡慕。在英语教学中,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竞赛活动,让所有的学生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如把学生分为几个竞赛小组,小组以“red blue yellow green”或”apple pear peach orange”等名字命名,小组竞赛可以贯穿全课,也可运用于某个游戏中,也可通过角色扮演,让几组学生上台做示范表演,同学和老师当评委,看一看哪一组演得比较好。让学生展开竞争尝试成功,使其有一种成就感,从而激发兴趣,增强自信心。强化所学的语言知识,使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

六、及时学以致用,让学生想学、乐学。

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学生对新学的内容很容易产生遗忘,教学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巩固。创设氛围,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及时巩固。教师不但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多讲英语,在课后也应鼓励学生多听、多说、多练。学完家具类单词,可以让学生给自己家里的家具帖上标签,学完水果类单词,可以让学生去水果店看看、说说,上学放学路上可以和同学说:“Hello”、“Good morning”等,在全班掀起一股学习英语的热潮。例如教师可在班上建立一个英语角,将所学内容张贴在英语角内,鼓励学生走进英语角,人人参与,无论学生说得多与少,好与差,教师都应该给予适当的精神奖励,如在英语角一栏后贴上五角形等。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不仅有效地巩固了所学内容,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好学上进的情感。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艺术是无止境的。在开始时给学生创设一个欢乐、活跃的学习气氛,为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打造良好的开端。

参考文献:

1、《小学英语课程标准》

2、《 徐州教育科研》

论文编号:

徐州市第十二届 “科研杯”优秀教育教学论文封面

论文题目:如何开启英语之门

论文内容主要涉及的学科:英语学段:小学

作者姓名:马林莉出生年月:1981.6性别:女职称:小一

作者单位(全称):铜山区徐庄镇苑山小学

邮编:221123联系电话:***

个人承诺:

我承诺该文章是本人所作,非抄袭。

如若发现抄袭,同意网上公布名单,公开进行批评。

个 人 签 名

2010年 10 月 15 日

下载开启小学英语语用拓展的窗棂的策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开启小学英语语用拓展的窗棂的策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有效地小学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

    如何进行有效地小学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呢? 1. 课堂教学引领语用 课堂教学是我们一线教师的教学主阵地。记得我区教研员 阮纬老师曾强调:语用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做到:教学设计能......

    小学英语拓展单词

    1>Animals (36个) 1.bear 熊 2.bird 鸟3.butterfly 蝴蝶 4.cow 母牛 5.crocodile 鳄鱼 6.duck 鸭子 7.elephant 大象8.fox 狐狸9.fish 鱼 10.frog 青蛙 11.Peacock 孔雀 12.hippo 河马 13.h......

    浅析商务谈判中的语用失误及策略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The Influence of the Current American Marital Status on the Christian Views of Marriage 2 《理智与情感》中的婚姻 3 钱......

    批评言语行为策略语用研究

    批评言语行为策略语用研究 摘要:批评言语行为是日常交际中常见的言语行为类型。在对言语行为的研究中,对批评言语行为的探讨较少。本文依据Searl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和Brown &......

    中美商务谈判的语用策略研究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中美商务谈判的语用策略研究 2 英语教学中非言语交流与跨文......

    中美商务谈判的语用策略研究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Translation Strategy on Culturally-loaded Exp......

    中美商务谈判的语用策略研究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浅析商务谈判中的语用失误及策略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1 2 3 4 5 6 7 8 9 论波拉与马拉德夫人自我意识觉醒的不同结局 中美服装品牌名称的比较研究 从欧•亨利式......